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4618A - 电子装置及其维修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及其维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4618A
CN1304618A CN00800852A CN00800852A CN1304618A CN 1304618 A CN1304618 A CN 1304618A CN 00800852 A CN00800852 A CN 00800852A CN 00800852 A CN00800852 A CN 00800852A CN 1304618 A CN1304618 A CN 1304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de
information
handle
electronic instal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800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2640C (zh
Inventor
川村晴美
佐藤正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04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4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264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264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52High-speed IEEE 1394 serial bus
    • H04L12/40058Isochronous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06Ident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52High-speed IEEE 1394 serial bus
    • H04L12/40065Bandwidth and channel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12/40052High-speed IEEE 1394 serial bus
    • H04L12/40117Interconnection of audio or video/imag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6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lient ; Characteristics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3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 H04N21/43632Adapting the video stream to a specific local network, e.g. a Bluetooth® network involving a wired protocol, e.g. IEEE 1394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7/00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 H04N17/004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for television systems or their details for digital television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 Test And Diagnosis Of Digital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在通过数字接口使用总线来连接多个装置的系统中,为了在特定的设备发生故障时迅速而且容易地进行处理,对应于设定了规定的识别代码、判别处理对象的代码、规定处理领域的代码、以及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的规定的数字接口,包括:识别上述识别代码的部件12、23;在识别出识别代码时判别上述处理对象的部件14、22;以及在处理对象包含自己时根据上述处理领域来执行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的处理部件16~19、24、25;能够容易地进行有问题的装置的鉴别及其维修。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及其维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常适用于例如由多个装置构成的音像系统中使用的电子装置及其维修方法。特别涉及例如能够用多个装置间敷设的数字接口来良好地进行各装置的故障检测及其维修的电子装置及其维修方法。
背景技术
在例如由多个装置构成的音像系统等中,提出用数字接口来进行装置间的声音或图像数据或各种控制数据等的传输。即,在例如IEEE(The Institute of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1394规定的数字接口的格式中,用总线连接的各设备被称为节点。在该用总线连接的节点间,在1帧期间内,能够传输等时传送模式用的分组和异步传送模式用的分组。
在用该IEEE1394规定的接口进行的传输中,对于图像数据或声音数据等大容量的流数据,用等时传送模式来传输。而对于用等时传送模式进行的传输,在预先确保一定的传输频带的基础上执行传输,能够进行确保实时性的同步传输。但是,在等时传送模式的情况下,在发生传输差错时,没有保护的机制,数据丢失。
对于控制数据或静止图像数据等数据,用异步传送模式进行传输。在异步传送模式的情况下,在同步传送未使用的期间,进行被称为仲裁的确保频带的处理来确保传输线路的节点发送异步分组来进行传输。在该模式下,通过进行确认及重试的处理,来保证可靠的传输。但是,在能够确保总线上的频带时传输各分组,所以传输定时不一定。
在用该IEEE1394标准的总线来连接多台声音设备或图像设备的情况下,也可以从一个设备(控制器)向另一个设备(被控制设备)传输各种控制数据,由控制器遥控被控制设备的动作。
在进行这种控制数据的传输的情况下,可以应用例如音像设备(AV设备)等中应用的控制命令、即AV/C命令(AV/C Command Transaction Set)的传输方式。IEEE1394方式的细节及AV/C命令的细节被公开于因特网主页http://www.1394TA.org。
然而,在例如家庭内使用上述数字接口连接多个装置来构筑音像系统的情况下,使用例如图2所示的机构。即,在图2中,设有例如IEEE1394规定的总线9。在该总线9上,例如连接有A公司的视频记录再现装置(VCR)100、B公司的盘记录再现装置(MD)200、C公司的盘再现装置(CD)300、D公司的电视接收机(TV)400等。
然而,在用这种总线9来构筑音像系统的情况下,例如如果其中1台装置发生故障,则其影响有时会波及整个总线9。此外,在该情况下,发生不能用肉眼判断哪个装置有问题的情况。因此,为了解决这种故障,由于原因不明,所以必须向A公司、B公司、C公司、D公司分别请求维修装置,消耗极多的无谓劳力。
另一方面,正在开发下述技术:用上述IEEE1394接口中规定的能够对每个制造商固有地设定的代码,进行装置的故障检测及其维修。然而,这种技术也是在鉴别有问题的装置后才能实施,所以在如上所述不能用肉眼判断哪个装置有问题的情况下不能使用。
发明概述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一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在通过现有的数字接口使用总线来连接多个装置的系统中,在特定的设备发生故障时迅速而且容易地进行处理。
第1发明是一种电子装置,对应于设定了规定的识别代码、判别处理对象的代码、规定处理领域的代码、以及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的规定的数字接口,包括:
识别上述识别代码的部件;
在识别出上述识别代码时判别上述处理对象的部件;以及
