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3658A - 信号发送及接收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号发送及接收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3658A
CN1263658A CN99800475A CN99800475A CN1263658A CN 1263658 A CN1263658 A CN 1263658A CN 99800475 A CN99800475 A CN 99800475A CN 99800475 A CN99800475 A CN 99800475A CN 1263658 A CN1263658 A CN 1263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ponse
intensity level
signal
receiving system
transmission sig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98004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久夛良木健
川井英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Inc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filed Critical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Publication of CN1263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36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43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40Transceivers

Abstract

一种用以发送及接收信号的方法及装置。传输信号是以第一强度级自该装置发送至接收装置以供接收。该装置包含一个装置以接收来自接收装置的响应,且该响应显示接收装置收到该传输信号。该装置进一步包含一个装置当该装置在以第一强度级来发送该传输信号之后未收到响应时,以利用高于第一强度级的第二强度级来重传该传输信号。

Description

信号发送及接收的装置及方法
发明背景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经由无线电路双向发送及接收信号的装置及方法。
红外线辐射通讯,其中信号是以无线方式来发送,可用于信息处理装置,例如个人计算机,打印机,等等,且也可用于音频-视频装置,例如电视接收器,录像机,等等。
在红外线幅射通讯中,信号可由预先决定的程序来调制,且自发送侧或装置发送,且如此发送的信号可由接收侧或装置来检测及解调。例如,信号可由预先决定的调制技术来调制,例如载波频率在33千赫至40千赫的脉冲位置调制(PPM),且自红外线辐射发光二极管发送,且如此发送的红外线信号可由光二极管来检测及解调。发射的红外线辐射的功率可由流过红外线辐射发光二极光的电流来决定,而该电流,接着,可根据对应的红外线辐射发光二极管的特性来决定。
所谓的PIN光二极管可用以检测红外线辐射。PIN光二极管可检测相当广的检测区以内的红外线辐射,且可包含一个安装在光检测器的聚光透镜来改良灵敏度,以致可检测在相当大距离以内发送的红外线辐射。
在利用无线信号,例如红外线信号,与彼此进行双向通讯的装置间的通讯中,发送信号的强度是恒定的。此种配置可能导致发送的信号无法获得正确接收和/或发送的信号可能遭受不利影响,由于遮蔽,干扰噪音,等等,的差异。例如,考虑PIN型光检测器可操作以检测自发送器发送的红外线信号的情况。在此种情况中,流过光检测器装置的电流可能相当大,如果其位于发送器的附近,且可能相当小,如果其距离发送器很远。在前一种情况中,发送的信号可获得正确接收,然而在后一种情况中,发送的信号可能无法获得正确接收。
因此,前述的配置可能对于通信装置的使用造成限制。
发明目标及摘要
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提供一种可操作以进行双向通讯的装置及方法,且该种装置及方法可控制用以发送信号的强度级。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所述的装置及方法,其中当发送侧未收到响应时信号可以较高的强度级来重传,而该响应是用以显示接收侧收到先前发送的信号。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所述的装置及方法,其中当发送侧未收到响应时信号可以较高的强度级来自动重传,而该响应是用以显示接收侧收到先前发送的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点,提供一个经由无线电路来双向发送及接收信号的通信装置。该装置包含一个发送装置以发送信号,一个驱动装置以驱动发送装置来发送信号,一个控制装置以控制发送装置及驱动装置,与一个信号传输强度控制装置来控制用以发送信号的强度。
当连同附图来阅读所展开的实例的下列详细说明时,本发明的其他目标,特点及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且在这些附图中对应的元件是以相同的参考号码来表示。
附图简短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的信号发送及接收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装置的一个部分的示意图;
图3是一些电阻值的图形,且将参考该电阻值以解释电阻器的组合值;
