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7912C - 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及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及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7912C
CN1297912C CNB018120571A CN01812057A CN1297912C CN 1297912 C CN1297912 C CN 1297912C CN B018120571 A CNB018120571 A CN B018120571A CN 01812057 A CN01812057 A CN 01812057A CN 1297912 C CN1297912 C CN 1297912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mentioned
user
sends
netsca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120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40529A (zh
Inventor
三好修
塩田英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egadare Inc
Original Assignee
Oregadar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egadare Inc filed Critical Oregadare Inc
Publication of CN14405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05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791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7912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6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postal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7Computer-aided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ailing [e-mai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3Reliability checks, e.g. acknowledgments or fault report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可使发送者及接收者双方经常准确掌握信息状态,同时具有优异的准确性、可靠性、安全性。根据信息M编制对应于发送和接收上述信息M的用户而分别定义信息M的信息属性情报H,用户通过阅览信息属性情报H,可接收由该信息属性情报H定义的信息主体C。用户访问信息主体C时,则同步更新发送者侧用户的信息属性情报H与接收侧用户的信息属性情报H,通过阅览上述信息属性情报H,就能够确认信息主体C的发送、接收情况。

Description

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及信息发送收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以及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该管理方法及其系统通过通信网络发送、接收信息。
背景技术
现在,电子邮件正在作为通过通信网络进行通信的方法加以普及。该电子邮件由发送者在终端(例如个人计算机)编制邮件,使用电话线路等通信单元,发送到发行发送者邮件账户的国际互联网连接商(供应商)时,供应商将接收的邮件临时存入电子邮件服务器中,通过国际互联网,将邮件转发到发行接收者邮件账户的供应商。由于转发的邮件被存入接收者侧供应商的电子邮件服务器中,所以若接收者使用电话线路等通信单元将终端与供应商联接,发出邮件接收要求时,供应商将存入电子邮件服务器中的邮件通过电话线路等通信单元,发送到接收者的终端,接收者就能在终端(例如个人电脑)得到邮件。
但是已经认识到现行的电子邮件存在以下的问题。
由于电子邮件的配送状况依赖于各发送·路由器的设定,因此发送者发送到供应商的电子邮件立刻在国际互联网上传输,而不一定被接收侧服务器所接收。
另外,发送服务器不能保证使邮件发送到收信侧服务器,而发送侧服务器不一定能够收到接收侧服务器所发送的操作完成信号,因此邮件发送者不能获得“邮件何时到达对方”或者“对方何时阅读邮件”等在通信上非常重要的信息。
而且,在各发送、路由器和国际互联网中因发生故障等而信息丢失时,由于发送者未必一定能够证实发送失败的事实。因此不能确实获得“发送的邮件未能到达对方”的这种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发生的非常重大的问题。
另外,在现在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中一般使用的通信协议书,即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和POP(Post Office Protocol)中,不用加密功能,因此通常在国际互联网上的邮件是以平面文本状态通信。因此不能充分确保电子邮件的安全性,通过电子邮件使重要的联络或需要安全性的文件进行通信是困难的。
而且,由于现在使用的标准电子邮件阅览软件(邮件访问软件)从服务器将邮件主体下载后使用,所以需对每个邮件终端及每个邮件的账户设定邮件软件。对于使用数个终端和数个邮件账户的用户而言,该设定是比较烦琐的。另外,由于在上述软件中,通常设定为下载完成就删去服务器上的邮件,因此一旦某个终端读到邮件时,其它终端就不能再读出该邮件,即邮件被分散到了每个终端。由此产生电子邮件中的信息分散,对稳定的通信构成了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旨在消除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和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该管理方法及其系统始终能够由发送者和接收者双方正确把握所发送的信息状态,同时具有优良的准确性、可靠性及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涉及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该方法通过通信网络管理发送、接收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在信息处理服务器中注册有固定的用户帐户;在信息处理服务器中为存储信息的发送人、接收人、发送信息的日期和时刻、是否完成接收信息、接收信息的日期和时刻、标题这些与信息相关的信息属性信息,设有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为含有被发送信息的传输内容的信息主体设有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
步骤二:用户通过通信网络发送信息到信息处理服务器中,在信息处理服务器中,将信息分为信息主体与信息属性信息,将信息主体存储到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同时对应于发送信息的用户和接收信息的用户,编制相应的信息属性信息,且将编制的信息属性信息分别存储于相应用户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
步骤三:用户经通信网络用其固定的用户帐户访问信息处理服务器,阅览其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
步骤四:用户通过阅览其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从存储于该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中指定任一信息属性信息,要求接收其对应的信息主体,则信息处理服务器将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中的由上述信息属性信息定义的信息主体发送给该用户;
信息处理服务器随时更新接收用户和发送用户的相关信息属性信息;
步骤五:发送信息的用户和接收信息的用户通过访问信息处理服务器,阅览在其固定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中含有的信息属性信息,确认由该信息属性信息定义的信息发送、接收情况。
另外,上述用户通过接收未阅读的信息,可将与发送侧用户的信息属性信息和接收侧用户的信息属性信息中有关该接收的信息同步更新,从而确保发送侧用户的信息属性信息与接收侧用户的信息属性信息在信息上的一致性。
而且,也可设定上述用户所发送的信息中,包括该信息传输内容的信息主体部分被存储于信息主体储存区中。
另外,上述信息主体储存区是发送上述信息的用户固定信息主体储存区是理想的;
而且,将许可对上述信息进行读入、写入、删除、转发等的用户权限信息,赋予上述信息属性信息及上述信息主体部分的至少任意一方。对于与该用户权限信息不一致的用户所提出的访问要求或被许可的权限以外的访问要求,限制其对上述信息主体部分进行访问是理想的;
另外,将管理信息发送完成与否或接收者接收信息完成与否等信息接收情况的信息代替上述信息属性信息,赋于上述信息主体部分;信息属性信息是仅限于访问信息主体时所需要的信息,将根据信息的发送、接收而更新的信息赋予信息主体部分,从而可使更新的信息不致分散是理想的。
另外,还可对上述信息主体部分及其信息属性信息的至少任意一方进行加密存储。
而且,本发明提供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该系统是通过通信网络管理信息的发送、接收,其特征在于:
包括信息处理服务器,在该信息处理服务器中注册有各用户的固定的用户帐户,其包括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信息处理控制部,其中,
所述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用于存储信息的发送人、接收人、发送信息的日期和时刻、接收完成是否、接收日期和时刻、标题这些信息属性信息;
所述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用于存储含有被发送的信息的传输内容的信息主体;
所述信息处理控制部通过通信网络接口与用户连接,包括信息主体信息处理部和信息属性信息处理部;其用于将用户发送来的信息分离为信息主体和信息属性信息,信息主体信息处理部将信息主体存储到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信息属性信息处理部对应于发送上述信息的用户和接收的用户编制定义所述信息的发送人、接收人、发送日期和时刻、接受完成与否、接收日期和时刻、标题这些信息属性信息,并将该编制的各信息属性信息分别存储到上述信息的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所在的信息处理服务器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中相应的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中;
用户通过通信网络用所注册的固定的用户帐户访问信息处理服务器,通过信息属性处理部阅览在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中的该用户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
