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28031A - 具有设定成对接收质量作出响应的信道的通信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具有设定成对接收质量作出响应的信道的通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28031A
CN1428031A CN01808266A CN01808266A CN1428031A CN 1428031 A CN1428031 A CN 1428031A CN 01808266 A CN01808266 A CN 01808266A CN 01808266 A CN01808266 A CN 01808266A CN 1428031 A CN1428031 A CN 1428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criber station
reception
quality
frame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1808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马丁·斯奈尔格鲁夫
弗兰克·克希斯昌
弗兰克·M·文黑斯瓦克
拉梅什·曼特
马克·J·弗雷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ma Network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oma Network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ma Networks Inc filed Critical Soma Networks Inc
Publication of CN1428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80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允许在多路复用链路上提供有连接特征的(connection-like)和无连接的通信的通信结构和方法。在提供该两种类型的通信时,该结构和方法可以有效利用可用的传输容量和/或网络资源。有连接特征的(connection-like)通信可以通过为该通信分配专用带宽的信道提供,而无连接的通信可以通过共用的信道提供,通过该信道数据可被传送到用户。在一个实例中,共用信道传送寻址到一个或多个用户的打包的帧。该帧可以有采用稳健方式打包的能被基站服务的所有用户站接收的头,而帧中的有效负载数据用适合目的用户站的稳健程度的方式打包。不同的打包方式包含对有效负载数据的不同的编码和/或调制方式。在专用信道和广播信道间的带宽的分配可以是固定的,或可以是可管理的,以满足网络或网络操作者的需求。该结构和方法还可以被网络操作者管理以允许某些通信比其它通信有优先权。在另一实例中,提供了两个或多个共用信道。在另一实例中,专用信道可以用不同数量的带宽创建,和/或根据接收用户站的接收质量采用选择的调制和/或编码。

Description

具有设定成对接收质量作出响应的信道的通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结构和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用于传送数据的通信结构和方法,数据可包括在多路复用链路上的语音数据和非语音数据,“纯”数据,该多路复用链路包括至少一个设定成对接收质量作出响应的信道。
背景技术
已知的通信系统有很多。早期的通信系统是基于连接的,其连接是在通信节点之间通过系统建立的物理连接。例如,在公共交换电话网(PSTN)的早期模型中,通过交换台,交换机和主干提供用户到其它用户的点到点连接。最近,PSTN采用通过网络的至少某些部分被许多用户共用的多路复用线路,但是仍然为每个用户的语音数据连接提供固定数量的带宽和网络容量,选择这些带宽和网络容量来满足普通电话语音交谈的预期的最大需求,其需求通常被称为长话质量需求。
也已经建立了无连接的用于“纯数据”(即,不同于语音的数据传送)的数据通信系统。无连接系统通常运行在尽尽力而为和/或统计的基础上来通过适当的但并不必然是固定的位于用户之间的路由,以尽力而为的传送速率和/或差错率发送数据。无连接的网络的一个实例是诸如互联网那样的分组网络,它采用网际协议(IP),其网络容量在用户之间共享。
最近,已经试图把无连接和有连接特征的(connection-like)服务组合到单一的通信系统。例如,最近人们对通过互联网的IP电话(VoIP)表示了很大的兴趣。但是,已经证实创建通信系统来满足VoIP有连接特征的(connection-like)需求(语音数据需要中等数据速率并具有一些差错容忍度,但是要求低延时)和纯数据无连接的需求(通常使用高而突发的数据速率,具有对延迟相当高的容忍度但对差错容忍度低)很难和/或成本很高。
人们试图通过互联网来提供有连接特征的(connection-like)机制。一个尝试是由某些设备供应商实施的资源预留协议(RSVP),它允许网络容量在路由器和交换机上“预留”以通过互联网建立“虚”连接,从而更好的确保期望的服务质量(QoS)水平满足该虚连接的要求。但是,对RSVP的支持必须显式的在用户应用程序内以及涉及该虚连接的每个交换机和/或路由器上采用,但是这到目前为止还难以达到。而且,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开销来建立RSVP虚拟连接,这抵消了相对短时段的连接的RSVP虚连接的好处。即使可以采用,RSVP仍通常不能有效利用网络容量,因为其最大预期带宽和/或网络容量需求必须被保留给虚连接时段,即使他们没有使用,或没有连续使用。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对某部分时间而言,预留的网络资源是空闲的或者使用率不高的。另外,RSVP不包含任何激励机制来鼓励应用程序/用户只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由于通常没有经济的或其它妨碍性的因素来做这些,即用户或应用程序不合理的对资源的请求可能导致很差的网络效率。
当网络或部分网络的链路采用对昂贵的和/或有限的带宽的多路复用链路时,这些困难被加剧了。在这些情况下,有效的利用带宽和/或网络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而RSVP或类似的策略难以满足预期的效率。此处使用的术语“多路复用”和/或“多路复用链路”指其链路在用户之间共用建立多个连接的任何系统或方法。这些多路复用链路的例子包括采用TDMA、CDMA、OFDM、FDMA或其它安排的有线的或无线的链路。
在多路复用无线链路上提供数字语音传输的现有技术的一个具体的通信系统的例子是PCS(个人通信系统)蜂窝系统。这些系统采用多路复用技术,例如CDMA、TDMA、诸如GSM这样的混合系统,或其它策略来允许多个呼叫者共用蜂窝基站和PCS移动单元之间的无线链路,包括上行(移动单元到基站)和下行(基站到移动单元)两个方向。一个广泛使用的该系统是用在北美、南韩和日本的基于CDMA的IS-95蜂窝系统。
尽管基于IS-95的系统等在处理语音通信方面非常成功,在该系统上提供纯数据服务的尝试并不那么成功。到目前为止,一个方法是从有限的这种信道组中必须分配一个专用信道给纯数据要传送到的每个用户。这通常不能有效利用可用的IS-95带宽,由于数据的速率和需求变化范围比典型的语音通信对所设计的信道的需求大很多。
有一些其它尝试试图提供解决这些问题并可后向兼容IS-95或其它标准的数据通信系统,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系统能提供对可用的、有限的在多路复用链路上的对包括语音和纯数据在内的数据传输的带宽的有效利用。
因此人们希望有通信结构和方法来在无线或其它多路复用访问链路上提供包含语音数据和纯数据的通信。
发明简述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颖的通信结构和方法,其中包含至少一个设定成对接收质量作出响应的信道,该发明排除或减轻了至少一些上面提到的现有技术的缺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在至少一个网络节点和至少两个用户站之间通过多路访问链路通信的通信结构,所述结构包括:
多个专用信道,每个专用信道被分配所述链路的一部分传输容量以提供在所述网络节点和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站其中之一之间的通信;以及
共用的信道,共用的信道被分配所述链路的一部分传输容量,并且其中所述共用信道可操作来从所述网络节点传送数据包的帧到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在多路访问链路上从网络节点传送数据到多个用户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确定对到目的用户站的第一数据传输的要求;
(ii)根据所述所确定的要求,选择使用专用信道或共用信道
来实现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以及
(iii)如果选择了专用信道,那么就在专用信道可用时获取它
并在其上传送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如果选择了共用信道,那么
就以寻址到所述用户站的数据包的形式在所述共用信道上传
送所述第一数据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传送数据的系统,包括:
网络节点,具有用于输出信号的输出设备;
多个用户站,每个具有输入设备,可被操作来接收所述信号,其接收质量不同于至少一个其它的所述用户站;
所述信号,包括帧,所述帧有可被所有所述用户站无论其所述接收质量如何都可恢复的标识符,以及可被至少一个所述用户站恢复的剩余部分,所述标识符指明所述用户站是否需要恢复所述剩余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在至少一个网络节点和至少两个用户站之间通过多路访问链路通信的通信结构,所述结构包括:
多个专用信道,每个专用信道被分配所述链路的一部分传输容量以提供在所述网络节点和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站其中之一之间的通信;
共用信道,它被分配所述链路的一部分传输容量,并且其中所述共用信道可操作来从所述网络节点传送数据包的帧到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站;以及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专用信道或所述共用信道采用调制和/或编码方法来传送数据到用户站,所述用户站是根据所述其接收质量被选择的,所述调制和/或编码方法不同于用于传送数据到另一个具有不同接收质量的用户站的调制和/或编码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传送数据的系统,包括:
基站;
第一用户站,它可操作以第一接收质量接收从所述基站传送的无线电信号;
至少一个附加的用户站,可操作以不同于所述第一接收质量的第二接收质量接收所述传送的无线电信号;
所述基站,可操作对信道上的数据帧稳健的打包以便被所有所述用户站接收,其中所述帧的一部分可被所有所述用户站恢复来指明正在接收的用户站是否要恢复所述帧的剩余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用户站,所述用户站包括:
以某个接收质量接收无线电信号的装置,所述无线电信号承载从基站传送的帧;
无论所述接收质量如何都可从所述帧恢复标识符的装置,所述标识符指明所述用户站是否应恢复根据所述接收质量打包的所述帧的剩余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传输到多个用户站的帧,每个所述用户站具有对应恢复所述数据传输的能力的接收质量,所述帧包含:
标识符,所述标识符被打包起来以便无论所述接收质量如何都可以恢复,所述标识符包括代表正在接收的用户站是否在接收质量范围内的信息;
头,所述头被打包以便在所述范围内的用户站可以恢复,所述头包括地址信息;以及,
至少一个有效负载包,被打包以便由合乎所述地址信息的用户站恢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打包帧以便在多路访问链路上传送给多个用户站中至少其中之一的方法,每个所述用户站具有与在所述链路上接收数据传输的能力有关的接收质量,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和缓存足够量的数据来填充所述帧;
组装所述数据到寻址到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站的至少一个有效负载包,所述至少一个有效负载包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站的接收质量被稳健打包;
组装至少一个用户站的地址到头包,后者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站的接收质量被稳健打包;
组装标识符,所述标识符指明有至少一个有效负载包寻址到的至少一个用户站的最差接收质量,所述标识符可被所有用户站不论其所述接收质量如何都可恢复;
组装所述有效负载包、所述头和所述分级标识符到帧中;以及
在所述链路上传送所述帧。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在多路访问链路上从基站传送给多个用户站的帧的恢复方法,每个所述用户站具有与所述多路访问链路有关的接收质量,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传输的帧;
恢复标识符,所述标识符的恢复是使用对应所述用户站的最低接收质量的恢复操作;
