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7757A - 无线系统交叉连接设备的配置方法及无线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系统交叉连接设备的配置方法及无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7757A
CN1287757A CN99801922.4A CN99801922A CN1287757A CN 1287757 A CN1287757 A CN 1287757A CN 99801922 A CN99801922 A CN 99801922A CN 1287757 A CN1287757 A CN 12877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configuration
cross
softwar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019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990C (zh
Inventor
埃萨·H·哈坎纳
马克·D·赛林
埃萨·M·米特萨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iemens Networks Ltd
Nokia Oyj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Networks Oy
Publication of CN1287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7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9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9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1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 H04L41/082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itions triggering a change of settings the condition being updates or upgrades of network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5Retrieval of network configuration; Tracking network configuration histo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2Discovery or management of network top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5Configuration of virtualised networks or elements, e.g. virtualised network function or OpenFlow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2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and access point cont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put Circuits Of Receivers And Coupling Of Receivers And Audio Equipment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Radio Relay Systems (AREA)
  • Measurement And Recording Of Electrical Phenomena And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ving Body (AREA)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 Superconductor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线系统交叉连接设备的一种配置方法,以及实现该方法的一种无线系统。该无线系统包括网元(316、324、326、328、334、336)。这些网元通过由传输电路实现的传输网络可操作地互连。网元间的信息在划分成多个时隙的帧中传送。无线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网元间的至少一个交叉连接单元,用于实现建立传输电路所需的交叉连接。在配置交叉连接时,为传输电路分配分类标记。分类标记包括确定实现配置的软件类型的应用类型,确定完成配置的次序的优先级,以及确定传输电路名的标签。由应用类型确定的软件以优先级所定义的次序进一步配置指定标签的交叉连接。

