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9761A - 自行车踏板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踏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9761A
CN1299761A CN00108244.2A CN00108244A CN1299761A CN 1299761 A CN1299761 A CN 1299761A CN 00108244 A CN00108244 A CN 00108244A CN 1299761 A CN1299761 A CN 1299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al
clamping element
checkered plate
bicycle pedal
retain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082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0695C (zh
Inventor
高滨公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299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9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06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069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3/00Construction of cranks operated by hand or foot
    • B62M3/08Pedals
    • B62M3/086Attachments between shoe and pedal other than toe clips, e.g. clea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1Elements
    • Y10T74/2164Cranks and pedals
    • Y10T74/2168Pedals
    • Y10T74/217Pedals with toe or shoe cl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Auxiliary Drives, Propulsion Controls, And Safety Devices (AREA)
  • Control Of Throttle Valves Provided In The Intake System Or In The Exhaust System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具有一踏板本体的自行车踏板。踏板本体具有一对连接于其上的夹紧件,至少一个夹紧件是可摆动地连接的。该摆动的夹紧件由弹性线材制成,并在防滑板和踏板本体之间有扭动时可摆动。第一夹紧件是固定的,而第二夹紧件是可动的。摆动夹紧件不用紧固件直接固定在踏板本体上。各夹紧件有一面向朝踏板本体的方向的防滑板啮合表面。钢丝夹紧件至少包括一第一连接部分,一第一偏置部分,和一保持部分,后者从第一偏置部分沿横向于中心纵轴线的方向延伸。第一偏置部分从释放位置朝保持位置压迫保持部分。

Description

自行车踏板
本发明通常涉及一种无夹扣或伸脚穿入式踏板。更具体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与固定在自行车鞋的鞋底上的防滑板啮合的自行车踏板。
近年来,自行车踏板已被设计来用于特定目的,如休闲,锻练,越野骑行,公路赛车等。一种更获青睐的自行车踏板是伸脚穿入式或无夹扣踏板,此踏板与固定在骑车人鞋底上的防滑板可解脱地连接。这样骑车者的鞋的鞋底就被固定在踏板上,以将蹬踏力从骑车者传递到自行车的踏板。换句话说,采用无夹扣踏板,当防滑板在防滑板夹紧件内啮合时鞋和踏板是处于恒定啮合的状态,这样蹬踏力可有效地传递到踏板。结果,在公路赛中所用的赛车和山地自行车比赛中所用的越野自行车中广泛采用了无夹扣踏板。
这种无夹扣或伸脚穿入式踏板有一可安装在自行车曲柄上的踏板心轴,一可转动地支承在此踏板心轴上的踏板本体,以及一防滑板啮合机构。在一越野自行车踏板中,防滑板啮合机构形成在踏板本体的两侧上。各防滑板啮合机构具有一对防滑板夹紧件,它们固定在踏板本体的两侧上,以便啮合防滑板的前、后部分。公路赛车踏板一般仅在踏板本体的一侧上有一防滑板啮合机构。在任一情况下,在这种自行车踏板中,骑车人踏上踏板,防滑板啮合机构就自动夹住固定在骑车人鞋底上的防滑板。
更具体说,当通过防滑板将骑车人的鞋连接于无夹扣或伸脚穿入式踏板时,骑车人相对于踏板本体向下并向前倾斜地移动鞋,使得防滑板的前端与踏板本体的一前钩或夹紧件啮合。一旦防滑板的前端与踏板本体的前钩啮合,骑车人就使防滑板的后端接触踏板本体后钩或夹紧件的导向部分。在这一位置,骑车者向下朝踏板推压鞋,使得后钩或夹紧件开始反抗弹簧的力向后摆动,而将后钩或夹紧件移到一防滑板解脱位置。防滑板的后端然后进入与后钩或夹紧件的背面对置的位置。然后在一偏置件或弹簧的力的作用下,后钩或夹紧件复位,这样后钩或夹紧件就与防滑板的后端啮合。所述啮合就将骑车人的鞋通过防滑板固定在踏板上。
当欲从踏板解脱鞋时,骑车者一般以防滑板的前端为一枢点,绕垂直于或大致垂直于踏板表面的轴线转动鞋。这一转动导致后钩或夹紧件反抗弹簧的力向后摆动到防滑板释放位置以释放鞋。
当无夹扣或伸脚穿入式踏板用于公路型自行车时,踏板一般仅设置有一个夹紧组件,使得骑车者的鞋只能连接于踏板两个侧面中的一个上。另一方面,越野或山地自行车通常有一对夹紧组件,使得骑车人的鞋可夹紧在踏板的两侧。无论如何,都希望将踏板设计的尽可能紧凑和轻盈。
