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9640C - 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 - Google Patents

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9640C
CN1269640C CNB021421390A CN02142139A CN1269640C CN 1269640 C CN1269640 C CN 1269640C CN B021421390 A CNB021421390 A CN B021421390A CN 02142139 A CN02142139 A CN 02142139A CN 1269640 C CN1269640 C CN 126964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hyl
acid
group
monomer
hydrogen at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421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06748A (zh
Inventor
光本知由
渡边则章
前本一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06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6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964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964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C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SURFACES
    • B41C1/00Forme preparation
    • B41C1/10Forme preparation for lithographic printing; Master sheets for transferring a lithographic image to the forme
    • B41C1/1008Forme preparation for lithographic printing; Master sheets for transferring a lithographic image to the forme by removal or destruction of lithographic material on the lithographic support, e.g. by laser or spark ablation; by the use of materials rendered soluble or insoluble by heat exposure, e.g. by heat produced from a light to heat transforming system; by on-the-press exposure or on-the-press development, e.g. by the fountain of photolithographic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C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SURFACES
    • B41C1/00Forme preparation
    • B41C1/10Forme preparation for lithographic printing; Master sheets for transferring a lithographic image to the forme
    • B41C1/1008Forme preparation for lithographic printing; Master sheets for transferring a lithographic image to the forme by removal or destruction of lithographic material on the lithographic support, e.g. by laser or spark ablation; by the use of materials rendered soluble or insoluble by heat exposure, e.g. by heat produced from a light to heat transforming system; by on-the-press exposure or on-the-press development, e.g. by the fountain of photolithographic materials
    • B41C1/1016Forme preparation for lithographic printing; Master sheets for transferring a lithographic image to the forme by removal or destruction of lithographic material on the lithographic support, e.g. by laser or spark ablation; by the use of materials rendered soluble or insoluble by heat exposure, e.g. by heat produced from a light to heat transforming system; by on-the-press exposure or on-the-press development, e.g. by the fountain of photolithographic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structural details, e.g. protective layers, backcoat layers or several imaging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C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SURFACES
    • B41C2201/00Location, type or constituents of the non-imaging layers in lithographic printing formes
    • B41C2201/04Intermediate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C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SURFACES
    • B41C2201/00Location, type or constituents of the non-imaging layers in lithographic printing formes
    • B41C2201/14Location, type or constituents of the non-imaging layers in lithographic printing formes characterised by macromolecular organic compounds, e.g. binder, adhes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C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SURFACES
    • B41C2210/00Preparation or type or constituents of the imaging layers, in relation to lithographic printing forme preparation
    • B41C2210/02Positive working, i.e. the exposed (imaged) areas are remov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C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SURFACES
    • B41C2210/00Preparation or type or constituents of the imaging layers, in relation to lithographic printing forme preparation
    • B41C2210/06Developable by an alkaline solu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C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SURFACES
    • B41C2210/00Preparation or type or constituents of the imaging layers, in relation to lithographic printing forme preparation
    • B41C2210/22Preparation or type or constituents of the imaging layers, in relation to lithographic printing forme preparation characterised by organic 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e.g. dyes, UV-absorbers, plastici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C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SURFACES
    • B41C2210/00Preparation or type or constituents of the imaging layers, in relation to lithographic printing forme preparation
    • B41C2210/24Preparation or type or constituents of the imaging layers, in relation to lithographic printing forme prepar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r bind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acrylics, vinyl 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C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SURFACES
    • B41C2210/00Preparation or type or constituents of the imaging layers, in relation to lithographic printing forme preparation
    • B41C2210/26Preparation or type or constituents of the imaging layers, in relation to lithographic printing forme preparation characterised by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or bind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not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B41C2210/262Phenolic condensation polymers, e.g. novolacs, reso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0Radiation imagery chemistry: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thereof
