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3781C - 利用地热的融雪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利用地热的融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3781C
CN1313781C CNB031207294A CN03120729A CN1313781C CN 1313781 C CN1313781 C CN 1313781C CN B031207294 A CNB031207294 A CN B031207294A CN 03120729 A CN03120729 A CN 03120729A CN 1313781 C CN1313781 C CN 1313781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liquid medium
storage tank
loop
roa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2072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51930A (zh
Inventor
洲泽昭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shaw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K K
Original Assignee
Mishaw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K 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shaw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K K filed Critical Mishawa Environment Technology K K
Publication of CN14519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19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378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378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 Cleaning Of Streets, Tracks, Or Beaches (AREA)

Abstract

利用有效、洁净、廉价的能源,在不诱发地基下陷、路面结冰和溅水等问题的发生为前提,提供一种可以融雪的融雪装置。设置有在外筒(11)内以同心状插入内筒(12)并垂直埋于地下,其中循环有第一液体媒质,用于采集地热的热交换器(10),和埋设于路面(1)正下方呈发夹状,其中循环有第二液体媒质,通过释放热量融化路面(1)积雪的放热管(20),和将第一液体媒质高温化后转移给第二液体媒质的热泵(30),以及储蓄热量的蓄热槽(40)。并且热交换器(10)和热泵(30)通过第一环路(31)连接,同时热泵(30)和放热管(20)通过第二环路(32)连接。第一环路(31)和蓄热槽(40)通过第一连通路(41)连接,与此同时第二环路(32)和蓄热槽(40)通过第二连通路(42)连接。

