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4447A - 感应电动机的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感应电动机的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4447A
CN1294447A CN99123251A CN99123251A CN1294447A CN 1294447 A CN1294447 A CN 1294447A CN 99123251 A CN99123251 A CN 99123251A CN 99123251 A CN99123251 A CN 99123251A CN 1294447 A CN1294447 A CN 12944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timation
induction motor
resistance
angular velocity
ro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232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267C (zh
Inventor
金原义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JP14960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JP3710621B2/ja
Priority to DE19951981A priority patent/DE19951981B4/d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to GB9925683A priority patent/GB2355870B/en
Priority to CN991232518A priority patent/CN1094267C/zh
Priority to US09/430,754 priority patent/US6184638B1/en
Publication of CN1294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44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26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6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14Estimation or adaptation of machine parameters, e.g. flux, current or voltage
    • H02P21/18Estimation of position or spee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14Estimation or adaptation of machine parameters, e.g. flux, current or voltage
    • H02P21/16Estimation of constants, e.g. the rotor time consta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1/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 machines by vector control, e.g. by control of field orientation
    • H02P21/24Vector control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rotor position or rotor speed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207/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troll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motor
    • H02P2207/01Asynchronous mach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通过利用第一反馈增益系数H1,在第一状态偏差E1与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1的一个正交分量同相的条件下,运算一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和估算的次级电阻Rr0。通过利用第二反馈增益系数H2,在第二状态偏差E2与估算的初级电流is02同相的条件下,运算一估算的初级电阻Rr0。

Description

感应电动机的控制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角速度检测器的用于控制感应电动机变速的控制系统。
图14是表示用于感应电动机的常规控制系统的电路示意图,该控制系统介绍在“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 Engineers of JapanTransD”,Vol.112,No.9,p901,1991(参考文献1)。在其附图中,标号1代表一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装置;标号2代表感应电动机,标号3代表转矩控制装置,标号4代表电流检测装置,标号5代表参数估算装置。
在图14中表示的常规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装置1接收需要由感应电动机2输出的次级磁通φdr*,执行如下方程(20)的运算,其中将AC信号增加(叠加)到与次级磁通φdr*成正比的DC信号上,并输出感应电动机2的激磁电流指令值ids*
[公式7]
ids* = {1+k1sing(2πf1t)+k2sing(2πrf2t)}φdr*M……(20)其中t:时间
k1:第一叠加信号的幅值
f1:第一叠加信号的频率
k2:第二叠加信号的幅值
f2:第二叠加信号的频率
已知激磁电流必须包含至少两个频率分量,以便同时估算旋转角速度和感应电动机的次级电阻。
下面介绍其原因。由图15所示的电路示意图可知一种T形等值电路,其中激磁电流数值是恒定的。在该图中,ωs是滑差角速度。估算感应电动机的旋转角速度等同于估算在该图中的滑差角速度,这是由于ωr=ω-ωs。
由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流和初级电压,同时估算旋转角速度和感应电动机(其在固定的激磁电流下受控)的次级电阻等同于估算在该图中的Rr/ωs。因此,该原理使得不可能将这一方与另一方分开。
在激磁电流未保持恒定的情况下,ω和ωs数值不是固定的。ω包含多个分量。T形等值电路(对于每个ω分量)在每个不同的滑差角速度ωs都是成立的。因此,其中加入的控制未使激磁电流保持恒定的感应电动机,可以同时估算旋转角速度和感应电动机的次级电阻。
因此,使用的叠加频率f1和f2数值是不同的,以及在如在文献1中介绍的常规的控制系统中,这些频率为:
f1=1(赫)
f2=3(赫)
在文献1中,第一叠加信号的周期为1/f1,感应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7千瓦。就此而言,这一信号是一其周期长于感应电动机2的次级时间常数(=Lr/Rr)的AC信号。
当要由感应电动机2输出的指令值τm*和由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装置1输出的激磁电流指令值ids*输入到转矩控制装置3时,转矩控制装置3接收三相初级电流ius和来自电流检测装置4的ivs、来自电流检测装置4的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以及来自参数估算装置5的估算的次级电阻Rr0,并处理这些参数,以便使感应电动机的输出转矩τm跟踪τm*,并向感应电动机提供三相初级电流vus、vvs和vws。
参数估算装置5包含:测量单元6、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旋转速度估算单元8、次级电阻估算单元9以及初级电阻估算单元10。
参数估算装置5接收来自转矩控制装置3的初级电压指令值vus*和vvs*,以及来自电流检测装置4的初级电流ius和ivs,并输出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和估算的次级电阻Rr0。
测量单元6接收来自转矩控制装置3的初次电压指令值vus*和vvs*、来自电流检测装置4的初级电流ius和ivs、来自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的反馈增益系数G、来自旋转速度估算单元8的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来自次级电阻估算单元9的估算的次级电阻以及来自初级电阻估算单元10的估算的初级电阻Rs0,并执行数学表达式(21)、(22)和(23)的运算,以此产生估算的初级电流Is0、估算的次级电流Ir0、状态偏差E以及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
[公式8]
Figure 9912325100141
E = i 50 - i s - - - - - - ( 22 ) i r 0 = l L r ( φ r 0 - Mi s 0 ) - - - - - - - - ( 23 ) 其中
Figure 9912325100144
Figure 9912325100145
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产生反馈增益系数G,反馈增益系数G是由方程(24)限定的,方程(24)包含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其是由旋转速度估算单元8接收的。
Figure 9912325100146
其中g1=-(k-1)(ar11+ar22)g2=-(k-1)ai22g3=-(k2-1)(cxar11+ar21)+cx(k-1)(ar11+ar22)g4=cx(k-1)ai22 c x = σ L s L r M ar 11 = - ( R s 0 σ L s + ( 1 - σ ) R r 0 σ L r ) ar 12 = M σ L s L r R r 0 L r ai 12 = - ω r 0 M σ L s L r ar 21 = M R r 0 L r ar 22 = - R r 0 L r ai 22 = ω r 0
K=任意正数
当采用由方程(24)限定的反馈增益系数G时,测量单元6中的极数为感应电动机2的极数的k倍。
旋转速度估算单元8接收来自测量单元6的估算的次级激磁通φr0和状态偏差E并利用方程(25)计算(在测量单元中使用的)外乘积E×φr0,输出校正的数值。
[公式10] ω r 0 = k sp s + k si s ( J Φ r 0 ) T E - - - - - ( 25 )
次级电阻估算单元9接收来自的来自测量单元6的估算的次级电流ir0和状态偏差E并利用方程(26)计算(在测量单元6中使用的)内积E·ir0和校正在测量单元6使用的估算的次级电阻Rr0并输出经校正的数值。
[公式11] R r 0 = - k r 2 p s + k r 2 i s ( E · i r 0 ) - - - - - ( 26 )
初级电阻估算单元10接收来自测量单元6的估算的次级电流is0和状态偏差E,并计算内积E·is0和利用方程(27)校正在测量单元6使用的估算的初级电阻Rs0并输出经校正的数值。
[公式12] R s 0 = k r 1 p s + k r 1 i s ( E · i s 0 ) - - - - - ( 27 )
按此构成和运算的参数估算单元5输出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和估算的次级电阻Rr0。
图17是表示转矩控制装置3的细节的示意图。在该图中,标号11代表转矩-电流指令值计算单元,标号12代表初级角速度计算单元,标号13代表积分器,标号14代表座标变换系统,其用于将在静态座标上的初级电流变换到旋转座标上;标号15和16代表一减法器,标号17和18代表电流控制器,标号19代表座标变换系统,其用于将在旋转座标上的初级电压变换到静态座标上;标号20代表PWM逆变器。
如下的数学表达式(28)表达了在所产生的转矩τm、次级磁通幅值φdr和转矩电流iqs中间的关系。
[公式13]
iqs∝τm/φdr    (28)
因此,转矩-电流指令值计算单元11,利用由来自初级角速度计算单元12的次级磁通幅值计算的数值φdr1去除输入的转矩指令值τm*,并将其结果乘以一个常数;将结果输出作为转矩电流指令值1qs*
初级角速度计算单元12接收:输入的激磁电流指令值ids*、转矩电流指令值1qs*、估算的次级电阻Rr0以及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并利用如下的方程(29)和(30)计算次级磁通幅值计算的数值φdr1和初级角速度ω。
[公式14] φ dr 1 = M 1 + T r s i dr * - - - - - ( 29 ) ω = ω r 0 + M R r i qs * L r φ dr 1 - - - - - ( 30 )
积分器13将由初级角速度计算单元12接收的初级角速度ω积分并相位角θ。
减法器15由激磁电流指令值iqs*减去激磁电流ids,产生一个差信号。减法器16由转矩电流指令值iqs*减去转矩电流iqs,产生一个差信号。
电流控制器17将由减法器15产生的差信号放大,使得激磁电流跟踪激磁电流指令值ids*,并输出以d轴电压指令值vds*形式的结果。
电流控制器18将由减法器16产生的差信号放大,使得转矩电流跟踪转矩电流指令值iqs*,并输出以q轴电压指令值vqs*形式的结果。
座标变换器19对由电流控制器17和18产生的d轴电压指令值vds*和q轴电压指令值vqs*,根据相位角θ进行座标变换成为三相稳态座标的对应值,并产生三相电压指令值vus*、vvs*和vws*
PWM逆变器20接收该三相电压指令值vus*、vvs*和vws*并向感应电动机2提供三相初级电压vus、vvs和vws。
在因此构成的用于感应电动机的控制系统中,即使当感应电动机2发热,它的温度变化,初级和次级电阻数值变化,估算的初级和次级电阻也能跟踪初级和次级(电阻)的变化。因此,该控制系统不用旋转角速度传感器也能够控制感应电动机,使得感应电动机2的输出转矩τm能跟踪转矩指令值τm*
然而,常规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具有如下的问题:1)在反馈区中不可能估算初级电阻。2)估算的次级电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初级频率。3)在输出转矩τm中产生谐波转矩。4)在处理激磁电流的分量的若干频率时需要大量的运算。5)分别估算次级电阻和旋转角速度要相对困难。
下面先介绍上述第一问题1)。在图16中表示了介绍状态偏差E和初级电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矢量图以及估算的初级电流is0。利用该矢量图进行讨论。
当旋转角速度ωr和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之间出现偏差时,初级电流矢量与估算的初级电流(矢量)is0不一致,在次级电阻Rr和估算的次级电阻Rr0之间出现偏差,在初级初级is和估算的初级初级is0之间出现偏差。
当在估算的数值和实际的数值之间出现偏差时,在图16中表示了初级电流is、估算的初级电流is0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状态偏差用数学表达式E=(is0-is)表达,这些矢量都表示在图16中。
图16中的座标是d-q轴平面(静态座标),其按照角频率ω旋转与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同步。
初级电阻估算单元10通过运算方程(27)估算初级电阻。在方程中的积分项(is0·E)是估算的初级电流is0和状态偏差(初级电流误差)(E)的内积。
在估算的初级电流的幅值|is0|为恒定的数值的情况下,该积分项取为一与状态偏差E中的估算的初级电流的is0同相的分量成正比的数值。
图18A是一当在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阻Rs和估算的初级电阻Rs0之间出现差值(误差)时,表示估算的初级电流的is0和状态偏差E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矢量图。
假设当is0和E之间的相位差为ξ,E=ξα,E为Eα,以及当is0和E之间的相位差为ξβ时,E=Eβ。
当该相位差为ξα时,积分项is0·E(=|E||is0|cosξ)小于当相位差ξ为0°时的对应值。因此,方程(27)的运算对噪声是敏感的,不可能改进它的估算的响应特性。
当该相位差为ξβ时,积分项(E·is0)的符号变为相反。如果按照这种条件运算方程(27),估算的初级电阻的方程形成正反馈回路,并且是发散性的。
