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1887A - 动态变化的探测方法、动态变化的探测设备以及超声波诊断设备 - Google Patents

动态变化的探测方法、动态变化的探测设备以及超声波诊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1887A
CN1321887A CN01110497A CN01110497A CN1321887A CN 1321887 A CN1321887 A CN 1321887A CN 01110497 A CN01110497 A CN 01110497A CN 01110497 A CN01110497 A CN 01110497A CN 1321887 A CN1321887 A CN 13218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ynamic change
probe portion
detecting
wave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10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20864C (zh
Inventor
户井田昌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21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1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08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086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5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5/00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34Generating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29/348Generating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with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e.g. single frequency signals, chirp sign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9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y applying one single type of energy and measuring its conversion into another type of energy
    • A61B5/0097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y applying one single type of energy and measuring its conversion into another type of energy by applying acoustic waves and detecting light, i.e. acoustooptic measur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HMEASUREMENT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G01H9/00Measuring mechanical vibrations or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by using radiation-sensitive means, e.g. optical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9/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Visualisation of the interior of objects by transmitting ultrasonic or sonic waves through the object
    • G01N29/22Details, e.g. general constructional or apparatus details
    • G01N29/24Probes
    • G01N29/2418Probes using optoacoustic interaction with the material, e.g. laser radiation, photoacoustic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04Wave modes and trajectories
    • G01N2291/045External reflections, e.g. on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91/00Indexing codes associated with group G01N29/00
    • G01N2291/10Number of transducers
    • G01N2291/105Number of transducers two or more emitters, two or more recei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 Transducers For Ultrasonic Waves (AREA)
  • Photo Coupler, Interrupter, Optical-To-Optical Conversion Device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Acoustic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动态变化探测设备允许选择各种探测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组合条件。该设备具有光源,用来发射具有至少一种波长组成的光;探测元件,具有由将包括具有预定厚度的介质和全反射镜在内的共振部分连接在具有随着入射光波长而改变的透射/反射特性的透射/反射部分的一端上而构成的探测部分,由所述光源发射出的光从所述透射/反射部分的另一端进入到所述探测元件;多个光探测器,用来探测由所述探测所反射的光以探测出探测信号;信号处理装置,用来在对应于由动态变化的传播所引起的所述探测部分尺寸上的变化的探测信号振幅上的变化的基础上,探测传播到所述全反射镜上的动态变化。

Description