Description

无线系统交叉连接设备的配置方法及无线系统
本发明涉及传输网络配置,尤其涉及无线系统的Abis接口上可以自动配置的传输网络。
现代无线网络是高度复杂的系统,包括多个不同的网络部件,例如基站、基站控制器、移动业务交换中心、不同的传输网络和交叉连接设备。在扩展网络或者需要增加容量时,构造无线网络和扩展已有网络需要大量的规划、时间和工作,成为一项费力并复杂的过程。
图1说明了无线系统的一个例子,包括基站控制器100、交叉连接单元102、3个基站104到108和网管系统单元110。基站100通过电信连接112连接到交叉连接单元102,基站104直接连接到交叉连接单元102,而基站106到108串联到交叉连接单元102,从而基站控制器传送给基站108的信息可以通过基站106传送。在现有方法中,必须按照预先计算的参数和方案,在现场一次一个网元地手工配置每个元件。这样,管理连接必须手工建立。
在数字系统中,网元间的信息一般以帧的形式传送,一帧包含多个时隙。例如,在数字GSM系统中,基站和基站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称为Abis接口。该连接一般是帧连接,包括32个以64kbit/s传输速率传送业务量的时隙,这样,总容量是2Mbit/s。图2说明了Abis接口。基站和基站控制器之间的每个连接占用所述帧中的一些时隙。每个基站的时隙数量随着基站的大小和业务信道的容量而变化。
当需要在例如类似于图1系统的已有系统中加入网元时,已知的远程控制方法不再可行,前述网元可以是交叉连接单元或者基站。如果物理安装设备并连接到已有或构造的到系统的电信连接,则基站和基站控制器之间的电信连接必须在门电路、时隙和部分时隙层次上详细设计和配置。就安装网元而言,安装人员必须设定各项设置,才能建立到基站控制器的管理连接,这样才能从管理单元手工或者通过软件设定新基站的设置。因此,增加新网元是耗时并费力的过程,并易于出错。为了测试新基站和分配给该基站的新的电信连接,基站安装人员必须与网管人员沟通。这需要管理人员和安装人员之间的详细的任务协调,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等待时间。
现有技术中的已知方法表明,所描述的各个元件需要按照事先计算的参数和规划,在现场一次一个电路(元件间的传输连接)地手工配置。配置工作可以自动实现。这里给出PCT专利申请PCT/FI99/00351、PCT/FI99/00350和PCT/FI99/00353作为参考,其中描述了可自动配置的传输网络。这些专利申请中描述的系统是本发明的优选工作环境,尽管本发明原则上可以适用于任何传输网络。
本发明提供了自动配置传输网络的改进方法。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指定的无线系统传输网络拓扑的上载方法。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按照权利要求8所指定的无线系统。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相关的权利要求中公开。
本发明具有若干优点。必要的手工工作量大大减少。自动化使得可能的差错减少,从而也减少了成本。网元安装不需要特殊和昂贵的训练,因为自动化还减少了安装现场的必要工作量。
下面结合附图,仅通过例子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说明了无线系统的例子;
图2说明了Abis接口;
图3示出了无线系统的例子;
图4说明了基站控制器和网元间的接口的例子;
图5的流程图说明了构造或扩展无线系统必需的过程;
图6说明了无线系统的基站控制器、交叉连接单元和基站结构的例子;
图7A和7B说明了传输拓扑的例子。
下面主要以GSM类型的蜂窝无线系统为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的方案还可以应用于任何这样的数字数据传输系统,其中网元间的数据传输连接利用时分帧结构来实现。
图3说明了无线系统的一个例子,该无线系统包括网管系统NMS300,用以控制和监控网络的操作和操作参数。该系统还包括基站控制器302,它控制位于其区域中的基站的操作。利用门电路314和第一电信连接306,第一交叉连接单元308连接到基站控制器的输出门电路304,第二交叉连接单元312通过门电路322和第二电信连接310连接到基站控制器的输出门电路304。基站316和第三交叉连接单元318通过门电路320连接到第一交叉连接单元的电信门电路314。基站324连接到第三交叉连接单元318的门电路320,基站326与基站324串联。基站328还连接到第三交叉连接单元318的门电路320。第四交叉连接单元330和基站336通过门电路332连接到第二交叉连接单元312的门电路322。基站334则连接到第四交叉连接单元门电路332。该系统还包括移动业务交换中心340,它控制网络的操作,将呼叫传送到网络的其它部分和其它电信网络,例如公众网。系统设备之间的电信连接,例如连接306、310或338,可以以本领域众所周知的方法实现,例如通过电缆或者微波无线来实现。
下面让我们利用图5所示的流程图,考察构造或扩展无线系统所需的必要过程。大多数网元安装工作都得到自动化,但当然不是所有的过程都能自动化。无线系统基站316、324、326、328、336和334的配置和无线信道设计必须事先利用所需的无线网络设计工具来完成。这在图5的步骤500中执行。在该步骤中,确定基站位置和每个基站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用以区分基站所控制的每个基站。之后,需要确定每个基站在基站和基站控制器302之间的电信连接306、310上需要多少传输容量。
接着,在步骤502中配置无线系统。将无线系统方案馈送到网管系统300,后者为基站控制器生成网络对象,即确定网元。同时,生成传输组;在基站控制器用于与网元通信的帧中,将未使用的连续帧时隙划分成一个或多个组。这些组被称为传输组。基站控制器自动为每个组生成一个时隙,该时隙用作从所述组中分配时隙的通信控制信道。在该步骤中,没有将空闲时隙分配给任何特定网元使用。
同时,可以为新的网元配置移动业务交换中心340。