    • Y10S430/145Infrar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0Radiation imagery chemistry: process, composition, or product thereof
    • Y10S430/146Laser bea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For Photolithography (AREA)
  • Photosensitive Polymer And Photoresist Processing (AREA)
  • Printing Plates And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 Addition Polymer Or Copolymer, Post-Treatments, Or Chemical Modif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其显示了极好涂布表面状态和极好的随时间抗划伤稳定性,并且其还具有包含下述(A)到(D)的热敏层:(A)一种吸收光产生热的物质;(B)一种含有酚基羟基的可溶于碱性溶液的树脂;(C)一种聚合物,包含的可聚合组份是具有2到3个带有3到20个碳原子的全氟烃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以及(D)一种含氟聚合物,包含由至少一种特定单体共聚组份。

Description

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胶版印刷原版的影像记录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用红外激光直接制版的平版印刷版,所谓直接制版是指用来自计算机等的数字信号直接制成印刷版。
发明背景
近年来,激光技术有了显著的发展。尤其是,可以很容易获得在近红外或红外范围内有高输出的小尺寸固体激光器或半导体激光器。这些激光器作为光源用于基于来自计算机等的数字数据在直接制版中进行曝光,是非常有用的。
适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材料的主要组份包括溶于碱性水溶液的粘合剂树脂和吸光后产生热的红外染料。在非曝光区(成像区)中,红外染料作为溶解抑制剂,因为它与粘合剂树脂的相互作用,实质上降低了粘合剂树脂的溶解性;在曝光区(非成像区)中,因为产生的热量使得红外染料与粘合剂树脂的相互作用很微弱,以至于曝光区被碱性显影溶液溶解,形成平版印刷版。
为了得到非常有用的上述的平版印刷版,需要解决两个技术问题:1)得到高均匀性的成像层,和2)在成像区得到高疏水性,在非成像区得到高的显影退除性。
成像区的均匀性技术主要涉及上述的生产步骤,均匀性不足的原始印刷版(例如:印刷版前体)使得用于印刷许多高质量影像的印刷品的印刷版所需的基本性能严重恶化,因此不是优选的。同样的,从上述观点来看,成像区的高疏水性是重要的,通过提高在制版步骤中对显影溶液的耐久性,可以在印刷过程中得到极好的分辨率和充足的耐久性和充足的油墨沉积性。然而,成像区的疏水性过高可能导致成像区在通常用作显影溶液的碱性水溶液中溶解度的降低,导致不满意的结果,例如:非成像区无法显影,显影溶液中沉淀物组份的产生。
简单地说,也就是,成像区的疏水性和非成像区的退除性相互矛盾,同时满足这两种性质的显影技术已经成为需要解决的困难而又重要的问题。
关于技术问题,众所周知,使用包含带有氟代脂肪基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作为成像组合物是非常有用的。
尤其是已公开的效果:由于表面激活能力的改进,使得实现胶片的均匀性的能力得到改善;解决由于疏水性导致的显影延迟;利用疏水性的定向力得到成像区域的疏水性和非成像区域的退除性,形成高反差影像。
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187318/2000公开了一种成像材料,其在成像区和非成像区之间溶解度差别极大,并使用了包含带有2个或更多个氟代脂肪基的单体单元的高分子化合物。
同样,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88093/1999公开了一种通过使用特殊的含氟聚合物所得到的成像材料,改善了显影前的稳定性和极好的可用性。
如上所述,使用包含氟代脂肪基化合物的成像层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1)和2)的技术是有效的,通常该成像层也适用于原始的平版印刷版(例如,平版印刷版前体)成像层。然而,效果仍然不好,还需要改进。例如,涂层表面性能仍然不好,随时间抗划伤的稳定性还不足。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改进上述技术的缺陷,尤其是,提供一种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其显示出极好的涂层表面性能和极好的随时间抗划伤的稳定性。
经过广泛研究,发明人发现,通过在热敏层中加入两种特殊的含氟聚合物,可以得到平版印刷版。
也就是,本发明由以下组份组成:
(1)(适)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其热敏层中包含下述(A)至(D):
(A)一种能吸收光产生热的物质;
(B)一种含有酚基羟基的可溶于碱性溶液的树脂;
(C)一种聚合物,包含的可聚合组份是具有2或3个含有3到20个碳原子的全氟烷基基团的(甲基)丙烯酸单体;以及
(D)一种含氟聚合物,包含的可聚合组份至少为下述1)至3):
1)一种可加成聚合的侧链带有氟代脂肪基的含氟单体,其中氟代脂肪基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
2)具有以下结构[1]至[4]的单体;以及
3)具有酸性氢原子和酸基的单体,其中酸性氢原子键接在氮原子上:
                    CH2=CA1[CO-W-R2]    [1]
                    CH2=CA1[O-CO-R3]    [2]
                    CH2=CA1[U]           [3]
Figure C0214213900061
其中A1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烷基,W代表氧或-NR1-,R1代表氢原子、烷基或芳基,R2代表任意取代的烷基或任意取代的芳基,R3代表烷基或芳基,U代表氰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酰氧基甲基、含氮杂环或-CH2OCOR3(R3与上文定义的相同)。
(2)如(1)中所述的(适)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其中的聚合物(C)由在(C)中所述的聚合组份和包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共聚形成。
(3)如(1)或(2)中所述的(适)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进一步包含共聚物,其含有的聚合组份(E)至少选自下述4)至6)的一个,其含量为10mol%或更多:
4)分子内带有亚磺酰氨基的单体,其中至少一个氢原子键接在氮原子上;
5)分子内带有由下列通式代表的活性亚氨基的单体;
6)均带有酚基羟基的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或羟基苯乙烯;
(4)如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其中第二热敏层位于第一热敏层之上,第一热敏层位于基底之上,热敏层中包含(A)吸收光转变为热的物质和(B)可溶于碱性溶液的树脂。
发明详述
本发明涉及的适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也指“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前体”)将在下文作更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的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带有一个包含下述(A)至(D)的热敏层:
(A)一种能吸收光产生热的物质;
(B)一种含有酚基羟基的可溶于碱性溶液的树脂;
(C)一种聚合物,包含的可聚合组份是具有2或3个含有3到20个碳原子的全氟烃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以及
(D)一种含氟聚合物,包含的可聚合组份至少为下述1)至3):
1)一种可加成聚合的侧链带有氟代脂肪基的含氟单体,其中氟代脂肪基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
2)具有以下结构[1]至[4]的单体;以及
3)具有酸性氢原子和酸基的单体,其中酸性氢原子连接在氮原子上:
                   CH2=CA1[CO-W-R2]    [1]
                   CH2=CA1[O-CO-R3]    [2]
                   CH2=CA1[U]           [3]
Figure C0214213900071
其中A1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烷基,W代表氧或-NR1-,R1代表氢原子、烷基或芳基,R2代表任意取代的烷基或任意取代的芳基,R3代表烷基或芳基,U代表氰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酰氧基甲基、含氮杂环或-CH2OCOR3(R3与上文定义的相同)。
这些组份中,特别是重要组份(C)和(D)在下文将首先进行描述。
(C)一种聚合物,包含的聚合组份是具有2到3个带有3到20个碳原子的全氟烃基基团的(甲基)丙烯酸单体(以后也称为聚合物(C)或组份(C))。
聚合物(C)含有的聚合组份是具有2到3个带有3到20个碳原子的全氟烃基基团的(甲基)丙烯酸单体(以后称为“含氟单体”),含氟单体没有特殊的限制,只要具有2到3个带有3到20个碳原子的全氟烃基通过4价连接基连接到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即可。
本发明中,那些只含一个全氟烃基或含不超过3个碳原子的全氟烃基的单体,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改进影像的分辨率;然而那些具有大于20个碳原子含氟基团的单体,在某些情况下降低了感光度。
聚合物(C),优选包含由下述通式(I)表示的含氟单体,作为聚合组份:
Figure C0214213900081
通式(I)中,R1代表含有3到20个碳原子的全氟烃基。另外,R1还可以代表含有3到20个碳原子的全氟烯烃基。
这些可以是直链形式、支链形式、环状形式,或它们的组合,另外,主链中可以含有氧原子,例如:(CF3)2CFOCF2CF2-。
Z1代表-(CH2)n-(其中n代表1到6的整数)或由下列通式表示的基团(其中R2代表氢原子或含有1到10个碳原子的烷基)。此时,包含在通式(I)中的2个或3个Z1可以是2或3种彼此不同的连接基团。
Z2代表-(CH2)m-(其中m代表2到6的整数)或由下列通式代表的基团:
Figure C0214213900083
R代表氢原子、甲基或卤素原子(Cl、Br等)。X代表由以下通式代表的二价连接基团(其中Y代表含有15或更少碳原子的二价连接基,并且Y占X基团的35wt%-65wt%):
由Y代表的二价基团的典型例子如下:
Figure C0214213900091
P代表2或3,q代表1或2。A代表三价或四价连接基团,优选的例子如下:
Figure C0214213900101
含氟单体的典型例子如下,但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Figure C0214213900102
Figure C0214213900111
