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1326A - 多道盘再生装置及其再生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道盘再生装置及其再生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1326A
CN1291326A CN99802992A CN99802992A CN1291326A CN 1291326 A CN1291326 A CN 1291326A CN 99802992 A CN99802992 A CN 99802992A CN 99802992 A CN99802992 A CN 99802992A CN 1291326 A CN1291326 A CN 1291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entioned
road
address
memory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02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6118C (zh
Inventor
高桥赖雄
市川忠彦
藤本一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91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13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611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611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5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4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specially adapted to record on, or to reproduce from, more than one track simultaneously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527Audio or video recording; 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66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by interleav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在盘(1)的记录面上螺旋状形成道,附加错误校正信息后,用交织技术记录数据。由读取装置(2)对多数道进行同时读出,并由A/D转换器(3)转换为数字数据,存储在帧数据用缓冲存储器(4)中,由解码电路(5)分别依次进行解码。而且在数据排序装置(6)上,根据控制器(20)的命令,对从解码装置可同时读取的道数并行输出的数据,从盘上的开头数据开始依次顺序,数据输出装置(7)根据控制器的命令,将由数据排序装置所排序的数据中的有效数据输出到装置外部。

Description

多道盘再生装置及其再生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信息盘装置及其读出方法,特别是关于对用于CD-ROM等中的光盘的多道数据并行读出的盘再生装置及其读出方法。
近些年来,对CD-ROM装置等光盘装置要求高速读取功能,作为实现该要求的方法,提出了并行读出相邻多数道的数据的多道盘再生装置。现在众所周知,在多道盘再生装置中进行数据读出时,采用USP5,627,805中所记载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是对从多数道中读出的数据进行EFM解调后,首先存储在大容量的缓冲存储器中,按着DISC上的排列进行排序,从头部的数据开始顺序进行CIRC解码。CD-ROM数据时,在CIRC解码后,还要在该缓冲存储器上进行ECC错误校正,通过接口装置输出给主计算机。
CD的CIRC编码方法为了解决局部盘上的缺欠,利用被称为交叉存取的方法,将数据分散在最大108CD帧中进行记录。为此,需要将数据从开头按顺序存入帧数据用的缓冲器中,从分散记录的数据中抽出相应的位数据,输入到解码电路,进行解码。这样,在上述USP5,627,805的方法中,最低必须准备盘转一圈量X可同时读取的道数量的帧数据用缓冲存储器。另外,对CD来说由于是以线速度一定进行记录的,所以盘的外圈部分要比内圈部分每旋转一圈的数据记录容量要大,从而需要准备以一圈最大记录容量的量的帧数据用缓冲存储器。
但是,由于在CIRC解码前的数据中包含有错误校正信息,所以需要数据冗余度大,更大容量的存储器,使成本提高。另外,如果对1圈量的数据读出不结束,就不能开始第2道以后数据的解码。当在读出一圈量的数据结束之后再开始进道重新读取时,在帧数据用缓冲存储器中还剩余有未解码的数据。因此,就得在对该数据解码结束之前不重新开始读取,或者需要以更多余量确保帧数据用缓冲存储器。如果是后者,如上所述必须准备用于存贮包括CIRC解码前的错误校正信息在内的冗余度大的数据的缓冲存储器,这样效率就非常低。
为了解决这一课题,本发明的多道盘再生装置,在记录面上螺旋状形成多数道,对附加有错误校正信息、记录有利用交织技术进行编码的数据的信息盘上相邻的多数道的信号,进行并行再生。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信息盘并行再生相邻多数道信号的信号再生装置;将所输出的多数道的读取信号分别转换为数字数据的数据转换装置;对所转换的多数道的读取数据存储交叉存取长度以上的存储装置;从在上述存储装置所存储的数据中对目标数据进行解码输出的解码装置;使并行输出的数据按上述信息盘上的地址顺序排序的数据排序装置;及将排序完的有效数据向上述盘再生装置外部输出的数据输出装置。
根据本发明,存储冗余度更大的、利用交织技术的编码在解码前数据的缓冲存储器可以做到解码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容量,而使冗余度变少的数据在缓冲存储器上进行排序,因此可以使系统全体的缓冲存储器容量更少。另外,在可以对各道并行进行解码的同时,当在旋转1圈量的数据读取结束进行转道、使再生道向前进时,以及从离开的道移动信号再生装置中的读取装置后再重新开始读取时,不需要在目标数据到达读取装置的位置之前进行盘的旋转等待,所以可以更高效地进行数据再生。
附图的简单说明
第1图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多道盘再生装置的方框图。
第2图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多道盘再生装置的方框图。
第3图为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多道盘再生装置的方框图。
第4图是在记录面上以螺旋状形成道的信息盘的道配置图。
第5图是在CD-ROM装置上应用本发明时的多道盘再生装置的方框图。
(实施例1)