接着,在步骤504中配置无线系统的已有传输网络。未使用的时隙组在帧中以整个组形式传送,并在网络中从基站控制器的输出门304转发给基站能够连接的网元,即一般转发到交叉连接单元。让我们假定在该例中,该时隙组可以发送给设备308(及其门电路314)和设备330(及其门电路332)。如果传输线306适合传输,则传输可以例如通过网管系统由软件实现,或者在交叉连接单元上手工配置。让我们假定该例中传输线306和第一交叉连接单元308支持软件所完成的远程设置。
让我们进一步假设第二交叉连接单元312不能在帧中成组地处理时隙。这种情况发生在例如较早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的较早的设备缺乏必要的逻辑和数据处理能力。这样,必须手工处理该设备和紧随其后的较智能的交叉连接单元。因此,在本例中,来自基站控制器的连接通往交叉连接单元330中的门电路332,在交叉连接单元330中手工配置各种设置。
这些组作为一个整体从一个门电路传送到另一门电路,但是组在帧中的绝对位置可以有所变化。这通过图4的例子来解释。
图4示出了基站控制器304的输出门304中的帧400,第一交叉连接单元308的门314中的帧401,第四交叉连接单元330的门332中的帧402。每个帧包括32个时隙。每个时隙的传输容量是64kbit/s。帧的总传输容量是2Mbit/s。让我们假定第一时隙403用于传送链路管理信息。让我们进一步假定下一时隙404分配用于其它目的。下一时隙406包括第一组空闲时隙。该组中的一个时隙,最好是最后一个时隙408,用作从所述组进行时隙分配所用的组通信控制信道。帧400中的下一时隙410又被分配用于其它目的。下一时隙412包括第二组空闲时隙。同样,该组中的一个时隙,最好是最后一个时隙414,用作进行时隙分配所用的组通信控制信道。
第一空闲时隙组406从基站控制器304的输出门304传送到第一交叉连接单元308的门314。门314中帧401的第一时隙415用于传送链路管理信息。下一时隙416包括第一空闲时隙组。该组的最后一个时隙418充当通信控制信道。该组在帧中的时隙位置可以随不同门而变化。
第二空闲时隙组412从基站控制器304的输出门304传送到第四交叉连接单元330的门332。门332中帧402的第一时隙420用于传送链路管理信息。下一时隙422包括第一空闲时隙组。该组的最后一个时隙424充当通信控制信道。
还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所示的空闲时隙组划分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实际情况下,自然可以有多个组,它们传送到交叉连接单元的方式可以不同于上述方式,例如,多个组可以传送到同一交叉连接单元。
接着,在图5的步骤506中,无线系统中安装了新的网元,并连接到已有的传输网络。如果需要安装在系统中的基站直接连接到不支持成组处理时隙的交叉连接单元,例如图4例子中的交叉连接单元312,基站336连接到该交叉连接单元312的门322,交叉连接单元门必须手工激活,才能使基站336通过传输线338接收2Mbit/s帧。
在该步骤中,需要安装的网元通过电信连接物理上连接到系统。如果需要,必须构造所需的电信连接。在物理安装过程中,必须将网元标识信息馈送到网元中,以区分基站控制器所控制的每个基站。
接着,图5的步骤508中建立新网元和基站控制器之间的连接。这些连接自动建立,网元安装人员只需打开安装的元件,而不需要完成其它过程。在物理安装之后,新网元搜索通过电信连接接收的组通信控制信道帧,利用所发现的通信控制信道识别空闲组,如同PCT专利申请PCT/FI99/00351所描述的那样。
在发现通信控制信道,并且基站控制器接受该网元时,连接建立在基站控制器控制下继续。基站从通信控制信道所指示的空闲时隙组中分配必要数量的时隙用于网元和基站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并将相关信息发送给网元。在连接的两端,以及可能位于传输路径上的交叉连接单元中,这些时隙都被标记为已分配。
这样,在图5的步骤508中建立了网元和基站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处理继续到步骤510,其中配置网元。配置仍由基站控制器控制。如果需要,基站控制器将软件下载到网元。基站控制器还将必要的无线网络参数下载到网元中。接着,基站控制器测试网元硬件的操作和分配的时隙。
在步骤512中,记录网元配置。如果网元通过了基站控制器所进行的测试,则将其通知给网元安装人员。基站控制器将新网元及分配给它的时隙通知给网管系统。现在可以使用该网元。
差错的预防可以如下进行:首先以临时交叉连接的形式连接基站所需的容量,在测试该连接工作正常,得到保证之后,将该交叉连接变为永久交叉连接。需要注意,上述过程只是一个例子。上述功能中,一些功能的执行次序可以有所变化。
图6的相关部件示出了无线系统的基站控制器、交叉连接单元和基站的结构的例子。基站控制器302包括控制单元。基站控制器还包括传输设备602,利用它将604连接到交叉连接单元308。交叉连接单元308一般包括控制单元606和传输设备608,利用它将610连接到基站316。基站316一般包括传输设备612,控制单元614和射频部件616,利用它将所需信号通过天线618传送到移动话机。控制单元600、606和614一般由通用处理器、信号处理器或存储器元件实现。
基站及基站控制器中本发明方法所需过程最好通过使用存储在控制处理器中的命令的软件实现。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无线系统的基站控制器、交叉连接单元和基站自然还包括图6所示部件之外的其它部件,但因为它们与本发明的解释无关,所以图6中未将其示出。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这种方案显然并不局限于图3所示的传输拓扑。图7A和7B进一步说明了传输拓扑的例子。在图7A中,系统包括连接到基站700的基站控制器302,基站700则连接到基站702和交叉连接单元704。交叉连接单元704连接到基站706和708。
