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53784A - 数据记录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记录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53784A
CN1453784A CN03110614A CN03110614A CN1453784A CN 1453784 A CN1453784 A CN 1453784A CN 03110614 A CN03110614 A CN 03110614A CN 03110614 A CN03110614 A CN 03110614A CN 1453784 A CN1453784 A CN 14537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ircuit
recording
modulation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106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石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o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53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37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06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counting or timing of machine oper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记录控制装置,用调制电路(110)对从DRAM(10)读出的数据进行8-16调制,将其调制成信道数据。利用写策略电路(120)将该信道数据变换为记录脉冲。在时序控制电路(150)中,对于激光的照射位置为所希望记录的位置来说,在成为将规定的待机时间加上了调制中需要的时间和信道数据的变换为记录脉冲中需要的时间的时间之前的位置的时刻处,对调制电路(110)指示开始调制。然后,在从写策略电路(120)输出所希望记录的记录脉冲之前使记录脉冲的输出停止,在激光的照射位置为所希望的位置的时刻处指示开始输出。从而能稳定地且可靠地进行对盘媒体的数据的记录。

Description

数据记录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对受到旋转控制的盘媒体照射的激光的照射位置处于所需位置时开始数据的记录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在盘媒体等的记录媒体上大多将所希望记录的数据变换(调制)为根据作为该媒体的特性或格式结构取得了整合的数据、即信道数据后进行记录,而不是直接进行记录。通过在记录媒体上记录以这种方式进行了调制处理的数据、即信道数据,可稳定地进行对记录媒体的数据的记录或来自该媒体的数据的再生。
在此,在上述盘媒体例如是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的情况下,通常使用8-16调制方式作为变换为信道数据的数据调制方式。在该8-16调制方式中,将8位的数据变换为16位的数据,再对其附以同步信号等。在图4中示出上述DVD中的信道数据的格式。
如该图4中所示,DVD中的信道数据由32位的同步(SNYC)信号(图中,用「同步」来表示)和1456位的被调制的数据构成。即,通过对728位的数据进行8-16调制,成为1456位的数据,对这些被调制了的每1456位的数据,在其开头附以32位的同步信号(同步(SNYC)),生成了1帧的信道数据。在DVD中,将26个这种1帧份的信道数据作为1个扇区来处理。此外,在图4中,示出了DVD中的1个扇区的信道数据的结构。
接着,对该信道数据进行调制处理,以便能可靠地进行来自DVD的数据再生。作为这样的调制处理的一例,有NRZI(non return to zeroinverse)调制处理,在该NRZI调制处理中,每当信道数据的位内容为1时,生成使逻辑电平倒相的信号(NRZI数据),该NRZI数据成为实际上被记录的数据。
而且,在DVD上记录该NRZI数据时,为了可靠地进行DVD上的凹点的形成,通过对NRZI数据进行脉冲调制处理,从而生成控制向DVD照射的激光的强度和照射时间的记录脉冲。按照该记录脉冲进行激光照射,在DVD上形成与信道数据(NRZI数据)对应的凹点。
