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4831A -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传送识别符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传送识别符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4831A
CN1294831A CN99804441A CN99804441A CN1294831A CN 1294831 A CN1294831 A CN 1294831A CN 99804441 A CN99804441 A CN 99804441A CN 99804441 A CN99804441 A CN 99804441A CN 1294831 A CN1294831 A CN 1294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ctor
receiver
pdu
appointment
c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04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2495C (zh
Inventor
P·拉松
M·拉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lastres LLC
Wi One Fi Net One LLC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294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4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249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249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 H04L49/104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 switching fabrics
    • H04L49/105ATM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8ATM switching elements using shared central buf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4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for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04Q11/0428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e. 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gitised signals, e.g. speech, data, telecentral, television signals
    • H04Q11/0478Provisions for broadban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14User Network Interface
    • H04L2012/5616Terminal equipment, e.g. codecs, sync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38Services, e.g. multimedia, GOS, QOS
    • H04L2012/5646Cell characteristics, e.g. loss, delay, jitter, sequence integrity
    • H04L2012/5647Cell lo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38Services, e.g. multimedia, GOS, QOS
    • H04L2012/5646Cell characteristics, e.g. loss, delay, jitter, sequence integrity
    • H04L2012/5652Cell construction, e.g. including header, packetisation, depacketisation, assembly, re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54Store-and-forwar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Packet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5601Transfer mode dependent, e.g. ATM
    • H04L2012/5672Multiplexing, e.g. coding, scrambling
    • H04L2012/5673Coding or scramb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Abstract

在无线电信网络中,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传送的每个上行链路与每个下行链路协议数据单元(PDU)中传送诸如接入点识别将(APID)与无线终端识别符(WT ID)信息的识别信息而不增加带宽要求,这通过在发送之前将每个PDU修改为第一识别矢量的函数来实现的,其中第一识别矢量表示例如AP ID和相应的WT ID。在接收机上,将此PDU重新修改为第二识别矢量的函数,其中第二识别矢量表示预期的AP ID与WT ID。如果此接收机是此PDU的指定接受者,则第一与第二识别矢量将是相同的,并且重新修改此PDU的处理只用于恢复此PDU的原始值。此接收机能通过例如采用循环冗余码(CRC)的数据完整性检验来检测是否已恢复此PDU的原始值。此结果随后能用于确定此接收机事实上是否是所指定的接收机和此接收机是应解码此PDU还是应抛弃此PDU。