图4A是一个流程图,且将参考该流程图以解释图1的装置的操作;
图4B是图4A的流程图的一种修改;
图5是一个流程图,且将参考该流程以解释图1的装置的另一操作;且
图6展示通信装置的一种配置。
最佳实施例说明
下文将参照附图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例的通信装置。
图1示出通信装置1。此种装置1可包含中央处理单元(CPU)11,液晶显示器(LCD)12,发光二极管(LED)13,音频输出装置14,输入装置15,放大器16,红外线幅射发送及接收模块17,红外线幅射发光二极管18,与光二极管19,且这些元件可如图1所示连接在一起。如下所述,装置1可执行一个通信模式,且该通信模式可涉及完成一个准备程序,直到有效应用(在下文中称为“应用模式”),例如商业或娱乐应用,启动为止,基于一些可携式装置(例如装置1)间的通讯,且这些可携式装置具有利用无线信号或其他来与彼此进行双向通讯的能力。
CPU 11可产生及提供控制信号给装置1的一些元件以控制这些元件的操作。CPU 11可根据储存于存储器9的预先决定的顺序来执行处理,且存储器9可为非易失性存储器的只读存储器(ROM),或易失性存储器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LCD 12可包含具有二维显示区的液晶面板以显示字符及图形。LCD 12可根据来自CPU 11的信号来显示此种字符及图形。
LED 13可受到激发以根据来自CPU 11的控制信号以闪烁或稳态情况来发光。除此的外,多个LED 13可依照预先决定的方式来配置以显示或提供信号级,等等的提示。
音频输出装置14可为扬声器,蜂鸣器等,以接收音频信号及根据来自CPU 11的控制信号来输出相应的声音。
如下文将更完整加以说明,通信装置1可发送第一信号以供第二通信装置接收,且第二通信装置可发送第二信号以供第一通信装置接收,以通知第一通信装置第二通信装置收到或未收到第一信号。在此种情况的下,LCD 12,LED 13,和/或音频输出装置14可提供关于是否已从另一通信装置收到响应的提示给操作员。
输入装置15可包含一个按键型开关,且该按键型开关可调整成为当按下时使得电路闭合。另外,可使用其他种类的装置,例如摇杆,滑鼠,及键盘。输入装置15可耦接至CPU 11,且可提供所要或预先决定的输入至CPU。换句话说,输入按钮15可提供输入至CPU 11,以使自装置1发送给另一种装置接收的信号的强度级增加,视另一装置如所示的LCD 12,LED 13,和/或音频输出装置14的响应而定,
红外线辐射发送及接收模块17可耦接至CPU 11,且可使红外线信号被发送及接收。换句话说,红外线辐射发送及接收模块17可接收自来CPU 11的传输脉冲,根据预先决定的调制技术,例如脉冲位置调制(PPM),来调制这些传输脉冲,且提供经调制的脉冲或信号至放大器16。除此的外,红外线辐射发送及接收模块17可接收来自光二极管19的信号,处理接收的信号,例如,调整波形及解调经调整的信号,及提供经解调的信号做为接收脉冲至CPU 11。
根据CPU 11所提供的传输级控制信号,放大器16将自红外线辐射发送及接收模块17接收的调制信号放大至一个强度级。
红外线辐射发光二极管18可根据来自放大器16的接收放大信号来发射红外线辐射。换句话说,红外线辐射发光二极管18可由放大器16所提供的信号或电流来激发,以发送经调制的信号成为具有对应强度级的红外线辐射。
光二极管19可作为光检测装置以检测发送的红外线辐射及产生对应的电流或信号。光二极管19可为PIN型光二极管。光二极管19的输出信号可提供至红外线辐射发送及接收模块17。
放大器16可作为信号传输强度控制器,按照步进方式来增加红外线脉冲的传输级,以响应来自CPU 11的指令信号。现在将参照图2来说明此种放大器或信号传输强度控制器的一个电路配置。
放大器或信号传输强度控制器16可包含一些电阻器,第一晶体管21,第二晶体管22,与第三晶体管23。电阻器25,第二晶体管22,及第三晶体管27可并联耦合接至第一晶体管21的射极。
第一晶体管21的基极可经由端子Tx来耦接至红外线辐射发送及接收模块17。第一晶体管21可作为一个切换装置,且此切换装置可根据经由端子或端口Tx自模块17提供至其基板的信号级来启动或关闭。红外线辐射发光二极管18可连接成为第一晶体管21的集极负载。因此,红外线辐射发光二极管18可由第一晶体管21的集极电流(i)来激发。第一晶体管21的射极可耦接至电阻器25,第二晶体管22与第三晶体管23,且电阻器25的电阻为R。
第二晶体管22的基极可经由端子P0耦接至CPU 11。第二晶体管22可作为一个切换装置,而此切换装置可根据经由端子或端口P0自CPU 11提供至其基极的控制信号的级启动或关闭。第二晶体管22的集极可耦接至第一晶体管21的射极。第二晶体管22的射极可耦接至电阻器26,且电阻器26的电阻是R/2。
第三晶体管23的基极可经由端子P1耦接至CPU 11。第三晶体管213可作为一个切换装置,而此切换装置可根据经由端子或端口P1自CPU 11提供至其基极的控制信号的级来启动或关闭。第三晶体管23的集极可耦接至第一晶体管21的射极。第三晶体管23的射极可耦接至电阻器27,且电阻器27的电阻是R。
在前述的配置中,自CPU 11提供至放大器或信号传输强度控制器16的指令或控制信号可具有四独特值(亦即22=4,使用来自输出端口P0,P1的2位)以致能最多指定四个对应强度级。
发送的红外线脉冲的强度可由流过红外线辐射发光二极管18的电流I的大小来决定。电阻为R的电阻器25,电阻为R/2的电阻器26,及电阻为R的电阻器27可依照并联配置耦接在一起,且可连接成为第一晶体管21的射极的负载电阻器以激发红外线辐射发光二极管18。
电阻器26及27可分别藉由晶体管开关22及23来连接及断开。第二晶体管22及第三晶体管23可由使用CPU 11经由端口P0和P1所提供的四个独特控制信号来启动或关闭(以连接或断开电阻器26及27)。关于提供至端口P0及P1的控制信号的四个逻辑组合使得可如图3所示提供负载电阻器的组合电阻。换句话说,当提供至端口P0及P1的控制信号产生逻辑级LL,LH,HL,HH(其中“L”及“H”分别表示低及高信号)时,电阻器25,26,27可分别具有电阻值R,R/2,R/3,R/4。因此,当提供至端口P0及P1的控制信号具有逻辑位置LL,LH,HL,HH时,要发送的脉冲的强度可依照步进方式来增加,例如自×1至×2至×3至×4。