在DVD上记录以这种方式生成的记录脉冲时,首先,要取得对受到旋转控制的DVD照射的激光的照射位置与记录脉冲的输出时序的同步。图5是现有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的一例,这里示出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具有在对受到旋转控制的DVD照射的激光的照射位置成为所希望的位置时开始数据的记录的结构。
在该图5中示出的光盘(DVD)201中,在以螺旋状形成了起到光盘201内的导向槽的功能的预置槽的同时,以接近于以螺旋状形成的预置槽的方式形成了纹间表面预置凹点(以下,称为LPP)。
其中,上述预置槽以摆动(蛇行)的方式形成在光盘201上。具有这种摆动(蛇行)分量的信号(摆动信号)具有规定的周期。此外,在光盘201上沿以螺旋状形成的各预置槽以规定的间隔形成了上述LPP。详细地说,作为该规定间隔,对于前面的图4中示出的信道数据的各2帧,分配了与3位份对应的1组LPP。而且,在根据该LPP的再生所得到的LPP信号中包含了与前面的图4中示出的信道数据的帧中包含的同步信号所对应的同步信息或盘的位置信息、规格信息等。
在进行向该光盘201的数据的记录时,首先,读出DRAM210内所存储的数据,用调制电路220将其变换为信道数据或NRZI数据的调制数据。然后,为了与该调制数据对应地在光盘201上形成适当的凹点,根据该调制数据用写策略电路230生成记录脉冲。
然后,为了在光盘201的所希望的位置上记录该调制数据,要进行从光学头240对光盘201照射的激光的照射位置的位置调整。在此,首先经光学头240接受照射到受到旋转控制的光盘201上的再生用激光的反射光,然后由地址生成电路260取入从该反射光的分量中所提取的LPP信号。在该地址生成电路260中,通过对LPP信号进行译码,生成与在前面的图4中示出的信道数据的SNYC对应的同步信号和与光盘201的位置信息对应的地址信号。
由时序控制电路270取入这些同步信号或地址信号。该时序控制电路270是取得对于光盘201的激光的照射位置与由写策略电路230生成的记录脉冲的同步的电路。以下,参照图6(a1)~(a5),说明该工作。
在该时序控制电路270中,根据上述地址信号,掌握对光盘201的激光的照射位置,同时导出激光的照射位置成为所希望记录开始的位置的时刻。然后,在相对于激光的照射位置成为所希望记录开始的位置的时刻而言,提前与上述调制电路220中的处理时间和写策略电路230中的处理时间所对应时间的时刻,向调制电路220输出用于使调制开始的开始触发信号(图6(a1))。
在接受了该开始触发信号后,上述调制电路220开始调制处理,生成调制数据,将其输出给上述写策略电路230(图6(a2))。接受该调制数据的写策略电路230开始记录脉冲的生成,从已生成的记录脉冲起依次输出给门电路250。作为一连串的工作,连续地进行从该调制数据的生成到记录脉冲的输出的处理(图6(a2)、图6(a3))。然后,在时序控制电路270中,根据上述地址信号,在激光对于光盘201的照射位置处于所希望的位置的时刻处,向门电路250输出门信号。响应于此,门电路250被打开,将写策略电路230的输出输出给光学头240(图6(a4)、图6(a5))。
由此,在对光盘201的数据的照射位置成为所希望的位置时,将从写策略电路230输出的记录脉冲传递给光学头240,从光盘201上的所希望的位置起开始数据的记录。
按照上述数据记录控制装置,从由光盘201读出的地址信息检测出对于盘的激光照射位置,也确定向调制数据的变换、该调制数据的向记录脉冲的变换、及记录脉冲的向光学头240的输出时刻。由此,可适当地开始向光盘201进行数据的记录。但是,此时,在产生了光盘201的旋转速度的微小的变化或光学头240内的信号拾取的横向摇晃等的情况下,存在不能适当地进行数据的记录的开始的可能性。
例如,在由写策略电路230进行的记录脉冲的输出开始时,在对光盘201的激光照射位置比所希望记录的位置延迟了的情况下,成为图6(b1)~(b5)中示出的事态。即,在产生了旋转速度的变化或信号拾取的横向摇晃等的情况下,记录脉冲的输出时刻与激光的照射位置处于记录对象位置的时刻之间产生了时间差,其结果,就会从所希望记录的数据的中间进行对光盘201的记录。