用户通过阅览该用户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指定存储于该用户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中的任一信息属性信息,要求信息处理服务器发送相应的信息主体,则信息处理服务器将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储存部中的由上述信息属性信息定义的信息主体发送给该用户;
信息处理控制部随时更新接收用户和发送用户的相关的信息属性信息,使得用户通过访问信息处理服务器,分别阅览其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中含有的信息属性信息,能够确认由该信息属性信息定义的信息的发送、接收情况。
而且,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通过用户访问信息处理服务器,接收未阅读信息,将发送信息侧用户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与接收信息侧用户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相关该接收信息的信息同步更新,从而确保与上述相关信息的发送信息侧用户的信息属性信息与接收信息侧用户的信息属性信息间信息的一致性是理想的;
另外,存储上述信息主体信息的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是发送上述信息的用户固定的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是理想的;
而且,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将许可对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中的信息主体部分读取、写入、删除、转发等的用户权限信息,赋予上述信息属性信息及上述信息主体部分中的任意一方。对于与该用户权限信息不一致的用户所提出的访问请求或被许可权限以外的访问请求,限制其对上述信息主体部分的访问是理想的。
另外,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将管理信息发送完成与否、接收者接收信息完成与否的信息发送、接收情况的信息,赋予上述信息主体部分,代替上述信息属性信息;信息属性信息仅限于访问信息主体所需的信息,通过信息的发送、接收将更新的信息赋予信息主体部分,从而可控制被更新的信息不出现分散是理想的;
另外,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至少对信息主体部分或信息属性信息中的任意一方进行加密,至少将解码键存储于用户终端或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的任意一方,以实现安全传输的信息是理想的;
而且,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可存储于上述信息主体部分包括文件或应用软件等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
而且,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与管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服务器连接,管理发送、接收信息的同时进行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管理,使其可与现在的电子邮件系统同时设置是理想的;
另外,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在接收上述用户发送的信息的发送者地址为电子信箱地址时,也可将信息编制成电子邮件,委托电子发送电子邮件到电子邮件服务器上。
而且,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至少从处理发送、接收信息的信息发送、接收处理或其处理装置,存储主体信息的信息主体存储处理或其装置、处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发送、接收处理或其装置,以及处理信息属性信息数据的信息属性信息数据库处理或其处理装置中任意一种处理或分散处理装置构成是理想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本发明涉及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的网络图。
图2是由发送信息者编制的信息操作界面说明图。
图3是接收信息者接收信息时的显示界面说明图。
图4是表示信息属性信息的一例的显示界面说明图。
图5是用于确认发送信息者发送信息状态的显示界面说明图。
图6是接收者接收信息时显示界面的说明图。
图7是用于确认发送信息者发送信息状态的显示界面说明图。
图8是信息处理服务器的结构图。
图9是说明根据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的信息及其信息属性信息的流程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动作说明图。
图10说明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处理现有电子邮件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动作说明图。
图11是表示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的信息处理服务器另一例结构图。
图12(a)~(b)是表示上述其它例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的信息例的一览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通过本发明涉及的通信网络的发送、接收信息的管理方法及其发送、接收管理方法,说明进行发送接收信息管理的发送、接收信息的管理系统的网络概略结构图例。在该结构图表示数台主机1与数台用户终端机2通过通信网络3连接的状态,因此将执行本发明的发送、接收信息的管理方法的主机1特别表示为信息处理服务器S。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S受理作为编制信息的发送信息者的用户终端2通过通信网络3发送的信息,并通过网络将根据作为信息的接收者的用户终端2的请求所受理的信息发送到其用户终端2。本实施例中以通信网络为国际互联网作为前提进行说明,但该通信网络不止限定于国际互连网,也可是LAN,也可是LAN与国际互联网的连网。
图1中,某用户2(User01)通过通信网络3向另一用户2(User02、03)发送信息时,如图2所示,在操作界面中,以将作为发送者的用户2(User01)填入发送者栏a、将作为接收者的用户2(User02、03)填入接收者栏b、将该信息增设的标题填入标题栏c、将要传输的内容写入信息记录栏d的形式,在用户终端输入发送信息完毕所需要的信息之后,选择发送信息处理执行键——e,将信息发送。
若将编制的信息发送,则在受理该信息的信息处理服务器S中,编制与发送信息的用户2(User01)和接收该信息的所有用户2(User02、03)对应,分别编制与该信息相关的发送人、接收人、发送时间、接收完成与否、接收时间、标题等信息属性信息。
而且,图3示出作为接收信息用户(接收者)2一方的User02在接收信息时的接收显示的界面结构。接收者2(User02)得到自己信息属性信息(请参照图4)时,若在该信息属性信息中出现向自己发送的地址信息记录时,若通过自动的或作为接收者的用户2(User02)选择标题等(例如:在未阅读栏中显示图标的信息),要求获得信息,则被要求的信息的主体部分发送到用户2(User02)。此时,若所要求的信息在取得之前为未读状态,则接收信息的用户2(User02)的上述信息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中,信息主体部分被用户2(User02)所接收的同时,相关发送的日期和时刻等与信息接收有关的信息被更新。
另外,接收者的信息属性信息被更新的同时,发送者的上述信息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被更新。在发送者的信息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中,发送到某接收者的信息被该接收者终端接收时的日期和时刻等信息被更新。
由此,在发送者栏e中显示作为发送者User01的名字;在发送时间栏f中显示发送者发送信息的时间;在信息接收栏g中显示接收者2(User02)接收信息的日期与时刻。根据信息在信息栏h中显示,相关该信息的接收者及发送者的信息属性信息被更新的信息,在信息发送接收状况显示栏i中显示。(请参照图3)
与接收者的信息属性信息更新同步,更新发送者的上述信息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在发送者的信息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中,发送到某接收者的信息应由接收者终端接收。由于更新了已收到的日期与时刻等信息,因此可通过作为发送者的User01选择为确认发送到的信息状态的操作界面(请参照图5),可确认被更新的User01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
而且,由于在这时User03没有取得信息,故发送者及接收者的信息属性信息中只写入User02确认信息的信息,并加以更新。因此,信息发送者、信息接收者均可通过确认发送信息的发送状况显示栏i,掌握信息发送状态。
图6是表示没有接收信息的用户User03在接收信息时的信息接收界面的图例,根据User03阅览信息,在信息接收栏g中显示接收者3(User03)接收信息的日期与时刻。由于信息显示栏h中显示出的信息,因此在信息发送、接收状况显示栏i中显示与该信息相关的接收者及发送者的信息属性信息被更新的信息。
而且,图7为表示由发送者的发送信息确认的界面图例。根据User03阅览的信息,发送者及接收者的各用户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已被阅览全部信息的信息更新。由此,若自动地或通过发送者选择请求信息属性信息,则在信息发送、接收状况栏i中显示现在的情况。因此,发送者在确认自己发送的信息确实被发送,同时可获得各信息被阅览的时间等信息。
另外,在上述信息发送、接收状况栏i中,即可向发送者及其所有该信息的接收者公开全部接收者接收信息的状况,也可对各接收者限制公开的状况,还可只向发送者公开。
图8表示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执行上述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的信息处理服务器S的结构例略图。该信息处理服务器S是与执行现有电子邮件发送、接收管理的电子邮件处理服务器E连接的结构,是由专用线路等连接信息处理服务器S与电子邮件处理服务器E,可相互进行信息通信。该结构是设想国际互联网连接服务者(以下称为供应商)根据现有的电子邮件处理服务器E,进行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管理服务;同时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服务。在无需对电子邮件的发送、接收进行管理时,也可仅由信息处理服务部S构成。
在图8中,信息处理控制部10连接与通信网络的接口,同时将发送信息及接收信息的发送人、接收人、发送日期与时刻、接收完成与否、接收日期和时刻、标题等信息属性信息部分委托给信息处理控制部10内的信息属性信息处理部11;将含有信息传输内容的信息主体部分委托给信息处理控制部10内的信息主体信息处理部12,分别处理。