下面参照第1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第1图中,信息盘1例如是光盘,在其记录面上螺旋状形成道,附加有错误校正信息,利用交织技术记录数据。盘驱动装置8例如是盘旋转马达,根据控制器20发出的命令,使信息盘1以规定的速度旋转。读取装置2例如是光盘时,由可同时再生多数道信息的拾光装置内的激光及光敏器件构成的多数读取装置R1、R2、R3及图中未画出的光头放大器组成,设置成,并由控制器20的控制在信息盘1的半径方向上可动,同时再生与记录有信息的道的相邻多数道的数据,输出可同时再生的道数量的模拟再生信号。A/D转换装置3具有可正常同时再生的道数量的转换电路,使由读取装置2再生的可同时再生的多数系统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输出。当然由一个电路分时处理也可以。在帧数据用缓冲存储器4中,例如采用环形缓冲存储器。可以使从A/D转换装置3所输出的可同时再生道数量的数字数据存储信息盘1的交叉存取长以上,并且在帧数据用缓冲存储器上存满数据时,从先写入的数据开始依次叠加写入新的数据。解码装置5从存储在帧数据用缓冲存储器3中的数据中抽取所需要数据,进行错误校正、解码后输出。数据排序装置6对从解码装置5可同时读取的道数量并行输出的数据,根据控制器的命令,从信息盘1上的开头数据开始顺序进行排序。数据输出装置7根据控制器20的命令将由数据排序装置6所排序的数据中的有效数据输出到装置外部。控制器20对盘驱动装置8、读取装置2、数据排序装置6、及数据输出装置7进行控制。
下面说明其操作。读取装置2通过信息盘1的旋转,对可同时读取的多道数据从开头顺序扫描读取,并由A/D转换器3将各个系统的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数据,按每个系统存储在帧数据用缓冲存储器4中,由解码电路5依次进行解码。当盘旋转一圈时,读取装置2的读取装置分别到达下一道的开头位置。这时,在帧数据用缓冲存储器4上由于还不存在由下一道开头部分读取的数据,所以对各道的数据一直进行解码到最后,在数据排序装置6上为了使各道的数据是无缝隙的连续数据,还要对信息盘1读取的多数道的各最后尾部数据的交叉存取长度重复读取各个下一道的数据。而且,由数据排序装置6根据控制器20的命令,对从解码装置5并列输出的可同时读取的道数量的数据,从信息盘1上的开头数据顺序进行排序。数据输出装置17根据控制器20的命令,将由数据排序装置6所排序的数据中的有效数据输出到装置外部。
这样,可使帧数据用缓冲器4的容量为最低限度,并且能使可同时读取的各道数据并行高效地处理。从而,缓冲存储器4的1道的容量只要有能存储交叉存取长度+余量部分的数据的容量就可以了。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下面利用第4图的记录面上螺旋状形成的道的信息盘的道配置图。对读取装置的动作进行更详细地叙述。在第4图中表示了盘1的道T1至T7。例如当是对3条道量的信息可同时再生的装置时,拾光装置内由3组激光及感光器件构成的读取装置R1、R2、R3对盘从右方开始扫描。首先由读取装置R1、R2、R3对道T1、T2、T3进行读取,由解码装置5依次解码,将所解码的数据传输给数据排序装置6。在对各道读完之后,对交叉存取部分的道2、3、4的最初数据之前进行读取,对道T1、T2、T3的最后尾部之前的数据进行解码。在该状态,各拾光装置处在道T2、T3、T4的上面。接着读取装置2为了从道4的未读取部分开始读,而使读取装置R1、R2、R3向后面转1道,扫描道T3、T4、T5。如果转道可以瞬间进行,则转2道,只要读取装置R1能读取道T4的已经读取过部分的下一个数据即可,但是,由于在转道过程盘1正在旋转,所以转1道后从道T3、T4、T5开始扫描,接着使道T4、T5、T6完全再生,随后前进到道T4、T5、T6的交叉存取部分的道T7、T8、T9的最初部分后,进行下一道的转道,对其依次重复进行。
在此,解码装置5的解码电路,在既可以有可同时再生的道数量,也可以是比可同时再生的道数少的数量的情况下,对各道的数据依次解码,只要作为相应的道的数据输出,只要解码电路的速度足够,可以减少解码电路的数量。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缓冲存储器可以使用解码及道的开头数据保存中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容量,并且可以各道并行进行解码,所以可高效地进行数据再生。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用光盘作为信息盘1,但是用磁盘也可同样进行。说明了以拾光器及光头放大器作为读取装置2,但是用磁头及磁头放大器也可同样进行。
(实施例2)
下面参照第2图,对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第2图中,对与第1图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加有相同标号,以避免重复说明。与第1图不同的是,由开头数据存储装置9对帧数据用缓冲存储器4中存储的数据中的各道开头数据,存储着前一道的最后尾部数据的交叉存取长度以上的量。
下面说明其操作。读取装置2通过盘的旋转,对可同时读取的道的数据从开头顺序扫描读取,并由解码电路5依次进行解码。当盘旋转1圈时,读取装置2的多数读取装置分别到达下一道的开头位置。此后,将存储在开头数据存储装置9中的数据作为与各道的最后尾部数据相连接的数据使用,对各道的数据进行解码到最后,并在数据排序装置6上可以使各道的数据作为无缝隙的连续数据。但是,由于最后尾部道的最后尾部数据不存在连接道的数据,所以予以废弃。此处由于不用最开头道的开头数据存储装置,所以也可以没有开头数据存储装置9。
这样,由于具有存储各道开头数据的区域,所以没有必要像实施例1那样重复读取信息盘1的各道最后尾部数据的交叉存取长度的下一道的数据,可以更高效地进行数据的读取。
另外,解码装置5即可以具有可同时再生道数量,也可以是比可同时再生道数少的数量,只要对各道的数据依次解码,作为相应的道的输出,只要解码电路的速度足够,可以减少解码电路的数量。
如以上的说明,该实施例中,缓冲存储器也可以是对解码及道的开头数据保存中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容量,并且可以比实施例1更高效地进行数据的再生。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用光盘作为信息盘1,但是用磁盘也可同样进行。说明了用拾光器及光头放大作为2的读取装置,但是用磁头及磁头放大器也可同样进行。
(实施例3)
下面参照第3图,对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第3图中,对与第1图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加有相同的标号,以避免重复说明。与第1图不同的是,在数据读出装置10中包括第1图中的读取装置2、A/D变换装置3、帧数据用缓冲存储器4、解码装置5,根据需要可包括第2图的开头数据存储装置9。读数据读出装置10根据控制器20的命令,将在信息盘1上所记录的数据进行并行再生,对各道的数字数据解码后输出。在数据排序装置6中具有缓冲存储器11、存储器控制装置12、错误校正装置13及地址存储装置14,其中缓冲存储器11依次对从数据读出装置10所输出的数字数据进行存储。存储器控制装置12决定缓冲存储器上的各道的开头地址(缓冲存储器地址决定装置),使之从各道数据的开头地址信息在缓冲存储器11上与盘旋转1圈后连接的道的数据相连续,将所重发的数字数据依次写入缓冲存储器11中(存储器写入装置)。错误校正装置13。当在信息盘1中所存储的数据是以固定长的数据块为单位附加数据块完结型错误校正码时,与读取道的道顺序无关,而是从固定长的数据块的数据齐全的数据开始如有错误时进行错误校正,将校正结果写在原来的错误数据之上。地址存储装置14用于存储读取道中与最开头道的数据相连接、确保从开头数据连续性的缓冲存储器上最后尾部的地址。当在信息盘1中所存储的数据是以固定长的数据块为单位、附加数据块完结型错误校正码进行记录的时,连接读取道中最开头的道的数据,确保从开头数据开始的连续性,还要存储无错误的、或者错误校正结束后的数据块在缓冲存储器上的最后尾部地址。数据输出装置7将缓冲存储器11上的数据中的在地址存储装置14中所存储的地址的数据之前作为有效的数据输出到装置外部。控制器20对盘驱动装置8、读取装置2、数据排序装置6、数据输出装置7进行控制。