动态变化的探测方法、动态变化的 探测设备以及超声波诊断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背景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探测超声波等传播通过介质中的动态变化的方法和设备。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动态变化探测设备的超声波诊断设备。
相关技术的说明
在用于所谓的超声波回波观察方法等的超声波诊断设备中,一般采用一种通常由PZT(锆钛酸Pb(铅))表示的压电材料用于超声波探测部分(探头)。
图11A和11B大致地说明了普通探头的结构:图11A为该探头的总体透视图,图11B为放大的透视图,显示出一组振荡器。
探头301整体上为一种薄箱子形状并且具有细长的矩形探测表面302。该探测表面302与人体接触,并且发射出一种超声波以便接收从人体深处反射的超声波回波。在图11A中,传送超声波接收信号的电缆307与探头301的上端相连。
组同时用作超声波的发射机和接收机的梳形振荡器303装在探测表面302中。该组振荡器303通过在薄的(例如厚度为0.2至0.3mm)带状PZT片中设置许多狭缝306(例如宽度为0.1mm)并且设置许多(例如256个)梳齿形单个振荡器305(例如0.2mm宽20mm长)来形成。
在每个单独的振荡器305中形成有电极,并且电极上连接有信号线。由树脂材料如橡胶制成的声透镜层或声匹配层被粘贴在阵列振荡器303的表面(图11A中下面)上,并且包装材料被粘贴到背面上。声透镜层有效地会聚了所透射的超声波。声匹配层改善了超声波的透射效率。包装材料的作用在于固定振荡器并且促使振荡器的振荡提早完成。
在Toyo Publishing Co.的“超声波观察方法和诊断方法”和IshiyakuPublishing Co.的“基础超声波医学”中详细说明了这些超声波探头和超声波诊断设备。
在超声波诊断领域中,要求采集三维数据以便获得有关目标内部的更详细的信息。为了符合这样要求,则要求将超声波探测元件(超声波传感器)做成二维阵列。然而在上述的PZT中,由于下面的原因,在现有技术的状态之上难以进行设备的改良和综合。也就是说,PZT材料(陶瓷)的加工技术处在有限的水平上,并且进一步的改良会导致加工产量的极度降低。这还会导致导线数量的增加,从而导致线路的电阻抗增加。另外,在单独元件(单个振荡器)之间的干扰会增加。因此认为在现有技术的水平上难以采用PZT获得二维阵列探头。
在“超声波成像”20,1-15(1998)中出现了一篇由Duke大学的E.D.Light等人撰写的题目为“用于实时体积成像(volumetric imaging)的二维阵列方面的进展”的文章,该文章披露了一种具有二维阵列PZT超声波传感器的探头。然而该文章认为“为了获得类似质量的图象,必须提供128×128=16384二维阵列的元件。然而这么多RF通道的制作是复杂而又昂贵的,因此,在将来该解决方案只有很小的可能性。还有将这么多元件紧密地连接起来是非常困难的。”(第2页,第14-18行)。
另一方面,采用了光纤的传感器被用做没有采用压电材料例如PZT的超声波传感器。这种光纤超声波传感器适用于在受到磁场巨大影响的场所或在一个狭窄的场所处进行测量。
现在能够得到一种采用了光纤Bragg光栅(下文被缩写为“FBG”)的光纤超声波传感器(参见TAKAHASHI,国防学院等的“具有光纤Bragg光栅的水下声传感器”,光学综述,第4卷,第6期(1997)第691-694页)。FBG是通过交替地将两种具有不同折射指数的材料层(光传播介质)层叠成几千层来形成的,这样折射指数以满足Bragg’s反射条件的间距周期地改变。假设该周期性结构的间距为Δ,入射光的波长为λ并且N为任意的整数,则Bragg反射条件将以下式来表示:
2NΔ=λ
在Bragg反射的作用下,FBG选择地反射具有满足上述公式的特定波长的光,并且让具有其它波长的光穿过。
当超声波传播到FBG的时候,因为FBG的变形会导致上述周期性结构的间距Δ的改变,所以该选择地反射的光的波长λ也会改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倾斜区域,在该区域中反射率在显示出最高反射率(最低透射率)的中心波长的之前和之后变化,并且在使具有在这些倾斜区域中的波长的探测光入射到FBG上的同时将超声波施加到FBG上。从而就有可能观察到反射光(或透射光)的强度对应于超声波强度的变化。该超声波强度可以通过将该光强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来确定出。
还有另外一种采用了法布里珀罗谐振器(以下被缩写为“FPR”)的光纤超声波传感器(参见东京技术学院的UNO等人的“用于兆赫超声波领域测量的光纤微探头的构成和性能”,T.IEE Japan,第118-E卷,98年第11期)。
UNO等人的传感器是通过以下步骤制成的:通过金汽相沉积在单模光纤(λ=1.3μm,芯部:10μm并且包覆层:125μm)处形成半反射镜,通过聚酯树脂组分(n=1.55)在其前端处形成空腔(长度:100μm),并且通过金汽相沉积来进一步在其前端处形成全反射镜。
使波长为λ的探测光从半反射镜侧入射进该传感器中,并且从全反射镜侧发射超声波。当半反射镜的反射率为r,单程增益(gain)为G,空腔的长度为L并且折射指数为n的时候,该传感器的反射率R由下式来确定: R = ( r - G ) 2 + 4 r G si n 2 δ ( 1 - r G ) 2 + 4 r G si n 2 δ
其中,6是通过下式计算出的:
δ=2πLn/λ
该表示了6的公式表明:由超声波声压的变化所引起的空腔的往复运动的光路长度2L的变化,即光路长度L的变化会导致来自传感器的光的反射特性的改变。
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倾斜区域,在这些区域中反射率在显示出最小反射率的中心波长之前或之后变化,并且可以在使任意倾斜区域中的探测光入射到FPR上的同时,通过将超声波施加到FPR上来观察反射光的强度对应于超声波强度的变化。超声波的强度可以通过将光强度的这种变化进行转换来确定。
但是上述采用了光纤的超声波传感器存在缺陷。如果为了改善探测灵敏度而设计了陡峭的倾斜区域的话,那么动态范围会不可避免地变窄。相反更平缓的特征曲线设计会导致更宽的动态范围,但是探测灵敏度更差。
发明概述
本发明是在考虑到这些问题的情况下开发出来的。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在动态变化的探测中能够选择探测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各种组合条件。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在多个组合条件下同时探测动态变化。