恢复头,所述头的恢复是当所述标识符指明所述正在接收用户站在接收质量范围之内时进行的,所述头包的恢复是使用对应由所述标识符包指明的最低接收质量的恢复操作;以及
恢复有效负载包,所述有效负载包的恢复是当所述头包指明所述有效负载包被寻址到所述正在接收的用户站时进行的,所述有效负载包的恢复是使用对应所述正在接收的用户站的接收质量的恢复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用于传输到多个用户站的帧,每个用户站具有对应恢复所述数据传输的能力的接收质量,所述帧包含:
标识符,所述标识符被打包起来以便无论所述接收质量如何都可以恢复,所述标识符包括代表正在接收的用户站是否在接收质量范围内的信息;
头,所述头被打包以便在所述范围内的用户站可以恢复,所述头包括地址信息;以及
至少一个有效负载包,被打包以便由合乎所述地址信息用户站恢复。
本发明提供了在多路复用链路上提供有连接特征的(connectin-like)和无连接的通信的通信结构和方法。在提供两种类型的通信时,该结构和方法可以有效利用可用的传输容量和/或网络资源,其信道被设定成与目标用户站的接收质量相对应。有连接特征的(connection-like)通信可以通过为该通信分配专用带宽的专用信道而提供,而无连接的通信可以通过共用的信道提供,通过该信道数据被传送到用户站。也可以采用混合的或其它方法来使用共用信道和专用信道。
在专用信道和共用信道之间带宽的分配可以是固定的,或可以是可管理的以满足网络或网络操作者的需求。该结构和方法还可以被网络操作者管理以允许某些通信比其它通信有优先权。
在一个实施例中,共用信道传送寻址到用户站的数据包的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专用信道可被分配不同数量的传输容量,并对应它们正传送数据的用户站的接收质量而采用不同的调制和/或编码方法来传送数据到它们被分配的用户站。
类似的,在一个实例中,共用信道可以对应被包寻址的用户站的接收质量对包或帧采用不同的调制和/或编码方法。
在一个实例中,可采用两个或多个共用信道。
附图简要说明
现在叙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只是通过举例的方式,参照附加图,其中:
图1显示了采用多路复用无线链路的无线本地环路系统;
图2显示了现有技术的通信系统;
图3显示了对应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通信结构;
图4显示了对应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接收质量服务等级安排;
图5显示了对应本发明实施例的共用信道使用的数据帧以及接收质量服务等级结构;
图6a和图6b显示了图3的结构,其中通过改变专用信道的数量来改变共用信道和专用信道之间的带宽分配;
图7a显示了图3的结构的例子,其中为共用信道定义了最小带宽分配;
图7b显示了图7a的结构,当附加的专用信道被创建时,共用信道的带宽就相应的减少;
图7c显示了图7a的结构,当共用信道减少到其选择的最小级别时,剩余的系统带宽已被分配到指定的专用信道;以及
图8显示了图3的结构,其中提供了两个共用信道。
发明详述
图1显示无线本地环路(WLL)系统,用20表示。系统20包含至少一个网络节点,例如基站24,它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网络,例如PSTN和/或互联网,和/或通过回程28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其它基站24。回程28可以是任何适当的通信链路实例包括但不限于T1、T3、E1、E3、OC3,无线或微波链路。每个基站24与多个用户站32通过多路复用无线链路52通信,该多路复用无线链路52在用户站32之间共用。在图1中,每个用户站32可以提供到至少一个电话设备60,例如电话机或传真机,以及数据设备48,例如计算机、视频会议系统、个人数字助理等的同时连接。
无线链路52采用适当的多路复用技术,例如TDMA,FDMA、OFDM、CDMA,这些或其它多路复用技术的混合,以允许基站24和不止一个用户站32同时使用无线链路52。这些多路复用技术可以被用于信道化和/或其它共用无线链路52。
在现有技术的系统中,例如,用户站是移动电话,基站可以在根据需要的基础上指定无线链路的一部分给用户站使用。例如,在采用IS-95的系统中,从基站到用户站的下行方向的无线链路被信道化成64个信道。这些信道的一部分专用于基站和用户站之间的控制和信令的目标,剩余部分形成业务信道池,其中的一个或多个信道根据需要被指定给与用户站的通信。
IS-95通信系统有某些缺点。例如,信道具有固定的预先选择的数据速率(例如9.6或14.4千比特每秒,尽管可以采用不同数量的接收,从而导致不同的有效速率)而且,在连接的期间中所使用的业务信道是保留的,即使该连接目前没有使用分配给信道的该链路资源(带宽和/或编码空间等)。在语音会话过程中包含相当长时间的暂停而没有信息被传送的情况不是不常见的,此时信道带宽就必然被浪费(尽管在CDMA中,这导致用户之间预期的干扰减少)。
当考虑无连接服务时,该问题就变得更严重了,因为传送纯数据到数据设备,例如计算机,可包含通常以突发的方式而不是稳定的速率到达一个或很少的包。在该无连接服务上建立的信道因此通常不使用它所分配的链路资源的大部分,但是这些没有使用的资源在连接期间被保留,直到信道被释放才能被系统的其它地方使用。另外,在基站和用户站之间指定信道需要相对较大的开销。因此,对于基站和用户站之间的无连接服务,对短猝发的包而言,用于建立信道的时间和/或网络处理需求是不合理的,并且通常不会有效使用链路资源。
图2显示在IS-95 CDMA系统中使用的无线链路的现有技术的下行链路(从基站到用户)结构100。结构100代表可用的带宽,通常被设计成多达64个信道。信道104,108和112是控制信道,用于建立和维持与用户之间的通信。例如,信道104可以是IS-95导频信道,信道108是IS-95寻呼信道,信道112是IS-95同步信道。可以采用其它的或不同的或更少的控制信道传送给所有的(通常是移动的)用户。信道116(1)到116(x)是‘x’个业务信道,它们承载基站和用户之间的用户(非控制)数据。在IS-95A中,业务信道116都具有相同的数据速率,而在IS-95B中,信道104到116(x)的数据速率可以改变,导致不同的信道总数。应该着重注意的是结构100本质上是基于连接的系统的一部分,原因在于业务信道116及其相关资源在通信的期间被分配给用户并为该连接期间提供固定数量的带宽和/或数据速率。
图3显示对应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200,它可以作为在图1中WLL系统20的下行链路无线结构。在结构200中,可用的带宽204的某些部分206被分配给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例如208,212,和216),带宽204的剩余部分220在共用信道224和‘n’个专用信道228(1)到228(n)之间被分配。此处使用的术语“带宽”目的是指链路的传输容量。根据链路上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和链路的物理层,传输容量可以作为频率带宽、扩展编码空间、时隙、传输速率或其它链路资源来分配给用户,这些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术语带宽的意义根据需要包含所有这些。
正如下面更详细的描述的那样,根据需要分配给共用信道224的带宽可以增加而专用信道228的n的数量相应的减少,或反之亦然。
共用信道224是广播信道,这在于图1的一些或所有用户站32能接收在其上从基站24传送的数据,共用信道224通常实现到用户站32的无连接纯数据传送。从基站24传送到用户站32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包被组装到传输帧,常常是与寻址到其它用户站32的包一起被组装。这些帧可以在基站24被组装,组装用的包可以来自回程28接收的包和/或来自基站24从其它用户站32接收的包,或可以是在其它地方组装好并通过回程28转发到基站24。每个组装好的帧通过无线链路52上的共用信道224从基站被传送到用户站32,每个用户站32接收所传送的帧并检查其中的包并识别那些寻址到它的包,如果有的话。寻址到用户站32的包接着根据所寻址的用户站32被处理。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传送的帧的长度是10毫秒,帧的建构和传送都建立在此基础上,当前面的帧在被传送时就建构和准备新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共用信道224可被这样操作,即寻址到不同用户站32的包能被基站采用不同的调制和/或编码(包括重复速率,FEC编码速率,交叉等)传送,以便充分利用带宽。特别的是,用户站32正确接收所传送的信号的能力被确定,这种能力在文中被称为信号的“接收质量”。根据传送信号所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用不同的方式来确定接收质量。例如,在TDMA或FDMA系统中,最常使用的确定是所接收的信号的强度。在CDMA系统中,接收的码元能量和接收的干扰能量的比率(通常用Es/No表达)是相对确定值。在任何情况下,信道224在每个用户站32的接收质量,此处一般称做信噪比(SNR),都可以根据各种因素而变化,包括多径干扰(来自附近建筑物的存在等)、无线噪声源(包括其它用户的传送信号以及无线噪声源)、地理特征,用户站32和基站24之间的距离等,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那样。根据距离不同,通常信号衰减表示成
Figure A0180826600221
,其中r是用户站32和基站24之间的距离,N>1。例如,在IS-95 CDMA系统中,N的典型值是3<N<5。
在图4中,在WLL系统20中具有类似接收质量的用户站32被分组成服务等级60a,60b,60c,其中每个服务等级60对应预先确定的在用户站32的接收质量范围。例如,服务等级60a可包括对接收的来自基站24的信号具有SNR为20到45db的用户站32,而服务等级60b可包括对接收的来自基站24的信号具有SNR为10到20db的用户站32,而服务等级60c可包括具有SNR为0到10db的用户站32,等等。当在服务等级60的用户站32的数量太大或太小时,包括在服务等级60中的实际SNR范围也可以调整。例如,如果服务等级60b包含100个用户站而服务等级60a只包含10个,那么可对为服务等级60a定义的SNR范围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从20到45db调整到18到45db,而服务等级60b可以从10到20db调整到10到18db,这样,例如,包含在服务等级60b中的用户站32的数量减少到70,而在服务等级60a中的数量增加到40。这允许系统20改善延迟控制和网络管理。
在图中,服务等级60a包含用户站321,322,它们在系统20中具有最高接收质量,而服务等级60b包含用户站323,324,325,以及326,他们具有次高的接收质量,服务等级60c包含用户站327,328,以及329,他们具有最低的接收质量。尽管服务等级60和用户站32在图中以同心圆形式相对基站展开,如上所提到的,用户站32的实际物理位置并不必然与他们到基站24的距离相对应,他们在图中的位置只反映了他们各自的接收质量。
在任何情况下,如图4所示,用户站328将以比用户站324较低的接收质量接收共用信道224,而用户站324将以比用户站322较低的接收质量而比用户站328较高的接收质量接收共用信道224。如下面所要详述的,被传送到用户站32的数据被根据用户站32目前所处的服务等级60来对数据传输进行打包。
应考虑到在大部分实际实施中,,根据如天气和/或由临近用户站32的其它电子设备发出的本地噪声等因素的不同,每个用户站32可能在不同时间在不同服务等级60之间转移。因此,在适当的时间间隔内或以预先确定的事件的形式,每个用户站32将向基站24报告其目前的接收质量。基站24操作来维护最近报告的接收质量的数据库,并根据为每个服务等级60所预先定义的接收质量范围时常把用户站32重新分组。
此处使用的术语“包”“打包的”“打包”指传送打包的数据到其目的接收地的整个安排。对数据打包括有但不限于如下过程:应用不同级别的前向纠错(FEC)编码(包括没有编码到高级编码和/或不同的编码方法),采用不同的传输速率,采用不同的调制方式(QPSK,16-QAM,64-QAM,256-QAM等)、符号重复率、以及其它任何技术和方法来根据选择的无线电设备或其它物理层、所需资源的数量、有效数据速率和适合该数据传输的传输差错概率等安排数据传输。
例如,数据包可用1/4编码(即每1个数据比特用4个比特传送)和64-QAM调制来打包传送到一个接收级别中的第一目的接收者,而另一个数据包用速率1/2编码(每1个数据比特用2个比特传送)和256-QAM调制来打包传送到比第一目的接收者的接收质量更好的第二目的接收者。另外,不同数量的凿孔(去除某些冗余编码的比特)可以被执行来获得不同的编码速率并产生预期的打包。
现在参照图5,用于在共用信道224上传输的帧用150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帧150被构造成需要10毫秒的传输时间,尽管对帧150而言,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选择更长或更短的传送时间。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的那样,帧150可以按持续时间来测量,在该持续时间内承载给定数量的符号供传送以产生比特速率。依次的,这些符号可代表数据,符号代表的实际数据量与数据被打包到符号的方式有关,通常用调制、重复和编码的组合来对数据打包以产生有效的传送数据速率。因此,最好是尽管帧的符号速率保持不变,但是帧的有效传输的数据速率将根据数据的打包不同而不同。例如,以每秒9600千比特符号速率进行的数据传输可产生4800、2400或更低的有效数据传输速率,根据FEC编码、凿孔、重复和/或调制技术本发明的这些概念的应用将在下面详细讨论。