此处,数据读出装置10具体来说可以用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说明的方法实施,但是除此之外,在附加前阶段的错误校正信息,未用交织技术进行编码的信息盘时,以及只要可以并行输出用交织技术编码法经解码后的数据,同样可以实施。
为了使读取的数据排序,缓冲存储器11的容量最低也需要可同时读取转一圈的最大数据量X的道数量,为了更有效地进行读取,在读取完一圈的数据后进入再生道时,虽然排序已结束,但向再生装置外部未输出的数据还留在缓冲存储器11上,所以还需要1圈的最大数据量(可同时读取的道数-1)的缓冲存储器容量。但是,当在附加错误校正信息,用交织技术记录数据的信息盘时,与直接对包含错误校正信息在内的冗余度高的数据进行排序的方法相比,数据排序用缓冲存储器容量可以更少,同时由于缓冲存储器11还可兼用数据传输用的缓冲存储器,所以不需要另外设置数据传输用的缓冲存储器,可以确保大容量的数据传输用缓冲存储器,并可以以更高效率将数据输出到读取装置外部。
正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该实施例中,根据以下的理由,可以高效地进行数据的再生。
ⅰ)在缓冲存储器上对并行读出的数据可以从开头数据依次进行排序。
ⅱ)在缓冲存储器上使并行读出的数据从开头数据依次进行排序的同时,可以从以数据块为单位的数据齐全开始,与数据的排列顺序无关地进行固定长数据块单位的数据块完结型错误校正。
ⅲ)可以并行进行利用交织技术的编码数据的解码、及以固定长的数据块为单位的数据块完结型错误校正。附加错误校正信息及用交织技术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后,在缓冲存储器上从开头数据依次进行排序。
在该实施例中,可以使缓冲存储器做到是解码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容量,使冗余度减少的数据在缓冲存储器上进行排序,可以使系统整体的缓冲存储器容量更少。
(实施例4)
下面对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利用在实施例3的说明中使用的第3图、及在记录面上螺旋状形成道的信息盘的道配置图的第4图进行说明。
在第4图中,T1、T2、T3…是盘1上的数据道,当盘旋转1圈时分别连接到T2、T3、T4…上。下面说明可同时读取道数为3的情况。在拾光装置内的读取装置R1、R2、R3从图的右方向左方对T1、T2、T3进行扫描,对T1、T2、T3读取后,为使再生道前进而进行转道,但是转道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由于在此期间盘正在旋转,所以从T4、T5、T6的开头位置或者从开头位置之前重新开始再生是困难的。因此为了重复读取T3而转1道的量,即转道到T3、T4、T5。转道后如果可以读取,则T4、T5立刻开始数据的读取。转到T3上的读出装置10的拾光装置内的读取装置R1,在转道前已被读取、并写入缓冲存储器11上的数据的下一个数据来到之前,扫描重复的数据,从未读取的数据到来的时刻开重新开始再生。这时也可以照样进行重复数据的读取,重叠写在缓存储器11上。
另外,当新开始数据读取时、以及读取离开此前读取位置的位置上的数据时,例如可作为从道T2的开头数据开始读取。首先,使数据读出装置10的读取装置的拾光装置在目标道上进行搜索动作,但是由于在搜索动作过程中盘仍在旋转,所以从盘1的旋转中的什么位置可以开始读取取是不确定的。为此,首先分配读取道,使之用拾光装置内的读取装置R1、R2、R3读取道T1、T2、T3,与使读取道前进情况同样,道T2、T3的读取在搜索动作结束之后立即开始。分配给道T1的读取装置的拾光装置内的读出装置1在搜索过程中,盘1仍在旋转,所以,在道T1上的什么位置可以开始读取是不确定的,但是由于在盘在旋转一圈以内确实可到达目标道T2的开头,因此,只要从到达道T2的开头的时刻开始重新再生即可。而且,在盘旋转1圈后如果还需要读出数据,可进行转道继续数据的读取。
此处的数据读出装置10,具体来说可以用实施例1及实施例2中说明的方法实施,但是除此之外,当是附加前阶段的错误校正信息,未进行用交织技术的编码的信息盘时,及是可以并行输出用交织技术的编码进行解码后的数据时,同样可以实施。另外,在该例中说明了可同时读取的道数为3的情况,但是在可同时读取的道数为2,及在可同时读取的道数比3还多时,同样也可以实施。
如以上的说明那样,在本实施例中在1圈量的数据读取结束之后进行转道,在再生道前进时、及从离开的道移动读取装置后重新开始读取时,也不需要在目标数据到达读取装置位置之前进行盘的旋转等待,所以可以高效地进行数据的再生。
下面以CD-ROM再生装置为例利用第5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例子。在该例中可以同时再生3个相邻道的数据。
在第5图中,信息盘1具体来说是用CD-ROM规格的盘,在记录面上螺旋状形成道,附加被称为C1、C2的错误校正信息,利用交织技术,以交叉存取长度最大为108的CD帧对数据进行记录。盘驱动装置8是使盘旋转的盘旋转马达,根据控制器20的命令使信息盘1以规定速度旋转。具体来说可以是通过CLV控制例如以相当10倍速旋转、以及通过CAV控制以相当于内周约为10倍速、外周为24倍速旋转等各种变形。在该例中,由现在的CD-ROM行业一般的CAV控制,对盘的旋转进行控制,使盘的最外周为24倍速。读取装置2是拾光器及光头放大器电路,拾光器内的3个读取装置R1、R2、R3根据控制器20的命令在信息盘1的半径方向上往复动作,同时再生所记录的道的相邻3条道的数据,输出3个模拟再生信号。
A/D转换装置3将由读取装置2所再生的3个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进行EFM解码后输出数据。帧数据用缓冲存储4使从A/D转换装置3所输出的3个数字数据储存信息盘1的交叉存取长度以上,在缓冲存储器上数据已满时,从先写入的数据开始,顺序重叠写入新的数据,是环形缓冲存储器。开头数据存储装置9将在帧数据用缓冲存储器4所存储的数据中,除最开头道之外的各道的开头数据保存前一道最后尾部数据的交叉存取长度量以上。解码装置5从帧数据用缓冲器4中所存储的数据中抽出所需要的位数据,进行CIRC解码、错误校正后输出。
与第3图一样,读取装置2、A/D转换装置3、帧数据用缓冲存储器4、解码装置5、及开头数据存储装置9总称为数据读出装置10。
对可同时再生道数为3时准备有1个解码装置5,对各道的帧数据用缓冲存储器4的数据依次进行解码,作为相应道的数据输出。在数据排序装置6中,缓冲存储器11对从数据读出装置10的解码装置5所解码输出的数字数据依次进行存储。在本例中确保256K字节,所分配的地址为0000H~40000H。存储器控制装置12从各道的数据的开头地址信息中决定缓冲存储器11上的各道开头地址,使之在缓冲存储器11上的某一道的数据与盘1旋转1圈后连接在该道上的道的数据相连续,依次在缓冲存储器11中写入再生的数字数据。错误校正装置13在信息盘1中所记录的数据是CD-ROM MODE1数据、当包含以1扇区2352字节为单位被称为ECC的数据块完结型错误校正信息时,与读取道的顺序无关,从1扇区2352字节的数据齐全的扇区开始如有错误就进行错误校正,将校正结束重叠写在原来错误的数据之上。地址存储装置14对与读取道中最开头道的数据相连接,确保从开头数据的连续性的缓冲存储器上的最后尾部地址进行存储。在盘中所存储的数据,是CD-ROM MODE1数据,当包含以1扇区2352字节为单位的被称为ECC的数据块完结型错误校正信息时,则与读取道中最开头的道的数据相连接,确保从开头数据的连续性,还对没有错误、或错误校正结束后的数据块在缓冲存储器上的最后尾部地址进行存储。数据输出装置7将缓冲存储器11上的、在地址存储装置14中所存储的地址数据之前作为有效数据,输出到装置外部。控制器20进行盘驱动装置8的盘旋转控制、读取装置2半径方向的位置控制、数据排序装置6的动作控制、及数据输出装置7的数据输出控制。
