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7288A - 制造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造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7288A
CN1287288A CN00109768A CN00109768A CN1287288A CN 1287288 A CN1287288 A CN 1287288A CN 00109768 A CN00109768 A CN 00109768A CN 00109768 A CN00109768 A CN 00109768A CN 1287288 A CN1287288 A CN 12872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inuous element
instantaneous imaging
sheets
imaging film
fil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09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80309C (zh
Inventor
清水诚
片冈英明
田中弘彰
椎野龙雄
神原隆之
菊池寿
清水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118971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1022039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87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7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030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030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48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 G03B17/5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with both developing and finish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26Holders for containing light sensitive material and adapted to be inserted within the camera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48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 G03B17/5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with both developing and finishing apparatus
    • G03B17/52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 with both developing and finishing apparatus of the Land ty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C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PHOTOGRAPHIC PROCESSES, e.g. CINE, X-RAY, COLOUR, STEREO-PHOTOGRAPHIC PROCESSES; AUXILIARY PROCESSES IN PHOTOGRAPHY
    • G03C8/00Diffusion transfer processes or agents therefor; Photosensitive materials for such processes
    • G03C8/42Structural details
    • G03C8/44Integral units, i.e. the image-forming section not being separated from the image-receiving s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2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 means with cutting, punching, piercing, severing or tearing
    • Y10T156/1317Means feeding plural workpieces to be joined
    • Y10T156/1343Cutting indefinite length web after assembly with discrete artic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meras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es (AREA)
  • Silver Salt Photography Or Processing Solution Therefor (AREA)
  • Photographic Processing Devices Using Wet Methods (AREA)

Abstract

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0,58,68)被彼此分层连接之后,按预定长度,对它们进行切割,因此,生产出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在一个堆垛站(80),一定数量的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被堆垛,在包装站(84),被自动安置在一个软片暗包(82)内。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的整个制造过程是自动的和有效的。

Description

制造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涉及制造一种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方法和设备。
随着一步瞬时成像照相机的普及,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被大量生产。一种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包括一个遮幅片,所述遮幅片具有一个成像框、用于在它的中心确定图象尺寸;一个具有感光层的感光片,所述感光层被涂覆在一个透明的或不透明的支承层上;一个透明片,用于在它自身和感光片之间扩散显影液;一对被安置在感光片和透明片之间的轨条或定距条,用于在上述两个片之间确定一个间隙,用作显影液的通道。一种用于存储显影液的容器或囊和一个回收件被附着于遮幅片的成像框的两个相对的边缘上,所述回收件用于存储多余的显影液。
众所周知,现在有多种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例如,根据一种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感光片被连接到遮幅片的上表面,透明片被安置在感光片的上表面,轨条被设置在透明片和感光片之间,囊和回收件被设置在遮幅片的边缘上,被叠加在透明片上,与轨条垂直。根据另一种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按照一个给定的顺序,感光片和透明片被叠加在遮幅片上,轨条被连接以便从感光层延伸到透明层,囊和回收件被设置在遮幅片上,与轨条垂直。
已经提出多种用于制造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工艺,例如,日本专利文献JP62-55772介绍了一种用于制造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工艺,根据所介绍的工艺,如图11所示,使用连接装置3,将片1、2彼此连接,所述片1、2,一个是感光片,另一个是透明片,轨条薄片4被切成轨条5,被热密封在片2上,轨条5比片1宽,横向跨过片1。
使用切断机6,沿轨条5的中心线,将连接在一起的片1、2切断,使用热密封机,将已被切断的片1、2粘在遮幅片8上。在一个外围边缘连接站9,围绕着由遮幅片8所限定的成像区域,将片2的整个边缘结合在遮幅片8上。在一个连接站10,一个显影液囊11和一个回收件12被安置在遮幅片8上两个相反的边缘上,在随后的叠加站13,将显影液囊11和回收件12叠加在遮幅片8上。在一个密封站14,将整个组件密封,在切断站15,对遮幅片8进行切断,因此,生产出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
常规装置要求工人将所制造的一定数量的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放在一个盒子内。为了阻止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被外部光线辐射,工人需要将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安置在一个没有光线的腔室内。因此,包装工序一直是繁重的和耗时的。因此,被制造出的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包装工序被认为是笨重的,不能有效地执行整个制造工艺。
