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55529A - 存储媒体装置 - Google Patents
存储媒体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55529A CN1355529A CN01136273A CN01136273A CN1355529A CN 1355529 A CN1355529 A CN 1355529A CN 01136273 A CN01136273 A CN 01136273A CN 01136273 A CN01136273 A CN 01136273A CN 1355529 A CN1355529 A CN 135552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c
- storage medium
- bogey
- centimetres
- disc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7—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both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and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 Packaging For Recording Disks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装载不同种类盘片状存储媒体的装置,以节省设置空间并减少故障的发生。此装置可以装载未装盒的盘片(11)、(12)与盘片盒(13),且可使用承载装置(70)对插入盘片(11)、(12)与盘片盒(13)在退出位置与装载位置之间进行移动,其中承载装置(70)是利用盘片夹(74)保持盘片(11)、(12)的外周边缘,以及利用盒杆(77)保持盘片盒(13)的前端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存储媒体装载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装载不同种类的盘片状存储媒体的存储媒体装载装置。特别是可选择性插入盘片状存储媒体或盛放盘片状存储媒体盒的盘片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存储媒体装载装置中,现以能够对复数种盘片状存储媒体具有互换性的盘片装置的存储媒体装载装置(以下称为可变换式盘片(Convertible Disc)装置)为例做说明。
举例来说,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或文字处理机(Word Processsor)等电子装置是以内置或外接的方式作为信息读、写方法的盘片装置。此种盘片装置是以盘片状存储媒体作为存储媒体使用的。而且,此种盘片状存储媒体是利用存储媒体装载装置将其装载到盘片装置内部,以进行信息读、写处理。
此种盘片状存储媒体已经提供各种形式的产品,例如已经知道的有CD(Compact Disc)、CD-R(Compact Disc-Recordable)、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CD-RW(Compact Disc-Rewritable)、DVD-ROM(Digital Versatile Disc-Read Only Memory)、DVD-RAM(Digital Versatile Disc-Random Access Memory)等等。而且,盘片状存储媒体可分为直径为12厘米(cm)的盘片与直径为8厘米(cm)的盘片两种,再加上将盘片装于盘片盒(Disc Cartridge)中的DVD-RAM结构成为三种。即将盘片状存储媒体(以下简称盘片)直接插入狭缝的方式和将盛有盘片的盒式插入的盒式插入方式两类。
在狭缝方式的情形下,从前刃角(front bezel)上所设的缝隙状的插入口插入盘片,在内部所设的一对滚轮(roller)与盘片的上下面成接触状态的旋转驱动。为此,盘片是以手动的方式插入插入口的,且利用一对滚轮的旋转作用将盘片引入装置内部所定的装载位置。
在盒式插入方式的情形下,从前刃角上所设的插入口插入盘片盒,且利用内部所设的盒式移动结构的动作将盘片盒引入装置内部。为此,盘片盒是以手动的方式插入插入口的,且利用盘片盒移动结构的驱动将盘片盒移动至装置内部所定装载位置。
上述盘片状存储媒体已经提供了各种形式的产品,由于可以方便的利用一台盘片装置进行上述各种盘片状存储媒体的读、写处理。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对于上述各种盘片状存储媒体具有互换性的可变换式盘片装置。
此种可变换式盘片装置需要装载不同形式的盘片状存储媒体至盘片装置本体中,而公知技术是使用托盘(Tray)作为装载各种盘片状存储媒体至盘片装置本体中的方法。此托盘具有能够退出对应盘片装置本体的结构,以在盘片状存储媒体的装载或推出时(以下称为退出(Eject))能够从盘片装置本体退出。而且在托盘的盘片承载装置面上形成有能够装载12厘米盘片、8厘米盘片、以及盘片盒的凹陷部,因而可以在托盘上装载不同形式的各种盘片状存储媒体。
然而,公知技术的可变换式盘片装置,因为设置有能够装载不同形式的各种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托盘,所以当盘片状存储媒体在托盘上进行装载退出时,必须使托盘从装置本体大力的退出。因此,公知技术的可变换式盘片装置在组装时,必须预先设定托盘的退出量的预定空间,而产生所谓使设置空间增加的问题。
而且,在托盘从盘片装置本体大力退出的状况下,容易使外力施加于托盘上,因此使用托盘移动盘片状存储媒体的盘片装置,会因施加的外力而容易造成托盘故障问题。
当不使用托盘作为各种盘片状存储媒体装载方法时,改用定位杆(Clamp Lever)将盘片状存储媒体拉入盘片装置本体中。然而,使用定位杆的结构时,定位杆是使用与托盘不同的维持盘片状存储媒体的全体的方式,通常是维持盘片状存储媒体的前端部或侧壁的方式。为此,使用定位杆维持盘片状存储媒体,会比使用托盘差,且为维持此维持状态需施加较大的外力,以避免盘片状存储媒体自定位杆上脱落。
同时,为防止脱落发生,最好是在定位杆与个别的盘片状存储媒体的维持上设有其它的维持方法。然而,单就设有其它的维持方法下,各种盘片状存储媒体由定位杆装载时仍无法使用其它的维持方法,因此仍然无法进行平滑的装载。
然而,在公知技术的盘片装置中,所采用的狭缝方式或盒式插入方式,皆有对使用的记忆媒体的形式加以限定,因此会有当存储媒体在盘片情形时不能使用盒式插入方式进行插入,或当存储媒体是盒式插入的情形时不能使用狭缝方式进行插入等问题产生。
因此,公知技术必须由确认所使用的盘片装置的存储媒体装载方式来选定存储媒体,此甚为不便。
在设有托盘式的装载装置的盘片装置中,在托盘上具有可装载盘片装置及盘片盒的结构,因此托盘会受到盘片盒的影响而变大,并使托盘的折动空间变大,而产生无法将装置小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盘片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存储媒体装载装置,以在承载装置时对盘片状存储媒体提供平稳的装载,且可稳定维持地移动盘片状存储媒体。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盘片装置,以使装置的使用更节省空间,且可抑制故障的发生。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以下所述的各种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盘片装置,其具有可以装载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或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且可将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及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以一承载装置移动到进行插入、退出的第一位置与进行读、写处理的第二位置之间的装置,其中此承载装置包括维持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的外周边缘的第一维持方法,以及维持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的前端的第二维持方法。
上述本发明的盘片装置,其中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包括圆盘状盘片,且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包括内部装有圆盘状盘片的盘片盒。
上述本发明的盘片装置,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与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是利用承载装置进行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移动的。此时,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是利用设于承载装置上的第一维持方法,以维持其外周边缘的方式进行移动;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则是利用设于承载装置上的第二维持方法,以维持其前端的方式进行移动。
由上所述,承载装置在盘片装置本体内的位置是将第一或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插入盘片装置内时,可以用承载装置的第一维持方法与第二维持方法维持。因此,在对第一或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进行装载退出时,由于不需用另外的结构自盘片装置引出至外部,因此可以节省盘片装置的设置空间。在对盘片状存储媒体进行装载退出时,由于不需用另外的结构自盘片装置引出至外部,因此在盘片装置中所施加的外力变少,进而减少故障的发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存储媒体装载装置,其具有可以装载未装盒的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或已装盒的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且可在托架内移动并将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及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以承载装置移动到退出位置与装载位置之间,且在托架上配设有可与承载装置移动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方向后部相互接合以在移动时维持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的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的装置,其特征包括在承载装置的位置到达退出位置时,承载装置是将前述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移动至不会妨碍各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或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的退避位置。
在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装载时,承载装置是由退出位置移至装载位置的过程包括承载装置解除对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的弹性,以容许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将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在维持位置进行移动。
以及在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装载时,承载装置是由退出位置移至装载位置的过程包括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盒与前述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接合并维持在退避位置上。
上述本发明的盘片装置,选择性地装载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及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是在受到托架上所配设的承载装置维持下进行退出位置与装载位置之间的移动。在移动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时,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与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方向后部相互接合,以使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变成受到承载装置与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的双重维持状态。因此,即使是使用未装于盒的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也可以防止此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脱离承载装置,并进行稳定的移动处理。