再有,能产生这样的不良状态的情况不限于使用在前面的图5中例示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的情况。总之,在使用对数据进行规定的变换处理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在盘媒体上进行记录时,因记录开始的时刻的偏移而不能适当地记录数据的实际情况大体是共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稳定地且可靠地进行向盘媒体的数据的记录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可进行在受到旋转控制的盘媒体上的、从盘媒体上的任意的位置开始的数据写入的控制,它具备:对输入数据进行规定的调制处理以生成调制数据的调制电路;根据所述调制数据,生成对将数据写入所述盘媒体的记录激光输出进行控制的记录脉冲的写策略电路;以及根据从所述盘媒体读出的地址信息,对所述调制电路和所述写策略电路的工作时序进行控制的时序控制电路,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暂时地使所述调制电路和所述写策略电路的工作处于待机状态,同时在所述记录激光的对所述盘媒体的照射位置到达了所述盘媒体上的记录开始位置的时刻处使所述调制电路和所述写策略电路的工作开始。因而,可更稳定地且可靠地进行对盘媒体的数据的记录。
此外,本发明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可进行在预先记录了数据的盘媒体上、将数据的结束位置定为新的数据的记录开始位置的数据的补充记录的控制,它具备:对输入数据进行规定的调制处理以生成调制数据的调制电路;根据所述调制数据,生成对将数据写入所述盘媒体的记录激光输出进行控制的记录脉冲的写策略电路;取入所述记录脉冲,输出给外部电路的门电路;以及对所述调制电路、所述写策略电路及所述门电路的工作时序进行控制的时序控制电路,所述时序控制电路,在使所述门电路的工作停止的同时在规定的期间内使所述调制电路和所述写策略电路工作并输出了所述记录脉冲后,在从所述写策略电路输出补充记录对象数据所对应的记录脉冲的紧靠前的时刻处暂时地使所述调制电路和所述写策略电路的工作处于待机状态,在所述记录激光的对所述盘媒体的照射位置处于所述盘媒体上的记录开始位置的时刻处使所述调制电路、所述写策略电路及所述门电路的工作开始。因而,可更稳定地且可靠地进行对盘媒体的数据的记录。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将本发明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应用于DVD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的框图。
图2示出了该实施例的时序控制电路的处理次序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该实施例中与数据记录开始相关的处理推移的时序图。
图4示出了DVD的信道数据的格式的图。
图5示出了现有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的结构的一例的框图。
图6示出了与由该现有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进行的数据的记录的开始有关的处理的推移的时序图。
图中:1-光盘;10-DRAM;30-控制单元;40-光学头;100-数据记录控制装置;110-调制电路;111-(8-16)调制部;112-NRZI变换部;113-流控制器;114-存储器;115-P/S变换部;120-写策略电路;130-门电路;140-地址生成电路;150-时序控制电路;160-时钟生成电路;201-光盘;210-DRAM;220-调制电路;230-写策略电路;240-光学头;250-门电路;260-地址生成电路;270-时序控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说明将本发明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应用于DVD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的一个实施例。
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及其外围的电路的结构的框图。
图1中示出的光盘1与在前面的图5中示出的光盘201是相同的。此外,本实施例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100是取入DRAM10所存储的数据、并生成与其对应的记录脉冲后输出给光学头40的装置。此外,控制单元30处于安装有该数据记录控制装置100的数据记录装置内,它是控制其各部分的微计算机。从该控制单元30向该数据记录控制装置输出记录对象数据的DRAM10内的地址或与记录开始的时刻对应的盘上的地址等的地址信息。
在此,进一步说明上述数据记录控制装置100。