简而言之,当|ξ|<90°时,估算的运算(执行运算方程(27))是稳定的,并且当|ξ|接近90°时,积分项(E·is0)变小。当|ξ|=90°时,(E·is0)数值为零,因此不可能进行估算的运算。当|ξ|<90°时,估算的运算是不稳定的。
因而,希望状态偏差E与估算的初级电流is0同相(相位差ξ=0°)。在这种条件下,初级电阻估算的运算是稳定的和高度精确的。
图19A是一曲线图,表示在相位差ξ和初级角速度ω之间的示范性的相互关系,是由常规的参数估算装置5产生的(旋转角速度ωr为100弧度/秒)。在该图中,横座标轴表示估算的初级电流的角速度(即初级角速度),纵座标轴表示在估算的初级电流is0和状态偏差E之间的相位差ξ。
在图19A中,“k”代表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中的一个参数。正如所看到的,ξ-ω的特性随参数“k”变化。当“k”大时,|ξ|>90°以及估算初级电阻Rs0的方程(27)是发散性的。
此外,在ωr0<100(弧度/秒)情况下的频率区域包含一个|ξ|>90°的区域。这个事实意味着估算初级电阻的估算的运算在这样一个区域(其中初级角速度低于旋转角速度viz,即在反馈区域)是发散性的。
如由图19A中可以看出的,在常规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对在初级角速度ω的特定区域内,相位差ξ未取一期望值(0°,常数)。因此,估算初级电阻的估算的运算是不稳定的,例如它的响应特性是不良的或是发散性的。这就会导致运算旋转角速度ωr0和估算的次级电阻Rr0的精确度和响应特性变差,以及它们的运算是发散性的。
在这种状态下,包含误差的旋转角速度ωr0和估算的次级电阻Rr0输入到转矩控制装置3中。输出转矩τm没有跟踪转矩指令值τm*或者产生另一种不稳定的现象。
下面介绍第二个问题2)。
次级电阻估算单元运算方程(26),以便产生估算的次级电阻。在该方程中,积分项(ir0·E)是估算的次级电流ir0和状态偏差初级(电流误差)E的内积。
如果估算的次级电流的幅值|ir0|数值是固定的,积分项(ir0·E)取为一与状态偏差E中的估算的次级电流的ir0同相的分量成正比的数值。
图18B是一当在感应电动机的次级电阻Rr和估算的次级电阻Rr0之间出现差值(误差)时,表示估算的次级电流的ir0和状态偏差E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矢量图。
假设当估算的次级电流ir0和状态偏差E之间的相位差ξ为相位差ξp时,E=Ep,以及当估算的次级电流ir0和状态偏差之间的相位差ξ为ξσ时,E为Eσ。
当该相位差为ξp时,积分项(is0·E)(=|E||ir0|cosξ)小于当相位差ξ为0°时的对应值。在这种情况下,方程(26)的运算对噪声是敏感的,不可能改进它的估算的响应特性。
当该相位差为ξσ时,积分项(ir0·E)的符号变为相反。在这种状态下,估算的次级电阻的方程(26)形成正反馈回路,并且是发散性的。
简而言之,当|ξ|<90°时,次级电阻估算的运算是稳定的,但是当|ξ|接近90°时,积分项(ir0·E)变小。当|ξ|=90°时,(ir0·E)数值为零,因此不可能进行估算的运算。当|ξ|>90°时,估算的运算是不稳定的。
正如所看到的,希望状态偏差E与估算的次级电流ir0同相(相位差ξ=0°)。在满足这种条件的情况下,次级电阻估算的运算是稳定的和高度精确的。
图20A是一曲线图,表示在相位差ξ和初级角速度ω之间的示范性的相互关系,是由常规的参数估算装置5产生的(旋转角速度ωr为100弧度/秒)。在该曲线图中,横座标轴表示ir0的角速度(即初级角速度),纵座标轴表示在ir0和状态偏差E之间的相位差ξ。
在图20A中,“k”代表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中的一个参数。正如所看到的,ξ-ω的特性曲线随参数“k”变化。当“k”小时,|ξ|>90°以及估算次级电阻Rr0的方程是发散性的。
在高频率情况下,ξ≈ 90°,与“k”的数值无关。这个状态意味着估算次级电阻的运算是不可能的。
如由图20A中可以看出的,在常规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相位差ξ未取一期望值。因此,估算次级电阻的估算的运算其响应特性是慢的或是发散性的(即不稳定的)。其结果是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和估算的初级电阻Rs0的精确度和响应特性变差,或者有时它们运算的数值是发散性的。
在这种状态下,包含误差的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和估算的次级电阻Rr0输入到转矩控制装置3中。因此,输出转矩τm没有跟踪转矩指令值τm*或者估算的运算是不稳定的。
下面介绍上面的第三个问题3)。图21是一曲线图,其表示由激磁电流ids向(φdr/M)和idr的传输特性。常规的控制系统(其中AC信号是由方程(20)提供的)中的第一和第二频率系数包含频率分量的周期充分短于第二时间常数的倒数1/Tr。
当感应电动机2中的第二激磁磁通幅值φdr变化时,互感M的数值由于磁饱和而变化。因而,希望第二激磁幅值φdr是固定的,以保证在控制感应电动机时有期望的转矩。
正如由图21看到的,当激磁电流ids包含的频率分量的周期充分短于1/Tr时,第二激磁幅值φdr也包含那些频率分量。因而,互感M也包含那些频率分量。在输出转矩τm中出现作为转矩谐波的AC分量。因此,其与转矩指令值τm*不一致。
下面介绍上面的第四个问题4)。
在常规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为了形成“n”种激磁电流的AC分量,需要执行“n”次关于“klsing(2πf1t)+k2sing(2πf2t)+k3sing(2πf3t)+……knsing(2πfnt)”的运算以及正弦函数的运算。这些正弦函数的运算比其它的加法、减法和乘法更复杂,因此耗时更多。
最后,介绍上面的第五个问题5)。
常规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利用状态偏差E{(Jφr0)TE}中的估算的次级磁通的正交分量来估算旋转角速度(方程(25))。此外,通过利用与估算的次级电流同相的状态偏差E中的分量(E·ir0)估算次级电阻(方程(26))。
在激磁电流ids中的AC分量的频率低或者它们的幅值小的情况下,次级电流中的d轴分量idr小。在该d轴分量idr小的情况下,q轴分量是主要的。在这种情况下,次级电流基本上等于与估算的次级磁通正交的分量(q轴分量)。因此,正交分量{(Jφr0)TE }数值上基本等于同相的分量(E·ir0)。因此,估算的次级磁通正交分量的功能是用于旋转角速度估算和次级电阻估算。因此,不可能分别估算次级电阻和旋转角速度。
本发明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常规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上述的问题,其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用于感应电动机的控制系统,其能够按照稳定的高(灵敏)响应的方式估算初级电阻、次级电阻和旋转角速度,而与工作状态(例如输出转矩和旋转角速度)无关,因此能够稳定和高精确度地控制感应电动机的旋转角速度和输出转矩。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广义的方面,提供的用于感应电动机的第一控制系统包含:
电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流;
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装置,用于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次级磁通指令值,并处理AC信号和与次级磁通指令值成正比的DC信号,以此产生感应电动机的激磁电流指令值;
转矩控制装置,用于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转矩指令值和激磁电流指令值,并处理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估算的次级电阻和初级电流,以此该转矩控制装置控制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压,使得感应电动机输出的转矩遵循转矩指令值;
第一参数估算装置,用于处理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初级电阻、初级电压和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旋转角速度和估算的次级电阻;以及
第二参数估算装置,用于处理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估算的次级电阻、初级电压和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初级电阻;
其中,第一参数估算装置包含:
a)第一测量单元,用于处理估算的初级电阻、估算的次级电阻、估算的旋转角速度、第一反馈增益系数、初级电压和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流、估算的次级磁通以及第一状态偏差,
b)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第一测量单元产生的第一状态偏差和估算的次级磁通,以此产生估算的旋转角速度,
c)次级电阻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第一测量单元产生的第一状态偏差和估算的次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阻,以及
d)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产生的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以此产生第一反馈增益系数,使得第一状态偏差包含与估算的次级磁通正交的一个分量,以及
第二参数估算装置包含:
a)第二测量单元,用于处理估算的初级电阻、估算的次级电阻、估算的旋转角速度、第二反馈增益系数、初级电压和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初级电流以及第二状态偏差,
b)初级电阻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第二状态偏差和估算的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初级电阻,以及
c)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产生的旋转角速度,以此产生第二状态偏差,使得第一状态偏差包含与估算的初级电流同相的一个分量。
在第一控制系统中,次级电阻估算单元处理由第一测量单元产生的第一状态偏差、估算的次级磁通和估算的次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阻。
此外,在第一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次级电阻估算单元通过利用与(包含在第一状态偏差中的)估算的次级磁通同相的一个分量和与(包含在估算的次级电流中的)估算的次级磁通同相的另一个分量的乘积进行处理,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阻。
在第一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次级电阻估算单元运算确定该估算的次级电阻的如下的方程(1)。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广义的方面,提供的用于感应电动机的第二控制系统包含:
电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流;
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装置,用于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次级磁通指令值,并通过利用次级磁通指令值执行处理,以此产生感应电动机的激磁电流指令值;
转矩控制装置,用于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转矩指令值和激磁电流指令值,并处理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估算的次级电阻和初级电流,以及该转矩控制装置根据处理的结果控制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压,使得感应电动机输出的转矩遵循转矩指令值;
第一参数估算装置,用于处理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初级电阻、初级电压和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以及
第二参数估算装置,用于处理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旋转角速度、初级电压和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初级电阻和估算的次级电阻;
其中,第一参数估算装置包含:
a)第一测量单元,用于处理估算的初级电阻、估算的次级电阻、估算的旋转角速度、第一反馈增益系数、初级电压和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磁通以及第一状态偏差,
b)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第一测量单元产生的第一状态偏差和估算的次级磁通,以此产生估算的旋转角速度,
c)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产生的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以此产生第一反馈增益系数,使得第一状态偏差包含与估算的次级磁通正交的一个分量,以及
第二参数估算装置包含:
a)第二测量单元,用于处理估算的初级电阻、次级电阻、估算的旋转角速度、第二反馈增益系数、初级电压和初级电流,以此产生的估算的初级电流以及第二状态偏差,
b)初级电阻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第二状态偏差和估算的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初级电阻,以及
c)次级电阻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初级电阻估算单元产生的估算的初级电阻,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阻,
d)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产生的旋转角速度,以此产生第二状态偏差,使得第一状态偏差包含与估算的初级电流同相的分量。
在第一和第二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当在感应电动机的旋转角速度和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之间产生偏差时,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产生:引起与包含在第一状态偏差中的估算的次级磁通正交的分量的第一反馈增益系数,以及当在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阻和估算的初级电阻之间产生偏差时,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产生:引起与包含在第二状态偏差中的估算的初级磁通同相的分量的第二反馈增益系数。
在第一和第二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第一测量单元运算方程(2)、(3)和(4),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运算限定第一反馈增益系数的方程(5),旋转速度估算单元运算确定估算的旋转速度的方程(6),第二测量单元运算方程(7)、(8)和(9),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运算确定第二反馈增益系数的方程(10),以及初级电阻估算单元运算确定初级电阻的方程(11)。
此外,确定估算的旋转速度的数学表达式是方程(6A),其是通过用估算的次级磁通平方的倒数去除方程(6)形成的,以及确定估算的初级电阻的数学表达式是方程(11A),其是通过用估算的初级的倒数去除方程(11)形成的。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广义的方面,提供的用于感应电动机的第三控制系统包含:
电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流;
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装置,用于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次级磁通指令值,并处理AC信号和与次级磁通指令值成正比的DC信号,以此产生感应电动机的激磁电流指令值;
