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21493C - 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21493C
CN1321493C CNB2003101015970A CN200310101597A CN1321493C CN 1321493 C CN1321493 C CN 1321493C CN B2003101015970 A CNB2003101015970 A CN B2003101015970A CN 200310101597 A CN200310101597 A CN 200310101597A CN 1321493 C CN1321493 C CN 132149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bearing
bearing plate
plate
stator
axis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1010159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97824A (zh
Inventor
真弓英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3245088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321493(C)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978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978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2149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149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步进电机(1)中,在轴承板(6)及端板(7)与第(1)外定子铁心(41)的端面(410)重合的状态下将端板(7)焊接固定在第1外定子铁心(41)的端面(410)上。其结果,轴承板(6)的第2凸部(62)挂勾于第1外定子铁心(41)的端面(410),而定子铁心(41)中,在极齿(46)的弯曲部分之间形成的凹部(411)内,轴承板(6)的第1凸部(61)处于被夹持在定子铁心(41)的端面(410)与端板(7)之间的状态。这里,第1凸部(61)的前端部分(610)与凹部(411)的里面(412)抵接,以此进行轴承板(6)在半径方向的定位。通过改良轴承的构造,能提供可提高轴承半径方向的位置精度的电机。

Description

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极齿沿电机轴线方向、由内周缘弯曲的定子铁心的电机,特别是涉及该构造的电机中的回转轴的支持构造。
背景技术
通常,PM型步进电机如图10(a)所示,包括:具有永久磁铁122的转子120、从该转子120延伸的回转轴121、以及围住转子120状配置的定子130。
定子130包括:配置成将卷绕有线圈的第1绕线管142从上下夹持形状的第1外定子铁心141和第1内定子铁心143、以及配置成将卷绕有线圈的第2绕线管152从上下夹持形状的第2内定子铁心153和第2外定子铁心151。其中,沿着第1绕线管142的内周面,并列着各自形成第1外定子铁心141和第1内定子铁心143的多个极齿。同样,沿着第2绕线管152的内周面,并列着各自形成第2外定子铁心151和第2内定子铁心153的多个极齿。
又,相对于定子130,在第1外定子铁心141和第2定子铁心151的电机轴线方向上的外侧面安装着端板180。在该端板180上安装着相对于回转轴121的径向轴承190,径向轴承190从端板180向输出端侧伸出。
如图10(b)所示,在PM型步进电机中,也有不采用在端板180上安装径向轴承的构造,而是采用在回转轴121的基端侧121a(输出端的相反侧)、由安装在第2外定子铁心151的电机轴线方向上的外侧面的环状构件195来支持径向轴承191的构造。在这种场合,将端板160安装在环状构件195的电机轴线方向的外侧面,由构成于该端板160的板簧161,通过径向轴承191和枢轴163向回转轴121施加输出端方向的力。在这种构造的电机中,也是将端板180安装在第1外定子141的端面,但该端板180是用于将电机安装在其它机器上,中央形成有贯通回转轴121的大孔185。
在这种PM型步进电机中,因径向轴承190、191从定子130向电机轴线方向伸出,故电机本体的电机轴线方向的尺寸至少是在定子130的尺寸再加上径向轴承190、191的厚度,存在着不能实现薄型化的问题。
