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4416A - 纤维分类装置 - Google Patents

纤维分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4416A
CN1324416A CN 99812698 CN99812698A CN1324416A CN 1324416 A CN1324416 A CN 1324416A CN 99812698 CN99812698 CN 99812698 CN 99812698 A CN99812698 A CN 99812698A CN 1324416 A CN1324416 A CN 13244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bre
roller
bite
free end
suction dru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981269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620C (zh
Inventor
T·布罗泽
H·克莱门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Original Assignee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filed Critical Maschinenfabrik Rieter AG
Publication of CN13244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44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6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62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9/00Opening or cleaning fibres, e.g. scutching cotton
    • D01G9/08Opening or cleaning fibres, e.g. scutching cotton by means of air draught arrangements
    • D01G9/10Opening or cleaning fibres, e.g. scutching cotton by means of air draught arrangements using foraminous cylinder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9/00Combing machines
    • D01G19/06Details
    • D01G19/14Drawing-off and delivery apparatus
    • D01G19/18Roller, or roller and apron, devices, e.g. operating to draw-off fibres continuously
    • D01G19/20Roller, or roller and apron, devices, e.g. operating to draw-off fibres continuously operating to draw-off fibres intermittently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G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RES, e.g. FOR SPINNING
    • D01G19/00Combing machines
    • D01G19/06Details
    • D01G19/28Air draught or like pneumatic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reliminary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分类纤维结构(10,F1,F2)之纤维的方法和装置,该纤维结构是提供到纤维分类装置(30,38,75,76,5,63)上。已知的装置具有不充分的分类效果,在这里空气是用于分类保持在两侧上的无纺物的纤维。因此建议一种方法和装置,其包括增强的分离程度。其是以这样的方式实现的,纤维结构在横向于其输送方向上由夹持元件(44,3,75,76,58)夹持并且伸出夹持点(K1,K2)之外的自由端(E1)经受一空气流的作用,其空气流能够从自由端上取出和排出未夹持的成分(例如短纤维,棉结,灰尘等)。

Description

纤维分类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分类纤维结构之纤维的方法和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其纤维结构是由喂给装置提供到纤维分类装置。
为了从纤维混合物中去除短纤维、棉结,脏物和其它成分,已知的是把以棉卷辊形式的纤维材料提供到用于梳理的梳理机上。在这个过程中,纤维网的端部通过一钳板而被夹持并且伸出钳板夹持点之外的端部通过圆梳理机的梳理元件而完成机械梳理。在这个梳理过程中在一定的情况下会产生对纤维的损害。已知方法中的缺点还有是不连续的操作模式,因此在工作循环期间,其必须回行大的质量。
因此在PCT所公开的申请号WO98/04765中提出了一种装置,其通过一空气流来完成短纤维、脏物和其它成分的分离,所采用的空气流实际上是在无纺物的输送方向上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引导过一空气导管的无纺物在两个地方承受一握持力,以致能保证将被获得的长纤维不会被空气流带走。
采用这种装置已能达到某些分离效果。然而,其还不是令人满意的,因为该装置难以有目的的从具有空气流的环形无纺织物上取出所有的短纤维。
在另外一个尚未公开的瑞士专利申请中,该申请是1998年2月3日申请的,申请号为CH-254/98,其建议在该系统中为增加分离效果的目的,在纤维到达分离导管之前首先以相应的形式准备好纤维材料。在此建议,在纤维经受空气流作用之前把纤维材料准备成为独立并且是相邻、纵向排列的单纤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产生了改进的分离效果,但在废料中含有一些较少的长纤维(批料纤维)。为了进一步增加分离效果,建议在一些连续的交换分离工作台上引导已准备好的无纺物。尽管使用该装置设法来改善分离效果和分离质量,但其仍是不能满足要求的。使用该装置仍不能实现通常梳理机所要达到的分离度和质量的目标。
根据现有技术的上述装置和情况,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方法和一装置,以通过该方法和装置比较于已知的气动方法而能获得较高的分离程度和较高的分离质量。
