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30434A - 资源控制系统、方法及使用该系统、方法的基站和移动站 - Google Patents

资源控制系统、方法及使用该系统、方法的基站和移动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30434A
CN1430434A CN02158150A CN02158150A CN1430434A CN 1430434 A CN1430434 A CN 1430434A CN 02158150 A CN02158150 A CN 02158150A CN 02158150 A CN02158150 A CN 02158150A CN 1430434 A CN1430434 A CN 14304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resource
packet
qos
mobile rad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581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8473C (zh
Inventor
陈岚
加山英俊
梅田成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4304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04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847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847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2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signalling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将自己微蜂窝的资源控制与周边微蜂窝的资源控制协作进行,能够提高整个系统的Qos和资源利用率。本发明提供一种资源控制系统,用于在移动站与每个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包通讯。第一基站包括一个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在与移动站的数据包通讯中,与移动站通讯的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或判断与移动站通讯的数据包所需资源是否得到保证;第二基站接口,用于当判定Qos没有得到保证时,或判定所需资源没有得到保证时,请求第二基站抑制资源的使用。第二基站包括一个资源使用抑制单元,用于依照来自第一基站的请求,抑制用于与移动站数据包通讯的资源的使用。

Description

资源控制系统、方法及使用该系统、方法的基站和移动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包移动通讯的资源控制系统和资源控制方法,以及适合于使用该资源控制系统和资源控制方法的基站和移动站。
背景技术
在使用CDMA(码分多路复用接入)的数据包移动通讯中,上行链路无线信道的容量决定于基站的最大允许接收功率,下行链路无线信道的容量决定于基站的最大传输功率。在使用CDMA的数据包移动通讯中,当实施传输功率控制(TPC)时,基站的接收功率(上行链路链路方向)或基站的传输功率(下行链路链路方向)决定于基站或移动站接收到的干扰量。
然而,在如上述的传统数据包移动通讯中,当基站或移动站接收到的干扰量增加时,基站的总接收功率(上行链路方向)超过它的最大允许接收功率和基站的总传输功率(下行链路方向)超过它的最大传输功率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
因此,存在的问题在于在基站和移动站之间的数据包传输失败或数据包传输变得不可能,并导致数据包丢弃或数据包传输延迟。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在传统的数据包移动通讯中,公知的一种技术是执行Qos(服务质量)控制。
在执行传统的Qos控制的数据包移动通讯中,如同分配资源给高优先级用户一样,基站单独依照来自其它微蜂窝的干扰量、自己微蜂窝的资源(无线电载波频率,时隙,编码等)数量和在自己微蜂窝的用户的业务优先级执行资源控制。
然而,在执行传统的Qos控制的数据包移动通讯中,既然基站或移动站仅仅依照来自其它微蜂窝的干扰量、自己微蜂窝的资源数量和它自己微蜂窝的业务优先级单个执行资源控制,因此,该资源控制没有考虑到与其它微蜂窝的资源控制协作执行。
因此,存在一个问题在于从整个数据包移动通讯系统的观点来看,Qos不能被改善,而且资源不能被有效利用。
例如,如图1所示,当实时用户A到D集中在微蜂窝1,并且非实时用户G和H集中在与微蜂窝1邻近的微蜂窝2时,在微蜂窝1中的下行链路业务处于拥塞状态的情况下,每个移动站10A到10E接收到大量的干扰。从而,每个移动站10A到10E都向基站301请求高传输功率(下行链路方向)。
结果,即使当微蜂窝1的基站301将可用资源优先分配给实时用户(例如,用户A到C)时,如传统的Qos所作的,基站301也不能将数据包直接传输到某些实时用户(例如,用户D)。因此,在微蜂窝1中,在某些情况下,由于数据包传输的延迟时间超过了它的允许延迟时间而导致数据包丢弃。
另一方面,在邻近的微蜂窝2中,因为实时用户(例如,用户F)数目少,即使在将数据包传输到在它自己微蜂窝中的实时用户F之后,微蜂窝2的基站302在可用资源方面还有足够的空余。从而,基站302能够将数据包(非实时数据包)直接传输到用户G和H,直到基站302达到最大传输功率。
如上所述,在微蜂窝1中不能传输实时数据包,而在微蜂窝2中,在实时数据包被传输之后,还能够传输非实时数据包的情况下,存在关于数据包移动通讯系统中的整个服务区域的Qos的低满意度和资源的低利用率的问题。
特别地,在小直径的微蜂窝和用于第四代移动通讯的一个蜂窝中,移动站经常不均匀地分布在每个服务区域,上述问题变得尤为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资源控制系统和一种资源控制方法,通过将自己微蜂窝的资源控制与周边微蜂窝的资源控制协作进行,能够提高整个数据包移动通讯系统的Qos和资源利用率,并且提供一种适合于使用其的基站和移动站。
特别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改进Qos满意度和系统容量的资源控制系统和资源控制方法,并提供一种以下述方式适合于使用该资源控制系统和资源控制方法的基站和移动站
一个指定微蜂窝的基站通过周边微蜂窝的基站,临时抑制用于非实时数据包、低优先级数据包、具有Qos余量的实时数据包的资源的使用,这些数据包均易于干扰该指定微蜂窝的基站。
因此,在上述的指定微蜂窝中,来自周边微蜂窝的干扰减微了,并且由于超过实时数据包的允许传输延迟时间而导致的数据包丢弃和由于实时数据包的传输失败而导致的数据包丢弃也减少了。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概述为一种资源控制系统,其处于包括一个第一基站、一个第二基站和一个移动站的数据包移动通讯环境中,该资源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在移动站和每个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包通讯所使用的资源。第一基站包括一个判断单元和一个第二基站接口。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在第一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或判断在第一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数据包所需资源是否得到保证。当判定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或判定数据包所需资源没有得到保证时,第二基站接口请求第二基站抑制资源的使用。第二基站包括一个资源使用抑制单元,用于依照来自第一基站的请求,抑制在移动站和第二基站之间数据包通讯的资源的使用。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第一基站包括一个第二基站信息请求单元,用于当判定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或判定数据包所需资源没有得到保证时,向移动站请求关于第二基站的信息,第二基站接口依照接收到的关于第二基站的信息,请求第二基站抑制资源的使用。移动站包括一个第二基站信息传输器,用于依照来自第一基站的请求,将关于一个高干扰级别的第二基站的信息传输到第一基站。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判断单元通过识别在第一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并将数据包的Qos与每种业务类型的某个预定门限相比较,判断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判断单元通过DSCP来识别数据包的业务类型。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移动站包括一个上行链路数据包判断单元和一个通知单元。上行链路数据包判断单元通过识别定向到第一基站的上行链路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并将数据包的Qos与每种业务类型的某个预定门限相比较,判断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当判定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通知单元将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的信息通知给第一基站。另外,优选地,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接口依照接收到的来自移动站的通知,请求第二基站抑制资源的使用。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作为数据包的Qos,至少使用数据包的缓冲区驻留时间、迟延抖动、错误率和传输率中之一。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当第二基站接口探测到数据包的Qos得到保证时,第二基站接口请求第二基站解除资源使用抑制,并且第二基站包括一个资源使用抑制解除单元。资源使用抑制解除单元依照来自第一基站的解除请求,解除在移动站和第二基站之间数据包通讯的资源使用的抑制。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概述为一个第一基站,处于包括该第一基站、一个第二基站和一个移动站的数据包移动通讯环境中,该第一基站在资源控制系统中使用,用于控制在移动站和每个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通讯数据包所使用的资源。第一基站包括一个判断单元和一个第二基站接口。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在第一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或判断在第一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数据包所需资源是否得到保证。当判定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或判定数据包所需资源没有得到保证时,第二基站接口请求第二基站抑制资源的使用。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概述为一个第二基站,处于包括一个第一基站、该第二基站和一个移动站的数据包移动通讯环境中,该第二基站在资源控制系统中使用,用于控制在移动站和每个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通讯数据包所使用的资源。第二基站包括一个资源使用抑制单元,用于当判定在第一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或当判定在第一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数据包所需资源没有得到保证时,依照来自第一基站的资源使用抑制请求,抑制在第二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数据包的资源的使用。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概述为一个移动站,处于包括一个第一基站、一个第二基站和该移动站的数据包移动通讯环境中,该移动站在资源控制系统中使用,用于控制在移动站和每个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通讯数据包所使用的资源。该移动站包括一个第二基站信息传输器,用于将关于高干扰级别的第二基站的信息传输到第一基站。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概括为一种控制资源方法,处于包括一个第一基站、一个第二基站和一个移动站的数据包移动通讯环境中,该方法是用于在移动站和每个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包通讯。该方法包括步骤A到C。在步骤A中,在第一基站中判断在第一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或者判断在第一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数据包所需资源是否得到保证。在步骤B中,当在第一基站中判定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或者判定数据包所需资源没有得到保证时,请求第二基站抑制资源的使用。在步骤C中,在第二基站中,依照来自第一基站的请求,抑制在第二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数据包的资源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整体构造;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基站的功能框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类型表;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业务类型表;
图5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表;
图6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站的功能框图;
图7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操作的时间图;
图8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操作的时间图;
图9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基站的功能框图;
图10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表;
图1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站的功能框图;
图1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操作的时间图表;
图1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操作的时间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实施例1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构造)
下面参考附图,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1,对资源控制系统的构造进行描述。图1显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整体构造。