在热密封过程中,片1、2和遮幅片8经历温度和湿度的变换,特别是感光片对湿度很敏感,在制造过程中,趋向于收缩。当片1、2收缩时,在遮幅片8的送进方向,与片1、2相连的遮幅片8产生位移,因此,很难将囊11和回收件12准确地定位在遮幅片8上,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趋向于在不同的位置被切断。因此,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
根据上述通用的方法,将囊11和回收件12安置在遮幅片8的两个相反的边缘后,通过热密封的方法,将它们与遮幅片8结合在一起。因此,连接囊11和回收件12是耗时的,因此,不能更有效地制造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
在上述制造方法中,每一工步的节拍时间,特别是那些要求热粘接工步所耗用的时间相对较长。由于在热粘接之节拍时间的基础上,确定工步的节拍时间,在整个生产工序过程中,出现不希望的不工作的时间,因此,不能更有效地制造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
在已连接的片1、2沿轨条5的中心线被切割之后,将片1、2结合在遮幅片8上。因此,需要一种将已被切割的片1、2在遮幅片8上准确地定位的结构。定位结构使整个装置和工艺更复杂,使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生产成本变得高昂。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地和高效地生产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方法和设备,所述生产是指从制造到包装。
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方法和设备,通过控制连续的元件的送进,能够轻易地和准确地对所述连续的元件进行定位。
本发明的一个初步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方法和设备,通过有效地将一个显影液容器和一个多余显影液回收件安置在连续的元件之成像框上,加速了制造工序。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方法和设备,使用简化的工序和装置,有效地和经济地制造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
通过下文结合附图所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所进行的详尽的描述,本发明上述和别的目的、特性和优点将变得清楚。
图1是一个剖视透视图,显示了使用符合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制造方法所生产的瞬时成像胶片单元;
图2是一个透视图,显示了瞬时成像胶片单元;
图3是一个前视图,显示了瞬时成像胶片单元;
图4是一个透视图,简略地显示了符合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制造方法;
图5是一个侧视图,简略地显示了执行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的装置;
图6是一个侧视图,部分是程序块形式,显示了图5所示的装置,它包括一个控制装置;
图7是一个流程图,显示了符合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操作顺序;
图8是一个透视图,简略地显示了符合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制造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方法;
图9是一个侧视图,简略地显示了执行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方法的装置;
图10是一个侧视图,部分是程序块形式,显示了图9所示的装置,它包括一个控制装置;
图11是一个侧视图,简略地显示了现有技术的制造装置。
图1是一个剖视透视图,显示了使用符合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制造方法所生产的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图2是一个透视图,显示了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
如图1和图2所示,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包括一个具有成像框22的遮幅片24、一个具有图象接收层和感光层的感光片30、一对定距条32和一个透明的覆盖片36,所述定距条32被附着于感光片30具有感光层的那侧,所述透明的覆盖片36被叠加在定距条上,所述透明片36具有一个暴露的表面34。
在遮幅片24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反端,具有一对折线(变薄的区域)38a,38b,所述长度方向是指遮幅片的延伸方向,也就是箭头A所示的方向。一个囊或容器40和一个回收件42被安置在所述折线38a,38b的外侧,所述容器40用于存储显影液,所述回收件42用于储存多余的显影液。一个下片44被附着于遮幅片24上,位于折线38a的内侧。
当感光片30、定距条32和覆盖片36被叠加和附着于遮幅片24上之后,将下片44连接在遮幅片24上,沿折线38a,38b,将遮幅片24的两端折回,并连接到覆盖片36上。因此,制成了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具有一个空气通道45,所述空气通道45位于遮幅片24上接近回收件42的折叠区域。
遮幅片24由彩色的聚乙烯对苯二酸盐(PET)制成,在它的一个表面上,具有热密封粘合层46。每个定距条32包括一个透明的或彩色的PET层、一个光线屏蔽层和一个热密封粘合层,所述光线屏蔽层在所述的透明或彩色层的表面上,所述热密封粘合层位于定距条32的两个相反的表面上。
如图3所示,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的外围尺寸为H1,H2,基本上等于ID卡的尺寸,所述ID卡符合ISO 7810或JIS X6301标准。横向上的尺寸H1一般为54mm,纵向尺寸H2一般为85.6mm。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具有四个倒角48。
在横向上,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具有预定的装配精度。根据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上的成像框,从标准线0、0’到回收件42的侧边的距离X1、X1’,从标准线0、0’到囊40的侧边的距离X2、X2’,从标准线0、0’到定距条32的内侧边的距离X3、X3’和从标准线0、0’到瞬时成像胶片20外侧边的距离X4、X4’,确定装配精度,所述标准线0、0’通过成像框22的两个相反侧边。距离X1、X1’的精度在±0.5mm范围内,距离X2、X2’的精度范围为±0.3mm,距离X3、X3’的精度范围为±0.5mm,距离X4、X4’的精度范围为±0.5mm。
图4简略显示了符合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制造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的制造方法。沿箭头X所示的方向,第一连续的元件50被送进,一次送进两个步距,使用元件50制成所述遮幅片24,箭头X所示方向垂直于遮幅片24的纵向,也就是箭头A所示的方向。一个折线成形站52被安置在上游,所述上游是相对于元件50的送进方向(下文被称作进料方向)而言。折线站52具有一对加热的钢零件51a,51b,用于在第一连续元件50的相反的侧边缘上生成折线38a,38b。
在折线站52的下游,安置有一个回收件连接站54,当第一连续元件50停止运动时,用于将两个回收件42基本上同时附着于第一连续元件50的一个侧边缘上;一个痕迹成形站55a,用于在第一连续元件50上形成一个通道状的痕迹53,所述痕迹53被用作两个成像框22之间的位置标记;一个气孔成形站55b,用于形成一个凹槽,也就是一个变形区45a,在进行显影时,所述凹槽45a将变成空气通道45;一个囊连接站56,当第一连续元件50停止运动时,用于将两个囊40基本上同时附着于第一连续元件50的另一个侧边缘上;一个痕迹检测站57a,用于检测痕迹53的位置;一个冲压站59,当第一连续元件50停止运动时,基本上同时在第一连续元件50上形成两个成像框22。
一个第一连接站62被安置在冲压站59的下游,用于将第二连续的元件58和一种连续的带材60连接在第一连续元件50上,所述元件58将成为感光片30,所述带材60将变成下片44。一个第一热粘站64被安置在第一连接站62的下游,用于将第二连续元件58和带材60热粘在第一连续元件50上的二个成像框22上。
一个第二热粘站66被安置在第一热粘站64的下游,用于将两个轨条65临时粘在成像框22的相反侧,轨条65的宽度是定距条32宽度的两倍。在轨条65的两个表面上涂覆有热密封粘剂。一个第二连接站70被安置在第二热粘站66的下游,用于连接第三种连续元件68,所述元件68将变成覆盖片36。一个第三热粘站72被安置在第二连接站70的下游,通过轨条65将第三种连续元件68连接在第二连续元件58上。
在第三热粘站72的下游安置着一个折叠站74和第四热粘站76,折叠站74用于折叠第一连续元件50的两个相反的侧边缘,以卷绕回收件42和囊40,在两个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上,第四热粘站76用于整体地热粘第一连续元件50上的已折叠的边缘。一个切断站或倒角站78被安置在第四热粘站76的下游,用于在两个相邻的轨条65的中间连续地对组件进行切除和倒角,因此,一次将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分割开。