下面参照第4图、第5图对实际读取动作进行说明。以下对可同时读取的道数为3的情况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新开始数据读取的情况。在此,当想从道T2的开头数据开始读出时,使读取装置2的拾光装置内的读取装置R1、R2、R3进行对目标道搜索动作,由于在搜索动作中盘仍在旋转,所以从盘1旋转1圈中的什么位置可以开始读取是不确定的。为此,首先分配读取道,使读取装置2的读取装置读取道T1、T2、T3中途的某一位置的数据。此处对道T1、T2、T3分配的读取装置分别是R1、R2、R3。读取装置R1、R2、R3分别可以从道T1、T2、T3的途中位置进行数据的读取。读取装置R2、R3分别从道T2、T3的途中开始数据的读取。读取装置R1由于在信息盘1的1圈以内来到道T2的开头,所以从道T2的开头开始数据的读取。
当开始读取后,各道的数据依次在A/D转换装置3上进行A/D转换、进行EFM解码、存在帧数据用的环形缓冲存储器4中。当交叉存取长度108CD帧以上的数据存储在帧数据用的环形缓冲存储器4中时,在解码装置5上进行CIRC解码、C1、C2错误校正,输出给缓冲存储器11。当设置有开头数据存储装置9时,读取装置R2、R3所读取的开头107CD帧的数据保存在开头数据存储装置9中。在缓冲存储器11上可认为道T2、T3、T4的半径大体相等,各道1圈的数据容量为900CD帧,约为21K字节,读取装置R2从道T2的开头起第400CD帧的位置开始读取时,存储器控制装置12在读取装置R1、R2、R3所读取的数据中作为缓冲存储器上的地址分配为R1:00000H~02568H、R2:02569H~079C9H、R3:079CAH~。而且当数据是CD-ROM数据,包含被称为ECC的数据块完结型错误校正信息时,错误校正装置13从1扇区2352字节的数据齐全的扇区开始,依次检查有无错误,进行错误校正。当与读取装置R1读取的数据相连接、确保连续性,并且数据是CD-ROM数据、包含被称为ECC的数据块完结型错误校正信息时,地址存储装置14对没有错误、或者错误校正结束的数据在缓冲存储器上的最后尾部地址进行存储,数据输出装置7将缓冲存储器11上的、在地址存储装置14中所存储的地址数据之前作为有效数据,输出到装置外部。
读取装置R2、R3在开始数据读取后,当盘旋转1圈,且读取装置R1、R2分别来到R2、R3开始读取的位置时,则在未设置开头数据存储装置9时,由于对各道的数据解码到最后,并作为与一道数据连续的数据,所以还要重复读取107CD帧。在设置有开头数据存储装置9时,由于读取装置R2、R3读取的开头107CD帧的数据保存在开头数据存储装置9中,所以将该数据分别作为读取装置R1、R2的最后尾部数据使用,这样读取装置R1和R2、R2和R3所读取的数据就成为没有缝隙的连续数据了。
在上述的例子中,当未包含被称为ECC的数据块完线型错误校正信息时,如果由读取装置R1读取的缓冲存储器11上的00000H~02568H的数据齐全的时刻,由读取装置R2读取的02569H~的数据、并且读取装置R2的数据到~079C9H之前都齐全时,则由读取装置R3读取的079CAH~的数据就是有效的。另外,当包含被称为ECC的数据块完结型错误校正信息时,同样由读取装置R1读取的缓冲存储器11上的00000H~02568H的数据齐全的时刻,对跨读取装置R1、R2区域的024C1H~02DFOH的数据进行错误校验,如果无错误或者错误校正已结束,则以后的数据是有效的。
此间如上所述,数据的解码、错误校正是从所需的数据齐全的数据开始依次进行,盘旋转1圈,读完1道量的数据时,大体可以结束数据的解码、错误校正,所以发生了读取错误也可使读取道前进后再返回读取道,再必须试行读取的概率降低,解码电路的使用效率也可以总是保持一定,从而可以高效率地进行数据的读取、解码、及错误校正。
接着为了使读取道前进,要进行转道,但是转道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这一期间由于盘也正在旋转,所以使读取装置R1转道到R3读取的最后尾部的道T4途中的位置开始读取是困难的。另外,当未设置开头数据存储装置9时,转道开始时,R1已经从想开始读取的位置前进了107CD帧的量了。为此,使R1、R2、R3转道到道T4、T5、T6上,以便使读取装置R1重复在已经读取完的道上。转道后,读取装置R2、R3同样立即重新开始读取。R1立即重新开始读取,既可以重叠写在转道前所读取的数据上,也可以与读取完的数据进行比较。另外,在该重复的部分上发生了读取错误时,R2、R3在继续对未读取的部分进行读取的同时,由R1也可以试着进行再读取。或者在未读取的区域到来之前,R1也可以不进行读取动作。以后相同在转道的同时进行读取操作。
在该方法中,该例所使用以最大24倍速的CAV控制使盘旋转的方法,在搜索之后同时读取道数为3,可以是现有方法的约2倍到3倍的速度进行读取,在使读取道前进时,可以以约2倍的速度进行读取,因此在最外周上可以以约48倍速进行读取。当可以同时读取的道数为3以上时、及进行CLV控制时,同样也可以以可同时读取道数为1时的约N-1倍(N为可同时读取的道数)的速度进行数据的读取。
帧数据用缓冲存储器4每1道、每1CD帧数据量为32字节、交叉存取长度108CD帧,余量取+/-11CD帧,确保32×(108+11+11)=4160字节。开头数据存储装置9的107CD帧3424字节。对3道的数据同时再生时所需容量为帧数据用缓冲存储器4与开头数据存储装置9的容量之和,即4160×3+3424×2=19328字节(开头数据存储装置9不要最开头道的量),在不确保开头数据存储装置9而将存储器容量作为最低限度时为4160×3=12480字节。
另一方面,数据排序装置6的缓冲存储器11的容量在线速度为1.25m/sec的盘、盘的最外围附近以通常速度再生时,旋转1圈所需时间实测值约为290ms,根据规格,由于CD的标准速度时每秒的数据读出速度为171K字节,所以其数据容量为171K字节/sec×0.29sec=约50K字节。当同时读取道数为3时,旋转1圈的容量为50K×3=150K字节,在使读取道前进时,如果在缓冲存储器11上最大剩余2道量的数据,则最大需要150K+50K×2=250K字节。因此在该例中采用了256K字节的缓冲存储器容量。
对此如用现有的CIRC错误校正前排序的方法时,则CIRC错误校正对24字节的数据还要附加C1、C2各4字节的奇偶校验,所以需要约1.33倍的333K字节的数据排序用缓冲存储器。另外,通常另外还需要ECC及数据传输用缓冲存储器,所以当将其作为ATAPI接口一般确保128K字节时,则共计需要460K字节。
从而,在该实施例中,在不确保开头数据存储装置9时,共计为262K字节,在确保开头数据存储装置9时,共计269K字节,而用现有的在CIRC错误校正前排序的方法则需要460K字节,可以减少约40%的存储器容量。这样,由于数据排序用缓冲器11兼作ECC错误校正、及数据传输用缓冲存储器,所以也可以不设置ECC错误校正、及数据传输用的缓冲存储器,因为数据传输用的缓冲存储器是大容量的,所以可以更高效地将数据传输到读取装置外部。
在以上各实施例中说明了多道盘再生装置可以用作通过接口装置连接到主计算机上的计算机辅助存储装置,数据输出装置可将在缓冲存储器上排序完的有效数据传输给主计算机。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数据的再生、解码、错误校正可并行进行,另外由于转道后可立即重新开始数据的读取,所以可高效进行数据的读取,由于用冗余度更低的数据并行对所读取的数据进行排序,所以可使数据排序用缓冲存储器容量更少。另外,因为数据排序用的缓冲存储器还兼作数据传输用的缓冲存储器,所以不必另外设置数据传输用的缓冲存储器了,由于还可以确保大容量的数据输出用缓冲存储器,所以可以高效地将数据输出到读取装置外部。

Claims (30)

1.一种多道盘再生装置,用于对信息盘上相邻多数道的信号进行同时再生在信息盘记录面上螺旋状形成多个道,附加有错误校正信息,记录有用交织技术编码的数据的,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信息盘并行再生相邻多个道信号的信号再生装置;
将由上述信号再生装置所再生的多数道的读取信号分别转换为数字数据的数据转换装置;
