CN1356794A - 数据传输率动态控制式无线基站及数据包转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率动态控制式无线基站及数据包转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56794A
CN1356794A CN01125429A CN01125429A CN1356794A CN 1356794 A CN1356794 A CN 1356794A CN 01125429 A CN01125429 A CN 01125429A CN 01125429 A CN01125429 A CN 01125429A CN 1356794 A CN1356794 A CN 13567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cket
mobile radio
wireless base
base station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25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3004C (zh
Inventor
吉田清彦
青江英夫
宫崎秀一
小泽修一
平山浩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3567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67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300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00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04W28/22Negotiating communicat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4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intermediate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Abstract

在多个无线基站通过数据包转送节点与通信网络相连接,各无线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下行方向无线信道的传输速度呈现动态变化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各无线基站,针对上述数据包转送节点,根据所控制的各移动站的无线信道状态指定数据包转送率,上述数据包控制节点,以上述指定的转送率向各无线基站转送面向移动站的数据包。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率动态控制式无线基站及数据包转送装置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移动数据包通信技术,特别涉及的是适用于在无线区段间内数据传输率动态变化的数据包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数据包转送装置及无线通信系统。
发明背景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不断产生出高速无线传输技术方面的新的需求,从便携式无线终端,不仅是语音通信,例如,电子邮件传输及Web访问、音响数据及图像数据的分配等伴随着大容量数据传输而出现的以IP网络为媒介的应用也在逐渐增加。
在无线数据通信中,如果无线传输通路的状况恶化,噪声电平超过接收信号电平,则多会发生脉冲串式的误码。在无线传输通路状况比较好,而且接收信号的电平比较高的情况下,则无误码,不发生一点误差。为此,作为一种实现高速无线通信传输的手段,人们提出了一种在考虑无线传输通路中干扰噪声程度的基础上控制调制及符号化方式参数于最佳值,进行最佳效果型通信的方式(比如,Paul Bender,Peter Black,Matthew Grob,Roberto Padovani,NagabhushanaSindhushayana,and Andrew Viterbi,QUALCOMM,Incorporated“CDMA/HDR:A Bandwidth-Efficient High-Speed Wireless DataService for Nomadic Users”,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Vol.38,pp.70-77,July,2000一文中所介绍的方式,以下称该方式为1xEV方式)。
但是,无线传输通路上的连接性,与有线的IP网上的连接性相比不太稳定,而且其传输率也较低。特开平10-174185号公告中介绍的是一种在IP网与无线网的互相配合中,为吸收传输率差异,在无线基站内设置缓冲器,暂时保存向移动站传送的数据包的系统。
发明综述
如果在IP网与无线网的互相配合中产生较大的速度差,则基站就不能把从IP网传来的数据包完全向移动站传输,基站就会发生缓冲器溢出现象,从而不得不废弃一部分数据包。如果在无线基站设有大容量缓冲器,可以避免这一现象。但是,由于各基站内所需要的缓冲器规模随着时间不断变化,所以要确定适当的缓冲器规模是比较困难的。而且,如果在多数存在的无线基站内为避免缓冲器溢出而设置大容量的缓冲器,则成本将上升,而不具备现实性。再有,当移动站从一个无线区段向另一个无线区段移动时,在管理这些无线区段的无线基站之间就需要进行数据包的传输,这样就会产生较大的延迟和数据包丢失现象。
另一方面,如果把无线基站内的缓冲器设到其它的节点上,就可以防止产生上述的数据包丢失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各用户的无线信道传输率不同等,所述节点就难以掌握无线区段间的状况,因而只有对连接在该节点的多个无线基站,进行同一传输率下的数据包传送。为了避免无线基站发生缓冲器溢出,上述节点对各无线基站不得不进行低速的数据包传输,其结果是,即便是对高速度的无线信道,也只能在低速下进行数据包传输,无端地浪费了无线电资源。
现在,在第三代伙伴工程二(3GPP2: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 Two)中正在推进标准化的1xEV(1xEvolution)系统(高数据率:也称为HDR:High Data Rate),它可以从无线基站高速向移动站传送下行数据。由于无线基站对移动站的下行数据传输速度,根据各移动站的无线区段间状况通信中处于38.4~2457.6kbps这一较大的变动范围之内,因此这个问题便显得相当突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向无线基站、数据包转送装置以及无线通信系统,提供一种在无线区段间传输速度动态变化的无线数据通信系统中,当无线传输速度下降时,可以防止发生由于无线基站缓冲器溢出而造成数据包被废弃的现象,同时当无线传输速度提高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无线传输速度的新技术。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数据包通信方式,其中包括暂时保存面向移动站的数据包的数据包转送装置,在该方式中,无线基站根据向移动站传输信息的无线信道传输率的动态变化,动态决定从数据包传输节点传向无线基站的上述面向移动站数据包的传输率或可传输数据量,并将所决定的传输率或可传输的数据量通知给数据包转送装置,数据包转送装置根据上述通知在适当的传输率或可传输数据量的范围内把上述面向移动站的数据包传送给无线基站。
在本发明中的数据包转送装置,被连接在与多个移动站通过无线信道通信的多个无线基站和通信网络之间,并将从上述通信网络接收到的数据包传送到为该数据包的目标移动站提供服务的无线基站,所述数据包转送装置由以下功能组成:对来自上述通信网络的数据包按照所对应的目标移动站进行存储的存储单元;从无线基站接收表示特定移动站与该无线基站之间的传输率的控制信息的收信单元;根据由上述收信单元所接收的控制信息的内容,由上述存储单元读出上述特定面向移动站的数据包,并向服务于上述特定移动站的无线基站传送信号的控制功能。
在本发明中的无线基站,通过无线信道与移动站进行通信,并同连接在通信网络的数据包转送装置一起构成通信系统,此无线基站的组成有以下内容:接收装置,用于接收从移动站发出的下行传输率的指定信息;控制部,用于根据从上述移动站指定的下行传输率,把用于指定从上述数据包转送装置面向该无线基站的数据包传输率的流量控制信息传送给上述数据包转送装置;缓冲器,用于对上述数据包转送装置输出的数据包进行暂时存储;传输部,用于根据目标移动站指定的下行传输率把上述缓冲器内存储的数据包传输到无线信道上。
本发明中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组成包括使用无线信道与各控制区域内的多个移动站进行通信的多个无线基站,以及在这些无线基站和通信网络之间连接的数据包转送装置,
上述各无线基站具有,可以从控制区域内的各移动站接收根据该无线基站输出的信号所计算出的传输率的通知,生成用于规定每个移动站的数据包传输率的控制信息,并将所述控制信息向上述数据包转送装置传输的功能。
上述数据包转送装置具有,在将从上述通信网络接收的数据包缓冲后,以上述控制信息所规定的目标移动站固有数据包传输率向上述各无线基站进行传输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数据包传输控制的实施方式概略说明图。
图2是本发明所适用的网络系统全体构成说明图。
图3是GRE压缩式数据包格式示意图。
图4是数据通信开始时的对话建立序列说明图。
图5是表示无线基站实施方式1的功能框图。
图6是移动站、无线基站、PCF之间的控制序列说明图。
图7是无线基站的控制表示意图。
图8是无线基站生成的流量控制信息格式图。
图9是无线区段间传输率与数据包传输优先度的对应关系说明图。
图10是无线基站的流量控制信息生成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11是表示PCF节点实施方式1的功能框图。
图12A是PCF节点具有的对话管理表构成示意图。
图12B是PCF节点具有的数据包管理表构成示意图。
图13是PCF节点的数据包传输调度方法说明图。
图14是发生阻塞时数据包送信调度的变更方法说明图。
图15是PCF节点实行的数据包传输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16是手动断路序列说明图。
图17是暂停模式转换及对话恢复步骤序列示意图。
图18是PCF节点硬件结构实例示意框图。
图19是无线基站硬件结构实例示意框图。
图20是本发明中的数据包传输控制实施方式2的概略说明图。
图21是无线基站实施方式2的功能示意框图。
图22是实施方式2中无线传输率及速率等级的对应关系示意图。
图23A是实施方式2中无线基站具有的对话管理表结构示意图。