信息属性信息部分在信息属性信息处理部11增设的与信息主体的参照键、将信息主体加密存储时的解码键、发送的日期与时刻、接收信息侧用户接收到信息主体与否、该接收信息日期与时刻等管理信息。对应于该信息的发送人与接收该信息的所有接收人,作为信息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H存储于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13中。
而且,信息主体部分在信息主体信息处理部12上增设连接在上述信息属性信息H的连接信息(例如参照键、用户键等)。作为信息主体C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14中,但在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14中按照用户类别预设信息主体储存区。信息主体信息处理部12参照被赋予的连接信息(例如:用户键),将信息主体C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14内相应的信息主体储存区中。
而且,对于将许可上述信息主体C的读取、写入、删除、转发等的用户信息(例如:赋予信息发送者许可写入和许可读取以及许可删除、赋予信息接收者读取许可等)赋予信息属性信息H;对于与该用户信息不一致的用户或与该用户信息一致的用户所提出权限以外的操作要求,也可限制对于上述信息主体部分的操作。根据上述操作可防止系统管理者或不具有对信息主体C进行读取、写入、删除、转发等许可权用户的访问或已赋予权限以外的访问,从而可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即使服务器受到非法侵入或攻击时,也可使信息主体C的安全性提高。
而且,在将上述信息主体C储存到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14内的信息主体存储区时,经加密后再保存。也可将在其密码解码时使用的解码键增设到对应于上述信息主体C的信息属性信息H中存储。由于因上述操作,除从具有解码键的信息属性信息H的访问以外,不能对信息主体C的密码解码,因此,与上述相同,可使信息主体C的安全性提高。
另外,若用户终端设置解码键,用户阅览信息时,也可将由信息处理服务器S加密的信息主体C发送到终端,在终端侧经过解码阅览信息主体。
而且,信息处理服务器S也可在信息处理服务器S内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13及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14以外的指定区,设置主要进行加密以及进行解码处理的密码处理部(图中未示出)。若用户要求对信息主体C解码时,信息处理服务器S执行用户个人所具有的信息属性信息H,同时访问为信息复原所需的密码处理部执行请求解码键,则密码处理部参照信息属性信息H,判断解码键交接可否进行,若判断为可,则将解码键传送到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14,实施分散处理,以使信息主体C对用户公开,也可降低信息处理服务器S的负载。
另外,也可在信息处理服务器S与用户终端分别保存其它密码键,通过核对或上述两个密码键配合,也能构成数据解码键。
若用户提出公开信息主体C的请求时,管理信息处理服务器S的密码键、执行加密及解码处理的密码处理部要求终端或用户以密码或外部存储器等形式具有的终端侧密码键,由终端侧密码键和服务器侧密码键的两种密码键,也可构成数据密码键。
而且,用户2访问信息处理服务器S,出现具有自己地址的信息属性信息H时,若向信息处理服务器S请求发送信息主体C,则信息处理控制部10通过信息属性信息处理部11,参照信息属性信息H,由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14将在信息主体信息处理部12,使对应于信息属性信息H的信息主体C读出,并将已读出的信息主体C发送到用户2。同时,信息处理控制部10在信息属性信息处理部11,在接收侧用户的信息属性信息H完成、使接收信息日期与时刻的更新,同时,还同步更新发送信息侧用户的信息属性信息H,从而确保发送信息侧用户的信息属性信息与接收侧用户的信息属性信息在信息上的一致性。
其次,图9说明信息处理服务器如何管理发送、接收用户发送信息及其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的一个事例。
若用户2a(发送者)将信息M1发送到与用户2a同一个信息处理服务器S1上具有用户帐户的用户2b时,用户2a在终端编制对应于用户2b的信息M1,根据用户2a固定设定的用户帐户访问信息处理服务器S1,将信息M1发送到信息处理服务器S1(a101)。
信息处理服务器S1的信息处理控制部100接收由用户2a终端发送的信息M1,将信息M1分离为信息主体C1和信息属性信息H1。而且,信息主体C1由信息处理控制部100内的信息主体信息处理部120,存储到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140的用户2a固定的信息主体储存区140a中(a102)。
信息属性信息H1由信息处理控制部100内的信息属性信息处理部110在补充信息发送日期和时刻、对方的阅读状态、信息主体C1、信息存储的场所,信息主体C1被加密存储时的解码键等信息后,作为信息属性信息H1a被存储于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130的用户2a固定的存储区130a中(a103)。
而且,该信息属性信息H1a就可与用户2b(接收者)固定的存储区130b同步存储。由于用户2b在用户2a同一信息处理服务器S1上具有用户,所以在用户2b(接收者)固定的存储区130b中存储为与信息属性信息H1a相同内容的信息属性信息H1b(a104)。
另一方面,作为接收信息M1的用户2b,根据用户2b固定设定的用户帐户访问信息处理服务器S1(a201),通过信息处理服务器S1的信息属性信息处理部110,阅览存储于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130内的某用户2b固定的存储区130b中的关于自己地址接收信息M1的信息属性信息H1b(a202,a203)。
由于在信息属性信息H1b中存储信息主体C1的参照数据,因此若用户2b指定信息属性信息H1b,要求信息处理服务器S1发送信息主体C1的时(a204),信息处理服务器S1通过信息主体信息处理部120,将存储于用户2a固定的信息主体储存区140a中的信息主体C1发送到用户2b的终端(a205,a206)。由于该动作用户2b可接收作为用户2a发送的信息M1。
如上记述,由于信息属性信息H1b初次存储于用户2b固定存储区130b后,用户2b可通过阅览用户2b固定存储区130b,可接收用户2a发送的信息M1。因此以信息属性信息H1a与信息属性信息H1b同步初次被存储的时,就具备了作为接收者的用户2b可随时接收信息的条件。
另外,信息处理服务器S1如果确认用户2b已接收信息主体C1,则同步更新信息属性信息处理部110中与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130内用户2a固定的存储区130a及用户2b固定的存储区130b内的信息M1相关的信息属性信息H1a,以及在信息属性信息H1b中与用户2b接收该信息M1的相关接收信息日期与时刻等信息(a207)。
用户2a通过再次访问信息处理服务器S1,阅览存储于用户2a固定的存储区130a内的信息M1的信息属性信息H1a,可以确认用户2b确实接收了信息M1。(a208,a209)。
向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130存储或更新上述信息属性信息H1a及信息属性信息H1b时,同步存储是理想的;但对于上述存储处理发生若干障碍时,则此时不能只单方存储信息属性信息H1a或信息属性信息H1b,如果两者同时被存储或者两者都不能被存储导致处理错误。另外,若上述两者均被存储时,使其存储处理委托临时寄存的临时存储器和该存储处理部(图中未示出)进行存储处理。即使通过上述临时存储器和存储处理部同步存储或更新信息属性信息H1a及信息属性信息H1b,可获得完全相同的效果。
另外,若上述终端编制的信息以及发送、接收信息时,也可由运用管理信息处理服务器的经营、管理者通过CD-ROM等存储介质也可向用户提供编制信息用的编辑程序,用户终端由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下载编制信息用编辑程序,用户根据该编辑程序编制、发送、接收信息。
其次,若用户2a将信息M2发送到与用户2a的信息处理服务器S1不相同的信息处理服务器S2上具有用户帐户的用户2C上时,用户2a在终端上编制向用户2C发送的信息M2,根据用户2a固定设定的用户帐户访问信息处理服务器S1,将信息M2向信息处理服务器S1发送(a301)。
信息处理服务器S1的信息处理控制部100接收由用户2a的终端发送的信息M2,将信息M2分离为信息主体C2与信息属性信息H2。而且,信息主体C2由信息处理控制部100内的信息主体内的信息处理部120,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140的用户2a固定的信息主体储存区140a中(a302)。
由信息处理控制部100内的信息属性信息处理部110增设信息发送日期和时刻、对方阅读状态、存储信息主体C2的地址、信息主体C2加密存储时的解码键等信息之后,信息属性信息H2作为信息属性信息H2a,存储于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130的用户2a固定的存储区130a(a303)。
另外,在上述动作的同时,信息处理服务器S1的信息处理控制部100对作为信息M2的接收方的具有用户2c的用户帐户的信息处理服务器S2,指示写入更新信息M2的信息属性信息H2a(a304)。
信息处理服务器S2接收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S1的委托,向信息处理控制部101内的信息属性信息处理部111,将信息M2的信息属性信息H2a作为信息属性信息H2c存储于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131的用户2c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131c中(a305)、向信息处理服务器S1的信息处理控制部100上恢复上述委托处理完成的应答信息(a306)。
另一方面,作为信息M2接收者的用户2c根据用户2c固定设定的用户帐户访问信息处理服务器S2(a401),通过信息处理服务器S2的信息属性信息处理部111,阅览存储于被设置在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131中的用户2c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131c中的与自己地址接收信息M2的相关信息属性信息H2c(a402,a403)。
由于信息属性信息H2c中存储到信息主体C2的参照数据,因此若用户2c指定信息属性信息H2c要求信息处理服务器S2发送信息主体C2(a404),则信息处理服务器S2委托信息处理服务器S1向用户2c发送存储于信息处理服务器S1的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140中的信息主体C2(a405)。
接受委托的信息处理服务器S1通过信息主体信息处理部120,将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140中的用户2a的信息主体储存区140a内的信息主体C2发送到用户2c(a406、a407、a408)。由于该动作用户2c可接收作为用户2a发送的信息M2。
于是,将信息属性信息H2c初次存储于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131c后,用户2c可通过阅览用户2c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131c,接收由用户2a发送的信息M2。因此,信息属性信息H2a与信息属性信息H2c以同步的形式初次被存储的时,即具备了作为接收者的用户2c可随时接收信息的条件。