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根据本发明的动态变化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使具有至少一个波长组成的光从具有随着入射光的波长而改变的透射/反射特性的投射/反射部分的一个端部进入到具有通过将包括具有预定厚度的介质和全反射镜在内的共振部分连接到透射/反射部分的另一端上而构成的探测部分的探测元件上;(b)通过所述探测部分来探测反射光以获得探测信号;并且(c)在对应于由动态变化的传播所引起的所述探测部分的尺寸变化的探测信号的振幅改变的基础上,探测传播到所述全反射镜上的动态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动态变化探测设备包括:光源,用来发射具有至少一种波长组成的光;探测元件,具有由将包括具有预定厚度的介质和全反射镜在内的共振部分连接在具有随着入射光波长而改变的透射/反射特性的透射/反射部分的一端上而构成的探测部分,由所述光源发射出的光从所述透射/反射部分的另一端进入到所述探测元件;多个光探测器,用来探测由所述探测部分所反射的光以探测出探测信号;信号处理装置,用来在对应于由动态变化的传播所引起的所述探测部分尺寸上的变化的探测信号振幅上的变化的基础上,探测传播到所述全反射镜上的动态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超声波诊断设备包括:发射设备,该设备用来向目标发射超声波;光源,用来发射出具有至少一种波长组成的光;探测元件,具有由将包括具有预定厚度的介质和全反射镜在内的共振部分连接在具有对应于入射光波长的不同的透射/反射特性的透射/反射部分的一端上而构成的探测部分,由所述光源发射出的光从所述透射/反射部分的另一端进入到所述探测元件;多个光探测器,用来探测由所述探测部分所反射的光以探测出探测信号;信号处理装置,用来在对应于由动态变化的传播所引起的所述探测部分尺寸上的变化的探测信号振幅上的变化的基础上,探测传播到所述全反射镜上的动态变化;图象显示装置,用于在来自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的信号输出的基础上显示出图象。
根据本发明,采用了具有通过将包括具有预定厚度的介质和全反射镜在内的共振部分连接到具有随着入射光波长而改变的透射/反射性能的透射/反射部分3的一端上而构成的探测部分的探测元件。因此就有可能通过改变入射光的波长来同时获得高探测灵敏度和宽动态范围。
简要的附图说明
图1A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包含在动态变化探测设备中的探测元件(传感器)的剖视图;
图1B为透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包含在动态变化探测设备中的以二维阵列布置的多个探测元件的布置;
图2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动态变化探测设备的结构;
图3所示为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透射/反射部分的反射特性曲线;
图4A至4C所示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当半反射镜的反射率为90%的时候的各个部分的反射特性曲线;
图5A至5C所示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当半反射镜的反射率为50%的时候的各个部分的反射特性曲线;
图6A至6C所示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当半反射镜的反射率为20%的时候的各个部分的反射特性曲线;
图7所示为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探测部分的反射特性;
图8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动态探测设备的结构,该第二实施例具有超级发光二极管(SLD)作为光源;
图9所示为SLD的光辐射特性;
图10为方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超声波诊断设备的总体结构;
图11A为透视图,显示出普通探头的总体结构;并且
图11B为放大的透视图,显示出在普通探头中所包含的一组振荡器。
优选实施例的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的是相同的部分,并且其说明被省略了。
图1A和1B大致地表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动态变化探测设备中所包含的探测元件(超声波传感器):图1A为一个探测元件的剖视图;图1B为透视图,显示出以二维阵列布置的多个探测元件的布置。
探测元件包括光纤2和形成在光纤2的前端处的探测部分1。探测部分1具有连接在光纤2的前端上的透射/反射部分3和连接在发射/发射部分3上的共振部分5。该透射/反射部分3形成一种光纤Bragg光栅(FGB),并且共振部分5形成法布里珀罗谐振器(FPR)。因此,光纤Bragg光栅类型的法布里珀罗干涉系统由透射/反射部分3和共振部分5构成。
探测光LE从光纤2进入探测部分1,并且正相反,反射光LR从探测部分1进入光纤2。设置在探测部分1的前端处的共振部分5的全反射镜19与目标7接触,并且提供一种传播穿过该目标7的超声波9。在该探测元件中,光路的长度是通过使动态改变从全反射镜19侧传播到共振部分5上而引起共振部分5偏斜来改变的。所传播的动态改变可以从由在光路长度中的这个改变所导致的反射特性的改变中探测到。因为透射/反射部分3的透射率/反射率可以通过改变入射光的波长来改变,所以就有可能引起探测部分1的探测灵敏度的改变。
透射/反射部分(FBG)3是通过交替地将两种具有不同折射率的材料层叠几千层来形成的,这样折射率以一个满足Bragg反射条件的间距(例如0.5μm)周期性变化(参见应用物理,第67卷,第9期(1998),第1029页)。当每层的周期性结构的间距为Δ,入射光的波长为λ并且N为任意的整数的时候,Bragg反射条件将以下式表示:
2NΔ=λ
该FBG选择地反射具有满足根据Bragg反射条件的上述公式的条件的特定波长的光,并且让具有其它波长的光穿过。
共振部分5包括连接在透射/反射部分3上的光透射介质17以及形成在其前端处的全反射镜19。该透射/反射部分3被当作一种半反射镜并且被假设位于介质17的一个端部处。
波长为λ的探测光从透射/反射部分3进入共振部分5,并且超声波从全反射镜侧施加。当半反射镜的反射率为r,单程增益(gain)为G,介质17长度为L并且介质17的折射指数为n的时候,共振部分5的反射率R由下式给出: R = ( r - G ) 2 + 4 r G si n 2 δ ( 1 - r G ) 2 + 4 r G sin 2 δ
其中,δ是从下式计算出的:
δ=2πLn/λ
该公式表明:由超声波声压的变化所引起的介质17来回的光路长度2L的变化会导致来自共振部分5的光的反射特性的变化。
实际上,存在倾斜区域,在这些区域中反射率在显示出最小反射率的中心波长之前或之后变化,并且可以通过将超声波施加到FPR上同时使任意倾斜区域的探测光入射进FPR来观察反射光的强度对应于超声波强度的变化。
如图1B所示,二维阵列超声波传感器21是通过将多个探测元件纵向地和横向地布置成一个矩阵形状来形成的。
图2所示为该实施例的动态变化探测设备(超声波探测设备)的结构。
在图2中的右边显示了类似于如图1所示的探测部分1,并且在其中形成的具有所述探测部分1的光纤51延伸到图2中的左边。
在图2中,光源设备30被显示在光纤51的左边。光源设备30具有三个激光器31、32和33。激光器31发射波长为λ1’的激光束LE1;激光器32发射波长为λ2’的激光束LE2;而激光器33发射波长为λ3’的激光束LE3。