将由上述转换装置转换成数字数据的多数道的读取数据存储为交叉存取长度以上的存储装置;
从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的数据中对目标数据进行解码输出的解码装置;
将从上述解码装置中并行输出的数据按上述信息盘上的地址顺序排序的数据排序装置;及
将由上述数据排序装置排序完的有效数据输出给上述盘再生装置外部的数据输出装置;
对上述多数道的数据读取到各道的最后尾部后,按大于所述各道最后尾部数据的交叉存取长度对连接的道的开头数据重复读取,对各道的数据解码到末尾,并输出给上述数据排序装置。
2.上述多道盘再生装置及其再生方法,在记录面上螺旋状形成多数道,对附加有错误校正信息、记录有用交织技术编码的数据的信息盘上相邻多数道的信号进行并行再生,其特征在于,在多道盘再生装置中包括:
从信息盘并行再生相邻多数道信号的信号再生装置;
将由上述信号再生装置所再生的多数道的读取信号分别转换为数字数据的数据转换装置;
将由上述转换装置转换成数字数据的多数道的读取数据存储为交叉存取长度以上的存储装置;
从各道的开头开始保存交叉存取长度以上数据的开头区域存储装置;
从存储在上述存储装置的数据中对目标数据进行解码输出的解码装置;
将从上述解码装置中并行输出的数据按上述信息盘上的地址顺序排序的数据排序装置;及
将由上述数据排序装置排序完的有效数据输出给上述盘再生装置外部的数据输出装置;
对上述多数道的数据,读取到道的最后尾部之后,将存储在连接的道的上述开头区域存储装置中的数据作为各道的最后尾部数据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头区域存储装置从最开头道以外的各道的开头开始,存储交叉存取长度以上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项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存储装置是环式缓冲器,当缓冲器容量已满后输入新的数据时,从最开头的数据开始按顺序删去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项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解码装置的数量是各个道独立可同时再生的道数的量。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项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解码装置的数量比可同时再生的道数少,对各个道依次进行分配,进行数据的解码及输出。
7.上述的多道盘再生装置,对在记录面上螺旋状形成的多数道的信息盘上相邻的多数道的信号并行再生,其特征在于包括:
以相邻的多数道的数据并行再生、并对数字数据并行输出的数据读出装置;
用于存储由上述数据读出装置所并行读出的数据的缓冲存储器;
根据各道的开头地址信息决定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各道开头地址的缓冲存储器地址决定装置,使之在上述缓冲存储器上所存储的数据与盘旋转1圈后连接的道的数据相连续;
从由上述缓冲存储器地址决定装置所决定的缓冲存储器的开头地址开始,依次写入各道数据的存储器写入装置;
对读取道中与最开头的道的数据相连接,确保从开头数据的连续性的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最后尾部地址进行存储的地址存储器;及
将所排序的数据中排序完的有效数据输出到上述盘再生装置外部的输出装置;
从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数据开头,到在上述地址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地址的数据,作为排序完的有效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盘记录有以固定长数据块为单位附加数据块完结型错误校正码的数据。
上述多道盘再生装置还包括:
对从道向上述缓冲存储器写入的数据中从上述固定长数据块的数据齐全的数据块开始按顺序在有错误时进行错误校正的错误校正装置;
在读取道中与最开头的道的数据相连接,确保从开头数据开始的连续性,并对错误校正结束或者未发生错误的扇区的缓冲存储器上的最后尾部地址进行存储的地址存储装置;及
在所排序的数据的排序完的有效数据中,对除了上述错误校正码以外的部分选择性地向上述盘再生装置外部输出的输出装置。
将从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数据开头,到在上述地址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地址的数据作为排序完的有效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项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排序装置包括:
为存储并行读出的数据的缓冲存储器;
从各道的开头地址信息中决定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各道开头地址的缓冲存储器地址决定装置,使之在上述缓冲存储器上与盘旋转1圈之后连接的道的数据相连续;
从由上述缓冲存储器地址决定装置所决定的缓冲存储器开头地址开始,依次写入各道数据的存储器写入装置;及
对读取道中与最开头的道的数据相连接,确保从开头数据的连续性的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最后尾部地址进行存储的地址存储装置;
从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数据开头,到在上述地址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地址的数据,作为排序完的有效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项的多道盘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盘记录有以固定长数据块为单位附加数据块完结型错误校正码的数据。
上述数据排序装置包括:
用于存储并行读出的数据的缓冲存储器;
从各道的开头地址信息中决定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各道开头地址的缓冲存储器地址决定装置,使之在上述缓冲存储器上与盘旋转1圈之后连接的道的数据相连续;
从由上述缓冲存储器地址决定装置所决定的缓冲存储器的开头地址开始,依次写入各道数据的存储器写入装置;
在从各道写入上述缓冲存储器中的数据中,从上述固定长的数据块数据齐全的数据块开始如有错误时依次进行错误校正,并重复写入在有错误的数据上的错误校正装置;及
在读取道中与最开头的道的数据相连接,确保从开头数据开始的连续性,并对错误校正已结束或者未发生错误的扇区的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最后尾部地址进行存储的地址存储装置;