Figure C0214213900151
同样,聚合物(C)可以是由(甲基)丙烯酸单体和烃基(甲基)丙烯酸单体形成的共聚物,其中(甲基)丙烯酸单体为具有2到3个带有3到20个碳原子的全氟烃基。烃基(甲基)丙烯酸单体优选带有羟基的,并且与烃基丙烯酸混合使用。
烃基丙烯酸带有1到2个丙烯酰基,并且选自本领域公知的烃基丙烯酸(例如:由Kiyomi Kato & Shoji Nakahara撰写的,Kobunshi Kankakai出版的“UV Koka Gi justu Nyumon”,34-35页的表10,46-48页的表16,57页的表20,170-172页的表60中公开的化合物)。例如,如下所述(B-1到B-9)。
B-1
CH2=C(R3)COOR4(其中R4代表含1-20个碳原子的烷基)
B-2
CH2=C(R3)COOCH2CH2OH
Figure C0214213900171
(其中R3表示-H或-CR3)
聚合物(C)的分子量没什么特殊限制,优选重均分子量为3000到200,000,更优选4000到100,000。
同样,聚合物(C)的加入量优选为热敏层中全部固体组份总重量的0.01至10wt%,该热敏层组成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更优选0.1至5wt%。
(D)一种含有至少以下1)至3)共聚组份的含氟聚合物(以后称聚合物(D)):
1)一种可加成聚合的侧链带有氟代脂肪基的含氟单体,其中氟代脂肪基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
2)具有以下结构[1]至[4]的单体;以及
3)具有酸性氢原子和酸基的单体,其中酸性氢原子键接在氮原子上:
              CH2=CA1[CO-W-R2]    [1]
              CH2=CA1[O-CO-R3]    [2]
              CH2=CA1[U]           [3]
其中A1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烷基,W代表氧或-NR1-,R1代表氢原子、烷基或芳香基,R2代表任意取代的烷基或任意取代的芳基,R3代表烷基或芳基,U代表氰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酰氧基甲基、含氮杂环或-CH2OCOR3(R3与上文定义的相同)。
本发明所使用的聚合物(D)包含至少上述的1)到3)作为共聚物组份。
组份1)的氟代脂肪基,通常是饱和的并且是单价或二价的脂肪烃基,其中氟代脂肪基中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它可以是直链、支链和环状的。
为了充分显示本发明的效果,氟代脂肪基包含3到20,优选6到12个碳原子,并且氟原子连接在碳原子上的量占整个含氟单体总量的40wt%或更多,优选50wt%或更多。优选氟代脂肪基团为基本上完全或全部氟化的全氟脂肪基团(下文称为Rf基团),例如CnF2n+1-(其中n代表1以上的整数,优选3以上整数)。
含有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乙烯基或上述基团的衍生物,可用于聚合单体的可加成部分,该聚合单体由组份(1)表示,并且具有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氟取代的氟代脂肪基团。优选的可加成聚合部分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苯乙烯、乙烯基和它们的衍生物。
连接有含氟脂肪基的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的典型例子包括由Rf-R`-OOC-C(R")=CH2代表的化合物(R`代表,例如单键、烯基、亚磺酰胺烯基和碳酰胺烯基,R"代表氢原子、甲基、卤素原子或全氟脂肪基)。
关于其典型例子,美国专利2803615,2642416,2826564,3102103,3282905和3304278,日本公开专利256289/1994,1116/87,48772/87,77574/88和36657/87,及Nihon Kagaku Kai-Shi NO.10(1985),1884至1888页中进行了公开。除了连接有氟代脂肪基的单体外,优选使用在Reports Res.Lab.Asahi GlassCo.,Ltd.,vol.34(1984),27至34页公开的连接有氟代脂肪基的大分子单体。
同样,作为连接有氟代脂肪基的单体,可以使用由下述结构式代表的不同长度的全氟烃基的混合物。
本发明中用于聚合物(D)中的含有氟代脂肪基的单体的量基于聚合物的重量为3~70wt%,优选7~40%。
用于组份(2)使用的单体由下述结构[1]至[4]代表:
           CH2=CA1[CO-W-R2]    [1]
           CH2=CA1[O-CO-R3]    [2]
           CH2=CA1[U]           [3]
Figure C0214213900192
其中A1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烷基,W代表氧或-NR1-,R1代表氢原子、烷基或芳基,R2代表任意取代的烷基或任意取代的芳基,R3代表烷基或芳基,U代表氰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酰氧基甲基、含氮杂环或-CH2OCOR3(R3与上文定义的相同)。
优选由结构[1]到[4]代表的单体,A1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或包含1-4个碳原子的烷基,W代表氧或-NR1-,R1代表氢原子、含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含有6~20个碳原子的芳基,R2代表任意取代的含有1~8个碳原子的烷基或任意取代的芳基,R3代表含有1~20个碳原子的烷基或6~20个碳原子的芳基,U代表氰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酰氧基甲基、含氮杂环或-CH2OCOR3(R3与上文定义的相同)。
R2代表任意取代的烷基,取代基举例如下:卤素原子(例如:氟、氯或溴)、羟基、烷氧基(例如:甲氧基或乙氧基),芳氧基(例如:苯氧基),氰基,酰氨基(例如:乙酰氨基),和烷氧羰基(例如:乙氧羰基)。
R2代表任意取代的芳基,除上述取代基之外,取代基可例举为甲基。
优选的组份(2)的典型化合物例举如下,(甲基)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氯乙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2-羟丁酯、二甘醇单(甲基)丙烯酸酯、2-羟基-3-苯氧丙基-(甲基)丙烯酸酯、缩水甘油(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二乙胺酯、糠基(甲基)丙烯酸酯、四氢呋喃(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羟苯酯、(甲基)丙烯酸甲苯酯、萘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甲氧苯甲基(甲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酰胺,例如:(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己基(甲基)丙烯酰胺、N-辛基(甲基)丙烯酰胺、N-环己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苯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硝基苯(甲基)丙烯酰胺、N-甲苯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基苯(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环己基(甲基)丙烯酰胺等;N-取代的马来酰亚胺,例如:N-甲基马来酰亚胺、N-乙基马来酰亚胺、N-丙基马来酰亚胺、N-丁基马来酰亚胺、N-戊基马来酰亚胺、N-正-己基马来酰亚胺、N-十二烷基马来酰亚胺、N-十八烷酰马来酰亚胺、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N-氯苯马来酰亚胺、N-甲苯基马来酰亚胺、N-羟基马来酰亚胺、N-苯甲基马来酰亚胺等;烯丙基化合物,例如:乙酸烯丙酯、己酸烯丙酯、烯丙基硬脂酸盐、烯丙氧基乙醇等;乙烯醚化合物,例如:乙基乙烯醚、丙基乙烯醚、丁基乙烯醚、辛基乙烯醚、乙基乙烯基甲醚、乙氧乙基乙烯醚、2-氯乙基乙烯醚、羟乙基乙烯醚、苯甲基乙烯醚、四氢糠基乙烯醚、苯基乙烯醚、甲苯基乙烯醚、二乙氨基乙基乙烯醚等;乙烯酯,例如:醋酸乙烯酯、乙烯丁酸酯、乙烯基己酸酯、乙烯氯乙酸酯、乙烯甲氧基乙酸酯、乙烯苯乙酸酯、乙烯乙酰乙酸酯、乙烯苯甲酸酯、乙烯基氯代苯甲酸酯等;苯乙烯,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氯甲基苯乙烯、乙氧基甲基苯乙烯、羟基苯乙烯、氯苯乙烯、溴苯乙烯等;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啶;和丙烯腈。
在组份(2)中,尤其优选由结构[1]或[3]所代表的单体。
组份(3)中的酸基可以使用已知文献中的任意一种酸基,其中的酸性氢原子连接在氮原子上。已知文献包括J.A.Deaned编辑,McGraw-Hill Book Co.出版的Lange’s化学手册,第三版,(1985)。
在酸基中,例举为具有特定部分结构的酸基,其中将酸性氢原子连接到氮原子上,并且通过下面的通式[A]到[G]表示:
-SO2NH2        [A]
-SO2NH-        [B]
-CONHSO2-      [C]
-CONHCO-        [D]
-SO2NHSO2-    [E]
-CONHSO2NH-    [F]
-NHCONHSO2-    [G]
除这些结构之外,还包括在日本专利NO.2448628/1995中所公开的具有偶联结构的含氮杂环结构。含氮杂环结构的例子包括由下面[H]和[I]所代表的结构:
Figure C0214213900211
具有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基团的乙烯基及其衍生物,可用作组份(3)表示的可加成聚合单体的可加成部分,该聚合单体具有连接到氮原子的酸性氢原子。在可加成聚合部分中,优选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苯乙烯、乙烯基及其衍生物。
优选具有酸性氢原子连接到氮原子的含酸基单体。例如,可以列出含有下列通式[5]、[6]或[7]定义的结构单元的单体:
        CH2=CA2[(B)m-(X)5-NH-Y]    [5]
        CH2=CA2[CO-Z-E-SO2NH-R5]  [6]
在上述通式中,A2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或含有1到4个碳原子的烷基。B代表亚芳基。X代表-CO-或-SO2-。当X代表-SO2-时,Y代表氢原子、烷基、芳基、-CO-R4-或-SO2-R4;当X代表-CO-时,Y代表-CO-R4或-SO2-R4。Z代表-NH-、-NR4-或-O-。E代表亚芳基或烯基。
R5代表氢原子、烷基或芳基,m和n各自代表0或1,条件是m和n不同时为0。R4代表烷基或芳基。同样地,B和Y,或E和R5,可以彼此连接形成由非金属原子组成的环。
F和G各自代表亚苯基或烯基。T代表-O-CO-,-CO-或-SO2-。p、p′,q和q′各自代表0或1,条件是q和q′不同时代表0。
在前述的通式[5]和[6]中,A2优选代表氢原子或甲基。由Y、R4或R5代表烷基的优选例子,举例为含有1到20个碳原子的烷基,例如:甲基、乙基和异丙基;由Y、R4或R5代表芳基的优选例子,举例为含有6到18个碳原子的芳基,例如:苯基、萘基;由B或E代表亚芳基的优选例子,举例为亚苯基和亚萘基;由E代表烯基的优选例子,举例为包含1到20个碳原子的烯基,例如:亚甲基和乙烯。
由Y、R4或R5代表的烷基和芳基与由B或E代表的亚芳基和烯基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基本身,举例为卤素原子如:氟、氯或溴,烷氧基如:甲氧基或乙氧基,芳氧基如:苯氧基,氰基,酰氨基如:乙酰氨基,烷氧基羰基如:乙氧羰基,含有1到20个碳原子的甲基,和含有6到18个碳原子的芳基。
如前所述的通式[7],优选的例子F和G,与B或E所举的例子相同。另外,由前述通式[5]至[7]所代表的单体,更优选单体[5]和[6]。
