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2460C -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2460C
CN1282460C CN 200410066178 CN200410066178A CN1282460C CN 1282460 C CN1282460 C CN 1282460C CN 200410066178 CN200410066178 CN 200410066178 CN 200410066178 A CN200410066178 A CN 200410066178A CN 1282460 C CN1282460 C CN 128246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group
add
present
standb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6617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60382A (zh
Inventor
江明权
李运曼
刘建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REN BIOENGINEERING CO Ltd SHANGHAI
Original Assignee
SHENREN BIOENGINEERING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REN BIOENGINEERING CO Ltd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SHENREN BIOENGINEERING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to CN 20041006617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82460C/zh
Publication of CN1660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603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246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2460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该中药由板蓝根、柴胡、玫瑰茄、螺旋藻、昆布配制而成。该制备工艺通过将板蓝根醇提浓缩液、柴胡及玫瑰茄的水提浓缩液、螺旋藻和昆布混合水提并经脱乙酰壳聚糖澄清后的浓缩液、柴胡蒸馏提取的挥发油混合,加入丙二醇、苯甲酸钠、尼泊金乙酯,常规工艺制成口服液;或者原料药的提取物不加入脱乙酰壳聚糖、丙二醇、苯甲酸钠、尼泊金乙酯,常规工艺制成固体制剂。该中药效果好、适应范围广、且具有生津扶正作用;该制备工艺充分有效地提取了原料药材的活性成分,成品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制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感冒是人类最常见的多发性疾病。感冒不仅影响劳动生产,危害人们身体健康,而且人类用于治疗感冒的费用也是相当高的,据统计,在美国用于治疗感冒的费用多达10亿美元以上(参见胡林华等:感冒的研究进展(译),国外医学·流行病传染病学分册(1):29,1987)。在我国,感冒的发病率以及用于治疗感冒的费用也是相当高的。因此,控制感冒的发生,减轻感冒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危害,是医学界十分重视的一项研究课题。
在目前,运用西医西药防治感冒虽然有一些方法和措施,但由于感冒病毒种类繁多,变异大和特异性免疫不巩固,目前尚没有找到理想的具有特殊疗效的疫苗和药物,仍然处于“对症”治疗阶段。
中医学认为,感冒是由于六淫或疫毒乘虚侵及人体而病,六淫外邪侵及肺卫,卫阳被遏、营卫失和则可出现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等症。六淫之中,风邪是主要的病因,而感冒的发生发展,除了风邪侵袭人体外,同人体正气不足,体质虚弱,腠理疏松,卫气的调节功能失常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医学也认为,免疫功能低下是引起感冒的重要因素。体质较强者,一般仅侵袭肺卫,以表证为主,尚易解散;若年老体弱者,则易由表入里,使病情加重,或变生它证。由于风性扬散,易于化热,故临床风热型感冒居多。另外,风邪侵及肺卫,易致肺气郁滞、卫气郁遏,气机不畅,易于生痰,形成痰滞的局面。
中医学在感冒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中医治疗感冒大多从辛凉解表、或辛温解表攻邪着手,虽然临床已有数种治疗感冒中成药问世,如治疗风寒性感冒有:正柴胡饮、明通治伤风颗粒、荆防败毒散等;治疗风热性感冒有:香菊感冒冲剂、板蓝根冲剂、小柴胡冲剂等。但由于它们的药物组成较为单一,适应症比较局限,临床疗效还不太理想,有些药物还有发汗太过出现损伤阴津者。对于虚体感冒,临床上尚无理想药物。为此,为了研究开发出一种治疗感冒(风热证)高效、适应范围广、又具生津扶正作用的纯中药口服制剂而选择本方进行研究开发。
感冒多由人体抗病能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感受病毒引起。而感冒的发作与否,多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所致,因此,从防感治本角度,治疗感冒应重视扶正固本、调节免疫力。流感初起乃病邪上受,首先犯肺,治宜辛凉,清热生津,忌用辛温。
鉴于上述考虑,治疗上应辛凉宣透、清热解毒,同时重视扶正护津、化痰疏通,注意防其疏散太过、苦寒伤正。因此,我们选择辛凉解表、疏风清热、利咽解毒、化痰止咳、益肺扶正等功效的组方,用于治疗感冒(风热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果好、适应范围广、且具有生津扶正作用的治疗感冒的中药。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的制备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根据中医药理论组方而成,其中板蓝根苦寒清泄,功善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可用治高热、头痛、咽痛的感冒和遭受疫疠之邪的流感以及热病初期等症,故为君药;柴胡味苦微辛,气平微寒,具有疏透宣达、轻清升散之性,功善解表退热,与板蓝根同用,则其疏表清热之力更甚,用治风热感冒是为的对之品,故为臣药;玫瑰茄味酸性凉,功能清热生津,敛肺止咳,且可防过汗伤津之弊,螺旋藻性甘平,有强体扶正、顾护胃气之功,且能避免苦寒太过损伤脾胃,共为佐药;昆布味咸性寒,其咸能软坚,寒可清热,故取之清热化痰、散结消肿之功,可对肺热所致的咽痛、痰粘等症有良好作用。诸约合用,既能疏解表邪,又能生津保肺;既能清热解毒,又可疏通化痰。整方配伍巧妙,攻邪不忘扶正,苦寒不忘护胃,共奏疏表清热、扶正祛邪之功,故用治感冒风热证是为理想之方。
要顾及病人素质、平日的嗜好、旧有的宿疾、生理特点等,结合外邪的性质和轻重论治,既可防止引动宿疾而为患,又可避免用药偏胜而致害。如素体丰腴者,多见气弱痰滞,须顾及气化之流畅;形质瘦削者,多见阴薄肝亢,应防其阴液之耗伤;平素嗜饮者,痰湿必盛,宜佐化痰除湿之品;立法总则为“万病惟求一通”,强调调畅三焦之气化。宣肺气以化胸中之痰浊,运中宫以达脾胃之食滞,通调水道以利三焦之气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材配制而成:
板蓝根320-480份、柴胡266.4-399.6份、玫瑰茄213.6-320.4份、螺旋藻133.6-200.4份、昆布133.6-200.4份。
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药,优选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材配制而成:
板蓝根400份、柴胡333份、玫瑰茄267份、螺旋藻167份、昆布167份。
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药,它的药剂是任何一种药剂学上所说的剂型。
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药,它的药剂可以是丸剂、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糖浆剂、酒剂、口服液剂、注射剂。
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药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取板蓝根饮片,粉碎成中粉,用6-10倍量70-90%乙醇渗漉,静置36-48小时后,以2-4ml/min的速度收集渗漉液,调节pH7-8,静置8-16h,抽滤,回收乙醇并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为1.0~1.1g/ml,备用;
b、取柴胡粗粉,浸泡1-3小时,加6-10倍量水,加热回流1-3h,用水蒸气蒸馏,蒸馏过程中补充3-5倍量水,提取挥发油,备用。将药材水煎液滤过,药渣加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合并滤液并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为1.2~1.3g/ml,冷藏,滤过,备用;
c、取昆布粗粉,加水适量,浸泡1-2h后加入螺旋藻细粉,混合后加入8-12倍量水,80℃加热回流3-5小时,提取2-4次,提取液合并,冷藏10-14h后离心,取上清液,加入5wt%的脱乙酰壳聚糖,于60℃加热,再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为1.0~1.1g/ml,备用;
d、取玫瑰茄粗粉,加10-20倍量水,采用温浸法50℃提取1.5-2小时,抽滤,滤液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为1.0~1.1g/ml,备用;
e、将步骤a、b、c、d制备的浓缩液混合,调节pH6-8,抽滤;挥发油加入10wt%的丙二醇,混匀后加入到滤液中,再向该混合液中加入0.2wt%的苯甲酸钠与0.03wt%的尼泊金乙酯,105℃流通蒸汽灭菌,常规工艺制备即得口服液;或者,
步骤c中不加入脱乙酰壳聚糖,将步骤a、b、c、d制备的浓缩液混合、浓缩、干燥、粉碎,加入挥发油及适量辅料,常规工艺制成固体制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的药效学实验:
(一)实验材料:
1、药物与试剂:
受试药:本发明药物,棕色,按实施例1制备,浓度:0.8g/ml生药。
配制方法:用蒸馏水将本发明药物稀释至所需浓度。
磷酸可待因:青海制药厂提供。
氨茶碱:南京第二制药厂。
乙酰水杨酸水溶片:阿斯特拉(无锡)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云芝多糖,江苏晨牌药业有限公司。
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扑尔敏片):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氯化乙酰胆碱:上海试剂三厂提供。
角叉菜胶:沈阳药物研究所提供。
百白破三联疫苗: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
2,4-二硝基苯酚:上海试剂三厂提供。
伊文思蓝:Fluka进口分装,上海化学试剂采购供应站分装厂提供。
印度墨汁Schmid GmbH+Co D-7316 Kongen/N。
二硝基氟苯 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都氏试剂:碳酸氢钠1.0g,高铁氰化钾0.2g,氰化钾0.05g,蒸馏水1000ml。
补体:新鲜豚鼠混合血清SRBC(10∶1)于4℃吸收30分钟后置-20℃以下备用。
SRBC:江宁县东山镇动物血供应站提供。临用时用生理盐水洗涤三次,经2000rpm10分钟得压积红细胞,再按所需浓度稀释。
病毒唑,0.1g/ml,批号:010306,由南京第三制药厂生产,使用前用生理盐水配成1mg/ml的浓度。
鸡胚:9日龄,由南京农业大学提供。
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嗜血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等临床分离菌株均由南京市第一人民医院细菌室从临床不同标本中分离并鉴定后提供(2000.5-2002.1)。
病毒: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株,从南京医科大学购买。鸡胚接种反复传代,增强毒力。
2、仪器
721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
无油气体压缩机,WM-2型,天津医疗器械二厂生产。
7550紫外—可见分光广度计,上海分析仪器厂。
3、试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体重18-22g;豚鼠,体重180~200g:SD大鼠,140~200g。由中国药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雌雄各半。
ICR小鼠,体重18-22g,雌雄各半,由江宁县青龙山动物养殖场提供。
(二)、实验方法与结果
1、本发明药物对氨水所致咳嗽的影响
取小鼠50只,雌雄各半,体重18-22g。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只.即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本发明药物高、中、低剂量组。本发明药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本发明药物16g/kg、8g/kg、4g/kg,阳性对照组给予可待因50mg/kg,给药容积为0.4ml/20g.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各组小鼠连续灌胃5天,于最后一天灌胃后一小时将小鼠置于500ml玻璃钟罩内,通过气体压缩机连接玻璃喷雾头,以400mmHg恒压将氨水(25%-28%氢氧化铵)均匀的喷入钟罩内,喷雾5秒,观察和记录各组小鼠咳嗽潜伏期和2分钟内咳嗽次数。将结果进行组间t检验,结果见表1。
表1、本发明药物(i.g)对氨水所致咳嗽的影响(n=10)( X±S)
  组别   剂量(g/kg)   潜伏期(秒)   两分钟咳嗽次数
  模型对照   ------   22.5±9.5   68±17
  可待因   0.05   44.5±11.7***   37±10***
  本发明药物   16   43.5±6.7***   39±16***
  8   39.5±9.6**   48±10***
  4   27.5±9.8   58±16
**p<0.05 ***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由表1可见,本发明药物高、中剂量组及模型组能够延长氨水所致咳嗽小鼠的咳嗽潜伏期,也能够减少两分钟内小鼠的咳嗽次数(p<0.01)(p<0.05)。低剂量组对上述两项指标无明现影响。
2、本发明药物对氯化乙酰胆碱和磷酸组胺引起的豚鼠哮喘的影响
取幼年豚鼠(体重180---200g),放入玻璃钟罩(容积约为4L)内,以400mmHg的压力喷入2%氯化乙酰胆碱和0.1%磷酸组胺等容积混合液15秒钟,观察豚鼠的引喘潜伏期(即从喷雾开始到哮喘发作、呼吸极度困难,直至抽搐跌到的时间)。一般观察6分钟(360秒),不跌倒者引喘潜伏期以360秒计算。取引喘潜伏期不超过120秒的豚鼠40只,按引喘潜伏期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本发明药物高、中、低剂量组。本发明药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本发明药物5.3g/kg、2.65g/kg、1.33g/kg,阳性对照组给予氨茶碱125mg/kg,给药容积为0.5ml/100g。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各组豚鼠连续灌胃5天,于最后一天灌胃后一小时再次测定引喘潜伏期,将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2。