从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数据开头到在上述地址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地址的数据,作为排序完的有效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项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转道时,供最后进行的读取装置转到比读取开始目标地址还要在后面的道上,转道之后立即开始各道的数据读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与读取的数据重复的数据已在上述缓冲存储器上存在时,决定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各道的开头地址,以使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数据与读出数据在盘上的地址一致,成为连续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2项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装置,是通过接口装置连接到主计算机上的计算机辅助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数据输出装置将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排序完的有效数据传输给上述主计算机。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6及9项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盘是CD或CD-ROM,用CIRC编码方法进行编码。
15.根据权利要求8、10至13项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盘是CD-ROM规格的盘,附加数据块完结型错误校正码的固定长数据块是由2340字节构成的、被称为扇区的数据块。
16.一种多道盘再生方法,在记录面上螺旋状形成多数道,记录有对附加有错误校正信息、用交织技术编码的数据的信息盘上相邻多数道的信号进行并行再生,其特征在于包括:
a)从信息盘并行再生相邻多数道信号的步骤;
b)将由上述a)的再生步骤所再生的多数道的读取信号分别转换为数字数据的步骤;
c)将由上述b)的转换步骤转换成数字数据的多数道的读取数据存储为交叉存取长度以上的步骤;
d)从上述c)的存储步骤所存储的数据中对目标数据进行解码输出的步骤;
e)将由上述d)的解码输出步骤并行输出的数据按上述信息盘上的地址顺序排序的步骤;及
f)将由上述排序步骤排序完的有效数据输出的步骤;
对上述多数道的数据读取到各道的最后尾部后,对连接的道的开头数据重复读取各道最后尾部数据的交叉存取长度以上,对各道的数据解码到最后,输出给上述数据排序装置。
17.上述多道盘再生方法,在记录面上螺旋状形成多数道,对附加有错误校正信息、记录有用交织技术编码的数据的信息盘上相邻多数道的信号进行并行再生,其特征在于包括:
a)从信息盘并行再生相邻多数道信号的步骤;
b)将由上述a)的再生步骤所再生的多数道的读取信号分别转换为数字数据的步骤;
c)将由上述b)的转换步骤转换成数字数据的多数道的读取数据存储为交叉存取长度以上的步骤;
d)从上述c)的存储步骤所存储的数据中对目标数据进行解码输出的步骤;
g)从各道的开头开始保存交叉存取长度以上数据的步骤;
e)将由上述d)的解码输出步骤并行输出的数据按上述信息盘上的地址顺序排序的步骤;及
f)将由上述e)的排序步骤排序完的有效数据输出给上述盘再生装置外部的步骤;
对上述多数道的数据读取到道的最后尾部之后,将存储在连接的道的上述开头区域存储装置中的数据作为各道的最后尾部数据使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g)的保存步骤上从最开头道以外的各道的开头开始,保存交叉存取长度以的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6至18项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缓冲器容量已满后再输入新的数据时,从最开头的数据开始按顺序删去。
20.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项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d)的解码输出的步骤上,各个道独立由具有可并行再生道数量的解码装置进行解码。
21.根据权利要求16至19项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d)的解码输出的步骤上,由比可并行再生道数更少数量的解码装置,对各个道依次进行分配,进行数据的解码及输出。
22.上述多道盘再生方法,对在记录面上螺旋状形成的多数道的信息盘上相邻的多数道信号并行再生,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相邻的多数道的数据并行再生,并对数字数据并行输出的步骤;
将由上述数据读出的步骤上并列读出的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中的步骤;
根据各道的开头地址信息决定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各道开头地址的步骤,使之在上述缓冲存储器上所存储的数据与盘旋转1圈后连接的道的数据相连续;
从由上述缓冲存储器地址决定步骤所决定的缓冲存储器的开头地址开始,依次写入各道数据的步骤;
对读取道中与最开头的道的数据相连接,确保从开头数据的连续性的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最后尾部地址进行存储的步骤;及
将所排序的数据中排序完的有效数据输出的步骤;
从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数据开头到在上述地址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地址的数据,作为排序完的有效数据。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信息盘记录有以固定长数据块为单位附加数据块完结型错误校正码的数据时,
上述多道盘再生方法还包括:
对从各道向上述缓冲存储器写入的数据中从上述固定长数据块的数据齐全的数据块开始按顺序在有错误时进行错误校正的步骤;
在读取道中与最开头的道的数据相连接,确保从开头数据开始的连续性,并对错误校正结束或者未发生错误的扇区的缓冲存储器上的最后尾部地址进行存储的步骤;及
在所排序的数据的排序完的有效数据中,对除了上述错误校正码以外的部分选择性地向上述盘再生装置外部输出的步骤,
将从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数据开头到在上述地址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地址的数据,作为排序完的有效数据。
24.根据权利要求16至21项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e)的排序步骤还包括:
将并行读出的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中的步骤;
从各道的开头地址信息中决定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各道开头地址的步骤,使之在上述缓冲存储器上与盘旋转1圈之后连接的道的数据相连续;
从由上述缓冲存储器地址决定步骤所决定的缓冲存储器开头地址开始,依次写入各道数据的步骤;及
对读取道中与最开头的道的数据相连,确保从开头数据的连续性的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最后尾部地址进行存储的步骤;
从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数据开头到在上述地址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地址的数据,作为排序完有效数据。