本发明中用于含氟聚合物的带有酸基的单体的量基于聚合物的重量为5至80wt%,优选10到70wt%。用于本发明带有酸基单体的特定结构的例子如下,其中酸性氢原子连接在氮原子上。
Figure C0214213900241
Figure C0214213900271
本发明的含氟聚合物可以通过传统已知的方法制备。例如,可以在有机溶剂中,在通用自由基引发剂存在下,通过在含有氟代脂肪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含有脂肪基或芳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和酸性氢原子连接到氮原子上的含酸基的乙烯基单体之间进行热聚合反应制备。或者,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加入其它的可共聚合的不饱和化合物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方法制备。
至于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使用的其他可加成聚合的不饱和化合物,可以参见《聚合物手册》,第二版,J.Brandrup,Wiley Interscience(1975),第二章,第1到483页公开的化合物。
(甲基)丙烯酸酯类可列举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2-氯乙基(甲基)丙烯酸酯、2-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酰胺如:(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甲基)丙烯酰胺、N-丙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和N-(对-羟基苯)(甲基)丙烯酰胺;丙烯基化合物如:醋酸烯丙酯、己酸烯丙酯和烯丙氧基乙醇;乙烯醚如:乙基乙烯基醚、丙基乙烯基醚、丁基乙烯基醚、辛基乙烯基醚、甲氧乙基乙烯基醚、乙氧乙基乙烯基醚、2-氯乙基乙烯基醚、羟乙基乙烯基醚、苯甲基乙烯基醚、四氢化糠基乙烯基醚、苯基乙烯基醚、甲苯基乙烯基醚和二乙氨乙基乙烯基醚;乙烯酯如:醋酸乙烯酯、乙烯丁酸酯、乙烯己酸酯、乙烯氟乙酸酯、乙烯基甲氧基乙烯酯、乙烯乙酸苯酯、乙烯基乙酰乙酸酯、乙烯基苯甲酸酯和乙烯基氯苯甲酸酯;苯乙烯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氯甲基苯乙烯、乙氧基甲基苯乙烯、羟基苯乙烯、氯苯乙烯和溴苯乙烯;乙烯基酮如:甲基乙烯基酮、乙基乙烯基酮、丙基乙烯基酮和苯基乙烯基酮;烯烃如:异丁烯、丁二烯和异戊二烯;和其它的如:丁烯酸丁酯、二甲基衣康酸酯、二乙基衣康酸酯、二甲基马来酸酯、二乙基延胡索酸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吡啶和丙烯腈。
除这些单体之外,还可使用在日本专利NO.226143/1987和172849/1991中公开的聚氧化烯基(甲基)丙烯酸酯。
下面给出本发明中的含氟聚合物的特定结构的例子。此外,通式中的数字代表各自单体组份的摩尔比。
Figure C0214213900301
Figure C0214213900331
本发明使用的聚合物(D)的重均分子量范围为3000至200,000,优选6,000至100,000。
本发明使用的聚合物(D)的用量范围为0.001wt%至10wt%,更优选0.01至5wt%,以构成本发明适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的热敏层的全部固体组份为基准。
(B)含有酚基羟基的可溶于碱性溶液的树脂
对于具有酚基羟基基团的可溶于碱性溶液的树脂,(下文称之为“酚基羟基树脂”),例举为酚醛清漆树脂例如酚醛树脂、间甲酚甲醛树脂、对甲酚甲醛树脂、间/对混合甲酚甲醛树脂和酚/甲酚(任一种间甲酚、对甲酚或间/对混合物)混合甲醛树脂。
优选这些酚基羟基树脂重均分子量为500至20,000,数均分子量为200至10,000。另外,可以与一种甲醛和具有3至8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的苯酚的缩聚产物组合使用,例如美国专利号4123279公开的t-丁基酚甲醛树脂和辛基酚甲醛树脂。这些酚基树脂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
在本发明中,优选组合使用酚基羟基树脂和一种共聚物,该共聚物包含10mol%或更多的至少(4)至(6)中的一种作为共聚组份。(下文称之为“特定共聚物”或“组份(E)”)
本发明特定共聚物要求至少包含(4)至(6)中的一种作为共聚组份,含量为10mol%或更多,优选为20mol%或更多。在含量少于10mol%的情况下,与酚基羟基树脂的不完全反应导致显影宽容度减小。此外共聚物可以进一步包含除上述(4)至(6)以外的其他共聚组份。
与(4)对应的单体是由小分子化合物组成的单体,该化合物分子具有至少一个亚磺酰氨基,该基团具有至少一个键连到氮原子的氢原子和至少一个可聚合的不饱和键。在上述小分子化合物中,优选那些具有丙烯酰基、烯丙基或氧化乙烯基和取代的或一元取代的氨基磺酰基或取代的磺酰亚氨基的小分子化合物。
对于这些化合物,可以举例如下,例如下列通式(I)至(V)代表的化合物:
Figure C0214213900351
在上述通式中,X1和X2各自代表-O-或-NR22-。R5、R9、R12、R14和R18各自代表氢原子或-CH3。R7、R10、R13、R16和R20各自代表包含1至12个碳原子的烯基、环烷烯基、亚芳基、或芳烯基,每个基团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R8,R17和R22代表氢原子或包含1至12个碳原子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每个基团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R11和R21各自代表包含1至12个碳原子的烷基、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每个基团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R15和R19各自代表单键或包含1至12个碳原子的烯基、环烷烯基、亚芳基或芳烯基,每个基团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取代基。Y1和Y2各自代表单键或-CO-。
特别是优选使用甲基丙烯酸间氨基磺酰基苯酯、N-(对氨基磺酰基苯基)甲基丙烯酰胺或N-(对氨基磺酰基苯基)丙烯酰胺。
(5)对应的单体是一种由小分子化合物组成的单体,该化合物具有至少一种下列通式代表的活性亚氨基和至少一种可聚合的不饱和键。对于这种化合物,特别优选N-(对甲苯磺酰基)甲基丙烯酰胺。
(6)对应的单体由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或羟基苯乙烯组成,其中每一个具有酚基羟基。在这些化合物中,优选使用N-4-羟苯基)丙烯酰胺、N-(4-羟苯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邻羟苯酯、丙烯酸间羟苯酯、丙烯酸对羟苯酯、甲基丙烯酸邻羟苯酯、甲基丙烯酸间羟苯酯、甲基丙烯酸对羟苯酯、邻羟基苯乙烯、间羟基苯乙烯和对羟基苯乙烯。
至于其他共聚组份,例举如下,单体(7)至(18):
(7)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各自具有脂肪族羟基,例如丙烯酸-2-羟乙酯或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
(8)丙烯酸烷基酯类例如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戊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辛酯、丙烯酸苯甲酯、丙烯酸-2-氯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丙烯酸N-二甲基氨基乙酯;
(9)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类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甲酯、甲基丙烯酸-2-氯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甲基丙烯酸N-二甲基氨基乙酯;
(10)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酰胺类例如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烯酰胺、N-乙基丙烯酰胺、N-己基甲基丙烯酰胺、N-环己基丙烯酰胺、N-硝基苯基丙烯酰胺和N-乙基-N-苯基丙烯酰胺;
(11)乙烯醚类例如乙烯基乙醚、乙烯基-2-氯乙醚、乙烯基羟乙醚、乙烯基丙醚、乙烯基丁醚、乙烯基辛醚和乙烯基苯醚;
(12)乙烯酯类例如乙烯基乙酯、乙烯基氯乙酯、乙烯基丁酯和乙烯基苯甲酯;
(13)苯乙烯类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亚甲基苯乙烯和氯甲基苯乙烯;
(14)乙烯基酮类例如乙烯基甲酮、乙烯基乙酮、乙烯基丙酮、乙烯基苯基酮;
(15)烯烃例如乙烯、丙烯、异丁烯、丁二烯和异戊二烯;
(16)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咔唑、4-乙烯基p吡啶、丙烯腈、甲基丙烯腈;
(17)不饱和酰亚胺例如马来酰亚胺、N-丙烯酰基丙烯酰胺、N-乙酰甲基丙烯酰胺、N-丙酰基甲基丙烯酰胺和N-(对氯代苯甲酰基)甲基丙烯酰胺;和
(18)不饱和羧酸例如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酐和亚甲基丁二酸。
本发明特定共聚物优选重均分子量为2000或更大,数均分子量为1000或更大。更优选重均分子量为5000至300000,数均分子量为2000至250000,分散度(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为1.1至10。
这些特定共聚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
混合酚基羟基树脂和特定共聚物的重量比必须为50∶50至5∶95,更优选40∶60至10∶90。在酚基羟基树脂含量超出上述范围的情况下,海-岛结构将被翻转,因此不会改善抗溶剂性能。与之相反,在共聚物含量超出上述范围的情况下,使得酚基羟基树脂形成的表面层太薄,导致不能充分改善显影宽容度。
在酚基羟基树脂和特定共聚物组成的碱溶性高分子化合物中,树脂组份和特定共聚物组份可以各自由一种或多种成分组成。碱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用量为30至99wt%,优选40至95wt%,特别优选50至90wt%,百分含量基于印刷版材料的全部固体组份。在加入的碱溶性的高分子化合物的量少于30wt%时,导致记录层的耐久性变差,在用量超过99wt%时,对感光度和耐久性不利。
(A)一种能够吸收光产生热的物质(也称为“光热转换剂”)
在本发明中可使用多种颜料或染料作为吸收光产生热的物质。对于颜料,可以使用市场上可买得到的颜料以及那些在《色彩指数(C.I.)》、《最新颜料手册》Nihon Ganryo Gijutsu Kyokai编辑(1977)、《最新颜料应用技术》CMCPublishing Co.出版(1986)以及《印刷油墨技术》CMC Publishing Co.出版(1984)中公开的颜料。
这些颜料的例子包括黑色颜料、黄色颜料、橙色颜料、棕色颜料、红色颜料、紫色颜料、蓝色颜料、绿色颜料、荧光颜料、金属粉末颜料、聚合连接颜料。特别是可以使用不溶性偶氮颜料、偶氮色淀颜料、缩聚偶氮、螯合偶氮颜料、酞箐颜料、蒽醌颜料、苝和perinone颜料、硫代靛蓝颜料、喹吖啶酮颜料、二噁嗪颜料、异吲嗪酮颜料、辛可芬酮颜料、in-mold lake颜料、吖嗪颜料、亚硝基、硝基颜料、天然颜料、荧光颜料和碳黑。
这些颜料可以经过表面处理后使用或不经表面处理使用。至于表面处理方法,具体包括:树脂和蜡进行表面涂布的方法,一种粘合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和一种粘合反应物质(例如,硅烷偶联剂、环氧化合物和聚异氰酸酯)的方法,对颜料表面进行处理。这些表面处理方法在Saiwai Shobo Co出版的《金属皂的性能和应用》,CMC Publishing Co.出版的《印刷油墨技术》(1984)和CMCPublishing Co.出版的《最新颜料应用技术》(1986)中已公开。