转矩控制装置,用于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转矩指令值和激磁电流指令值,并处理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估算的次级电阻和初级电流,以及该转矩控制装置控制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压,使得感应电动机输出的转矩遵循转矩指令值;参数估算装置,用于处理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压和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旋转角速度和估算的次级电阻;其中
参数估算装置包含:
a)测量单元,用于处理估算的初级电阻、次级电阻、估算的旋转角速度、反馈增益系数、初级电压和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流、估算的次级磁通以及状态偏差,
b)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测量单元产生的状态偏差和估算的次级磁通,以此产生估算的旋转角速度,
c)次级电阻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测量单元产生的状态偏差、估算的次级磁通和估算的次级电阻,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阻,
以及
d)初级电阻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次级电阻估算单元产生的估算的次级电阻,以此产生估算的初级电阻,
e)增益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产生的旋转角速度,以此产生反馈增益系数,使得状态偏差包含与估算的次级磁通正交的分量。
f)当在感应电动机的旋转角速度和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之间产生偏差时,增益系数计算单元产生:引起与包含在状态偏差中的估算的次级磁通正交的分量的反馈增益系数,以及
g)次级电阻估算单元通过利用与包含在状态偏差中的估算的次级磁通同相的分量和与包含在估算的次级电流中的估算的次级磁通同相的另一个分量的乘积执行处理,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阻。
该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其中的
测量单元执行运算方程(14)、(15)和(16),
增益系数计算单元执行运算确定反馈增益系数的方程(17),旋转速度估算单元执行运算确定旋转角速度的方程(18),以及次级电阻估算单元执行运算确定估算的次级电阻的方程(19)。
在第一到第三中之一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装置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次级磁通指令值,并处理未包含(其周期长于感应电动机的次级时间常数的)AC分量的AC信号,以及与次级磁通指令值成正比的DC信号,以此产生感应电动机的激磁电流指令值。
在第一到第三中之一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装置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次级磁通指令值,并处理一通过对正弦波信号调制形成的AC信号,以及与次级磁通指令值成正比的DC信号,以此产生感应电动机的激磁电流指令值。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感应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图2是表示在图1中所示的控制系统中使用的第一测量单元6a的细节的方块图。
图3是表示在图1中所示的控制系统中使用的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a的内部配置的方块图。
图4是表示在图1中所示的控制系统中使用的旋转速度估算单元8a的内部配置的方块图。
图5是表示在图1中所示的控制系统中使用的次级电阻估算单元9a的内部配置的方块图。
图6是表示在图1中所示的控制系统中使用的旋转速度估算单元6b的内部配置的方块图。
图7是表示在图1中所示的控制系统中使用的初级电阻估算单元10b的内部配置的方块图。
图8是表示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a的工作情况的矢量图。
图9是表示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b的工作情况的矢量图。
图10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感应电动机的控制系统配置的方块图。
图1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感应电动机的控制系统配置的方块图。
图12是表示在图11中所示的控制系统中的测量单元6e的内部配置的方块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使用的AC信号的各频率分量的频谱图。
图14是表示用于感应电动机的控制系统配置的方块图。
图15是表示感应电动机的T形等值电路的示意图。
图16是表示在状态偏差E、初级电流is和估算的初级电流is0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矢量图。
图17是表示转矩控制装置的细节的示意图。
图18A是表示在估算的初级电流is0和状态偏差E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矢量图,表示当在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阻Rs和估算的初级电阻Rs0之间出现差值误差时的情况;以及图18B是表示在估算的次级电流ir0和状态偏差E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矢量图,表示当在次级电阻Rr和估算的次级电阻Rr0之间出现差值误差时的情况。
图19A是表示相位差ξ和初级角速度ω之间的示范性的相互关系的波形曲线图,它们是由常规的参数估算装置5产生的(旋转角速度ωr为100(弧度/秒));以及图19B是表示相位差ξ和初级角速度ω之间的示范性的相互关系的波形曲线图,它们是由本发明的的第二参数估算装置5b产生的(旋转角速度ωr为100(弧度/秒))。
图20A是表示相位差ξ和初级角速度ω之间的示范性的相互关系的波形曲线图,它们是由常规的参数估算装置5产生的(旋转角速度ωr为100(弧度/秒));以及图20B是表示相位差ξ和初级角速度ω之间的示范性的相互关系的波形曲线图,它们是由本发明的第一参数估算装置5a产生的(旋转角速度ωr为100(弧度/秒))。
图21是表示由激磁电流ids向(φdr/M)和idr的传输特性的波形曲线图。
下面参照附图对各优选实施例进行更详细地介绍。
<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感应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在该图中,标号1-4代表与已经介绍的常规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相对应部分相同的部分;5a代表第一参数估算单元;5b代表第二参数估算单元;6a代表第一测量单元;6b代表第二测量单元;7a代表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b代表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8a代表旋转速度估算单元;9a代表次级电阻估算单元;10b代表初级电阻估算单元。
如图所示,第一参数估算单元5a包含:第一测量单元6a;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a;旋转速度估算单元8a;次级电阻估算单元9a。第一参数估算单元5a接收:来自转矩控制装置3的初级电压指令值vus*和vvs*,来自电流检测装置4的初级电流ius和ivs,以及第二参数估算单元5b的估算的初级电阻Rs0。第一参数估算单元5a输出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和估算的次级电阻Rr0。
第一测量单元6a接收初级电压指令值vus*和vvs*、初级电流
ius和ivs、来自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a的第一反馈增益系数、来自旋转速度估算单元8a的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来自次级电阻估算单元9a的估算的次级电阻Rr0以及来自第二参数估算单元5b的估算的初级电阻Rs0,并通过利用接收的这些参数运算方程(2)、(3)和(4)计算估算的次级电阻Rr01、第一状态偏差E1和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
附加到估算的次级电流ir01和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中的符号未端的数字“1”用于指示作为利用第一参数估算装置5a的运算结果产生的参数。它们经常通称为“第一估算的次级电流”以及类似参数。
与之相似,附加到作为利用第二参数估算装置5b的运算结果(产生的参数的符号)未端的数字“2”用于指示。它们经常通称为“第二估算的磁通”以及类似参数。
[公式15]
Figure 9912325100291
E 1 = i s 01 - i s H 1 = p 1 C T R - 1 - - - - - ( 5 ) &omega; r 0 = k sp s + k si s ( J &Phi; r 01 ) T E 1 - - - - - ( 6 )
Figure 9912325100296
E 2 = i s 02 - i s H 2 = P 2 C T R - 1 - - - - - ( 9 )
[公式16]其中
ωr0: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旋转角速度
ksp:确定旋转角速度的比例增益系数
ksi:确定旋转角速度的积分增益系数
Rso:估算的初级次级电阻
Kr1p:确定初级电阻的增益系数
Kr1i:初级电阻积分增益系数
vs: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压
vas: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压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a轴分量
vbs: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压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b轴分量
φs01: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初级磁通
φas1: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初级磁通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a轴分量
φbs1:感应电动机的第二估算的初级磁通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b轴分量
φs02:感应电动机的第二估算的初级磁通
φas2:感应电动机的第二估算的初级磁通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a轴分量
φbs2:感应电动机的第二估算的初级磁通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b轴分量
φr02:感应电动机的第二估算的次级磁通
φar2:感应电动机的第二估算的次级磁通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a轴分量
φbr2:感应电动机的第二估算的次级磁通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b轴分量
is: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流
ias: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流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a轴分量
ibs: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流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b轴分量
is01:感应电动机的第一估算的初级电流
iasl:感应电动机的第一估算的初级电流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a轴分量
[公式17]
ibs1:感应电动机的第一估算的初级电流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b轴分量
is02: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初级电流
ias2: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初级电流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a轴分量
ibs2: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初级电流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b轴分量
E2:第二状态偏差
H1:第一反馈增益系数
H2:第二反馈增益系数
P1:方程(12)的解
P2:方程(13)的解
Ls: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感
Lr:感应电动机的次级电感
M:感应电动机的互感
ε:任意正数 P 1 A T + A P 1 - P 1 C T R - 1 CP + G 1 Q G 1 T = 0
Figure 9912325100322
P 2 A T + A P 2 - P 2 C T R - 1 CP + G 2 Q G 2 T = 0
Figure 9912325100324
Z = a 11 2 + a 12 2
图2是表示第一测量单元6a的细节的方块示意图。在该图中,标号101表示3相向2相的变换器;标号102表示另一个3相向2相的变换器;标号103表示放大器;标号104表示放大器;标号105表示放大器;标号106表示放大器;标号107表示矩阵式计算单元;
标号108表示减法器;标号109表示另一个减法器;标号110表示矩阵式计算单元;标号111表示矩阵式计算单元;标号112-115表示计算单元;标号116-119表示积分器。3相向2相的变换器101将3相电流的U相和V相分量ius和ivs经座标变换成为在a-b轴座标上的a轴分量ias和b轴分量ibs。另一个3相向2相的变换器102将3相电压指令值的U相和V相分量vus*和vus*经座标变换成为在a-b轴座标上的a轴分量vas*和b轴分量vbs*。放大器103将估算的初级电阻Rs0放大为Rs0·-L/ξ并作为a11输出其结果。放大器104将估算的初级电阻Rs0放大为Rs0·M/ξ并作为a12输出其结果。放大器105将估算的次级电阻Rr0放大为Rr0·M/ξ并作为a21输出其结果。放大器106将估算的次级电阻Rr0放大为Rr0·-Ls/ξ并作为a22输出其结果。矩阵式计算单元107通过利用常数矩阵C1运算方程(3)。减法器108用于第一状态偏差E1的各a轴分量的相减。减法器109用于第一状态偏差E1的各b轴分量的相减。矩阵式计算单元110通过利用由a11、a12、a21、a22和ωr0组成的矩阵A运算方程(2)中右侧的第一项。矩阵式计算单元111通过利用由h11、h12、h21、h22和ωr0组成的矩阵第一反馈增H1运算方程(2)中右侧的第一项。计算单元112-115对方程(2)中右侧的第一项、第二项、第三项执行加法和减法运算。积分器116-119对方程(2)中右侧进行积分,并产生φs0和φr0。
a11、a12、a21和a22等于Rs0和Rr0与常数相乘的结果,并通过将估算的初级电阻Rs0和估算的次级电阻Rr0输入到乘法器103-106可以得到。
矩阵式计算单元107接收估算的初级磁通φas1和φbs1以及估算的次级磁通φar1和φbr1并运算方程(3)(C1×这些磁通数值)。
减法器108由第一估算的初级电流的a轴分量ias1减去由3相向2相变换器产生的a轴分量ias并产生第一状态偏差E1中的a轴分量ea1。
与之相似,减法器109由第一估算的初级电流的b轴分量ibs1减去由3相向2相变换器产生的b轴分量ibs并产生第一状态偏差E1中的b轴分量eb1。