一个堆垛站80被安置在切断站78的下游,自动地将瞬时成像胶片20堆垛到一个预定的数量,例如10个,一个包装站84,对被堆垛的瞬时成像胶片20换向,自动地将瞬时成像胶片20包在一个胶片盒82内。
在第一实施例中,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的长度,也就是外尺寸H1被当作一个基本步距,用于装配线的送进,所述长度方向垂直于箭头A所示的纵向。从最上游工序到第四热粘站76,装置按多个步距送进,也就是一次两个步距,因此,确保能够增加一停止时间,能够以高速生产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在切断站78,装置一次送进一个步距,用于倒角。
图5和图6简略地显示了执行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的制造装置90。
如图5和图6所示,制造装置90包括一个明亮的腔室92和一个黑暗的腔室94,具有一个遮幅片材料供给源96,用于将第一连续元件50展开。折线成形站52、回收件连接站54、痕迹成形站55a、气孔成形站55b和囊连接站56被安置在遮幅片材料供给源96的下游。
如图4所示,回收件连接站54有两个回收件辊42a、42b,用于展开卷,使用回收件切割机(图中未示),按预定尺寸切割,因此,制造出两个回收件42。将两列囊40提供给囊连接站56,一次将两个囊安置在第一连续元件50上。痕迹成形站55a被安置在回收件连接站54和囊连接站56之间,具有一个痕迹冲头98(看图5,图6),用于在第一连续元件50上形成一个通道状的痕迹53。气孔成形站55b与痕迹成形站55a位于同一位置,它具有一个压机(图中未示),用于在第一连续元件50的边缘的中间,形成一个凹槽,所述边缘接近被连接的回收件。
在折线成形站52和回收件连接站54之间,安置一个第一松弛弯曲部分100,当第一连续元件50由一个连续送进模式变成步距送进模式时,用于消除在第一连续元件50上的张力的影响。一个功能与第一松弛弯曲部分100相同的第二松弛弯曲部分102被安置在囊连接站56和痕迹检测站57a之间。一个控制筒106被安置在第二松弛弯曲部分102的上游,它被用作第一送进设施,控制第一连续元件56的送进,从第一松弛弯曲部分100到囊连接站56,一次前进预定的步距。
从明亮腔室92的两侧,黑暗腔室94在明亮腔室92的上方延伸。一个光线屏蔽机构108被安置在第二松弛弯曲部分102的下游,用于屏蔽黑暗腔室94,使它不受光线的照射。光线屏蔽机构108具有一个光线屏蔽盒110,一对支承辊112a、112b和一个压辊114,支承辊112a、112b被安置在光线屏蔽盒110内,用于支承第一连续元件50的下表面,压辊114被安置在两个支承辊112a、112b之间,向下压住第一连续元件50的上表面,使第一连续元件50弯曲,痕迹检测站57a被安置在光线屏蔽机构108的下游,紧靠着机构108,有一个CCD摄象机116a,用于检测痕迹53。
一个感光元件供给源118被安置在明亮腔室92的上游,用于展开第二连续元件58。来自感光元件供给源118的第二连续元件58在第一连续元件供给源96的上方运动,到达第一连接站62。一个下片供给源120被安置在第一连接站62的上方,用于提供连续元件60。一个供给轨条的设施122被安置在下片供给源120的下游,用于向第二热粘站66提供轨条65。一个覆盖片供给源124被安置在供给轨条的设施122的下游,用于向第二连接站70提供第三连续元件68。
折叠站74具有一个成型工具126,用于将第一连续元件50的两个相反的侧边向内弯折。第一~第三热粘站64、66、72各自有两套热粘接零件128、130、132,在送进方向上,它们的位置是可以调整的。第四热粘站76具有一个板形密封零件134,它可以沿送进方向移动。一个第二送进设施136被安置在板形密封零件134的下游,用于驱动生产线在第二弯曲部分102到第四热粘站76之间一次移动两个步距。
第二送进设施136包括一个主送进辊138,根据痕迹检测站57a所检测到的痕迹53的位置,改变送进步距的间隔。切断送进辊142被安置在主送进辊138的下游,第三松弛弯曲部分140位于两者之间。切断送进辊进行控制,使在切断站78进行切断时,生产线一次送进一个步距。
如图6所示,用于检测成像框22的框架检测站57b、57c分别被安置在第四热粘站76和切断站78的上游。分别紧靠着第四热粘站76和切断站78。框架检测站57b、57c各自有摄象机116b、116c。控制辊106、板形密封零件134、主送进辊138和切断送进辊142被分别配有伺服电机150、151、152、154,使用一个控制器162,通过各自的伺服电机驱动器156、157、158、160,对所有伺服电机进行同步控制。将来自摄象机116a~116c的成像信息供给控制器162,在制造装置90中,执行不同的控制操作。
结合图7所示符合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制造方法的操作顺序,下文将介绍制造装置90的操作。
使用控制器162对制造装置90的操作进行控制,在工步S1(图7所示),在遮幅片材料供应源96,展开第一连续元件50卷。在第一连续元件50的送进过程中,在工步S2,在折线成形站52,使用折线成形零件38a、38b,在连续元件50的两个侧边上形成折线,使用第一松弛弯曲部分100,松懈张力。然后,沿箭头X所示方向,第一连续元件50被控制辊106一次送进两个步距。
在第一松弛弯曲部分100和第二松弛弯曲部分102之间,第一连续元件50被送进一个预定的长度,也就是一次两个步距,顺序地通过回收件连接站54、痕迹成形站55a、气孔成形站55b和囊连接站56。在回收件连接站54,如图4所示,两个辊42a、42b进行开卷,并切割成具有相应宽度的回收件,在工步S3,当第一连续元件50停止运动时,将两个回收件42基本上同时附着于第一连续元件50的一个侧边上的相应的位置,所述位置彼此间隔一个预定的距离。
在工步S4,在痕迹成形站55a,在第一连续元件50上,在每隔一个成像框22的交界处,冲头98形成一个通道状的痕迹53,在气孔成形站55b,在被连接的回收件的中央位置的在侧边缘上,一个压机(图中未示)形成一个凹槽45a。在工步S5,在囊连接站56上,当第一连续元件50停止运动时,两个囊40被基本上同时附着于连续元件50的另一个侧边上的相应位置,所述位置彼此间隔一个预定的距离。使用一个热密封器(图中未示),将回收件42和囊40密封,所述热密封器被安置靠在第一连续元件50的下表面上。
在控制辊106的下游,沿箭头X所示方向,第一连续元件50被主送进辊138一次送进两个步距。从明亮腔室92,通过光线屏蔽机构108,第一连续元件50被送入黑暗腔室94。在光线屏蔽机构108上,第一连续元件50被支承辊112a、112b和压辊114弯曲,用于有效地屏蔽黑暗腔室94,使腔室92的光线不能进入腔室94。
随着第一连续元件50从光线屏蔽盒110进入黑暗腔室94,元件50被送到痕迹检测站57a,在此处,痕迹53被CCD摄象机116a所检测。根据CCD摄象机所俘获的图象信息,确定了痕迹53的位置。根据预设信息,控制器162加工所检测到的位置信息,通过伺服电机驱动器158,控制伺服电机152,调整主送进辊138在工步S7送进第一连续元件50的步距送进距离。
在工步S8中,在冲压站59,当第一连续元件50停止运动时,在第一连续元件50上,基本上同时形成两个成像框22。在第一连接站62,分别从感光元件供给源118和下片供给源120,将第二连续元件58和连续带材60开卷,并将它们连接到第一连续元件50上,在第一热粘站64,在工步S9,第二连续元件58和连续带材60被热粘接到第一连续元件50上的两个成像框的上方。
从轨条供给源122,将带状的轨条65开卷,并切成预定的长度。在工步S10,在第二热粘站66,被切下的轨条65被热粘接到第二连续元件58和连续带材60上。然后,在覆盖片供给源124上,将滚卷状的第三连续元件68开卷,在第三连接站70上将第三连续元件连接在第二连续元件58上。此后,在工步S11,在第三热粘站72,通过轨条65,将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8、68彼此热粘接在一起。
在折叠站74,沿折边38a、38b,成形工具126向内折弯第一连续元件50的两个相对的侧边,因此,在工步S12,包装回收件42和囊40。此后,在工步S13,在第四热粘站76,使用一个板形密封零件134,将被折弯的第一连续元件50热粘接。通过在框架检测站检测成像框,控制板形密封零件134的运动57b,以在一个相对于成像框22固定的位置密封被折弯的第一连续元件50的边缘。
通过第三松弛弯曲部分140,在主送进辊138的驱动下,由连接在一起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而形成的组件被传送到切断送进辊142,沿箭头X所示方向,一次一个步距地被送到切断站78,在工步S14,在制成四个倒角的同时,所述组件被切断,形成了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在工步S15,在堆垛站80,一定数量的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被堆垛。被堆垛的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被转送到包装站84,在工步S16,它们被换向,也就是被翻转,并被自动地安置在软片暗包82内。
在第一实施例中,如上所述,不同的元件,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0、58、68被装配在一起,加工成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一定数量的瞬时成像胶片单元被堆垛和并被安置在软片暗包82内。制造工序中的连续的工步都是自动操作。因此,工人不需要进行繁重和耗时的常规的体力劳动,人工将收集一定数量的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并将它们安置在一个软片暗包82内。因此,能够连续地和高效地包装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将它们安置在软片暗包82内。
当遮幅片24、感光片30和覆盖片36作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0、58、68被堆垛和结合在一起之后,它们被切断,制成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因此,在整体配置和控制上,制造装置90被简化,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的生产成本被有效地降低。