颜料的颗粒尺寸优选为0.01至10μm,更优选0.05至1μm,特别优选0.1至1μm。从在感光层涂布溶液的分散稳定性来看,颗粒尺寸小于0.01μm的颜料是不利的。然而当颗粒尺寸超过10μm,对感光层的均匀性不利。对于颜料的分散方法,可使用在墨水和调色剂生产中的已知方法。分散装置的例子包括超声波分散机、砂磨、超微磨碎机、珠磨、超级磨、球磨、叶轮磨、分散机、KD磨、胶体磨、负阻管、三辊式搅拌机、压力搅拌机等和在CMC Publishing Co.出版的《最新颜料应用技术》(1986)中具体公开的装置。
至于染料,可使用市场上可买到的染料和YuKi Gosei Kagaku Kyokai编辑的《染料手册》公开的已知染料。特别是偶氮染料、金属复合偶氮染料、吡唑啉酮、蒽醌染料、次甲基染料和菁蓝染料。在这些颜料或染料中,考虑到适用于发出红外线或近红外线的激光设备,优选那些吸收红外线或近红外线的颜料或染料。
在这些吸收红外线或近红外线的颜料中,优选使用碳黑。此外,对于吸收红外线或近红外线的染料,可使用在日本专利公开号125246/1983,84356/1984,202829/1984和78787/1985中公开的菁蓝染料;在日本专利公开号173696/1983,181690次甲基染料;在日本专利公开号112793/1983,224793/1983,48187/1984,73996/1984,52940/1985和63744/1985中公开的萘醌染料;日本专利公开号112792/1983公开的squalilium染料和英国专利号434875公开的菁蓝染料。
另外,优选美国专利号5156938公开的近红外吸收增感染料。此外,特别优选美国专利号3881924公开的取代的芳基苯并(硫)吡喃鎓盐,日本专利公开号142645/1987(相应的美国专利号4327169)公开的三次甲基噻喃鎓盐,日本专利公开号181051/1983,220143/1983,41363/1984,84248/1984,84249/1984,146063/1984和146061/1984公开的吡喃鎓基化合物,日本专利公开号216146/1984公开的菁蓝染料,美国专利号4283475公开的五次甲基硫代吡喃鎓盐化合物,日本专利公开号13514/1993和19702/1993,Epolight111-178和Epoklight 111-125公开的吡喃鎓化合物。
另一个特别优选的染料的例子是美国专利号4756993中公开的通式(I)和(II)例举的近红外吸收染料。
这些颜料或染料可加入印刷版材料的用量基于材料的全部固体组份为0.01至50wt%,优选0.1至10wt%,在使用染料的情况下,特别优选加入0.5至10wt%,使用颜料时,优选加入量为3.1至10wt%。
在染料或颜料的加入量少于0.01wt%时,导致感光度降低,在加入量超过50wt%,感光层将失去均匀度,记录层的持久性变差。这些染料或颜料可与其他组份加入到同一层中,或者加入到另一层中。在加入到另一层的情况下,优选加入到靠近含有本发明物质的层中,该物质加热可分解,并且在不分解时低于粘合剂的溶解度。尽管可加入到不同的层中,但优选染料或颜料与粘合剂树脂加入到同一层。
[其它组份]
在本发明用于印刷版材料的热敏层组合物中可加入多种添加剂。从改善防止成像区溶于显影液的角度考虑,优选包含与上述组合物一起的这些物质,加热可以分解,处于未分解状态时在碱溶性溶液中的溶解度比较低的高分子化合物,例如鎓盐、邻醌二叠氮化合物、芳香磺基化合物和芳香磺酸酯。鎓盐的例子包括重氮盐、铵盐、磷鎓盐、碘鎓盐、锍盐、硒鎓盐和砷鎓盐。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鎓盐的例子列举为S.I.Schlesinger在《照相科学工程》18,387(1974),T.S.Baletal在《聚合物》21,423(1980)和日本专利公开号158230/1993中公开的重氮盐;在美国专利号4069055和4069056及日本专利公开号140140/1991(1984)中公开的铵盐;D.C.Neckeretal在《大分子》17,2468(1984),C.S.Wenetal在Teh,Proc.Conf.Rad.Curing ASIA,p.478Tokyo,八月(1988),美国专利号4,069,055和4,069,056中公开的磷鎓盐;J.V.Crivello等在《大分子》10(6),1307(1977),《化学与工程新闻》No.v.28,p31(1988),欧洲专利号104,143,美国专利号339,049,410,201,日本专利公开号150848/1990和296514/1990中公开的碘鎓盐;J.V.Crivello等人在《聚合物杂志》17,73(1985),J.V.Crivello等人在《有机化学杂志》43,3055(1978),W.R.Watt等人在《聚合学》,《聚合化学》22,1789(1984),J.V.Crivello等人在《聚合物通讯》14,279(1985),J.V.Crivello等人在《大分子》14(5),1141(1981),J.V.Crivello等人在《聚合物化学杂志》17,2877(1979),欧洲专利号370693,233,567,297,443和297,442,美国专利号4,933,377,3,902,114,410,201,339,049,4,760,013,4,734,444和2,833,827,德国专利号2,904,626,3,604,580和3,604,581等中公开的锍盐;J.V.Crivello等人在《大分子》10(6),1307(1977)和J.V.Crivello等人在《聚合物科学杂志》、《聚合物化学》17,1047(1979)中公开的硒鎓盐;及C.S.Wen等人在Teh,Proc.Conf.Rad.Curing ASIA,p478 Tokyo,八月(19B8)中公开的砷鎓盐。
在本发明中特别优选重氮盐。特别优选的重氮盐包括日本专利公开号158230/1993公开的重氮盐。
优选的醌二叠氮包括邻醌二叠氮化合物。本发明使用的邻醌二叠氮化合物具有至少一个邻醌二叠氮基团,在热降解时表现出碱溶解度增加。除了热降解外,由于失去抑止粘合剂溶解的能力和改变自身在碱溶性物质中的作用,邻醌二叠氮帮助感光系统溶解。
对于本发明使用的邻醌二叠氮化合物,可使用的例子包括J.Coser在《感光系统》,John,Wukey & Sons.Inc.,第339至352中公开的化合物。特别是优选邻醌二叠氮与多种芳基聚羟基化合物或芳氨基化合物反应得到的磺酸酯或磺酸酰胺。此外优选使用日本专利公开号28403/1968公开的苯并醌(1,2)-二叠氮磺酰氯或萘醌(1,2)-二叠氮-5-磺酰氯和联苯三酚丙酮树脂之间的酯,以及美国专利号3046120和3,188,210公开的苯并醌(1,2)-二叠氮磺酰氯或萘醌(1,2)-二叠氮-5-磺酰氯和苯酚甲醛树脂之间的酯。
进而优选萘醌(1,2)-二叠氮-4-磺酰氯和苯酚基甲醛树脂或甲酚甲醛树脂之间的酯,以及萘醌(1,2)-二叠氮-4-磺酰氯和联苯三酚丙酮树脂之间的酯。
在许多专利中公开了可用的邻醌二叠氮化合物。例如在日本专利公开号5303/1972,63802/1973,63803/1973,96575/1973,38701/1974和13354/1973日本专利公开号11222/1966,9610/1970和17481/1974,美国专利号2,797,213,3,454,400,3,544,323,3,573,917,3,674,495和3,785,825,英国专利号1,227,602,1,251,345,1,267,005,1,329,888和1,330,932和德国专利号854,890公开的例子。
邻醌二叠氮化合物的加入量基于印刷版材料的全部固体组份优选为1至50%wt,更优选5至30%wt,特别优选10至30%wt。这些化合物可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混合使用。
对于鎓盐的相反离子,举例为四氟硼酸、六氟磷酸、三异丙基萘磺酸、5-硝基-邻-甲苯磺酸、5-硫代水杨酸酯、2,5-二甲基苯磺酸、2,4,6-三甲基苯基、2-硝基苯磺酸、3-氯苯磺酸、3-溴苯磺酸、2-氟辛基萘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1-萘酚-5-磺酸、2-甲氧基-4-羟基-5-苯氧基-苯磺酸和对甲苯磺酸。其中优选六氟磷酸和烷基芳香基磺酸,例如三异丙基萘磺酸、2,5-二甲基苯磺酸。
除了邻醌二叠氮化合物以外的添加剂加入量优选1至50%wt,更优选5至30%wt,特别优选10至30%wt。优选本发明的添加剂和粘合剂加入到同一层。
为了进一步改善感光度,可以使用环酸酐、苯酚和有机酸。环酸酐的例子包括美国专利号4115128公开的邻苯二甲酸酐、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六氢化邻苯二甲酸酐、3,6-端氧基-Δ4-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四氯邻苯二甲酸酐、马来酸酐、氯代马来酸酐、α-苯基马来酸酐、丁二酸酐和均苯四酸酐。苯酚类的例子包括双酚A、对硝基苯酚、对乙氧基苯酚、2,4,4′-三羟基二苯甲酮、2,3,4-三羟基二苯甲酮、4-羟基二苯甲酮、4,4′,4″-三羟基三苯基甲烷、4,4′,3″,4″-四羟基-3,5,3′,5′-四甲基三苯基甲烷。
进而,有机酸的例子包括日本专利公开号88942/1985和96755/1990中公开的磺酸、亚磺酸、烷基硫酸、膦酸、磷酸酯和羧酸,特别是对甲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对甲苯次磺酸、乙基硫酸、苯基膦酸、苯基次膦酸、苯基磷酸酯,二苯基磷酸酯、苯甲酸、间苯二甲酸、脂肪酸、对甲苯甲酸、3,4-二甲氧基苯甲酸、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4-环己烯-1,2-二羧酸、顺13-二十二烯酸、月桂酸、正十一酸和抗坏血酸。
环酸酐、苯酚和有机酸在印刷版材料中的含量优选为0.05至20wt%,更优选0.1至15wt%,特别优选0.1至10wt%。
为了增强在显影条件下的加工稳定性,在本发明印刷版材料中可加入日本专利公开号251740/1987和208514/1992公开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日本专利公开号121044/1984和13149/1992公开的两性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例包括三硬脂酸脱水山梨酯、甘油一棕榈酸脱水山梨醇酯、三油酸脱水山梨醇酯、硬脂酸甘油酯和聚氧乙烯壬基苯基醚。
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特例包括烷基二(氨乙基)甘氨酸、烷基聚氨乙基甘氨酸盐酸盐、2-烷基-N-羧乙基-N-羟乙基咪唑啉甜菜碱和N-十四基-N,N-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例如Amorgen K;商品名;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制造)。这些在印刷版材料中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优选0.05至15wt%,更优选0.1至5wt%。
本发明印刷版材料中可以加入使曝光发热后立刻获得可视影像的打印输出剂与用作影像染色剂的染料和颜料。对于打印输出剂,列出了曝光发热时释放酸的化合物(光-酸释放剂)和可与酸形成盐的有机染料的组合的代表性实施例。特别列举出邻萘醌二叠氮-4-磺酸卤化物和在日本专利公开号36209/1975和8128/1978公开的成盐有机染料的组合,以及三卤代甲基化合物和在日本专利公开号36223/1978,74728/1979,3626/1985,143748/1986,151644/1986和58440/1988公开的成盐有机染料的组合。对于三卤代甲基化合物,例举为噁唑化合物和三嗪化合物。两种化合物随时间的稳定性很好,并提供了清楚的打印输出影像。
对于影像染色剂,可以使用除了前述成盐有机染料的其他染料。优选的成盐有机染料包括油溶染料和碱性染料。
特别列举油黄#101,油黄#103,油粉红#312,油绿BG,油蓝BOS,油蓝#603,油黑BY,油黑BS,油黑T-505(Orient Kagaku Kogyo Co.,Ltd的产品),维多利亚纯蓝,晶体紫(CI 42555),甲基紫(CI 42535),乙基紫,硷性蕊香红B(CI 145170B),孔雀石绿(CI 42000)和亚甲蓝(CI 52015)。此外,特别优选在日本专利公开号293247/1987中公开的染料。
在印刷版材料中加入染料的量基于印刷版材料的全部固体组份为0.01至10wt%,优选0.1至3wt%。