一方面,这个目的是通过一种方法来实现的,其中纤维结构是在横向于其输送的方向上被夹持并且由被夹持位置上伸出的自由端受到一空气流的作用,其空气流能够从自由端上提取出和携带走未夹持的一些组分(例如短纤维、棉结,脏物等等)。
在这个建议方法中,分离工艺(分类工艺)是在纤维结构(棉卷,无纺物,纤维结构等等)的开口端上在梳理机中机械分离工艺的情况下采用空气而完成的。在朝着纤维结构的自由端方向产生的空气流使得能够吹出并携带走未夹持的成分。空气流的强度取决于所提供的纤维质量的尺寸。
为了改善分离效果,其建议在到达分类装置之前的纤维结构要被细分成具有单纤维的独立的纤维束,其纤维是在纵向方向上拉伸并且是相互近似平行排列。这就使得对于此刻纵向被拉伸的纤维产生有目的的夹持效果,其确保了在分类过程中仅有少量的长纤维被夹带走。
为了生产纤维束,其建议是,纤维束是通过相应的引出元件由纤维结构的自由端间歇产生的。由纤维衬料(fibroliner)的原理已经知道这样一种成为细纤维束的纤维的分离。根据这个原理,纤维束在端部排列有布置在纤维束前端(夹持线)上的短纤维。为了去除置于头端上的短纤维,利用以这样的方法制备的一种纤维质量,其有可能的是对后来的分离工艺(分类工艺)实现有目的的夹持效果。
进一步建议的是,如在纤维束的输送方向上看,纤维束在分类过程中以距其经受空气流作用的前端一预定距离而被夹持。所述的距纤维头端的前面距离能够与梳理的设定距离比较。所有布置在头部区域上并未被夹持固定的短纤维根据空气流的作用而被去除。
较好的建议是,由夹持点看,空气流是向着纤维结构或纤维束的自由端的方向引导。
空气流可通过大气压之上或之下的压力源产生。
进一步建议的是,在分类工艺之后,在夹持点上的夹持力被释放并且被分类的纤维材料输送到一个用于形成棉条的下游棉条成形装置上。
棉条的成形能够由被分类的纤维束的叠加层生成。该方法相应于传统梳理机上的接头工艺。
一个进一步建议的方法,采用至少两个纤维结构被同时提供到纤维分类装置上,并且纤维结构的端部经受一普通空气流的作用。在当独立的纤维结构的端部被连接在一起和空气在纤维结构的端部之间从其夹持点的区域开始吹流的时候,这是十分有利的。这就使得被压缩的空气以有目的的方式吹入到连接的端部以便抓紧并分离所有的短纤维,该短纤维是排列在端部的内部并且未被任何的夹持。
为了增强分离效果,其建议是至少一个附加的压缩空气流提供在相应夹持点的下游,其空气流是朝着自由端并是在纤维结构的连接端部的外表面上。这就有可能施加因此产生的不同时间间隔的空气脉冲。
本发明还能通过一个装置来实现,其提供有一些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在距纤维结构的自由端为一定的距离处夹持纤维结构,和提供有从夹持点到纤维结构的自由端产生空气流的装置。
为了准备好纤维结构,其建议是提供有这样的装置,为了打开纤维结构成为单独的具有单纤维的纤维束,其纤维基本上是在纵向方向上被拉伸并且相互平行的排列成行,其纤维结构由喂给装置逐步的被提供,并且还提供有这样的装置,其用于把纤维束输送到下游分类装置上。在这方面重要的是,在转移到实际分类装置期间要保持所成形的纤维束的结构或纤维的纵向排列。
其建议是,由一牵伸机构形成喂给装置,用于生产独立纤维束的装置是由下述方式构成,其包括一可转动的固定罗拉,该罗拉与一可转动的固定抽吸圆筒一起形成一夹持点,其抽吸圆筒是处于牵伸机构的输送位置的对面处。较好的是,牵伸机构可以是一种皮圈牵伸系统。
为了实现纤维束的有目的的拉伸步骤和在拉伸步骤之后准确地引导纤维束,其建议是,牵伸罗拉在其圆周的部分区段上围有一回转保持的皮圈,在这方面有利的是如果皮圈在夹持点之后靠置在抽吸圆筒之部分区段上的所述圆周上。这就保证了成形纤维束的理想引导。这就意味着纤维束以受力的方式被引导,因此确保了单独的纤维在输送结束时保持其状态。
为了在来自纤维结构端部的纤维束的拉伸期间增强夹持效果,其建议是,抽吸圆筒提供有一些隆起件,这些隆起件以一定间距的方式分布在其抽吸圆筒的圆周上。这些隆起件与围绕拉伸罗拉所设置的皮圈相结合共同形成一可靠的夹持点并且确保了固定在夹持点中的纤维的可靠输送。其隆起件可由弹性材料制成以便产生精细的夹持。还有可能的是形成有拉伸罗拉与具有弹性覆盖层的抽吸圆筒一起共同操作。
另一实施例有可能的是省去抽吸圆筒上的隆起件,而隆起件是施加在被替代的回转皮圈上。仅需保证的是在抽吸圆筒与拉伸罗拉之间的取出区域内有可能施加一有目的的夹持力以便从所提供的纤维结构的端部上抽出纤维束。此外,必须保证进一步可靠的输送而不会有引起任何的压缩。
在抽吸圆筒与皮圈间固定的隆起件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纤维结构中的最长纤维的长度。
为了支撑已拉伸的纤维束的引导,将有可能的是在牵伸区域中抽吸圆筒的内部施加一负压,以致纤维端部将会可靠的依靠在抽吸圆筒上。
进一步建议的是,设置一个以轴向平行于抽吸圆筒的可转动保持的分离圆筒,其分离圆筒提供有一些径向朝向外面的吸槽,这些吸槽在距抽吸圆筒的外圆周最小距离的位置处对应于一负压室,该负压室固定的安置在分离圆筒中并且设有一个抽吸装置。抽吸圆筒的外壳与分离圆筒之间的距离能够以这样的方式选择,在施加负压的时刻,夹持的有效作用是施加在相应定位的抽吸槽中的纤维束上。由此产生的夹持线是位于距纤维束前端的一定距离处,其结果是所有未被夹持的成分(如短纤维)由所产生的空气流带走以进入到抽吸槽内。
为了获得精确和被限定的夹持点,其建议是,如从分离圆筒的转动方向看,分离圆筒外圆周上的弹性隆起件相邻于抽吸槽的相应开口,其隆起件在抽吸圆筒与分离圆筒之间最小距离的位置处与抽吸圆筒的外圆周实行一夹持效应。在这个实施例中,在抽吸圆筒的外壳与分离圆筒之间有一定距离,该距离小于分离圆筒径向方向上的弹性隆起件的高度。这就保证了弹性隆起件在该区域上的变形并且由此能够在纤维束上施加一压力。
为了纤维束的可靠传送的目的,其建议是,提供一些装置使得在抽吸圆筒内部至少部分区域处产生一负压,所述的部分区域是指挡板靠在抽吸圆筒的外圆周处的区域与邻近分离圆筒的转移区域之间的地方。负压仅需要足够的大,以致纤维束中的单纤维的位置和排列在输送到转移位置期间不会有变化。然而能够部分有可能的是,通过负压的实施,可从在这个区域中的纤维混合物上去除短的成分,如灰尘。
为了移开已被选出的纤维材料,其建议是设置一可转动保持的道夫,其轴向平行于分离圆筒,该道夫与分离圆筒的外圆周相接触。
道夫在其外圆周上可提供有布结构。
对于选择工艺来说为了把纤维束的前端可靠的传送到相应的抽吸槽内,有可能的是在抽吸圆筒的内部提供一超压力源以便在朝着抽吸槽的方向上产生一压缩空气流。
当纤维分类装置通过输送装置提供有至少两纤维结构并且为各纤维结构提供可移动保持的夹持元件时,其夹持元件与一个普通引导元件相配合,则获得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当提供一相应配置的夹持装置时,有可能的是把多于两个的纤维结构提供给纤维的分类装置。
还将有可能的是在夹持点之前通过一牵伸装置引导纤维结构以便为随后的分类工艺准备同样的纤维结构。
如另一实施例所建议的,配置至少一个空气喷嘴,其开口朝下并在两夹持点之间,其与一压缩空气源相连。空气喷嘴在所提供的纤维结构整个宽度上延伸。
一变化形式也有可能的是,在这里一些相邻的纤维结构(例如一些棉条)被提供到夹持点。
术语“纤维结构”可包括例如无纺物、棉卷、棉条或类似的结构。如下所述的较好的进一步改进也能涉及一实施例,在这里仅一单纤维结构提供到夹持元件(这就意味着没有接合至少两纤维结构的端部)。
关于一些纤维结构的供给,其进一步建议是,引导元件提供有一些相对的引导槽,输送罗拉沉入到槽内,其用作输送装置。
