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8994A - 抗雾性薄膜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抗雾性薄膜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08994A CN1308994A CN01103465A CN01103465A CN1308994A CN 1308994 A CN1308994 A CN 1308994A CN 01103465 A CN01103465 A CN 01103465A CN 01103465 A CN01103465 A CN 01103465A CN 1308994 A CN1308994 A CN 13089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film
- liquid
- fog agent
- film
- co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18—Manufacture of films or shee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1/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1/18—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performed by dipp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02—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e.g. rubber
- B05D7/04—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e.g. rubber to surfaces of films or shee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3/00—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3/18—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application to surfaces to minimize adherence of ice, mist or water thereto; Thawing or antifreeze materials for application to surfac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00/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unspecified polymers
- C08J2300/22—Thermoplastic resi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ating Of Shaped Articles Made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Greenhous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以高生产率制造具有由热塑性树脂制成的基材薄膜层和含抗雾剂层的抗雾性薄膜的方法。在基材薄膜形成机连续传送过来的基材薄膜上连续涂布抗雾剂含有液,再连续除去被涂布的抗雾剂含有液中含有的媒体液,由此在上述基材薄膜上形成含抗雾剂的层。在涂布抗雾剂含有液之前,不进行基材薄膜的卷取工序。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热塑性树脂制基材薄膜层和含抗雾剂层的抗雾性薄膜的制造方法。
过去,具有热塑性树脂制基材薄膜层和含抗雾剂层的抗雾性薄膜,其制造方法是,首先采用吹胀法或压延法等方法制造基材薄膜,将其卷取绕成卷状,接着,将该卷取成卷状的基材薄膜装到抗雾剂涂布装置上,一边退卷一边将抗雾剂含有液涂布到该基材薄膜上。作为一般的抗雾剂涂布方法,已知有例如凹槽辊涂布方式、喷雾方式、浸渍方式等。
但是,上述方法中,为了将卷取成卷状的基材薄膜装到抗雾剂涂布装置上,必须使用叉车或吊车等机械搬运该基材薄膜,进一步地,还必须将该基材薄膜在抗雾剂涂布装置中装到正确的位置和方向上。
另外,这种方法中,卷状基材薄膜的引导部分上,必然发生没有涂布抗雾剂的部分(引导损失:lead lose),这就造成抗雾剂涂布制品对基材薄膜的材料利用率降低。进一步地,保管卷状的基材薄膜也需要场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高生产性制造具有热塑性树脂制基材薄膜层和含抗雾剂层的抗雾性薄膜的方法。
