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9940C - 包含具有电极空白区域的电极短接段的等离子显示板 - Google Patents

包含具有电极空白区域的电极短接段的等离子显示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9940C
CN1329940C CNB2004100104223A CN200410010422A CN1329940C CN 1329940 C CN1329940 C CN 1329940C CN B2004100104223 A CNB2004100104223 A CN B2004100104223A CN 200410010422 A CN200410010422 A CN 200410010422A CN 1329940 C CN1329940 C CN 132994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white space
short circuit
display panel
plasma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1042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24855A (zh
Inventor
宋詠和
吴丞宪
卢昌锡
文喆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SD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SD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SD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SD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24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248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994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9940C/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10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 H01J11/12AC-PDP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being out of contact with the plasma with main electrodes provided on both sides of the discharge spa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22Electrodes, e.g. special shape, material or configuration
    • H01J11/24Sustain electrodes or scan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11/00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lternating current induction of the discharge, e.g. alternating current plasma display panels [AC-PDP];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any main electrode inside the vessel;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with at least one main electrode outside the vessel
    • H01J11/2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1J11/46Connecting or feeding means, e.g. leading-in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installation, removal, maintenance of 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discharge lamps, or parts thereof; Recovery of material from discharge tubes or lamps
    • H01J9/02Manufacture of electrodes or electrod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as-Filled Discharge Tube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多个第一电极,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形成在基板的表面上并且从基板的第一部分延伸;以及多个第二电极,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形成在基板的表面上并且从基板的第二部分延伸。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交替地成行排列。第一电极包括在基板第一部分中的短接段,该短接段与第一电极的端部耦合。短接段包括电极形成区域和电极空白区域。电极空白区域以预定图案形成在电极形成区域中。

Description

包含具有电极空白区域的电极短接段的等离子显示板
本申请要求于2003年11月2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03-0084445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板(PDP)。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PDP,其中电极短接段(electrode shorted segment)具有能使其以基本均匀的厚度形成的各种配置。
背景技术
PDP通过等离子放电激发磷光体而显示图像。特别是,PDP放电区域中两个电极之间所施加的电压在它们之间产生等离子放电。在等离子放电期间产生的紫外线激发磷光层以显示图像。不同类型的PDP包括交流(AC)PDP、直流(DC)PDP以及混合PDP。
图5是传统PDP100的部分分解透视图。传统的AC-PDP100包括彼此相对设置的下基板101和上基板102,该上基板和下基板之间具有预定间隙。在与上基板102相对的下基板101的表面上形成地址电极103。基本上沿Y方向以条状图案形成地址电极103。介电层105形成在下基板101上,并覆盖地址电极103,在介电层105上形成多个阻挡肋107。阻挡肋107的功能是保持面板间隙并防止放电单元之间的串扰。在每个相邻的一对阻挡肋107之间形成磷光层108,覆盖介电层105和阻挡肋107的侧壁。