为了增强分离效果,其进一步建议,空气喷嘴被组合一体到夹持元件中夹持元件之夹持表面的区域和下游中并且与一压缩空气源相连接。这也使得在纵向方向上自具有压缩空气侧的端部加压。分离效果被这样增强。
为了从纤维结构的已被选择的端部牵引出纤维束,其建议是,一对罗拉配置在的夹持元件的下游,其形成一夹持线。
有可能的是,在朝着一对罗拉的方向提供可位移的喂给装置,这时夹持元件被松开,以致纤维结构的前端能够通过下游成对罗拉的夹持线被握持住。
牵引工艺可以被认为是等同于梳理机中被梳理的纤维束的分离工艺。
在纤维结构的自由端部的吹气工艺期间为了排放出已被松开的废料,其建议是,成对罗拉的一些罗拉当中至少之一的罗拉被提供成为一空心滚筒,其具有一些面向外的开口,具有与负压装置相连接的空心室。面向外的开口仅在空心滚筒的圆周的部分范围上,以便在分离工艺期间,闭合的夹持线一方面在成对的罗拉上并且防止拉伸材料的抽吸。一附加固定盖可被提供在空心滚筒的内部,其致使面向外的开口(被)闭合。
较好的是,一棉条成形装置设置在成对罗拉的下游。该装置能够通过抽吸圆筒和与抽吸圆筒相配合的引出罗拉而形成。
为了接合和接收由成对罗拉所提供的纤维束,其建议是,抽吸圆筒的内部室与一负压源相连接并且一些覆盖件提供在抽吸圆筒的内侧,除了在抽吸圆筒与引出罗拉之间的夹持点之前的部分抽吸外,其切断周围空气进入内部室。
为了握持和保留任何残留组分如棉结、粘块等,其残留组分不会被空气流排出,其建议是,一个能够前进的梳理元件提供在夹持元件与成对罗拉之间。所述的梳理元件与梳理机的顶梳相差不大,其在分离工艺期间刺穿将被分离的纤维材料。同样的功能也能通过目前所要求的实施例中的梳理元件来完成。
棉条抽吸装置也能够由一旋转输送带构成,其横向于成对罗拉的排出方向设置。十分有利的是,在这方面要提供具有透气开孔的输送带和提供有用于把至少在输送区域之下的所产生的负压输入到输送带上的装置。这就保证了纤维束向输送带上的可靠排出。
进一步建议这样一种装置,其设有至少一引导装置,该引导装置沿着纤维结构的自由端延伸并且纤维结构通过与一引导元件相配合的输送装置而提供到纤维分类装置上。这就保证了自由端在进行吹气工艺期间在一侧上被引导。较好的是,一可移动保持的夹持元件与移动元件相配合并与其形成一夹持点。
进一步建议,提供至少一空气喷嘴移动元件,其空气喷嘴开口是在纤维结构的自由端与夹持点下游的引导装置之间并且与一压缩空气源相连接。
这就使得在纤维结构的自由端部与引导元件之间产生一空气流,其引导元件较好的是为一板件。负压区域是通过空气沿着板件流动而产生的,其负压区域使自由端将朝板的表面拉拽并由此保证其空气流过自由端。相同的效果方式已被使用在另外类型的申请中,即从卷辊上分离出卷端部,其例如已在EP-A1 482 475中揭示。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空气流仅用于分离棉网而不用来选择的目的,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夹持线未被限定并且分离工艺有至少3小时的间隔。
通过建议提供引导装置的端部或具有柔性结构的板件,对于气流分离工艺或吹出端的转移工艺来说有可能的是使板的自由端置到另一位置,其帮助或有利于上述工艺。这个调节能够通过下文建议的接合在板的自由端上的调节装置来完成。
为了吸取已被分离的成分,十分有利的是当抽吸装置被设置在引导装置的自由端之该区域时,其(该区域)与纤维结构的自由端对置。
进一步建议,在夹持点的下游提供一对可换置的罗拉或在成对罗拉的下游提供一棉条成形装置。这就使得在气流分离工艺之后成对的罗拉朝着自由端移动以便从所述的端部牵引出纤维束。
参照所给出的附图,进一步详细解释和描述另外一些优点,其中:
图1表示了如根据本发明所要求的纤维分类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侧视图;
图1a-1c示意的表示了纤维束的成形;
图2示意表示了根据本发明所要求的纤维分类装置的另一实施例;
图3表示了图2的被放大的部分剖面视图;
图4表示了喷嘴开孔的一些实施例;
图5表示了根据图2的棉条成形装置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变化形式;
图6是图5的示意顶视图;
图7表示的是根据本发明所要求的纤维分类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表示了一牵伸机构1,在该机构中例如棉条10被牵伸。作为一种皮圈牵伸机构,其牵伸机构1安装有一对皮圈2。由皮圈2所提供的被牵伸的棉条10被提供在其后的成形圆筒3和罗拉5之间,其罗拉5与成形圆筒3相对设置。放置在另外罗拉7和8上的皮带6绕着罗拉5被部分的弯曲。罗拉7与一示意表示的驱动装置12相连接。
如图所示,抽吸圆筒3可转动地保持在一些导辊14上,用这些导辊的至少一个导辊与一驱动装置15连接。
一些弹性夹持条18连接到抽吸圆筒3的外壳上,这些条平行于抽吸圆筒的转动轴而轴向地延伸。
一个固定的导管20设置在抽吸圆筒3的内部,其开口朝着抽吸圆筒的内壁的侧面。导管20通过一示意表示的线21而连接到一负压源22上。空气流被产生,因此在抽吸圆筒壳的这个区域处其空气流从外部作用到内部。其用具有虚线的箭头示意表示。
该图还示出,一相应已准备好的纤维束24放置在导管20的区域内并且通过施加在导管20上的负压而被固定在抽吸圆筒外壳SU处。对于获得纤维束24的分离工艺将在下面做详细的描述。
一个分离圆筒30是旋转可动的保持在抽吸圆筒3的下面,其分离圆筒在其内部设有一个固定管32。管32的内部空间通过一示意表示的线33连接于负压源34。管32在轴向方向上设有狭槽36,该狭槽36与一些空气槽38相对应,所述的空气槽38是径向面朝外并且是环绕所述管设置。分离圆筒30是以这样的方式安置,当没有空气槽38与开口36对置时,其狭槽36相对分离圆筒30的周围环境被密封。
分离圆筒30在其位置上通过示意表示的一些引导辊40而被保持,同时引导辊40的至少一辊与一驱动装置42相连接。如从分离圆筒30的转动方向看,一些弹性元件固定在每一空气槽38后面的外壳AU上。所述的弹性夹持元件44的功能将在下面做详细的说明。
一个道夫46配合在分离圆筒30的外圆周AU上,例如该道夫在其圆周上提供有布件47(部分示出)。由道夫46排出的纤维材料50(例如以无纺物的形式)被输送到成对引出罗拉51并输送到下游的进一步工艺步骤中(未图示)。
所述的装置的操作模式描述如下:
例如牵伸机构1提供有一棉条20并在牵伸机构中被牵伸。由皮圈2伸出的端部E到达抽吸圆筒3的圆周表面SU与在罗拉5上引导的皮带6之间的间隙中。由于抽吸圆筒3的转动运动,一些弹性夹持元件18中之一的元件到达所描述的区域并且对着罗拉5的区域处的皮带6的外侧表面夹持端部E。其事实结果是抽吸圆筒3的圆周速度高于皮圈2的输送速度,纤维从棉条10的端部E中拉出,其纤维被夹持在夹持条18与皮带6之间。这就产生了一种具有纵向对齐的单纤维的薄的纤维束24。
图1a至1c表示了用于形成纤维束24的工艺示意图。图1a表示由皮圈2所提供的端部E。通过夹持条18产生夹持线KL并且夹持线KL相对于端部E而位移。如图1b所示,产生一薄的区段D并且随之夹持点的进一步位移纤维束24从端部E上分离,如图1c所示。纤维束24的头部K形成一种纤维端部取向的纤维束,其短纤维基本上位于头部K的区域处。在被分离纤维束24上的皮带6与夹持元件18之间的夹持效应在经过罗拉5和8期间被保持,这样保证了纤维束24之有目的的进一步输送而不会有任何改变其结构(纵向排列成行的纤维)。
