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0793C - 信息记录方法及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方法及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0793C
CN1280793C CNB2004100947544A CN200410094754A CN1280793C CN 1280793 C CN1280793 C CN 1280793C CN B2004100947544 A CNB2004100947544 A CN B2004100947544A CN 200410094754 A CN200410094754 A CN 200410094754A CN 1280793 C CN1280793 C CN 1280793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chronizing information
polarity
sign
blank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947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19658A (zh
Inventor
真下著明
山中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ac Corp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ac Corp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ac Corp,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Tea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619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96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8079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0793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11B20/1423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 G11B20/1426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4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 G11B20/1403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using self-clocking c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two levels
    • G11B20/1423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 G11B20/1426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 G11B2020/1457Code representation depending on subsequent bits, e.g. delay modulation, double density code, Miller code conversion to or from block codes or representations thereof wherein DC control is performed by calculating a digital sum value [DSV]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62DVDs [digital versatile discs]; Digital video discs; MMCDs; HD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79HD-DVDs [high definition DVDs]; AODs [advanced optical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抑制DSV值而且执行R-OPC(运行最佳功率控制)的光盘装置。编码/译码电路在对光盘记录数据时在同步信息段的前头只插入同步信息一次。编码/译码电路首先依照DSV值按照标志或空白的其中之一的极性插入同步信息,在最初的同步信息的极性是标志的情况中,将下一同步信息的极性设置为空白,而在最初的同步信息的极性是空白的情况中,将下一同步信息的极性设置为标志。在将其极性是标志的同步信息记录于光盘的时刻系统控制器执行R-OPC。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方法及光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光盘及光盘装置,尤其是有关于同步信息的构造。