在上述处理对象包含自己时根据上述处理领域来执行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的处理部件。由此,能够实现可以容易地进行有问题的装置的鉴别或其维修的装置。
第2发明如下所述:在第1发明的电子装置中,
在上述判别处理对象的代码中设定以所有装置为对象的代码、和以每个制造商的装置为对象的代码;
在判别出上述以所有装置为对象的代码、或上述以每个制造商的装置为对象的代码以自己为对象时,
执行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由此,能够对作为对象的装置良好地执行所需的处理。
第3发明如下所述:在第2发明的电子装置中,
通用地确定上述以所有装置为对象的代码后续的上述规定处理领域的代码和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根据它们来进行处理。由此,能够对装置良好地进行所需的处理。
第4发明如下所述:在第2发明的电子装置中,
对上述每个制造商固有地确定上述以每个制造商的装置为对象的代码后续的上述规定处理领域的代码和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根据它们来进行处理。由此,能够对装置良好地进行所需的每个制造商固有的处理。
第5发明如下所述:在第2发明的电子装置中,
从主装置传输上述以所有装置为对象的代码以及查询装置故障的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
从从属装置传输回答上述故障查询的信息。由此,能够实现可以容易地进行有问题的装置的鉴别。
第6发明如下所述:在第5发明的电子装置中,
在上述从属装置中设有上述装置故障的诊断部件;
对来自上述主装置的上述故障查询,将上述诊断部件的信息作为上述回答信息来传输。由此,能够实现可以容易地进行有问题的装置的鉴别。
第7发明如下所述:在第5发明的电子装置中,
在上述主装置中设有与外部的通信部件;
通过上述通信部件,传输上述以每个制造商的装置为对象的代码以及对上述每个制造商固有地确定的维修上述从属装置的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由此,能够用来自外部的通信来进行有问题的装置的鉴别或每个制造商固有的维修。
第8发明如下所述:在第1发明的电子装置中,
对应于IEEE1394接口的AV/C命令,
在上述AV/C命令的操作码的区间中设定上述规定的识别代码;并且
在上述AV/C命令的第1操作码中设定上述判别处理对象的代码,在第2操作码中设定上述规定处理领域的代码,而在第3操作码中设定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由此,能够用通用的接口来实现装置。
第9发明是一种电子装置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任意的数字接口设定规定的识别代码、判别处理对象的代码、规定处理领域的代码、以及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
在识别出上述识别代码时判别上述处理对象;
在上述处理对象包含自己时根据上述处理领域来执行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由此,能够通过数字接口容易地进行有问题的装置的鉴别或其维修。
第10发明如下所述:在第9发明的电子装置维修方法中,
在上述判别处理对象的代码中设定以所有装置为对象的代码、和以每个制造商的装置为对象的代码;
在判别出上述以所有装置为对象的代码、或上述以每个制造商的装置为对象的代码以自己为对象时,
执行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由此,能够对作为对象的装置良好地执行所需的处理。
第11发明如下所述:在第10发明的电子装置维修方法中,
通用地确定上述以所有装置为对象的代码后续的上述规定处理领域的代码和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根据它们来进行处理。由此,能够对装置良好地进行所需的处理。
第12发明如下所述:在第10发明的电子装置维修方法中,
对上述每个制造商固有地确定上述以每个制造商的装置为对象的代码后续的上述规定处理领域的代码和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根据它们来进行处理。由此,能够对装置良好地进行所需的每个制造商固有的处理。
第13发明如下所述:在第10发明的电子装置维修方法中,
从主装置传输上述以所有装置为对象的代码以及查询装置故障的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
从从属装置传输回答上述故障查询的信息。由此,能够实现可以容易地进行有问题的装置的鉴别。
第14发明如下所述:在第13发明的电子装置维修方法中,
上述从属装置诊断上述装置故障;
对来自上述主装置的上述故障查询,将上述诊断的结果作为上述回答信息来传输。由此,能够实现可以容易地进行有问题的装置的鉴别。
第15发明如下所述:在第13发明的电子装置维修方法中,
上述主装置与外部进行通信;
通过上述通信,传输上述以每个制造商的装置为对象的代码以及对上述每个制造商固有地确定的维修上述从属装置的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由此,能够用来自外部的通信来进行有问题的装置的鉴别或每个制造商固有的维修。
第16发明如下所述:在第9发明的电子装置维修方法中,
对应于IEEE1394接口的AV/C命令,
在上述AV/C命令的操作码中设定上述规定的识别代码;并且
在上述AV/C命令的第1操作码中设定上述判别处理对象的代码,在第2操作码中设定上述规定处理领域的代码,而在第3操作码中设定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由此,能够用通用的接口来实现处理。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示例结构图。
图2是整个系统的结构例方框图。
图3是视频记录再现装置的结构例方框图。
图4是音频记录再现装置的结构例方框图。
图5是音频再现装置的结构例方框图。
图6是电视接收机的结构例方框图。
图7是IEEE1394方式的帧结构的示例说明图。
图8是CRS架构的地址空间的结构的示例说明图。
图9是主要的CRS的位置、名称、作用的示例说明图。
图10是插头控制寄存器的结构例说明图。
图11是oMPR、oPCR、iMPR、iPCR的结构例说明图。
图12是插头、插头控制寄存器、传输信道的关系的示例说明图。
图13是描述符的分层结构的数据结构例说明图。
图14是描述符的数据结构例说明图。
图15是图14的世代ID的示例说明图。
图16是图14的列表ID的示例说明图。
图17是AV/C命令的叠层(スタック)模型的示例说明图。
图18是AV/C命令的命令和响应的关系的示例说明图。
图19是AV/C命令的命令和响应的关系的更详细的示例说明图。
图20是AV/C命令的数据结构的示例说明图。
图21是AV/C命令的具体例说明图。
图22是AV/C命令的命令和响应的具体例说明图。
图23是进行诊断的命令的数据结构的示例说明图。
图24是制造商特有的数据结构的示例说明图。
实施发明的最好形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一实施例。
首先,参照图2来说明本例的音像系统的整体结构例。即,例如如图2所示,假设对例如IEEE1394规定的总线9,连接例如A公司的视频记录再现装置100、B公司的音频记录再现装置200、C公司的音频再现装置300、D公司的电视接收机400等。然后将该系统中的例如电视接收机400作为控制总线9上的通信的控制器。此外,在该电视接收机400上设有通信部件,经互联网417等与外部进行连接。
图3是视频记录再现装置100的结构例方框图。本例的视频记录再现装置100是将被称为数字VCR(数字盒式录像机)的盒式录像带用作记录媒体、将图像信号或声音信号作为数字数据来记录、再现的装置。
作为记录系统的结构,将用视频记录再现装置100中内置的调谐器101接收规定的信道而得到的数字广播数据提供给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Group,运动图像专家组)编码器102,成为适合记录的方式、例如MPEG2方式的图像数据及声音数据。在接收到的广播数据是MPEG2方式的情况下,不用编码器102进行处理。
将用MPEG编码器102编码过的数据提供给记录再现部103,进行记录处理,将处理过的记录数据提供给旋转磁头鼓104内的记录头,记录到磁带盒105内的磁带上。
将从外部输入的模拟图像信号及声音信号用模拟/数字变换器106变换为数字数据后,用MPEG编码器102变为例如MPEG2方式的图像数据及声音数据,提供给记录再现部103,进行记录处理,将处理过的记录数据提供给旋转磁头鼓104内的记录头,记录到磁带盒105内的磁带上。