图23B是实施方式2中无线基站具有的窗口管理表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实施方式2中无线基站生成的流量控制信息格式图。
图25是实施方式2中流程控制信息的生成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6是PCF节点实施方式2的功能示意框图。
图27A是实施方式2PCF节点具有的对话管理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7B是实施方式2PCF节点具有的窗口管理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8是实施方式2PCF节点实行的数据包通道传输动作流程示意图。
图29是实施方式2PCF节点实行的数据包传输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30是在实施方式2的无线基站中,PCF对话管理部实行的窗口大小更新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31是在实施方式2的无线基站中,MS对话管理部实行的数据包传输处理流程示意图。
实施方式
以下就本发明的实施形态,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有关实现第三代CDMA无线通信网络的3GPP2(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2)推进下的标准化cdma2000无线通信网络的大体结构,请参见图2。
移动电话等的移动站201~203,从基站204、205分配获得进行无线通信用的业务信道,由此与无线基站进行通信。各移动站,在语音通信的情况下,以MSC(移动中继中心:Mobile Switching Center)207作为中继节点,与语音网络(电话线路网)211连接。另一方面,在进行数据通信的情况下,通过数据包转送装置PCF(数据包控制功能)节点206,与数据网络(互联网)210连接。具有根据移动IP协议传输面向移动站的IP数据包代理服务功能的PDSN(数据包服务节点)209,和主代理服务节点213,和进行数据服务利用者的认证及收费信息收集的认证AAA(鉴定,授权,计数)服务器208连接在数据网络中。
从与该数据网络连接的主机212输出的面向移动站的数据包,根据移动IP协议,经由PDSN209转送给PCF节点206,从PCF节点206转送给无线基站204、205,再从无线基站通过无线信道向目标移动站传输。
在PDSN209与PCF节点206之间,以及在PCF节点206与无线基站204、205之间,面向移动站的数据包,根据IETF(国际工程任务管理局)制定的互联网标准规格RFC1701中规定的GRE(一般路径压缩: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协议,在GRE头部压缩处理并被通道传输。
GRE被压缩处理的数据包的格式见图3。
GRE被压缩处理的数据包由通道用的IP头部301、GRE头部302和数据包数据(原IP数据包)303组成,在GRE头部302的键区306中设定有对应数据包目标移动站的对话ID。而且。序列号307每送信一次数据包都要被更新一次。序列号虽然可以每送信一次数据包加1,但在本实施方式中,序列号307采用每送信一次数据包加此数据包大小数值的方法。
图4表示在3GPP2规格A.S0001规定下的数据通信服务开始时的序列。
通过设置(Setup)信息405,无线基站204与PCF节点206之间的对话ID被由无线基站204通知给PCF节点206。而且,通过登录请求信息406,PCF节点206与PDSN209之间的对话ID被由PCF节点206通知给PDSN209。在无线基站204与PCF节点206之间,PCF节点206与PDSN209之间,对话ID只唯一地与连接目标的移动站201相对应,各数据包根据在GRE头部302的键区306中设定的对话ID确定目标的移动站。
以上是cdma2000无线电网络结构的数据包通信概况,在现在这种结构上作为数据通信专门化的系统,所述的HDR(1XEV)系统的标准化正由3GPP2推进着。
HDR(1XEV)系统中的无线终端,在数据通信中,对来自无线基站的导频信号进行监视,以C/I比(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信号强度与干扰信号强度之比)为根据,为接收下行数据的信号,预测最佳无线区段及其传输率。每隔1.67ms-13.33ms的周期,通过DRC(数据率控制)信道向无线基站通知一次所预测的无线区段及传输率。所预测的无线区段及传输率,也可以通过控制信息的一种Fixed ModeRequest,进行适当的通知。
无线基站接到通知后,对面向无线终端的下行方向数据的传输区域和传输率进行动态切换。以下结合上述数据通信结构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以说明。PCF节点206根据其功能也可以称作数据包转送装置。
图1表示本发明数据包传输控制的实施方式1的概要。
从IP网络向目标移动站传输的数据包群123,在PCF节点206内一旦进行了缓冲处理后,被转往为各目标移动站提供服务的无线基站204或205,再从无线基站204转往移动站201和202,从无线基站205转往移动站203。如图所示,虽然在无线基站204、205中设有用于临时保存所接收的数据包的缓冲器112~114,但这些缓冲器只具有为保证无线信道传输调度及在无线区间发生传输错误时重新传输数据包所需的最小容量,无线区间与IP网络之间的速度差通过设在PCF节点206内的缓冲器120~122吸收。这样,通过PCF节点对速度差的吸收,构成无线通信系统的多数无线基站,就无需为吸收速度差而进行缓冲器容量的计算,也没有必要在每一个基站都设置一个大容量的缓冲器,从而可以减小通信系统整体的成本。
如上所述,在HDR(1XEV)系统中,从无线基站向各移动站传输数据包的下行无线信道传输率,由移动站201~203根据其所感知的无线传输状况进行判断,通过上述的DRC信道等,如图1中的107~109所示,向无线基站204、205发出通知。无线基站204、205虽然以由移动站所规定的传输率向各移动站传送缓冲器112~114中的数据,但由于每个移动站的传输率都不相同,所以这些缓冲器输出数据包的速度也将因各移动站而异,呈现动态变化。为此,无线基站在接收来自PCF节点206输出的的数据包时,要先确定每个移动站无线区段间内的传输率,即优先度,并由流量控制信息115、116通知给PCF节点206。而且,如果无线基站204、205内的缓冲器112~114中有任何一个的使用量超过一定的上限阈值时,将由流量控制信息115、116向PCF节点206发出指示,暂时停止对应该缓冲器的面向移动站的数据包转送。PCF节点206根据流量控制信息115、116所规定的传输率,把面向移动站201~203的数据包转送到无线基站204、205内。
这样,在PCF内对各面向移动站的数据包进行暂时存贮,并在考虑各移动站的无线区间的传输率基础上,决定向为各移动站提供服务的无线基站的传输率,因此,即使在移动站201~203移动到其它的无线基站管理的无线区域内时,PCF节点206内的缓冲器120~122也可以按原样继续使用。例如,在图1中,移动站202从无线基站204所形成的无线区域移动到无线基站205的无线区域时(关断式),PCF节点206将按照依据无线基站205的流量控制信息116所指示的优先度的速率,把面向移动站202的数据包转送到无线基站205。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具体系统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方式1的无线基站204,由图5所示的功能块构成。其它无线基站205也具有与无线基站204相同的结构。
MS对话管理部件502,管理与移动站之间的对话,即无线信道的分配和释放等。无线收发信控制部件501,对导频信号信道和分配给各移动站的无线信道进行控制。PCF对话管理部件504,在PCF节点之间进行如图4所示的控制信息交换,并管理无线基站204与PCF节点206之间的对话的建立/释放等。PCF收发信控制部件件505,控制与PCF节点206之间的通信传输通路。流量控制用定时器507,每隔一定周期对PCF节点206和无线基站204之间的数据包转送量进行控制。对话管理表506,是一种移动站与无线基站之间的对话,以及无线基站与PCF节点之间的对话的相关关系表。同时,为了下行方向数据包传输调度和在无线区间发生错误时对八位数据的再传输进行控制的使用,作为数据包暂时存储缓冲器503,确保每个无线信道的最小限的缓冲器容量。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移动站201、基站204、PCF节点206之间的控制序列。
无线基站204,如图6所示,随时向自管无线区段内的移动站传送导频信号604。各移动站在接收到该导频信号后,测定出C/I比(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信号强度与干扰信号强度之比),根据该值是否适用,决定出可以收信的下行传输率,并通知无线基站(606)。MS对话管理部件502,在每个流量控制定时器507所规定的流量控制周期,根据各移动站所通知的传输率要求值求出每个移动站的传输率平均值(610、615),并存入对话管理表506。
无线基站上的对话管理表506的结构如图7所示。
项目702是移动站的标识符,比如使用IMSI(国际移动站标识符)。项目701是为收发上述移动站标识符所示的面向移动站的数据包,在无线基站与PCF节点之间所确定的对话ID,对话ID通过图4的SetUp信息405进行通知。上述标识符在PCF节点与无线基站之间进行数据包通道传输时,设定在图3所示的GRE头部的键区中。项目703是分配给该无线基站的无线信道标识符,其范围取决于无线基站所支持的信道数量。项目705表示分配给其信道的缓冲器(图5中的503)的当前使用量。如图3所示,为了在PCF节点转送的数据包的GRE头部设定序列号,在对话管理表项目706中存有下一次应转送的数据包序列号。此外,所述无线传输率平均值在该对话管理表项目704中存储,并如下文中将要介绍的那样,依据该值设定项目707的当前优先度。
MS对话管理部件502,在把上述无线传输平均值存储到对话管理表内之后,指示PCF对话管理部件504作成流量控制信息。这样,根据MS对话管理部件502、对话管理表506及PCF对话管理部件504之间的协同动作,无线基站204,便可以作成指定在管辖中的面向移动站数据包的传输率的流量控制信息,并向PCF节点206发出(图6中的步骤611、617)。PCF节点206,根据上述流量控制信息指定的转送率把从PDSN209接收的面向移动站的数据包转送到无线基站204(613、617),无线基站204,以目标移动站所指定的传输率通过无线信道对这些数据包进行传输(612、618)。
图8表示流量控制信息的形式。
流量控制信息中含有多个对话信息块,各对话信息块中,包含各移动站的对话ID(项目803)、从PCF节点向无线基站转送其面向移动站数据包时的数据包优先度(项目804)、及下次应转送的数据包序列号(项目805)。在流量控制信息中,也含有对话信息块(项目802)和该无线基站的地址(项目801)。
