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40279A - 一种允许接入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允许接入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40279A
CN1340279A CN00803882A CN00803882A CN1340279A CN 1340279 A CN1340279 A CN 1340279A CN 00803882 A CN00803882 A CN 00803882A CN 00803882 A CN00803882 A CN 00803882A CN 1340279 A CN1340279 A CN 1340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ad
entity
obtains
carrying
l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03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432C (zh
Inventor
夏迈克·纳戈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Oyj
Nokia Technologies Oy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Networks Oy
Publication of CN1340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0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43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43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Stereo-Broadcasting Methods (AREA)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按照本发明,结果形成第一预定极限以内的负载的承载请求,是允许接入的。如果结果形成超出第一预定极限的负载的承载请求,允许接入控制实体尝试为该承载腾出空间,就是说,在不降低向现有承载提供的服务质量(QoS)的情况下,释放资源。允许接入控制实体可以通过调整功率控制参数、越区切换控制参数、或同时控制两者而完成资源释放。如果允许接入控制实体能够为新的承载或多个承载提供足够空间,则该请求被允许接入。

Description

一种允许接入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窝式电信系统中无线电资源的利用,更准确地说,是涉及建立新连接时使用的允许接入控制方法。本发明针对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述部分的一种方法。
本发明的背景
在蜂窝式系统中,通过该蜂窝式电信网络的单个的话音连接或数据连接,被称为一个承载(bearer)。一般说来,承载是与一组参数相关的,该组参数为某终端设备与某网络单元之间的数据通信所固有,网络单元是指诸如把蜂窝式网络连接至另一个电信网络的基站或互通单元(IWU)。该组与承载有关的参数,通常包括例如数据传输速度、允许的延迟、允许的比特差错率(BER)、以及这些参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承载还可以是分组传输承载或电路交换承载,并支持例如透明的或非透明的连接。承载可以想象为具有特定参数的数据传输路径,把某移动终端与某网络单元连接起来,以便传输有效负荷信息。一个承载常常只把一个移动终端与一个网络单元连接起来。但是,承载可以通过许多网络单元。某种移动通信装置(ME,Mobile Equipment)在某些蜂窝式电信系统中可能只支持一个承载,而在另一些系统中则可能支持多于一个同时的承载。
为了能够按需要的方式传输信息,在无线电接口上的连接,必须获得需要的质量等级。该质量可以表述为,例如C/I,即载波-干扰比,它表示接收的载波功率对接收的干扰功率之比。其他对连接质量的量度有,SIR即信号-干扰比、S/N即信噪比、和S/(I+N)即信号-噪声加干扰比。比特差错率(BER)或帧差错率(FER)也用作连接质量的量度。通常,事先对一个或其他相应的量度,确定某一目标等级,然后调整每一连接的传输功率,尽可能接近地达到该目标等级。传输功率不应大于为获得需要的目标等级而必需的功率,因为非常高的传输等级浪费传输设备中的电能,这对手持移动台是至关重要的,并可导致干扰其他的连接。
允许接入控制(admission control),对确保每一承载都获得需要的SIR等级,是至关重要的一种功能。允许接入控制的目的,是考察每一新的承载请求,并考虑到该请求的承载的传输功率、该承载的传输比特率、处理增益、以及该承载的质量要求,确定能否在不降低其他承载服务的情况下,提供请求的服务。如果能够在不损害其他承载的情况下向新的承载提供服务,那么该请求被允许接入。否则,它被列入调度程序,即放在队列中、或重新协商或修改、或者被拒绝。允许接入控制通常与功率控制相配合,从而可能调整某些其他承载的传输功率,以确保其他承载的SIR目标等级。
过去已经提出了各种允许接入控制算法。在1994年五月,I2Journal,vol.12,no.4,第638-644页的有关通信的选集上,Zhao Liu和Magda EI Zarki的论文“SIR-Based Call Admission Control forDS-CDMA Cellular Systems”描述了一种基于剩余容量概念的算法。剩余容量定义为基站能够接受的初始呼叫的额外数目。如果剩余容量大于零,则允许接入新的呼叫。剩余容量由量度的SIR等级和阈值SIR等级决定。
在1996年4月28-5月1日,Atlanta,USA举行的I2 VTS第46届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会议文集第1665-1669页上,Ching Yao Huang和Roy D.Yates的论文“Call Admission in PowerControlled CDMA Systems”描述了另一种算法。该论文给出两种简单算法。在第一种算法中,当新的呼叫导致正在进行的呼叫以最大功率发送时,该新的呼叫被阻挡。在第二种算法中,如果在基站上测量的总接收功率超过预定的阈值,则新的呼叫被阻挡。
当呼叫即承载在资源利用方面较为类似,且任何允许接入阈值都设在某一电平上,某承载的允许接入据此不会使负载增加至非常接近最大容量时,这些算法都很有效。但是,当各种承载具有宽广的变化性能,即当网络既要处理诸如正常话音承载那样的低比特率的承载,又要处理诸如高容量数据承载或直播视频承载那样的高比特率的承载时,这些算法就不是很有效了。该种多样性服务将由例如UMTS蜂窝式电信系统提供,目前正在开发之中。例如,在常规的算法中,只要在基站上测量的总接收功率在预定阈值之内,新的呼叫是被允许的,于是,一高比特率的承载有可能使网络负载增加至非常接近最大容量。通过降低阈值可以防止这一情况的出现,使任何被允许的接近阈值的高速率承载,仍然不会把总负载增加得太多,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低比特率的话音承载由于被拒绝而结束,即使剩余的容量能容纳它们。
在本说明书中,控制区一词是指蜂窝式电信系统的一个区域,该区域由单个允许接入控制实体控制或处理,即,当要判定一新的承载是否允许接入时,需要考虑该区域的传输。一控制区域可以包括例如某小区的一扇区,一小区,或诸如路由地区或整个无线电接入网络的多个小区。
下面说明控制承载的蜂窝式网络的各种其他功能,即负载控制、功率控制、和越区切换控制。
负载控制(LC)的主要任务,是确保蜂窝式系统的工作点,在该点上,移动台不过度使用功率而能达到高容量,同时获得良好的连接质量。负载极限的规定对无线电资源管理是关键的任务,负载极限就是系统允许的最大负载。因为过载状态可能极大地削弱网络的性能,所以控制负载以避免过载状态是重要的。负载控制主要功能的一些例子有,网络平衡、功率控制参数及越区切换参数的调整、和拥挤控制。
