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7086C - 多台压缩机的均油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多台压缩机的均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7086C
CN1277086C CNB200410056459XA CN200410056459A CN1277086C CN 1277086 C CN1277086 C CN 1277086C CN B200410056459X A CNB200410056459X A CN B200410056459XA CN 200410056459 A CN200410056459 A CN 200410056459A CN 1277086 C CN1277086 C CN 127708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oil
oil equalizing
pipe
equaliz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5645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37360A (zh
Inventor
森胁俊二
中川信博
岸野正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37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7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708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708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2Lubrication
    • F04B39/0207Lubrication with lubr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3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25/00 - F04B37/00
    • F04B39/02Lubrication
    • F04B39/02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servoirs in the ca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1/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B41/0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25B31/002Lubr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16Lubr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台压缩机的均油方法,在制冷剂回路(Ka)中,具有由第1压缩机到第3压缩机(11~13),和向第1压缩机到第3压缩机(11~13)内供油并通过均油管集合点(P3)相互连接的均油管(16),和与第1压缩机到第3压缩机(11~13)相连接并将制冷剂气体供给从第1压缩机到第3压缩机(11~13)的吸入管(14);对于这样的制冷剂回路,在由第1压缩机到第3压缩机(11~13)的各壳体(11a、12a、13a)内进行均油,其特征在于,使进行均油的压缩机以外的压缩机壳体内的运转中压力、与均油管集合点(P3)的压力相等。这种均油方法,可防止制冷剂气体流入均油管内并能恰当地恢复压缩机的油量。

Description

多台压缩机的均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空调机上使用的多台压缩机中、能够适量地保持各压缩机的油量的多台压缩机的均油方法。
背景技术
已有例如在空调机上,为了能与多台室内机相对应而在一台室外机上配备多台压缩机的所谓多台式空调机。
在这样的空调机上,当长时间运转时,由于因各压缩机分流的油量不同而会在压缩机的油量上产生偏差,这样,因油量不足就会损伤压缩机。因此,提出了均油系统,该均油系统,在由长时间运转而在压缩机的油量上产生偏差的情况下,通过均油管使各压缩机的剩余油依次移动,以使油恢复到适当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205897号公报(图3)
如图3所示,对于上述公报中记载的多台压缩机的均油系统进行简单说明,在制冷剂回路Kb中,3台压缩机51、52、53相互并列设置,并分别与作为吸入侧制冷剂配管的吸入管54和作为排出侧制冷剂配管的排出管55连接。这些压缩机的壳体51a、52a、53a,通过均油管56互相连通。压缩机51、52、53的排出管55,通过夹装了开关阀57的旁路管58而与均油管56相连接。
该均油系统,在通常的冷暖房运转中,打开开关阀57,使高压制冷剂气体通过旁路管58流入到均油管56内。这样,就防止了设置均油管56的各压缩机的壳体51a、52a、53a之间的油雾流动,可避免高压侧压缩机的油量不足。
另外,在因长时期运转而在各压缩机的壳体51a、52a、53a之间的油量上产生偏差时,在关闭开关阀57的状态下,顺序进行只使多台压缩机51、52、53中的一台运转,即,进行所谓的均油运转,通过均油管56使各压缩机51、52、53的剩余油按顺序移动,从而使各压缩机壳体51a、52a、53a内的油量恢复到适当量。