帧150包括服务等级(或接收质量)包154,头包156和多个有效负载包1581...158x。如上提到的,根据有效负载包158的打包情况,帧150中的有效负载158的数量‘x’可以改变,影响此改变的因素将在下面进一步讨论。
服务等级包154包含目标服务等级标识符字段160和帧长度字段162。目前优选目标服务等级字段160是约2个比特长(允许定义4个服务等级),而帧长度字段162是10比特长。目标服务等级字段160标识出具有对基站24的最低接收质量的最低服务等级60,为此帧150中包含至少一个目的地是驻留在该服务等级中的用户站32的有效负载包158。这表明帧150可能传送数据到达的“最差情况”的接收质量。例如,带有对应服务等级60b的目的服务等级标识符字段160的帧150可包括用于用户站323,324,325,或326,或是321和322的有效负载包,但是不包括用于327,328,或329的有效负载包。帧长度字段162包含值‘x’,它指示帧150中的有效负载包1581,1582,...158x的数量。
与有效负载158不同,目的服务等级字段160和帧长度字段162总是以稳健的方式被打包到服务等级包154,以确保当帧150被在共用信道224上传送时能被所有用户站321...32n以很高的概率恢复。该种稳健的打包目的是允许基站24所服务的所有用户站32能恢复字段160和162。在本实施例中,服务等级包154的稳健性用下面的方式达到:字段160和162经过前向纠错(FEC)操作164和调制操作166,然后再插入到服务等级包154。前向纠错操作164和调制操作166的类型根据位于目标服务等级包160指明的服务等级60中的用户站32n(即具有预期最差接收质量的用户站32)的需要而选择。
例如,如果共用信道224采用CDMA多路访问技术,目前优选的是,用户站32具有3db的Es/No等级,适当的前向纠错操作164是速率1/2编码,调制操作166是4-QAM(即QPSK)。适当的组合前向纠错操作164和调制操作166将不仅有助于和/或确保服务等级包154被用户站32n恢复,而且由基站24提供服务的剩余用户站32也能恢复服务等级包154。对有给定的接收质量的给定的用户站32n的适当的前向纠错操作164和调制操作166可以由许多方式确定,包括经验方式,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想到的那样,这些确定的打包方式可以被存储到基站24,或系统20的其它地方,如果适当的话。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某些情况下较低的调制速率(例如,64QAM而不是256QAM)可以与较低的编码速率(如3/4而不是1/2)一起采用,或反之亦然,本发明并不限于任何特定的打包方式。
在附录I中的表示出了在CDMA系统中根据变化的接收质量(SNR)对帧150采用的一组打包的情况。栏1,标签是EC/NO,是SNR测量值,指示对给定用户站32的每个给定噪声级别的每个码片的能量。栏2,标签是扩展因子,指示每个符号的码片数量。栏3,标签是调制符号,指示用于打包数据的调制操作(4-QAM,16-QAM,64-QAM,或256-QAM等)。栏4,标签是每符号编码的比特,指示在经过栏3的调制操作后每个符号的比特数量。栏5,标签是编码速率,指示使用的编码操作获得的结果信息比特速率,包括任何在打包数据过程中选择的凿孔级别的效果。栏6,标签是符号重复因子,指示符号根据其被重复的因子,用来进一步对数据打包以实现稳健的恢复。栏7,标签是每符号比特数,指示每符号的有效比特数。栏8,标签是每帧比特数,指示每个帧的有效比特数量,前提是帧中的所有比特都根据调制速率、编码速率打包并使用在同一行显示的符号重复因子,该帧具有10毫秒的持续时间。栏9,标签是ES/NO,是SNR测量值,指示对经历10-3包差错率(假设500个比特包)的给定用户站32的每个给定噪声级别的每个符号的能量。栏10,标签是Eb/No,是SNR测量值,指示对每个给定噪声级别的每个比特的能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栏1、栏9和栏10相互之间有固定的关系。
现在再参见图5,头包156包含多个标识符字段1671...167x,它们包含关于相应的每个有效负载包1581,1582...158x的标识信息。在本实施例中,标识符字段167包括地址字段168,格式字段170,以及长度字段172。地址字段168x指示哪个目的用户站32x要接收相应的有效负载包158x。格式字段170x指示用来打包相应的有效负载包158x的调制和编码等,其细节在后面将详细描述。长度字段172x指示相应有效负载包158x的长度。头包156还包含CRC包174,它被每个用户站32a,32b...32n用来确定是否正确的接收到头包156。清空比特176被增加以将编的码序列完整到在用户站32进行的增补的解码操作所需要的格式。
目前优选的是,每个地址数据字段168是12比特的长,每个格式数据字段170的长度是4比特,每个长度数据字段172的长度是12比特,CRC字段174的长度是8比特,清空比特176的长度是8比特。但是,可以采用其它长度来适应特定的需求,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想到的那样。
标识符字段1671...167x、CRC包174和清空比特176都以适当的稳健的方法打包进入头包156,以确保能够被位于目的服务等级字段160指示的服务等级中的所有的用户站32以高概率恢复。换言之,如果目的服务等级字段160指示服务等级60b,那么头包156被打包的内容能被在服务等级60a、60b的所有用户站32稳健的恢复,但是在服务等级60c上的站327、328、329可能不能正确接收头包156。
在本实施例中,对头部包156的稳健打包用如下方式实现:标识符字段167,CRC包174和清空比特176经历编码操作180和调制操作182之后形成头包156。前向编码操作180和调制操作182的选择是基于需要恢复头包156的位于被目的服务等级字段160标识的服务等级上的用户站的接收质量。目前优选的编码操作180是速率1/3卷积编码,而调制操作182是M级的QAM,其中M可以是4,16,64等。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为接收质量范围确定适当选择的编码操作180和调制操作182,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想到的那样。
每个有效负载包158包含一个或多个数据包184和清空比特186。每个有效负载包158的目的地是位于目的服务等级包160所指定的服务等级上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站32以及在更高(更好接收质量)服务等级上的任何用户站。数据包184可以是在基站24接收的任何类型的数据。例如,数据包184可以是TCP/IP包或其分段或集合,其中需要传送IP包到用户站32。数据包184可以被具体寻址到特定的用户站32a,32bb...32n,每个用户站有自己的特定地址和/或可定义一个或多个多点传送地址来寻址多个用户站32。
数据包184可以是任何长度,数据被放置到数据包184中时可以根据需要集合或分段成适当的大小。通常,数据包184可包含包的一部分、或一个或多个目的是单一用户站32的包。
清空比特186在本实施例中长度是8比特,被增加到数据包184的末端以便完成在用户站32上的增补的解码操作所要求的编码的序列的格式。
每个数据包184及其对应组清空比特186,被打包到各自的有效负载包1581,1582...158x。打包过程根据在对应有效负载包158的格式字段170所指定的格式来按照适当的稳健的方式执行。这种打包过程确保被目的用户站32高概率的恢复。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清楚的那样,接收质量等于或高于目的用户站32的其它用户站32也可以恢复有效负载包158,但是通常情况下,这些恢复不会被执行,还可以采用适当的安全措施来阻止窃听。例如,如果帧150包含定义了传送到服务等级60b的目的服务等级字段160,并包含目的地是用户站323的有效负载包158,那么有效负载包158将打包成能被用户站321到326恢复。
特定的前向编码操作188和调制操作190基于位于对应于有效负载包158的地址数据字段168所指定的服务等级60上的用户站32的接收质量被选择。目前优选的编码操作188是1/N卷积编码(其中N大于2),调制操作190是“M级QAM”(其中M可以是4,16,64,128或256),但在任何情况下,其中根据格式字段170所指示的服务等级60的接收质量来选择适当的N和M。
从总体而言,应该考虑到编码操作188和/或调制操作190和/或其它稳健打包方式可以为单一帧150中的每个有效负载包158一起或分别选择。例如,当在特定服务等级60中的用户站32有宽范围的接收质量时,可以对位于那个特定服务等级60上的每个用户站32使用相同的调制操作190,但是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码操作188来适应服务等级60上接收质量的范围。
为帧150中的每个有效负载包158选择编码操作188和/或调制操作190和/或其它稳健打包方式依赖于实际应用和/或在信道224上承载的数据的类型。(由于应用和/或数据类型为了达到所需的包差错概率而有不同的需求)。例如,使用文件传输协议(ftp)的文件传输信息相对在IP上的语音(VOIP)连接而言有较低的容错度。因此传送到服务等级60b上的第一用户站323的有效负载包158可按照速率1/4卷积编码而被编码,而用于VOIP连接的传送到服务等级60b上的另一用户站326的有效负载包158则可以按照速率1/2卷积编码来编码。
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清晰的了解的那样,当编码操作188和调制操作190被选择用于一个服务等级时,例如服务等级60b,目的地为更高层服务等级(即包含更高接收质量级别的用户站32的服务等级,如服务等级60a)的用户站32的有效负载包158也可以被包括在帧150中(如果需要的话),尽管这些目的地是更高层服务等级60的有效负载包158将按照相对其目的地而言提供了多余的稳健级别的方式被打包。
应该考虑到本发明特别适合于承载会议数据,无论是语音或视频,因为在帧150中的一个或多个有效负载包158能够被参与会议的多个用户站32寻址(例如,通过包含指明在信元中的应恢复有效负载158的所有用户站32的地址信息)以便恢复。在这种情况下,有效负载包158可以包含会议数据,对应的地址字段170包含适合于目的用户站的广播/多点通信地址。现在很显然,对数据打包可以十分稳健,以获得高概率的被在某个中间接收质量级别的用户站恢复,允许对具有较低级别接收质量的用户站有某些可接受的对有效负载数据158的接收差错,但是保证具有高级别接收质量的用户站有高成功率的恢复。
尽管此处讨论的实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某种实现方式,但是应该理解,该实例的组合、子集和变化都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例如,数据包184通过回程56接收或通过其它用户站32接收,可以被缓存到基站24并以任何希望的形式组成帧150,例如根据单独的一个服务等级60a,60b,60c把包分组到帧150中。
在基站24缓存数据包184还可以允许选择帧大小(即在给定的预定时间长度内的帧中的符号数量),因为实际需要组装到帧中的每个包的调制和/或编码和/或前向纠错的数量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的。
应该考虑到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来确定用于对帧150中的包进行打包的稳健打包格式(即调制和/或编码)。例如,每个用户站32能对基站24报告其接收质量(或者是确切的测量值,或者是指明用户站32目前被包含的服务等级60)。然后,根据其报告的接收质量,有效负载包158可以根据预先确定的格式被打包(即编码和/或调制),这对基站24和用户站32都是已知的。以这种方式,基站24不需要为每个用户站32提供格式字段170,原因在于用户站32可以根据预先确定的格式简单的解码相关有效负载包158。在前面的说明中,因此显然可以消除格式字段170。
另外,格式字段170可以被包括在帧150中,后者进一步含有至少一个控制比特来指明寻址到给定的用户站32的有效负载158根据基于用户站32的接收质量的预先确定的格式被打包,或者该控制比特能指明有效负载158根据某种其它格式打包,这种格式由在格式字段170中的后续比特指明。例如,如果格式字段170的第一个比特是“0”,这说明有效负载包的编码是采取用户站32最近报告的接收质量进行预定义打包。在这种情况下,格式字段170的长度是1个比特。如果格式字段170的第一个比特是“1”,那么剩余的比特用来说明对该有效负载158采取的特定打包方式。
还应该考虑到格式字段170可以被除去,原因在于稳健打包的格式能被正在接收的用户站32使用“盲目检测”来确定,即正在接收的用户站32可以简单的尝试用各种方案的解调和解码方法来对有效负载包158进行解码,直到数据包158被有意义的恢复。选择和确定稳健打包类型的其它组合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重新参考图3,每个用户站32将连续收听和接收共用信道224,这样在用户站32处于正常操作模式(作为每个用户站32的正常加电启动过程的一部分而达到)后,避免了否则要求时间和/或网络开销处理来建立到用户站32的连接。以这种方式,因为不需要为传送包到用户站32的专门建立过程,也不需要保留带宽,即使小量的数据(例如单个包)也可以以有效的方式从基站24传送到用户站32。
对于有连接特征的(connection-like)服务,例如语音通信或其它服务,它们有QoS要求,例如相对低的延迟或其它要求已知传送特征的通信,那么可以根据需要在基站24和用户站32之间建立专用信道228。专用信道可以是类似IS-95的业务信道并具有固定的数据速率,或者它们可以根据需要被分配来提供不同的数据速率,例如使语音通信能具有不同质量,如长话级别的质量每秒16千比特(kbps))或者CD-音频级别的质量(速率是128kbps)。在任何情况下,专用信道228有效的保留链路资源为基站24和用户站32之间的连接提供有连接特征的(connection-like)服务级别。