作为再现系统的结构,将用旋转磁头鼓104对磁带盒105内的磁带进行再现所得的信号用记录再现部103进行再现处理,得到图像数据及声音数据。将该图像数据及声音数据提供给MPEG解码器107,对例如MPEG2方式进行解码。将解码过的数据提供给数字/模拟变换器108,成为模拟图像信号及声音信号,输出到外部。
此外,视频记录再现装置100包括接口部109,用于连接到IEEE1394方式总线,能够将该接口部109从IEEE1394方式总线端得到的图像数据或声音数据提供给记录再现部103,记录到磁带盒105内的磁带上。此外,将从磁带盒105内的磁带再现的图像数据或声音数据从记录再现部103提供给接口部109,发送到IEEE1394方式总线端。
在经该接口部109进行传输时,在用该视频记录再现装置100记录到媒体(磁带)上的方式(例如上述MPEG2方式)、和在IEEE1394方式总线上传输的数据的方式不同时,也可以用视频记录再现装置100内的电路进行方式变换。
视频记录再现装置100中的记录处理或再现处理、及经接口部109进行的传输处理根据中央控制单元(CPU)110的控制来执行。在CPU110上连接有作为工作RAM的存储器111。此外,来自操作面板112的操作信息及红外线接收部113接收到的来自遥控装置的控制信息被提供给CPU110,进行与该操作信息或控制信息对应的动作控制。此外,在接口部109经IEEE1394方式总线接收到后述的AV/C命令等控制数据时,将该数据提供给CPU110,CPU110能进行对应的动作控制。
图4是音频记录再现装置200的结构例方框图。本例的音频记录再现装置200是将被称为MD(小盘)的树脂封装中收纳的光磁盘或光盘用作记录媒体、将声音信号等作为数字数据来记录、再现的装置。
作为记录系统的结构,用模拟/数字变换器201将从外部输入的模拟双声道声音信号变为数字声音数据。将变换过的数字声音数据提供给ATRAC(Adaptive Transform Acoustic Coding,自适应变换声学编码)编码器202,编码为用ATRAC方式压缩过的声音数据。此外,在从外部直接输入数字声音数据的情况下,将该输入声音数据不经模拟/数字变换器201而直接提供给ATRAC编码器202。将编码器202编码过的数据提供给记录再现部203,进行记录处理,根据该处理过的数据来驱动光学头(光ピックァップ)204,将数据记录到盘(光磁盘)205上。在记录时,通过未图示的磁头进行磁场调制。
作为再现系统的结构,用光学头204读出盘(光磁盘或光盘)205上记录的数据,用记录再现部203进行再现处理,得到用ATRAC方式压缩过的声音数据。将该再现声音数据提供给ATRAC解码器206,解码为规定的方式的数字声音数据,将该解码过的声音数据提供给数字/模拟变换器207,变换为双声道模拟声音信号并输出。此外,在直接将数字声音数据输出到外部的情况下,将ATRAC解码器206解码过的声音数据不经数字/模拟变换器207而直接输出。在图4的例子中,将模拟变换过的输出声音信号提供给放大器装置291,进行放大等声音输出处理,从连接的扬声器292、293输出双声道声音(音频)。
此外,音频记录再现装置200包括用于连接到IEEE1394方式总线上的接口部208,能够将该接口部208从IEEE1394方式总线端得到的声音数据经由ATRAC编码器202提供给记录再现部202,记录到盘205上。能够将从盘205再现的声音数据从记录再现部202经由ATRAC解码器206提供给接口部208,发送到IEEE1394方式总线端。
音频记录再现装置200中的记录处理或再现处理、及经接口部208进行的传输处理根据中央处理单元(CPU)210的控制来执行。在CPU210上连接有作为工作RAM的存储器211。此外,来自操作面板212的操作信息被提供给CPU210,进行与该操作信息对应的动作控制。此外,在接口部208经IEEE1394方式总线接收到后述的AV/C命令等控制数据时,将该数据提供给CPU210,CPU210能进行对应的动作控制。
图5是音频再现装置300的结构例方框图。本例的音频再现装置300是将被称为CD(紧致盘)的预先记录了数字声音数据的光盘用作记录媒体来再现的装置。
作为再现系统的结构,用光学头302读出光盘301上记录的数据,用再现部303进行再现处理,得到声音数据。将该再现声音数据提供给数字/模拟变换器304,变换为双声道模拟声音信号并输出。此外,在直接将数字声音数据输出到外部的情况下,将再现声音数据不经数字/模拟变换器304而直接输出。在图5的例子中,将输出声音信号提供给放大器装置291,进行放大等声音输出处理,从连接的扬声器292、293输出双声道声音(音频)。
此外,音频再现装置300包括用于连接到IEEE1394方式总线上的接口部305,能够将从光盘301再现的声音数据从再现部302提供给接口部305,发送到IEEE1394方式总线端。
音频再现装置300中的再现处理、及经接口部305进行的传输处理根据中央处理单元(CPU)310的控制来执行。在CPU310上连接有作为工作RAM的存储器311。此外,来自操作面板312的操作信息被提供给CPU310,进行与该操作信息对应的动作控制。此外,在接口部305经IEEE1394方式总线接收到后述的AV/C命令等控制数据时,将该数据提供给CPU310,CPU310能进行对应的动作控制。
图6是电视接收机400的结构例方框图。本例的电视接收机400是被称为数字电视接收机的、接收数字广播并显示的装置。
将用连接了未图示的天线的调谐器401接收规定的信道所得的数字广播数据提供给接收电路部402进行解码。将解码过的广播数据提供给多路分离部403,分离为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将分离出的图像数据提供给图像生成部404,进行接收处理,CRT驱动电路部405根据该处理过的信号来驱动阴极射线管(CRT)406,显示图像。此外,将用多路分离部403分离出的声音数据提供给声音信号再现部407,进行模拟变换、放大等声音处理,将处理过的声音信号提供给扬声器408并输出。
此外,电视接收机400包括用于连接到IEEE1394方式总线上的接口部409,能够将该接口部409从IEEE1394方式总线端得到的图像数据或声音数据提供给多路分离部403,用CRT406来显示图像,并且从扬声器408输出声音。此外,能够将调谐器401进行接收所得的图像数据或声音数据从多路分离部403提供给接口部409,发送到IEEE1394方式总线端。
电视接收机400中的显示处理及经接口部409进行的传输处理根据中央控制单元(CPU)410的控制来执行。在CPU410上连接有作为存储控制所需的程序等的ROM的存储器411及作为工作RAM的存储器412。此外,来自操作面板414的操作信息及红外线接收部415接收到的来自遥控装置的控制信息被提供给CPU410,进行与该操作信息或控制信息对应的动作控制。此外,在接口部409经IEEE1394方式总线接收到后述的AV/C命令等控制数据时,将该数据提供给CPU410,CPU410能进行对应的动作控制。在本例的电视接收机400的情况下,执行作为IEEE1394方式总线控制器的动作,CPU410能够执行用于其的处理。其所需的数据例如被存储在存储器411中。
此外,在本例的电视接收机400上,设有用于与电话线路等外部通信部件连接的接口部416。在图6的例子中,作为电话线路接口部,经公用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417与互联网等通信网连接。
接着,说明用连接了各设备100、200、300、400的IEEE1394方式总线9进行数据传输的处理。
图7是用IEEE1394连接的设备的数据传输的周期(サィクル)结构图。在IEEE1394中,数据被分割为分组,以125μS长度的周期为基准进行时分传输。该周期根据从具有周期主控(マスタ)功能的节点(总线上连接的某一个设备)提供的周期起始信号来形成。等时分组从所有周期的先头起确保传输所需的频带(是时间单位,但是被称为频带)。因此,在等时传输中,保证数据在一定时间内传输。但是,在发生传输差错的情况下,没有保护的机制,数据丢失。在各周期的等时传输未使用的时间内,根据仲裁的结果,在确保总线的节点发送异步分组的异步传输中,通过使用确认、及重试,能保证可靠的传输,但是传输的定时不一定。
为了使规定节点进行等时传输,该节点必须支持等时功能。此外,与等时功能对应的节点中的至少1个必须具有周期主控功能。此外,IEEE1394串行总线上连接的节点中的至少1个必须具有等时资源管理器(ァィソクロナスリソ一スマネ一ジヤ)的功能。
IEEE1394符合CSR(Control & Status Register,控制及状态寄存器)架构,具有ISO/IEC13213规定的64比特地址空间。图8是CRS架构的地址空间的结构说明图。高16比特是表示各IEEE1394上的节点的节点ID,其余48比特被用于指定给予各节点的地址空间。该高16比特进一步被分为10比特的总线ID和6比特的物理ID(狭义的节点ID)。所有比特为1的值被用于特别目的,因此能够指定1023个总线和63个节点。