无夹扣或伸脚穿入式踏板的一个问题是如果脏物或者污泥进入防滑板啮合机构,它们就可能误动作。一旦夹紧件变脏或被污泥塞住,防滑板就不能在防滑板夹紧件中啮合,并且鞋就不能连接在踏板上。特别是,脏物或者污泥经常塞住偏置机构,这样夹紧件就可能不适当地操作。
有鉴于此,需要一种能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问题的自行车踏板。本发明满足了现有技术中的这一需求以及其他需求,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这一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的无夹扣或伸脚穿入式自行车踏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污秽和污泥环境中仍可正常操作的无夹扣或伸脚穿入式自行车踏板。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行车踏板和防滑板,在该自行车踏板和防滑板之间具有改善的释放动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较轻的自行车踏板。
通过提供一种借助于防滑板连接在鞋上的自行车踏板组件可基本上达到上述目的。该自行车踏板组件包括一踏板轴,一踏板本体,一第一夹紧件和一第二钢丝夹紧件。该踏板轴具有一用以连接于自行车曲柄的第一端和一用以支承骑车者的脚的第二端。该踏板本体可转动地连接于踏板轴的第二端。踏板本体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一防滑板接纳表面位于两者之间,和一在该第一端和该第二端之间延伸的中心纵轴线。第一夹紧件连接于踏板本体并具有面对一第一方向的第一防滑板啮合表面。第二钢丝夹紧件在一个位置连接于该踏板本体,该位置与该第一夹紧件沿纵向间隔开。第二钢丝夹紧件包括一第一连接部分,一第一偏置部分和一从该第一偏置部分沿横向于该踏板本体的该中心纵轴线的方向延伸的保持部分。该第一连接部分不用紧固件牢固地直接固定于踏板本体。第一偏置部分位于第一连接部分和保持部分之间以从一释放位置朝一保持位置压迫所述保持部分。该保持部分有一面向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防滑板啮合表面。
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可明显看出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下面的描述结合附图公开了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
现在参照构成原始公开一部分的附图:
图1是一右侧自行车踏板的顶部透视图,它连接于曲柄臂并适于连接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鞋的防滑板上;
图2是一俯视图,示出了图1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右侧自行车踏板;
图3是一分解的外侧视图,示出了图1和2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鞋和右侧自行车踏板;
图4是一内侧视图,示出了图1-3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右侧自行车踏板;
图5是一底视图,示出了图1-4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右侧自行车踏板;
图6是一纵向剖视图,示出了沿图2中6-6线所见的图1-5所示的自行车踏板;
图7是一俯视图,示出了图1-6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右侧自行车踏板,一防滑板连接于其上;
图8是一纵向剖视图,示出了图7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右侧自行车踏板,一防滑板连接于其上;
图9是一后夹紧件的侧视图,用于图1-8所示的自行车踏板;
图10是图9所示后夹紧件的俯视图,用于图1-8所示的自行车踏板;
图11是图9和10所示后夹紧件的后视图,用于图1-8所示的自行车踏板;
图12是图9-10所示后夹紧件的底视图,用于图1-8所示的自行车踏板;
图13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右侧自行车踏板的俯视图;
图14是沿图13中14-14线所见的纵向剖视图,示出了图13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自行车踏板。
首先参照图1至8,其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踏板10。自行车踏板10是一个可以与自行车鞋12一起使用的无夹扣或伸脚穿入式的踏板,鞋12有一个与之连接的防滑板14。自行车踏板10特别设计来用于公路自行车,而非用于越野自行车。当然,如果需要和/或必要,自行车踏板10可用于任何类型的自行车上。此外,自行车踏板10可被构成为一越野自行车踏板,使得防滑板14可连接在自行车踏板10的任一侧。从图1和3可见,自行车踏板10固定地连接于自行车的自行车曲柄臂16,以便与之一起转动,而防滑板14则固定地连接于鞋12的鞋底18的底面。
图1至8所示的自行车踏板10是一右侧踏板。当然,在自行车的左、右侧设置了相同的踏板,区别是左侧踏板10与右侧踏板10成镜像。这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明显看出对右侧踏板10的描述也适用于左侧踏板。