本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在从将可被塑化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化开始,直到获得具有含抗雾剂层的抗雾性薄膜为止的加工工序之间,至少进行基材薄膜的形成、抗雾剂含有液的涂布以及含抗雾剂层的形成等工序,在过程中不进行基材薄膜的卷取,由此就可以达到上述目的,从而完成本发明。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方法是一种具有热塑性树脂制基材薄膜层和含抗雾剂层的抗雾性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含有以下工序:
(1)将可被塑化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化并形成基材薄膜的工序(以下记作基材薄膜形成工序)、
(2)在基材薄膜的至少一面上涂布抗雾剂含有液的工序(以下记作抗雾剂含有液涂布工序)、以及
(3)从基材薄膜上涂布的抗雾剂含有液中除去媒体液并在基材薄膜上形成含抗雾剂层的工序(以下记作抗雾剂层形成工序),而且没有卷取基材薄膜的工序。采用该方法,可以以高生产率高效率地制造具有热塑性树脂制基材薄膜层和含抗雾剂层的抗雾性薄膜。应予说明,本说明书中,将“含抗雾剂层”记作“抗雾层”。
上述方法中,还可以具有对基材薄膜涂布抗雾剂含有液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电晕处理,使该电晕处理部分的表面张力为36dyne/cm以上的工序。根据该方法,可以防止抗雾剂含有液的收缩斑,较无斑驳更均匀地涂布抗雾剂含有液,可以高效率地获得优良品质的抗雾性薄膜。
另外,上述方法中,在形成基材薄膜的工序中,采用吹胀成型法形成管状的基材薄膜,且在基材薄膜上涂布抗雾剂含有液的工序中,可以将上述管状基材薄膜浸渍到抗雾剂含有液中。根据该方法,可以高效率地制造宽幅的抗雾性薄膜。
进一步地,上述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具有在除去媒体液而形成的含抗雾剂层的表面上进一步涂布抗雾剂含有液的工序、以及从该被涂布的抗雾剂含有液中除去媒体液形成含有抗雾剂层的工序。采用该方法,可以高效率地制造抗雾性持续性优良的抗雾性薄膜。
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方法中,首先将可被塑化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化,形成基材薄膜。
作为基材薄膜用的热塑性树脂,可以举出聚烯烃树脂、聚氯乙烯、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聚偏氯乙烯等含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丙烯酸树脂、含氟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特别优选适于吹胀成型的聚烯烃树脂。
作为上述聚烯烃树脂,可以举出α-烯烃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以α-烯烃为主要成分的α-烯烃与异种单体的共聚物等,可以举出例如,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1共聚物、乙烯/4-甲基-1-戊烯共聚物、乙烯/己烯-1共聚物、乙烯/辛烯-1共聚物等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以及异种单体为极性乙烯基单体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离聚物树脂等。这些热塑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二种以上组合使用。
特别地,作为用于抗雾性软质薄膜用基材薄膜的聚烯烃树脂,在基材薄膜的透明性、柔软性和成本等方面,优选密度在0.935g/cm3以下的低密度聚乙烯和乙烯/α-烯烃共聚物、和醋酸乙烯含量在30重量%以下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
基材薄膜用的热塑性树脂中,可以根据制品所要求的性能,配合各种添加剂。作为这些添加剂,可以举出例如以下示例的红外线吸收剂。
红外线吸收剂:氢氧化锂铝复合物、水滑石类化合物等复合氢氧化物、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钛等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锂、氢氧化镁、氢氧化钙、氢氧化铝等氢氧化物、碳酸镁、碳酸钙、碱性碳酸铝(例如特开平9-279131号公报中记载的碱性碳酸铝复盐)等的碳酸盐类、硫酸钾、硫酸镁、硫酸钙、硫酸锌、硫酸铝等的硫酸盐类、磷酸锂、磷酸钠、磷酸钾、磷酸钙、磷酸锆(例如特开平8-67774号公报中记载的H型磷酸锆)等磷酸盐类、硅酸镁、硅酸钙、硅酸铝、硅酸钛等硅酸盐类、铝酸钠、铝酸钾、铝酸钙等铝酸盐类、铝代硅酸钠、铝代硅酸钾、铝代硅酸钙等铝代硅酸盐类、高岭土、粘土、滑石等的粘土矿物、复合氧化物等的无机系红外线吸收剂、聚缩醛、聚乙烯醇及其衍生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有机系红外线吸收剂。