功率控制(PC)的目的,是调整移动台和基站的功率电平,以便在两端的接收机上都获得需要的信号电平,即负责远近变化的问题。功率控制还要负责响应大的遮蔽变化,以及负责响应例如SIR等级的快速变化,改变功率电平。
越区切换控制(HC)在移动台从一个小区移至另一小区时,负责移动台连接的变化的管理。
通常,这些功能是在网络单元中作为软件程序,由网络单元的处理单元执行而实现的。完成这些功能的装置,在本说明书中称之为实体,就是说,HC实体负责越区切换的控制、PC实体负责功率的控制、LC实体负责负载的控制、和AC实体负责允许接入的控制。
本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实现一种允许接入的控制方法,该方法能把系统负载维持在预定极限以下。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实现一种允许接入的控制方法,该方法还能使承载请求的允许接入概率最大化。
让允许接入控制至少根据承载请求产生负载估计,可以达到这些目的,并且,如果该负载估计在极限以上,则尝试为该请求的一个或多个承载腾出空间。
按照本发明的方法的特征,在独立的方法权利要求书的特征部分详细说明。该独立的权利要求书还说明本发明的有益的实施例。
按照本发明,最后得到的负载在第一预定极限以下的承载请求,是允许接入的。如果承载请求导致负载超过第一预定极限,允许接入实体尝试为该承载请求腾出空间,即在不降低向现有承载提供的服务质量(QoS)的情况下,释放资源。允许接入实体可以通过调整功率控制参数、越区切换控制参数、或同时控制两者而完成资源释放。如果允许接入实体能为新的一个或多个承载腾出足够空间,该请求则被允许接入。
附图简述
下面结合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附图有
图1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有益的实施例,画出一种允许接入控制方法,
图2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有益的实施例,画出允许接入控制方法中解决临界负载或过载状态部分的例子,
图3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有益的实施例,画出允许接入控制方法中解决临界负载或过载状态部分的另外的例子,
图4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有益的实施例,画出允许接入控制方法中解决临界负载或过载状态部分的又一个例子,
图5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有益的实施例,画出允许接入控制方法的一个例子中的信令,
图6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有益的实施例,画出允许接入控制方法另一个例子中的信令,
图7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有益的实施例,画出允许接入控制方法又一个例子中的信令,
图8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有益的实施例,画出允许接入控制方法再一个例子中的信令,
图中用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相同的实体。
具体描述
按照本发明,蜂窝式网络的控制区有用于传输负载的第一预定极限,该第一预定极限是所谓稳定负载区的上限。稳定负载区是系统能在其内处理一切业务的负载区。稳定负载区以上的负载区被称为临界负载区。临界负载区用作控制区的软容量容限,用于处理干扰量的突发变化。当负载在临界负载区内时,最好只有高优先权的呼叫和紧急呼叫才被网络接受。允许接入控制能开拓该软容量范围,通过精细调节网络内的“小区呼吸”效应来管理系统的动态行为。在临界负载区以上是过载区。临界负载区的上限是第二预定极限。本发明允许接入控制方法的目的之一,是把系统负载维持在稳定负载区之内,同时试图把新呼叫的允许接入概率以需要的QoS最大化。
A.允许接入控制方法举例
下面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有益的实施例,参照图1和2说明允许接入控制方法。
在第一步骤105,允许接入控制实体接收承载请求。该承载请求可能由移动台始发,例如某用户希望呼叫,也可能由蜂窝式网络始发,例如呼叫某移动台。响应接收的承载请求,允许接入控制实体在步骤110检查当前负载。在该步骤中,允许接入控制实体可以,例如从负载控制实体查询当前负载信息来检查负载。下一步,允许接入控制实体在步骤115,至少根据当前负载和承载请求,计算最后得到的负载估计。最后得到的负载估计最好包括现有承载及新的承载两者的传输即干扰功率。
在随后的步骤120中,把最后得到的负载估计与第一预定极限即稳定负载区上限比较。如果负载估计高于第一预定极限,那么为了处理临界负载和过载状态,在步骤122启动进一步的处理过程。该过程在本说明书的后面说明。如果在步骤120发现,负载估计低于第一预定极限,该承载在步骤125被允许,并在步骤130为该一个或多个承载分配传输资源。传输资源可以是,例如无线电资源、逻辑资源、代码、传输容量、或其他资源。如果处理临界负载和过载状态的过程,结果是对承载请求的肯定判定,那么,本方法在该过程之后的步骤130继续。
在步骤135检查实际得到的负载,并在步骤140把它与第一预定极限比较。如果负载是在第一预定极限之内,方法结束。如果负载不在第一预定极限之内,则在步骤145进一步调整至少一个承载参数,把总负载纳入所述第一预定极限以内,之后,方法结束。
调整步骤145可以是,例如包括重新协商提供给至少一个承载的服务质量。重新协商过的或修改了的一个或多个承载,可以是该请求的一个或多个承载,也可以是先前已有的承载。
图2画出处理状态过程的一个例子,其中,承载请求的允许接入导致负载电平落在临界或过载区。按照该例,采取步骤150、151、152、155、和160之一来释放负载,如步骤149的选择所示。在步骤150,调整功率控制参数,诸如调整蜂窝式系统控制区中现有连接的传输功率容限的上限和下限,这一步可能导致一个或多个现有承载的传输功率的下降,从而能使新的承载被允许接入。在步骤151,调整蜂窝式网络的负载控制参数。在步骤152,调整蜂窝式网络的软越区切换和软容量容限。在步骤155,调整蜂窝式系统控制区的越区切换控制参数。这些参数通常包括,例如定义从一个小区越区切换(或软越区切换)至另一个小区的触发阈值参数。该越区切换控制(HC)参数的调整,可能导致一个或多个现有承载越区切换至另一个控制区。在软越区切换情形,该调整也可能导致添加或释放一现有承载的分支,以及导致软容量容限的最优化。无论如何,越区切换控制参数的调整,可能释放当前控制区中的传输资源。在步骤160,如果可能,再协商或修改一个或多个请求的承载的参数,以便找到要求较低传输资源的合适的承载性能。
执行步骤150、151、152、155、和160之一以后,在步骤165检查当前负载,并在步骤167计算新的负载估计。如果该负载估计现在在第一预定极限以下,在步骤180允许该请求,同时该方法由图1的步骤130继续。万一步骤150、155、和160的调整或再协商不够大,且负载估计仍在第一预定极限以上,则在步骤175拒绝该承载请求,然后,允许接入控制方法结束。
图3画出处理状态过程的又一个例子,在该例子中,承载请求的允许接入导致负载电平落在临界或过载区。按照该例,蜂窝式网络控制区的功率控制参数与越区切换控制参数两者,都要在步骤150和155调整,以减轻负载。
在执行步骤150和155之后,在步骤165检查当前负载,并在步骤167计算新的负载估计。如果该负载估计现在在第一预定极限以下,在步骤180允许该请求,同时该方法由图1的步骤130继续。万一步骤150和155的调整不够大,且负载估计仍在第一预定极限以上,则在步骤175拒绝该承载请求,然后,允许接入控制方法结束。
图4画出处理状态过程的再一个例子,在该例子中,承载请求的允许接入导致负载电平落在临界或过载区。在该例中,实施降低负载估计的可用办法150、155、160,直至负载估计落在第一预定极限之内,或直至使用该例全部三种办法。
