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2817C - 平底雪橇滑道 - Google Patents

平底雪橇滑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2817C
CN1292817C CNB028191099A CN02819109A CN1292817C CN 1292817 C CN1292817 C CN 1292817C CN B028191099 A CNB028191099 A CN B028191099A CN 02819109 A CN02819109 A CN 02819109A CN 1292817 C CN1292817 C CN 129281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sled
speed
toboggan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1910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61250A (zh
Inventor
J·维加恩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sef Wiegand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Josef Wiegand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DE2001139257 external-priority patent/DE10139257A1/d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sef Wiegand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Josef Wiegand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561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61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281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281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GMERRY-GO-ROUNDS; SWINGS; ROCKING-HORSES; CHUTES; SWITCHBACKS; SIMILAR DEVICES FOR PUBLIC AMUSEMENT
    • A63G21/00Chutes; Helter-skelters
    • A63G21/02Chutes; Helter-skelters without rai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CSKATES; SKIS; ROLLER SKATES; DESIGN OR LAYOUT OF COURTS, RINKS OR THE LIKE
    • A63C19/00Design or layout of playing courts, rinks, bowling greens or areas for water-skiing; Covers therefor
    • A63C19/10Ice-skating or roller-skating rinks; Slopes or trails for skiing, ski-jumping or tobogganing

Abstract

在夏季平底雪橇滑道运动者可通过操作制动器任意调节雪橇速度,但问题是快速行驶的雪橇会撞到前面滑得慢的雪橇,尤其是在减速区域中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因此我们建议在制动区域(40)配上制动装置,用这种制动装置可任意调整速度,慢速雪橇没有制动或有一点制动,而高速雪橇可被减速到额定速度。

Description

平底雪橇滑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底雪橇滑道,该平底雪橇滑道带有一个接近地面的向下导轨,它适用于至少能容纳一人的雪橇,这种雪橇可在平底雪橇滑道上靠重力驱动并拥有一种受人随意控制的制动器,这种制动器允许雪橇的速度总保持在低于最大可达到的速度。
背景技术
这种平底雪橇滑道也称夏季平底雪橇滑道,很常用,在文献资料DE3017 921C2中也有说明,其特点是滑行者能按照自己的愿望用制动器调整平底雪橇滑道速度。有各种爱好的滑行者,有的喜欢尽可能快的速度驶过滑道,但也有滑行者喜欢一种摇摆滑姿,更偏爱能慢速滑行。目前的滑道仅在减速时装有一个不受滑行者控制的制动器,雪橇通常情况下在减速时滑入一种所谓制动带,这种制动带以一种缓慢速度向着滑行方向运动,在滑入制动带时所产生的摩擦力从而将雪橇延缓到制动带的速度,能让滑行者在下客点离开雪橇,于是在下客后制动带可当作传送带,将空雪橇运到取用站点,即出发点。
尽管滑行者应注意雪橇在滑道上要保持相当的距离,但还是时常会发生由于每个滑行者在滑行过程中都各持各的滑行方式致使雪橇离得太近,尤其靠近减速区时会经常重复发生滑得快的人撞上前面滑得慢的人,此外还能经常看到大胆的滑行者会快速冲向制动带,因此会发生雪橇连同滑行者一起滑出规定的下客站点。
另外安装滑道导轨往往还要考虑到能让爱好体育的滑行者具有某种挑战性,就这样一种结构能不受滑行者控制地减缓速度则是很理想的,另外滑行者在上滑道前需要一定的滑行练习。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这样一个问题从而使上述这种平底雪橇滑道滑行时更安全,此外还能使滑行者无限发挥其游戏和体育比赛的某种乐趣。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底雪橇滑道来解决这一问题,平底雪橇滑道至少有一个制动区域,该制动区域有一种受速度控制并作用于雪橇的自动刹车装置。