为了提高在热塑性树脂中的分散性,对于上述无机系红外线吸收剂来说,可以预先用例如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的碱金属盐进行表面处理。
作为上述红外线吸收剂以外的添加剂,可以举出表面活性剂、光稳定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润滑剂、着色剂、阻燃剂等。这些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二种以上组合使用。
为了提高抗雾性薄膜的初期抗雾性,可以添加表面活性剂。向基材薄膜用热塑性树脂中配合添加剂,可以使用班伯里混炼机、超级混合机、捏合机、单螺杆挤出机、双螺杆挤出机等混合机,采用通常的方法来进行。
形成的基材薄膜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含有二层以上的多层结构。多层结构基材薄膜的场合,对其层构成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举出例如3种3层、3种5层、4种5层、5种5层等的构成。
基材薄膜由3层以上构成时,基材薄膜的两个表层的合计厚度通常为基材薄膜全体厚度的约10%~约90%,优选为约20%~约80%,更优选为约30%~约70%。另外,将上述红外线吸收剂大量配合到基材薄膜的表层以外的层中时,基材薄膜的两个表层的合计厚度通常优选为基材薄膜全体厚度的约10%~约40%,更优选为约15%~约30%。应予说明,两个表层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基材薄膜的形成方法,只要是通常进行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化的方法,就没有特别的限定。
例如,可以适用这样一种吹胀成型法,即:在单螺杆挤出机或双螺杆挤出机等的塑化装置内,将可被塑化的热塑性树脂从连接在该塑化装置上的成型机的口模前端的环形缝隙挤出成管状,一边在垂直方向上将其向上牵引,一边向管内吹入空气,由此以规定的倍率进行拉伸,冷却使其固化。在获得宽幅基材薄膜的场合下,可以优选采用这种吹胀成型法。
另外,基材薄膜的形成也可以采用压延法。压延法是用数根压延辊压延可被塑化的热塑性树脂并使其冷却固化的方法,采用该方法可以获得表面平滑性优良的基材薄膜。
形成多层构成的基材薄膜的场合下,在例如前面举例的方法中,优选使用多层吹膜成型机。
本发明中,重要的是,在基材薄膜形成机连续传送过来的基材薄膜上连续涂布抗雾剂含有液,再连续除去涂布的抗雾剂含有液中含有的媒体液,由此在上述基材薄膜上形成抗雾层。即,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涂布抗雾剂含有液之前,不进行基材薄膜的卷取工序。
本发明的方法,与在抗雾剂含有液涂布前进行基材薄膜卷取工序的方法相比,可以解决抗雾剂含有液涂布工序中发生的基材薄膜引导损失(lead lose)所带来的抗雾剂涂布制品对基材薄膜的材料利用率降低,以及卷状基材薄膜需要保管场地等问题。
本发明方法中,向基材薄膜上涂布抗雾剂含有液,可以采用至少可以在基材薄膜的一面上涂布抗雾剂含有液的各种方法来进行,可以采用例如凹槽辊涂布方式、喷雾方式、浸渍方式等。
特别是作为两面涂布,如加工技术研究会发行“コンバ-テツク”1999年4月号中记载的那样,可以举出在每一面涂布并干燥的两面依次涂布方法和两面同时涂布方法,两面同时涂布方法在经济上有利,是优选的。两面同时涂布方法中,包括对应水平干燥器的凹槽辊反转(gravure reverse)法、绕线棒刮涂法(マイヤバ-)、吻涂反转(kissreverse)法、缝形模头法,和对应垂直干燥器的浸渍加绕线棒刮涂法、浸渍加挤压法、逆向辊涂法、缝形模头法,或者特开平7-195028号公报中公开的毛刷辊法等,但在宽幅抗雾性薄膜的制造中,优选在折叠的管状薄膜的两面可以同时涂布的浸渍加绕线棒刮涂法。
浸渍加绕线棒刮涂法是这样一种方法,即,使薄膜在槽中贮存的抗雾剂含有液中通过后,将其垂直向上牵引,在进入干燥器之前,用在基材薄膜各面分别各1根横穿基材薄膜而水平设置的绕线棒刮涂以使基材薄膜展平那样除去多余的液体,由此以规定的厚度涂布液体。抗雾剂含有液的涂布厚度可以通过绕线棒的线径来调整。
本发明的方法中,进行从涂布到基材薄膜上的抗雾剂含有液中除去媒体液并在基材薄膜上形成抗雾层的工序。该工序可以采用例如将涂布了抗雾剂含有液的基材薄膜导入干燥器中,并用暖风使媒体液蒸发来进行。通过除去媒体,可以在基材薄膜上形成抗雾层。
