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3464B - 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 - Google Patents

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3464B
CN101173464B CN2006100164420A CN200610016442A CN101173464B CN 101173464 B CN101173464 B CN 101173464B CN 2006100164420 A CN2006100164420 A CN 2006100164420A CN 200610016442 A CN200610016442 A CN 200610016442A CN 101173464 B CN101173464 B CN 1011734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bucket
stator
ribs
wash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1001644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73464A (zh
Inventor
金秀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LG Panda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LG Panda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LG Panda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LG Panda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61001644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7346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73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3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73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346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包括有桶、定子、转子、肋;桶它的后壁面以放射状形成有多个落差部及非落差部,各落差部的中央侧部位分别凸出形成有结合部;定子它包含有:形成有锯齿的铁芯部;缠绕于锯齿的线圈;分别结合于锯齿的各个结合部,并围绕铁芯部的前面的第1绝缘体,及围绕铁芯部的后面的第2绝缘体;用于在第1绝缘体的前面分隔结合于桶的各结合部的部位和缠绕有线圈的部位的分隔肋;转子它位于定子的外侧,并与定子一同构成电机;支撑肋它形成于桶的至少一个非落差部,从而在结合定子的情况下,支撑定子的分隔肋内壁面。本发明改善组装性能,确保桶后壁部对定子的支撑力。

Description

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根据驱动方式的不同,滚筒洗衣机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通过缠绕于电机皮带轮及滚筒皮带轮的皮带,将电机的驱动力间接的传递到滚筒的间接连接式;将BLDC电机的转子直接连接于滚筒,直接将电机的驱动力传递到滚筒的直接连接式。
在电机的驱动力不直接传递到滚筒,而是通过缠绕于电机皮带轮及滚筒皮带轮的皮带传递的方式中,在驱动力传递过程中会产生能量损失,并且在动力传递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噪音。
因此,为了解决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滚筒洗衣机的问题,利用BLDC电机的直接连接式滚筒洗衣机的使用呈增长趋势。
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4,对现有的直接连接式滚筒洗衣机的结构进行简单的说明。
如图1所示,现有的滚筒洗衣机的结构的体1内侧设置有桶2,上述桶2的内侧中央可旋转的设置有滚筒3。
并且,上述桶2的后方侧设置有由定子6和转子5构成的电机。上述定子6固定于上述桶2的后壁部,上述转子5围绕上述定子6,并贯通桶,轴结合于滚筒3。
如图2所示,上述桶2的后壁部中央具备有金属材质的轴承外壳7。上述轴承外壳的作用是,支撑分别设置于细轴4两端部外周面上的轴承,同时还用于连接定子6。
上述桶2的后壁部是由落差部21和非落差部22构成。在上述落差部21中,在形成上述轴承外壳7的中央侧形成有结合部23,上述结合部23将与上述定子6进行结合。并且,上述非落差部22形成有多个强度加强肋22a。
如图3所示,现有的定子6包含以下几个部分:使线圈缠绕的环形的铁芯部61,绝缘体62、63,霍尔传感器组合件64,电源连接用折叠式外壳组合件65。
在这里,上述绝缘体62、63是由在图中围绕上述铁芯部61的上面及下面形成的第1绝缘体62及第2绝缘体63构成。上述各绝缘体62、63的内面形成有多个凸出部62a、63a,为了形成连接孔62b、63b,上述凸出部62a、63a向内凸出形成。
上述各连接孔62b、63b与上述桶2的后壁部中的结合部23由螺丝连接。
