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55897A -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55897A
CN1355897A CN00808998.1A CN00808998A CN1355897A CN 1355897 A CN1355897 A CN 1355897A CN 00808998 A CN00808998 A CN 00808998A CN 1355897 A CN1355897 A CN 1355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developing
developing cell
cell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089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岛典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55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558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78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more than on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e.g. one for every monocolour ima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05Details of unit
    • G03G15/0121Details of unit for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15/014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 G03G15/0147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 G03G15/0152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onto which the monocolour toner images are superposed before common transfer from the recording member
    • G03G15/0173Structure of complete machines using a single reusable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 onto which the monocolour toner images are superposed before common transfer from the recording member plural rotations of recording member to produce multicoloured copy, e.g. rotating set of developing uni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1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for producing multicoloured copies
    • G03G2215/0103Plural electrographic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09Single transfer point used by plural recording members
    • G03G2215/0116Rotating set of recording memb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在装置本体的左右侧板(52L、52R)的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在承载架(2)旋转时对显影单元(3Y、3C、3M、3Bk)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的导轨(53L、53R)。导轨(53L、53R)呈以承载架(2)的旋转中心为中心向下方弯曲的圆弧形形成,以该导轨(53L、53R)对显影单元(3Y、3C、3M、3Bk)的两个端部进行支持。可提供一种不必设置锁定机构便能够防止显影单元从承载架(2)中脱落的、显影单元的拆装操作便于进行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Description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应用于彩色打印机、彩色复印机、彩色传真机等中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特别是,通过电子照相方式使多色的色料图像重合从而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这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通常使用4色(黄、红、蓝、黑)显影单元。并且,这些显影单元被收容在得到装置本体支持而能够在垂直面内旋转的承载架中,使得各色显影单元的感光体能够在成像位置和另外的避待位置之间顺序移动,从而实现显影单元的转换。
作为如上所述将多个显影单元收容在承载架内、使之在垂直面内旋转这种型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需要设置防止各显影单元从承载架中脱落的机构。下面,就具有这种机构的现有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承载架周围的结构,结合图12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在承载架101的内部设置有自其旋转中心以90度的间隔呈辐射状设置的4片承载架增强板109,该承载架增强板109还起着将承载架101的内部分成4部分的分隔板的作用。并且,在4个部分的各自的空间内容纳各显影单元102。
在承载架101的被分成4部分的各空间内设置有对各显影单元102进行导向的承载架导向槽105和导向销槽106。承载架导向槽105的终端部分稍大。而在导向销槽106的终端附近设置有其前端位于导向销槽106内的单元锁定部件107,单元锁定部件107在单元锁定弹簧108的作用下始终趋向导向销槽106的方向。另一方面,在各显影单元102中,设有以承载架导向槽105对其进行导向的显影单元旋转轴103、以及以导向销槽106对其进行导向的显影单元导向销104。在这里,显影单元旋转轴103的断面形状呈长圆形。并且,当将各显影单元102从上方插入承载架101内之后,若使显影单元102向箭头方向旋转,则显影单元导向销104将超越单元锁定部件107而被锁定。此时,处于显影单元旋转轴103与承载架导向槽105的终端部分相卡合的状态。靠上述双重锁定以防止各显影单元102从承载架101中脱落。
但是,如上所述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由于设有锁定机构,因此将显影单元安装到装置本体上或者从装置本体上拆下显影单元时要进行两个动作,显影单元的拆装较为麻烦。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必设置锁定机构而能够防止显影单元从承载架中脱落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构成的特征是,具备:具有颜色各不相同的色料和显影机构的多个显影单元;对所说多个显影单元使之可相对于装置本体自由拆装地进行保持的承载架;使所说承载架旋转、使所说多个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和避待位置之间顺序移动而进行转换的承载架驱动机构;将所说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处相对于装置本体定位在标准位置上的单元定位机构;在所说承载架旋转时对所说显影单元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的导轨;以及将通过所说多个显影单元而形成的色料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上的转印机构。根据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构成,能够使显影单元在被夹在承载架和导轨中间的状态下旋转,因此,显影单元的移动轨迹稳定。此外,由于不需要设置防止显影单元从承载架中脱落的锁定机构等,因此,当显影单元位于承载架内的上方时,其拆装可一“触”而就。
此外,前述本发明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构成中,最好是,导轨固定在装置本体的左右的侧板上,以所说导轨对显影单元的两个端部进行支持。根据该最佳实施例,导轨可以由较小的部件构成。
此外,前述本发明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构成中,最好是,导轨呈以承载架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弧状形成,并且,所说导轨的圆弧的两分点(将圆弧两等分的点)位于承载架的旋转中心的更下方。根据该最佳实施例,能够切实防止显影单元脱落。