干燥器的形式,仅在基材薄膜的一面上涂布抗雾剂含有液的场合下,优选用水平式干燥器仅从基材薄膜的上面吹出暖风的形式。另外,在基材薄膜的两面上涂布抗雾剂含有液的场合下,优选用垂直式干燥器夹着基材薄膜,并从两面吹出暖风的形式。干燥器的长度,可根据所要除去的媒体液的量及其蒸散性、线速度和停留时间等适宜地确定。
干燥器内的温度,优选低于构成基材薄膜的热塑性树脂的熔点。此时的熔点是指DSC法测定的热塑性树脂的熔融峰温度,在构成基材薄膜的热塑性树脂由几种构成的场合下,是指其中温度最低的熔点。干燥器的温度高于熔点的场合下,基材薄膜显著软化、变形,从而使基材薄膜的张力发生变化,可能会产生涂布不匀或在干燥器内发生接触事故。进一步地,还有可能会使基材薄膜熔融而粘到辊上或断裂,因此是不优选的。
另外,干燥器的风速,如果风速过强,则抗雾剂含有液飞散、薄膜发生皱褶,而且还可能使基材薄膜在干燥器的出入口处接触壁面,因此,希望其风速在30m/秒以下,特别优选在25m/秒以下。
为了使抗雾剂含有液对基材薄膜的涂布性更好,优选在基材薄膜的涂布抗雾剂含有液那部分的至少一部分上,在涂布抗雾剂含有液之前进行电晕处理。
电晕处理的强度,可以参照基材薄膜的走行速度来调节电晕处理放电的输出能量,由此来控制。电晕放电的输出能量和处理时间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优选在功率密度为10~45(W·分/m2)的范围内进行调节,以使基材薄膜的表面张力在36dyne/cm以上。特别地,在涂布表面张力高的抗雾剂含有液的场合下,优选将功率密度调节到12(W·分/m2)以上,以使基材薄膜的表面张力在46dyne/cm以上。此处所说的“表面张力”是按JIS K6768(聚乙烯和聚丙烯薄膜的润湿试验方法)中规定的方法确定的数值,是指将表面张力依顺排列的不同的一系列混合液体涂布到薄膜表面上,刚好润湿薄膜时的上述混合液体表面张力(dyne/cm)的数值。
本发明的方法中,还可以具有在从涂布到基材薄膜上的抗雾剂含有液中除去媒体液而形成的抗雾层表面上涂布抗雾剂含有液的工序、以及从该被涂布的抗雾剂含有液中除去媒体液形成新的抗雾层的工序。另外,以这些工序为基准,还可以将在原先形成的抗雾层表面上涂布抗雾剂含有液的工序、以及从该被涂布的抗雾剂含有液中除去媒体液形成新的抗雾层的工序的这种组合进行1次以上。通过这样反复形成抗雾层,可以制造抗雾性的持续性优良的抗雾性薄膜。应予说明,形成多层抗雾层的场合下,各抗雾层的组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就是说,在形成各抗雾层时所用的抗雾剂含有液中的抗雾剂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应予说明,在形成抗雾层(以下记作“第一抗雾层”,可以是使其在基材薄膜上形成的抗雾层,或者也可以是在基材薄膜上形成的1层以上的抗雾层上形成的抗雾层)后,再在该抗雾层之上形成另一抗雾层(以下记作“第二抗雾层”)时,在将形成第二抗雾层的抗雾剂含有液涂布到第一抗雾层上之前,也可以进行形成第一抗雾层的薄膜的卷取工序,为了以更高的生产性高效率地制造抗雾性薄膜,一般优选不进行这种卷取工序。
本发明的方法中所用的抗雾剂含有液,是一种在媒体液(溶剂或分散剂)中含有抗雾剂的液体,例如,将其涂布到基材薄膜上后除去媒体液,可以在基材薄膜上形成含有抗雾剂的抗雾层。
作为抗雾剂,优选使用例如特公昭49-32668号公报、特公昭50-11348号公报等中记载的以无机氧化物胶体(例如胶体状二氧化硅和胶体状氧化铝)为主要成分的抗雾剂、特公昭63-150369号公报、特公昭63-45717号公报、特公昭64-2158号公报、特开平3-207643号公报、特公平8-319476号公报中记载的由无机氧化物胶体与有机化合物(例如表面活性剂、亲水性高分子、疏水性高分子)的混合物构成的抗雾剂、以表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的抗雾剂、以亲水性树脂为主要成分的抗雾剂等。作为优选的亲水性高分子,可以举出聚乙烯醇、多糖类、聚丙烯酸等。为了在室外经过长时期还能维持稳定的抗雾性,优选以无机氧化物胶体为主要成分的抗雾剂。另外,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作为媒体液优选为水。
本发明的方法中,从抗雾剂含有液中除去媒体液后形成的抗雾层(抗雾层)的厚度,从抗雾性和耐刮伤性的观点考虑,优选每基材薄膜的单位面积(1m2)的重量在0.01g/m2以上,较优选在0.02g/m2以上,特别优选在0.05g/m2以上。另外,从该抗雾层透明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在10g/m2以下,较优选在2g/m2以下,特别优选在0.5g/m2以下。
本发明的方法中,所制造的抗雾性薄膜的厚度,可根据该薄膜所要求的力学上的强度和透明性、柔软性等性能适宜地选择,例如,在作为农业用管房和钢结构温室的被覆薄膜使用的场合下,通常设定为约10μm~约400μm,优选约30μm~约300μm。