低48比特规定的256兆兆字节(テラバィト)地址空间中高20比特规定的空间被分割为2048字节的CSR特有的寄存器或IEEE1394特有的寄存器等使用的初始化寄存器空间(Initial Register Space)、私有空间(Private Space)、及初始化存储器空间(Initial Memory Space)等,在该高20比特规定的空间是初始化寄存器空间的情况下,低28比特规定的空间被用作配置ROM(Configuration read only memory)、节点特有的用途使用的初始化单元空间(Initial Unit Space)、插头控制寄存器(Plug Control Register(PCRs))等。
图9是主要CRS的偏移量地址、名称、及作用的说明图。图9的偏移量表示离开初始化寄存器空间开始的地址FFFFF0000000h(最后附有h的数字表示是16进制)的偏移量地址。具有偏移量220h的带宽可用寄存器(Bandwidth Available Register)表示能够分配给等时通信的频带,只有作为等时资源管理器动作的节点的值有效。即,各节点都有图8的CSR,但是带宽可用寄存器只有等时资源管理器的有效。换言之,实质上,只有等时资源管理器具有带宽可用寄存器。在未向等时通信分配频带的情况下,在带宽可用寄存器中保存最大值,每分配一次频带,其值都减少。
偏移量224h至228h的信道可用寄存器(Channels Available Register)的各比特分别对应于信道号0至63,在比特是0的情况下,表示该信道已经被分配。只有作为等时资源管理器动作的节点的信道可用寄存器有效。
返回到图8,在初始化寄存器空间内的地址200h至400h中设有基于通用ROM(read only memory)格式的配置ROM。在配置ROM中,设有总线信息块、根目录、及单元目录。在总线信息块内的公司ID(Company ID)中,存储表示设备制造商的ID号。在芯片ID(Chip ID)中,存储该设备固有的、与其他设备不重复的世界上唯一的ID。
为了经接口来控制设备的输入输出,节点在图8的初始化单元空间内的地址900h至9FFh中具有IEC1883规定的PCR(Plug Control Register)。这是为了在逻辑上形成与模拟接口类似的信号路径而将插头这一概念实体化的结果。图10是PCR的结构说明图。PCR具有表示输出插头的oPCR(output PlugControl Register,输出插头控制寄存器)、表示输入插头的iPCR(input PlugControl Register,输入插头控制寄存器)。此外,PCR具有表示各设备固有的输出插头或输入插头的信息的寄存器oMPR(output Master Plug Register,输出主控插头寄存器)和iMPR(input Master Plug Register,输入主控插头寄存器)。各设备虽然不会分别具有多个oMPR及iMPR,但是可以根据设备的能力具有多个与各个插头对应的oPCR及iPCR。图10所示的PCR分别具有31个oPCR及iPCR。等时数据的流程通过操作与这些插头对应的寄存器来控制。
图11是oMPR、oPCR、iMPR、iPCR的结构图。图11A表示oMPR的结构,图11B表示oPCR的结构,图11C表示iMPR的结构,图11D表示iPCR的结构。在oMPR及iMPR的MSB端的2比特的数据速率能力(data ratecapability)中,存储表示该设备能够发送或接收的等时数据的最大传输速率的代码。oMPR的广播信道基(broadcast charnnel base)规定广播输出使用的信道的号码。
在oMPR的LSB端的5比特的输出插头数(number of output plugs)中,存储表示该设备具有的输出插头数、即oPCR数的值。在iMPR的LSB端的5比特的输入插头数(number of input plugs)中,存储该设备具有的输入插头数、即iPCR数的值。主扩展字段及辅助扩展字段是为将来的扩展而定义的区域。
oPCR及iPCR的MSB的联机(on-line)表示插头的使用状态。即,如果其值是1,则表示该插头联机,而如果是0,则表示脱机。oPCR及iPCR的广播连接计数器(broadcast connection counter)的值表示广播连接的有(1)或无(0)。oPCR及iPCR的具有6比特宽度的点对点连接计数器(point-to-pointconnection counter)具有的值表示该插头具有的点对点连接(point-to-pointconnection)的数目。点对点连接(所谓的p-p连接)是用于只在特定的1个节点和另一特定节点间进行传输的连接。
oPCR及iPCR的具有6比特宽度的信道数(channel number)具有的值表示连接该插头的等时信道的号码。oPCR的具有2比特宽度的数据速率(datarate)的值表示从该插头输出的等时数据分组的实际传输速率。oPCR的具有4比特宽度的开销ID(overhead ID)中存储的代码表示等时通信的开销(才一バ一)的带宽。oPCR的具有10比特宽度的净荷(payload)的值表示该插头能够处理的等时分组中包含的数据的最大值。
图12是插头、插头控制寄存器、及等时信道的关系图。这里,将IEEE1394方式总线上连接的设备表示为AV设备(AV-device)71~73。在AV设备73的通过oMPR规定了传输速率和oPCR数的oPCR[0]~oPCR[2]中,通过oPCR[1]指定了信道的等时数据被发送到IEEE1394串行总线的信道#1。在AV设备71的通过iMPR规定了传输速率和iPCR数的iPCR[0]和iPCR[1]中,AV设备71根据输入信道#1的传输速率和iPCR[0],来读入发送到IEEE1394串行总线的信道#1的等时数据。同样,AV设备72向oPCR[0]指定的信道#2发送等时数据,AV设备71从iPCR[1]指定的信道#2读入该等时数据。
这样,在通过IEEE1394串行总线连接的设备间进行数据传输,只是在本例的系统中,能利用作为经该IEEE1394串行总线连接的设备的控制命令而规定的AV/C命令集,来进行各设备的控制或状态的判断等。接着,说明该AV/C命令集。
首先,参照图13~图16来说明本例的系统中使用的AV/C命令集中的子单元标识符描述符(Subunit Identifier Descriptor)的数据结构。图13示出子单元标识符描述符的数据结构。如图13所示,子单元标识符描述符由分层结构的列表(リスト)来形成。所谓列表,例如,如果是调谐器,则表示能够接收的信道,而如果是盘,则表示其上记录的乐曲等。分层结构的最高层的列表被称为根列表,例如列表0为其下层的列表的根。其他列表也同样为根列表。根列表只存在对象数目个。这里,所谓对象,例如在总线上连接的AV设备是调谐器的情况下,是数字广播中的各信道等。此外,1层的所有列表共有公用的信息。
图14示出通用子单元标识符描述符(The General Subunit IdentifierDescriptor)的格式。在子单元描述符中,与功能有关的属性信息波作为内容来记述。描述符长度(descriptor length)字段不包含该字段本身的值。世代ID(generation ID)表示AV/C命令集的版本,其值例如为“00h”(h表示16进制)。这里,例如如图15所示,“00h”表示数据结构和命令是AV/C总规格(GeneralSpecification)的版本3.0。此外,如图15所示,除“00h”之外的所有值为将来的规格而保留。
列表ID大小(size of list ID)表示列表ID的字节数。对象ID大小(size ofobject ID)表示对象ID的字节数。对象位置大小(size of object position)表示控制时参照的情况下所用的列表中的位置(字节数)。根对象列表数(number ofroot object list)表示根对象列表的数目。根对象列表ID(root object list id)表示用于识别分别独立的各层的最高一级根对象列表的ID。
属于子单元的数据长度(subunit dependent length)表示属于后续子单元的数据字段(subunit dependent information)的字节数。属于子单元的数据字段是表示功能固有的信息的字段。制造商特有的数据长度(manufacturer dependentlength)表示后续的制造商特有的数据(manufacturer dependent infomation)字段的字节数。制造商特有的数据是表示厂商(制造商)的规格信息的字段。在描述符中没有制造商特有的数据的情况下,不存在该字段。
图16示出图14所示的列表ID的分配范围。如图16所示,“0000h至0FFFh”及“4000h至FFFFh”被作为用于将来规格的分配范围而保留。“1000h至3FFFh”及“10000h至列表ID的最大值”是为了识别功能类型的从属信息而准备的。
接着,参照图17~图22来说明本例的系统使用的AV/C命令集。图17示出AV/C命令集的叠层模型。如图17所示,物理层81、链路层82、事务层83、及串行总线管理84符合IEEE1394。FCP (Function Control protocol)85符合IEC61883。AV/C命令集86符合1394TA规格。
图18是图17的FCP85的命令和响应的说明图。FCP是用于进行IEEE1394方式总线上的设备(节点)的控制的协议。如图18所示,控制端是控制器,受控端是目标(タ一グット)。FCP的命令的发送或响应用IEEEl394的异步通信的写事务处理(ラィトトランザクション)在节点间进行。接受数据的目标为了进行接收确认,将确认发回到控制器。