又,在如图10(a)所示的电机的场合,以往需要进行两种工序即、采用焊接·铆接·粘接等方法将轴承190与端板180固定的工序以及将端板190与第1外定子铁心141焊接的工序,故存在着组装要化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又,在这种PM型步进电机中,轴承190、191半径方向的位置精度在受到到轴承190、191本身的零件精度、定子铁心141、151本身的零件精度的影响以外,还受到端板180、160本身的零件精度、轴承190、191在端板180、160上的安装精度以及端板180、160在定子铁心141、151上的安装精度的影响。由此,存在着轴承190、191半径方向的位置精度差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改良轴承的构造来提供可实现电机本体薄形化并且只要进行1次焊接、铆接、粘接就能设置轴承的结构的电机。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通过改良轴承的构造来提供可提高轴承半径方向的位置精度的电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机中,包括:从具有永久磁铁的转子延伸的回转轴、以及围住所述转子配置的定子,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定子的电机轴线方向的至少一方端部的定子铁心具有与所述永久磁铁对向状的、由内周缘沿电机轴线方向弯曲的多个极齿,同时在该极齿的弯曲部分之间形成有半径方向凹陷的凹部,在配置有该定子铁心的所述定子的端部,配置具有将所述回转轴可回转地支持的轴承的轴承板,同时在该轴承板的外周侧,该定子铁心的端面固定有端板,所述轴承板具有挂勾于所述定子铁心端面的卡合部、以及向所述凹部内伸出并挂勾于所述端板端面的第1凸部。
本发明中,在定子的电机轴线方向的一方端部,轴承板的卡合部挂勾于定子铁心的端面,而在该定子铁心上,在极齿的弯曲部分之间形成的凹部内,轴承板的第1凸部处于被夹持在定子铁心的端面与端板之间的状态。这样,轴承板面向电机轴线方向的外侧(与转子位置一侧的相反侧),通过第1凸部受端板约束,面向电机轴线方向的内侧(转子位置的一侧),受定子铁心约束。由此,不仅构造简单,而且轴承板被强固地固定在定子的端部。由于是以能强固地将轴承与端板固定为其目的,因此也可无需采用将轴承从端板大大伸出的构造,可实现电机的薄型化。又,组装电机时,只须将轴承板夹入定子铁心与端板之间,通过焊接·铆接·粘接等的1次工序,即可将端板固定在定子铁心上。由此,在将轴承通过焊接·铆接·粘接等方法固定在端板上之后,就不需要再次采用焊接·铆接·粘接等方法将端板固定于定子铁心这样一种费时的工序。
本发明中,所述轴承板最好在其中心位置具有所述轴承,所述第1凸部的前端部分与所述凹部的里面抵接。采用这种构造,可直接对定子铁心与轴承板进行定位。又,在对定子铁心形成凹部时,因可通过冲压加工得到高位置精度,故若将凹部作为基准将轴承板定位,则可对轴承进行高精度的中心定位。
本发明中,最好是将所述卡合部作为从所述轴承板向外周侧伸出的第2凸部形成,在所述端板上,形成可将配置有所述轴承板的孔的周缘与所述第2凸部嵌合的切口。即,若形成有可将轴承板的卡合部与端板嵌合的切口,则轴承板的卡合部与端板不在电机轴线方向上重合,故至少可减少卡合部的厚度部分,进一步使电机薄型化。
本发明中,最好是所述第2凸部在不从所述轴承板的本体部分朝电机轴线方向弯曲的状态下向外周侧伸出,而所述第1凸部则是朝电机轴线方向弯曲之后向外周侧伸出。采用这种结构,端板即使是将第1凸部夹持在与定子铁心之间的构造,也因减去了第1凸部朝电机轴线方向弯曲的部分,故可相应地实现电机的薄型化。
本发明中,最好是在电机轴线方向上,所述轴承板的外端面处于比所述端板的外端面更加凹陷的位置。采用这种结构,轴承一点也不从端板伸出,故可大幅度使电机薄型化。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机中,包括:从具有永久磁铁的转子延伸的回转轴、以及围住所述转子配置的定子,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定子的电机轴线方向的至少一方端部的定子铁心具有与所述永久磁铁对向状的、由内周缘沿电机轴线方向弯曲的多个极齿,同时在该极齿的弯曲部分之间形成有半径方向凹陷的凹部,在配置有该定子铁心的所述定子的端部,配置具有将所述回转轴可回转地支持的轴承的轴承板,同时在该轴承板上,向该定子铁心的所述凹部内伸出,前端部分与所述凹部的里面抵接,由此形成了对所述轴承板进行半径方向定位的定位凸部。