此时,在上述第1绝缘体62上面的上述凸出部62a形成有多个位置决定凸部62c,在将定子6结合于上述桶2时,上述位置决定凸部62c用于决定位置。上述桶2的后壁部中的结合部23形成有多个位置决定孔23a,上述位置决定孔23a可使上述位置决定凸部62c插入。
但是,如上所述的用于结合定子6和桶2之间的结构中,各位置决定凸部62c形成为直径较细的销,因此在组装过程中或者搬运中,很容易由于外部冲击而受损。
由于上述各位置决定凸部62c的破损,将无法轻易的完成将定子6连接于桶2的工作。
特别是,如图4所示,在利用BLDC电机直接旋转滚筒3的洗衣机中,在桶2后方的固定侧直接安装了定子6。但是,在仅上述定子6的重量就为1.5kg以上,而脱水旋转速度为600~2000RPM左右的大容量滚筒洗衣机用电机中,由于定子6的重量和转子5高速旋转时的振动,以及转子5的晃动和变形等原因,定子6和桶2之间的连接部位很容易受损。
不但如此,在使用BLDC电机,将定子6连接于桶2后壁部的滚筒洗衣机中,定子6的直径方向与地面几乎平行,因此洗衣机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将导致上述定子6和上述桶2之间的连接部位的破坏更加严重。
因此,为了防止破损,在以往结构中必须具备金属材质的桶支架(图中未示),在这种情况下,组装生产线上需要另外增加将桶支架连接于桶2后壁部侧的工序,从而会使生产性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以在进行桶和定子的结合工作时能够使桶和定子相互之间的结合位置正确一致,改善组装性能,并防止运行时产生的振动等外部因素引起的上述桶和定子之间的连接部位的破损,而确保上述桶后壁部对定子的支撑力。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包括有桶、定子、转子、肋;其特征是,上述桶,它的后壁面以放射状形成有多个落差部及非落差部,上述各落差部的中央侧部位分别凸出形成有结合部;上述定子,它包含有:形成有锯齿的铁芯部;缠绕于上述锯齿的线圈;分别结合于上述锯齿的各个结合部,并围绕上述铁芯部的前面的第1绝缘体,及围绕上述铁芯部的后面的第2绝缘体;用于在上述第1绝缘体的前面分隔结合于上述桶的各结合部的部位和缠绕有上述线圈的部位的分隔肋;上述转子,它位于上述定子的外侧,并与上述定子一同构成电机;上述支撑肋,它形成于上述桶的至少一个非落差部,从而在结合上述定子的情况下,支撑上述定子的分隔肋内壁面。
前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其中支撑肋一体形成于上述桶的非落差部。
前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其中支撑肋可制作为独立于上述桶的部件,然后结合于上述桶的非落差部。
前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其中支撑肋具有如下高度:在定子结合于上述桶的后壁面的情况下,不会与上述第1绝缘体的前面接触,并位于上述分隔肋的内侧,能够与上述分隔肋的内壁面面接触的程度的高度。
前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其中支撑肋在上述各非落差部中至少分别形成于相互对应的2处以上的部位。
前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其中支撑肋的厚度应该形成为能够加强上述桶的后壁面的强度的程度。
前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其中各支撑肋与上述分隔肋构成相同的圆弧,并倒圆角形成。
前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其中桶的各非落差部还形成有多个用于加强强度的强度加强肋,上述支撑肋固定于上述各强度加强肋。
前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其中在上述桶的非落差部中,在结合上述定子的情况下,在与上述第1绝缘体的分隔肋外壁面相邻的位置,还形成有围绕上述分隔肋的外壁面的辅助肋。
前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其中辅助肋与上述支撑肋相互一体形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的直接连接式滚筒洗衣机的结构的纵断面图。
图2是现有的直接连接式滚筒洗衣机的桶后壁部的主要部分的切开立体图。
图3是现有的直接连接式滚筒洗衣机的定子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现有的直接连接式滚筒洗衣机的桶和定子间的结合结构的纵断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接连接式滚筒洗衣机的桶和定子之间的结合结构的纵断面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直接连接式滚筒洗衣机的桶后壁部结构的部分切开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直接连接式滚筒洗衣机的定子结构的立体图。
图8是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直接连接式滚筒洗衣机的桶和定子之间的结合结构的纵断面图。
图9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直接连接式滚筒洗衣机的桶后壁部结构的部分切开立体图。
图中标号说明:
200:桶                        210:落差部