表2、本发明药物对氯化乙酰胆碱和磷酸组胺引起的豚鼠哮喘的影响(n=8)( X±S)
  组别   剂量(g/kg)   引喘潜伏期(秒)
  模型对照   --------   95.4±14.0
  氨茶碱   0.125   357.5±7.1***
  本发明药物   5   135.0±33.9***
  2.5   114.3±16.4**
  1.25   104.4±38.7
**p<0.05  ***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由表2可见,本发明药物高、中剂量组及氨茶碱组能够延长氯化乙酰胆碱和磷酸组胺引起的豚鼠哮喘潜伏期(p<0.05,p<0.01);低剂量组无明显的延长作用。
3、本发明药物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
取雄性大鼠40只,体重140-160g,按体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本发明药物高、中、低剂量组。本发明药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本发明药物8g/kg、4g/kg、2g/kg,阳性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mg/kg,给药容积为1ml/100g。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各组大鼠连续灌胃5天。最后一天给药前用玻璃容器法测定每鼠右后肢正常足跖容积。测定正常足跖容积后,各组分别给药,给药后半小时,分别在大鼠右后肢足跖皮下注射1%角叉菜胶混悬液0.1ml/只致炎。随后,每隔1小时皆按上法,各测一次足跖容积,连续6次,记录结果,并分别按下式计算肿胀率(%)。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3。
表3、本发明药物(i.g)对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n=8)( X±S)
组别   剂量(g/kg)                                        体积肿胀率(%)
  1h   2h   3h   4h   5h   6h
  模型对照 40.3±15.7 76.2±51.1   118.9±96.9   165.2±91.0   159.0±82.9   151.9±64.4
  阿司匹林 0.1   16.8±11.8***   17.5±4.6***   20.4±11.7**   30.2±13.7***   57.4±31.8***   68.3±41.0***
  本发明药物 8   13.1±20.2***   17.5±15.1***   37.9±23.9**   60.1±28.9***   79.9±31.7**   70.6±39.5***
4   19.7±15.4**   22.3±21.8**   67.2±41.3   107.7±69.6   109.2±65.1   77.6±42.4**
2 38.5±23.1 69.9±38.6   71.4±26.7   109.5±47.6   143.4±26.7   126.3±35.4
**p<0.05  ***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由表3可见,本发明药物高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能够明显在1h~6h降低由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发炎程度(p<0.05,p<0.01);中剂量组能够在1h~2h及6h时明显降低由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发炎程度(p<0.05);低剂量组无明显的降低效果。
4、本发明药物对2,4-二硝基苯酚所致大鼠发热的影响
取体重150-170g的雄性大鼠,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4-26℃之间,用水银体温计(肛表)测正常体温,每日测2次,连续3日,实验前禁食8小时,实验日每小时测一次,连续3次,以3次体温平均值作为正常体温,取体温变动小于0.3℃的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本发明药物高、中、低剂量组。本发明药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本发明药物8g/kg、4g/kg、2g/kg,阳性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100mg/kg,给药容积为1ml/100g。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给药后0.5小时,每鼠背部皮下注射0.15%的2,4-二硝基苯酚15mg/kg(用生理盐水配制),于致热后每20min测肛温一次,连续测3h,计算致热后各时间点的体温升高值,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4。
表4、本发明药物(i.g)对2,4-二硝基苯酚所致大鼠发热的影响(n=10)( X±S)
组别   剂量(g/kg)                                       体温升高值(℃)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模型对照   0.89±0.49   1.08±0.45   1.51±0.53   134±0.38   131±0.38   1.19±0.48   1.08±0.64   0.99±0.63   0.95±0.56
  阿司匹林 0.1   0.33±0.21***   0.29±0.24***   0.23±0.26***   0.35±0.15***   0.54±0.25***   0.53±0.27***   0.34±0.27***   0.24±0.29***   0.20±0.26***
  本发明药物组 8   0.31±0.31**   0.24±0.24**   0.29±0.24***   0.30±0.22***   0.34±0.29***   0.43±0.30***   0.29±0.41**   0.29±0.41**   0.20±0.42**
4   0.55±0.44   0.74±0.29   0.89±0.45**   0.78±0.43**   0.75±0.25***   0.65±0.36**   0.60±0.34   0.66±0.35   0.58±0.35
2   0.50±0.27   0.91±0.46   1.03±0.32**   0.08±0.31**   0.94±0.29**   0.94±0.40   0.88±0.45   0.80±0.45   0.63±0.39
**p<0.05  ***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由表4可见,注射液2,4-二硝基笨酚的对照组大鼠体温于20min即上升,至60min达高峰,个别动物高峰体温升高>2℃,体温升高持续3小时以上。本发明药物高剂量组及阿司匹林组的大鼠体温升高在20min~3h受明显抑制(p<0.01);中剂量组的大鼠体温升高在1h~2h受明显抑制(p<0.01);低剂量组的大鼠体温升高在1h~100min受明显抑制(p<0.01)。
5、本发明药物对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的影响
(1)抗血清制备:取SD大鼠,雄性,体重200g左右,每鼠两后腿肌注1%卵白蛋白生理盐水0.5ml,同时,腹腔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2×1010菌体),每鼠1ml,14天后断头取血,离心取抗血清,置-4℃以下备用。