而且,信息处理服务器S2若确认用户2c接收到信息主体C2,则委托信息处理服务器S1,处理信息属性信息处理部111内对存储于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131c内用户2c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131c内的信息属性信息H2c中,存储用户2c接收该信息M2相关的接收日期和时刻等信息(a409),以及使用户2c已接收信息的存储于作为发送者的用户H2a中,(a410)。
信息处理服务器S1接收上述委托,使用户2c接收的信息主体C2存储到信息属性信息处理部110中,被设置在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130内的用户存储区130a内的属性信息H2a中(a411),并将处理完成的应答信息反馈于信息处理服务器S2(a412)。
用户2a可通过再次访问信息处理服务器S1,通过阅览存储于用户2a固定的存储区130a中的信息M2的信息属性信息H2a,可确认用户2c确实已接收信息M2(a413、a414)。
在将上述信息属性信息H2a及信息属性信息H2c存储或更新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时同步存储是理想的;但若对上述存储处理发生某些障碍时,信息属性信息H2a及信息属性信息H2c,不得单方存储,而成为两者均同时存储或两者均同时不存储,而产生处理错误。另外,如上记述,若两者同步存储时,使其存储处理委托给临时存储的临时存储器和该存储处理部,进行存储处理,即使上述临时存储器和存储处理部使信息属性信息H2a及信息属性信息H2c同步存储或同步存储或更新,也可获得完全相同的效果。
若根据上述管理方法,则从用户所发送的信息,编制信息主体和信息相关的发送者用的信息属性信息与接收者用的信息属性信息,根据阅览该信息属性信息可确实管理信息的发送、接收状态。
而且,由于信息主体不能由具有发送人用户帐户的信息处理服务器的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移动到其它信息处理服务器等处。因此,不会因为移动时发生的故障而使信息丢失的现象。另一方面通过确认信息属性信息,发送者侧即可确认自己发送的信息是否被接收者阅读,如果判定为已阅读,则可确认该时期和时刻的具体参数;接收者侧可获得注有自己地址的信息属性信息,只要求由该信息属性信息定义的信息的主体部分,即可获得信息,因此,即使何次、从何种终端机也均可获得信息,使信息分散在数台终端机中的现象消失。
另外,用户终端和信息处理服务器,信息处理服务器与信息处理服务器间的信息的传输,若采用SSL(Secure Socket Layer)等密码通信,则可保证其安全性。
以下,依照图10,说明用户2a将信息向电子邮件用户2d发送时的情况。
用户2a在终端编制对应于用户2d的信息M3,发送到信息处理服务器S1(a501)。信息处理服务器S1的信息处理控制部100接收由用户2a的终端发送的信息M3(a502)。
信息处理服务器S1识别信息M3的发送地址是否为电子邮件用户2d,将信息M3转发到电子邮件处理服务器E(a503)。电子邮件处理控制部15将信息M3发送到电子邮件发送、接收邮箱16(a504)。其后,按照电子处理服务器E的设定,电子邮件M3从电子邮件发送、接收邮箱16发送到用户2d。(a505)
另外,说明电子邮件用户2d向用户2a发送信息的情况。
若电子邮件M4由用户2d发送到电子邮件、接收邮箱16(a601),则电子邮件M4由电子邮件发送、接收邮箱16发送到电子邮件处理控制部15(a602)。
若电子邮件处理控制部15将电子邮件M4发送到信息处理控制部100(a603),则信息处理控制部100识别电子邮件M4的发送地址为用户2a,将电子邮件M4分离为信息主体C4和信息属性信息H4。
信息主体C4由信息处理控制部100内的信息主体信息处理部120,存储到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140的用户2a固定的信息主体储存区140a(a604)。
信息属性信息H4由信息处理控制部100内的信息属性信息处理部110,增设存储信息主体C4的位置、信息主体C4被加密存储时的解码键等信息后,作为信息属性信息H4a存储到用户2a固定的存储区130a(a605)。
作为电子邮件M4的接收者的用户2a访问信息处理服务器S1(a701),通过信息处理服务器S1的信息属性信息处理部110,阅览被存储于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130内设置的用户2a固定的存储区130a中的信息属性信息H4a(a702、a703)。
由于在信息属性信息H4a中存储信息主体C4的参照数据,因此,用户2a若指定信息属性信息H4a,要求信息处理服务器S1发送信息主体C4(a704),则信息处理服务器S1通过信息主体信息处理部120,读出存储于用户2a固定的信息主体储存区140a中的信息主体C4(a705),发送到用户2a的终端(a706)。由该动作用户2a可接收作为用户2d发送信息的电子邮件M4。
如上记述,由电子邮件用户发送的电子邮件M,在信息处理控制部100编制表示电子邮件的传输内容时的邮件主体和该电子邮件的属性信息,作为信息主体C将邮件主体存储到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140;邮件属性信息作为信息属性信息H被存储于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130。因此,处于信息处理服务器S管理下的用户2即使是由电子邮件用户发送的邮件,也可用与接收处于信息处理服务器S管理下的其它用户2发送的信息时操作完全相同的操作,发送、接收电子邮件。故本发明的系统可与现在主流的电子邮件系统兼容,对于供应商等信息处理业者来说,即使对于处于何种系统管理下的用户均可提供信息发送、接收服务。
而且,如图11所示,可在信息属性信息H中存储信息的部分属性信息,仅存储为访问信息主体C而被限定的信息(例如图12(a)所示的信息)。信息发送是否完成、接收者是否已接收信息等的管理信息的发送、接收的信息,可与解码键等同时作为管理信息T(例如图12(b)(c)所示项目的信息)与信息主体C同时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14中。
该信息属性信息H中记述了为访问连接在信息的发送者、发送日期和时刻、连接到信息主体部分的连接信息等信息主体时所需要的信息。由于记录了基本上不会被更新的上述各种信息,因此不会因发送方或接收方的更新处理故障导致信息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且可通过发送、接收最低限度的信息,减轻发送、接收信息对信息处理服务器S的负载。
另外,由于更新的信息(例如:接收信息日期与时刻)记录于管理信息T的用户信息中(请参照图12(c)),因此仅对发送者具有帐户的信息处理服务器内的管理信息T进行更新处理,由于不使管理信息T分散,从而确保信息的一致性。用户可在根据信息属性信息H访问信息主体C时,同时阅览信息主体C和管理信息T,了解信息的接收者是否已阅览信息或阅览的日期与时刻等信息。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信息处理服务器内,各标注一个信息处理控制部、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以及电子邮件服务器,但也可是由数个装置构成的分散型处理装置,又可是局部进行分散处理的装置。另外,在上述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以及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中,均标注具有用户固定的信息区,而也可是分别使用个别存储装置及数据库,也可在一个存储装置及数据库中使用区分于用户固定区的装置,也可在存储于该存储装置及数据库的信息中通过增设用户个人的识别标记。
另外,对于从用户终端发送到信息处理服务器中的信息,信息处理服务器将其分离为表示该信息的传输内容的信息主体和信息属性信息,分别将其标注为能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和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然而,这也可在用户终端对信息主体与信息属性信息进行分离处理后,各别发送到信息处理服务器;第一次使全部信息存储到信息处理服务器内的临时存储装置后,可分别抽取信息属性信息与信息主体,使其存储到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与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也可使整个信息存储到信息主体存储装置部后,只抽取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到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
另外,有关信息属性信息分离为访问信息主体所需的属性信息H与管理信息T的情况。在信息主体部分,以赋予管理信息主体的管理信息T,标注为能与信息主体C同时存储于信息主体存储部14,但这在用户终端信息分离成信息主体C和属性信息H以及管理信息主体的管理信息T的处理后,可另行发送到信息处理服务器;也可第一次使全部信息存储于信息处理服务器内的临时存储装置后,分别提取信息主体C与信息属性信息H以及管理信息T,使其存储在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与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还可以在使全部信息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存储装置部后,只提取除管理信息T以外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于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在抽取管理信息T后,可在服务器内设置管理信息T专用存储部,并将管理信息T存储于该专用存储部。
另外,信息处理服务器间的信息传输中,标明了使用SSL(Secure SocketLayer)等密码通信的指令,但这在通信协议电平上无需加密,正在传输的内容如果是第三者以简单的不能解读的方法加密,则使用其它方法也不能凑效。
在上述用户间发送、接收信息时的实施例中,标注着在任何情况下接收者均为单数,但即使是数个接收者,其动作也与实施例相同。
而且,上述各实施例中,标明通过通信网络,在用户终端与信息处理服务器间也能发送、接收信息,这是使用直接连接于信息处理服务器上的输入、输出装置,即使在将信息处理服务器上输入或输出信息、也可获得完全相同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另外,在上述管理方法中说明了信息主体存储于信息储存区中,该信息主体相关的信息属性信息发送到传输到作为发送对象的所有用户的情况,存储于信息存储区内的对象不仅仅限制在信息方面,而且用户公开或想共享的文件以及应用软件代替信息主体,或也能添加在信息主体中存储到信息存储区中。
由此,由于可交换、共享文件的数据,因此可防止现有系统中成为严重问题的文件重复复制以及重复转发,在不增加系统负载的情况下即可完成,更易于文件以及应用软件因版本而变更信息,为了实现使所有用户使用同一文件或应用软件而消除版本不一致造成的不一致性和日程变更等信息的更新等所具有的时实性。
发明效果
若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及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则由用户发送到信息处理服务器上的信息编制与信息主体和信息相关的发送者用信息属性信息和接收者用信息属性信息,用户可通过各自的信息属性信息数据库,阅览该信息属性信息从而确实管理信息的发送、接收状态。
而且,在发送者侧,可通过确认信息属性信息,即可确认自己所发送的信息是否被接收者接收、如果判定为被收到,则此时可确认其日期和时刻的具体数据;在接收者侧,通过阅览标明自己地址的信息属性信息,执行接收操作,由于可接收到由该信息属性信息定义的信息,所以即使何次、何种终端机均可收到信息,使信息分散在数台终端机上的现象消失。