按照该例,采取步骤150、155、和160之一来减轻负载,如步骤149的选择所示。在步骤150,调整蜂窝式系统控制区的功率控制参数,这一步可能导致一个或多个现有承载传输功率的下降,从而能使新的承载被允许接入。在步骤155,调整蜂窝式系统控制区的越区切换控制参数。这些参数通常包括,例如定义从一个小区越区切换至另一个小区的触发阈值参数。该越区切换控制(HC)参数的调整,可能导致一个或多个现有承载越区切换至另一个控制区。在软越区切换情形,该调整也可能导致添加或释放一现有承载的分支,以及导致软容量容限的最优化。无论如何,越区切换控制参数的调整,可能释放当前控制区中的传输资源。在步骤160,如果可能,再协商或修改一个或多个请求承载的参数,以便找到要求较低传输资源的合适的承载性能。
在执行步骤150、155、和160之一以后,在步骤165检查当前负载,并在步骤167计算新的负载估计。如果该负载估计现在在第一预定极限以下,在步骤180允许该请求,同时该方法由图1的步骤130继续。万一步骤150、155、和160的调整或再协商不够大,且负载估计仍在第一预定极限以上,则在步骤185检查是否减轻负载的全部可用办法都已使用,即是否已经采取全部步骤150、155、和160。如果这些步骤都已经采取了,则在步骤175拒绝该请求,然后,允许接入控制方法结束。如果这些步骤之一至少还未采用,则该方法返回步骤149。
在前面的例子中,步骤149中减轻负载办法的选择,可按特定应用要求的任何判据进行。例如,如果请求的承载性能能够使传输资源获得较大的缩减,又不致太大地降低用户实际必需的服务等级,那么,重新协商或修改至少一个承载的性能是有好处的。此外,例如可以根据负载估计超过第一预定极限多少来执行该选择。也可以按随机方式执行该选择。不同承载类型也可以按不同办法处理。例如,首先调整非实时承载性能,把优先权让予实时承载。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有益的实施例中,代替再调整至少一个承载参数的步骤145,可以拒绝、列入调度程序即放在队列中、或重新协商或修改请求的承载。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有益的实施例中,在首先估计的步骤115和120中的负载估计,如果发现大大地高于第一预定极限,即大于第一预定极限以上某个预定的量,那么,可以直接拒绝该承载请求,不必启动处理临界和过载状态的过程122。
B.负载估计的计算
在本部分中,说明用于本发明允许接入控制方法的适当计算方法的一个例子。按照本例,可用的容量以及负载是否将增至第一预定极限以上,是根据控制区中SIR等级和由该一个或多个请求的承载需要的SIR等级而确定的。
我们假定,在控制区稳定负载以下的总容量是Ctot。那么,可用的系统容量Ca C a = C tot - C oc = ( 1 + W R b E b N o + α - v S ) tot - ( 1 + W R b E b N o + α - v S ) oc - - ( 1 )
这里
Coc 是现有承载接入所占用的容量,
S    是发射功率电平,
W    是WCDMA带宽,
Rb  是比特率,
Eb  是比特能量,
No  是热噪声的谱密度,
v    是背景噪声,和
α   是话音活动性。
基于系统性能要求的容量为
Prob(Coc≥Ctot)≤γ                          (2a)
即,现有承载要求更大可用容量的概率,是在预定的系统可靠性极限γ以下。同一要求可以用SIR等级表达为
Prob(SIRreq≥SIRtot)≤γ                     (2b)
WCDMA系统的容量依赖于干扰电平。如果 1 SIR req ≤ ( W R b 1 E b I o ) stable + ( W R b 1 E b I o ) critical = ( Q ) tota ⇒ 1 SIR req ≤ ( W R b 1 E b I real ) stable + ( W R b 1 E b I real ) critical = ( Q ) tot - - ( 3 )
则请求的承载的最小QoS将被满足。这里 E b I real = [ ( E bv + E bd N o ) - 1 + ( G M ) - 1 ] - - - ( 4 )
其中
M      是同时的用户数,
G      是处理增益,
    是由于热噪声和其他小区的干扰产生的信噪比,
Ebv   是实时承载每比特的信号能量,和
Ebd   是非实时承载每比特的信号能量。
如果
          SIRreq≤SIRtot
    SIRreq≤SIRstable+SIRcritical-SIRoc     (5)
则请求的承载被允许接入,或者,用别的项表示,
    SIRreq≤SIRtot-SIRoc)≤SIRavailable       (6)
这里
SIRreq    是请求的承载要求的SIR等级,
SIRtot    是在控制区内的总SIR等级
SIRstable  是指示系统稳定工作区的稳定的SIR容限,即第一预定极限,
SIRcritical 是临界容限的宽度,即软容量容限,
SIRoc       是现有承载所占用的SIR等级,和
SIRavailable是可以分配给新的承载的SIR等级。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有益的实施例中,可用容量是用控制地区内的传输功率计算的。在该实施例中,可用容量即可用于传输的量,或换一种说法,干扰功率Pavailable可计算如下: P available = ( P stable + P critical ) - Σ i ∈ m P m - - - ( 7 )
这里
Pstable   是稳定负载区的上限,即传输或干扰功率的第一预定极限,
Pcritical 是临界负载区的上限,即传输或干扰功率的第二预定极限,和
m        是同时的承载接入控制区的数目。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
∑Preq+∑Poc≤∑Pstable                     (8)
则该承载的请求被接受,这里
Preq  是由允许接入控制估计的请求承载的干扰或传输功率,和
Poc   是由已经接入的承载所占用的干扰或传输功率电平。
因为有各种比特率等等的非实时(NRT)承载的本性,NRT承载的特征是,只部分地受允许接入控制的控制,所以判定是允许接入还是拒绝,最好只根据实时承载。
允许接入最好根据实时承载,这样,紧急呼叫有最高的优先权,即使负载是在临界负载区也允许接入它们,紧急呼叫以外的RT呼叫有其次的最高优先权,而NRT呼叫有最低的优先权。最好是,当试图释放传输资源时,调整网络的各种参数,以保持该优先权顺序。因此,该优先权顺序能使允许接入控制按任何请求的或现有的呼叫的优先权,把它们撤消或越区切换。
在多分集连接的情况下,移动台(MS)传输功率的调整,可按本发明的一个有益的实施例实现如下。允许接入控制实体设定BER(比特差错率)和FER(帧差错率)要求和外环功率控制的起始设定值Eb/No。允许接入控制实体还为有指定QoS的MS的多分集承载传输功率,设定功率容限。当外环功率控制的命令要求增加功率电平时,最后功率调整的判定,可以由MS按照下面的条件完成:
Ptrx=Po+DSS≤Pmax ∈Pmargin                  (9)
这里DSS是加在现在传输功率电平上的功率动态步长的大小。条件(9)指出,MS增加传输功率时,该增加的功率电平只能等于或小于预定的该连接的传输功率的上限Pmax,和该增加的传输功率只能在传输功率的所述功率容限内。
当外环功率控制的命令要求减小功率电平时,最后功率调整的判定,可以由MS按照下面的条件完成:
Ptrx=Po+DSS≥Pmin∈Pmargin               (10)
条件(10)指出,MS减小传输功率时,该减小的功率电平只能等于或大于预定的该连接的传输功率的下限Pmin,和该减小的传输功率只能在传输功率的所述功率容限内。
在本发明的一个有益的实施例中,在多分集连接的情况下,允许接入控制实体通过设定传输功率的动态范围,实现传输功率的调整。该传输功率的控制可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两者的发射功率调整。
C.信令举例
下面按照本发明各个实施例,说明一些信令的例子。图5、6、7、和8举例说明承载管理(BM)实体210、允许接入控制(AC)实体220、负载控制(LC)实体230、功率控制(PC)实体240、与越区切换控制(HC)实体250之间的信令。