在图7B中,系统包括连接到交叉连接单元710的基站控制器302。交叉连接单元710连接到第二交叉连接单元712,第二交叉连接单元710连接到基站714。该图还说明了环形连接718,它确保了网元和基站控制器之间的连接。
网元一般包括ASIC(应用特定集成电路),用于完成需要很快执行的操作,以及控制ASIC的软件。网元中的软件可以例如划分成应用SW和管理SW。应用SW是完成任务以实现某些所需功能的软件。管理SW是网元的某类管理系统接口,它是中心网管系统或者本地网元管理软件。网元管理软件一般位于便携式计算机,后者可以插入网元的通信端口。管理SW还可以提供一些必需的功能。
下面给出自动上载传输网络电路拓扑的方法。传输网络拓扑自动上载到网络管理系统300,后者呈现、监视或维护拓扑。传输网络拓扑可以理解为传输网络选路元件或者交叉连接点312之间的一组逻辑或物理连接310、338,前述连接点说明了逻辑操作和到特定网元336的路由。
正在构造或者改变的传输网络需要在交叉连接电路选路、电路状态和逻辑电路端到端配置方面作连续改动。监控传输网络的网管系统300应当在各种情况下都呈现最新情况。因为时延、网络中的链路或电路缺失,在构造阶段网管系统300面临着不一致的情况。为了防止信息丢失或者阻塞网管系统300的接口,上载自动进行。
此外,网元的物理拓扑,即哪些网元连接到哪些网元,以及哪些PCM端口连接到哪些PCM端口,通常都是手工输入到网管系统300的数据库。即使自动实现从网元308、312、318、330的交叉连接设置上载,如果物理端口连接出错,或者安装人员所报告的连接不正确,那么该信息在网络层也是没有意义的。
在这种环境下,传输网络交叉连接单元308、312、318、330包含实现电路组和上述交叉连接单元的自动配置的智能。交叉连接单元还有完成不同任务的其它活跃应用,它们保留、改动或者更新特定传输单元的状态。
因为位于每个传输单元的应用软件在完成它的任务,它会向传输单元的管理软件指示它的任务完成,将电路标签标记为改动,通知其它应用,给出被改变的每个交叉连接电路的中间状态。这种指示通过发送自动配置改变通知来实现。该信息可以仅在特定网元中自动维护、存储和检查,每个网元是网管系统300的主信息源。配置数据存储在该单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因此,中心网管系统300可以将每个元件中的拓扑信息和交叉连接状态更新为最为一致的信息。
各种没有改变的情况不会自动通知网管系统300,这只有在网管系统300的管理软件需要该传输单元,同一传输网络的一部分,或者所述操作下传输网络的完全划分的完全、部分或者特定更新时才会发生。
完成所述改变配置的方法基于以下的传输电路的命名传统,即在传输网络中配置交叉连接的方法。该方法使得可以利用电路类型标记,例如优先级、标签以及生成电路的应用。
主要思想是将传输单元的管理软件中的电路标记为“改变”和“存档”,或者以其它预定方式标记,将该信息传送给网元中执行的所有应用。这随后又触发了状态更新处理,后者将改变的电路信息传送给中心传输网管系统300。这样,我们避免了网元308、312、318、330和网管系统300之间的不必要的信令。
如果使用网管系统300或者任何一种中心系统来存储网络拓扑信息,上载电路,不管这与所有电路都相关,还是只与一部分电路相关,它都将它们标记成已读。这通过取消与每个电路相关联的改变标记来实现。当另一客户,例如本地管理工具或者自动配置进程读取改变时,不清除改变标记。只有中心网管系统300才能清除标记。通过这种方式,网管系统300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最新的信息。如果情况并非如此,则本地读取电路信息会导致网管系统300的信息丢失。
上述方法用于确保网元中电路的精确上载,但却不能确保网管系统300中物理拓扑信息是正确的。这可以利用经过传输媒质的LAN(局域网)连接来确保,如同PCT专利申请PCT/FI99/00353所述那样。交叉连接单元与其它交叉连接单元之间通过每个设备的物理端口建立通信链路。当两个网元之间建立新的物理连接时,它们的处理器通过端口相互通信,共享标识信息和端口信息。因此,每个网元可以将其自身的每一端口与相邻网元的名字和连接端口关联起来。利用到网元的网管连接,网管系统300可以上载其端口特定的连接信息。利用该信息,网管系统300可以自动将新网元安装在正确的物理位置,并能确保物理层上网络的实际连接。
从这类分布配置改变监控方法获得的好处是,能够使网元和网管系统300之间的控制链路上的阻塞或过载最小,优化将正确的改变信息交付给其操作需要该信息的应用的响应时间。
此外,减少了完成端到端管理的总时间,这使得系统数据的自动更新成为可能。这意味着传输网络的拓扑得以快速更新,自动使网络构造时间、集成和起用时间减少到目前所需时间的一小部分,在目前情况下,尚没有拓扑和配置监控的自动机制。
此外,可以比较确定地获知网络的物理拓扑,而不会产生人工描述网管系统300中心中不同网元之间的物理连接可能引入的差错。
下面给出传输网中配置交叉连接的一种方法。描述了物理和应用独立的一种方案,用于交付电信或数据网中传输电路和交叉连接的信息,其中传输媒质对应用透明。本发明集中在电路组层次或传输媒质端终端层次,其中配置和维护每个电路的标识、其类型和使用,以及连接类型和目的地。这使得传输设备和管理系统能够跟踪这种网络的当前配置。
更新配置和拓扑的需求要求有一种可靠管理传输单元之间的物理或逻辑路由的方法。网络拓扑的呈现按照现有技术基于从网元中人工收集所需的信息,这是一项劳动相当集中的工作。现有技术中已知的其它方案是将网络规划信息集中插入网管系统300,问题在于,因为物理网络上发生的变化,网络规划信息通常不是最新的信息。
传输网络由携带净荷业务量的物理媒质、互连点或交叉连接点组成,互连点或交叉连接点用于将净荷业务量切换到所需目的地和电路组中对应的交叉表。得到基于电路的交叉连接的呈现和配置方案。
下面引入电路命名传统和类型标记。下表1给出了电路组的一个端口。端口314、320、322、332中可用的容量在不同应用之间划分。从业务量路由选择角度来看,出于不同目的的这种容量占用对所有应用都会以相同方式发生。
为不同的电路组分配类型标记:应用类型、优先级和标签。属于特定应用的每个电路属于同一电路类。为特定应用占用每个时间容量,必须给生成的电路指定标签。该标签以后可以用于表示电路。注意,在自动配置情况下,我们拥有的不是一个真正的电路,因为电路的另一端开始时什么都没有。为确保自动配置能够正常实现,必须预留容量。