Description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传送识别符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背景
本发明涉及在电信和/或计算机网络中的发送源与接收实体之间的信息传送。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在多个基站或多址接入、无线异步传送模式(ATM)系统中诸如发射机与接收机信息(例如,接入点与无线终端识别符信息)的重要信息的传送。
ATM是在1995年11月B-ISDN ATM层规范ITU-T建议I.361中定义的一个标准电信协议。ATM基于称为ATM信元的固定大小数据信元中数据的传输。一般地,每个ATM信元具有一个48八比特组有效负载和一个5八比特组标题。ATM在电信领域中是公知的。
在诸如图1所示的无线系统100的无线ATM系统中,电信数据根据ATM协议通过无线接口在例如接入点105的接入点与例如无线终端110的无线终端之间进行传送。无线系统能以是移动或非移动系统为特征。如果此无线系统是非移动系统,则这些无线终端是固定的或者它们在物理上被限制到与此接入点相关的通用广播区域之内。无线局域网(即,无线LAN)是非移动无线系统的一个示例,其中无线终端是计算机终端。无绳电话系统是具有受限的移动性支持的无线系统的另一个示例,其中无线终端当然是无绳电话机。相反地,蜂窝电话系统是移动系统的一个示例,其中无线终端是蜂窝电话机。
图2表示无线ATM/LAN系统中示例性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的格式。此示例性MAC协议具体地定义了用于在无线基于ATM的网络中实施TDMA类型策略的一组规则和约定。TDMA是允许几个无线终端分享同一物理信道的多址接入策略的一个示例。MAC所提供的一个特定优点是:在调度程序的引导下,可以根据“业务合约”在各个ATM虚电路(即,VC)连接之间分配带宽。如图2所示,例如MAC帧N的每个MAC帧包括广播数据字段205、下行链路数据字段210、上行链路数据字段215和随机接入信道(RACH)220。
下行链路数据字段210包括许多下行链路协议数据单元,例如,DL LLC PDU230。每个DL LLC PDU又包括一个ATM信元,此ATM信元包括上述的ATM信元有效负载,例如,ATM信元有效负载225。从接入点传送给几个相关无线终端的用户数据包含在ATM信元有效负载中。
相反地,上行链路数据字段215被加以预留,以用于从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中传送用户数据给相应的接入点。类似于下行链路数据字段210,此上行链路数据字段215包括许多上行链路协议数据单元,例如,UL LLC PDU240。因此,从无线终端传送给接入点的用户数据被包含在诸如ATM信元有效负载235的ATM信元有效负载中。
类似于下行链路数据字段210与上行链路数据字段215,RACH220包括许多RACH PDU,例如,RACH PDU242。虽然RACH220在技术上是上行链路数据字段215的一部分,但为简明起见在图2中表示为单独的实体。更具体地,RACH220用于从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中传送诸如控制消息(例如,控制消息243)的控制类型信息、重发消息和容量请求给相应的接入点。
每个MAC帧也包括广播数据字段205,如先前所陈述的。广播数据字段的主要用途是从接入点中传送成帧信息给与此接入点相关的一个或多个无线终端。为实现此目的,广播数据字段特别包括通知表245与分配表250。更特别地,通知表245识别被安排在当前MAC数据帧中接收用户数据的那些无线终端,而分配表250识别已经在上行链路数据字段215中分配带宽从而可以发送用户数据给相应的接入点的那些无线终端。
一般地,给每个接入点与每个无线终端分配一个识别符或识别码。接入点识别符(即,AP ID)唯一地从无线ATM网络的每个其他接入点中识别相应的接入点,或者如果在此网络中具有大量的接入点,则此AP ID可以唯一地从与该相应接入点的广播区域邻近的其他接入点中识别此相应的接入点。此无线终端识别符(即,WT ID)从与同一接入点相关的所有其他无线终端中唯一识别一个无线终端。
通过分别利用AP ID与WT ID唯一地识别接入点与无线终端,能避免无线网络中各个接入点与无线终端之间非指定的交叉通信。非指定的交叉通信表示在图8A、8B与8C中,其中每条“实线”代表指定的通信信道,而每条“虚线”代表非指定的交叉通信信道,并且其中标示“T”代表发送模式,而标示“R”代表接收模式。更具体地,图8A表示接入点(例如,接入点AP1)和与另一接入点相关的无线终端(例如,无线终端WT2)之间非指定的交叉通信。图8B表示两个接入点(例如,AP1与AP2)之间和两个无线终端(例如,WT1与WT2)之间非指定的交叉通信。图8C表示无线终端(例如,WT1)和一个与此无线终端不相关的接入点(例如,AP2)之间非指定的交叉通信。
通过采用AP ID与WT ID,一个无线终端能区分出一个与相应的接入点相关的下行链路传输(即,DL LLC PDU)和那些与另一接入点或另一无线终端相关的传输。因此,无线终端能抛弃从非指定信号源中接收的传输。同样地,一个接入点能区分出一个与相应的无线终端相关的上行链路传输(即,UL LLC PDU和/或RACH PDU)和一个与另一接入点或与另一接入点有关的另一无线终端相关的传输。因此,此接入点能抛弃从非指定源接收的传输。
根据MAC协议,在无线ATM网络中具有两种方式来从发射机中发送AP ID与WT ID给接收机。例如,可以在广播数据字段205中发送AP ID一次。可选择地,除了在广播数据字段205中发送AP ID之外,此AP ID可以与合适的WT ID一起被包括在下行链路数据字段210的每个DL LLC PDU中、以及被包括在上行链路数据字段215的每个ULLLC PDU中。通过在每个DL LLC PDU与每个UL LLC PDU中引入此APID,可以更好地保护此AP ID与WT ID的完整性,这是因为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已经明白的,将会利用一般对每个PDU执行的正向纠错(FEC)与循环冗余码(CRC)计算来隐蔽此AP ID与WT ID。不幸地,在每个PDU中发送AP ID与WT ID导致了冗余信息的发送,而这反过来降低带宽使用效率。
由于带宽是昂贵的资源,所以希望能够以保持信息完整性的方式来传送AP ID与WT ID或诸如CID码或顺序号的任何其他的重要信息,而不以带宽效率为代价。换句话说,希望能够获得通过在每个PDU中引入此重要信息而提供的附加数据完整性,从而不必去使用附加的带宽。
发明概要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保证无线ATM系统中的无线终端只接收并解码指定的下行链路传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保证无线ATM系统中的接入点只接收并解码指定的上行链路传输。