在这里,各移动站优先度(项目804),是根据上述对话管理表506中存储的各移动站的下行传输率平均值而设定的。即对于无线区间状况良好且可高速率接收数据包的移动站,优先度可以设定得高一些。
图9表示,无线区间传输率平均值901、和优先度902、以及PCF节点与无线基站之间数据包转送的优先度903之间的对应关系的一个实例。但是作为优先度设定方法的一个例外,在图5的缓冲器503中,当分配给移动站信道的缓冲器的使用量超过一定的上限阈值,比如超过所分配的缓冲器容量的80%时,则优先度设为0。这意味着将暂时停止从PCF节点206向无线基站204转送上述面向移动站的数据包。如果缓冲器的使用量降到一定的下限阈值,比如低于所分配的缓冲器容量的60%,通过把优先度设置为0以外的其它值,可以使PCF节点重新开始上述面向移动站的数据包转送。
图10表示无线基站204中流量控制信息的作成步骤。
首先,针对每个数据包的目标移动站,从对话管理表506中,作为对话信息读出(1003)当前优先度707、缓冲器使用量705、平均传输率704。当缓冲器的使用量超过上述上限阈值时,为了暂停从PCF节点206的数据包转送,把优先度设为0(1005)。当前的优先度为0,即在停止从PCF节点206转送数据包的状况下,如果缓冲器的使用量还未低于一定的下限阈值(1006),还不能再开从PCF节点的数据包转送,因此仍维持优先度为0的状态(1009)。在其它情况下,根据无线上的平均传输率决定图9所示的优先度902的值(1007),更新对话管理表的优先度707的值(1008)。对分配了信道的所有移动站重复步骤1002~1010,在流量控制信息中设定这些对话信息(1011),通过PCF收发信控制部件件505向PCF节点206传输信号(1012)。
如上所述,在无线基站204中,每隔一定的流量控制周期,作成流量控制信息,并发信给PCF节点206。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此流量控制周期的长度可设想为数十微秒~数秒的数量级,但在无线基站和PCF节点的处理能力以及网络负荷的容许范围内,理想的是尽量缩短这个周期,能精确地跟踪下行无线传输率的变化。当然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只表示了总是周期性传输流量控制信息的例子,但即使在一定周期以外的情况下,比如在分配给新移动站信道时等,也可以即时传输流量控制信息。而且,可以不是周期性地,而是只在信息内容发生变化时再传输流量控制信息。
以下,对PCF节点206的运作进行说明。
图11表示PCF节点206的功能块结构。
在PCF节点206中,对BS收发信控制部件1101和对PDSN收发信控制部件1105,分别控制用于无线基站和PDSN209进行通信的传输通路。对PDSN对话管理部1104,如图4所示,在与PDSN209之间进行控制信息406、407等的交换,并管理PCF节点与PDSN之间的对话的建立/释放等,在PCF节点与PDSN之间,进行用户数据包的GRE隧道中继处理。在对BS收发信控制部件1101与对BS对话管理部1102内,接收来自无线基站的流量控制信息。同样,对BS对话管理部1102,在与无线基站之间,进行如图4所示的控制信息405、408等的交换,管理PCF节点与无线基站之间的对话建立/释放等,在PCF节点与无线基站之间进行用户数据包的GRE隧道中继处理。
对话管理表1106,是为管理这些无线基站与PCF节点之间的对话、PCF节点与PDSN之间的对话的对应关系的表。同时,暂时保存数据包的缓冲器1103,是为吸收无线区间的下行数据传输速度与IP网的数据传输速度之差,对各面向移动站的下行数据包进行暂时保存的存贮装置,对无线基站与PCF节点之间的每个对话,即每个数据包的目标移动站,都保证有一定的容量。数据包管理表1107,保持该缓冲器1103所存储的数据包的列表。
按照图4所示的程序,在针对某移动站的数据通信服务开始后,面向该移动站的数据包依靠IP网络210经由PDSN209转送给PCF节点206(图6的步骤607、608)。在PCF节点206中,由对PDSN收发信控制部件1105接收这些数据包,并输入到对PDSN对话管理部1104。这些数据包,以图3所示的形式进行GRE压缩处理。在对PDSN对话管理部1104中,根据设定在数据包GRE头部键区的PCF节点与PDSN之间的对话ID,参照对话管理表1106,特定其数据包的目标移动站及转送目标无线基站。
图12A表示对话管理表1106的结构例子。
在PCF节点的对话管理表1106中,包括成为PCF节点数据包转送源的PDSN的地址(项目1201)、以及在与上述PDSN之间对每个数据包目标移动站所设定的对话ID(项目1202)。对话ID(项目1202)是在所述PCF节点与PDSN之间GRE隧道转送的数据包的GRE头部键区所设定的标识符。而且,作为对应于该PDSN与PCF节点之间对话的PCF节点与无线基站之间对话的信息,包括数据包转送目标无线基站的地址(项目1203)、该无线基站与PCF节点之间的对话ID(项目1204)、目标移动站IMSI等的标识符(项目1205)。这些都在图4的序列所示的对话确定时,通过控制信息405~408的交换而被设定。作为其它的信息,在对话管理表中,也存储每个目标数据包的当前缓冲量(项目1207)、附加在下次应向无线基站转送的数据包中的序列号(1208),对PDSN对话管理部1104,每次把PDSN转送来的数据包存入缓冲器1103时,都要在项目1207、1208中加上接收数据包的长度。
另外,如图12B所示,在数据包管理表1107中,设定有数据包目标移动站的标识符(项目1209)、在该数据包上附加的序列号(项目1210)、数据包长度(项目1211)、和数据包存储目标缓冲器地址(项目1212)。
接下来,对在暂时保存数据包的缓冲器1103中存储了面向各移动站的数据包的状态下(图6的609),从基站接收流量控制信息611时的PCF节点206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11中所示的PCF节点206的对BS对话管理部1102,经由对BS收发信控制部件1101从无线基站接收流量控制信息,并取出流量控制信息内的各移动站的优先度信息(图8的804),在对话管理表1106中作为项目1206进行设定。对BS对话管理部1102,根据流量控制信息中所表示的序列号(图8中805),把含有旧序列号的数据包从缓冲器1103中删除,并从对话管理表1106的缓冲量1207中减去被删除的数据包长度。同时,从数据包管理表1107中删除与这些数据包相关的信息。
对BS对话管理部1102,承担作为转送率控制部件的作用,具体内容是在暂时保存数据包的缓冲器1103内如果有流量控制信息所示的面向移动站的数据包,则把它们从缓冲器1103中取出,并以依据流量控制信息所通知的优先度的转送率,向无线基站进行转送(图6中的步骤613)。
图13表示控制该转送率的概念图。
在图中,字块A-1~A-7表示被PCF节点206缓冲的面向移动站A的数据包,字块B-1~B-5表示面向移动站B的数据包。同样,字块C-1~C-6、D-1~D-3、E-1~E-5分别表示面向移动站C、D、E的数据包,各字块上的数字表示具有同一目标的数据包到达PCF节点的顺序。同时,各字块的高度分别与数据包的长度相对应,每个字块都具有不同的数据包的长度。
PCF节点206,在每个流量控制周期内,在这些被缓冲处理后的数据包当中对面向无线基站的转送量的上限,根据下式按不同的目标移动站进行计算。
(各移动站的平均无线传输率)×(流量控制周期)
各移动站的平均无线传输率,根据由流量控制信息所通知的优先度,从图9所示的对应表进行逆栓逆运算。在图9示例中,各移动站的优先度,因为与平均无线传输率成比例,所以关于各移动站所通知的优先度的比,和从PCF节点206到无线基站的面向各移动站数据包的转送量上限值的比是相同的。在图13中,关于每个移动站A、B、C、D、E,假定被通知的优先度的比为4∶3∶0∶3∶1。但是,如上文所述,优先度=0意味着停止转送数据包,在本例中,因为移动站C的优先度为0,所以面向移动站C的数据包停留在PCF节点的缓冲器内,不能向无线基站进行转送。
PCF节点206,面向各移动站,传输在流量控制周期内上述计算出的范围内的数据包。在图13中,转送量的上限值用粗线1301表示,面向移动站A的数据包A-1~A-6、面向移动站B的B-1~B-3、面向移动站D的D-1~D-3、面向移动站E的E-1,被从PCF节点向无线基站转送。
这样计算出来的数据包的转送量,当预测到比如由于网络堵塞或是PCF节点的转送处理能力等的问题,使在流量控制周期内转送量超限的情况时,把上述数据包转送上限值降到能进行转送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各移动站的传输上限值的比率不变。
图14表示变更后的数据包转送上限值的一个例子。
转送上限值,从波浪线1301的水平降到粗线1401的水平后,只有面向移动站A的数据包A-1~A-4、面向移动站B的B-1~B-2、面向移动站D的D-1~D-2、面向移动站E的E1向无线基站进行转送。
图15使用流程图表示了以上的程序。
对BS对话管理部1102,从对话管理表1106内按每个对话取出每个对话的移动站优先度信息,根据优先度信息和流量控制周期的长度,计算出流量控制周期内的应向上述移动站转送的数据包数据量的上限值(1503)。接下来,参照数据包管理表1107,在上述上限值范围内选择应转送的数据包,并求出数据包长度的合计值(1504)。按每个对话,即每个数据包的目标移动站,运行程序1502~1505,求出流量控制周期内向无线基站转送的数据包总量(1506)。如果数据包总量超过流量控制周期内能够转送的数据量,则应对面向各移动站的数据包的转送量上限值进行修改正,以使数据包的总量处在可传输量以下(1507)。对BS对话管理部1102,在如此决定的各目标移动站数据转送量的上限值范围内,从缓冲器1103内取出面向各移动站的数据包,并设定参照对话管理表1106和数据包管理表1107所获得的对话ID及序列号,对各数据包进行GRE压缩处理(1509),之后通过BS收发信控制部件1101,向无线基站进行转送(1510)。程序1509~1511是以每个对话,即每个数据包的目标移动站为单位进行运行的。
接下来,对从PCF节点206接收数据包的无线基站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5所示的无线基站204,通过PCF收发信控制部件件505,从PCF节点206接收GRE压缩处理的数据包,之后,在PCF对话管理部504,根据从上述数据包GRE头部的键区306中取出的对话ID,通过参照对话管理表506,确定目标移动站和分配给该目标移动站的信道,并把接收的数据包存入上述信道用的缓冲器503。而且,比较设定在数据包中的序列号(图3的307)和对话管理表506的下次序列号(图7的706),如果序列号307与下次序列号706相等,则在上述的下次序列号706中加上所接收的数据包长度。如果序列号307与下次序列号706不相等,则可以断定是在转送途中发生了数据包丢失现象,不更新上述的下次序列号的值。在上述任何一种情况下,根据下一次的流量控制信息,把上述对话管理表506的下次序列号706的值通知给PCF节点,并从PCF节点再次转送上述序列号以后的数据包。但是,有时序列号307与下次序列号706的不一致,并不是起因于数据包的丢失,而是单纯的由于数据包的到达顺序出现了混乱,因此,最好是隔流量周期程度的较长的时间进行上述序列号的检查。