图5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有益的实施例,画出允许接入控制方法的信令的一个例子。首先,承载管理实体把承载请求消息310即BEARER REQ发送至允许接入控制实体。该承载请求可以由移动台始发,或在移动台终接呼叫的情况下,由网络始发。允许接入控制实体通过把CHECK LOAD消息320发送至负载控制实体,检查当前负载,负载控制实体发送说明当前负载状态的消息330即LOAD INFO,作为回答。在收到该负载信息后,允许接入控制实体在步骤340,至少根据承载请求和该负载信息,计算负载估计。在本例中,发现负载估计低于第一预定阈值。因此,AC实体把350即确认消息BEARER_REQ_ACK,发回BM实体。
下一步,由于允许接入新的承载,AC实体通过发送TXPWR_UPD_REQ即360,指令PC实体改变功率控制参数,PC实体发送TXPWR_UPD_REQ_ACK消息370,对此表示确认。下一步,由于允许接入新的承载,AC实体通过发送HO_TRESHOLD_UPD_REQ消息380,指令HC实体改变越区切换控制参数,HC实体发送HO_TRESHOLD_UPD_REQ_ACK消息390,对此表示确认。之后,AC实体首先向LC实体发出400即负载信息查询,考察在其控制地区内最后得到的状态,LC实体把关于当前负载状态的信息410发送至AC实体。AC实体然后在步骤420,考察该信息,如果发现该负载在第一预定极限以上,AC实体在步骤430与承载管理实体协商,以便改变至少一个承载性能,使负载纳入第一预定极限之内。
图6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有益的实施例,画出允许接入控制方法的信令的另一个例子。在图6的例子中,承载请求使负载增加至第一预定极限以上。
首先,承载管理实体把承载请求消息310即BEARER_REQ发送至允许接入控制实体。该承载请求可以由移动台始发,或在移动台终接呼叫的情况下,由网络始发。允许接入控制实体通过把CHECK_LOAD消息320发送至负载控制实体,检查当前负载,负载控制实体发送说明当前负载状态的消息330即LOAD_INFO,作为回答。在收到该负载信息后,允许接入控制实体在步骤340,至少根据承载请求和该负载信息,计算负载估计。在本例中,发现负载估计高于第一预定阈值。因此,AC实体试图为请求的承载腾出空间。在本例中,AC实体为完成这一步,向PC实体发送341消息,指令PC实体更新功率控制参数。如果可能,例如,如果在当前状态下各承载要求的QoS等级允许降低传输功率,那么,PC实体降低各承载的传输功率。无论什么情况,PC实体把确认消息342发回AC实体,作为对AC实体的响应。在收到确认消息之后,允许接入控制实体通过把CHECK_LOAD消息343发送至负载控制实体,检查当前负载,负载控制实体发送说明当前负载状态的消息344即LOAD_INFO,作为回答。在收到该负载信息后,允许接入控制实体在步骤345,至少根据承载请求和该负载信息,计算负载估计。在本例中,功率控制参数的更新为一个或多个请求的承载创建足够的空间。据此,AC实体把确认消息350发回BM实体。
下一步,由于允许接入新的承载,AC实体通过发送TXPWR_UPD_REQ即360,指令PC实体改变功率控制参数,PC实体发送TXPWR_UPD_REQ_ACK消息370,对此表示确认。下一步,由于允许接入新的承载,AC实体发送HO_TRESHOLD_UPD_REQ消息380,指令HC实体改变越区切换控制参数,HC实体发送HO_TRESHOLD_UPD_REQ_ACK消息390,对此表示确认。之后,AC实体首先向LC实体发出400即负载信息查询,考察在其控制地区内最后得到的状态,LC实体把关于当前负载状态的信息410发送至AC实体。AC实体然后在步骤420,考察该信息,如果发现该负载在第一预定极限以上,AC实体在步骤430与承载管理实体协商,以便改变至少一个承载的性能,使负载纳入第一预定极限之内。
图7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有益的实施例,画出允许接入控制方法的信令的再一个例子。在图7的例子中,承载请求使负载增加至第一预定极限以上。
首先,承载管理实体把承载请求消息310即BEARER_REQ发送至允许接入控制实体。该承载请求可以由移动台始发,或在移动台终接呼叫的情况下,由网络始发。允许接入控制实体通过把CHECK_LOAD消息320发送至负载控制实体,检查当前负载,负载控制实体发送说明当前负载状态的消息330即LOAD_INFO,作为回答。在收到该负载信息后,允许接入控制实体在步骤340,至少根据承载请求和该负载信息,计算负载估计。在本例中,发现负载估计高于第一预定阈值。因此,AC实体首先尝试用功率控制为请求的承载腾出空间。在本例中,AC实体为完成这一步,向PC实体发送341消息,指令PC实体更新功率控制参数。如果可能,例如,如果在当前状态下各承载要求的QoS等级允许降低传输功率,那么,PC实体降低各承载的传输功率。无论什么情况,PC实体把确认消息342发回AC实体,作为对AC实体的响应。在收到确认消息后,允许接入控制实体通过把CHECK_LOAD消息343发送至负载控制实体,检查当前负载,负载控制实体发送说明当前负载状态的消息344即LOAD_INFO,作为回答。在收到该负载信息后,允许接入控制实体在步骤345,至少根据承载请求和该负载信息,计算负载估计。在本例中,功率控制参数的更新没能为一个或多个请求的承载创建足够的空间。据此,AC实体通过调整越区切换参数,尝试为各请求的承载腾出空间。在本例中,AC实体向HC实体发送346即命令HO_OPTIMIZATION,指令HC实体优化越区切换参数,以便降低控制地区的负载。据此,如果能够不降低提供给现有承载的服务等级,HC实体改变控制越区切换判定的参数。然后,HC实体向AC实体发送347即确认消息HO_OPTIMIZATION_ACK,作为回答。然后,如前面关于步骤343、344、和345的例子所述,AC实体再次执行负载检查和估计过程349。在本例中,越区切换控制参数的优化,最后为请求的一个或多个承载创建足够的空间。于是,AC实体把确认消息350发回BM实体。
下一步,由于允许接入新的承载,AC实体通过发送TXPWR_UPD_REQ即360,指令PC实体改变功率控制参数,PC实体发送TXPWR_UPD_REQ_ACK消息370,对此表示确认。下一步,由于允许接入新的承载,AC实体通过发送HO_TRESHOLD_UPD_REQ消息380,指令HC实体改变越区切换控制参数,HC实体发送HO_TRESHOLD_UPD_REQ_ACK消息390,对此表示确认。之后,AC实体首先向LC实体发出400即负载信息查询,考察在其控制地区内最后得到的状态,LC实体把关于当前负载状态的信息410发送至AC实体。AC实体然后在步骤420,考察该信息,如果发现该负载在第一预定极限以上,AC实体在步骤430与承载管理实体协商,以便改变至少一个承载性能,使负载纳入第一预定极限之内。
图8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有益的实施例,画出允许接入控制方法的信令的又一个例子。在本例中,承载请求导致估计的负载大大超过第一预定极限,因而AC实体用功率控制和越区切换控制为请求的承载腾出空间,并与BM实体协商,以降低该请求必需的资源量。
首先,承载管理实体把承载请求消息310即BEARER_REQ发送至允许接入控制实体。该承载请求可以由移动台始发,或在移动台终接呼叫的情况下,由网络始发。允许接入控制实体通过把CHECK_LOAD消息320发送至负载控制实体,检查当前负载,负载控制实体发送说明当前负载状态的消息330即LOAD_INFO,作为回答。在收到该负载信息后,允许接入控制实体在步骤340,至少根据承载请求和该负载信息,计算负载估计。在本例中,发现负载估计大大高于第一预定阈值。因此,AC实体首先尝试用功率控制为请求的承载腾出空间。在本例中,AC实体为完成这一步,向PC实体发送消息341,指令PC实体更新功率控制参数。如果可能,例如,如果在当前状态下各承载要求的QoS等级允许降低传输功率,那么,PC实体降低各承载的传输功率。PC实体把确认消息342发回AC实体,作为对AC实体的响应。此外,AC实体向HC实体发送346即命令HO_OPTIMIZATION,指令HC实体优化越区切换参数,以便降低控制地区的负载。据此,如果能够不降低提供给现有承载的服务等级,HC实体改变控制越区切换判定的参数。然后,HC实体向AC实体发送347即确认消息HO_OPTIMIZATION_ACK,作为回答。