图19是图18所示的FCP的命令和响应关系的更详细的说明图。经IEEEl394总线连接节点A和节点B。节点A是控制器,节点B是目标。节点A、节点B分别准备有各512字节的命令寄存器及响应寄存器。如图19所示,控制器通过向目标的命令寄存器93中写入命令消息来传达命令。相反,目标通过向控制器的响应寄存器92中写入响应消息来传达响应。对以上2个消息进行控制信息的收发。用FCP发送的命令集的种类被记入后述图20的数据字段的CTS中。
图20是AV/C命令的用异步传送模式传输的分组的数据结构。AV/C命令集是用于控制AV设备的命令集,CTS(命令集的ID)=“0000”。AV/C命令帧及响应帧用上述FCP在节点间进行收发。由于总线及AV设备没有负担,所以对命令的响应在100ms以内进行。如图20所示,异步分组的数据由水平方向32比特(=1个四字节组)构成。图中上段表示分组的首标部分,图中下段表示数据块。目的地(destination ID)表示发往地址。
CTS表示命令集的ID,在AV/C命令集中,CTS=“0000”。在分组是命令的情况下,C类型/响应(c type/response)字段表示命令的功能分类,而在分组是响应的情况下,表示命令的处理结果。命令大体地分,定义了4种:(1)从外部控制功能的命令(CONTROL)、(2)从外部查询状态的命令(STATUS)、(3)从外部查询是否支持控制命令的命令(GENERAL INQUIRY(是否支持opcode)及SPECIFIC INQUIRY(是否支持opcode及operands))、(4)请求将状态的变化通知给外部的命令(NOTIFY)。
响应按照命令的种类被发回。对控制(CONTROL)命令的响应有“未安装”(NOT IMPLEMENTED)、“接受”(ACCEPTED)、“拒绝”(REJECTED)、及“暂定”(INTERIM)。对状态(STATUS)命令的响应有“未安装”(NOTIMPLEMENTED)、“拒绝”(REJECTED)、“转移中”(IN TRANSITION)、及“稳定”(STABLE)。对从外部查询是否支持命令的命令(GENERAL INQUIRY及SPECIFIC INQUIRY)的响应有“已安装”(IMPLEMENTED)、及“未安装”(NOT IMPLEMENTED)。对请求将状态的变化通知给外部的命令(NOTIFY)的响应有“未安装”(NOT IMPLEMENTED)、“拒绝”(REJECTED)、“暂定”(INTERIM)、及“已变化”(CHANGED)。
子单元类型(subunit type)是为了指定设备内的功能而设的,例如分配磁带记录机/播放机(tape recorder/player)、调谐器(tuner)等。为了进行存在多个相同种类子单元的情况下的判别,用子单元ID(subunit id)作为判别号进行寻址。操作码(opcode)表示命令,操作数(operand)表示命令的参数。也准备了按照需要而附加的字段(additional operands)。在操作数后,按照需要来附加0数据等。数据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被用于数据传输时的差错校验。
图21示出AV/C命令的具体例。图21的左侧表示c类型/响应的具体例。图中上段表示命令,图中下段表示响应。向“0000”分配控制(CONTROL),向“0001”分配状态(STATUS),向“0010”分配特殊查询(SPECIFIC INQUIRY),向“0011”分配通知(NOTIFY),向“0100”分配一般查询(GENERALINQUIRY)。“0101至0111”为将来的规格而保留。此外,向“1000”分配未安装(NOT IMPLEMENTED),向“1001”分配接受(ACCEPTED),向“1010”分配拒绝(REJECTED),向“1011”分配“转移中”(IN TRANSITION),向“1100”分配已安装(IMPLEMENTED/STABLE),向“1101”分配状态变化(CHANGED),向“1111”分配暂定响应(INTERIM)。“1110”为将来的规格而保留。
图21的中央示出子单元类型的具体例。向“00000”分配视频监视器,向“00011”分配盘记录机/播放机,向“00100”分配磁带记录机/播放机,向“00101”分配调谐器,向“00111”分配摄像机,向“01010”分配BBS,向“11100”分配制造商特有的子单元类型(Vender unique),向“11110”分配特定的子单元类型(Subunit type extended to next byte)。向“11111”分配了单元,但是这被用于向设备本身发送的情况,例如可举出电源的通断等。
图21的右侧示出操作码(opcode)的具体例。对各子单元类型存在操作码表,这里,示出子单元类型是磁带记录机/播放机的情况下的操作码。此外,对每个操作码定义了操作数。这里,向“00h”分配制造商特有的值(Venderdependent),向“50h”分配搜索模式,向“51h”分配时间码,向“52h”分配ATN,向“60h”分配打开存储器,向“61h”分配存储器读出,向“62h”分配存储器写入,向“C1h”分配加载,向“C2h”分配录音,向“C3h”分配再现,向“C4h”分配倒带。
图22示出AV/C命令的命令和响应的具体例。例如,在向作为目标(消费者)的再现设备进行再现指示的情况下,控制器将图22A所示的命令送至目标。由于该命令使用AV/C命令集,所以CTS=“0000”。在ctype中,由于使用从外部控制设备的命令(CONTROL),所以c类型=“0000”(参照图21)。由于子单元类型是磁带记录机/播放机,所以子单元类型=“00100”(参照图21)。在id表示ID0的情况下,id=000。操作码为表示再现的“C3h”(参照图21)。操作数为表示正向(FORWARD)的“75h”。然后,如果被再现,则目标将图22B所示的响应发回到控制器。这里,由于“接受”(accepted)包含在响应中,所以响应=“1001”(参照图21)。除了响应,其他与图22A相同,所以省略其说明。
接着,说明根据基于如上所述的AV/C命令集的控制、用图2所示的系统结构来执行的处理的例子。在本例的情况下,图2所示的总线9上连接的设备在设备的动作上能够表示为图1所示的结构。
在图1中,设有作为主装置的控制器1、和作为从属装置的多个目标2(代表性地示出1个),这些控制器1和目标2之间例如通过IEEE1394总线9连接。控制器1例如是图2所示的电视接收机400,目标2例如相当于图2所示的视频记录再现装置100、音频记录再现装置200、音频再现装置300。但是在图1中,目标2的设备只示出1台。
在控制器1上,设有例如形成包含同步信号(周期起始)的信号、进行整个系统的控制的系统控制装置11。该系统控制装置11通过例如IEEE1394规定的接口(I/F)电路12连接到总线9。
此外,在上述目标2上,设有进行用该装置进行的任意的图像记录再现/盘再现/电视接收等处理的执行机构电路部21。该执行机构电路21由来自控制部22的信号来控制,并且该执行机构电路部21及控制部22通过例如IEEE1394规定的接口(I/F)电路12连接到总线9。此外,在通常的系统结构中,在控制器1上也并设任意目标装置的功能,进行同样处理的执行机构电路部13和控制部14通过接口电路12连接到总线9。
例如在执行机构电路部13、21间收发的声音或图像信号等以等时分组来传输。此外,相互控制控制部14、22的控制信号等以异步分组来传输。这些等时分组的传输信道的设定、或异步分组的传输的许诺及其定时的控制、或者用于区别各装置的识别代码(ID)的设定等在上述系统控制装置11中总括进行。
由此,控制器1和目标2之间、及任意目标2间相互的通信。例如在设控制器1为电视接收机400、设目标2为图像记录再现装置100的情况下,例如用执行机构电路部21再现出的图像信号通过接口电路23以总线3上的任意信道的等时分组来传输,该信号通过接口电路12被提供给执行机构电路部13。这样,例如用目标2的图像记录再现装置再现出的图像信号用作为控制器1的电视接收机来显示。
此外,在控制部14、22间相互进行控制的情况下,例如在作为异步分组第1行前半2字节上所设的终接端(写入目的地)装置识别代码的目的地ID(destination ID)上附加期望装置的识别代码。在该异步分组的数据字段上配置上述各种控制数据,通过接口电路12、23发送到总线9。
此外,在接收端的接口电路12、23中,判断上述异步分组的识别代码(destination ID)是否与自己装置的识别代码一致。在判断为一致时,该分组上配置的控制数据被写入到控制部14、22指定的地址(destination offset)。由此,在控制部14、22中,进行基于这些数据的控制。
这样,例如在控制部14、22间相互进行控制。根据这些控制,例如在执行机构电路部13、21间进行期望的声音或图像信号等的收发。由此,能够进行下述等控制:将例如图像记录再现装置的再现信号显示到电视接收机上,或者将音频再现装置的再现信号送至音频记录再现装置进行配音,并且能够只用一个装置的操作来执行这些控制。
因此,在该系统中,在例如控制器1的系统控制装置11上还设有与外部的通信部件15。通过该通信部件15进行与例如任意制造商的服务站等之间的通信。由此,例如能够通过系统控制装置11及总线9从例如制造商的服务站访问各装置。通过经所谓的互联网进行这种通信,能够实现高效率的通信。