背景技术
自以往,于光盘装置是利用OPC(Optimum Power Control,最佳功率控制)及R-OPC(Running Optimum Power Control,运行最佳功率控制)将记录功率最佳化,以记录数据。于OPC,在记录数据之前,在光盘的既定区域(PCA)令记录功率多段的变化而记录测试数据,播放该测试数据后,选择该播放信号品质(例如β值)变成最佳的记录功率,设为最佳记录功率。而,R-OPC是考虑光盘的记录膜灵敏度在面内未必均匀,按照在OPC所决定的最佳记录功率实际记录数据时,监视数据记录时的回光量,对记录功率回授控制,使得本回光量变成定值。一般,回光量使用电平B的光量,本电平B系在照射记录功率时形成了凹坑(pit)之情况得到的回光量(在pit绕射的记录功率的回光量)。具体而言,当电平B的回光量比定值小时判定过度的形成pit,令降低记录功率;当电平B的回光量比定值大时判定未充分的形成pit,令增加记录功率。
在此,在CD-R/RW等,记录具有长度3T-11T的数据,但是鉴于在短的pit长度监视回光量后进行回授控制系困难,检测记录最长的11T时的回光量后执行R-OPC。在CD-R/RW,同步信息(SYNC)包含11T,因在规格上在各信息段总是连续2次出现11T,因11T必定有某一方变成标志(照射记录功率而形成pit之部分),使用11T周期性的(即在周期性的插入之同步信息的时刻)执行R-OPC,可周期性的将记录功率最佳化。
可是,在DVD-R/RW等,在规格上,和CD-R等一样的形成3T-11T的数据长度,但是在同步信息上使用14T,14T不是如CD-R连续2次插入(标志和空白成对),而在一个信息段(93个字节)内只插入1次。而,将14T设置为标志、空白的哪一个系任意,例如在将14T全部设置为空白的情况,因在本最长的14T未形成pit,无法执行R-OPC,结果,无法周期性的将记录功率最佳化,具有难保持记录品质的问题。当然,也想到借着将14T全部设置为标志可执行R-OPC,但是在将14T全部设置为标志之情况,可能DSV值增大而低频成分增大。在此,DSV(Digital Sum Value)系将取2种状态的位串的一方的状态(例如1)设为+1、将另一方之状态(例如0)设为-1后自位串的前头累积的值,若DSV值小低频成分(DC成分)变小,记录播放品质提高。
又,在HD-DVD,形成2T-11T的数据长度,在同步信息上使用13T,因13T在一个同步信息段内只插入1次,会发生一样的问题。
鉴于上述的问题点,在特开2003-91819号公报,记载设成在同步信息上交互配置标志和空白的技术。若依据本技术,在标志的同步信息周期性的执行R-OPC等,可将记录功率最佳化。
可是,系将同步信息配置成交互的变成标志和空白的情况,也有未必抑制DSV值的问题。即,依据同步信息及接着的调变数据决定DSV值,同时考虑同步信息的极性(设置为标志或设置为空白)及调变数据的极性两者使DSV值变成最小时,若设成将同步信息一律交互的配置标志和空白,因需要只依据调变数据调整DSV值,也会发生无法抑制DSV值的情况。
又,固定成将同步信息一律配置成交互的变成标志和空白时,例如在记录于可改写的光盘时发生总是变成标志的部位,也可能发生记录膜的特性劣化而可改写的次数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及光盘装置,可满足抑制DSV及抑制记录膜特性劣化的目的。
本发明的光盘装置,包含记录装置,对各同步信息段只插入同步信息一次下将数据记录于光盘;及同步控制装置,控制该同步信息的极性。而,该同步控制装置(a)将最初的同步信息的极性设置为标志或空白的其中之一,使得DSV值变成最小;(b)在该最初的同步信息的极性是标志的情况,将下一同步信息的极性设置为空白,而在该最初的同步信息的极性是空白的情况,将下一同步信息的极性设置为标志;重复该(a)及(b)的处理,设置以后的同步信息的极性。
在本发明,因依据DSV值设置最初的同步信息的极性,其极性不是固定,而发生某程度的随机,而且抑制DSV值。此外,因将下一同步信息的极性设成和最初的同步信息的极性相反,因例如最初的同步信息的极性系空白下一同步信息的极性也变成标志,在本标志的时刻可执行R-OPC。在最初的同步信息的极性系标志时在该时刻可执行R-OPC。此外,同步信息由在同步信息以外的数据部不出现的数据构成,例如以13T规定。又,在成为记录的单位的ECC方块(例如2K字节sector×32个=64K字节的ECC方块)内同步信息数变成奇数的情况,横跨2个ECC方块控制也可。可是,在ECC方块内完全完成控制,使得ECC方块的最后或最初的同步信息独立的控制DSV较好。