如前所示,通信装置1可调整成为与另一装置,例如另一通信装置1,进行双向通讯。这种配置的一个例子示于图6。虽然图6的配置显示第一通信装置1只与第二通信装置1进行通讯,但是本发明未受到这种限制。换句话说,本发明的通信装置1可与任何数目的其他装置或通信装置来进行通讯。
现在将说明本发明的装置在通信模式可执行的操作。
最初将参照图4A来说明一个手动操作。
在步骤S11,CPU 11可由使用输入装置15来设定成为通信模式,而且红外线辐射发送及接收模块17可设定成为传输模式。处理接着前进至步骤S12,其中决定是否按下或启动一个键(例如输入装置15)以触发一个脉冲的发送。如果此种决定的结果是否定的,则处理回到步骤S12。但是,如果步骤S12的决定的结果是肯定的,则处理前进至步骤S13,其中一个红外线脉冲波可依照最弱级在一个循环或预定数目的循环以内发送以供另一通信装置接收。
当传输模式结束时,红外线辐射发送及接收模块17及CPU 11可在步骤S14设定成为接收模式,以等候来自另一通信装置的响应。处理接着可前进至步骤S15,其中决定是否收到来自另一通信装置的响应,并藉由使用LCD 12,LED 13,和/或音频输出装置14来获得确认。如果此种决定的结果是肯定的,则处理可前进至步骤S16,其中通信模式改变成为应用模式。其后,在步骤S17执行一个对应的应用。一旦此种应用完成,刚图4A的操作可结束。
但是,如果步骤S15的决定结果是否定的,则处理可前进至步骤S21,而且可提供关于尚未收到响应的显示给使用者并询问是否应继续或终止操作。处理接着可前进至步骤S20,其中可决定是否应终止操作。如果决定的结果是肯定的(换句话说,应终止操作),则操作结束。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20的决定的结果是否定的(换句话说,不应终止操作),则处理可前进于步骤S19,其中可决定是否已按下或启动一个键(例如输入装置15)以触发另一个脉冲或另一些脉冲的发送。
如果步骤S19的决定的结果是否定的,则重复步骤S19的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19的决定的结果是肯定的,则处理可前进至步骤S18,而且可依照一个高于(例如高一个增量或步进)先前发送的脉冲或信号的强度级的强度级来发送一个红外线脉冲。处理接着可前进至步骤S14以在接收模式来等候响应。其后,重复类似于针对在步骤S14以后的这些步骤的前述处理。另外,如果未收到响应和/或未提出终止请求,则每一次当在步骤S19按下触发按钮时,可在步骤S18依照一个步进方式来增加一个红外线脉冲的级,且该红外线脉冲可重复发送。在获得一个红外线脉冲的最高强度级的后,该红外线脉冲可以最高强度级重复发送。另外,在此脉冲以最高强度级发送的后且在预先决定的时段以内未收到来自另一通信装置的响应,则红外线脉冲的传输可终止。
图4B示出图4A所示的操作顺序的一个修改。图4B的操作序列包含步骤S119,其中决定是否一个脉冲的发送次数(I)大于预先决定的数目N。(例如,在具有四种强度级的前述配置中,N可设为4。)如果步骤S119的决定的结果是肯定的,则操作可结束。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119的决定的结果是否定的,则处理可前进至步骤S120,其中I增加一。其后,处理可以类似于先前针对图4A所述的方式来前进至步骤S18。除此的外,图4B的序列也可包含步骤S10,其中I在步骤S11之前设为0。
现在将参照图5来说明一个自动操作。
图5所示的自动序列操作有些类似于图4的手动序列操作。因此,且为简化起见,将只说明他们的间的差异。(换句话说,本文将不进一步说明类似于手动序列的自动序列步骤。)
在步骤S38,当第一次按下触发按钮(例如装置15)时,一个计时器可开始量测时间。
在步骤S35,决定是否在预先决定的时段以内收到响应。
如果步骤S40的决定的结果是否定的,则处理可前进至步骤S42,其中决定是否脉冲的发送和/或重传次数已超过预先决定的数目N。如果步骤S42的决定的结果是肯定的,则处理可前进至步骤S39。因此,脉冲的强度级可自动增加,而无需以手按下按钮或输入装置。
在自动序列中要发送的脉冲的强度级可自一个储存于存储器(例如存储器9)的表中读取。此种表可包含对应于计时器的当前值的强度级,且计时器是当最初按下触发按钮时而开始的。另外,脉冲可以较前一级高一级的强度级来发送。
除此的外,图5的操作序列可包含类似于图4B的步骤S10及S120的步骤,且这些步骤可以类似于先前针对图4B的序列所述的方式在步骤S31之前及步骤S39之前分别配置。
另外,虽然本发明的装置的前述操作顺序是说明成为具有某些步骤,但是本发明未受到此种限制。换句话说,这些操作可受到修改。例如,在图5的操作序列中,步骤S41和/或步骤S40可删除。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装置,且该种通信装置具有双向无线通讯功能,最初以一个弱级来发送信号以供另一通信装置接收,且如果未收到来自此种另一通信装置的响应,则以步进方式来增加强度级且以增加的强度级来重复发送信号,以致即使在变动或恶劣情况的下仍可获得最佳的通讯环境。
虽然本发明所述使用红外线辐射,但是本发明未受到此种限制,且也可使用无线电波,等等。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其中就与距离相当近的另一通信装置进行无线通讯而言,可接受的通讯情况可用手或自动加以调整,视周围环境而定。因为无线通讯容易遭受遮蔽及干扰噪音的影响,所以最好能够调整要发送的信号的强度级至最佳级。此外,以步进增量来增加强度级,强度级大至足以对于所要的接收装置以外的接收装置造成不利影响的情况将大为减少。另外,发送信号所需的功率量可降至最低。因为最先可用弱或相当低的级来发送信号。