此外,前述本发明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构成中,最好是,当多个显影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位于导轨与承载架的旋转中心所形成的扇形范围之外时,其能够相对于装置本体进行拆装。根据该最佳实施例,只要将显影单元上提便能够将显影单元取下,而只要将显影单元下按便能够将显影单元装上。
此外,前述本发明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构成中,最好是,在单元定位手段将显影单元定位在成像位置上时显影单元不与导轨接触。根据该最佳实施例,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不与导轨接触,因此,能够使显影单元的定位准确。此外,可做到定位之后不会有妨碍形成良好图像的外力施加在显影单元上。
此外,前述本发明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1构成中,最好是,多个显影单元各自具有与之成一体的、表面可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体,承载架旋转时与导轨接触并滑动的显影单元导向部设置在所说感光体的左右两个端部处。根据该最佳实施例,能够在曝光后的感光体不与导轨及本体一侧的其它部件接触的情况下,对承载架旋转时显影单元的移动轨迹切实进行限制。此外,在这种场合下,最好是,显影单元导向部设置在承载架的旋转中心与感光体的中心二者的连接线上。根据该最佳实施例,能够使承载架旋转时感光体在中间转印带上进行滑动时的接触长度(不可印刷区域)减小到最小限度。进而,在这种场合下,最好是,在所说导轨的局部设置有凹部,以使得在单元定位手段将显影单元定位在成像位置上时显影单元导向部不会与导轨接触。根据该最佳实施例,可防止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与导轨接触,因此,能够使显影单元定位准确。此外,能够做到不会有妨碍形成良好图像的外力施加在显影单元上。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2构成的特征是,具备:具有颜色各自不同的色料和显影机构的多个显影单元;对所说多个显影单元使之可相对于装置本体自由拆装地进行保持的承载架;使所说承载架旋转、使所说多个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和避待位置之间顺序移动而进行转换的承载架驱动机构;将所说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处相对于装置本体定位在标准位置上的单元定位机构;将所说承载架相对于装置本体定位在标准位置上的承载架定位机构;以及将通过所说多个显影单元而形成的色料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上的转印机构。根据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2构成,即使进行印刷动作时有旋转力施加在承载架上,也能够使承载架保持在准确的位置上。此外,定位机构是与承载架驱动机构相独立地设置的,因此,对承载架驱动机构停止位置的精度要求可以降低。
此外,前述本发明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2构成中,最好是,在显影单元与承载架定位于成像位置的状态下,与被定位的显影单元不同的显影单元能够相对于装置本体进行拆装。根据该最佳实施例,显影单元的拆装与成像能够在同一个承载架停止位置上进行,因此,不必单独设置用来拆装显影单元的承载架停止位置,使控制变得简单。此外,拆装显影单元时不会有因承载架旋转而妨碍显影单元拆装的情况发生。此外,在这种场合,最好是,在装置待机的状态下,承载架被固定在相对于装置本体的标准位置上。根据该最佳实施例,在待机状态下,只要打开装置上部的外罩,便可进行显影单元的更换。此外,在装置待机状态下打开装置上部的外罩时不会误操作承载架转动。
此外,前述本发明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2构成中,最好是,单元定位机构和承载架定位机构均由可在平行于承载架的旋转轴的方向上往复运动的销构成。根据该最佳实施例,能够以一个驱动源和传递部件实现显影单元和承载架这两个部件的定位,因此,可使结构简化。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3构成的特征是,具备:具有颜色各自不同的色料和显影机构的多个显影单元;对所说多个显影单元使之可相对于装置本体自由拆装地进行保持的承载架;使所说承载架旋转、使所说多个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和避待位置之间顺序移动而进行转换的承载架驱动机构;将通过所说多个显影单元而形成的色料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上的转印机构;在所说承载架的左右的某一端部的最外周部分上与所说承载架成一体地设置的承载架位置检测部;对所说承载架位置检测部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传感器;以及在所说显影单元上与之成一体地设置而与所说承载架位置检测部大致位于同一半径上的单元检测部。根据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3构成,由于位置检测部是在承载架和显影单元上与之成一体地设置的,因此,不必增加零部件便能够以一个传感器进行承载架位置的检测和显影单元有无的检测。
此外,本发明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3构成中,最好是,承载架位置检测部的数量与通过承载架进行保持的显影单元的数量相同,一个承载架位置检测部的形状与其它承载架位置检测部的形状不同。根据该最佳实施例,能够以一个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出承载架的旋转一周的原点,因此能够检测出颜色。
此外,本发明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3构成中,最好是,单元检测部的形状与承载架位置检测部的形状不同。根据该最佳实施例,对承载架位置检测和显影单元有无检测能够加以区别。
此外,本发明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3构成中,最好是,具有可在一个显影单元上设置多个单元检测部的结构。根据该最佳实施例,能够检测出显影单元所具有的信息,例如,内装的色料和感光体感光度的不同和发送地的不同等。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4构成是一种具备:具有颜色各自不同的色料和显影机构的多个显影单元;对所说多个显影单元使之可相对于装置本体自由拆装地进行保持的承载架;使所说承载架旋转、使所说多个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和避待位置之间顺序移动而进行转换的承载架驱动机构;以及将通过所说多个显影单元而形成的色料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上的转印机构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是,所说承载架由能够将所说显影单元大致定位的左右的承载架侧板、以及连结所说左右的承载架侧板的中空的管件构成,而且,所说管件由分为两个部分的薄板状的管构成部件构成。根据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4构成,中空的管件分为两个部分,因此,能够获得价格低廉的管件。
此外,前述本发明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4构成中,最好是,分为两个部分的管构成部件中,一个管构成部件至少具有一个与承载架的旋转中心轴相垂直地设置的凸部,另一个管构成部件具有可与所说凸部嵌合的凹部。根据该最佳实施例,当管件受到扭转时,能够防止两个管构成部件在平行于承载架的旋转轴的方向上滑动,可大幅度提高管件的抗扭转刚性。
此外,前述本发明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4构成中,最好是,管件的垂直于承载架旋转中心轴的断面的形状为多边形。根据该最佳实施例,可使用能够以一般压力加工低成本制造的管构成部件,获得成本更为低廉的中空的管件。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5构成为一种具备:具有颜色各自不同的色料和显影机构的多个显影单元;感光体;对所说多个显影单元使之可相对于装置本体自由拆装地进行保持的承载架;使所说承载架旋转、使所说多个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和避待位置之间顺序移动而进行转换的承载架驱动机构;使所说感光体曝光的曝光机构;以及将所说感光体上形成的色料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上的转印机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是,所说曝光机构是以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的激光扫描器,作为所说激光扫描器的构件的结像用透镜和反射镜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配置在所说多个显影单元的旋转移动轨迹的内侧。根据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5构成,能够使装置的结构紧凑。