因此,由减法器108和109产生第一状态偏差E1。
矩阵式计算单元110接收估算的初级磁通φas1和φbs1以及估算的次级磁通φar1和φbr1并运算方程(2)中右侧的第一项(A×这些磁通数值)。
矩阵式计算单元111接收状态偏差ea1和eb1并运算方程(2)中右侧的第三项(第一反馈增益系数H1×这些磁通数值)。
计算单元112-115对由矩阵式计算单元110输出的方程(2)中右侧的第一项、由3相向2相的变换器102输出的方程(2)中右侧的第二项以及由矩阵式计算单元111输出的方程(2)中右侧的第三项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并产生方程(2)中左侧的各项dφas1/dt、dφbs1/dt和dφar1/dt、dφbr1/dt。
积分器116对dφas1/dt积分并输出φas1。与之相似,积分器117-119对dφbs1/dt、dφar1/dt和dφbr1/dt积分并输出φas1、φbs1、φar1和φbr1。
按此构成的第一测量单元6a接收:估算的初级电阻Rs0、估算的次级电阻Rr0、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第一反馈增益系数H1、初级电压指令值vus*和vvs*,以及初级电流ius和ivs并运算方程(2)、(3)和(4)并输出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次级电流ir01和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以及感应电动机的第一状态偏差E1。
参照图1,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a通过利用由旋转速度估算单元8a接收的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运算方程(5)并输出第一反馈增益系数H1。
图3是表示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a内部配置的方块示意图。在该图中,标号148-151代表增益系数表。通过利用电动机常数预先对方程(5)和(12)求解。第一反馈增益系数H1随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变化。对于每一个旋转角速度,需要对这些方程求解。
得到的结果可以用包含矩阵元h11和其它矩阵元的矩阵表示(见图2中的矩阵计算单元111)。
表148根据该解输出对于每一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的第一反馈增益系数H1的矩阵元h11。与之相似,表149-151根据该解输出对于每一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的第一反馈增益系数H1的h12、h21和h22。
按照这些方式,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a根据由旋转速度估算单元8a产生的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输出第一反馈增益系数H1。
参照图1,旋转速度估算单元8a接收来自第一测量单元6a的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1和第一状态偏差E1,并计算φr01和E1的外积,以及根据方程(6)校正在第一测量单元6a中使用的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并产生作为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的结果。
图4是表示旋转速度估算单元8a的内部配置的方块示意图。
旋转速度估算单元8a利用方程(6A),在该方程(6A)中用|φr01|2去除方程(6A)。通常,E1×φr01的外积与|φr01|2成正比。方程(6A)的利用使得旋转速度估算单元8a的增益系数与次级磁通无关。其结果是旋转速度估算的运算具有固定的响应并因此具有稳定的特性。
[公式18] &omega; r 0 = k sp s + k si s ( J &Phi; r 01 ) T E 1 | &Phi; r 01 | 2 - - - - ( 6 A ) R s 0 = - k r 1 p s + k e 1 i s i s 02 &CenterDot; E 2 | i s 02 | 2 - - - - ( 11 A )
在图4中,标号120和121代表乘法器;标号122代表减法器;标号代表123和124乘法器;标号125代表加法器;标号126代表除法器;标号127代表PI控制单元。
乘法器120和121以及减法器122配合工作,以便运算(Jφr01)TE1,或者(φar1×eb1-φb1×ea1)。
乘法器123和124以及加法器125配合工作,以便运算|φr01|TE1,或者(φar1×eb1+φb1×ea1)。
除法器126运算{(Jφr01)TE1}÷|φr01|2,PI控制单元127产生方程(6A)右侧(的项),即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
因此,旋转速度估算单元8a根据由第一测量单元6a输出的第一状态偏差E1和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1,输出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
参照图1,次级电阻估算单元9a将与由第一测量单元6a产生的包含在第一状态偏差E1中的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1同相的一个分量,与包含在估算的次级电流ir01中的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1同相的另一个分量(按照方程(1)根据这些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1)相乘,产生在第一测量单元6a中使用的估算的次级电阻Rr0,并输出经校正的参数。
[公式19] R r 0 = - k r 2 p s + k r 2 i s ( i r 01 &CenterDot; &Phi; r 01 ) ( E 1 &CenterDot; &Phi; r 01 ) | &Phi; r 01 | 2 - - - - - ( 1 )
Figure 9912325100362
Figure 9912325100363
其中:
Rr0:估算的次级电阻
S:拉普拉斯算子
Kr2p:确定次级电阻的比例增益系数
Kr2:确定次级电阻的积分增益系数
ir01: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次级电流
iar1:在a-b轴座标上的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次级电流的a轴分量
ibr1:在a-b轴座标上的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次级电流的b轴分量
φr01: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次级磁通
φar1:在a-b轴座标上的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次级磁通的a轴分量
φbr1:在a-b轴座标上的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次级磁通的b轴分量
E 1:第一状态偏差E1
:表示矢量内积的算符
图5是表示次级电阻估算单元9a的内部配置的方块图。在该图中,标号128和129代表乘法器;标号130代表加法器;标号131和132代表乘法器;标号133代表加法器;标号134-136代表乘法器;标号137代表加法器;标号138代表除法器;标号139代表PI控制单元。
乘法器128和129与加法器130配合工作以便运算(E1·φr0),即(ea1×φar1+eb1×φbr1)。乘法器131和132与加法器133配合工作以便运算(ir01·φr0),即(iar1×φar1+ibr1×φbr1)。
乘法器134运算(E1·φr0)(ir01·φr0)。
乘法器135和136与加法器137配合工作以便运算|φr01|2,或(φar1×φar1+φbr1×φbr1)。
除法器138运算{(E1·φr0)(ir01·φr0)}÷|φr01|2,PI控制单元139产生方程(1)中的右侧(的项),即估算的次级电阻Rr0。
次级电阻估算单元9a处理由第一测量单元6a输出的第一状态偏差E1、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1和估算的次级电流ir01,并输出估算的次级电阻Rr0。
按照这种方式,第一参数估算装置5a产生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和估算的次级电阻Rr0。
下面介绍第二参数估算装置5b。如图1中所示,第二参数估算装置5b包含:第二测量单元6b、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b和初级电阻估算单元10b。第二参数估算装置5b接收来自转矩控制装置3的初级电压指令值vus*和vvs*、来自电流检测装置4的初级电流ius和ivs,以及来自第一参数估算装置5a的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和估算的次级电阻Rr0,并输出估算的初级电阻Rs0。
第二测量单元6b接收由第一参数估算装置5a产生的初级电压指令值vus*和vvs*、初级电流ius和ivs以及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和估算的次级电阻Rr0;由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b产生的第二反馈增益系数、第二状态偏差H2;以及由初级电阻估算单元10b产生的估算的初级电阻Rs0,并利用方程(7)-(9)处理这些信号,产生估算的初级电流is0和第二状态偏差E2。
图6是表示第二测量单元6b的内部配置的方块示意图。输入到第二测量单元6b的信号和由其输出的信号不同于输入到第一测量单元6a的信号和由其输出的信号,不过它们的配置彼此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这里对第二测量单元6b将不再进行介绍。
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b接收来自第一参数估算装置5a的初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并利用方程(10)处理这一信号,第二反馈增益系数、第二状态偏差H2。在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a中运用的正数ε不必与在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b中运用的正数ε相等。
初级电阻估算单元10b接收来自第二测量单元6b的估算的初级电流is02和第二状态偏差E2,并计算它们的内积is02·E2,并通过利用方程(11)校正在第二测量单元6b中使用的估算的初级电阻Rs0。
图7是表示初级电阻估算单元10b的内部配置的方块示意图。
初级电阻估算单元10b使用方程(11A),在其中为用|is02|2(估算的初级电流is02的平方)去除方程(11)。通常,第二状态偏差E2和估算的初级电流is02的内积is02·E2与|is|2(初级电流“is”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利用方程(11A)使初级电阻估算单元10b中的增益系数保持恒定,与初级电流的数值无关。因此,由初级电阻估算单元10b进行的估算运算的响应特性是固定的以及其特性总是稳定的。
在图7中,标号140和141代表乘法器;标号142代表加法器;标号143和144代表乘法器;标号145代表加法器;标号146代表除法器;标号147代表PI控制单元。
乘法器140和141与加法器142配合工作,运算(is02·E2),即(ias2×ea2+ibs2×eb2)。乘法器143和144与加法器145配合工作,运算|is02|2,即(ias2×ias2+ibs2×ibs2)。
除法器146运算(isO2·E2)÷|is02|2,PI控制单元147产生方程(1A)右侧(的项),或者估算的初级电阻Rs0。
初级电阻估算单元10b处理第二状态偏差E2和估算的初级电流is02并产生估算的初级电阻Rs0。
按照这种方式,第二参数估算单元5b产生估算的初级电阻Rs0。下面介绍按此配置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的工作情况。
已经涉及的图20B是表示相位差ξ和初级角速度ω(旋转角速度ωr为100(弧度/秒))之间的示范性的相互关系的波形曲线图,它们是由本发明的的第一参数估算装置5a产生的。
在该波形曲线图中,横座标代表ir0的角速度(即初级角速度ω),纵座标代表ir0和e1之间的相位差。
在图20B中,ε是在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中使用的一个参数。正如所看到的,该特性曲线的形状根据参数ε的数值变化。以及当参数ε降低时,其特性曲线接近预期的特性曲线的形状(相位差ξ≈ 0°)。这一情况意味着,对于估算的次级电阻的估算运算能很好地进行与频带无关。
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a输出第一反馈增益系数H1,使得当在感应电动机的旋转角速度ωr和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之间出现差值时,产生与在第一状态偏差E1中的估算的次级磁通正交的一个分量(vizξ≈ 0°)。
迄今介绍的工作情况可以表示在图中所示的d-q轴平面上。当使用由方程(5)得到的第一反馈增益系数时,第一状态偏差E1表示为一个与该与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1正交的分量同相的矢量Jφr01。估算的次级电流ir01也与第一状态偏差E1同相,如图所示。因此,在ir0和E1之间的相位差ξ几乎为零。
当将AC信号叠加到激磁电流上时,各矢量的端点按照指定的幅度振荡并且方向与d轴平行。
按照这种方式,第一实施例的控制系统成功地克服了上述的问题2)。
下面将介绍前面已涉及的第一实施例对于问题5)的解决方案。旋转速度的估算方法与常规的估算方法(方程(6)或方程(6A))相似。因此,该估算方法采用如已经介绍的与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1正交的分量。该估算次级电阻的方法利用方程(1),因此其是一个利用分量(ir0·φr01)(E1·φr01),该分量与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1同相。因此,分别估算旋转角速度和次级电阻的方法是可能的。在这方面,第一实施例对于问题5)的解决方案是正确的。
图19B是表示相位差ξ和初级角速度ω之间的示范性的相互关系的波形曲线图,它们是由本发明的的第二参数估算装置5b产生的(旋转角速度ωr为100(弧度/秒))。在这一波形曲线图中,横座标代表估算的初级电流is01的角速度(即初级角速度ω),纵座标代表is01和E2之间的相位差。
在该波形曲线图中,ε是在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b中使用的一个参数。该特性曲线的形状根据参数ε的数值变化。以及当参数ε降低时,正如所看到的,其特性曲线接近预期的特性曲线的形状(相位差ξ≈0°)。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b产生第二反馈增益系数H2,使得当在感应电动机2的初级电阻Rs和估算的初级电阻Rs0之间出现差值时,产生与估算的次级电流同相的一个分量(ξ≈0°)。
上面介绍的控制系统工作情况可以表示在图9中所示的d-q轴平面上。
具体地说,在使用利用方程(10)得到的第二状态偏差H2的情况下,第二状态偏差E2取一与估算的初级电流is02同相的一个矢量。因此实现ξ≈0°
随之,使得初级电阻的估算运算不仅能在反馈区域而且能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实现,因此第一实施例对于问题1)的解决方案是正确的。
同时,在常规的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中确定反馈增益系数G时,设计人员把其注意力仅集中在这样一种极的配置上,测量单元的极数k倍于感应电动机2的极数。因此,根据反馈增益系数G估算初级和次级电阻。其结果是,常规的控制系统不能产生可以满足所有需估算的项的状态偏差E的特性。
另一方面,第一实施例包含用于估算次级电阻的和旋转角速度的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a,以及用于估算初级电阻的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b。这些单元中的第一反馈增益系数H1以及第二反馈增益系数H2是分别设定的。前者是可控的,这样第一状态偏差E1与估算的次级磁通的正交分量Jr0同相(vizξ≈ 0°)。后者是可控的,这样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b产生第二反馈增益系数H2,使得产生与估算的初级电流的同相的一个分量(ξ≈ 0°)。因此,第一实施例能够可靠地估算所有的初级和次级电阻以及旋转角速度。