另外,由于旁路管58的直径小于均油管56的直径,所以液状的油不会通过这样小直径的旁路管58在各压缩机之间进行移动。
但是,上述以往的均油系统,存在以下的问题。即,为了按顺序只使多台压缩机中的1台运转而进行均油运转,例如如图3所示,在只运转压缩机51的情况下,当压缩机52的油面低于均油管连接口52b时,从与该压缩机52连接的吸入管54中流入的制冷剂气体就会流到均油管56内(参照图3中白箭头)。在此,由于制冷剂气体的粘性低于油的粘性,所以,从压缩机53流到均油管56的油很难向压缩机51移动。因此,即使进行均油运转,也不能使油量恢复到恰当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油方法,可防止制冷剂气体流入均油管并能使压缩机的油量恰当地恢复。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采用了以下的结构。即,本发明的均油方法,在具有3台以上的多台压缩机、把油供给该多台压缩机并通过均油管分支点相互连接的均油管、与所述多台压缩机连接并将制冷剂气体供给该压缩机的吸入管的制冷剂回路中,进行所述多台压缩机的各壳体内的均油;其特征在于:使进行均油的压缩机以外的压缩机壳体内的运转中的压力与均油管集合点的压力相等。
在本发明涉及的均油方法中,通过使进行均油对象外的压缩机壳体内压力、与均油管集合点的压力相等,可防止从进行均油对象外的压缩机向均油管内流入制冷剂气体,而只使油流入到均油管内。因此能可靠、迅速地使各压缩机的油量恢复到恰当值。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在制冷剂回路中,对第1压缩机、第2压缩机、第3压缩机的各壳体内进行均油的均油方法,其中,所述制冷剂回路,设有:相互并列连接的低压壳式第1压缩机、第2压缩机及第3压缩机,和从均油管集合点分支并与所述各压缩机的各壳体连接的均油管,和与所述各压缩机的各壳体连接的吸入侧制冷剂配管;该吸入侧制冷剂配管,具有在第1吸入管分支点分支并与所述第2压缩机连接的第1吸入支管,和在所述第1吸入管分支点与所述第1吸入分支管分支的第2吸入支管;该第2吸入支管,具有在第2吸入管分支点分支并与所述第1压缩机连接的第3吸入支管,和在所述第2吸入管分支点分支并与所述第3压缩机连接的第4吸入支管;所述第3吸入支管的配管压力损失、与所述均油管的所述第3压缩机和所述均油管集合点之间的配管压力损失相等,所述第4吸入支管的配管压力损失、与所述均油管的所述第1压缩机和所述均油集合点之间的配管压力损失相等,所述第2吸入支管的配管压力损失、与所述均油管的所述第2压缩机和所述均油管集合点之间的配管压力损失相等;并具有以下的工序:所述第1压缩机停止运转、使所述第2压缩机及第3压缩机运转的第1工序,和所述第1压缩机及所述第2压缩机停止运转、使所述第3压缩机进行运转的第2工序,和使所述第1压缩机及所述第2压缩机进行运转、使所述第3压缩机停止运转的第3工序,和使所述第1压缩机运转、使所述第2压缩机及所述第3压缩机停止运转的第4工序;并可使所述第1工序、所述第2工序、所述第3工序及所述第4工序以任意的顺序进行。
在本发明涉及的均油方法中,当第1压缩机停止运转、而第2压缩机及第3压缩机进行运转时,通过使第3压缩机壳体内的压力与均油管集合点的压力相等,即使在第3压缩机的油面低于与第3压缩机连接的均油管连接口时,也能阻止制冷剂气体从第3压缩机流到均油管内。因此,从停止状态下的第1压缩机到运转状态下的第2压缩机、通过均油管进行油移动,实行均油。
另外,当第1压缩机及第2压缩机停止运转、而第3压缩机运转时,通过使第1压缩机壳体内的压力与均油管集合点的压力相等,可与上述同样,油从第2压缩机向第3压缩机移动,进行均油。
另外,当第1压缩机及第2压缩机进行运转、而第3压缩机停止运转时,通过使第1压缩机壳体内的压力与均油管集合点的压力相等,可与上述同样,油从第3压缩机向第2压缩机移动,进行均油。
另外,当第1压缩机运转、而第2压缩机及第3压缩机停止运转时,通过使第3压缩机壳体内的压力与均油管集合点的压力相等,可与上述同样,油从第2压缩机向第1压缩机移动,进行均油。
这样,通过使进行均油对象外的压缩机壳体内的压力与均油集合点的压力相等,可阻止制冷剂气体从进行均油对象外的压缩机流向均油管,而只使油流到均油管内。因此,能够可靠、迅速地使各压缩机的油量恢复到恰当值。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均油方法及均油系统,通过使进行均油对象外的压缩机壳体内的压力与均油管集合点的压力相等,即使压缩机的油面低于均油管连接口,也可防止制冷剂气体从该压缩机流向均油管。因此,只使油流到进行均油的压缩机间的均油管内,从而能可靠、迅速地使各压缩机的油量恢复到恰当值。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多台压缩机均油系统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均油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以往的多台压缩机均油系统的概略侧剖视图。
图中:11-第1压缩机,12-第2压缩机,13-第3压缩机,11a、12a、13a-壳体,14-吸入管,16-均油管,22-第1吸入支管,23-第2吸入支管,24-第3吸入支管,25-第4吸入支管,Ka-制冷剂回路,P1-第1吸入管分支点,P2-第2吸入管分支点,P3-均油管集合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来说明本发明的均油系统—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均油系统,例如是用于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上的系统。