根据该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目的是执行“下行链路资源(无线信道)的控制”。如图1所示,资源控制系统包括若干基站301到307,提供到若干微蜂窝1到7中的每一个中,和若干移动站10A到10H,位于微蜂窝1到7中。移动站10A到10H与各个微蜂窝1到7的基站301到307建立无线连接。
如图1所示,在提供有第一基站301、第二基站302和移动站10D的数据包移动通讯环境中,根据该实施例,资源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在移动站10D和每个第一基站301和第二基站302之间数据包通讯中所使用的资源(无线信道)。
在图1中,分别使用移动站10A到10D的实时用户A到D和使用移动站10E的非实时用户E位于微蜂窝1。使用移动站10F的实时用户F和分别使用移动站10G到10H的非实时用户G到H位于微蜂窝2。这里,移动站10A到10D和10F是用于实时通讯的终端,比如语音呼叫。移动站10E、10G和10H是用于非实时通讯的终端,比如数据呼叫。
如图1所示,在根据该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中,当基站301在某个时刻同时将数据包(实时数据包)直接传输到实时用户A到D时,微蜂窝1的基站301的传输功率超过了基站301的最大传输功率。从而,可分配资源变得短缺,基站301不能将数据包直接传输到实时用户D。
然而,如果微蜂窝2的基站302接收到一个抑制资源使用请求(资源分配控制请求),基站302临时停止直接到非实时用户G和H的数据包(非实时数据包)的传输。因此,从微蜂窝2到微蜂窝1的干扰的影响减微了,并且微蜂窝1的基站301直接到实时用户A到D的传输功率减微了。因此,允许微蜂窝1的基站301直接将数据包传输到实时用户D。
图2显示了每个基站30的功能框图。基站30包括一个下行链路信息接收器31,一个识别电路32,一个Qos监视电路33,一个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一个查询电路35,一个信号多路复用电路36,一个编码器电路37,一个调制器电路38,一个循环器39,一个无线天线39a,一个解调器电路40,一个解码器电路41,一个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42,一个上行链路信息传输器43,一个周边基站列表获取电路44和一个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
在实施例中,识别电路32和Qos监视电路33组成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在基站30和每个移动站10之间通讯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或判定在基站30和移动站10之间通讯数据包所需资源是否得到保证。
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构成第二基站接口,用于当判定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或判定数据包所需资源没有得到保证时,请求每个第二基站(周边基站30)抑制资源的使用。
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构成资源使用抑制单元和资源使用抑制解除单元。资源使用抑制单元依照来自第一基站(周边基站30)的请求,抑制与移动站10之间通讯数据包的资源的使用。资源使用抑制解除单元依照来自第一基站(周边基站30)的解除请求,解除与移动站10之间通讯数据包的资源使用的抑制。
下行链路信息接收器31连接到识别电路32。下行链路信息接收器31从上部网络(如交换机,无线网络控制器,等)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包(下行链路信息),并将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数据包转发到识别电路32。
识别电路32连接到下行链路信息接收器31、Qos监视电路33和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识别电路32识别从下行链路信息接收器31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和与该业务类型相关的Qos请求。
识别电路32将从下行链路信息接收器31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数据包和识别过的业务类型传输到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并且将识别过的Qos需求传输到Qos监视电路33。
在该实施例中,使用“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来识别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差分服务是一种通过Internet的Qos控制方法,该方法已经几乎变成在IP网络中的路由器的标准实现(参见http://www.ietf.org/html.charters/diffserv-charters.html)。一个IP数据包的报头域有一个“差分服务域”,其中六位标识数据包的“DSCP”。
然而,本发明对Qos控制方法是没有限制的。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可以通过在预定无线资源时声明业务类型的方法或其它方法来确定。
下面使用图3和4,对在该实施例中使用的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和Qos需求进行描述。
如图3所示,作为在该实施例中使用的数据包的业务类型,三种类型定义如下:“快速转发(EF)类型”、“确保转发(AF)类型”、“最佳效果(BE)类型”。如图4所示,“AF类型”按照优先级(数据包传输率、缓冲区长度,等)分成四类(类1到4)。四个类中的每一个又按照丢弃优先级分成三级(级别1到3)。
“EF类型”数据包的“DSCP”为“101110”,“AF类型”数据包的“DSCP”为“XXXYY0”,“BE类型”数据包的“DSCP”为“000000”。
“AF类型/类1/级别1”的“DSCP”为“001010”。“AF类型/类1/级别2”的“DSCP”为“001100”。“AF类型/类1/级别3”的“DSCP”为“001110”。
“AF类型/类2/级别1”的“DSCP”为“010010”。“AF类型/类2/级别2”的“DSCP”为“010100”。“AF类型/类2/级别3”的“DSCP”为“010110”。
“AF类型/类3/级别1”的“DSCP”为“011010”。“AF类型/类3/级别2”的“DSCP”为“011100”。“AF类型/类3/级别3”的“DSCP”为“011110”。
“AF类型/类4/级别1”的“DSCP”为“100010”。“AF类型/类4/级别2”的“DSCP”为“100100”。“AF类型/类4/级别3”的“DSCP”为“100110”。
“EF类型”定义一个在最高优先级类中最高质量的数据包。“AF类型”定义一个在下一个最高优先级类中的数据包。“BE类型”定义一个最佳效果类型的数据包。
下文中,将“AF类型/类1/级别1到3”称作“AF1类型”,将“AF类型/类2/级别1到3”称作“AF2类型”,将“AF类型/类3/级别1到3”称作“AF3类型”,将“AF类型/类4/级别1到3”称作“AF4类型”。
在该实施例中,“EF类型”和“AF4类型”的数据包被定义为“实时类型”数据包(实时数据包)。其它业务类型的数据包被定义为“非实时类型”数据包(非实时数据包)。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指示允许传输迟延时间的“Qos需求”,对于“EF类型”,被设置为“100ms”;对于“AF类型”,被设置为“200ms”;对于其它数据包,“Qos需求”不被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一个“DSCP”与一个“业务类型”相关联。然而,根据用户的需要,一个“DSCP”可以与若干“业务类型”相关联。
例如,在电视电话的视频图像质量能够调节为“高”、“中”、“低”三个等级的情况下,各个等级与“AF4类型”、“AF3类型”、“AF2类型”相关联。用户能够预先知道存在上述三个等级的图像质量,并选择图像质量。这里,当用户做出选择时,按照该选择,“DSCP”与数据包的业务类型相关联。当用户没有进行选择时,例如,默认“DSCP”与“AF4类型”相关联。
Qos监视电路33连接到识别电路32、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查询电路35和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Qos监视电路33监视在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的数据包传输缓冲区(数据包传输队列)中的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在该实施例中的缓冲区驻留时间)”,并判断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
Qos监视电路33可以只监视预先确定的业务类型的下行链路数据包(例如,实时数据包或高优先级数据包)的Qos。另外,Qos监视电路33可以得到一个不满意Qos的下行链路数据包与所有下行链路数据包的比率。Qos监视电路33可以监视迟延抖动、错误率(PER)或下行链路数据包的传输率。
特别地,当下行链路数据包的缓冲区驻留时间超过预先确定的门限(在图3中的“Qos需求(允许迟延时间)”的阀值)时,Qos监视电路33判定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然后将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的信息通知给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
同样,然后,当下行链路数据包的缓冲区驻留时间超过预先确定的门限(在图3中的“Qos需求(允许迟延时间)”的阀值)时,Qos监视电路33将缓冲区驻留时间超过预先确定的门限的信息通知给查询电路35。
这里,Qos监视电路33确定上述下行链路数据包的缓冲区驻留时间,该驻留时间为从下行链路数据包存入的时刻到下行链路数据包输出的时刻,其中存入时刻为下行链路数据包被存储在预先确定的在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中的数据包传输缓冲区的时刻,输出时刻为下行链路数据包从在预先确定的在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中的数据包传输缓冲区被输出的时刻。Qos监视电路33使用一个从识别电路32接收到的Qos需求的阀值作为预先确定的门限。
当Qos监视电路33探测到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得到保证时,Qos监视电路33将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得到保证的信息通知给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
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连接到识别电路32、Qos监视电路33、信号多路复用电路36、周边基站列表获取电路44和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包括用于各个业务类型的数据包传输缓冲区。
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依照从识别电路32接收到的业务类型,将从识别电路32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数据包存储到预先确定的数据包传输缓冲区。这时,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记忆存储下行链路数据包的时间。
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依照每个业务类型的优先级,从每个数据包传输缓冲区拿出(提取)下行链路数据包,然后将下行链路数据包传输到信号多路复用电路36。
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依照来自Qos监视电路33和周边基站列表获取电路44的通知,执行资源控制。例如,依照来自Qos监视电路33和周边基站列表获取电路44的通知,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在自己微蜂窝内临时抑制用于传输非实时数据包、低优先级数据包或具有Qos余量的实时数据包的资源的使用。
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依照来自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的紧迫性,执行资源控制。例如,依照来自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的紧迫性,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在自己微蜂窝内临时抑制用于传输非实时数据包、低优先级数据包或具有Qos余量的实时数据包的资源的使用。
图5显示了上述资源分配控制请求的一个例子。例如,如图5所示,在接收到一个“低”紧迫性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的情况下,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临时停止“BE类型”的数据包的传输。
在接收到一个“中”紧迫性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的情况下,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临时停止“BE类型”、“AF1类型”、“AF2类型”和“AF3类型”的数据包(非实时数据包)的传输。
在接收到一个“高”紧迫性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的情况下,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临时停止“BE类型”、“AF1类型”、“AF2类型”、“AF3类型”和“AF4类型”的数据包(非实时数据包和具有足够时间的实时数据包)的传输。
在上述情况下,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能够依靠移动站的定位或类似信息,从具有大传输功率的数据包开始,相继抑制资源的使用。因此,当减少阻止传输的数据包的数目时,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能够抑制资源的使用。
进一步,依照来自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的资源分配控制解除请求,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在自己微蜂窝内解除非实时数据包、低优先级数据包或具有Qos余量的实时数据包的传输的临时停止。
查询电路35连接到Qos监视电路33和信号多路复用电路36。依照来自Qos监视电路33的通知(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的通知),查询电路35通过信号多路复用电路36,向移动站10查询相关周边基站30(周边基站列表)。这里的移动站10是该数据包的目的地,而这里的周边基站30是移动站易于从其接收干扰的基站。
信号多路复用电路36连接到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查询电路35和编码器电路37。信号多路复用电路36多路复用从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数据包和来自查询电路35的查询,并将多路复用信号传输到编码器电路37。
编码器电路37连接到信号多路复用电路36和调制器电路38。编码器电路37对从信号多路复用电路36接收到的多路复用信号进行编码,并将编码过的信号传输到调制器电路38。