在激光器33的发射侧上对角地向上设置有反射镜41,从而激光束LE3被向上反射。在激光器32的发射面上对角地向上设置有分色镜43,从而激光束LE2被向上反射。激光束LE3在另一方面通过分色镜43。在激光器31的发射面上还对角地设置有另一块分色镜45。激光束LE1透射过该分色镜45。另一方面,激光束LE2和激光束LE3由分色镜45反射。总之,这三条激光束LE1、LE2和LE3在分色镜45处组合在一起并转到右边。
在分色镜45的右边设置有透镜47。所组合的光输送穿过该透镜47并且进入光纤51。光纤51通过光耦合器53延伸到右边。如上参照附图1所述具有透射/反射部分3和共振部分3的探测部分1连接在光纤51的前端上。
反射光LR从探测部分1进入光纤51。反射光LR在光耦合器53处进入光纤81。光纤81向下延伸,并且分光装置83设在它前面。分光装置83具有透镜85和衍射光栅87。透镜85设置在光纤81的出口侧上,并且使得从光纤81中发射出的光LR传输并导向衍射光栅87。光LR被分成具有不同衍射角的用于单独波长组成的光LR1、光LR2和光LR3并且射向左边。
在分光设备83的左边上设置了三个光探测器91、92和93。光探测器91至93接收由分光设备83分出的光LR1(波长:λ1’)、光LR2(波长:λ2’)和光LR3(波长:λ3’),并且探测它们相应的强度。每个光探测器91至93将所探测到的光强度作为电信号发送到信号处理装置97。信号处理装置97处理所接收到的信号以获取一个图象信号并且将该图象信号发送到显示装置99。对于在该技术领域中针对一般的信号处理方法的具体细节,请参照Toyo Publishing Co.的“超声波观察方法和诊断方法”,或Ishiyaku Publishing Co.的“基础超声波医学”。
图3所示为透射/反射部分(FBG)3的反射特性曲线:垂直轴代表反射率,水平轴代表波长。在图3中显示出反射率的峰值。该峰值的中心波长由λc表示;稍微在该峰值之外的反射率为95%的波长为λ1;基本上在该峰值的右边上的斜面(倾斜区域)的中心(反射率50%)处的波长为λ2;并且在斜面下面部分(反射率:20%)处的波长为λ3
图4A至6C为共振部分(FPR)的反射特性曲线的示意图。其中图4A至4C的视图用来说明当半反射镜的反射率为90%的时候的反射特性。图5A至5C的视图用来说明半反射镜的反射率为50%的时候的反射特性。图6A至6C的视图用来说明半反射镜的反射率为20%的时候的反射特性。垂直轴代表反射率,水平轴代表波长。
如图4B、5B和6B所示,全反射镜对于所有上述波长λ1、λ2和λ3来说的发射率基本上为100%(全反射)。如图4C、5C和6C所示,最小的反射率周期性地出现,并且部分反射镜的反射特性的反射率越高,则反射类型的法布里珀罗谐振器的反射特性的反射率的凹入部分的半带宽度W就越窄。
如图1中所示的探测部分1的反射特性是由透射/反射部分3的反射特性、共振部分5的反射特性以及透射/反射部分3和共振部分5之间的共振特性所产生的。该特性可以由下式来表示: GR = ( R - G s ) 2 + 4 R G s sin 2 ( 2 πnL / λ ) ( 1 - R G s ) 2 + 4 R G s sin 2 ( 2 πnL / λ )
其中,GR总体上代表探测部分的反射率;R为部分反射镜的反射率;Gs为共振部分5的增益(gain)。
图7所示为探测部分的反射特性;垂直轴代表反射率,水平轴代表波长。在图7中显示出三个低反射特性的凹入部分。左边的凹入部分被称为倾斜区域R1,中间的凹入部分为倾斜区域R2,而右边的凹入部分为R3。由于透射/反射部分的反射特性,这些凹入部分的中心波长被分别设为λ1、λ2和λ3
用来探测动态变化的光的激光波长λ1’、λ2’和λ3’被设定在图7中所示的单独反射特性的倾斜区域中。例如λ1’被设定在倾斜区域R1中。当超声波进入共振器的全反射薄膜表面中的时候,在该全反射薄膜表面中引起微小的位移,并且在法布里珀罗谐振器的谐振器长度中出现了细微的变化。因此,如图7中所示的反射特性的倾斜区域R1沿着波长轴线(水平轴线)方向移动。因此,对于波长λ1’的反射率会改变并且从法布里珀罗谐振器中返回来的波长λ1’的光强度也会改变,这样就能够探测到超声波。
为了改善超声波探测的灵敏度,要减小最小反射率并且要降低反射特性的凹入部分的半带宽度以便增加光强度的变化并且获得具有更陡峭的变化率(倾斜度)倾斜区域。这就导致更高的灵敏度。然而,由于半带宽度变得更窄,所以探测范围如动态范围变得更小。
另一方面,因为透射/反射部分3的反射率在不同的波长段中改变,所以探测部分1的反射特性总体上与倾斜区域R2和倾斜区域R3成正比如图7所示。因此,通过采用在单个法布里珀罗谐振器中具有多个不同波长λ1’、λ2’和λ3’的光,从而在具有不同探测灵敏度和不同动态范围的多个测量范围内的探测就可以同时进行。因此就有可能同时以高探测灵敏度和宽动态范围来完成探测。
根据该实施例,超声波传感器21是以一组使用的。因此,在目标体中超声波扫描、反射和会聚对于超声波传感器而言可以动态地同时进行,并且容易采集到有关目标体的三维数据。由于在探测部分和来自探测部分的信号(反射光)的导出线中使用了纤细的光纤,所以就有可能使用以高度集中的阵列形式的探测元件而不会导致信号传送的阻抗的增加。
另外根据该实施例,包含多个不同波长组成的探测光可以从多个具有不同波长的单一波长激光器中发射出。在这种情况中,光输出就集中在一个窄的波长范围内。因此就有可能改进光学探测的SN率并且获得更高的探测灵敏度。
图8所示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动态变化探测设备的结构。在该动态变化探测设备中,采用了具有宽带波长范围的光源例如含有超级发光二极管(SLD)101的光源装置100。其它结构与图2中所示的相同。根据该实施例,该结构能够发射出含有来自具有宽带中的波长的光源例如超级发光二极管(SLD)的多个不同波长组成的探测光。在这种情况下,其优点在于可以用简单结构的光源。
图9所示为SLD的发射特性曲线:垂直轴代表发射强度,水平轴代表波长。
如图9所示,从SLD中发射出的光具有宽的发射波长范围(半波段宽度:20nm到30nm)。由于该光是由具有如图7中所示的特性的法布里珀罗谐振器反射的,所以具有由如图7中所示的倾斜区域R1、R2和R3所组合的光谱特性的光通过光耦合器进入波长分离装置83。只有具有在倾斜区域R1、R2和R3的特征变化区域中的波长λ1’、λ2’和λ3’的组成才被分别选择地分离。因此具有相应波长组成的光的强度变化以由超声波的入射所引起的法布里珀罗反射率变化为基础出现。因此就可以得到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优点。
图10为方框图,显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超声波诊断设备的总体结构。
该超声波诊断设备包括发射装置201、探头209、接收装置211、TV扫描转换装置213以及显示装置215(TV监视器)。
发射装置201采用PZT或PVDF将脉冲形超声波振荡信号发送到超声波发射转换器203上。该转换器203发射出超声波,并且使该超声波进入到目标206中。
在图10中,用于超声波的半反射镜205(例如树脂片)设在转换器203的下面。在目标体206中,超声波回波207向上反射,并且该超声波回波通过用于超声波的半反射镜205被反射到右边,并且进入二维阵列超声波探测元件208中。该探测元件208将超声波转换成光并且将该光发送到接收装置211上。接收装置211将来自探测元件208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TV扫描转换装置213对来自接收装置211的信号进行放大等操作,然后进行成像处理。经成像的信号被送到显示装置(监视器)215,然后在该显示装置215上就显示出一个图象。