又,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对各同步信息段只插入同步信息一次。本光盘系以连续的2个同步信息为单位,用标志或空白的其中之一形成该2个同步信息的最初的同步信息的极性,使得DSV值变成最小,按照该最初的同步信息的极性形成该2个同步信息的下一同步信息的极性的,在该最初的同步信息的极性系标志的情况用空白形成,在该最初的同步信息的极性系空白的情况用标志形成。在本发明的同步信息的控制也可只应用于记录型的光盘,也可作为共同方式应用于依据prepit的播放专用的光盘。本发明的控制方式因不需要变更装置侧的播放译码电路,也具有得到这种自由度的特征。
借着参照以下的实施例将更明确的理解本发明。但,本发明的范围未限定为以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构造图。
图2是数据格式说明图。
图3是同步信息的基本构造说明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同步信息SY0的DSV控制位和极性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同步信息SY1的DSV控制位和极性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6是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
图7A是利用图6的处理形成的同步信息的极性说明图。
图7B是利用图6的处理形成的同步信息的极性说明图。
图7C是利用图6的处理形成的同步信息的极性说明图。
图7D是利用图6的处理形成的同步信息的极性说明图。
图8是编码电路的构造方块图。
部件符号说明
10   光盘
12   主轴马达SPM
14   驱动器
16   光拾取头
18   螺纹马达
20   驱动器
22   驱动器
24   动力自动控制电路(APC)
26   RF电路
28   地址译码电路
30   伺服处理器
32   系统控制器
34   二进制化电路
36   编码/译码电路
36a  调变器
36b  DSV运算部
36c  选择开关
36d  选择开关
36e  SYNC产生部
36f  选择开关
36g  SYNC选择部
38   缓冲存储器
40   接口I/F
42   写入策略电路
51、52、53、54、55、56    同步信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照图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图1表示本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整体构造图。光盘10利用主轴马达(SPM)12驱动转动。用驱动器14驱动主轴马达SPMl2,利用伺服处理器30对驱动器14进行伺服控制,使得变成所要的转速。
光拾取头16包含用于向光盘10照射雷射光的雷射二极管(LD)或接收来自光盘10的反射光后转换为电气信号的光检测器(PD),配置成和光盘10相向。利用螺纹马达18在光盘10的径向驱动光拾取头16,用驱动器20驱动螺纹马达18。和驱动器14一样的利用伺服处理器30对驱动器20进行伺服控制。又,利用驱动器22驱动光拾取头16的LD,利用动力自动控制电路(APC)24控制驱动器22,使得驱动电流变成所要的值。APC24控制驱动器22之驱动电流,使得变成利用在光盘10的测试区域(PCA)所执行的OPC(OptimumPower Control)选择的最佳记录动力。OPC系在光盘10之PCA令记录功率多段的变化后记录测试数据,播放该测试数据后,评估其信号品质,选择可得到所要之信号品质之记录功率之处理。在信号品质使用β值或γ值、调变度、跳动、非对称等。
在播放在光盘10所记录的数据时,自光拾取头16之LD照射播放功率的雷射光,用PD将其反射光转换为电气信号后输出。供给RF电路26来自光拾取头16的播放信号。RF电路26自播放信号产生焦点误差信号或追踪误差信号后,供给伺服处理器30。伺服处理器30依照这些误差信号对光拾取头16进行伺服控制,将光拾取头16保持在对焦状态及对轨状态。又,RF电路26供给地址译码电路28播放信号所含的地址信号。地址译码电路28自地址信号将光盘10的地址数据解调后,供给伺服处理器30或系统控制器32。
又,RF电路26供给二进制化电路34播放RF信号。二进制化电路34将播放信号二进制化后,供给编码/译码电路36所得到之调变信号。在编码/译码电路36,将二进制化信号解调及进行错误订正后,得到播放数据,经由接口I/F40向个人计算机等主装置输出该播放数据。此外,在向主装置输出播放数据时,编码/译码电路36将播放数据暂时储存于缓冲存储器38后输出。
在光盘10记录数据时,经由接口I/F40供给编码/译码电路36来自主装置的应记录数据。编码/译码电路36将应记录数据储存于缓冲存储器38,将该应记录数据编码后作为调变数据,供给写入策略电路42。在调变方式上,除了在DVD的8-16调变方式以外,可使用在HD-DVD的8-12调变(ETM)方式,但是在本实施例按照8-12调变方式调变。关于HD-DVD,例如记载于「日经Electronics10月13日」日经BP公司,2003年10月13日发行,p125-134。简单说明之,在光源使用波长405nm的LD,按照轨距约0.4μm将数据记录于光盘10之Land及槽(groove)。按照以颤动之相位为同相或反相之相位调变记录地址信息,将在应记录数据附加了错误订正码的8位的数据调变成12位的码后记录于光盘10。以2T-11T记录数据,在同步信息上使用超过数据长度的13T。