本发明中,因轴承板的定位凸部的前端部分与定子铁心的凹部的里面抵接,故可直接对定子铁心与轴承板进行定位。即,除了轴承本身的精度、定子铁心本身的零件精度之外,只有定子铁心上的轴承板安装精度造成影响,故可对轴承作出高精度的中心定位。并且,在对定子铁心形成凹部时,因可通过冲压加工得到高位置精度,故若将凹部作为基准将轴承板定位,则可对轴承作出高精度的中心定位。
本发明中,最好是将所述轴承保持在所述轴承板的中心位置。
本发明中,最好是所述定子铁心通过冲压加工形成。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在定子的电机轴线方向的一方端部,轴承板的卡合部挂勾于定子铁心的端面,而在该定子铁心上,在极齿的弯曲部分之间形成的凹部内,轴承板的第1凸部处于被夹持在定子铁心的端面与端板之间的状态。这样,轴承板面向电机轴线方向的外侧(与转子位置一侧的相反侧),通过第1凸部受端板约束,面向电机轴线方向的内侧(转子位置的一侧),受定子铁心约束。由此,不仅构造简单,而且轴承板被强固地固定在定子的端部。由于是以能强固地将轴承与端板固定为其目的,因此也可无需采用将轴承从端板大大伸出的构造,可实现电机的薄型化。又,组装电机时,只须将轴承板夹入定子铁心与端部之间,通过焊接·铆接·粘接等的方法,即可将端板固定在定子铁心上。由此,在将轴承通过焊接·铆接·粘接等方法固定在端板上之后,就不需要再次采用焊接·铆接·粘接等方法将端板固定于定子铁心这样一种费时的工序。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因轴承板的定位凸部的前端部分与定子铁心的凹部的里面抵接,故可直接对定子铁心与轴承板进行定位。即,除了轴承本身的精度、定子铁心本身的零件精度之外,只有定子铁心上的轴承板安装精度造成影响,故可对轴承作出高精度的中心定位。并且,在对定子铁心形成凹部时,因可通过冲压加工得到高位置精度,故若将凹部作为基准将轴承板定位,则可对轴承作出高精度的中心定位。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机的纵剖面图。
图3(a)~(i)分别为图1和图2所示的电机中使用的端板的平面图、剖面图、仰视图、轴承板的平面图、剖面图、仰视图、以及第1外定子铁心的平面图、剖面图、仰视图。
图4(a)~(f)分别为图3所示的端板与轴承板重合状态的平面图、剖面图、仰视图、将端板和轴承板安装在第1外定子铁心上状态的平面图、剖面图、仰视图。
图5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机的纵剖面图。
图6(a)~(i)分别为图5所示的电机中使用的第1外定子铁心的平面图、剖面图、仰视图、轴承板的平面图、剖面图、仰视图、端板的平面图、剖面图、仰视图。
图7(a)~(f)分别为图6所示的端板与轴承板重合状态的平面图、剖面图、仰视图、将端板和轴承板安装在第1外定子铁心上状态的平面图、剖面图、仰视图。
图8(a)、(b)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电机的纵剖面图以及要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9(a)~(h)分别为图8所示的电机中使用的转子的侧面图、钢珠的侧面图、滑动轴承(轴承构件)的平面图、配置于与输出端反向侧的外定子铁心的仰视图、保持轴承构件的轴承板的平面图、滑动轴承的仰视图、轴承板的仰视图以及片簧的仰视图。
图10(a)、(b)分别为表示传统的电机的纵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适用于本发明的电机。
实施例1
图1和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机的分解立体图及其纵剖面图。图3(a)~(i)分别为图1和图2所示的电机中使用的端板的平面图、剖面图、仰视图、轴承板的平面图、剖面图、仰视图、以及第1外定子铁心的平面图、剖面图、仰视图。图4(a)~(f)分别为图3所示的端板与轴承板重合状态的平面图、剖面图、仰视图、将端板和轴承板安装在第1外定子铁心上状态的平面图、剖面图、仰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例的步进电机1是PM型步进电机,包括:具有永久磁铁22的转子2、从转子2延伸的回转轴21以及围住转子2状配置的定子3。转子2相对回转轴2 1构成于基端侧(输出端的相反侧),形成了输出端侧大大伸出的构造。
定子3由第1定子组4和第2定子组5构成。在这些定子组4、5中,位于上段侧的第1定子组4由第1外定子铁心41、卷绕有线圈44的第1绕线管42、以及将该绕线管42夹持于与第1外定子铁心41之间的第1内定子铁心43构成,沿着第1绕线管42的内周面,并列着各自形成第1外定子铁心41和第1内定子铁心43的多个极齿46。反之,位于下段侧的第2定子组5由第2外定子铁心51、卷绕有线圈54的第2绕线管52、以及将该绕线管52夹持于与第2外定子铁心51之间的第2内定子铁心53构成,沿着第2绕线管52的内周面,并列着各自形成第2外定子铁心51和第2内定子铁心53的多个极齿56。