本发明的还一目的是从发射机中传送诸如接入点识别符信息、无线终端识别符信息的重要信息以及其他类型的包括连接识别符码与顺序号的重要信息给接收机,从而增强数据完整性与传输安全性而不减小带宽效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允许无线终端和/或接入点识别何时它接收到非指定数据和/或消息传输并随后抛弃那个传输。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识别和抛弃正确接收的无序的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利用在电信网络中从发射机中传送PDU给指定接收机的方法来实现前述与其他目的。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发射机上,生成包含数据字的PDU;将此数据字编码作为第一识别矢量的函数而不增加从此发射机中传送此PDU给此接收机所要求的带宽;和从此发射机中发送包括此PDU的数据帧给多个接收机。而且,第一识别矢量包括有关此发射机与指定接收机的重要识别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利用在电信网络中确定一个接收机是否就是要从发射机向其发送PDU的指定接收机的一种方法来实现前述与其他目的。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PDU,其中此PDU包括用户数据矢量和CRC矢量,并且其中用户数据矢量与CRC矢量已经在发射机上被修改作为一个包含有关此发射机与指定接收机的识别信息的第一识别矢量的函数、而不增加从此发射机中发送此PDU给此指定接收机所要求的带宽。此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将用户数据矢量与CRC矢量重新修改作为一个包含有关此接收机与预期发射机的识别信息的第二识别矢量的函数;将此PDU的完整性验证作为一个重新修改的用户数据矢量与重新修改的CRC矢量的函数;和根据此PDU完整性验证的结果确定此接收机是否是指定的接收机。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方面,利用在电信网络中从发射机中传送PDU给指定接收机的方法来实现前述与其他目的,其中此PDU包含用户数据矢量,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识别矢量附加到此用户数据矢量上;根据此用户数据矢量和附加的第一识别矢量生成CRC矢量;和将此CRC矢量附加到此用户数据矢量上。从此用户数据矢量中除去附加的第一识别矢量,并发送包括此用户数据矢量与附加的CRC矢量的所述PDU。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利用用于确定一个接收机是否就是要从发射机向其发送PDU的指定的接收机的方法来实现前述与其他目的,其中此PDU包括用户数据矢量和CRC矢量,并且其中在此发射机上作为此用户数据矢量和第一识别矢量的函数导出此CRC矢量,该第一识别矢量只为导出此CRC矢量而附加到此用户数据矢量上。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接收机上,根据此CRC矢量产生CRC生成多项式;将第二识别矢量附加到此用户数据矢量上;将此CRC生成多项式划分成包括此用户数据矢量与此附加的第二识别矢量的数据字;和根据此划分的结果确定此接收机是否是指定的接收机。
附图简述
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下面具体的描述将明白本发明的目的与优点,其中:
图1是示例性无线ATM网络的图;
图2表示示例性媒体访问控制协议;
图3表示涉及对发射机与接收机识别信息的传送的本发明的第一
实施例;
图4表示当此接收机不是指定接收机时在接收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中引入的比特差错的存在;
图5表示涉及对发射机与接收机识别信息的传送的本发明的第二
实施例;
图6表示涉及对发射机与接收机识别信息的传送的本发明的第三
实施例;
图7A、7B与7C表示用于定义利用能检测多达5个差错的循环冗余码(CRC)技术的能力的ID矢量比特模式的三种不同的方案;
图8A、8B与8C表示在电信网络中接入点与无线终端之间非指定的交叉通信的概念;和
图9表示涉及对发射机与接收机识别符信息的传送的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
详细描述
本发明采用有效带宽技术来在无线电信网络中传送诸如发射机与接收机识别符信息的重要信息。为示意目的,下面结合一个采用了异步传送方式(ATM)(并且更具体地采用ATM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的无线电信网络来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与实施例。然而,将明白:虽然是结合采用MAC协议的无线ATM网络来描述本发明,但是不打算将本发明的范畴限制为这样的网络。
本发明更具体地涉及对诸如接入点识别符(即,AP ID)与无线终端识别符(即,WT ID)信息的重要信息的传输,这些信息是在MAC数据帧的广播数据字段中,以及还在每个上行链路逻辑链路控制分组数据单元(UL LLC PDU)中、每个下行链路逻辑链路控制分组数据单元(DL LLC PDU)中和每个随机接入信道分组数据单元(RACH PDU)中。通过除了广播数据字段之外还在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数据字段中包括例如AP ID与WT ID,可以显著地增强用户数据的源与目的地的完整性。然而,根据本文下面所述的本发明的各个实施例,在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数据字段中引入诸如AP ID与WT ID的重要信息并不会增加带宽使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在每个PDU传输之前将此PDU的所有或一部分修改作为AP ID与WT ID的函数来在下行链路与上行链路数据字段中引入此AP ID与WT ID信息。例如,在从接入点发送DL LLC PDU230给指定无线终端之前,ATM信元有效负载225与CRC矢量255中的数据矢量可以修改(例如,编码)作为此AP ID与相应WT ID的函数。当然,每个无线终端知道它自己的WT ID(即,“预期的”WT ID)以及相应接入点的AP ID(即,“预期的”AP ID)。因此,任何接收到DL LLC PDU230的无线终端能重新修改ATM信元有效负载225与CRC矢量255作为预期AP ID与预期WT ID的函数。如果此无线终端是DL LLC PDU230的指定接受者,此无线终端所提供的预期AP ID与WT ID应和此接入点所提供的AP ID与WT ID相同。此无线终端上后续的CRC检验可以确定此无线终端事实上是否是DL LLCPDU230的指定接受者。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易于认识到,CRC能设计为呈现某些需要的特征。例如,此CRC能设计为可以检测多达有限数量的可任意置换的差错的所有单个差错,其中此限制取决于CRC生成多项式。另外,此CRC可以设计为可以检测所有奇数差错(例如,3、5或7个差错)组或短于CRC生成多项式次数的所有差错脉冲串。然而,也将明白:一个具有等于生成多项式次数加“1”的长度的一个差错脉冲串矢量将具有2-(D(g)-1)的未进行检测的可能性,其中D(g)是生成多项式的次数。而且,一个具有大于此生成多项式的次数加“1”的长度的任何差错脉冲串矢量具有2-D(g)的未进行检测的可能性。
图3表示用于实施上述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一般技术300,其中发射机与接收机识别符信息(例如,AP ID与WT ID信息)除了被包括在MAC数据帧的广播数据字段中之外,还被包括在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数据字段的每个PDU中而不增加带宽使用。在发射机上,CRC矢量302从“虚线”306所示的数据矢量304中导出并附加到此数据矢量304上,从而形成数据/CRC矢量308。为示意目的,此数据矢量304对应于将要在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数据字段中发送的PDU中的ATM信元有效负载的内容。然而,将易于明白:如果此数据矢量304与DL LLC PDU有关,则此数据矢量304也能包括ARQ标题与ATM信元标题。
在如上所述生成并附加此CRC矢量302之后,如所示意的,将识别矢量A(即,ID矢量A)加到数据/CRC矢量308上。ID矢量A包含发射机识别符信息与指定的接收机识别符信息。例如,如果包含数据/CRC矢量308的PDU是DL LLC PDU,则此发射机是接入点并且发射机识别符信息是AP ID,而指定的接收机是与此接入点相关的一个无线终端并且接收机识别符信息是WT ID。相反地,如果包含数据/CRC矢量308的PDU是UL LLC PDU,则此发射机是无线终端并且发射机识别符信息是相应的WT ID,而指定的接收机是此接入点并且接收机识别符信息是AP ID。如图3所示,将ID矢量A加到数据/CRC矢量308上涉及到ID矢量A与数据/CRC矢量308之间的“异或”(XOR)运算。此XOR运算得到一个修改的数据/CRC矢量310,其中修改的数据/CRC矢量310由于倒置比特312而与数据/CRC矢量308不同。