在该系统中,在上述目标2的执行机构电路部21和控制部22上还设有检测各自故障的检测部件24、25。此外,这种检测故障的检测部件16、17也分别设在控制器1的执行机构电路部13和控制部14上。此外,在上述通信部件15和系统控制装置11上,也设有检测各自故障的检测部件18、19。这些检测部件16~19、24、25通过接口电路12、23连接到总线9。
在该系统中,能够根据通过例如上述通信部件15的指示,或者根据任意装置上所设的开关(未图示)等的操作,用例如IEEE1394接口来良好地进行上述各装置的故障检测。即,在此情况下,使用例如IEEE1394接口的AV/C命令符合的ICE61883规定的功能控制协议(Function Control Protocol)。
功能控制协议(FCP)规定的异步分组的结构是已经由图20所示的分组结构。
在该功能控制协议帧(FCP帧)中,新定了服务(SERVICE)命令。即,该服务(SERVICE)命令例如是上述操作码(opcode),从未定的值中用任意值来规定。该值被定为例如IEEE1394的规定,使其被所有制造商通用。
在该服务(SERVICE)操作码(opcode)后续的操作数[0]中,设有表示服务类型(type)的代码。这里,在该代码中,设有例如16进制值(0016)表示各公司通用,设有值(1016)表示制造商特有(Vender dependent),等等。此外,在操作数[1]中,设有与类型(type)对应的数据长度(type dependent length)的数值。
此外,在操作数[2]中,设有表示类别的代码。这里,在该代码中设有例如16进制值(0016)表示诊断(diagnose),设有值(1016)表示服务(service),等等。在操作数[3]以下,设有与类别对应的字段(category dependent field)。
因此,在进行例如装置故障检测的情况下,例如如图23所示,设操作码为服务(SERVICE),设操作数[0]的服务类型为各公司通用(common),设操作数[1]对应的数据长度为任意数值,设操作数[2]的类别为诊断(diagnose),在操作数[3]中设有差错代码。
这种分组被从例如上述控制器1的系统控制装置11依次发送到控制器1或目标2的各检测部件16~19、24、25,对此,从各检测部件16~19、24、25将各自的故障信息回送到系统控制装置11。实际上,例如在上述操作数[3]中设有值(FFFF16)从系统控制装置11进行发送,对此,从检测部件16~19、24、25回送规定的差错代码。
这样,来自各检测部件16~19、24、25的故障信息被收集到系统控制装置11。由此,在现有系统中,例如在总线100上连接A公司的视频记录再现装置100、B公司的音频记录再现装置200、C公司的音频再现装置300、D公司的电视接收机400等而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即使在用肉眼不能判断哪个装置有问题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进行上述故障检测的处理来判断有问题的装置。
这样,根据上述装置,在经例如IEEE1394接口连接多个装置的系统中,能够判断用肉眼不能判断的发生故障的装置,通过向判别出的装置的制造商委托维修,能够迅速地实施装置的维修而不浪费无用的劳力。上述各操作数中所设的值也可以被定为例如IEEE1394的规定,使其被所有制造商通用。
在如上所述判别出有问题的装置后,例如如图24所示,设上述操作数[0]的服务类型为制造商特有(Vender dependent),能够用更详细的故障检测或设定值变更等数据处理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装置维修等。即,在图24中,设操作数[0]的服务类型为制造商特有(Vender dependent),设操作数[1]对应的数据长度为任意数值。
此外,在操作数[2]~[4]中设有规定的制造商识别代码(Vender ID)。该制造商识别代码例如已经被定为IEEE1394的规定。设操作数[5]以下为制造商特有的数据区域(Vender ID dependent field),设有各制造商设定的用于详细故障检测或装置维修的数据等。
这样,能够用例如判别为发生故障的装置的、制造商的更详细的故障检测或设定值变更等数据处理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装置维修等。在例如上述控制器1上设有通信部件15的情况下,能够例如通过互联网来传输上述用于详细的故障检测或装置维修的数据等,进行上述装置的详细的故障检测或装置维修。
即,例如在图2中将D公司的电视接收机400作为控制器、在该电视接收机400上设有通信部件并与互联网等进行连接的情况下,首先最初连接D公司的服务主页,进行发生故障的装置的检测。然后在判别出发生故障的装置后,连接到该装置的制造商的服务主页,传输规定的数据等,进行详细的故障检测或装置的维修等。
在传输上述用于详细的故障检测或装置维修的数据等时,例如通过附加上述制造商识别代码来进行,能够防止对其他公司的装置实施错误处置。此外,在从外部访问与服务有关的大量信息的情况下,对各装置定义服务用的AV/C描述符。
此外,在这些数据服务中,能够用例如IEEE1394规定的AV/C打开/读/写描述符(OPEN/READ/WRITE Descriptor)命令来进行。此外,在程序的修正等送入大量数据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AV/C管理的异步连接(AV/C ManagedAsynchronous Connections)。
此外,在这些命令的发送接收及数据的发送接收中,希望按照必要性来进行对方的认证及代码的加密等,从而确保机密性。在此情况下,认证及加密的密钥的交换等可以用例如IEEE1394规定的AV/C安全命令(AV/C SecurityCommand)来进行。
因此,在该装置中,通过在数字接口上设定规定的识别代码、判别处理对象的代码、规定处理领域的代码、以及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能够用这些代码进行装置的故障检测或其维修,能够容易地进行有问题的装置的鉴别或其维修。
由此,在使用现有数字接口来连接多个装置的系统中,有时在发生故障时不能鉴别有问题的装置,在此情况下,解决故障要消耗许多无用的劳力,而根据本发明则能够容易地解决这些问题。
即,对应于设定了规定的识别代码、判别处理对象的代码、规定处理领域的代码、以及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的规定的数字接口,包括:识别识别代码的部件;在识别出识别代码时判别处理对象的部件;以及在处理对象包含自己时根据处理领域来执行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的处理部件,从而能够实现可以容易地进行有问题的装置的鉴别或其维修的装置。
此外,对任意的数字接口设定规定的识别代码、判别处理对象的代码、规定处理领域的代码、以及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在识别出上述识别代码时判别上述处理对象;在上述处理对象包含自己时根据处理领域来执行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从而能够实现可以容易地进行有问题的装置的鉴别或其维修的装置。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16)

1、一种电子装置,对应于设定了规定的识别代码、判别处理对象的代码、规定处理领域的代码、以及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的规定的数字接口,包括:
识别上述识别代码的部件;
在识别出上述识别代码时判别上述处理对象的部件;以及
在上述处理对象包含自己时根据上述处理领域来执行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的处理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判别处理对象的代码中设定以所有装置为对象的代码、和以每个制造商的装置为对象的代码;
在判别出上述以所有装置为对象的代码、或上述以每个制造商的装置为对象的代码以自己为对象时,
执行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用地确定上述以所有装置为对象的代码后续的上述规定处理领域的代码和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根据它们来进行处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上述每个制造商固有地确定上述以每个制造商的装置为对象的代码后续的上述规定处理领域的代码和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根据它们来进行处理。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主装置传输上述以所有装置为对象的代码以及查询装置故障的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