此外,前述本发明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5构成中,最好是,具有固定在装置本体的左右的侧板上对承载架的旋转中心轴进行保持的承载架旋转轴部件,反射镜在与所说承载架的旋转中心轴大致一致的位置处固定在所说承载架旋转轴部件上。根据该最佳实施例,能够使反射镜安装位置的误差达到最小。另外,在这种场合,最好是,承载架旋转轴部件安装成可相对装置本体的左右的侧板旋转。根据该最佳实施例,只要旋转承载架旋转轴部件便能够简单地对反射镜的角度进行调整。其结果,不必另外增加调整角度用的部件,有助于降低成本。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6构成为一种具备:具有颜色各自不同的色料和显影机构的多个显影单元;对所说多个显影单元使之可相对于装置本体自由拆装地进行保持的承载架;使所说承载架旋转、使所说多个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和避待位置之间顺序移动而进行转换的承载架驱动机构;以及将通过所说多个显影单元而形成的色料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上的转印机构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是,所说显影单元以能够在平行于所说承载架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上往复移动地被保持在所说承载架的内部。根据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6构成,由于显影单元能够在承载架内往复运动,因此,能够将把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处相对于装置本体进行定位的单元定位机构的一部分固定地支持在装置本体上,提高了定位精度,而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制造。
此外,前述本发明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6构成中,最好是,具有:设置在所说显影单元上与所说承载架的旋转中心轴相垂直的端面上的、向所说显影单元提供形成图像所必需的电压或电流的单元供电端子;以及设置在装置本体上的、在所说显影单元位于成像位置时与所说单元供电端子直接接触而进行供电的本体供电端子。根据该最佳实施例,由于显影单元能够在承载架的旋转中心轴方向上往复运动,因此,在承载架进行旋转时,单元供电端子或者不与本体供电端子接触,或者即使接触其接触压力也极小,因此,能够减轻磨摩擦损耗导致端子表面发生质的变化、减少摩擦噪音。此外,由于单元供电端子是与显影单元的定位机构相连动而与本体供电端子接触的,因此,不必设置专用的驱动源便能够实现两个端子的连接。
上述最佳实施例中,最好是,还具有将所说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相对于装置本体定位在标准位置上的单元定位机构,所说单元定位机构包括能够在平行于上述承载架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上移动且在该方向上对所说显影单元的位置进行限制的一对单元定位销,在利用设有所说本体供电端子的一侧的单元定位销对所说显影单元的位置大致进行限制之后,利用另一个单元定位销对所说显影单元进行位置限制。根据该最佳实施例,在进行显影单元的定位时,可使显影单元在承载架的旋转轴的方向上的移动量达到最小,能够防止本体供电端子的变形和损坏,防止因单元供电端子与本体供电端子之间的滑动而导致两个端子磨损。而且,通过另一个单元定位销的移动,可使显影单元的位置限制和本体供电端子与单元供电端子的连接同时完成,能够以简单的结构高效率地工作。
此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7构成是一种具备:具有颜色各自不同的色料和显影机构和提供形成图像所必需的电压或电流的单元供电端子的多个显影单元;对所说多个显影单元使之可相对于装置本体自由拆装地进行保持的承载架;使所说承载架旋转、使所说多个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和避待位置之间顺序移动而进行转换的承载架驱动机构;以及将通过所说多个显影单元而形成的色料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上的转印机构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当所说显影单元位于成像位置之外的位置上时与所说单元供电端子直接接触而将所说显影单元上所残留的电荷除去的除电机构。根据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7构成,在成像结束后显影单元进行旋转并再次在成像位置使单元供电端子与本体供电端子接触时,残留在显影单元上的电荷向本体供电端子放电,从而能够减少噪声的发生。
前述本发明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第7构成中,最好是,除电手段由阻值为1kΩ~10MΩ的挠性材料构成,并呈接地状态固定在装置本体上。根据该最佳实施例,进行放电时能够避免剧烈放电。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对本发明一实施形式中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整体结构加以展示的剖视简图。
图2是对本发明一实施形式中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承载架周围的结构加以展示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形式中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承载架周围的右侧视图。
图4是显影单元被解除定位状态下的、图3的A向视图。
图5是显影单元被定位状态下的、图3的A向视图。
图6是对本发明一实施形式中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单元定位机构及承载架定位机构加以展示的、图3的D向视图。
图7是对本发明一实施形式中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单元定位机构及承载架定位机构加以展示的、图3的C-C剖视图,图7(A)示出显影单元及承载架被解除定位的状态,图7(B)示出被定位后的状态。
图8是对本发明一实施形式中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承载架加以展示的立体分解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形式中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承载架周围的左侧视图。
图10(A)~图10(C)是对本发明一实施形式中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单元定位的工作原理加以展示的简图。
图11是对构成本发明一实施形式中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承载架的管件的另一个例子加以展示的剖视图。
图12是对现有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承载架周围的结构加以展示的简图。
发明的最佳实施形式
下面,结合实施形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对本发明一实施形式中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整体结构加以展示的剖视简图,图2是对本发明一实施形式中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承载架周围的结构加以展示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形式中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承载架周围的右侧视图,图4是显影单元被解除定位状态下的、图3的A向视图,图5是显影单元被定位状态下的、图3的A向视图,图6是对本发明一实施形式中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单元定位机构及承载架定位机构加以展示的、图3的D向视图,图7是对本发明一实施形式中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其单元定位机构及承载架定位机构加以展示的、图3的C-C剖视图,图8是对本发明一实施形式中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承载架加以展示的立体分解图,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形式中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承载架周围的左侧视图。
如图1所示,在该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的约中央部位,呈圆环状配置有黄、蓝、红、黑等颜色用的断面大致为扇形的显影单元3Y、3C、3M、3Bk。由其构成显影单元组。在这里,各显影单元3具有感光体30、显影辊31、以及使感光体30均匀地带负电的电晕带电器32,感光体30处于自显影单元3的旋转外周面露出的状态。呈圆环状配置的显影单元3Y、3C、3M、3Bk以能够相对于装置本体1自由拆装的状态被保持在承载架2中。承载架2由能够将显影单元3大致定位的左右的承载架侧板21L、21R和将承载架侧板21L、21R连结起来的管件22构成(参照图1、图2、图8)。在承载架侧板21R的外侧形成有与之成一体的承载架齿轮23,承载架齿轮23与设置在本体上的承载架驱动机构(未图示)相连结(参照图2、图3)。这样,通过以承载架驱动机构驱使承载架2向箭头29方向旋转,可使得各颜色的显影单元3的感光体30在成像位置47和另外的避待位置之间顺序移动,从而实现显影单元3的转换。