已经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可以对本发明做各种改变和补充。在上述说明书中,传播穿过目标体的超声波作为动态变化被采集以进行探测。除了这之外,还可能探测动态变化例如声波的变化、加速度、变形、温度和位移。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可以在探测动态范围的时候,或者在多个条件下同时探测多个动态变化的时候,选择各种探测灵敏度和动态范围的组合。

Claims (20)

1.一种动态变化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使具有至少一个波长组成的光从具有随着入射光的波长而改变的透射/反射特性的投射/反射部分的一个端部进入到具有通过将包括具有预定厚度的介质和全反射镜在内的共振部分连接到透射/反射部分的另一端上而构成的探测部分的探测元件上;
(b)通过所述探测部分来探测反射光以获得探测信号;并且
(c)在对应于由动态变化的传播所引起的所述探测部分的尺寸变化的探测信号的振幅改变的基础上,探测传播到所述全反射镜上的动态变化。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变化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包括使具有多个不同波长组成的光进入所述探测元件;
步骤(b)包括通过将所述多个不同的波长组成分离来探测由所述探测部分所反射出的光,从而获得多个探测信号;并且
步骤(c)包括在所述多个探测信号的基础上,以多种不同的灵敏度同时探测传播到所述全反射镜的动态变化。
3.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变化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包括通过采用所述探测部分的反射率曲线的多个具有不同半带宽度的倾斜区域来以多个不同的探测灵敏度探测传播到所述全反射镜上的动态变化。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变化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反射部分包括光纤Bragg光栅。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变化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变化包括传播穿过目标的超声波。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态变化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a)包括使具有至少一个波长组成的光进入到构成一维阵列和二维阵列中任意一种的多个探测元件中;
步骤(b)包括通过探测出包括所述多个探测元件的所述探测部分所反射的光来获得多个探测信号;并且
步骤(c)包括在所述多个探测信号的振幅变化基础上,探测出传播到所述多个探测元件的所述全反射镜的动态变化。
7.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变化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通过采用多个单波长激光器使具有多个不同波长组成的光进入到所述探测元件中。
8.一种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态变化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包括通过采用宽带光发射波长使具有多个不同波长组成的光进入到所述探测部分中。
9.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态变化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超级发光二极管(SLD)。
10.一种动态变化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用来发射具有至少一种波长组成的光;
探测元件,具有由将包括具有预定厚度的介质和全反射镜在内的共振部分连接在具有随着入射光波长而改变的透射/反射特性的透射/反射部分的一端上而构成的探测部分,由所述光源发射出的光从所述透射/反射部分的另一端进入到所述探测元件;
多个光探测器,用来探测由所述探测部分所反射的光以探测出探测信号;
信号处理装置,用来在对应于由动态变化的传播所引起的所述探测部分尺寸上的变化的探测信号振幅上的变化的基础上,探测传播到所述全反射镜上的动态变化。
11.一种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态变化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光装置,用来将由所述探测部分所反射的光分成多个不同波长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发射具有所述多个不同波长组成的光;
所述多个光探测器分别探测由所述分光设备分出的光以获得多个探测探测信号;并且
所述信号处理设备在所述多个探测信号的振幅变化基础上探测出传播到所述多个探测元件的所述全反射镜上的动态变化。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态变化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处理设备通过采用所述探测部分的发射率特性曲线的多个具有不同半带宽度的的倾斜区域来以多个不同的灵敏度同时探测出传播到所述全反射镜上的动态变化。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态变化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反射部分包括光纤Bragg光栅。
14.一种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动态变化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变化为传播穿过目标的超声波。
15.一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态变化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组成一维阵列和二维阵列中任意一种的多个探测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光探测器通过探测出由所述多个探测信号的所述探测部分所反射的光以获得多个探测信号;并且
所述信号处理设备在所述多个探测信号的振幅变化的基础上探测传播到所述多个探测元件的所述全反射镜上的动态变化。
16.一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态变化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分别发射出具有多个不同波长组成的单波长激光器。