该制冷剂回路Ka,如图1所示,以第1压缩机11、第2压缩机12及第3压缩机13并列设置的方式分别与作为吸入侧制冷剂配管的吸入管14及作为排出侧制冷剂配管的排出管15进行连接。该第1压缩机11、第2压缩机12及第3压缩机13的壳体11a、12a、13a,通过均油管16而相互连通。另外,这里所使用的第1压缩机11、第2压缩机12及第3压缩机13是低压套式压缩机。
吸入管14,具有:与从第1到第3压缩机11、12、13共用的主吸入管支21,和在第1吸入管分支点P1上分支并把主吸入管支21与第2压缩机进行连接的第1吸入支管22,和在第1吸入管分支点P1上与第1吸入支管22分支的第2吸入支管23。另外,第2吸入管支23,具有在第2吸入管分支点P2上分支并与第1压缩机11相连接的第3吸入支管24,和与第3压缩机13相连接的第4吸入支管25。
均油管16,具有把均油管集合点P3与第1压缩机11的均油管连接口11b连接起来的第1均油支管31,和把均油管集合点P3与第2压缩机12的均油管连接口12b连接起来的第2均油支管32,和把均油管集合点P3与第3压缩机13的均油管连接口13b连接起来的第3均油支管33。
在这里,第3吸入支管24及第3均油支管33,分别具有使第3吸入支管24的配管压力损失ΔP24与第3均油支管33的配管压力损失ΔP33相等的形状,第4吸入支管25及第1均油支管31,分别具有使第4吸入支管25的配管压力损失ΔP25与第1均油支管31的配管压力损失ΔP31相等的形状,第2吸入管支23及第2均油支管32,分别具有使第2吸入管支23的配管压力损失ΔP23与第2均油支管32的配管损失压力ΔP32相等的形状。
以下,参照附图2,对这样构成的制冷剂回路Ka的均油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只停止第1压缩机11,而使第2压缩机12及第3压缩机13处于运转状态(步骤ST1)。这样,以使第1压缩机11处于停止而在第3吸入支管24中不产生配管压力损失,所以,第2吸入管分支点P2上的压力与第1压缩机11的壳体11a内的压力相等。而且,由于作为第4吸入支管25的配管压力损失的ΔP25与作为第1均油支管31的配管压力损失的ΔP31相等,所以,均油管集合点P3上的压力与第3压缩机13的壳体13a内的压力相等。因此,即使作为均油对象外的第3压缩机13的油面低于均油管连接口13b,但也可以阻止制冷剂气体从第3压缩机13流入均油管16,在第1压缩机11与第2压缩机12之间进行均油。
接着,停止运转第1压缩机11及第2压缩机12,只运转第3压缩机13(步骤ST2)。因第1压缩机11停止运转,根据和上述同样的理由,第2吸入管分支点P2上的压力与第1压缩机11的壳体11a内的压力相等。另外,第1吸入管分支点P1上的压力与第2压缩机12的壳体12a内的压力相等。而且,由于第2吸入支管23的配管压力损失ΔP23与第2均油支管32的配管压力损失ΔP32相等,所以,均油管集合点P3上的压力与第1压缩机11的壳体11a内的压力相等。因此,与上述同样,可以阻止制冷剂气体从第1压缩机11流入均油管16,在第2压缩机12与第3压缩机13之间进行均油。
接着,运转第1压缩机11及第2压缩机12,只停止运转第3压缩机13(步骤ST3)。以使第3压缩机13停止运转,根据与上述同样的理由,第2吸入管分支点P2上的压力与第3压缩机13的壳体13a内的压力相等。而且,由于第3吸入支管24的配管压力损失ΔP24与第3均油支管33的配管压力损失ΔP33相等,所以,均油管集合点P3上的压力与第1压缩机的壳体11a内的压力相等。因此,与上述同样,可阻止制冷剂气体从第1压缩机11流入均油管16,在第3压缩机13与第2压缩机12之间进行均油。
最后,只运转第1压缩机11,使第2压缩机12及第3压缩机13停止运转(步骤ST4)。根据与上述同样的理由,第2吸入管分支点P2上的压力与第3压缩机13的壳体13a内的压力相等。另外,第1吸入管分支点P1上的压力与第2压缩机12的壳体12a内的压力相等。由于第2吸入支管23的配管压力损失ΔP23与第2均油支管32的配管压力损失ΔP32相等,所以,均油管集合点P3上的压力与第3压缩机13的壳体13a内的压力相等。因此,与上述相同,可阻止制冷剂气体从第3压缩机13流入均油管16,在第2压缩机12与第1压缩机11之间进行均油。
如以上所述,在第1压缩机11、第2压缩机12及第3压缩机13上的各壳体11a、12a、13a内进行均油。
根据这样构成的均油系统及均油方法,由于均油管16及吸入管14具有这样的形状,即,使第3吸入支管24的配管压力损失ΔP24与第3均油支管33的配管压力损失ΔP33相等、使第4吸入支管25的配管压力损失的ΔP25与第1均油支管31的配管压力损失ΔP31相等、使第2吸入支管23的配管压力损失ΔP23与第2均油支管32的配管压力损失ΔP32相等,所以,在各工序中,均油对象外的压缩机的压力与均油管集合点P3的压力相等。这样就防止了油从均油对象外的压缩机流入均油管16,而只有油移动到均油管16内。因此就能可靠、迅速地使各压缩机的油量恢复到恰当值。
另外,在第1工序及第3工序中,由于使第1压缩机11、第2压缩机12及第3压缩机13中的两个压缩机进行运转,所以在进行均油运转时能抑制冷房能力的下降。
另外,为了使制冷剂气体不从进行均油的对象外的压缩机流入到均油管16内,需要在第1压缩机11、第2压缩机12及第3压缩机13与均油管集合点P3之间分别设置开关阀,因此,既能缩短进行均油运转的时间,又能防止因开关阀出故障或在开关阀内集结杂质等脏物而造成压缩机出现故障,从而可提高均油系统的可靠性。