一旦纤维束已经过罗拉8,其通过施加在导管20内的负压而被固定在抽吸圆筒3的表面SU上。纤维束24的前端K仍依靠在夹持条18上。而所示的纤维束24在朝着分离圆筒30的方向上输送,另外一些纤维束24(未图示)通过下游夹持条18从端部E上取出。棉条10的输送是连续完成的,而用于生产纤维束24的引出工艺则有不连续的情况发生。
接下来进一步输送或进一步转动,所示的纤维束24到达抽吸圆筒3和下游分离罗拉30之间的取出区域A。该分离罗拉30之同时转动的结果,夹持元件44紧密接触于纤维束24,因此在抽吸圆筒3的外壳SU和夹持元件条44之间产生一夹持。在抽吸圆筒3和分离圆筒30操作期间的角位置是以这样的方式选择的,由夹持元件条44产生的夹持线是距纤维束24的前端K一定的距离处而完成的。所述的距纤维束的头端的距离被认为是等于精梳机所设定的距离并且能够通过改变在圆筒3和30之间的角位置而设定。在产生所述的夹持之后不久,抽吸槽38的端部与开口36重叠,由于管32内的负压的结果,从而产生一空气流进入到内侧。其结果是,在夹持元件44的夹持点之上突出的纤维束24的前端或头部K被引入到抽吸槽38内。投入到抽吸槽38内并且未被夹持元件44夹持的端部之所有组分(短纤维)通过空气流从纤维束24中提取出并且向内排入到导管32内。负压源34用于把所携带的材料从管32的区域排出于导管32。
被固定的处理管32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安置,即,固定部件和分离圆筒的转动部件之间的任何沉积的杂质同样被连续的吸走。
在圆筒30的进一步转动的过程中,纤维束24的前端保持在槽38处;后端由于所产生的离心力而被稍微的提升。一旦所述的后端到达相邻道夫46的区域,其通过布料47而被握持住,其结果是纤维束24被携带过来并且从空气槽38中拉出。在所述的携带期间,纤维束24的端部被放在一先前已拉伸的纤维束的尾部端,其结果是其产生一种类似屋瓦式的连接。由此所形成的无纺物50随后可被提供到下游成对牵引罗拉51以用来进一步输送到接下来的工艺步骤中。用于源于道夫46的无纺物50的特殊的分离装置的表示形式被省去。其指的是已使用在梳理机的输出单元上的一些相应的元件。
在此所示出的实施例仅为完成本发明的一种可能的变化形式。另一变化形式将在下面描述。
在图2中,各棉条F1和F2通过罗拉54和55被提供到引导部件58的输送槽M1和M2的区域处。喂给罗拉60和61接合在相应的输送槽M1和M2内。
引导部件58提供有处于输送槽M1和M2之间的一个空气槽63,该槽具有一个开口64。关于被配置的这个开口64,已被示出,尤其根据图3和图4放大表示了各种的可能情况。图4a)中的该开口提供有一纵向的槽66,其在引导部件58的宽度上延伸。根据图4b)表示,采用了一些相邻的排列的孔67以用于空气通道。图4c)表示了另一实施例,其提供有用于空气通道的一些较多数量的孔68。根据图4d)表示,采用一些相邻排列的类似十字的凹槽开口69。
当然可能的是提供更多的组合和实施例,其能够用于相应的应用。
如图所示,空气槽63通过管线70与一压缩空气源71相连接。在孔嘴(空气槽63的开口64)之上,各夹持元件75,76对向下输送的棉条F1和F2施加夹持效应并在引导部件58上形成一夹持点K1和K2。棉条F1和F2向下引导的端部在开口63下面被接合并且形成一接合自由端E1。
正如尤其在图3所示,开始来自于空气槽63的空气流被引导在棉条F1和F21两个相互重叠的端部,其重叠端部形成一接合端部E1。这个装置的功能将在下面做详细的解释。
图3中还示出,分布在整个宽度上的附加空气喷嘴77和78可被提供在夹持元件75和76的端部的区域上,其空气喷嘴通过示意表示的管线79,80而与超压源81相连接。所述的喷嘴77和78用于在朝着尾端E1的方向产生一附加压缩空气流,该空气流能够基本从端部E1的外侧穿入到其内侧。所述的附加压缩空气流保证了整个端部E1被空气完全流经过,以致所有的不能由夹持点K1和K2后固定的组分(短纤维、灰尘,棉结等)由空气流被向下排出。罗拉83提供有一个旋转空心体87,该旋转体具有一个开口89。在旋转体87的内部,设有一固定覆盖件88,该覆盖件具有一开口90。如图所示,覆盖件88的内部空间通过管线93提供有负压源92。其表示了一旦开口89,90处于重叠,从端部E1分离出的材料能够通过覆盖件88的内部空间而被吸走。罗拉82被设置成为实心罗拉并且能够提供有橡胶覆盖层以用于牵引工艺。棉条成形装置95设在成对罗拉85之下,其棉条成形装置是由一个旋转抽吸圆筒97和与其抽吸圆筒相配合的橡胶涂层罗拉99组成。一个固定覆盖件98安置在抽吸圆筒97的内部,其内部空间与一个负压源102相连接。在罗拉99和抽吸圆筒97之间的夹持点101的区域内,覆盖件设有一些开口100。这些能吸入周围空气的开口被表示在由不同横截面所示的实例中。开口100的横截面靠近夹持点101最小。这就意味着在被移开的纤维束FP上的抽吸力在这个区域中是最小的,而开口100的逐渐增加横截面的区域部分其抽吸力变大。这就能保证牵引出的纤维束FP的端部可靠的依靠在抽吸圆筒97的外圆周上。这种装置能使纤维束FP以类似房瓦的形式成层,其成层的纤维束以这样的方式被逐步的向下提供,最终形成棉条B,该棉条能够通过下游的一对罗拉104而被向下牵引以便把其传送到其后的例如收集装置(条筒)内。
如图3中所示的另外部分,可送进的梳理元件105能够设在夹持元件75,76与成对罗拉85之间,该梳理元件105提供有两个可送进的梳理元件106,107。这个梳理元件105可相当于梳理机的顶梳并当纤维束通过成对罗拉85从所述的端部E1上向下牵引的时候其开始与自由端E1相接合。这也就使得在牵引工艺期间能抑制并移去由空气流未完全分离的任何短的组分以及任何杂质。这就意味着梳理元件105起着一种附加的分离辅助的作用。
图5表示了另一可能性的棉条成形装置95,在这里使用一种具有透气开孔的环行的输送皮带110以替代成形圆筒。尤其在图6亦示出。输送皮带110通过两个罗拉112,113而被引导,用其中之一所述的罗拉连接于一驱动装置(未详细示出)。一个向上开口的导管115设置在运行的输送皮带110内侧,其通过管线116与负压源117相连。所述的导管115固定在输送皮带的区域上,在该区域由成对罗拉85所牵引的纤维束以类似房瓦的形式被成层以便形成密实的棉条B。
根据图6的表示,在此示意表示了轴线A1和A2,成对罗拉85的轴线还能倾斜于牵引方向T定位。其相对于模糊的接合位置提供了一附加效果。
在下面对图2至图6的实施例的操作模式作详细的说明。
通过罗拉54和55而提供的棉条F1和F2(也有可能的是提供无纺物和棉网)到达喂给槽M1和M2的区域,其结果是棉条被罗拉60和61握持并被进一步输送。在引导元件58的开口之下,棉条F1,F2的端部被连接成一单个端部E1。一旦自由端部E1在引导部件58之下已达到一预定过分的伸出长度,则通过罗拉54,55和罗拉60和61的供给被中断。一机械装置(未示出)用于把夹持元件75和76朝着引导部件58的方向移动(转动),所述元件在棉条F1和F2上形成夹持点K1,K2。此后由压缩空气源71而产生的空气脉冲通过空气通孔63的开口64,该空气透过自由端E1并且从端部E1取出任何未夹持的组分(如短纤维)。尤其如图3所示,开始源于空气槽63的空气流在有棉条F1和F2两个端部重叠的区域处透过端部E1。由于所称的“伯努利效应”,自由端E1的两组分被合并,这样保证了端部E1的全部纤维材料被空气穿透。为了进一步增加分离效果,附加的空气脉冲能够在端部E1上通过喷嘴77和78施加。在吹气间隔完结之后,夹持点K1和K2通过缩该回夹持元件75和76而又被松开。在吹气工艺期间,罗拉83呈现所示的位置,对着开口90设置开口89并且分离材料借助负压源92经过开口而被排出。还有可能的是提供一附加的抽吸装置,该装置在此未表示。如由一双箭头所安排,引导部件58,包括罗拉54,55和60,61能够朝着成对罗拉85而位移,以致吹出端部E1的尖头到达罗拉82和83之间的夹持点。还有可能的是,替代引导元件58朝着成对罗拉85移动,而让成对罗拉85朝着移动元件58位移以便握持自由端E1的纤维。