在这种构造的步进电机1中,回转轴21形成了两侧被支持的状态,下面将详述该支持构造,本例中,电机轴线方向的输出端侧和反输出端侧的支持构造相同。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以输出端侧的构造为中心进行说明。
本例中,位于定子3端部的第1外定子铁心41如图2和图3(g)~(i)所示,具有与永久磁铁22(参照图1和图2)对向状的、由端面410的内周缘沿电机轴线方向弯曲的5个极齿46,同时在这些极齿46的弯曲部分之间,在半径方向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有凹陷的5个凹部411。
如图2和图3(d)~(f)所示,在定子3的端部配置有轴承板6,该轴承板6具有向下状的、可回转地支持回转轴21的圆筒状的轴承65。轴承板6是盘片状的树脂成形品,具有:大致圆形的本体部分60、从该本体部分60向外周侧伸出的5个第1凸部61(定位凸部)、以及从本体部分60向外周侧伸出的3个第2凸部62(卡合部)。
在这些凸部61、62中,第2凸部62比第1凸部61更向外周侧伸出。又,第2凸部62在不从本体部分60朝电机轴线方向弯曲的状态下向外周侧伸出,而第1凸部61则是朝电机轴线方向的内侧(转子2的位置一方)稍许弯曲之后向外周侧伸出。
如图2和图3(a)~(c)所示,在定子3的端部,轴承板6的周围配置有环状的金属制的端板7,该端板7采用焊接等方法固定于第1外定子铁心41的端面410。在端板7上,形成有沿着除了轴承板6的第1凸部61之外部分的外周轮廓形状的孔70,沿着该孔70的周缘,在与第2凸部62对应的位置形成有3个切口71。
采用这种构件,在组装步进电机1时,本例中,首先如图4(a)~(c)所示,将轴承板6与端板7重合。结果是形成了将轴承板6的第2凸部62与端板7的切口71嵌合的状态。
其次,在此状态下,将回转轴21穿通轴承板6的轴承65之后,如图4(d)~(f)所示,将轴承板6和端板7与第1外定子铁心41的端面410重合,将轴承板6的第1凸部61的位置与第1外定子铁心41的凹部411对准进行嵌合。如此对位之后,将第1凸部61的前端部分610与凹部411的里面412抵接,按此方法进行轴承板6半径方向上的定位。
接着,对端板7与第1外定子铁心41的端面410进行焊接、固定。
结果是在定子3的电机轴线方向的端部,轴承板6的第2凸部62被挂勾于第1外定子铁心41的端面410,而在定子铁心41上,在形成于极齿46的弯曲部分之间的凹部411内,轴承板6的第1凸部61处于被夹持在定子铁心41的端面410与端板7之间的状态。
另外,在第2外定子铁心52一侧,也配置具有轴承65的轴承板6和端板7,但该部分的构造与第1外定子铁心41一侧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这样,本例中,轴承板7面向电机轴线方向的外侧(与转子2位置一侧的相反侧),通过第1凸部61受端板7的约束,面向电机轴线方向的内侧(转子2位置的一侧),受第1外定子铁心61的约束。由此,不仅构造简单,而且轴承板6被强固地固定在定子3的端部。由于在电机轴线方向上,轴承板7的外端面形成了从端板凹陷的形状。因此,无需采用将轴承65从端板7大大伸出的构造,可实现电机的薄型化。
此时,轴承65虽然向转子2一方伸出,但转子2的端面凹陷成可避让轴承5的形状,对转子2的回转不造成障碍。
又,组装步进电机1时,只须将轴承板6夹入第1外定子铁心41与端部7之间,通过焊接·铆接·粘接等的1次工序,即可将端板7固定在第1外定子铁心41上。由此,在将轴承通过焊接·铆接·粘接等方法固定在端板上之后,就不需要再次采用焊接·铆接·粘接等方法将端板固定于定子铁心这样一种费时的工序。
又,本例中,轴承板6在其中心位置具有轴承65,第1凸部61的前端部分610与凹部411的里面412抵接。由此可直接对第1外定子铁心41与轴承板6进行定位。又,在对第1外定子铁心41形成凹部411时,因可通过冲压加工得到高位置精度,故若将凹部41作为基准将轴承板6定位,则可对轴承65作出高精度的中心定位。
并且,在端板7上,由于在配置有轴承板6的孔70的周缘形成有可与第2凸部62嵌合的切口71,因此,轴承板6的第2凸部62与端板7在电机轴线方向上不重合。这样,至少可减少第2凸部62的厚度部分,可实现步进电机1的薄型化。
又,第2凸部62在不从轴承板6的本体部分60朝电机轴线方向弯曲的状态下向外周侧伸出,而第1凸部61则是朝电机轴线方向弯曲之后向外周侧伸出。由此,端板7即使是将第1凸部61夹持在与第1外定子铁心41之间的构造,也因减去了第1凸部61朝电机轴线方向弯曲的部分,故可相应地实现电机的薄型化。例如,可实现在电机轴线方向上使轴承65的端面处于比端板7外侧端面更加凹陷的位置构造的步进电机1。