Description

利用地热的融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利用采集到的地热融化道路和线路的轨道等路面积雪的融雪装置。
背景技术
过去是为了融化道路和线路轨道上的积雪,采用通过汲取井中的地下水,喷洒到路面上这一方法。这样的方法因为是利用汲取上来的地下水这一不会造成污染的能源,所以有不会污染大气和运行成本低廉的优点。
发明内容
然而利用原来的技术,因为必须汲取大量的地下水,所以很容易引起地基下陷等重大问题的发生。并且,洒向路面的水,会飞溅到来往的车辆和行人身上,如果外面的气温低,还会造成路面结冰,成为诱发交通事故的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利用一种更环保、更具有效率的、廉价的能源。从而提供了不会发生地基下陷、路面积水飞溅以及路面结冰造成交通事故等问题并能融化积雪的融雪装置。
参照图1和图2进行说明。关于本发明中的利用地热融雪装置,是由内部循环有第一液体媒质来采集地热的热交换器10;和埋设于道路和线路轨道等路面1的正下方,呈发夹状、中间循环有第二液体媒质,并通过释放其热能融化路面1积雪的放热管20;将前述的第一液体媒质高温化后传递其热能到第二液体媒质的热泵30;储蓄热量的蓄热槽40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前述的热交换器10和热泵30之间通过循环有第一液体媒质的第一环路31相连通,前述的热泵30和放热管20之间通过循环有第二液体媒质的第二环路32相连通,前述的第一环路31和蓄热槽40由装有第一阀门43的第一连通路41相连接,前述的第二环路32和蓄热槽40由装有第二阀门44的第二连通路42相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式的构成图。
图2是图1所示热交换器部分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显示使用本发明热交换器的其它实施形式放大图。
图4是启动本发明融雪装置中的热泵等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                路面
10               热交换器
11               外筒
11a              底壁
12               内管
13               管主体
14               隔离壁
15               通路
20               放热管
21               长边
22               短边
30              热泵
31              第一环路
32              第二环路
33              第三环路
34              循环泵
35              循环泵
40              蓄热槽
41              第一连通路
42              第二连通路
43              阀门
44              阀门
45              太阳能电池板
46              蓄电池箱
47              控制基板
48              蓄电池
49              整流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利用地热融雪装置的实施形式,如图1和2所示。该融雪装置由热交换器10、放热管20、热泵30和蓄热槽40几个主要部分构成。
热交换器10是由有底壁11a的外筒11内设置同心状的内筒12构成,垂直埋设到地下150m深处,通过其中循环着的第一液体媒质(不冻液)采集地热。该第一液体媒质是从内筒12的上端流下,在下端折返进入外筒11和内筒12之间,在上升的过程中进行地热交换完成地热的采集工作。
放热管20由长边21和短边22构成,同时在道路路面1的正下方呈发夹状铺设。其中循环有第二液体媒质(水),通过释放这个热能来融化路面1的积雪。热泵30是将第一液体媒质高温化并转移到第二液体媒质,还设有储存热能的蓄热槽40。
热交换器10和热泵30是通过循环有第一液体媒质的第一环路31相连接,该热泵30和放热管20是通过循环有第二液体媒质的第二环路32相连接。第一环路31和第二环路32分别设有各自的循环泵34、35。第一环路31和蓄热槽40是通过安有第一阀门43的第一连通路41连接,第二环路32和相同的蓄热槽40是通过安有第二阀门44的第二连通路42相连接。
对本利用地热融雪装置的作用作如下说明。
首先启动分别设置在第一环路31和第二环路32上的循环泵34、35,由此,使在第一环路31的第一液体媒质在热交换器10和热泵30之间循环。与此同时,在第二环路32的第二液体媒质在热泵30和放热管20之间循环。在通常状态通过关闭设在第一连通路41和第二连通路42的第一阀门43、第二阀门44,来阻止第一液体媒质和第二液体媒质向蓄热槽40的传送。
放热管20通过第一液体媒质采集地热。该热通过热泵30中循环在第三环路33的第三液体媒质,在其被高温化后传递到第二液体媒质。然后该第二液体媒质在第二环路32中循环,通过放热管20释放出热量,使路面1的积雪融化。通过热泵30的工作可以大幅提高地热的温度,以达到路面1良好的融雪效果。
该种方式利用地热资源对环境绝对没有污染,并且是地球本身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运转成本也很低廉。同时也解决了过度利用地下水资源造成地基下陷的问题。也不会产生因为洒水而造成路面结冰等隐患。
在路面1积雪较少的情况下,可以打开设在第一环路31和第二环路32的第一阀门43、第二阀门44,让第一液体媒质和第二液体媒质输送到蓄热槽40,这个热能在该蓄热槽40中储蓄。积蓄的热量在积雪量较大的时候供给放热管20,以达到更好的融雪效果。
该融雪装置不仅仅只限定在冬季可以使用,也可以用于夏季,为了使在太阳下暴晒而被加热的路面1降温。即地热资源的利用可以根据季节的变换达到冬季比室外温度高,夏季比室外温度低的效果。原理也是相同,在放热管20循环的第二液体媒质将路面1的热量吸收而使其冷却,这个热量转移到第一液体媒质之后,通过热交换器10在地下释放。通过这样冷却路面1的工作,可以防止热量的荒废,也可以延长路面1的使用寿命。
热交换器10不只是由外筒11内设有同心状内筒12构成的同心二重管型。还可以如图3所示,在管主体13的中心设有隔离壁14将其分为两个通道15,一侧通道15用于提供液体媒质,从另一侧通道15排出的U字形管型也可以使用。
热泵30,循环泵34、35,除可以通过一般商业用的电源来启动以外,还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装置和内燃机发电装置来启动。太阳能发电装置如图4所示,太阳能电池板45吸收太阳光,通过控制基板47在需要充电时对蓄电池箱46内的蓄电池48进行充电,再通过整流器49将必要的电量供应给热泵30和循环泵34、35。
发明的效果
关于本发明利用地热融雪装置,通过热泵30的工作将地热高温化,并同时释放出热能,将路面1的积雪融化,以达到良好的融雪效果。
因本融雪装置是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地热这一绿色能源,从而也不会造成大气污染,并因为地热是地球本身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能源,因而可以控制运转成本的低廉。同时也解决了过度利用地下水资源造成地基下陷的问题,在汽车等方面也不会产生因为洒水而造成路面结冰的隐患。所以这是一个很优秀的融雪装置。

Claims (1)

1.一种利用地热的溶雪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内部循环有第一液体媒质,用于采集地热的热交换器(10);铺设在道路和铁轨的路面(1)正下方、呈发夹型,其中循环着第二液体媒质,通过释放热能将路面(1)的积雪融化的放热管(20);将上述第一液体媒质高温化后传递其热能到第二液体媒质的热泵(30);储蓄热能的蓄热槽(40)构成的,其中热交换器(10)和热泵(30)通过循环有第一液体媒质的第一环路(31)相连接,热泵(30)和放热管(20)通过循环有第二液体媒质的第二环路(32)相连接。
前述的第一环路(31)和蓄热槽(40)通过有第一阀门(43)的第一连通路(41)相连接,同时前述的第二环路(32)和蓄热槽(40)通过有第二阀门(44)的第二连通路(42)相连接。
CNB031207294A 2002-04-12 2003-03-18 利用地热的融雪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378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09873A JP2003301409A (ja) 2002-04-12 2002-04-12 地中熱利用融雪装置
JP2002109873 2002-04-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1930A CN1451930A (zh) 2003-10-29
CN1313781C true CN1313781C (zh) 2007-05-02