220:非落差部                  221:强度加强肋
230:结合部                    231:第1连接孔
232:位置决定槽                600:定子
610:铁芯部                    620:第1绝缘体
630:第2绝缘体                 621、631:第2连接孔
622、632:凸出部               623:位置决定凸部
640:线圈                      650:分隔肋
800:支撑肋                    810:辅助肋
910:霍尔传感器组合件          920:折叠式(lap)外壳组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滚筒洗衣机大体上包含以下几个部分所构成:桶200;定子600;转子5;支撑肋800。
在这里,上述桶200设置于壳体1内侧,用于储存洗涤水。上述桶的内部可旋转的设置有滚筒3。在这里,上述桶200具有用于固定定子600的后壁面。
上述桶200是由塑料材质制成,并且其后壁面中央具备有金属材质的轴承外壳7,上述轴承外壳7用于支撑轴承并连接定子600。
在这里,上述轴承外壳7是由铝合金等材质制成,并且,在注射成型塑料材质的桶200时,一同注射成型,从而与上述桶200的后壁面构成一体。
如图6所示,上述桶200的后壁面形成有多个落差部210和非落差部220。
在这里,上述落差部210是相对于上述非落差部220向外凸出,并呈落差的部位,并且在上述桶200的后壁面相互间隔一定间距,向放射方向形成为多个。上述非落差部220是上述各落差部210之间的部位,是没有凸出的部位。
特别是,上述非落差部220形成有强度加强肋221,上述强度加强肋221形成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板状。上述强度加强肋221沿着桶200后壁面的放射方向及圆周方向维持一定间距,分别形成为网状。
上述各强度加强肋221的作用如下:在注射成型上述桶200时,可防止弯曲,并且,在各种运行时(例如,进行洗涤时或进行脱水时等),能够防止桶200的后壁面弯曲或扭曲等现象。
另外,在上述桶200的落差部210中,在形成有轴承外壳7的中央侧部位还形成有向其后方侧凸出的多个结合部230。上述各结合部230还分别形成有第1连接孔231,上述第1连接孔231用于与定子600进行连接。
并且,上述定子600固定于上述桶200,并且,与位于其外侧旋转的转子5一同构成电机。
如图7所示,上述定子600包含以下几个部分:铁芯部610;线圈640;一对绝缘体620、630;分隔肋650。
上述铁芯部610是由底盘(图中未示)和锯齿612构成的铁板多次叠层形成的部分。
在这里,在平面上观察,上述锯齿612是大致形成为T形的部位,并且是使上述线圈640缠绕的部位。上述底盘是构成上述铁芯部610的主体的部位,大致形成环形状。
另外,上述一对绝缘体620、630是由能够绝缘的材质制成,并且,为了能够围绕上述铁芯部610的前面及后面,大致形成为与上述铁芯部610相同的形状。
在这里,上述绝缘体620、630由以下部分构成:围绕上述铁芯部610的前面的第1绝缘体620;围绕上述铁芯部610的后面的第2绝缘体630。
并且,上述各绝缘体620、630的内部周面相互对应的形成有多个凸出部622、632,上述凸出部622、632具有第2连接孔621、631。此时,上述第2连接孔621、631的位置与形成于桶200的各结合部230的第1连接孔231一致,并可利用连接部件进行连接。
另外,上述分隔肋650形成于与上述桶200相对的一侧,即,上述第1绝缘体620的前面,从而分隔形成有上述凸出部622的部位和缠绕有上述线圈640的部位。在这里,上述分隔肋650形成为具有一定高度的环形,上述高度是不至于与桶200的落差部210接触的高度。
上述分隔肋650的作用如下:除了能够加强上述第1绝缘体的强度以外,还可以切断通过与上述桶200之间的结合部位渗透的水气流动到缠绕有上述线圈640的部位。
并且,上述转子5位于上述定子600的外侧,并与上述定子600一同构成电机。
在这里,上述转子5是由铁板材质制成,并且,通过细轴4向滚筒3传递旋转驱动力。
上述细轴4贯通上述定子600的内侧部位及桶200的后壁面,并且,以被轴承外壳7支撑的状态与滚筒3轴结合。
并且,如图5所示,上述支撑肋800能够支撑形成于上述第1绝缘体620的分隔肋650的内壁面。
如图6所示,在结合上述定子600的情况下,上述支撑肋800位于上述桶200的非落差部220中与上述分隔肋650的内壁面相邻的位置,并且,最好是固定于形成于桶200的非落差部220的各个强度加强肋221。
另外,上述支撑肋800的高度应该是不会与上述第1绝缘体620的前面接触,而是可与上述分隔肋650的内壁面面接触的程度的高度。
在这里,在制作上述桶200时,上述支撑肋800可以与非落差部220一体形成;或者也可以与上述桶200分开独立制作,然后固定结合于上述桶200的非落差部220。
为了减少制作成本及作业工序,可以通过对用于制作桶200的模具进行改造,从而使上述支撑肋与上述非落差部一体形成。
并且,上述支撑肋800至少应该形成于上述各非落差部220中相互对应的2处以上的部位,但是也可以在每个非落差部220都形成有上述支撑肋800。
这是为了通过利用上述支撑肋800将支撑定子600的分隔肋650的部位最大化,从而可防止重力集中到上述分隔肋650的局部区域或任意一个支撑肋800。
特别是,上述各支撑肋800的厚度应该足以独立加强上述桶200的后壁面的强度。在这里,上述支撑肋的厚度大致为2~5mm左右,与上述强度加强肋221的厚度大致相同。
另外,上述支撑肋800形成的圆弧应该与上述定子600的分隔肋650形成的圆弧相同,并且,上述支撑肋800应该是倒圆角形成。
