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3319C - 机动车的驱动/转向桥 - Google Patents

机动车的驱动/转向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3319C
CN1273319C CNB028197127A CN02819712A CN1273319C CN 1273319 C CN1273319 C CN 1273319C CN B028197127 A CNB028197127 A CN B028197127A CN 02819712 A CN02819712 A CN 02819712A CN 1273319 C CN1273319 C CN 127331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driving
doublejointed
steeraxle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197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64760A (zh
Inventor
让-克洛德·布罗萨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KN Driveline International GmbH
Original Assignee
GKN Automotive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KN Automotive GmbH filed Critical GKN Automotive GmbH
Publication of CN1564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64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331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331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the ultimate propulsive elements, e.g. ground wheels, being steerable
    • B60K17/3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the ultimate propulsive elements, e.g. ground wheels, being steerable with a universal joint in the axis of the steering knuck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0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0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 F16D3/202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one coupling part having radially projecting pins, e.g. tripod joints
    • F16D3/205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one coupling part having radially projecting pins, e.g. tripod joints the pins extending radially outwardly from the coupling par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0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 F16D3/22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3/223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guided in groove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0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 F16D3/22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3/223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guided in groove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 F16D3/22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guided in groove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groove centre-lines in each coupling part lying on a cylinder co-axial with the respective coupling part
    • F16D3/227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one coupling part entering a sleeve of the other coupling part and connected thereto by sliding or rolling member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balls, rollers, or the like, guided in grooves or socket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rolling members being guided in grooves in both coupling parts the groove centre-lines in each coupling part lying on a cylinder co-axial with the respective coupling part the joints being telescop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3/00Yielding couplings, i.e. with means permitting movement between the connected parts during the drive
    • F16D3/16Universal joints in which flexibility is produced by means of pivots or sliding or rolling connecting parts
    • F16D3/26Hooke's joints or other joints with an equivalent intermediate member to which each coupling part is pivotally or slidably connected
    • F16D3/30Hooke's joints or other joints with an equivalent intermediate member to which each coupling part is pivotally or slidably connected in which the coupling is specially adapted to constant velocity-ratio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21Elements
    • Y10T74/2186Gear casings
    • Y10T74/2188Axle and torque tub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转向桥(1),其包括一个差速器(6)、两个源于差速器并且用于分别驱动一个驱动轮(2)的传动线(8)、用于对驱动轮(2)进行方向控制的元件(4)。每个传动线(8)分别包括一个连接着差速器(6)的输入轴(10)、一个连接着相应驱动轮(2)的输出轴(12)、一个具有横贯输入轴(10)和输出轴(12)定向的轴线的车轮枢轴(20)、一个用于在输入轴(10)和输出轴(12)之间传递扭矩的双关节(30)。双关节包括两个子关节(30A,30B),二者沿着双关节的轴线彼此轴向连接,并且分别具有子关节锁止中心。每个轴(10,12)分别沿它们的轴线(X-X,Y-Y)为相应子关节(30A,30B)的锁止中心确定出一个固定位置。此外,两个子关节(30A,30B)中的至少一个是可以沿着双关节的轴线自由滑动的关节。

Description

机动车的驱动/转向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的驱动/转向桥。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车桥被用在诸如工业车辆、农用拖拉机或“4×4”旅行车等全轮驱动的机动车领域中。这种类型的车辆包括至少一个这样的驱动/转向桥,通常称作“刚性车桥”,其设有差速器,并且可以从差速器壳同时向设在其各端的各个车轮传递驱动扭矩,同时还在车辆必须转向时实施转向角极限锁止。更精确地讲,这种驱动/转向桥包括:
-一个车桥元件,其被用作梁,并且包括一个中央壳体,该中央壳体设有一个差速器组件及其支撑轴承,车桥元件包括由两个横向扩口管构成的延长段,每个扩口管分别设在车辆的每侧并终止于一个方向性枢转爪;每个扩口管中分别安置了一个输入轴,该输入轴在爪侧被轴承支撑着,在差速器侧被差速器组件中的相应行星齿轮支撑着,输入轴通过肋以可传递旋转的方式固定结合在行星齿轮上;
-设在车辆每侧的轮毂,其通过轴承支撑着车轮,车轮从一个轮轴接收旋转运动,该轮轴延伸穿过轮毂并且构成了输出轴;轮毂本身也设有一个枢转爪,其沿着一个通常被称作“车轮转向轴”的大致竖直的枢转轴结构而与车桥元件的扩口管相连;以及
-一个铰接元件,其用于将扭矩从设在车桥元件的扩口管中的输入轴传递到车轮转向轴上,而不论车轮处在笔直还是转向位置,而且该铰接元件垂直于车轮转向轴的轴结构布置。
迄今为止,以有各式各样的铰接元件被用于实现车轮转向轴处的扭矩的传递。首先作为示例,具有万向节型运动结构的双关节铰接元件是优选采用的,其中双关节的子关节的铰接中心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例如Richard Bussien在US 1847749和US2084429中所描述的较接元件。
因此,具有由两个万向节型子关节构成的双关节的铰接元件被广泛使用。
在所有情况下,这些铰接元件均会在车轮的转向极限锁止过程中、因此而在双关节的断开过程中导致所述轴之一产生平移运动。该运动或者被差速器(输入轴)的行星齿轮上的传动肋吸收,或者被车轮减速齿轮(输出轴)吸收,而这都会产生附加的机械应力,该机械应力会在双关节和密封装置的区域以及轴支撑装置例如轴承的区域对铰接元件的正确操作和可靠性会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带有两个以所谓“W”型态设置的固定万向节型关节的铰接元件具有这样的缺点,即在形成于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轴线之间的锁止角(angle de brisure)偏离零度角时,扭矩传递的损失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是提供一种前述类型的驱动/转向桥,其机械性能,特别是有关摩擦、噪音和振动方面的性能,可以得到提高。
为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前述类型的驱动/转向桥,其包括一个差速器和两个传动线,所述传动线起源于所述差速器并且用于分别驱动一个驱动和转向轮,每个传动线分别包括:一个输入轴,其连接着差速器,一个输出轴,其连接着相应的驱动轮,一个车轮枢轴,其具有一条横贯每个输入轴和输出轴定向的轴线,以及一个双关节,其用于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进行扭矩传递;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沿一定方向被引导在相对于双关节独立的空间内,所述双关节基本上垂直于枢轴安置并且包括两个子关节,二者沿着双关节轴线彼此轴向连接,并且分别具有子关节锁止中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轴分别沿它们的轴线为相应子关节的锁止中心确定出一个固定位置,所述两个子关节中的至少一个是可以沿着双关节轴线自由滑动的关节;所述驱动/转向桥还包括轴向限位装置,其用于沿各自的轴线轴向限定输入轴和输出轴。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所述输入轴固定结合在差速器的一个行星齿轮上,以确保沿轴线对输入轴进行轴向限定;所述输出轴固定结合在相应驱动轮的轮轴上,以确保沿轴线对输出轴进行轴向限定。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所述两个子关节通过一个双关节元件而轴向相连。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所述两个子关节中只有一个子关节是自由滑动关节,而另一个子关节是结构性非滑动关节。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所述双关节包括轴向保持装置,用于轴向保持双关节元件,以调节自由滑动子关节的滑动动作,所述轴向保持装置连接着所述双关节元件并且同时与输入轴和输出轴直接或间接接触。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所述轴向保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轴向弹性止挡件,所述止挡件被相对于双关节元件限定,并且具有一个用于与轴上的通过双关节相连的端部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用于直接接触的所述区域与相应的轴端部具有基本上互补的形状。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所述双关节包括至少一个嵌块,其安置在所述轴向保持装置与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二者中的至少一个之间。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所述嵌块具有一个凸面,其用于与所述轴向保持装置上的一个相关表面接触,所述相关表面基本上与所述凸面互补。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所述嵌块具有一个凹面或平面,其用于与相应轴上的一个端面接触,所述端面基本上与所述凹面或平面互补。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所述嵌块固定结合在所述轴向保持装置上,特别是通过所述嵌块夹持在所述轴向保持装置上。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所述嵌块固定结合在相应的轴上,特别是通过将嵌块的一部分装配并紧固在一个形成于轴端部中的盲孔内。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所述嵌块由塑料材料制成,特别是包括聚酰胺、钼和短玻璃纤维。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所述两个子关节中只有一个子关节是自由滑动关节,而另一个子关节是结构性滑动关节,其设有用于对所述另一个子关节的滑动部分进行轴向限定的装置。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所述两个子关节可自由滑动,所述轴向保持装置包括为每个子关节配备的一个轴向弹性止挡件,每个轴向弹性止挡件分别由一个星形弹簧构成,所述星形弹簧包括:一个曲面,其与轴上的通过双关节相连的端部直接或间接接触,以及多个臂,它们相对于双关节轴线而从所述曲面径向延伸出来,并且它们的自由端容纳在一个形成于双关节元件内周中的沟槽中。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每个所述星形弹簧的至少一个臂设有一个用于使星形弹簧相对于双关节元件确定角位置的装置。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所述轴向保持装置包括一个轴向止挡件,其安置在所述两个星形弹簧的曲面之间,并且用于至少在驱动/转向桥的组装过程中在所述曲面之间产生最小间距。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一个压缩弹簧置于所述两个星形弹簧的曲面之间,并且用于选择性地与所述星形弹簧会合,以便沿着轴线固定每个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轴向位置。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所述两个子关节是基本上运动学同性的。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所述两个子关节选自三脚型关节、球型关节和轴向啮合关节。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所述两个子关节具有基本相同的万向节型运动学结构。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基本上共面,并且在驱动/转向桥形成了双关节锁止角时限定出一个位于轴线交点处的铰接中心。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对于双关节锁止角的任何许用值,每个子关节的子关节锁止角基本相等。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所述每个子关节分别是一个三脚型关节,其具有一个包含三对滑动轨道的关节元件,其中一个子关节的所述三对滑动轨道相对于另一个子关节的所述三对滑动轨道偏置大约60°。
在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中,优选地,每个子关节分别是一个三脚型关节,其具有一个包含三对滑动轨道的关节元件,其中一个子关节的所述三对滑动轨道基本上设置在另一个子关节的所述三对滑动轨道的延伸段上。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阅读下面仅以示例的方式所作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转向桥的局部纵向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圆圈I中的部分沿平面II-II的剖视图,示出了图1中的车桥的双关节;