此外,可在印刷版材料中加入增塑剂以改善涂布膜的弹性。例如可使用丁基邻苯二甲酰、聚乙烯乙二醇、三丁基柠檬酸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己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三甲酚磷酸酯、磷酸三丁酯、磷酸三辛酯、四氢化糠基油酸酯、低聚物或聚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等。
生产本发明的影像记录材料一般是在溶剂中溶解上述组份形成溶液并在合适的基底上涂布该溶液。可用的溶剂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二氯乙烯、环己酮、甲乙酮、甲醇、乙醇、丙醇、乙烯乙二醇一甲基醚、1-甲氧基-2-丙醇、2-甲氧基乙酸乙酯、1-甲氧基-2-丙基乙酸酯、二甲氧基乙烷、乳酸甲酯、乳酸乙酯、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四甲脲、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环丁砜、γ-丁内酯和甲苯。
这些溶剂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
上述组份(全部固体组份包括添加剂)在溶剂中的浓度优选1至50wt%。在干燥(固体含量)后得到的在基底上的涂布量可根据最终用途变化,但是基于感光印刷版通常为0.5至5.0g/m2。可使用多种涂布方法,可例举为棒涂布、旋转涂布、喷淋涂布、落帘式涂布、浸入涂布、空气刀涂布、叶片涂布和滚筒涂布。随着涂布量的减少,表观感光度增加但是感光膜的膜性能变差。
在本发明热敏层中可加入表面活性剂来改善涂布性能,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号170950/1987公开的含氟表面活性剂。加入量基于全部印刷版材料优选为0.01至1wt%,更优选0.05至0.5wt%。
此外,本发明印刷版材料的热敏层可以具有两层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基底上提供包含光热转换剂和碱溶性树脂的第一热敏层,并在其上提供含有上述组合物的第二热敏层。
本发明使用的基底是具有尺寸稳定性的板材例如纸;塑料层合纸(例如聚乙烯、聚丙烯或聚苯乙烯);金属板(例如铝、锌或铜);塑料薄膜(例如乙酰乙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丁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或聚乙烯基乙缩醛)和用上述金属层合或沉积的塑料膜或纸。
本发明基底优选聚酯膜和铝板。其中,特别优选显示了良好的尺寸稳定性和相对便宜的铝板。优选的铝板包括纯铝板和包含以铝为主要成分和微量其他成分构成的铝合金板。可以使用层合或沉积铝的塑料膜。
铝合金包含的其他成分包括硅、铁、锰、铜、镁、铬、锌、铋、镍和钛。合金中其他成分在合金中的含量为10wt%或更少。本发明优选使用纯铝,但是从纯化技术来看得到100%的纯铝很难。因此,可以含微量其他成分。于是本发明使用的铝板组合物不是特定的,可以使用现有的和已使用的铝板。
本发明使用的铝板的厚度为约0.1mm至约0.6mm,优选0.15mm至0.4mm,特别优选0.2mm至0.3mm。
如果需要,可用现有的试剂例如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或碱性溶液对铝板进行表面粗糙化和脱脂以除去板表面的滚轧油。可使用多种方法对铝板进行表面粗糙化处理。例如有机械粗糙化方法、通过电化学溶解使表面粗糙的电化学粗糙化方法和通过化学溶解使表面粗糙的化学粗糙化方法。在机械方法中,可使用公知的机械方法例如球研磨方法、电刷法和使用擦光轮的研磨方法。对于电化学方法,可以在硝酸或盐酸电解液中使用交流电或直流电进行电解。进而可使用日本专利公开号63902/1979公开的机械粗糙化法和电化学粗糙化法联合使用的方法。在碱蚀刻处理和中和处理之后,如有必要,可对表面粗糙化后的铝板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以增强表面的耐水性和耐腐蚀性。
至于对铝板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使用的电解液,可以使用多种能形成多孔氧化物薄膜的电解液。通常使用硫酸、磷酸、草酸、铬酸或这些酸的混合物。电解液的浓度根据电解液的种类可任意选择。
阳极氧化的处理条件不能用通常方式根据电解溶液的条件改变来判断,但是电解液常用的合适浓度为1至80wt%,溶液温度为5至70℃,电流密度为5至60A/dm2。电压为1至100V,电解时间为10秒至5分钟。
在阳极氧化涂布量少于1.0g/m2的情况下,导致印刷周期不足和平版印刷版的非成像区易于擦伤,并导致“擦伤沾污”例如容易发生在擦伤处附着墨水。在阳极氧化处理后,如有必要可对铝表面进行亲水化处理。
至于本发明可用的亲水化处理,在美国专利号2714066,3,181,461,3,280,734和3,902,734中公开了一种使用碱金属硅酸盐的处理方法(即硅酸钠水溶液)。在这个方法中,用硅酸钠水溶液浸泡并处理基底或对基底进行电解处理。至于其他方法,有在日本专利公开号22063/61中公开的使用氟化锆酸钾处理方法,以及在美国专利号3,276,868,4,153,461和4,689,272中公开的使用聚乙烯基磺酸处理的方法。
(其他层)
原始平版印刷版包含基底和其上的热敏层和前述的其他层以及之间可加入的底涂层。至于形成底涂层的组份,可有多种有机化合物。例如,可举例为羧甲基纤维素、糊精、阿拉伯胶、含氨基的膦酸例如2-氨基乙基膦酸、萘基膦酸、烷基膦酸、甘油膦酸、亚甲基二膦酸、乙烯基二膦酸、有机磷酸例如任意取代的苯基磷酸、萘基磷酸、烷基磷酸和甘油磷酸、有机次膦酸例如任意取代的苯次膦酸、萘次膦酸、烷基次膦酸和甘油次膦酸、氨基酸例如甘氨酸和β-丙氨酸和含羟基盐酸胺例如盐酸三乙醇胺。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底涂层可用下列方法形成。也就是在铝板上涂布前述有机物在水中或有机溶剂中的溶液,其中有机溶剂的例子为甲醇、乙醇或甲乙酮或上述的混合溶剂,然后干燥。另一方法是将铝板浸入有机化合物在水中或有机溶剂中的溶液,其中有机溶剂的例子为甲醇、乙醇或甲乙酮或混合溶剂,铝板上吸附上述化合物,然后用水冲洗,干燥形成底涂层。
可使用多种涂布方法形成底涂层,允许涂布溶液的有机化合物浓度为0.005至10%。在近来的方法中,溶液浓度为0.01至20wt%,优选0.05至5wt%,浸入温度为20至90℃,优选25至50℃,浸入时间为0.1秒至20分钟,优选2秒至1分钟。使用碱性物质例如氨水、三乙胺或氢氧化钾或酸性物质例如盐酸或磷酸来调节所用溶液的pH值范围从1至12。此外,可加入黄色染料以改善平版印刷版的色调还原性。底涂层的用量优选为2至200mg/m2,更优选5至100mg/m2。在涂布量少于2mg/m2的情况下,可能引起印刷寿命不足。该现象同样适用于涂布量大于200mg/m2的情况。
[成像曝光]
通常对原始平版印刷版进行成像曝光和显影处理。用于成像曝光的发出激活光线的光源包括水银灯、卤化金属灯、氙灯、化学灯和碳弧光灯。射线包括电子束、X射线、离子束和远红外线。此外也可以使用g-射线,i-射线,深紫外射线和高能量密度光束(激光束)。激光束包括氦氖激光、氩激光、cripton激光、氦镉激光和KrF激发物激光。其中特别优选使用固态激光器和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发出从近红外到红外区的光。
[显影处理]
对于在显影处理使用的显影溶液和显影补充液,可使用目前公知的碱溶液。例如无机碱盐例如硅酸钠、硅酸钾、磷酸三钠、磷酸三钾、磷酸二铵、碳酸钠、碳酸钾、碳酸铵、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碳酸氢铵、硼酸钠、硼酸钾、硼酸铵、氢氧化钠、氢氧化铵、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锂。进而举例有机碱性试剂例如、一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一乙胺、二乙胺、三乙胺、一异丙胺、二异丙胺、三异丙胺、正丁基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一异丙醇胺、二异丙醇胺、乙二胺和吡啶。这些碱性试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在这些碱性试剂中,由于通过选择硅酸盐的组份SiO2对碱金属氧化物M2O的比率和浓度可以调节溶液的显影性能,所以显影溶液特别优选为硅酸盐水溶液例如硅酸钠或硅酸钾。例如可使用日本专利号62004/1979和7427/1982中公开的碱金属硅酸盐。
已知当使用自动处理机进行显影时,通过在显影溶液中加入具有比显影溶液更高碱度的含水溶液(补充液),可以处理大量PS板而在长时间内不需替换显影槽中的显影溶液。为了加速或控制显影、分散显影液浮渣和增加印刷版成像区与油墨的亲合力,可在显影溶液和补充液中加入多种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溶剂。至于优选的表面活性剂,可举例为阴离子、阳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如必要,可在显影溶液和补充液中加入还原剂例如对苯二酚、间苯二酚、无机酸的钠盐和钾盐例如亚硫酸、亚硫氢酸和加入有机羧酸、脱泡剂和水软化剂。使用上述显影溶液和补充液显影处理的印刷版使用冲洗水、含表面活性剂的漂洗水和含阿拉伯胶或淀粉衍生物的减感剂进行后处理。至于原始平版印刷版的后处理,可与其他多种处理方法组合使用。
近年来在制版和印刷领域已经广泛使用用于印刷版的自动处理机,以使制版工作标准化和合理化。自动处理机通常包含显影部分和后处理部分,通过印刷版传送装置、各自处理的溶液槽和分配装置连接起来。在处理机中水平传送曝光印刷版,在这期间泵出各自的处理溶液,通过喷嘴流过印刷版来进行显影处理。近来,已知可用导向滚筒传送印刷版使之浸入充满槽的处理溶液中。在这种自动处理中,可根据处理印刷版的量和操作时间分别对处理溶液进行补充来进行处理。此外,也可以使用称为一次性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其中使用了一次性处理溶液。
在经过成像曝光、显影、水洗和/或漂洗和/或涂胶后得到的本发明平版印刷版上出现不需要的成像区时(例如,原始胶片的边缘痕迹),擦除这些不需要的成像区。至于这种擦除,优选使用日本专利公开号13293/1990公开的在不需要成像区涂布清除溶液,允许保持预定时间,然后用水清洗的方法,也可以使用日本专利号174842/1984公开的使用光学纤维导入的活化射线照射不需要的成像区的方法。
如果需要,所获得的平版印刷版可在涂布后用于印刷过程,可使用减感胶,但是,如果希望平版印刷版具有更高的印刷寿命,可对印刷版进行热处理。
在热处理平版印刷版时,优选在热处理前用在日本专利号2518/1986、28062/1980、31859/1987和159655/1986中公开的表面调整溶液。在处理时可使用充满表面调整溶液的海绵或吸收棉在平版印刷版上涂布表面调整溶液的方法,或者使用将平版印刷版浸入装满表面调整溶液的桶中进行涂布的方法,或者使用自动涂料器进行涂布。通过在涂布后使用涂刷器或涂刷滚筒使得涂布量均匀,可以得到更好的产品。
表面调整溶液的合适涂布量通常为0.03至0.8g/m2(干重)。将涂布过表面调整溶液的平版印刷版加热至高温,在干燥后,如有必要,使用热处理机(例如可从Fuji Photo Film Co.,Ltd买到的热处理机BP-1300)。加热温度和时间可根据成像组份的种类决定,但优选180至300℃和1至20分钟。
热处理的平版印刷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地按照传统处理方法处理,例如:用水洗和涂胶,但是,当使用含有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的表面调节溶液时,可以省去所谓的减感处理如涂胶。将通过这些步骤获得的平版印刷版加装到胶印机上,并用于大量印刷。
实施例
参照实施例,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这些
实施例。
[含氟聚合物A1的制备]
将30重量份由前述A-31代表的含氟单体,20重量份的异丁烯酸甲酯,10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5重量份甲基丙烯酸i-丁酯和150重量份的甲基异丁基酮加入到安装有搅拌器,冷凝器和温度计的烧瓶中,接着再加入0.4重量份的作为聚合引发剂的偶氮二异丁腈和0.3重量份的作为链转移剂的月桂基硫醇,同时在回流的条件下引入氮气,接着回流7个小时达到完全聚合,由此,合成含氟聚合物A1。以聚苯乙烯计按照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得的聚合物的分子量为Mn=10000。