调制器电路38连接到编码器电路37和循环器39。调制器电路38将从编码器电路37接收到的编码过的信号进行调制,并将调制过的信号传输到循环器39。
循环器39连接到调制器电路38、无线天线39a和解调器电路40。循环器39在从调制器电路38到无线天线39a的下行链路调制过的信号的传输处理与从无线天线39a到解调器电路40的下行链路调制过的信号的接收处理之间进行转换。
解调器电路40连接到循环器39和解码器电路41。解调器电路40将从循环器39接收到的调制过的上行链路信号进行解调,并将解调过的信号传输到解码器电路41。
解码器电路41连接到解调器电路40和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42。解码器电路41将从解调器电路40接收到的编码过的信号进行解码,并将解码过的信号传输到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42。
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42连接到解码器电路41、上行链路信息传输器43和周边基站列表获取电路44。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42将从解码器电路41接收到的解码过的信号进行分离,并提取上行链路数据包和周边基站列表。然后,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42将提取到的上行链路数据包传输到上行链路信息传输器43,并将周边基站列表传输到周边基站列表获取电路44。
上行链路信息传输器43连接到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42。上行链路信息传输器43将来自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42的上行链路数据包传输到上部网络。
周边基站列表获取电路44连接到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42和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周边基站列表获取电路44通知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接收来自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42的周边基站列表。另外,周边基站列表获取电路44将周边基站列表从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42传输到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
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连接到Qos监视电路33、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和周边基站列表获取电路44。依照来自Qos监视电路33的通知,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将资源分配控制请求和资源分配控制解除请求以某种循环方式(例如,以每隔一个帧或若干帧的间隔)或按照来自周边基站列表获取电路44的周边基站列表的使用需要传输到每个周边基站30。
当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接收到来自Qos监视电路33的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的通知时,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确定紧迫性和周边基站的数目,其中,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根据“Qos没有得到保证的下行链路数据包的比率(具有不满意Qos的用户的比率)”,将资源分配控制请求传输到该周边基站。
特别地,如图5所示,如果“具有不满意Qos的用户的比率”为“至多1/3”,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将“低”紧迫性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传输到其中的一个周边基站30。
如果“具有不满意Qos的用户的比率”为“多于1/3并少于2/3”,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将“中”紧迫性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传输到其中的两个周边基站30。
如果“具有不满意Qos的用户的比率”为“不少于2/3”,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将“高”紧迫性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传输到其中的三个周边基站30。
这里,按照周边基站列表的次序选择周边基站30,将资源分配控制器请求传输给选择的周边基站30。
当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接收到来自Qos监视电路33的下行链路数据包得到保证的通知时,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将资源分配控制解除请求传输到预先确定的周边基站30。
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将资源分配控制请求和资源分配控制解除请求从每个周边基站30传输到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
在资源分配控制请求和资源分配控制解除请求以恒定的周期传输的情况下,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也以恒定的周期检查每个周边基站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和资源分配控制解除请求的存在。
图6显示了每个用于实时通讯的移动站10的功能框图。移动站10包括一个循环器11、一个无线天线11a,一个解调器电路12、一个解码器电路13、一个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14、一个下行链路信息输出单元15、一个Qos监视电路16、一个周边基站查找电路17、一个上行链路信息输入单元18、一个信号多路复用电路19、一个编码器电路20和一个调制器电路21。
在该实施例中,周边基站查找电路17构成一个第二基站信息传输器,该传输器依照来自第一基站(基站30)的请求,将关于高干扰级别的第二基站的信息(周边基站列表)传输到第一基站(基站30)。
循环器11连接到无线天线11a、调制器电路21和解调器电路12。循环器11在从调制器电路21到无线天线11a的上行链路调制过的信号的传输处理与从无线天线11a到解调器电路12的下行链路调制过的信号的接收处理之间进行转换。
解调器电路12连接到循环器11和解码器电路13。解调器电路12将从循环器11接收到的调制过的下行链路信号进行解调,并将解调过的信号传输到解码器电路13。
解码器电路13连接到解调器电路12和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14。解码器电路13将从解调器电路12接收到的编码过的信号进行解码,并将解码过的信号传输到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14。
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14连接到解码器电路13、下行链路信息输出单元15、Qos监视电路16和周边基站查找电路17。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14将从解码器电路13接收到的解码过的信号进行分离,并提取下行链路数据包和查询。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14将提取到的下行链路数据包传输到下行链路信息输出单元15,并将提取到的查询传输到周边基站查找电路17。
下行链路信息输出单元15连接到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14。下行链路信息输出单元15输出从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14接收到的下行链路数据包。例如,下行链路信息输出单元15配置有一个移动站的显示屏、一个扬声器或类似部件。
Qos监视电路16连接到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14和周边基站查找电路17。Qos监视电路16监视以恒定间隔传输到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14的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在该实施例中,迟延抖动、错误率和传输率的至少其中之一)”,并判断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
Qos监视电路16可以只监视预先确定的业务类型的下行链路数据包(例如,实时数据包或高优先级数据包)的Qos。Qos监视电路16可以监视下行链路数据包的缓冲区驻留时间。
当Qos监视电路16判定传输到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14的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Qos监视电路16将该判定结果通知给周边基站查找电路17。
周边基站查找电路17连接到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14、Qos监视电路16和信号多路复用电路19。响应来自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14的查询或来自Qos监视电路15的通知(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的通知),周边基站查找电路17测量接收到的周边基站30的控制信号(例如CPICH)的信号级别,并创建一个周边基站列表,该列表按上述接收到的信号级别降序排列周边基站。然后,周边基站查找电路17将周边基站列表和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的通知一起传输到信号多路复用电路19。
上行链路信息输入单元18连接到信号多路复用电路19。上行链路信息输入单元18是一个输入接口,用于移动站10的用户输入数据(包括语音信息),上行链路信息输入单元18基于该输入的数据,创建上行链路数据包,并将创建好的上行链路数据包传输到信号多路复用电路19。在创建上行链路数据包中,依照数据的内容,上行链路信息输入单元18在数据包头设置DSCP(业务类型)。
信号多路复用电路19连接到周边基站查找电路17和上行链路信息输入单元18。信号多路复用电路19多路复用来自周边基站查找电路17的通知和周边基站列表以及来自上行链路信息输入单元18的上行链路数据包,并将多路复用过的信号传输到编码器电路20。
编码器电路20连接到信号多路复用电路19和调制器电路21。编码器电路将来自信号多路复用电路19的多路复用信号进行编码,并将编码过的信号传输到调制器电路21。
解调器电路21连接到编码器电路20和循环器11。调制器电路21将来自编码器电路20的编码过的信号进行调制,并将调制过的信号传输到循环器11。
(根据本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操作)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操作。图7是一个时间图,显示了在每个移动站10监视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的情况下,根据本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操作。图8是一个时间图,显示了在每个基站30监视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的情况下,根据本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操作。
首先,描述在每个移动站10监视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的情况下,根据本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操作。
如图7所示,在步骤701中,移动站10的Qos监视电路16以恒定的间隔监视传输到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14的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在该实施例中,至少数据包的迟延抖动、错误率(PER)和传输率中之一)”。
在步骤702中,Qos监视电路16判断传输到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14的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当Qos监视电路16判定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得到保证时,操作返回到步骤701。当Qos监视电路16判定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操作返回到步骤703。
在步骤703中,Qos监视电路16将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通知给周边基站查找电路17。周边基站查找电路17测量接收到的每个周边基站30(在图1中标示有“a”)的控制信号(例如CPICH)的信号级别,并创建一个周边基站列表。
在步骤704中,周边基站查找电路17通过信号多路复用电路19、编码器电路20、调制器电路21、循环器11和无线天线11a(在图1中标示为“b”),传送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的通知和周边基站列表。
在步骤705中,依照来自周边基站列表获取电路44的周边基站列表接收通知,基站30的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执行资源分配控制。特别地,基站30的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在自己的微蜂窝内临时抑制用于传输非实时数据包、低优先级数据包或具有Qos余量的实时数据包的资源的使用。
在步骤706中,当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又接收到来自周边基站列表获取电路44的周边基站列表时,或通过周边基站列表获取电路44,接收到来自移动站10的“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的通知时,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将资源分配控制请求传输到预先确定的周边基站30(在图1中标示为“c”)。
在步骤707中,每个周边基站30的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依照通过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接收到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尤其是紧迫的请求),执行资源分配控制。
其次,描述在每个基站30监视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的情况下,根据本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操作。
如图8所示,在步骤801中,基站30的Qos监视电路33监视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的数据包传输缓冲区中的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在该实施例中,缓冲区驻留时间)”。