在承载架2的附近配置有激光扫描器9,该激光扫描器9可产生信号光90,该信号光90是经过输入信号调制的激光束。激光扫描器9由半导体激光器(未图示)、多面反射镜10、第1反射镜11、第1透镜12、第2反射镜13等构成。半导体激光器所发射的信号光90经由多面反射镜10、第1反射镜11、第1透镜12、第2反射镜13等后从图1的黄色显影单元3Y和红色显影单元3C之间所形成的光路91中通过。信号光90穿过固定在管件22内的支持体16上的第2透镜14射向同样被固定在支持体16上的第3反射镜15,经反射后通过设置在显影单元3Y中的间隙35射向位于成像位置47的感光体30的右侧表面的曝光部,并沿母线方向对感光体30进行扫描使之曝光。于是,在显影单元3Y的感光体30上形成静电潜像。
此外,各显影单元3内容纳有各种颜色的色料33。色料33是将颜料混在聚酯树脂中而成的带负电的带电性物质,被依次供向显影辊31和感光体30,从而使感光体30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于是,在感光体30上便形成了色料图像。
在本实施形式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使各颜色的色料图像重合而合成为彩色图像的合成机构是以中间转印带4为核心构成。该中间转印带4的作用是,将在成像位置47处显影单元3的感光体30上所形成的色料图像拓印下来,并将拓印下来的色料图像转印到记录用纸18上。中间转印带4由以厚度为150微米的无接缝带状的半导电性(中电阻)聚碳酸酯为基底材料的树脂薄膜构成。该中间转印带4绕挂在铝制的辊5、6、7上。辊5是驱动中间转印带4的驱动辊,随着该驱动辊5的旋转,中间转印带4能够向图1的箭头49方向旋转移动。辊7是使中间转印带4保持张力的张紧辊。辊6是将中间转印带4上的色料图像转印到记录用纸18上的二次转印辊42的背辊。
在本实施形式中,将中间转印带4的周长设定为例如比JIS(日本工业标准)所规定的A4纸张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约97mm)长若干,将辊5、6、7布置成能够使中间转印带4绕挂于其间。此外,中间转印带4上位于辊5与辊7之间的部分轻轻压触在感光体30上。
在图1所示的状态下,辊5与辊7上施加有+1kV的电压,利用该电压进行从感光体30到中间转印带4的一次转印。此外,辊6被电气接地。用来向记录用纸18进行二次转印的二次转印辊42以中间隔着中间转印带4而与辊6相向地进行配置。该二次转印辊42,由表面经过低阻处理的氨基甲酸乙酯泡沫构成,能够相对于中间转印带4进行从动旋转。二次转印辊42的轴承保持机构的结构为使其能够处于两种状态,即,轻轻压触在中间转印带4上而能够从动地旋转的状态、以及脱离中间转印带4而避待的状态。图1示出二次转印辊42轻轻压触在中间转印带4上的状态。可在该二次转印辊42的轴上施加约+700V电压。
在装置本体1的下部配置有供纸单元17,通过供纸辊19可将记录用纸18从该供纸单元17供向中间转印带4和二次转印辊42二者的夹持部之间。
在中间转印带4的附近设有用来对中间转印带4进行清扫的清洗辊8。清洗辊8的结构为使其能够处于相对于中间转印带4压触或脱离的两种状态。
在从中间转印带4与二次转印辊42二者的夹持部送来的记录用纸18的下游侧配置有定影辊43和加压辊44,通过该定影辊43和加压辊44可将二次转印后的记录用纸18上的色料图像定影。
由中间转印带4、辊5、6、7等构成的转印带单元在安装到装置本体1上后即被可靠地定位在既定位置上,面向成像位置47的部分与显影单元3的感光体30相接触。同时,转印带单元的各部与本体部分实现电气连接,驱动辊5连结到本体部分的驱动机构上,从而处于中间转印带4可旋转的状态。
此外,图1中,40是阻尼辊,41是阻尼夹紧辊,45A、45B是排纸辊,46A、46B、46C、46D、46E是导纸器。
如图8所示,连结承载架侧板21L、21R的管件22由与承载架2的旋转中心轴相垂直的截面为正方形的中空的管件构成,各颜色的显影单元3Y、3C、3M、3Bk能够以顺沿于管件22的各个面的状态进行装配。此外,管件22由分为两部分的薄板状的管构成部件22A、22B构成,各管构成部件22A、22B以其与承载架2的旋转中心轴相垂直的截面约为“コ”字形的形状形成。在管构成部件22B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边上,在其两个端部附近与之成一体地形成有朝向管构成部件22A的凸部26,在管构成部件22A的长度方向的一个边上,与之成一体地形成有可与凸部26嵌合的凹部27。此外,在管构成部件22A、22B的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边上,同样分别与之成一体地形成有凸部26和凹部27。这样,通过管构成部件22A、22B的凸部26与凹部27的嵌合,可构成中空的管件22。当管件22如上构成时,可采用能够通过一般的压力加工低成本进行制造的管构成部件22A、22B,从而获得价格低廉的管件22。此外,在管件22受到扭转时,能够防止两个管构成部件22A、22B向平行于承载架2的旋转轴的方向滑动,因此,能够大幅度提高管件22的抗扭转刚性。
如图1~图3所示,在装置本体1的左右侧板52L、52R的内表面上分别固定有在承载架2旋转时对显影单元3Y、3C、3M、3Bk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的导轨53L、53R。导轨53L、53R呈以承载架2的旋转中心为中心向下方弯曲的圆弧状形成,从而能够以该导轨53L、53R对于显影单元3的两个端部进行支持。由于导轨53L、53R如上构成,因此,能够以较小型的部件构成导轨53L、53R。此外,由于导轨53L、53R的两分点(将圆弧状导轨53L、53R的长度两等分的点)位于比承载架2的旋转中心更下方的位置上,因此,能够切实防止显影单元3脱落。
如上所述,由于在装置本体1的左右侧板52L、52R的内表面设置了在承载架2旋转时对显影单元3Y、3C、3M、3Bk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的导轨53L、53R,使得显影单元3能够以被夹在承载架2和导轨53L、53R之间的状态旋转,因此,可使得显影单元3的移动轨迹稳定。此外,不需要用来防止显影单元3从承载架2中脱落的锁定机构等,因此,当显影单元3位于承载架2内的上方时,其拆装可一“触”而就。此外,当显影单元3Y、3C、3M、3Bk中的一个(图1、图3的状态下为显影单元3Y)定位在成像位置47处时,剩下的三个显影单元3中的一个(图1、图3状态下为显影单元3Bk)将位于由承载架2的旋转中心与导轨53L、53R构成的扇形范围之外,可在箭头95的方向上相对于装置本体1进行拆装,因此,只要上提显影单元3便能够将显影单元3取下,而只要将显影单元3下推便能够将显影单元3装上。
在装置本体1的左右侧板52L、52R上,与承载架2的旋转中心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圆孔73L、73R。于是,在将承载架2配置在装置本体1的左右侧板52L、52R之间、并且使开设于左右的承载架侧板21L、21R的中心处的圆孔92L、92R(92L未图示)与装置本体1的左右侧板52L、52R的圆孔73L、73R对齐的状态下,通过从装置本体1的左右侧板52L、52R的外侧将承载架旋转轴部件54L、54R插入圆孔92L、92R中,便能够可够旋转地对承载架2进行支持。此外,在中空的管件22的内部配置有呈被固定在支持体16上的状态配置的、作为激光扫描器9的构件的结像用的第2透镜14和第3反射镜15,支持体16是通过承载架旋转轴部件54L、54R而固定在装置本体1的左右侧板52L、52R上的。即,结像用的第2透镜14和第3反射镜15是在显影单元3Y、3C、3M、3Bk的旋转移动轨迹的内侧与承载架2的旋转不相关地配置的。于是,由于如上所述,作为激光扫描器9的构件的结像用的第2透镜14和第3反射镜15是配置在显影单元3Y、3C、3M、3Bk的旋转移动轨迹的内侧的,因此能够做到装置的结构紧凑。另外,在这里,虽然第3反射镜15是通过支持体16和承载架旋转轴部件54L、54R固定在装置本体1上的,但由于显影单元3Y、3C、3M、3Bk被保持在承载架2上进行旋转,因此,只要将第3反射镜15在与承载架2的旋转中心大致对齐的位置直接固定在对承载架2的旋转中心轴进行支承的承载架旋转轴部件54L、54R上,便能够使第3反射镜15的安装位置的误差达到最小。此外,在中空的管件22上,在感光体曝光用的信号光90所通过的共计8处设有曝光窗93。而且,在承载架旋转轴部件54L、54R上,各自间隔120度在3处设有螺钉紧固用的圆弧形的长孔54A,由此,能够可旋转地将承载架旋转轴部件54L、54R安装在装置本体1的左右侧板52L、52R上。若采用这样的结构,则在第3反射镜15于与承载架2的旋转中心轴大致对齐的位置通过支持体16固定在承载架旋转轴部件54L、54R上的场合,只旋转承载架旋转轴部件54L、54R,便能够对第3反射镜15的角度进行调整。因此,不必另外增设调整角度用的零部件,有助于降低成本。
如图3、图4所示,在各显影单元3Y、3C、3M、3Bk的感光体30的左右两个端部上固定有凸缘36L、36R,该凸缘36L、36R得到感光体轴承37L、37R的支持而能够自由旋转。此外,在感光体轴承37L、37R上,与之成一体地设置有承载架2旋转时与导轨53L、53R接触滑动的显影单元导向部39L、39R。该显影单元导向部39L、39R突出地配置在承载架2的旋转中心与感光体30的旋转中心二者的连接线上,由此,能够在曝光后的感光体30不与导轨53L、53R及本体一侧的其它部件接触的情况下,切实地对承载架2旋转时的显影单元3Y、3C、3M、3Bk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此外,还能够使承载架2旋转时感光体30在中间转印带4上滑动的长度(中间转印带4上感光体30滑动的部分不能够进行色料图像的转印,成为不可印刷区域)减少到最小限度。此外,在导轨53L、53R的成像位置47处形成有凹部53A,以使得在以后述的单元定位手段将显影单元3定位在成像位置47而进行成像时,显影单元导向部39L、39R不会与导轨53L、53R接触。这样,能够防止在成像位置47处,显影单元3包括显影单元导向部39L、39R在内与导轨53L、53R接触,因此,能够使显影单元3准确定位。此外,还能够防止妨碍形成良好图像的外力施加在显影单元3上。