[含氟聚合物A2的制备]
除了将甲基丙烯酸i-丁酯更换为由前述的通式B-4代表的化合物之外,与含氟聚合物A1的制备方法相同,合成含氟聚合物A2。
[含氟聚合物B1的制备]
将46.6g2-(全氟辛基)乙基丙烯酸酯,28.8gN-(4-氨磺酰苯基)甲基丙烯酰胺,18.9g正壬基甲基丙烯酰胺和180g二甲基乙酰胺加入到一个500ml的三口烧瓶中,并将混合物温度保持在65℃,同时在氮气流存在的情况下搅拌。再加入3.73g的2,2′-偶氮二(2,4-二甲基valelonitrile),继续搅拌。4个小时之后,混合物温度增长到68℃,接着将该温度保持1个小时。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混合物温度降至室温,接着在反应溶液中倒入400ml水。通过过滤,收集沉淀的固体,并且烘干。产量:32.5g。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得产物的数均分子量为23,000。
[含氟聚合物B2和B3的制备]
用与制备含氟聚合物B1相同的方法,制备下表显示的聚合物。
                                                表1
  产品   聚合物名字   重均分子量
  含氟聚合物B1   P-6   23,000
  含氟聚合物B2   P-2   18,000
  含氟聚合物B3   P-5   15,000
[碱溶性高分子化合物A的制备]
将31.0g(0.36mol)甲基丙烯酸,39.1g(0.36mol)氯甲酸乙酯和200ml乙腈加入到一个500ml的装有搅拌器、冷凝管和滴液漏斗的烧瓶中,并且在冰水浴中降温的情况下,搅拌混合物。再在其中滴加36.4g(0.36mol)三乙胺,通过冷凝管滴加1个小时。滴加完成之后,取走冰水浴,并将混合物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
在混合物中加入51.7g(0.30mol)对氨苯磺胺,并且在油浴中将混合物加热到70℃的同时,将混合物搅拌1个小时。该反应完成之后,在搅拌的情况下,将混合物倒入1升水,接着将最终的混合物搅拌30分钟。将混合物过滤,取出沉淀物。再将其加入到500ml水得到浆状物,将此浆状物过滤,并将得到的固体干燥,得到白色固体N-(对氨磺酰苯基)甲基丙烯酰胺(产量:46.9g)。
然后,将5.04g(0.0210mol)N-(对氨磺酰苯基)甲基丙烯酰胺,2.05g(0.0180mol)甲基丙烯酸乙酯,1.11g(0.021mol)丙烯睛和20gN,N-二甲基乙酰胺加入到到一个100ml的装有搅拌器、冷凝管和滴液漏斗的烧瓶中,并在热水浴中加热至65℃的情况下,搅拌该混合物。将0.15g“V-65”(由Wako Jun-yakuK.K.生产)加入到混合物中,在氮气流存在下,将温度保持在65℃时,接着将最终的混合物搅拌2个小时。通过滴液漏斗滴加超过2个小时,在反应混合物中进一步滴加5.04gN-(对氨磺酰苯基)甲基丙烯酰胺,2.05g甲基丙烯酸乙酯,1.11g丙烯睛和20gN,N-二甲基乙酰胺和0.15g“V-65”。滴加完成之后,将最终的混合物在65依据聚苯乙烯,时进一步搅拌2个小时。反应完成之后,将40g甲醇加入混合物中,并将最终混合物降温,接着在搅拌水的情况下将混合液加入到2升水中,搅拌30分钟之后,过滤收集沉淀物,干燥,得到15g白色固体。
根据凝胶渗透色谱法(以聚苯乙烯计)测得的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3,000。
[基底的制备]
将0.3mm厚的铝制印刷版(材料规格:1050)用三氯乙烯冲洗去脂,接着用尼龙刷和400目的浮石悬浮体在水中对印刷版的表面进行打磨,并用水很好的冲洗。将此印刷版浸入温度为45℃的25%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9秒钟,进行蚀刻。用水冲洗之后,进一步将印刷版浸入20%的硝酸中20秒钟,接着用水冲洗。糙化表面的刻蚀量大约为3g/m2。然后,印刷版受到电解,使用7%的硫酸作为电解溶液,在电流密度为15A/dm2时形成3g/m2的直接电流阳极氧化薄膜,接着用水冲洗,烘干。进一步,印刷版在30℃的2.5%重量的硅酸钠水溶液中处理10秒钟,并且使下列的涂层溶液涂在其上,接着在80℃将涂层薄膜干燥15秒钟,得到基底。
干燥后的涂层薄膜的量为15mg/m2
底涂层溶液:
下述化合物                              0.3g
甲醇                                    100g
水                                      1g
Figure C0214213900491
                                        重均分子量:28,000
实施例1:
干燥之后,将下述的光敏性溶液1以1.0g/m2的涂层量涂在所得到的基底上,然后用由TABAI K.K.制造的PERFECT OVEN PH2000,将风控设置为7,在140℃下干燥50秒钟,获得平版印刷版1。
光敏性溶液1:
m,p-甲酚线型酚醛清漆(m/p=6/4;重均分子量:5,000)    0.474g
碱性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A                               2.37g
菁染料A(下述结构式)                                   0.155g
2-甲氧基-4-(N-苯胺)重氮苯六氟磷酸盐                   0.03g
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                                    0.19g
乙基紫(阴离子:6-羟基-β-萘磺酸)                      0.11g
含氟聚合物A1                                          0.04g
含氟聚合物B2                                          0.02g
对甲苯磺酸                                            0.008g
双对羟基苯基砜                                        0.13g
正十二烷基硬脂酸盐                                    0.06g
γ-丁内酯                                             13g
甲基乙基酮                                            24g
1-甲氧基-2-丙醇                                        11g
                              菁染料A
实施例2:
除了将实施例1中用于光敏性溶液1的含氟聚合物A1改变为含氟聚合物A2之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可获得平版印刷版2。
实施例3:
除了将实施例1中用于光敏性溶液1的含氟聚合物A1和含氟聚合物B1分别改变为含氟聚合物A2和含氟聚合物B2之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可获得平版印刷版3。
实施例4:
除了将实施例1中用于光敏性溶液1的含氟聚合物A1和含氟聚合物B1分别改变为含氟聚合物A2和含氟聚合物B3之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可获得平版印刷版4。
对比实施例1:
除了不加入实施例1中用于光敏性溶液的含氟聚合物A1之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可获得对比印刷版1。
对比实施例2:
除了将实施例1中用于光敏性溶液1的含氟聚合物A1改变为含氟聚合物A2,并且不加入含氟聚合物B1之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可获得对比印刷版2。
对比实施例3:
除了将实施例1中用于光敏性溶液1的含氟聚合物B1改变为MegafacF177(由Dai-Nippon Ink&Chemical,Inc.生产)之外,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可获得对比印刷版3。
实施例5:
将下述的光敏性溶液(2)以干燥量为0.85g/m2涂在基底上,然后在45℃时,将风控设置为7,在由TABAI K.K.制造的PERFECT OVEN PH200中干燥50秒钟。随后,将光敏性溶液(3)以干燥量为0.15g/m2涂在其上,然后在120℃时,将风控设置为7,在由TABAI K.K.制造的PERFECT OVEN PH200中干燥60秒钟,得到平版印刷版5。
热敏性溶液(2)的配制
m,p-甲酚线型酚醛清漆(m/p=6/4;重均分子量:5,000)    0.237g
碱性可溶性高分子化合物A                               2.37g
菁染料A(前述结构式)                                   0.10g
2-甲氧基-4-(N-苯基胺)重氮苯六氟磷酸盐                 0.01g
四氢化邻苯二甲酸酐                                    0.19g
乙基紫(抗衡离子:6-羟基-β-萘磺酸)                    0.11g
含氟聚合物B1                                          0.04g
含氟聚合物A2                                          0.02g
对甲苯磺酸                                            0.008g
双对羟基苯基砜                                        0.10g
γ-丁内酯                                             13g
甲基乙基酮                                            24g
1-甲氧基-2-丙醇                                       11g
光敏性溶液(3)的配制:
m,p-甲酚线型酚醛清漆(m/p=6/4;重均分子量:5,000)    0.237g
菁染料A(前述结构式)                                   0.025g
2-甲氧基-4-(N-苯基胺)重氮苯六氟磷酸盐                 0.01g
含氟聚合物B1                                          0.04g
含氟聚合物A2                                          0.02g
双对羟基苯基砜                                        0.003g
十二烷基硬脂酸盐                                      0.03g
甲基乙基酮                                            15g
1-甲氧基-2-丙醇                                       8g
对比实施例4:
除了将实施例5中用于光敏性溶液2和3的含氟聚合物A和B改变为MegafacF177(由Dai-Nippon Ink&Chemical,Inc.生产)之外,用与实施例5相同的步骤可获得对比印刷版4。
[表面状态的评价]
观察最初的干燥平版印刷版,并将均匀的涂布印刷版定为○级,将在涂布并干燥时出现不均匀的定为×级。
[显影宽容度的评价]
每个最终的平版印刷版都受到红外激光测试图案的书写测试,其光束强度为9W,磁鼓旋转速率为150rpm。随后,将显影溶液DT-1(用水以1∶8的比例稀释)(由Fuji Photo Film Co.,Ltd生产)加入到PS 900H处理机中(由Fuji PhotoFilm Co.,Ltd.制造),并在溶液温度为30℃显影时间为12秒钟时进行显影。此外,使用FP-2W(用水以1∶1的比例稀释)作为上胶溶液。在显影条件下,每个平版印刷版在曝光区都显示出好的显影性。然后,假定显影溶液凝结,将显影溶液的稀释度改变为(1∶6.5),接着将曝光的平版印刷版同样地在30℃溶液中显影12秒钟。
对这样显影的平版印刷版的光敏层在非曝光区光学密度上的减少进行评价。将显示出密度减少的样品定为×级,并将显示出密度没有减少的样品定为○级。