(2)致敏及抗原攻击:取昆明种小鼠50只,雄性,体重18-22g,每鼠两耳廓各皮下注射大鼠抗血清40μl(每耳20μl)致敏,然后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模型对照组、本发明药物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本发明药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给予本发明药物16g/kg、8g/kg、4g/kg,阳性对照组给予扑尔敏0.002g/kg,给药容积为:0.4ml/20g。
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每天一次,致敏后48h进行抗原攻击,攻击前半小时最后一次灌胃给药。由尾静脉注射0.25ml 5%伊文思蓝溶液(内含卵白蛋白1%),依次注射模型对照组、本发明药物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半小时后按注射顺序将小鼠处死,剪下两耳廓(蓝染部位),剪碎置于试管内,加入6ml丙酮—生理盐水(7∶3),充分摇匀,浸泡48h,离心15min,取上清液,以610nm波长测定光密度(OD),其计算公式如下。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5。
表5、本发明药物(i.g)对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的影响(n=10)( X±S)
  组别   剂量(g/kg)   OD值
  模型对照   ---   0.020±0.005
  扑尔敏组   0.002   0.009±0.003***
  本发明药物组   16   0.013±0.004***
  8   0.015±0.005**
  4   0.019±0.005
**p<0.05 ***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由表5可见,本发明药物高、中剂量组及扑尔敏组能够明显抑制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低剂量组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6、对小鼠碳粒廓清实验的影响
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只):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给药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分别灌胃等体积蒸馏水、云芝多糖(0.8g/kg)、本发明药物(16、8、4g/kg)。给药体积为0.2ml/10g。每天给药1次,共6次。末次给药后30分钟,尾静脉注射印度墨汁0.05ml/10g,于1min和5min分别从眼眶静脉丛取血20ul,加到2ml 0.1%Na2CO3溶液中摇匀,用721型分光光度计在680nm下比色,测光密度(以下分别用OD1和OD5表示1min和5min所取血样的光密度)按下式计算廓清指数K值(结果见表6)
K=(logOD1-logOD5)/(t5-t1)=(logOD1-logOD5)/4
K值经体重及肝脾重换算后,得吞噬指数α值:
吞噬指数α=体重/肝脾重*K1/3
表6.本发明药物对小鼠廓清指数及吞噬指数的影响(n=12, x±s)
  组别   剂量(g/kg)   廓清指数K   吞噬指数α
  阴性对照组   0.0297±0.0108   4.635±0.644
  阳性对照组   0.8   0.0445±0.012**   5.377±0.607**
  本发明药物组   16   0.0435±0.0127**   5.359±0.581**
  8   0.0423±0.0117*   5.247±0.829
  4   0.0319±0.0118   4.742±0.741
注:*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16g/kg剂量组可以极显著地提高小鼠的廓清指数及吞噬指数(P<0.01)。本发明药物8g/kg剂量组也具有一定的提高小鼠廓清指数的作用(P<0.05)。
7、本发明药物对二硝基氟苯(DNFB)所致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
DNFB溶液的配制:新鲜配制1%DNFB5ml,称取DNFB50mg,将称取的药物置一干净小瓶中,将预先配制好的丙酮麻油溶液(丙酮∶麻油=1∶1)倒入小瓶内,盖好并用胶布封口,混匀后,用250ul的注射器通过瓶盖取用即可。
给药:ICR小鼠随机分为六组(每组10只):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药本发明药物(16、8、4g/kg),阳性对照组给以云芝多糖(0.8g/kg),阴性对照组灌以蒸馏水,给药体积为0.2ml/10g,另设一未致敏组。
致敏:给药2天后,除未致敏组外,每鼠腹部去毛,范围约3*3cm2大小,并将1%DNFB溶液0.05ml涂抹于上。
迟发型变态反应的产生与测定:致敏后第5天,将1%的DNFB溶液10ul均匀涂抹与小鼠右耳(两面)进行攻击,未致敏组同样涂耳。攻击24小时,颈椎脱臼处死小鼠,用打孔器取下直径8mm的耳片,称重,左右耳片重量之差为肿胀度。(结果见表7)
表7本发明药物对DNFB诱发的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的影响(n=10, x±s)
  组别   剂量(g/kg)   肿胀度(mg)
  未致敏组   1.15±0.39**
  阴性对照组   4.28±0.91
  云芝多糖   0.8   6.23±1.31**
  本发明药物组   16   6.18±1.32**
  8   5.36±1.24*
  4   5.24±1.08*
*P<0.01,*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16g/kg剂量组能极显著提高肿胀度(P<0.01),8g/kg、4g/kg剂量组均可显著提高鼠耳肿胀度(P<0.05),说明本发明药物具有增强小鼠特异性细胞免疫的作用。
8、本发明药物对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实验的影响(血清溶血素法)
给药:选ICR小鼠随机分为五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药本发明药物(16、8、4g/kg),阳性组给以云芝多糖(0.8g/kg),阴性对照组灌以蒸馏水。给药体积均为0.2ml/10g。
免疫:给药3天后,小鼠腹腔注射20%SRBC 0.2ml/只,免疫后第4天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稀释500倍后供测定。
溶血反应:反应管内依次加入经稀释的血清1ml,5%SRBC 0.5ml,10%补体1ml,置37℃水浴中保温30分钟,然后移至冰浴中终止反应,1500rpm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1ml加都氏试剂3ml,摇匀放置10分钟,于540nm波长比色读取吸光度。
SRBC半数溶血值:取5%SRBC 0.25ml加都氏试剂至4ml,比色读取吸光度值,即为实验中所用SRBC半数溶血时的吸光度值。
计算:样品管半数溶血清HC50按下式计算:
HC50=样品的吸光度值/SRBC半数溶血时的吸光度值*500(结果见表8)
表8本发明药物对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实验的影响(n=12, x±s)
  组别   剂量(g/kg)   HC50
  阴性对照   242.57±48.86
  云芝多糖   0.8   327.90±62.81**
  本发明药物   16   301.36±41.96**
  8   295.47±56.49*
  4   268.39±68.19
*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
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高、中剂量组显著提高HC50值,可以显著增强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P<0.01,P<0.05)。