修改的数据/CRC矢量310随后进行FEC编码。FEC矢量314然后附加到修改的数据/CRC矢量310上。此PDU现在准备好并依据其是UL LLC PDU还是DL LLC PDU在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数据字段中进行发送。
在接收机上,根据比特差错的数量与特性,对修改的数据/CRC矢量310(未示出)执行FEC以纠正在从发射机至接收机的PDU传输期间可能出现的任何比特差错。为简化图3所示的技术的描述,假定在PDU的传输期间未出现差错。
还根据图3所示的技术300,此接收机现在确定它事实上是否是此PDU的指定接受者。因此,将本文称为ID矢量B的识别码矢量加到修改的数据/CRC矢量310上。更具体地,此接收机在ID矢量B与修改的数据/CRC矢量310之间执行XOR运算,这将产生重新修改的由数据矢量318与CRC矢量320构成的数据/CRC矢量316。如果此接收机是此PDU的指定接受者,则ID矢量B的值应等于ID矢量A的值,并且在ID矢量B与修改的数据/CRC矢量310之间进行的XOR运算应得到先前已倒置的数据比特312的重新倒置,如所示意的。此接收机随后(使用模2除法)将重新修改的数据/CRC矢量316除以一个是CRC矢量320的函数的CRC生成多项式。如果此除法的余数是零,则假定此接收机是指定的接收机。
如所陈述的,如果此接收机是此PDU的指定接受者,则ID矢量B的值应与ID矢量A的值相同。因此,通过ID矢量B与修改的数据/CRC矢量310之间的XOR运算将得到先前已倒置的数据比特12的倒置。因此,与修改的数据/CRC矢量316相关的值等效于与数据/CRC矢量308相关的值。然而,如果此接收机不是此PDU的指定接受者,如图4所示,则此ID矢量B将不同于ID矢量A。结果,ID矢量B与修改的数据/CRC矢量310之间的XOR运算将得到数据/CRC矢量410,此矢量410具有与图3的重新修改的数据/CRC矢量316相关的比特模式不同的比特模式。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数据/CRC矢量410与重新修改的数据/CRC矢量316之间的差异在于比特410与415。而且,一个是CRC矢量420的生成函数的CRC生成多项式将不均等地划分数据/CRC矢量405。由于此划分得到非零值,所以此接收机知道数据矢量425包含不可纠正的差错,即此接收机不是此PDU的指定接受者。此接收机现在可以抛弃此PDU从而避免使用差错数据和/或非指定接收的数据。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在FEC操作之前完成ID矢量A与数据/CRC矢量308之间的XOR运算。因此,对修改的数据/CRC矢量310而不是对数据/CRC矢量308执行FEC编码。然而,根据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在XOR运算之前对数据/CRC矢量308执行纠错编码。为避免非指定的接受者的纠错操作可能误纠正指定引入的差错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中发射机上的XOR运算引入的差错最好比纠错码能纠正的差错多、但是比此纠错码能检测的差错数量少。
图9表示实现此可选择实施例的示例性技术,其中由于XOR运算引入的差错与里德先农(RS)码905的码元有关、而与诸如图3所示的CRC码的二进制码无关。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易于认识到:可以采用其他的纠错和/或检错码。在图9中,假定RS码905设计为可检测多达9个的码元差错,但纠正不多于1个的码元差错。因此,XOR运算必须引入多于1个的码元差错。通过采用两个或多个扩展的ID矢量A与B,如图9所示,在所得到的码字中引入至少两个码元差错。因此,如果非指定的接受者接收到此PDU,差错码元910不可能被RS码误纠正,并且阻止非指定的接受者错误地接受此PDU。
也应注意到:在上述实施例中,对ID矢量A与B进行XOR运算。然而,将明白:任何确切的运算能用于替代XOR运算。例如,可以将ID矢量A加到数据/CRC矢量308上而不与此数据/CRC矢量308进行XOR运算。随后,在接收机上,能从修改的数据/CRC矢量310中减去ID矢量B。
特定CRC技术的选择是重要的。如先前所述的,每种CRC技术呈现其自己独特的特征与性能。例如,一种CRC技术可能检测其长度不大于相应CRC生成多项式的次数的突发差错。可选择地,另一种CRC技术可能能检测多达一定数量的单个比特差错。特定CRC技术的选择由于直接影响到定义用于ID矢量的各种比特模式(即,码组合)的处理,因而也是重要的,这是因为某些比特模式将利用所选择的CRC技术比其他比特模式更好的性能。因此,在选择特定CRC技术时,在利用所选择CRC技术性能的同时考虑定义足够数量的ID矢量比特模式(即,码组合)来唯一识别网络中各个接入点与无线终端是否可行是绝对必要的。将明白,可以采用除CRC之外的检错与纠错码,例如图9所示的RS码。
鉴于有关选择合适CRC技术的重要性的讨论,现在将在下面描述一个可选择的实施例,其中每个ID矢量A与每个ID矢量B包括一个零比特的序列,其后面是8比特AP ID,再其后是8比特WT ID。如图5所示,此零比特序列与数据矢量501对准并且长度等于此数据矢量501的长度LD。此AP ID与WT ID位于硬编码位置中,并且它们与CRC矢量510对准而且长度等于CRC矢量510。由于此AP ID与WT ID的组合长度是16比特,所以一种能检测长度多达16比特的所有突发差错的CRC技术将是合适的。因此,选择CRC-16或CRC-CCITT,如图5所示。然而,将明白:如果此AP ID与WT ID的组合长度大于16比特,将需要一种不同的CRC技术,特别是一种具有至少和此AP ID与WT ID的组合长度一样大的次数的生成多项式的技术。例如,如果此AP ID与WT ID的组合长度是32比特,为了给网络中各个接入点与无线终端提供足够数量的码组合,诸如CRC-32的CRC技术将更加合适。
根据图5所示的实施例,完成ID矢量A与数据/CRC矢量515之间的XOR运算或许多其他确切运算之中任何一种运算,如上所述。这将得到包含在发送给接收机的PDU中的修改的数据/CRC矢量(未示出)。在接收机上,完成ID矢量B与修改的数据/CRC矢量之间的XOR运算,这将导致数据/CRC矢量520的生成。与在前面所述的实施例中一样,可以使用模2除法来将一个等于用于CRC矢量525的生成函数的CRC生成多项式划分为数据/CRC矢量520。零余数将表示此接收机是此PDU的指定接受者,而非零余数将表示存在不可纠正的传输差错或此接收机不是此PDU的指定接受者。
在图5所示的特定示例中,此发射机是具有133DECIMAL的AP ID的一个接入点,而指定的接收机是具有34DECIMAL的WT ID的一个无线终端。然而,由于ID矢量B显然不同于ID矢量A,所以实际的接收机不是指定的接收机。更特别地,实际的接收机具有35DECIMAL的WT ID,并且它与具有164DECIMAL的AP ID的接入点有关。正在接收的无线终端上ID矢量B的使用会导致CRC矢量525中许多倒置比特530,如图5所示。因此,此示例中模2除法得到非零余数,并且如以前所述的,此非零余数使此无线终端具有所必需的信息以便去确定存在着不可纠正的比特差错或这不是指定的接收机。此无线终端因此可以抛弃此PDU。
根据此可选择的实施例,每个ID矢量A与每个ID矢量B包括一个零比特序列、AP ID、与WT ID,如上所述。然而,将明白:只要和此AP ID与WT ID有关的比特的周围为零,就不禁止除图5所示之外的AP ID与WT ID的对准。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采用一种除CRC-16或CRC-CCITT之外的、能检测多达并包括5个差错组的CRC技术。具有生成多项式g(x)=x16+x8+x4+x3+x1+1的CRC能用于此用途。当然,在定义用于ID矢量的各个比特模式(即,码组合)时,保证没有组合能得到或导致多于5个的差错是绝对必要的。因此,下面描述用于定义各种ID矢量比特模式或码组合的三种不同的方案。