为每个电路类指定优先级。优先级意味着需要改变电路的用户接入或应用级别。有4个优先级级别,1最高。以优先级减小的顺序,它们是控制、净荷、自动配置和只读。下图给出了电路类,它们的优先级以及指派给它们的电路标签。
类别标记自动应用于每个网元,电路组和交叉连接单元。
应用/电路类 优先级 标签
净荷 2 公司1200k 公司21M
空闲
自动配置 3 NokiaA
空闲
控制 1 Q1Ctrl
表1
有多种不同设备能够配置电路组。BSC是网元控制器,EM是本地网元管理工具,NSM是网管系统。它们工作在表2所示的不同优先级。
设备 优先级
BSC 2
EM 可选
NMS
表2
使用电路组的应用扫描标记的电路和交叉连接。应用是基站控制器302、基站336传输单元、交叉连接单元312的传输单元、通过BCF(基站控制功能)和TRX(收发信机)功能配置的微蜂窝基站的传输卡、网管系统300控制的网元中执行的主动或被动软件,或者用户控制的本地管理软件。应用读取标签、交叉连接信息和电路配置来检查电路的状态。这使得以下配置行为得以执行:
-网元状态信息检查
-网元连接更新
-电路状态信息
-电路更新信息
-网管信息互换
主动应用遵从优先级方案。按照分配给每个电路的优先级的要求,在应用中处理特定电路组的标记和占用部分,从而配置管理或者本地管理中的改变操作接收工作次序。这防止了独立的传输设备或者网管软件在自动配置阶段,或者本地配置阶段出现相互抵触的行为。然后,同步以下行为并为其指定优先级:
-网元状态上载
-自动配置处理
-网络配置处理
-本地管理工具处理
因为应用被指定优先级,所以自动处理具有正确的功能,它们所生成的信息是一致的。
应用使用连接或电路标签。在建立的连接按照其最终的使用指定标签,生成应用或者管理系统时,电路组信息更新在应用层次上实现,甚至在交叉连接层次实现。该方法可以在传输总线结构、厂商特定的Q1E结构或者在不同传输媒质中交付多时隙电路组的任何设备上实现,前述传输媒质包括ITU(国际电信联盟)指定的E1、T1链路、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HDSL(高速数字用户线)或ATM(异步传递模式)类型传输系统。
下面给出优化传输网络传输容量的一种方法。电路层次传输网络的优化是一项复杂的任务,用以生成平滑打包的非散射传输电路组。经过优化才能从电路组中消除空闲时隙,使得最大的可能容量能够装入传输网络的信道,后者可以表示为例如2Mbit/s或1.5Mbit/s E1/T1信道,HDSL、ATM、ISDN或任何其它时分传输媒质信道类型。
传输网络优化的另一原因是将净荷业务量打包成多个不同的传输信道,从而得到更好的每传送比特的成本优化。为了使得这种打包类型可行,我们还需要在较高的网络层次上自动化电路组的优化。
让自动优化应用软件通过某种机制分析逻辑电路连接,可以得到传输链路片断306、310、338的信息,前面将上述机制描述成上载传输网络拓扑的方法。本方法描述了这种机制,它使得本地网元容量的使用不仅能报告电路组内交叉连接层次上的逻辑配置,还能通过以下机制报告物理连接:向管理系统报告从网元的进入和输出端口发出的物理端对端连接。这是本方法自动化优化处理的基础。
首先,完成传输和无线网络的规划。然后,将自配置或者自动配置传输网络的主要数据传送给基站控制器302和网管系统300。因此,通过分配传输容量给网元,可以自动生成网元和基站控制器302或者传送网络之间的透明传输网。
在使用特定分配方法将传输网传送连接的时隙指派给净荷业务量之后需要进行优化。随着新的分配的增加,需要进行划分。该方法可以在实现或修改网络时手工或自动分配完成。这里传输连接是指众所周知的2Mbit/s或者其它基于时隙的传输方法中的时隙。
一种分析电路组逻辑配置的片断的自动优化算法采用了用于配置传输网中交叉连接的以上方法中描述的标签指定和物理传输电路的基于应用的命名。命名和电路连接配置报告存储在本地网元的管理单元或者最近网络层网元中,后者存储了端口层子电路拓扑和物理连接。
优化在片断划分增加到电路、电路组或者一组电路组的总容量的特定百分比时进行。因此,每个应用所需的容量或者净荷业务量可以组织成一个应用名之下的大量传输电路。
在自动交叉连接情况下,如果相邻网元请求交叉连接以例如交付自动配置容量,则电路默认情况下总是以尽可能减少片断的方式连接。这可以如下实现:总是连接开始于第一空闲时隙的电路,这样使得整个容量的空闲部分尽可能的大。
通过以上方法实现的是,自动或手工分配的电路或电路组之间剩余的空闲容量最小。当传输网本身经过操作使用的不同阶段而演进,容量需求和使用的容量随时间变化。
这样,即使在进行自动分配时,网络使用也不总是优化的。特定部分的逻辑或物理连接被紧密地打包,但不时地分散使得提供的容量的使用被划分成片断。该方法可以用于使得传输媒质的可用大小达到最大。
注意以下这点相当重要:自动优化应用不需要位于中心位置,例如网管系统300。它也可以位于网元本身。如果运营商允许这种机制,即如果打开这种特性,则网元本身可以赞同将它们之间的链路持续‘去片断化’。这会引起业务量的轻微中断,所以它必须是一个可选特性。优化的自动模式通过处理器对处理器之间经过传输媒质的通信连接来选通,这在PCT专利申请PCT/FI99/00353中描述。当前的方法不局限于在任一特定传输媒质中使用。在表3中,给出了一个基站中优化容量使用的两个例子:第一个是收发信机TRX1通过第一2Mbit/s传输线接收所需的传输容量(以时隙TS表示),第二收发信机TRX2通过第二2Mbit/s传输线接收所需的容量。
TRX  TS    BITS 1-2  BITS 3-4  BITS 5-6  BITS 7-8
 TRX1TRX2  29 TCH1/1-230 TCH5/9-1031 64K OMTRXSIG1  TCH1/1-22  TCH5/9-103  64K OMTRXSIG  TCH2/3-4TCH6/11-12TCH2/3-4TCH6/11-12  TCH3/5-6TCH7/13-14TCH3/5-6TCH7/13-14  TCH4/7-8TCH8/15-16TCH4/7-8TCH8/15-16
表3尽管以上结合附图的例子描述了本发明,但显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可以在后附权利要求书所公开的创新思想范围内以多种方式予以改进。