在调变数据上,对于调变前之某范围之数据(例如0-87)准备DSV值相异之2种调变数据(代用转换表),对于之后的数据准备单一的调变数据。对于全部的范围的数据只准备单一之调变资料也可。
写入策略电路42按照既定之记录策略将调变数据转换为多脉冲(脉冲串)后,作为记录数据供给驱动器22。记录策略例如由在多脉冲的前头脉冲的脉宽或后续脉冲的脉宽、脉冲作用比(duty)构成。自光拾取头16之LD照射依据记录数据功率调变后的雷射光,在光盘10记录数据。记录数据后,光拾取头16照射播放功率之雷射光,播放该记录数据,供给RF电路26。RF电路26供给二进制化电路34播放信号,供给编码/译码电路36所二进制化之调变数据。编码/译码电路36将调变数据译码后,和在缓冲存储器38所储存之记录装置比对。供给系统控制器32比对之结果。
又,在记录数据时,系统控制器32执行OPC及R-OPC。即,在记录之前系统控制器32供给编码/译码电路36测试数据,令记录功率多段的变化的将测试数据记录于光盘10的测试区域。然后,按照播放功率播放所记录的测试数据,自那时的播放RF信号的β值等将最佳的记录功率选为记录功率。此外,系统控制器32周期性的检测数据记录时的回光量,判定其电平(所谓的电平B)和预定的储存于内存的定值是否一致,在不一致的情况按照其大小关系调整记录功率的增减。即,在回光量系定值以下的情况判断记录功率过剩,令降低记录功率;在回光量超过定值的情况判断记录功率不足,令增加记录功率。或者,将按照该OPC所选择的最佳记录功率P0及按照本记录功率P0记录了测试数据时的回光量的电平B的值B0储存于内存后,使用这些值和数据记录时所检测之电平B值,调整记录功率,使得B0/P0 n=B/Pn=定值(但,n是正的有理数)。在形成13T的标志的同步信息的情况执行在本实施例的R-OPC。因而,编码/译码电路36在同步信息段的前头插入同步信息时,按照既定的规则设置同步信息的极性后,记录于光盘10。关于既定的规则将后述。此外,也可在构造上和编码/译码电路36分开的设置同步信息产生电路,在本同步信息产生电路产生同步信息而且设置其极性后,供给编码/译码电路36,在编码/译码电路36将该同步信息插入同步信息段的前头。
在图2表示光盘10的物理Sector的构造。光盘10的各物理Sector由26个同步信息段构成,在各同步信息段的前头形成一个同步信息(SY或SYNC)50。为了识别同步信息段,准备多种同步信息(SY)50,例如SY0-SY3之4种,各自的同步信息50由24位构成。数据部分如上述所示记录8-12调变数据,按照NRZI(Non Return to Zero Invert:非零回归记录)方式记录。在NRZI方式,在调变码位值1将正前之值反相,在调变码位值0保持正前的值。调变数据以2T-11T等数据长度记录。
在说明本实施例的同步信息之前,首先说明同步信息的基本构造。
在图3表示用于识别同步信息段之4种同步信息SY0-SY3例。此外,在各同步信息SY0-SY3各自准备状态0或状态1、2的2种数据,按照正前之码数据值(8-12转换后的8位单位之码)选择其中一种。在图3举例表示在状态0之同步信息。
在图3,例如SY0的同步信息为「1000#0 010000 000000 001001」,但是「#」在功能上作为控制DSV值的DSV控制位。最前面的7位的「1000#00」是包含DSV控制位的可变部分,以后的「10000 000000 001001」系数据值固定的固定部分。固定部分之中的「10000 000000 001」系13T的同步信息。又,SY1的同步信息为「10100# 010000 000000 001001」,「#」一样在功能上作为DSV控制位。在DSV控制位「#」在位值上设置0或1的其中一个值,配合NRZI方式决定同步信息之极性。此外,将#=1之情况称为主同步信息,将#=0之情况称为次同步信息。此外,对于同步信息准备主同步信息和次同步信息的构造,例如在DVD也已知。一般,主同步信息和次同步信息的关系,在主同步信息变成标志的情况次同步信息变成空白,在主同步信息变成空白的情况次同步信息变成标志。
在图4及图5表示在SY0之DSV控制位「#」之位值和极性的关系。图4系在SY0的DSV控制位和极性的关系,在控制位「#」的值是0的情况因保持正前之值0(低)依然是0(低),在下一个之1(规定固定部分之最初之1)将正前之值0(低)反相而变成1(高),13T之同步信息记录为1(高),即作为标志。在标志部分照射记录功率的雷射光,形成凹坑(Pit)。在下一个之1因将正前之值1(高)反相而变成0(低),此外,在同步信息的最下阶的位之「1」,将0(低)反相而变成1(高)。
接着同步信息之后的是调变数据部,按照在调变数据的位值1反相、在0原封不动的保持,记录数据。
而,在控制位「#」的值系1的情况,因将正前之值0(低)反相而变成1(高),在下一个之1(规定固定部分的最初的1)再将正前的值1(高)反相而变成0(低),13T之同步信息记录为0(低),即作为空白。在下一个之1因再将正前之值0(低)反相而变成1(高),此外,在同步信息的最下阶的位之「1」,将1(高)反相而变成0(低)。