还应该考虑到可以采用共用信道224和一个或多个专用信道228来建立混合连接。例如,对于有相对固定的‘正常’数据速率并需要低延迟的连接,但又还有偶尔的突发到高数据速率,就可以分配专用信道228以足够正常数据速率传送,而任何的突发数据则通过共用信道224传送并寻址到适当的用户站32。
另外,共用信道224可以被用于实现有连接特征的(connection-like)和无连接的服务。在任何情况下,本发明不限于让专用信道228提供有连接特征的(connection-like)服务或让共用信道224提供无连接的服务,有利的采用本发明的结构的许多适当的策略会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想到。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个或多个专用信道228可被分配不同数量的带宽,并可采用不同的调制和/或编码方案来改善它们使用带宽的效率。类似于上述的共用信道,在该实例中,根据分配到专用信道228的用户站32的接收质量选择调制和编码方法,专用信道228可在基站24和用户站32之间格式化并传送数据。
如果专用信道228用固定数量的带宽创建,那么分配专用信道228到用户站32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在控制信道208,212,216等之一上传送配置信息,它通知用户站32在该专用信道228上使用的调制和/或编码方式。另外一个分配专用信道228到用户站32的方法是从基站24传送稳健打包的初始化消息到用户站32,它通知用户站32该专用信道228上后续传送的信息使用的调制和/或编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稳健打包初始化消息预先与专用信道228取得一致,这样用户站32可以对其解码。
如果专用信道228采用可变数量的带宽创建,那么就执行分配并通过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208,212,216等通知用户站32有关信道228建立的细节,然后采用上面提到的任何一种方法,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想到的任何其它方法,建立用于该专用信道228的调制和/或编码方式。
如上所述,带宽部分220被管理来在共用信道224和专用信道228之间分配带宽。例如,在图6a中带宽部分220,该带宽可以是足够用于54个IS-95A的业务信道的带宽(54乘以9600kps等于518.4kbps),被分配来创建41个9600kbps的专用信道228(总共为393.6kbps),带宽部分220的剩余部分(124.8kbps)分配到共用信道224。在图6b中,只有18个专用信道228被分配(18乘以9600kbps等于172.8kbps),其余带宽(345.6kbps)被分配给共用信道224。
尽管结构200可以被配制成把固定数量的带宽分配给共用信道224,剩余的带宽分配给固定数量的专用信道228,但是应该考虑到带宽部分220在许多情况下可以被主动管理。通过在共用信道224和专用信道228之间主动管理带宽部分220的分配,结构200的操作者可以满足他们用户的适当的需要和/或充分利用它们可用的带宽。例如,操作者可以决定比在共用信道224上提供的更高速的数据速率来优先为语音通信提供的专用信道228。
应该考虑到在主动管理带宽部分220时,将为共用信道224选择最小的带宽分配,例如平均打包所使用的带宽等于50kbps的数据速率。操作者可以根据共用信道224必须满足的服务要求以及该信道224必须服务的用户站32的数量来选择最小带宽分配。共用信道224总是被分配至少该选择的最小数量的带宽。
应该进一步考虑到所选择的最小数量的专用信道228,例如5个,也总是被分配的带宽。然后把带宽部分220的剩余部分分配给共用信道224。当这些剩余带宽的一部分需要被后续需要来创建附加的专用信道228时,所需要的带宽被从共用信道224重新分配到新的专用信道228,前提是该共用信道224仍被分配至少所选择的最小数量的带宽。否则,结构200的容量就被超过,进一步创建专用信道228就被禁止。
除了选择最小数量的专用信道228,还可以考虑一组选择数量的专用信道228(“信道组合”)被分配以便将来使用。在信道组合中的专用信道228被分配带宽但是最初并没有被指定给任何用户站32。当某个用户站32需要新的专用信道228时,就从信道组合中分配一个专用信道228,这样避免了从共用信道224中重新分配带宽来创建新的专用信道228带来的延迟。
假设可以从共用信道224中重新分配附加的带宽,那么替代的专用信道228就被创建并放置到信道组合中。如果不能从共用信道224中重新分配带宽(例如由于共用信道224已经处于可选择的最小带宽),那么信道组合就减少信道数量直到被占用的专用信道228被释放并返回信道组合。
当信道组合包含所选择数量的专用信道228时,分配给附加专用信道的带宽在已经不需要被用户使用时就可以重新分配给共用信道224。还可以考虑管理信道组合以便为该信道组合指定最小和最大数量的信道,即在替代信道被增加到组合中之前,组合的大小可以小到5个信道,在带宽被重新分配到共用信道224之前,也可以多到8个信道。
应该考虑到各种其它管理策略和/或对上面提到的策略的调整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想到的。例如,如果创建专用信道228的开销延迟可以忍受,则不需要建立信道组合。
图7a显示结构200的配置,其中共用信道224有定义好的最小大小(由粗实线指明)但被分配了附加带宽(用细实线指明)。另外,在该配置的结构200中有包含2个专用信道228(a)和228(b)的信道组合以及被分配给用户站32的4个专用信道2281到2284。如图所示,如果另外的信道228(n)需要被创建,它将从共用信道224中分配带宽,共用信道224也将相应的调整大小。
如图7b所示,当需要除了信道228(1)到228(4)之外的另一个专用信道228被指定给用户时,就把信道228(a)(在该例中)作为信道228(5)分配成所需的信道,替代的专用信道228(a)被创建并放置到信道组合来代替被指定的信道,分配给共用信道224的带宽就相应的减少。
当达到结构200的容量并且共用信道224被减少到所定义的最小带宽时,没有使用的专用信道228(a)和228(b)(作为图中的信道228(n)和228(n-1))根据需要被分配给用户,没有新的专用信道228被创建,允许信道组合变成空的,如图7c所示。
还可以考虑在带宽部分220提供不止一个专用信道224,如果需要的话。在该情况下,如图8所示,每个共用信道224a和224b将相应的减少专用信道228或其它共用信道224的可用的带宽。如图所示,广播信道224a和224b可被分配不同数量的带宽。分配给共用信道224和专用信道228的带宽可以是固定的,或是可管理的。例如,根据专用信道228的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和/或随着分配给另一个共用信道224的带宽的增加或减少,共用信道224a和224b所分配的带宽可以增加或减少。
提供不止一个共用信道224的原因之一是通过减少数据传输帧的长度和/或允许多个帧在同一时间被传送来减少传送延迟的能力。例如一个共用信道224可以指派给一组服务等级60a和60b,而再一个信道可以专用于服务等级60c。采用不止一个共用信道224的另一个原因是提供升级路径,由此不能与增加了数据速率或其它新开发的功能一起配合的“旧”用户站32可以收听采用了适当数据速率或其它所需技术的一个共用信道224a,而“新”用户站32则收听采用了提高了的数据速率或其它新技术的另一个共用信道224b。
包含不止一个共用信道224的另一个原因是安全性。一组要达到安全通信的用户站32收听加密的共用信道224a,而其它用户站32则收听没有加密的共用信道224b。尽管在非加密共用信道224b上的包可以有加密的有效负载,但是在加密共用信道224a上的包的整个帧都是加密的,以禁止对通过信道224a发送的通信进行业务分析。
提供不止一个共用信道224的另一个原因是不同的用户站32可能具有不同的接收信号的能力。因此,一个共用信道224可以采取适合一个服务等级或具有较好接收特征的用户站32组的调制、编码和/或功率等级,而再一个共用信道224则采取适合一个服务等级或具有较差接收特征的用户站32组的不同的调制、编码和/或功率等级。
本发明不限于无线链路或其它采用CDMA作为多路复用技术的链路。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运行在有线网络或光网络物理层上的某些链路,并采用各种多路复用技术,例如OFDM、TDMA、FDMA或混合多路复用技术。
本发明提供的通信系统和方法允许采用有效利用带宽和/或网络资源的方式来提供有连接特征(connection-like)和无连接的通信。该系统和方法可以被网络操作者管理,来允许某些通信比其它通信有优先权,和/或在有连接特征(connection-like)和无连接的通信之间根据需要和/或要求改变所分配的带宽。
本发明提供了在网络中的新颖的共用信道,该网络至少有一个基站和多个用户站。该共用信道可由多个帧组成,帧中至少有一个包能被所有用户站读取,该包指明正在接收的用户站是否是帧的全部或部分信息的目的地址。该帧和/或其部分采用任何适当的方式稳健打包,来确保目的地址用户站能够恢复寻址到该用户站的任何数据,而目的地址之外的用户站能够确定它们没有必要恢复包含在帧中的全部或部分数据。只通过根据不同用户站的不同接收质量要求对帧或帧的一部分进行稳健打包,较低复杂度的稳健打包和/或以较少的冗余打包可以被用于具有较好接收质量的站,从而在每个帧中打包进更多的数据,通过更稳健(和复杂)的方式对帧或帧的一部分打包以确保该网络能够到达具有更低接收质量要求的用户站。
上面描述的发明实施例目的在于作为本发明的例子,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中定义的本发明范围对其作出修改或改变。
                                                   附录I
                                                    表I
  Ec/No(dB)   扩展因子(码片/符号) 调制符号   编码的比特/符号 编码率   符号重复因子 比特/符号 比特/帧   用于10^-3PER的Es/No    Eb/No(dB)
  -9.06-8.81-8.31-7.56-7.26-7.01-8.51-5.76-5.01-4.51-4.26-4.01-3.51-2.76-2.01-1.51-0.511.494.494.995.746.998.7412.9915.2416.9917.9920.49     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     44444444444444444416161616166464256258258     2222222222222222224444466888     0.3280.3570.3920.4350.3280.3570.3920.4350.4880.5580.3280.3570.3920.4350.4880.5580.5460.7700.4350.4880.5580.6480.7700.6480.7700.5580.8480.770     3333222222111111111111111111     0.220.240.260.290.330.360.390.440.490.560.660.710.780.870.981.111.291.541.741.952.222.583.083.884.624.455.176.18     4198.44569.65017.855686297.66854.47526.483529369.610875.212595.213708.815052.81670418739.221350.424808.4295683340837478.442700.849612.85913674419.28870485401.688225.6118272     -6.05-5.6-5.3-4.55-4.25-4-3.5-2.75-2-1.5-1.25-1-0.50.2511.52.54.57.588.751011.751618.25202123.5     0.550.430.530.830.590.470.570.871.121.050.580.480.580.851.111.041.392.625.095.105.285.886.8610.1211.8013.5213.8715.60

Claims (39)

1.在至少一个网络节点和至少两个用户站之间通过多路访问链路进行通信的通信结构,所述结构包括:
多个专用信道,每个专用信道被分配所述链路的一部分传输容量以提供在所述网络节点和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站其中之一之间的通信;以及
共用信道,所述共用信道被分配所述链路的一部分传输容量,并且其中所述共用信道可操作来从所述网络节点传送数据包的帧到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分配给所述共用信道的所述链路的所述部分传输容量是固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结构包括预先选择的最小数量的所述专用信道,并且分配给所述共用信道的所述链路的所述部分传输容量包含没有被所述预先选择的数量的所述专用信道占用的所述传输容量的剩余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共用信道,每个共用信道可操作来从所述网络节点传送数据包的帧到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共用信道的每一个可操作来传送所述数据包的帧到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站中的不同的用户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传输容量的所述剩余部分被不等的分配给所述至少两个共用信道的每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其中当需要时附加专用信道被创建,这是通过将来自至少一个共用信道的所述链路的必要传输容量重新分配给这种附加专用信道来实现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共用信道有预先选择的最小传输容量,并且在所述分配给所述共用信道的传输容量降低到所述最小传输容量之下前停止把来自至少一个共用信道的传输容量重新分配给所述附加专用信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用于用户站的数据从所述网络节点通过专用信道和所述共用信道的组合被传送,所述专用信道提供第一数据传输速率,所述共用信道根据需要提供附加的传输速率,来容纳超过所述第一数据传输速率的传输突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多个专用信道中的至少一个被分配的所述传输容量与所述专用信道组的另外一个被分配的传输容量数量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链路是无线链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结构,其中所述无线链路采用CDMA作为多路访问技术。