图3是沿图2中的平面III-III的剖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车桥的双关节上的一个元件的透视图;
图5和6分别是图4中的元件设有塑料嵌块时沿图4中的箭头V和VI的视图;
图7是图2中的圆圈VII中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类似于图2的视图,示出了与图2不同的车桥操作状态;
图9是与图7类似的视图,示出了塑料嵌块的一种改型;
图10是与图4类似的视图,示出了图4中的元件的一种改型;
图11和12是与图2和8类似的视图,示出了设有图10中的元件的双关节;
图13是图11中的圆圈XIII中的部分的放大图;
图14A、14B、14C是图1中的车桥在设有图11和12中的双关节时的局部纵向剖视图,示出了该车桥的组装过程;
图15和16是与图11类似的视图,示出了图10中的元件的一种改型;
图17A和17B是与图2和14C类似的视图,示出了图10中的元件的互配结构。
图18和19示出了图2中的构架中的轴端部XVIII的改型;
图20A和20B示出了图2中的双关节的改型,其中图20A是与图2基本类似的视图,图20B是沿着图20A中的平面XX-XX的剖视图;
图21是与图8基本类似的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桥的双关节的另一种改型;
图22A和22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桥的双关节的另一种改型,其中图22A是与图2基本类似的视图,图22B是与图8基本类似的视图;
图23是与图2基本类似的视图,示出了车桥的第二实施例;
图24是沿着图23中的平面XXIV-XXIV的剖视图;
图25A和25B是与图2类似的视图,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桥的操作状态;
图26是与图23类似的视图,示出了图23中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改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出了一种驱动/转向桥或刚性车桥1,其只有几乎一半在图1中示出。所述车桥用于装配在“全轮驱动”型机动车例如工业车辆或农用拖拉机上。
驱动/转向桥1在其每端分别设有一个驱动轮2,并且适合于同时使车辆的底盘支靠在各个车轮上,以支撑所述驱动轮的方向控制件4,并保持这些驱动轮之间的距离恒定,以及将驱动扭矩传递到每个所述驱动轮2上。
车桥1在其公共部分上包括一个差速器组件6,该差速器组件布置在桥壳7中,并且适合于使驱动轮2在弯道上以不同的速度旋转,如本领域中所公知。该差速器组件6本身不在后文中详细描述。
车桥1包括两个传动线8,它们分别从差速器组件6一直延伸到驱动轮2。只有一个传动线显示在图1中并将在后面详细描述,可以想象,未示出的第二个传动线中设有相似的结构。
传动线8包括:一个输入轴10,其具有轴线X-X并且连接着差速器组件6,一个输出轴12,其具有轴线Y-Y并且连接着驱动轮2,以及一个用于扭矩传递的铰接组件14。在图1中,轴线X-X和Y-Y彼此对正,但也并非在所有情况下均必须如此,轴线X-X和Y-Y也可以是非共面的。
更确切地讲,轴10的内端部11固定结合在差速器组件6的行星齿轮9上,以确保同时实现对所述轴的旋转驱动和轴向限位。为此,内端部11以肋状互补的方式与行星齿轮9中的成形孔嵌接。轴10还延伸在一个与桥壳7形成一体的固定保护扩口管15中。
轴12通过一个套筒16固定结合在驱动轮2上,该套筒一方面固定结合在轴12的外端部13上,另一方面又固定在驱动轮2的轮轴18上。轴12的外端部13以肋状互补的方式与套筒16中的成形孔嵌接。轴12在轮毂19中。
轴10和12的端部11和13分别被固定件相对于行星齿轮9和套筒16轴向限定,所述固定件可以是例如螺钉、螺母和/或挡圈,它们未在图中详细示出,并且总体上以附图标记17表示。
组件14用于从输入轴10向输出轴12传递驱动扭矩,同时又使得能够对驱动轮2进行转向极限锁止。为此,组件14连接着驱动轮2的方向控制件4,并且包括一个具有轴线Z-Z的枢轴20和两个彼此面对着的C形爪22和24。所述爪在它们的端部铰接在枢轴20上,并且一起限定出一个关节腔26。
枢轴20由两个采用大致同轴杆20A和20B形式的支承轴颈组成,所述杆的轴线Z-Z相对于竖直方向略微倾斜,每个所述杆分别延伸在设于腔26两侧的每个爪22、24中的相应孔中。
爪22还通过用于支撑轴10的轴承27连接着轴10,并且固定结合在轴10的扩口管15上。爪24通过轴承29支撑着轴12,并且在一侧固定结合在轮的方向控制件4上,在另一侧固定结合在轮毂19上,所述轮毂通过轴承28支撑着轮轴18。所述轴承28适于将爪24绕轴线Z-Z相对于爪22的枢转运动传递给驱动轮2,该枢转运动被方向控制键4控制,从而使得驱动轮2可被转向极限锁止。
组件14还包括一个用于扭矩传递的双关节30,其将输入轴10连接到输出轴12,并且其布置在腔26内。所述双关节30在图2至8中被详细示出,而爪22和24在这些图中仅被示意性示出。
双关节30包括两个子关节30A和30B,它们在图2至5所示的实施例中是两个运动学同性(homocinétiques)的三脚型滑动关节。当输入轴10和输出轴12形成一个锁止角β(图8)时,该双关节30在所述两个轴的轴线交触点限定出一个铰接中心O。当铰接组件14被组装好后,双关节30安置在腔26内,以使枢转轴线Z-Z基本上延伸通过铰接中心O。
下面详细描述关节30A的构成,关节30B中的组成部分与关节30A类似并且以带有字母B的附图标记表示。
关节30A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1)一个插入元件或三脚元件32A,其具有围绕中心轴线Y-Y(对于关节30B是轴线X-X)的三元对称结构,并且包括一个带肋孔34A和三个径向臂36A,所述径向臂分别具有轴线A-A并且彼此以120°的角间隔布置,图中仅示出了一个径向臂。轴线Y-Y与A-A之间的交点限定了关节30A的锁止中心(centre debrisure)CA。带肋孔34A适于被这样装配,即被紧固在轴10的相应带肋端部上,轴10被挡环38A轴向锁止。
2)一个承插或喇叭形元件40A,其具有围绕中心轴线Y’-Y’(对于关节30B是轴线X’-X’)的三元对称结构,在图2所示的关节对正位置,该轴线与轴线Y-Y对正。在每个臂36A的两侧,该喇叭形元件设有相应的圆柱形轨道42A和44A,二者彼此面对并在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圆弧部45A。两个插入元件40A和40B通过诸如焊接等方式沿着一个基本上垂直于轴线X’-X’和Y’-Y’的平面彼此结合,从而,一方面,使它们几乎同轴,即轴线Y’-Y’和轴线X’-X’基本对正,另一方面,关节30A的一对轨道42A和44A与关节30B上的随后一对轨道42B、44B之间的偏移角度基本上等于60°。元件40A和40B因此而形成了双关节元件40,或“双喇叭形”元件,其具有双关节30的双关节轴线X’-X’,该双关节30的中心C由轴线X’-X’与平面P之间的焦点限定。
3)对于每个臂36A,分别设有机械传动装置50A,该机械传动装置包括一个外部球辊52A,该球辊的回转轴线基本上与臂36A的轴线A-A对正,如图2中的位置所示。辊52A用于在相应轨道42A和44A之一上滚动,并且在臂36A上滑动。
对于每个滑动关节30A和30B,双关节元件40分别包括具有三元对称结构的弹簧56A和56B,每个弹簧为大致星形并且分别具有三个臂58A、58B,如图4中详细显示。星形弹簧56A、56B的中心分别限定出一个曲面60A、60B,所述曲面具有指向关节30B或30A的凹腔,以分别限定出指向输入轴10的大致球形凸面62A或指向输出轴12的大致球形凸面62B以及相反的凹面63A或相反的凹面63B。每个臂58A、58B的自由端分别包括一个用于沿弹簧56A、56B的轴线X’-X’进行轴向限定的弹性止挡部64A、64B,该止挡部采用的是臂的自由端上的弯折部的形式。弹簧56A和56B的止挡部64A和64B分别容纳在形成于喇叭形双关节元件40的内周中的沟槽66中。
所述弹簧56A和56B适用于沿着喇叭形双关节元件轴线X’-X’保持子关节30A和30B,以吸收它们的缩短动作。换言之,所述弹簧56A和56B能够相对于一个包含铰接中心O并且与两个喇叭形元件40A和40B的交界平面P平行的平面PO(在图2和8种平面P和平面PO彼此对正),而一方面将关节30A的中心CA保持在给定距离LαA,另一方面将关节30B的中心CB保持在给定距离LαB,其中距离LαA是由轴线X-X与轴线X’-X’形成的关节30A的锁止角αA(图8)的函数,LαB是由轴线Y-Y与轴线X’-X’形成的关节30B的锁止角αB的函数。
每个弹簧56A、56B分别选择性地设有一个塑料嵌块68A、68B。每个嵌块分别为大致槽形,其具有与相应的弹簧56A、56B的中央曲面60A、60B基本相同的凹度,并且安置在弹簧与输入轴10或输出轴12的相关端部之间。
下面参照图5至7详细描述嵌块68B,可以理解,嵌块68A具有以带有字母A的附图标记表示的类似结构。
在指向子关节30A的那一侧,嵌块68B具有弯曲凸面70B,用于与星形弹簧56B的凹面63B接触。在相反侧,嵌块具有用于与轴10的端部相接触的表面72B。相对于由曲面60B和轴10的端面73B,所述接触表面70B和72B具有基本互补的形状。
嵌块68B设有一个周边台肩74B,其适于将嵌块固定导弹簧56B上。出于这一目的,台肩74B包括三个弹性唇缘76B,它们以径向面对着弹簧的三个臂58B的方式布置。唇缘76B围绕着曲面60B的外周边缘61B(图7),从而将嵌块夹持在弹簧上,并且确保将嵌块相对于轴线X-X定心和在轴向和径向限定。在臂58B上的与曲面60B相连的部分59B所在区域中,台肩74B形成有柔性舌部78B,所述舌部具有过量的厚度并且局部覆盖着臂的上述部分。三个唇缘76B和三个舌部78B交替布置在嵌块的周部。