这是为了通过使上述支撑肋800和上述分隔肋650之间成面接触,从而使上述支撑肋800能够稳定的支撑上述分隔肋650。当然,由于上述支撑肋800的形状上的特征,同样也可以分散分隔肋650所受到的重力,从而可以防止由于应力集中到局部区域而引起的相关部位的破损。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滚筒洗衣机中,桶200的结合部230还形成有位置决定槽232,并且定子600的第1绝缘体620还应该形成有位置决定凸部623,上述位置决定凸部623插入于上述位置决定槽232。
如图7所示,在将上述定子600结合于上述桶200时,上述位置决定凸部623和上述位置决定槽232相互一致结合,从而可以正确的决定上述定子600的结合位置。
另外,图中标号910是霍尔传感器组合件,920是电源连接用折叠式外壳组合件。
如图8、9所示,上所述构成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滚筒洗衣机的电机和桶200之间的结合过程如下。
首先,将构成定子600的第1绝缘体620的各位置决定凸部623与形成于桶200的后壁面的结合部230的各位置决定槽232对齐,然后进行结合。
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于上述桶200的非落差部220的各支撑肋800,将位于上述第1绝缘体620的前面的分隔肋650的内部。上述结合部230的各第1连接孔231与上述定子600的各凸出部622、632的第2连接孔621、631相互对齐。
在这里,上述各支撑肋800将支撑上述分隔肋650的内壁面。因此在将上述定子600连接于上述桶200的过程中,即使由于上述定子600的自身重力而向重力方向下垂,也可以防止上述位置决定凸部623的破损。不但如此,还可以防止上述定子600的位置变动,因此可以顺畅的完成连接工作。
并且,通过上述一连串的过程完成将定子600固定于桶200的后壁面的工作后,结合上述桶200内部的滚筒3和细轴4的一端,然后将转子5结合于上述细轴4的另一端。
此时,上述细轴4由形成于上述桶200的后壁面的轴承外壳7所支撑。
通过上述一连串的过程,完成将电机结合于桶200的工作。
本发明的权利不只局限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而是由权利要求书中的记载而定。在不超出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相关行业的技术者可对尺寸、形状或材质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
例如,如图8及图9所示,在结合上述定子600的情况下,在上述桶200的非落差部220中与上述定子600的分隔肋650的外壁面相邻的位置,还可以形成有围绕上述分隔肋650的外壁面的辅助肋810。
在这里,上述辅助肋810应该与上述支撑肋800一体形成。
这种结构可以稳定的支撑分隔肋650的内壁面及外壁面。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上述支撑肋800的作用,可以使将上述定子600结合于桶200的后壁面而进行的对齐的工作更加容易的完成。
另外,对于上述桶200的后壁部中的非落差部220的强度加强作用也更加有效。
不但如此,在洗衣机运行时,即使由于转子5的旋转,桶200及定子600产生振动,由于上述各支撑肋800及辅助肋810支撑上述定子600的分隔肋650的整体部位,因此可以防止上述定子600和上述桶200之间的连接部位的破损。
在本发明的滚筒洗衣机中,通过将支撑肋形成于桶的后壁面,得到了如下效果:
首先,在本发明的滚筒洗衣机中,由于上述支撑肋的作用,在组装定子时,能够更加顺利的决定上述定子的结合位置。
另外,在本发明的滚筒洗衣机中,由于上述支撑肋的作用,即使在洗涤中产生振动,也可以防止上述定子和上述桶之间的连接部位的破损。

Claims (8)

1.一种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包括有桶、定子、转子、肋;其特征是,
上述桶,它的后壁面以放射状形成有多个落差部及非落差部,在上述桶的落差部中,在形成有轴承外壳的中央侧部位还形成有向其后方侧凸出的多个结合部;
上述定子,它包含有:形成有锯齿的铁芯部;缠绕于上述锯齿的线圈;分别结合于上述锯齿的各个结合部,并围绕上述铁芯部的前面的第1绝缘体,及围绕上述铁芯部的后面的第2绝缘体;用于在上述第1绝缘体的前面分隔结合于上述桶的各结合部的部位和缠绕有上述线圈的部位的分隔肋;
上述转子,它位于上述定子的外侧,并与上述定子一同构成电机;
支撑肋,它形成于上述桶的至少一个非落差部,从而在结合上述定子的情况下,支撑上述定子的分隔肋内壁面。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其特征是:上述支撑肋一体形成于上述桶的非落差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其特征是:上述支撑肋制作为独立于上述桶的部件,然后结合于上述桶的非落差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其特征是:上述支撑肋具有如下高度:在定子结合于上述桶的后壁面的情况下,不会与上述第1绝缘体的前面接触,并位于上述分隔肋的内侧,能够与上述分隔肋的内壁面面接触的程度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其特征是:上述支撑肋的厚度应该形成为能够加强上述桶的后壁面的强度的程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其特征是:上述桶的各非落差部还形成有多个用于加强强度的强度加强肋,上述支撑肋固定于上述各强度加强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其特征是:在上述桶的非落差部中,在结合上述定子的情况下,在与上述第1绝缘体的分隔肋外壁面相邻的位置,还形成有围绕上述分隔肋的外壁面的辅助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其特征是:上述辅助肋与上述支撑肋相互一体形成。