下一步,AC实体执行与BM实体协商承载的过程348,如果可能,降低请求的一个或多个承载需要的资源。然后,如前面关于步骤343、344、和345的例子所述,AC实体再次执行负载检查和估计过程349。在本例中,功率控制和越区切换控制参数的优化,为重新协商过的或修改了的承载请求,提供足够的空间。于是,AC实体把确认消息350发回BM实体。
下一步,由于允许接入新的承载,AC实体通过发送TXPWR_UPD_REQ即360,指令PC实体改变功率控制参数,PC实体发送TXPWR_UPD_REQ_ACK消息370,对此表示确认。下一步,由于允许接入新的承载,AC实体通过发送HO_TRESHOLD_UPD_REQ消息380,指令HC实体改变越区切换控制参数,HC实体发送HO_TRESHOLD_UPD_REQ_ACK消息390,对此表示确认。之后,AC实体首先向LC实体发出400即负载信息查询,考察在其控制地区内最后得到的状态,LC实体把关于当前负载状态的信息410发送至AC实体。AC实体然后在步骤420,考察该信息,如果发现该负载在第一预定极限以上,AC实体在步骤430与承载管理实体协商,以便改变至少一个承载性能,使负载纳入第一预定极限之内。
本发明不限于用在任何蜂窝式网络的特定地区。按照本发明的允许接入控制方法,能对例如单个小区、小区的一个扇区、或如像路由地区或整个无线电接入网络等多个小区,进行允许接入控制。
控制区还可以再分为传输或干扰功率或SIR的子区,每个子区都有固定的和自适应的部分控制区无线电资源,以供分配。
给定功能的实体的名字,如无线电网络控制器,在不同的蜂窝式电信系统中常常不同。例如,在GSM系统中,与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对应的功能实体是基站控制器(BSC)。因此,在 书中,无线电控制器这一术语,将涵盖所有对应的功能实体,而不管特定的蜂窝式电信系统中用于该实体的术语。此外,各种命令和消息的名字,如LOAD_INFO消息的名字,只作为例子,且本发明不受本说明书列举的命令和消息名字的限制。此外,后面的权利要求书中修改一词,其意义涵盖至少一个承载参数的任何有效的改变,不论这种改变是经过重新协商或未经过重新协商。
本发明能够用于至少部分地基于扩展频谱技术的任何蜂窝式电信系统。
借助前面的说明,本领域熟练人员显然知道,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作出各种变化。虽然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但显然还能有许多变化和更改,所有这一切均属于本发明的真实的精神和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蜂窝式电信系统中允许接入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的步骤为
-接收承载请求,
-检查当前的负载,
-至少根据当前负载和所述承载的请求,计算最后得到的负载估计,和
-如果所述最后得到的负载估计小于第一预定极限,则
所述承载的请求被允许接入,
按照所述请求分配传输资源,和
检查该最后得到的负载;和
-如果所述最后得到的负载估计大于第一预定极限,则尝试释放传输资源。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最后得到的负载大于所述第一预定极限,则作为对最后得到的负载的所述检查的响应,
修改至少一个承载参数,以便把该最后得到的负载纳入所述第一预定极限之内。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尝试步骤之后,
-检查当前的负载,
-至少根据当前负载和所述承载的请求,计算最后得到的负载估计,和
-如果所述最后得到的负载估计小于第一预定极限,则
该承载的请求被允许接入,
按照所述请求分配传输资源,和
检查最后得到的负载。
4.按照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最后得到的负载大于所述第一预定极限,则作为对最后得到的负载的所述检查的响应,
修改至少一个承载参数,以便把最后得到的负载纳入所述第一预定极限之内。
5.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最后得到的负载超出所述第一预定极限,则
-修改承载的请求,降低该请求需要的资源量,
-检查当前的负载,
-至少根据当前负载和所述承载的请求,计算最后得到的负载估计,和
-如果所述最后得到的负载估计小于第一预定极限,则
所述修改了的承载的请求被允许接入,
按照所述请求分配传输资源,和
检查最后得到的负载。
6.按照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最后得到的负载大于所述第一预定极限,则作为对最后得到的负载的所述检查的响应,
修改至少一个承载参数,以便把最后得到的负载纳入所述第一预定极限之内。
7.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尝试步骤,包括调整蜂窝式网络的越区切换控制参数的步骤。
8.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尝试步骤,包括调整蜂窝式网络的功率控制参数的步骤。
9.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尝试步骤,包括调整蜂窝式网络的负载控制参数的步骤。
10.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尝试步骤,包括调整蜂窝式网络的软越区切换和软容量容限控制参数的步骤。
CN00803882A 1999-02-16 2000-02-16 一种允许接入的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243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990312A FI107505B (fi) 1999-02-16 1999-02-16 Pääsynvalvontamenetelmä
FI990312 1999-02-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0279A true CN1340279A (zh) 2002-03-13
CN1122432C CN1122432C (zh) 2003-09-24

Family

ID=8553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8038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2432C (zh) 1999-02-16 2000-02-16 一种允许接入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024203B1 (zh)
EP (1) EP1153518B1 (zh)
JP (1) JP3850664B2 (zh)
CN (1) CN1122432C (zh)
AT (1) ATE513439T1 (zh)
AU (1) AU2674800A (zh)
BR (1) BR0008264B1 (zh)
FI (1) FI107505B (zh)
WO (1) WO2000049824A1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59892A1 (fr) * 2002-12-24 2004-07-15 Da 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ocede de controle d'acces dans un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cdma
CN1298193C (zh) * 2004-02-12 2007-01-3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站和基站
CN1298180C (zh) * 2004-01-30 2007-01-3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控制装置及移动站
CN1301021C (zh) * 2003-04-30 2007-02-14 法国电信公司 带有功率控制的无线通信系统上行链路方向上的负载控制