Claims (14)

1.一种无线系统交叉连接的配置方法,该无线系统包括网元(316、324、326、328、334、336),这些网元通过由传输电路实现的传输网络可操作地互连,网元间的信息在划分成多个时隙的帧中传送,无线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网元间的至少一个交叉连接单元,用于实现建立传输电路所需的交叉连接,其特征在于,在配置交叉连接时,为传输电路分配分类标记,分类标记包括确定实现配置的软件类型的应用类型,确定完成配置的次序的优先级,以及确定传输电路名的标签,由应用类型确定的软件以优先级所定义的次序进一步配置指定标签的交叉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当在传输网络中占用容量时,都为生成的传输电路指定标签。
3.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类标记的优先级以逐渐减小的次序,包括控制和/或净荷和/或自动配置和/或只读。
4.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类标记自动应用于每个网元。
5.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配置交叉连接的软件包括本地网元管理软件和/或网管系统软件。
6.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交叉连接的软件如下检查电路状态:通过标识传输电路的传输电路标签,读取交叉连接信息和传输电路配置。
7.根据任一前述权利要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配置交叉连接的软件遵从优先级,从而能够同步以下行为并为其指定优先级:自动配置和/或网络配置和/或本地管理。
8.一种无线系统,包括网元(316、324、326、328、334、336),这些网元通过由传输电路实现的传输网络可操作地互连,网元间的信息在划分成多个时隙的帧中传送,无线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网元间的至少一个交叉连接单元,用于实现建立传输电路所需的交叉连接,其特征在于,无线系统包括实现以下功能的软件:在配置交叉连接时,为传输电路分配分类标记,分类标记包括确定实现配置的软件类型的应用类型,确定完成配置的次序的优先级,以及确定传输电路名的标签,无线系统还包括在应用类型确定的软件以优先级所定义的次序配置交叉连接时使用指定标签的交叉连接的软件。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每当在传输网络中占用容量时,都为生成的传输电路指定标签。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到9中任意一项的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分类标记的优先级以逐渐减小的次序,包括控制和/或净荷和/或自动配置和/或只读。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到10中任意一项的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分类标记自动应用于每个网元。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到11中任意一项的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可以配置交叉连接的软件包括本地网元管理软件和/或网管系统软件。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到12中任意一项的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配置交叉连接的软件如下检查电路状态:通过标识传输电路的传输电路标签,读取交叉连接信息和传输电路配置。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8到13中任意一项的无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可以配置交叉连接的软件遵从优先级,从而能够同步以下行为并为其指定优先级:自动配置和/或网络配置和/或本地管理。
CNB998019224A 1998-10-26 1999-10-26 无线系统交叉连接设备的配置方法及无线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899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I982321 1998-10-26
FI982321A FI982321A0 (fi) 1998-10-26 1998-10-26 Siirtoverkko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7757A true CN1287757A (zh) 2001-03-14
CN1148990C CN1148990C (zh) 2004-05-05

