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0778C - 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0778C
CN1300778C CNB2004100453402A CN200410045340A CN1300778C CN 1300778 C CN1300778 C CN 1300778C CN B2004100453402 A CNB2004100453402 A CN B2004100453402A CN 200410045340 A CN200410045340 A CN 200410045340A CN 1300778 C CN1300778 C CN 130077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ush
phase
sampling
pul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4534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73948A (zh
Inventor
下田吉隆
清水晃
俵木祐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one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Pione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oneer Corp filed Critical Pione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73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739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0077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077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4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sensing features on the record carrier other than the transducing track ; sensing signals or marks recorded by another method than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LAUTOMATIC CONTROL, STARTING, SYNCHRONISATION OR STABILISATION OF GENERATORS OF ELECTRONIC OSCILLATIONS OR PULSES
    • H03L7/00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 H03L7/06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using a reference signal applied to a frequency- or phase-locked loop
    • H03L7/08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 H03L7/081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provided with an additional controlled phase shifter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LAUTOMATIC CONTROL, STARTING, SYNCHRONISATION OR STABILISATION OF GENERATORS OF ELECTRONIC OSCILLATIONS OR PULSES
    • H03L7/00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 H03L7/06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using a reference signal applied to a frequency- or phase-locked loop
    • H03L7/16Indirect frequency synthesis, i.e. generating a desired one of a number of predetermined frequencies using a frequency- or phase-locked loop
    • H03L7/18Indirect frequency synthesis, i.e. generating a desired one of a number of predetermined frequencies using a frequency- or phase-locked loop using a frequency divider or counter in the loop
    • H03L7/183Indirect frequency synthesis, i.e. generating a desired one of a number of predetermined frequencies using a frequency- or phase-locked loop using a frequency divider or counter in the loop a time difference being used for locking the loop, the counter counting between fixed numbers or the frequency divider dividing by a fixed numb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6Rewritabl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8Write-onc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一种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100),在诸如DVD-RW之类的具有以预定频率摆动的记录轨道的光盘(1)上执行信息记录与重放。该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包括:光学拾取器(2),其将激光照射到光盘上,并且接收通过光盘反射的激光,以对应激光输出电信号;推挽信号产生单元(4),其包括用于执行采样保持处理的采样保持单元,并且从电信号中产生非采样保持推挽信号与采样保持推挽信号;采样保持电路,其采样与保持推挽信号;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其在记录期间基于采样保持推挽信号,并且在重放期间基于非采样保持推挽信号,产生与摆动信号同步的记录时钟(CK);以及相位调节单元,其调节非采样保持推挽信号与采样保持推挽信号的相位。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其在光盘上记录信息,并且重放已记录的信息。