虽然本文已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最佳实例及修改,应可了解本发明未受限于这些实例及修改,且熟悉本技术领域者应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实现其他修改及变型,且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是由权利要求来定义。

Claims (35)

1.一种经由无线电路来双向发送及接收信号的通信装置,其包含一个发送装置以发送信号,驱动装置以驱动该发送装置以发送信号,控制装置以控制该发送装置及该驱动装置,与信号传输强度控制装置来控制用以发送信号的强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当未收到该发送装置所发送的信号的响应时,该控制装置控制该信号传输强度控制装置以增加该发送装置用以发送信号的强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依照该信号传输强度控制装置所控制的弱强度级来发送该信号之后,该控制装置以步进方式来增加信号的强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且该通信装置进一步包含显示装置以显示是否存在该发送装置所发送的信号的响应,与输入装置以提供输入至该信号传输强度控制装置来按照步进方式增加该发送装置所发送的信号的强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信号是由红外线辐射来发送及接收。
6.一种经由无线电路在多个通信装置之间双向发送及接收信号的通信方法,且该种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从这些通信装置之中的一个通信装置发送信号至另一通信装置;
在该通信装置接收来自该另一通信装置的响应;及
根据接收结果,以步进方式增加自该通信装置发送至该另通信装置的信号的强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且该通信方法进一步包含显示是否存在来自该另一发送装置的响应的步骤,与提供输入以按照步进方式增加所发送的信号的强度。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增加步骤包含如果不存在来自该另一通信装置的该响应,增加自该通信装置发送至该另一通信装置的信号的强度。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信号是由红外线辐射来发送及接收。
10.一种信号发送及接收装置,且该种装置包含:
以第一强度级来发送传输信号以供接收装置接收的装置;
用以接收来自该接收装置的响应的装置,且该响应显示该接收装置收到传输信号;及
当在发送装置以第一强度级来发送传输信号之后接收装置未收到响应时,以高于第一强度级的第二强度级来重传传输信号的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且该装置进一步包含装置以显示响应。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发送装置由红外线通信来发送该传输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接收装置由红外线通信来提供该响应给接收装置。
14.一种信号装置发送及接收装置,且该种装置包含:
以第一强度级来发送传输信号以供接收装置接收的装置;
用以接收来自该接收装置的响应的装置,且该响应显示该接收装置收到传输信号;及
当在发送装置以第一强度级来发送传输信号的接收装置未收到响应时,自动以高于第一强度级的第二强度级来重传传输信号的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且该装置进一步包含以显示响应。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发送装置由红外线通信来发送该传输该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接收装置由红外线通信来提供该响应给接收装置。
18.一种信号发送及接收装置,包含:
以一强度级来发送传输信号以供接收装置接收的装置,且该强度级是自N强度级之中取得;
用以接收来自该接收装置的响应的装置,且该响应显示该接收装置收到传输信号;及
当在发送装置以先前取得的强度级来发送传输信号之后接收装置未收到响应时,以高于先前取得的强度级的另一强度级来重传传输信号的装置,且该另一强度级也是自这些N强度级之中取得。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重传装置重传传输信号直到接收装置收到响应为止,或直到传输信号已重传N次为止,且每一次重传的强度级皆高于前一次重传的强度级。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装置,且该装置进一步包含装置以显示响应。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发送装置及重传装置由红外线通信来发送该传输信号。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接收装置由红外线通信来提供该响应该给接收装置。
23.一种用以发送及接收信号的方法,且该种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以第一强度级来发送一传输信号以供一接收装置接收;
接收来自该接收装置的响应,且该响应显示该接收装置收到传输信号;及