在与下基板101相对的上基板102的表面上形成显示电极104。基本上沿X方向、即基本沿垂直于地址电极103的方向形成显示电极104。显示电极104形成为使得一对显示电极104位于由阻挡肋107界定的每个放电单元上方。介电层106和保护层109形成在上基板102上,覆盖显示电极104。
在具有这种配置的传统PDP中,每对显示电极104包含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从地址电极103和扫描电极接收驱动电压从而在其间实现寻址放电,并且在介电层105上形成壁电荷(wall charge)。通过交替施加到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的信号,在由寻址放电所选择的放电单元中的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之间实现维持放电。
因此,填充在形成放电单元的放电区域中的放电气体被激发从而使放电气体产生紫外线。通过紫外线激发磷光层的磷光体而产生可见光,由此导致图像的形成。
通常使用银(Ag)糊料(paste)来形成维持电极和扫描电极,以及地址电极。通常使用丝网印刷或光刻工艺形成这些电极,因为它们可以以70-80μm的宽度形成。提升法(liftoff)和薄膜方法是其它可能的替代方法。但是,当制造大屏幕的PDP时,这些用于形成电极的传统方法可能不合适。因此,开发了胶印工艺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精确地和稳定地印制电极。
图6是胶印工艺顺序步骤的示意性剖视图。
胶印工艺通常包括的主要步骤有:步骤A,糊料的沉积和刮除(doctoring),步骤B,分离(off)工艺,以及步骤C,固着(set)工艺。步骤A包括在具有多个锯齿槽的凹板21上沉积糊料23。沿着凹板21在一方向(刮除方向)上用刮片(doctor blade)22刮擦从而去除多余的糊料23,在锯齿槽中留下糊料23。接着,在步骤B中,使用覆盖物24(部分示出)从凹板21的锯齿槽中去除糊料,该覆盖物可以由硅酮橡胶形成并且成圆柱形状。最后,在步骤C中,将覆盖物24和糊料23按压到基板25以便将糊料23转印到基板25上。
然而,胶印工艺也有缺陷。尽管该工艺可以有效地形成小而窄的电极部分,但是当形成大的电极部分、如终端电极时,在刮除工艺中可能会碰到问题,因为该工艺最适合于形成沿刮除方向延伸的长且窄的电极部分。因此,由胶印工艺形成的大的电极部分可能达不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图7和8示出了刚刚描述的传统胶印工艺的问题。
图7是胶印工艺之后其上形成有糊料23的凹板21的部分透视图。刮片(未示出)在如图7所示的刮除方向上横过凹板21以便去除预先沉积的糊料23的多余部分。
图8是形成维持电极的短接段时胶印工艺中包括的顺序步骤的示意性剖视图。这些图是沿图7的I-I线得到的。
在图8的步骤A中,在凹板21上沉积糊料23之后,使用刮片22去除溢出的糊料。在刮除工艺的开始,余下的糊料23基本上与凹板21的上表面共面。然而,如在步骤B中所示的,当刮片22沿着刮除方向行进时,它可能会进入一区域,此处刮片22不再接触凹板的上表面,并且刮片22可能会下降到凹板的锯齿槽中。如步骤C所示,随着刮片22进一步沿着刮除方向行进,这种状况可能会继续。在刮除工艺结束时,如步骤D所示,糊料23的中间部分可能是凹陷的。
当用覆盖物将具有凹陷的中间部分的糊料23转印到基板上以形成维持电极短接段时,短接段可能厚度不均。最终的结果是:短接段的不均匀厚度会对PDP的放电特性造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厚度基本均匀的维持电极短接段的PDP,由此改善了PDP的放电特性。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阐述本发明的附加特征,这些特征将从说明中部分地变得明显,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践而被认知。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DP,包括:一基板;多个第一电极,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形成在基板的表面上并且从基板的第一部分延伸;以及多个第二电极,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形成在基板的表面上并且从基板的第二部分延伸。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交替地成行排列。第一电极包括基板的第一部分中的短接段,该短接段与第一电极的端部耦合。短接段包括电极形成区域和形成在电极形成区域内的多个电极空白区域(electrode void region)。电极空白区域沿所述第一电极延伸的方向成列形成。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耦合多个电极的装置,包括耦合多个电极端部的短接段。短接段包括电极形成区域和形成在电极形成区域内的多个电极空白区域,并且电极空白区域沿电极延伸的方向成列形成。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形成共耦合(commonly coupled)电极的方法,包括:形成具有锯齿槽的凹板;将糊料沉积到锯齿槽中;刮除多余的糊料;从锯齿槽中去除糊料;以及,以对应于锯齿槽的形状将糊料转印到基板上。锯齿槽对应于共耦合电极的形状,并且锯齿槽的第一部分对应于共耦合电极的短接段的形状。第一部分包括对应于短接段中电极空白区域的凹板上表面区域的多个岛,上表面区域的岛沿着锯齿槽的第二部分的方向成列形成,锯齿槽的第二部分对应于电极有效段。
还应理解的是,上面的概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和解释性的,并且目的在于为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被包括在内以提供对本发明进一步的理解、同时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解释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PDP的平面图;
图2是具有糊料的凹板的部分透视图,该糊料用于通过胶印工艺形成电极;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PDP的平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PDP的平面图;
图5是传统PDP的部分分解透视图;
图6是概括表示胶印工艺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在胶印工艺之后,具有形成在其上的糊料的凹板的部分透视图;
图8是沿图7的I-I线的示意性剖视图,表示了当形成维持电极的短接段时包含在胶印工艺中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PDP的平面图。
参照图1,在第一基板10上基本沿着X方向形成多个显示电极151、152。显示电极151、152包括维持电极152和扫描电极151,维持电极152从第一基板10的一个边缘延伸,而扫描电极151从第一基板10的相对边缘延伸。如图1所示,维持电极152和扫描电极151交替地成行排列。