背景技术
已公知:一种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其在诸如DVD-R/RW之类的光盘上记录信息,并且重放已记录的信息。在诸如DVD-R/RW之类的光盘的信息记录表面上,形成了作为记录轨道的沟轨与邻接沟轨的岸轨。岸轨具有导引轨道的功能,用于将用来记录与重放的光束照射到沟轨。在岸轨上,形成了预凹坑,其指示包括关于光盘的地址信息等的预置信息。对应光盘的额定旋转速度,沟轨还以一定频率摆动。在光盘从工厂装运以前,形成了预凹坑与摆动的沟轨。
在记录信息时,诸如DVD-R/RW之类的光盘的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检测指示上述沟轨的摆动频率的摆动信号,并且基于摆动信号,控制光盘以预定速度旋转。并且,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检测在光盘上的预凹坑,并且得到预置信息。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基于预置信息,设定光束的最优输出,并且从预置信息中得到光盘上的地址信息以决定光盘上记录信息的记录位置,然后记录该信息。
上述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通过光学拾取器发射光束用于记录与重放信息,并且接收来自光盘的返回光以输出电信号。岸轨的具有摆动频率的摆动信号从光学拾取器输出的电信号中产生,并且用于记录信息的记录时钟信号基于摆动信号产生。更具体地说,在记录信息时,在记录信号的间隙部分中摆动信号电平被采样保持电路采样,采样的电平在记录信号的标记部分中保持。基于采样保持电路的输出,产生记录时钟信号。另一方面,在重放信息时,记录时钟信号基于摆动信号产生而没有利用采样保持电路。
编号为No.11-345462的日本专利申请未决公开了如上所述基于摆动信号,产生记录时钟信号的一种方法,并且通过利用记录时钟信号在光盘上记录信息(也称作“同步记录”)。
然而,如果采样保持处理在记录信息中应用于从光盘检测的摆动信号,则由于孔径角(aperture),因此摆动信号在采样保持处理以后出现相位延迟。另一方面,由于采样保持处理在重放信息中没有应用于摆动信号,因此没有出现相位延迟。因此,当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的模式从信息重放模式改变到信息记录模式时,摆动信号出现相位偏差,该摆动信号为产生记录时钟信号的来源。产生的记录时钟信号由于相位偏差,暂时出现频率的变化,并且记录时钟信号变得不稳定。由于光盘上记录的信息与记录时钟信号同步执行,因此如果记录时钟信号不稳定,则光盘上记录的信息的精确度降低。结果,重放中可出现诸如重放错误比率的恶化之类的问题。即将模式从信息重放模式改变为信息记录模式时,信息记录暂时变得不稳定,并且可降低记录精确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得到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即使在从重放到记录的转换时刻,该设备也能够稳定地产生记录时钟并且以高精确度执行同步的记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盘的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该光盘包括以预定频率摆动的记录轨道,所述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包括:光学拾取器,其将激光照射到光盘上,并且接收通过光盘反射的激光,以对应激光输出电信号;推挽信号产生单元,其包括用于执行采样保持处理的采样保持单元,并且从电信号中产生非采样保持推挽信号与采样保持推挽信号,该推挽信号包括记录轨道的摆动信号分量;记录时钟产生单元,其在记录期间基于采样保持推挽信号,并且在重放期间基于非采样保持推挽信号,产生与摆动信号同步的记录时钟;以及相位调节单元,其调节非采样保持推挽信号与采样保持推挽信号的相位。
上述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通过具有以预定频率摆动的记录轨道的光盘,比如DVD-R与DVD-RW,执行信息的记录与重放。光学拾取器用作为记录光或重放光的激光照射光盘,并且通过光电探测器等接收返回光,以对应已接收的光通量输出电信号。基于该电信号,产生推挽信号。通过来自光盘记录轨道的径向两端的返回光通量的差值,可计算推挽信号,并且该推挽信号包括记录轨道的摆动信号分量。因此,例如,与摆动信号同步的记录时钟基于推挽信号,由PLL电路产生。
通过利用采样保持推挽信号产生记录时钟,用于在记录期间通过记录脉冲波形,去除光调制部分,并且在重放期间通过利用非采样保持推挽信号,产生该记录时钟。然而,由于相位延迟由采样保持处理引起,因此,在记录与重放期间,记录时钟信号的相位出现偏差。因此,采样保持推挽信号与非采样保持推挽信号的相位由相位调节单元调节。因此,在记录与重放期间,可去除记录时钟信号的相位偏差。这样,在从重放模式到记录模式切换时,防止记录时钟的波动是可能的,并且可以高精确度稳定地执行记录。
相位调节单元可以是延迟电路,其将非采样保持推挽信号延迟与由采样保持处理引起的相位延迟量对应的延迟量。因此,可调节通过延迟电路延迟的采样保持推挽信号与推挽信号的相位。
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可包括开关单元,其在记录期间将采样保持推挽信号提供到记录时钟产生单元,并且在重放期间将延迟电路的输出信号提供到记录时钟产生单元。通过开关单元,在记录与重放期间,切换用于产生记录时钟的推挽信号是可能的。
延迟电路的延迟量可关联采样保持处理中的保持周期而设定。采样保持处理中保持周期长度影响由采样保持处理引起的相位延迟量。因此,如果延迟电路的延迟量关联采样保持处理中的保持周期而设定,则可设定适当的延迟量。