13.在多路访问链路上从网络节点传送数据到多个用户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i)确定对到目的用户站的第一数据传输的要求;
(ii)根据所述确定的要求,选择使用专用信道或共用信道来实现所述第一数据传输;以及
(iii)如果选择了专用信道,那么就在其可用时获取专用信道并在其上传送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如果选择了共用信道,那么就以寻址到所述用户站的数据包的形式在所述共用信道上传送所述第一数据传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中作出的确定要考虑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QoS要求。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中作出的确定要考虑到要传送的数据的类型。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选择专用信道但是却没有专用信道可用,则所述第一数据传输在所述共用信道上传送。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i),既选择了专用信道也选择了共用信道,对应所述专用信道的传输容量的第一数据传输的数量在所述专用信道上被传送,所述第一数据传输的剩余部分在所述共用信道上被传送。
18.用于传送数据的系统,包括:
网络节点,所述网络节点具有用于输出信号的输出设备;
多个用户站,每个所述用户站都具有输入设备,并可被操作来接收所述信号,其接收质量不同于至少一个其它的所述用户站;
所述信号,该信号包括帧,所述帧有可被所有所述用户站无论其接收质量如何都能恢复的标识符,以及可被至少一个所述用户站恢复的剩余部分,所述标识符指明所述用户站是否需要恢复所述剩余部分。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输出设备是无线电设备,所述输入设备是无线电设备,所述信号是无线传输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信号在CDMA信道上传送。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标识符指明接收质量范围,所述剩余部分包括具有地址信息的头,所述头可以被在所述范围内的所述用户站恢复,所述剩余部分还包括可被对应所述地址信息的用户站恢复的至少一个有效负载包。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有效负载包根据收信的用户站的接收质量而打包。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接收质量是信噪比的测量值。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标识符使用调制操作被打包到所述帧。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标识符使用编码操作被打包到所述帧。
26.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剩余部分使用调制操作被打包到所述帧。
27.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剩余部分使用编码操作和调制操作的组合被打包到所述帧。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编码操作是速率1/N卷积编码,N至少等于2。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编码操作的结果被凿孔(punctured)。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调制操作是M级QAM。
3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剩余部分使用编码操作被打包到所述帧。
32.用于传送数据的系统,包括:
网络节点;
第一用户站,它可操作以第一接收质量接收从所述基站传送的无线电信号;
至少一个附加的用户站,可操作以不同于所述第一接收质量的第二接收质量接收所述传送的无线电信号;
所述网络节点可操作对信道上的数据帧稳健的打包以便被所有所述用户站接收,其中所述帧的一部分可被所有所述用户站恢复以指明正在接收的用户站是否要恢复所述帧的剩余部分。
33.用户站,包括:
用于以某个接收质量接收无线电信号的装置,所述无线电信号承载从网络节点传送的帧;
无论所述接收质量如何都可从所述帧恢复标识符的装置,所述标识符指明所述用户站是否应恢复根据所述接收质量打包的所述帧的剩余部分。
34.用于传输到多个用户站的帧,每个用户站具有对应恢复所述数据传输的能力的接收质量,所述帧包含:
标识符,所述标识符被打包起来以便无论所述接收质量如何都可以恢复,所述标识符包括代表正在接收的用户站是否在接收质量范围内的信息;
头,所述头被打包以便在所述范围内的用户站可以恢复,所述头包括地址信息;以及,
至少一个有效负载包,所述至少一个有效负载包被打包以便由合乎所述地址信息的用户站恢复。
35.打包帧以便在多路访问链路上传送给多个用户站中至少其中之一的方法,每个所述用户站具有与在所述链路上接收数据传输的能力有关的接收质量,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和缓存足够量的数据来填充所述帧;
组装所述数据到寻址到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站的至少一个有效负载包,所述至少一个有效负载包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站的接收质量被稳健打包;
组装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站的地址到头包,后者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站的接收质量被稳健打包;
组装标识符,所述标识符指明有至少一个有效负载包寻址到其的至少一个用户站的最差接收质量,所述标识符可被无论其所述接收质量如何的所有用户站恢复;
组装所述有效负载包、所述头和所述分级标识符到帧中;以及
在所述链路上传送所述帧。
36.在多路访问链路上从基站传输给多个用户站的帧的恢复方法,每个所述用户站具有与所述多路访问链路有关的接收质量,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传输的帧;
恢复标识符,所述标识符的恢复是使用对应所述用户站的最低接收质量的恢复操作;
恢复头,所述头的恢复是当所述标识符指明所述正在接收的用户站在接收质量范围之内时进行,所述头包的恢复是使用对应由所述标识符包指明的最低接收质量的恢复操作;以及
恢复有效负载包,所述有效负载包的恢复是当所述头部包指明所述有效负载包被寻址到所述正在接收的用户站时进行,所述有效负载包的恢复是使用对应所述正在接收的用户站的接收质量的恢复操作。
37.用于传输到多个用户站的帧,每个所述用户站具有对应恢复所述数据传输的能力的接收质量,所述帧包含:
标识符,所述标识符被打包起来以便无论所述接收质量如何都可以恢复,所述标识符包括代表正在接收的用户站是否在接收质量范围内的信息;
头,所述头被打包以便在所述范围内的用户站可以恢复,所述头包括地址信息;以及
至少一个有效负载包,所述至少一个有效负载包被打包以便由合乎所述地址信息的用户站恢复。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帧,其中所述标识符根据比所述帧的目标差错率低一个数量级的差错率被打包以便恢复。
39.在至少一个网络节点和至少两个用户站之间通过多路访问链路通信的通信结构,所述结构包括:
多个专用信道,每个专用信道被分配所述链路的一部分传输容量以提供在所述网络节点和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站其中之一之间的通信;
共用的信道,所述共用的信道被分配所述链路的一部分传输容量,并且其中所述共用信道可操作来从所述网络节点传送数据包的帧到所述至少两个用户站;以及
其中至少一个所述专用信道或所述共用信道采用调制和/或编码方法用于传送到用户站,所述用户站是根据其接收质量被选择的,所述调制和/或编码方法与用于传送到具有不同的接收质量的另一个用户站的调制和/或编码方法不同。
CN01808266A 2000-05-30 2001-05-24 具有设定成对接收质量作出响应的信道的通信结构 Pending CN142803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A002310188A CA2310188A1 (en) 2000-05-30 2000-05-30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with channels configured responsive to reception quality
CA2,310,188 2000-05-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8031A true CN1428031A (zh) 2003-07-02

Family

ID=41663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808266A Pending CN1428031A (zh) 2000-05-30 2001-05-24 具有设定成对接收质量作出响应的信道的通信结构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2) US7050407B1 (zh)
EP (1) EP1302027A2 (zh)
JP (1) JP2003535502A (zh)
CN (1) CN1428031A (zh)
AU (2) AU6717001A (zh)
CA (1) CA2310188A1 (zh)
MX (1) MXPA02011877A (zh)
WO (1) WO2001093505A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48941B2 (en) 2005-08-09 2011-05-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using virtual circuit switch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mobil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CN101238682B (zh) * 2005-08-09 2015-11-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一种用于分配通信资源的方法以及传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US10129590B2 (en) 2007-11-28 2018-11-13 Maxell,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video processing apparatu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25068B1 (en) 1999-05-21 2005-08-02 Wi-La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bandwidt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462810B2 (en) * 1999-05-21 2013-06-11 Wi-La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vely obtaining bandwidth allocation requests
US20090219879A1 (en) 1999-05-21 2009-09-03 Wi-La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andwidth request/grant protoco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006530B2 (en) 2000-12-22 2006-02-28 Wi-La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vely obtaining bandwidth allocation requests