该图1中示出的调制电路110是将按DVD的格式进行了编码的数据调制为实际上记录在光盘上的数据的调制数据的电路。详细地说,该调制电路110是利用NRZI调制方式和8-16调制(EFM Plus)方式将从DRAM读出的数据调制为调制数据的电路。该调制电路110具备:8-16调制部111或NRZI变换部112;流控制器113;存储器114;以及串/并(P/S)变换部115。
在此,8-16调制部对于每8位的数据将其调制为16位的数据。在进行这种调制时,使用对于各8位的数据准备了多个调制候补(16位的数据)的调制表。该调制表指定由对8位的数据进行了调制的多个16位的数据构成的调制候补,同时指定在下一个8位的数据调制中使用的下一种状态。而且,在将8位的数据调制为16位时,参照赋予以前被调制的数据的下一种状态,从多个调制候补中选择特定的调制候补。
另一方面,在「NRZI」变换部112中,每当从上述8-16调制部111供给的成为调制对象的数据的位内容变为「1」(逻辑「H」电平)时,生成使逻辑电平倒相的NRZI数据(脉冲信号)。然后,在以后的处理中,相应NRZI数据的逻辑电平倒相的情况进行处理,以便转换是否在光盘1上形成凹点。
此外,流控制器113是进行从由8-16调制部111生成的调制候补中选择最终作为调制数据采用的1个调制候补的处理的部分。即,在上述调制表中,虽然说可以利用从上述下一种状态对各8位的数据进行了调制的多个16位的调制候补中选择特定的调制候补,但在该时刻并不是确定1个调制候补。例如,有时从利用上述下一种状态对8位的数据进行了调制的多个16位的调制候补中指定2个调制候补。
与此不同,在流控制器113中,对于利用下一种状态指定的2个调制候补,首先生成与其对应的数据流,存储在存储器114中。即,通过分别使利用对这2个各调制候补赋予的下一种状态指定的下一个调制候补具有对应关系,生成联系上述2个各调制候补的数据流,将其单独地存储在存储器114中。然后,在流控制器113中,每当联系2个各调制候补的各数据流的数据长度成为前面的图4中生成的1帧的数据长度时,将特定的1个数据流作为调制数据来确定。顺便提一下,该特定的数据流的确定是根据联系各调制候补的数据流的直流分量的评价(DSV:数字和变动)等来进行的。
如果通过以这种方式确定特定的数据流来确定最终的调制数据,则在P/S变换部115中将该调制数据变换为串行数据。由此,从调制电路110输出的调制数据成为串行数据。
写策略电路120是通过对从上述调制电路110输出的调制数据进行规定的脉冲变换处理以生成控制激光的强度或照射时间用的记录脉冲的电路。作为该电路,例如可应用在特开平6-313329号公报或特开2000-57571号公报中记载的写策略电路。
然后,将从写策略电路120输出的记录脉冲输入到门电路130中。该门电路130是在输入了门信号时导通(工作)、将来自写策略电路120的输出输出给下一级的电路的电路。
将该门电路130的输出输出给处于数据记录控制装置100的外部的外部电路。详细地说,在此,如图1中所示,输出给光学头40。然后,在该光学头40中与被输入的记录脉冲对应地生成激光,使该激光照射到光盘1上。
此外,光学头40具有接受对光盘1照射的再生用的激光或记录用的激光的反射光的功能,根据该反射光生成LPP信号或摆动信号,输出给数据记录控制装置100。
在数据记录控制装置100中根据上述LPP信号掌握对于光盘1的激光的照射位置。详细地说,将上述LPP信号取入到地址生成电路140中,通过在该处对其进行译码,生成与前面的图4中输出的信道数据的SYNC对应的同步信号或与光盘1的位置信息对应的地址信号。然后,该被生成的地址信号或同步信号成为掌握激光对于光盘1的照射位置用的信号。
然后,利用时序控制电路150取得根据上述地址信号掌握的激光对于光盘1的照射位置与由写策略电路120生成的记录脉冲的同步。
再有,这些调制电路110或写策略电路120、地址生成电路140、时序控制电路150都以时钟生成电路160生成的时钟CLK作为工作时钟来工作。该时钟生成电路160根据从上述光学头40输出的LPP信号或摆动信号生成时钟CLK。即,在该时钟生成电路160中具备在取入摆动信号生成规定的频率的时钟时再取入LPP信号对该频率进行微调整的PLL电路,以生成时钟CLK。关于该PLL电路,可作成例如在特愿2000-028159号公报或特愿2000-038193号公报、特愿2000-049702号公报等还记载的电路。此外,作为该时钟生成电路160,也可作成根据摆动信号和LPP信号的任一个信号生成时钟CLK的电路。
总之,通过将上述时钟生成电路160的时钟作为工作时钟,上述调制电路110或写策略电路120、地址生成电路140、时序控制电路150都与被旋转控制的光盘1的工作对应地工作。
在此,说明在利用上述控制单元30指示了上述DRAM10内已被存储的规定的数据的记录时与利用数据记录控制装置100进行的数据的记录开始有关的控制。