从图1,2和4可见,自行车踏板10主要包括连接于曲柄臂16的踏板轴或心轴20和一可转动地连接于心轴20以支承骑车者的脚的踏板本体22。踏板本体22主要包括第一夹紧件24和第二夹紧件26。第一或前夹紧件24固定在踏板本体22上以形成一固定不动的夹紧件。如图6和8所示,第二或后夹紧件26不用任何紧固件可动地连接于踏板本体22,如下面将详细讨论的。
防滑板14被设计成可解脱地将鞋12的鞋底18通过第一和第二夹紧件24和26连接于自行车踏板10。具体说,利用向前和向下的运动通过将防滑板14压入踏板10而使防滑板14与踏板10啮合。这样就可解脱地将防滑板14锁定于踏板10。通过向踏板10的外侧扭动鞋12的鞋跟可使防滑板14从踏板10解脱,如下面将详细讨论的。
参照图3,用一对螺钉或紧固件32以传统方式将自行车鞋防滑板14固定在鞋12的鞋底18上。由于防滑板14是传统的防滑板,并且其具体结构对本发明而言并不重要,所以这里将不再详细讨论防滑板14的具体结构。尽管所示的防滑板14是单件的构件,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从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防滑板14可由几个单独的零件构成。
所示实施例的防滑板14基本上包括一中间安装部分34,一从安装部分34的一端延伸的前连接部分36,和一从安装部分34的另一端延伸的第二连接部分38。在所示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分36是与前夹紧件24啮合的前连接件,而第二连接部分38是与夹紧件26啮合的后连接件。
安装部分34有一用以与鞋12的鞋底18啮合的面对第一方向的上鞋底侧,和面对第二方向的下鞋底侧,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安装部分34和连接部分36和38最好一体地成形为一单件的整体构件,用适当的刚性材料构成。例如,防滑板14可有金属材料构成,可由金属片材冲压,或者铸造或机加工。
防滑板14的前连接部分36形成一前鼻部,带有一弧形的止动表面40和一第一连接表面42。防滑板14的后连接部分38形成一后根部,带有一弧形的止动表面44和一第二连接表面48。第一和第二连接表面42和48大致面对相同的方向,用以分别与第一和第二夹紧件24和26啮合。弧形的第一和第二止动表面40和44被设计成与第一和第二夹紧件24和26啮合,以限制相对的纵向运动。防滑板14的前止动表面40也起一个枢点的作用,用以从踏板本体22释放防滑板14。
再参照图1至3,踏板心轴20有一上面制有螺纹的第一端50,用来以传统方式将踏板10螺纹连接于曲柄16。如图6和8所示,踏板心轴20的另一端或第二端52以传统方式支承踏板本体22,如通过轴承(未示出)。踏板本体22可绕踏板心轴20的中心纵轴线A自由转动。由于心轴20是传统的心轴并且其具体结构对本发明而言并非重要,所以这里将不再详细讨论踏板心轴20的结构。
踏板本体22最好由质轻材料制造,如铝合金。从图2至5可最清楚地看出,其中一个夹紧件24或26最好位于踏板本体22的各端部。如图2和5所示,踏板本体22有一主中心纵轴线B,在前、后端部之间延伸。踏板本体22的中心纵轴线B大致垂直于踏板轴20的中心纵轴线A延伸。如图2和5所示,踏板本体22有一主框架,带有一中部管状部分54,一从中部管状部分54延伸的弧形前端部56,和一对形成踏板本体22的后端部的支承件58和60。踏板心轴20容纳在中部管状部分54内形成的一个孔62中,这样踏板本体22绕中心纵轴线A转动。
一防滑板座或板64由三个螺钉或紧固件65连接在中部管状部分54上。防滑板座64有一支承防滑板14的平坦的上防滑板接纳表面66。防滑板接纳表面66处在图中可见的一平面P1内。
在夹紧件24和26之间形成有一防滑板接纳区,用以将防滑板14固定在踏板本体22上。如图5所示,第一夹紧件24通过一对螺钉或紧固件68固定地连接于踏板本体22的前端部56。后夹紧件26固定地连接在踏板本体22的支承件58和60之间的空间内。具体说,后夹紧件26由一对槽口70中的钢丝的弹簧力可释放地保持,该槽口70形成在从支承件58和60延伸的一对凸起72上,如图5所示。当然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可以通过任何手段将后夹紧件26可释放地连接在踏板本体22上,如摩擦力或压配合。由于后夹紧件26是可释放地连接在踏板本体22上,所以如果后夹紧件26损坏或者需要和/或要求一不同弹力的弹簧,可容易地对其进行更换。
第一夹紧件最好由一单独的构件构成,如图5所示该构件由螺钉68固定地连接在踏板本体22的底部。当然,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从说明书中亦可明显看出第一夹紧件24可以与踏板本体22形成一整体的部件。第一夹紧件24最好由金属片材构成,如不锈钢或其他非腐蚀性材料。第一夹紧件24有一对安装凸缘74,其上带有用以容纳紧固件或螺钉68的孔,以便将第一夹紧件24牢固地固定在踏板本体22上。
第一夹紧件24被构造成形成一第一防滑板啮合表面76和一第一防滑板限制表面78。防滑板啮合表面76处在一平面P2内,后者大致平行于防滑板接纳表面66的平面P1。防滑板啮合表面76的平面P2比防滑板接纳表面66的平面P1更接近心轴20的纵轴线A。防滑板啮合表面76被设计成与防滑板14的第一连接表面42啮合,使得蹬踏力可从骑车者传递到踏板10。
防滑板限制表面78是一弧形的表面,最好大致垂直于防滑板啮合表面76的平面P2。防滑板限制表面78通过与防滑板14的弧形止动表面40啮合而限制了防滑板14的朝前的运动。在防滑板14相对于踏板本体22的释放运动期间,防滑板限制表面78亦起一摆动点的作用。防滑板限制表面78最好是一面对第二夹紧件26的凹入表面。这样,弧形的防滑板限制表面78形成了一个接纳防滑板14的前鼻部的防滑板接纳槽。
现在转向后夹紧件26,踏板本体22的支承件58和60从中部管状部分54向后延伸并沿侧向隔开以在其间容纳后夹紧件26。