本发明的方法中,重要的是,在基材薄膜形成机连续传送过来的基材薄膜上连续涂布抗雾剂含有液,再连续除去被涂布的抗雾剂含有液中含有的媒体液,由此在上述基材薄膜上形成抗雾层。因此,本发明的方法优选使用具有这样配置的设备连续地进行一系列的流水作业,所说设备通常在基材薄膜成型机之后接着配置抗雾剂含有液的涂布设备,再在其下游配置卷取机所构成。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回避在涂布抗雾剂含有液之前卷取基材薄膜、并暂时保管的工序,还可以以高的生产率制造。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与现有的方法相比,可以达成抗雾剂含有液的优良的涂布性,进一步地,可以获得抗雾层的粘合强度高的抗雾性薄膜。
在涂布抗雾剂含有液之前进行基材薄膜卷取工序的现有方法中,涂布抗雾剂含有液时,常常会发生收缩斑和液体涂布不匀,结果形成的抗雾层的状态也出现斑驳。而且,即使能够涂布上液体,生形成的抗雾层与基材薄膜的粘合强度也很低,抗雾层容易剥离。进一步地,有时还会破坏用来提高抗雾剂含有液涂布性的电晕处理效果。这种现象会在基材薄膜中配合表面活性剂等迁移性添加剂的场合下显著出现,而且,在制造构成基材薄膜的热塑性树脂时生成的低聚物等也会使这种现象显著出现。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由于不具备卷取所形成的基材薄膜的抗雾剂含有液涂布工序,因此,即使基材薄膜含有迁移性添加剂或低聚物,也不会发生上述的不良现象,可以达成抗雾剂含有液的优良的涂布性,而且还可以获得抗雾层的粘合强度高的抗雾性薄膜。
这样制造的抗雾性薄膜,通常根据需要,在裁断工序之后卷取成卷状。
应予说明,以上叙述了在将可被塑化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化(根据需要进行拉伸)形成的基材薄膜上形成抗雾层的方法,但本发明中也包含这样一种方案,即,在将可被塑化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化(根据需要进行拉伸)所形成的薄膜上,采用层压或涂布等适宜的方法,形成新的可被塑化的层,然后再在这种新形成的基材薄膜上形成抗雾层。
而且,在形成多层抗雾层的场合下,抗雾层与抗雾层之间采用适宜的方法形成抗雾层以外的层的方案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从基材薄膜的形成工序到已完成的抗雾性薄膜的卷取工序之间,由于不进行中间的薄膜卷取工序直接形成抗雾层,因此,可以省去现有方法中所必须的卷状基材薄膜的保管、搬运和装到抗雾剂涂布装置上等工序,可以以高的生产率高效率地制造抗雾性薄膜。
而且,即使在基材薄膜含有表面活性剂等迁移性高的添加剂或含有作为其原料的热塑性树脂在制造时生成的低聚物等的场合下,也可以形成均匀的抗雾层,从而可以获得抗雾层的粘合强度高的抗雾性薄膜。
实施例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
实施例1[1]抗雾剂含有液(A)的配制
向水中加入胶体状氧化铝水分散液(商品名:アルミナゾル520;固形物含量=20重量%;粒径=20nm;日产化学工业制)9重量份、胶体状二氧化硅水分散液(商品名:スノ-テツクス20;固形物含量=20重量%;粒径=20nm;日产化学工业制)2.4重量份、合成蒙脱石(商品名:スメクトン SA;クニミネ工业制)0.09重量份、辛酸钠(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0.014重量份、对甲苯磺酸钠0.002重量份,获得抗雾剂含有液100重量份。将其称作抗雾剂含有液(A)。[2]抗雾剂含有液(B)的配制
将聚乙烯醇(聚合度=300;皂化度=80摩尔%;クラレ制)的1重量%水溶液94重量份与胶体状二氧化硅(密度=2.2g/cm3)的水分散液(商品名:スノ-テツクスZL;固形物含量=40重量%;粒径=100nm;日产化学工业制)6重量份混合,获得抗雾剂含有液100重量份。将其称作抗雾剂含有液(B)。[3]基材薄膜用树脂组合物的配制
将87重量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商品名:エバテ-トH2031;醋酸乙烯含量=19重量%;MFR=1.5g/10分;熔点=85℃;住友化学工业制)、12重量份的氢氧化锂铝复合物(商品名:ミズカラツク;水泽化学工业制)、0.6重量份的チヌビン 622-LD(商品名;汽巴特种化学品制的受阻胺化合物)、0.2重量份的キマソ-ブ944-LD(商品名;汽巴特种化学品制的受阻胺化合物)以及0.2重量份的抗氧化剂(商品名:イルガノツクス1010;汽巴特种化学品制),用班伯里混炼机在130℃下混炼5分钟后,用造粒机造粒,获得树脂组合物的颗粒料。将该树脂组合物称作树脂组合物(1)。
接着,将99.34重量份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商品名:エバテ-トD2011;醋酸乙烯单元含量=5重量%;MFR=0.5g/10min;熔点=101℃;住友化学工业制)、0.6重量份的チヌビン622-LD以及0.06重量份的イルガノツクス1010,用班伯里混炼机在130℃下混炼5分钟后,用造粒机造粒,获得树脂组合物的颗粒料。将该树脂组合物称作树脂组合物(2)。