在第一实施例中,制造装置90具有至少一个松弛弯曲部分,具体地说,在送进区域的第二和第三松弛弯曲部分102、140被用来确定第一连续元件50的位置,以便有效地制造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加速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的制造过程。
具体地说,在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0、58、68中,由于在热粘接过程中所导致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使形成感光片30的第二连续元件58容易收缩。因此,当在第一热粘站64,将第二连续元件58结合到第一连续元件50上之后,直到第二连续元件58到达第二站78,第二连续元件58容易在很大程度上收缩。因此,在第二连续元件58收缩的影响下,结合有第二连续元件58的第一连续元件50可以沿箭头X所示方向错位。
如图3所示,根据不同的成像框22的尺寸,确定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的尺寸,因此,在制造装置90的不同的加工工步中,成像框22被用作定位标准。因此,受第二连续元件58收缩的影响,如果第一连续元件50在送进方向上发生错位,囊40、回收件42或定位件32相对于成像框22而改变位置,很可能使所制造的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不合格。具体地说,在制造装置90中,由于被结合的组件沿箭头X所示方向被送进的距离大,所述组件每次被送进一个步距或两个步距时所积聚的误差达到一个很大的数量,导致第一连续元件50错位。当制造装置中断操作时,第二连续元件收缩很大,第一连续元件50发生错位。
根据第一实施例,在送进区域,在第一连续元件50需要被定位的地方,安置第二松弛弯曲部分102,在第二松弛弯曲部分的上游,在控制辊106的恒定张力作用下,第一连续元件50每次被送进一个恒定的步距,在回收件42被连接到第一连续元件50的同时,在第一连续元件50上,形成痕迹53,囊40被连接到第一连续元件50上。
在第二松弛弯曲部分102的下游,在痕迹检测站57a,第一连续元件50上的痕迹53的位置被检测,根据所检测到的痕迹53的位置信息,控制主送进辊138的操作,控制第一连续元件50被送进的距离,例如距离变化量可以是10μm。因此,回收件42、囊40和轨条65能够以所期望的精度被连接在成像框22上,所以,能够有效地制造高质量的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
从冲压站59到第四热粘站76的距离相当大。因此,在每个步距的间隔期间,通过沿送进方向移动板形密封零件134,相对于成像框22,不同的零件能够被精确地热粘接。由于第二连续元件58收缩,在与箭头X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热粘零件128、130、132的位置可以被调整,以便在第一、第二和第三热粘站64、66、72执行操作。
在第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地说,在以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0、58、68的形式,将遮幅片24、感光片30和覆盖片36连接和结合在一起之后,它们被切断,形成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因此,不需要一种用于定位和结合片的、复杂的和昂贵的控制系统,所述定位和控制是指将感光片30和覆盖片36在第一连续元件50上定位和连接。因此,与普通的装置相比,制造装置90在整体上被简化,制造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的成本被有效地降低。
在第一实施例中,控制器162同步控制伺服电机152、154,每次两个步距地将结合的组件送向第四热粘站76,当在切断站78进行切断时,每次一个步距地送进。
更具体地说,在第一~第四热粘站64、66、72、76所需的步距时间相对长。通过设定距离,即结合的组件一次被送进多个步距,也就是两个步距,在这些热粘站上,热粘接操作被有效地执行。对于在切断站78进行的切断操作,结合的组件一次被送进一个步距,所以,在切断工步中,没有出现不工作的时间。因此,制造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的整个过程被有效地加快。
在第一实施例中,在第四热粘站76的上游,结合的组件一次被送进两个步距。然而,如果需要,在第四热粘站76的上游,结合的组件一次被送进三或四个步距。在回收件连接站54、囊连接站56或冲压站59,结合的组件一次可以被送进一个步距。同时被指出的是,通过至少在需要较长步距时间的热粘合工步中,被结合的组件可以一次送进多个步距,以使制造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的整个过程被轻易地加快。
在第一实施例中,当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在切断站78被切断时,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被倒角,出现四个倒角48。相反如果不倒角,当连续地被制造出的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在堆垛站80被堆垛或被送进时,由于被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上的尖角阻碍,上述的堆垛或送进被阻碍。
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的外轮廓尺寸基本上等于ID卡的尺寸,上述ID卡符合ISO 7810或JIS X6301标准。因此,不必使用一种特别的贮藏折叠器,用来贮藏外露的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但是,一种普通的卡片支架或类似物品可以被用来组织、存贮和保护外露的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
图8简略显示了符合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用于制造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的制造方法。图9和图10简略地显示了执行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所述制造方法的制造装置170。在制造装置170中,与制造装置90相同的零件使用相同的标记来表示,在下文中不再介绍。
在送进区域,制造装置170只有一个松弛弯曲部分172,用于对第一连续元件50进行定位。在松弛弯曲部分172的上游,在第一送进设施174中的主送进辊176的作用下,第一连续元件50一次被送进两个或多个步距。在松弛弯曲部分172的下游,在第二送进设施178中的切断送进辊180的作用下,第一连续元件50一次被送进一个或多个步距。
痕迹成形站55a和气孔成形站55b、回收件连接站54、囊连接站56和冲压站59被依次安置在折线成形站52的下游。
制造装置170的操作步骤与图7所示的制造装置90的操作步骤基本上相同。在操作中,从痕迹成形站55和气孔成形站55到第四热粘站76,在主送进辊176的作用下,第一连续元件50一次被送进预定数量的步距。此后,第一连续元件50一次被送进一个步距,例如,在切断送进辊178的作用下,在切断站78切下一个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时。
在堆垛站80,预定数量的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被堆垛,在包装站84被换向,并自动地安置在一个软片暗包82内。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上所述,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的制造和将一定数量的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安置在软片暗包内的包装操作都是被自动进行的。由于不需要工人在黑暗腔室94内人工包装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的整个制造过程可以被轻易地加速,并被高效地执行。因此,第二实施例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在制造装置170正常工作,但是并非处于一个异常状态时,例如系统关闭,由于第一连续元件50的收缩以一个平均波动方式变化,在送进方向上,成像框22和别的元件,也就是囊40和回收件42,发生相对位置波动。此时,根据相对位置波动的波动情况,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0、58、68的送进速率被主送进辊176的速率所控制。因此,成像框22和别的元件在送进方向的相对位置可以被适当地调整。
更具体地说,当第一连续元件50收缩时,位置波动被矫正,以预制的恒定步距送进第一连续元件50,因此,在最上游区域,也就是第一连续元件50需要被确定位置的区域,即从痕迹成形站55a和气孔成形站55b到回收件连接站54,从囊连接站56到冲压连接站59,控制第一连续元件50的送进。具体地说,痕迹检测站57a检测痕迹53的位置,根据所检测到的位置波动情况,通过主送进辊176控制送进速率,以预制步距送进第一连续元件50。随着第一连续元件50从痕迹成形站55a向下游顺序移动,第一连续元件50对恒定步距送进的控制的灵敏度下降。因此,将痕迹53被检测的位置设定在一个位置,在该位置,能够准确地检测所述被检测的位置的变化。用此方式,痕迹53和囊40、回收件42等的相对位置,也就是说,成像框22和囊40、回收件42的相对位置,成像框22和定距条32的相对位置,可以在一个所期望的准确的范围内被调整。