如图2、图3、图4所示,在感光体30的左右两端上所固定的凸缘36L、36R上设有显影单元3定位用的锥形孔。此外,通过将凸缘36L、36R插入设置在承载架侧板21L、21R上的U形槽28L、28R内,可将显影单元3在承载架2上大致定位。此外,显影单元3自身以在平行于承载架2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上能够往复移动的状态被保持在承载架2内。而且,在位于成像位置47处的感光体30的左右侧方,以贯穿装置本体1的左右侧板52L、52R的状态配置有在平行于承载架2的旋转轴的方向上可往复移动的单元定位销55L、55R。而在单元定位销55R的前端部设有垂直于单元定位销55R的卡止销56,在凸缘36R的前端部设有卡止销56可与之卡止的卡止槽38。这样,当既定的显影单元3随着承载架2的旋转而来到成像位置47时,使单元定位销55L、55R向内方移动,与固定在感光体30上的左右两端的凸缘36L、36R的锥形孔卡合,同时,使单元定位销55R的卡止销56卡止在感光体30侧的卡止槽38内,将既定的显影单元3在成像位置47处定位在相对于装置本体1的标准位置上(图5的状态)。
在显影单元3如上所述地定位在成像位置47上之后,通过以未图示的驱动机构驱动单元定位销55R旋转,可将转矩经由卡止销56传递到感光体30上,感光体30在图3中向反时针方向旋转,进行成像。
当驱动感光体30旋转时,显影单元3将受到使其以感光体30的旋转轴为中心向与感光体30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旋转力的作用,但由于设置在显影单元3的右侧侧面上的止挡销34与设置在承载架侧板21R的内壁面上的止挡槽23的侧壁相抵触,防止了显影单元3的旋转。于是,能够防止显影单元3与导轨53L、53R接触。如上所述,由于利用单元定位销55L、55R将显影单元3的感光体30相对于装置本体1进行定位,利用止挡销34和止挡槽23防止显影单元3围绕感光体30旋转,因此,能够在将感光体30稳定地支持在既定位置的情况下使其旋转而进行成像。而且,在旋转过程中外力或振动等不容易施加到感光体30上,能够良好地进行成像。作为止挡槽23,如图3所示,为了在拆装显影单元时能够对止挡销34进行导向,是与位于拆装位置的显影单元(图3的状态下为显影单元3Bk)的拆装方向95相平行地形成。
此外,与单元定位销55R相平行地设置有承载架定位销57,承载架定位销57处于贯穿装置本体1的右侧板52R的状态。此外,在承载架侧板21R上开设有可与承载架定位销57相卡合的卡合孔24,在以单元定位销55R将既定的显影单元3在成像位置47定位在相对于装置本体1的标准位置上的同时,使承载架定位销57与承载架侧板21R的卡合孔24卡合,从而能够将承载架2定位在相对于装置本体1的标准位置上。
另外,在既定的显影单元3(图3的状态下为显影单元3Y)和承载架2已定位的状态下,其它的显影单元3(图3的状态下为显影单元3Bk)处于能够相对于装置本体1进行拆装的状态。因此,显影单元3的拆装和成像能够在同一承载架停止位置进行,故不必单独设置旨在进行显影单元3的拆装的承载架停止位置,使得控制变得简单。此外,显影单元3拆装时也不会发生承载架2旋转而妨碍显影单元3拆装的情况。
此外,在装置待机的状态下,承载架2也是呈定位状态被固定住的。因此,在待机状态下,只要将装置上部的外罩打开,便能够进行显影单元3的更换。而且,在装置待机时也不会在打开装置上部的外罩时误使承载架2转动。
可使得单元定位销55L、55R和承载架定位销57在平行于承载架2的旋转轴的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机构如下所述。在这里,以单元定位销55R和承载架定位销57为例进行说明。即,如图3、图6、图7所示,设置在装置本体1的右侧板52R上的、能够以销60为中心摇动的杆件61的一端与单元定位销55R和承载架定位销57的后端部相连结,杆件61始终使单元定位销55R向离开感光体30的锥形孔的方向依附。而杆件61的另一端与驱使杆件61摇动的偏心凸轮59接触,凸轮59则能够在马达58的驱动下旋转。因此,通过以马达58驱动凸轮59旋转,可使杆件61摇动而使得单元定位销55R和承载架定位销57在平行于承载架2的旋转轴的方向上往复运动。通过采用上述结构,使得能够以一个驱动源(马达58)和传递部件(凸轮59、杆件61)实现显影单元3和承载架2这两个部件的定位,因此,能够简化结构。单元定位销55L的往复运动也是靠与上述同样的机构实现的。
如上所述,能够在成像位置47处将显影单元3和承载架2相对于装置本体1进行定位,因此,即使在进行印刷工作时在承载架2上施加有旋转力,也能够使承载架2保持在准确的位置上。此外,由于定位机构是与承载架驱动机构相独立地设置的,因此,对承载架驱动机构所要求的停止位置的精度可以降低。
如图2、图3所示,在承载架侧板21R的最外周部分上,与之成一体地设有对应于各显影单元3Y、3C、3M、3Bk而设置的承载架位置检测用凸部25Y、25C、25M、25Bk,可通过设置在装置本体1的右侧板52R上的位置检测传感器71对承载架位置检测用凸部25Y、25C、25M、25Bk进行检测。在这里,承载架位置检测用凸部25Y的形状与承载架位置检测用凸部25C、25M、25Bk的形状不同。即,承载架位置检测用凸部25Y在承载架2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度设计得比承载架位置检测用凸部25C、25M、25Bk在承载架2的圆周方向上的长度长。由于如上所述,承载架位置检测用凸部25Y的形状与承载架位置检测用凸部25C、25M、25Bk的形状不同,因此,能够以一个位置检测传感器71检测出承载架2旋转一周时的原点,其结果,能够对颜色进行检测。
在各显影单元3Y、3C、3M、3Bk上与承载架2的旋转中心轴相垂直的右侧的端面上,与之成一体地设有单元检测用凸部72Y、72C、72M、72Bk。单元检测用凸部72Y、72C、72M、72Bk在与承载架位置检测用凸部25Y、25C、25M、25Bk约为同一半径的位置上形成,以使得能够通过位置检测传感器71对其进行检测。在这里,单元检测用凸部72Y、72C、72M、72Bk的形状与承载架位置检测用凸部25Y、25C、25M、25Bk的形状不同。即,单元检测用凸部72Y、72C、72M、72Bk的长度设计得比承载架位置检测用凸部25Y、25C、25M、25Bk的长度短。此外,与承载架位置检测用凸部25Y、25C、25M、25Bk分别各设有一个的情况相比,单元检测用凸部72Y、72C、72M、72Bk是以能够在各显影单元3Y、3C、3M、3Bk上分别设置多个(本实施形式中为两个)而构成。由于如上所述,单元检测用凸部72Y、72C、72M、72Bk的形状与承载架位置检测用凸部25Y、25C、25M、25Bk的形状不同,因此,能够对承载架2位置检测与显影单元3有无检测加以区别。此外,由于具有可在各显影单元3Y、3C、3M、3Bk上分别设置多个单元检测用凸部72Y、72C、72M、72Bk的结构,因此,能够检测出显影单元3所具有的信息,例如,检测出内装的色料和感光体感光度的不同以及发送地的不同等。
举一个例子来说,在图3的显影单元3C中,能够检测出这样的信息,即,当单元检测用凸部72C在承载架2旋转的方向上连续设有两个时,表示内装有高感光度感光体,当单元检测用凸部72C在承载架2旋转方向的下游侧仅设有一个时为中感光度感光体,而上游侧仅设有一个时内装有低感光度感光体。
由于如上所述,在承载架2和显影单元3上与之成一体地设置有用于位置检测的凸部,因此,不必增加零部件便能够进行承载架2的位置检测和显影单元3有无的检测。
如图2、图4、图9所示,在各显影单元3Y、3C、3M、3Bk上与承载架2的旋转中心轴相垂直的左侧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用来提供形成图像所必需的电压或电流的单元供电端子81。此外,在装置本体1的左侧板52L上与位于成像位置47的显影单元3的单元供电端子81相向的位置上设有单端支撑的弹簧片形状的本体供电端子82。此外,在承载架侧板21L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各显影单元3Y、3C、3M、3Bk相对应地设置的、受到单元滑动弹簧83作用力的作用的单元滑动销84(参照图9)。于是,各显影单元3Y、3C、3M、3Bk在承载架2内始终趋向于使单元供电端子81和本体供电端子82二者分离(趋向图4的右方)。另外,在图4中,85是将单元滑动销84保持在承载架侧板21L的内表面上的止挡。这样,当既定的显影单元3在成像位置47处被单元定位销55L、55R定位时,显影单元3将克服单元滑动销84的弹性力而向图4的左方滑动,本体供电端子82与该既定显影单元3的单元供电端子81直接接触,从而向显影单元3供电(参照图5)。
下面,对于既定的显影单元3随着承载架2的旋转而移动到成像位置47而处于图4的状态之后直到被单元定位销55L、55R定位成图5的状态为止的工作原理结合图10进行说明。
图10(A)示出显影单元3刚刚移动到成像位置47之后的状态,是与图4相同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如上所述,在单元滑动弹簧83的作用力的作用下,单元供电端子81和本体供电端子82二者是分开的。此外,如图6、图7所示,右侧的单元定位销55R得到杆件61的支持。而左侧的单元定位销55L通过螺旋压簧63得到杆件62的支持。螺旋压簧63具有对显影单元3在纸面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限制所需的足够的弹性系数。在该状态下,首先,驱动杆件62,使左侧的单元定位销55L向箭头M1方向(纸面的右方)移动。之后,如图10(B)所示,在单元定位销55L的前端与凸缘36L的锥形孔大体接触时停止对杆件62的驱动。然后,驱动杆件61,使右侧的单元定位销55R向箭头M2方向(纸面的左方)移动。使单元定位销55R插入凸缘36R的锥形孔内,卡止销56嵌合在形成于凸缘36R的端部上的卡止槽38内。之后,使单元定位销55R进一步向箭头M2方向移动。其结果,如图10(C)所示,显影单元3克服单元滑动弹簧83和螺旋压簧63的弹性力而向箭头M3方向(纸面的左方)移动。与此同时,单元供电端子81开始与本体供电端子82接触,进而将本体供电端子82向箭头M4方向推入。之后,单元定位销55R的移动停止,使显影单元3定位在成像位置47的标准位置上(参照图5)。如上所述,在使本体供电端子82一侧的单元定位销55R先移动并与显影单元3抵触而大致限定其位置之后,使相反一侧的单元定位销55R移动,使显影单元3滑动而完成定位。其结果,本体供电端子82的变形量在显影单元3定位结束时达到最大,在显影单元3定位的过程中不会使本体供电端子82发生不必要的变形。另外,正因如此,能够使单元供电端子81在本体供电端子82变形的过程中在本体供电端子82上需要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小限度。现在假设,从图10(A)的状态开始,与上述相反地,先使单元定位销55R向箭头M2方向移动而使得显影单元3向纸面左方滑动之后,再使单元定位销55L向箭头M1方向移动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单元定位销55R的移动而产生的显影单元3的趋向左方的惯性力的作用下,显影单元3将向既定位置的左方移动,从而有可能对本体供电端子82进行不必要的推压。其结果,将导致本体供电端子82发生塑性变形乃至损坏。此外,虽然从该状态起在单元定位销55L的作用下,也能够使显影单元3向右方移动而回到标准位置上,但由于显影单元3的往复移动,将导致单元供电端子81在本体供电端子82上的滑动距离增加,两个端子的磨损增大。