US7817666B2 (en) * 1999-05-21 2010-10-19 Wi-La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vely obtaining bandwidth allocation requests
US6804211B1 (en) * 1999-08-03 2004-10-12 Wi-Lan Inc. Frame structure for an adaptive modul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U5999301A (en) 2000-05-25 2001-12-03 Soma Networks Inc Quality dependent data communication channel
US9130810B2 (en) 2000-09-13 2015-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OFDM communications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7295509B2 (en) 2000-09-13 2007-1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gnaling method in an OFDM multiple access system
CA2853156C (en) 2000-11-15 2015-03-24 Wi-Lan, Inc. Improved frame structure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daptive modulation
WO2002052875A2 (en) 2000-12-27 2002-07-04 Ensemble Communications, Inc. Adaptive call admission control for us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009667B1 (en) * 2001-01-16 2011-08-30 Wi—LAN, Inc. Packing source data packets into transporting packets with fragmentation
KR100387044B1 (ko) * 2001-02-01 2003-06-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호 서비스의 제공방법
US6944188B2 (en) 2001-02-21 2005-09-13 Wi-Lan, Inc. Synchronizing clocks across a communication link
US7577118B2 (en) * 2001-07-24 2009-08-18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classifying remote user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and schedul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to the to the users based upon the classifications
CA2354196A1 (en) * 2001-07-26 2003-01-26 Shiquan Wu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via multiplexed links
WO2003028302A2 (en) * 2001-09-24 2003-04-03 Atheros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variable rate acknowledgemen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EP1365614A1 (en) * 2002-05-22 2003-11-2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 method of selecting which base station of those in dedicated channel connection with a mobile user terminal is to be in shared channel connection with the mobile user terminal, and a corresponding network fo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TWM240755U (en) 2002-08-01 2004-08-1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Base station using power control of a point to multipoint physical channel
DE10241583B4 (de) * 2002-09-05 2005-09-01 Schleifring Und Apparatebau Gmbh Empfangseinrichtung für digitale Signale
FR2849303B1 (fr) * 2002-12-24 2005-03-11 Cit Alcatel Procede de diffusion d'une information a des terminaux dans un reseau de radiocommunication, et terminal mettant en oeuvre ce procede
EP1553718B1 (en) * 2004-01-08 2008-12-0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ethods and system of error control with feedback resource allocation scheme
US7606222B2 (en) * 2004-05-19 2009-10-20 Agere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range or bandwidth of a wireless digital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148256B2 (en) 2004-07-21 2015-09-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rformance based rank prediction for MIMO design
US9137822B2 (en) 2004-07-21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fficient signaling over access channel
EP1803269A1 (en) * 2004-10-15 2007-07-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of radio communicationswith various resolution levels of signal modulation depending on propagation conditions
GB2421402B (en) * 2004-12-17 2007-04-11 Motorola Inc A transmitter,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transmitting radio signals therefor
US9246560B2 (en) 2005-03-10 2016-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forming and rate control in a multi-input multi-output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154211B2 (en) 2005-03-11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eamforming feedback in multi 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461859B2 (en) 2005-03-17 2016-10-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43305B2 (en) 2005-03-17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20972B2 (en) 2005-03-17 2016-1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transmission for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84870B2 (en) * 2005-04-01 2015-11-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US9408220B2 (en) 2005-04-19 2016-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quality reporting for adaptive sectorization
US9036538B2 (en) 2005-04-19 2015-05-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Frequency hopping design for single carrier FDMA systems
US8879511B2 (en) 2005-10-27 2014-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signment acknowledgement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65194B2 (en) 2005-10-27 2013-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Puncturing signaling channel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79319B2 (en) 2005-06-16 2015-1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sectorization in cellular systems
US8885628B2 (en) 2005-08-08 2014-1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in a 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US9209956B2 (en) 2005-08-22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gment sensitive scheduling
US20070041457A1 (en) 2005-08-22 2007-02-22 Tamer Kadou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tenna divers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136974B2 (en) 2005-08-30 2015-09-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coding and SDMA support
JP4988743B2 (ja) * 2005-09-16 2012-08-01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Hsdpaトラフィックのための改善したディメンジョニングの方法
US8045512B2 (en) 2005-10-27 2011-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alable frequency band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210651B2 (en) 2005-10-27 2015-1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ootstraping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25416B2 (en) 2005-10-27 2015-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Varied signaling channels for a reverse lin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693405B2 (en) 2005-10-27 2014-04-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DMA resource management