25.根据权利要求16至21项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上述信息盘记录有以固定长数据块为单位附加数据块完结型错误校正码的数据时,
上述e)的排序步骤还包括:
从各道的开头地址信息中决定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各道开头地址的步骤,使之在上述缓冲存储器上与盘旋转1圈之后连接的道的数据相连续;
从由上述缓冲存储器地址决定步骤所决定的缓冲存储器的开头地址开始,依次写入各道数据的步骤;
在从各道写入上述缓冲存储器中的数据中,从上述固定长的数据块数据齐全的数据块开始如有错误时依次进行错误校正,并重复写入在有错误的数据上的步骤;及
在读取道中与最开头的道的数据相连接,确保从开头数据开始的连续性,并对错误校正已结束或者未发生错误的扇区的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最后尾部地址进行存储的步骤;
从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数据开头到在上述地址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地址的数据,作为排序完的有效数据。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5项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转道时,使最后进行的读取装置转到比读取开始目标地址还要在后面的道上,转道之后立即开始各道的数据读取。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与读取的数据重复的数据已在上述缓冲存储器上存在时,决定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各道的开头地址,使之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数据与读出数据在盘上的地址一致,成为连续数据。
28.根据权利要求23至27项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通过接口装置连接到主计算机上的计算机辅助存储装置进行再生时,
在上述数据输出步骤上将上述缓冲存储器上的排序完的有效数据传输给上述主计算机。
29.根据权利要求16至21项及24项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盘是CD或CD-ROM,数据用C1R1编码方法进行编码。
30.根据权利要求23及25至28项所记载的多道盘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信息盘是CD-ROM规格的盘,附加数据块完结型错误校正码的固定长数据块是由2340字节构成的,被称为扇区的数据块。
CNB998029920A 1998-12-15 1999-12-13 多道盘再生装置及其再生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611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5663/1998 1998-12-15
JP35566398A JP3397152B2 (ja) 1998-12-15 1998-12-15 マルチトラック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及びその再生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91326A true CN1291326A (zh) 2001-04-11
CN1196118C CN1196118C (zh) 2005-04-06

Family

ID=184451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02992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6118C (zh) 1998-12-15 1999-12-13 多道盘再生装置及其再生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567364B1 (zh)
JP (1) JP3397152B2 (zh)
KR (1) KR100375723B1 (zh)
CN (1) CN1196118C (zh)
ID (1) ID25663A (zh)
WO (1) WO2000036595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33556C (zh) * 2003-12-05 2009-08-26 汤姆森特许公司 用于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750162B (zh) * 2004-08-13 2010-05-05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信号再生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3872B1 (en) * 2000-08-29 2004-02-17 Eastman Kodak Company Multi-track optical data recording and readout
US7317867B2 (en) 2002-07-11 2008-01-08 Mediatek Inc. Input buffer management for the playback control for MP3 players
US6826140B2 (en) * 2002-08-26 2004-11-30 Bae Systems Information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ntegration Inc Multichannel digital recording system with multi-user detection
EP1566804A4 (en) 2002-11-29 2008-04-16 Fujitsu Ltd DATA COLLECTION AND REPRODUCTION DEVICE AND DATA COLLECTION AND REPRODUCTION METHOD
KR100860985B1 (ko) * 2003-05-23 2008-09-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딩 정보를 이용한 기록/재생 방법
EP1639592A1 (en) * 2003-06-17 2006-03-29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hannel synchronization for two-dimensional optical recording
JP2005166147A (ja) * 2003-12-01 2005-06-23 Yamaha Corp 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および光ディスクデバイスドライバプログラム
JP2006048735A (ja) 2004-07-30 2006-02-16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及び光ディスク
EP1800304A1 (en) * 2004-10-08 2007-06-2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astering of an optical disc with a data pattern in the form of a metatrack having coplanar parallel sub-tracks