在本实施例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中,在记录的开始时,由上述时序控制电路150发出以下的指令。首先,对于激光的照射位置成为所希望记录的开始的位置的时刻来说,在成为将规定时间加上了调制中需要的时间和记录脉冲的生成中需要的时间的时间之前的时刻处,对调制电路110发出调制开始指令,使调制开始。再者,在激光的照射位置成为所希望记录的开始的位置(记录开始位置)的时刻之前,对写策略电路120发出待机指令,使其保持记录脉冲中的实际上所希望记录的脉冲而处于待机状态。
由此,在调制电路110中的调制处理或由写策略电路120进行的调制数据的至记录脉冲的变换处理的结束时,可将激光的照射位置定为所希望记录的位置之前的位置。因此,其后在激光的照射位置成为所希望记录的位置时,能可靠地开始数据的记录。即,即使产生了光盘1的旋转速度的微小的变化或光学头40内的信号拾取的横向摇晃等,也能可靠地开始数据的记录。
以下,参照图2和图3,进一步说明取得由该时序控制电路150进行的数据的记录开始时的对于光盘1的激光的照射位置与由写策略电路120生成的记录脉冲的同步的处理。
图2示出了由上述时序控制电路150进行的上述处理的次序的流程图。
在该一系列的处理中,例示数据的补充记录,假定从1块的中途的数据起开始记录。首先,在步骤S100中,通过从上述控制单元30指示数据的记录,来监视从光盘1读出的地址信息。即,在此,进行从上述地址生成电路140输出的地址信号或同步信号的监视。
然后,在步骤S110中,从上述监视的地址信息掌握激光的照射位置。在此,例如根据周期性地被供给的同步信号或地址信号,掌握这些同步信号间的位单位中的位置。换言之,关于光盘1中的数据记录位置来说,掌握该位单位的位置。
然后,在步骤S120中,对于所掌握的激光的照射位置成为与数据记录的开始对应的位置的时刻来说,在成为将规定时间加上了调制数据的生成中需要的时间和记录脉冲的生成中需要的时间的时间之前的时刻处,使开始触发信号上升。该开始触发信号是对调制电路110指令开始调制工作的信号,同时是对写策略电路120指令开始变换工作的信号。
具体地说,如以下那样进行该步骤S120的处理。首先,计算出在时序控制电路150中在一定的字节数(例如,1个字节份)的数据的调制处理中需要的时间和在该数据的至记录脉冲的变换中需要的时间中激光对于光盘1的照射位置行进到哪个地址。接着,从与从控制单元30一侧供给的记录开始的时刻对应的地址中扣除该已计算出的地址。由此,可得到原来的调制开始时刻的地址。接着,从该地址再扣除上述规定时间的地址,将该扣除得到的地址单位调制开始的地址。然后,在从光盘1读出的地址到达了调制开始地址时,使对于调制电路110的开始触发信号(调制开始指令)上升。由此,在调制电路110中,从原来应开始调制处理的时刻之前的时刻起就开始调制处理。此外,也可在控制单元30一侧进行在调制时间和记录脉冲的生成时间中行进的地址的计算。此时,在控制单元30一侧从记录开始的地址扣除已计算出的地址,在记录控制装置100中生成原来的调制开始的地址。
此外,在此,例如可将调制中需要的时间或至记录脉冲的变换需要的时间作为例如时钟生成电路160生成的时钟CLK的脉冲数来掌握。即,由于调制电路110或写策略电路120都与时钟生成电路160生成的时钟CLK同步地工作,故处理一定的字节数的数据中需要的脉冲数成为一定值。因而,可将调制中需要的时间或信道数据至记录脉冲的变换需要的时间作为时钟CLK的脉冲数来掌握。
此外,即使产生了光盘1的旋转速度的微小的变化或光学头40内的信号拾取的横向摇晃等,也将上述规定时间设定为能在激光的照射位置成为所希望的位置之前进行由写策略电路120进行的记录脉冲的生成那样的时间。
通过对调制电路110输出该开始触发信号,在该调制电路110中开始数据的调制处理(图3(a1)、(a2))。再有,在该调制电路110中,以成为DVD的错误校正代码(ECC)的单位的1块单位进行上述数据的调制。该1块的数据相当于前面的图4中示出的1个扇区份的调制数据的16个份。
其次,如果从调制电路110输出调制数据,则如图3(a3)中所示,根据该数据由写策略电路120生成记录脉冲。然后,从已生成的记录脉冲起依次输出在该写策略电路120中生成的记录脉冲。但是,在该时刻处,如图3(a4)中所示,由于没有从时序控制电路150对门电路130输出门信号,故如图3(a5)中所示,不会从门电路130输出记录脉冲。
然后,在前面的图2中示出的步骤S130中,在从写策略电路120输出的记录脉冲与由上述控制单元30指示的所希望记录的数据的开头的数据的之前相对应时,对写策略电路120和调制电路110输出停止信号。该停止信号是指令(待机指令)停止由写策略电路120进行的至记录脉冲的生成或由调制电路110进行的调制处理的信号。