并且,因轴承65的配置不受永久磁铁22长度尺寸的约束,故也可不缩短永久磁铁转22的长度尺寸。由此可构成转扭大的步进电机1。
实施例2
图5为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机的纵剖面图。图6(a)~(i)分别为图5所示的电机中使用的第2外定子铁心的平面图、剖面图、仰视图、轴承板的平面图、剖面图、仰视图、端板的平面图、剖面图、仰视图。图7(a)~(f)分别为图6所示的端板与轴承板重合状态的平面图、剖面图、仰视图、将端板和轴承板安装在第1外定子铁心上状态的平面图、剖面图、仰视图。
如图5所示,本例的步进电机1a与实施例1一样,也是PM型步进电机,包括:具有永久磁铁22的转子2、从转子2延伸的回转轴21以及围住转子2状配置的定子3。转子2相对回转轴21构成于基端侧(输出端的相反侧),形成了输出端侧大大伸出的构造。
定子3由第1定子组4和第2定子组5构成。在这些定子组4、5中,位于上段侧的第1定子组4由第1外定子铁心41、卷绕有线圈44的第1绕线管42、以及将该绕线管42夹持于与第1外定子铁心41之间的第1内定子铁心43构成,并沿着第1绕线管42的内周面并列着各自形成于第1外定子铁心41和第1内定子铁心43的多个极齿46。反之,位于下段侧的第2定子组5由第2外定子铁心51、卷绕有线圈54的第2绕线管52、以及将该绕线管52夹持于与第2外定子铁心51之间的第2内定子铁心53构成,并沿着第2绕线管52的内周面并列着各自形成于第2外定子铁心51和第2内定子铁心53的多个极齿56。
本例的步进电机1中,回转轴21处于单侧支持状态,只将回转轴21的基端侧21a支持。即,本例的步进电机1中,端板6b被固定在第1外定子铁心41上,但在该端板6b上,只形成有贯通回转轴21的大孔61b,对回转轴21的支持不起作用。
为此,在回转轴21的基端侧21a上构成有以下说明的支持构造。
本例中,位于定子3的电机轴线方向端部的第2外定子铁心51如图5和图6(a)~(c)所示,具有与永久磁铁22(参照图1和图2)对向状的、由端面510的内周缘沿电机轴线方向弯曲的5个极齿56,同时在这些极齿56的弯曲部分之间,在半径方向上以等角度间隔形成有凹陷的5个凹部511。
如图5和图6(d)~(f)所示,在定子3的端部配置有轴承板6a,该轴承板6a具有可回转地支持回转轴21的轴承65a。轴承板6a是盘片状的树脂成形品,具有:大致圆形的本体部分60a、从该本体部分60a向外周侧伸出的4个第1凸部61a(定位凸部)、以及从本体部分60a向外周侧伸出的3个第2凸部62a。又,本例中,在轴承板6a上,形成有可到达轴承65a的大的切口槽66a。
其中,第2凸部62a比第1凸部61a更向外周侧伸出。又,第2凸部62a在不从本体部分60a朝电机轴线方向弯曲的状态下向外周侧伸出,而第1凸部61a则是朝电机轴线方向的内侧(转子2的位置一方)稍许弯曲之后向外周侧伸出。
如图5和图6(g)~(i)所示,在定子3的端部,轴承板6a的周围配置有金属制的薄的端板7a,该端板7a采用焊接等方法固定于第2外定子铁心51的端面510。在端板7a上,形成有沿着除了轴承板6a的第1凸部61a之外部分的外周轮廓形状的孔70a,沿着该孔70a的周缘,在与第2凸部62a对应的位置形成有3个切口71a。又,在端板7a上,形成有从孔70a的内周缘到达轴承板6a的轴承65a的板簧76a,如图5所示,该板簧76a具有向回转轴21施加输出端侧方向力的功能。
采用这种构件,在组装步进电机1时,本例中,首先如图7(a)~(c)所示,将轴承板6a与端板7a重合。结果是形成了将轴承板6a的第2凸部62a与切口71a嵌合的状态。又,端板7a的板簧76a通过轴承板6a的槽66a后到达轴承65a。
其次,如图7(d)~(f)所示,将轴承板6a和端板7a与第2外定子铁心51的端面510重合,将轴承板6a的第1凸部61a的位置与第2外定子铁心51的凹部511对准进行嵌合。如此对位之后,将第1凸部61a的前端部分610a与凹部511的里面512抵接。
接着,对端板7a与第2外定子铁心51的端面510进行焊接·固定。
结果是在定子3的电机轴线方向的端部,轴承板6a的第2凸部62a被挂勾于第2外定子铁心51的端面510,而在定子铁心51上,在形成于极齿56的弯曲部分之间的凹部511内,轴承板6a的第1凸部61a处于被夹持在定子铁心51的端面510与端板7a之间的状态。