进一步地,将99.01重量份的低密度聚乙烯(商品名:スミカセンF208;密度=0.923g/cm3;MFR=1.5g/10min;熔点=114℃;住友化学工业制)、0.6重量份的チヌビン622-LD、0.06重量份的イルガノツクス1010、0.28重量份的紫外线吸收剂(商品名:スミソ-ブ130;住友化学工业制)、0.05重量份的油酰胺(润滑剂),用班伯里混炼机在130℃下混炼5分钟后,用造粒机造粒,获得树脂组合物的颗粒料。将该树脂组合物称作树脂组合物(3)。[4]抗雾性薄膜的制造
连续地进行以下各工序。(1)基材薄膜形成工序
使用3层吹膜成型机,由在温度150℃下可被塑化的树脂组合物(1)~(3)形成从外侧按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的顺序层合的管状基材薄膜,以8.9m/分的牵引速度牵引,使其通过夹辊后对折。第一层为树脂组合物(2),第二层为树脂组合物(1),第三层为树脂组合物(3)。各层的厚度比例(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为17.5∶65∶17.5,三层的合计厚度约为150μm。对折的基材薄膜的宽度约为427cm。(2)电晕处理工序
接着,对上述对折的基材薄膜的外表面(第一层表面)进行功率密度为25W·分/m2的电晕处理。由此使第一层表面的表面张力为48dyne/cm。(3)抗雾剂含有液(A)的涂布工序
接着,将施以电晕处理的上述对折的基材薄膜浸渍到槽中充满的抗雾剂含有液(A)中,然后将其向上牵引,使其通过线径0.15mmφ的2根绕线棒之间,除去多余的液体,形成抗雾剂含有液(A)层,其厚度为,基材薄膜的每单位表面积(1m2)的重量为10g/m2。(4)抗雾层(A)的形成工序
在以风速18m/秒吹出60℃暖风的干燥机内,使(3)的涂布了抗雾剂含有液(A)的基材薄膜通过,一边使其向上方通过干燥机,一边除去媒体液,在对折的基材薄膜上形成厚度约0.2μm的抗雾层。将该抗雾层称作抗雾层(A)。(5)抗雾剂含有液(B)的涂布工序
使具有抗雾层(A)的上述对折薄膜通过槽中充满的抗雾剂含有液(B)中后,将其向上牵引,再使其通过线径为0.15mmφ的2根绕线棒之间,除去多余的液体,形成抗雾剂含有液(B)层,其厚度为,基材薄膜的每单位表面积(1m2)的重量为10g/m2。(6)抗雾层(B)的形成工序
在以风速18m/秒吹出60℃暖风的干燥机内,使涂布了抗雾剂含有液(B)的上述对折薄膜通过,一边使其向上方通过干燥机,一边除去媒体液,在抗雾层(A)上形成抗雾层。将该新形成的抗雾层称作抗雾层(B)。(7)卷取工序
将具有抗雾层(A)和抗雾层(B)的上述对折薄膜的一端切下约7cm,使对折宽度为420cm,在直径3英寸的纸卷上卷取300m长,制成制品。该制品的打开宽度为840cm。获得的抗雾性薄膜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实施例2
用树脂组合物(1′)代替树脂组合物(1),除了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H2031)的1.0重量份替换为1.0重量份的液态表面活性剂(商品名:デノンST0277;丸菱油化制,二甘油倍半油酸酯)以外,其组成与树脂组合物(1)的组成相同;用树脂组合物(2′)代替树脂组合物(2),除了将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D2011)的1.0重量份替换为1.0重量份的液态表面活性剂(商品名:デノンSTO277;丸菱油化制,二甘油倍半油酸酯)以外,其组成与树脂组合物(2)的组成相同,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造抗雾性薄膜,对其进行评价。比较例1
使用与实施例2中所用组成相同的树脂组合物,按以下顺序制造抗雾性薄膜。
将可被塑化的热塑性树脂形成的对折的基材薄膜卷取300m长。
1个月后,将该基材薄膜卷装到退卷装置上后,进行电晕处理、抗雾剂含有液(A)的涂布以及从抗雾剂含有液(A)中除去媒体液等工序,再次进行卷取。此时,卷取着的薄膜中,形成抗雾层(A)的那部分除去开头和末尾的损失部分后,为280m左右。
进一步地,将保管了1周的只有抗雾层(A)的膜卷装到退卷装置上,进行抗雾剂含有液(B)的涂布以及从抗雾剂含有液(B)中除去媒体液的工序,将一端切下约7cm,使对折宽度为420cm,然后卷取,制成制品。该制品中,作为抗雾性薄膜的有效部分,除去开头和末尾的损失部分后,为250m。对最初工序中形成的基材薄膜的材料利用率为83%。获得的抗雾性薄膜的评价结果示于表1中。
该例中,抗雾剂含有液的涂布时发生收缩斑和斑驳,保管后抗雾层的粘合强度降低,进一步地,由于抗雾层的形成状态不匀,制品的抗雾性不足。
表 1
抗雾剂含有液的涂布性 | 抗雾层的粘合强度 | 抗雾性 | |||
制造之后 | 保管后 | 初期 | 1个月后 | ||