在第一实施例中,次级电阻估算单元9a根据第一状态偏差H1、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1、和估算的次级电流ir01,估算该估算的次级电阻Rr0。在对于根据旋转角速度需要分别估算的程度有所降低的情况下,估算的次级电阻Rr0根据第一状态偏差H1、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1估算该估算的次级电阻Rr0。同样在这种情况下,包含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a和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b。因此,对于次级电阻、旋转角速度和初级电阻的估算运算可以按照上述的最佳条件实现。
<第二实施例>
图10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用于感应电动机的控制系统配置的方块图。在该图中,标号2-4、6a、6b、7a、7b、8a和10b代表与在第一实施例的中相对应部分,在介绍第二实施例时因此略去对它们的详细介绍,在图10中,标号1a代表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装置;标号5c代表第一参数估算装置;标号代表5d第二参数估算装置;标号9a代表次级电阻估算单元第二测量单元。
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装置1a接收利用M产生的次级磁通指令值φdr*并产生结果ids*
第一参数估算装置5c包含:第一测量单元6a、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a和旋转速度估算单元8a。第一参数估算装置5c接收来自转矩控制装置3的初级电压指令值vus*和vvs*,来自第二参数估算装置5d的估算的初级电阻Rs0和估算的次级电阻Rr0,并输出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
第二参数估算装置5d包含:第二测量单元6b、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b、次级电阻估算单元9d和初级电阻估算单元10b。第二参数估算装置5d接收来自转矩控制装置3的初级电压指令值vus*和vvs*,来自电流检测装置4的初级电流ius和ivs,来自第一参数估算装置5c的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并输出估算的初级电阻Rs0和估算的次级电阻Rr0。
电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变化。假设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阻的温度基本上等于次级电阻的温度,可以使估算的初级电阻Rs0与估算的次级电阻Rr0成正比。
由于这个原因,在第二实施例中,次级电阻估算单元9d的配置使得其输出的估算的次级电阻Rr0与输入到其上的估算的初级电阻Rs0成正比。
在第二实施例中,来自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a的第一反馈增益系数H1确定了相位差ξ的条件ξ≈0°,可以高度精确地估算旋转角速度ωr。利用该计算第二状态偏差H2的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b提供了这样的特性以满足ξ≈ 0°的条件。因此可以在反馈区域得到估算的初级电阻Rs0。所以在相同的区域中也可以得到估算的次级电阻Rr0。
按照这种特殊的配置,由第一参数估算装置5c和第二参数估算装置5d可以高精确度地产生估算的初级电阻Rs0、估算的次级电阻Rr0和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因此转矩控制装置3可以实现这样的控制,即其输出的转矩τ m高精确度地跟踪指令值转矩τm*
<第三实施例>
图1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用于感应电动机的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在该图中,标号1-4代表与已经介绍的常规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相对应部分,因此在对第三实施例的介绍中略去对它们的详细介绍。在图11中,5e代表参数估算单元;6e代表测量单元;7e代表增益系数计算单元;8e代表旋转速度估算单元;9e代表次级电阻估算单元;10e代表初级电阻估算单元。
参数估算单元5e包含测量单元6e、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e、旋转速度估算单元8e、次级电阻估算单元9e和初级电阻估算单元10e。参数估算单元5e接收来自转矩控制装置3的初级电压指令值vus*和vvs*,来自电流检测装置4的初级电流ius和ivs并输出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和估算的次级电阻Rr0。
测量单元6e接收初级电压指令值vus*和vvs*、初级电流ius和ivs以及来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e的反馈增益H、来自旋转速度估算单元8e的估算的旋转速度ωr0、来自次级电阻估算单元9e的估算的次级电阻和来自初级电阻估算单元10e的估算的初级电阻Rr0,并执行与由在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一测量单元6a相类似的运算;并输出估算的初级电流ir0、状态偏差E(方程(16))、以及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取代估算的初级电流ir01、第一状态偏差E1和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1。
[公式20]
Figure 9912325100432
E = i s 02 - i s H = P 1 C T R - 1 - - - - - ( 16 ) &omega; r 0 = k sp s + k si s ( J &Phi; r 01 ) T E | &Phi; r 01 | 2 - - - - - ( 17 ) R r 0 = - k r 2 p s + k r 2 i s ( i r 01 &CenterDot; &Phi; r 01 ) ( E &CenterDot; &Phi; r 01 ) | &Phi; r 01 | 2 - - - - - ( 18 )
其中E:状态偏差
H:反馈增益系数
图12是表示测量单元6e的内部配置的方块示意图。测量单元6e的配置与已经介绍的第一测量单元6a的配置基本相同。因此略去对测量单元6e的详细介绍。
参照图1,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e执行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相似的运算,利用由接收的旋转速度估算单元8e接收的估算的旋转速度ωr0,并输出反馈增益系数H(方程(17)),替代第一反馈增益系数H1。
旋转速度估算单元8e接收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和来自测量单元6e的状态偏差E并计算E×φr0的外积;执行的运算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由旋转速度估算单元8a执行的运算相似,并输出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方程(18))。
次级电阻估算单元9e通过执行与在第一实施例中由次级电阻估算单元9a执行的相似的运算,根据该与包含在由测量单元6e产生的状态偏差E中的估算的次级磁通φr0同相的一个分量与该与包含在估算的次级ir0同相的另一个分量的乘积,校正在测量单元6e中使用的估算的次级电阻Rr0(方程(19))。
电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变化。假设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阻的温度基本上等于次级电阻的温度,可以使估算的初级电阻Rs0与估算的次级电阻Rr0成正比。
初级电阻估算单元10e输出的估算的次级电阻Rr0的量值与输入到其上的估算的初级电阻Rs0成正比。
第三实施例使用用于计算反馈增益系数H的增益系数计算单元7e提供了这样的特性以满足ξ≈0°的条件,因此,这一实施例可以地估算一估算的次级电阻Rr0。因此得到高度精确的估算的初级电阻Rs0。
按照这种特殊的配置,由参数估算装置5e可以高精确度地产生估算的初级电阻Rs0、估算的次级电阻Rr0和估算的旋转角速度ωr0。因此转矩控制装置3可以实现这样的控制,即其输出的转矩τm高精确度地跟踪指令值转矩τm*
<第四实施例>
在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单元1中,要叠加在激磁电流指令值ids*上的AC信号包含一些频率分量,其周期明显短于1/Tr(次级项常数的倒数)。
由在图18中所示的及己涉及的激磁电流ids向(φdr/M)和idr传输特性示意图可以看出,如果将没有包含周期明显短于1/Tr(次级项常数的倒数)的一些频率分量的AC信号,叠加在与次级磁通φdr*成正比的DC信号上,这些频率分量就不会包含在次级磁通φdr幅值中。
可以使用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单元1b(未表示)取代在第一到第三实施例中的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单元1和1a。
在这种情况下,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单元1b必须是这样的,即第一和第三叠加信号的频率f1和f2是在方程(20)中的限定的,激磁电流指令值(激磁电流)ids*必须是由方程(31)和方程(32)限定的。
[公式21]
f1>1/Tr
f2>1/Tr
在使用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单元1b的情况下,叠加在DC信号上的AC信号不包含周期长于感应电动机2的次级时间常数的信号。因此,感应电动机2的次级磁通幅值不包含各种频率分量。
因此,可以使感应电动机2的次级磁通幅值φdr保持恒定。如果做到这样,就不会有机会例如由于磁饱和使互感数值M变化。因此,转矩控制装置3实现了这样的控制,即输出转矩τm精确地跟踪指令值τm*
因此可以成功地解决问题3)。
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单元1(1b)中,AC信号仅包含两个频率分量f1和f2。希望在AC信号中包含频率分量的数量大。
正如结合图15已经介绍的,T形等值电路对于每个频率分量ω是有效的。因此,随着频率分量ω的数量增大,更易于估算角速度和次级电阻。
由于这个理由,可以使用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单元1c(未表示)取代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的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单元1(1a,1b)。
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单元1c使用如下的方程(33),用于计算激磁电流指令值(激磁电流)ids*,取代方程(20)。
[公式22] i ds * = { 1 + A c cos ( 2 &pi; f c t + m f sin 2 &pi; f m t ) } &phi; dr * &divide; M - - - - - ( 33 )
在方程(33)中的cos(2πfct+mfsin2πfmt)是一表述FM波(其中的正弦波信号是经频率调制的)通用的数学表达式。此外,mf是FM波按角度调制波的相位变化度数(这种度数称为调制因数)。
FM波的频带数量上是无限的。可以估算数量包含所产生频谱的90%或其以上的边带。数学上利用如下的方程(34)表达FM波的边带BW。
BW=2(mf+1)fm(赫)    (34)
在图13中表示利用方程(33)给出的叠加的AC信号的频谱示意图。由该示意图可以看出,在利用方程(33)的情况下,叠加的AC信号包含在宽度为2(mf+1)的频带范围内的多个频率分量。
因此,通过两次运算三角函数就可以将至少包含3个不同的频率分量的AC信号叠加在DC信号上。这样就会简化运算电路的配置并减少运算时间。这样就解决了问题4)。
如果fc、mf和fm是经选择的,以满足1/Tr<fc-(mf+1)fm,可以将包含多个频率分量(但是不包含周期长于感应电动机的次级时间常数的AC分量)的AC信号叠加在DC信号上。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广义的方面,提供的用于感应电动机的第一控制系统包含:电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流;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装置,用于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次级磁通指令值,并处理AC信号和与次级磁通指令值成正比的DC信号,以此产生感应电动机的激磁电流指令值;转矩控制装置,用于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转矩指令值和激磁电流指令值,并处理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估算的次级电阻和初级电流,以及该转矩控制装置控制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压,使得感应电动机输出的转矩遵循转矩指令值;第一参数估算装置,用于处理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初级电阻、初级电压和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旋转角速度和估算的次级电阻;以及第二参数估算装置,用于处理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估算的次级电阻、初级电压和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初级电阻。
在按此构成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第一参数估算装置包含:
a)第一测量单元,用于处理估算的初级电阻、估算的次级电阻、估算的旋转角速度、第一反馈增益系数、初级电压和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流、估算的次级磁通以及第一状态偏差,
b)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第一测量单元产生的第一状态偏差和估算的次级磁通,以此产生估算的旋转角速度,
c)次级电阻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第一测量单元产生的第一状态偏差和估算的次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阻,以及
d)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产生的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以此产生第一反馈增益系数,使得第一状态偏差包含与估算的次级磁通正交的一个分量,以及
第二参数估算装置包含:
a)第二测量单元,用于处理估算的初级电阻、次级电阻、估算的旋转角速度、第二反馈增益系数、初级电压和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初级电流以及第二状态偏差,
b)初级电阻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第二状态偏差和估算的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初级电阻,以及
c)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产生的旋转角速度,以此产生第二状态偏差,使得第一状态偏差包含与估算的初级电流同相的一个分量。
按此构成的第一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具有如下的优点。可以在良好的条件下得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估算的次级电阻。因此,得到的这些参数的数值是稳定和精确的。转矩控制装置稳定和精确地控制输出转矩。
在第一控制系统中,次级电阻估算单元处理由第一测量单元产生的第一状态偏差、估算的次级磁通、估算的次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阻。因此可以按照优异的分开方式估算旋转角速度和次级电阻。