9、本发明药物对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株所致小鼠肺炎的体内药效试验试验方法和结果:
(1)病毒活力测定:取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株接种于9日龄的6只鸡胚中,在370C孵育48h后收获尿囊液,用血凝法测得的6只鸡胚中尿囊液的效价分别为1∶1024,1∶256,1∶1024,1∶1024,1∶256,1∶512,将6份尿囊液合并后作为原液。
(2)本发明药物对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株所致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
a.流感病毒毒力的测定:
取5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在乙醚浅度麻醉下用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株悬液滴鼻感染小鼠30ul/只,各组小鼠感染病毒稀释度分别为1(原液)、10-1、10-2、10-3、10-4。小鼠肺部感染流感病毒后连续观察15天,每天记录动物死亡数及死亡时间和表现。按Bliss法计算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株感染小鼠肺部的LD50及其95%可信限。
结果表明:各组动物肺部感染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株后第4天开始陆续死亡,第10天后动物不再死亡。各组动物死亡百分率分别为100%,70%,60%,30%,20%。各死亡动物在感染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株后四肢无力,继而呼吸困难而死亡。小鼠肺部感染流感病毒FM1株的LD50为0.0044,95%可信限为0.0006-0.0315。
b.对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株所致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
本发明药物设定高、中、低三个剂量组,浓度分别为0.8g生药/ml、0.4g生药/ml、0.2g生药/ml,0.4ml/只,根据每只小鼠使用量计算得使用剂量分别为16、8和4(g生药/kg)。病毒唑为25.0mg/kg。取6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成5组:本发明药物高、中、低剂量组、病毒唑组、病毒对照组,每组12只小鼠,雌雄各半。用上述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株病毒原液经适当稀释为100LD50的浓度,滴鼻感染各组小鼠肺部,30μl/只。各给药组小鼠于感染后2h,分别在小鼠鼻腔给药高、中、低剂量本发明药物,病毒唑肌注(0.5ml/只),病毒对照组给以生理盐水。给药5天,每天3次,每次间隔3h,给药后连续观察15天。每天记录小鼠感染病毒后的死亡数和死亡时间,计算死亡保护率和延长生命率:死亡保护率=病毒对照组死亡率-实验组死亡率;延长生命率=(实验组平均生活日数-病毒对照组平均生活日数)/病毒对照组平均生活日数×100%。
实验结果见表9。高、中、低剂量本发明药物均能降低动物死亡率,平均存活日数延长,随着药的剂量增加作用增大,呈剂量依赖关系,而病毒对照组动物在4天后,动物明显消瘦,呼吸困难,开始死亡。从实验结果来看,本发明药物(16g生药/kg)的死亡保护率与生命延长率与阳性对照药组病毒唑(25.0mg/kg)的作用相当。
表9  本发明药物对流感病毒所致小鼠肺炎的治疗作用
  实验组(n=12)   剂量(g生药/kg)   死亡率(%)   死亡保护率(%)   平均存活时间(天)   延长生命率(%)
  本发明药物   16   16.7   83.3   11.5   64.3
  8   41.7   58.3   10.6   51.4
  4   83.3   16.7   9.3   32.9
  病毒唑   25   16.7   83.3   13   85.7
  病毒对照组   /   100   7
10.本发明药物对小鼠肺部病毒性病变和病毒性增殖的影响
(1)本发明药物对小鼠肺部病毒性病变的影响:
取健康小鼠72只,随机分为本发明药物高、中、低剂量组,病毒唑组、病毒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小鼠,雌雄各半。用10LD50流感病毒液滴鼻感染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小鼠肺部,正常对照组给以生理盐水,30μl/只。感染后2h,除对照组外各组分别于小鼠鼻腔给药高、中、低剂量本发明药物(16、8和4g生药/kg),病毒唑肌注25.0mg/kg,给药5天,每天3次,每次间隔3h。感染病毒后连续观察5天,第6天解剖小鼠取肺称重,计算肺指数。肺指数为:肺重/体重×100;同时记录肺部病变积分。肺病变程度按下列标准积分:
0分:肺组织正常。
1分:肺组织出现少量炎症细胞或充血点。
2分:肺组织出现块状炎症或充血块。
3分:肺组织一半炎症、充血块或糜烂。
4分:大部分炎症、充血或呈猪肝色。
表10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各剂量组对肺病变程度和肺指数作用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其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组病毒唑组相当。
表10  本发明药物对小鼠病毒性肺病变程度的影响
  组别   剂量(g生药/kg)   肺指数(平均值)   肺病变程度(平均值)
  本发明药物   16   1.28   0.75
  8   1.47   1.42
  4   1.66   2.17
  病毒唑   25.0   1.17   0.83
  病毒对照组   /   1.82   2.92
  正常对照组   /   0.82   0
(2)本发明药物对小鼠肺部病毒性增殖的影响:
取上述受试动物一定量的肺,用5ml生理盐水匀浆,1500rpm离心10分钟,上清液采用血凝法测定病毒效价。结果见表11。
表11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高、中、低剂量组、病毒唑肌注组,肺部病毒滴度均显著低于病毒对照组,抑制指数(病毒组的病毒滴度-实验组的病毒滴度)为3.59-4.81。
本发明药物的作用与病毒唑组基本相当。
表11  本发明药物对小鼠肺部病毒性增殖的影响
  组别   剂量(g生药/kg)   病毒滴度(lgX)   抑制指数
  本发明药物   16   0.98   4.81
  8   1.81   3.98
  4   2.20   3.59
  病毒唑组   25   0.60   5.19
  病毒对照组   /   5.79
结果分析:对感染流感病毒小鼠的体内抗病毒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能明显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并能明显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病变,三个剂量均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肺指数和肺病变程度作用;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肺部病毒滴度,也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以上几方面的作用,样品本发明药物与病毒唑组的效果基本相当。
11、本发明药物体外抗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株药效试验
细胞株:人胚皮肤肌肉纤维母细胞传代株(自建株)。
病毒:FM1病毒鸡胚尿囊液,做10倍系列稀释。