US9225488B2 (en) 2005-10-27 2015-12-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hared signaling channel
US9088384B2 (en) 2005-10-27 2015-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ymbol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9144060B2 (en) 2005-10-27 2015-09-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shared signaling channels
US9172453B2 (en) 2005-10-27 2015-10-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coding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system
US20070133449A1 (en) * 2005-12-12 2007-06-14 Mirko Schacht Method for associating multiple users with a shared downlink channel
US8346256B2 (en) * 2006-01-27 2013-01-01 Alcatel Lucent Method of multicast service provisioning
EP1981200A1 (en) * 2006-03-01 2008-10-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adio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radio transmission method
DE602006017970D1 (de) 2006-04-28 2010-12-16 Research In Motion Ltd Burstdaten-Kommunikationstechniken für mobile Kommunikationsgeräte arbeitend in Packetdatensitzungen
US7738416B2 (en) 2006-04-28 2010-06-15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ata burst communication technique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operating in packet data sessions
CN101212255B (zh) * 2006-12-29 2011-05-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接入网络带宽动态调整及故障保护的方法和装置
KR101328164B1 (ko) * 2007-01-12 2013-1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의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US7783292B2 (en) 2007-01-31 2010-08-24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enhanc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US8761402B2 (en) * 2007-09-28 2014-06-24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igital content distribution
EP2166806B1 (en) * 2008-09-19 2015-11-04 Alcatel Lucent Codes resource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the method
US9083685B2 (en) * 2009-06-04 2015-07-14 Sandisk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ent replication control
US9350616B1 (en) * 2010-05-11 2016-05-24 Trend Micro Inc. Bandwidth prediction using a past available bandwidth value and a slope calculated from past available bandwidth values
US8456989B1 (en) 2010-06-30 2013-06-04 Sprint Spectrum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supplemental channels for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US8908504B2 (en) * 2011-07-01 2014-1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agreed radio link failure recovery channel sequence
JP5383770B2 (ja) * 2011-10-21 2014-01-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GB2515539A (en) 2013-06-27 2014-12-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ata structure for physical layer encapsulation
US20170132055A1 (en) * 2015-11-11 2017-05-11 Cisco Technology, Inc., A Corporation Of California Determining Physical Layer Error Signatures of a Communications Link
CN106982112B (zh) * 2017-03-20 2020-06-0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通话链路切换控制方法及系统
US20220110157A1 (en) * 2019-02-12 2022-04-07 Google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delays of timer-based transmissions on a shared carri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7317A (en) 1990-01-18 1997-08-12 Norand Corporation Hierarch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premises, peripheral and vehicular local area networking
US5568483A (en) 1990-06-25 1996-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formatting of data for transmission
ATE162035T1 (de) 1991-06-03 1998-01-15 British Telecomm Funksystem
DE4304095B4 (de) * 1993-02-11 2005-08-25 Philips Intellectual Property & Standards Gmbh Mobilfunksystem
US5490087A (en) 1993-12-06 1996-02-06 Motorola, Inc. Radio channel access control
JPH07283773A (ja) * 1994-04-06 1995-10-27 Fujitsu Ltd 移動局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US5673259A (en) * 1995-05-17 1997-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communications channel for data services
US5638371A (en) * 1995-06-27 1997-06-10 Nec Usa, Inc. Multiservices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for wireless ATM system
US5604921A (en) * 1995-07-07 1997-02-18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Radiotelephone user interface for broadcast short message service
US5790543A (en) * 1995-09-25 1998-08-04 Bell Atlantic Network Service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rrecting jitter in data packets
US5930230A (en) 1996-05-28 1999-07-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High data rate C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859840A (en) 1996-05-31 1999-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defines channel groups comprising selected channels that are additional to a primary channel and transmits group messages during call set up
US5745481A (en) * 1996-06-03 1998-04-28 Motorola, Inc. Mess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multi-frequency roaming
US6522877B1 (en) * 1996-09-06 2003-02-18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n interactive cell broadcast service
US5790534A (en) 1996-09-20 1998-08-04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Load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DMA cellular system having circuit and packet switched terminals
US6646995B1 (en) * 1996-10-11 2003-11-11 Alcatel Cit Method of adapting the air interface and mobile radio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transmission mode
US6496543B1 (en) 1996-10-29 2002-1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high speed data communications in a cellular environment
US6031832A (en) * 1996-11-27 2000-02-2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a packet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173007B1 (en) 1997-01-15 2001-01-09 Qualcomm Inc. High-data-rate supplemental channel for CDM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FR2761538B1 (fr) * 1997-04-01 1999-05-14 Schneider Electric Sa Ensemble de depart-moteur
US6137787A (en) * 1997-04-03 2000-10-24 Chawla; Kapil K.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ource assign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GB9709285D0 (en) * 1997-05-08 1997-06-25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lexible two-way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GB2325816B (en) 1997-05-30 1999-06-23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Packet data option for circuit switched wireless DS-CDMA systems