图5系在SY1之DSV控制位和极性的关系,和SY0之情况一样,1之个数依据「#」之位值系1或是0增减。于是,因1之个数依据DSV控制位「#」之位值系0之情况和1之情况变化,理解依据DSV控制位「#」的位值可控制DSV值。
又,自图4及图5也得知,依据DSV控制位「#」之位值,也同时决定同步信息变成标志或变成空白。例如,在SY0为了令DSV值减少而将DSV控制位「#」之位值设为1之情况,就将SY0之位值记录为空白,无法执行本来在照射记录功率之雷射光而形成凹坑的标志的同步信息应进行之R-OPC。而,为了执行R-OPC而将某同步信息之DSV控制位「#」设为0时,有数据之DSV值增大的可能性。
在本实施例,像这样令DSV值减少之要求和周期性的执行R-OPC而将记录功率最佳化之要求两全,还为了也令满足抑制标志或空白之配置或排列一律固定时伴随之改写次数之降低之要求,如以下所示设置13T之同步信息之极性。
在图6表示在数据记录时编码/译码电路36设置同步信息极性之流程图。此外,在图6,以「SYNC-Code」表示同步信息。
首先,在同步信息段之前头插入同步信息时,用DSV控制产生同步信息(S101)。将同步信息之控制位#设为0或1,使得DSV值变成最小。更详细说明之,决定在SYNC之控制位#之值,使得自SYNC之控制位#至下一数据之控制位#为止之DSV值变成令之前之DSV值减少之方向之极性。某SYNC之控制位#决定至下一SYNC之控制位#之正前为止之数据之DSV值。
接着,判定利用S101之处理所设置之最初之同步信息之极性(13T部分之极性)系标志或是空白(S102)。然后,在最初之同步信息之极性系标志之情况,在本标志之同步信息执行R-OPC,调整记录功率。又,将下一同步信息(第二同步信息段之同步信息)之极性设为和最初之同步信息之极性相反之极性,即空白(S103)。
而,在S102最初之同步信息之极性设置为空白之情况,将下一同步信息(第二同步信息段之同步信息)之极性设置为和最初之同步信息之极性相反之极性,即标志(S104)。借着在S101进行DSV控制,在S104设成标志,可控制DSV值,而且可执行R-OPC。
对于以后的同步信息,重复S101-S104的处理。即,以连续2次之同步信息为一个处理单位,利用DSV控制设置2次之中之最初之同步信息之极性(S101),将下一同步信息之极性设置为和最初之同步信息之极性相反(S103,S104)。因而,在最初之同步信息的极性系标志之情况按照其时序可执行R-OPC,而且将下一同步信息之极性设置为空白,抑制DSV值,在最初之同步信息之极性系空白之情况也借着将下一同步信息之极性设置为标志,执行R-OPC而且可抑制DSV值。
在图7A-图7D举例表示利用以上之处理设置之一连串之同步信息之极性。本实施例之光盘10系形成了这种同步信息的。
在图7A,利用DSV控制将开始记录后之最初之同步信息51之极性设置为例如标志(S101)。因最初之同步信息51之极性(13T部分的极性)系标志,将下一同步信息52之极性设置为其相反之空白(S103)。再利用DSV控制设置下一同步信息53之极性,设置为例如空白(S101)。因同步信息53的极性系空白,将下一同步信息54的极性设置为相反的标志(S104)。再利用DSV控制设置下一同步信息55之极性,设置为例如标志(S101)。因同步信息55之极性系标志,将再下一同步信息56之极性设置为空白(S103)。以后,一样。
在图7A,将同步信息51、54、55之极性设置为标志。这意指在2个连续之同步信息段之中之一个同步信息段总是可执行R-OPC,可对记录雷射光功率进行回授控制。又,因设置同步信息51、53、55之极性,使得DSV值变成最小,也抑制DSV值。
在图7B,利用DSV控制将最初之同步信息51之极性设置为例如标志(S101)。因最初的同步信息51的极性系标志,将下一同步信息52之极性设置为空白(S103)。再利用DSV控制设置下一同步信息53之极性,设置为例如标志(S101)。因同步信息53的极性系标志,将下一同步信息54之极性设置为空白(S103)。再利用DSV控制设置下一同步信息55之极性,设置为例如空白(S101)。因同步信息55之极性系空白,将下一同步信息56之极性设置为标志(S104)。
因将同步信息51、53、56的极性设置为标志,按照本时序执行R-OPC。又,因设置同步信息51、53、55的极性,使得DSV值变成最小,也抑制DSV值。
在图7C,利用DSV控制将最初之同步信息51之极性设置为例如空白(S101)。因最初之同步信息51之极性系空白,将下一同步信息52之极性设置为标志(S104)。再利用DSV控制设置下一同步信息53之极性,设置为例如标志(S101)。因同步信息53的极性系标志,将下一同步信息54之极性设置为空白(S103)。再利用DSV控制设置下一同步信息55之极性,设置为例如空白(S101)。因同步信息55之极性系空白,将下一同步信息56之极性设置为标志(S104)。
因将同步信息52、53、56之极性设置为标志,按照本时序执行R-OPC。又,因设置同步信息51、53、55之极性,使得DSV值变成最小,也抑制DSV值。
在图7D,利用DSV控制将最初之同步信息51之极性设置为例如空白(S101)。因最初之同步信息51的极性系空白,将下一同步信息52之极性设置为标志(S104)。再利用DSV控制设置下一同步信息53之极性,设置为例如空白(S101)。因同步信息53的极性系空白,将下一同步信息54之极性设置为标志(S104)。再利用DSV控制设置下一同步信息55之极性,设置为例如标志(S101)。因同步信息55的极性系标志,将下一同步信息56的极性设置为空白(S103)。