接着,MS对话管理部件502,从缓冲器503中取出数据包,并通过无线收发信控制部件501向移动站传送。其传输率根据移动站所指定的最新传输率的值而确定。MS对话管理部件,一旦完成了数据包的传送后,就把已经传送完的数据包从缓冲器503中删除,并从对话管理表的缓冲器使用量(图7中的项目705)中减去该数据包的长度。
下面,对移动站向别的无线基站服务区移动的间断时的序列,参照图16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6中,流量控制信息以外的信息,都是在3GPP2的cdma2000标准化文件3GPP2.A.S0001中规定的内容。
在图16中,移动站201,处在无线基站(S-BS)204所管理的无线区段内,通过被分配的通信信道从无线基站204接收数据包。这时,在从无线基站204传向PCF节点206的流量控制信息1605中,包含有与上述移动站201相关的优先度信息。之后,当移动站201移动到无线基站(T-BS)205所管理的无线区段时,对上述移动站的标识符和新的对话ID进行通知的控制信息1606被从无线基站205传送给PCF节点206。PCF节点206,在所述对话管理表1106中更新该移动站的对话ID(图12中的项目1204),通过将优先度(项目1206)设为0,停止向无线基站204的数据包转送,单纯地对面向移动站201的数据包进行缓冲保留。之后,在移动站201与无线基站205之间建立新的通信信道,当从无线基站205接收的流量控制信息1612中含有移动站201的优先度信息时,PCF节点206,按照上述流量控制信息所示的优先度,经由无线基站205对面向移动站201的数据包重新开始转送。
这样,在图16所示的间断期间1616的期间中,不向任何一个无线基站转送面向移动站201的数据包,通过PCF节点206内的缓冲作用,可以避免在间断时发生的数据包丢失现象。在作为本例的前题的HDR(1XEV)系统中,为了节省无线资源,移动站不采用被分配的无线信道的状态在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把移动站当作不能收发信的休止(睡眠)模式处理,释放所分配的信道。
图17表示为移向睡眠模式的序列。
这种情况下,在无线基站204与PCF节点206之间,交换控制信息1705、1706,PCF节点206,从对话管理表1106中删除对应该移动站201的关于无线基站204与PCF节点206之间的对话的信息(图12的项目1203、1204),把优先度(图12的项目1206)变为0。之后,当面向作为睡眠模式处理的移动站201的数据包从PDSN209转送来时(步骤1712),PCF节点206,把控制信息1707传送给无线基站204,开始在PCF节点206和无线基站204之间为上述移动站201的对话进行再建立的处理(步骤1709-1710)。到通过流量控制信息1711移动站201的优先度信息被通知为止,面向移动站201的数据包在PCF节点206内进行缓冲处理。由此,在移动站与无线基站之间无线信道被再建立之前,从IP网络侧转送的数据包不被废弃,而是被缓冲,当无线信道再建立之后,可以向移动站进行转送。
以下,对实现上述功能的硬件结构进行说明。
图18表示PCF节点206的硬件结构的1个例子。
PCF节点206,由以下部分构成:为与无线基站及PDSN进行收发数据的I/O控制器1802、对数据包及控制程序进行保存的存储器1801、对该存储器进行高速访问的存储控制器1803、和对全体进行管理的控制CPU1804。
图11所示的暂时保存数据包的缓冲器1103、对话管理表1106、及数据包管理表1107,都在上述存储器1801形成。对PDSN收发信控制部件1105和对BS收发信控制部件1101,安装在上述I/0控制器1802。对BS对话管理部1102和对PDSN对话管理部1104的功能,通过存储在上述存储器1801中的程序和对该程序进行实施的控制CPU1804来实现。
图19表示无线基站204的硬件结构的1个实施例子。这里所示的无线基站204,由数据包处理部1902、收发信控制部件1901、和收发信单元1925构成。
数据包处理部1902,由下列部分组成:控制与PCF通信的接口部1911、与收发信控制部件1901进行数据收发的接口部1910、存储数据包及控制程序的存储器1916、和对这些进行控制的控制CPU1907。图5所示的暂时保存数据包的缓冲器503和对话管理表506,在上述存储器1916上形成。PCF收发信控制部件件505,安装在上述接口部1911上,MS对话管理部件502、PCF对话管理部件504、定时器507,通过存储在上述存储器1916中的程序,及对该程序进行实施的控制CPU1907来实现。
收发信控制部件1901,是为实现图5所示的无线收发信控制部件501的功能的装置,由下列部分构成:信号传送部1905、信号接收部1906、以及对这些进行控制的控制CPU1915、与收发信单元的接口部1908。信号传送部1905,由进行传送数据的编码及交插处理的编码器1904、和根据扩散符号进行扩散的扩散器1903组成。信号接收部1906,由对接收数据进行逆扩散的逆扩散器1913、和进行解码的解码器1914组成。同时,具备天线部1919的收发信单元1925连接在收发信控制部件。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方式2进行说明。
图20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概要。在实施方式2中,对各移动站,按分别依据下行传输率当前平均值的速率等级进行分组管理。在无线基站204中,用于暂时保存应送往移动站的数据包数据的缓冲器,按每个组别进行分配。从PCF节点向基站转送的数据包,暂时保存在分配给数据包的目标移动站所属组别的缓冲器。
每次存储来自PCF节点206的接收数据包后,无线基站的缓冲器空间容量都减少,当向移动站传送完数据包后,缓冲器的空间容量增加。在实施方式2中,通过从无线基站204、205向PCF节点206,作为“窗口规模”通知上述各组的缓冲器空间容量,对从PCF节点206向各无线基站的数据包转送进行流量控制。
例如,在图20中,假设移动站2012和2013属于某速率等级A,则从PCF节点206转送的面向这些移动站的数据包,在无线基站的缓冲器503中,被暂时存储在分配给速率等级A的组所用的缓冲器2001。在缓冲器2001内,假设数据包2004、2005、2006还未被送出仍然存在的话,则无线基站204,作为速率等级A的窗口规模计算出从缓冲器2001的规模中减去数据包2004~2006的规模的值,并通过流量控制信息,指示PCF节点206,不要转送上述窗口规模以上的量的面向属于速率等级A的移动站的数据包。
图21表示基于实施方式2的无线基站204的功能块结构。
实施方式2的无线基站,基本上也由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结构成分组成,作为新增加的成分,有为管理上述窗口规模、和其它信息的窗口管理表517。在实施方式2中,暂时存储数据包的缓冲器513,被按速率等级分割使用。分配给各组的缓冲器规模,可以根据各组的平均无线传输率和该组所属的移动站数,即每种传输率的分布状况等因素,按组(速率等级)进行变化。
与实施方式1相同,无线基站的无线收发信控制部件501,在每一流量控制周期,都求出各移动站的通过控制信息或DRC信道上的信号所报告的下行传输率的要求平均值,并在对话管理表516中设定。PCF对话管理部件505,如图22所示,具有定义了无线区间传输率平均值221与速率等级222之间的关系的速率等级区分表220,根据每个流量控制周期所求出的各移动站的传输率平均值,并参照上述表220,根据速率等级222将各移动站分组。
移动站的组,在每个流量控制周期,会适当地重新构成。如果移动站被重新分配通信信道,还没有求出平均值时,则追加到根据该时刻所通知的传输率速率等级的组。如图17所示,在移动站转到休止(睡眠)模式,通信信道被释放时,移动站则被从所加入的组中删除,不再属于任何一个组。
这里,作为分组的方法,不能仅仅考虑下行传输率的平均值,例如,可以有根据
(该时刻的要求速率)÷(到现在为止的平均传输率)
的值,反映传输率的变化(针对无线基站的移动站的移动方向等的影响),无线状况的提高,将某移动站追加到更高的速率等级组的方法。上述的数式,作为无线区间信号传输优先度比例合理性(Proportional Fairness)调度被广泛了解,可以将它反映到本发明的从PCF节点向无线基站的数据包转送率。每个组的信息,存储在图21中的对话管理表516内。
图23A为无线基站对话管理表516的构成。
对话管理表516,表示以下内容:每个移动站,为数据包传输的在无线基站与PCF节点之间所定的对话ID(项目2301)、IMSI等的上述移动站标识符(项目2302)、当前分配给上述移动站的信道标识符(项目2303)、所述的平均下行传输率(项目2304)、当前所属的速率等级(项目2305)。对话ID(项目2301),在无线基站与PCF节点之间进行GRE被压缩处理的数据包转送时,成为数据包GRE头部的键区的设定值。
另外,如图23B所示,在窗口管理表517中,窗口规模(项目2308),下次应由PCF节点转送的属于该速率等级的面向移动站的数据包的序列号(项目2309),对应目标基站的地址(项目2306),按各速率等级(项目2307)被存储起来。上述窗口规模2308中,设定了分配给该速率等级的缓冲器2103的可用空间。
图21中的PCF对话管理部件504,利用这些信息,作成流量控制信息。图24表示该流量控制信息的内容。
流量控制信息,在实施方式2中包含如图22所示的每个速率等级的信息。各个等级信息,由以下内容组成:其等级的级别2403、表示分配给该等级的无线基站内缓冲器的可用空间的窗口规模2404、无线基站从PCF节点接收的下个数据包序列号2405。在流量控制信息中,等级信息含有多个字块(根据图22的等级分类为9个字块),等级信息的字块数,在等级信息数字段2402中设定。另外,在上述流量控制信息中,作为该无线基站分配了无线信道的各移动站的信息,包含对应该移动站的对话ID(GRE头部键)2407、和该移动站当前所属的速率等级级别2408。被包含的移动站信息的字块数,被设定在所连接的移动站数字段2406中。
图25表示为作成·传送上述流量控制信息的PCF对话管理部件504的处理流程。
对PCF连接管理部504,在每个流量控制周期内,从MS对话管理部件502接收流量控制信息的传送指示。对PCF连接管理部504,首先根据每个有源对话,即每个分配了无线信道的移动站,从对话管理表中取得下行平均传输率信息(2502),依据图22所示的速率区分表220决定速率等级,并更新对话管理表516(2503),在流量控制信息中设定速率等级(2504)。而且,从窗口管理517中取得每个速率等级的当前窗口规模和下个应接收的数据包序列号(2506),把序列号作为速率等级信息在流量控制信息中设定(2507),通过PCF收发信控制部件件505把上述流量控制信息传送给PCF节点(2508)。
接下来,对接收了流量控制信息的PCF节点侧的处理动作进行说明。
图26表示实施方式2中PCF节点206的功能块结构。
在PCF节点206中,对BS收发信控制部件1101和对PDSN收发信控制部件1105,分别对PCF节点与无线基站及PDSN之间进行通信的传输通路进行控制。对话管理部2610,通过与无线基站及PDSN交换如图4所示的控制信息,管理无线基站、PCF节点及PDSN之间的对话,同时,为在这之间进行GRE压缩处理通道转送而进行中继处理。