一旦端部E1被保持在成对罗拉85的夹持点上,如图3所示的梳理件能够被送进。空心体87的开口89这时是在如图2所示位置的对着的位置处。这就意味着空心体的闭合壳用于牵伸工艺。成对罗拉85这时开始运动并且纤维束从端部E1引出,其端部被成对罗拉85的夹持点握持住。所述的纤维束FP向下传送到成对罗拉95的夹持点101处,在这里纤维束FP被松开的尾端开始依靠在抽吸圆筒97上,它是通过一些开口100而支撑的,这些开口与覆盖件98的负压室相连接。纤维束FP的前端与先前被牵引的仍处在夹持点上的端部相接合,或以类似房瓦的方式与其成层。
这样形成的棉条B通过夹持点101被向下排入到一对罗拉104上以便进一步输送。
替代成对罗拉95并提供有环行和透气输送皮带110以实施按照图5和6的实施例。向下提供到成对罗拉85上的纤维束层叠在在先所提供的纤维束的端部并且以类似房瓦的形式与其连接。该过程是由导管1-5施加负压源而支持的,其结果是自由端以及所形成的棉条或无纺物B以定位的形式被保持在输送皮带110的表面上。
在输送皮带110之上布置一些纤维选择装置也是有可能的,其把已选择的纤维材料都提供到同一输送皮带上并且将其接合成为一种接合结构。
图7表示了另一实施例,其提供有类似于图2实例的构造。替代第二供给的纤维束,其有一引导板127,其与纤维结构F3的端部E2相对置。
一个或几个棉条F3(或棉卷、无纺物等)在自由罗拉120的作用下通过引导部件121而朝着夹持点K3的方向输送,其引导部件121具有一引导槽M3。夹持点K3是定位在引导部件121的渐细端并通过一可调节设置的夹持元件132而形成。夹持元件132的调节运动由双箭头示意表示出。
空气槽123设在引导部件的内部,其开口端是在夹持点K3的下面和前面。开口可根据图4所示的实施例而设置。空气槽通过线路124而与负压源125相连。
还有可能的是,如图3所示,在这种情况下也可提供一附加可送进的梳理元件105。
在引导部件121下面连接一可位移保持的板件127,其前端122具有一挠性结构。一控制杆126作用在所述的端部,该控制杆连接于一未详细示出的调节机构。这个控制杆126能够用于把122移到所示的点划线的位置上。为了板件127水平引导的目的,提供一引导元件128并在板的后部区域有一液压缸130作用在联接件129的用于位移该板件的点上。在板127之上设置抽吸装置134,其用于去除被分离的废料。
可水平位移的成对罗拉135被彼此相邻的安装,其用于牵引来自已选择的端部E2的纤维束。
如已在图2的实施例所描述,棉条成形装置137被提供在成对罗拉135的下游,该纤维成形装置包括一可转动的固定抽吸圆筒138和安装在抽吸圆筒内部的覆盖件139,该覆盖件在夹持点144的前面的牵引区域处提供有一些开口140。覆盖件139的内部空间与一负压源147相连。
罗拉141与抽吸圆筒138相配合,该罗拉可设有橡胶覆盖层。由抽吸圆筒所提供的棉条通过成对罗拉145而被进一步输送。
这个装置的功能下面做简要的说明:
纤维材料F3通过喂给槽M3和通过夹持点K3区域的喂给滚筒120而被输送。板127呈直线并且最前位置示在放大的印图上。
一旦自由端部的过多伸出的端部设定一超过夹持点K3的确定值,则夹持元件32朝着引导部件121的方向位移并且纤维材料F3在夹持点K3处被夹持。所述输送在此期间被中断。板127的前端通过控制杆126位移到如点划线所示的上述位置,其结果是自由端E3通过板127也被携带走。压缩空气流通过压缩空气源125和空气槽123被提供并且压缩空气沿同时启动的抽吸装置134的方向上前进。
其结果是空气流沿着板127的表面被引导,端部E2(如上所述)被引入到板上并且通过空气流完全吹过。由端部E2上提取出的短纤维和其它被取出的组分通过抽吸导管134被带走。压缩空气的供给再次被中断并且夹持元件132从引导部件121上再次被提升。
同时,端部122通过控制杆126转到向下位置(点划线)并且通过液压缸130向后位移。这就产生了足够的自由空间,以致随后的成对罗拉135朝着夹持点K3的方向位移直到自由端E2在成对罗拉135的夹持点处被握持并且被牵引。这个牵引工艺和传统梳理机中的分离工艺相差不大。一旦纤维束以这样的方式已被从自由端E2中引出,成对罗拉则朝着下游棉条成形装置137的方向位移。所述的纤维束在此以类似房瓦的形式放置在先前所提供的纤维束的端部上(接合工艺)并且在夹持点144上与其接合。此后这样形成的棉条B到达成对罗拉145处,罗拉145把材料提供到下游接收装置(条筒)(未图示)。同时,板127的端部被向后输送到伸出的并向前的位置,接着分选和随后的牵引工艺又重新开始。
在此所示的实施例仅作为解释说明。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还能有另外一些实施例。
所示的装置能够完成纤维的有目的的分选而不需要使用大的质量加速度和逆向运动并具有高的工作速度。

Claims (46)

1.一种用于分类纤维结构(10,F1,F2)纤维的方法,其纤维结构是被提供到纤维分类装置(30,38,75,76,58,63)上,其特征在于纤维结构(10,F1,F2)在横向于其输送方向上被夹持并且从夹持点〔K1,K2〕上伸出的自由端(E1)被经受一空气流的作用,该空气流能够从自由端取出和排出任何未被夹持的组分(短纤维,棉结,灰尘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结构(10)在到达分类装置(30)之前被分成一些具有单纤维的独立纤维束(24),其纤维束在纵向方向上被拉伸并且是互相近似平行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彼此以一定的距离随之连续的纤维束(24)是通过从纤维结构的自由端(E)间断取出纤维而形成的。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纤维束(24)的输送方向看,纤维束在分离工艺期间以距其经受空气流作用的前端(K)一预定的距离处被夹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夹持点(K1,K2)看,空气流是导向纤维结构(F1,F2)或纤维束(24)的自由端(E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伸出夹持点(K1,K2)之外的自由端(E1)经受一抽吸空气流的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伸出夹持点(K1,K2)之外的自由端(E1)经受一压缩空气流的作用。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类工艺之后在夹持点(K1,K2)处的夹持力被松开并且被已分类的纤维材料转送到下游棉条成形装置(95)以用于棉条的成形。
9.根据权利要求2至7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棉条成形是通过已分类的纤维束(24)的部分重叠而完成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两纤维结构(F1,F2)同时提供到纤维分类装置上并且纤维结构的端部经受一共同空气流的作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结构(F1,F2)的端部被接合并且空气从夹持点(K1,K2)的区域开始吹在两纤维结构的端部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附加压缩空气流在朝着自由端的方向上产生在相应的夹持点(K1,K2)的下游并(吹)到纤维结构(F1,F2)的接合端部(E1)的外表面上。