由此,如图3(a2)中所示,在写策略电路120和调制电路110中保持在输入了上述停止信号的时刻处所具有的信号。换言之,在写策略电路120和调制电路110中保持在待机前具有的信号。即,例如在写策略电路120中,保持从所希望记录的数据的开头起几位的数据。这是为了写策略电路120在记录脉冲的生成时使用触发器等的锁存电路进行运算处理。因此,通过例如响应于停止信号停止对写策略电路120内的锁存电路的时钟CLK的输入,使信道数据的至记录脉冲的变换处理,而且在停止时可在写策略电路120内保持锁存电路所具有的数据。
此外,在调制电路110中,除了在前面的图1中示出的存储器114外,还具备进行调制处理用的触发器等的锁存电路。因而,在该调制电路110中,也响应于停止信号停止对调制电路110内的锁存电路的时钟CLK的输入,或通过停止了存储器114来使调制处理停止,而且在停止时可保持锁存电路或存储器114所具有的数据。
然后,在前面的图2中示出的步骤S140中,在对于光盘1的激光照射位置成为所希望的位置时,在时序控制电路150中使门信号上升,同时再次使开始触发信号上升。由此,如图3(a1)~(a5)中所示,在对于光盘1的激光照射位置成为所希望的位置时,从门电路130对上述光学头40输出与所希望记录的数据对应的记录脉冲。
而且,在该一系列的处理中,由于在原来开始触发信号上升的时刻(图中,用T来表示)之前的时刻处使开始触发信号上升,故能可靠地开始数据的记录。即,例如,如图3(b1)~(b5)中所示,对于在时刻t1处响应于开始触发信号在开始了调制处理的时刻处预测的门信号的输出时刻、即时刻t3来说,如果是实际的门信号的输出时刻t2提前了的情况,则能可靠地开始数据的记录。
按照以上已说明的本实施例,可得到以下的效果。
(1)对调制电路110发出启动指令,以便对于激光的照射位置成为与数据记录的开始对应的位置的时刻来说,在成为将规定时间加上了调制中需要的时间和记录脉冲的生成中需要的时间的时间之前的时刻处开始调制。由此,在调制电路110中的调制处理或由写策略电路120进行的记录脉冲的生成处理的结束时,可将激光的照射位置定为所希望记录的位置之前的位置。因而,即使产生了光盘1的旋转速度的微小的变化或光学头40内的信号拾取的横向摇晃等,也能可靠地开始数据的记录。
(2)对写策略电路120发出了指令,以便在激光的照射位置成为与数据记录的开始对应的位置之前保持记录脉冲中的实际上所希望记录的脉冲而处于待机状态。因此,在激光的照射位置成为所希望记录的位置的时刻处可输出记录脉冲。由此,即使产生了光盘1的旋转速度的微小的变化或光学头40内的信号拾取的横向摇晃等,也能可靠地开始数据的记录。
(3)通过设置门电路250,如果是由控制单元30指示了从与DVD的错误校正有关的码字的1块的中途开始记录的情况,则从该已被指示的数据起能可靠地记录数据。即,预先处于在光盘1上记录了数据的情况,将该数据的记录结束位置定为新的数据的记录开始位置,能可靠地记录数据。
再有,上述实施例也可如以下那样进行变更来实施。
·地址生成电路140不一定限于根据预先在光盘1上形成的LPP信号来掌握激光对于光盘1的照射位置。例如,在光盘1上已记录了数据而接着该已被记录的数据开始数据的记录时,也可根据该已被记录的数据来掌握激光对于光盘1的照射位置。例如按以下的次序进行该步骤。
1.通过在记录开始之前利用再生用的激光跟踪已被记录的数据来再生已被记录的数据。
2.对该数据进行解调。
3.从上述已被解调的数据所具有的地址信息来生成表示激光对于光盘1的照射位置的地址信号。
·作为数据记录控制装置,不限于上述的结构。例如,也可在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内不具备生成与激光对于光盘1的照射位置对应的地址信号的上述地址生成电路,而是从外部取入上述地址信号。
·作为调制电路110,不一定限于在每1块中调制数据的结构。
·例如在对前面的图4中示出的帧的开头等的再次开始记录时的数据的开头设置限制的情况下,即使不一定设置门电路130,也可通过保持由写策略电路进行了变换的记录脉冲并处于待机状态而从所希望的数据起进行记录。
·也可在激光的照射位置对于所希望的位置延迟了由写策略电路进行的上述规定的变换中所需的处理时间的位置之前在调制电路中保持所希望记录的开头的调制数据而处于待机状态,来代替由写策略电路120保持记录脉冲。
·不限于DVD,也可以是CD-R(可写盘)等的光盘或MO(磁光盘)或MD(微型盘)等的光磁盘等的任意的盘媒体。
按照本发明,如果是产生了盘媒体的旋转速度的微小的变化或信号拾取的横向摇晃等的情况,也能吸收此时发生的时间方面的偏移,能稳定地且可靠地进行对盘媒体的数据的记录。

Claims (5)

1.一种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它可进行在受到旋转控制的盘媒体上的、从盘媒体上的任意的位置开始的数据写入的控制,其特征在于:
具备:
对输入数据进行规定的调制处理以生成调制数据的调制电路;
根据所述调制数据,生成对将数据写入所述盘媒体的记录激光输出进行控制的记录脉冲的写策略电路;以及
根据从所述盘媒体读出的地址信息,对所述调制电路和所述写策略电路的工作时序进行控制的时序控制电路,