一挡销80在支承件58和60之间延伸,以为第二夹紧件26预加载,这样第二夹紧件26就不致松弛地连接在踏板本体22上。挡销80的第一端位于支承件58上的一个孔内,而其第二端则位于支承件60上的一个孔内。支承件58上的孔最好是一通孔,而支承件60上的孔最好是盲孔,以便沿踏板10的外侧面提供一良好的外观。支承件60上的盲孔可制有螺纹,以将挡销80固定在支承件58和60之间。作为选择,可采用其他传统方式将挡销80固定在支承件58和60之间。例如,可将挡销80压配合或粘接在支承件58和60上。但是,通过构形踏板本体22以实现挡销的功能,即使第二夹紧件26预加载而不致使第二夹紧件26松弛地连接在踏板本体22上,可省去挡销80。
如图9至12所示,后夹紧件26最好是一单件的整体构件,由弹性钢丝制成。后夹紧件26的钢丝最好具有圆形的断面,使得钢丝的曲率可起一导向表面的作用。夹紧件26有一中央保持部分102和一对连接在保持部分102端部的偏置部分104。保持部分102从偏置部分104沿横向于踏板本体22的中心纵轴线B的方向延伸。
在保持部分102的中央形成有一防滑板接纳段106。保持部分102还包括一对位于防滑板接纳段106侧面的防滑板限制段108。防滑板限制段108被构形和设置成限制防滑板14相对于踏板本体22的防滑板接纳表面66的垂直运动。
防滑板限制段108与防滑板14的连接表面48啮合。更具体说,防滑板限制段108形成了一个第二啮合表面110。第二啮合表面110处在一个平行于平面P1和P2的平面P3内。平面P3位于防滑板接纳表面66的平面P1上方。换句话说,第一和第二防滑板啮合表面76和110面对大致相同的方向并位于防滑板接纳表面66的平面P1的相对两侧上。这种方案可有效地将蹬踏力从骑车者传递到踏板。更具体说,与现有技术相比,鞋12的鞋底18更靠近心轴20的纵轴线A,在现有技术中两个防滑板啮合表面都位于防滑板座或板64的平面的上方。
偏置部分104通常绕其摆动轴线A将夹紧件26的保持部分102从其防滑板释放位置向一防滑板啮合或保持位置压迫。换句话说,偏置部分104通常将夹紧件26保持在其防滑板啮合或防滑板保持位置,如图6和8所示。各偏置部分104具有一盘绕段112,一第一臂114和一第二臂116。
第一臂114从盘绕段112延伸并与踏板本体22的槽口70啮合,以可释放地将后夹紧件26连接在踏板本体22上。第一臂114最好是形成第一和第二连接部分的L形件。通过将第一臂114挤压在一起然后将第一臂114插在凸起72之间使它们与槽口70对准,而可释放地保持住后夹紧件26。然后释放第一臂114使得它们向外弹入槽口70。这样,第一臂114的弹簧力就将它们保持在槽口70中,如图5所示。凸起72楔在盘绕段112和第一臂114之间,以限制后夹紧件26和踏板本体22之间的相对运动。
当然,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从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如摩擦力或压配合将后夹紧件26可释放地连接在踏板本体22上。由于后夹紧件26是可释放地连接在踏板本体22上,所以如果后夹紧件26损坏或者需要和/或要求一不同弹力的弹簧,就可容易地对其进行更换。
第二臂116在盘绕段112和防滑板保持部分102之间延伸以形成一U形的钩和夹子。第二臂116亦与挡销80啮合,使得盘绕段112被预加载,如图6所示。图9-12示出了未加载状态的后夹紧件26。
防滑板接纳段106被制成弧形,具有一面向第一夹紧件24的凹入防滑板限制表面。防滑板接纳段106被设计成与防滑板14的连接部分38啮合。防滑板接纳段106限制了防滑板14的朝后运动以及限制了防滑板14相对于踏板本体22的左右运动的量。防滑板接纳段106的凹入表面与前夹紧件24的防滑板限制表面78的凹入表面最好隔开约55-60mm。在最优选的实施例中,当防滑板14未在夹紧件24和26之间啮合时,夹紧件24和26的凹入防滑板限制表面之间间隔约57mm±0.2mm。当防滑板14与夹紧件24和26啮合时,第一和第二夹紧件24和26的防滑板接纳段的凹入弧形表面之间的纵向间距约为57.5mm±0.05mm。换句话说,防滑板14的纵向长度比第一和第二夹紧件24和26的凹入的防滑板限制表面之间的纵向距离大0.5mm,这样当防滑板14在其间啮合时,偏置部分104就施加一个朝前的限制力以限制防滑板14相对于踏板本体22的纵向运动。
现在参照图7和8简要描述踏板10的操作。当使自行车鞋12连接在踏板10上时,鞋12的顶端朝前夹紧件24向前移动。一旦防滑板14的前鼻部或顶端已插入第一夹紧件24下方时,就对鞋12的鞋根侧施加一向下的力,使得鞋12朝下推向踏板10。当将鞋根从其初始状态进一步向下压时,防滑板14的后根部就接触后夹紧件26的保持部分102,以迫使它向后。这就使得保持部分102绕主轴线C反抗盘绕段112的偏置力转动。
然后防滑板14滑过防滑板限制段108。一旦防滑板14滑过防滑板限制段108,盘绕段112的偏置力就使得保持部分102几乎弹回到其原始位置。由于防滑板接纳段106的朝前的,凹入表面接触防滑板14的后连接部分38,所以后夹紧件26不能完全恢复到其原始位置。止动表面40和44被设计成与第一和第二夹紧件24和26的防滑板限制表面啮合,以限制相对的纵向运动。防滑板14的前止动表面40亦起摆动点的作用,以从踏板本体22释放防滑板14。盘绕段112最好比其原始状态略微压缩,以在防滑板14上施加一朝前指向的力。结果,防滑板14被保持在第一和第二夹紧件24和26的弧形的防滑板限制表面之间,而不能纵向运动。此外,由于防滑板14夹在防滑板接纳表面66和第一和第二防滑板防滑板啮合表面76和110之间,所以防止了防滑板14垂直运动。
当从踏板撤出鞋12时,朝外侧扭动鞋12的根部。这一扭动使得防滑板14绕第一夹紧件24的弧形的防滑板限制表面78摆动,而防滑板14的后端相对于踏板本体22向外移动。这一扭动将使得保持部分102反抗后夹紧件26的盘绕段112的蓄能力转动。在防滑板14相对于踏板本体22的这一扭动期间,第一和第二偏置部分104施加大致相同的力在保持部分102上,以控制从踏板10释放防滑板14所需的释放力。在充分扭动防滑板14之后,防滑板14的后端将脱离啮合并可从踏板10撤出防滑板14。