相位调节单元可包括:一单元,其在记录期间测量由采样保持处理引起的相位延迟量;以及一单元,其基于测量的相位延迟量,设定延迟电路的延迟量。这样,由于在实际记录期间测量由采样保持处理引起的相位延迟量,因此可对应测量的值改变延迟电路的延迟量。因此,设定适当的延迟量总是可能的。
在一实施例中,记录时钟产生单元可包括:摆动信号产生单元,其从推挽信号中产生摆动信号;以及PLL电路,其产生与摆动信号同步的时钟信号。PLL电路可包括:相位比较器,其比较摆动信号的相位与记录时钟信号的分频信号的相位;以及振荡器,其根据相位比较器的输出信号,改变记录时钟信号的频率。相位调节单元可包括加法器,其将与记录期间由采样保持处理引起的相位延迟量对应的补偿电压加到相位比较器的输出信号上。
这样,摆动信号从推挽信号中产生,并且记录时钟信号基于摆动信号,通过PLL电路产生。PLL电路建立了摆动信号与记录时钟信号的相位同步。由于摆动信号在记录期间,基于采样保持推挽信号产生,因此摆动信号的相位出现延迟。然而,通过将对应延迟量的补偿电压加到相位比较器的输出,在PLL中校正了相位延迟量。因此,去除了由采样保持处理引起的相位延迟的效应,并且记录时钟的稳定产生是可能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记录时钟产生单元可包括:摆动信号产生单元,其从推挽信号中产生摆动信号;以及PLL电路,其产生与摆动信号同步的时钟信号。PLL电路可包括:相位比较器,其比较摆动信号的相位与记录时钟信号的分频信号的相位;以及振荡器,其根据相位比较器的输出信号,改变记录时钟信号的频率。相位调节单元可包括移相器,其将分频信号的相位移动与在记录期间由采样保持处理引起的相位延迟量对应的相位量。
这样,摆动信号从推挽信号中产生,并且记录时钟信号基于摆动信号,通过PLL电路产生。PLL电路建立了摆动信号与记录时钟信号的相位同步。由于摆动信号在记录期间,基于采样保持推挽信号产生,因此摆动信号的相位出现延迟。然而,通过将对应延迟量的相位量的相位移给予记录时钟的分频信号,在PLL中校正了相位延迟量。因此,去除了由采样保持处理引起的相位延迟的效应,并且记录时钟的稳定产生是可能的。
推挽信号产生单元可从电信号中产生推挽信号,并且通过采样保持单元,采样与保持产生的推挽信号以产生采样保持推挽信号。可选地,推挽信号产生单元可通过采样保持单元,采样与保持电信号以产生采样保持电信号,并且可从采样保持电信号中产生采样保持推挽信号。
当结合简单描述如下的附图阅读时,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通过下列详细的描述,本发明的本质、实用性与进一步的特性将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的示意配置的框图。
图2是示出了图1中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的每个部分的波形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记录时钟产生单元的示意配置的框图。
图4是说明由采样保持电路引起的相位延迟的示意图。
图5是说明在记录的开始时间由相位延迟引起记录时钟的波动的示意图。
图6A与图6B是说明决定延迟电路中设定的延迟量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7A到图7C是示出了延迟电路中设定的延迟量与采样保持周期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修改的记录时钟产生单元的示意配置的框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记录时钟产生单元的示意配置的框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记录时钟产生单元的示意配置的框图。
图11是示出了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的修改的示意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参照附图描述如下。
[第一实施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的示意配置。根据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在诸如DVD-R与DVD-RW之类的光盘上记录信息,并且重放已记录的信息。然而,由于本发明特征在于:在信息记录期间产生记录时钟,因此图1主要示出了涉及信息记录的配置元件,并且忽略了涉及信息重放的配置元件的详细示例与说明。
如图1所示,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100包括光学拾取器2、前置放大器3、推挽信号产生单元4、伺服信号产生单元5、CPU 6、LD驱动器7、策略转换器8、重放系统9、推挽信号处理/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在下文中,简称“记录时钟产生单元”)以及DVD编码器单元20。
光学拾取器2包括诸如激光二极管之类的光源与光电探测器。光学拾取器2用从光源发射作为记录光与重放光的激光照射光盘1,并且通过光电探测器接收来自光盘1的返回光,以对应已接收的光通量输出电信号。例如,作为光电探测器,利用了具有四个光接收元件的四倍光电探测器,所述四个光接收元件分别以光盘1的径向与切向排列成直线。光学拾取器2的光电探测器将对应四个光接收元件的每个已接收的光通量的电信号提供到前置放大器3。
前置放大器3放大来自光接收元件的电信号,并且将该信号提供到推挽信号产生单元4、伺服信号产生单元5与重放系统9的每个。
推挽信号产生单元4计算每个来自光电探测器的四个光接收元件中以切向方向排列成直线的两个光接收元件的电信号的总和,并且将这两个和信号的差值提供到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作为所谓的推挽信号S1。推挽信号S1包括指示光盘1上沟轨的摆动的摆动信号。例如,在DVD-R的情况下,摆动信号的频率为140.65KHz。
伺服信号产生单元5接收来自光电探测器的四个光接收元件的电信号,并且通过预定的算术运算产生各种伺服信号,比如聚焦伺服信号、跟踪伺服信号、滑动(sled)伺服信号、主轴伺服信号等。基于这些伺服信号,伺服信号产生单元5控制光学拾取器2的滑动机构、致动器与控制光盘1的旋转的主轴电动机。
DVD编码器单元20包括编码器、采样保持(在下文中,由“S/H”表示)脉冲产生单元、记录/重放切换信号产生单元等。DVD编码器单元20中的编码器接收来自外部的记录数据,并且产生对应记录数据并且与记录时钟CK同步的NRZI信号,以将NRZI信号提供到策略转换器8。S/H脉冲产生单元产生指示记录数据的标记周期与间隙周期的S/H脉冲信号S2,并且将信号提供到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基于来自CPU 6的记录/重放指令,DVD编码器单元20中记录/重放切换信号产生单元产生指示记录模式与重放模式之一的记录/重放切换信号S4。