在第一方案中,每个ID矢量的长度为L比特,随后利用正好两个比特的不同组合来定义各种ID矢量比特模式,如图7A中的ID矢量比特模式0DEC-87989DEC所示。也在图7A中示出:根据此方案,在ID矢量的长度L为420比特时,87990种比特模式或码组合是可能的。然而,更重要地,作为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上执行XOR运算的结果,使用此方案定义的各种ID矢量比特模式或码组合只能导致0、2或4个差错。因此根据此方案定义的ID矢量可以用于开发一种能检测多达5个差错的CRC技术。
图7B表示用于定义ID矢量的各种比特模式的第二方案。根据此第二方案,第一比特位置对于一半的ID矢量比特模式设置为等于“0”,同时其余L-1比特位置之中只有一个比特位置设置为等于“1”,如图7B中利用ID矢量比特模式0DEC-418DEC所示的。还根据此方案,第一比特位置对于另一半的ID矢量比特模式设置为等于“1”,同时其余L-1比特位置之中只有一个比特位置设置为等于“1”,如ID矢量比特模式419DEc-837DEC所示的。将明白:此第二方案不能支持与第一方案一样多的比特模式(即,码组合)。然而,此第二方案提供更直接的技术以供变换各种ID矢量比特模式。也将明白:根据此方案定义的ID矢量比特模式将导致0、1、2或3个差错作为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上执行XOR运算的结果。因此,根据此方案定义的ID矢量可以用于开发一种能检测多达5个差错的CRC技术。
图7C表示用于定义ID矢量的各种比特模式的第三方案。此第三方案实质上是上述第一与第二方案的组合。如图7C所示,ID矢量比特模式的第一比特位置能是“0”或“1”,而其余L-1个比特位置之中正好两个比特位置设置为等于“1”。此方案生成175143种可能的ID矢量比特模式,并导致0、1、2、3、4或5个差错作为在发射机与接收机上XOR运算的结果。而且,此方案也可开发一种能检测多达5个差错的CRC技术的性能。
也将明白:通过执行一种专用算法能自动生成各种ID矢量比特模式。这些ID矢量随后例如存储在查找表中。从此查找表的ID矢量之中能选择对于每个PDU合适的ID矢量,它是包含对应于此发射机与指定的接收机的比特模式的ID矢量。
可以不在完成CRC之后将此ID矢量附加到此数据字上,而是在完成CRC之前附加此ID矢量。因此,图6表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其中将AP ID601和/或WT ID605附加到数据矢量610上。APID601、WT ID 605与数据矢量610随后被进行CRC编码,并将得到的CRC矢量615附加到数据矢量610上。随后除去此附加的AP ID601与WT ID605,并且对数据矢量610和CRC矢量615进行FEC编码。与上述实施例相反,不需要执行XOR运算。然而,与在前面描述的每个实施例一样,在每个PDU中从发射机中传送发射机与接收机识别符信息给接收机而不增加MAC协议的带宽要求。
在接收机上,将预期的AP ID620与预期的WT ID625被附加到数据矢量630上。接收机随后利用生成多项式对包括AP ID620、WTID625、数据矢量630与CRC矢量635的码字实施模2除法运算。如上所述,如果模2除法得到零余数,则假定此接收机为此PDU的指定接受者。但是,非零余数则表示具有不可纠正的比特差错出现或此接收机不是此PDU的指定接受者。在任何一种情况中,此接收机现在知道:在必要时抛弃此PDU。
将明白:附加的AP ID601与WT ID605相对于数据矢量610与630的位置在某种程度上是任意的。重要的是此位置是固定的并且对于发射机与接收机来说是已知的。
可选择地,在某些情况下,附加并发送一个识别符码(例如,WTID)以及编码另一个码(例如,AP ID)可能是有益的。例如,在RACHPDU的情况中,对每个PDU附加并发送相应的WT ID可能是有益的。但是,要根据任何一种前面描述的技术来编码此AP ID。然而,将明白:在每个PDU中附加与发送例如WT ID,将会增加MAC协议的带宽要求。广播数据字段当然能用于定义被附加和/编码的识别符码的内容。
应注意:上述的每个实施例补充了一般由每个无线终端对广播字段205执行的CRC检验。例如,假定从接入点发送给与那个接入点相关的特定无线终端的广播数据字段205中包含有一个差错,这使得通知表和/或分配表中的信息不可靠。如果下行链路数据字段210中的每个DL LLC PDU不包括WT ID信息,根据上述的实施例,此无线终端无法确定接收哪个PDU和抛弃哪个PDU。结果,迫使此无线终端抛弃整个MAC帧。然而,如果每个DL LLC PDU确实包含相应的WT ID,则此无线终端能假定此通知表是正确的,并随后CRC检验此通知表中为那个无线终端识别的那些DL LLC PDU。然后,可以只抛弃包含差错的DL LLC PDU而不必抛弃整个MAC帧。
当然,对每个单个的DL LLC PDU进行CRC检验在本质上并不提供有关广播数据字段中分配表是否包含差错的指示。因此,当广播数据字段的CRC检验表示差错存在时,有可能建立这样一种策略,其中将DL LLC PDU差错的数量用作为分配表内存在差错的概率的指示符。例如,如果PDU差错的数量超过预定的差错数量,则能抛弃此MAC帧的上行链路部分而不抛弃整个下行链路部分。
还将明白:上述实施例能用于从发射机中传送其他类型的重要信息给接收机。例如,如果除了无线终端识别符码之外,此通知表还引入与每个ATM信元有关的虚信道识别符(VCI)信息,在DL LLC PDU中发送ATM信元时避免明确包括这样的信息是可能的。相反地,VCI信息能与相应的数据矢量进行XOR运算或临时附加到此相应的数据矢量上。在另一个示例中,用于GO BACK N ARQ(自动重发请求)的ATM信元顺序号能从发射机传送给接收机而不必在此DL LLC PDU中明确包括此信息。当然,只要CRC能适应由于包括了其他信息而得到的其他组合,就可以以类似方式来传送其他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接入点可以特意地倒置每个DL LLCPDU的CRC矢量或数据矢量中一个或多个比特的独特组合。在接收到此DL LLC PDU时,与此接入点有关的无线终端知道在完成FEC与CRC解码之前重新要插入那个相同的比特组合。相反地,无线终端不倒置每个UL LLC PDU的CRC矢量中的任何比特,此策略阻止接入点不正确地解码DL LLC PDU,并阻止无线终端不正确地解码一个或多个ULLLC PDU。
例如,在具有等于“3”的WT ID的第一无线终端(即,WTA3)发送UL LLC PDU给具有等于“14”的AP ID的第一接入点(即,APA14)、并且与具有等于“14”的AP ID的第二接入点(即,APB14)相关的具有等于“3”的WT ID的第二无线终端(即,WTB3)非指定地接收了此UL LLC PDU的未必可能的情况中,此实施例允许WTB3将此PDU识别为UL LLC PDU而不管识别符码信息的相似性如何,并因此正确地抛弃此PDU。
本发明已结合几个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描述。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然有可能以除了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之外的特定形式来实施本发明,这可以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来完成。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只是示意性的并且无论如何不应认为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畴要根据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给出而不是由前面的描述给出,并且落入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与等效物预定包括在其中。