[抗划伤评价]
通过使用旋转的磨耗试验机(由TOYO SEIKI K.K制造)在研磨毡CS5上施加250g载荷,将每个获得的平版印刷版研磨50次。然后,将显影溶液,DT-1(用水稀释为1∶8)(由Fuji Photo Film Co.,Ltd生产),加入到PS处理机900H(由Fuji Photo Film Co.,Ltd制造)中,并在溶液温度为30℃显影时间为12秒钟时,进行显影。此外,使用FP-2W(用水以1∶1的比例稀释)作为上胶溶液。
观察最终的平版印刷版,与无划伤区域相比在划伤区域内显示的光敏胶片的光密度没有改变的样片定为○级,将在划伤区域内显示的光敏胶片的光密度严重减少的样片定为×级,并且将显示中等水平减少的样片定为△级。
[随时间稳定性的评价]
假定恶劣的贮存条件,将平版印刷版与隔离纸接触放在35℃的室温下,相对湿度为85%,贮存2周。其后,对上述的抗划伤进行评价。与无划伤区域相比在划伤区域内显示的光敏胶片的光密度没有改变的样片定为○级,并将在划伤区域内显示的光敏胶片的光密度严重减少的样片定为×级。
将结果列在表2中。
表2
  表面状态   显影宽容度   抗划伤   时间稳定性
 实施例1   ○   ○   ○   ○
 实施例2   ○   ○   ○   ○
 实施例3   ○   ○   ○   ○
 实施例4   ○   ○   ○   ○
 实施例5   ○   ○   ○   ○
 对比例1   ○   ×   ○   ×
 对比例2   ×   -   -   -
 对比例3   ○   ○   ×   ×
 对比例4   ○   ×   ○   ×
从表2可以明显的看出,通过在本发明中加入特定的两种含氟聚合物,得到的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显示了良好的涂布表面状态,极好的随时间抗划伤稳定性,极好的抗划伤性和极好的显影宽容度。
另外,可以看出当热敏层为双层结构时,本发明的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达到了极好的效果。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其显示了极好的涂布表面状态和极好的随时间抗划伤稳定性。
在本申请中,列出的国内专利及具有外国优先权的专利在这里引入作为参考,可看作全文引入。
由于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且参考其中的特定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作出多种变化和修改。

Claims (4)

1、一种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其具有的热敏层包含以下(A)到(D):
(A)一种吸收光产生热的物质;
(B)一种含有酚基羟基的可溶于碱性溶液的树脂;
(C)一种聚合物,包含的可聚合组份是具有2到3个带有3到20个碳原子的全氟烃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以及
(D)一种含氟聚合物,包含的可聚合组份至少为下述(1)至(3):
1)一种可加成聚合的侧链带有氟代脂肪基的含氟单体,其中氟代脂肪基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氟原子取代;
2)具有以下结构[1]至[4]的单体;以及
3)具有酸性氢原子和酸基的单体,其中酸性氢原子键接在氮原子上:
CH2=CA1[CO-W-R2]    [1]
CH2=CA1[O-CO-R3]    [2]
CH2=CA1[U]           [3]
其中A1代表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烷基,W代表氧或-NR1-,R1代表氢原子、烷基或芳基,R2代表任意取代的烷基或任意取代的芳基,R3代表烷基或芳基,U代表氰基、芳基、烷氧基、芳氧基、酰氧基甲基、含氮杂环或-CH2OCOR3(R3与上文定义的相同)。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其中所述的聚合物(C)由在(C)中所述的聚合组份和含羟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共聚形成。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其进一步包含共聚物,其含有的共聚组份(E)至少是下述4)至6)中的一种,其中所述共聚组份(E)在所述共聚物中的含量为10摩尔%或更多;
4)分子内带有亚磺酰氨基的单体,其中亚磺酰氨至少有一个氢原子键接在氮原子上;
5)分子内带有由活性亚氨基的单体,由如下述通式代表活性亚氨基;
Figure C021421390003C1
6)均带有酚基羟基的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或羟基苯乙烯。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其中所述热敏层具有两层结构,第二热敏层位于第一热敏层之上,第一热敏层位于基底之上,第一热敏层包含(A)吸收光转变为热的物质和(B)可溶于碱性溶液的树脂。
CNB021421390A 2001-08-30 2002-08-28 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964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61660 2001-08-30
JP2001261660A JP2003066607A (ja) 2001-08-30 2001-08-30 赤外線レーザ用平版印刷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6748A CN1406748A (zh) 2003-04-02
CN1269640C true CN1269640C (zh) 2006-08-16

Family

ID=19088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42139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9640C (zh) 2001-08-30 2002-08-28 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949326B2 (zh)
EP (1) EP1287984B1 (zh)
JP (1) JP2003066607A (zh)
CN (1) CN1269640C (zh)
AT (1) ATE322984T1 (zh)
DE (1) DE60210547T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426181B1 (ko) 2004-01-15 2014-07-31 제이에스알 가부시끼가이샤 액침용 상층막 형성 조성물 및 포토레지스트 패턴 형성 방법
JP4458984B2 (ja) * 2004-08-16 2010-04-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平版印刷版原版
ATE411165T1 (de) * 2004-08-16 2008-10-15 Fujifilm Corp Flachdruckplattenvorläufer
EP1747883B1 (en) * 2005-07-28 2010-03-10 FUJIFILM Corporation Infrared-sensitive planographic printing plate precursor
KR100830868B1 (ko) * 2006-08-10 2008-05-21 주식회사 동진쎄미켐 극자외선 및 심자외선용 감광성 고분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포토레지스트 조성물
CN101802711B (zh) 2007-07-30 2014-12-03 布鲁尔科技公司 用于光刻法的可非共价交联的材料
JP6977467B2 (ja) * 2017-10-13 2021-12-08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三次元造形物及び三次元造形物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10640A (en) * 1996-11-14 2000-08-29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hotosensitive composition
DE69941227D1 (de) * 1998-04-06 2009-09-17 Fujifilm Corp Photoempfindliche Harzzusammensetzung
JP2000181053A (ja) * 1998-12-16 2000-06-30 Fuji Photo Film Co Ltd 感光性平版印刷版
JP3842471B2 (ja) * 1998-12-22 2006-11-08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赤外線レーザ用ポジ型感光性組成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TE322984T1 (de) 2006-04-15
EP1287984B1 (en) 2006-04-12
EP1287984A1 (en) 2003-03-05
US20030118942A1 (en) 2003-06-26
CN1406748A (zh) 2003-04-02
DE60210547D1 (de) 2006-05-24
DE60210547T2 (de) 2007-04-05
US6949326B2 (en) 2005-09-27
JP2003066607A (ja) 2003-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9293C (zh) 平版印刷版前体
CN1182957C (zh) 湿法平版印刷用的可激光成像印刷元件
CN1190707C (zh) 平版印刷的印刷板的制备方法
CN1320015C (zh) 用于热敏石印板前体的聚合物
CN1737682A (zh) 平版印刷版原版
CN1720139A (zh) 热敏多层可成像元件
CN1309561C (zh) 光敏性组合物和光敏性平版印版
CN1512267A (zh) 热敏平版印刷版前体
CN1248850C (zh) 平版印刷版原版
CN1688441A (zh) 热敏性平版印刷版原版
CN1251864C (zh) 平版印刷版前体和平版印刷版的生产方法
CN1291836C (zh) 平板印刷版原版
CN1688656A (zh) 用于热敏石印板前体的聚合物
CN1269640C (zh) 用于红外激光的平版印刷版
CN1400505A (zh) 影象形成材料和铵化合物
CN1910521A (zh) 正型感光性组合物
CN1234048C (zh) 红外感光光敏组合物
CN1394171A (zh) 平版印刷制版用支持体和预涂感光版
CN100340921C (zh) 红外敏感的光敏组合物
CN1667509A (zh) 平版印刷版前体
CN1690850A (zh) 负性的热敏平版印版母体
CN1323852C (zh) 平版印刷版原版及平版印刷版的制造方法
CN1285011C (zh) 平版印刷版前体
CN100335268C (zh) 可直接成像型无水平版印刷版原版
CN1816446A (zh) 包含硫酸化聚合物的可成象元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FILM HOLDINGS CORP.

Effective date: 20070706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FUJIFILM HOLDINGS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Fuji Photo Film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Fuji Film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16

Termination date: 2016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