在第二基板20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地址电极(未示出),第二基板20与第一基板10结合在一起。地址电极基本上垂直于显示电极151、152形成。换句话说,地址电极基本上沿着Y方向延伸。
显示区域30包括形成在地址电极和显示电极151、152重叠的区域中的象素。可以将驱动电压施加到地址电极和显示电极151、152以产生显示放电。
在显示区域30中第一和第二基板10、20之间形成多个阻挡肋(未示出)。阻挡肋维持基板之间的间隙并界定放电单元。将磷光层形成在放电单元中。
非显示区域形成在显示区域30的外部,在该非显示区域内不发生显示放电。显示电极终端形成在非显示区域中,并且通过电耦合装置、如FPC(柔性印刷电路)将显示电极终端耦合到驱动电路(未示出)。
维持电极152包括有效段112和多个短接段122,有效段112位于显示区域30内,而短接段122位于非显示区域中,多个短接段122与多个有效段112的端部耦合。由于按照这种方式将维持电极152的端部短接,所以在维持间隔(sustain interval)期间可以将相同的电压施加到维持电极152。
在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短接段122包括电极形成区域122a和电极空白区域122b,电极空白区域122b以预定图案形成在电极形成区域122a中。可以将电极空白区域122b在电极形成区域122a内部独立地(即,相互不接触)形成。换句话说,可以将电极空白区域122b形成为电极形成区域122a中的岛。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极空白区域122b基本上是矩形的。
可以基本上沿着X方向成列形成电极空白区域122b,该X方向是维持电极152延伸的方向。相邻列的电极空白区域122b在Y方向上不对准,但每隔一列的电极空白区域122b在Y方向上对准。Wa是在Y方向上对准的两电极空白区域122b之间的距离。在Y方向上Wa可以等于、小于或大于距离Wc,Wc是两相邻有效段112之间的距离加上它们的宽度。
此外,沿着Y方向,电极空白区域122b的相邻列之间的距离Wb的范围是20μm至10000μm。
可以使用胶印工艺形成维持电极152。图2是具有糊料的凹板的部分透视图,该糊料用于通过胶印工艺形成电极。
参照图2,凹板1形成为具有锯齿槽,所述锯齿槽对应于将要形成在第一基板10上的维持电极1 52的形状。糊料2沉积在锯齿槽内,然后用刮片(未示出)去除多余的糊料。对应于有效段112和短接段122的形状形成锯齿槽。凹板1的上表面区域1a的岛对应于电极空白区域122b的预期图案。这种配置允许刮片总是保持与凹板1的上表面区域1a的接触,防止刮片下降到锯齿槽中,如图8所示的情况,由此防止短接段形成为具有凹形断面。因此,当糊料2被转印到覆盖物上、然后被转印到基板10上时,可以形成具有基本均匀的厚度的电极形成区域122a。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PDP的平面图。
参照图3,基本上沿着X方向在第一基板10上形成多个显示电极151、153。显示电极151、153包括维持电极153和扫描电极151,维持电极153从第一基板10的一个边缘延伸,扫描电极151从第一基板10的相对边缘延伸。如图3所示,维持电极153和扫描电极151交替地成行排列。
维持电极153包括有效段113和多个短接段123,有效段113位于显示区域30内,多个短接段123位于非显示区域中,多个短接段123与多个有效段113的端部耦合。由于按照这样的方式将维持电极153的端部短接,所以在维持间隔期间可以将相同的电压施加到维持电极153。
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短接段123包括电极形成区域123a和电极空白区域123b,电极空白区域123b以预定图案形成在电极形成区域123a中。可以在电极形成区域123a内部独立地(即,相互不接触)形成电极空白区域123b。换句话说,可以将电极空白区域123b形成为电极形成区域123a中的岛。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极空白区域123b基本上是圆形的,该圆形包括椭圆形。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PDP的平面图。
参照图4,基本上沿着X方向在第一基板10上形成多个显示电极151、154。显示电极151,154包括维持电极154和扫描电极151,维持电极154从第一基板10的一个边缘延伸,扫描电极151从第一基板10的相对边缘延伸。如图4所示,维持电极154和扫描电极151交替地成行排列。
维持电极154包括有效段114和多个短接段124,有效段114位于显示区域30内,而多个短接段124位于非显示区域中,多个短接段124与多个有效段114的端部耦合。由于按照这样的方式将维持电极154的端部短接,所以在维持间隔期间可以将相同的电压施加到维持电极154。
在第三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短接段124包括电极形成区域124a和电极空白区域124b,电极空白区域124b以预定图案形成在电极形成区域124a中。可以在电极形成区域124a内部独立地(即,相互不接触)形成电极空白区域124b。换句话说,可以将电极空白区域124b形成为电极形成区域124a中的岛。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极空白区域124b基本上是菱形的。
在上述PDP中,可以按照有益于胶印工艺的方式形成维持电极短接段。也就是说,可以以一图案形成短接段的电极空白区域,该图案允许刮片连续地接触凹板的上表面从而使其在刮除步骤期间不会陷入锯齿槽中。因此,可以防止糊料具有凹形断面,这最终使得短接段的电极形成区域具有基本均匀的厚度。维持电极这种配置的另一优点是可以用较少的糊料形成电极,以作为短接段结构的结果。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很明显的是,可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覆盖了对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只要它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

Claims (19)

1.一种等离子显示板,包括:
一基板;
多个第一电极,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形成在所述基板的表面上并且从所述基板的第一部分延伸;以及
多个第二电极,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形成在所述基板的所述表面上并且从所述基板的第二部分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交替地成行排列;
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在所述基板的所述第一部分中的短接段,所述短接段与所述第一电极的端部耦合;
其中所述短接段包括电极形成区域和形成在该电极形成区域内的多个电极空白区域;以及
其中所述电极空白区域沿所述第一电极延伸的方向成列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