因将同步信息52、54、55的极性设置为标志,按照本时序执行R-OPC。又,因设置同步信息51、53、55的极性,使得DSV值变成最小,也抑制DSV值。
自图7A-图7D得知,因在本实施例依据利用最初的DSV控制的极性系标志或是空白改变下一极性,设置为和利用最初的DSV控制的极性相反的极性,标志和空白的配置不会固定的出现,因此,光盘10的某特定位置也不会总是变成标志,也可抑制记录膜特性的劣化及记录膜特性劣化所引起之改写次数之降低。
又,因利用DSV控制设置连续之同步信息之最初一次之同步信息之极性,可抑制DSV值,而且在2次一定有一次出现标志,可执行R-OPC。由以上得知,在本实施例,DSV值之抑制、R-OPC之执行以及改写次数之提高都可达成。
在图8表示按照以上所说明之规则插入同步信息之电路构造例。将本电路装入在图1之编码/译码电路36之编码部分。
编码/译码电路36的编码部分包含调变器36a、DSV运算部36b、SYNC产生部36e、SYNC选择部36g以及选择开关36c、36d、36f而成。
调变器36a对来自缓冲存储器38之记录数据进行8-12转换,产生2T-11T的信号后供给选择开关36c。调变器36a依据记录数据之值产生2种数据后供给选择开关36c。
DSV运算部36b对供给光拾取头16之调变数据,即在光盘10所记录之数据之DSV值运算后,依照本运算结果供给选择开关36c选择信号,选择调变数据。接着供给选择开关36d在选择开关36c依照DSV值所选择之调变数据。此外,不设置选择开关36c而将调变数据直接供给选择开关36d之构造也可。
选择开关36d系用于切换调变器36a和同步信息之开关,依照来自系统控制器32之颤动地址检测数据(数据/SYNC选择数据)及时钟信号切换。即,在自系统控制器32计数颤动地址检测数据及自颤动地址检测数据计数既定时钟之情况,因系在同步信息上插入SY0-SY3之其中之一之时刻,将选择开关36d切换至SYNC数据侧后输出,在除此以外之时刻切换至自选择开关36c所供给之调变数据侧后,向光拾取头16输出。因而,在同步位置插入同步信息SY0-SY3。将来自选择开关36d之调变数据/SYNC转换为NRZI方式后,供给写入策略电路42,再供给LD驱动部。在写入策略电路42转换为NRZI方式后供给LD驱动部也可。
SYNC产生部36e系产生13T之同步信息的,在SY0-SY3各自产生其极性为标志和空白之型式(Pattern)后,供给选择开关36f。具体而言,在SY0,产生
「100000 010000 000000 001000」(#=0的情况)
「100010 010000 000000 001000」(#=1的情况)
的同步信息型式,在SY1,产生
「101000 010000 000000 001000」(#=0的情况)
「101001 010000 000000 001000」(#=1的情况)
后,供给选择开关36f。也供给DSV运算部36b所产生之同步信息型式,计算各自的情况的DSV值。
选择开关36f系在SY0-SY3各自选择2种同步信息型式之其中之一之开关,用SYNC选择部36g控制该选择。SYNC选择部36g按照图6所示之处理流程图,选择标志或空白之其中之一。
即,首先,按照自DSV运算部36b所供给之DSV值,切换选择开关36f之接点,使得选择自SYNC产生部36e所输出之标志或空白之其中之一。将选择了哪一种极性储存于SYNC选择部36g之内部存储器。在插入下一同步信息之时刻,SYNC选择部36g切换选择开关36f之接点,使得选择极性和上次所选择之极性相反之同步信息型式。具体而言,在上次所选择之极性系标志之情况选择空白,而在上次所选择之极性系空白之情况选择标志。
然后,SYNC选择部36g再按照自DSV运算部36b所供给之DSV值,切换选择开关36f之接点,使得选择自SYNC产生部36e所输出之标志或空白之其中之一,接着选择极性和所选择的极性相反之同步信息型式。重复以上之处理依次插入同步信息下去。
借着依次执行处理程序达成SYNC选择部36g之上述之动作。系统控制器32执行SYNC选择部36g之功能也可,或者SYNC选择部36g依照来自系统控制器32之指令执行也可。
利用以上之处理,在充分短之周期可执行R-OPC,而且可实现DSV值小之数据记录。此外,因标志和空白之配置不是固定,防止特定部位总是变成标志,也抑制改写次数降低。
此外,图8所示之构造只不过是一例,只要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的得到其它之构造。关于这种构造的别的例子,自SYNC产生部36e对于2次之中之最初之一次依照DSV值产生同步信息型式后向选择开关36d输出,对于剩下之一次,产生同步信息型式,使得其DSV控制位值变成将在最初之一次之DSV控制位之位值反相后之位值后,向选择开关36d输出。

Claims (5)

1.一种信息记录方法,包含:
记录步骤,对各同步信息段只插入同步信息一次而将数据记录于光盘;及
同步控制步骤,控制该同步信息的极性;
其中,该同步控制步骤:
(a)将最初的同步信息的极性设置为标志或空白的其中之一,使得DSV值变成最小;