第二实施例
现在参照图13和14,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自行车踏板10’。第二实施例的自行车踏板10’与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踏板10大致相同。所以这里将不再详细讨论或说明自行车踏板10’。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之间唯一的主要区别是第一实施例中的挡销80由一对挡销80a代替。因此,在图16和17中将用相同的参考数字表示第二实施例的踏板10’中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零件相同的零件。
如上所述,第一实施例的挡销80已由一对挡销80a代替。第二实施例的挡销80a最好分别被插入支承件58和60上形成的通孔80b中。更具体说,在第二实施例中,支承件58上的孔80b最好与支承件60上形成的孔80b成镜像。这样,其中一个挡销80a被插入支承件58上形成的孔80b内,而另一挡销80a则被插入支承件60上形成的孔80b内。挡销80b在一端最好被滚花并压配合进支承件58和60上形成的孔80b内。挡销80a的功能与第一实施例的挡销80相同。但是,采用一对挡销80a可使组装和制造更为容易。由于第二实施例的自行车踏板10’的操作与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踏板的操作相同,所以这里就不再进一步详细讨论第二实施例。
这里所用的程度的术语如“大致”,“约”和“大约”表示修正范围的偏差的合理数量,这样最后结果不会被明显改变。这些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包括修正范围的25%的偏差,如果这不致否定它所修正的词的意义。例如,这里所用的“大致平行”可包括偏差10°的两轴线或者两平面,但不包括20°。
尽管选择了两个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但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从说明书中可明显看出在这里可作出多种改变和改动而不超出后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而且,对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描述只是出于说明目的,而不是为了限制由后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所限定的本发明。

Claims (37)

1.一种适于通过防滑板连接在自行车鞋上的自行车踏板,包括:
一踏板轴,具有一用以连接于自行车曲柄的第一端和一第二端;
一踏板本体,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踏板轴的所述第二端,所述踏板本体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一防滑板接纳表面位于两者之间,和一在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延伸的中心纵轴线;
一连接于所述踏板本体的第一夹紧件,所述第一夹紧件具有面对一第一方向的第一防滑板啮合表面;和
一第二钢丝夹紧件,所述第二钢丝夹紧件在一个位置连接于所述踏板本体,该位置与所述第一夹紧件沿纵向间隔开,所述第二钢丝夹紧件包括一第一连接部分,一第一偏置部分和一从所述第一偏置部分沿横向于所述踏板本体的所述中心纵轴线的方向延伸的保持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不用紧固件被牢固地直接固定在所述踏板本体上,所述第一偏置部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分和所述保持部分之间,以从一释放位置朝一保持位置压迫所述保持部分,所述保持部分具有面向所述第一方向第二防滑板啮合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保持部分具有一成弧形的防滑板接纳段,以其凹入的表面面向所述第一夹紧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第一偏置部分包括一盘绕段,从所述盘绕段延伸的第一臂和一在所述盘绕段和所述保持部分之间延伸的第二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盘绕段具有一主摆动轴线,沿横向于所述踏板本体的所述纵轴线的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保持部分具有一成弧形的防滑板接纳段,以其凹入的表面面向所述第一夹紧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保持部分具有一圆形的断面。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第一夹紧件具有一成弧形的防滑板接纳槽,以其凹入的表面面向所述第二夹紧件,当处在所述保持位置时,所述防滑板接纳槽与所述保持部分沿所述纵轴线间隔约55到6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踏板本体的所述防滑板接纳表面处在一第一平面内,所述第一夹紧件的所述第一防滑板啮合表面处在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一侧的一第二平面内,所述第二钢丝夹紧件的所述第二防滑板啮合表面处在位于所述第一平面的第二相对侧面上的一第三平面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行车踏板,还包括一防滑板,具有一安装部分,一从所述安装部分的一端延伸的第一连接部分,和从所述安装部分的另一端延伸的第二连接部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第二钢丝夹紧件还包括一连接于所述保持部分的第二偏置部分,以进一步从所述释放位置朝所述保持位置压迫所述保持部分。