当被结合的组件热收缩和主送进辊176没有有效地夹持被结合的组件而导致堵塞或别的麻烦时,距第一、第二和第三热粘站64、66、72一定步距的板形密封零件134趋向于出现密封失败。为了克服解决这个缺陷,在框架检测站57b检测成像框22,控制板形密封零件134,使它沿箭头X所示方向移动,使成像框22和密封位置保持恒定的相对位置关系。换句话说,在成形工具126的上游,可以在结合的组件上形成一个松弛弯曲部分,用于控制被结合的组件的位置,所述成形工具126被连接在板形密封零件134的上游。然而,这导致被结合的组件需要被送进的距离增加。
在切断站78,一个单独的切断机构被使用,与板形密封零件134相同的理由,所述切断机构可以适应高速操作。所以,安置一个松弛弯曲部分172,并在切断送进辊180检测成像框22,以用于控制被结合的组件的定位和送进。
在装置被关机时,被结合的组件出现大的热收缩,特别是在通过第一~第三热粘站64、66、72时,在成像框和其它元件之间,容易出现较大的位置偏差,为了避免出现这个缺陷,当制造装置被启动时,在开始送进被结合的组件之前,控制主送进辊176,使组件返回,直到在痕迹检测站57a,检测发现,痕迹53的位置偏差为零为止。因此,即使装置被关机,成像框22和其它元件的位置可以被调整到所期望的精度范围。
在第二实施例中,由于仅使用一个松弛弯曲部分172,制造装置170被进一步简化,可以有效地制造出高质量的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感光片30被当作第二连续元件58。然而,感光片30也可被当作第三连续元件68。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的外轮廓尺寸与ID卡的尺寸基本上相同。然而,按照本发明,沿制造时的横向和纵向,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的横向尺寸H1为108mm,纵向尺寸H2为85.6mm。为了制造出这样的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在制造装置90和170中,被结合的组件的送进步距被设定为108mm。
使用符合本发明的制造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的方法和设备,在制造出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之后,一定数量的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被堆垛,并被自动装进一个软片暗包内。因此,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制造和包装都被自动地和高效地进行。由于不需要工人在黑暗腔室内人工包装瞬时成像胶片单元,整个过程可以被轻易地加速,制造更高效。
根据本发明,进一步地说,在送进区域,至少安置一个松弛弯曲部分,在制造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过程中,用以确定连续元件的位置,控制连续元件的送进。因此,不同的元件可以在所期望的位置,被准确地附着于连续元件上。在松弛弯曲部分前面和后面,连续元件被送进的步距数量可以被改变。因此,可以快速地和高效地制造高质量的瞬时成像胶片单元。
根据本发明,多个用于储存显影液的容器和多个用于回收多余显影液的回收件被同时附着于连续元件上,两者被安置在连续元件的成像框之相反的侧边上。因此,容器和回收件被有效地连接在连续元件上,因此,轻易地加速了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整个制造过程。
在符合本发明的制造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方法中,以叠加状态,将用于形成遮幅片的第一连续元件和用于形成上方两个片的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粘合在一起,按预定的长度被一起被切断,因此,制造出一个瞬时成像胶片单元。因此,使用一种简单的装置,可以自动地生产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制造成本被有效地降低了。
至少在粘合工步,第一至第三连续元件每次被送进多个步距,所以,由于步距时间不同所造成的不工作时间不会出现,因此,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整个制造过程被轻易地加速,并高效地制造。
虽然,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应该指出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修正和改变。

Claims (25)

1.一种制造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方法,该胶片单元包括一个具有一个成像框(22)的遮幅片(24),和两个被彼此叠加和粘和的片(30)、(36),其中一个片具有一个感光层,和一个存储显影液的囊(40),其被安置在片上的一个预定位置上,所述配置是这样的,由囊所提供的显影液在两个片(30)、(36)之间扩散,以形成图象,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遮幅片(24)和所述两个片(30)、(36)以分层状态粘合在一起,遮幅片(24)和所述两个片(30)、(36)中至少一个是连续的元件;
按一个预定的长度,将所述连续的元件切断,制成一个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
自动地将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堆垛到一个预定的数量;
自动地将被堆垛的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安置在一个软片暗包(82)内。
2.一种制造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方法,所述瞬时成像胶片单元包括一个具有一个成像框(22)的遮幅片(24),和两个被彼此叠加和粘和的片(30)、(36),一个片具有一个感光层,和一个存储显影液的囊(40),其被安置在片上的一个预定位置上,所述配置是这样的,由囊所提供的显影液在两个片(30)、(36)之间扩散,以形成图象,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遮幅片(24)和所述两个片(30)、(36)以分层状态粘合在一起,遮幅片(24)和所述两个片(30)、(36)中至少一个是连续的元件;
按一个预定的长度,将所述连续的元件切断,制成一个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
在送进区域所需要的位置,安置至少一个松弛弯曲部分(102),(140),(172),对所述连续元件进行定位,控制连续元件的送进。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使用所述松弛弯曲部分(102),(172)上游的第一送进设施(104)、(174),将所述连续元件一次送进预定的步距;
使用所述松弛弯曲部分(102),(172)下游的第二送进设施(136)、(178),将所述连续元件一次送进预定的步距。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使用所述第一送进设施(104)、(174),将所述连续元件一次送进预定数量的步距;
检测所述连续元件的定位区域,根据所检测的定位区域,使用所述松弛弯曲部分(102),(172)下游的第二送进设施(104)、(172),将所述连续元件一次送进预定数量的步距。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纵向的方向上,所述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具有一个外廓尺寸,所述纵向就是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延伸的方向,在送进所述连续元件时,所述外廓尺寸被用作一个单位步距,在切断连续元件的工步,所述连续元件一次被送进第一数量的步距,在切断连续元件的工步的上游,跨越所述松弛弯曲部分(102)、(172),所述连续元件一次被送进第二数量的步距。
6.一种制造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方法,所述瞬时成像胶片包括一个具有一个成像框(22)的遮幅片(24),和两个被彼此叠加和粘和的片(30)、(36),其中一个片具有一个感光层,和一个存储显影液的囊(40),其被安置在片上的一个预定位置上,所述配置是这样的,由囊所提供的显影液在两个片(30)、(36)之间扩散,以形成图象,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遮幅片(24)和所述两个片(30)、(36)以分层状态粘合在一起,遮幅片(24)和所述两个片(30)、(36)中至少一个是连续的元件;
按一个预定的长度,将所述连续的元件切断,制成一个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
当所述连续元件停止时,将至少一个存储有显影液的囊(40)和一个回收件(42)附着于成像框22的一个侧边上,所述回收件用于回收多余的显影液。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和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将遮幅片(24)和所述两个片(30)、(36)分别作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0)、(58)、(60)而供料;
将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0)、(58)、(68)彼此粘合在一起;