这里所要表达的速度控制表示雪橇以一种恰当的速度滑向制动区域,但不用刹车或只需稍微带上刹车,而那种带不恰当速度的雪橇则需要一种制动装置,这种制动也可以不用(要视实际滑行速度与额定速度差异情况而定)。
要具备速度控制功能的第一步就是装上一个制动器,这种制动器在其工作原理上与速度相关,这里要谈到就有一种涡流制动器(下面有详细介绍)。
当然也可采用各种制动器,其工作原理与速度不相关或有一点相关,例如一种摩擦式制动器,在这种情况下制动装置都必须有一种外部调整,以改变这种决定制动动作的参数,对于其制动动作原则上靠速度控制的一种制动器自然要考虑到有这样一种可调整性,在这种可外部控制制动器的情况下必须得测出雪橇速度,为此在到达制动区域时至少应考虑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所测得的速度或用对额定速度的差值自动采取刹车。
这里应考虑到夏季平底雪橇滑道具有下列特殊性,雪橇本身相对很轻,能容纳一名或二名轻重滑行人员,减速质量在各别情况下是很不一样的,因此这种制动功能应与各自制动重量相匹配,这样可以考虑在出发前应对雪橇的重量和乘坐的人员进行称重,然而这一切都需要某种花费;而另一种可能性就是在刹车区域对速度进行第二次检测,并且根据先前对雪橇的减速和对设定制动力的认识可得出载客雪橇的重量,以便在制动区域进一步刹车时应考虑到这一切。
假定雪橇的速度在制动区域一直受到监控,那么就可达到一种最佳效果,要实现这一切,可通过把多个传感器一个接着一个地安装在制动区域内。
制动动作可根据在制动区域将实际速度同一种规定的、即额定速度断面图来比较的方法进行调整,以致到制动区域末端会产生理想的速度。
综上所述,这样一种速度控制的制动器会倍受瞩目,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这种制动器为一种涡流制动器,其优点是其工作原理已决定了这种速度可调性,这类涡流制动器现已家喻户晓,并且已用于这种所谓娱乐健身器材,从而使这种自由下落的载客器具有了一个很高的滑行速度,这种带涡流制动器的器具在文献资料DE 295 06 374中已有描述,使用这种器具时,滑行者不受速度影响,因此当这种载客器具进入制动区域时始终保持着相同速度。
对于上述滑行者影响雪橇速度的平底雪橇滑道,至今还尚未使用这种涡流制动器,本发明者认为,可通过一种涡流制动器的工作原理根据其速度选择雪橇,慢速雪橇没有制动或稍有制动,而快速雪橇具有明显的速度变化,用这种方法可避免发生相撞事故,尤其是在滑道的减速区。
对一种夏季平底雪橇滑道中使用一种涡流制动器时要进一步重视下列问题:导轨滑道及雪橇本身应有一定的弹性和柔韧性,这样的话一种载有重体重人的雪橇要比载有轻体重人的雪橇更容易压弯,并且在滑行时所产生的离心力会导致雪橇弯曲,这一切会再次引起涡流制动器次导电部分和原磁部分的空间布置一次又一次的变化,这一切再次影响了每次所产生的制动延迟,对于夏季平底雪橇滑道应注意尽管雪橇有一种弯曲但制动作用都是相同的,要达到这些可通过与雪橇相接的部分涡流制动器悬浮固定在那里,尤其是在垂直方向可移动,并且在滑行的方向倚靠相应的导轨,倚靠雪橇的部分或者倚靠其他部分或者倚靠分开式刚性导轨,所以次导电部分和原磁部分的空间布置始终相同,并且不会因此而改变制动作用。
综上所述,对一种在其工作原理上与速度相关的制动器也需要一种附加的调节功能,以便能使实际制动作用更好地与速度相匹配,涡流制动器的制动作用基本上是通过次导电部分和原磁部分之间的间隙大小和次导电部分和原磁部分的重合来确定的,可根据速度通过有目的地改变间隙或重合改变制动作用,对于U-型原磁部分的一个理想解决方法是,构成原磁部分U形的两腿的原磁部分的两段可相互分开,间隙放大,可想而知,次导电部分或多或少地进入在U-型原磁部分并且在其中间移动,次导电部分的导轨位置可根据原磁部分而变化,从而会改变其重合。
鉴于这种制动作用,究竟是原磁部分还是次导电部分固定在雪橇上当然不是主要的,这显然最好将原磁部分,即恒磁固定在平底雪橇滑道上,而次导电部分,即感应电流部分应固定在雪橇上,如果恒磁固定在雪橇上,那么操作雪橇就会稍有问题,因为恒磁会吸引其他铁磁性零件。
有目的地给雪橇制动的另一种方法就是优先考虑一个可电磁控制的摩擦性制动器,为此在雪橇上至少应装有一个用铁磁性材料做的刹车片,垂直于滑行方向并可移动,该刹车片应对准平底雪橇滑道上刹车道,这里所涉及的是一种分离式刹车道,这种刹车道适用于受滑行者随意控制的制动器。
对于电磁式刹车片则涉及了一种分离式刹车片,也涉及了一种随意控制所需要的刹车片,对于这种结构,必须用一个联合器来连接由滑行者控制的制动杆和刹车片,因此一种电磁控制对制动杆没有反作用。
平底雪橇滑道应装有多个一个接一个排列的电磁铁,其电磁力作用于刹车片,并将刹车片吸向或压向刹车道。
电磁铁可单独控制,这种控制可以是移动式的,因此刹车片和各电磁铁之间的间距可变化,也可以给电磁铁加载不同的电流强度,这样对刹车片的作用力可直接由电磁铁的电磁力所决定,那么雪橇至少在制动区域结束时可达到相应的额定速度。
电磁铁为建立全电磁力由于某种效应而需要一些增加电磁力的时间,因此需要在制动区域前测量雪橇速度,这样,如果雪橇进入制动区域,电磁铁就形成全电磁磁场强度。
要实现一种速度控制制动器的第三种方法是,在平底雪橇滑道制动区域里连续安放多个摩擦轮,同时第一个摩擦轮具有符合雪橇最高额定速度的转速,随后的摩擦轮各有一个较小角速度,并且摩擦轮要有空转功能。
摩擦轮同雪橇上的侧面滚道共同作用,重要的是摩擦轮需要空转,如果雪橇以某种大于摩擦轮圆周速度的速度进入制动区域,那么会出现一种摩擦作用,因为这种摩擦轮的速度不大于其驱动装置所允许的,如果雪橇较慢的话,那么摩擦轮的速度因为空转而与雪橇的速度相匹配,此时不会出现刹车。
在制动区域内可用制动装置减缓雪橇速度,而雪橇不会停下,始终保持一种最低速度,个别情况下如需要,可使雪橇加快到这种速度,空转功能要有一个摩擦安全联合器,空转速度只在高于最低速度时出现,低于此速度,摩擦轮起到驱动作用,能使雪橇加速到最低速度。
为了实现一个有效导向和考虑到增加摩擦力而且不使各摩擦轮超载,因此要考虑到侧面滚道的长度至少能重合两个摩擦轮。
摩擦轮可安装在雪橇的两侧或一侧,摩擦轮位置可在侧面进行水平矫正,也可在雪橇的底部进行垂直矫正。
不管装上了何种制动装置,但无任如何应在平底雪橇滑道前设有一个制动区域,这里会出现相撞事故,主要是因为考虑到平底雪橇滑道的长度让较快的雪橇有足够的时间赶上前面较慢的雪橇,此外常常可观察到小心滑行的人正好在减速区前刹住雪橇,因为他们考虑到雪橇的特性认为在减速区会不安全。
但是总体上可考虑在平底雪橇滑道的关键位置设置制动区域(综上所述)。