Claims (39)

1.在电信网络中从发射机中传送协议数据单元(PDU)给指定的接收机的一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发射机中,生成包含数据字的PDU;
将所述数据字编码作为第一识别矢量的函数而不增加从发射机中传送所述PDU给接收机所要求的带宽,其中所述第一识别矢量包括有关此发射机与指定的接收机的重要识别信息;和
从此发射机中发送包括所述PDU的数据帧给多个接收机。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数据字编码作为第一识别矢量的函数而不增加传送所述PDU所要求的带宽的所述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XOR(异或运算)所述数据字与所述第一识别矢量。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字包括用户数据矢量和检错与纠错码矢量。
4.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检错与纠错码矢量是循环冗余码(CRC)矢量,并且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CRC矢量生成为所述用户数据矢量的函数;和
通过将所述CRC矢量附加到所述用户数据矢量上来生成所述数据字。
5.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识别矢量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含有关此发射机与指定的接收机的所述识别信息,并且所述第一部分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CRC矢量,所述第二部分包含被设置为等于零的多个比特,而且所述第二部分的长度等于所述用户数据矢量。
6.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含此发射机与指定的接收机的网络地址。
7.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中所述检错与纠错码是里德先农码矢量。
8.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有关此发射机与指定的接收机的所述识别信息包括与此发射机有关的地址和与此指定的接收机有关的地址。
9.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从此发射机中发送包括所述PDU的所述数据帧给多个接收机的所述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异步传送模式(ATM)协议发送所述数据帧与所述PDU。
10.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有关此发射机与指定的接收机的所述识别信息包括连接识别符码。
11.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有关此发射机与指定的接收机的所述识别信息包括分组顺序号。
12.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机中,将所述编码的数据字解码作为第二识别矢量的函数;其中所述第二识别矢量包括有关此接收机与预期发射机的识别信息;
将所述解码数据字的完整性验证作为所述用户数据矢量与所述CRC矢量的函数;和
根据解码数据字完整性验证的结果来确定此接收机是否是此PDU的指定接收机。
13.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编码数据字解码作为所述第二识另矢量的函数的所述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编码的数据字与所述第二识别矢量实行异或运算。
14.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如此定义所述第一与所述第二识别矢量,以使得将所述数据字编码作为所述第一识别矢量的函数的步骤和将所述编码数据字解码作为所述第二识别矢量的函数的步骤不会在所述解码的数据字中引起超过能在将所述解码的数据字的完整性验证作为所述用户数据矢量与所述CRC矢量的函数的所述步骤期间所检测到的差错数量的多个比特差错数量。
15.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与所述第二识别矢量包括具有长度L的比特序列,其中此长度L等于所述数据字的长度,并且其中正好两个比特位置设置为等于“1”,而其余L-2个比特位置设置为等于“0”。
16.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与所述第二识别矢量包括具有长度L的比特序列,其中此长度L等于所述数据字的长度,并且其中第一比特位置设置为等于“1”或“0”,而且其余L-1个比特位置之中正好一个比特位置设置为等于“1”。
17.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与所述第二识别矢量包括具有长度L的比特序列,其中此长度L等于所述数据字的长度,并且其中第一比特位置设置为等于“1”或“0”,而且其余L-1个比特位置之中正好两个比特位置设置为等于“1”。
18.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从存储在查找表中的多个识别符码中选择所述第一识别符码作为有关此发射机与指定的接收机的所述识别信息的函数,其中利用算法来生成所述多个识别符码。
19.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帧包括一个广播数据字段和多个PDU,并且其中所述广播数据字段包括多个PDU和有关所述多个PDU之中每一个PDU的指定接收机的信息的一个列表。
20.权利要求19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机中,将与所述多个PDU之中每一个PDU有关的数据字解码作为多个第二识别矢量之中每一个矢量的函数,从所述广播数据字段和有关所述多个PDU之中每一个PDU的指定接收机的信息的所述列表中导出这多个第二识别矢量;
将所述解码数据字的完整性验证作为用户数据矢量和与每个数据字有关的CRC矢量的函数;和
根据所述解码数据字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来验证所述广播数据字段的完整性。
21.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验证所述广播数据字段的完整性的所述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比较完整性验证失败的PDU的数量与PDU完整性验证失败的预定数量。
22.用于在电信网络中确定一个接收机是否就是要从发射机向其发送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指定的接收机的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所述PDU,其中所述PDU包括用户数据矢量和循环冗余码(CRC)矢量,并且其中所述用户数据矢量与所述CRC矢量已经在此发射机中被修改作为包含有关此发射机与指定的接收机的识别信息的第一识别矢量的函数,而不增加从此发射机中发送此PDU给此指定的接收机所要求的带宽;
将所述用户数据矢量与CRC矢量重新修改作为包含有关此接收机与预期发射机的识别信息的第二识别矢量的函数;
将所述PDU的完整性验证作为所述重新修改的用户数据矢量与所述重新修改的CRC矢量的函数;和
根据此PDU完整性验证的结果来确定此接收机是否就是指定的接收机。
23.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将所述PDU的完整性验证作为此指定的接收机的函数的所述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模2除法将CRC生成多项式划分为所述重新修改的用户数据矢量。
24.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中确定此接收机是否就是指定的接收机的所述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模2除法是否得到零余数;和
如果模2除法得到零余数,则确定此接收机是指定的接收机。
25.权利要求24的方法,其中如果此接收机是指定的接收机,所述第一与所述第二识别矢量是等效的。
26.权利要求23的方法,其中确定此接收机是否就是指定的接收机的所述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模2除法是否得到非零余数;和
如果模2除法得到非零余数,确定此接收机不是指定的接收机。
27.权利要求26的方法,还包括以下的所述步骤:
如果确定此接收机不是指定的接收机,则抛弃所述PDU。
28.在电信网络中从发射机中传送协议数据单元(PDU)给指定接收机的一种方法,其中所述PDU包含用户数据矢量,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识别矢量附加到所述用户数据矢量上;
根据所述用户数据矢量和所述附加的第一识别矢量生成循环冗余码(CRC)矢量;
将所述CRC矢量附加到所述用户数据矢量上;
从所述用户数据矢量中除去所述附加的第一识别矢量;和
发送包括所述用户数据矢量与所述附加的CRC矢量的所述PDU。
29.权利要求28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识别矢量包括网络地址。
30.权利要求29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生成要在所述PDU之前进行发送的控制数据,其中所述控制数据规定所述网络地址。
31.权利要求30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数据将所述网络地址规定为接入点识别符码。
32.权利要求30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数据将所述网络地址规定为无线终端识别符码。
33.权利要求30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数据将所述网络地址规定为接入点识别符码和无线终端识别符码。
34.权利要求28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机中,将第二识别矢量附加到所述用户数据矢量上;
从所述CRC矢量中生成CRC生成多项式;
通过将所述CRC生成多项式划分为所述用户数据矢量和所述附加的第二识别矢量来验证所述PDU的完整性;和
根据PDU完整性验证的结果来确定此接收机是否就是指定的接收机。
35.在电信网络中确定一个接收机是否就是从发射机中发送的协议数据单元(PDU)的指定接收机的一种方法,其中所述PDU包括用户数据矢量和循环冗余码(CRC)矢量,并且其中在此发射机中作为所述用户数据矢量和只为导出所述CRC矢量而附加到所述用户数据矢量上的第一识别矢量的函数而导出所述CRC矢量,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接收机中,根据所述CRC矢量生成CRC生成多项式;
将第二识别矢量附加到所述用户数据矢量上;
将所述CRC生成多项式划分为包括所述用户数据矢量与所述附加的第二识别矢量的数据字;
根据此划分的结果确定此接收机是否就是指定的接收机。
36.权利要求35的方法,其中将所述CRC生成多项式划分为数据字的所述步骤涉及模2除法。
37.权利要求35的方法,其中确定此接收机是否就是指定的接收机的所述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此划分是否得到零余数;和
如果此划分得到零余数,则确定此接收机是指定的接收机。
38.权利要求35的方法,其中确定此接收机是否就是指定的接收机的所述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此划分是否得到非零余数;和
如果此划分得到非零余数,确定此接收机不是指定的接收机。
39.权利要求38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如果确定此接收机不是指定的接收机,则抛弃所述PDU。
CN998044415A 1998-03-24 1999-03-19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传送识别符信息的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13249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046,652 US6201811B1 (en) 1998-03-24 1998-03-24 Transferring Identifier information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US09/046,652 1998-03-24
US09/046652 1998-03-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4831A true CN1294831A (zh) 2001-05-09
CN1132495C CN1132495C (zh) 2003-12-24