CN1319348C (zh) * 2003-02-26 2007-05-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接入网业务服务质量保障方法
CN100381010C (zh) * 2002-05-31 2008-04-09 诺基亚公司 基于关系且基于模糊和离散逻辑的决策和动态调整控制
CN100411475C (zh) * 2004-08-12 2008-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上行负载估计方法
CN100461923C (zh) * 2004-07-13 2009-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重整系统和方法
CN1980476B (zh) * 2005-12-08 2010-11-03 埃沃柳姆公司 用于管理无线通信网络小区中的过载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64922B (zh) * 2006-04-30 2011-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中接入冲突的避让方法及系统
CN101480077B (zh) * 2006-05-25 2012-05-23 诺基亚公司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动态资源重用模式选择
CN101304602B (zh) * 2007-05-10 2013-02-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判决用户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18968A (zh) * 2004-04-08 2015-05-13 核心无线许可有限公司 在具有双重传送模式的移动无线系统中控制传输资源
CN1815913B (zh) * 2004-12-29 2015-09-30 朗迅科技公司 在下行链路传输中调度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2925B1 (en) * 1998-12-03 2003-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while in soft handoff
DE10017930A1 (de) * 2000-04-11 2001-11-15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Sendeleistungsregelung in einem Funk-SIGMAommunikationssystem
US7068607B2 (en) * 2000-08-31 2006-06-27 Telefon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andwidth broker for cellular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156180C (zh) * 2000-10-02 2004-06-30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系统及其资源分配方法
US20020049062A1 (en) * 2000-10-02 2002-04-25 Robert Petersen Distributed admission control
US7023798B2 (en) 2000-12-27 2006-04-04 Wi-Lan, Inc. Adaptive call admission control for us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R2821515B1 (fr) * 2001-02-23 2003-05-23 Cit Alcatel Procede de gestion de ressources de traitement dans un systeme de radiocommunications mobiles
US7245922B2 (en) 2001-02-01 2007-07-1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quality of service for multiple services through power setting
JP2002247639A (ja) * 2001-02-15 2002-08-30 Ntt Docomo Inc 無線チャネル設定制御方法、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US7961616B2 (en) 2001-06-07 2011-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gestion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983153B2 (en) 2001-06-07 2006-01-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gestion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R2827110B1 (fr) * 2001-07-09 2005-06-24 Cit Alcatel Procede de traitement d'appels umts dans un reseau de transmission de paquets, et noeud pour reseau umts,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ede
WO2003043368A1 (en) * 2001-11-12 2003-05-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a priority indication in a call control/bearer control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FR2832890B1 (fr) * 2001-11-29 2004-02-27 Cit Alcatel Controle multi-domaine d'admission de flux de donnees associes a des criteres de qualite de service
KR100868689B1 (ko) * 2002-05-06 2008-11-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망의 호 수락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DE50306048D1 (de) * 2002-07-03 2007-02-01 Siemens Ag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r datenübertragung in einem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mit hierarchischer netzarchitektur
GB0219978D0 (en) * 2002-08-28 2002-10-09 Univ Edinburgh Method of operating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ITTO20020784A1 (it) 2002-09-09 2004-03-10 Telecom Italia Lab Spa Sistema e metodo per il dimensionamento di una rete di tipo cdma.