从从属装置传输回答上述故障查询的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从属装置中设有上述装置故障的诊断部件;
对来自上述主装置的上述故障查询,将上述诊断部件的信息作为上述回答信息来传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主装置中设有与外部的通信部件;
通过上述通信部件,传输上述以每个制造商的装置为对象的代码以及对上述每个制造商固有地确定的维修上述从属装置的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IEEE1394接口的AV/C命令,
在上述AV/C命令的操作码的区间中设定上述规定的识别代码;并且
在上述AV/C命令的第1操作码中设定上述判别处理对象的代码,在第2操作码中设定上述规定处理领域的代码,而在第3操作码中设定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
9、一种电子装置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任意的数字接口设定规定的识别代码、判别处理对象的代码、规定处理领域的代码、以及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
在识别出上述识别代码时判别上述处理对象;
在上述处理对象包含自己时根据上述处理领域来执行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判别处理对象的代码中设定以所有装置为对象的代码、和以每个制造商的装置为对象的代码;
在判别出上述以所有装置为对象的代码、或上述以每个制造商的装置为对象的代码以自己为对象时,
执行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用地确定上述以所有装置为对象的代码后续的上述规定处理领域的代码和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根据它们来进行处理。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上述每个制造商固有地确定上述以每个制造商的装置为对象的代码后续的上述规定处理领域的代码和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根据它们来进行处理。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主装置传输上述以所有装置为对象的代码以及查询装置故障的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
从从属装置传输回答上述故障查询的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从属装置诊断上述装置故障;
对来自上述主装置的上述故障查询,将上述诊断的结果作为上述回答信息来传输。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主装置与外部进行通信;
通过上述通信,传输上述以每个制造商的装置为对象的代码以及对上述每个制造商固有地确定的维修上述从属装置的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
16、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维修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IEEE1394接口的AV/C命令,
在上述AV/C命令的操作码中设定上述规定的识别代码;并且
在上述AV/C命令的第1操作码中设定上述判别处理对象的代码,在第2操作码中设定上述规定处理领域的代码,而在第3操作码中设定上述用于进行处理的信息。
CNB008008523A 1999-04-02 2000-04-03 电子装置及其维修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264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96835/1999 1999-04-02
JP9683599 1999-04-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4618A true CN1304618A (zh) 2001-07-18
CN1192640C CN1192640C (zh) 2005-03-09

Family

ID=14175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00852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2640C (zh) 1999-04-02 2000-04-03 电子装置及其维修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804795B1 (zh)
EP (1) EP1085770A4 (zh)
KR (1) KR100715881B1 (zh)
CN (1) CN1192640C (zh)
WO (1) WO2000060877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23017A (zh) * 2014-07-01 2016-02-10 西部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异常检测装置、通信异常检测方法以及程序
CN106103772A (zh) * 2014-03-24 2016-11-09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钢轨及其制造方法
CN107463999A (zh) * 2017-08-14 2017-12-12 南宁学院 一种基于通讯平台的水电设备报修处理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64050B2 (ja) * 2000-06-28 2005-06-2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接続復旧装置
EP1229450A1 (en) * 2001-01-31 2002-08-07 Sony International (Europe) GmbH Diagnostic method and system
US6944704B2 (en) * 2001-10-04 2005-09-13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tilizing extended AV/C command frames including status inquiry, notify inquiry and control inquiry command types
JP2004236194A (ja) * 2003-01-31 2004-08-19 Toshiba Corp 映像データ記録装置及び映像データ記録方法
US20070174664A1 (en) * 2006-01-04 2007-07-26 Ess Data Recovery, Inc. Data recovery application
CN102136248B (zh) * 2010-12-10 2016-03-23 深圳市中庆微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报障的led控制装置和led控制系统
CN104883624A (zh) * 2015-05-15 2015-09-0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终端的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3727091A (zh) * 2021-07-12 2021-11-30 深圳市有为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用于视频终端的视频输入通道测试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85097A (ja) * 1983-04-04 1984-10-20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自己診断機能付メモリ装置