17.一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动态变化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包括具有宽带光发射波长的光源。
18.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态变化探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是一种超级发光二极管(SLD)。
19.一种超声波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射设备,该设备用来向目标发射超声波;
光源,用来发射出具有至少一种波长组成的光;
探测元件,具有由将包括具有预定厚度的介质和全反射镜在内的共振部分连接在具有对应于入射光波长的不同的透射/反射特性的透射/反射部分的一端上而构成的探测部分,由所述光源发射出的光从所述透射/反射部分的另一端进入到所述探测元件;
多个光探测器,用来探测由所述探测部分所反射的光以探测出探测信号;
信号处理装置,用来在对应于由动态变化的传播所引起的所述探测部分尺寸上的变化的探测信号振幅上的变化的基础上,探测传播到所述全反射镜上的动态变化;
图象显示装置,用于在来自所述信号处理装置的信号输出的基础上显示出图象。
20.一种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超声波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分光装置,用来将由所述探测部分所反射的光分成多个不同波长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源发射具有所述多个不同波长组成的光;
所述多个光探测器分别探测由所述分光装置分出的光以获得多个探测信号;并且
所述信号处理设备在所述多个探测信号的振幅变化基础上探测出传播到所述多个探测元件的所述全反射镜上的动态变化。
CNB01110497XA 2000-05-02 2001-04-25 动态变化的探测方法、动态变化的探测设备以及超声波诊断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086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133086 2000-05-02
JP2000133086A JP4220102B2 (ja) 2000-05-02 2000-05-02 動的変化検出方法、動的変化検出装置及び超音波診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1887A true CN1321887A (zh) 2001-11-14
CN1220864C CN1220864C (zh) 2005-09-28

Family

ID=18641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1049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0864C (zh) 2000-05-02 2001-04-25 动态变化的探测方法、动态变化的探测设备以及超声波诊断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542245B2 (zh)
EP (1) EP1152230A3 (zh)
JP (1) JP4220102B2 (zh)
KR (1) KR100774936B1 (zh)
CN (1) CN1220864C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5900A (zh) * 2011-08-19 2012-04-18 厦门大学 一种生物医用非接触式电磁超声检测系统
CN102119323B (zh) * 2008-07-10 2013-07-24 诺思罗普格鲁曼制导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推挽双波长法布里-珀罗传感器的光纤声传感器系统和方法
CN103347449A (zh) * 2011-02-07 2013-10-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超声探头
CN103356229A (zh) * 2012-03-02 2013-10-23 佳能株式会社 对象信息获取装置
CN106448699A (zh) * 2014-03-05 2017-02-2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语音监听设备
CN111289085A (zh) * 2020-02-11 2020-06-16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麦克风振膜振幅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95112A (ja) * 2002-04-05 2003-10-15 Canon Inc 走査型画像表示光学系、走査型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KR100470911B1 (ko) * 2002-06-05 2005-02-21 주식회사 아이세스 광섬유 브래그 그레이팅 센서 시스템
KR100648904B1 (ko) * 2002-07-10 2006-11-24 후지 샤신 필름 가부시기가이샤 디스플레이장치
US7295325B2 (en) * 2002-10-08 2007-11-13 Kla-Tencor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Time-resolved measurement technique using radiation pulses
US7715577B2 (en) * 2004-10-15 2010-05-11 Mimosa Acoust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hearing aid based on acoustic reflectance
US7557923B2 (en) * 2005-09-12 2009-07-07 University Of Kentucky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 situ spectroscopic evaluation of an object
US7561276B2 (en) * 2006-01-13 2009-07-14 Luna Innovations Incorporated Demodu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iber optic sensors
US7586617B2 (en) * 2007-06-22 2009-09-08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Controlling a dynamic signal range in an optical 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