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各所述第一和第二偏置部分包括一盘绕段,一从所述盘绕段延伸的第一臂和一在所述盘绕段和所述保持部分之间延伸的第二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盘绕段有一主摆动轴线,沿横向于所述踏板本体的所述纵轴线的方向延伸。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保持部分具有一成弧形的防滑板接纳段,以其凹入的表面面向所述第一夹紧件。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分绕所述踏板本体的一部分弯曲,以将所述第二钢丝夹紧件安装在所述踏板本体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第一偏置部分包括一盘绕段,一从所述盘绕段延伸的第一臂和一在所述盘绕段和所述保持部分之间延伸的第二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盘绕段有一主摆动轴线,沿横向于所述踏板本体的所述纵轴线的方向延伸。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保持部分具有一成弧形的防滑板接纳段,以其凹入的表面面向所述第一夹紧件。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第二钢丝夹紧件还包括一连接于所述保持部分的第二偏置部分,以进一步从所述释放位置朝所述保持位置压迫所述保持部分,和一第二连接部分,该第二连接部分绕所述踏板本体的一部分弯曲,以进一步将所述第二钢丝夹紧件安装在所述踏板本体上。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各所述第一和第二偏置部分包括一盘绕段,一从所述盘绕段延伸的第一臂和一在所述盘绕段和所述保持部分之间延伸的第二臂。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盘绕段有一主摆动轴线,沿横向于所述踏板本体的所述纵轴线的方向延伸。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保持部分具有一成弧形的防滑板接纳段,以其凹入的表面面向所述第一夹紧件。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位于所述踏板本体的第一槽口内,这样由所述第一连接部分施加一弹簧保持力,以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分保持在所述第一槽口内。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第一偏置部分包括一盘绕段,一从所述盘绕段延伸的第一臂和一在所述盘绕段和所述保持部分之间延伸的第二臂。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盘绕段有一主摆动轴线,沿横向于所述踏板本体的所述纵轴线的方向延伸。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保持部分具有一成弧形的防滑板接纳段,以其凹入的表面面向所述第一夹紧件。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第二钢丝夹紧件还包括一连接于所述保持部分的第二偏置部分,以进一步从所述释放位置朝所述保持位置压迫所述保持部分,和一第二连接部分,该第二连接部分位于所述踏板本体的第二槽口内,这样由所述第二连接部分施加一弹簧保持力,以将所述第二连接部分保持在所述第二槽口内。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各所述第一和第二偏置部分包括一盘绕段,一从所述盘绕段延伸的第一臂和一在所述盘绕段和所述保持部分之间延伸的第二臂。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盘绕段有一主摆动轴线,沿横向于所述踏板本体的所述纵轴线的方向延伸。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保持部分具有一成弧形的防滑板接纳段,以其凹入的表面面向所述第一夹紧件。
3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分通过摩擦力保持在所述踏板本体的一第一部分上。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第一偏置部分包括一盘绕段,一从所述盘绕段延伸的第一臂和一在所述盘绕段和所述保持部分之间延伸的第二臂。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盘绕段有一主摆动轴线,沿横向于所述踏板本体的所述纵轴线的方向延伸。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保持部分具有一成弧形的防滑板接纳段,以其凹入的表面面向所述第一夹紧件。