当承载装置位于退出位置时,即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或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插入承载装置时,承载装置在移动时,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会位于不妨碍各盘片状存储媒体插入的退避位置,如此,各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承载装置可平稳的进行装载。
当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装载时,承载装置由退出位置朝装载位置移动的过程是解除对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的弹性。如此,可使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维持着盘片状存储媒体朝维持位置移动。因而,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可在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的维持下,进行平稳且稳定的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的移动处理。
另一方面,当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装载时,承载装置由退出位置朝装载位置移动的过程是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盒与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接合,因而,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维持在退避位置,如此,在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装载的情形下,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不会影响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以进行平稳且稳定的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的移动处理。
本发明又提供一种存储媒体装载装置,其具有可以装载盘片状存储媒体,且可在托架内移动并将盘片状存储媒体以承载装置移动于退出位置与装载位置之间,且在托架上配设有可与承载装置移动该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方向后部相互接合,以在移动时维持盘片状存储媒体的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的装置,其特征包括在承载装置的位置到达退出位置时,承载装置将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移动至不会妨碍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的退避位置。
以及在盘片状存储媒体装载时,承载装置由退出位置移至装载位置的过程包括承载装置解除对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的弹性,以容许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将盘片状存储媒体在维持位置进行移动。
承载装置的位置位在退出位置时,承载装置在移动时,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会位于不妨碍各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的退避位置,如此,各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承载装置可平稳的进行装载。
于盘片状存储媒体装载时,承载装置由退出位置移动至装载位置的过程中,承载装置解除对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的弹性,以容许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维持盘片状存储媒体而朝向维持位置移动,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在盘片状存储媒体上随着承载装置的移动而不直接接触,改为与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方向后部相接触。如此,在盘片状存储媒体移动时,可减轻盘片插入负荷。
本发明再提供一种盘片装置,包括可选择性插入盘片状存储媒体或盛放有盘片状存储媒体盒的插入口;在盒式插入前,朝闭塞插入口转动至闭塞位置以去除具有可供盘片状存储媒体通过的间隙的开口,在盒式插入的过程中,朝开放插入口的方向转动,并使开放的插入口维持在开放位置的开闭部件;以及设成可塞于开闭部件的开口,且可在盘片状存储媒体插入时产生变形,再通过弹性复原力的引导而至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位置的弹性部件。由于在插入盘片状存储媒体在直接插入口中的情形下,弹性部件的可挠性可引导进入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位置,当插入盘片盒的情形时,可通过开闭部件在开放位置的转动而可平稳的插入。
上述本发明的盘片装置,弹性部件设于盘片状存储媒体的引导插入位置与通过插入口的盘片盒的插入位置相同的位置上。由于盘片状存储媒体及盘片盒维持于同一平面上,因此可以切实地在装置内进行装载。
上述本发明的盘片装置,其中开闭部件是利用配置的二部件将插入口分割成二部分,且二部件在盒式插入时同时向不同的二方向转动以开放插入口。由于开闭部件可同时平稳地进行开关,且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位置设于插入口的中央,因此容易进行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盘片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盘片装置的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盘片装置的正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盘片装置用以说明托架动作的侧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盘片装置上设有承载装置的分解斜视图;
图6是承载装置上配设盘片夹的斜视图;
图7是盘片夹的动作说明图;
图8是盘片夹的动作说明图;
图9是盘片夹的动作说明图;
图10是承载装置上配设盘片检测用开关及盘片用弯曲壁的说明图;
图11是盘片杆的动作说明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盘片装置上8厘米盘片插入装载开始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盘片装置上8厘米盘片插入装载终了位置的装载状态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盘片装置对8厘米盘片进行读、写处理的状态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盘片装置上12厘米盘片插入装载开始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盘片装置上12厘米盘片插入装载终了位置的装载状态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盘片装置对12厘米盘片进行读、写处理的状态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盘片装置上盘片盒插入装载开始位置的状态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盘片装置对盘片盒内的盘片进行读、写处理的状态示意图;
图20是左轨的详细说明图;
图21是承载装置位置及承载装置位置检测用凸轮与SW1、SW2及SW3之间的动作关系图;
图22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盘片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图23是控制装置实施移动处理的流程图;
图24是控制装置实施移动处理的流程图;
图25是控制装置实施移动处理的流程图;
图26是控制装置实施移动处理的流程图;
图27是前刃角的正视图;
图28是前刃角的侧面截面图;
图29是前刃角的开关盖131、132在盘片盒13插入操作时的开放动作状态的侧面截面图;
图30是盘片11、12插入开关盖131、132的缝隙135内的动作状态侧面截面图。
图中标记分别是:
10:盘片装置
11、12、14:盘片
11a、12a、14a:中心孔
13:盘片盒
15:遮断器
20:基座
21:基座本体
22、44:第一开口部
23、45:第二开口部
24:转盘
25:盘片马达
26:激光头
27:引导轴
28:第一盘片杆驱动凸轮
29:第二盘片杆驱动凸轮
30:托架驱动滑块
31:凸轮板部
32、33:斜凸轮
40:托架
41:底板部
42:右侧板部
43:左侧板部
46:垂下部
47、48:滑动栓
49:第三开口部
50:右轨
51:左轨
52:齿轮齿条
53:盒杆退避用开口
53a:边缘部
54:盒杆退避用凸轮
55、56:锷部
57:转动轴
58:定位器
59:定位托架
60:盘片杆
61:杆本体
62:旋转轴
63:结合爪部
64:轴承部
65:盘片杆弹性弹簧
66:接合部
67:盘片杆用开口
68:起重马达
70:承载装置
71:上半部
71a:右部
71b:左部
71c:连通部
72:右下半部
73:左下半部
74:盘片夹
74-1:第一盘片夹
74-2:第二盘片夹
74-3:第三盘片夹
74-4:第四盘片夹
77:盒杆
78:遮断杆
79:板弹簧
85:固定部
85a:插通孔
86:舌片部
86-8:8厘米盘片用舌片部
86-12:12厘米盘片用舌片部
88:连接部
89:前面
90、91:安装凹部
92:开口部
93:盘片对向面
94:8厘米盘片用弯曲壁
95:12厘米盘片用弯曲壁
96:8厘米盘片检测用开关
97:12厘米盘片检测用开关
98:盘片盒检测用开关
99:接触部
100:装载马达
101:齿轮组
102:齿轮
103、104:盒杆引导沟渠
105、110:轴部
106:接合爪
107、 114:弹簧挂持部
108:盒杆弹性弹簧
109:杆本体
111:接合孔
112:长孔
113:遮断器驱动栓
115:遮断杆弹性弹簧
116:突出部
117、127:轴孔
120:基座盖
121:顶板部
122:右侧板部
123:左侧板部
124、141b:第一凹部
125、141d:第二凹部
126:缝隙
130:前刃角
131、132:开闭盖
131a、132a:凹部
133:插入开口
134:操作开关
135:缝隙
136、137:弹性部件
140:承载装置位置检测用凸轮
141:上段凸轮
141a:第一凸部
141c:第二凸部
141e:第三凹部
142:下段凸轮
142a:凸部
142b:凹部
150:控制装置
P1、P2、P3、P4、P5、P6:位置
N1:凸轮部
N2:杆
具体实施方式
利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1至图4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设于存储媒体装载装置的盘片装置10。图1是盘片装置10的分解斜视图;图2是盘片装置10的平面图;图3是盘片装置10的正面图;图4是盘片装置10的侧面图。
盘片装置10大略由基座(base)20、托架(holder)40、承载装置(carrierunit)70以及基座盖(base cover)120等所构成。
基座本体21是平板状的基板,其上形成有第一开口部22及第二开口部23。在第一开口部22中设置有横架于第一开口部22并沿着图中箭号Y1、Y2的方向延伸的二个引导轴(Gude Shaft)27,且各引导轴27根据所定距离的间隔分离配置。
激光头26受到各引导轴27所引导,激光头驱动机构(图中未标出)是可沿着图中箭号Y1、Y2的方向(各盘片11、12、14的半径方向)移动的结构。此激光头26是进行读、写处理的位置(以下,此位置以装载位置表示),可对移动状态的各盘片11、12、14进行激光照射又可接收其反射光的结构。因此,激光头26是可对盘片11、12、14进行读、写处理的结构。
转盘24是可依据配设于基座本体21上的盘片马达25所定的转数进行旋转的结构。此转盘24在各盘片11、12、14移动至装载位置时,随着后述托架40的移动而与各盘片11、12、14的中心孔(CenterHole)11a、12a、14a相互接合,而使定位器(Clamper)58夹钳各盘片11、12、14同时转动。因此,各盘片11、12、14可依据盘片马达25所定的转数旋转。
而且,在基座本体21的背面且靠近第二开口部23的附近位置处,配设有托架驱动滑块30(请参照图3)。此托架驱动滑块30利用起重马达(Crabbing Motor)68(未显示于图3中),而能够沿着图中箭号X1、X2的方向移动。此起重马达68是连接于统合控制盘片装置10及存储媒体装载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150(请参照图22)以进行驱动控制的结构。
此外,在托架驱动滑块30所定位置上设置有沿着上下方向(图中箭号Z1、Z2的方向)延伸的凸轮板部31。此凸轮板部31中设有形成长孔状的一对斜凸轮32、33。各斜凸轮32、33,如图3所示,在正面观看的状态下是略呈Z字状的形状。因此,托架驱动滑块30受起重马达68的牵动而沿着图中箭号X1、X2的方向移动时,伴随着此动作使各斜凸轮32、33沿着图中箭号X1、X2的方向移动。
而且,第一盘片杆驱动凸轮28及第二盘片杆驱动凸轮29是在基座本体21上沿着图中箭号Z1的方向突出所形成的突起(详见于图1、图3及图4A的部分)。此第一盘片杆驱动凸轮28及第二盘片杆驱动凸轮29形成于后述的盘片杆60的配设位置的相对位置上。
托架40配设于基座20与基座盖120之间,且其上配设有右轨50、左轨51、定位器托架59、盘片杆60、及承载装置70。而且,托架40可以如后述一般,以位于基座20与基座盖120之间的旋转轴57为中心摇动的结构(请参照图4所示)。并且,其是由基座20与基座盖120所固定。
此托架40具备有将金属板曲折以形成底板部41、右侧板部42与左侧板部43的一体成形结构。在底板部41上形成有第一开口部44、第二开口部45、与第三开口部49。