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暂时地使所述调制电路和所述写策略电路的工作处于待机状态,同时在所述记录激光的对所述盘媒体的照射位置到达了所述盘媒体上的记录开始位置的时刻处使所述调制电路和所述写策略电路的工作开始。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序控制电路,在输入了数据的时刻处使所述调制电路工作以使调制处理开始,同时在输入数据的开头的数据的调制处理结束了的时刻处使所述调制电路和所述写策略电路的工作处于待机状态。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序控制电路,在相对于所述记录激光的照射位置到达所述盘媒体上的记录开始位置的时刻而言提前一段时间的时刻,使所述调制电路的工作开始,所述一段时间是在所述调制处理中需要的时间及所述记录脉冲的生成中需要的时间上再加上规定时间的时间。
4.一种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它可进行在预先记录了数据的盘媒体上、将数据的结束位置定为新的数据的记录开始位置的数据的补充记录的控制,其特征在于:
具备:
对输入数据进行规定的调制处理以生成调制数据的调制电路;
根据所述调制数据,生成对将数据写入所述盘媒体的记录激光输出进行控制的记录脉冲的写策略电路;
取入所述记录脉冲,输出给外部电路的门电路;以及
对所述调制电路、所述写策略电路及所述门电路的工作时序进行控制的时序控制电路,
所述时序控制电路,在使所述门电路的工作停止的同时在规定的期间内使所述调制电路和所述写策略电路工作并输出了所述记录脉冲后,在从所述写策略电路输出补充记录对象数据所对应的记录脉冲的紧靠前的时刻处暂时地使所述调制电路和所述写策略电路的工作处于待机状态,在所述记录激光的对所述盘媒体的照射位置处于所述盘媒体上的记录开始位置的时刻处使所述调制电路、所述写策略电路及所述门电路的工作开始。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数据记录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时序控制电路,在相对于所述记录激光的照射位置到达所述盘媒体上的记录开始位置的时刻而言提前一段时间的时刻,使所述调制电路的工作开始,所述一段时间是在所述调制处理中需要的时间及所述记录脉冲的生成中需要的时间上再加上规定时间的时间。
CN03110614A 2002-04-25 2003-04-21 数据记录控制装置 Pending CN14537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24465 2002-04-25
JP2002124465A JP2003317246A (ja) 2002-04-25 2002-04-25 データ記録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3784A true CN1453784A (zh) 2003-11-05

Family

ID=29243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3110614A Pending CN1453784A (zh) 2002-04-25 2003-04-21 数据记录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30202439A1 (zh)
JP (1) JP2003317246A (zh)
KR (1) KR20030084722A (zh)
CN (1) CN1453784A (zh)
TW (1) TWI23536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8996B (zh) * 2005-09-07 2011-04-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校正光盘的写策略数据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光盘驱动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73479B1 (en) * 2005-10-12 2010-08-10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Flexible optical write strategy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73677B2 (ja) * 1998-10-30 2006-05-1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学式記録媒体記録装置