组织培养药物毒性试验:将试验药物1∶10,1∶100,1∶200,1∶400,1∶800稀释后,即药物浓度为:80mg生药/ml、8mg生药/ml、4mg生药/ml、2mg生药/ml、1mg生药/ml,加入到单层细胞。测定无毒界限为1∶400,即2mg生药/ml。
处理方法和结果见表12。
表12  本发明药物体外抗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FM1株处理方法和结果
  处理方法   时间(hr)   血球吸附(Hd)   血凝效价(HA)
  样品2mg生药/ml预先处理细胞   48   -   4
  72   +   8
  样品1mg生药/ml预先处理细胞   48   -   4
  72   +   8
  样品2mg生药/ml加FM1放4℃过夜后加细胞混合   -   2
  样品1mg生药/ml加FM1放4℃过夜后加细胞混合   -   4
  样品2mg生药/ml加FM1后同时加细胞混合   -   2
  样品1mg生药/ml加FM1后同时加细胞混合   -   4
  病毒对照   ++   16
  药物对照   -   -
  细胞对照   -   -
结果分析:从实验结果中可以知道:样品和病毒FM1混合放4℃过夜后加细胞混合,以及样品加病毒FM1后同时加细胞混合,抗病毒效果最好。样品2mg生药/m1组和病毒对照组相比,血凝效价要低8倍。
12、本发明药物对常见临床致病菌的抗菌药效试验
(1)本发明药物对常见临床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测定
本发明药物体外抗菌试验,试验中所使用的培养基为通用的MH培养基(上海医学化学研究所产品)。对营养要求较高的菌株如肺炎双球菌等须加入5%的脱脂羊血(固体琼脂培养基)或羊血清(液体培养基)。
采用琼脂双倍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
a.含药平板的制备
精密定量量取试验样品,用适量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倍比稀释,使各药液成一系列浓度梯度,依次是:800,400,200,100,50,25,12.5,6.25,3.13,1.60(mg生药/ml)。然后取各梯度药液2ml,分别加入到无菌平皿(平皿直径9cm)中,再加入已灭菌融化的保温于55℃水浴中的MH培养基18ml,立即充分混匀,冷凝后待用。这样,各含药平板中药物的最终浓度依次为:80,40,20,10,5,2.5,1.25,0.625,0.313,0.160(mg生药/ml)。同时设空白对照,只加入20ml的琼脂培养基。
b.试验菌液制备及点种
将已预先活化的各试验菌株分别接种到2ml培养液中,37℃培养过夜,再用相应的培养液作适当的稀释,使菌液浓度约为:107-108(CFU/ml)。控制菌液浓度方法: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培养液的光密度,然后作适当的稀释),然后用多点接种仪点种各试验菌于各含药的MH培养基平板上,空白对照同时进行。每点含菌量约为:104-105(CFU)。37℃,培养24小时,观察并记录各菌的MIC值,并计算MIC50和MIC90。结果见表13。
表13  本发明药物体外对108株临床致病菌株的抗菌试验结果(MIC:mg生药/ml)
  菌种   株数   MIC范围   MIC50   MIC90
  金黄色葡萄球菌   26   0.625-10   1.25   10
  大肠杆菌   23   1.25-40   5   40
  绿脓杆菌   14   10->80   >80   >80
  福氏痢疾杆菌   17   0.625-20   1.25   20
  嗜血流感杆菌   13   0.313-10   1.25   10
  肺炎双球菌   15   0.625-20   2.5   20
从表中实验结果可以知道:本发明药物体外对试验菌株除了绿脓杆菌外,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嗜血流感杆菌的抗菌活性略强。
13、本发明药物对小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内抗菌试验
预试:取小白鼠7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每个菌株接种7组,7组的菌株浓度分别为:1010,109,108,107,106,105,104(CFU/ml),腹腔注射感染小鼠,每只小鼠接种菌液0.5ml,观察接种菌后48h内的小鼠死亡情况,确定细菌引起小白鼠全部死亡(100%死亡)的最低菌悬液浓度,即最小致死量(100%MLD)。菌液均用5%胃膜素的培养液稀释。
实验菌株的100%MLD(CFU/ml)测定结果如下:
金黄色葡萄球菌:109CFU/ml。
确定100%MLD后,进行正式的菌感染小鼠治疗保护性试验。取小鼠7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随机分成7组,每组10只,各组小鼠分别腹腔注射在预试中确定的2倍最小致死量的菌悬液0.5ml/只。7组小鼠中,试验菌株感染模型组1组,本发明药物样品组6组。小鼠在感染后即刻分别灌胃给药等容积不同浓度的各药液(0.25ml/10g鼠)。各药物梯度的剂间比均为:1∶0.7。感染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无菌注射用生理盐水溶液。观察小鼠反应,记录感染接种及给药后小鼠的死亡数,连续观察7天,按Bliss法计算对感染菌的药物半数有效量ED50及95%可信限。结果见表14。
表14  本发明药物灌胃给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试验结果
组别   剂量(g/kg)   对数剂量   试验小鼠数(只)   小鼠死亡数(只)   死亡率(%)   实验机率单位   ED50及95%可信限(g/kg)
  1   16   1.2   10   2   90   4.16   6.60(5.29-8.24)
  2   11.2   1.05   10   2   80   4.16
  3   7.84   0.89   10   4   50   4.75
  4   5.49   0.74   10   5   40   5
  5   3.84   0.58   10   8   20   5.84
  6   2.69   0.43   10   9   20   6.28
  模型组   0   10   10   100
(三)实验结论
本发明药物16g/kg,8g/kg,生药能明显处延长氨水所致小鼠咳嗽的潜伏期,减少两分钟内小鼠的咳嗽次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能够明显抑制小鼠耳异种被动皮肤过敏(p<0.05,p<0.01);该药5.3g/kg,2.65g/kg,能够显明延长氯化乙酰胆碱和磷酸组胺引起的豚鼠哮喘潜伏期(p<0.05,p<0.01);该8g/kg,4g/kg能够明显降低由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发炎程度(p<0.05,p<0.01);该8g/kg,4g/kg,2g/kg能明显减低由2,4-二硝基苯酚所致大鼠发热程度(p<0.05,p<0.01)。该药16g/kg剂量组可以极显著提高小鼠的廓清指数及吞噬指数(p<0.01);8g/kg剂量组可以显著地提高小鼠的廓清指数(p<0.05)。本发明药物16g/kg,8g/kg,4g/kg均可显著提高鼠耳肿胀度,增强小鼠特异性细胞免疫;16g/kg,8g/kg能够提高HC50值,显著增强小鼠特异性体液免疫(p<0.05,p<0.01);体内外抗病毒及体内外抗菌实验结果表明,该药能明显降低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死亡率,并能显著延长小鼠存活时间。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的肺部病毒滴度也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高剂量组作用与阳性对照药病毒唑效果相当。该药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嗜血流感杆菌抗菌活性较强。该药对小鼠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半数有效量为6.60mg/kg,95%可信限为5.29-8.24mg/kg。