唇缘76B和舌部78B被这样形成,即每个唇缘的圆周方向长度(近乎为分开两个舌部的周向距离)基本上等于分开弹簧56B的两个臂58B的周向距离。通过这种方式,唇缘76B与弹簧的臂的边缘协作,以确保实现嵌块相对于弹簧以几乎没有间隙的方式转动。
在前面描述的实施例中,嵌块由热塑性合成材料制成,所述材料中主要包括例如聚酰胺、钼和短玻璃纤维,所述短玻璃纤维用于增强嵌块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抗压性能。
双关节30还包括密封装置。一方面,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一个橡胶套筒80,其内表面上设有三个凸角,所述内表面装配固定在双关节元件40上。另一方面,所述密封装置包括为每个子关节30A和30B配备的柔性波纹管82A和82B,所述波纹管具有圆形横截面并且由例如热塑性材料制成。波纹管82A或82B的一端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固定在轴12或10上,另一端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固定在喇叭形子元件40A或40B中,并且推压橡胶套筒80的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外表面。波纹管通过例如通过缩窄的环84而被密封。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车桥的操作。
在零锁止点,也就是说,当轴10和12的轴线X-X和Y-Y基本上同轴时,输入轴10向输出轴12的扭矩传递以运动学同性的形式实施,如同现有技术的驱动/转向桥那样。
当车桥1被切断以使驱动轮2被转向极限锁止时,爪24在控制件4的作用下绕轴线Z-Z相对于爪22转动,以使轴12的轴线Y-Y与轴10的轴线X-X构成锁止角β,如图8所示。
在轴10和12沿着它们的轴线X-X和Y-Y轴向限定的情况下,三角形OCACB基本上是等腰三角形,其顶点为O,角αA和αB基本相等,二者之和基本上等于锁止角β,如图8所示,从而确保基本上运动学同性传动。
更精确地讲,弹簧56A和56B被轴10和12的相应端部推压,这是因为轴10和12在它们的相反端部被轴向固定着,其中轴10固定结合在行星齿轮9上,轴12通过套筒16而被固定结合在轮轴18上。通过关节30A沿着双关节轴线X’-X’滑动,关节30A的中心CA与平面PO之间的距离从图2中所示的距离LA变化到图8中的距离LαA,所述距离LA与LαA之间的差值等于子关节30A吸收的累积内部缩短距离RA
以共同的方式,并且通过弹簧56A、56B和固定喇叭形双关节元件40沿轴线X’-X’基本对称地散布力,辅助关节30B沿轴线X’-X’滑动,并且距离缩短值RB=LB-LαB基本上等于距离RA
通过这种方式,车桥1传递的扭矩对于锁止角β的任何允许值来说基本上都是运动学同性的。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车桥可以相对于现有的车桥提高扭矩传递方面的机械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车桥的双关节因此而在其操作过程中吸收了累积的车桥缩短距离R,该缩短距离R因车轮的转向角极限锁止而产生并且固有地存在于驱动/转向桥中,该缩短距离R被分摊为滑动关节30A和30B的内部缩短距离RA和RB
因此,可以消除现有技术中的设在端部11、13处的滑动连接件,所述端部位于双关节的连接端部的相反侧。例如,对于图1中的驱动/转向行车桥1,差速器组件6和轮轴18均不需要配置相对于轴10和12的滑动连接结构,从而可以使输入轴与差速器之间以及输出轴与车轮之间的连接更为加强。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车桥的噪音和磨损可以降低,密封装置可以简化。
在一定角度下,根据本发明的车桥能够传递显著更大的扭矩,从而有益于获得基本上运动学同性组件的径向直径尺寸。最大角度可以是例如大约55°。
位于弹簧56A、56B与轴10、12的相应端部之间的嵌块68A和68B还能够改进双关节30的操作。在没有嵌块的情况下,弹簧56A和56B的表面62A和62B将直接与轴的端部接触。转向角极限锁止中出现的缩短距离将通过弹簧的变形来承受,即随着转向锁止角β的增大,由轴10、12施加到所述弹簧上的压力增加,而且弹簧与轴之间的接触区域趋向于减小。这样,在双关节的操作中,会导致局部压力增大,并且容纳在套筒80内的润滑剂将离心移动,从而导致轴10和12端部的接触区域出现润滑剂短缺。在没有嵌块68A和68B的情况下,润滑剂的短缺将导致温度升高,从而造成双关节的接触表面受损和关节卡滞、弹簧中央部分的过早磨损或润滑剂污染、在双关节组装时初始施加在弹簧上的负载值减小、摩擦噪音等。
相反,即使是在润滑剂短缺的情况下,带有嵌块68A和68B的组件也能够同时确保获得以下优点:
-优异的耐磨性能;
-轴端部的磨损减小;
-在操作过程中吸收噪音和振动;
-使接触表面具有良好的相符性,特别是通过嵌块的塑料材料的表层磨耗来实现这一点,从而即使是在大的转向角下,也能够增大压力作用表面;
-所产生的压力×速度值远大于钢材-钢材接触所产生的值;以及
-所需润滑剂量的减小,从而导致双关节30的重量减小。
此外,对于包括两个分别为运动学同性的子关节的双关节,如前面参照图1至8描述的第一实施例中那样,在结构和/或安装方面具有一定的许用间隙,而不会对运动学性能造成任何影响。例如,喇叭形元件40A和40B的相对定位间隙可以实现与根据本发明的车桥的机械性能之间的相容性,所述机械性能能够获得令人满意的基本上运动学同性的传动,同时角αA和αB相对较小。类似地,应当指出,轴10和12可以不是严格共面的,而不会对根据本发明的车桥的性能造成显著限制。
图9中示出了置于弹簧56B与轴10之间的塑料嵌块的一种改型。虽然这里是通过子关节30B进行的描述,但同样的结构可以对称地应用在关节30A中。
图9中的改型为设在轴10端部的蘑菇形嵌块90B,其包括一个细长部92B和一个形成有球盖的头部94B。该头部在其指向子关节30A的一侧具有凸面96B,其基本上与弹簧56B的凹面63B互补。在指向轴10的一侧,头部94B形成有一个大致平表面98B,其适合于抵靠在轴10的大致平面端部99B的表面部分上。
嵌块90B通过强制配合而固定结合在轴10上,并且通过细长部92B紧固在一个设在轴10端部的渐缩盲孔100B中。一个通孔102B贯穿嵌块90B,在嵌块被固定结合在轴上后,该通孔的轴线与轴线X-X对正,并且该通孔用于在嵌块装配时将盲孔100B中残留的空气排出。
对于这一改型,表面63B与96B之间的接触区域即弹簧56B与嵌块90B之间的接触区域在双关节30的整个角范围内尽可能大,因而是最佳的。
图10至13示出了前述星形弹簧56A、56B的一种改型,它们以附图标记106A和106B表示,并且用于安装在车桥1的双关节30中。下面仅详细描述弹簧106B,可以理解,弹簧106A具有以带有字母A的附图标记表示的类似结构。
借助于与弹簧56B类似的方式,弹簧106B具有三脚对称结构,并且包括三个从中央曲面110B伸出的臂108B,该中央曲面具有一个凸面112B和一个相反的凹面113B,该凹面用于形成一个支撑表面,以支撑轴12上的用于与双关节30相连的端部。每个臂108B的自由端分别形成了弹性止挡部114B,该止挡部用于容纳在双关节元件40的沟槽66中。弹簧106B是弹簧56B的差别如下所述。
首先,弹簧106B包括三个凸片116B,它们在凸面112B一侧基本上沿着与臂108B相同的方向从中央曲面110B的周边伸出。这些凸片的长度即它们的自由端至曲面110B的周边的距离表示为h。这些凸片的优点将在后面描述车桥1的组装时予以解释。
其次,每个臂108B分别形成有多个连续段118B,它们是通过弯折所述臂而得到的。两个连续段之间的角度被这样选择,即致使臂108B不与三脚元件32B接触,即使是在双关节在图12所示的锁止状态时。
每个臂108B的自由端还包括一个舌部120B,其被切割形成并且向着双关节内部弯折。每个所述舌部适于容纳在一个凹腔122A中,该凹腔形成于对置子关节30A的元件40A中并且向着沟槽66敞开,如图13所示。所述舌部和凹腔的周向尺寸基本相同,以确保将弹簧106B相对于双关节元件40锁定角位置。
最后,弯折的臂的自由端形成了带有末端弯折部124B的弹性止挡部114B,如图13中放大显示。该弯折部124B具有V形轮廓,其顶点指向双关节外侧。
设有图11和12中所示双关节30的车桥1的操作基本上与设有图2和8中的双关节的车桥相同。但由于臂108A、108B不会干涉辊52A、52B的运动,即使是在双关节30位于最大锁止角时,因此性能得到提高。此外,舌部120B可以防止弹簧106A、106B的任何圆周方向滑动,所述滑动可以因下面因素引起:轴10和12上的与双关节相连的端部相对于弹簧中央曲面110A、110B的表面113A、113B的轨道运动(通常称作“偏移”运动)中产生的摩擦,和/或双关节元件40的重量和回旋运动。
设有图11和12中所示双关节30的车桥1可以被更容易地安装。
一方面,末端弯折部124A、124B方便了弹簧106A、106B向双关节元件40中的引入;其中,弹簧为此而弹性地径向变形,以便被安置到元件40的端部内,然后,如需要,弹簧绕轴线X’-X’转动,以调节舌部120A和120B的角度,从而将舌部对正凹腔122A和122B的轴向延伸位置,最后,将弹簧向着双关节元件的子午面即平面P移动,使弯折部124A、124B的顶点在元件40的圆弧部45A、45B上滑动。
另一方面,车桥1的传动线8之一的组装以连续的状态显示于图14A至14C中,并且如下所述。首先,一个由两个轴10和12以及双关节30构成的组件即“中央”组件被依次引入爪22、轴承27、扩口管15和桥壳7中,直至轴11的带肋端部11容纳在差速器6的行星齿轮9的成形孔中。为了实现该中央组件的定位,一个轴向力F施加在轴12的自由端部13上。
然后,一个由驱动轮2和固定在轮毂19上的爪24构成的组件即“外部”组件被随后安置到轴12的带肋端部13上,其中该端部被引入轴承29内,如图14B所示。然后,该外部组件被移动,直至轴12的带肋端部与固定结合在轮毂19上的套筒16的成形孔嵌接,此时同样被施加装配力F,例如,该力的大小与装配中央组件时施加的力相等。