其中在所述电极空白区域之间设置部分所述电极形成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电极空白区域形成为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电极空白区域是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电极空白区域是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3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所述电极空白区域是菱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
其中每隔一列的电极空白区域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电极延伸方向的方向对准;以及
其中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电极延伸方向的所述方向的两个对准的电极空白区域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小于两个相邻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加上它们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
其中每隔一列的电极空白区域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电极延伸方向的方向对准;以及
其中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电极延伸方向的所述方向的两个对准的电极空白区域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相邻的第一电极之间的距离加上它们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
其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电极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相邻列之间的距离在20μm至10000μm之间的范围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板,其中使用胶印工艺形成所述第一电极。
11.一种用于耦合多个电极的装置,包括:
耦合多个电极的端部的短接段,
其中所述短接段包括电极形成区域和形成在该电极形成区域内的多个电极空白区域;以及
其中所述电极空白区域沿所述电极延伸的方向成列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
其中在所述电极空白区域之间设置部分所述电极形成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电极空白区域形成为岛。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电极空白区域是矩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电极空白区域是圆形。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电极空白区域是菱形。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
其中在垂直于所述电极延伸方向的方向上相邻列之间的距离在20μm至10000μm之间的范围内。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使用胶印工艺形成所述短接段。
19.一种用于形成共耦合电极的方法,包括:
形成具有锯齿槽的凹板;
将糊料沉积在所述锯齿槽中;
刮除多余的糊料;
从所述锯齿槽中去除所述糊料;以及
以对应于所述锯齿槽的形状将所述糊料转印到基板上,
其中所述锯齿槽对应于所述共耦合电极的形状;
其中所述锯齿槽的第一部分对应于所述共耦合电极的短接段的形状;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对应于所述短接段中电极空白区域的所述凹板的上表面区域的多个岛;
其中所述上表面区域的岛沿着所述锯齿槽的第二部分的方向成列形成,所述锯齿槽的第二部分对应于电极有效段。
CNB2004100104223A 2003-11-26 2004-11-26 包含具有电极空白区域的电极短接段的等离子显示板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132994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30084445A KR100542221B1 (ko) 2003-11-26 2003-11-26 쇼트부에 전극 비형성부를 갖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0084445/2003 2003-11-26
KR0084445/03 2003-11-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24855A CN1624855A (zh) 2005-06-08
CN1329940C true CN1329940C (zh) 2007-08-01

Family

ID=34651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104223A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1329940C (zh) 2003-11-26 2004-11-26 包含具有电极空白区域的电极短接段的等离子显示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88330B2 (zh)
KR (1) KR100542221B1 (zh)
CN (1) CN132994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19557B1 (ko) * 2005-08-13 2007-05-1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전극 단자부 구조 및 이를 구비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패널
WO2007026424A1 (ja) * 2005-08-31 2007-03-08 Fujitsu Hitachi Plasma Display Limite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KR100787443B1 (ko) 2005-12-31 2007-12-26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778415B1 (ko) * 2006-11-17 2007-11-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2012183793A (ja) * 2011-03-08 2012-09-27 Sony Corp 版胴、印刷装置及び印刷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9432A (en) * 1980-05-15 1984-10-30 Toppan Printing Co., Ltd. Thick film printing method