第一开口部44形成包括基座20的转盘24的配设位置及激光头26的移动位置的开口。因此,转盘24是通过第一开口部22装载各盘片11、12、14,而且,通过激光头26与各盘片11、12、14之间的第一开口部22则可接收激光。
第二开口部45的边缘部配设有垂下部46。此垂下部46是由底板部41朝向下方(图中的箭号Z2的方向)垂下所形成。而且,在垂下部46中配设有一对滑动栓(Sliding Pin)47、48。
在托架40安装于基座20的状态下,此垂下部46从形成于基座20上的第二开口部23突出至基座20的背面。而且配设于垂下部46上的滑动栓47、48,如图3所示,是可将配设于凸轮板部31内的斜凸轮32、33接合于托架驱动滑块30上的结构。
因此,由图3所示的盘片装置10的状态(与图4A的部分相同)驱动起重马达68,使托架驱动滑块30朝图中箭号X1的方向移动,并且伴随着此动作使位于斜凸轮32的滑动栓47与位于斜凸轮33的滑动栓48产生相对的向下移动。
其中,设于托架40上的垂下部46以图4的旋转轴57为中心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滑动栓47、48达到斜凸轮32、33的下末端的状态时,托架40与基座20接触如图4B所示。
而且,在图4B所示的状态下(以下,此状态称为托架40的下动位置),以起重马达68驱动托架驱动滑块30向图中箭号X2的方向移动,并且伴随此动作使各滑动栓47、48在各斜凸轮32、33内相对地向上移动。其中,托架40以图4的旋转轴57为中心朝顺时针方向转动,以使滑动栓47、48达到斜凸轮32、33的上末端,而变成如图3及图4所示的使托架40自基座20分离的状态(以下,此状态称为托架40的上动位置)。
另一方面,第三开口部49形成于与设置于上述基座20上的第一盘片杆驱动凸轮28及第二盘片杆驱动凸轮29相对的位置上。因此,当托架40向下动位置移动时,第一盘片杆驱动凸轮28及第二盘片杆驱动凸轮29会通过此第三开口部49而突出于底板部41的上部。
在上述结构的底板部41上各自在右侧部形成右侧板部42及在左侧部形成左侧板部43。此各右侧板部42与左侧板部43的上部所定的范围内形成有向内侧直角曲折的锷部55、56。因此,托架40的两侧部在图3所示的正视状态下呈现略“コ”字状的形状。
在此具有锷部55、56的右侧板部42与左侧板部43上配设有右轨50与左轨51。具体的说,右轨50固定在右侧板部42上,左轨51固定在左侧板部43上。右轨50与左轨51是由树脂成形的构件,并在托架40两侧的右侧板部42与左侧板部43上沿着图中箭号Y1、Y2的方向延伸。
而且,右轨50与左轨51的截面是图3所示的略呈“コ”字状的形状。后述承载装置70沿着图中箭号Y1、Y2的方向经过右轨50与左轨51的引导而移动。此外,左轨51的内壁部分,如图20所示,形成有齿轮齿条52及承载装置位置检测用凸轮140。
齿轮齿条52形成于承载装置70的移动范围内。而且,承载装置位置检测用凸轮140是具有二段结构的凸轮,其是由形成于上部的上段凸轮部141与形成于下部的下段凸轮部142所构成。如图21所示是形成承载装置位置检测用凸轮140的上段凸轮部141及下段凸轮部142的分解状态。
在同一图中,上段凸轮部141是由图中左端向图中Y1方向依序形成第一凸部141a、第一凹部141b、第二凸部141c、第二凹部141d、第三凹部141e的凸轮形状。而且,下段凸轮部142是由图中左端向图中Y1方向依序形成凸部142a、凹部142b的凸轮形状。上段凸轮部141与下段凸轮部142的凸轮形状对应设定于后述的承载装置70的所定停止位置。
更进一步地说,在右轨50上形成贯通含右侧板部42在内的图中箭号X1、X2方向的盒杆退避用开口53,并且,在左轨51上形成贯通含左侧板部43在内的图中箭号X1、X2方向的盘片杆用开口67。另外,上述右轨50与左轨51分别稳固地固定于托架40上,而不会改变其对于托架40的位置。
请参照图1所示,盘片杆60是由杆本体部61、旋转轴62、接合爪部63及接合部66所构成。旋转轴62直立设置于图1的杆本体部61的Y1方向的末端、旋转轴62在托架40的左侧板部43上形成轴承部64,以作为轴承。在上述说明中,在左轨51及左侧壁部43上形成有盘片杆用开口67,以使盘片杆60可在盘片杆用开口67内利用旋转轴62为中心自由转动。
而且,杆本体部61是平板形状,托架40在装载状态下载置于底板部41上。因此在盘片杆60转动时,杆本体部61在底板部41上折动。此外,在杆本体部61所设定的位置上形成接合部66,此接合部66在托架40向下动位置移动时,可与设置于基座20上的第一盘片杆驱动凸轮28或第二盘片杆驱动凸轮29选择性的接合。
接合爪部63是由上下一对爪片所构成,是以设置于图1的杆本体部61的箭号Y2的方向末端的直立设置的部分上。此接合爪部63是在后述的8厘米盘片11或12厘米盘片12插入盘片装置10内进行移动时,具有与各盘片11、12的插入方向后部维持接合的功能。
在上述结构中,盘片杆60,如图2所示连接有盘片杆弹性弹簧65。此盘片杆弹性弹簧65的一端连接于托架40的箭号Y1的方向末端,另一端连接于盘片杆60的箭号Y2的方向末端。此盘片杆弹性弹簧65可使盘片杆60在平视状态下以旋转轴62为中心朝逆时针方向弹性转动。
另一方面,定位托架59是将两侧部的锷部55、56安装固定于托架40的上部。此定位托架59的中央部分配设有定位器58。此定位器58的配设位置对应于基座20上所设置的转盘24的配设位置。
当如图4A所示的托架40位于上动位置时,定位器58与转盘24之间的间隙是可以装载各盘片11、12及盘片盒13于托架40内的容许状态。而且,当各盘片11、12及盘片盒13移动入托架40内而使托架40如图4B所示移动至下动位置时,相对的会使定位器58接近转盘24。
请参照图4的(A)(B))部分所示,在前刃角130上形成供盘片11、12及盘片盒13插入的插入口133的开口。此插入口133在盒式插入前的状态是由在上下方向的二分离的开闭盖131、132闭塞(请参照图4B所示)。当盘片盒13插入时,开闭盖131、132会朝内侧转动(请参照图4A所示)。
因此,当在插入口133内插入盘片11、12或盘片盒13时,承载装置70会由此移动至装置内部,当移动结束时,定位器58与转盘24相接触时,各盘片11、12、14会受到定位器58与转盘24的夹钳。此时,定位器58上配设有夹钳用磁石(Magnet),转盘24上配设有夹钳用轭铁。因此,夹钳用磁石利用磁力吸附夹钳用轭铁,以使各盘片11、12、14切实夹钳于定位器58与转盘24之间。
接着,于图1至图4中加入图5以对承载装置70进行说明。
承载装置70是为维持各盘片11、12及盘片盒13的结构,配设于前述托架40中且可沿着图中箭号Y1、Y2方向移动。因此,承载装置70可在维持有各盘片11、12及盘片盒13的状态下沿着图中箭号Y1的方向移动,以将各盘片11、12及盘片盒13朝插入方向移动。而且,承载装置70可在维持有各盘片11、12及盘片盒13的状态下沿着图中箭号Y2的方向移动,以将各盘片11、12及盘片盒13朝退出方向移动。
请参照图5所示,承载装置70是由上半部71、右下半部72、左下半部73、盘片夹74-1、74-2、74-3、74-4、盒杆77、以及遮断杆78所构成。
上半部71、右下半部72与左下半部73是以树脂成形的构件,且可与承载装置本体同时动作。上半部71利用连通部71c连结右部71a与左部71b而成。右部71a的上面形成有可配设第一盘片夹74-1及板弹簧79的安装凹部91,左部71b的上面形成有可配设第三盘片夹74-3的安装凹部90。
而且,在右部71a的右侧部附近形成沿着图中箭号Y1、Y2方向的盒杆引导沟渠103。在此盒杆引导沟渠103中接合能够移动的盒杆77的轴部105。此盒杆77是进行盘片盒13移动时所需要使用的构件,此部分的说明在此予以省略,在后述提及时再予以详细说明。
而且,在右部71a的上面形成轴孔117,且此轴孔117可装入遮断杆78。当盘片盒13插入盘片装置10时,遮断杆78可使设于盘片盒13上的遮断器15产生开关的功能。
此遮断杆78在板状的杆本体109的一末端附近形成向下方突出的轴部110,此轴部110以能够自由转动的方式插通轴孔117而安装于上半部71。而且,于此轴部110插通轴孔117的位置上,如图2所示配设有例如是扭力弹簧(Torsi开启(ON)Spring)的遮断杆弹性弹簧115。
遮断杆弹性弹簧115的一端与形成在杆本体109的末端上的弹簧挂持部114接合,另一端与右部71a的所定位置接合。如此,遮断杆78可以通过遮断杆弹性弹簧115以图2的轴部110为中心朝逆时针方向弹性转动。
而且,在杆本体109的另一末端附近形成沿着杆本体109的长边方向延伸的长孔112。然后,在此长孔112上配设有能够移动的遮断器驱动栓113。请参照图3所示,此遮断器驱动栓113自杆本体109向下方突出,以与设于盘片盒13上的遮断器15接合。
而且,请参照图1所示,遮断器驱动栓113与基座盖120上所形成的缝隙126相互接合。因此,当盘片盒13插入/退出盘片装置10时,遮断杆78的转动可使遮断器驱动栓113依据长孔112及缝隙126的位置而移动,并控制遮断器15的开关。
更进一步地说,在杆本体109的中央位置上形成接合孔111。当插入盘片盒13且使遮断器15转动至完全开盖的位置时,此接合孔111可与配设于上半部71上的板弹簧79(具体的说,是板弹簧79上所形成的突出部116)相接合(请参照图13至图19所示)。因此,遮断器15在完全开盖之后,遮断杆78受到遮断杆弹性弹簧115的弹性力及板弹簧79的接合力的影响而防止遮断器15朝闭盖方向转动,并维持遮断器15于开盖状态。
而且,盘片盒13在退出时,承载装置70朝退出方向(图中箭号Y2方向)移动,而使设于遮断杆78上的遮断器驱动栓113再次与缝隙126接合。因此,盘片盒13的退出动作是由遮断器驱动栓113依据长孔112及缝隙126的位置的移动开始,在解除接合孔111与板弹簧79之间的接合之后,遮断杆78朝顺时针方向转动,而使遮断器15闭盖。
另一方面,右下半部72配设于上半部71的右部71a的下部。在右下半部72右侧部附近沿着图中箭号Y1、Y2方向形成盒杆引导沟渠104。此盒杆引导沟渠104位于盒杆77的下部,且可通过轴部105(未呈现于图中)的移动而接合。
因此,当右下半部72固定于上半部71上时,盒杆77的上下突出的轴部105接合至盒杆引导沟渠103、104,并且能够在盒杆引导沟渠103、104中移动并且转动。也就是盒杆77可沿着盒杆引导沟渠103、104所构成的范围内随着各盘片11、12、14的插入退出方向(图中箭号Y1、Y2方向)而移动,并且盒杆77可以轴部105为中心转动。
在盒杆77上配设有盒杆弹性弹簧108。盒杆弹性弹簧108的一末端挂持于盒杆77上所形成的弹簧挂持部107上,另一端则挂持于右下半部72所设定的位置上。如此,盒杆77可于盒杆引导沟渠103、104内朝图中箭号Y2方向弹出。
而且,在右下半部72中形成盘片对向面93,并于此盘片对向面93的外周位置直立设置8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4及12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5。其中8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4具有半径4厘米的曲率,又12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5具有半径6厘米的曲率。
因此,当8厘米盘片11插入承载装置70时,8厘米盘片11的插入方向的前部分会与8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4相接触,而且当12厘米盘片12装载承载装置70时,12厘米盘片12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分会与12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5相接触。在前述说明中,8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4与12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5是可装载具有对应各盘片11、12的半径曲率的结构,此外,曲率较大的对应配置于图中箭号Y1方向侧的12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5,而曲率较小的对应配置于图中箭号Y1方向侧的8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4。
另外,在上述结构中的8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4及12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5也同样设于右部71a、左部71b、及左下半部73上(于右部71a及左部71b上所形成的8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4与12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5并未绘于图中)。
因此,当8厘米盘片11插入承载装置70时,8厘米盘片11会与8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4相接触。由于8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4的形状对应8厘米盘片的外周形状,简单的说8厘米盘片11可完全压在8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4内,而决定承载装置70所对应的8厘米盘片11的位置(请参照图10所示)。
同样的,当12厘米盘片12插入承载装置70时,12厘米盘片12不与8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4相接触而与12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5相接触。简单的说12厘米盘片12可完全压于12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5内,而决定承载装置70所对应的12厘米盘片12的位置(请参照图10所示)。
而且,盘片对向面93是由各盘片用弯曲壁94、95朝图中箭号Y2方向倾斜前进的倾斜面。因此,各盘片11、12装载承载装置70内时,各盘片11、12是由盘片对向面93的引导而压入盘片用弯曲壁94、95内,故可以容易的进行决定各盘片11、12于承载装置70上的对应位置处理。
更进一步地说,请参照图11所示,当盘片盒13插入盘片装置10时,盘片盒13的前端部分与承载装置70的前面89相接触。如此,利用此接触即可轻易的决定出盘片盒13对应于承载装置70的位置。