基于从DVD编码器单元20接收的NRZI信号S3,策略转换器8根据预定的写策略,产生记录脉冲信号S5,并且将信号提供到LD驱动器7。例如,作为写策略,已公知:多脉冲型写策略由一个顶脉冲与对应记录数据长度的一些多脉冲形成。然而,本发明可应用于各种写策略。LD驱动器7根据记录脉冲信号S5,驱动光学拾取器2的激光二极管以发射记录激光。
基于从推挽信号产生单元4提供的推挽信号S1、从DVD编码器单元20提供的S/H脉冲信号S2以及记录/重放切换信号S4,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产生包括在推挽信号中与摆动信号同步的记录时钟CK,并且将记录时钟CK提供到DVD编码器单元20。应当注意: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是本发明的中心部分,其将随后详细说明。
CPU 6控制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100的整个操作。例如,在信息的记录期间,CPU 6控制DVD编码器单元20与伺服信号产生单元5以在光盘1的预定部分记录此记录数据。通过检测记录指令与用户输入到没有示出的输入设备的重放指令并且将这些指令提供到DVD编码器单元20,CPU 6使得DVD编码器单元20能够产生记录/重放切换信号S4。
重放系统9包括没有示出的解码器,并且该解码器从光电探测器的四个光接收元件产生合计的电信号作为重放信号。然后,重放系统9通过解码器,将必需的解码处理应用于重放信号以输出作为重放数据的信号。
由于制造中的不规则等,因此光盘的旋转中心通常偏离。这称作光盘的“离心”。伴随离心,光学拾取器2追踪的轨道的线速度改变。然而,在上述配置中,由于与光盘上预先记录的摆动信号同步产生记录时钟信号,并且通过利用时钟信号执行该记录,因此期望数据可记录在光盘上期望位置,而不考虑由离心引起的线速度的变化。并且,可以高精确度决定记录的开始与结束位置。因此,当邻接数据已记录其中的区域额外地记录数据时,可减少不能记录的无用区域,并且可实现高密度记录。
其次,将说明每个信号的波形。图2示出了图1中示出的每个信号的波形。该例子利用上述多脉冲型写策略。由顶脉冲与多个多脉冲形成的记录脉冲信号S5对应NRZI信号S3产生。激光二极管根据记录脉冲信号S5,发射激光,并且具有标记部分与间隙部分的记录标记在光盘上形成。
在图2中,推挽信号S1的等级电平变化指示摆动信号部分。在信息的记录期间,如图2所示,由于从激光二极管发射的激光通过记录脉冲信号S5的脉冲波形为光调制的,因此来自光盘的返回光波形也为光调制的。因此,在对应记录标记的标记部分MK的周期中,返回光波形包括对应记录脉冲信号S5的波形部分51,并且推挽信号S1包括识别波形部分52。另一方面,在对应记录标记的间隙部分SP的周期中,返回光波形不包括由记录脉冲信号S5调制的成分,并且推挽信号S1的电平是稳定的。因此,在信息的记录期间,推挽信号S1在对应间隙部分SP的周期被采样,并且采样的值在对应标记部分MK的周期被保持。因此,产生记录时钟信号同时去除波形部分52。因此,DVD编码器单元20基于记录数据,产生S/H脉冲信号S2,S/H脉冲信号S2的电平在对应标记部分MK的周期变为L电平,并且在对应间隙部分SP的周期变为H电平,并且DVD编码器单元20将信号提供到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因此,通过S/H脉冲信号S2采样与保持推挽信号S1得到的S/H输出变为一信号,该信号不受由光调制引起的波形部分52的影响,并且该信号包括如图2下面部分所示的摆动信号部分。
其次,将详细说明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图3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的配置。如图3所示,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包括采样保持电路11、延迟电路12、选择器13、比较器14、相位比较器15、环路滤波器16、VCO(电压控制振荡器)17与分频器18。
来自推挽信号产生单元4的推挽信号S1提供到采样保持电路11与延迟电路12。应当注意:推挽信号S1的电平根据摆动频率改变,并且推挽信号S1的电平包括摆动信号分量。参照图2已说明,采样保持电路11基于从DVD编码器单元20提供的S/H脉冲信号S2,在对应记录标记的间隙部分SP的周期对推挽信号S1进行采样,并且采样保持电路11在对应标记部分MK的周期保持采样的值,以将该值提供到选择器13。另一方面,延迟电路12以预定量延迟推挽信号S1,并且将该信号提供到选择器13。
在信息的记录期间,选择器13将从采样保持电路11输出的推挽信号提供到比较器14,并且在信息的重放期间,选择器13将从延迟电路12输出的推挽信号提供到比较器14。选择器13基于从DVD编码器单元20提供的记录/重放切换信号S4,执行切换操作。比较器14通过利用预定的阈值将从选择器13提供的推挽信号转换为二进制,产生二进制摆动信号(在下文中,简称“摆动信号”),并且比较器14将该信号传送到相位比较器15。
相位比较器15、环路滤波器16、VCO17与分频器18组成PLL(锁相环)。,其产生与摆动信号同步的记录时钟信号。VCO17为振荡器,其以对应输入的控制电压的频率振荡。当控制电压为高时,振荡频率为高,并且当控制电压为低时,振荡频率为低。例如,在DVD-R的一线速度处振荡频率为26.16MHz。分频器18将具有此频率的输出信号分频为1/186,并且产生等于摆动频率的140.65KHz的信号,以将该信号提供到相位比较器15。相位比较器15比较分频器18的输出信号与比较器14的输出信号的相位。当分频器18的输出信号的相位超前于比较器14的输出信号的相位时,低压输出到环路滤波器16。另一方面,当分频器18的输出信号的相位落后于比较器14的输出信号的相位时,高压输出到环路滤波器16。作为低通滤波器的环路滤波器16将相位差输出信号的DC部分,作为控制电压,从相位比较器15提供到VCO17。通过上述PLL,比较器14的输出信号与分频器18的输出信号被控制以具有恒定的相位差。结果,记录时钟CK与摆动信号同步。因此,通过利用记录时钟CK与从光盘检测的摆动信号同步,记录数据可在光盘上记录。
其次,将给出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中延迟电路12的操作的描述。延迟电路12具有用于将在重放期间的摆动信号的相位与记录时期由采样保持电路11引起的摆动信号的相位延迟对应地进行调节的操作。图4示意地示出了由采样保持电路11的采样引起的摆动信号的相位延迟。在图4中,波形62示出了通过由S/H脉冲信号S2采样与保持输入信号波形61形成的信号,输入信号波形61的频率等于提供到采样保持电路11的摆动频率(140.65KHz)。其中的摆动分量(基波分量:140.65KHz)由虚线的波形63指示。如图4已知,在通过采样保持电路11采样保持处理以后,摆动信号波形63的相位具有相对于采样保持处理以前摆动信号波形61的延迟。该相位延迟由采样保持电路11的采样处理引起。