在步骤802中,Qos监视电路33判断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换句话说,下行链路数据包的缓冲区驻留时间是否超过预先确定的门限(“在图3中的Qos需求”)。当Qos监视电路33判定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得到保证时,操作返回到步骤801。当Qos监视电路33判定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操作返回到步骤803。
在步骤803中,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在自己微蜂窝内临时抑制用于传输非实时数据包、低优先级数据包或具有Qos余量的实时数据包资源的使用。
在步骤804中,Qos监视电路33判断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换句话说,下行链路数据包的缓冲区驻留时间是否超过预先确定的门限(“在图3中的Qos需求”)。当Qos监视电路33判定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得到保证时,操作返回到步骤801。当Qos监视电路33判定下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操作返回到步骤805。
在步骤805中,依照来自Qos监视电路33的通知,查询电路35向移动站10查询有关周边基站30。这里的移动站10易于从这些周边基站30接收到干扰,这里的移动站10是下行链路数据包的目的地。该查询是通过信号多路复用电路36、编码器电路37、调制器电路38、循环器39和无线天线39a进行的。
在步骤806中,移动站10的周边基站查找电路17创建周边基站列表,作为上述通过无线天线11a、循环器11、解调器电路12、解码器电路13和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14的查询的响应。
在步骤807中,周边基站查找电路17通过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19、调制器电路20、循环器11和无线天线11a,传送周边基站列表。
在步骤808中,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将资源分配控制请求传输到预先确定的周边基站30。
在步骤809中,每个周边基站30的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依照通过周边基站接口电路45接收到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特别地,关于紧迫性),执行资源分配控制。
(根据该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操作与效果)
根据该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34依照来自每个周边基站30的请求,抑制用于在基站30和移动站10之间的数据包通讯的资源的使用。
因此,每个基站能够自治地控制资源,并且用于控制基站的基站变得没有必要,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资源控制。
根据该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自己微蜂窝1的资源控制能够与周边微蜂窝2的资源控制协作进行,从而能够对于整个数据包移动通讯系统,改进Qos和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根据实施例2的资源控制系统的组成)
下面参考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资源控制系统进行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目的是执行“上行链路资源(无线信道)控制”。在下文中,主要描述与根据实施例1的资源控制系统的组成的不同之处。
根据该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与根据实施例1的资源控制系统的不同之处在于基站30不包括识别电路32、查询电路35和周边基站列表获取电路44。另外,在基站30中,根据该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与实施例1的资源控制系统在Qos监视电路51、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和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的功能和布置结构方面是不同的。
根据该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与根据实施例1的资源控制系统的不同之处还在于移动站10不包括周边基站查找电路17而包括传输控制电路61。另外,在移动站10中,根据该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与实施例1的资源控制系统在Qos监视电路62的功能和布置结构方面是不同的。
在该实施例中,移动站10的Qos监视电路62构成一个上行链路数据包判断单元,用于通过识别定向到第一基站(基站30)的上行链路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并将为每种业务类型预先确定的门限与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进行比较,判断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
移动站的Qos监视电路62构成一个通知单元,用于当判定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通知第一基站(基站30)该判定结果。
基站30的Qos监视电路51连接到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42、上行链路信息传输器43和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Qos监视电路51监视在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42中的“Qos(在该实施例中,至少上行链路数据包的迟延抖动、错误率和传输率其中之一)”,并判断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或判断新上行链路数据包所需资源是否得到保证。
依照通过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42从移动站10接收到的预定信号,Qos监视电路51将相应于该预定信号的上行链路数据包所需资源是否得到保证的判定结果通知给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
当Qos监视电路51探测到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或新上行链路数据包所需资源没有得到保证时,Qos监视电路51将探测到的结果通知给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
当Qos监视电路51通过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42接收到“在移动站10中,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的通知时,Qos监视电路51通知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接收该通知。
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连接到信号多路复用器电路36、Qos监视电路51和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当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接收到来自Qos监视电路51的新数据包所需资源没有得到保证的通知时,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为上行链路数据包的传输分配资源,然后将分配结果通过信号多路复用电路36传输到移动站10。在这种情况下,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为每种业务类型指定访问条件(例如,指定传输间隔)。
当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接收到来自Qos监视电路51的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的通知或新上行链路数据包所需资源没有得到保证的通知时,并且当上行链路数据包为非实时数据包时,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将给上行链路数据包分配资源推迟一个确定的时间段。
当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接收到来自Qos监视电路51的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的通知或新上行链路数据包所需资源没有得到保证的通知时,并且当上行链路数据包为实时数据包时,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临时抑制将上行链路资源分配到非实时数据包。
下文中,当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接收到另一个新上行链路数据包所需资源没有得到保证的通知时,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通知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接收该通知。
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依照来自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的紧迫性,执行资源控制。例如,依照来自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的紧迫性,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在自己微蜂窝内临时抑制传输非实时数据包、低优先级数据包、具有Qos余量的实时数据包的资源的使用。
图10显示了上述资源分配控制请求的一个例子。例如,如图10所示,在接收到一个“低”紧迫性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的情况下,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临时停止“BE类型”数据包的传输。
在接收到一个“中”紧迫性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的情况下,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临时停止“BE类型”、“AF1类型”、“AF2类型”和“AF3类型”的数据包(非实时数据包)的传输。
在接收到一个“高”紧迫性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的情况下,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临时停止“BE类型”、“AF1类型”、“AF2类型”和“AF3类型”的数据包(非实时数据包和具有足够时间的实时数据包)的传输。
在上述情况下,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能够依靠移动站的定位等,从具有大传输功率的数据包开始,顺序抑制资源的使用。因此,当减少临时停止传输的数据包的数目时,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能够抑制资源的使用。
进一步,依照来自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的资源分配控制解除请求,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在自己微蜂窝内解除非实时数据包、低优先级数据包或具有Qos余量的实时数据包的传输的临时停止。
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连接到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依照来自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的通知,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以确定的周期(例如,以一帧或若干帧的间隔)或根据需要,将资源分配控制请求和资源分配控制解除请求传输到每个周边基站30。
当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接收到来自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2的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的通知时,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确定紧迫性和周边基站的数目,其中,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依照“Qos没有得到保证的下行链路数据包的比率(具有不满意Qos的用户的比率)”或“具有分配资源不足的用户”,将资源分配控制请求传输到该周边基站。
特别地,如图10所示,如果“具有不满意Qos的用户比率”或“具有分配资源不足的用户比率”为“至多1/3”,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将“低”紧迫性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传输到其中一个周边基站30。
如果“具有不满意Qos的用户比率”或“具有分配资源不足的用户比率”为“大于1/3并微于2/3”,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将“中”紧迫性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传输到其中两个周边基站30。
如果“具有不满意Qos的用户比率”或“具有分配资源不足的用户比率”为“大于1/3”,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将“高”紧迫性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传输到其中三个周边基站30。
当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接收到来自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的探测到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得到保证的通知或探测到新上行链路数据包所需资源得到保证的通知时,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将资源分配控制解除请求传输到预先确定的周边基站30。
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将资源分配控制请求和资源分配控制解除请求从周边基站30传输到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
如果资源分配控制请求和资源分配控制解除请求以恒定的循环传输,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以恒定的循环检查对每个周边基站30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和资源分配控制解除请求是否存在。