而且,在右下半部72上配设有盘片盒检测用开关98,其接触部99是从前面89突出的结构(请参照图10所示)。因此,盘片盒13插入承载装置70时的接触位置可利用盘片盒检测用开关98的输出与否而检测得知。另外,此盘片盒检测用开关98也连接于控制装置150上(请参照图22)。
另一方面,在左下半部73上配设有装载马达100、齿轮组101、及第一至第三的位置检测用开关(以下简称为SW1至SW3)。装载马达100与齿轮组101相互啮合,以驱动齿轮组101。而且,位于齿轮组101最外部的位置的齿轮102由左下半部73朝外部突出。此齿轮102于承载装置70安装于托架40时与配设于托架40的左轨51上所形成的齿轮齿条52相互啮合。
因此,驱动装载马达100,可使齿轮齿条52随着齿轮组101啮合的齿轮102而转动,且位于托架40内的承载装置70朝着图中箭号Y1方向(插入方向)或图中箭号Y2方向(退出方向)进行选择性的移动。
而且,各盘片11、12或盘片盒13在维持于承载装置70的状态下,驱动装载马达100,使各盘片11、12或盘片盒13皆与承载装置70共同着图中箭号Y1方向(插入方向)或图中箭号Y2方向(退出方向)进行移动。另外,装载马达100与控制装置150(请参照图22)连接,以进行驱动控制。
此外,在上述说明中,在左下半部73上也设有8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4、以及12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5。而且,请参照图10所示,于8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4上配设8厘米盘片检测用开关96,于12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5上配设12厘米盘片检测用开关97。且各盘片检测用开关96、97也与上述的控制装置150相连接。
因此,8厘米盘片检测用开关96在8厘米盘片11插入承载装置70内所定装载位置(与8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4相接触的位置)时即输出信号。而且,12厘米盘片检测用开关97在12厘米盘片12插入承载装置70内所定装载位置(与12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5相接触的位置)时即输出信号。因此,由各盘片检测用开关96、97输出信号后,控制装置150可以检知对各盘片11、12已装载承载装置70内所设定的装载位置。
另一方面,利用对SW1至SW3的开关按钮进行按压操作,可使开关开启(ON)/关闭(OFF),且SW1至SW3各自与控制装置150相连接(请参照图22)。此3个SW1至SW3中,设置于正中间的SW2的配设高度较高,其它的SW1与SW3的配设高度是相同高度。
而且,当承载装置70安装于托架40时,SW1与SW3与形成于左轨51上的承载装置位置检测用凸轮140的上段凸轮141相接合,SW2与下段凸轮142相接合。因此,SW1与SW3对应随着承载装置70的移动而改变的上段凸轮部141的凸轮形状而开/关,且SW2对应随着承载装置70的移动而改变的下段凸轮部142的凸轮形状而开/关。
接着,对配设于承载装置70上的第一至第四盘片夹74-1至74-4进行说明。另外,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所配设的合计4个的盘片夹74-1至74-4,每一盘片夹74-1至74-4皆为同一结构。因此以下的说明中,并不以特定的第一至第四盘片夹74-1至74-4进行说明,而改以盘片夹74作为总称进行说明。
图6是盘片夹74的放大示意图。盘片夹74是由具有弹性的树脂材料所形成,且由固定部85及一对舌片部86所构成。于固定部85上形成由未在图中标出的螺丝所插通的插通孔85a。此螺丝是经由插通孔85a之后将右部71a、左部71b、右下半部72、左下半部73锁住。如此,可将各盘片夹74-1~74-4固定于承载装置70上。
而且,一对的舌片部86是由固定部85的两侧曲折而成,并由相对于固定部85的斜前方延伸而出。因此,盘片夹74的侧视状态具有略成V字状的形状。更甚之,各舌片部86的前末端部分形成有突出的连接部88。
请参照图5所示,第一盘片夹74-1配设于安装凹部91上的右部71a的上部。此时,第一盘片夹74-1的舌片部86安装于下部的位置上。而且,在与安装凹部91的舌片部86相对的位置上形成开口部92,舌片部86经由此开口部92朝盘片对向面93突出。
此外,第二盘片夹74-2配设于形成于右下半部72上的安装凹部(于图中未绘出)的下部。此时,第二盘片夹74-2的舌片部86安装于上部的位置。而且,在与安装凹部的舌片部86成对向的位置上形成开口部92,舌片部86经由此开口部92朝盘片对向面93突出。
此时第一盘片夹74-1与第二盘片夹74-2的配设位置设定为相互对向的。具体的说,请参照图7A所示,第一盘片夹74-1与第二盘片夹74-2配设成利用相互舌片部86对抗的情形,且在此配设状态下,各舌片部86的前端部所形成的连接部88通过舌片部86所持有的弹力而相互接触。此时,各舌片部86朝向各盘片11、12的插入方向(图中箭号Y1方向)逐渐接近而使连接部88相互连接。
在上述结构中,于承载装置70上插入8厘米盘片11或12厘米盘片12,且盘片11、12插入第一盘片夹74-1与第二盘片夹74-2之间。如此,请参照图7B所示,盘片11、12的插入方向右前端部受到第一盘片夹74-1的连接部88与第二盘片夹74-2的连接部88之间的挟持(定位)。如此,可使第一盘片夹74-1与第二盘片夹74-2切实维持盘片11、12。
而且,第三盘片夹74-3配设于安装凹部90上的左部71b的上部。此时,第三盘片夹74-3的舌片部86安装于下部的位置。此外,在与安装凹部90的舌片部86成对向的位置上形成开口部92,舌片部86经由此开口部92朝盘片对向面93突出。
而且,第四盘片夹74-4配设于形成于左下半部73上的安装凹部(于图中未绘出)的下部。此时,第四盘片夹74-4的舌片部86安装于上部的位置。在与安装凹部的舌片部86成对向的位置上形成开口部92,舌片部86经由此开口部92朝盘片对向面93突出。
此时第三盘片夹74-3与第四盘片夹74-4的配设位置与前述第一盘片夹74-1与第二盘片夹74-2的配设位置相同,皆为设定成相互对向的。在此对向的情形下,各盘片夹74-3、74-4的舌片部86所形成的连接部88,且各自通过舌片部86所持有的弹力而相互接触。此时,各舌片部86朝向各盘片11、12的插入方向(图中箭号Y1方向)逐渐接近而使连接部88相互连接。
在上述结构中,于承载装置70上插入8厘米盘片11或12厘米盘片12,且盘片11、12插入第三盘片夹74-3与第四盘片夹74-4之间。如此,盘片11、12的插入方向右前末端受到第三盘片夹74-3的连接部88与第四盘片夹74-4的连接部88之间的挟持。如此,可使第三盘片夹74-3与第四盘片夹74-4切实维持盘片11、12。
至此,受注目的盘片夹74上所形成的舌片部86的配置位置,利用图10进行说明。
在前述的叙述中,盘片夹74形成有各自成对的舌片部86,且于盘片夹74的配设状态中,一方的舌片部86的配设位置是设定成面向8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4(以下,对此舌片部86进行特别的说明时,此舌片部86利用8厘米盘片用舌片部86-8表示)。而且,另一方的舌片部86的配设位置是设定成面向12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5(以下,对此舌片部86进行特别的说明时,此舌片部86利用12厘米盘片用舌片部86-12表示)。
因此,在8厘米盘片11插入承载装置70的情形时,此8厘米盘片11利用8厘米盘片用舌片部86-8予以维持。而且,在12厘米盘片12插入承载装置70的情形时,此12厘米盘片12利用12厘米盘片用舌片部86-12予以维持。
接着,在盘片用舌片部86-8、86-12维持各盘片11、12的状态下,随着承载装置70的移动,利用承载装置70进行在各盘片11、12插入退出的位置(以下称此位置为退出位置)以及装载位置之间的移动。
在此移动时,各盘片11、12是在其外周缘(具体的说是插入方向的前缘)以盘片用舌片部86-8、86-12维持的状态下进行移动的。具体的说,在各盘片11、12的外周所定范围内形成有不能进行读、写的区域,各盘片用舌片部86-8、86-12的连接部88与此不能进行读、写的区域相连接。因此,可在移动时,防止盘片11、12的表面可进行读、写的区域受到伤害。
更进一步地说,在上述叙述中,各盘片用舌片部86-8、86-12可使各盘片11、12在夹钳状态下进行移动处理,并于移动处理时避免发生盘片用舌片部86-8、86-12与盘片11、12之间的相对变位(打滑),以进行高精密度的移动处理。
然而,盘片装置10的操作者在插入盘片11、12并维持于承载装置70中之后,使盘片11、12维持于维持的状态下,使盘片11、12处于拔除力的作用下。当操作者进行错误的操作时,盘片11、12会直接从承载装置70上脱离而降低操作性及夹钳动作的失败。因此,最好是在盘片11、12插入后,即使在一定程度的拔除力作用下,以盘片11、12无法直接由盘片夹74脱离。
对于此本较佳实施例,前述说明中设于盘片夹74上的舌片部86与朝插入方向(图中箭号Y1方向)逐渐接近的盘片11、12的外周边缘相接触。为此,在图7B部分所示的维持状态下,当盘片11、12由承载装置70朝拔除方向施加力(拔除力)的情形时,此拔除力是舌片部86朝向图中箭号B所示的方向发生力,以使连接部88对盘片11、12产生压贴力的作用。
因此,当承载装置70(盘片夹74)维持盘片11、12之后,即可防止因对盘片11、12施加错误的拔除力而使盘片11、12从承载装置70(盘片夹74)上脱离。
另外,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虽以上下一对的盘片夹(第一盘片夹74-1与第二盘片夹74-2、第三盘片夹74-3与第四盘片夹74-4)对盘片11、12提供夹钳为例,然而请参照图8所示,也可以利用一个盘片夹74对各盘片11、12进行挟持。在此情形下,可减少盘片夹的数量,以达到节省盘片夹的配设空间目的,进而有利于承载装置70的小型化。
而且,在本较佳实施例中,各盘片检测用开关96、97分别配设于盘片用弯曲壁94、95上。然而,盘片检测用开关96、97的配设位置也可以位于与盘片夹74成对向的位置。图9所示是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盘片检测用开关96、97配设于与盘片夹74相对的位置的示意图。
各盘片检测用开关96、97具有在盘片11、12插入时进行按压的接触部99。在图9中,此接触部99可朝上下方向进行移动,且配设于开关本体内的弹簧(图中未标出)具有向上的弹性。因此,各盘片检测用开关96、97,可如图9A所示的将接触部99配设于与盘片夹74的连接部88成对向的位置。
因此,请参照图9B部分所示,盘片11、12插入承载装置70时,盘片11、12挟持于盘片夹74与盘片检测用开关96、97之间。而且,通过舌片部86所具有的弹性及接触部99的向上方弹性力,以将盘片11、12稳固地维持于盘片夹74与盘片检测用开关96、97之间。
因此,由图9所示的结构可知,当加入盘片检测用开关96、97的开关的功能后,由于可得到与配设于右下半部72上的第二盘片夹74-2相同的功能,因此可以减少此构件的数量,同时可以使承载装置70变成小型化。
在此,再回到图1继续说明,在上述结构中承载装置70安装于托架40上时仍可移动。在此托架40的上部配设有基座盖120。此基座盖120是利用冲压(Press)成型的方式对金属板加工而得,其是由顶板部121、右侧板部122、左侧板部123所构成。
在顶板部121上形成第一凹部124与第二凹部125,特别是在第一凹部124上形成有前述缝隙126。而且在右侧板部122与左侧板部123上形成有对应托架40上的旋转轴57的轴承的轴孔127(左侧的旋转轴57及轴孔127图中未标出)。
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基座盖120固定于基座20上,因此基座20上对应基座盖120的位置不会产生变化。而且,在前述说明中,托架40可在基座20与基座盖120之间摇动(请参照图4A、图4B所示)。
更进一步地说,在盘片装置10的前部配设有前刃角(FrontBezel)130(请参照图2与图4)。在此前刃角130上形成有插入开口133,以使各盘片11、12及盘片盒13经过插入开口133而插入退出于盘片装置10内。
而且,在插入开口133上设有图中未标出的开闭结构以开闭盖131、132。此插入开口133是在盘片11、12及盘片盒13进行插入退出时,利用开闭盖131、132予以封闭,以防止尘埃侵入盘片装置10内的。
接着,对上述结构的存储媒体装载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22所示,控制装置150分别与8厘米盘片检测用开关96(以下简称8-SW96)、12厘米盘片检测用开关97(以下简称12-SW97)、盘片盒检测用开关98(以下简称DC-SW98)、起重马达68、装载马达100、以及SW1至SW3等相连接。因此,可利用来自各开关96至98与SW1至SW3的信号为基础,而对起重马达68与装载马达100进行驱动控制。此时,控制装置150所进行的控制动作如图23至图26所示。以下,对控制装置150具体实施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
激活图23所示的控制处理,控制装置150在步骤1(在图中,步骤简称为S)中,根据8-SW96的输出信号,判断是否有插入8厘米盘片11。因此,当8-SW96为开启(ON)的情形时(即,判断为插入8厘米盘片11的情形时),则进行图24所示的处理。而且,当8-SW96为关闭(OFF)的情形时(即,判断为未插入8厘米盘片11的情形时),则进行步骤2的处理。
在步骤2中,根据12-SW97的输出信号,判断是否有插入12厘米盘片12。因此,当12-SW97为开启(ON)的情形时(即,判断为插入12厘米盘片12的情形时),则进行图25所示的处理。而且,当12-SW97为关闭(OFF)的情形时(即,判断为未插入12厘米盘片12的情形时),则进行步骤3的处理。
在步骤3中,根据DC-SW98的输出信号,判断是否有插入盘片盒13。因此,当DC-SW98为开启(ON)的情形时(即,判断为插入盘片盒13的情形时),则进行图26所示的处理。当DC-SW98为关闭(OFF)的情形时(即,判断为未插入盘片盒13的情形时),则返回步骤1进行下一次处理。
步骤1至步骤3的各步判断为否定(即,NO的判断)时的状态如图2所示。此状态是未插入盘片11、12及盘片盒13的状态,具体的说,就是图2与图21A所示的状态。此时,承载装置70朝向图中箭号Y方向的位置(以下,此位置以退出位置P1表示)移动。