Family

ID=21944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8044415A Expired - Lifetime CN1132495C (zh) 1998-03-24 1999-03-19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传送识别符信息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201811B1 (zh)
EP (1) EP1064819B1 (zh)
JP (1) JP4271855B2 (zh)
CN (1) CN1132495C (zh)
AU (1) AU3349999A (zh)
DE (1) DE69939735D1 (zh)
TW (1) TW421951B (zh)
WO (1) WO1999049695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6712C (zh) * 2001-05-14 2007-03-21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在高速共享控制频道中接收数据的方法与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316775C (zh) * 2003-12-17 2007-05-1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提供数据安全的方法和系统
CN101056159A (zh) * 2001-05-14 2007-10-17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在高速共享控制频道中接收数据的方法与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961560B (zh) * 2004-03-24 2011-11-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高数据速率接口装置和方法
CN101330446B (zh) * 2007-06-21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专用传输信道的帧协议层帧的解析方法
CN101919194B (zh) * 2007-12-20 2013-06-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使用用于传输格式和冗余版本的公共信令字段的控制信道信令
CN104272625A (zh) * 2012-03-02 2015-01-07 Ls产电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通信方法
CN104932447A (zh) * 2014-03-20 2015-09-23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通信
CN109474379A (zh) * 2017-09-08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41768A (en) * 1996-06-27 1998-11-24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of controlling initial power ramp-up in CDMA systems by using short codes
US6680922B1 (en) 1998-07-10 2004-01-20 Malibu Networks, Inc. Method for the recognition and operation of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s) over a wireless point to multi-point (PtMP) transmission system
US6628629B1 (en) 1998-07-10 2003-09-30 Malibu Networks Reservation based prioritization method for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latency and jitter sensitive IP-flows in a wireless point to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system
US6862622B2 (en) * 1998-07-10 2005-03-01 Van Drebbel Mariner Llc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TCP/IP) packet-centric wireless point to multi-point (PTMP) transmission system architecture
US6594246B1 (en) 1998-07-10 2003-07-15 Malibu Networks, Inc. IP-flow identification in a wireless point to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system
US6590885B1 (en) 1998-07-10 2003-07-08 Malibu Networks, Inc. IP-flow characterization in a wireless point to multi-point (PTMP) transmission system
US6452915B1 (en) * 1998-07-10 2002-09-17 Malibu Networks, Inc. IP-flow classification in a wireless point to multi-point (PTMP) transmission system
US6640248B1 (en) 1998-07-10 2003-10-28 Malibu Networks, Inc. Application-aware, quality of service (QoS) sensitive,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layer
US6614810B1 (en) * 1998-09-14 2003-09-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processing data to be transmitted over common channel
US6496499B1 (en) * 1998-12-23 2002-12-17 Spectralink Corporation Control system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coordinating isochronous devices accessing a wireless network
US6411629B1 (en) * 1998-12-29 2002-06-25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Data interleaving method
US6804211B1 (en) * 1999-08-03 2004-10-12 Wi-Lan Inc. Frame structure for an adaptive modul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1031847A1 (en) * 1999-10-22 2001-05-03 Microsoft Corporation A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with multiple network nodes
US6683866B1 (en) * 1999-10-29 2004-01-27 Ensemble Communication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portation and synchronization between MAC and physical lay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IL149356A0 (en) 1999-11-03 2002-11-10 Wayport Inc Distribu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enables multiple network providers to use a common distributed network infrastructure
US6822951B1 (en) * 1999-11-05 2004-11-23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messag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7043022B1 (en) 1999-11-22 2006-05-09 Motorola, Inc. Packet order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6748566B1 (en) * 2000-07-21 2004-06-0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Ensuring proper acceptance of data at a receiver in wireless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AU2002226927A1 (en) 2000-11-15 2002-05-27 Ensemble Communications, Inc. Improved frame structure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adaptive modulation
US8009667B1 (en) 2001-01-16 2011-08-30 Wi—LAN, Inc. Packing source data packets into transporting packets with fragmentation
US9110692B2 (en) 2001-03-22 2015-08-18 Frederick Maste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compiler and related components for stream-based computations for a general-purpose, multiple-core system
AU2008200751B2 (en) * 2001-05-14 2009-03-05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icit user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
NO342216B1 (no) * 2001-05-14 2018-04-16 Intel Corp Fremgangsmåte og system for innbefattet brukerutstyrsidentifikasjon
US20020194571A1 (en) * 2001-06-13 2002-12-19 Michael Parr System and method of coding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bits to enhance frequency reuse in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6783071B2 (en) * 2001-06-18 2004-08-31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Scanner pairing in a bluetooth POS network
KR100455285B1 (ko) * 2001-09-06 2004-11-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반송파 방식을 이용한 데이타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장치와 이를 위한 전송 프레임 포맷
CA2357931A1 (en) * 2001-09-27 2003-03-27 Alcatel Canada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selecting sources for a network element having redundant sources
US7570764B2 (en) * 2001-10-10 2009-08-04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Sequence number calcul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2003163688A (ja) * 2001-11-27 2003-06-06 Allied Tereshisu Kk 中継機器、通信設定プログラム、及び通信設定方法
RU2286651C2 (ru) * 2001-11-30 2006-10-27 С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и приема данных в канале управления пакетированных данных
CA2468919C (en) * 2001-12-05 2010-03-09 Lg Electronics Inc. Error detection code generating method and error detection code generator
GB2415583B (en) * 2001-12-05 2006-07-26 Lg Electronics Inc Error detection code generating method and error detection code generator
GB0207905D0 (en) * 2002-04-05 2002-05-15 Roke Manor Research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mobile terminal identification
US6871313B2 (en) 2002-04-05 2005-03-2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encoding a user identifier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3085874A1 (en) * 2002-04-05 2003-10-16 Roke Manor Research Generation of a block coded terminal identifier
US6973579B2 (en) 2002-05-07 2005-12-06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Generation of user equipment identification specific scrambling code for the high 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
US20040022181A1 (en) * 2002-08-05 2004-02-05 Coffey John T. Pseudo-bit-loading for enhanced performance with standards-compliant air interface for multi-tone wireless lans
US20040098651A1 (en) * 2002-11-18 2004-05-20 Rice Colm Marin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self-checking data having information content in an error detection field
EP1567968B1 (en) * 2002-11-21 2006-08-0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of recognizing whether a transponder belongs to a group of transponders
US20040247126A1 (en) * 2003-06-04 2004-12-09 Mcclellan Stanley Archer Wireless network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in a wireless network
CN1317861C (zh) * 2003-07-21 2007-05-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虚拟局域网的实现方法
KR20050027679A (ko) * 2003-09-16 2005-03-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고속 패킷 데이터 송/수신장치 및 방법
US7200405B2 (en) * 2003-11-18 2007-04-03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viding channel assignment information used to support uplink and downlink channels
KR100590866B1 (ko) * 2003-12-04 2006-06-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네트워크를 통한 액세스 포인트의 무선 단말 등록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0664110B1 (ko) * 2004-02-04 2007-01-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단말기의 사용제한 설정 방법
CN100579041C (zh) * 2004-05-13 2010-01-06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牌照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和接入网络控制器
EP1718097B1 (en) * 2005-04-25 2008-10-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 Identification of 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 content broadcasts
US7889709B2 (en) * 2005-08-23 2011-02-15 Sony Corporatio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data packets sent over the same set of channels
US7577809B2 (en) * 2005-11-02 2009-08-18 Promethean Storage Llc Content 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US7571368B1 (en) * 2006-01-26 2009-08-04 Promethean Storage Llc Digital content protec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US8139660B2 (en) * 2006-04-14 2012-03-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related to using a wireless terminal scrambling identifier