这样,本例中,也与实施例1一样,轴承板7a面向电机轴线方向的外侧(与转子2位置一侧的相反侧),通过第1凸部61a受端板7a的约束,面向电机轴线方向的内侧(转子2位置的一侧),受第2外定子铁心51的约束。由此,不仅构造简单,而且轴承板6a被强固地固定在定子3的端部。由于是以能强固地将轴承与端板固定为其目的,因此也可无需采用将轴承从端板大大伸出的构造,可实现电机的薄型化。又,组装步进电机1时,只须将轴承板6a夹入第2外定子铁心51与端部7之间,通过焊接·铆接·粘接等的方法,即可将端板7固定在第2外定子铁心51上。由此,在将轴承通过焊接·铆接·粘接等方法固定在端板上之后,就不需要再次采用焊接·铆接·粘接等方法将端板固定于定子铁心这样一种费时的工序等,可获得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这样,本例中,也与实施例1一样,轴承板6a在其中心位置具有轴承65a,第1凸部61a的前端部分610a与凹部511的里面512抵接。由此可直接对第2外定子铁心51与轴承板6a进行定位。又,在对第2外定子铁心51形成凹部511时,因可通过冲压加工得到高位置精度,故若将凹部511作为基准将轴承板6a定位,则可对轴承65a作出高精度的中心定位等,可获得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3
作为回转轴单侧支持构造的步进电机,有一种如图8和图9所示的构造,但本发明也适用于这种构造的步进电机。
图8(a)、(b)为应用了本发明的电机的纵剖面图以及要部的分解立体图。图9(a)~(h)分别为图8所示的电机中使用的转子的侧面图、钢珠的侧面图、滑动轴承(轴承构件)的平面图、配置于与输出端反向侧的外定子铁心的仰视图、保持轴承构件的轴承板的平面图、滑动轴承的仰视图、轴承板的仰视图以及片簧的仰视图。
如图8(a)、(b)和图9(a)~(h)所示,在本例的步进电机1b中,在转子2的与输出端侧反向侧的端部,配置有安装在转子2端面形成的凹部28中的钢珠262、以及通过该钢珠262可回转地支持转子2的滑动轴承261(轴承)。在滑动轴承261的下端部等角度间隔地伸出有3个凸起610。
在定子3的端部安装着轴承板6b,该轴承板6b形成有内径尺寸大于滑动轴承261外径尺寸的支持孔67b,在该支持孔67b内插入并保持有滑动轴承261。
在支持板6b上,支持孔67b的周围形成有等角度间隔的5个定位凸部68b。对此,位于定子3的电机轴线方向端部的第2外定子铁心51具有5个极齿56,这些极齿56由端面510的内周缘沿电机轴线方向弯曲成与永久磁铁22对向的形状,同时在这些极齿56的弯曲部分之间,等角度间隔地形成沿半径方向凹陷的5个凹部511。这样,一旦将轴承板6b的定位凸部68b与凹部511嵌合,则定位凸部68b的前端部680b与凹部511的里面510抵接,将轴承板6b定位。
又,在支持板6b上形成有等角度间隔的3个孔69b,这些孔69b在从支持孔67b的下方将滑动轴承261插入时,与滑动轴承261的3个凸起260分别嵌合。
此时,滑动轴承261在支持孔67b内可轴线方向移动,将片簧9安装在支持板6b的外侧,利用该片簧9,将轴承板6b固定在定子3上,同时向滑动轴承261施加轴线方向的力。即,片簧9是表面切起的3个细的板簧91、92、93的弹簧构件,3个板簧91、92、93分别向滑动轴承261的凸起260施加输出侧方向的力。
在这种构造的步进电机1b中,轴承板6b也是在其中心位置上将作为轴承构件的滑动轴承261保持,并且,定位凸部68b的前端部分680b与凹部511的里面512抵接。由此可直接对第2外定子铁心51与轴承板6a进行定位。又,在对第2外定子铁心51形成凹部511时,因可通过冲压加工得到高位置精度,故若将凹部511作为基准将轴承板6b定位,则可对轴承65b作出高精度的中心定位等,可获得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Claims (5)

1.一种电机,包括:从具有永久磁铁的转子延伸的回转轴、以及围住所述转子配置的定子,其特征在于,
位于所述定子的电机轴线方向的至少一方端部的定子铁心具有与所述永久磁铁对向的、由内周缘沿电机轴线方向弯曲的多个极齿,同时在该极齿的弯曲部分之间形成有沿半径方向凹陷的凹部,
在配置有该定子铁心的所述定子的端部,配置具有将所述回转轴可回转地进行支持的轴承的轴承板,同时在该轴承板的外周侧,该定子铁心的端面固定有端板,
所述轴承板具有:向着所述电机轴线方向的一方挂勾于所述定子铁心端面的卡合部;以及向所述凹部内伸出并且向着所述电机轴线方向的另一方挂勾于所述端板端面的第1凸部,所述轴承板在所述电机轴线方向夹持在所述端板和所述定子铁心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板在其中心位置具有所述轴承,所述第1凸部的前端部分与所述凹部的里面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作为从所述轴承板向外周侧伸出的第2凸部形成,在所述端板上,形成将配置有所述轴承板的孔的周缘与所述第2凸部嵌合的切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凸部在不从所述轴承板的本体部分朝电机轴线方向弯曲的状态下向外周侧伸出,而所述第1凸部则是朝电机轴线方向弯曲之后向外周侧伸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在电机轴线方向上,所述轴承板的外端面处于比所述端板的外端面更加凹陷的位置。