实施例1 | ○ | ○ | ○ | ○ | ○ |
实施例2 | ○ | ○ | ○ | ◎ | ○ |
比较例1 | × | ○ | × | △ | △ |
抗雾性薄膜的评价方法如下。[1]抗雾剂含有液的涂布性
○:未出现抗雾剂含有液的收缩斑现象,液体均匀地固定下来。
×:出现抗雾剂含有液的收缩斑现象,有些部分液体固定不住。[2]基材薄膜与抗雾层(A)的粘合性
用手压辊将透明胶带贴到抗雾性薄膜的抗雾层(B)的表面上,在对该抗雾性薄膜呈90度的方向上以200mm/分的速度剥离透明胶带。确认制造之后和在60℃、90%RH的环境气氛下保管1个月后的抗雾层的剥离状态,按以下基准进行判断。
○:抗雾层(A)没有从基材薄膜上剥离下来。
×:抗雾层(A)从基材薄膜上剥离下来。[3]抗雾性
用两面胶带将抗雾性薄膜贴到长34cm、宽5cm的丙烯酸树脂制的框架上,使试验面朝下,在置于温度一定的试验室内的恒温水槽上,与水平面成15度地倾斜设置。试验室与恒温水槽的温度分别为23℃和40℃。观察试验开始初期和持续试验1个月后试验面的状态,按以下基准进行判断。
◎:试验面大致均匀地润湿。
○:部分试验面上附着水滴。
△:整个试验面上附着水滴,呈现白雾。
Claims (4)
1.一种具有含热塑性树脂基材薄膜层和含抗雾剂层的抗雾性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含以下工序:
(1)将可被塑化的热塑性树脂薄膜化并形成基材薄膜的工序、
(2)在基材薄膜的至少一面上涂布抗雾剂含有液的工序、以及
(3)从基材薄膜上涂布的抗雾剂含有液中除去媒体液并在基材薄膜上形成含抗雾剂层的工序,而且没有卷取基材薄膜的工序。
2.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这样一个工序,即,对基材薄膜的涂布抗雾剂含有液部分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电晕处理,使该电晕处理部分的表面张力在36dyne/cm以上。
3.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基材薄膜的工序中,采用吹胀成型法形成管状的基材薄膜,而且,在基材薄膜上涂布抗雾剂含有液的工序中,将上述的管状基材薄膜浸渍到抗雾剂含有液中。
4.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这样两个工序,即,在除去媒体液而形成的含抗雾剂层的表面上进一步涂布抗雾剂含有液的工序、以及从该涂布的抗雾剂含有液中除去媒体液从而形成含抗雾剂层的工序。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7586/2000 | 2000-02-16 | ||
JP2000037586A JP2001226504A (ja) | 2000-02-16 | 2000-02-16 | 防曇性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08994A true CN1308994A (zh) | 2001-08-22 |
Family
ID=185614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01103465A Pending CN1308994A (zh) | 2000-02-16 | 2001-02-14 | 抗雾性薄膜的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1226504A (zh) |
KR (1) | KR20010080875A (zh) |
CN (1) | CN1308994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89678A (zh) * | 2010-03-19 | 2011-09-21 | 希爱化成株式会社 | 农业用聚烯烃类树脂薄膜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
CN107254115A (zh) * | 2017-07-03 | 2017-10-17 | 周佳瑜 | 一种吸收红外线聚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281679A (ja) * | 2004-03-04 | 2005-10-13 | Mitsubishi Chem Mkv Co | 表面改質プラスチックフィルム及び防曇性フィルム |
JP2012046554A (ja) * | 2010-08-24 | 2012-03-08 | Nippon Synthetic Chem Ind Co Ltd:The | 防曇フィルム |
JP6606427B2 (ja) * | 2015-12-25 | 2019-11-13 | 信越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 導電性高分子分散液、導電性フィルムおよびフィルム、ならびに該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BR112019003909A2 (pt) | 2016-08-26 | 2019-05-21 | Mitsui Chemicals, Inc. | laminado antiembaçante |