(b)在该最初的同步信息的极性是标志的情况中,将下一个同步信息的极性设置为空白,而在该最初的同步信息的极性是空白的情况中,将下一个同步信息的极性设置为标志;
以后的同步信息的极性系重复该(a)及(b)的处理,而加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还包含记录雷射光功率调整步骤,用于在将该同步信息的极性设置为标志而记录同步信息的时刻,依照自该光盘的回光量调整记录雷射光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记录方法,其中,该同步信息是由在同步信息以外的数据部不出现的时间上较长的数据所构成。
4.一种光盘装置,包含:
光拾取头,对光盘照射记录功率的雷射光,而记录数据;
驱动器,驱动该光拾取头;
编码器,将经过编码的记录数据供给至该驱动器;
其中,该编码器具有:
同步信息产生部,产生极性为标志的同步信息及极性为空白的同步信息;
插入部,选择在该同步信息产生部所产生的极性为标志的同步信息或极性为空白的同步信息的其中之一,而插入至同步信息段的前头;
DSV运算部,计算插入有同步信息的同步信息段的DSV值;及
同步信息选择部,对于连续2个同步信息段的最初的同步信息段,控制该插入部以使其选择令该DSV值变成最小的极性的同步信息;对于下一个同步信息段,控制该插入部以使得在最初的同步信息段的同步信息的极性是标志的情况选择空白,而在该最初的同步信息段的同步信息的极性是空白的情况选择标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装置,其中,还包含:
检测电路,在将其极性为标志的同步信息记录于该光盘的时刻,检测在该光拾取头所得到的回光量电平;及
控制器,按照该回光量电平调整该记录功率。
CNB2004100947544A 2003-11-17 2004-11-17 信息记录方法及光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079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87134A JP3970237B2 (ja) 2003-11-17 2003-11-17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87134/03 2003-11-17
JP387134/2003 2003-11-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9658A CN1619658A (zh) 2005-05-25
CN1280793C true CN1280793C (zh) 2006-10-18

Family

ID=34431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9475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0793C (zh) 2003-11-17 2004-11-17 信息记录方法及光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355942B2 (zh)
EP (1) EP1531479A3 (zh)
JP (1) JP3970237B2 (zh)
KR (1) KR100691640B1 (zh)
CN (1) CN1280793C (zh)
TW (1) TWI2536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69216B2 (ja) * 2003-11-10 2008-04-02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91885A (ja) 1995-09-28 1997-04-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同期情報付加方法及び同期情報付加装置、並びに同期情報検出方法及び同期情報検出装置
JPH09246979A (ja) 1996-03-04 1997-09-19 Hitachi Ltd ディジタルデータの変調方法,変調装置,復調方法および復調手段
KR100226871B1 (ko) * 1997-02-28 1999-10-15 구자홍 광 디스크 기록장치
KR100235788B1 (ko) * 1997-03-31 1999-12-15 전주범 광디스크 시스템에서 동기 신호를 이용한 dsv 제어장치
KR100354737B1 (ko) * 1997-12-30 2003-03-2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고밀도 광기록기기를 위한 적응적인 기록방법 및 그 회로
TW457476B (en) * 1998-11-06 2001-10-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a recording pulse condition