在减速区可考虑安装一种制动装置,这种装置可使雪橇自动从某种速度中停下来,并且让滑行者按这种速度离开雪橇,因而这里特别要谈到一种刹车带,滑橇可用雪橇在刹车带上滑行或减速,刹车带同时也可用作运输带,将雪橇送至取用站点。
人们可进一步改进使用一种涡流制动器以便能用速度控制雪橇制动:理论上可用这种制动器调整速度,因为次导电部分相对原磁部分运动越快,感应涡流越大。这种效应实际并不很明显,如果选择一个较小重合或原磁部分和次导电部分联合器,那么感应涡流也就太弱,这样的话快速雪橇在制动区域就会制动不够;如果选择重合过大,不需要制动的慢速雪橇实际中就会停下来,从上述方法中可考虑根据速度改变原磁部分和次导电部分之间的间隙,雪橇就能靠该速度进入制动区域:然而这样的测量和控制花费是相当大的。
本发明的任务就是改进涡流制动器固有的速度控制作用。
涡流制动器具有一个原磁部分和一个次导电部分,并且两部分会在制动区域重合,因此通过感应涡流可形成一个作用于雪橇的制动力,并且两部分为了改变重合可借助一种机械结构进行相对运动,这种机械结构可根据作用于制动区域内的制动力在经过制动区域时增加原磁部分和次导电部分的重合。
这样会出现一种自动增强:雪橇进入制动区域,此时原磁部分和次导电部分首先会有一个小的重合,因此开始时仅出现小制动力,该制动力同时引起扩大重合,制动力在进入制动区域时也会增加。
如果慢雪橇驶入,开始的制动力就不足以明显增加重合,因此制动力仍旧很小。
快雪橇一开始就产生较大的制动力,然而这一制动力开始时并不足以明显使雪橇减速,可是由此所产生的制动力足以加大重合,因此制动力在驶入制动区域时迅速变大,并且在制动区域结束时可使快雪橇明显降低速度。
为了更明显地区分慢雪橇和快雪橇,这一机械结构可根据所传递的制动力考虑有一个极限值,即在该极限值下不会加大重合。
一种最简单地改变重合方法是雪橇上次导电部分相对于雪橇垂直移动。
用这一机械结构能实现上述作用,并且雪橇上次导电部分被吊摆着,并可用一个拉伸弹簧保持在上端位置,在这一位置上与另一原磁部分产生较小重合。
制动力相对于滑行方向作用于雪橇上次导电部分并且会引起次导电部分借助拉伸弹簧力从上端位置移向下端位置,下端位置则更符合吊摆平衡位置,这种摆动很容易实现,通过选择弹簧力可确定自动增强度,拉伸弹簧的一定预紧可确定使用自动增强的速度。
首先雪橇上次导电部分对着滑行方向向前指的摆杆被吊挂在雪橇上。
上述效应并不取决于原磁部分和次导电部分是否固定;对于这种布置,雪橇上吊摆部分就是涡流制动器的次导电部分,并且涡流制动器的原磁部分就是一个带有间隙的U型轨道,以容纳薄型的次导电部分,这种布置最为简单,次导电部分越深地进入间隙,重合和制动作用越大。
制动区域内所达到的最终速度可用两种方法进行调整:
第一种方法是调整偏向的拉伸弹簧力,在某一速度时通过涡流制动器所产生的制动力会在最大重合时不再能将次导电部分保持在所达到的下端位置上,只要重合下降,制动力就越来越小,并且可加速将次导电部分拉回到上端位置,直至制动区域结束时仅有一个最小制动力,用这一制动力可稍微改变速度,因此如此确定的速度就为最终速度。
第二种方法是将制动区域分为多个部分,按一定间距使原磁部分停顿,如果次导电部分经过这样的停顿,那么在短时间内会没有制动力,因此次导电部分会重新被拉伸弹簧拉向上端,在进入下一部分时重新有一个最小重合,因此一定会重新增加制动力,如果雪橇此时变慢,以至最小重合时所产生的制动力不再能扩大重合,只能保持在最低制动力,直至制动区域结束。
对于一种能从外部用速度调整方法来控制制动的制动装置而言同样有改进的可能,其目的始终是让快雪橇比慢雪橇更能制动。
本发明要考虑到制动装置由在滑行方向连续安放的单个制动器组成,对此至少要有一个速度传感器,以便在进入制动区域时能知道雪橇的速度,并且要设置单个制动器的控制部分,因此一个或多个单个制动器能对雪橇经过制动区域的时间作出反应,制动区域开始时所达到的雪橇速度越大,那么致动的单个制动器的数量越大,正如下面详细介绍的那样,起反应的制动器数量与雪橇和滑行者体重有关。
这样可测出进入制动区域时的速度,根据有目的的制动作用来控制一个或多个单个制动器,对于这单个制动器则涉及一种电磁铁,这种电磁铁对雪橇的刹车片起作用和为了产生一个制动力而将刹车片压向刹车道,而导轨在结构上与电磁铁相同。
控制时间,即电磁铁的电流增加应符合雪橇经过制动区域的时间,这一时间是根据雪橇速度所得到的,因为没有单独检测刹车片实际什么时候在通电电磁铁有效范围内,因而控制单个制动器的开关耗时很小。
如果没有选择所有单个制动器,那么每次要优先控制直接排放在制动区域结束时的单个制动器,其优点是有多个单个制动器工作的快雪橇在制动区域内就不再会撞上前面已刹车的雪橇。
本发明的其它结构至少要考虑有两个制动区域,并且可根据第一制动区域中所发生的速度变化得出雪橇和车上人员的重量,然后在第二制动区域或者可确定有效工作的制动器数量,这一切不仅要考虑到重量而且要考虑到所产生的速度变化,或者能使单个制动器的制动作用与各自所得的重量相匹配,因此这里仅通过有效工作的单个制动器的数量就可确定所产生的速度变化,这第二种结构的优点是不受雪橇上人员体重的影响就能确定有效工作的单个制动器数量,因为在各自设定单个电磁铁强度时就已考虑到重量。
最后的速度检测记录了实际所产生的减速情况,一电子存储器将所测得的速度连同其它能识别雪橇的数据存储起来,以备供人查看,如果滑行者要预防不合理的损失索赔要求,这一切都将对平底雪橇滑道的滑行者至关重要,按各自雪橇记录所测速度可通过确定要进行某一检测的时刻或者对记时录象进行比较来完成。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多种实施例举例和9个视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具体如下:
图1平底雪橇滑道带有第一种结构形式的涡流制动器
图2平底雪橇滑道带有第二种结构形式的涡流制动器
图3带电磁铁控制的制动器滑道示意图
图4带摩擦轮的平底雪橇滑道
图5摩擦轮传动装置的详图
图6制动区域内速度曲线示意图
图7平底雪橇滑道带有其它结构类型的涡流制动器
图8+图8b平底雪橇滑道带涡流制动器,参照图7上侧视图
图9制动区域中外部制动布置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首先要介绍图1和图2,这两张图各以剖视图的形式展示了一个夏季平底雪橇滑道结构,并且在图1中说明了支架1上的雪橇2,图2显示的结构是雪橇2在滑槽4内,雪橇2由一个底板3组成,在其下端有多个可滚动滑轮5,滑轮5在支架1上和滑槽4中滑动,支架1被固定在斜坡7上的多个立柱6上。