当在以第一强度级来发送传输信号之后未收到响应时,以高于第一强度级的第二强度级来重传传输信号。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方法,且该方法进一步包含显示响应。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发送步骤由红外线通信来发送该传输信号。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接收装置由红外线通信来提供该响应。
27.一种信号发送及接收方法,且该种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以第一强度级来发送传输信号以供接收装置接收;
接收来自该接收装置的响应,且该响应显示该接收装置收到传输信号;及
当在发送步骤以第一强度级来发送传输信号之后未收到响应时,自动以高于第一强度级的第二强度级来重传传输信号。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方法,且该方法进一步包含显示响应。
29.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发送步骤由红外线通信来发送该传输信号。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接收装置由红外线通信来提供该响应。
31.一种信号发送及接收方法,且该种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以一强度级来发送传输信号以供接收装置接收,且该强度级是自N强度级之中取得;
接收来自该接收装置的响应,且该响应显示该接收装置收到传输信号;及
当在发送步骤以先前取得的强度级来发送传输信号之后未收到响应时,以高于先前取得的强度级的另一强度级来重传传输信号,且该另一强度级也是自这些N强度级之中取得。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重传步骤重传传输信号直到收到响应为止,或进到传输信号已重传N次为止,且每一次重传的强度级皆高于前一次重传的强度级。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通信方法,且该方法进一步包含显示响应。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发送步骤及重传步骤由红外线通信来发送该传输信号。
3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接收装置由红外线通信来提供该响应。
CN99800475A 1998-04-10 1999-04-12 信号发送及接收的装置及方法 Pending CN126365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99683/1998 1998-04-10
JP9968398 1998-04-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63658A true CN1263658A (zh) 2000-08-16

Family

ID=14253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800475A Pending CN1263658A (zh) 1998-04-10 1999-04-12 信号发送及接收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30181164A1 (zh)
EP (1) EP0988723A1 (zh)
JP (1) JP2001517417A (zh)
KR (1) KR20010013520A (zh)
CN (1) CN1263658A (zh)
AR (1) AR019042A1 (zh)
AU (1) AU3169099A (zh)
BR (1) BR9906308A (zh)
CA (1) CA2293792A1 (zh)
CO (1) CO4890901A1 (zh)
DZ (1) DZ2762A1 (zh)
RU (1) RU2000100275A (zh)
TW (1) TW412902B (zh)
WO (1) WO199905363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038B (zh) * 2007-08-20 2012-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fdm系统中基于harq技术的信号重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90682B1 (en) 1998-08-10 2003-07-08 Zilog, Inc. Infrared sig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including transmission means having automatic gain control
JP2000349782A (ja) 1999-06-08 2000-12-15 Nec Corp 赤外線送受信装置および赤外線送受信方法
DE19946218C1 (de) * 1999-09-27 2001-01-25 Fraunhofer Ges Forschung Treiberschaltung für ein elektronisches Datenübertragungsbauglied
GB2362542A (en) * 2000-05-05 2001-11-21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s with a proximate wireless device
JP4552724B2 (ja) * 2005-03-28 2010-09-29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取引装置