US8665451B2 (en) 2011-05-06 2014-03-04 Harris Corporation Interferometric biometric sen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djustable coupling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8649022B2 (en) 2011-05-06 2014-02-11 Harris Corporation Interferometric material sen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djustable coupling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8649021B2 (en) * 2011-05-06 2014-02-11 Harris Corporation Interferometric sen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djustable coupling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8675203B2 (en) 2011-05-06 2014-03-18 Harris Corporation Interferometric biological sen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djustable reference arm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8675202B2 (en) 2011-05-06 2014-03-18 Harris Corporation Interferometric sen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djustable reference arm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8675204B2 (en) 2011-05-06 2014-03-18 Harris Corporation Interferometric material sens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djustable reference arm and associated methods
JP5832182B2 (ja) * 2011-07-19 2015-12-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音響信号受信装置およびイメージング装置
JP6347539B2 (ja) * 2014-03-27 2018-06-27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日本原子力研究開発機構 超音波検査装置
KR101724828B1 (ko) * 2015-04-13 2017-04-10 한국표준과학연구원 음향, 진동 및 온도의 동시 측정을 위한 광섬유 브래그 격자를 이용한 광섬유 간섭형 센서 및 그 센싱방법
WO2017177213A1 (en) 2016-04-08 2017-10-12 The Penn State Research Foundation Ultrasonic/acoustic control of light waves for left-right optical reflection asymmetry
JP6590410B2 (ja) * 2016-05-21 2019-10-16 日鉄溶接工業株式会社 Fbgを用いる物理量測定装置
US10753908B2 (en) * 2017-02-22 2020-08-25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Resonator for force detection
KR102421732B1 (ko) 2018-04-20 2022-07-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도체 기판 측정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플라즈마 처리 장치
CN114659613B (zh) * 2022-03-28 2023-08-0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四研究所 基于相位解调的分布式光纤扰动信号模拟设备及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6860A (ja) * 1983-06-15 1985-01-14 Hitachi Ltd 非接触式超音波探傷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4873989A (en) * 1984-03-08 1989-10-17 Optical Technologies, Inc. Fluid flow sensing apparatus for in vivo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employing novel optical fiber pressure sensors
US4633715A (en) * 1985-05-08 1987-01-06 Canadian Patents And Development Limited - Societe Canadienne Des Brevets Et D'exploitation Limitee Laser heterodyne interferometric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ultrasonic displacements
CA2126227C (en) * 1991-12-17 2001-10-23 Eduard Emmanuilovich Godik Method of living system organism diagnostics and apparatus for its realization
USH1813H (en) * 1993-11-19 1999-11-02 Kersey; Alan D. Spectrally-selective fiber transmission filter system
US5585921A (en) * 1995-03-15 1996-12-17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Laser-ultrasonic non-destructive, non-contacting inspection system