如图11所示,移动站10的上行链路信息输入单元18连接到传输控制电路61。上行链路信息输入单元18通过传输控制电路61、信号多路复用电路19、编码器电路20、调制器电路21、循环器11和无线天线11a传输预定信号,包括业务类型和Qos需求(数据包传输迟延、数据包丢弃率、传输率等)。
传输控制电路61连接到上行链路信息输入单元18、信号多路复用电路19和Qos监视电路62。依照来自基站30的资源分配指令,传输控制电路61从数据包传输缓冲区取出(提取)上行链路数据包,并将取出(提取)的上行链路数据包以某一传输功率在某一传输时刻传输。
Qos监视电路62连接到传输控制电路61和信号多路复用电路19。Qos监视电路62监视在传输控制电路61的数据包传输缓冲区内的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在该实施例中,至少缓冲区驻留时间、迟延抖动、错误率和传输率中之一)”,并判断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Qos监视电路62也能够确定在一个预先确定的时间段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的上行链路数据包的比率。
特别地,当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超过预先确定的门限(例如,在图3中,“Qos需求(允许迟延时间)”的阀值)时,Qos监视电路62判定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然后将该结果通知基站30。
(根据该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操作)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该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操作。图12是一个时间图,显示了在移动站10传输预定信号的情况下,根据该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操作。图13是一个时间图,显示了在移动站10不传输预定信号的情况下,根据该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操作。
首先,在移动站10传输预定信号的情况下,对根据该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操作进行描述。
如图12所示,在步骤1201中,预定信号通过移动站10的上行链路信息输入单元18、优先级控制电路61、信号多路复用电路19、编码器电路20、调制器电路21、循环器11和无线天线11a被传输到该移动站10所在微蜂窝的基站30。
在步骤1202中,基站30的Qos监视电路51判断相应于预定信号的新上行链路数据包所需资源是否得到保证。当判定该资源得到保证时,该操作继续进行到步骤1203。当判定该资源没有得到保证时,该操作继续进行到步骤1205。
在步骤1203中,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分配资源到上述上行链路数据包。在步骤1204中,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通过信号多路复用电路36、编码器电路37、调制器电路38、循环器39和无线天线39a,将分配结果传输到移动站10。
在步骤1205中,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判断上行链路数据包是否为实时数据包。当判定上行链路数据包为实时数据包时,操作继续进行步骤1207。当判定上行链路数据包不是实时数据包时,操作继续进行步骤1206。
在步骤1206中,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将为上行链路数据包分配资源推迟某个确定的时间段。
在步骤1207中,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临时抑制为非实时数据包分配上行链路资源。下文中,当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接收到另一个来自Qos监视电路51的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的通知时,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通知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接收该通知。
在步骤1208中,依照来自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的通知,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以恒定的循环(例如,以一帧或若干帧的间隔)或根据需要,将资源分配控制请求传输到每个周边基站30。
在步骤1209中,周边基站30的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依照通过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接收到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特别是紧迫性),执行资源分配控制。
在步骤1210中,依照来自基站30的资源分配指令,在移动站10和基站30之间的通讯开始于一个传输级别和一个传输时刻。
在步骤1211中,基站30的Qos监视电路51监视在信号多路分离器电路42中的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在步骤1212中,Qos监视电路51判断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当判定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得到保证时,操作返回到步骤1211。当判定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操作继续进行到步骤1213。
在步骤1213中,基站30的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执行资源分配控制。特别地,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在自己微蜂窝内临时抑制用于传输非实时数据包、低优先级数据包或具有Qos余量的实时数据包的资源的使用。
在步骤1214中,当Qos监视电路51判定即使通过上述资源分配控制,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将资源分配控制请求传输到预先确定的周边基站30。
在步骤1215中,周边基站30的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依照通过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接收到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特别是紧迫性),执行资源分配控制。
其次,在移动站10不传输预定信号的情况下,对根据该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操作进行描述。
如图13所示,在步骤1301中,当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接收到来自Qos监视电路51的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得到保证的通知时,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为上行链路数据包分配资源,并确定每种业务类型的访问条件(例如,传输间隔)。
在步骤1302中,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通过信号多路复用电路36、编码器电路37、调制器电路38、循环器39和无线天线39a,将分配结果传输到移动站10。
在步骤1303中,依照来自基站30的资源分配指令,在移动站10和基站30之间的通讯开始于每种业务类型的访问条件(例如,传输间隔)。
在步骤1304中,移动站10的Qos监视电路62监视在传输控制电路61中的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在该实施例中的缓冲区驻留时间)”,并判断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
当判定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得到保证时,操作返回到步骤1303。当判定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操作继续进行到步骤1305。在步骤1305中,Qos监视电路62将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通知基站30。
在步骤1306中,基站30的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执行资源分配控制。特别地,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在自己微蜂窝内临时抑制用于传输非实时数据包、低优先级数据包或具有Qos余量的实时数据包的资源的使用。
在步骤1307中,当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接收到来自移动站10的另一个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的通知时,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将资源分配控制请求传输到预先确定的周边基站30。
在步骤1308中,周边基站30的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依照通过周边基站接口电路53接收到的资源分配控制请求(特别是关于紧迫性),执行资源分配控制。
(根据该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的操作和效果)
根据该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自身基站优先级控制电路52依照来自每个周边基站30的请求,抑制用于在基站30和移动站10之间数据包通讯的资源的使用。
因此,每个基站能够自治地控制资源,并且用于控制基站的基站变得没有必要,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资源控制。
根据该实施例的资源控制系统,自己微蜂窝1的资源控制能够与周边微蜂窝2的资源控制协作进行,从而能够对于整个数据包移动通讯系统,改进Qos和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自己微蜂窝的资源控制能够与周边微蜂窝的资源控制协作进行,从而能够对于整个数据包移动通讯系统,改进Qos和提高资源的使用率。
特别地,指定微蜂窝的基站通过周边微蜂窝的基站,临时抑制用于非实时数据包、低优先级数据包和具有Qos余量的实时数据包的资源的使用,这些数据包均易于干扰该指定微蜂窝的基站。
因此,在上述的指定微蜂窝中,来自周边微蜂窝的干扰减微了,并且由于超过实时数据包的允许传输延迟时间而导致的数据包丢弃和由于实时数据包的传输失败而导致的数据包丢弃也减少了,从而能够改进Qos满意度和系统容量。
特别地,在微直径的微微蜂窝和用于第四代移动通讯的微蜂窝中,由于移动站经常不均匀地分布在每个服务区域,上述问题变得尤为明显。
根据本发明,在切换的情况下,可能避免因移动站移动到的蜂窝的资源不足而导致的实时通讯被迫中断。这样,改进整个系统的Qos就变得可能。
对于那些业内人士,很容易根据本发明得到其它的优势和改进。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的细节和描述的代表性实施例。因此,各种改进将包括在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等所限定的总的发明构思的范围和精神中。

Claims (24)

1.一种资源控制系统,处于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移动站的数据包移动通讯环境中,该资源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在移动站与每个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包通讯所使用的资源。其包括:
一判断单元,在第一基站中提供,用于判断在第一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的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或判断在第一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的数据包所必需的资源是否得到保证;
一第二基站接口,在第一基站中提供,用于当判定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或者当判定数据包所必需的资源没有得到保证时,请求第二基站抑制资源的使用;
一资源使用抑制单元,在第二基站提供,用于依照来自第一基站的请求,抑制在移动站和第二基站之间通讯数据包的资源的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资源控制系统,其中:
第一基站包括:一个第二接口信息请求单元,用于当判定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或判定数据包所必需的资源没有得到保证时,请求移动站关于第二基站的信息,其中:
第二基站接口依照接收到的关于第二基站的信息,请求第二基站抑制资源的使用,其中:
移动站包括第二基站信息传输器,用于依照来自第一基站的请求,将关于高干扰级别的第二基站的信息传输到第一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资源控制系统,其中:
判断单元通过识别在第一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的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并将为每种业务类型预先确定的某一个门限与数据包的Qos进行比较,判断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
4.根据权利要求3的资源控制系统,其中,数据包的业务类型由DSCP来识别。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资源控制系统,其中,移动站包括:
一上行链路数据包判断单元,用于通过识别定向到第一基站的上行链路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并将为每种业务类型预先确定的某一个门限与数据包的Qos进行比较,判断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
一通知单元,用于当判定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通知第一基站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其中:
第一基站的第二基站接口依照从移动站接收到的通知,请求第二基站抑制资源的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的资源控制系统,其中,至少使用数据包的缓冲区驻留时间、迟延抖动、错误率和传输率中的一个作为数据包的Qos。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资源控制系统,其中:
当第二基站接口探测到数据包的Qos得到保证时,第二基站接口请求第二基站解除资源使用的抑制,其中:
第二基站包括一个资源使用抑制解除单元,用于依照来自第一基站的解除请求,解除用于在移动站和第二基站之间通讯数据包的资源使用的抑制。