在底板3上有一个或两个座位8,此外还设有一个由滑行者控制的制动器(这里没有详细描述),用该制动器可降低雪橇2的速度,图中示意了不受滑行者控制的制动装置10,在该实施例中所列举的制动装置是一种涡流制动器11,涡流制动器11具有一个原磁部分12,该部分有两个对称放的并与一块磁轭相连的磁铁13,因此原磁部分12形成了一个U型,次导电部分14在U型槽中走动,对于次导电部分14涉及了一种用于感应涡流的金属板。
次导电部分14吊挂在底板3下端导轨15上,吊挂指的是形成次导电部分14的金属板可上下运动,在导轨15中应装有一个支撑在金属板上的压缩弹簧16,在次导电部分14的下端有一个滑橇17(这里也可以是滑轮),滑橇17支撑在原磁部分12的磁轭上,在滑行方向,次导电部分14相对雪橇2固定放者,因此作用于其上面的制动力就被传递到了雪橇上。
原磁部分12上的次导电部分14导轨15其优点是原磁部分12和次导电部分14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如果雪橇上的体重很重,那么底板3会稍有弯曲,。
这些同样适用于图2结构,这里在滑槽4下端设有原磁部分12,次导电部分14在滑槽4中滑橇17上移动,并且吊挂在底板3上,为了使制动作用适合于雪橇2的速度,而不从外部进行有目的的变化,那么次导电部分14对原磁部分12的间距则保持不变。
在上述两种结构中可安装一个定位装置18,利用该装置可改变原磁部分12引导次导电部分14的位置,这样可变化原磁部分12和次导电部分14之间的间隙的大小,这一直接地影响制动作用。
可以有多个定位装置18,这样涡流制动器11的连续部分各有不同的制动特性,这些又能适合雪橇2的当前速度。
图3示意出另一种制动装置,雪橇2在这里用一个侧视图表达,在雪橇2底板3上通常有一个或多个座位8。
正如这里详细描述的那样,雪橇2应装有一个由滑行者控制的制动器,该制动器第一个刹车片20可通过一个杠杆21和这里没有详细说明的机械结构来控制,刹车片20压向刹车道22,因此通过所产生的摩擦力来延缓雪橇2。关于第一刹车片20可以是一个装在雪橇2上的单刹车片,但是也可以是一种双刹车片。根据图3结构可考虑再装一个铁磁性刹车片23,该刹车片23固定在雪橇2的底板3上,可垂直移动,并且用一个弹簧24保持在一个基本位置上,刹车片23在该位置上与刹车道有一定间距,可以是单片的,也可以是双片的,在刹车道22下端有多个电磁铁25、25a、25b、25c,电磁铁25、25a、25b、25c的磁力作用于所经过的雪橇2的铁磁性刹车片23上,并且相对弹簧24的力量将这一刹车片吸引至刹车道22,因此给雪橇2施加制动力,由于电磁铁25、25a、25b、25c可单独控制,因而沿着制动区域可改变其制动作用,这一切或者通过改变各个电磁铁25、25a、25b、25c对刹车道22的间距或者通过匹配线圈电流来实现。
在举例的实施例中可考虑在由滑行者随意控制的制动器的刹车片20前安装一个分开的铁磁性刹车片23,也可考虑使用上述刹车片以用于自动制动。
图4和图5示意出一种摩擦轮30结构的制动装置,雪橇2底板3有两个侧面滚道31,摩擦轮30可弹性依靠在侧面滚道31上,每只摩擦轮30或摩擦轮组被固定在杠杆29上,杠杆可借助一只弹簧33依靠在挡快34上,在视图中这一切很明显仅适合于一个轮子,图4示意了一个进入制动区域的雪橇2,而侧面滚道31相对弹簧33力将摩擦轮30压向侧面并且从挡块34中松开,弹簧33决定了压向力。
各摩擦轮30能单独用电马达驱动,如左边示意的那样,摩擦轮可通过虚线示意的传动带彼此相连(如右图示意),此外要考虑有一个传动比,因此各摩擦轮30的角速度可下降到制动区域结束。
如图5中详细示意的那样,每个摩擦轮30要有空转功能,这里被制成棘轮结构,在一个由马达传动的驱动轮35的外端有一个锯齿型棘轮36,与摩擦轮30摆动连接的、由弹簧37加载的插销38插入锯齿型棘轮36。
如图所示,如果驱动轮35按顺时针方向驱动,那么摩擦轮30一起被带动,因为弹簧37将插销38用摩擦连接方法插入锯齿型棘轮36,锯齿型棘轮36和插销38的位置可防止摩擦轮30比驱动轮35转得快,因为插销38依靠着锯齿型棘轮36的斜面上,如果雪橇2以一种大于摩擦轮30角速度的速度进入制动区域,那么会在摩擦轮30和延缓雪橇2的侧面滚道31之间产生一种摩擦连接,其导致雪橇2减速。如果雪橇2较慢滑行,那么第一个摩擦轮30相应缓慢并且比驱动轮35转得慢,而插销38则滑过锯齿型棘轮36的簿面,在穿过制动区域时雪橇2到达摩擦轮30,摩擦轮30比相当于雪橇2速度转得慢,此时则产生了制动作用。
此外还能调整驱动轮35和摩擦轮30之间的摩擦力,以至对雪橇2会施加一个最低摩擦力,由此可防止雪橇2完全停止,如果雪橇2滑行太慢,可很方便使之加速。
对于这种结构可加大或减小摩擦轮30对侧面滚道31的压力,以增加每次作用的摩擦力。
图6再次显示制动装置的工作原理,该图以图形方法说明了一个带多个制动调节器41、41a、41b、41c的制动区域40,该制动调节器41、41a、41b、41c确定了涡流制动器11的间隙或者在摩擦轮制动器时确定了摩擦轮30的压紧力或者在电磁控制的制动器时确定了电磁铁25、25a、25b、25c的电流,在制动区域40内或前面装有多个速度传感器42、42a、42b、42c,该传感器能测出雪橇2在进入制动区域40时的速度和在制动区域40内的每次实际经过情况,一个电控单元43负责处理速度传感器42、42a、42b、42c的信号并且将相应的信号发给制动调节器41、41a、41b、41c,用电子绘图单元可得出一个额定速度断面图,该速度断面图在制动区域40的曲线图中以曲线44形式表示,在其Y轴上按任意的单位表达速度,如曲线44的情况所显示,雪橇2的速度在制动区域40内不能高于最大值45并且不能低于最小值46。
以直线47表示的实际速度可高于最大速度45,在这种情况下可控制制动调节器41,以调整虚线走势图48,由此可逐渐根据曲线44将实际速度转换为额定速度。
如果速度在制动区域40前低于最高速度45,例如用直线49表示的那样,首先可以保持这种速度,直至制动区域40结束时速度可以按直线49大于额定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可控制最后一个制动调节器41c,以便将速度降至最低速度值46。
但也可以这样设计,开始时对制动区域40施加一较轻的制动作用,以使雪橇2在整个制动区域40之上被逐渐降至最小值46。