CNB2003101015970A 2002-10-17 2003-10-16 电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149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02965 2002-10-17
JP2002302964A JP4058324B2 (ja) 2002-10-17 2002-10-17 モータ
JP2002302964 2002-10-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97824A CN1497824A (zh) 2004-05-19
CN1321493C true CN1321493C (zh) 2007-06-13

Family

ID=32450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0159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21493C (zh) 2002-10-17 2003-10-16 电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058324B2 (zh)
CN (1) CN1321493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54663A (ja) * 2005-03-14 2006-09-21 Nidec Sankyo Corp モータ
JP4727467B2 (ja) * 2006-03-17 2011-07-20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5415751B2 (ja) * 2008-12-04 2014-02-12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2013211979A (ja) * 2012-03-30 2013-10-10 Nidec Sankyo Corp モータ
JP5977070B2 (ja) * 2012-04-18 2016-08-2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
JP5981303B2 (ja) * 2012-10-31 2016-08-31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モータ
US10666124B2 (en) * 2017-02-09 2020-05-26 Johnson Electric International AG Linear stepper motor and valve utilizing the sam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1246A (en) * 1981-11-12 1984-09-11 Crouzet Electric motor having improved construction to facilitate assembly
US5811903A (en) * 1995-09-26 1998-09-22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Motor
CN1353494A (zh) * 2000-11-13 2002-06-12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电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71246A (en) * 1981-11-12 1984-09-11 Crouzet Electric motor having improved construction to facilitate assembly
US5811903A (en) * 1995-09-26 1998-09-22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Motor
CN1353494A (zh) * 2000-11-13 2002-06-12 株式会社三协精机制作所 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058324B2 (ja) 2008-03-05