二、本发明的毒理学实验:
1、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以最大药物浓度4g/ml生药(灌喂时推灌胃器有一定难度),最大给药体积0.8ml/20g,灌胃给药二次(上下午各一次),给药后连续观察14天,结果小鼠无一只死亡,给药后活动正常,未发现小鼠在进食、呼吸、心率、毛发色泽等方面的异常。表明本发明药物最大给药量为320g/kg,为临床人拟用量的480倍(临床人拟用量为0.667g/kg)。
2、大鼠长期毒性试验
本发明药物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量为40g/kg,20g/kg,10g/kg生药(相当于人用剂量的59.7倍、29.85倍、14.93倍),灌胃给药(ig),每天一次,每周给药6天,于给药后3个月、6个月,停药后1个月每组分别解剖1/4、1/2、1/4动物。观察大鼠的一般表现、食耗量、体重变化;测定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结果显示,该药对大鼠各项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系统尸解,对12种脏器指数及19种脏器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未发现与服用该药有关的毒副作用。
三、制备工艺的优点:
1.板蓝根的有效成分为靛蓝和靛玉红,为脂溶性物质,所以采用醇提。研究表明,渗漉法的靛玉红含量高于回流法,所以采取渗漉法提取。且渗漉法工艺简单,适于大生产,无需加热,提高了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生产的安全性。
2.柴胡中含有挥发油,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可有效提取该活性成分。
3.玫瑰茄中含有花色甙,多糖,溶于水,水提取较合适。花色甙在高温下不稳定,因此,采用温浸法提取。
4.昆布和螺旋藻均含多糖,可以用水共提。
5.由于昆布和螺旋藻提取液中含较多的植物蛋白和藻体蛋白,得到的浸膏粘稠,杂质较多,制备口服液时性状不好,故采用脱乙酰壳聚糖作吸附澄清剂,可以吸附杂质,提高口服液的澄明度。
6.该制备工艺充分有效地提取了原料药材的活性成分,成品率高达8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
本申请中的粗粉、中粉、细粉等均按2001年版药典规定的标准进行。
实施例1
配方:板蓝根400g、柴胡333g、玫瑰茄267g、螺旋藻167g、昆布167g。
制备工艺:
a、取板蓝根饮片,粉碎成中粉,用8倍量80%乙醇渗漉,静置48小时后,以3ml/min的速度收集渗漉液,调节pH8,静置12h,抽滤,回收乙醇并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1.1g/ml,备用。
b、取柴胡粗粉,浸泡2小时,加8倍量水,加热回流2h,用水蒸气蒸馏,蒸馏过程中补充4倍量水,提取挥发油,备用。将药材水煎液滤过,药渣加8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滤液并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为1.2g/ml,冷藏,滤过,备用。
c、取昆布粗粉,加水适量,浸泡1h后加入螺旋藻细粉,混合后加入10倍量水,80℃加热回流4小时,提取3次,提取液合并,冷藏12h后离心,取上清液,加入5wt%(占成品口服液的重量百分比,下同)的脱乙酰壳聚糖(作为澄清剂),于60℃加热,再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为1.1g/ml,备用。
d、取玫瑰茄粗粉,加15倍量水,采用温浸法50℃提取1.5小时,抽滤,滤液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为1.1g/ml,备用。
e、将步骤a、b、c、d制备的浓缩液混合,调节pH7左右,抽滤。挥发油加入10wt%丙二醇(作为增溶剂),混匀后加入到滤液中,再向该混合液中加入0.2wt%的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与0.03wt%的尼泊金乙酯(作为防腐剂),105℃流通蒸汽灭菌,常规工艺制成1000ml口服液。
实施例2
配方:板蓝根480g、柴胡266.4g、玫瑰茄213.6g、螺旋藻200.4g、昆布133.6g。
制备工艺:
a、取板蓝根饮片,粉碎成中粉,用10倍量80%乙醇渗漉,静置48小时后,以3ml/min的速度收集渗漉液,调节pH7,静置12h,抽滤,回收乙醇并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1.0g/ml,备用。
b、取柴胡粗粉,浸泡2小时,加9倍量水,加热回流2h,用水蒸气蒸馏,蒸馏过程中补充5倍量水,提取挥发油,备用。将药材水煎液滤过,药渣加9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滤液并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为1.3g/ml,冷藏,滤过,备用。
c、取昆布粗粉,加水适量,浸泡1h后加入螺旋藻细粉,混合后加入10倍量水,80℃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3次,提取液合并,冷藏12h后离心,取上清液,加入5wt%的脱乙酰壳聚糖(作为澄清剂),于60℃加热,再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为1.0g/ml,备用。
d、取玫瑰茄粗粉,加18倍量水,采用温浸法50℃提取2小时,抽滤,滤液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为1.0g/ml,备用。
e、将步骤a、b、c、d制备的浓缩液混合,调节pH7左右,抽滤。挥发油加入10wt%丙二醇(作为增溶剂),混匀后加入到滤液中,再向该混合液中加入0.2wt%的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与0.03wt%的尼泊金乙酯(作为防腐剂),105℃流通蒸汽灭菌,常规工艺制成1000ml口服液。
实施例3
配方:板蓝根320g、柴胡399.6g、玫瑰茄320.4g、螺旋藻133.6g、昆布200.4g。
制备工艺:
a、取板蓝根饮片,粉碎成中粉,用10倍量80%乙醇渗漉,静置48小时后,以3ml/min的速度收集渗漉液,调节pH7,静置12h,抽滤,回收乙醇并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1.1g/ml,备用。
b、取柴胡粗粉,浸泡3小时,加9倍量水,加热回流2h,用水蒸气蒸馏,蒸馏过程中补充5倍量水,提取挥发油,备用。将药材水煎液滤过,药渣加9倍量水,煎煮2小时,合并滤液并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为1.3g/ml,冷藏,滤过,备用。
c、取昆布粗粉,加水适量,浸泡1h后加入螺旋藻细粉,混合后加入10倍量水,80℃加热回流3小时,提取3次,提取液合并,冷藏12h后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为1.1g/ml,备用。
d、取玫瑰茄粗粉,加18倍量水,采用温浸法50℃提取2小时,抽滤,滤液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为1.1g/ml,备用。
e、将步骤a、b、c、d制备的浓缩液混合,浓缩、干燥、粉碎,加入挥发油,混匀,加入适量羧甲基淀粉钠,常规工艺制成片剂。

Claims (4)

1、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材配制而成:
板蓝根320-480份、柴胡266.4-399.6份、玫瑰茄213.6-320.4份、螺旋藻133.6-200.4份、昆布133.6-200.4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材配制而成:
板蓝根400份、柴胡333份、玫瑰茄267份、螺旋藻167份、昆布167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其药剂是丸剂、片剂、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糖浆剂、酒剂、口服液剂或注射剂。
4、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治疗感冒的中药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取板蓝根饮片,粉碎成中粉,用6-10倍量70-90%乙醇渗漉,静置36-48小时后,以2-4ml/min的速度收集渗漉液,调节pH7-8,静置8-16h,抽滤,回收乙醇并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为1.0~1.1g/ml,备用;
b、取柴胡粗粉,浸泡1-3小时,加6-10倍量水,加热回流1-3h,用水蒸气蒸馏,蒸馏过程中补充3-5倍量水,提取挥发油,备用,将药材水煎液滤过,药渣加6-10倍量水,煎煮1-3小时,合并滤液并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为1.2~1.3g/ml,冷藏,滤过,备用;
c、取昆布粗粉,加水适量,浸泡1-2h后加入螺旋藻细粉,混合后加入8-12倍量水,80℃加热回流3-5小时,提取2-4次,提取液合并,冷藏10-14h后离心,取上清液,加入5wt%的脱乙酰壳聚糖,于60℃加热,再离心,取上清液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为1.0~1.1g/ml,备用;
d、取玫瑰茄粗粉,加10-20倍量水,采用温浸法50℃提取1.5-2小时,抽滤,滤液浓缩至25℃时相对密度为1.0~1.1g/ml,备用;
e、将步骤a、b、c、d制备的浓缩液混合,调节pH6-8,抽滤;挥发油加入10wt%的丙二醇,混匀后加入到滤液中,再向该混合液中加入0.2wt%的苯甲酸钠与0.03wt%的尼泊金乙酯,105℃流通蒸汽灭菌,常规工艺制备即得口服液;或者,
步骤c中不加入脱乙酰壳聚糖,将步骤a、b、c、d制备的浓缩液混合、浓缩、干燥、粉碎,加入挥发油及适量辅料,常规工艺制成固体制剂。
CN 200410066178 2004-12-10 2004-12-10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246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66178 CN1282460C (zh) 2004-12-10 2004-12-10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66178 CN1282460C (zh) 2004-12-10 2004-12-10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0382A CN1660382A (zh) 2005-08-31
CN1282460C true CN1282460C (zh) 2006-11-01

Family

ID=35010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6617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2460C (zh) 2004-12-10 2004-12-10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8246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85819B2 (en) * 2013-12-03 2019-11-26 Gerolymatos International S.A. Ionic aqueous polysaccharide composi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60382A (zh) 2005-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20046A (zh) 一种中草药组方制备防治猪高热病药物的方法
CN1772079A (zh)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853358B (zh) 一种抗菌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663605A (zh) 一种治疗急慢性中耳炎的滴耳剂
CN1282460C (zh) 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及其制备工艺
CN104491121B (zh) 一种用于治疗呼吸道疾病的抗菌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53600A (zh) 治疗感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513447A (zh) 竹叶总黄酮在前列腺疾病防治药物及其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CN1444977A (zh) 含如意金黄散有效部位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323668C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药用途
CN1246008C (zh) 治疗急慢性鼻炎的中药制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903254A (zh) 治疗风热感冒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06007758A1 (fr) Composition de medecine traditionnelle chinoise pour le traitement de la rhino-sinusite aigue et chronique
CN1606979A (zh) 黄芩素作为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病毒剂的作用
CN1234387C (zh) 一种具有清肺功能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814221A (zh) 一种治疗尿路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77380A (zh) 一种抗病毒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37658C (zh) 治疗感冒风热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742845A (zh) 一种治疗呼吸系统疾患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772089A (zh) 一种含有白花蛇舌草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20515C (zh)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
CN1634413A (zh) 一种勒马回注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813916A (zh) 一种用于治疗感冒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CN1296088C (zh) 一种治疗儿童急性咽炎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49376A (zh) 一种抗鸡球虫益生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101

Termination date: 2016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