另外,由于信息主体不会从具有发送人的用户帐户的信息处理服务器的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中移动到其它信息处理服务器等处,故可保持信息安全,同时也可切实执行信息的管理,不会如电子邮件由于移动时的故障导致信息丢失。
而且,将许可信息读取、写入、删除、转发送息等用户权限的信息赋予信息属性信息中,则在信息属性信息的用户权限信息中所许可操作的用户提出被许可的操作要求以外,不能操作信息主体,因此可防止非法侵入信息处理服务器或提高对攻击的耐久性。
另外,由全体信息属性信息,提取管理为访问信息主体所需的属性信息、接收信息是否完成、接收信息的日期与时刻等信息主体的信息,将所提取的属性信息向属性信息数据库、所提取的管理信息同信息主体一并存储,则只有为访问信息主体所需的信息存储到接收者的属性信息数据库中,而管理信息主体与信息主体的管理信息则存储到发送者的信息处理服务器中。因此,与属性信息中包含于管理信息的情况不同,不会因发送方及接收方的更新处理故障导致管理信息等数据的不一致。况且,通过最低限度地发送、接收信息,可减轻处理发送、接收信息对信息处理服务器的负载。
另外,对于使用本发明的发送、接收信息管理系统的供应商等信息管理业者而言,通过加密保存信息主体,将该解码键存储于与该信息对应的信息属性信息等位置,即使在信息处理服务器遭到非法入侵或攻击的情况下,除存储于信息属性信息数据库等中的解码键,只要不被侵入者所阅览,就可无需考虑信息主体被解读。
而且,将用户希望公开或共享的文件或应用软件代替信息主体,或附加在信息主体上存储于信息储存区中,则无需移动文件或应用软件就可实现视时交换或共享数据,并可防止重复复制或重复转发。从而无需对系统加负载即可完成;还易于完成修改等信息的更新,而且以实时性地实现为使所有用户因常常使用同一文件或应用软件而消除版本不一致造成的不一致性的操作和日程变更等信息的更新。
而且,可与现时主流的电子邮件系统兼容,本系统即使是由电子邮件用户发送的电子邮件,由于使用与处于在信息处理服务器管理下的用户所发送信息相同方式操作,处理由电子邮件用户发送的电子邮件,因此对于供应商等信息管理业者而言可顺利渡过过渡期。

Claims (63)

1.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该方法通过通信网络管理发送、接收信息,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在信息处理服务器中注册有固定的用户帐户;在信息处理服务器中为存储信息的发送人、接收人、发送信息的日期和时刻、是否完成接收信息、接收信息的日期和时刻、标题这些与信息相关的信息属性信息,设有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为含有被发送信息的传输内容的信息主体设有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
步骤二:用户通过通信网络发送信息到信息处理服务器中,在信息处理服务器中,将信息分为信息主体与信息属性信息,将信息主体存储到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同时对应于发送信息的用户和接收信息的用户,编制相应的信息属性信息,且将编制的信息属性信息分别存储于相应用户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
步骤三:用户经通信网络用其固定的用户帐户访问信息处理服务器,阅览其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
步骤四:用户通过阅览其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从存储于该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中指定任一信息属性信息,要求接收其对应的信息主体,则信息处理服务器将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中的由上述信息属性信息定义的信息主体发送给该用户;
信息处理服务器随时更新接收用户和发送用户的相关信息属性信息;
步骤五:发送信息的用户和接收信息的用户通过访问信息处理服务器,阅览在其固定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中含有的信息属性信息,确认由该信息属性信息定义的信息发送、接收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上述用户接收未阅读的信息,将该接收相关的信息同步更新为发送侧用户的信息属性信息和接收侧用户的信息属性信息,确保发送侧用户的信息属性信息和接收侧用户的信息属性信息在信息上的一致性;
3.根据权利要求1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
在上述用户发送信息时,将含有该信息传输内容的信息主体部分存储于信息主体储存区中。
4.根据权利要求2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用户发送信息时,将含有该信息传输内容的信息主体部分存储于信息主体储存区中。
5.根据权利要求3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主体信息存储区是发送上述信息的用户固定的信息主体存储区。
6.根据权利要求1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许可上述信息的读取、写入、删除、转发等的用户权限信息,赋予上述信息属性信息及上述信息主体部分中至少任意一方;对于与该用户权限信息不一致的用户的访问要求或许可权限以外的访问要求,限制其对上述信息主体部分的访问。
7.根据权利要求2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许可对上述信息的读取、写入、删除、转发等的用户权限信息,赋予上述信息属性信息及上述信息主体信息部分中至少任意一方;对于与该用户权限不一致的用户的访问要求与许可权限以外的访问要求,限制其对上述信息主体部分的访问。
8.根据权利要求3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许可对上述信息的读取、写入、删除、转发等的用户权限信息,赋予上述信息属性信息及上述信息主体部分中至少任意一方;对于与该用户权限信息不一致的用户的访问要求或许可权限以外的访问要求,限制其对上述信息主体部分的访问。
9.根据权利要求5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许可对上述信息的读取、写入、删除、转发等的用户权限信息,赋予上述信息属性信息及上述信息主体部分中至少任意一方;对于与该用户权限信息不一致的用户的访问要求或许可权限以外的访问要求,限制其对上述信息主体部分的访问。
10.根据权利要求2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发送信息完成与否、接收者接收到信息与否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的信息,代替上述信息属性信息,赋予上述信息主体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3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发送信息完成与否、接收者接收到信息与否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的信息,代替上述信息属性信息,赋予上述信息主体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5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发送信息完成与否、接收者接收到信息与否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的信息,代替上述信息属性信息,赋予上述信息主体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6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发送信息完成与否、接收者接收到信息与否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的信息,代替上述信息属性信息,赋予上述信息主体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3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上述信息主体部分及信息属性信息中至少任意一方实施加密保存。
15.根据权利要求5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上述信息主体部分及信息属性信息中至少任意一方实施加密保存。
16.根据权利要求6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上述信息主体部分及信息属性信息中至少任意一方实施加密保存。
17.根据权利要求10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上述信息主体部分及信息属性信息中至少任意一方实施加密保存。
18.一种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该系统是通过通信网络,管理信息的发送、接收的信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信息处理服务器,在该信息处理服务器中注册有各用户的固定的用户帐户,其包括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信息处理控制部,其中,
所述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用于存储信息的发送人、接收人、发送信息的日期和时刻、接收完成是否、接收日期和时刻、标题这些信息属性信息;
所述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用于存储含有被发送的信息的传输内容的信息主体;
所述信息处理控制部通过通信网络接口与用户连接,包括信息主体信息处理部和信息属性信息处理部;其用于将用户发送来的信息分离为信息主体和信息属性信息,信息主体信息处理部将信息主体存储到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信息属性信息处理部对应于发送上述信息的用户和接收的用户编制定义所述信息的发送人、接收人、发送日期和时刻、接受完成与否、接收日期和时刻、标题这些信息属性信息,并将该编制的各信息属性信息分别存储到上述信息的发送用户和接收用户所在的信息处理服务器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中相应的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中;
用户通过通信网络用所注册的固定的用户帐户访问信息处理服务器,通过信息属性处理部阅览在信息属性信息存储部中的该用户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
用户通过阅览该用户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指定存储于该用户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中的任一信息属性信息,要求信息处理服务器发送相应的信息主体,则信息处理服务器将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储存部中的由上述信息属性信息定义的信息主体发送给该用户;
信息处理控制部随时更新接收用户和发送用户的相关的信息属性信息,使得用户通过访问信息处理服务器,分别阅览其固定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中含有的信息属性信息,能够确认由该信息属性信息定义的信息的发送、接收情况。