如上所述,显影单元3本身以能够在平行于承载架2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上往复移动的状态保持在承载架2内,在使单元定位销55L、55R向内方移动而将既定的显影单元3在成像位置47处相对于装置本体1定位在标准位置上时,该显影单元3向图4的左方移动,显影单元3的单元供电端子81与本体供电端子82相接触。因此,在承载架2旋转时,单元供电端子81或者与本体供电端子82不接触,或者即便接触其接触压力也极小,因此,能够减轻摩擦损耗导致端子表面发生质的变化、减少摩擦噪声的发生。此外,由于单元供电端子81是与显影单元3的定位机构相连动地与本体供电端子82进行接触的,因此,不必设置专用的驱动源便能够实现两个端子的连接。
此外,若将显影单元3能够在平行于承载架2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上移动地保持在承载架2上,并使显影单元3的移动行程进一步加大,则不必像本例那样往复驱动单元定位销55L即可将其固定地支持在装置本体1上,从而提高定位机构的刚性,提高定位精度。此外,还能够简化定位机构的结构,从而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制造。
如图9所示,在装置本体1的左侧板52L上设有除电部件86,该除电部件86能够与位于成像位置47之外的显影单元3的单元供电端子81直接接触而将该显影单元3上残留的电荷消除。这样,在成像结束后显影单元3进行旋转、再次在成像位置47处使得单元供电端子81与本体供电端子82接触时,能够减轻因残留在显影单元3上的电荷向本体供电端子82放电而产生的噪声。在这里,除电部件86由电阻值为1kΩ~10MΩ的挠性材料构成(具体地说,以含有碳素的聚酯薄膜或者表面被覆具有电子共轭系的导电性聚合物的尼龙纤维作为材料的除电刷),并呈接地状态固定在装置本体1的左侧板52L上。这样,进行放电时能够避免剧烈放电。
下面,对利用如上构成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形成图像的情形进行说明。
在转印带单元和各颜色的显影单元3各自安装在既定位置上的状态下接通装置本体1的电源,于是,定影器43升温,激光扫描器9的多面反射镜10开始旋转,从而完成准备工作。另外,有的装置是接通电源后立即使对感光体30和中间转印带4的状态进行调整的恢复模式动作。
准备工作完成后,首先,开始进行以位于成像位置47的黄色的显影单元3Y进行的成像动作(图1的状态)。于是,被连结到装置本体1的驱动源上的黄色的感光体30在成像位置47开始旋转,与此同时,显影辊31、电晕带电器32、中间转印带4开始工作。驱动辊5受到装置本体1侧的驱动,在其摩擦力的作用下,中间转印带4向箭头49方向转动。在这里,设计成感光体30的周向速度与中间转印带4的周向速度大致相等。另外,此时,二次转印辊42和清洗辊8处于脱离中间转印带4的状态。
与感光体30的表面上因电晕带电器32的作用而均匀带电的部分到达曝光位置的时序相吻合,检测机构(未图示)检测中间转印带4的起始位置,激光扫描器9发射的信号光90与该检测信号同步地照射感光体30。信号光90照射在均匀带电的感光体30上时,形成相应于图像信号的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依次显现而形成色料图像。继而,感光体30上所形成的色料图像向与中间转印带4进行接触的一次转印位置移动,在该一次转印位置拓印到中间转印带4上。在图像的终端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上之后黄色的成像工作结束,感光体30和中间转印带4停止在初始位置。
在该成像过程中,电晕带电器32使感光体30带有-450V的电,感光体30的曝光电位为-50V。此外,显影辊31上施加有-250V的直流电压。而且,中间转印带4的辊5和辊7上施加有+1kV的电压。
在黄色成像结束并且感光体30和中间转印带4停止动作之后,与黄色的感光体30相卡合的装置本体1的驱动源与感光体30的卡合被解除,承载架2向图1的箭头29方向仅旋转90度。于是,在黄色的显影单元3Y从成像位置47移动的同时,红色的显影单元3C被定位在成像位置47上并停止。红色的显影单元3C一停止,装置本体1的驱动源便与红色的感光体30卡合,显影单元3C和转印带单元开始动作,进行与黄色同样的成像动作。这样,在中间转印带4上便形成与黄色重合的红色的色料图像。
以上的动作再按照蓝色、黑色的顺序重复进行,在中间转印带4上形成4色的色料图像。
在黑色的色料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上之后,当图像的起始端来到二次转印辊42处时,二次转印辊42与中间转印带4相接触,供纸单元17送出的记录用纸18被夹在二次转印辊42与中间转印带4之间行进,从而将4色的色料图像一并转印到记录用纸18上。此时,在二次转印辊42上加有+800V的电压。转印有色料图像的记录用纸18经过定影辊43与加压辊44之间而进行定影,经排纸辊45A、45B排出装置之外。
经二次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4上的色料随着清洗辊8与中间转印带4接触而被刮去,刮下来的色料被收容在废色料盒(未图示)中。
当二次转印结束时,中间转印带4和感光体30再次停止动作,承载架2仅旋转90度。于是,黄色的显影单元3Y再次到达成像位置47处,准备进行下一个彩色图像成像动作。
另外,在上述实施形式中,作为连结左右的承载架侧板21L、21R的连结部件,使用的是与承载架2的旋转中心轴相垂直的断面的形状呈正方形的中空的管件22,但管件22的断面形状并不限于正方形,也可以是其它多边形。例如,如图11所示,也可以使用断面形状为八边形的管件22。
此外,作为构成承载架的管件22,列举了采用断面形状呈正方形或八边形的、分为两个部分的压力加工部件的例子,但断面形状也可以是圆形。此外,也可以不采用压力加工部件,采用分为两个部分的树脂成型部件也能够实现。
此外,在上述实施形式中,使用的是设置有与之成一体的感光体的显影单元,但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感光体与显影单元相独立的、感光体处于固定状态而仅显影单元旋转这样一种类型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中。
此外,作为将承载架定位在装置本体上的定位手段,使用的是在平行于承载架旋转轴的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承载架定位销,但也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即,在承载架外周部设置凹部,使用诸如从垂直于承载架旋转轴的方向(径向)与之嵌合的可摇动的杆件等进行定位。
此外,作为用于承载架位置检测的承载架位置检测部,列举了在承载架侧板上设置承载架位置检测用凸部的例子,但也可以将凸凹部倒过来而以凹部进行承载架位置的检测。同样,作为单元检测部,列举了在显影单元的右侧端面设置单元检测用凸部的例子,但也可以用凹部替代凸部进行显影单元的检测。
此外,列举了以与显影单元的数量相同的数量设置承载架位置检测部的例子,但也可以仅设置一个承载架位置检测部,对应于各颜色的显影单元的停止位置可通过对承载架从承载架原点开始所旋转的角度进行管理而加以控制。例如,可以用步进马达驱动承载架,以从一个原点起开始的驱动步数对各颜色的显影单元的停止位置进行控制。
此外,作为将残留在显影单元上的电荷除去的除电手段,使用的是电阻值为1kΩ~10MΩ的挠性材料,但也可以将金属薄片弹簧或以金属纤维构成的除电刷通过电阻与装置本体实现电气接地而进行除电。
以上所说明的实施形式均最终意在阐明本发明的技术性内容,对本发明并不限于以这些具体的例子进行解释,可以在不超出该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而实施,应从广义上对本发明进行解释。

Claims (27)

1.一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具有颜色各不相同的色料和显影机构的多个显影单元;对所说多个显影单元使之可相对于装置本体自由拆装地进行保持的承载架;使所说承载架旋转、使所说多个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和避待位置之间顺序移动而进行转换的承载架驱动机构;将所说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处相对于装置本体定位在标准位置上的单元定位机构;在所说承载架旋转时对所说显影单元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的导轨;以及将通过所说多个显影单元而形成的色料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上的转印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导轨固定在装置本体的左右的侧板上,以所说导轨对显影单元的两个端部进行支持。