当承载装置70位于退出位置P1时,SW1与上段凸轮141的第一凸部141a相接合,SW2与下段凸轮142的凸部142a相接合,SW3与上段凸轮141的第一凹部141b成对向的状态。因此SW1至SW3的开启(ON)/关闭(OFF)状态是[SW1,SW2,SW3]=[开启(ON),开启(ON),关闭(OFF)]。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SW1至SW3的开启(ON)/关闭(OFF)状态是以上述大括号内所包括的[开启(ON),开启(ON),关闭(OFF)]表示。此时,大括号内的左侧是SW1的状态,正中间是SW2的状态,右侧是SW3的状态。
上述承载装置70位于退出位置P1时,盘片杆60的杆本体61,如同图11A所示,与承载装置70里面所形成的具有阶梯状的凸轮部N1相接触(详细的说明如后所述)。其中,盘片杆60需抵抗盘片杆弹性弹簧65的弹性力,并退避至无法妨碍承载装置70移动的位置为止。
而且,盒杆77在前述中是以轴部105而在盒杆引导沟渠103、104内移动的,因此可随着承载装置70的移动而朝图中箭号Y1、Y2方向变换位置。此外,盒杆77会受到盒杆弹性弹簧108的影响而朝图中箭号Y2方向弹性移动。
但是,承载装置70在退出位置P1时,形成于盒杆77中的结合爪106是与设置于右轨50中的盒杆退避用凸轮54结合。而且,在承载装置70移动至退出位置P1的状态下,轴部105是位于盒杆引导沟渠103与104的图中箭号Y1方向的位置上。
而且,在盒杆退避用凸轮54中形成有倾斜面,使得形成于盒杆77中的结合爪106可以与此倾斜面结合。因此,盒杆77按压此倾斜面,使结合爪106抵抗盒杆弹性弹簧108的弹性力而沿着倾斜面改变位置,因而使盒杆77以轴部105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作若干转动。
然而,在盒杆77的外侧(在图中箭号X2方向)中设置有盘片装置的杆N2(图中标于图2中的一部分)。因此,经由使盒杆77的外侧侧面接触杆N2,就可以限制盒杆77往逆时针方向转动。
在此,承载装置70在退出位置P1时,需注意对应承载装置70的盒杆77的位置。
如上所述,当承载装置70位于退出位置P1时,盒杆77经过与盒杆退避用凸轮54以及杆N2结合,使轴部105成为在盒杆引导沟渠103与104的图中箭号Y1方向中移动的状态。
而且,盒杆77也会对应承载装置70而变成在图中箭号Y1方向变换位置的状态。因此,当承载装置70位于退出位置P1时,盒杆77也就不会从承载装置70的前面89朝向图中箭号Y2方向突出。
公知使用托盘的盘片装置在退出状态中,托盘会从装置本体前方延伸出,而成为设置空间增大以及产生托盘损伤的原因。但是,本实施例的盘片装置10,在退出状态也不会从盘片装置10的前方突出,因此,设置盘片装置10时可以使设置空间节省化,且同时可以减少故障的产生。
另一方面,遮断杆78是位于形成于基座盖120中的缝隙126(在图2中,省略其图标)中引导往顺时针方向转动的位置。在此状态下,遮断器驱动栓113位于与形成于插入的盘片盒13中的遮断器15结合的结合位置。
而且,承载装置70在退出位置P1时,托架40如图4A所示,在上动位置中成为移动状态。托架40位于上动位置时,承载装置70成为与前刃角130的插入开口133相对的状态,而容许8厘米盘片11、12厘米盘片12以及盘片盒13插入。
在图2所示的处于退出状态的盘片装置10中,通过前刃角130插入8厘米盘片11,在上述中8厘米盘片11在盘片对向面93中引导往图中箭号Y1方向进行,并且接触8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4,同时维持于8厘米盘片用舌片部86-8(盘片夹74)中。
而且经由使8厘米盘片11接触8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4,可以利用8厘米盘片11按压操作8厘米盘片检测用开关96。因此,控制装置150可以测知8厘米盘片11维持在承载装置70中。而且,经由在步骤1中判断为肯定的情况时,控制装置150可以开始进行图24所示的控制处理。此外,由于8厘米盘片11插入,使的承载装置70往图中箭号Y1方向移动,因而导致SW1从上段凸轮部141的第一凸部141a脱离。因此,SW1至SW3的开关状态为[关闭(OFF)、开启(ON)、关闭(OFF)]。
步骤10是使控制装置150开始对装载马达100施加电压,然后通过齿轮组101使齿轮102转动。此时,控制装置150使承载装置70从图2所示的位置在图中箭号Y1方向移动所设定的距离,并且控制施加于装载马达100的驱动电压是正常驱动电压(E伏特)的20%程度的电压(0.2*E)(此控制状态称为装载马达伺服状态)。
具体而言,承载装置70从图2所示的退出位置P1移动至图12所示的位置时,对于装载马达100施加正常驱动电压(E伏特)20%程度的电压(0.2*E)。而且,在以下说明中,承载装置70以图12所示的位置称为8厘米盘片装载开始位置(简称为8L开始位置),如图中P2所示的位置。
如上述由于对装载马达100降低施加的电压,同时也降低了装载马达100产生的驱动力,因此在此种状态下,承载装置70不会移动。但是,盘片插入时,由于操作者从盘片装置10插入8厘米盘片11的插入力施加至承载装置70上。因此,承载装置70开始朝向图中箭号Y1方向移动。
此外,操作者使8厘米盘片11至第1装载开始位置P2的插入操作是由操作者的插入力伺服装载马达100的驱动力所构成。因此,操作者能够以较小的插入力插入8厘米盘片11,使得8厘米盘片11在插入时可以提高操作性。
而且控制装置150在上述的装载马达伺服状态中,通常需监视8-SW96是否为关闭(OFF)(步骤11)。此外,在步骤11中判断为肯定后(也就是判断8-SW96是否为关闭(OFF)),进行步骤12的处理,使控制装置150驱动承载装置70往装载的反方向。因此,承载装置70再回到退出位置P1。
在此,在步骤11判断为肯定的情况时,例如操作者装载了8厘米盘片11,却发现错误插入了与8厘米盘片不同的盘片状存储媒体,在直到发觉错误插入之后,就成为需要拉出错误插入8厘米盘片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10中所进行的装载马达伺服状态中,因为可以解除操作者的插入力与停止承载装置70的移动,所以能够拉出上述移动途中的8厘米盘片11。
因此,操作者不需要和过去一样等待在装载位置中装载8厘米盘片,在错误插入时能够立刻进行8厘米盘片的更换,可以向上提高使用性。而且,在步骤11中判断拉出8厘米盘片的情况时,可以经由步骤12的处理,使承载装置70自动的回到退出位置P1。因此,可以快速的进行新的8厘米盘片11、12厘米盘片12以及盘片盒13的插入处理。
而且,在步骤13中,控制装置150通常需要监视SW3是否从关闭(OFF)切换成开启(ON)。在此,请参照图21所示,SW3从关闭(OFF)切换成开启(ON)的切换位置是SW3与上段凸轮部141的第二凸部141c接合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SW3与上段凸轮部141的第二凸部141c接合的位置为8L开始位置P2(参照图21B)。因此,直到步骤13判断为肯定为止,换言之,直到承载装置70移动至8L开始位置P2为止,需重复进行步骤11、步骤13的处理。
在此,请参照图11,承载装置70从退出位置P1移动至8L开始位置P2之间是以盘片杆60的动作做说明。图11是从承载装置70与盘片杆60的里侧剖面图,(A)为承载装置70位于退出位置P1的状态示意图,(B)为承载装置70位于退出位置P1与8L开始位置P2之间的状态示意图,(C)为承载装置70位于8L开始位置P2的状态示意图。
经由使承载装置70从退出位置P1移动至8L开始位置P2之间,使承载装置70的里面所形成的阶梯状凸轮部N1往图中箭号Y1方向移动。因此,盘片杆60经由盘片杆弹性弹簧65的弹力使邻接杆本体部61的阶梯状凸轮部N1持续往逆时针方向转动(图12中箭号C1所示的方向),使盘片杆60中所形成的结合爪部63与图11C以及图12所示的8厘米盘片11的插入方向后部接合。
盘片杆60经由杆本体部61从阶梯状的凸轮部N1离开以及盘片杆弹性弹簧65的弹性力,从8厘米盘片11的插入方向后部按压向盘片的插入方向。
因此,8厘米盘片11形成其插入方向前部以盘片夹74维持住,同时插入方向后部以盘片杆60维持住的状态。所以,在本实施例中,经由维持8厘米盘片11的插入方向前部与插入方向后部,使8厘米盘片11也不需要装于盘片盒中,且可以防止8厘米盘片11从承载装置70脱离,而能够进行稳定的移动处理。
而且,杆本体部61利用承载装置70里面所形成的阶梯状凸轮部N1调整旋转动作的时期,结合爪部63在8厘米盘片11的最大直径部位(对于箭号X1、X2方向的最大直径部位,也就是中央位置)开始通过图中箭号Y1方向之后,接触8厘米盘片11的插入方向后部。因此,可以减轻盘片的插入负荷。
现在,假定盘片杆60的结合爪部63在通过8厘米盘片11的最大直径部位之前接合8厘米盘片11而构成,也就是假定伴随着承载装置70的开始移动结合爪部63直接接合8厘米盘片11直到结合爪部63在通过8厘米盘片11的最大直径部位之间,盘片杆60必须抵抗盘片杆弹性弹簧65的弹性力而如图11所示往逆时针方向旋转(图12所示的箭号C2的方向)。因此,结合爪部63在通过8厘米盘片11的最大直径部位之前接合8厘米盘片11会增大插入8厘米盘片11所需要的插入负荷。
对应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因为通过凸轮部N1使结合爪部63在8厘米盘片11的最大直径部位(对于箭号X1、X2方向的最大直径部位,也就是中央位置)开始通过图中箭号Y1方向之后,才接触8厘米盘片11,所以在插入8厘米盘片11时,盘片杆60只会往盘片杆弹性弹簧65的弹性方向旋转,因而可以减轻盘片插入负荷。
一方面,盒杆77经由使承载装置70从退出位置P1移动至8L开始位置P2,以盒杆弹性弹簧108所给予的弹性使轴部105在盒杆引导沟渠103与104内朝向图中箭号Y2方向移动。也就是,在图中箭号Y2方向上,盒杆77对应承载装置70而产生相对移动。
但是,从上述退出位置P1至8L开始位置P2的移动是维持在盒杆77的结合爪部106接触盒杆退避用凸轮54的情况下,因此,对应托架40的盒杆77的位置不会改变。
而且,如图12所示,承载装置70在移动至8L开始位置P2的状态下,盒杆77对应承载装置70的前面而形成延伸出图中箭号Y2方向的状态。但是,因为承载装置70是在盘片装置10内移动,所以盒杆77并不会从盘片装置10突出。
一方面,如图24所示,步骤13判断为肯定时,也就是判断承载装置70已经移动至8L开始位置P2上,控制装置150在步骤14中对于装载马达100施加正常电压(E)。因此,承载装置70经由装载马达100的驱动,开始往图中箭号Y1方向移动。此承载装置70的移动,如图13所示使8厘米盘片11的中央所形成的中心孔11a移动到与转盘24一致的位置。
而且,在下列的说明中,使8厘米盘片11的中心孔11a与转盘24一致的承载装置70的位置称为8厘米盘片11装载结束位置(简称8L结束位置),如图标中的P4所示的位置。此时,8厘米盘片11的位置也就是所谓8厘米盘片11的装载位置。
在进行步骤14的处理后,控制装置150通常在步骤15中判断SW2是否从开启(ON)切换成关闭(OFF)。在此,请参照图21所示SW2从开启(ON)切换成关闭(OFF)的切换位置为SW2从下段凸轮部142的凸部142a脱离而位于相对的凹部142b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SW2相对的凹部142b的位置为8L结束位置P4(参照图21D)。因此,直到步骤15为判断为肯定,换言之,直到承载装置70移动至8L结束位置P4为止,持续进行承载装置70的移动。
此承载装置70从8L开始位置P2移动至8L结束位置P4时,盘片杆60通常维持在与8厘米盘片11的插入方向后部接合的状态。
也就是,经由盘片杆60以旋转轴62为中心而自由旋转,并且利用旋转轴62而通常往逆时针方向(图12所示的箭号C1方向)弹出。因此,经由将8厘米盘片11往图中箭号Y1方向移动,并转动所跟随的盘片杆60,使得盘片杆60通常维持在与8厘米盘片11的插入方向后部接合的状态。因此,将8厘米盘片11从8L开始位置P2移动至8L结束位置P4之间,可以在承载装置70与盘片杆60中进行切实维持稳定的移动8厘米盘片11。
而且,如图12所示,因为承载装置70移动至8L开始位置P2时,盒杆77的轴部105在盒杆引导沟渠103与104内移动至图中箭号Y2方向的位置,所以还可以使承载装置70移动至图中箭号Y1方向,此时承载装置70是同时往图中箭号Y1方向移动。
此时,接合爪106从盒杆退避用凸轮54中离开,经由盒杆弹性弹簧108的弹力而顺时针方向旋转往箭号Y1方向移动。因此,盒杆77沿着右轨50以轴部105为中心往顺时针方向旋转,在盒杆77的侧面从边缘部53a离开的状态下,如图13所示盒杆77成为沿着右轨50的状态(往图中箭号Y1、Y2方向延伸状态)。
一方面,步骤15判断为肯定时,也就是8厘米盘片11移动至中心孔11a与转盘24一致的8L结束位置P4。接着在步骤16中控制装置150停止装载马达100,而使承载装置70的移动停止。然后,在步骤17中进行定位(Clamp)处理。
而且在定位处理之前,为了提高承载装置70的停止位置的位置精确度,也可以忽略承载装置70的移动速度,进行前进、后退的操作。例如,在步骤15中,对应切换SW2从开启(ON)至关闭(OFF),使承载装置70的速度变成1/2而反方向驱动装载马达100,接着对应切换SW2从关闭(OFF)至开启(ON)使承载装置70的速度变成1/4而正方向驱动装载马达100,然后对应切换SW2从开启(ON)至关闭(OFF)使装载马达100停止。经由进行此种操作,可以提高承载装置70的停止位置的位置精确度。
在步骤17的定位处理中,驱动起重马达68,使托架驱动滑块30往图中箭号X1方向移动(请参照图3)。因此托架40从如图4A所示的上动位置以旋转轴57为中心移动至图4B所示的下动位置,伴随着此动作8厘米盘片11也会下移而装载于转盘24中。然后,在上述的托架40中所设置的定位器58在转盘24中经由夹钳用磁石的吸附力吸附,使得8厘米盘片11就被固定于定位器58与转盘24之间。
在此种状态下,8厘米盘片11成为可经由盘片马达25旋转的状态。但是,在以盘片杆60维持的状态下,是无法旋转8厘米盘片11的。因此,在定位处理时,盘片杆60会从维持8厘米盘片11的位置退开。以下接着说明此盘片杆60从维持8厘米盘片11的位置退开的动作。
如上所述,在基座20中直立设置第一盘片杆驱动凸轮28与第二盘片杆驱动凸轮29。其中,第一盘片杆驱动凸轮28设置于对应当承载装置70移动至8L结束位置P4时的盘片杆60的位置的相对位置。
也就是,盘片杆60使承载装置70往图中箭号Y1方向移动,伴随着此动作使8厘米盘片11往同一方向移动,同时也伴随着此动作使盘片杆60以旋转轴62为中心旋转。因此,直到8厘米盘片11移动至如图13所示的8L结束位置P4为止,伴随着此动作使盘片杆60转动至如图13所示的位置时,会使形成于盘片杆60的接合部66与形成于基座20的第一盘片杆驱动凸轮28相对。
而且,经由上述的托架40从上动位置移动至下动位置,使第一盘片杆驱动凸轮28与盘片杆60的接合部66接合,盘片杆60以图14所示的箭号C2方向弹出转动。因此,设置于盘片杆60的接合爪部63如14图所示会从8厘米盘片11离开。