如图3所示,摆动信号的采样保持处理仅在记录期间通过采样保持电路11执行,并且在重放期间不执行。因此,除非重放期间执行输入到比较器14的摆动信号的相位调节,在记录期间用于产生记录时钟的摆动信号与重放期间用于产生记录时钟的摆动信号之间出现相位差。因此,例如,在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中,通过将模式从重放模式改变为记录模式开始记录时,记录时钟出现暂时的频率变化。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此情况。在时刻t1,当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的模式从重放模式切换到记录模式时,选择器13将提供到比较器14的摆动信号从延迟电路12输出的摆动信号切换到从采样保持电路11输出的摆动信号。如图5所示,如果延迟电路的延迟量为零(即延迟电路不存在),则紧随时刻t1以后提供到比较器14的摆动信号波形出现相位延迟。因此,如图5所示,由于通过相位比较器15等形成的PLL30跟随相位偏差,并且因此记录时钟CK的频率紧随时刻t1以后瞬间很大程度地变化。然后,如果PLL30在时刻t2附近建立相位同步,则记录时钟CK的频率再次稳定。然而,在时刻t1与t2之间,记录时钟CK的频率很大程度地改变,并且变得不稳定。这样,只要情况持续,由于记录时钟CK的变化,信息记录变得不稳定。因此,延迟电路12将相位延迟的预定量给予摆动信号用于校正相位偏差。
其次,将说明延迟电路12的延迟量。图6A与图6B示出了当执行与不执行采样保持处理时,摆动信号的波形例子。具体地,如图6A所示,通过分别将采样保持摆动信号S13与非采样保持摆动信号S11输入到带通滤波器,提取摆动信号的基波部分,并且该基波分量通过比较器被二进制化以得到信号S14与S12。图6B示出了每个信号S11到S14波形例子。
如图6B所示,与非采样保持信号S12比较,采样保持信号S14出现时宽(time width)D的相位延迟。应当注意:图6B中的波形范例属于DVD-R,并且波形的部分71对应着岸预凹坑(LPP)。因此,图3中示出的延迟电路12的延迟量可为由采样保持电路11引起的相位延迟量,即时宽D。
延迟电路12的延迟量可关联采样保持电路11的保持周期决定。关于此点,图7A到图7C示出了采样保持电路的保持周期与相位延迟量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图7A与图7B已知,当保持周期更长时,由采样保持处理引起的相位延迟的量更大。虽然在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中预置了保持周期的长度,但是保持周期的预置长度在不同的记录速度之间不同。例如,对于DVD-R/RW,虽然存在记录标记长度3T到11T与记录间隙长度14T(“T”是一波信道位时钟(记录时钟)的时宽),但是在高速记录中缩短1T的时宽时,通过采样保持电路的采样在诸如3T之类的短间隔周期不能执行。在那种情况下,如图7C所示,保持周期可设定得更长。因此,例如,延迟电路12的不同延迟量能够对应记录速度关联采样保持处理的形式设定。
作为设定延迟电路12的延迟量的方法,基于参照图6A与图6B示出的测量,预定延迟量D,并且可在延迟电路12中设定该量作为常量。在那种情况下,如上所述,可准备一些不同的延迟量对应采样保持电路中的保持周期。
另一方面,延迟电路的延迟量D不固定,但记录期间基于测量的值,延迟电路的延迟量D保持更新同时执行记录是可能的。应当注意:“记录期间”包括仅执行采样保持处理而实际在光盘上没有记录信息的情况。例如,其例子描述如下。如图6B已知,在执行与不执行采样保持处理时的两种情况下,LPP的检测的波形没有出现相位延迟(部分71)。在那种情况下,来自LPP检测位置的延迟时间(图6B中T1与T2)在记录期间被分别检测,并且延迟时间的差值D(=T2-T1)可计算出以将该差值设定到延迟电路。在那种情况下,在重放期间,可在每个预定时间周期更新延迟量D。
其次,第一实施例的修改将参照图8说明。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修改的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a的配置。应当注意:相同的参考数字给予和图3中示出的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
在此修改中,在比较器14的随后级处提供了延迟电路12a,并且延迟处理应用于被比较器14二进制化的数字信号。通过延迟量设定单元19设定延迟电路12a的延迟量。延迟量设定单元19基于来自CPU6的控制信号S6,设定延迟量。包括相位比较器15、环路滤波器16、VCO17、以及分频器18的PLL30与图3中的情况相同而形成。
在记录期间,基于来自CPU 6的控制信号S6,延迟量设定单元19将延迟电路12a的延迟量设定为零(即没有延迟)。采样保持电路11基于S/H脉冲信号S2,采样与保持推挽信号S1,并且将该信号提供到比较器14。比较器14将采样保持推挽信号S1二进制化,并且延迟电路12a将延迟量的延迟(在此情况下=0)给予通过二进制化得到的摆动信号。
另一方面,在重放期间,基于来自CPU 6的控制信号S6,延迟量设定单元19将延迟电路12a的延迟量设定为D。S/H脉冲信号S2在重放期间,固定到指示采样的电平(即图2的例子中的高电平)。因此,由于采样保持电路11没有执行保持,因此推挽信号S1在比较器14中实质上被按原样二进制化,并且仅通过输入到相位比较器15的延迟量D,被延迟电路12a延迟。在那种情况下,CPU 6从DVD编码器单元20接收记录/重放切换信号S4,并且CPU 6基于记录/重放切换信号S4,产生被提供到延迟量设定单元19的控制信号S6(由图1中的波线指示的信号S4和S6)。
PLL30与图3中的情况相同的操作。如上所述,基于记录期间的采样保持推挽信号S1,并且基于重放期间的非采样保持推挽信号S1,产生记录时钟CK。因此,执行与图3中的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相同的处理。在此修改中,在推挽信号被比较器14通过二进制化转换成数字信号以后,执行延迟处理。因此,能够以比利用模拟延迟电路12更低的成本形成记录时钟产生单元是有利的。
[第二实施例]
其次,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对应记录期间由采样保持推挽信号引起的相位延迟,在重放期间通过延迟电路给予相位延迟,调节记录与重放期间推挽信号的相位。另一方面,在第二实施例中,由采样与保持引起的相位延迟在PLL内部进行校正,而不是提供延迟电路。