JP2000276777A (ja) * 1999-03-25 2000-10-06 Victor Co Of Japan Ltd 光記録媒体
US6269060B1 (en) * 1999-09-09 2001-07-31 Ian E. Harvey Programmable write signal generator
JP3742286B2 (ja) * 2000-08-17 2006-02-01 株式会社東芝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及び光ディスクの記録制御方法
JP2003173535A (ja) * 2001-12-03 2003-06-20 Toshiba Microelectronics Corp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の記録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8996B (zh) * 2005-09-07 2011-04-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校正光盘的写策略数据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光盘驱动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30084722A (ko) 2003-11-01
TWI235367B (en) 2005-07-01
JP2003317246A (ja) 2003-11-07
TW200305866A (en) 2003-11-01
US20030202439A1 (en) 2003-10-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5687C (zh) 光盘判别系统
US7423950B2 (en) Apparatus for forming an image on an optical disk
CN1897143A (zh) 数字数据传送方法
CN1637913A (zh) 数据记录装置以及数据记录控制装置
JPH04289560A (ja)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そのデータ書き込み/読み出し制御方法
CN1239300A (zh) 从存储装置重现数据的方法及设备
CN1577570A (zh) 用于测量复合读写头的读写头间隙长度的方法和设备
CN1453784A (zh) 数据记录控制装置
CN1107309C (zh) 光信息重放方法和设备
CN1755802A (zh) 地址信息记录设备和记录方法以及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CN1116670C (zh) 光盘信号处理方法及光盘装置
CN1901050A (zh) 光盘重放方法和光盘重放装置
CN1977314A (zh) 记录条件最佳化方法、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及集成电路装置
CN1525471A (zh) 数据记录控制装置
US7417929B2 (en) Optical disk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data recording/reproduction device having interruption and restart of write processing on the recording medium
JPH09147363A (ja) 光記録媒体の復調装置
CN1252689C (zh) 数据记录控制装置
CN1293557C (zh) 数据记录控制装置
CN1831997A (zh) 同步信号检测器和同步信号检测方法
CN1244103C (zh) 光磁记录装置及其方法
CN1280793C (zh) 信息记录方法及光盘装置
CN1097888A (zh) 光源元件的驱动方法和装置
CN1505028A (zh) 游程长度受限码产生方法、记录/再现装置及方法
CN1083133C (zh) 产生镜像检测信号的数字伺服电路
CN100351915C (zh) 光盘及光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