8.一个第一基站,处于包括该第一基站、一个第二基站和一个移动站的数据包移动通讯环境中,该第一基站在资源控制系统中使用,用于控制在移动站与每个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包通讯所使用的资源。其包括:
一判定单元,用于判断在第一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的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或判断在第一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的数据包所必需的资源是否得到保证;
一第二基站接口,用于当判定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或者当判定数据包所必需的资源没有得到保证时,请求第二基站抑制资源的使用;
9.根据权利要求8的第一基站,进一步包括:
一第二基站信息请求单元,用于当判定数据包的Qos不能保证时,或判定数据包所需资源没有得到保证时,请求移动站关于第二基站的信息,其中:
第二基站接口依照从移动站接收到的关于第二基站的信息,请求第二基站抑制资源的使用。
10.根据权利要求8的第一基站,其中,判断单元通过识别在第一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的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并将为每种业务类型预先确定的某一个门限与数据包的Qos进行比较,判断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第一基站,其中,判断单元通过DSCP来识别数据包的业务类型。
12.根据权利要求8的第一基站,其中,当第二基站接口接收到来自移动站的判定定向到第一基站的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的通知时,第二基站接口依照该通知,请求第二基站抑制资源的使用。
13.根据权利要求8的第一基站,其中,至少使用数据包的缓冲区驻留时间、迟延抖动、错误率和传输率中之一作为数据包的Qos。
14.根据权利要求8的第一基站,其中,当第二基站接口探测到数据包的Qos得到保证时,第二基站接口请求第二基站解除资源使用的抑制。
15.一个第二基站,处于包括该一第一基站、该第二基站和移动站的数据包移动通讯环境中,该第二基站在资源控制系统中使用,用于控制在移动站与每个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包通讯所使用的资源。其包括:
一资源使用抑制单元,用于当判定在第一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的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或当判定在第一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数据包所必需的资源没有得到保证时,依照来自第一基站的资源使用抑制请求,抑制在第二基站和移动站之间的数据包通讯的资源的使用。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第二基站,进一步包括:
一资源使用抑制解除单元,用于当探测到数据包的Qos得到保证时,依照来自第一基站的资源使用抑制的解除请求,解除在第二基站和移动站之间数据包通讯的资源使用的抑制。
17.一个移动站,处于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该移动站的数据包移动通讯环境中,该移动站在资源控制系统中使用,用于控制在移动站与每个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包通讯所使用的资源。其包括:
一第二基站信息传输器,用于依照来自第一基站的请求,将关于高干扰级别的第二基站的信息传输到第一基站。
18.一种控制资源方法,处于包括第一基站、第二基站和移动站的数据包移动通讯环境中,该方法用于在移动站与每个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之间的数据包通讯。该方法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A)在第一基站中,判断在第一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的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或判断在第一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数据包所必需的资源是否得到保证;
B)在第一基站中,当判定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或判定数据包所必需的资源没有得到保证时,请求第二基站抑制资源的使用。
C)在第二基站中,依照来自第一基站的请求,抑制在第二基站和移动站之间数据包通讯的资源的使用。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控制资源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基站中,当判定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或者判定数据包所必需的资源没有得到保证时,请求移动站关于第二基站的信息;
在移动站中,依照来自第一基站的请求,将关于高干扰级别的第二基站的信息传输到第一基站,其中:
在步骤B)中,依照接收到的关于第二基站的信息,请求第二基站抑制资源的使用。
20.根据权利要求18的控制资源方法,其中,在步骤A)中,第一基站通过识别在第一基站和移动站之间通讯的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并将为每种业务类型预先确定的某一个门限与数据包的Qos进行比较,判断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控制资源方法,其中,在步骤A)中,通过DSCP来识别数据包的业务类型。
22.根据权利要求18的控制资源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移动站中,通过识别定向到第一基站的上行链路数据包的业务类型,并将为每种业务类型预先确定的某一个门限与数据包的Qos进行比较,判断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是否得到保证;
在移动站中,当判定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时,通知第一基站上行链路数据包的Qos没有得到保证,其中:
在步骤B)中,依照从移动站接收到的通知,第一基站请求第二基站抑制资源的使用。
23.根据权利要求18的控制资源方法,其中,作为数据包的Qos,至少使用数据包的缓冲区驻留时间、迟延抖动、错误率和传输率中之一。
24.根据权利要求18的控制资源方法,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基站中,当探测到数据包的Qos得到保证时,请求第二基站解除资源使用的抑制;
在第二基站中,依照来自第一基站的解除请求,解除在第二基站和移动站之间数据包通讯的资源使用的抑制。
CNB021581509A 2001-12-21 2002-12-23 资源控制系统、方法及使用该系统、方法的基站和移动站 Expired - Lifetime CN119847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390489 2001-12-21
JP2001390489A JP3927027B2 (ja) 2001-12-21 2001-12-21 リソース制御システム、リソース制御方法、及びこれらに用いて好適な基地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0434A true CN1430434A (zh) 2003-07-16
CN1198473C CN1198473C (zh) 2005-04-20

Family

ID=19188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581509A Expired - Lifetime CN1198473C (zh) 2001-12-21 2002-12-23 资源控制系统、方法及使用该系统、方法的基站和移动站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417963B2 (zh)
EP (1) EP1322132B1 (zh)
JP (1) JP3927027B2 (zh)
KR (1) KR100544987B1 (zh)
CN (1) CN1198473C (zh)
DE (1) DE60228193D1 (zh)
SG (1) SG107630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5902C (zh) * 2005-06-28 2009-03-04 株式会社查纳位资讯情报 信息终端、计算机资源管理方法和虚拟计算机的运行切换方法
WO2010073059A1 (zh) * 2008-12-26 2010-07-01 夏普株式会社 协作通信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基站、程序和存储介质
CN104320358A (zh) * 2014-09-28 2015-01-2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力通信网中的QoS业务控制方法
US9065739B2 (en) 2004-02-03 2015-06-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nd-to-en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CN106465350A (zh) * 2014-05-08 2017-02-22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帮助ue减少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70446A (zh) * 2015-08-20 2017-03-01 株式会社东芝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21562B2 (en) * 2003-06-02 2008-01-22 Nokia Corporation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element and arrangement
JP4450832B2 (ja) * 2003-07-09 2010-04-14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テクノロジー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時分割型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リソースを管理する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7385920B2 (en) * 2003-09-15 2008-06-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ow admission control for wireless systems
US7369559B2 (en) * 2003-10-06 2008-05-06 Cisco Technology Inc. Adaptive call admission control for calls handled over a compressed clear channel
US7395051B2 (en) 2004-02-23 2008-07-0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providing non-real time subscription data and related methods
US8290527B2 (en) * 2004-07-30 2012-10-16 Airvana, Corp. Power control in a local network node (LNN)
JP4640855B2 (ja) * 2005-02-18 2011-03-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及び該基地局における干渉低減方法
JP2006262417A (ja) * 2005-03-18 2006-09-28 Fujitsu Ltd 通信速度制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8941471B2 (en) * 2006-02-15 2015-01-27 Tyco Fire & Security Gmbh RF switched RFID multiplexer
JP4753750B2 (ja) 2006-03-06 2011-08-2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無線通信方式および無線基地局装置
US8005041B2 (en) * 2006-05-08 2011-08-23 Ipwireless,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data flow and method therefor
US9094257B2 (en) 2006-06-30 2015-07-28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US8194643B2 (en) 2006-10-19 2012-06-05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the connection of an end-user to a remote network
US8717911B2 (en) 2006-06-30 2014-05-06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network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US7948909B2 (en) 2006-06-30 2011-05-24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etting counters counting network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at network communications devices on a packet network
US8000318B2 (en) 2006-06-30 2011-08-16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ll routing based on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a packet network
US8289965B2 (en) 2006-10-19 2012-10-16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s session with an end-user based on the state of a network connection
US8184549B2 (en) 2006-06-30 2012-05-22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network egress