图9示出了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c的配置。应当注意:和图3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通过与图3比较已知,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c不同于图3中示出的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之处在于PLL31的配置。换句话说,由采样保持电路11延迟其相位的推挽信号在记录期间,通过选择器13输入到比较器14,并且该推挽信号通过选择器13输入到比较器14而没有延迟。
另一方面,除了包括相位比较器15、环路滤波器16、VCO17与分频器18以外,PLL31还包括补偿电压产生单元32、开关33与加法器34。补偿电压产生单元32产生预定的补偿电压。预定的补偿电压预先设定为预定值,其对应由采样保持电路11引起的相位延迟。开关33基于记录期间由DVD编码器单元20输入的记录/重放切换信号S4,提供由补偿电压产生单元32产生的补偿电压,并且开关33没有将该补偿电压提供到加法器34。
其次,将说明PLL31的操作。在重放期间,没有延迟的推挽信号通过选择器13输入到比较器14,并且通过比较器14被二进制化以输入到相位比较器15。因此,来自比较器14的输出信号与来自分频器18的输出信号之间没有大的区别。在重放期间,补偿电压没有提供到加法器34,并且PLL以与图3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情况相同的方式操作,并且产生与摆动信号同步的记录时钟CK。
另一方面,在记录期间,选择器13将采样保持电路11的输出信号,即具有相位延迟的推挽信号提供到比较器14。因此,作为相位比较器15中相位比较的结果,对应等于相位延迟的量的相位差具有电压电平的信号从相位比较器15输入到加法器34。然而,在记录期间,补偿电压产生单元32产生的补偿电压通过开关33输入到加法器34。如上所述,由于补偿电压的值预置为与由采样保持电路11引起的相位延迟对应的值,因此加法器34中补偿电压的加入抵消了相位比较器的输出信号的相位差。换言之,通过补偿电压的加入,加法器34的输出电压电平在记录和重放期间总是恒定的。因此,PLL31建立了相位同步,并且记录时钟CK在记录期间与摆动信号同步。
这样,去除由采样保持电路11引起的相位延迟的效应变为可能,并且与摆动信号同步的记录时钟CK在记录与重放期间输出。因此,即使在从重放模式切换到记录模式的时刻,也可防止记录时钟CK的变化与记录精确度的恶化。
[第三实施例]
其次,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相同,第三实施例用于校正PLL内部由采样保持电路11引起的相位延迟。然而,第三实施例不同于第二实施例之处在于:PLL内部提供了移相器。
图10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d的配置。相同的参考数字给予和图3所示第一实施例的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通过与图3比较已知,第三实施例中的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d不同于图3中第一实施例的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之处在于PLL35的配置。
PLL35包括相位比较器15、环路滤波器16、VCO17、分频器18以及额外包括移相器37与选择器38。移相器37将分频器18的输出信号的相位延迟由采样保持电路11引起的相位延迟量。记录/重放切换信号S4输入到选择器38,并且分频器18的输出信号在重放期间按原样提供到相位比较器15。在记录期间,移相器37的输出信号提供到相位比较器15。
其次,将说明PLL35的操作。在重放期间,没有相位延迟的推挽信号输入到比较器14。因此,PLL35与第一实施例中的PLL30相同地操作。
另一方面,在记录期间,由具有采样保持电路11引起的相位延迟的推挽信号在比较器14中二进制化,并且输入到相位比较器15。然而,在记录期间,通过移相器37,等于由采样保持电路11引起的相位延迟的相位延迟给予分频器18的输出信号,并且带有相位延迟的输出信号输入到相位比较器15。因此,相位比较器15的两个输入信号相对于推挽信号S1,分别具有由采样保持电路11引起的相位延迟的相位,并且到环路滤波器16的输入保持恒定电压。这样,确立了通过PLL35的相位同步,并且记录时钟CK与摆动信号同步。
这样,去除由采样保持电路11引起的相位延迟变为可能,并且与摆动信号同步的记录时钟CK在记录与重放期间输出。因此,在从重放模式切换到记录模式的时刻,既可防止记录时钟CK的波动,又可防止记录精确度的恶化。
[修改]
其次,将说明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的修改。图11示出了应用本发明的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的修改的配置。应当注意:相同的参考数字给予和图1中示出的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100中的元件相同的元件。
在例子中,记录时钟CK通过利用两个PLL产生。第一PLL42基于摆动信号,产生记录时钟CK,并且第二PLL45基于LPP,调节记录时钟CK的相位。
现在将给出与图1中的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100不同点的描述。首先,在修改中,前置放大器3的输出信号通过采样保持电路40采样与保持以后,提供到推挽信号产生单元4。从推挽信号去除了已参照图2说明的返回光的调制分量。由于采样保持电路40,因此记录期间推挽信号出现相位延迟。
从推挽信号产生单元4输出的推挽信号提供到摆动检测单元41与LPP检测单元43。摆动检测单元41对应图3中示出的比较器14,并且产生摆动信号以将该摆动信号提供到第一PLL42。第一PLL42对应上述第一到第三实施例的每个PLL30、PLL31与PLL35,并且产生与摆动信号同步的记录时钟CK,以将该记录时钟CK输出到相位调制单元44。因此,即使在记录开始时刻,应用本发明从第一PLL42输出的记录时钟CK也是稳定的而没有波动。
另一方面,LPP检测单元43检测来自推挽信号的LPP,并且将该LPP输入到相位调制单元44。根据DVD-R等的记录格式,LPP存在用于摆动信号的每个预定周期。因此,相位调制单元44基于LPP检测信号,调节记录时钟CK的相位,并且将该相位提供到第二PLL45。因此,第二PLL45产生与摆动信号和LPP检测信号同步的记录时钟CK2,并且将该时钟CK2提供到DVD编码器单元20。
那样,根据本发明产生与摆动信号同步的记录时钟的记录时钟产生单元可与利用LPP检测信号的PLL一起使用。