然后,通过将轴杆20A和20B形式的支承轴颈沿枢转轴线Z-Z定位,中央组件和外部组件被固定结合在一起,而爪24则被连接到驱动轮2的方向控制件6上。
最后,通过位于轴10和12的端部11和13处的固定件17,以及,如果需要,通过轴承27和29所在区域的补充固定件(未示出),可以实现双关节30的滑动子关节30A和30B的径向定位和轴向止挡。
可以理解,在施加了装配力F时,双关节的星形弹簧106A和106B会变形。如果所述力F的强度大于特定尺寸的所述弹簧在操作中的最大许用力,则弹簧106A和106B会变形到这样的程度,即同时使凸片116A接触弹簧106B的凸面112B而凸片116B接触弹簧106A的凸面112A,如图14所示。这样,表面112A和112B之间的距离为2h。
通过这种方式,凸片116A和116B构成了弹簧106A和106B上的沿轴线X’-X’的止挡件,它们能够承载远大于所述弹簧在操作中的最大许用负载的车桥1的组装力,而又没有导致臂108A和108B永久变形的危险。
作为一种改型,每个弹簧106A、106B上的止挡件分别被构造为刚性止挡件126A、126B,它们以相对于子午面P对称的方式抵靠着相应弹簧的凸面112A、112B安置,如图15中所示。每个止挡件的最大轴向尺寸基本上等于h。作为示例,每个止挡件由热塑性材料制成,并且被固定件127A、127B夹持在臂108A、108B上的与中央曲面110A、110B相连的部位109A、109B上。
图16中所示的另一种改型只采用了一个刚性止挡件128,其最大轴向尺寸基本上等于2h,并且固定结合在弹簧106A、106B中的一个上。
图17A和17B中示出了弹簧106A、106B的一种改型,其与图10至13中所示的弹簧之间的差别在于,一方面,止挡凸片116A和116B被替换成金属杯部130A、130B,所述杯部通过诸如焊接等方式而固定结合在每个弹簧的中央曲面110A、110B的凸面112A、112B上,另一方面,设有辅助元件即螺旋压缩弹簧132,其相对于轴线X’-X’以基本同轴的方式安置在所述弹簧的凸面之间。在一种有益的方式中,杯部130A、130B的最大外径和弹簧132的内径被这样选择,即弹簧132的端部被径向紧固在一个杯部与相应星形弹簧的臂108A、108B之间。
螺旋弹簧132适于沿着指向双关节30外侧的方向平行于轴线X’-X’施加压缩力F’。通过这种方式,在组装车桥时,压缩力F’与装配力F相对。在双关节的操作中,螺旋弹簧132还趋向于在轴10和12的与双关节相连的端部退押星形弹簧106A、106B,从而提高臂108A、108B在抗弯方面的刚性。星形弹簧和螺旋弹簧的附加压缩力可以加强轴10和12分别相对于行星齿轮9和套筒16的锁定,从而,一方面,可以不再需要设置前述以附图标记17表示的诸如例如螺钉、螺母或挡圈等补充固定件,从而减少零件和组装步骤的数量,另一方面,因轴承27和29产生的可能会引起振动问题的自然轴向间隙被排除。
图18和19中示出了轴10上的与弹簧56B相接触的端部的两种改型。尽管下面参照子关节30B进行描述,但这种结构也可以以对称的方式用于关节30A。
图18中的改型包括在轴10的端部设置一个三脚元件32B和一个端盖140,该端盖基本上是球形的并且沿着轴10的轴线X-X设置。对于不带嵌块的弹簧56B,端盖140的外部形状基本上与该弹簧的曲面60B的凹面63B互补;对于设有嵌块68B的弹簧,端盖140的外部形状基本上与嵌块的凹面72B互补。
图19中的改型与图2中所示实施例的差别在于,轴10的端部设有组合的销141,其沿着轴线X-X安置并且包括一个球形端盖142。该端盖142本身的外形也基本上与弹簧56B的曲面60B或嵌块68B互补。
对于图18和19中所示的改型,由于支撑弹簧56B或嵌块68B与端盖140或142之间的接触区域在双关节的整个角范围内具有尽可能大的接触表面,因而是最佳的。
图20A和20B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桥中的第一种改型双关节144。下面描述该双关节144与图2至8中所示双关节30之间的差别之处,二者之间相同的部分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双关节144包括两个三脚型滑动子关节144A和144B,二者均为独立的运动学同性的。下面仅详细描述关节144A不同于关节30A的地方,通过将带有字母A的附图标记替换成带有字母B的附图标记,可以明了关节144B中的相应部分。
双关节144包括一个具有轴线X’-X’的双关节元件或喇叭形双关节元件145,其由两个喇叭形子元件即子关节144A和144B组成,所述喇叭形子元件并置于交界平面P的两侧。更精确地讲,喇叭形双关节元件145具有相对于轴线X’-X’的六元对称结构:其具有大致圆形的外周,并且在其内部限定出六对彼此面对的轨道146、147,所述成对轨道中有一半与关节144A的三脚部分32A的三个臂36A相关联,另一半与关节144B的三脚部分32B的三个臂36B相关联。
双关节元件145包括沿轴线X’-X’设置的用于子关节144A和144B的轴向保持装置148。一方面,所述装置148包括一个刚性板149,其沿着平面P延伸,并且固定在喇叭形双关节元件145内部。该板149包括一个孔150,其基本上与双关节的轴线X’-X’同轴。
另一方面,该装置148包括一个橡胶止挡件151,其具有大致圆柱形状,并且沿轴线X’-X’延伸于孔150内。止挡件151的外径大于孔150的内径,以使止挡件在孔150的区域中、在板149的壁的一部分上膨胀。通过这种方式,止挡件151整体固定在板149上。止挡件151的端部分别沿着凹接触面152A、152B于轴10和12的相应端部接触,所述凹接触面类似于不带嵌块的双关节30的表面63A、63B,或类似于带有嵌块68A和68B的双关节30的表面72A、72B。
双关节144还具有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分别为每个子关节144A、144B配备的带有圆形弯折部的渐缩波纹管153A、153B。每个波纹管的一端分别固定在相应的轴10或12上,另一端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固定在喇叭形双关节元件145的具有圆形横截面的外表面上。
带有双关节144的车桥的操作与带有双关节30的车桥基本相同。
图21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桥中的第二种改型双关节160,其具有两个子关节160A、160B,并且其与图2中的双关节30仅具有下述差别。
与参照图2描述的实施例不同,构成具有轴线X’-X’的喇叭形双关节元件161的两个喇叭形子元件161A、161B以零偏移的方式安置,也就是说,喇叭形子元件161A中的每对轨道基本上位于喇叭形子元件161B中的每对轨道的延续部分中。
每个臂36A、36B的机械传动装置50A、50B还分别包括外侧辊162A、162B,它们具有复曲面外形,以便能够在喇叭形双关节元件161的相应一对轨道中滚动,所述辊被这样安装,即能够在每个臂的自由端上回转,所述自由端分别形成了大致球型的支承轴颈163A、163B。
最后,尽管与图2中的实施例中的功能相同,但弹簧56A、56B具有略微不同的形状,以适合于喇叭形双关节元件161的内部几何形状。
双关节160的操作与图2中的双关节30基本相同。
这一运动学同性的该型具有以下效果,即位于双关节中心C左右的子关节中心CA、CB之间的连线的任何变化可被消除,这种变化是当三脚型关节在一定角度下发挥作用时出现的通常被称为偏移运动的现象所引起的。相反,在双关节160中,直线CACB保持与喇叭形双关节元件161的轴线X’-X’平行,尽管可能会产生可被忽略的不平衡。
图22A和22B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桥中的用于连接在轴10和12之间的第三种改型双关节170。
该双关节170包括两个球型子关节170A和170B,二者是单独的滑动型和运动学同性的。每个球型关节分别在轴12和10的端部包括具有已知结构的插入部分171A、171B以及六个驱动球172A、172B。插入部分171A包括外部为球形的内螺母173A,其具有六个槽174A。
双关节170包括双关节元件175,其构成了承插部分,用于容纳子关节170A和170B的插入部分。为此,双关节元件在其内部具有用于球172A、172B的平行于部件175轴线的六对运行轨道176A、176B。一个子关节的运行轨道176A位于另一子关节的运行轨道176B的延续部分中。
双关节170还包括星形弹簧178A、178B,用于调节子关节170A、170B的滑动动作。所述弹簧的功能和结构基本上与图2至8中的双关节30的弹簧56A、56B相同。特别地讲,它们通过设在双关节元件175内周的圆形沟槽179而与该双关节元件接触,并且分别包括接触区域180A、180B,用于与轴12和10上的与双关节170相连的端部接触。
带有双关节170的车桥的操作图2中的车桥基本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车桥中的另一种改型双关节(未示出)是这样一种双关节,其具有轴向啮合着的两个子关节。每个子关节分别通过面啮合部分而实现扭矩传递,所述面啮合部分包括彼此啮合的轴向齿。
图23、24、25A和25B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桥中的双关节的第二实施例。
在前面描述的第一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车桥的双关节由两个自由滑动子关节构成,这两个子关节均能够吸收车桥1的转向角极限锁止中的缩短距离R;与此不同,第二实施例中的双关节包括单一的自由滑动的组合元件,其可以吸收所有缩短距离R。
图23和24中示出了一个运动学同性双关节200,其连接着图1中所示的轴10和12。当输入轴10和输出轴12构成了锁止角β时,该双关节200在这两个轴的交点处限定了一个铰接中心O,如图13A和13B所示。与其它改型中一样,在组装中,为了形成根据本发明的铰接元件,双关节200安置在例如图1中限定的关节腔26内,从而对于锁止角β的任何值,铰接元件的枢转轴线Z-Z均基本上延伸穿过双关节200的中心O。