13.一种用于纤维结构(10,F1,F2)之纤维的分类装置,该纤维结构通过喂给装置(1,3,54,55,60,61,58)提供到纤维分类装置上,其特征在于提供有夹持装置(44,75,76),该夹持装置在距其纤维自由端(E1)一定的距离处夹持该纤维结构(24,F1,F2)和提供有从夹持点(K1,K2)到纤维结构的自由端(E1)产生一空气流的装置(33,34,36,38,70,71)。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有装置(18,5,6)以便打开纤维结构(10)成为单独的具有单纤维的纤维束(24),其纤维束基本上是在纵向方向上被拉伸并相互平行的排列成行,其纤维结构是由喂给装置(1)以逐步的方式提供的,和提供有装置(3)以用来把纤维束传送到下游分类装置(3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喂给装置是由牵伸机构(1)构成而用于产生单独纤维束(24)的装置是由一可转动的固定罗拉(5)组成,该罗拉和与一可转动的固定抽吸圆筒(3)一起形成一夹持点,其抽吸圆筒对置于牵伸机构(1)的输送位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罗拉(5)在其圆周的部分区域上,至少在夹持点的区域由一个循环保持皮带(6)围绕。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于夹持点的皮带(6)在其部分的片段上靠置在抽吸圆筒(3)的圆周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5至17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抽吸圆筒(3)提供有一些隆起件(18),这些隆起件是以一定的间距配置在其圆周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牵伸机构(1)是一种皮圈牵伸机构。
20.根据权利要求15至19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设定一个轴向平行于抽吸圆筒(3)的可转动保持的分离圆筒(30),其分离圆筒提供有一些径向朝外面的吸槽(38),吸槽的位置对应于距具有负压室(32)的抽吸圆筒(3)的外圆周(SU)最小距离,其负压室固定的安置在分离圆筒(30)的内部并与一抽吸装置(34)相连。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分离圆筒(30)的转动方向看,一些弹性隆起件(44)相邻于吸槽(38)的开口而设在分离圆筒(30)的外圆周(AU)上,这些隆起件在抽吸圆筒(3)与分离圆筒(30)之间最小距离的位置上的抽吸圆筒的外圆周(SU)上实行一夹持效应。
22.根据权利要求20至21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为了在抽吸圆筒(3)的内部产生负压而在至少部分区域上设置装置(20,21,22),所述的至少部分区域是指皮带(6)靠置在抽吸圆筒(3)的外圆周(SU)的区域与朝分离圆筒(30)的转移区域(A)之间的区域。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一个轴向平行于分离圆筒(30)的可转动保持的道夫(46)该道夫与分离圆筒(30)的外圆周(AU)相接触。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道夫(46)在其外圆周上提供有布结构(47)。
2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纤维分类装置通过输送装置(54,55,60,61)提供至少两个纤维结构(F1,F2)并且可移动保持的接触元件(75,76)用于每一纤维结构,所述的接触元件与一普通的引导元件(58)相配合作用。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空气喷嘴提供在引导装置(58)上,从纤维结构(F1,F2)的输送方向看,其喷嘴的开口(64)开向下游并且是在接触点(K1,K2)之间而且与一压缩空气源相连。
27.根据权利要求25至26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元件(58)提供有一些相对的引导槽(M1,M2),用于输送装置的输送罗拉(60,61)沉入在引导槽内。
28.根据权利要求25至27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喷嘴(77,78)被组合一体到夹持元件(75,76)的区域内并在其夹持表面的下游处且与一压缩空气源(81)相连。
29.根据权利要求24至28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形成一夹持线的一对罗拉(85)设置在夹持元件(75,76)的下游。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成对罗拉(85)的至少一个罗拉(82,83)被设置为一空心滚筒(87),其具有一些朝向外面的开口(89),并具有与负压源装置(92)相连的空心室。
31.根据权利要求29至30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棉条成形装置(95)设置在成对罗拉(85)的下游。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棉条成形装置(95)是由抽吸圆筒(97)和与抽吸圆筒相配合的牵引罗拉(99)所形成的。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抽吸圆筒(97)的内部空间与一负压源(102)相连接,并且(一些)覆盖件(98)提供在抽吸圆筒(97)的内侧,其密封该内部空间以防止外界空气到抽吸圆筒(97)与牵伸罗拉(99)之间的夹持点(101)之前边的部分区段上。
34.根据权利要求25至33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可送进的梳理元件(105)设置在夹持元件(75,769与成对罗拉之间。
35.根据权利要求29至3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装置(58)朝着成对罗拉(85)的方向保持可位移。
36.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棉条成形装置是由一循环输送皮带(110)构成,其横向于成对罗拉(85)的排出方向设置。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输送皮带(110)具有透气孔(111)并且用于产生负压的装置(115,116,117)至少是提供在输送皮带上输送区域的下方。