KR100294893B1 (ko) * 1999-03-09 2001-07-12 윤종용 개선된 dc 억압 능력을 갖는 rll 코드 생성 방법 과 생성된 rll 코드 변복조 방법
US6687206B1 (en) * 1999-06-02 2004-02-03 Ricoh Company, Lt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1266348A (ja) * 2000-03-24 2001-09-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ータ変調方法、データ変調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994708B2 (ja) 2001-09-17 2007-10-24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069216B2 (ja) * 2003-11-10 2008-04-02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515123B2 (ja) 2004-03-18 2010-07-28 旭化成イー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感光性樹脂積層体及びその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9658A (zh) 2005-05-25
US20050105423A1 (en) 2005-05-19
US7355942B2 (en) 2008-04-08
KR100691640B1 (ko) 2007-03-09
JP2005149640A (ja) 2005-06-09
EP1531479A3 (en) 2010-05-12
JP3970237B2 (ja) 2007-09-05
KR20050047480A (ko) 2005-05-20
EP1531479A2 (en) 2005-05-18
TWI253640B (en) 2006-04-21
TW200518072A (en) 2005-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46400C (zh) 记录和再现信息的装置和方法
CN1099665C (zh) 数据记录装置
CN1232956C (zh) 光盘记录再生装置和光盘记录再生方法
CN1300782C (zh) 多—脉冲图形表可控的光盘记录设备
EP1736972A2 (e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CN1199156C (zh) 信息记录/重放设备和方法
CN1662985A (zh) 光记录介质、使用这种记录介质的信息处理装置和数据记录方法
CN1311432C (zh)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US2005026818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information in concatenated manner
CN1249684C (zh) 光盘记录方法及其装置
CN1242390C (zh) 地址信息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以及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CN1280793C (zh) 信息记录方法及光盘装置
JP2004355764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0351915C (zh) 光盘及光盘装置
CN1290094C (zh) 光盘记录设备
CN100354939C (zh) 光盘装置
CN100341055C (zh) 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记录方法
CN1522442A (zh) 数据记录介质和数据记录方法及装置
CN1679088A (zh) 信息记录装置以及信息记录方法
CN1734626A (zh) 错误修正装置及光盘装置
CN1928996A (zh) 校正光盘的写策略数据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光盘驱动器
CN101042885A (zh) 记录方法、记录设备和光学记录介质
CN1453784A (zh) 数据记录控制装置
JP2005129104A (ja) 光ディスク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5259306A (ja) 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018

Termination date: 2014111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