双关节200包括第一子关节200A,其采用的是具有共面交叉元件的万向节的形式,如本领域中所公知。该万向节关节200A主要包括一个交叉元件202A,该交叉元件具有第一臂204A和第二臂206A,所述第一臂具有位于图23的页面内并且垂直于轴线Y-Y的轴线A-A,第二臂具有基本上垂直于轴线Y-Y和A-A的轴线A’-A’。轴线A-A和A’-A’的交点限定出关节200A的锁止中心CA。第一臂204A被布置成能够在一个带凸缘叉件208A上相对于轴线Y-Y转动,该叉件固定结合在轴12上。第二臂206A也被安置成能够在一个带凸缘叉件210A上相对于轴线Y-Y转动。
双关节200包括第二子关节200B,其采用的是滑动双脚关节的形式如本领域中所公知。该双脚关节具有一个万向节型运动学同性结构,其优选类似于关节200A的结构。关节200B具有相对于轴线X-X的二元对称结构。其包括一个插入元件或双脚元件202B,该双脚元件具有一个带肋孔203B和两个径向臂204B,所述两个径向臂204B彼此沿相反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公共轴线B-B。轴线X-X与B-B的交点限定了关节202B的锁止中心CB。带肋孔203B适于被这样装配,即被紧固在轴10的带肋端部11上。
双脚关节200B还包括一个承插元件206B,其具有相对于中心轴线X’-X’的二元对称结构,在图23所示的关节对正位置,该轴线与轴线X-X对正。在每个臂204B的两侧,该喇叭形元件206B具有两个彼此面对着的圆柱形轨道208B和210B,一个具有与轴线B-B基本对正的旋转轴线的球形辊212B被安装成在每个臂204B上滑动,并且用于在相应轨道208B和210B之一上滚动。
根据本发明,关节200A的臂206A的叉件210A固定结合在关节200B的喇叭形元件206B上,以使这两个元件构成一个具有轴线X’-X’的单件式双关节元件202。叉件210A和喇叭形元件206B彼此相对于对方安置,以使关节200A的轴线A-A与关节202B的轴线B-B基本平行。双关节元件202因此而在轴线X’-X’与平面P的交点处限定出一个中心C,该平面P定义为轴线A-A和B-B中间的平面。在对正位置,锁止中心CA和C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L(见图23)。
双关节200也包括密封装置,其功能类似于图2中的双关节30中的相应装置。万向节型子关节200A的密封装置被简化,其可以起作用而不带有用于保存油的波纹管。对于双脚关节200B,设有一个带弯折部的波纹管216,其在双关节元件202上以流体密封的方式固定在轴10上,尽管未在图中示出,该元件202可以设有一个延伸通过其整个外周的外套。
双关节200的操作基本上与图2中的双关节300相同,差别在于两个子关节中的一个即关节200A是固定的。由于关节200A的固有本质,铰接中心O与关节200A的中心CA之间的距离因此而保持恒定。
对于滑动关节200B,通过沿轴线X’-X’轴向固定的双关节元件202,滑动关节200B的中心CB与铰接中心O之间的距离也保持恒定,这是因为双关节元件202是部分地由固定关节200A的叉件210A构成的。
因此,角αA和αB基本相等,如图25A和25B中所示。对于锁止β的任何许用值,根据本发明的车桥均能够实现基本上运动学同性的扭矩传递,而且其在传动方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提高。
当车桥1因驱动轮2的转向角极限锁止而被断开时,仅通过滑动关节200B吸收缩短距离RB,双关节进一步吸收因转向锁止造成的距离CACB的缩短量。
图26中示出了前述第二实施例的改型双关节250。该双关节250包括在操作中不滑动的第一三脚型子关节250A和可自由滑动的第二三脚型子关节250B。双关节250还包括一个双关节元件252,其限定出轴线X’-X’,并且包括用于关节250A和250B的两个子关节元件252A,二者通过例如焊接而彼此固定结合在一起。
与图2中的实施例不同,双关节元件252没有限定出一个被所述两个子关节公用的内腔,而是形成了一个壁部254,其在交界平面P的区域中横贯双关节轴线X’-X’延伸,并且限定出两个可使关节250A和250B转动的分开的腔256A、256B。每个腔分别在关节元件的面向相关轴的一侧横向敞开。
双关节250还包括,一方面,一个整体嵌块260,例如其由热塑性材料制成,并且在壁部254与轴12的端部之间固定结合在双关节元件252上;另一方面,一个压缩弹簧262,其安置在壁部254与轴10的端部之间。弹簧262在其面对着轴10的端部上设有一个金属盖264。
一个嵌块268安置在金属盖264与轴10的端部之间。嵌块268通过例如弹性唇缘而固定结合在金属盖264上,所述唇缘类似于嵌块68B的唇缘76B。
双关节250的操作基本上与图23中的双关节200相同。由于嵌块260固定抵靠在壁部254上并且因此而保持住关节的滑动部分,因此嵌块260的刚性导致关节250A的作用类似于固定关节,尽管关节250在其自身的结构中是可以滑动的。铰接中心O与关节250A的中心CA之间的距离因此而保持恒定。对于滑动关节250B,其中心CB与铰接中心O之间的距离也保持恒定,这是因为双关节元件252被弹簧262和壁部254沿轴线X’-X’保持轴向位置。当车桥1因驱动轮2的转向角极限锁止而被断开时,双关节250仅通过关节250B而吸收因转向锁止造成的距离CACB的缩短量。
与第一实施例中一样,通过将热塑性材料以推压接触的方式安置在轴的端部与双关节元件的轴向保持装置之间,可以提高关节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即使是在没有或局部短缺润滑剂的情况下。
第二实施例的这种改型还使得通常在轴加工中产生在轴上的盲孔100A、100B可被用于组合容纳嵌块260和280,如图9中的改型那样。
与前述车桥相关的各种改型可以设想出来,包括使子关节具有不同结构和/或运动学类型,以及以不同方式设置双关节的滑动部分的轴向保持装置。例如,对于设在轴向保持装置与双关节元件之间的嵌块,可以采用除热塑性材料之外的其它材料,只要该材料足够结实并且能够减小磨损和摩擦力即可,例如铜合金;此外,可以利用聚酰胺或特氟隆类型的材料对星形弹簧与嵌块之间的接触区域进行抗摩擦粘结涂层处理。

Claims (25)

1.机动车的驱动/转向桥,包括一个差速器(6)和两个传动线(8),所述传动线起源于所述差速器并且用于分别驱动一个驱动和转向轮(2),每个传动线(8)分别包括:一个输入轴(10),其连接着差速器(6),一个输出轴(12),其连接着相应的驱动轮(2),一个车轮枢轴(20),其具有一条横贯每个输入轴(10)和输出轴(12)定向的轴线,以及一个双关节(30;144;160;170;200;250),其用于在输入轴(10)和输出轴(12)之间进行扭矩传递;所述输入轴和输出轴沿一定方向被引导在相对于双关节独立的空间内,所述双关节基本上垂直于枢轴(20)安置并且包括两个子关节(30A,30B;144A,144B;160A,160B;170A,170B;200A,200B;250A,250B),二者沿着双关节轴线(X’-X’)彼此轴向连接,并且分别具有子关节锁止中心(CA,CB),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轴(10,12)分别沿它们的轴线(X-X,Y-Y)为相应子关节的锁止中心(CA,CB)确定出一个固定位置,所述两个子关节(30A,30B;144A,144B;160A,160B;170A,170B;200B;250B)中的至少一个是可以沿着双关节轴线(X’-X’)自由滑动的关节;所述驱动/转向桥还包括轴向限位装置(9,16,17;9,16,132),其用于沿各自的轴线(X-X,Y-Y)轴向限定输入轴(10)和输出轴(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0)固定结合在差速器(6)的一个行星齿轮(9)上,以确保沿轴线(X-X)对输入轴进行轴向限定;所述输出轴(12)固定结合在相应驱动轮(2)的轮轴(18)上,以确保沿轴线(Y-Y)对输出轴进行轴向限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子关节(30A,30B;144A,144B;160A,160B;170A,170B;200A,200B;250A,250B)通过一个双关节元件(40;145;161;175;202;252)而轴向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子关节中只有一个子关节(200B)是自由滑动关节,而另一个子关节(200A)是结构性非滑动关节。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关节(30;144;160;170;250)包括轴向保持装置(56A,56B;106A,106B;149,151;178A,178B;254,262),用于轴向保持双关节元件(40;145;161;175;252),以调节自由滑动子关节(30A,30B;144A,144B;160A,160B;170A,170B;250B)的滑动动作,所述轴向保持装置连接着所述双关节元件并且同时与输入轴(10)和输出轴(12)直接或间接接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保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轴向弹性止挡件(56A,56B;106A,106B;151;178A,178B;262),所述止挡件被相对于双关节元件(40;145;161;175;252)限定,并且具有一个用于与轴(10,12)上的通过双关节相连的端部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63A,63B;113A,113B;152A,152B;180A,180B;264)。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用于直接接触的所述区域(63A,63B;113A,113B;152A,152B;180A,180B;264)与相应的轴端部(80,84)具有基本上互补的形状。