3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提供一个引导装置(127),其沿着纤维结构(F3)的自由端延伸,并且纤维结构(F3)通过一个与引导元件(121)相配合作用的输送装置(120)而被提供到纤维分类装置上。
39.根据权利要求38的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提供至少一个可保持移动的夹持元件,其与引导元件(121)相配合。
40.根据权利要求38至39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空气喷嘴(123)提供在引导元件(121)上,其开口开在纤维结构(F3)的自由端(E2)与引导装置(127)之间夹持点(K3)的下游并与一压缩空气流(125)相连接。
41.根据权利要求38至40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装置(127)由一板件构成,其在可纵向方向上移动。
42.根据权利要求38至41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面对纤维材料(F3)之自由端(E2)的引导装置(127)的端部(122)是挠性的。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引导装置(127)的挠性自由端(122)与一个调节装置(126)相连接。
44.根据权利要求38至43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抽吸装置(134)被设置在引导装置(127)的自由端(122)的该区域处,其(该区域)与纤维结构(F3)的自由端(E2)相对。
45.根据权利要求38至4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夹持点的下游提供一可移动的成对罗拉(135)。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成对罗拉(135)的下游提供一棉条成形装置(137)。
CNB998126985A 1998-08-28 1999-08-23 纤维分类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662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1766/1998 1998-08-28
CH176698A CH693344A5 (de) 1998-08-28 1998-08-28 Fasersortierein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4416A true CN1324416A (zh) 2001-11-28
CN1156620C CN1156620C (zh) 2004-07-07

Family

ID=4218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12698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6620C (zh) 1998-08-28 1999-08-23 纤维分类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1108076B1 (zh)
CN (1) CN1156620C (zh)
AU (1) AU5275799A (zh)
CH (1) CH693344A5 (zh)
DE (1) DE59904761D1 (zh)
WO (1) WO2000012794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3507B (zh) * 2004-08-05 2011-01-26 里特机械公司 精梳机
CN101333696B (zh) * 2007-06-29 2011-05-11 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纤维整理或纤维选择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束的设备
CN104499099A (zh) * 2014-11-03 2015-04-08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毛纤维筛选机
CN113966417A (zh) * 2019-04-11 2022-01-21 马佐里机器纺织股份公司 用于纺纱制备线的精梳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2576B (zh) * 2021-08-17 2022-08-02 安徽东锦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 再生聚酯短纤的环保型卷曲装置及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294654A (en) * 1968-08-16 1972-11-01 Gordon Roberts An improvement in or relating to the separation of the fibres of fibrous materials according to length
US3766607A (en) * 1971-08-24 1973-10-23 Curlator Corp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nd compacting fiber material
IN171142B (zh) * 1987-03-19 1992-08-01 Japan Cotton Technical And Eco
CH674854A5 (zh) * 1987-05-12 1990-07-31 Peyer Ag Siegfried
CH675886A5 (zh) * 1988-11-23 1990-11-15 Rieter Ag Maschf
GB8901416D0 (en) * 1989-01-23 1989-03-15 Lawrence Carl A Preparation of fibres for spinning
DE29711309U1 (de) * 1997-06-28 1997-11-06 Wegner, Wolfgang, 19306 Neustadt-Glewe Weiche für die Sortierung von Fasermaterial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3507B (zh) * 2004-08-05 2011-01-26 里特机械公司 精梳机
CN101333696B (zh) * 2007-06-29 2011-05-11 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纤维整理或纤维选择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束的设备