在实施方式2,在与成为转送目标的无线基站及目标移动站所属速率等级i相对应的数据包暂时保存缓冲器262i(i=1~n)中数据包被进行缓冲处理。这些数据包,通过互相并行动作的数据包转送管理部263i(i=1~n),根据每个成为传输目标的无线基站及速率等级被并行处理。并且,PCF节点206,包括PDSN209与PCF节点206之间的对话、PCF节点206和无线基站与移动站之间的对话的对应关系、以及为管理各对话状态的对话管理表2609、为管理每个速率等级下的数据包转送状况的窗口管理表2605。而且,具有当目标移动站处于所述休止(睡眠)模式的状态时,由于在PCF节点与无线基站之间还没有建立对话,所以暂时保存转送目标无线基站、对话ID、速率等级都还处于未确定状态的数据包的缓冲器2612。
通过对BS收发信管理部1101从无线基站接收流量控制信息的对话管理部2610,把含在接收信息中的移动站与速率等级的对应表以及各速率等级的窗口规模信息都存储到对话管理表2609和窗口管理表2605。同时,根据流量控制信息,某一个速率等级i的窗口规模被更新时,向该速率等级i所对应的数据包转送管理部263i传送窗口规模更新的通知。
图27A和图27B,分别表示具有实施方式2的PCF节点的对话管理表2609和窗口管理表2605的结构。
对话管理表2609,作为每个数据包的目标移动站的对话信息,包括以下部分:数据包转送源PDSN的地址(项目2701)、PDSN与PCF节点之间的对话ID(项目2702)、成为数据包转送目标的无线基站的地址(项目2703)、PCF节点与无线基站之间的对话ID(项目2704)。这些项目的值,通过图4所示的控制信息的交换,在开始进行数据通信时被设定。另外,在对话管理表2609中,存有由流量控制信息中所通知的各移动站的速率等级(项目2705)。
在窗口管理表2605中,与成为数据包目标的无线基站的地址(项目2706)及速率等级(项目2707)相对应,设定由流量控制信息中所通知的窗口规模(项目2708),和下次应转送的数据包的序列号(项目2709)。此外,在窗口管理表中,还存有与各速率等级i对应的每个缓冲器262i当前的数据包缓冲处理量。
接下来对实施方式2中的PCF节点206的数据包转送动作进行说明。
图26中的对话管理部2610的处理流程参见图28。
如果从PDSN转送的GRE被压缩处理的数据包通过对PDSN收发信控制部件505被输入到对话管理部2610,则对话管理部2610,进行接收数据包的解压缩处理(GRE头部的删除等)(2801),基于GRE头部的对话ID从对话管理表中检索数据包的目标移动站(2802)。当移动站处于所述休止(睡眠)模式状态时,如果在对话管理表内没有与目标移动站相关的PCF节点与无线基站之间的对话信息,则为了促成对话的建立,针对无线基站,通过图17的控制信息1707要求对话的建立(2808),接收的数据包暂时存储在对话建立等待缓冲器2612(2809)。如果已经存在对应数据包的对话,则可利用从对话管理表中所得到的对话ID以及其它信息,把接收的数据包面向无线基站再次进行GRE压缩处理(2803)。另外,参照窗口管理表2605,取得转送目标无线基站与速率等级i所对应的PCF内的缓冲器262i的使用量(2804),如果缓冲器内由空闲,在把上述接收数据包存入相对应的速率等级的缓冲器262i之后,应根据上述接收数据包的规模对窗口管理表中的缓冲量的值(图27中的项目2710)进行更新(2806)。如果缓冲器内没有空闲,则废弃接收的数据包(2807)。
向无线基站提出对话建立的要求之后,如果有了从无线基站的对话建立的通知,即具体的是接收到了图17所示的控制信息1709时,把由该控制信息所通知的新的对话ID存入对话管理表内。此后,当接收到流量控制信息时,把新确定了速率等级j的面向移动站的数据包从等待对话建立缓冲器2612中取出进行GRE压缩处理,并存入与速率等级j相对应的缓冲器262j中。
图29是表示当缓冲器存入新的数据包时,或从对话管理部2610接收到窗口信息的变更通知时的数据包转送管理部263i(i=1~n)的动作的流程图。
数据包转送管理部263i,参照窗口管理表2605(2901),确认来自无线基站的流量控制信息所通知的序列号是否被更新(2902)。由于序列号的变更意味着该序列号之前的数据包被正常地转送到无线基站,所以当从缓冲器262i中删除被正常转送的数据包(2903)后,将确认缓冲器内是否存在接续上述序列号的下个数据包,如果存在,则确认数据包规模是否处在被指定的窗口规模之内(2904)。如果缓冲器内存在下个数据包,而且该数据包规模也比窗口规模小,则通过对BS收发信控制部件501,把上述下个数据包转送到无线基站(2905)之后,从窗口管理表的窗口规模的值(图27中的项目2708)中减去上述传送数据包的规模,在下次序列号的值(图27中的项目2709)中加上上述传送数据包的规模(2906)。然后,返回步骤2904,确认缓冲器内是否存在下个连续序列号的数据包,如果存在,则重复进行与上述相同的转送处理。
以下,对从PCF节点206接收数据包时的无线基站204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30表示PCF对话管理部件504的动作的流程图。
PCF对话管理部件504,当通过图21所示的PCF收发信控制部件件505接收到面向移动站的GRE被压缩处理的数据包时,则对所接收的数据包进行解压缩处理,并从GRE头部抽出对话ID(3001)。PCF对话管理部件504,基于上述对话ID,参照对话管理表516,对目标移动站及其速率等级i进行判别(3002)。对窗口管理表517中的下次序列号(图23B中的项目2308)的值和设定在数据包GRE头部的序列号(图3中的307)进行比较(3003),如果二者一致,则在暂时存放数据包缓冲器513内存入数据包(3004)。同时,从与窗口管理表517的速率等级i相对应的窗口规模(图23B的项目2308)中减去接收数据包的数据包规模(3005),并在窗口管理表517的下次序列号(图23B的项目2309)的值中加上接收数据包的数据包规模(3006)。如果设定在GRE头部的序列号比预期的,即对话管理表516的下次序列号(图23A的项目2308)大,则可以判断在传输途中发生了数据包丢失现象,不更新窗口管理表的下次序列号。这样,在下回的流量控制信息的下次序列号字段内,由于上述未更新的值被设定,所以丢失的数据包将被PCF节点再次传送。但是,如实施方式1所示的那样,由于有时会发生数据包到达顺序混乱的情况,所以应隔流量周期程度的时间对上述序列号进行检查。
另一方面,MS对话管理部件502,如图31的流程图所示的那样,把缓冲器513中存储的数据包按顺序取出(3009),并通过无线收发信控制部件501向移动站传送(3010)。在这种情况下,传输率与移动站当前所属的速率等级无关,采用由该移动站要求的最新的传送率的值。并且,MS对话管理部件502,把向移动站传输结束了的数据包从缓冲器513中删除(3011),同时把该数据包长度加到窗口管理表517的窗口规模(图23B的项目2308)上(3012)。更新后的每个速率等级的窗口规模和下次应接收的序列号,通过下回的流量控制信息通知给PCF节点。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对流量控制信息进行周期性的传送,但在周期性的传送时机以外,如果速率等级组的结构,即各组所属的移动站一览表发生了变更,则可以在发生变更的时机不定期地进行传送。
实施方式2也可以由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硬件结构来实现,实施方式2的PCF节点,比如具有图18的硬件结构。
在图26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PCF节点206的功能块中,各速率等级用的数据包暂时保存缓冲器2621~262n、对话建立等待数据包暂时保存缓冲器2612、对话管理表2609、窗口管理表2605,都在图18的存储器1801上形成。并且,对PDSN收发信控制部件505和对BS收发信控制部件501,被安装在图18的I/O控制器1802。对话管理部2610、及各速率等级用数据包转送管理部2631~263n的功能,通过存储在图18的存储器1801中的程序和实行该程序的控制CPU1804来实现。
实施方式2的无线基站,也由与图19所示的实施方式1相同的硬件结构来实现。图21的窗口管理表517,与对话管理表516相同,在图19的存储器1916上形成,其它的功能块与硬件结构的对应都与实施方式1相同。
如上所述,基于本发明,从PCF节点到无线基站,由于只转送符合各无线信道的下行传输率的适量的数据包,所以可以防止由于无线基站的缓冲器溢出而造成的数据包丢失现象的发生。此外,当无线信道的传输能力动态变化时,也可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其能力,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总处理能力。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在利用无线信道分别与多个移动站进行通信的多个无线基站与通信网络之间,把从上述通信网络中接收到的数据包转送到为该接收数据包的目标移动站提供服务的无线基站的数据包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存储单元,用于把从上述通信网络接收的数据包按照与目标移动站对应的原则进行存储;
收信单元,用于从上述各无线基站,接收根据该无线基站与该无线基站所控制的各移动站之间的数据包传输率所生成的控制信息;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上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控制信息的内容,把面向特定移动站的数据包从上述存储单元中读出,并传送给该特定移动站所连接的无线基站。
2.权利要求1记载的数据包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单元,是一种把从所述通信网络接收的数据包按照与多个移动站相对应的原则进行存储的存储单元。
3.权利要求1记载的数据包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信单元,具有
与所述无线基站相连接的收发信控制部件;
无线基站对话管理部,用于从上述收信控制部件接收的所述控制信息中,抽出各移动站的传输率信息。
4.权利要求1记载的数据包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具有
将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面向特定移动站的数据包从所述存储单元中读出,并以上述控制信息所指定的传输率,传送给与该特定移动站相连接的无线基站的无线基站对话管理部。
5.一种连接在利用无线信道分别与多个移动站进行通信的多个无线基站与通信网络之间,把从上述通信网络中接收到的数据包转送到为该接收数据包的目标移动站提供服务的无线基站的数据包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存储单元,用于把从上述通信网络接收的数据包按照与目标移动站对应的原则进行存储;
收信单元,用于从上述各无线基站,接收表示该无线基站与各移动站之间数据包传输率的控制信息;