另外,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超出本发明的宗旨范围内也可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其均油方法可从第1工序到第4工序以任意的顺序进行。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是3台压缩机的均油方法,但不仅限于此,当运转均油对象外的压缩机时,只要压缩机壳体内的压力与均油管分支点的压力相等,也可以是4台以上。

Claims (2)

1.一种均油方法,在具有3台以上的多台压缩机、把油供给该多台压缩机并通过均油管分支点相互连接的均油管与所述多台压缩机连接、将制冷剂气体供给该压缩机的吸入管的制冷剂回路中,进行所述多台压缩机的各壳体内的均油;其特征在于:
使进行均油的压缩机以外的压缩机壳体内的运转中的压力与均油管集合点的压力相等。
2.一种均油方法,其特征在于:
是在制冷剂回路中,对第1压缩机、第2压缩机、第3压缩机的各壳体内进行均油的均油方法,其中,所述制冷剂回路,
设有:相互并列连接的低压壳式第1压缩机、第2压缩机及第3压缩机,和
从均油管集合点分支并与所述各压缩机的各壳体连接的均油管,和
与所述各压缩机的各壳体连接的吸入侧制冷剂配管;
该吸入侧制冷剂配管,具有在第1吸入管分支点分支并与所述第2压缩机连接的第1吸入支管,和在所述第1吸入管分支点与所述第1吸入分支管分支的第2吸入支管;
该第2吸入支管,具有在第2吸入管分支点分支并与所述第1压缩机连接的第3吸入支管,和在所述第2吸入管分支点分支并与所述第3压缩机连接的第4吸入支管;
所述第3吸入支管的配管压力损失、与所述均油管的所述第3压缩机和所述均油管集合点之间的配管压力损失相等,
所述第4吸入支管的配管压力损失、与所述均油管的所述第1压缩机和所述均油集合点之间的配管压力损失相等,
所述第2吸入支管的配管压力损失、与所述均油管的所述第2压缩机和所述均油管集合点之间的配管压力损失相等;
并具有以下的工序:
所述第1压缩机停止运转、使所述第2压缩机及第3压缩机运转的第1工序,和
所述第1压缩机及所述第2压缩机停止运转、使所述第3压缩机进行运转的第2工序,和
使所述第1压缩机及所述第2压缩机进行运转、使所述第3压缩机停止运转的第3工序,和
使所述第1压缩机运转、使所述第2压缩机及所述第3压缩机停止运转的第4工序;
并可使所述第1工序、所述第2工序、所述第3工序及所述第4工序以任意的顺序进行。
CNB200410056459XA 2003-12-25 2004-08-09 多台压缩机的均油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708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429688 2003-12-25
JP2003429688A JP4129921B2 (ja) 2003-12-25 2003-12-25 複数圧縮機の均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7360A CN1637360A (zh) 2005-07-13
CN1277086C true CN1277086C (zh) 2006-09-27

Family

ID=34788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645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7086C (zh) 2003-12-25 2004-08-09 多台压缩机的均油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129921B2 (zh)
KR (1) KR100624672B1 (zh)
CN (1) CN127708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64333B2 (ja) * 2005-08-12 2010-05-19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圧縮機均油装置及び冷凍機
CN101093121B (zh) * 2006-06-21 2010-05-26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多联式空调机组油平衡装置
KR101606008B1 (ko) * 2009-01-30 2016-03-2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균유장치 고정부재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공기조화기의 실외기
JPWO2010137274A1 (ja) * 2009-05-29 2012-11-1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02705241A (zh) * 2011-03-28 2012-10-03 广东美芝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旋转式压缩机的油量控制装置
JP5773730B2 (ja) 2011-04-28 2015-09-0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室外機ユニット
US9689386B2 (en) 2012-07-31 2017-06-27 Bitzer Kuehlmaschinenbau Gmbh Method of active oil management for multiple scroll compressors