CN101333700B (zh) * 2007-06-29 2011-09-07 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纤维整理或纤维选择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束的设备
CN101333699B (zh) * 2007-06-29 2011-09-07 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对包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束进行纤维分选或精选的设备
CN101333702B (zh) * 2007-06-29 2011-09-14 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纤维整理或纤维选择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束的设备
CN101333705B (zh) * 2007-06-29 2011-09-14 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纤维整理或纤维选择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束的设备
CN101333706B (zh) * 2007-06-29 2011-09-14 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纤维整理或纤维选择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条的设备
CN101333707B (zh) * 2007-06-29 2011-09-28 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对包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束进行纤维分选或精选的设备
CN101333695B (zh) * 2007-06-29 2011-12-14 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纤维整理或纤维选择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束的设备
CN101333698B (zh) * 2007-06-29 2012-01-04 特鲁菲舍尔股份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用于纤维整理或纤维选择含纺织纤维的纤维束的设备
CN104499099A (zh) * 2014-11-03 2015-04-08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毛纤维筛选机
CN113966417A (zh) * 2019-04-11 2022-01-21 马佐里机器纺织股份公司 用于纺纱制备线的精梳机
CN113966417B (zh) * 2019-04-11 2023-08-25 马佐里机器纺织股份公司 用于纺纱制备线的精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620C (zh) 2004-07-07
AU5275799A (en) 2000-03-21
CH693344A5 (de) 2003-06-13
WO2000012794A1 (de) 2000-03-09
EP1108076B1 (de) 2003-03-26
DE59904761D1 (de) 2003-04-30
EP1108076A1 (de) 2001-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37811B2 (en) Apparatus for the fibre-sorting or fibre-selection of a fibre bundle comprising textile fibres, especially for combing
US20090000076A1 (en) Apparatus for the fibre-sorting or fibre-selection of fibre bundle comprising textile fibres, especially for combing
CN101037819A (zh) 非织造物的导向装置和纺织机械
CN1993507A (zh) 精梳机
CN88101866A (zh) 在纺纱装置中用气动扭转装置连接纱线的方法及其设备
US7941901B2 (en) Apparatus for the fibre-sorting or fibre-selection of a fibre bundle comprising textile fibres, especially for combing
CN105431580B (zh) 用于精梳机的精梳锡林的清洁装置
US7926148B2 (en) Apparatus for the fibre-sorting or fibre-selection of a fibre bundle comprising textile fibres, especially for combing
EP0961845B1 (en) Device for fibre production
CN1609294A (zh) 具有集束装置的纺纱机
CN101035937A (zh) 精梳机
CN1156620C (zh) 纤维分类装置
CN101495686B (zh) 精梳机
CN1008277B (zh) 多头供纤纱线及其生产方法和设备
CN106521725A (zh) 一种双通道风负压凝聚喂入弹性握持分梳设备
CN1436254A (zh) 生产有类似环锭纱特性的纱线的方法和装置
CN1026807C (zh) 用于气流纺纱装置中纱线接头的方法及装置
EP1207224A3 (en) Piecing method and piecing device for the spinning machine
US5839166A (en) Carding machin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an aerodynamic card web
CN1400344A (zh) 气流纺纱装置及纺纱方法
CN113652781B (zh) 转杯纺纱机的人工智能双排杂分梳装置及应用
US6568037B2 (en) Apparatus for separating waste and short fibers from a carding cylinder
CN209836403U (zh) 一种纺织用特种动物绒纤维分梳圈条成条设备
US6745553B2 (en) Air-spinning arrangement
CN204918879U (zh) 梳棉机用单分梳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707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