对于上述结构可考虑用一个外部制动器控制,另一种方法就是用电排给雪橇供电,这样一种系统可制造成24伏系统,由此可想象到一种能给雪橇供电的便捷式发电机,制动调节器可装于雪橇2上,这里特别介绍的有上述提到的制动调节器、涡流制动器的原磁部分、电磁控制的摩擦式制动器的电磁铁或摩擦轮制动器的摩擦轮,此外雪橇2可配上一个转速表,采用这种配置可测出除制动区域外的整段距离并且可确定速度断面图,该断面图规定了在滑道不同部分的最大允许速度,如果超越这一速度,那么制动器开始制动,而不受滑行者的影响,雪橇2在平底雪橇滑道上的位置可通过在平底雪橇滑道上做相应标记或着通过速度信号积分处理来确定。
图7用于解释另一种带改进型速度控制的涡流制动器结构,图7基本上相当于图1,次导电部分14不在原磁部分12的底部,现在要介绍的是鉴于原磁部分12可在垂直方向移动,图7用截面图示意了夏季平底雪橇滑道,并且说明了放置在支架1上的雪橇2,雪橇2主要有一个底板3,在其下端有许多在支架1上滑动的滚轮5,支架1通过许多立柱6而被固定在斜坡上。
在底板3上有一个或多个座位8,此外还要装上一个由滑行者控制的制动器(这里未详细介绍),滑行者用该制动器可降低雪橇2的速度,图中介绍了一种不由滑行者控制的制动装置10,实施例中这种制动装置可通过一种涡流制动器11来实现,涡流制动器11主要有一个原磁部分12,该原磁部分12主要由两个相对而放并同磁轭相连接的磁铁13组成,原磁部分12则形成了一个U型,次导电部分14在这形成U型槽中移动,对于次导电部分14涉及到一块金属板,该金属板由一个非磁性而导电的材料组成,如:铝材或铜,以此感应涡流。
次导电部分14的位置在图8a和8b中以侧视图来如下详细说明的。
剑型次导电部分14同一个由两个并列而放的摆杆60组成的机械结构被固定在雪橇2的底部,一个或多个拉伸弹簧61将次导电部分14固定在上端位置,次导电部分14仅稍微进入原磁部分12的U型槽63,于是在原磁部分12和次导电部分14之间的影形线表示的重合64是很小的。
如果雪橇2进入装备有U型糟的原磁部分12的制动区域内,那么根据在原磁部分12和次导电部分14之间小的重合64,首先会出现与雪橇2速度相关的微弱制动力。
如果雪橇2很慢,则制动力很弱,不足以改变图8a中示意的小重合64,制动力在制动区域内保持在开始水平上。
对于一种快雪橇2,开始时所产生的制动力较大,一种动量作用于雪橇2上摆杆60的位置,因此摆杆向后摆动,剑形次导电部分14则以弧线形向后移动,这种情况在图8b中已有说明,重合64和制动力参量增大,增加率由拉伸弹簧61力确定。
可用这种方法通过机械结构本身来自动增强,这种自动增强对雪橇2开始速度反应敏感,这里不需要测量装置和控制设备。
最后应介绍一种外部制动器改进型控制器,图9根据图3表明一种平底雪橇滑道示意图,在两个制动区域40a、40b中有电磁铁M1到M4和M5到M10,这些电磁铁被连续排放并且作用于一个雪橇刹车片,该雪橇刹车片可通过由电磁铁所产生的磁力被压向刹车道,电磁铁的间距为刹车片的长度,因此每次只有一个或两个串联电磁铁实际在工作,就这一点而言各电磁铁则形成了单独制动器。
在第一制动区域40a前有一个速度传感器42a,而第二只速度传感器42b则位于第二制动区域41b前,并且第三只速度传感器42c在第二制动区域40b的后面,所有速度传感器42a、42b、42c被组成双光栅,在速度传感器42a或42b和后面制动区域40a或40b的第一个电磁铁M1或M2之间有一个规定间距,间距应如此测量,即雪橇以最高速度通过所需的时间相当于接通电磁铁为了增加其全磁力所需要的时间。
在第一制动区域40a内,电磁铁M1至M4的电流应恒定,因此各电磁铁的制动作用始终相同,进入第一制动区域雪橇的速度越快,那么同时接通的电磁铁越多,接通时间应保持到雪橇穿过制动区域,其时间很方便就能根据所得速度确定。
制动区域中最后一只电磁铁优先接通,在个别情况下也表明有利于在被接通的电磁铁顺序上留下空白。
进入第二制动区域的速度可借助第二只速度传感器42b测得。
本发明同时能测得雪橇重量包括滑行者体重,第一制动区域中的速度变化越小,重量越大。
这里有两种可能:就第一种可能而言,各电磁铁可加载恒定电流,因此由电磁铁所产生的力始终不变,在这种情况下可由制动重量和要达到的速度变化来确定被接通电磁铁的数量。
另一种可能就是对第二制动区域40b中的电磁铁加载电流,制动重量越大,电流越大,用这种方法可实现通过每个被接通电磁铁所产生的制动力基本上与制动重量成正比,被接通电磁铁数量只是取决于所需的速度变化。
制动区域中整个减速可通过所工作的电磁铁数量所确定。
该装置控制可借用制动器50来进行。

Claims (39)

1.一种平底雪橇滑道,带有一个接近地面安装的向下导轨,适用于至少乘坐一位滑行者的雪橇(2),该雪橇在平底雪橇滑道上受重力驱动并拥有一个由该滑行者随意控制的制动器,该制动器允许雪橇(2)的速度总保持低于滑道最大可达速度,其特征在于,平底雪橇滑道至少有一个制动区域(40),该制动区域(40)具有一个可按速度自动控制并作用于雪橇的制动装置(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的制动力由所述雪橇的速度确定。
3.如权利要1或2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装置的制动可从外部控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速度传感器(42)用于检测雪橇(2)在进入制动区域(40)时的速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至少另有一只速度传感器(42a)用于检测制动区域内速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在制动区域(40)内排放着多个速度传感器(42a、42b、42c)。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制动装置(10)为一种涡流制动器(1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涡流制动器(11)具有一个原磁部分(12)和一个次导电部分(14),其中一个部分应吊挂在雪橇(2)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雪橇(2)上部分应在平底雪橇滑道上移动。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原磁部分(12)和导电部分(14)之间的间隙可变化。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次导电部分(14)固定在雪橇(2)上。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制动装置(10)是一个电磁控制的摩擦式制动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个铁磁性刹车片(23)在雪橇(2)上垂直滑行方向移动,该刹车片至少部分用铁磁性材料制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在雪橇(2)上连续排列多个电磁铁(25),其电磁力作用于铁磁性刹车片(23)上,并且将刹车片拉向或压向刹车道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电磁铁(25、25a、25b、25c)可单独操作。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铁磁性刹车片(23)是由滑行者随意控制的制动器的一部分。