US10495089B2 (en) 2012-07-31 2019-12-03 Bitzer Kuehlmashinenbau GmbH Oil equalization configuration for multiple compressor system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compressors
US10634137B2 (en) 2012-07-31 2020-04-28 Bitzer Kuehlmaschinenbau Gmbh Suction header arrangement for oil management in multiple-compressor systems
US9051934B2 (en) 2013-02-28 2015-06-09 Bitzer Kuehlmaschinenbau Gmbh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il equalization in multiple-compressor systems
CN103528273A (zh) * 2013-03-14 2014-01-22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循环装置
CN105422419B (zh) * 2015-11-20 2017-11-10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压缩机及回油切换方法
US9939179B2 (en) 2015-12-08 2018-04-10 Bitzer Kuehlmaschinenbau Gmbh Cascading oil distribution system
US10760831B2 (en) 2016-01-22 2020-09-01 Bitzer Kuehlmaschinenbau Gmbh Oil distribution in multiple-compressor systems utilizing variable speed
JP2018109451A (ja) * 2016-12-28 2018-07-12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冷媒回路システム及び均油制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7360A (zh) 2005-07-13
JP2005188365A (ja) 2005-07-14
JP4129921B2 (ja) 2008-08-06
KR20050065258A (ko) 2005-06-29
KR100624672B1 (ko) 2006-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7086C (zh) 多台压缩机的均油方法
CN1179175C (zh) 在节能装置和吸入装置之间具有卸载阀的涡卷压缩机
CN106640347B (zh) 一种电控气动防喘振装置及控制方法
US11047343B2 (en) Evaporated fuel treatment device
CN101400889B (zh) 具有热气体旁路口的滑阀
BRPI0912275B1 (pt) sistema de compressor e processo para operar um sistema de compressor
CN1888454A (zh) 一种内部控制自动往复气缸
CN104018961B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的进气管路系统及进气旁通阀
CN115628202A (zh) 52MPa高转速整体成撬往复式天然气注采压缩机
CN200940980Y (zh) 一种模块组合式多联空调的回油装置
CN214304232U (zh) 一种可串并联切换的双级真空泵系统
CN218479857U (zh) 一种脉冲涡轮系统及装有该系统的汽车
US9353759B2 (en) Turbocharger bypass system
CN104533599A (zh) 内燃机的两级可调增压系统
CN111336004A (zh) 一种可控连接方式的二级涡轮增压系统及方法
CN103732922A (zh) 涡旋泵
CN208588050U (zh) 空调机组、分体式热泵机组
RU2357106C1 (ru) Система уплотнений турбокомпрессора
CN207145240U (zh) 螺杆压缩机的容量调节装置、螺杆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201318843Y (zh) 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回油系统
CN216077491U (zh) 缓冲装置及压缩机组
CN203548933U (zh) 快慢一体式真空阀
CN212688165U (zh) 一种真空渗碳炉氦气回收系统
CN2448970Y (zh) 罗茨真空泵
CN2705631Y (zh) 空压机用减荷消声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27

Termination date: 2017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