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关节(30;250)包括至少一个嵌块(68A,68B;90A,90B;260,268),其安置在所述轴向保持装置(56A,56B;254,262)与所述输入轴(10)和输出轴(12)二者中的至少一个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块具有一个凸面(70A,70B,96A,96B),其用于与所述轴向保持装置(56A,56B)上的一个相关表面(63A,63B)接触,所述相关表面基本上与所述凸面互补。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块具有一个凹面(72A,72B)或平面(98A,98B),其用于与相应轴(10,12)上的一个端面(73A,73B;99A,99B)接触,所述端面基本上与所述凹面或平面互补。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块(68A,68B;260,268)固定结合在所述轴向保持装置(56A,56B;254,262)上,特别是通过所述嵌块夹持在所述轴向保持装置上。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块(90A,90B)固定结合在相应的轴(10,12)上,特别是通过将嵌块的一部分(92A,92B)装配并紧固在一个形成于轴端部中的盲孔(100A,100B)内。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块(68A,68B;90A,90B;260,268)由塑料材料制成,特别是包括聚酰胺、钼和短玻璃纤维。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子关节中只有一个子关节(250B)是自由滑动关节,而另一个子关节(250A)是结构性滑动关节,其设有用于对所述另一个子关节的滑动部分进行轴向限定的装置(260)。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子关节(30A,30B;144A,144B;160A,160B;170A,170B)可自由滑动,所述轴向保持装置包括为每个子关节配备的一个轴向弹性止挡件,每个轴向弹性止挡件分别由一个星形弹簧(56A,56B;106A,106B;178A,178B)构成,所述星形弹簧包括:一个曲面(60A,60B;110A,110B),其与轴(10,12)上的通过双关节(30;144;160;170)相连的端部直接或间接接触,以及多个臂(58A,58B;108A,108B),它们相对于双关节轴线(X’-X’)而从所述曲面径向延伸出来,并且它们的自由端(64A,64B;114A,114B)容纳在一个形成于双关节元件(40;145;161;175)内周中的沟槽(66;179)中。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星形弹簧的至少一个臂设有一个用于使星形弹簧相对于双关节元件确定角位置的装置(120A,120B)。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保持装置包括一个轴向止挡件(116A,116B;126A,126B;128),其安置在所述两个星形弹簧的曲面(60A,60B;110A,110B)之间,并且用于至少在驱动/转向桥(1)的组装过程中在所述曲面之间产生最小间距(2h)。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一个压缩弹簧(132)置于所述两个星形弹簧的曲面(60A,60B;110A,110B)之间,并且用于选择性地与所述星形弹簧会合,以便沿着轴线(X-X,Y-Y)固定每个输入轴(10)和输出轴(12)的轴向位置。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子关节(30A,30B;144A,144B;160A,160B;170A,170B;250A,250B)是基本上运动学同性的。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子关节选自三脚型关节(30A,30B;144A,144B;160A,160B;250A,250B)、球型关节(170A,170B)和轴向啮合关节。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子关节(200A,200B)具有基本相同的万向节型运动学结构。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0)和输出轴(12)基本上共面,并且在驱动/转向桥形成了双关节锁止角(β)时限定出一个位于轴线(X-X,Y-Y)交点处的铰接中心(O)。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对于双关节锁止角(β)的任何许用值,每个子关节的子关节锁止角(αA,αB)基本相等。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子关节(30A,30B)分别是一个三脚型关节,其具有一个包含三对滑动轨道(42A,44A,42B,44B)的关节元件,其中一个子关节(40A)的所述三对滑动轨道(42A,44A)相对于另一个子关节(40B)的所述三对滑动轨道(42B,44B)偏置大约60°。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转向桥,其特征在于,每个子关节(160A,160B)分别是一个三脚型关节,其具有一个包含三对滑动轨道的关节元件,其中一个子关节(160A)的所述三对滑动轨道基本上设置在另一个子关节(160B)的所述三对滑动轨道的延伸段上。
CNB028197127A 2001-10-05 2002-09-27 机动车的驱动/转向桥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331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1/12871 2001-10-05
FR0112871A FR2830486B1 (fr) 2001-10-05 2001-10-05 Essieu moteur-directeur pour vehicules motoris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64760A CN1564760A (zh) 2005-01-12
CN1273319C true CN1273319C (zh) 2006-09-06

Family

ID=8867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19712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73319C (zh) 2001-10-05 2002-09-27 机动车的驱动/转向桥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232000B2 (zh)
EP (1) EP1434700B1 (zh)
CN (1) CN1273319C (zh)
DE (1) DE60207433T2 (zh)
FR (1) FR2830486B1 (zh)
PL (1) PL206961B1 (zh)
WO (1) WO200304198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5353A (zh) * 2015-10-20 2017-04-26 波尔希克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99778B2 (ja) * 2004-03-30 2011-06-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駆動力伝達部構造
US7297067B1 (en) * 2004-12-08 2007-11-20 Gkn Driveline North America, Inc. Plug and method of retaining the same
US7465246B2 (en) * 2005-03-04 2008-12-16 Dana Heavy Vehicle Systems Group, Llc Axle assembly
US7955211B2 (en) * 2006-03-03 2011-06-07 Dana Heavy Vehicle Systems Group, Llc Axle assembly
US7866444B2 (en) * 2006-04-06 2011-01-11 Fairfield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Cascading oil flow bearing lubrication device
FR2907178B1 (fr) * 2006-10-12 2009-07-10 Gkn Driveline Sa Sa Joint homocinetique
US8056662B2 (en) * 2007-03-23 2011-11-15 Fairfield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Lubrication system for right-angle drives used with utility vehicles
US7954574B2 (en) * 2007-03-23 2011-06-07 Fairfield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Offset drive system for utility vehicles