17.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刹车片(20)应安装于可随意控制的制动器的铁磁性刹车片(23)前。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该制动装置(10)具有摩擦轮(30)。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在滑行方向装有多个摩擦轮(30),第一个摩擦轮有一个转动速度,该速度相当于雪橇(2)额定速度,以及,随后的摩擦轮各有一较小的角速度,并且摩擦轮(30)有空转功能。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在雪橇(2)上有一个摩擦轮(30)侧面滚道(31),该侧面滚道至少是两个摩擦轮的间距。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空转功能具有一个摩擦式联合器。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制动区域(40)被安设在平底雪橇滑道上事故多发地段前。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制动区域(40)应直接位于平底雪橇滑道上减速区前。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在平底雪橇滑道减速区内应再另装一只制动装置(10),该制动装置可自动将雪橇(2)减速到一个能让滑行者离开雪橇(2)的速度。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另一只制动装置(10)是一根刹车带。
2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用电排给雪橇(2)供电并且用刹车调节器(41、41a、41b、41c)来控制雪橇(2)的刹车动作。
27.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涡流制动器(11)具有一个原磁部分(12)和一个次导电部分(14),而两部分(12、14)在制动区域(40)重合。因此通过一个感应涡流可形成一个作用于雪橇(2)的制动力并且两部分(12、14)可用一个机械结构相对移动以改变重合(64),调整机械结构可根据作用在制动区域(40)内的制动力在原磁部分(12)和次导电部分(14)之间在雪橇进入制动区域(40)时增加重合(64)。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该机械结构根据所传递的制动力规定一个极限值,在其极限值下不能扩大重合(64)。
29.如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雪橇(2)上部分相对雪橇(2)在垂直方向移动以改变重合(64)。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雪橇(2)上部分被摆动吊挂并且由一个拉伸弹簧(61)吊挂在上端,在该位置与另一部分形成一个小重合。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雪橇(2)上部分被吊挂在雪橇(2)摆杆(60)上,该摆杆按滑行方向正对前方。
32.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雪橇(2)上吊摆部分为涡流制动器(11)次导电部分(14),涡流制动器(11)的原磁部分(12)为U型轨,该U型轨有一个间隙以容纳薄型次导电部分(14)。
33.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可调整拉伸弹簧(61)的偏向力,因此在一定速度时由涡流制动器(11)所产生的制动力在最大重合时不再能将次导电部分(14)保持在下端。
34.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原磁部分(12)可按一定间距间隔。
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制动装置(10)由按滑行方向排列的单个制动器组成,至少有一个速度传感器(42a、42b),该传感器在雪橇进入制动区域(40a、40b)时能测得速度,并且要这样安排单个制动器控制,即一个或多个制动器在雪橇(2)穿过制动区域(40a、40b)期间工作,所测得的雪橇在制动区域(40a、40b)开始时速度越大,工作的单个制动器数量就越多。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每次工作的单个制动器优先直接被排列在制动区域尾端(40a、40b)。
37.如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在滑行方向至少第二制动区域(40b)与第一制动区域(40a)相连,在制动区域(40a、40b)前各有一个速度传感器(42a、42b),该传感器能在雪橇(2)进入各自制动区域(40a、40b)时测得速度,并且可安装单个制动器的控制部分,即根据第一制动区域(40a)内所产生的速度变化可测得雪橇(2)和滑行者的重量,并且可相应调整每个单个制动器在第二制动区域(40b)的制动动作。