控制单元,用于从上述收信单元所接收的控制信息,计算出每个无线基站所控制的多个移动站的数据包转送率的合计值,如果该数据包转送率的合计值超过该数据包转送装置与无线基站之间的数据转送率的上限值,则以所定的比率减少上述多个移动站的数据包转送率,并根据减少了的数据包转送率,将面向上述各移动站的数据包从上述存储单元中读出,并传送给该移动站所连接的无线基站。
6.一种通过无线信道与多个移动站进行通信,并与连接在通信网络的数据包转送装置一起构成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基站,其特征在于:具有
收信部件,用于从所控制的各移动站接收下行方向传输率的指定信息;
控制部件,用于根据上述移动站所指定的下行传输率,作成指定从上述数据包转送装置到该无线基站的数据包转送率的流量控制信息,并传送给上述数据包转送装置;
缓冲存储器,用于存储从上述数据包转送装置接收的面向移动站的数据包;
发信部件,用于按照目标移动站所指定的下行传输率读出存储在上述缓冲存储器内的数据包,并向与目标移动站相对应的无线信道发送。
7.一种由利用无线信道分别与控制区域内的多个移动站进行通信的多个无线基站,和连接在上述多个无线基站与通信网络之间的数据包转送装置所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各无线基站,具有从控制区域内的各移动站,接收根据来自该无线基站的接收信号所计算出来的传输率的通知,按每个移动站生成指定数据包转送率的控制信息,并传送给上述数据包转送装置的单元,
上述数据包转送装置,具有把从上述通信网络接收的数据包按目标移动站分别进行存储,然后以上述控制信息所指定的目标移动站所固有的数据包转送率,向上述各无线基站进行转送的单元。
8.权利要求7记载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无线基站,具有当从相邻的某无线基站向该无线基站移交移动站时,对所述数据包转送装置,传送表示上述移动站移动到该无线基站控制区域的通知信息的单元,
所述数据包转送装置,具有回答上述通知信息,中止向无线基站转送面向上述移动站的数据包,当从上述移动站的移交目标的无线基站接收到指定该移动站的数据包转送率的控制信息后,开始向上述移交目标的无线基站转送面向上述移动站的数据包的单元。
9.一种连接在利用无线信道分别与多个移动站进行通信的多个无线基站与通信网络之间,把从上述通信网络接收到的面向特定移动站的数据包转送到为上述特定移动站提供服务的无线基站的数据包转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内容组成:
对每个所述无线基站,把各无线基站所控制的多个移动站按照无线信道的传输率进行分组的单元;
存储单元,用于把从所述通信网络接收的数据包按照与该接收数据包的目标移动站的组对应的原则进行存储;
收信单元,用于从上述各无线基站,接收根据该无线基站与该无线基站所控制的各移动站之间的数据包传输率所生成的控制信息;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由上述收信单元接收的控制信息的内容,把特定组的数据包从上述存储单元中读出,并传送给为该数据包的目标移动站提供服务的无线基站。
10.一种由通过无线信道分别与多个移动站进行通信的多个无线基站,和连接在上述多个无线基站与通信网络之间的数据包转送装置所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各无线基站,具有
根据所控制的各移动站与无线基站之间的下行方向无线信道的数据传输率被分割成多个速率等级区域的缓冲存储器;
用于根据上述缓冲存储器的各速率等级区域的可用空间,生成按每个速率等级指示从上述数据包转送装置到该无线基站的数据包转送量的控制信息,并传送给上述数据包转送装置的单元;
用于把从上述数据包转送装置接收的数据包存储到与上述缓冲存储器内的上述接收数据包的目标移动站相对应的速率等级区域的单元;
用于从上述缓冲存储器的各速率等级区域,把数据包按照与速率等级相对应的速率读出来,并传送给目标移动站的单元,
上述数据包转送装置,具有
用于把从上述通信网络接收的数据包根据目标移动站的数据传输率按照速率等级分别分组并进行缓冲化处理的单元;
用于根据从上述各无线基站接收的控制信息所示的每个速率等级的转送量,读出上述被缓冲化处理的数据包,并传送给与被读出的数据包的目标移动站相对应的无线基站的单元。
CNB011254297A 2000-12-01 2001-08-15 数据传输率动态控制式无线基站、数据包转送装置及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300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71494A JP2002171572A (ja) 2000-12-01 2000-12-01 無線基地局、パケット中継装置並び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JP371494/2000 2000-12-01
JP371494/00 2000-12-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6794A true CN1356794A (zh) 2002-07-03
CN1163004C CN1163004C (zh) 2004-08-18

Family

ID=18841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25429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63004C (zh) 2000-12-01 2001-08-15 数据传输率动态控制式无线基站、数据包转送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003302B2 (zh)
JP (1) JP2002171572A (zh)
KR (1) KR100409162B1 (zh)
CN (1) CN1163004C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6913B (zh) * 2003-12-11 2010-05-26 Lg电子株式会社 多天线系统中的控制信号发送方法
WO2010108412A1 (zh) * 2009-03-23 2010-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和传输装置
CN1914872B (zh) * 2003-12-03 2011-02-1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会话中继装置、会话中继方法
CN101505512B (zh) * 2002-09-24 2011-06-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包传输/发送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
CN102577268A (zh) * 2009-09-02 2012-07-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基于mac报头类型信息传送mac pdu的设备和方法
US8254935B2 (en) 2002-09-24 2012-08-28 Fujitsu Limited Packet transferring/transmitting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72911B (zh) * 2002-09-24 2012-12-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包传输/发送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
CN110545221A (zh) * 2018-05-28 2019-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及通信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42619B2 (en) * 2001-07-19 2005-01-11 Ericsson Inc.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 sharing within 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2000 network
US7221670B2 (en) * 2001-08-13 2007-05-22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lying information concerning packet data to a base station
US7154903B2 (en) * 2001-10-19 2006-12-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ement of data associated with a dormant mobile terminal
US7000027B2 (en) * 2001-11-29 2006-02-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knowledgeable node initiated TCP splicing
US7050809B2 (en) * 2001-12-27 2006-05-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current data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184797B2 (en) * 2001-12-28 2007-02-27 Nokia Corporation Data transfer rate display selection
JP3984053B2 (ja) * 2002-01-09 2007-09-26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ホームエージェント
CN100425086C (zh) * 2002-01-18 2008-10-08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控制装置以及通信线路确保方法
CA2743822C (en) * 2002-03-08 2014-09-16 Awar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igh rate ofdm communications
MXPA04009745A (es) * 2002-04-05 2005-01-1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Acciones de nodo b y rnc durante un cambio de celda de hsdpa de servicio.