将粘合在一起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0)、(58)、(68)切断。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和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对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进行倒角。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和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成像框(22)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上,遮幅片(24)具有可折叠的薄区域(38a)、(38b),所述薄区域横跨遮幅片(24),具有一定的深度。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2和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幅片(24)具有一个变形区域(45a),被布置在所述回收件(42)的位置,被用作空气通道(45)。
11.一种制造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方法,所述瞬时成像胶片包括一个具有一个成像框(22)的遮幅片(24),和两个被彼此叠加和粘和的片(30)、(36),其中一个片具有一个感光层,和一个存储显影液的囊(40),其被安置在片上的一个预定位置上,所述配置是这样的,由囊所提供的显影液在两个片(30)、(36)之间扩散,以形成图象,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分层状态,将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0)、(58)、(68)彼此粘合在一起,所述第一连续元件(50)用于形成遮幅片(24),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8)、(68)分别用于形成所述两个片(30)、(36);
按预定长度,切断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0)、(58)、(68),因此,制成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在垂直于所述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纵向的方向上,所述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具有一个外廓尺寸,所述纵向就是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单元(20)延伸的方向,在送进所述连续元件时,所述外廓尺寸被用作一个单位步距;
至少在将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0)、(58)、(68)粘合在一起的工步中,将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0)、(58)、(68)一次送进多个步距。
1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在切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0)、(58)、(68)的工步,一次一个步距地送进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0)、(58)、(68);
至少在将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0)、(58)、(68)彼此粘合的工步,一次送进多个步距,在切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0)、(58)、(68)的工步,一次一个步距地送进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0)、(58)、(68),同步地控制上述送进。
1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瞬时成像胶片(20)的外轮廓尺寸与符合ISO 7810或JIS X6301标准的ID卡的外轮廓尺寸相等,所述单位步距等于所述瞬时成像胶片较短侧边的长度,所述较短侧边的长度可以由所述外轮廓尺寸中的一个尺寸代表。
14.一种制造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方法,所述瞬时成像胶片包括一个具有一个成像框(22)的遮幅片(24),和两个被彼此叠加和粘和的片(30)、(36),一个片具有一个感光层,和一个存储显影液的囊(40)被安置在片上的一个预定位置上,所述配置是这样的,由囊所提供的显影液在两个片(30)、(36)之间扩散,以形成图象,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一个第一连续元件(50)用于形成遮幅片(24),准备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8)、(68)分别用于形成两个片(30)、(36);
将第一和第二连续元件(50)、(58)彼此粘合在一起,将定距条(65)粘合在第一连续元件(50)上的成像框(22)的相对的框侧边缘上,所述定距条(65)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0)、(58)、(68)的送进方向;
将所述第三连续元件(68)叠加和结合在第一和第二连续元件(50)、(58),所述定距条(65)位于第三连续元件(68)和第一、第二连续元件之间(50)、(58)之间;
将所述第一连续元件(50)的相对框侧边缘折叠并粘合到所述第三连续单元上;
将粘合在一起的第一、第二和第三连续元件(50)、(58)、(68)切断。
1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将存储有显影液的囊(40)和用于回收多余显影液的回收件(42)分别附着于第一连续元件(50)的两个相对的侧边上,它们延伸的方向与送进方向相同;
在第一连续元件(50)上冲压出成像框(22);
将所述第一和第二连续元件(50)、(58)彼此粘合在一起。
1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瞬时成像胶片(20)的纵向的方向上,瞬时成像胶片(20)具有一个外轮廓尺寸,所述外轮廓尺寸被用作送进连续元件时的一个单位步距,所述纵向是瞬时成像胶片的延伸方向,瞬时成像胶片(20)的外轮廓尺寸与符合ISO 7810或JIS X6301标准的ID卡的外轮廓尺寸相等,所述单位步距包括瞬时成像胶片(20)的较短侧边的长度,该侧边长度被一个所述外轮廓尺寸所表示。
17.一种制造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设备,所述瞬时成像胶片包括具有一个成像框(22)的遮幅片(24),和两个被彼此叠加和粘和的片(30)、(36),其中一个片具有一个感光层,和一个存储显影液的囊(40),其被安置在片上的一个预定位置上,所述配置是这样的,由囊所提供的显影液在两个片(30)、(36)之间扩散,以形成图象,所述设备包括:
元件供给站(96)、(118)、(124),用于供给所述遮幅片(24)和所述的两个片(30)、(36);
粘合站(64)、(72),用于将所述遮幅片(24)和两个片(30)、(36)以分层状态彼此粘合在一起,在遮幅片(24)和两个片(30)、(36)中至少一个包括一个连续元件;
切断站(78),按预定长度切断所述连续元件,制成一个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20);
堆垛站(80),自动地堆垛一定数量瞬时成像胶片(20);
包装站(84),自动地将所堆垛的瞬时成像胶片(20)装进一个软片暗包。
18.一种制造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设备,所述瞬时成像胶片包括具有一个成像框(22)的遮幅片(24),和两个被彼此叠加和粘和的片(30)、(36),其中一个片具有一个感光层,和一个存储显影液的囊(40),其被安置在片上的一个预定位置上,所述配置是这样的,由囊所提供的显影液在两个片(30)、(36)之间扩散,以形成图象,所述设备包括:
元件供给站(96)、(118)、(124),用于供给所述遮幅片(24)和两个片(30)、(36);
粘合站(64)、(72),用于将所述遮幅片(24)和两个片(30)、(36)以分层状态彼此粘合在一起,在遮幅片(24)和两个片(30)、(36)中至少一个包括一个连续元件;
切断站(78),按预定长度切断所述连续元件,制成一个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20);
至少一个被安置在送进区域所需要的位置的松弛弯曲部分(102),(140),(172)。
1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被安置在所述松弛弯曲部分(102),(172)上游的第一送进设施(104)、(172),用于将所述连续元件一次送进预定的步距;
安置在所述松弛弯曲部分(102),(172)下游的第二送进设施(136)、(178),用于将所述连续元件一次送进预定的步距;
2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被安置在松弛弯曲部分(102)、(172)下游的检测设施(116a),(116b),用于检测连续元件的定位区域,根据被检测的定位区域,按一次一个预定数量的步距,第二送进设施(136)、(178)送进连续元件。