38.如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在滑行方向至少第二制动区域(40b)与第一制动区域(40a)相连,在制动区域(40a、40b)前各有一个速度传感器(42a、42b),该传感器能在雪橇(2)进入各自制动区域(40a、40b)时其测得速度,并且可安装单个制动器的控制部分,即根据第一制动区域(40a)内所产生的速度变化可测得雪橇(2)和滑行者的重量,并且在考虑到所形成的速度变化情况下测得所要工作的制动器数量。
39.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平底雪橇滑道,其特征在于,在最后制动区域末端装有一只速度传感器(42c),该传感器可当雪橇(2)开出制动区域(40b)时测得其速度,并且具有一只电子储存器,该电子储存器将所测得的速度连同其它能识别雪橇的数据储存起来,以备供人查看。
CNB028191099A 2001-08-03 2002-08-05 平底雪橇滑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281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139257.5 2001-08-03
DE2001139257 DE10139257A1 (de) 2001-08-03 2001-08-03 Rodelbahn
DE10217942.5 2002-04-22
DE10217942 2002-04-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61250A CN1561250A (zh) 2005-01-05
CN1292817C true CN1292817C (zh) 2007-01-03

Family

ID=26009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19109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2817C (zh) 2001-08-03 2002-08-05 平底雪橇滑道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2) EP1412041B1 (zh)
CN (1) CN1292817C (zh)
AT (1) ATE496664T1 (zh)
DE (2) DE20280207U1 (zh)
PL (1) PL373415A1 (zh)
WO (1) WO20030136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41859A1 (en) 2005-04-21 2006-10-26 Microsoft Corporation Virtual earth real-time advertising
DE102006054116B3 (de) 2006-11-15 2008-04-17 Mack Rides Gmbh & Co Kg Schienengebundenes Fahrzeug für ein Vergnügungsfahrgeschäft
DE102008042890A1 (de) * 2008-10-16 2010-04-22 Maurer Söhne Gmbh & Co. Kg Beförderungssystem, insbesondere zu Vergnügungszwecken, un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eines Beförderungssystems
DE102009015529A1 (de) * 2009-04-02 2010-10-07 Josef Wiegand Gmbh & Co. Kg Bremseinrichtung für einen schienengeführten Schlitten
DE102009047516B4 (de) * 2009-12-04 2016-11-03 Idea Tv Gesellschaft Für Kommunikative Unternehmensbetreuung Mbh Schienensystem sowie ein Fahrbrett für das Schienensystem
EP2605845A1 (de) * 2010-08-20 2013-06-26 Idea TV Gesellschaft für Kommunikative Unternehmensbetreuung mbH Fahrbrett sowie ein antriebssystem
DE202012012179U1 (de) 2012-12-19 2013-03-26 Josef Wiegand Gmbh & Co. Kg Freizeiteinrichtungen Schlitten zum Transport mindestens einer Person sowie eine Rodeleinrichtung zur Aufnahme eines solchen Schlittens
DE102014104659A1 (de) * 2014-04-02 2015-10-08 Mack Rides Gmbh & Co Kg Vergnügungsparkvorrichtung mit einem schienengeführten Streckenverlauf sowie mit mindestens einem an der Schiene geführten Fahrzeug
US10525361B2 (en) 2016-02-01 2020-01-07 Skysurfer International Limited Amusement ride
LV15357B (lv) * 2017-02-09 2018-11-20 Ķirķis Mārtiņš Bobsleja un skeletona kamanu palaišanas iekārta
CN109999511B (zh) * 2019-04-18 2020-06-05 广州大学 一种气动式全密闭滑轨车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72629A (en) * 1960-06-13 1965-03-09 Walt Disney Safety control system