JP2004140924A (ja) 2004-05-13
CN1497824A (zh) 2004-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948474B2 (ja) 電動機
JP2004236497A (ja) 回転電機のコア製造方法
CN1321493C (zh) 电机
EP2149962B1 (en) A magneto field type motor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it
US20110219589A1 (en) Clip Device
US20120206006A1 (en) Rotor of an electric machine
JP5505661B2 (ja) 電動機の製造方法
JP2009177919A (ja) 回転子積層鉄心
EP1025633B1 (en) An electric motor rotor with permanent magnets
US7095148B2 (en) Motor with improved rotary shaft supporting structure
US8375562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JP4058325B2 (ja) モータ
MXPA02009667A (es) Procedimiento para formar una pila anular de chapas metalicas para el estator de un motor lineal y una pila anular de chapas metalicas.
CN211728944U (zh) 一种盘式电机定子预装夹具
JP2001309593A (ja) 回転電機用回転子
US9806568B2 (en) Stator/rotor lamination sheet for stator/rotor laminations of generators and electric motors, stator/rotor lamination with such a stator/rotor lamination sheet as well as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stator/rotor lamination sheet
JP3892151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3003308U (ja) 回転電機の軸受支持構造
EP0871184B1 (en) Winding jig for use in forming a wound coil and method of winding a wire on a coil bobbin
CN1158511A (zh) 电动机
JPH0613600Y2 (ja) 小型電動機の構造
US20220247286A1 (en) Core body, motor, connection memb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ore body
CN101173464B (zh) 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
KR100194898B1 (ko) 베어링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H04295256A (ja) 電動機の固定子及び電動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NIDEC SANKYO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SANKYO SEIKI MFG. SEISAKUSHO K.K.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Japan, Suwa, Nagano

Patentee after: Sankyo Seiki Seisakusho KK

Address before: Japan, Suwa, Nagano

Patentee before: Sankyo Seiki Manufacturing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613

Termination date: 202010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