JP2009529751A (ja) * 2006-03-10 2009-08-20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情報担体の書き込み/読み取りの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と,斯様な情報担体
EP2005431A1 (en) * 2006-04-10 2008-12-24 Mempile Inc. Secured optical information carrier, and data encryp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data in the optical information carrier
KR100800484B1 (ko) * 2006-11-03 2008-02-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불휘발성 메모리를 위한 버퍼와 디스크를 위한 버퍼를구비하는 데이터 저장 시스템 및 상기 데이터 저장시스템의 데이터 억세스 방법
US8411392B2 (en) * 2008-06-24 2013-04-02 Seagate Technology Llc Magnetic field sensor including multiple magnetoresistive sensing elements for patterned media
JP5569936B2 (ja) * 2010-08-11 2014-08-13 国立大学法人 東京大学 制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記憶装置
US9030921B2 (en) * 2011-06-06 2015-05-1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Increased spectral efficiency and reduced synchronization delay with bundled transmissions
US8843808B2 (en) * 2011-06-30 2014-09-23 Avago Technologies General Ip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to flag a source of data corruption in a storage subsystem using persistent source identifier bits
CN102768834B (zh) * 2012-03-21 2018-06-26 新奥特(北京)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音频帧解码的方法
KR101354697B1 (ko) * 2012-04-17 2014-01-27 (주)테너지 차량용 전자 제어 장치
US9105289B1 (en) * 2014-10-15 2015-08-11 Seagate Technology Llc Integrated servo field for memory device
KR200495106Y1 (ko) 2021-11-10 2022-03-04 장흥태 공동구 뚜껑 성형용 거푸집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95972A (ja) * 1990-11-28 1992-07-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のデータ処理方法
JPH06333234A (ja) * 1993-05-19 1994-12-0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光カード記録再生装置
JP3086628B2 (ja) * 1995-07-04 2000-09-1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33556C (zh) * 2003-12-05 2009-08-26 汤姆森特许公司 用于光记录介质的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750162B (zh) * 2004-08-13 2010-05-05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信号再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0036595A1 (fr) 2000-06-22
KR20010040854A (ko) 2001-05-15
US6567364B1 (en) 2003-05-20
JP2000182332A (ja) 2000-06-30
KR100375723B1 (ko) 2003-03-15
CN1196118C (zh) 2005-04-06
JP3397152B2 (ja) 2003-04-14
ID25663A (id) 2000-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6118C (zh) 多道盘再生装置及其再生方法
CN1200830A (zh) 从盘载体读取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376984A (zh) 具有秘密区的信息记录媒体、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重放装置
CN1287717A (zh) 利用字交错方式编码多字信息
CN1311471C (zh) 在盘状记录介质上记录信息的方法
CN1143267C (zh) 数字音频信号译码方法和装置
CN1140881A (zh) 对应纠错系统的数据记录/再现设备及方法和记录介质
CN1217534A (zh) 纠错编码方法及其装置、纠错译码方法及其装置及数据记录钒再现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519846A (zh) 检验擦除校正功能的设备和方法
CN100336115C (zh) 光盘及用于标识记录层的方法
CN1217490C (zh) 高密度数字通用视盘短脉冲串纠错的交织法
CN1122975C (zh) 信息记录方法及其装置
CN1791928A (zh) 使用填充信息在信息存储介质上记录和/或再现数据的设备和方法以及信息存储介质
CN1180229A (zh) 数字信号记录方法及记录装置
CN1101155A (zh) 光盘系统
CN1472742A (zh) 用完好存贮块置换缺陷存贮块在光盘设备中记录数据的方法
CN1762021A (zh) 在光盘上存储信息的方法
CN1801376A (zh) 纠错处理装置和纠错处理方法
CN1095168C (zh) 一次写入型信息记录媒体及其格式化和写读的装置和方法
CN1265507A (zh) 光盘装置和访问光盘的方法
US5153879A (en) Optical recording system
CN1479300A (zh) 记录方法、再现装置、记录媒体
CN1144375A (zh) 光盘重放装置
JP2616097B2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CN1303595C (zh) 小型光盘、在其上记录数据、重放其上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