此时,如图4A所示,因为第一盘片杆驱动凸轮28形成有倾斜面,所以能够平稳的进行盘片杆60的弹性转动。而且在本实施例的组成中,由于使盘片杆60从8厘米盘片11离开,所以其结构不需要在个别设置螺线管(Solenoid)等驱动方法,可以利用托架40的移动作为驱动来源转动盘片杆60。因此,利用简单的结构就可以切实使盘片杆60从8厘米盘片11离开。
然而,在步骤17的处理结束之后,8厘米盘片11维持在承载装置70中的状态。因此,即使盘片杆60从8厘米盘片11离开,8厘米盘片11还是处于无法旋转的状态。
如上述当承载装置70移动至8L结束位置P4时,使8厘米盘片11固定于定位器58与转盘24之间。也就是,在此状态下,8厘米盘片11是不可能在箭号Y1、Y2方向移动。
于是,控制装置150利用图中未标出的检测开关检测已固定的8厘米盘片11并进行步骤18,驱动装载马达100使承载装置70移动至图14所示的位置。
而且,在下述的说明中,图14所示的承载装置70的位置称为8厘米盘片装载退避位置(简称8L退避位置),如图中P5所示的位置。
控制装置150为了使承载装置70停止于8L退避位置P5上,因此在步骤19中判断SW3是否从开启(ON)切换成关闭(OFF)。在此,请参照图21所示的SW3从开启(ON)切换成关闭(OFF)的切换位置为SW3从上段凸轮部141的第二凸部141c脱离,而位于相对的第二凹部141d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SW3与第二凹部141d相对的位置是8L退避位置P5(参照图21E)。所以,在步骤19判断为肯定后,控制装置进行步骤20的处理,控制装置150停止装载马达100。然后,使承载装置70停止于8L退避位置P5上。
上述的8厘米盘片11在夹钳的状况下,通过承载装置70从8L结束位置P4移动至8L退避位置P5,以使8厘米盘片11从各个盘片夹74脱离。因此,也可以解除8厘米盘片11被维持于承载装置70的状态,而能够对8厘米盘片11进行读、写处理。
而且,8厘米盘片11从盘片装置10退出时,由于其动作与装载时的动作相反,因此省略其说明。
但是,在8厘米盘片11退出时,在图12所示的8L开始位置P2至图2所示的退出位置P1之间,在装载马达100施加为正常驱动电压(E伏特)。因此,操作者从承载装置70取出(使盘片脱离)8厘米盘片11的操作是在承载装置70位于图2所示的退出位置P1的状态下进行的。在此状态下,因为可以从前刃角130大力的拉出8厘米盘片11,所以能够容易的进行8厘米盘片11的取出操作。
接着,在图23所示的步骤2中,在判断为肯定的情况下说明控制装置150的控制动作。
在图2所示的退出状态中(也就是当承载装置70位于退出位置P1的状况下),通过前刃角130插入12厘米盘片12,上述12厘米盘片12在盘片对向面93中引导往图中箭号Y1方向进行,并且接触12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5,同时被维持于12厘米盘片用舌片部86-12(盘片夹74)中。
而且经由使12厘米盘片12接触12厘米盘片用弯曲壁95,利用12厘米盘片12按压操作12厘米盘片检测用开关97。因此,在步骤2中判断为肯定时,控制装置150可以开始进行图25所示的控制处理。
激活图25所示的处理,在步骤30中控制装置150使装载马达100成为装载马达伺服状态。也就是在插入12厘米盘片12时,控制装置150使承载装置70从图2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图15所示的位置之间,控制施加于装载马达100的驱动电压为正常驱动电压(E伏特)的20%程度的电压(0.2*E),可以提高在盘片插入时的操作性。
而且,在以下说明中,承载装置70以图15所示的位置称为12厘米盘片装载开始位置(简称为12L开始位置),如图中P4所示的位置。而且,此12L开始位置P4与在移动8厘米盘片11时如图13所示的8L结束位置P4设定为相同位置。
而且,承载装置70从退出位置P1移动至12L开始位置P4之间,控制装置150在步骤31中监视12-SW97的输出。然后,当步骤31判断12-SW97为关闭(OFF)的情况时,控制装置150判断12厘米盘片12受到操作者拉出,因此在步骤32中进行使承载装置70回到退出位置P1的处理。
因此,在插入12厘米盘片12时,在操作者错误插入的情况时,直到发觉错误插入时都能够立刻进行12厘米盘片12的更换,所以能够提高使用性。而且,经由步骤32的处理,可使承载装置70自动的回到退出位置P1。因此,可以快速的进行新的8厘米盘片11、12厘米盘片12以及盘片盒13的插入处理。
一方面,经由使承载装置70从退出位置P1移动至12L开始位置P4,使承载装置70的里面所形成的阶梯状凸轮部N1往图中箭号Y1方向移动。因此,盘片杆60经由盘片杆弹性弹簧65的弹力使邻接杆本体部61的阶梯状凸轮部N1持续往逆时针方向转动(图15中箭号C1所示的方向),使形成于盘片杆60中的结合爪部63与图15所示的12厘米盘片12的插入方向后部接合。然后盘片杆60的杆本体部61从阶梯状的凸轮部N1离开后,经由盘片杆弹性弹簧65的弹性力,而按压12厘米盘片12。
因此,在插入12厘米盘片12时,12厘米盘片12的插入方向前部以盘片夹74维持住,同时插入方向后部经由盘片杆60维持住。而且,经由维持12厘米盘片12的插入方向前部与插入方向后部,使12厘米盘片12也不需要装载于盘片盒中,可以防止12厘米盘片12从承载装置70脱离,而能够进行稳定的移动处理。
一方面,盒杆77经由使承载装置70从退出位置P1移动至12L开始位置P4,利用盒杆弹性弹簧108给予轴部105的弹力在盒杆引导沟渠103与104内朝向图中箭号Y2方向移动。
也就是,盒杆77对应承载装置70而在图中箭号Y2方向相对的移动。而且12厘米盘片12在插入时的12L开始位置P4与先前说明的8厘米盘片11在插入时的8L开始位置P2相比较,是设置于图中Y1方向间隔一定距离的位置上。
因此,伴随着承载装置70移动至12L开始位置P4,盒杆77的接合爪106从盒杆退避用凸轮54中离开,经由盒杆弹性弹簧108的弹力而往顺时针方向旋转朝向箭号Y1方向移动。因此,盒杆77沿着右轨50以轴部105为中心往顺时针方向旋转,成为如图15所示的盒杆77沿着右轨50的状态(往图中箭号Y1、Y2方向延伸状态)。
接着,再回到图25,说明控制装置150的控制动作。控制装置150通常在步骤33中监视SW2是否从开启(ON)切换成关闭(OFF)。在此,请参照图21所示的SW2从开启(ON)切换成关闭(OFF)的切换位置为使SW2从下段凸轮部142的凸部142a脱离而位于相对的凹部142b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SW2与凹部142b的相对位置为12L开始位置P4(参照图21D)。因此,直到步骤33判断为肯定为止,换言之,直到承载装置70移动至12L开始位置P4为止,持续重复进行步骤31、步骤33。
一方面,如图25所示,步骤33判断为肯定,也就是判断承载装置70移动至12L开始位置P4为止,在步骤34中,控制装置150对于装载马达100施加正常电压(E)。然后,承载装置70经由装载马达100的驱动,开始往图中箭号Y1方向移动。此承载装置70的移动,如图16所示使12厘米盘片12中央所形成的中心孔12a移动到与转盘24一致的位置。
而且,在下列的说明中,使12厘米盘片12的中心孔12a与转盘24一致的承载装置70的位置称为12厘米盘片装载结束位置(简称12L结束位置),如图标中的P5所示的位置。此外,此12L结束位置P5是设定成与在移动8厘米盘片11时如图14所示的8L退避位置P5为同一位置。另外,当承载装置70位于12L结束位置P5时,12厘米盘片12的位置即所谓的12厘米盘片装载位置。
在进行步骤34的处理后,控制装置150通常在步骤35中判断SW3是否从开启(ON)切换成关闭(OFF)。在此,请参照图21所示SW3从开启(ON)切换成关闭(OFF)的切换位置为使SW3从上段凸轮部141的第二凸部141c脱离而位于第二凹部141d的相对位置上。
在本实施例中,此SW3是设定与第二凹部141d的相对位置为12L结束位置P5(参照图21E)。所以,直到在步骤35判断为肯定为止,换言之,直到承载装置70移动至12L结束位置P5为止,承载装置70会持续移动。
此承载装置70从12L开始位置P4移动至12L结束位置P5时,与移动8厘米盘片11相同,盘片杆60通常维持在与12厘米盘片12的插入方向后部接合的状态。因此,将12厘米盘片12从12L开始位置P4移动至12L结束位置P5之间,可以在承载装置70与盘片杆60中进行切实的在维持稳定的状态下移动12厘米盘片12。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经由在托架40中配置能够转动的盘片杆60,可以利用同一个盘片杆60维持直径尺寸不同的8厘米盘片11、12厘米盘片12的插入方向后部。因此,可以减少盘片装置10的零件数并使结构简化。
一方面,在步骤35判断为肯定的情况时,判断12厘米盘片12已移动至中心孔12a与转盘24一致12L结束位置P5,接着在步骤36中控制装置150停止装载马达100而使承载装置70的移动停止。然后,在步骤37中进行定位处理。此步骤37的处理为与图24所示的步骤17的定位处理相同。
具体而言,首先驱动起重马达68,使托架驱动滑块30往图中箭号X1方向移动(请参照图3)。然后托架40从如图4A所示的上动位置以旋转轴57为中心移动至图4B所示的下动位置,伴随着此动作12厘米盘片12也会下移而装载于转盘24中,同时固定于定位器58与转盘24之间。
在此种状态下,12厘米盘片12成为可经由盘片马达25旋转的状态。但是,在经由盘片杆60维持的状态下,是无法旋转12厘米盘片12。因此,在定位处理时,盘片杆60会从维持12厘米盘片12的位置退开。以下接着说明此盘片杆60从维持12厘米盘片12的位置退开的动作。
如上所述,在基座20中直立设置第一盘片杆驱动凸轮28与第二盘片杆驱动凸轮29。其中,第二盘片杆驱动凸轮29设置于在承载装置70移动至12L结束位置P5时,盘片杆60的位置所对应的位置上。
也就是,盘片杆60使承载装置70往图中箭号Y1方向移动,伴随着此动作使12厘米盘片12往同一方向移动,同时也伴随着此动作使盘片杆60以旋转轴62为中心旋转。因此,12厘米盘片12移动至如图16所示的12L结束位置P5,伴随着此动作盘片杆60转动至如图13所示的位置时,使形成于盘片杆60的接合部66与形成于基座20的第二盘片杆驱动凸轮29相对。
而且,经由使上述的托架40从上动位置移动至下动位置,第二盘片杆驱动凸轮29与盘片杆60的接合部66接合,盘片杆60以图17所示的箭号C2方向弹性转动。因此,设置于盘片杆60的接合爪部63如图17所示会从12厘米盘片12离开。
此时,因为第二盘片杆驱动凸轮29中与上述的第一盘片杆驱动凸轮28同样形成有倾斜面,所以能够平稳的进行盘片杆60的弹性转动。而且在移动12厘米盘片12时,由于使盘片杆60从12厘米盘片12离开,所以不需要使用其它的驱动方法,可以利用托架40的移动作为驱动来源转动盘片杆60,以使盘片装置10的组成简化。
然而,在步骤37的处理结束之后,12厘米盘片12维持于承载装置70中的状态。因此,即使盘片杆60从12厘米盘片12离开,12厘米盘片12还是处于无法旋转的状态。
如上述承载装置70移动至12L结束位置P5,使12厘米盘片12固定于定位器58与转盘24之间。也就是,在此状态下,12厘米盘片12是不可能在箭号Y1、Y2方向移动。
于是,控制装置150利用图中未标出的检测开关检测已固定的12厘米盘片12并进行步骤38,驱动装载马达100使承载装置70移动至图17所示的位置。
而且,在下述的说明中,图17所示的承载装置70的位置称为12厘米盘片装载退避位置(简称12L退避位置),如图中P6所示的位置。
控制装置150为了使承载装置70停止于12L退避位置P6,因此在步骤39中判断SW3是否从关闭(OFF)切换成开启(ON)。在此,请参照图21所示,SW3从关闭(OFF)切换成开启(ON)的切换位置为SW3从上段凸轮部141的第二凹部141d脱离而位于与第三凹部141e接合的位置上(请参照图21F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设定SW3与第三凹部141e接合的位置为12L退避位置P6。所以,在步骤39判断为肯定后,进行步骤40的处理,控制装置150停止装载马达100。然后,承载装置70停止于12L退避位置P6上。
上述的12厘米盘片12在夹钳的状况下,通过承载装置70从12L结束位置P5移动至12L退避位置P6,以使12厘米盘片12从各个盘片夹74脱离。因此,也可以解除12厘米盘片12被维持于承载装置70的状态,而能够对12厘米盘片12进行读、写处理。
另外,12厘米盘片12在退出时的动作,由于其动作与上述装载时的动作相反,因此省略其说明。
但是,在12厘米盘片12退出时,在图15所示的12L开始位置P4至图2所示的退出位置P1之间,在装载马达100施加为正常驱动电压(E伏特)。因此,操作者从承载装置70取出(使盘片脱离)12厘米盘片12的操作是在承载装置70位于图2所示的退出位置P1的状态下进行。在此状态下,因为可以从前刃角130大力的拉出12厘米盘片12,所以能够容易的进行12厘米盘片12的取出操作。
接着,在图23所示的步骤3中,在判断为肯定的情况时说明控制装置150的控制动作。
在图2所示的退出状态的盘片装置中,通过前刃角130插入盘片盒13,此盘片盒13的前端部首先接触承载装置70的前面89。
由于在前面89中设置有盘片盒检测用开关98,因此利用盘片盒13接触承载装置70的前面89,而按压操作12厘米盘片检测用开关98。然后,在步骤3判断为肯定的情况时,使控制装置150可以开始进行图26所示的控制处理。
而且,在盘片盒13与承载装置70接触的状态下,设置于遮断杆78的遮断器驱动栓113与设置于盘片盒13的遮断器15的末端接合。
激活图26所示的处理,在步骤50中控制装置150使装载马达100成为装载马达伺服状态。也就是在插入盘片盒13时,承载装置70从图2所示的位置移动至图18所示的位置期间,控制装置150控制施加于装载马达100的驱动电压为正常驱动电压(E伏特)的20%程度的电压(0.2*E),可以提高在盘片插入时的操作性。
而且,在以下说明中,承载装置70以图18所示的位置称为盘片盒装载开始位置(简称为DL开始位置),为图中P3所示的位置。
而且,承载装置70从退出位置P1移动至DL开始位置P3之间,在步骤51中,以控制装置150监视DC-SW98的输出。此外,在步骤51中判断DC-SW98为关闭(OFF)的情况时,控制装置150判断盘片盒13受到操作者拉出,然后在步骤52中进行使承载装置70回到退出位置P1的处理。
因此,在插入盘片盒13时,在操作者错误插入的情况时,直到发觉错误插入时都能够立刻进行盘片盒13的更换,所以能够向上提高使用性。而且,经由步骤52的处理,可使承载装置70自动的回到退出位置P1。因此,可以快速的进行新的8厘米盘片11、12厘米盘片12以及盘片盒13的插入处理。
于是,承载装置70从退出位置P1移动至DL开始位置P3时,盘片杆60退避到不会妨碍盘片盒13插入的位置上。