US4236454A (en) * 1978-03-09 1980-12-02 Erickson Alve J Mountain monorail slide
DE3423401A1 (de) * 1984-06-25 1986-01-02 Gerhard Dipl.-Ing. 7950 Biberach Mertins Sommerbob auf schienen
CN2303667Y (zh) * 1997-07-08 1999-01-13 阮德泉 滑道
CN2370923Y (zh) * 1999-05-05 2000-03-29 郑国翠 一种轨道滑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474962A (en) * 1922-01-12 1923-11-20 James O Greenberg Pleasure railway
US2310039A (en) * 1940-08-02 1943-02-02 William B Schmidt Interlocking indicating and control device for amusement park rides
DE3017921C2 (de) * 1980-05-09 1985-09-05 Vöroka Kunststoff-Verarbeitung Willi Völkle, 7519 Eppingen In abschüssigem Gelände verlegbare Rutschbahn für Rollschlitten
US4821647A (en) * 1988-03-16 1989-04-18 Powell Tyrone E Downhill tubular guideway having an air suspension system for passenger car
DE29506374U1 (de) * 1995-04-13 1996-10-02 Funex Ag Belustigungsvorrichtung
US6293376B1 (en) * 1999-11-22 2001-09-25 Magnetar Technologies Ltd Apparatus including eddy current brak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72629A (en) * 1960-06-13 1965-03-09 Walt Disney Safety control system
US4236454A (en) * 1978-03-09 1980-12-02 Erickson Alve J Mountain monorail slide
DE3423401A1 (de) * 1984-06-25 1986-01-02 Gerhard Dipl.-Ing. 7950 Biberach Mertins Sommerbob auf schienen
CN2303667Y (zh) * 1997-07-08 1999-01-13 阮德泉 滑道
CN2370923Y (zh) * 1999-05-05 2000-03-29 郑国翠 一种轨道滑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L373415A1 (en) 2005-08-22
WO2003013680A1 (de) 2003-02-20
EP2357028A1 (de) 2011-08-17
DE20280207U1 (de) 2004-06-03
ATE496664T1 (de) 2011-02-15
DE50214883D1 (de) 2011-03-10
EP1412041A1 (de) 2004-04-28
CN1561250A (zh) 2005-01-05
EP1412041B1 (de) 2011-01-26
EP2357028B1 (de) 2012-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2817C (zh) 平底雪橇滑道
JP7033629B2 (ja) コードレス・トレッドミル
CN100343152C (zh) 电梯的导向装置
CN1043984C (zh) 线性电机电梯的轨闸装置
CN103223246A (zh) 直线电机驱动的游乐设施及方法
EP1647513A2 (en) Multicar elevator
CN1095301A (zh) 锻炼设备和锻炼方法
CN103813838A (zh) 用于游乐乘坐装置的运动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3331011B (zh) 健身车飞轮的磁控刹车装置
CN1315713C (zh) 具线性电机的驱动装置、具驱动装置的电梯和驱动装置的工作方法
CN102356038A (zh) 电梯承载部件振动控制
CN1886327A (zh) 传送装置
CN106542408A (zh) 一种新型乘客电梯
MY144916A (en) Elevator speed control device, elevator speed controlling method and elevator speed controlling program
CN101068737A (zh) 电梯制动装置
CN105764832B (zh) 用于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的扶手驱动设备
CN205420490U (zh) 一种新型的弹簧总装淬火装置
CN105329746B (zh) 一种多功能电梯
CN104074135A (zh) 一种桥梁索缆检测装置
CN103334720A (zh) 一种摆杆式齿条抽油机
CN203977290U (zh) 一种桥梁索缆检测车
KR20140143903A (ko) 승마 운동 기구
CN201064638Y (zh) 具有新型阻尼装置的健身车
CN112870633A (zh) 用于健身器材的车架扬升机构
CN202466176U (zh) 一种绣花机减振导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03

Termination date: 2011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