3.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导轨呈以承载架的旋转中心为中心的圆弧状形成,并且,所说导轨的圆弧的两分点位于承载架的旋转中心的更下方。
4.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当多个显影单元中的至少一个位于导轨与承载架的旋转中心所形成的扇形范围之外时,其能够相对于装置本体进行拆装。
5.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单元定位机构将显影单元定位在成像位置上时显影单元不会与导轨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多个显影单元各自具有与之成一体的、表面可形成静电潜像的感光体,承载架旋转时与导轨接触并滑动的显影单元导向部设置在所说感光体的左右两个端部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说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显影单元导向部设置在承载架的旋转中心与感光体的中心二者的连接线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说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所说导轨的局部设置有凹部,以便在单元定位机构将显影单元定位在成像位置上时显影单元导向部不会与导轨接触。
9.一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具有颜色各自不同的色料和显影机构的多个显影单元;对所说多个显影单元使之可相对于装置本体自由拆装地进行保持的承载架;使所说承载架旋转、使所说多个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和避待位置之间顺序移动而进行转换的承载架驱动机构;将所说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处相对于装置本体定位在标准位置上的单元定位机构;将所说承载架相对于装置本体定位在标准位置上的承载架定位机构;以及将通过所说多个显影单元而形成的色料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上的转印机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说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显影单元与承载架定位于成像位置的状态下,与被定位的显影单元不同的显影单元能够相对于装置本体进行拆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说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在装置待机状态下,承载架被定位、固定在相对于装置本体的标准位置上。
12.如权利要求9所说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单元定位机构和承载架定位机构均由可在平行于承载架的旋转轴的方向上往复运动的销构成。
13.一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具有颜色各自不同的色料和显影机构的多个显影单元;对所说多个显影单元使之可相对于装置本体自由拆装地进行保持的承载架;使所说承载架旋转、使所说多个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和避待位置之间顺序移动而进行转换的承载架驱动机构;将通过所说多个显影单元而形成的色料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上的转印机构;在所说承载架的左右的某一端部的最外周部分上与所说承载架成一体地设置的承载架位置检测部;对所说承载架位置检测部进行检测的位置检测传感器;以及在所说显影单元上与之成一体地设置而与所说承载架位置检测部大致位于同一半径上的单元检测部。
14.如权利要求13所说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承载架位置检测部的数量与通过承载架进行保持的显影单元的数量相同,一个承载架位置检测部的形状与其它承载架位置检测部的形状不同。
15.如权利要求13所说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单元检测部的形状与承载架位置检测部的形状不同。
16.如权利要求13所说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可在一个显影单元上设置多个单元检测部的结构。
17.一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具有颜色各自不同的色料和显影机构的多个显影单元;对所说多个显影单元使之可相对于装置本体自由拆装地进行保持的承载架;使所说承载架旋转、使所说多个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和避待位置之间顺序移动而进行转换的承载架驱动机构;以及将通过所说多个显影单元而形成的色料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上的转印机构;其特征是,所说承载架由能够将所说显影单元大致定位的左右的承载架侧板、以及连结所说左右的承载架侧板的中空的管件构成,而且,所说管件由分为两个部分的薄板状的管构成部件构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说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分为两个部分的管构成部件中,一个管构成部件至少具有一个与承载架的旋转中心轴相垂直地设置的凸部,另一个管构成部件具有可与所说凸部嵌合的凹部。
19.如权利要求17所说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管件的垂直于承载架旋转中心轴的断面的形状为多边形。
20.一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具有颜色各自不同的色料和显影机构的多个显影单元;感光体;对所说多个显影单元使之可相对于装置本体自由拆装地进行保持的承载架;使所说承载架旋转、使所说多个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和避待位置之间顺序移动而进行转换的承载架驱动机构;使所说感光体曝光的曝光机构;以及将所说感光体上形成的色料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上的转印机构;其特征是,所说曝光机构是以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的激光扫描器,作为所说激光扫描器的构件的结像用透镜和反射镜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配置在所说多个显影单元的旋转移动轨迹的内侧。
21.如权利要求20所说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固定在装置本体的左右的侧板上、对承载架的旋转中心轴进行保持的承载架旋转轴部件,反射镜在与所说承载架的旋转中心轴大致一致的位置处固定在所说承载架旋转轴部件上。
22.如权利要求21所说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承载架旋转轴部件安装成可相对装置本体的左右的侧板旋转。
23.一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具有颜色各自不同的色料和显影机构的多个显影单元;对所说多个显影单元使之可相对于装置本体自由拆装地进行保持的承载架;使所说承载架旋转、使所说多个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和避待位置之间顺序移动而进行转换的承载架驱动机构;以及将通过所说多个显影单元而形成的色料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上的转印机构;其特征是,所说显影单元以能够在平行于所说承载架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上往复移动地被保持在所说承载架的内部。
24.如权利要求23所说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设置在所说显影单元上与所说承载架的旋转中心轴相垂直的端面上的、向所说显影单元提供形成图像所必需的电压或电流的单元供电端子;以及设置在装置本体上的、在所说显影单元位于成像位置时与所说单元供电端子直接接触而进行供电的本体供电端子。
25.如权利要求24所说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还具有将所说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相对于装置本体定位在标准位置上的单元定位机构,所说单元定位机构包括能够在平行于上述承载架的旋转中心轴的方向上移动且在该方向上对所说显影单元的位置进行限制的一对单元定位销,在利用设有所说本体供电端子的一侧的单元定位销对所说显影单元的位置大致进行限制之后,利用另一个单元定位销对所说显影单元进行位置限制。
26.一种彩色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具有颜色各自不同的色料和显影机构和提供形成图像所必需的电压或电流的单元供电端子的多个显影单元;对所说多个显影单元使之可相对于装置本体自由拆装地进行保持的承载架;使所说承载架旋转、使所说多个显影单元在成像位置和避待位置之间顺序移动而进行转换的承载架驱动机构;以及将通过所说多个显影单元而形成的色料图像转印到印刷介质上的转印机构;其特征是,具有,当所说显影单元位于成像位置之外的位置上时与所说单元供电端子直接接触而将所说显影单元上残留的电荷除去的除电机构。