US5903491A (en) * 1997-06-09 1999-05-11 Micron Technology, Inc. Single deposition layer metal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GB2328584B (en) * 1997-08-22 2002-05-29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Switching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US6154450A (en) * 1997-08-22 2000-11-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Signaling method for CDMA quality based power control
US6044069A (en) * 1997-10-29 2000-03-28 Conexant Systems, Inc. Power management system for a mobile station
US6574211B2 (en) 1997-11-03 2003-06-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rate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US6374112B1 (en) 1998-04-03 2002-04-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lexible radio access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universal mobile telephone system
US6175743B1 (en) * 1998-05-01 2001-01-16 Ericsso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y of short message service messages to a restricted group of subscribers
JP3127886B2 (ja) * 1998-06-01 2001-01-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転送方法及びパケット転送方式
US6594238B1 (en) * 1998-06-19 2003-07-1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dapting a connection stat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56104C (zh) * 1998-09-14 2004-06-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公用信道发送数据的处理方法
CN1194581C (zh) * 1998-12-07 2005-03-23 Ntt移动通信网株式会社 移动数据通信的通信业务量控制方法、移动台装置和基站装置
US6553540B1 (en) * 1998-12-07 2003-04-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Effici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US6925068B1 (en) * 1999-05-21 2005-08-02 Wi-La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bandwidt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370383B1 (en) * 1999-09-14 2002-04-09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daptive power level tiered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6519461B1 (en) * 1999-10-29 2003-02-1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hannel-type switching from a common channel to a dedicated channel based on common channel load
US6771660B1 (en) * 1999-10-29 2004-08-03 Ensemble Communication,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MAC and physical lay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hen transporting ATM cells
US6999471B1 (en) * 2000-11-28 2006-02-14 Soma Networks, Inc.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for multiplexed links
US6769086B2 (en) * 2002-07-22 2004-07-27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 coding scheme selection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48941B2 (en) 2005-08-09 2011-05-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using virtual circuit switch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mobil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US8274944B2 (en) 2005-08-09 2012-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using virtual circuit switch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mobile station using the same
CN101238682B (zh) * 2005-08-09 2015-11-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一种用于分配通信资源的方法以及传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US10129590B2 (en) 2007-11-28 2018-11-13 Maxell,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video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0244284B2 (en) 2007-11-28 2019-03-26 Maxell,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video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0958971B2 (en) 2007-11-28 2021-03-23 Maxell,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video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1445241B2 (en) 2007-11-28 2022-09-13 Maxell,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11451860B2 (en) 2007-11-28 2022-09-20 Maxell, Ltd. Display apparatus and video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1451861B2 (en) 2007-11-28 2022-09-20 Maxell, Ltd. Method for processing video information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video information
US11509953B2 (en) 2007-11-28 2022-11-22 Maxell, Lt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302027A2 (en) 2003-04-16
AU2001267170B2 (en) 2007-02-01
CA2310188A1 (en) 2001-11-30
US20060176839A1 (en) 2006-08-10
AU6717001A (en) 2001-12-11
WO2001093505A3 (en) 2003-01-23
WO2001093505A2 (en) 2001-12-06
JP2003535502A (ja) 2003-11-25
US7050407B1 (en) 2006-05-23
MXPA02011877A (es) 2004-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28031A (zh) 具有设定成对接收质量作出响应的信道的通信结构
KR101205393B1 (ko) 이동 통신 네트워크의 복수의 사용자로의 콘텐츠 전송 방법및 시스템
CN1136677C (zh) 多点传播服务方法与信息配送装置及无线电终端
CN1135013C (zh) 一种在通用移动电话系统(umts)中灵活的无线电接入与资源分配
CN1173586C (zh) 最小化不能发送时段的装置和方法
US7327716B2 (en) Reverse link enhancement for CDMA 2000 Release D
CN1188965C (zh) 使通信系统中可用容量的应用最大化的方法和装置
EP175325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using a dedicated channel or a shared channel
CN1701535A (zh) 在异步wcdma系统中提供上行链路分组数据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852073B (zh) 一种在下行分组数据传输中分配资源的方法
AU2001267170A1 (en)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with channels configured responsive to reception quality
CN1910949A (zh) 用于将扇区负载信息传送给移动台的方法和装置
CN1773888A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调度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EP1879403A1 (en) Method,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for multimedia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CN1682502A (zh) 用于传输具有不同QoS属性的数据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969475A (zh) 用于蜂窝广播和通信系统的方法和设备
CN1392682A (zh) 分组传送方法以及基地台与移动台
CN1868227A (zh) 信令方法、系统、基站以及移动台
JP2004282744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ャネル品質情報の送信およびパワー配分の方法
JP2009517932A5 (zh)
CN1363157A (zh) 通信系统
CN1529953A (zh) 给定传输时间间隔(tti)约束下分配数据流的方法和装置
CN1426206A (zh) 通讯控制系统、通讯控制方法、基站和移动设备
CN101031098A (zh) 一种td-scdma中支持大量中低速数据用户的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的方法
CN1242646C (zh) 移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的处理资源管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