此外,在第一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次级电阻估算单元通过利用与(包含在第一状态偏差中的)估算的次级磁通同相的一个分量和与(包含在估算的次级电流中的)估算的次级磁通同相的另一个分量的乘积进行处理,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阻。因此,保证稳定和精确地估算次级电阻。
在第一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次级电阻估算单元运算确定该估算的次级电阻的如下的方程(1)。因此,保证稳定和精确地估算次级电阻。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广义的方面,提供的用于感应电动机的第二控制系统包含:电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流;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装置,用于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次级磁通指令值,并通过利用次级磁通指令值执行处理,以此产生感应电动机的激磁电流指令值;
转矩控制装置,用于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转矩指令值和激磁电流指令值,并处理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估算的次级电阻和初级电流,以及该转矩控制装置根据处理的结果控制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压,使得感应电动机输出的转矩遵循转矩指令值;第一参数估算装置,用于处理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初级电阻、估算的次级电阻、初级电压和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以及第二参数估算装置,用于处理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旋转角速度、初级电压和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初级电阻和估算的次级电阻;
在该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第一参数估算装置包含:
a)第一测量单元,用于处理估算的初级电阻、估算的次级电阻、估算的旋转角速度、第一反馈增益系数、初级电压和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磁通以及第一状态偏差,
b)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第一测量单元产生的第一状态偏差和估算的次级磁通,以此产生估算的旋转角速度,
c)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产生的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以此产生第一反馈增益系数,使得第一状态偏差包含与估算的次级磁通正交的分量,以及
第二参数估算装置包含:
a)第二测量单元,用于处理估算的初级电阻、次级电阻、估算的旋转角速度、第二反馈增益系数、初级电压和初级电流,以此产生的估算的初级电流以及第二状态偏差,
b)初级电阻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第二状态偏差和估算的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初级电阻,以及
c)次级电阻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初级电阻估算单元产生的估算的初级电阻,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阻,
d)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产生的旋转角速度,以此产生第二状态偏差,使得第一状态偏差包含与估算的初级电流同相的分量。
因此,可以在优异的条件下产生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估算的初级电阻和估算的次级电阻,并且因此这些估算的参数的数值是稳定和精确的。此外,转矩控制装置可以稳定和高精确度地控制输出转矩。
在第一和第二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当在感应电动机的旋转角速度和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之间产生偏差时,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产生:引起与包含在第一状态偏差中的估算的次级磁通正交的分量的第一反馈增益系数,以及当在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阻和估算的初级电阻之间产生偏差时,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产生:引起与包含在第二状态偏差中的估算的初级磁通同相的分量的第二反馈增益系数。因此,第一和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可以按稳定和精确的状态产生这些估算的参数的数值。
在第一和第二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第一测量单元运算方程(2)、(3)和(4),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运算确定第一反馈增益系数的方程(5),旋转速度估算单元运算确定估算的旋转角速度的方程(6),第二测量单元运算方程(7)、(8)和(9),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运算确定第二反馈增益系数的方程(10),以及初级电阻估算单元运算确定初级电阻的方程(11)。因此,对于估算的旋转角速度和估算的初级电阻的运算是稳定和精确的。
此外,限定估算的旋转角速度的数学表达式是方程(6A),其是通过用估算的次级磁通平方的倒数去除方程(6)形成的,以及确定估算的初级电阻的数学表达式是方程(11A),其是通过用估算的初级电流平方的倒数去除方程(11)形成的。旋转速度估算单元和初级电阻估算单元的增益系数是可变的,从而提供稳定的动态特性。
据本发明的第三广义的方面,提供的用于感应电动机的第三控制系统包含:电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流;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装置,用于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次级磁通指令值,并处理AC信号和与次级磁通指令值成正比的DC信号,以此产生感应电动机的激磁电流指令值;转矩控制装置,用于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转矩指令值和激磁电流指令值,并处理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估算的次级电阻和初级电流,以及该转矩控制装置控制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压,使得感应电动机输出的转矩遵循转矩指令值;参数估算装置,用于处理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压和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旋转角速度和估算的次级电阻。
在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参数估算装置包含:
a)测量单元,用于处理估算的初级电阻、估算的次级电阻、估算的旋转角速度、反馈增益系数、初级电压和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流、估算的次级磁通以及状态偏差,
b)旋转速度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测量单元产生的状态偏差和估算的次级磁通,以此产生估算的旋转角速度,
c)次级电阻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测量单元产生的状态偏差、估算的次级磁通和估算的次级电阻,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阻,
以及
d)初级电阻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次级电阻估算单元产生的估算的次级电阻,以此产生估算的初级电阻,
e)增益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旋转速度估算单元产生的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以此产生反馈增益系数,使得状态偏差包含与估算的次级磁通正交的分量,
f)当在感应电动机的旋转角速度和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之间产生偏差时,增益系数计算单元产生:引起与包含在状态偏差中的估算的次级磁通正交的分量的反馈增益系数,以及
g)次级电阻估算单元通过利用与包含在状态偏差中的估算的次级磁通同相的分量和与包含在估算的次级电流中的估算的次级磁通同相的另一个分量的乘积执行处理,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阻。
因此,可以在优异的条件下产生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估算的初级电阻和估算的次级电阻,并且因此这些估算的参数的数值是稳定和精确的。此外,转矩控制装置可以稳定和高精确度地控制输出转矩。
该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其中的测量单元执行运算方程(14)、(15)和(16),增益系数计算单元执行运算确定反馈增益系数的方程(17),旋转速度估算单元执行运算确定旋转角速度的方程(18),以及次级电阻估算单元执行运算确定估算的次级电阻的方程(19)。可以执行对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估算的次级电阻和估算的初级电阻高精确度的运算。
在第一到第三中之一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装置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次级磁通指令值,并处理未包含(其周期长于感应电动机的次级时间常数的)AC分量的AC信号,以及与次级磁通指令值成正比的DC信号,以此产生感应电动机的激磁电流指令值。因此,次级磁通可以保持恒定,抑制输出转矩的波动。
在第一到第三中之一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中,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装置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次级磁通指令值,并处理一通过对正弦波信号调制形成的AC信号,以及与次级磁通指令值成正比的DC信号,以此产生感应电动机的激磁电流指令值。因此,减少了所需的电磁运算的数量。还允许将增加不同频率的数量的AC信号叠加到DC信号上。提高了估算旋转角速度和次级电阻的精确度。

Claims (12)

1.一种用于感应电动机的控制系统,包含:
电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流;
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装置,用于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次级磁通指令值,并处理AC信号和与所述次级磁通指令值成正比的DC信号,以此产生感应电动机的激磁电流指令值;
转矩控制装置,用于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转矩指令值和所述激磁电流指令值,并处理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所述估算的次级电阻和所述初级电流,以此所述转矩控制装置控制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压,使得感应电动机输出的转矩遵循所述转矩指令值;
第一参数估算装置,用于处理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初级电阻、所述初级电压和所述初级电流,以此产生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和所述估算的次级电阻;以及
第二参数估算装置,用于处理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所述估算的次级电阻、所述初级电压和所述初级电流,以此产生所述估算的初级电阻;
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估算装置包含:
a)第一测量单元,用于处理所述估算的初级电阻、所述估算的次级电阻、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第一反馈增益系数、所述初级电压和所述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流、估算的次级磁通以及第一状态偏差,
b)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所述第一测量单元产生的所述第一状态偏差和所述估算的次级磁通,以此产生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
c)次级电阻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所述第一测量单元产生的所述第一状态偏差和所述估算的次级电流,以此产生所述估算的次级电阻,以及
d)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所述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产生的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以此产生所述第一反馈增益系数,使得所述第一状态偏差包含与所述估算的次级磁通正交的一个分量,以及
第二参数估算装置包含:
a)第二测量单元,用于处理所述估算的初级电阻、所述次级电阻、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第二反馈增益系数、所述初级电压和所述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初级电流以及第二状态偏差,
b)初级电阻估算单元,用于处理所述第二状态偏差和所述估算的初级电流,以此产生所述估算的初级电阻,以及
c)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所述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产生的所述旋转角速度,以此产生所述第二状态偏差,使得所述第一状态偏差包含与所述估算的初级电流同相的一个分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次级电阻估算单元处理由所述第一测量单元产生的所述第一状态偏差、所述估算的次级磁通和所述估算的次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次级电阻估算单元通过利用与包含在第一状态偏差中的估算的次级磁通同相的一个分量和与包含在估算的次级电流中的估算的次级磁通同相的另一个分量的乘积进行处理,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次级电阻估算单元运算确定所述估算的次级电阻的如下的方程(1):
[公式1] R r 0 = - k r 2 p s + k r 2 i s ( i r 01 &CenterDot; &Phi; r 01 ) ( E 1 &CenterDot; &Phi; r 01 ) | &Phi; r 01 | 2
Figure 9912325100033
其中:
Rr0:估算的次级电阻
S:拉普拉斯算子
Kr2p:确定次级电阻的比例增益系数
Kr2I:确定次级电阻的积分增益系数
ir01: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次级电流