EP1543640A4 (en) * 2002-09-17 2011-12-28 Broadcom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MANAGEMENT IN A HYBRID CABLE / WIRELESS NETWORK
KR20040060274A (ko) * 2002-12-30 2004-07-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링크의 전력제어방법
GB2398965B (en) 2003-02-27 2005-05-18 Toshiba Res Europ Ltd Methods of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levels in air interface channels
GB0326173D0 (en) * 2003-11-10 2003-12-17 Nokia Corp A method and a controlling a connection
CN100586044C (zh) * 2004-03-01 2010-01-2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电基站设备和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WO2005099294A1 (en) 2004-04-08 2005-10-20 Nokia Corporation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resources in mobile radio systems with dual transfer mode
US20050250511A1 (en) * 2004-05-05 2005-11-10 Weimin Xiao Method for rate control signaling to facilitate UE uplink data transfer
US7796995B2 (en) * 2004-06-21 2010-09-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Asynchronous signaling and data deliver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TE480965T1 (de) * 2004-07-29 2010-09-15 Telecom Italia Spa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regelung der zulassung in mobilkommunikationsnetzen, diesbezügliches netz und computerprogrammprodukt dafür
EP1622321A1 (en) * 2004-07-30 2006-02-01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Admission control for packet switched real time services based on the current real time traffic
US7239886B2 (en) * 2004-08-27 2007-07-03 Motorola, Inc. Adaptive power control method for cellular systems
GB2419258B (en) * 2004-10-13 2007-04-18 Siemens Ag User preference for packet switched or circuit switched call in dual transfer mode
CN100499459C (zh) 2005-02-24 2009-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下一代网络中信息流传输的方法
US9277455B2 (en) * 2005-05-04 2016-03-01 Alcatel Lucent Flow-based call admission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0736088B1 (ko) * 2005-11-22 2007-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US7565161B2 (en) * 2005-12-23 2009-07-21 Alcatel-Lucent Us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wireless priority call processing
US9401843B2 (en) * 2006-01-27 2016-07-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verse link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as a function of reverse link load characteristic
KR100790074B1 (ko) * 2006-02-15 2008-0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단말기의 호 연결방법
JP4844215B2 (ja) 2006-04-26 2011-12-2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並びに無線基地局
GB0611249D0 (en) * 2006-06-07 2006-07-19 Nokia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20603B2 (en) 2006-09-08 2016-08-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covery from resource mismatch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751320B2 (en) * 2006-09-30 2010-07-06 Alcatel-Lucent Usa Inc. Admission control of sessions with preference lists
KR100836239B1 (ko) * 2006-10-31 2008-06-09 주식회사 케이티프리텔 과부하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KR100927231B1 (ko) * 2007-12-17 2009-11-1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통신 시스템의 과부하 제어 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하는부하 제어 방법
EP3927016A3 (en) * 2008-04-03 2022-0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in a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0038287A1 (ja) * 2008-10-01 2010-04-08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EP2395701A1 (en) * 2010-06-10 2011-12-14 France Telecom Traffic load management method, network and device
JP5565249B2 (ja) * 2010-09-30 2014-08-06 富士通株式会社 負荷制御方法、基地局及び管理装置
US9225608B1 (en) * 2011-12-21 2015-12-29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Evaluating configuration changes based on aggregate activity level
US20140177535A1 (en) * 2012-12-21 2014-06-26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mission contro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3442406B (zh) * 2013-08-30 2016-04-06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控制方法及装置
EP2863597B1 (en) * 2013-10-21 2016-01-06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Computer-implemented method, computer system,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o manage traffic in a network
JP6303743B2 (ja) * 2014-04-10 2018-04-04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基地局
KR101943989B1 (ko) * 2015-06-05 2019-0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서버 및 단말기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0899A (en) * 1985-05-31 1987-06-02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Load balancing for cellular radiotelephone system
US5276907A (en) * 1991-01-07 1994-01-04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distribution of a communication channel load in a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475861A (en) * 1992-07-01 1995-12-12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042267B2 (ja) * 1993-07-22 2000-05-15 ケイディディ株式会社 適応的呼接続規制制御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AU671040B2 (en) * 1993-09-20 1996-08-08 Motorola Mobility, Inc. Dynamic rate adjustment for overload control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KR960016662B1 (ko) * 1993-12-15 1996-12-19 양승택 집중과 분산 운용의 혼성 교환기 시스템에서의 과부하 제어 방법
US5659544A (en) * 1994-10-17 1997-08-19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ed control in wireless cellular and pers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0138820B1 (ko) * 1995-05-12 1998-07-01 양승택 Cdma 시스템에서의 무선채널 할당방법 및 그 장치
JP2909009B2 (ja) 1995-09-20 1999-06-23 エヌ・ティ・ティ移動通信網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の呼受付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US5838671A (en) 1995-06-23 1998-11-17 Ntt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ll admission control in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0146548B1 (ko) * 1995-08-17 1998-08-17 양승택 트래픽 측정 및 추정에 의한 적응적 연결 수락 제어 방법
US5734646A (en) * 1995-10-05 1998-03-3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system providing load and interference based demand assignment service to users
US5886988A (en) * 1996-10-23 1999-03-23 Arraycomm, Inc. Channel assignment and call admission control for 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FI964707A (fi) * 1996-11-26 1998-05-27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Menetelmä kuormituksen kontrolloimiseksi ja radiojärjestelmä