19.根据权利要求18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在用户通过访问信息处理服务器,接收未阅读信息时,同步更新发送侧用户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与接收侧用户的信息属性信息存储区中与接收该信息相关的信息,确保与上述信息相关的发送侧用户的信息属性信息与接收侧用户的信息属性信息在信息上的一致性。
20.根据权利要求18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存储上述信息主体信息的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是发送上述信息的用户固定的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
21.根据权利要求19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将存储上述信息主体信息的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是发送上述信息的用户固定的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
22.根据权利要求18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将许可对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中信息主体部分进行读取、写入、删除、转发等的用户权限信息,赋予上述信息属性信息及上述信息主体部分中至少任意一方;对于与用户权限信息不一致的用户提出的访问要求或许可权限以外的访问要求,限制其对上述信息主体部分的访问。
23.根据权利要求19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将许可对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中的信息主体部分进行读取、写入、删除、转发等的用户权限信息,赋予上述信息属性信息及上述信息主体部分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对于与用户权限信息不一致的用户提出的访问要求或许可权限以外的访问要求,限制其对上述信息主体部分的访问。
24.根据权利要求20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将许可对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中的信息主体部分进行读取、写入、删除、转发等的用户权限信息,赋予上述信息属性信息及上述信息主体部分中的至少任意一方;对于与用户权限信息不一致的用户提出的访问要求或许可权限以外的访问要求,限制其对上述信息主体部分的访问。
25.根据权利要求18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将是否发送完成信息、接收者接收到信息与否等管理信息的发送、接收的信息,代替上述信息属性信息,赋予上述信息主体部分。
26.根据权利要求19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将是否发送完成信息、接收者接收到信息与否等管理信息的发送、接收的信息,代替上述信息属性信息,赋予上述信息主体部分。
27.根据权利要求20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将是否发送完成信息、接收者接收到信息与否等管理信息的发送、接收的信息,代替上述信息属性信息,赋予上述信息主体部分。
28.根据权利要求22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将是否发送完成信息、接收者接收到信息与否等管理信息的发送、接收的信息,代替上述信息属性信息,赋予上述信息主体部分。
29.根据权利要求18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对信息主体部分或信息属性信息的至少任意一方加密,并将解码键存储于用户终端或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其中的至少任意一方。
30.根据权利要求19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对信息主体部分或信息属性信息的至少任意一方加密,并将解码键存储于用户终端或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其中的至少任意一方。
31.根据权利要求20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对信息主体部分或信息属性信息的至少任意一方加密,并将解码键存储于用户终端或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其中的至少任意一方。
32.根据权利要求22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对信息主体部分或信息属性信息的至少任意一方加密,并将解码键存储于用户终端或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其中的至少任意一方。
33.根据权利要求25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对信息主体部分或信息属性信息的至少任意一方加密,并将解码键存储于用户终端或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其中的至少任意一方。
34.根据权利要求18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在上述信息主体部分,附加文件或应用软件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
35.根据权利要求19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在上述信息主体部分,附加文件或应用软件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
36.根据权利要求20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在上述信息主体部分,附加文件或应用软件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
37.根据权利要求22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在上述信息主体部分,附加文件或应用软件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
38.根据权利要求25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在上述信息主体部分,附加文件或应用软件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
39.根据权利要求29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在上述信息主体部分,附加文件或应用软件存储于信息主体信息存储部。
40.根据权利要求18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与管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服务器连接,管理发送、接收信息;同时执行管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
41.根据权利要求19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与管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服务器连接,管理发送、接收信息;同时执行管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
42.根据权利要求20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与管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服务器连接,管理发送、接收信息;同时执行管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
43.根据权利要求22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与管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服务器连接,管理发送、接收信息;同时执行管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
44.根据权利要求25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与管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服务器连接,管理发送、接收信息;同时执行管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
45.根据权利要求29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与管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服务器连接,管理发送、接收信息;同时执行管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
46.根据权利要求34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与管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服务器连接,管理发送、接收信息;同时执行管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
47.根据权利要求18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用户通过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接收的信息,其接收者地址为电子邮件地址时,信息处理服务器将信息编制成电子邮件,委托电子邮件服务器发送电子邮件。
48.据权利要求19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用户通过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接收的信息,其接收者地址为电子邮件地址时,信息处理服务器将信息编制成电子邮件,委托电子邮件服务器发送电子邮件。
49.根据权利要求20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用户通过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接收的信息,其接收者地址为电子邮件地址时,信息处理服务器将信息编制成电子邮件,委托电子邮件服务器发送电子邮件。
50.根据权利要求22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用户通过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接收的信息,其接收者地址为电子邮件地址时,信息处理服务器将信息编制成电子邮件,委托电子邮件服务器发送电子邮件。