27.如权利要求26所说的彩色图像形成装置,除电机构由阻值为1kΩ~10MΩ的挠性材料构成,并呈接地状态固定在装置本体上。
CN00808998.1A 1999-07-16 2000-07-12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35589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383099 1999-07-16
JP203830/99 1999-07-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55897A true CN1355897A (zh) 2002-06-26

Family

ID=16480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808998.1A Pending CN1355897A (zh) 1999-07-16 2000-07-12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650855B1 (zh)
EP (1) EP1197809A1 (zh)
CN (1) CN1355897A (zh)
WO (1) WO200100632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8220C (zh) * 2002-09-30 2009-03-11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处理盒以及显影盒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47687B2 (en) * 2002-06-07 2005-09-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having locking portion for locking cartridge with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releasing portion to release the locking portion,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such a cartridge
US6862792B2 (en) * 2003-03-10 2005-03-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of assembling a developing apparatus
US7072605B2 (en) * 2003-06-30 2006-07-04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otary developmen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development unit mounted on a rotating member
JP4439859B2 (ja) * 2003-09-01 2010-03-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06971A (ja) * 2003-09-29 2005-04-21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12757B2 (ja) 1993-04-30 2001-09-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多色画像形成装置
JPH086400A (ja) 1994-06-20 1996-01-12 Ricoh Co Ltd 多色現像装置
JPH0882975A (ja) 1994-09-12 1996-03-26 Ricoh Co Ltd 現像装置
JP3061739B2 (ja) 1994-12-28 2000-07-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カラー画像記録装置
US5809380A (en) 1996-03-14 1998-09-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plural color units
JPH09269655A (ja) 1996-04-01 1997-10-1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9288419A (ja) 1996-04-20 1997-11-04 Ricoh Co Ltd 回転型現像装置
US5956552A (en) 1996-09-24 1999-09-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 regular mode and a high speed mode
JPH10133450A (ja) 1996-11-05 1998-05-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H10142889A (ja) 1996-11-15 1998-05-29 Minolta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24361A (ja) 1997-07-03 1999-01-29 Canon Inc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H11295953A (ja) 1998-04-07 1999-10-29 Konica Corp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8220C (zh) * 2002-09-30 2009-03-11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照相成像设备、处理盒以及显影盒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650855B1 (en) 2003-11-18
WO2001006324A1 (en) 2001-01-25
EP1197809A1 (en) 2002-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5954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673891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523458A (zh) 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US771576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extended image carrier life
US747486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contaminant from blade for cleaning transfer belt surface
CN10103427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459676A (zh) 成像装置
US790399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45751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transfer roller bias system
CN1355897A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CN1109277C (zh) 液体电摄影打印刷机的感光带清洗装置
CN1885196A (zh) 成像装置
CN1763658A (zh) 图像形成装置
KR20140132611A (ko) 화상형성장치
US890329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 waste toner recovery device thereof
CN1904758A (zh) 成像装置
US9026032B2 (en) Member moving mechanism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766747A (zh) 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JP2008111906A (ja) 定着装置、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定着方法
CN100338535C (zh) 成像装置
US9110398B2 (en) Multi pass type col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508636A (zh) 成像装置和图像承载器的保持方法
US20110262182A1 (en) Gear center-distance maintaining mechanis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ssembly
CN101581895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20220033211A1 (en) Sheet fee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