US8488447B2 (en) 2006-06-30 2013-07-16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code speed in a transmission path during call set-up due to reduced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WO2008009111A1 (en) * 2006-07-19 2008-01-24 Dragonwave Inc. Expedited communication traffic hand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8223655B2 (en) * 2006-08-22 2012-07-17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sioning resources of a packet network based on collected network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US8224255B2 (en) 2006-08-22 2012-07-17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radio frequency windows
US8015294B2 (en) 2006-08-22 2011-09-06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P Pin-hole firewall for communicating data packets on a packet network
US8531954B2 (en) 2006-08-22 2013-09-10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reservation requests with a 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 engine
US8619600B2 (en) 2006-08-22 2013-12-31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calls over a call path having best path metrics
US8223654B2 (en) 2006-08-22 2012-07-17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for monitoring and optimizing interlayer network performance
US8107366B2 (en) * 2006-08-22 2012-01-31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centralized network performance tables to manage network communications
US8238253B2 (en) 2006-08-22 2012-08-07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interlayer devices and optimizing network performance
US8130793B2 (en) 2006-08-22 2012-03-06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reciprocal billing for different types of communications over a packet network
US8125897B2 (en) 2006-08-22 2012-02-28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optimizing network performance with user datagram protocol network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packets
US9479341B2 (en) 2006-08-22 2016-10-25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itiating diagnostics on a packet network node
US8537695B2 (en) 2006-08-22 2013-09-17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all being received by a trunk on a packet network
US8576722B2 (en) 2006-08-22 2013-11-05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ifying connectivity fault management packets
US8549405B2 (en) 2006-08-22 2013-10-01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 graphical representation of a network to identify nodes and node segments on the network that are not operating normally
US8040811B2 (en) 2006-08-22 2011-10-18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and managing network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US8274905B2 (en) 2006-08-22 2012-09-25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 graph representative of network performance over a time period
US8194555B2 (en) 2006-08-22 2012-06-05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distributed network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tables to manage network communications
US8750158B2 (en) 2006-08-22 2014-06-10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fferentiated billing
US8743703B2 (en) 2006-08-22 2014-06-03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cking application resource usage
US8199653B2 (en) 2006-08-22 2012-06-12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network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over a packet network
US8144586B2 (en) 2006-08-22 2012-03-27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network bandwidth with a 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 engine
US8144587B2 (en) 2006-08-22 2012-03-27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ad balancing network resources using a connection admission control engine
US7843831B2 (en) 2006-08-22 2010-11-30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data on a packet network
US8064391B2 (en) 2006-08-22 2011-11-22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nd optimizing network performance to a wireless device
US8307065B2 (en) 2006-08-22 2012-11-06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network operators
US8407765B2 (en) 2006-08-22 2013-03-26 Centurylink Intellectual Propert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tricting access to network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tables
US7684332B2 (en) 2006-08-22 2010-03-23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window size of a TCP packet through network elements
US7940735B2 (en) 2006-08-22 2011-05-10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US8189468B2 (en) 2006-10-25 2012-05-29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gulating messages between networks
US8098579B2 (en) 2006-08-22 2012-01-17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window size of a TCP packet through remote network elements
US8228791B2 (en) 2006-08-22 2012-07-24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outing communications between packet networks based on intercarrier agreements
EP2124468B1 (en) * 2007-01-19 2019-03-13 NTT DoCoMo, Inc. Base station device
RU2460239C2 (ru) * 2007-01-19 2012-08-27 Нтт Досомо, Инк.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вязью
JP4825300B2 (ja) * 2007-03-09 2011-11-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端末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無線端末
US8203983B2 (en) * 2007-03-15 2012-06-19 Lantiq Deutschland Gmbh Multi-domain network with centralized management
US8111692B2 (en) 2007-05-31 2012-02-07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ifying network traffic
JP4867800B2 (ja) * 2007-06-06 2012-02-01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パケット送出制御方法並びにそのプログラム
JP2009188902A (ja) 2008-02-08 2009-08-20 Nec Corp 無線スケジューリング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
US8068425B2 (en) 2008-04-09 2011-11-29 Embarq Holdings Company,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network performance information to determine improved measures of path states
US8559359B2 (en) 2008-04-29 2013-10-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formation exchange mechanisms to achieve network QoS in wireless cellular systems
EP2184936B1 (en) * 2008-11-05 2010-10-13 Alcatel Lucent Synchronisation method between base stations,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base station thereof
KR100964438B1 (ko) * 2008-12-19 2010-06-16 성균관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효과적인 다중 셀 간섭 제어 서비스 방법 및 그 장치
JP5381194B2 (ja) * 2009-03-16 2014-01-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プログラム、中継ノード、および通信方法
JP5170302B2 (ja) * 2009-03-17 2013-03-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576908B1 (ko) 2009-07-15 2015-12-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셀 간 협력적 간섭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US8089870B2 (en) 2009-07-22 2012-01-03 Cisco Technology, Inc. QoE based admission control
JP5601803B2 (ja) * 2009-08-06 2014-10-0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基地局
WO2011045658A1 (en) * 2009-10-16 2011-04-2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Joint uplink data processing by plural base stations
WO2011068421A1 (en) * 2009-12-02 2011-06-09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for optimizing processing load associated with determination of best quality data
US9083772B2 (en) * 2010-04-30 2015-07-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Exchanging data associated with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with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5275374B2 (ja) * 2011-01-17 2013-08-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複数のアンテナを用いて端末と周波数多重通信を行なう基地局と、基地局と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て接続される制御局