US20030207686A1 (en) * 2002-05-01 2003-11-06 Shreesha Ramann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ccounting updates in a packet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623477B2 (en) * 2002-05-06 2009-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ownlink macro-diversity in cellular networks
KR100776083B1 (ko) * 2002-06-11 2007-11-15 엘지노텔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데이터 호 트래픽 프레임 제어방법
US8279782B2 (en) * 2002-07-19 2012-10-02 Alcatel Lucent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assignment of a plurality of processors to a plurality of data servers
US7788397B1 (en) * 2002-07-23 2010-08-31 Richard Douglas Schultz Method for mitigating adverse processor loading in a personal computer implementation of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dapter
US7218609B2 (en) * 2002-08-30 2007-05-15 Utstarcom, Inc. Method and system of transferring session speed and state information between access and home networks
JP4058326B2 (ja) * 2002-10-17 2008-03-0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制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JP4013729B2 (ja) * 2002-10-24 2007-11-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基地局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パケット通信方法
US7961617B2 (en) * 2002-10-29 2011-06-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network congestion control
JP4238562B2 (ja) 2002-11-07 2009-03-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無線装置
JP4186042B2 (ja) * 2002-11-14 2008-11-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の情報収集方法、情報収集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無線端末
JP4083549B2 (ja) 2002-11-26 2008-04-30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無線アクセス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JP3769532B2 (ja) * 2002-11-26 2006-04-26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基地局装置、そのQos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7307952B2 (en) * 2002-12-20 2007-12-1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determine whether data flow is restricted by a sending node, a receiving node, or by a network
US7609675B2 (en) 2002-12-30 2009-10-27 Sk Telecom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ognizing call switch-over from 1xEV-DO system to 1X system
AU2003219064A1 (en) 2003-03-17 2004-10-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obtaining information about a transmission capability
US7349338B2 (en) * 2003-04-15 2008-03-25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cheduler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7532572B2 (en) * 2003-05-16 2009-05-12 Ntt Docomo, Inc. Packet communications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US7352709B2 (en) * 2003-08-08 2008-04-01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575734B1 (ko) * 2003-08-30 2006-05-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패킷 데이터 수신 방법
CN1839591B (zh) * 2003-09-11 2014-03-05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丢弃缓冲器中对应于同一分组的所有段的方法
KR100566210B1 (ko) * 2003-09-22 2006-03-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할당 장치 및 방법
US20050099998A1 (en) * 2003-11-07 2005-05-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mobile station-to-mobile station packet data calls between mobile stations in different wireless networks
US7529215B2 (en) * 2003-11-17 2009-05-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ncapsulation of independent transmissions over internal interface of distributed radio base station
JP4088243B2 (ja) * 2003-11-20 2008-05-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伝送レート予測方法
KR100601855B1 (ko) * 2004-02-17 2006-07-19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무선 데이터 서비스에서 부가정보 전송 방법
JP2005236795A (ja) * 2004-02-20 2005-09-02 Nec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通信端末局のファームウェア更新方法
CN100571201C (zh) * 2004-03-11 2009-12-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控制站装置、基站装置、终端装置、分组通信系统以及分组通信方法
JP3840478B2 (ja) * 2004-03-30 2006-11-0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転送制御方法
JP4544403B2 (ja) * 2004-03-31 2010-09-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7899060B2 (en) * 2004-04-01 2011-03-0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for providing bearer specific information for wireless networks
JP3840480B2 (ja) * 2004-04-28 2006-11-0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制御局装置及び基地局装置
KR100533686B1 (ko) * 2004-05-21 2005-12-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모바일 애드 혹 네트워크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이용한 네트워크 장치
JPWO2006006208A1 (ja) * 2004-07-08 2008-04-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
JP4718242B2 (ja) * 2004-09-01 2011-07-06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US20060073824A1 (en) * 2004-09-29 2006-04-06 Motorola,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avoid conges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KR100757964B1 (ko) 2004-11-03 2007-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이브리드 자동 반복요구 버퍼 용량 정보 송수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JP4605365B2 (ja) 2004-12-06 2011-01-0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及び内部ネットワーク中継装置の移動方法
KR100755687B1 (ko) * 2005-01-11 2007-09-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킷 전송 장치 및 방법
JP2006197331A (ja) * 2005-01-14 2006-07-27 Ntt Docomo Inc ストリーミングシステム、インタフェース変換装置、バッファリング方法
US7724742B2 (en) * 2005-01-24 2010-05-25 Cisco Technology, Inc. Communication bond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060164985A1 (en) * 2005-01-27 2006-07-2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hanced flow control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363604B2 (en) 2005-02-01 2013-01-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transmission data rate based on feedback relating to channel conditions
GB2423219B (en) * 2005-02-10 2007-04-18 Motorola Inc A network proxy client,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ervice between a server and an end client
US7839821B2 (en) * 2005-03-03 2010-11-23 Ntt Docomo, Inc. Packet transmission control device and packet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US8085657B2 (en) * 2005-04-01 2011-12-27 Sony Corporation Flow control i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DE602006007975D1 (de) * 2005-04-18 2009-09-03 Research In Motion Ltd System und verfahren der anwendungspersistenz
US20060291384A1 (en) * 2005-06-28 2006-12-28 Harris John M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carding packets
KR100800794B1 (ko) * 2005-07-01 2008-02-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킷망을 통해 음성 서비스를 지원하는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음성 서비스의 전송률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8050232B2 (en) * 2005-07-25 2011-11-0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Handover optimisation in a WLAN radio access network
MY142267A (en) 2005-08-16 2010-11-15 Qualcomm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daptive server selec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2007129593A (ja) * 2005-11-04 2007-05-24 Ntt Docomo Inc データ転送方法及び基地局
TWI308018B (en) * 2005-11-23 2009-03-2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therefor for packet transmission
US7873385B2 (en) * 2006-04-05 2011-01-18 Palm, Inc. Antenna sharing techniques
JP4796427B2 (ja) * 2006-04-11 2011-10-19 日本無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7865204B1 (en) * 2006-05-01 2011-01-04 Nextel Communica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ulti-technology control channel for wireless devices
JP4751791B2 (ja) 2006-08-22 2011-08-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データ流入量制御装置及びデータ流入量制御方法
JP4751799B2 (ja) * 2006-09-19 2011-08-17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データ流入量制御装置及びデータ流入量制御方法
US7808908B1 (en) * 2006-09-20 2010-10-05 Meru Networks Wireless rate adaptation
WO2008041281A1 (fr) * 2006-09-29 2008-04-10 Fujitsu Limited Dispositif de station de base et procédé de configuration de cellules
US20080086516A1 (en) * 2006-10-04 2008-04-10 Oracle International Automatically changing a database system's redo transport mode to dynamically adapt to changing workload and network conditions
US8036683B2 (en) * 2006-10-31 2011-10-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ordination among multiple co-located radio modules
US8260214B2 (en) * 2006-10-31 2012-09-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hared antenna architecture for multiple co-located radio modules
US8755747B2 (en) 2006-10-31 2014-06-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to control transmit power for a shared antenna architecture
JP2008141261A (ja) * 2006-11-29 2008-06-19 Kyocera Corp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制御装置、無線基地局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8369854B2 (en) * 2006-12-19 2013-02-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Link layer control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JP5152472B2 (ja) * 2007-04-28 2013-02-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リソース割当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995637B2 (ja) * 2007-05-29 2012-08-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JP4869159B2 (ja) * 2007-06-06 2012-02-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スケジュール方法、基地局および移動局
ES2385749T3 (es) * 2007-08-22 2012-07-3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étodos y dispositivos para el control de la transmisión de datos
US9106800B2 (en) * 2007-08-31 2015-08-1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of monitoring video data packet delivery
US7853248B2 (en) * 2007-09-21 2010-12-14 Yahoo! Inc. SMS spam control
US8264965B2 (en) * 2008-03-21 2012-09-11 Alcatel Lucent In-band DPI application awareness propagation enhancements
US8553550B2 (en) * 2008-08-28 2013-10-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device, wireless transmission method, program, and integrated circuit