21.一种制造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设备,所述瞬时成像胶片包括具有一个成像框(22)的遮幅片(24),和两个被彼此叠加和粘和的片(30)、(36),其中一个片具有一个感光层,和一个存储显影液的囊(40),其被安置在片上的一个预定位置上,所述配置是这样的,由囊所提供的显影液在两个片(30)、(36)之间扩散,以形成图象,所述设备包括:
元件供给站(96)、(118)、(124),用于供给所述遮幅片(24)和两个片(30)、(36);
粘合站(64)、(72),用于将所述遮幅片(24)和两个片(30)、(36)以分层状态彼此粘合在一起,在遮幅片(24)和两个片(30)、(36)中至少一个包括一个连续元件;
切断站(78),按预定长度切断所述连续元件,制成一个自身显影瞬时成像胶片(20);
元件供给站(54)、(56),用于同时将至少一个存储有显影液的囊(40)和一个用于回收多余显影液回收件(42)提供到所述成像框(22)的侧边上。
2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18和21之一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元件供给站(96)、(118)、(124)包括用于提供所述遮幅片(24)和所述两个片(30)、(36)作为第一~第三连续元件(50)、(58)、(68)的设施,还包括将彼此粘合后的第一~第三连续元件(50)、(58)、(68)一起切断的设施。
2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18和21之一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用于对瞬时成像胶片(20)进行倒角的倒角站(78)。
2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18和21之一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折线形成站(52),用于在所述遮幅片(24)的成像框(22)的相对的侧边上形成可折弯的变薄区域(38a)、(38b),所述可折弯的变薄区域(38a)、(38b)横跨遮幅片(24)具有一个预定的深度。
2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7、18和21之一所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气孔成形站(55b),用于在所述回收件(42)的位置形成一个变形的区域(45a),所述变形的区域(45a)被用作空气通道(45)。
CNB001097687A 1999-07-02 2000-06-30 制造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030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1189713A JP2001022039A (ja) 1999-07-02 1999-07-02 インスタント写真フイルム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
JP18971499 1999-07-02
JP189713/1999 1999-07-02
JP189714/1999 1999-07-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7288A true CN1287288A (zh) 2001-03-14
CN1180309C CN1180309C (zh) 2004-12-15

Family

ID=26505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10976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0309C (zh) 1999-07-02 2000-06-30 制造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3) US6287744B1 (zh)
EP (2) EP1065558B1 (zh)
CN (1) CN1180309C (zh)
DE (1) DE60038142T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5225A (zh) * 2017-02-10 2018-08-1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显影液展开装置及打印机以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038142T2 (de) * 1999-07-02 2009-02-19 Fujifilm Corporation Verfahren und Gerät zur Herstellung von Sofortfilmeinheit
EP1128207A3 (en) * 2000-02-21 2001-10-1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instant photographic film units
US6662428B2 (en) 2000-07-31 2003-12-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System for manufacturing film case
EP1932131A4 (en) * 2005-09-12 2009-12-23 Fujifilm Corp DEVIC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ICAL SHEET FOR A DISPLAY
CN104858934B (zh) * 2015-05-29 2017-01-04 深圳市哈德胜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步送料无缝拼合的模切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07285A (en) * 1968-04-15 1971-09-21 Polaroid Corp Photographic film unit
US3652281A (en) 1968-07-15 1972-03-28 Polaroid Corp Photographic film unit
US3652282A (en) 1969-03-06 1972-03-28 Polaroid Corp Photographic film un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3722383A (en) * 1970-06-30 1973-03-27 Polaroid Corp Unique waste-free camera system of the self-developing type
US3707117A (en) 1971-02-11 1972-12-26 Schieven Arline E Photographic film assemblage
US3752723A (en) * 1971-04-20 1973-08-14 Polaroid Corp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lf developing photographic film units
FR2145185A6 (zh) * 1971-07-02 1973-02-16 Eastman Kodak Co
US3705541A (en) * 1971-07-02 1972-12-12 Eastman Kodak Co Film unit and apparatus for use therewith
US3819376A (en) 1972-10-25 1974-06-25 Polaroid Corp Sensitometric modification by pre-exposure
US4042395A (en) * 1974-05-06 1977-08-16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tegral film unit with intermediate sheet forming a fluid reservoir with one end portion thereof
US4042396A (en) 1975-07-11 1977-08-16 Eastman Kodak Company Fluid receiving trap with air releasing means comprising a processing composition impervious layer
US4011975A (en) * 1975-09-08 1977-03-15 Packaging Industries, Inc. Web handling system
US4312939A (en) * 1980-04-18 1982-01-26 Polaroid Corporation Photographic product and process of making the same
JP2644477B2 (ja) 1985-09-04 1997-08-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方法
JPS63295368A (ja) 1987-05-26 1988-12-0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区分けシ−ト供給方法
US5188580A (en) * 1987-11-04 1993-02-23 John C. Marrelli Plastic film bag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and plastic film bags produced thereby
US4995224A (en) 1988-03-14 1991-02-26 Fmc Corporation Stretch wrapping palletizer