-
2000
- 2000-02-16 JP JP2000037586A patent/JP2001226504A/ja active Pending
-
2001
- 2001-02-14 KR KR1020010007194A patent/KR20010080875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01-02-14 CN CN01103465A patent/CN1308994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89678A (zh) * | 2010-03-19 | 2011-09-21 | 希爱化成株式会社 | 农业用聚烯烃类树脂薄膜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
CN102189678B (zh) * | 2010-03-19 | 2015-01-21 | 希爱化成株式会社 | 农业用聚烯烃类树脂薄膜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
CN107254115A (zh) * | 2017-07-03 | 2017-10-17 | 周佳瑜 | 一种吸收红外线聚氯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10080875A (ko) | 2001-08-25 |
JP2001226504A (ja) | 2001-08-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11161C (zh) | 光催化薄片或薄膜及其制造工艺 | |
CN1105636C (zh) | 环保纸的制造方法 | |
CN1057729C (zh) | 印刷性极好的具有多层结构的合成纸 | |
JP3045874B2 (ja) | ポリマーフィルム | |
CN105102224B (zh) | 薄膜及带标签塑料容器 | |
CN1441721A (zh) | 用于可流动产品的具有改进的阻挡和机械性能的可挤压容器 | |
CN1309019A (zh) | 有涂层的薄膜 | |
CN1579742A (zh) | 一种高透明的多层共挤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86398C (zh) | 涂覆聚烯烃制件的打底方法 | |
CN1216937C (zh) | 聚合物薄膜 | |
CN1213847C (zh) | 环保纸 | |
CN102077773A (zh) | 梨皮状农业用聚烯烃类薄膜 | |
CN1836884A (zh) | 制造取向塑料膜的方法 | |
CN1308994A (zh) | 抗雾性薄膜的制造方法 | |
CN107400474A (zh) | 一种新型环保预涂膜及其制造方法 | |
JP2000043040A (ja) | エチレン−酢酸ビニル共重合体ケン化物組成物ペレットの製造法 | |
JPS62148292A (ja) | 熱転写記録用画像受容シ−ト | |
JP4365549B2 (ja) | 易剥離性多層樹脂延伸フィルム | |
CN1456436A (zh) | 一种铝塑复合装饰扣板的制造方法 | |
CN1131611A (zh) | 聚丙烯合成纸及其生产方法 | |
CN207375990U (zh) | 一种新型环保预涂膜 | |
CN113002084A (zh) | 防粘复合型防水卷材及其防粘涂层的涂布方法 | |
JP2920925B2 (ja) | 水分散性の樹脂ラミネート紙の製造方法 | |
EP0976545B1 (en) | Support for photographic paper and its production | |
JP2000351811A (ja) | エチレン−酢酸ビニル共重合体ケン化物およびその積層体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ASS |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
Owner name: SUMITOMO PLASTICS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TD. Effective date: 20030221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30221 Applicant after: Sumika Plastech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