Claims (9)

1.一种光盘(1)的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该光盘包括以预定频率摆动的记录轨道,所述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包括:
光学拾取器(2),其将激光照射到光盘上,并且接收通过光盘反射的激光,以对应激光输出电信号;
推挽信号产生单元(4),其包括用于执行采样保持处理的采样保持单元,并且从电信号中产生非采样保持推挽信号与采样保持推挽信号,该推挽信号包括记录轨道的摆动信号分量;
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其在记录期间基于采样保持推挽信号,并且在重放期间基于非采样保持推挽信号,产生与摆动信号同步的记录时钟(CK);以及
相位调节单元,其调节非采样保持推挽信号与采样保持推挽信号的相位,使得非采样保持推挽信号与采样保持推挽信号彼此同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其中相位调节单元包括延迟电路(12),其将非采样保持推挽信号延迟与由采样保持处理引起的相位延迟量对应的延迟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还包括开关单元(13),其在记录期间将采样保持推挽信号提供到记录时钟产生单元,并且在重放期间将延迟电路的输出信号提供到记录时钟产生单元。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其中延迟电路(12)的延迟量关联采样保持处理中的保持周期而设定。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其中相位调节单元包括:
一单元,其在记录期间测量由采样保持处理引起的相位延迟量;以及
一单元,其基于测量的相位延迟量,设定延迟电路的延迟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
其中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包括:摆动信号产生单元,其从推挽信号中产生摆动信号;以及锁相环电路(31),其产生与摆动信号同步的时钟信号(CK),
其中锁相环电路包括:相位比较器(15),其比较摆动信号的相位与记录时钟信号的分频信号的相位;以及振荡器(17),其根据相位比较器的输出信号,改变记录时钟信号的频率,以及
其中相位调节单元包括加法器(34),其将与记录期间由采样保持处理引起的相位延迟量对应的补偿电压加到相位比较器的输出信号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
其中记录时钟产生单元(10)包括:摆动信号产生单元,其从推挽信号中产生摆动信号;以及锁相环电路(35),其产生与摆动信号同步的时钟信号,
其中锁相环电路包括:相位比较器(15),其比较摆动信号的相位与记录时钟信号的分频信号的相位;以及振荡器(17),其根据相位比较器的输出信号,改变记录时钟信号的频率,以及
其中相位调节单元包括移相器(37),其将分频信号的相位移动与在记录期间由采样保持处理引起的相位延迟量对应的相位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其中推挽信号产生单元从电信号中产生推挽信号,并且通过采样保持单元,采样与保持产生的推挽信号以产生采样保持推挽信号。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其中推挽信号产生单元通过采样保持单元,采样与保持电信号以产生采样保持电信号,并且从采样保持电信号中产生采样保持推挽信号。
CNB2004100453402A 2003-05-23 2004-05-24 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077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46679A JP4099104B2 (ja) 2003-05-23 2003-05-23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146679/2003 2003-05-2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73948A CN1573948A (zh) 2005-02-02
CN1300778C true CN1300778C (zh) 2007-02-14

Family

ID=33447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4534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0778C (zh) 2003-05-23 2004-05-24 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218584B2 (zh)
JP (1) JP4099104B2 (zh)
CN (1) CN1300778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41272B2 (en) 2001-11-13 2007-07-10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Method and composition for removing uremic toxins in dialysis processes
JP2004303395A (ja) * 2003-03-14 2004-10-28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とその情報記録方法及び装置
US8029454B2 (en) * 2003-11-05 2011-10-04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High convection home hemodialysis/hemofiltration and sorbent system
US8114276B2 (en) 2007-10-24 2012-02-14 Baxter International Inc. Personal hemodialysis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3987A (en) * 1993-07-27 1996-06-04 Sony Corporation Disc driv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reproducing the track address by forming phase error data using wobble pits peak sum signal