US8229427B2 (en) 2006-07-14 2012-07-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tatus validation for termi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528260A3 (en) * 2006-10-30 2014-07-30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high speed shared control channel data
AU2008213905B2 (en) * 2007-02-09 2014-01-16 Clipsal Australia Pty Ltd Wirel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s system
TWM344689U (en) * 2007-03-28 2008-11-1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Apparatus for indicating a temporary block flow to which a piggybacked acknowledgement/non-acknowledgement field is addressed
US8270369B1 (en) * 2007-11-16 2012-09-18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ervice data unit discard system for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20140281761A1 (en) * 2008-03-11 2014-09-18 Peter Lablans Reversible corruption of a digital medium stream by multi-valued modifi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a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mask
US8572459B2 (en) * 2008-10-16 2013-10-29 Codman Neuro Sciences Sárl Insuring proper communication with chosen implant among multiple implants in proximity to one another
US9143275B2 (en) * 2008-12-16 2015-09-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identify the accessibility of femto-base stations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8418031B1 (en) * 2009-02-09 2013-04-09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coding data to meet an output constraint
TWI459749B (zh) * 2010-12-27 2014-11-01 Ind Tech Res Inst 數位資訊編碼方法、解碼方法、資訊傳播裝置及資訊管理裝置
US20120226966A1 (en) * 2011-03-01 2012-09-06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ice Identifi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JP5772311B2 (ja) * 2011-07-05 2015-09-02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13046148A (ja) * 2011-08-23 2013-03-04 Tokai Rika Co Ltd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並びにタイヤ空気圧監視システム
ES2590148T3 (es) 2012-03-02 2016-11-18 Lsis Co., Ltd. Dispositivo de comunicación y procedimiento de comunicación
EP2822205B1 (en) * 2012-03-02 2016-08-10 LSIS Co., Lt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9502003B2 (en) 2014-01-05 2016-11-22 Spatial Cam Llc Apparatus and methods to display a modified image
US9509444B2 (en) 2014-03-20 2016-11-29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Efficient checksum communication between devices
US9210015B2 (en) 2014-03-20 2015-12-08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Edge-based communication
US9762419B2 (en) 2014-08-13 2017-09-12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Edge-based communication with a plurality of slave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61627A (en) * 1991-12-24 1995-10-24 Rypinski; Chandos A. Access protocol for a common channel wireless network
US5408469A (en) * 1993-07-22 1995-04-18 Synoptics Communications, Inc. Routing device utilizing an ATM switch as a multi-channel backplane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5442702A (en) 1993-11-30 1995-08-15 At&T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ivacy of traffic behavior on a shared medium network
FI98426C (fi) * 1994-05-03 1997-06-10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Järjestelmä pakettidatan siirtämiseksi digitaalisen aikajakomonikäyttöön TDMA perustuvan solukkojärjestelmän ilmarajapinnassa
US5600653A (en) * 1994-09-30 1997-02-04 Comsat Corporation Technique for improving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operation over a communications link with bursty bit errors
US5699369A (en) * 1995-03-29 1997-12-16 Network Systems Corporation Adaptive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5642421A (en) 1995-09-15 1997-06-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ncryption of low data content ATM cells
US5684791A (en) 1995-11-07 1997-11-04 Nec Usa, Inc. Data link control protocols for wireless ATM access channels
US5812545A (en) * 1996-01-04 1998-09-22 Orion Atlantic, L.P. Full mesh satellite-based multimedia networking system
US5828677A (en) * 1996-03-20 1998-10-2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Adaptive hybrid ARQ coding schemes for slow fading channels in mobile radio systems
US5907544A (en) * 1996-05-10 1999-05-25 Rypinski; Chandos A. Hub controller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 for a multiple access-poi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5936949A (en) * 1996-09-05 1999-08-10 Netro Corporation Wireless ATM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US6088337A (en) * 1997-10-20 2000-07-11 Motorola, Inc. Method access point device and peripheral for providing space diversity in a time division duplex wireless system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56159A (zh) * 2001-05-14 2007-10-17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在高速共享控制频道中接收数据的方法与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01047895B (zh) * 2001-05-14 2012-05-23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在高速共享控制信道中接收数据的用户设备与方法
CN101056159B (zh) * 2001-05-14 2014-12-24 英特尔公司 在高速共享控制信道中接收数据的用户设备与方法
CN1306712C (zh) * 2001-05-14 2007-03-21 美商内数位科技公司 在高速共享控制频道中接收数据的方法与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316775C (zh) * 2003-12-17 2007-05-1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提供数据安全的方法和系统
CN1961560B (zh) * 2004-03-24 2011-11-1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高数据速率接口装置和方法
CN101330446B (zh) * 2007-06-21 2012-05-0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专用传输信道的帧协议层帧的解析方法
US10772082B2 (en) 2007-12-20 2020-09-08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using a common signaling field for transport format, redundancy version, and new data indicator
CN101919194B (zh) * 2007-12-20 2013-06-0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使用用于传输格式和冗余版本的公共信令字段的控制信道信令
US8948117B2 (en) 2007-12-20 2015-02-03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using a common signaling field for transport format and redundancy version
US11477767B2 (en) 2007-12-20 2022-10-18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using a common signaling field for transport format, redundancy version, and new data indicator
US9295053B2 (en) 2007-12-20 2016-03-22 Optis Wireless Technology, Llc Control channel signaling using a common signaling field for transport format and redundancy version
CN104272625A (zh) * 2012-03-02 2015-01-07 Ls产电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通信方法
CN104272625B (zh) * 2012-03-02 2020-07-14 Ls产电株式会社 通信设备及通信方法
US10142058B2 (en) 2012-03-02 2018-11-27 Lsis Co., Lt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4932447B (zh) * 2014-03-20 2019-06-14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通信
CN104932447A (zh) * 2014-03-20 2015-09-23 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通信
CN109474379A (zh) * 2017-09-08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及装置
CN109474379B (zh) * 2017-09-08 2022-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201811B1 (en) 2001-03-13
EP1064819A1 (en) 2001-01-03
EP1064819B1 (en) 2008-10-15
JP2002508640A (ja) 2002-03-19
DE69939735D1 (de) 2008-11-27
TW421951B (en) 2001-02-11
JP4271855B2 (ja) 2009-06-03
CN1132495C (zh) 2003-12-24
WO1999049695A1 (en) 1999-09-30
AU3349999A (en) 1999-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495C (zh) 用于在电信系统中传送识别符信息的方法
CN105306165B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JP5180273B2 (ja) 効果的な自動反復要求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6658005B2 (en) Hybrid ARQ method for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US617343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information packets using multi-layer error detection
CN1126312C (zh) 从软数据得出码字估值的数字数据译码器
RU2236091C2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приема данных в системе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с гибридным запросом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повторения
CN103201976B (zh) 用于聚合分组传输中的分组级擦除保护编码的方法和装置
US8406211B2 (en)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for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
CN101273606B (zh) 数据分组类型识别系统
US11336401B2 (en) Method of retransmission for down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US7450587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packet inform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137863B1 (en) Multiple packet source acknowledgement
US6560206B1 (en) Cell bas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US8488701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wireless transmitter and wireless receiver
CN1142651C (zh) 支持链路自适应和增量冗余的无线通信系统和方法
EP1608130B1 (en) Transmitter,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06098550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acke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ozat Permutation/Silence Coding in Partially Under-Utilized Cellular Network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BB1A Publication of applic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WI-FI NET-LLC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CLUSTER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50122

Owner name: CLUSTER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SE) S-126 25 STOCKHOLM, SWEDEN

Effective date: 201501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122

Address after: Texas, USA

Patentee after: WI one FI net one LLC

Address before: Delaware

Patentee before: Clastres LLC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122

Address after: Delaware

Patentee after: Clastres LLC

Address before: Stockholm

Patentee befor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