34.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第二钢丝夹紧件还包括一连接于所述保持部分的第二偏置部分,以进一步从所述释放位置朝所述保持位置压迫所述保持部分,所述第二连接部分通过摩擦力保持在所述踏板本体的一第二部分上。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各所述第一和第二偏置部分包括一盘绕段,一从所述盘绕段延伸的第一臂和一在所述盘绕段和所述保持部分之间延伸的第二臂。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盘绕段有一主摆动轴线,沿横向于所述踏板本体的所述纵轴线的方向延伸。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自行车踏板,其中所述保持部分具有一成弧形的防滑板接纳段,以其凹入的表面面向所述第一夹紧件。
CN00108244.2A 1999-12-10 2000-04-30 自行车踏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69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457851 1999-12-10
US09/457,851 US6293169B1 (en) 1999-12-10 1999-12-10 Bicycle peda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9761A true CN1299761A (zh) 2001-06-20
CN1100695C CN1100695C (zh) 2003-02-05

Family

ID=23818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0824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0695C (zh) 1999-12-10 2000-04-30 自行车踏板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293169B1 (zh)
EP (1) EP1106495B1 (zh)
JP (1) JP3403171B2 (zh)
CN (1) CN1100695C (zh)
AT (1) ATE320372T1 (zh)
DE (1) DE60026650T2 (zh)
TW (1) TW54217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1017A (zh) * 2018-01-23 2018-07-31 维格车料(昆山)有限公司 可调式踏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08584B2 (en) * 2001-09-18 2004-03-23 Shimano, Inc. Bicycle pedal assembly
US6845688B2 (en) * 2001-09-18 2005-01-25 Shimano Inc. Bicycle pedal assembly
US6694846B2 (en) * 2002-02-28 2004-02-24 Shimano Inc. Bicycle pedal
USD510965S1 (en) * 2003-08-15 2005-10-25 Fitness Quest Inc. Reversible pedal for an exercise apparatus
US20050103154A1 (en) * 2003-11-14 2005-05-19 Shimano Inc. Bicycle pedal
US7013755B2 (en) * 2003-11-14 2006-03-21 Shimano Inc. Bicycle pedal assembly
EP1803638B1 (en) * 2005-12-29 2008-07-09 Shimano Inc. Pedal for bicycle
US20120132030A1 (en) * 2010-11-29 2012-05-31 Shimano Inc. Bicycle pedal
USD739312S1 (en) * 2013-11-19 2015-09-22 Chang Hui Lin Triangle pedal
US11503882B1 (en) 2021-10-04 2022-11-22 Bike Energy Lab Ltd. Bike cleat fitting tool system and methods of u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56687B1 (fr) 1983-12-16 1986-04-18 Look Sa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e chaussure sur une pedale de bicyclette
US4882946A (en) * 1984-05-18 1989-11-28 Beyl Jean J Pedal for a bicycle or similar device
EP0169080B1 (fr) 1984-05-18 1988-03-16 Jean Beyl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e chaussure sur une pédale, chaussure et pédale ainsi equipées
DE3724578A1 (de) * 1986-07-25 1988-01-28 Frodo Dipl Ing Hadwich Pedalbindung, insbesondere fuer sport- und rennfahrraeder
FR2616738B1 (fr) 1987-06-22 1992-06-12 Bidal Rene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e chaussure sur une pedale de bicyclette