也就是,经由使承载装置70从退出位置P1移动至DL开始位置P3,盘片杆60使杆本体部61从承载装置70里面的阶梯状凸轮部N1离开。但是,因为上述盘片盒13是处于与承载装置70的前面接触的状态下,所以当杆本体部61从阶梯状凸轮部N1离开后,接合爪部63会接触盘片盒13的侧面。因此,盘片杆60维持承载装置70位于退出位置P1时的位置上,使得盘片杆60不会妨碍盘片盒13的插入。
一方面,承载装置70会从退出位置P1开始往图中箭号Y1方向移动,直到移动到图18中P2所示的位置为止(此位置与图12所示的8L开始位置P2相同)。伴随着此移动盒杆77对应于承载装置70而相对的往箭号Y1方向移动。而且,当承载装置70移动至位置P2时,盒杆77的轴部105在盒杆引导沟渠103与104内移动至图中箭号Y2方向位置为止。
此承载装置70从退出位置P1移动至位置P2时,盒杆77的接合爪106与盒杆退避用凸轮54是维持于接触的状态,且盒杆77对应于托架40的位置不会改变。但是,上述盒杆77是对应承载装置70而往箭号Y2方向移动,而使盒杆77变成从承载装置70的前面89往箭号Y2方向延伸的状态。
从上述位置P2更使承载装置70朝向DL开始位置P3移动,由于上述承载装置70移动至位置P2时,轴部105在盒杆引导沟渠103与104内移动至图中箭号Y2方向位置,因此使得盒杆77与承载装置70同时往图中箭号Y1方向移动。
而且,接合爪106从盒杆退避用凸轮54中离开,使盒杆77利用盒杆弹性弹簧108而顺时针方向旋转往箭号Y1方向移动。因此,盒杆77利用盒杆弹性弹簧108的弹力以轴部105为中心往顺时针方向旋转。此外,在盘片盒13的侧面形成有结合凹部16,且此结合凹部16的形成位置是位于上述转动的盒杆77的接合爪106的移动路径的位置上。
此时,经由盒杆77的上述转动,如图18所示,接合爪106与盘片盒13的结合凹部16结合。然后,伴随着承载装置70的移动,在盒杆77的侧面从边缘部离开的状态下,盒杆77的接合爪106维持与结合凹部16结合的状态,而成为沿着右轨50的状态(往图中箭号Y1、Y2方向延伸状态)。
此外,遮断杆78会随着上述承载装置70的移动而转动。具体而言,因为设置于遮断杆78中的遮断器驱动栓113接合至缝隙126中,所以伴随着承载装置70的插入,遮断器驱动栓113会在缝隙126的形状中引导移动。
另外,转动遮断杆78会使得与遮断器驱动栓113接合的遮断器13打开盖子。因此,当遮断器13完全打开盖子时,上述的遮断器驱动栓113会从缝隙126中脱离,并且经由接合孔111接合至板弹簧79中,而限制遮断杆78的移动。
接着,再回到图26,说明控制装置150的控制动作。步骤53中通常以控制装置150监视SW1是否从关闭(OFF)切换成开启(ON),并且在步骤54中以控制装置150监视SW3是否从关闭(OFF)切换成开启(ON)。
在此,请参照图21,SW1与SW3同时在开启(ON)状态的位置为如图21C所示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此位置是设定为DL开始位置P3。因此,直到步骤53与步骤54同时判断为肯定为止,换言之,直到承载装置70移动至DL开始位置P3为止,持续重复进行步骤51至步骤54。
一方面,步骤53与步骤54同时判断为肯定,也就是判断承载装置70已移动至DL开始位置P3,接着在步骤55中,控制装置150对于装载马达100施加正常电压(E)。然后,承载装置70利用装载马达100的驱动力,开始往图中箭号Y1方向移动。此承载装置70的移动,如图19所示,使设置于盘片盒13内的DVD-RAM14的中心孔14a移动到与转盘24一致的位置上。
而且,在下列的说明中,使DVD-RAM14的中心孔14a与转盘24一致的承载装置70的位置称为盘片盒装载结束位置(简称DL结束位置),如图标中的P6所示的位置。
此外,此DL结束位置P6是设定成与在移动12厘米盘片12时如图17所示的12L退避位置P6为同一位置。另外,承载装置70位于DL结束位置P6时,盘片盒13的位置即所谓的盘片盒的装载位置。
在承载装置70从DL开始位置P3移动至DL结束位置P6时,盘片杆60接触盘片盒13的侧面并维持在不会妨碍盘片盒13的移动的退避位置上。
而且,控制装置在进行步骤55的处理后,通常在步骤56与步骤57中以控制装置150判断SW3是否从开启(ON)切换成关闭(OFF),之后SW3是否从关闭(OFF)切换成开启(ON)。在此,请参照图21,SW3从开启(ON)切换成关闭(OFF),之后SW3从关闭(OFF)切换成开启(ON)的切换位置为如图21F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图21F所示的位置设定为DL结束位置P6。所以,直到步骤56与步骤57同时判断为肯定为止,换言之,直到承载装置70移动至DL结束位置P6为止,承载装置70会持续移动。
一方面,在步骤56与步骤57中同时判断为肯定后,在步骤58中控制装置150停止装载马达100而使承载装置70停止,使承载装置70停止于DL结束位置P6上。然后,在步骤58中,控制装置150驱动起重马达68,使托架驱动滑块30往图中箭号X1方向移动(请参照图3)。接着,托架40从如图4所示的上动位置以旋转轴57为中心移动至图4B所示的下动位置,伴随着此动作盘片盒13也会往下移动。
然后,将设置于盘片盒13内的DVD-RAM14装载于转盘24上,而固定于定位器58与转盘24之间。因此,DVD-RAM14利用盘片马达25而成为能够旋转的状态,而能够对DVD-RAM14进行读、写处理。
而且,盘片盒13从盘片装置10退出时,由于其动作与装载时的动作相反,因此省略其说明。但是,在盘片盒13退出时,为了提高取出操作性,从DL结束位置P6至退出位置P1之间,全都是在装载马达100施加为正常驱动电压(E伏特)。
在上述实施例中,利用SW1至SW3辨别插入并维持于承载装置70中的8厘米盘片11、12厘米盘片12或者盘片盒13的种类时,经由控制装置150驱动控制装载马达100,移动承载装置至已辨别的8厘米盘片11、12厘米盘片12或者盘片盒13所对应的固有的定位位置P4至P6为止,之后使8厘米盘片11、12厘米盘片12或者盘片盒13定位于转盘24中。因此,即使是尺寸、形状不同的8厘米盘片11、12厘米盘片12或者盘片盒13也可以切实的定位于转盘24中。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为了8厘米盘片11所设定的承载装置70的检测位置(P1、P2、P4、P5)、为了12厘米盘片12所设定的承载装置70的检测位置(P1、P4、P5、P6)、以及为了盘片盒13所设定的承载装置70的检测位置(P1、P3、P6),在复数个位置中设定有相同的位置。
具体而言,退出位置P1对于8厘米盘片11、12厘米盘片12以及盘片盒13都是相同的。而且8L结束位置P4与12L开始位置P4、8L退避位置P5与12L结束位置P5、12L退避位置P6与DL结束位置P6是设定为各自相同的位置。
因此,在对于各自不同的8厘米盘片11、12厘米盘片12以及盘片盒13个别设置检测位置的情况时,全部需要设置11个检测位置,然而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经由使检测位置共同化,可以减少为6个位置。所以能够使控制装置150所实行控制处理简化,而且可以减少检测承载装置70移动至检测位置的开关(SW1至SW3)数目。
而且,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进行检测承载装置70的位置是使用SW1至SW3以及承载装置位置检测凸轮140。此外,承载装置位置检测凸轮140是由与SW1和SW3接合的上段凸轮141以及与SW2接合的下段凸轮142所组成。所以,利用组合各SW1至SW3的输出可以进行承载装置70的位置检测。
由于具有6个位置(P1至P6)的承载装置70检测位置只需要3个开关(SW1至SW3)就可以检测,可以减少开关的数目。因此,能够使存储媒体装载装置以及盘片装置10的结构简单化,并且减少零件数目。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按压操作SW1至SW3而构成开启(ON)/关闭(OFF),再以此操作承载装置位置检测用凸轮140。因此,经由使承载装置位置检测用凸轮140中所形成的凸轮形状在每个承载装置70的检测位置是不同的,而能够检测承载装置70的位置,可以利用简单的结构切实的进行承载装置70的位置检测。
接着,对安装于盘片装置10的前面的前刃角130进行说明。
请参照图27与图4A、图4B部分所示,在前刃角130上设有可供各种操作开关134的其它盘片11、12及盘片盒13插入的插入口133。此插入口133的高度及宽度尺寸是依据通过盘片盒13所需的尺寸所形成的。总而言之,插入口133在盒式插入前的状态是由上下方向上的二分离的开闭盖131、132所闭塞。
开闭盖131、132是由两端的支持装置转动,在插入盘片盒13或退出时,开闭盖131在上方转动,且开闭盖132在下方转动。另外,开闭盖131、132是在盘片盒13插入时受到盘片盒13的押压而朝装置内侧转动,在退出时,由开闭结构(图中未标出)进行开的动作。
开闭盖131、132在位于插入口133的中央的位置具有凹部131a、132a。此凹部131a、132a位于开闭盖131、132的闭盖位置,且相互突出嵌合,经由插入口133形成可连通装置内外的缝隙135。此缝隙135是盘片11、12插入装置内的开口。
请参照图28所示,开闭盖131、132在里面(装置内侧)贴着弹性部件136、137以塞住凹部131a、132a。此弹性部件136、137是由例如是毛毡(felt)材料等具有弹性的材料所形成,以增加盘片11、12插入操作时的内侧的可挠性。在退出时,也可增加盘片11、12退出动作时的外侧的可挠性。另外,弹性部件136、137也可以由毛毡材料以外的弹性材料(例如是橡胶)所形成。
请参照图29所示,当盘片盒13插入时,开闭盖131、132朝开放方向转动以容许盘片盒13的插入操作。为此,盘片盒13在插入口133上引导通过插入口133的中央,且同时平稳地插入,以与前述的承载装置70的盒杆77在装置内切实接合及移动。
请参照图30所示,插入盘片11、12时,开闭盖131、132之间形成可供插入的缝隙135,弹性部件136、137在装置内侧弹性押压盘片11、12的周缘部。此时,盘片11、12在插入装置内时,其上下面受到产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件136、137挟持,并经由弹性部件136、137的引导而通过插入口133的中央进行插入。
因此,盘片11、12与盘片盒13相同,皆是通过插入口133的中央而插入,以与前述的承载装置70的盒杆77于装置内切实接合及移动。
在上述较佳实施例中,开闭盖131、132虽以二部件为例进行说明,然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改用一部件进行插入口133的开闭。
本发明如上所述,以下叙述其各种实现的效果。
本发明的装置,在对第一或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进行装载退出时,由于不需另外结构自盘片装置引出至外部,因而可以节省盘片装置的设置空间。在对盘片状存储媒体进行装载退出时,由于不需另外结构自盘片装置引出至外部,因此在盘片装置中所施加的外力变少,进而减少故障发生。
当承载装置位于退出位置时,承载装置在移动时,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会位于不妨碍各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的退避位置,如此,各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承载装置可平稳的进行装载。
当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装载时,承载装置由退出位置朝装载位置移动的过程是解除对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的弹性,以使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可在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的维持下,进行平稳且稳定的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的移动处理。
另一方面,当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装载时,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的盒与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接合,因而,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维持于退避位置,如此,在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装载的情形时,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不会影响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以进行平稳且稳定的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的移动处理。
在盘片状存储媒体移动时,可减轻盘片插入负荷。
如上所述,一种盘片装置,包括可选择性插入盘片状存储媒体或盛放有盘片状存储媒体的盒的插入口;在盒式插入前,朝闭塞插入口转动至闭塞位置以去除具有可供盘片状存储媒体通过的间隙的开口,在盒式插入的过程中,朝开放插入口的方向转动,并使开放的插入口维持于开放位置的开闭部件;以及设成可塞于开闭部件的开口,且可在盘片状存储媒体插入时产生变形,再通过弹性复原力的引导而至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位置的弹性部件。由于在插入盘片状存储媒体于直接插入口中的情形下,弹性部件的可挠性可引导进入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位置,当插入盒的情形时,可通过开闭部件在开放位置的转动而可平稳的插入。因此,盘片状存储媒体及盒是由同一插入口插入的方式以实现兼容式狭缝方式。
弹性部件是设在盘片状存储媒体的引导插入位置与通过插入口的盒的插入位置相同的位置上。由于盘片状存储媒体及盒维持在同一平面上,因此可以切实地在装置内进行装载。
上述盘片装置,其中开闭部件是利用配置的二部件将插入口分割成二部份,且二部件在盒式插入时同时向不同方向的二方向转动以开放插入口。由于开闭部件可同时平稳地进行开关,且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位置设于插入口的中央,因而容易进行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操作。
Claims (7)