EP2720503A4 (en) 2011-06-06 2014-10-29 Fujitsu Ltd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5621924B2 (ja) * 2011-06-06 2014-11-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
WO2013019130A1 (en) 2011-07-29 2013-02-07 Motorola Solutions Inc. High reliability redundant voting system for a signal received by voting processor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695227B (zh) * 2012-06-04 2015-05-27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家用基站协作传输数据的方法及家用基站
EP3000271B1 (en) * 2013-05-23 2017-11-1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ignalling scheme
US9986461B2 (en) * 2013-12-24 2018-05-2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n-demand radio coordination in a software-defined network
US9906973B2 (en) 2014-11-28 2018-02-2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Evolved NodeB and traffic dispatch method thereof
WO2020167242A1 (en) * 2019-02-15 2020-08-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s for desired buffer size target time
US20220095309A1 (en) * 2020-09-21 2022-03-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nterference reduction and coordination
JP2023178860A (ja) * 2022-06-06 2023-12-18 Kddi株式会社 通信サービスの要求に基づく通信制御を行う基地局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695A (en) * 1866-04-03 Improved process of generating gases to be used for motive power
JPH08107382A (ja) 1994-10-05 1996-04-23 Tec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5701585A (en) 1994-12-12 1997-12-2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obile assisted handoff
US5953346A (en) * 1996-06-27 1999-09-1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selectively suppresses data transmissions during establishment of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US6198928B1 (en) 1995-08-31 2001-03-06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Handover method, and a cellular radio system
US20050048963A1 (en) * 1996-06-03 2005-03-03 Kubler Joseph J. Configurable premises based wireless network and operating protocol
DE69736723T2 (de) * 1996-12-27 2007-09-13 Ntt Docomo, Inc. Anrufannahmesteuerungsverfahren für cdma mobilfunksystem und mobilstation
US6167237A (en) * 1997-02-28 2000-12-26 U.S. Philips Corporation Univers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 transmission protocol,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tation, and a radio base station
WO1998038821A1 (en) 1997-02-28 1998-09-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 univers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 transmission protocol,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tation, and a radio base station
FI102866B1 (fi) * 1997-04-09 1999-02-26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Häiriöiden vähentäminen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ssä
GB2327014B (en) 1997-06-30 2002-04-2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6353729B1 (en) * 1997-11-14 2002-03-0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Using an RF repeater in CDMA applications to combat interference caused by a non-collocated radio
FI980229A (fi) * 1998-02-02 1999-08-03 Nokia Networks Oy Menetelmä liikennekanavapyynnön käsittelemiseksi
US6895245B2 (en) 1998-03-06 2005-05-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ion(Publ) Telecommunications interexchange measurement transfer
US6169898B1 (en) 1998-07-16 2001-01-02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maintaining a selected quality of service level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597705B1 (en) 1998-09-10 2003-07-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tributed optimal reverse link scheduling of resources, such as a rate and pow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330451B1 (en) 1998-10-13 2001-12-1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electively delaying data communic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o provide voice communications capacity
SE521227C2 (sv) * 1999-02-22 2003-10-14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obilradiosystem och ett förfarande för kanallokering i ett mobilradiosystem
US6683853B1 (en) 1999-12-01 2004-01-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ynamic upgrade of quality of service in a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JP4348844B2 (ja) 2000-07-25 2009-10-2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Cdmaセルラー通信システム、cdma基地局装置及びオーバーリーチ検出方法
US6606496B1 (en) 2000-08-25 2003-08-1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Reverse link other cell interference locator and handoff trigger for wireless network
JP3479840B2 (ja) * 2000-11-22 2003-12-1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制御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並びに移動局
US7006828B1 (en) * 2001-02-12 2006-02-28 Via Telecom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ell selection handoff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378145A1 (en) * 2001-03-28 2004-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management for point-to-multipoint servi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65739B2 (en) 2004-02-03 2015-06-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nd-to-end quality of service (QoS)
CN1918937B (zh) * 2004-02-03 2019-05-31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提供端对端服务质量的方法和设备
CN100465902C (zh) * 2005-06-28 2009-03-04 株式会社查纳位资讯情报 信息终端、计算机资源管理方法和虚拟计算机的运行切换方法
WO2010073059A1 (zh) * 2008-12-26 2010-07-01 夏普株式会社 协作通信方法及系统、用户设备、基站、程序和存储介质
CN106465350A (zh) * 2014-05-08 2017-02-22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帮助ue减少干扰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20358A (zh) * 2014-09-28 2015-01-28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电力通信网中的QoS业务控制方法
CN106470446A (zh) * 2015-08-20 2017-03-01 株式会社东芝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CN106470446B (zh) * 2015-08-20 2019-10-18 东芝存储器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199144A (ja) 2003-07-11
US20030117964A1 (en) 2003-06-26
EP1322132A2 (en) 2003-06-25
JP3927027B2 (ja) 2007-06-06
EP1322132A3 (en) 2004-01-07
DE60228193D1 (de) 2008-09-25
CN1198473C (zh) 2005-04-20
KR20030053048A (ko) 2003-06-27
KR100544987B1 (ko) 2006-01-24
US7417963B2 (en) 2008-08-26
SG107630A1 (en) 2004-12-29
EP1322132B1 (en) 2008-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8473C (zh) 资源控制系统、方法及使用该系统、方法的基站和移动站
CN1189058C (zh) 通信终端装置和基站装置
CN1264319C (zh) 利用基于应用的释放模式的选择在分组无线业务中传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226892C (zh) 基站、控制装置、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CN1171477C (zh) 处理全球移动通信网的越区切换请求的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666444A (zh) 分组通信系统、分组通信方法、基站、移动站、控制装置与分组通信程序
CN1529965A (zh) 公用信道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224190C (zh) 无线电基地台与无线电基地台选定方法及无线电终端
CN1879440A (zh) 移动台、通信系统、通信控制方法
CN1791274A (zh) 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771752A (zh) 基站装置和移动通信系统
CN1620766A (zh) 适用于在umts中的mbms数据预定发送的方法
CN1358380A (zh) 对话务信道消息按优先序列排列的系统和方法
CN1929338A (zh) 蜂窝网和泛在网的融合方法和设备
CN1620768A (zh) 对高速下行链路分组接入系统使用定时器避免拖延时间的系统和方法
CN1860808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770663A (zh) 媒体存取控制单元、移动无线装置及映像数据的方法
CN1791249A (zh) 无线基站和移动台
CN1905738A (zh)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电基站和无线电移动站
CN1829121A (zh) 分组发送控制装置、分组发送控制方法
CN1373580A (zh) 无线电信道设定方法与无线电网络控制装置并基地台与移动通信系统
CN1455554A (zh) 网际协议上的话音网络系统
CN101040456A (zh) 无线基站、无线线路控制站、移动通信系统以及移动通信方法
CN1513274A (zh) 无线网络系统及无线通信控制方法
CN1852347A (zh) 掉话故障信息的上报方法、装置及掉话故障原因定位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