EP1320276B1 (en) 1996-12-27 2004-11-10 NTT DoCoMo, Inc. Call ad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mobile station device for cdm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5859839A (en) * 1997-06-30 1999-01-12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selecting channel pow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1999009781A1 (de) * 1997-08-13 1999-02-2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statistischen multiplexen von atm-verbindungen
US6128506A (en) * 1997-09-24 2000-10-0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Integrated power control and congestion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6212384B1 (en) * 1997-09-29 2001-04-0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adio signal source identification system
KR100250716B1 (ko) * 1997-10-31 2000-04-01 서평원 코드분할 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 기지국의 호제어방법
US6216006B1 (en) * 1997-10-31 2001-04-10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an admission control function for a wireless data network
US6266529B1 (en) * 1998-05-13 2001-07-2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ethod for CDMA handoff in the vicinity of highly sectorized cells
US6381458B1 (en) * 1998-05-15 2002-04-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soft handoff control based on access network capacity
US6400954B1 (en) * 1998-05-15 2002-06-04 Tl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ode selection based on access network capacity
JP3441367B2 (ja) * 1998-05-25 2003-09-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複数通信コネクション設定方法
BR9913127A (pt) * 1998-08-20 2001-11-06 Qualcomm Inc Sistema e método para atribuição de canal de acesso prioritário em um sistema de telefonia celular
US6253087B1 (en) * 1998-09-30 2001-06-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ed traffic management in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US6603745B1 (en) * 1998-10-28 2003-08-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verse link overload detection
US6512925B1 (en) * 1998-12-03 2003-0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while in soft handoff
US6771648B1 (en) * 1999-03-31 2004-08-03 Marconi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dynamic call admission control algorithm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81010C (zh) * 2002-05-31 2008-04-09 诺基亚公司 基于关系且基于模糊和离散逻辑的决策和动态调整控制
WO2004059892A1 (fr) * 2002-12-24 2004-07-15 Da 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ocede de controle d'acces dans un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cdma
CN1319348C (zh) * 2003-02-26 2007-05-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p接入网业务服务质量保障方法
CN1301021C (zh) * 2003-04-30 2007-02-14 法国电信公司 带有功率控制的无线通信系统上行链路方向上的负载控制
CN1298180C (zh) * 2004-01-30 2007-01-3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系统、无线控制装置及移动站
CN1298193C (zh) * 2004-02-12 2007-01-3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站和基站
CN104618968A (zh) * 2004-04-08 2015-05-13 核心无线许可有限公司 在具有双重传送模式的移动无线系统中控制传输资源
CN100461923C (zh) * 2004-07-13 2009-0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重整系统和方法
CN100411475C (zh) * 2004-08-12 2008-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系统中上行负载估计方法
CN1815913B (zh) * 2004-12-29 2015-09-30 朗迅科技公司 在下行链路传输中调度呼叫的方法及系统
CN1980476B (zh) * 2005-12-08 2010-11-03 埃沃柳姆公司 用于管理无线通信网络小区中的过载的方法和设备
CN101064922B (zh) * 2006-04-30 2011-12-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中接入冲突的避让方法及系统
CN101480077B (zh) * 2006-05-25 2012-05-23 诺基亚公司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动态资源重用模式选择
CN101304602B (zh) * 2007-05-10 2013-02-1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判决用户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674800A (en) 2000-09-04
FI990312A0 (fi) 1999-02-16
FI107505B (fi) 2001-08-15
CN1122432C (zh) 2003-09-24
ATE513439T1 (de) 2011-07-15
BR0008264B1 (pt) 2014-08-12
WO2000049824A1 (en) 2000-08-24
JP3850664B2 (ja) 2006-11-29
JP2002542639A (ja) 2002-12-10
EP1153518B1 (en) 2011-06-15
FI990312A (fi) 2000-08-17
BR0008264A (pt) 2001-11-06
US7024203B1 (en) 2006-04-04
EP1153518A1 (en) 2001-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432C (zh) 一种允许接入的控制方法
US7295514B2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call admission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JP4300237B2 (ja) 無線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アップリンク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
JP3571324B2 (ja) コード法を選択する方法
US6760594B1 (en) Method of connecting priority cal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method
CN1695389A (zh) 优化无线电系统中的资源的方法以及无线电系统
CN1914943A (zh) 管理utran无线接入网中的无线资源的方法
CN1731889A (zh) 切换控制方法、无线控制站及无线基站
CN1926788A (zh) 无线电基站设备和传输功率控制方法
CN1736122A (zh) 资源分配管理
EP1611702A1 (en) Node b scheduling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894866A (zh) 功率控制方法
CN1327645A (zh) 通信网中的一种业务负载控制方法
JP2003518812A (ja) 移動体の上り回線における送信電力情報を使用して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を制御する方法
JP2009111498A (ja) 無線制御装置、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呼受付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CN101080943A (zh) 无线网络控制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基站控制装置
JP2000091985A (ja) 通信システムの電力制御方法
JP5410296B2 (ja) 高速ダウンリンク・パケット・アクセスに有用な電力過負荷制御方法
KR100617846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품질을 보장하는 호 수락장치 및 방법
EP217833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rvice dependent resource allocation
CN1159879C (zh) 一种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呼叫许可的控制方法
JP2008306674A (ja) Mbmsサービスを提供する移動通信システム、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無線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
CN1472976A (zh) 在通信系统中实现许可控制算法的方法
CN1146174C (zh) 多速率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呼叫许可控制方法
KR101507888B1 (ko) 이동통신 기지국 장치의 무선수락제어 실패 조건에서의 호 처리방법 및 그 기지국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12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NOKIA TECHNOLOGIES OY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Corp.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112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NOKIA Corp.

Address before: Finland NOKIA group

Patentee before: Nokia Networks OY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924

Termination date: 2017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