US8544579B2 (en) * 2008-05-13 2013-10-01 Caterpillar Inc. Axle assembly for electric drive machine
US8133143B2 (en) * 2008-06-16 2012-03-13 Fairfield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Gear reducer electric motor assembly with internal brake
US8323143B2 (en) 2009-12-02 2012-12-04 Fairfield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Integrated spindle-carrier electric wheel drive
CN102094974B (zh) * 2011-01-13 2014-07-16 浙江双辉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沙滩车转向器的轴端密封装置
WO2015141834A1 (ja) * 2014-03-20 2015-09-24 Ntn株式会社 トリポード型等速ジョイント
US10222234B2 (en) 2014-06-17 2019-03-0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Rotation sensor
US11125768B2 (en) 2014-06-17 2021-09-21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Angle based speed sensor device
US10358165B2 (en) * 2015-08-05 2019-07-23 Dennis Reid Kingpin unit bearing steerable drive axle assembly
DE102019113942A1 (de) * 2019-05-24 2020-11-26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Nutzfahrzeuge GmbH Achsschenkel eines Nutzfahrzeuges, Achsanordnung und Fahrzeugachse eines Nutzfahrzeugs
US11612115B2 (en) 2020-04-15 2023-03-28 Vermeer Manufacturing Company Stump cutter drive system
US11612114B2 (en) 2020-04-15 2023-03-28 Vermeer Manufacturing Company Stump cutter drive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89332C (de) * 1930-01-15 Joseph Vollmer Antriebsvorrichtung fuer die Lenkraeder von Kraftfahrzeugen mit Querkardanwellen
US1847749A (en) * 1928-07-06 1932-03-01 Voran Automobilbau Ag Motor vehicle
US1981173A (en) * 1930-05-15 1934-11-20 Arthur W Herrington Driving mechanism for steering wheels of motor vehicles
FR712018A (fr) * 1930-06-07 1931-09-23 Perfectionnements à la commande des roues avant motrices des automobiles
DE597232C (de) * 1931-09-27 1934-05-19 Voran Automobilbau Akt Ges Dreigelenkige Antriebswelle fuer den Lenkraederantrieb von Kraftfahrzeugen
US1937821A (en) * 1931-11-13 1933-12-05 James C Jarrett Front drive axle
US2015688A (en) * 1933-10-19 1935-10-01 Steel Wheel Corp Drive mechanism
US2084429A (en) * 1934-12-20 1937-06-22 Voran Automobilbau Ag Steering-wheel drive for power vehicles
US4068499A (en) * 1976-01-26 1978-01-17 Sharp Everett H Telescoping universal joints
GB2015696B (en) * 1978-02-13 1982-08-25 Glaenzer Spicer Sa Homokinetic shaft couplings and applications thereof
FR2444585A1 (fr) * 1978-12-18 1980-07-18 Glaenzer Spicer Sa Arbre de transmission,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 traction avant et a boite de vitesses automatique
DE2903231A1 (de) * 1979-01-29 1980-07-31 Uni Cardan Ag Lagerungsanordnung einer ueber ein gleichlaufdrehgelenk antreibbaren radnabe
FR2550139B1 (fr) * 1983-08-02 1985-11-29 Glaenzer Spicer Sa Dispositif de transmission perfectionne, a joint double,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US5951401A (en) * 1996-12-31 1999-09-14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lave driving force-transmitting mechanism for vehicl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95353A (zh) * 2015-10-20 2017-04-26 波尔希克有限公司 热交换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434700A1 (fr) 2004-07-07
DE60207433T2 (de) 2006-06-22
PL369507A1 (en) 2005-04-18
EP1434700B1 (fr) 2005-11-16
US7232000B2 (en) 2007-06-19
FR2830486A1 (fr) 2003-04-11
DE60207433D1 (de) 2005-12-22
CN1564760A (zh) 2005-01-12
FR2830486B1 (fr) 2004-04-23
PL206961B1 (pl) 2010-10-29
US20040235606A1 (en) 2004-11-25
WO2003041986A1 (fr) 2003-05-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73319C (zh) 机动车的驱动/转向桥
CN1236284C (zh) 旋转位移检测器的组装结构
CN1537773A (zh) 蜗轮机构和装配有该蜗轮机构的电动转向装置
CN1599680A (zh) 电动转向装置
CN1083953C (zh) 双体飞轮摩擦阻尼装置
CN1227462C (zh) 自调整的离合器分离轴承
CN1069385C (zh) 转矩传递装置
CN101052816A (zh) 具有滚道转向点的相对滚道接头
US20100253026A1 (en)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Chamber and/or Toe of the Wheels of Wheel Suspensions
CN1388874A (zh) 带调整系统的盘式制动器
CN1688472A (zh) 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CN1518645A (zh) 张紧器的减振机构
US6913540B2 (en) Constant velocity universal joint for propeller shaft
CN1832880A (zh) 车辆转向用伸缩轴
CN1871444A (zh) 滚珠径向运动较小的等速万向节
US11000946B2 (en) Link operating device
JPS6124823A (ja) 二重自在伝動継手
US7018297B2 (en) Tripod joint
CN1766359A (zh) 转向装置
CN1969132A (zh) 密封匣
WO2022077868A1 (zh) 谐波齿轮装置及执行器
CN1805873A (zh) 机动车辆转向装置
CN1862043A (zh) 车轮用轴承装置
CN1278877C (zh) 带有弹簧部件的车轮
CN1690477A (zh) 蜗轮机构及搭载蜗轮机构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