Family

ID=8552783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801921.6A Pending CN1287756A (zh) 1998-10-26 1999-10-26 网络传输拓扑的上载方法及无线系统
CNB9980192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48990C (zh) 1998-10-26 1999-10-26 无线系统交叉连接设备的配置方法及无线系统
CN99801923.2A Pending CN1308823A (zh) 1998-10-26 1999-10-26 无线系统交叉连接设备的配置方法及无线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801921.6A Pending CN1287756A (zh) 1998-10-26 1999-10-26 网络传输拓扑的上载方法及无线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801923.2A Pending CN1308823A (zh) 1998-10-26 1999-10-26 无线系统交叉连接设备的配置方法及无线系统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3) US6411809B1 (zh)
EP (3) EP1046313A1 (zh)
JP (3) JP2002529028A (zh)
CN (3) CN1287756A (zh)
AT (1) ATE305204T1 (zh)
AU (3) AU1049400A (zh)
DE (1) DE69927356T2 (zh)
ES (1) ES2247833T3 (zh)
FI (1) FI982321A0 (zh)
NO (3) NO20003320L (zh)
WO (3) WO2000025540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3892B (zh) * 2004-11-08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脉冲编码调制系统增量自动时隙配置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13133B2 (en) * 2001-12-21 2006-03-14 Intel Corporatio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that may permit one wireless network to communicate with another wireless networks and method therefor
FI982321A0 (fi) * 1998-10-26 1998-10-26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Siirtoverkko
US6751660B1 (en) 2000-05-31 2004-06-15 Cisco Technology, Inc.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s that receive cross connect and/or other circuit information from network elements
US6505123B1 (en) 2000-07-24 2003-01-07 Weatherbank, Inc. Interactive weather advisory system
GB2367721B (en) * 2000-10-06 2004-03-03 Motorola Inc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of management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376378A (en) 2001-06-04 2002-12-1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a network and a new network element
US7277400B2 (en) * 2002-03-06 2007-10-0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monitoring state of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nodes, and a corresponding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DE60315401T2 (de) * 2002-11-12 2008-04-17 Alcatel Lucent Schnelle Rekonfiguration von Netzelementen
US8676261B2 (en) * 2004-03-26 2014-03-18 Andrew Llc Base station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51017B (zh) * 2005-01-10 2011-03-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综合接入网插入定位时隙的方法
US20060161469A1 (en) 2005-01-14 2006-07-20 Weatherbank, Inc. Interactive advisory system
US8832121B2 (en) 2005-02-02 2014-09-09 Accuweather, Inc. Location-based data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CN100382527C (zh) * 2005-06-03 2008-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手工创建电路的系统及其方法
US8229467B2 (en) 2006-01-19 2012-07-24 Locator IP, L.P. Interactive advisory system
CN100428829C (zh) * 2006-08-25 2008-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站节点迁移方法及其系统
US8634814B2 (en) 2007-02-23 2014-01-21 Locator IP, L.P. Interactive advisory system for prioritizing content
JP4984162B2 (ja) * 2008-01-17 2012-07-25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監視制御方法および監視制御装置
CN101399704B (zh) * 2008-11-05 2011-05-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发现未开通上网功能但有需求用户的方法
EP2687038B1 (en) 2011-03-18 2015-08-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ndicating physical change in relation to an exterior of a network node module
CN103108336A (zh) * 2011-11-14 2013-05-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元许可资产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网元
EP3343815B1 (en) * 2016-12-29 2019-05-08 Xieon Networks S.à r.l. Method and system for assigning resources in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81679B1 (en) * 1993-03-19 2001-01-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anagement of packet transmission networks
FI108100B (fi) * 1993-06-23 2001-11-15 Nokia Networks Oy Tiedonsiirtomenetelmä ja tiedonsiirtojärjestelmä solukkoradioverkossa
JP2746283B2 (ja) * 1993-12-28 1998-05-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システム
DE69533831T2 (de) * 1994-05-05 2005-04-21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 Verfahren, system und gerät zur übertragungssteuerung
WO1996012369A1 (en) * 1994-10-12 1996-04-25 Motorola Inc. Method of allocating communication resource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FI945223A (fi) * 1994-11-07 1996-05-08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Solukkoradiojärjestelmä sekä tukiasema
US5533026A (en) * 1995-03-06 1996-07-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communications with a mobile terminal
JP3169541B2 (ja) * 1995-11-07 2001-05-28 富士通株式会社 同期通信システムのパス自動設定装置
US5974322A (en) * 1995-12-04 1999-10-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lacing a fixed-site transceiver into ser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6163544A (en) * 1995-12-08 2000-12-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auxiliary resources