US8909165B2 (en) * 2009-03-09 2014-1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Isolation techniques for multiple co-located radio modules
US8576714B2 (en) * 2009-05-29 2013-11-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ay node flow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693390B2 (en) 2009-06-01 2017-06-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to manage a mobile device based on network density
IN2012DN00560A (zh) * 2009-06-26 2015-06-12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JP5048733B2 (ja) * 2009-08-25 2012-10-17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通信網における省電力方法および通信ノード
US20110051655A1 (en) * 2009-08-25 2011-03-03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Relay System and Method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KR101580153B1 (ko) 2009-09-24 2016-0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홉 중계 통신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11138835A1 (ja) * 2010-05-07 2011-11-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管理装置、携帯端末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プログラム
US9442881B1 (en) 2011-08-31 2016-09-13 Yahoo! Inc. Anti-spam transient entity classification
KR20130091051A (ko) * 2012-02-07 2013-08-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캐패시티를 기반으로 트래픽 전송률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130343344A1 (en) 2012-04-06 2013-12-26 Suitable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wireless connectivity continuity and quality
US20130265958A1 (en) 2012-04-06 2013-10-10 Suitable Technolgies, Inc. System for wireless connectivity continuity and quality
US20130279472A1 (en) 2012-04-06 2013-10-24 Suitabl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wireless connectivity continuity and quality
US20130279487A1 (en) 2012-04-06 2013-10-24 Suitabl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wireless connectivity continuity and quality
US9307568B2 (en) 2012-04-06 2016-04-05 Suitabl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wireless connectivity continuity and quality
US20130279411A1 (en) 2012-04-06 2013-10-24 Suitable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wireless connectivity continuity and quality
US20130279473A1 (en) 2012-04-06 2013-10-24 Suitable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wireless connectivity continuity and quality
US20130265885A1 (en) 2012-04-06 2013-10-10 Suitable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wireless connectivity continuity and quality
US9344935B2 (en) * 2012-04-06 2016-05-17 Suitabl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wireless connectivity continuity and quality
US20130279479A1 (en) 2012-04-06 2013-10-24 Suitable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wireless connectivity continuity and quality
US9320076B2 (en) 2012-04-06 2016-04-19 Suitabl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or wireless connectivity continuity and quality
US9320074B2 (en) 2012-04-06 2016-04-19 Suitable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wireless connectivity continuity and quality
CN103959187B (zh) * 2012-06-26 2016-07-27 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 数据收集装置及数据收集方法
US20160164976A1 (en) 2012-09-24 2016-06-09 Suitable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te presence
KR102055339B1 (ko) * 2012-10-18 2019-12-12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을 위한 다운링크 데이터 처리 방법 및 그 장치
PL3014824T3 (pl) 2013-06-28 2018-01-3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posoby i aparaty dla sterowania przepływem pakietów danych dla odzyskiwania nadmiernego czasu przebywania w buforze bazowej stacji radiowej
EP3266167A1 (en) * 2015-03-04 2018-01-10 Intel IP Corporation Opportunistic access of millimeterwav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based on edge cloud mobile proxy
JP6668961B2 (ja) * 2016-06-09 2020-03-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979935B2 (en) * 2016-12-19 2021-04-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of controlling traffic flow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remote nod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180376388A1 (en) * 2017-06-23 2018-12-27 Mediatek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ng method and associated electronic device
US11638134B2 (en) * 2021-07-02 2023-04-25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resource cleanup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11709725B1 (en) 2022-01-19 2023-07-25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health checking involving common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 frame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9996A (en) * 1991-02-28 1993-07-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Split-window time alignment
ZA946674B (en) * 1993-09-08 1995-05-02 Qualcom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he transmission data rate in a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510145B1 (en) * 1997-07-25 2003-0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acket data service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574211B2 (en) * 1997-11-03 2003-06-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rate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US6064678A (en) * 1997-11-07 2000-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assigning optimal packet lengths in a variable rat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970412A (en) * 1997-12-02 1999-10-19 Maxemchuk; Nicholas Frank Overload control in a packet-switching cellular environment
FI110987B (fi) * 1998-03-31 2003-04-30 Nokia Corp Menetelmä tiedonsiirtovirtausten kytkemiseksi
KR100390396B1 (ko) * 1998-05-04 2003-10-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세대씨디엠에이이동통신시스템의효율및서비스품질을보장하기위한패킷데이터서비스
KR100313914B1 (ko) * 1998-10-09 2001-12-20 서평원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패킷데이터전송속도제어방법
EP1032167A3 (en) * 1999-02-25 2004-06-16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Redundant packet switch controller
US6324172B1 (en) * 1999-03-08 2001-1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of rate allocation in a dat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EP1045551A3 (en) * 1999-04-15 2003-06-1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network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DE69941584D1 (de) * 1999-08-31 2009-12-0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für einen Handover in einem zellularen Mobilfunknetz
US6253063B1 (en) * 2000-01-25 2001-06-2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data rate between mobile and base stations
US6714794B1 (en) * 2000-10-30 2004-03-30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content to users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5512B (zh) * 2002-09-24 2011-06-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包传输/发送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
US8254935B2 (en) 2002-09-24 2012-08-28 Fujitsu Limited Packet transferring/transmitting method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572911B (zh) * 2002-09-24 2012-12-19 富士通株式会社 数据包传输/发送方法及移动通信系统
CN1914872B (zh) * 2003-12-03 2011-02-16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会话中继装置、会话中继方法
CN1886913B (zh) * 2003-12-11 2010-05-26 Lg电子株式会社 多天线系统中的控制信号发送方法
WO2010108412A1 (zh) * 2009-03-23 2010-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和传输装置
CN101848056B (zh) * 2009-03-23 2013-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包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2577268A (zh) * 2009-09-02 2012-07-11 Lg电子株式会社 基于mac报头类型信息传送mac pdu的设备和方法
CN102577268B (zh) * 2009-09-02 2014-12-10 Lg电子株式会社 基于mac报头类型信息传送mac pdu的设备和方法
US9326274B2 (en) 2009-09-02 2016-04-26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MAC PDU based on MAC header type information
CN110545221A (zh) * 2018-05-28 2019-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0545221B (zh) * 2018-05-28 2021-09-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相关装置及通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20043154A (ko) 2002-06-08
KR100409162B1 (ko) 2003-12-11
US20020068588A1 (en) 2002-06-06
US7003302B2 (en) 2006-02-21
CN1163004C (zh) 2004-08-18
JP2002171572A (ja) 200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3004C (zh) 数据传输率动态控制式无线基站、数据包转送装置及系统
CN1196373C (zh) 选择编码方法的方法
CN1428031A (zh) 具有设定成对接收质量作出响应的信道的通信结构
CN1868227A (zh) 信令方法、系统、基站以及移动台
CN101030926A (zh) 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网络数据流量控制方法
CN1859791A (zh) 一种无线通信网络中实现切换的方法和系统及其基站
CN1729709A (zh) 无线通信网络及流量控制方法
CN1430434A (zh) 资源控制系统、方法及使用该系统、方法的基站和移动站
CN1853386A (zh) 虚拟集中的上行链路调度
CN1870468A (zh) 一种多媒体广播组播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246771A (zh) 蜂窝式系统中脉冲串级资源分配
CN1666440A (zh) 具有无线电存取网络网际网络协议网关器的分时双工无线电局域网络的电信系统及方法
CN1773888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调度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618248A (zh) 局侧装置、局侧装置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和移动通信系统
CN1868233A (zh) 容量调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917417A (zh) 多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中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及应用
CN1503474A (zh) 无线接入网络系统、无线接入方法、及控制设备
CN1242646C (zh) 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处理资源管理方法
CN1416224A (zh) 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和该系统和方法的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788436A (zh) 基站、移动台、通信系统以及通信方法
CN101061734A (zh) 移动通信系统、移动台及无线基站
CN1856165A (zh) 一种非实时业务的调度方法
CN1523825A (zh) 为移动无线网络的无线接入网确定传输网范围的方法
CN1929643A (zh) 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及其编解码方法
CN1941932A (zh) 组发短消息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818

Termination date: 201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