iar1:在a-b轴座标上的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次级电流的a轴分量
ibr1:在a-b轴座标上的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次级电流的b轴分量
φr01: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次级磁通
φar1:在a-b轴座标上的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次级磁通的a轴分量
φbr1:在a-b轴座标上的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次级磁通的b轴分量
E 1:第一状态偏差E1
·:表示矢量内积的算符
5.一种用于感应电动机的控制系统,包含:
电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流;
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装置,用于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次级磁通指令值,并通过利用所述次级磁通指令值进行处理,以此产生感应电动机的激磁电流指令值;
转矩控制装置,用于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转矩指令值和所述激磁电流指令值,并处理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所述估算的次级电阻和所述初级电流,所述转矩控制装置根据处理的结果控制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压,使得感应电动机输出的转矩遵循所述转矩指令值;
第一参数估算装置,用于处理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初级电阻、所述估算的次级电阻、所述初级电压和所述初级电流,以此产生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以及
第二参数估算装置,用于处理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所述初级电压和所述初级电流,以此产生所述估算的初级电阻和所述估算的次级电阻;
其中,第一参数估算装置包含:
a)第一测量单元,用于处理所述估算的初级电阻、所述估算的次级电阻、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第一反馈增益系数、所述初级电压和所述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磁通以及第一状态偏差,
b)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所述第一测量单元产生的所述第一状态偏差和所述估算的次级磁通,以此产生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
c)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所述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产生的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以此产生所述第一反馈增益系数,使得所述第一状态偏差包含与所述估算的次级磁通正交的分量,以及
所述第二参数估算装置包含:
a)第二测量单元,用于处理所述估算的初级电阻、所述次级电阻、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第二反馈增益系数、所述初级电压和所述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初级电流以及第二状态偏差,
b)初级电阻估算单元,用于处理所述第二状态偏差和所述估算的初级电流,以此产生所述估算的初级电阻,以及
c)次级电阻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所述初级电阻估算单元产生的所述估算的初级电阻,以此产生所述估算的次级电阻,
d)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所述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产生的所述旋转角速度,以此产生所述第二状态偏差,使得所述第一状态偏差包含与所述估算的初级电流同相的分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其中,当在感应电动机的所述旋转角速度和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之间产生偏差时,所述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产生:引起与包含在第一状态偏差中的所述估算的次级磁通正交的分量的第一反馈增益系数,以及当在感应电动机的所述初级电阻和所述估算的初级电阻之间产生偏差时,所述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产生:引起与包含在第二状态偏差中的所述估算的初级磁通同相的分量的第二反馈增益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测量单元运算方程(2)、(3)和(4),所述第一增益系数计算单元运算确定所述第一反馈增益系数的方程(5),所述旋转速度估算单元运算确定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的方程(6),所述第二测量单元运算方程(7)、(8)和(9),所述第二增益系数计算单元运算确定所述第二反馈增益系数的方程(10),以及所述初级电阻估算单元运算所述确定初级电阻的方程(11)。
[公式2]
Figure 9912325100061
Figure 9912325100062
E 1 = i s 01 - i s H 1 = P 1 C T R - 1 - - - - - - - ( 5 ) &omega; r 0 = k sp s + k si s ( J &phi; r 01 ) T E 1 - - - - - ( 6 ) E 2 = i s 02 - i s - - - - - ( 9 ) H 2 = P 2 C T R - 1
Figure 99123251000610
[公式3]
Figure 99123251000611
ωr0: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旋转角速度
ksp:确定旋转角速度的比例增益系数
ksi:确定旋转角速度的积分增益系数
Rso:估算的初级次级电阻
Kr1p:确定初级电阻的增益系数
Kr1i:初级电阻积分增益系数
vs: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压
vas: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压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a轴分量
vbs: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压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b轴分量
φs01: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初级磁通
φas1: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初级磁通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a轴分量
φbs1:感应电动机的第二估算的初级磁通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b轴分量
φs02:感应电动机的第二估算的初级磁通
φas2:感应电动机的第二估算的初级磁通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a轴分量
φbs2:感应电动机的第二估算的初级磁通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b轴分量
φr02:感应电动机的第二估算的次级磁通
φar2:感应电动机的第二估算的次级磁通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a轴分量
φbr2:感应电动机的第二估算的次级磁通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b轴分量
is: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流
ias: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流的a-b轴(静态座标)上的a轴分量
ibs: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流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b轴分量
is01:感应电动机的第一估算的初级电流
ias1:感应电动机的第一估算的初级电流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a轴分量
[公式4]
ibs1:感应电动机的第一估算的初级电流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b轴分量
is02: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初级电流
ias2: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初级电流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a轴分量
ibs2:感应电动机的估算的初级电流的a-b轴平面(静态座标)上的b轴分量
E2:第二状态偏差
H1:第一反馈增益系数
H2:第二反馈增益系数
P1:方程(12)的解
P2:方程(13)的解
Ls: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感
Lr:感应电动机的次级电感
M:感应电动机的互感
ε:任意正数 P 1 A T + A P 1 - P 1 C T R - 1 CP + G 1 Q G 1 T = 0 - - - ( 12 )
Figure 9912325100092
P2AT+AP2-P2CTR-1CP+G2QG2 T=0
Figure 9912325100093
Z = &alpha; 11 2 + &alpha; 12 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其中,确定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的数学表达式是方程(6A),其是通过用所述估算的次级磁通的平方的倒数去除所述方程(6)形成的,以及确定所述估算的初级电阻的数学表达式是方程(11A),其是通过用所述估算的初级电流的平方的倒数去除所述方程(1)形成的,
[公式5] &omega; r 0 = k sp s + k si s ( j &phi; r 01 ) T E 1 | &phi; r 01 | 2 - - - - - - ( 6 A ) R s 0 = - k r 1 p s + k r 1 i s i s 02 &CenterDot; E 2 | i s 02 | 2 - - - - - ( 11 A )
9.一种用于感应电动机的控制系统,包含:
电流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流;
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装置,用于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次级磁通指令值,并处理AC信号和与所述次级磁通指令值成正比的DC信号,以此产生感应电动机的激磁电流指令值;
转矩控制装置,用于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转矩指令值和所述激磁电流指令值,并处理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所述估算的次级电阻和所述初级电流,所述转矩控制装置控制感应电动机的初级电压,使得感应电动机输出的转矩遵循所述转矩指令值;
参数估算装置,用于处理感应电动机的所述初级电压和所述初级电流,以此产生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和所述估算的次级电阻;其中
所述参数估算装置包含:
a)测量单元,用于处理估算的初级电阻、所述估算的次级电阻、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反馈增益系数、所述初级电压和所述初级电流,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流、估算的次级磁通以及状态偏差,
b)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所述测量单元产生的所述状态偏差和所述估算的次级磁通,以此产生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
c)次级电阻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所述测量单元产生的所述状态偏差、所述估算的次级磁通和所述估算的次级电阻,以此产生所述估算的次级电阻,
d)初级电阻估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所述次级电阻估算单元产生的所述估算的次级电阻,以此产生所述估算的初级电阻,
e)增益系数计算单元,用于处理由所述旋转角速度估算单元产生的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以此产生所述反馈增益系数,使得所述状态偏差包含与所述估算的次级磁通正交的分量,
f)当在感应电动机的所述的旋转角速度和所述估算的旋转角速度之间产生偏差时,所述增益系数计算单元产生:引起与包含在所述状态偏差中的所述估算的次级磁通正交的分量的反馈增益系数,以及
g)所述次级电阻估算单元通过利用与包含在所述状态偏差中估算的次级磁通同相的分量和与包含在所述估算的次级电流中的所述估算的次级磁通同相的另一个分量的乘积执行处理,以此产生估算的次级电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其中,所述测量单元执行运算方程(14)、(15)和(16),所述增益系数计算单元执行运算确定所述反馈增益系数的方程(17),所述旋转速度估算单元执行运算确定所述旋转角速度的方程(18),所述次级电阻估算单元执行运算确定所述估算的次级电阻的方程(19),
[公式6] E = i s 02 - i s H = P 1 C T R - 1 - - - - - - ( 16 )
Figure 9912325100114
R r 0 = - k r 2 &rho; s + k r 2 i s ( i r 01 &CenterDot; &phi; r 01 ) ( E &CenterDot; &phi; r 01 ) | &phi; r 01 | 2 - - - - - ( 10 )
其中E:状态偏差
H:反馈增益系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5或9所述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其中,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装置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次级磁通指令值,并处理不包含周期长于所述感应电动机的次级时间常数的AC分量的AC信号和与所述次级磁通指令值成正比的DC信号,以此产生感应电动机的激磁电流指令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5或9所述的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其中,激磁电流指令值计算装置接收需由感应电动机输出的次级磁通指令值,并处理一通过对正弦波信号进行频率调制形成的的AC信号和与所述次级磁通指令值成正比的DC信号,以此产生感应电动机的激磁电流指令值。
CN991232518A 1998-05-29 1999-10-29 感应电动机的控制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1094267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960798A JP3710621B2 (ja) 1998-05-29 1998-05-29 誘導電動機の制御装置