GB2308779B (en) * 1995-12-28 1998-06-10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US5724509A (en) * 1996-04-22 1998-03-0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ing implementation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DE69636723T2 (de) * 1996-12-11 2007-09-20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A Delaware Corp., Palo Alto Verfahren zur Erkundung von zellularen Mobilfunknetzen und Gerät hierfür
FI104939B (fi) * 1997-04-23 2000-04-28 Nokia Networks Oy Merkinannon toteutus tietoliikenneverkossa
FI106601B (fi) * 1997-04-23 2001-02-28 Nokia Networks Oy Tiedonsiirto matkaviestinverkossa
US6134238A (en) * 1997-05-06 2000-10-17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Layered bandwidth management in ATM/SDH (SONET) networks
FI117736B (fi) * 1997-06-27 2007-01-31 Nokia Corp Ristikytkentäelementti ja tiedonsiirtoverkko
FI103451B1 (fi) * 1997-08-26 1999-06-30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Ristikytkentälaitteen osan kolmitilainen lähtö
SE519211C2 (sv) * 1997-10-14 2003-01-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Förfaranden för att initiera omkonfiguration av en cell avseende antalet signaleringskanaler i förhållande till antalet trafikkanaler
US6041228A (en) * 1997-10-27 2000-03-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Open `plug and play` O and M architecture for a radio base station
GB2331891B (en) * 1997-11-26 2002-08-28 Motorola Ltd Method of investigating and method of altering a topology of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FI106835B (fi) 1998-04-29 2001-04-12 Nokia Networks Oy Menetelmä tietoliikenneyhteyksien testaamiseksi radiojärjestelmässä ja radiojärjestelmä
FI106766B (fi) 1998-04-29 2001-03-30 Nokia Networks Oy Menetelmä verkkoelementtien kytkemiseksi radiojärjestelmään ja radiojärjestelmä
FI106767B (fi) 1998-04-29 2001-03-30 Nokia Networks Oy Menetelmä yhteyden luomiseksi verkkoelementtien välille radiojärjestelmässä ja radiojärjestelmä
JP3428902B2 (ja) * 1998-06-23 2003-07-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網管理方法、網管理設備および網接続装置
US6205122B1 (en) * 1998-07-21 2001-03-20 Mercury Interactive Corporation Automatic network topology analysis
FI982321A0 (fi) * 1998-10-26 1998-10-26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Siirtoverkko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3892B (zh) * 2004-11-08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脉冲编码调制系统增量自动时隙配置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2529027A (ja) 2002-09-03
ES2247833T3 (es) 2006-03-01
DE69927356T2 (de) 2006-06-22
NO20003320D0 (no) 2000-06-23
US6411809B1 (en) 2002-06-25
AU1049300A (en) 2000-05-15
DE69927356D1 (de) 2006-02-02
EP1046313A1 (en) 2000-10-25
CN1148990C (zh) 2004-05-05
WO2000025542A1 (en) 2000-05-04
JP2002529028A (ja) 2002-09-03
JP2002529029A (ja) 2002-09-03
US6801774B1 (en) 2004-10-05
NO20003319L (no) 2000-06-23
CN1308823A (zh) 2001-08-15
FI982321A0 (fi) 1998-10-26
NO20003318L (no) 2000-06-23
AU1049200A (en) 2000-05-15
WO2000025540A2 (en) 2000-05-04
CN1287756A (zh) 2001-03-14
US6366955B1 (en) 2002-04-02
NO20003319D0 (no) 2000-06-23
NO20003318D0 (no) 2000-06-23
EP1084585A2 (en) 2001-03-21
NO20003320L (no) 2000-06-23
ATE305204T1 (de) 2005-10-15
EP1048184B1 (en) 2005-09-21
WO2000025540A3 (en) 2001-01-18
WO2000025541A1 (en) 2000-05-04
EP1048184A1 (en) 2000-11-02
AU1049400A (en) 2000-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990C (zh) 无线系统交叉连接设备的配置方法及无线系统
FI108100B (fi) Tiedonsiirtomenetelmä ja tiedonsiirtojärjestelmä solukkoradioverkossa
CN101127556B (zh) 一种载波资源的动态调度方法
CN1689285A (zh) 话音和数据通信系统中的冗余
CN106416345A (zh) 共享相同的无线电接入网的各方之间的资源分配
CN104012066A (zh) 电信核心网的跨功能虚拟化
CN114303353A (zh) 云中的安全虚拟私人移动和ip网络
CN101651987B (zh) 级联基站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US6577878B1 (en)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f digit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JPH0936858A (ja) 情報転送方法及び情報転送装置
CN1167302C (zh) 将网络单元连接到无线电系统的方法以及无线电系统
US6574208B1 (en) Method of establishing connection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in a radio system
CN102611502A (zh) 环网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0359859C (zh) 一种无线接入网的传输网网管接入方法和装置
US1015386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radio access network
CN1174652C (zh) 无线系统中电信连接的启动测试方法以及无线系统
CN100525290C (zh) 支持多协议的e1板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01784115A (zh) 物理共享信道的重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Esa.H. Haakana

Inventor after: Esa.M. Metsala

Inventor before: Esa.H. Haakana

Inventor before: Mark.D. Sellin

Inventor before: Esa.M. Metsala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ESA H. HAAKANA; MARK D. SELLIN; ESA M. TO: ESA H. HAAKANA; ESA M.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NOKIA AND SIEMENS NETWORKS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OKIA NETWORKS OY

Effective date: 20080718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NOKIA NETWORKS O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NOKIA NETWORKS OY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NOKIA Corp.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NETWORKS O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718

Address after: Espoo, Finland

Patentee after: Nokia Siemens Networks Ltd.

Address before: Espoo, Finland

Patentee before: NOKIA Corp.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