51.根据权利要求25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用户通过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接收的信息,其接收者地址为电子邮件地址时,信息处理服务器将信息编制成电子邮件,委托电子邮件服务器发送电子邮件。
52.根据权利要求29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用户通过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接收的信息,其接收者地址为电子邮件地址时,信息处理服务器将信息编制成电子邮件,委托电子邮件服务器发送电子邮件。
53.根据权利要求34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用户通过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接收的信息,其接收者地址为电子邮件地址时,信息处理服务器将信息编制成电子邮件,委托电子邮件服务器发送电子邮件。
54.权利要求40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上述用户通过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接收的信息,其接收者地址为电子邮件地址时,信息处理服务器将信息编制成电子邮件,委托电子邮件服务器发送电子邮件。
55.根据权利要求18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由处理发送接收信息的信息发送、接收处理或其处理装置;存储信息主体信息的信息主体信息存储处理或其处理装置;处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发送、接收处理或其处理装置;以及处理信息属性信息数据的信息属性信息数据处理或其处理装置构成,其中应将至少一个处理或装置分散。
56.根据权利要求19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由处理发送接收信息的信息发送、接收处理或其处理装置;存储信息主体信息的信息主体信息存储处理或其处理装置;处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发送、接收处理或其处理装置;以及处理信息属性信息数据的信息属性信息数据处理或其处理装置构成,其中应将至少一个处理或装置分散。
57.根据权利要求20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由处理发送接收信息的信息发送、接收处理或其处理装置;存储信息主体信息的信息主体信息存储处理或其处理装置;处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发送、接收处理或其处理装置;以及处理信息属性信息数据的信息属性信息数据处理或其处理装置构成,其中应将至少一个处理或装置分散。
58.根据权利要求22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由处理发送接收信息的信息发送、接收处理或其处理装置;存储信息主体信息的信息主体信息存储处理或其处理装置;处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发送、接收处理或其处理装置;以及处理信息属性信息数据的信息属性信息数据处理或其处理装置构成,其中应将至少一个处理或装置分散。
59.根据权利要求25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由处理发送接收信息的信息发送、接收处理或其处理装置;存储信息主体信息的信息主体信息存储处理或其处理装置;处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发送、接收处理或其处理装置;以及处理信息属性信息数据的信息属性信息数据处理或其处理装置构成,其中应将至少一个处理或装置分散。
60.根据权利要求29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由处理发送接收信息的信息发送、接收处理或其处理装置;存储信息主体信息的信息主体信息存储处理或其处理装置;处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发送、接收处理或其处理装置;以及处理信息属性信息数据的信息属性信息数据处理或其处理装置构成,其中应将至少一个处理或装置分散。
61.根据权利要求34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由处理发送接收信息的信息发送、接收处理或其处理装置;存储信息主体信息的信息主体信息存储处理或其处理装置;处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发送、接收处理或其处理装置;以及处理信息属性信息数据的信息属性信息数据处理或其处理装置构成,其中应将至少一个处理或装置分散。
62.根据权利要求40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由处理发送接收信息的信息发送、接收处理或其处理装置;存储信息主体信息的信息主体信息存储处理或其处理装置;处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发送、接收处理或其处理装置;以及处理信息属性信息数据的信息属性信息数据处理或其处理装置构成,其中应将至少一个处理或装置分散。
63.根据权利要求47记述的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处理服务器由处理发送接收信息的信息发送、接收处理或其处理装置;存储信息主体信息的信息主体信息存储处理或其处理装置;处理发送、接收电子邮件的电子邮件发送、接收处理或其处理装置;以及处理信息属性信息数据的信息属性信息数据处理或其处理装置构成,其中应将至少一个处理或装置分散。
CNB018120571A 2000-06-28 2001-06-27 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及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7912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4441/00 2000-06-28
JP2000194441 2000-06-28
JP194441/2000 2000-06-28
JP185853/01 2001-06-20
JP185853/2001 2001-06-20
JP2001185853A JP2002082880A (ja) 2000-06-28 2001-06-20 メッセージの送受信管理方法及びメッセージの送受信管理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0529A CN1440529A (zh) 2003-09-03
CN1297912C true CN1297912C (zh) 2007-01-31

Family

ID=26594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1205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7912C (zh) 2000-06-28 2001-06-27 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及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512657B2 (zh)
EP (1) EP1313022A4 (zh)
JP (1) JP2002082880A (zh)
KR (1) KR100528150B1 (zh)
CN (1) CN1297912C (zh)
AU (1) AU2001267830A1 (zh)
CA (1) CA2414322C (zh)
WO (1) WO20020013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98166A1 (en) * 2003-11-14 2005-09-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Mail program, e-mail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e-mail messages
US7237184B2 (en) * 2003-12-18 2007-06-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Data property promo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0407639C (zh) * 2004-07-08 2008-07-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自适应的智能网网管系统及实现方法
KR100457325B1 (ko) * 2004-07-09 2004-11-17 엔에이치엔(주) 메세지 송수신 및 게시 시스템 및 송수신 및 게시 방법
US8776206B1 (en) * 2004-10-18 2014-07-08 Gtb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 system, and an apparatus for content security in computer networks
JP4690432B2 (ja) * 2008-02-15 2011-06-01 株式会社コナミデジタル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01667976B (zh) * 2008-09-04 2012-04-2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邮件推送方式确定方法、推送方法及装置
JP2010097408A (ja) * 2008-10-16 2010-04-30 Obic Business Consultants Ltd メッセージ配信システム、メッセージ配信サーバ装置、クライアント装置、メッセージ配信方法、メッセージ受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120005364A (ko) * 2010-07-08 2012-01-16 정보통신산업진흥원 전자 주소, 및 전자문서 유통 시스템
CN102110144B (zh) * 2011-02-12 2013-01-0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文档访问方法和文档访问装置
JP5924073B2 (ja) * 2012-03-30 2016-05-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制御プログラム、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EP3487445B1 (en) 2016-07-22 2020-05-13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dministration of oral care antimicrobial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5647A (ja) * 1983-10-18 1985-05-15 Toshiba Corp 電子メ−ルシステム
JPH08129515A (ja) * 1994-10-31 1996-05-21 Nec Software Ltd 電子メール参照確認装置
JPH08167913A (ja) * 1994-12-13 1996-06-25 Casio Comput Co Ltd 電子メール装置及び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