CN2006100164420A 2006-10-30 2006-10-30 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34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164420A CN101173464B (zh) 2006-10-30 2006-10-30 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6100164420A CN101173464B (zh) 2006-10-30 2006-10-30 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3464A CN101173464A (zh) 2008-05-07
CN101173464B true CN101173464B (zh) 2011-04-20

Family

ID=39422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1001644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3464B (zh) 2006-10-30 2006-10-30 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734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48795A (zh) * 2017-08-14 2017-10-13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电机、电机组件和电器设备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276A (zh) * 1999-10-18 2001-05-02 Lg电子株式会社 滚筒洗衣机中的驱动组件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93276A (zh) * 1999-10-18 2001-05-02 Lg电子株式会社 滚筒洗衣机中的驱动组件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3464A (zh) 2008-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64442B (zh) 一种超薄型定子及其制造方法,利用上述定子的超薄型电机及滚筒洗衣机直接驱动装置
CN101171733B (zh) 电动机、旋转电机及其定子、以及该定子的制造方法
US20060267442A1 (en) Rotor core with spacers
US7701107B2 (en) Motor including a teeth section and a yoke section which are formed of mutually independent configuration members
CN106464043B (zh) 电动压缩机
CN103532263B (zh) 永磁电动机
CN105122594B (zh) 制造磁阻电动机的转子的方法
CN101997346A (zh) 可用于洗衣机的电机以及具有该电机的洗衣机
CN101243594A (zh) 电容电动机及其制造方法
JP5258801B2 (ja) モータの電機子
CN101173464B (zh) 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
EP2055823B1 (en) Washing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030178902A1 (en) Vibration motor of coin type
US20120212081A1 (en) Step mo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101173467B (zh) 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
CN101173465B (zh) 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
CN102209848B (zh) 风力涡轮机发电机
CN101173466A (zh) 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
JP6226654B2 (ja) 回転電機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空調機器
CN101173468B (zh) 滚筒洗衣机的驱动部结构
KR20030077934A (ko) 코인타입 진동모터
CN102780290B (zh) 电动机
JP6410963B2 (ja) 回転電機
KR101208502B1 (ko) 직결식 세탁기용 모터
WO2004084384A1 (ja) 小型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1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