Family

ID=29243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20729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13781C (zh) 2002-04-12 2003-03-18 利用地热的融雪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3301409A (zh)
CN (1) CN1313781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45059A (ja) * 2004-11-16 2006-06-08 Mitsubishi Materials Natur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rp ハイブリッド式地中熱利用ヒートポンプ装置及びその運転方法
JP2007321383A (ja) * 2006-05-31 2007-12-13 Tekken Constr Co Ltd 熱交換掘削杭及び地中熱利用消融雪装置
CN100425770C (zh) * 2006-11-10 2008-10-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利用地下自然能源的路桥面冷却及融冰雪装置
CN102808367A (zh) * 2011-06-03 2012-12-05 张艺 公路路面防结冰及防雾系统
CN102704369A (zh) * 2012-06-28 2012-10-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太阳能与土壤源热能结合的道路融雪系统及利用该系统的融雪方法
CN103147376A (zh) * 2013-02-28 2013-06-12 天津百思特环保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太阳能融雪系统
CN104594156B (zh) * 2015-02-02 2017-08-01 重庆交通大学 利用隧道内地热的融雪化冰系统
CN105040549A (zh) * 2015-08-24 2015-11-11 四川泉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道路结冰的方法
CN105737232A (zh) * 2016-04-19 2016-07-06 济南国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干热岩热能的高效清洁能源供热系统
CN106940032A (zh) * 2017-04-17 2017-07-11 中能服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井式深层地热利用直燃型热泵供热系统
CN107245923A (zh) * 2017-05-16 2017-10-13 扬州市市政设施管理处 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能的智能型桥面融雪化冰系统
CN110872794B (zh) * 2018-08-31 2021-10-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梁换热系统和轨道梁
CN111156726B (zh) * 2020-02-11 2023-11-14 扬州大学 一种基于土壤跨季蓄热除霜及太阳能间歇利用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1365752B (zh) * 2020-02-26 2022-01-04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太阳能联合双井闭式增强型地热供暖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3285A (en) * 1987-04-06 1988-06-28 Command-Aire Corporation Parallel piping installation with air by-pass apparatus
US5372016A (en) * 1993-02-08 1994-12-13 Climate Master, Inc.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comprising modular subterranean heat exchange units with multiple parallel secondary conduits
JP2001280711A (ja) * 2000-03-30 2001-10-10 Kobe Steel Ltd 地熱吸収用パイプ材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53285A (en) * 1987-04-06 1988-06-28 Command-Aire Corporation Parallel piping installation with air by-pass apparatus
US5372016A (en) * 1993-02-08 1994-12-13 Climate Master, Inc. Ground source heat pump system comprising modular subterranean heat exchange units with multiple parallel secondary conduits
JP2001280711A (ja) * 2000-03-30 2001-10-10 Kobe Steel Ltd 地熱吸収用パイプ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301409A (ja) 2003-10-24
CN1451930A (zh) 2003-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3781C (zh) 利用地热的融雪装置
CN103855441A (zh) 一种新型能源汽车的电池冷却系统
CN109162166B (zh) 综合利用地热电热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融冰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2061654A (zh) 太阳能光热融雪路面集成系统
CN107044733B (zh) 一种太阳能光电光热建筑一体化系统
CN1194145C (zh) 利用地热的融雪装置
CN102683465B (zh) 被动式光伏组件冷却装置
CN101956359B (zh) 太阳能与土壤源热能结合的道路融雪系统
CN203212978U (zh) 一种压电自发电的融雪化冰路面
CN103633882A (zh) 一种导热型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差发电系统
CN104485878A (zh) 太阳能电站清洁、降温循环及热能应用设备
CN110594915B (zh) 一种具有振动强化传热功能的被动式蓄能供能系统
CN1542227A (zh) 蓄热式融雪装置
CN110986382A (zh) 分布式太阳能热管集热、蓄热自循环供暖系统及供热方法
CN108894072A (zh) 一种太阳能公路
CN102704369A (zh) 一种太阳能与土壤源热能结合的道路融雪系统及利用该系统的融雪方法
CN1542383A (zh) 利用地热装置
CN114263146A (zh) 一种高速公路路面降温及除冰系统
CN206782492U (zh) 一种适用于多年冻土区的数采仪供电、保温箱
CN110567307B (zh) 被动式集能蓄能供能系统
CN210832361U (zh) 一种具有振动强化传热功能的被动式蓄能供能系统
CN111733958A (zh) 一种环保式路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6193890U (zh) 一种城市道路发电与车流预测综合系统
CN206781704U (zh) 一种汽车雨刮器
CN216898502U (zh) 一种路面热能循环利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