JPS623759A (ja) * 1985-06-28 1987-01-09 Ajinomoto Co Inc 野菜エキス又は野菜エキス含有食品の風味改善法
JP2000053904A (ja) * 1998-08-05 2000-02-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キとこれを用いた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
JP2000225765A (ja) * 1999-02-09 2000-08-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および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
CN1304541A (zh) * 1999-05-12 2001-07-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具有多孔电极图形的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23394A (en) * 1972-06-28 1974-07-09 Owens Illinois Inc Selective control of discharge position in gas discharge display/memory device
JP3428052B2 (ja) 1992-12-28 2003-07-2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電極支持基板
JP4027194B2 (ja) * 2001-10-26 2007-12-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用基板、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9432A (en) * 1980-05-15 1984-10-30 Toppan Printing Co., Ltd. Thick film printing method
JPS623759A (ja) * 1985-06-28 1987-01-09 Ajinomoto Co Inc 野菜エキス又は野菜エキス含有食品の風味改善法
JP2000053904A (ja) * 1998-08-05 2000-02-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インキとこれを用いた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
JP2000225765A (ja) * 1999-02-09 2000-08-1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および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
CN1304541A (zh) * 1999-05-12 2001-07-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具有多孔电极图形的交流等离子体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542221B1 (ko) 2006-01-11
US20050127837A1 (en) 2005-06-16
US7388330B2 (en) 2008-06-17
CN1624855A (zh) 2005-06-08
KR20050050802A (ko) 2005-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05402A (en) Flat panel display apparatus
EP1041599A3 (en) AC plasma display panel
EP2051276A2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CN1329940C (zh) 包含具有电极空白区域的电极短接段的等离子显示板
KR20020047002A (ko) 미세 라인 구비 기판, 미세 라인 구비 기판 제조 방법,전자 공급원 기판 및 화상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6603266B1 (en) Flat-panel display
EP1635317A1 (en)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electrode pads
US6407503B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US5834896A (en) Plasma display with barrier ribs
JP2000133140A (ja) プラズマ表示パネル
KR100578863B1 (ko) 버스 전극을 개선한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615210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100515320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H10283936A (ja) 気体放電表示装置
EP1536447B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060082305A1 (en)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420033B1 (ko) 가스 방전 표시장치
KR100502333B1 (ko) 비대칭형 단자를 가진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2004039601A (ja) Ac型pdpの電極構造
KR20070030441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그 전극 형성방법
KR100749499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050038184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JP4087675B2 (ja) 蛍光表示管
KR20040065437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어드레스 전극
KR100669329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0070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801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00701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