US4839676A (en) * 1988-05-02 1989-06-13 Polaroid Corporation Film cassette-liquid spread roller assembly interface
US5023163A (en) * 1988-05-09 1991-06-1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onosheet self-processing film unit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4827297A (en) * 1988-05-13 1989-05-02 Polaroid Corporation Photographic film assemblage having instant film
JPH01285948A (ja) 1988-05-13 1989-11-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自己現像処理型フイルムユニツト
JP2794300B2 (ja) * 1989-02-23 1998-09-03 コニカ株式会社 写真フイルム巻取装置及び巻取方法
DE69321428T2 (de) * 1992-08-03 1999-03-0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inami-Ashigara, Kanagawa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photographischen Filmes und einer photographischen Filmkassette
EP0587447B1 (en) * 1992-09-10 1997-11-19 Konica Corporatio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photosensitive film magazines
DE69733909T2 (de) * 1996-05-08 2006-04-0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inami-Ashigara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arbeiten und Befestigen von fotografischem Filmmaterial
US5878554A (en) 1997-04-30 1999-03-09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Efficient sheet stack packaging technique
US6317951B1 (en) 1997-10-02 2001-11-2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photographic photosensitive film
US6070392A (en) * 1998-04-23 2000-06-06 Retail Communications Corp. Hot pour product sampler and method of making using bulk thin film application techniques
DE60038142T2 (de) 1999-07-02 2009-02-19 Fujifilm Corporation Verfahren und Gerät zur Herstellung von Sofortfilmeinhei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15225A (zh) * 2017-02-10 2018-08-1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显影液展开装置及打印机以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CN108415225B (zh) * 2017-02-10 2023-06-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显影液展开装置及打印机以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065558A1 (en) 2001-01-03
DE60038142D1 (de) 2008-04-10
US20040202463A1 (en) 2004-10-14
US20010049069A1 (en) 2001-12-06
DE60038142T2 (de) 2009-02-19
EP1065558B1 (en) 2008-02-27
EP1892568A2 (en) 2008-02-27
EP1892568A3 (en) 2011-11-23
US6287744B1 (en) 2001-09-11
US6922979B2 (en) 2005-08-02
CN1180309C (zh) 2004-12-15
US6779320B2 (en) 2004-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07711B2 (en) Sheet package producing system, sheet handling device, and fillet folding device
CN1289355C (zh) 生产卷烟盒的方法和设备
US20180305058A1 (en) Ptp packaging machine
US11837765B2 (en) Cut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EA for fuel cell
CN1180309C (zh) 制造瞬时成像胶片单元的方法和设备
US11237115B2 (en) Appearance inspection device and blister packaging machine
EP1249729A2 (en) Rolled article, an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rolled article
EP3474332A1 (en) Stress release method and device for packaging film of flexible photovoltaic module
CA3066762A1 (en) Balanced process for extrusion of plastic corrugated sheet and subsequent converting into plastic boxes
US20240040230A1 (en) Inspection device, blister packag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blister pack
CN103857593B (zh) 用于各类袋子的全自动袋子准备系统
US7267150B2 (en)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instant photographic film units
EP1013548B1 (en) Heat seal apparatus for lens packages
CN105584680A (zh) 自动热成型包装机
US20220135262A1 (en) Blister packing machine and blister pack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1277191A (ja) 成形充填密封打抜装置
CN214325555U (zh) 平面度检测包装装置
CN112429336A (zh) 平面度检测包装装置
EP0810092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hecking printed sheets
CN1678492A (zh) 包装接触透镜的装置
CN1337906A (zh) 一种用于制作个人化样片的方法和设备
JP3715760B2 (ja) 成形充填包装方法及び成形充填包装装置
IT202000005236A1 (it) Impianto e processo di confezionamento, con tecnologia di termoformatura, di prodotti in confezioni realizzate da film di materiale naturale biodegradabile e materiale riciclabile recanti motivi pre-stampati
JP4276767B2 (ja) インスタント写真フイルム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5571428A (zh) 包装袋封口切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FILM HOLDINGS CORP.

Effective date: 20070420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FUJIFILM HOLDINGS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Fuji Photo Film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420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film Corp.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215

Termination date: 2012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