US5684592A (en) * 1995-06-07 1997-11-04 Hughes Aircraft Company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ultrasound using time-delay interferometry
US5732046A (en) * 1996-04-19 1998-03-24 O'donnell; Matthew Active fiber-optic opto-acoustic detector
US5827971A (en) * 1996-05-31 1998-10-27 Lockheed Martin Idaho Technologies Company Optical vibration detection spectral analysis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vibration in an object of interest
US5844139A (en) * 1996-12-30 1998-12-0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dynamically variable time delays for ultrasound beamformer
KR19980078466A (ko) * 1997-04-29 1998-11-16 배순훈 트윈렌즈 광 픽업장치
US5867258A (en) * 1997-07-31 1999-02-02 Litton Systems, Inc. System for multiplexed high resolution measurement of frequency variations in multimode fiber laser acoustic sensors
KR100264970B1 (ko) * 1997-12-16 2001-05-02 이민화 위치검출이 가능한 초음파탐촉자
KR19990040012U (ko) * 1998-04-23 1999-11-25 윤종용 도플러 주파수를 이용한 이동량 측정장치 및 그에 따른 환경 제어장치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19323B (zh) * 2008-07-10 2013-07-24 诺思罗普格鲁曼制导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推挽双波长法布里-珀罗传感器的光纤声传感器系统和方法
CN103347449A (zh) * 2011-02-07 2013-10-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超声探头
CN102415900A (zh) * 2011-08-19 2012-04-18 厦门大学 一种生物医用非接触式电磁超声检测系统
CN103356229A (zh) * 2012-03-02 2013-10-23 佳能株式会社 对象信息获取装置
CN103356229B (zh) * 2012-03-02 2015-04-29 佳能株式会社 对象信息获取装置
US9326688B2 (en) 2012-03-02 2016-05-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Object information acquiring apparatus
CN106448699A (zh) * 2014-03-05 2017-02-22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语音监听设备
CN111289085A (zh) * 2020-02-11 2020-06-16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麦克风振膜振幅测量方法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10046052A1 (en) 2001-11-29
KR20010102913A (ko) 2001-11-17
JP4220102B2 (ja) 2009-02-04
EP1152230A2 (en) 2001-11-07
CN1220864C (zh) 2005-09-28
KR100774936B1 (ko) 2007-11-08
JP2001317914A (ja) 2001-11-16
EP1152230A3 (en) 2010-12-08
US6542245B2 (en) 2003-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0864C (zh) 动态变化的探测方法、动态变化的探测设备以及超声波诊断设备
CN1185485C (zh) 超声波探头
CN1252468C (zh) 超声波探头及使用其的超声波诊断装置
CN103099644B (zh) 超声探测器以及包含超声探测器的光声-超声系统和检查对象成像装置
CN100571626C (zh) 光声超声激发与传感一体化检测装置
KR100794645B1 (ko) 화상 데이터 생성 방법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초음파진단장치
CN1261759C (zh) 超声波动态变化的探测方法、探测装置和超声波诊断装置
US7331234B2 (en) Ultrasonic imaging method and ultrasonic imaging apparatus
CN104337500A (zh) 光声成像装置
CN201244025Y (zh) 光声超声激发与传感一体化检测装置
KR20230015332A (ko) 혼합 초음파 변환기 어레이
KR20030027833A (ko) 초음파 수신장치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초음파 진단장치
JP2002257803A (ja) 超音波撮像方法及び超音波撮像装置
US20230324548A1 (en) Synthetic aperture imaging systems and methods using mixed arrays
JP2003102734A (ja) 超音波受信方法及び超音波受信装置、並びに、超音波診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FILM HOLDINGS CORP.

Effective date: 200706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FUJIFILM HOLDINGS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FUJIFILM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629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Fujifilm Corp.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928

Termination date: 201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