JPH01164693A (ja) 1987-09-10 1989-06-28 Shimano Ind Co Ltd 自転車用ペタル
US4936164A (en) * 1988-11-28 1990-06-26 Forke Edward F Bicycle pedal-shoe coupler
FR2653089B1 (fr) * 1989-10-16 1994-04-08 Jean Beyl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e chaussure sur une pedale de bicyclette ou d'engin analogue, pedale de bicyclette, cale et semelle de chaussure pour un tel dispositif.
DE9104710U1 (zh) * 1991-04-17 1991-06-06 K.W. Hochschorner Gmbh, 8033 Martinsried, De
US5213009A (en) * 1991-11-18 1993-05-25 Bryne Richard M Cleat for clipless pedals
US5325738A (en) * 1991-12-09 1994-07-05 Bryne Richard M Locking mechanism for a clipless bicycle pedal
FR2691696B1 (fr) * 1992-05-27 1994-08-19 Beyl Jean Joseph Alfred Ensemble d'une pédale cycliste de sécurité et d'une chaussure cycliste, pédale cycliste de sécurité et chaussure cycliste.
IT1257143B (it) 1992-11-04 1996-01-05 Antonio Romano Pedale di sicurezza per biciclette e simili.
FR2699492A1 (fr) * 1992-12-21 1994-06-24 Badersbach Jean Dispositif de sécurité, en cas de chute vers l'avant, adaptable aux pédales automatiques de bicyclette destinées à la fixation des chaussures sur elles.
US5755144A (en) 1996-08-26 1998-05-26 Shimano, Inc. Low profile bicycle pedal with top and bottom side clamping arrangements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41017A (zh) * 2018-01-23 2018-07-31 维格车料(昆山)有限公司 可调式踏板
CN108341017B (zh) * 2018-01-23 2024-04-26 维格车料(昆山)有限公司 可调式踏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0026650D1 (de) 2006-05-11
EP1106495B1 (en) 2006-03-15
TW542178U (en) 2003-07-11
JP2001199376A (ja) 2001-07-24
US6293169B1 (en) 2001-09-25
JP3403171B2 (ja) 2003-05-06
EP1106495A2 (en) 2001-06-13
CN1100695C (zh) 2003-02-05
EP1106495A3 (en) 2004-04-14
DE60026650T2 (de) 2007-01-25
ATE320372T1 (de) 2006-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109C (zh) 自行车踏板
CN1100695C (zh) 自行车踏板
CN1362343A (zh) 自行车脚蹬
CN1253342C (zh) 自行车脚蹬
CN1213673C (zh) 自行车鞋的防滑板
US6341540B2 (en) Clipless pedal
US9021918B2 (en) Bicycle pedal
EP0826586B1 (en) Low profile bicycle pedal with top and bottom side clamping arrangements
CN1226495A (zh) 自行车脚蹬的间隙调节机构
TWM248727U (en) Bicycle pedal
TW201113192A (en) Bicycle pedal
CN1100694C (zh) 自行车踏板
CN1159190C (zh) 带间隙调节机构的自行车踏板
US20050005729A1 (en) Bicycle pedal assembly having a pedal body that is formed with an integral front cleat-retaining member
CN1118253C (zh) 自行车鞋防滑板
CN1100693C (zh) 自行车踏板
US20050081679A1 (en) Bicycle pedal assembly with a cleat
TWI325392B (en) Pedal for a bicycle
EP1527988A1 (en) Bicycle pedal assembly with a clea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