1.一种存储媒体装置,具有可以装载一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或一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且可将该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及该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以一承载装置移动到进行插入退出的一第一位置与进行读、写处理的一第二位置之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具有一第一维持方法及一第二维持方法,第一维持方法维持该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的外周边缘;第二维持方法维持该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储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包括圆盘状盘片,且该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包括内装有圆盘状盘片的盘片盒。
3.一种存储媒体装置,是具有可以装载未装盒的一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或已装盒的一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且可在一托架内移动并将该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及该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以一承载装置移动到一退出位置与一装载位置之间,且在该托架上配设有可与该承载装置移动该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方向后部相互接合以在移动时维持该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的一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该承载装置的位置到达该退出位置时,该承载装置是将该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移动至不会妨碍各该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或该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的一退避位置;
在该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装载之际,该承载装置是由该退出位置移至该装载位置的过程包括该承载装置解除对该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的弹性,以容许该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将该第一盘片状存储媒体在维持位置进行移动;
在该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装载之际,该承载装置是由该退出位置移至该装载位置的过程包括该第二盘片状存储媒体的盒与该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接合并维持于该退避位置上。
4.一种存储媒体装置,具有可以装载一盘片状存储媒体,且可在一托架内移动并将该盘片状存储媒体以一承载装置移动到一退出位置与一装载位置之间,且在该托架上配设有可与该承载装置移动该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方向后部相互接合,以在移动时维持该盘片状存储媒体的一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该承载装置的位置到达该退出位置时,该承载装置将该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移动至不会妨碍该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的一退避位置;
在该盘片状存储媒体装载之际,该承载装置是由该退出位置移至该装载位置的过程包括该承载装置解除对该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的弹性,以容许该移动时盘片维持部件将该盘片状存储媒体在维持位置进行移动。
5.一种存储媒体装置,包括:
一插入口,以选择性插入一盘片状存储媒体或盛放有该盘片状存储媒体的一盒;
一开闭部件,在该盒插入前,朝闭塞该插入口转动至闭塞位置以去除具有可供该盘片状存储媒体通过的一间隙的一开口,在该盒插入的过程中,朝开放该插入口的方向转动,并使开放的该插入口维持在开放位置;
一弹性部件,设成可塞于该开闭部件的该开口,且可于该盘片状存储媒体插入时产生变形,再通过弹性复原力的引导而至该盘片状存储媒体的插入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储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件是设于该盘片状存储媒体的引导插入位置与通过该插入口的该盒的插入位置相同的位置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储媒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开闭部件是利用配置的二部件将该插入口分割成二部分,且该二部件在该盒插入时同时向不同的二方向转动以开放该插入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0314234A JP3674492B2 (ja) | 2000-10-13 | 2000-10-13 | 記録媒体装着装置 |
JP2000314229 | 2000-10-13 | ||
JP2000314234 | 2000-10-13 | ||
JP2000314229A JP2002124003A (ja) | 2000-10-13 | 2000-10-13 | 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0314238A JP3674493B2 (ja) | 2000-10-13 | 2000-10-13 | 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0314238 | 2000-10-1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55529A true CN1355529A (zh) | 2002-06-26 |
CN1189881C CN1189881C (zh) | 2005-02-16 |
Family
ID=27344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13627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9881C (zh) | 2000-10-13 | 2001-10-12 | 存储媒体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731583B2 (zh) |
KR (1) | KR100417103B1 (zh) |
CN (1) | CN1189881C (zh) |
TW (1) | TW51856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071410B2 (ja) * | 1999-11-12 | 2008-04-02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
TW549534U (en) * | 2002-01-24 | 2003-08-21 | Benq Corp | Improved tray structure for rotation disc devices |
JP4846566B2 (ja) * | 2003-05-09 | 2011-12-28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1回だけ記録可能な光ディスク及び1回だけ記録可能な光ディスクからの管理情報の復元方法並びに装置 |
US7716692B2 (en) * | 2004-09-21 | 2010-05-11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Disc device with particular loading mechanism |
JP5654842B2 (ja) * | 2010-11-01 | 2015-01-14 | ローム株式会社 | 負荷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37293A (en) * | 1994-09-21 | 1998-04-0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Disc loading apparatus for loading optical discs in a cartridge or without |
KR100277960B1 (ko) * | 1997-12-04 | 2001-01-15 | 윤종용 | 광 디스크 로딩장치 |
JP3834978B2 (ja) * | 1997-12-22 | 2006-10-18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
US6388974B1 (en) * | 1998-10-07 | 2002-05-14 | Alpine Electronics, Inc. | Recording medium driving apparatus |
EP0992990A3 (en) * | 1998-10-08 | 2000-10-25 | Pioneer Corporation | Front-loading disc player |
-
2001
- 2001-10-04 TW TW090124489A patent/TW51856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10-09 US US09/974,691 patent/US6731583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10-09 KR KR10-2001-0062012A patent/KR100417103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1-10-12 CN CNB011362731A patent/CN118988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518565B (en) | 2003-01-21 |
US6731583B2 (en) | 2004-05-04 |
US20020044519A1 (en) | 2002-04-18 |
CN1189881C (zh) | 2005-02-16 |
KR100417103B1 (ko) | 2004-02-05 |
KR20020029607A (ko) | 2002-04-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9715C (zh) | 盘片装置 | |
CN1187753C (zh) | 盘盒 | |
CN101079292A (zh) | 盘片装置 | |
CN1615519A (zh) | 盘装置 | |
CN1253363C (zh) | 纸材供给方法及其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950909A (zh) | 盘片容纳体和信息提供体 | |
CN1231903C (zh) | 存储媒体装载装置 | |
CN1256729C (zh) | 盘盒 | |
CN1637902A (zh) | 盘片装置 | |
CN1257505C (zh) | 存储媒体移动方法 | |
CN1822159A (zh) | 光盘装置 | |
CN1213422C (zh) | 存储媒体装载装置 | |
CN1238854C (zh) | 记录媒体的再生装置 | |
CN101064149A (zh) | 盘片装置 | |
CN1189881C (zh) | 存储媒体装置 | |
CN1251220C (zh) | 盘片装置 | |
CN1822201A (zh) | 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 |
CN1860532A (zh) | 盘片驱动装置以及盘片驱动装置的驱动控制方法 | |
CN1134778C (zh) | 采用装有记录媒体的盒式盘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及盒式盘的装入装置 | |
CN1822160A (zh) | 光盘装置 | |
CN101047005A (zh) | 盘片装置 | |
CN1637901A (zh) | 盘片装置 | |
CN1815598A (zh) | 光盘装置 | |
CN1656552A (zh) | 盘载入装置 | |
CN1242403C (zh) | 盘支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TAUERK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IARCK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51209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5120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Teac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Tiake K. K.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