JP4600165B2 (ja) * 2005-06-08 2010-12-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遠隔操作端末
JP5047684B2 (ja) * 2007-05-07 2012-10-1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信号出力装置、送受信システムおよび信号出力装置の制御方法
RU2398356C2 (ru) * 2008-10-31 2010-08-27 Cамсунг Электроникс Ко., Лтд Способ установления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установления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US20180375273A1 (en) * 2017-06-27 2018-12-27 Ecolink Intelligent Technology, Inc. Switched outlet system and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62004A (en) * 1984-12-17 1987-04-28 Fmw Corporation Laser communication system
JP3382314B2 (ja) * 1993-08-24 2003-03-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H0969817A (ja) * 1995-08-31 1997-03-11 Sony Corp 光通信装置
TW312063B (zh) * 1995-08-31 1997-08-01 Sony Co Lt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038B (zh) * 2007-08-20 2012-09-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Ofdm系统中基于harq技术的信号重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1999053632A1 (en) 1999-10-21
CO4890901A1 (es) 2000-02-28
AU3169099A (en) 1999-11-01
BR9906308A (pt) 2000-06-20
DZ2762A1 (fr) 2003-12-01
JP2001517417A (ja) 2001-10-02
KR20010013520A (ko) 2001-02-26
TW412902B (en) 2000-11-21
CA2293792A1 (en) 1999-10-21
RU2000100275A (ru) 2001-11-10
EP0988723A1 (en) 2000-03-29
AR019042A1 (es) 2001-12-26
US20030181164A1 (en) 2003-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953C (zh) 遥控设备和方法
CN1263658A (zh) 信号发送及接收的装置及方法
CN1097883C (zh) 无线条形码阅读器的通信系统
CN1092459C (zh) 无线基站设备
US804586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signals of photo-detector in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290273C (zh) 多点传播传送方法及多点传播传送系统与移动台及基地台
US6424285B1 (en) Communications system for remote control systems
KR100450807B1 (ko) 통신 장치, 데이터 전송 시스템 및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CN100416293C (zh) 磁共振信号的传输方法及相应的接收装置和磁共振设备
EP064109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CN1087119C (zh) 超高频带接收设备和解调所接收的信号的方法
CN1291386A (zh) 抽头天线单元
JPH08340302A (ja) 赤外線空間通信システム
CN1231457A (zh) 电子识别系统
CN1218516C (zh) 使用遥控发射器的信息传送系统及信息发送方法
CN1608357A (zh) 无电源终端的通信系统
JP3105779B2 (ja) 赤外線通信装置
CN1540875A (zh) 天线增益确定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
CN1227034A (zh) 无线电话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H09181673A (ja) 赤外線通信装置
MXPA99011485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a signal
CN1031314C (zh) 电真空吸尘器
JPH0993196A (ja) 光空間伝送装置
JP3086580B2 (ja) 光通信装置
NZ500258A (en) Infrared transmission amplitude increased if transmitted signal not at first receive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