DE19951981A DE19951981B4 (de) 1998-05-29 1999-10-28 Regelsystem für einen Induktionsmotor
GB9925683A GB2355870B (en) 1998-05-29 1999-10-29 Control system for an induction motor
CN991232518A CN1094267C (zh) 1998-05-29 1999-10-29 感应电动机的控制系统
US09/430,754 US6184638B1 (en) 1998-05-29 1999-10-29 Control system for an induction mo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960798A JP3710621B2 (ja) 1998-05-29 1998-05-29 誘導電動機の制御装置
DE19951981A DE19951981B4 (de) 1998-05-29 1999-10-28 Regelsystem für einen Induktionsmotor
GB9925683A GB2355870B (en) 1998-05-29 1999-10-29 Control system for an induction motor
CN991232518A CN1094267C (zh) 1998-05-29 1999-10-29 感应电动机的控制系统
US09/430,754 US6184638B1 (en) 1998-05-29 1999-10-29 Control system for an induction mo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4447A true CN1294447A (zh) 2001-05-09
CN1094267C CN1094267C (zh) 2002-11-13

Family

ID=27509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232518A Expired - Lifetime CN1094267C (zh) 1998-05-29 1999-10-29 感应电动机的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184638B1 (zh)
JP (1) JP3710621B2 (zh)
CN (1) CN1094267C (zh)
DE (1) DE19951981B4 (zh)
GB (1) GB2355870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5599A (zh) * 2010-05-21 2011-11-2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感应马达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51931A (zh) * 2011-04-20 2012-10-24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交流电动机的控制装置
CN103812412A (zh) * 2012-11-09 2014-05-21 Ls产电株式会社 用于估算感应电动机中参数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2418B1 (en) 1999-09-16 2002-05-21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Torque current comparison for current reasonableness diagnostics in a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 machine
US6411052B1 (en) * 1999-09-17 2002-06-25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compensate for resistance variations in electric motors
JP3520002B2 (ja) * 1999-12-08 2004-04-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電動機のベクトル制御装置
KR100371369B1 (ko) * 2000-08-18 2003-02-06 엘지산전 주식회사 유도 전동기의 벡터 제어 시스템
US6498451B1 (en) 2000-09-06 2002-12-2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Torque ripple free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US6777906B1 (en) 2000-11-20 2004-08-1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of controlling induction motor
US6433506B1 (en) * 2001-03-29 2002-08-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Sensorless control system for induction motor employing direct torque and flux regulation
JP4411796B2 (ja) * 2001-04-27 2010-02-10 富士電機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速度センサを持たない誘導モータドライブの制御システム、オブザーバ及び制御方法
US6694287B2 (en) 2001-08-30 2004-02-1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Phase angle diagnostics for sinusoidal controlled electric machine
WO2003024741A2 (en) * 2001-09-14 2003-03-2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ompensation using position for improved feel and stability in a steering system
US20030062868A1 (en) * 2001-10-01 2003-04-03 Mir Sayeed A. Switching methodology for ground referenced voltage controlled electric machine
JP4370754B2 (ja) * 2002-04-02 2009-11-25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交流電動機のセンサレス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US7157878B2 (en) * 2002-11-19 2007-01-0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Transient compensation voltage estimation for feedforward sinusoidal brushless motor control
JP4613475B2 (ja) * 2003-03-12 2011-01-19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交流電動機のセンサレスベクトル制御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JP5497291B2 (ja) * 2005-06-09 2014-05-21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 非同期式機器の回転子の回転周波数のセンサレス測定
US20080024028A1 (en) * 2006-07-27 2008-01-31 Islam Mohammad S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 motor
US7549504B2 (en) * 2006-07-28 2009-06-23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Quadrant dependent active damping for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US7543679B2 (en) * 2006-07-28 2009-06-09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ompensation of periodic sensor errors i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systems
US7725227B2 (en) * 2006-12-15 2010-05-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enhanced steering pull compensation
JP4961292B2 (ja) * 2007-07-27 2012-06-2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モータ制御装置
CN101604953B (zh) * 2009-07-13 2011-09-07 山西合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永磁风力发电机矢量及直接转矩控制综合方法
KR101759371B1 (ko) 2013-04-04 2017-07-18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유도전동기의 센서리스 벡터 제어 장치
JP6099488B2 (ja) * 2013-06-04 2017-03-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交流回転機の制御装置
US9514421B2 (en) * 2014-03-10 2016-12-06 Regal Beloit Americ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commissioning a motor
JP6311152B2 (ja) * 2014-06-21 2018-04-18 有限会社シー・アンド・エス国際研究所 誘導電動機のための回転子磁束推定装置
US10044315B2 (en) * 2016-07-15 2018-08-07 Onesubsea Ip Uk Limi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tigating resonance in long cable driv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175154B1 (en) * 1984-08-21 1991-11-06 Hitachi,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inverter-driven induction motor
JPH07108119B2 (ja) 1987-08-08 1995-11-1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電動機制御装置
US4862054A (en) 1988-10-31 1989-08-29 Westinghouse Electric Corp. Tacho-less vector control adaptive system for motor drive
JPH07110160B2 (ja) 1989-12-21 1995-11-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誘導電動機の制御装置
JPH07146015A (ja) 1993-11-25 1995-06-06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3262709B2 (ja) 1996-04-25 2002-03-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モータのベクトル制御方法およびベクトル制御インバータ装置
GB2312752A (en) * 1996-05-01 1997-11-05 Smiths Industries Plc Aircraft temperature monitoring
US5959430A (en) * 1997-03-07 1999-09-2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5599A (zh) * 2010-05-21 2011-11-23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感应马达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02255599B (zh) * 2010-05-21 2014-08-20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感应马达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02751931A (zh) * 2011-04-20 2012-10-24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交流电动机的控制装置
CN102751931B (zh) * 2011-04-20 2015-04-22 株式会社安川电机 交流电动机的控制装置
CN103812412A (zh) * 2012-11-09 2014-05-21 Ls产电株式会社 用于估算感应电动机中参数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184638B1 (en) 2001-02-06
GB2355870B (en) 2001-09-12
GB9925683D0 (en) 1999-12-29
DE19951981B4 (de) 2007-05-31
CN1094267C (zh) 2002-11-13
DE19951981A1 (de) 2001-10-18
GB2355870A (en) 2001-05-02
JP3710621B2 (ja) 2005-10-26
JPH11341898A (ja) 1999-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67C (zh) 感应电动机的控制系统
CN1242559C (zh) 带有自动频率控制的接收机
CN1100379C (zh) 电力变换装置
CN1740751A (zh) 角度检测信号处理装置
CN1065993C (zh) 电源转换系统
CN1290252C (zh) 同步电机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691660A (zh) 正交调制系统
CN1237707C (zh) 使用分谐波频率变换器体系的直接转换接收器及相关的预处理器
CN1241840A (zh) 电动机控制装置及具有该控制装置的电动机单元
CN1555482A (zh) 电磁流量计
CN1073308A (zh) 用于感应电机的驱动控制装置
CN1647359A (zh) 交流电动机的无传感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516918A (zh) 同步电抗电动机的控制装置
CN1217479C (zh) 同步电动机控制器
CN1380742A (zh) 用于数据接收器的前端处理器以及非线性失真均衡方法
CN1929290A (zh) 电动机控制装置
CN1904773A (zh) 电波接收装置、电波接收电路及电波表
CN1206800C (zh) 基于磁场饱和的非线性电机模型的异步电机优化励磁控制方法
CN1649254A (zh) 传输电路
CN1741370A (zh) 放大器系统和方法
CN100346166C (zh) 电子式瓦时表及其误差调整方法和功率运算电路
CN1292259C (zh) 电子式电能计和功率关联量运算电路
CN1650591A (zh) 载波再现装置
CN1042483C (zh) 单相脉冲宽度调制变换器的控制系统
CN1158747C (zh) 变换器的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BB1A Publication of applic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1113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