US5699505A (en) * 1994-08-08 1997-12-16 Unisy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collecting diagnostic information from a computer system
EP0756276B1 (en) 1995-07-28 2001-09-19 Sony Corporation Consumer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operation thereof
JPH0944354A (ja) * 1995-07-28 1997-02-14 Sony Corp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動作制御方法
JPH09261550A (ja) * 1996-03-27 1997-10-03 Sony Corp Av機器の稼働管理システム
US5940074A (en) * 1996-06-03 1999-08-17 Webtv Networks, Inc. Remote upgrade of software over a network
US6259442B1 (en) * 1996-06-03 2001-07-10 Webtv Networks, Inc. Downloading software from a server to a client
JP3675042B2 (ja) * 1996-07-04 2005-07-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交換機、遠隔保守装置およびそれらの方法
EP0841776A1 (en) 1996-11-12 1998-05-13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thereof
JPH10200555A (ja) * 1996-11-12 1998-07-31 Sony Corp 伝送方法、受信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JP3782236B2 (ja) * 1998-06-16 2006-06-07 ヤンマー農機株式会社 廃棄食品等の固体残渣の乾燥処理装置
DE19842593C2 (de) * 1998-09-17 2001-05-03 Abb Patent Gmbh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s Busmasters an einem Feldbus
US6169725B1 (en) * 1998-10-30 2001-01-02 Sony Corporation Of Jap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storation of internal connections in a home audio/video system
WO2000029927A2 (en) * 1998-11-19 2000-05-25 X/Net Associates, Inc.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ading instructions into an executing process
US6467065B1 (en) * 1999-07-09 2002-10-1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aster/slave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03772A (zh) * 2014-03-24 2016-11-09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钢轨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23017A (zh) * 2014-07-01 2016-02-10 西部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异常检测装置、通信异常检测方法以及程序
CN105323017B (zh) * 2014-07-01 2018-09-21 西部电机株式会社 通信异常检测装置、通信异常检测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07463999A (zh) * 2017-08-14 2017-12-12 南宁学院 一种基于通讯平台的水电设备报修处理方法
CN107463999B (zh) * 2017-08-14 2020-06-23 南宁学院 一种基于通讯平台的水电设备报修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085770A4 (en) 2004-09-22
EP1085770A1 (en) 2001-03-21
WO2000060877A1 (en) 2000-10-12
US6804795B1 (en) 2004-10-12
KR20010071380A (ko) 2001-07-28
CN1192640C (zh) 2005-03-09
KR100715881B1 (ko) 2007-05-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1448C (zh) 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和输出设备
CN1192640C (zh) 电子装置及其维修方法
CN1149796A (zh) 数据通信方法
CN1214588C (zh) 传送方法、传送装置及传送系统
CN1184786C (zh) 数据通信系统、方法、装置和数字接口
US20050172042A1 (en) Audio visual system having a serial bus for identifying devices connected to the external terminals of an amplifier in the system
CN1150721C (zh) 网络连接识别方法及网络连接终端装置
US7702842B2 (en) Relay device, relay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CN1174583C (zh) 设备控制方法、传输装置
CN1193568C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通信系统
CN1193544C (zh)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JP2001251325A (ja) 情報通信装置、及び情報通信方法
US20020046311A1 (en) Communications controlling method,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318239A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215682C (zh) 数据发送/接收设备,数据发送/接收方法和传输系统
JP4419539B2 (ja) 電子機器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197019C (zh) 信息控制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控制系统
CN146154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数据传输设备
CN1339895A (zh) 通信控制方法、通信系统及其通信装置
CN1318169A (zh) 信息处理装置和方法以及信息处理系统
WO2000069122A1 (fr) Procede de reconnaissance a la connexion reseau, systeme de reseau et terminal a connexion reseau
EP109849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MXPA01000270A (en) Network connection recognizing method and network-connected terminal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6892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