JPH11345462A (ja) * 1998-06-02 1999-12-14 Pioneer Electron Corp 情報記録装置
CN1351331A (zh) * 2000-10-27 2002-05-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记录时钟发生装置及记录时钟发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48609A (en) * 1985-03-29 1988-05-31 Hitachi,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posite tracking servo system with track offset correction and rotary optical disc having at least one correction mark for correcting track offse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23987A (en) * 1993-07-27 1996-06-04 Sony Corporation Disc driving apparatus capable of reproducing the track address by forming phase error data using wobble pits peak sum signal
JPH11345462A (ja) * 1998-06-02 1999-12-14 Pioneer Electron Corp 情報記録装置
CN1351331A (zh) * 2000-10-27 2002-05-2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记录时钟发生装置及记录时钟发生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218584B2 (en) 2007-05-15
JP4099104B2 (ja) 2008-06-11
CN1573948A (zh) 2005-02-02
JP2004348901A (ja) 2004-12-09
US20040240349A1 (en) 2004-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1327C (zh) 摆动信号检测电路,信息处理装置、方法及其记录介质
US7215632B2 (en) Signal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JPH10293926A (ja) 記録用クロック信号発生装置
CN1229780C (zh) 光盘装置及其时钟信号产生方法和设定其光量的方法
US7009924B2 (en) Circuit for measuring parameter of time-base error of pulse train, and optical disk recording apparatus
CN1300778C (zh) 信息记录与重放设备
JP2000348346A (ja) データ記録装置の記録用クロック信号発生装置
US7315497B2 (en)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reference wobble block and an information wobble block on a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H011167A (ja) 情報記録再生方法,情報記録担体及び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TW200523883A (en) Clock signal generation apparatus,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clock signal using a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tegrated circuit, clock signal generation method,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a clock signal using a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JP4017122B2 (ja)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JP3720197B2 (ja) 位相比較装置
CN1573972A (zh) 光盘装置和光盘处理方法
WO1999056283A2 (en)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from a record carrier
JP3971772B2 (ja)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JP3720350B2 (ja) 情報記録装置
JP2003045028A (ja) 同期クロック抽出方法及びデータ記憶装置
JP4494941B2 (ja) データ記録用クロック信号発生回路
JP2004046924A (ja) 記録用クロック信号発生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JP2004348902A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006185547A (ja) 同期信号検出装置及び同期信号検出方法
JP2003317260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H08315367A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2003323724A (ja)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JP2006127699A (ja)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14

Termination date: 201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