JPH10293732A (ja) * 1997-02-20 1998-11-04 Just Syst Corp 電子メールサーバ装置、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電子メールの開封確認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H1188410A (ja) * 1997-09-03 1999-03-3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電子メール転送方法、装置およびこの方法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234694A (zh) * 1998-01-26 1999-11-10 摩托罗拉公司 具有无线电设备和服务器的通信系统
JP2000082027A (ja) * 1999-08-30 2000-03-21 Sony Corp 端末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90121A (ja) * 1993-04-06 1994-10-18 Hitachi Ltd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
JP3196664B2 (ja) * 1996-10-01 2001-08-06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
JPH11205377A (ja) * 1998-01-12 1999-07-3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メールの結果通知システム
JPH11282777A (ja) * 1998-03-31 1999-10-15 Hitachi Software Eng Co Ltd 電子メール開封管理方法および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記録媒体
JP3681277B2 (ja) * 1998-04-24 2005-08-10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メッセージ処理装置、メッセージ管理方法及びメッセージ管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US6314454B1 (en) * 1998-07-01 2001-11-06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rtified electronic mail messages
US6854007B1 (en) * 1998-09-17 2005-02-08 Micr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of communication with electronic messages
US6751670B1 (en) * 1998-11-24 2004-06-15 Drm Technologies, L.L.C. Tracking electronic component
US7127515B2 (en) * 1999-01-15 2006-10-24 Drm Technologies, Llc Delivering electronic content
US7082439B1 (en) * 1999-08-26 2006-07-25 Hsc Venture Fund 1999 System and method for electronic message notification
US6598074B1 (en) * 1999-09-23 2003-07-22 Rocket Network,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multimedia production collaboration over a network
US20020112007A1 (en) * 1999-11-03 2002-08-15 Christopher (Noah) Wood Personal message management system
US7054905B1 (en) * 2000-03-30 2006-05-30 Sun Microsystems, Inc. Replacing an email attachment with an address specifying where the attachment is stored
US20020049815A1 (en) * 2000-04-14 2002-04-25 Kayshav Dattatri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managing information and information transfers in a computer network
US6829607B1 (en) * 2000-04-24 2004-12-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user input by automatically providing dynamically generated completion information
US6807277B1 (en) * 2000-06-12 2004-10-19 Surety, Llc Secure messaging system with return receipts
US7058685B1 (en) * 2000-10-23 2006-06-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Validation and audit of e-media deliver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5647A (ja) * 1983-10-18 1985-05-15 Toshiba Corp 電子メ−ルシステム
JPH08129515A (ja) * 1994-10-31 1996-05-21 Nec Software Ltd 電子メール参照確認装置
JPH08167913A (ja) * 1994-12-13 1996-06-25 Casio Comput Co Ltd 電子メール装置及び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
JPH10293732A (ja) * 1997-02-20 1998-11-04 Just Syst Corp 電子メールサーバ装置、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電子メールの開封確認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コンピュータに実行させる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JPH1188410A (ja) * 1997-09-03 1999-03-30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電子メール転送方法、装置およびこの方法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CN1234694A (zh) * 1998-01-26 1999-11-10 摩托罗拉公司 具有无线电设备和服务器的通信系统
JP2000082027A (ja) * 1999-08-30 2000-03-21 Sony Corp 端末装置、送信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313022A4 (en) 2010-11-24
CN1440529A (zh) 2003-09-03
US7512657B2 (en) 2009-03-31
WO2002001372A1 (fr) 2002-01-03
CA2414322A1 (en) 2002-12-23
KR100528150B1 (ko) 2005-11-15
US20030093664A1 (en) 2003-05-15
CA2414322C (en) 2009-03-31
JP2002082880A (ja) 2002-03-22
AU2001267830A1 (en) 2002-01-08
EP1313022A1 (en) 2003-05-21
KR20030015296A (ko) 2003-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9718C (zh) 操纵计算机文件和/或程序的系统和方法
CN1297912C (zh) 信息发送接收管理方法及信息发送接收管理系统
JP4148979B2 (ja)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電子メール中継装置、電子メール中継方法及び電子メール中継プログラム
US2007028344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handling of scanned documents
CN1225711C (zh) 数字内容发行系统和数字内容发行方法
JP4780093B2 (ja) データ通信システム、アドレス管理装置、データ通信装置、アドレス管理方法およびアドレス管理プログラム
US8930475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cure cloud-based media file sharing
CN1539226A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系统
CN104137466A (zh) 操作计算设备的方法、计算设备及计算机程序
CN1685689A (zh) 控制家庭终端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软件产品
CN1691672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685306A (zh) 打印系统、打印装置及打印指示方法
CN1818920A (zh) 管理用于文件加密和解密的多个密钥的系统和方法
CN1617489A (zh) 信息处理装置
CN1866825A (zh) 内容发送装置及其接收装置、内容发送方法及其接收方法
CN101031066A (zh) 发射机、接收机、及发送方法
CN1933402A (zh) 数据传输设备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241084C (zh) 用于按要求的安全文档打印的两极加密高速缓存
CN1213582C (zh) 初始化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代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812462A (zh) 数据传输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20150372879A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server, and client device
JP2006166028A (ja) Vpn接続構築システム
JP2007281622A (ja) 電子メールシステム、電子メール中継装置、電子メール中継方法及び電子メール中継プログラム
CN1509014A (zh) 用于限制内容再分送的方法和系统
CN1783853A (zh) 密码邮件服务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31

Termination date: 2012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