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2149C - 聚合物合成溶液的加工 - Google Patents

聚合物合成溶液的加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2149C
CN1252149C CNB021265186A CN02126518A CN1252149C CN 1252149 C CN1252149 C CN 1252149C CN B021265186 A CNB021265186 A CN B021265186A CN 02126518 A CN02126518 A CN 02126518A CN 1252149 C CN1252149 C CN 125214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id
polycarbonate
hydroxyphenyl
organic
pres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265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98911A (zh
Inventor
W·阿勒维尔特
W·埃贝尔特
T·弗里茨
D·亚恩
S·维斯特纳赫尔
F·布鲁伊塞尔斯
J·雷希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yer AG
Original Assignee
Bay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er AG filed Critical Bayer AG
Publication of CN1398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8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21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214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6/00Post-polymerisation treatments
    • C08F6/06Treatment of polymer solutions
    • C08F6/10Removal of volatile materials, e.g. solv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4/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nic est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4/40Post-polymerisation treatmen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esters Or Polycarbonates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被碱性成分污染的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的加工方法,该方法使用均相溶解的酸(尤其是引入酸性气体)并随后进行洗涤;本发明还涉及这样得到的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湿热处理后(消毒)仅形成少数由于分解产生的缺陷;本发明还涉及所述聚合物用于生产挤出物和模塑品的应用;本发明还涉及由那些聚合物生产的挤出物和模塑品本身。

Description

聚合物合成溶液的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聚合物有机溶液加工的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由碱组份污染的有机溶液的加工。
背景技术
将聚碳酸酯作为本发明将要洗涤的聚合物的例子,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由公知的界面法来制造,该方法描述在例如以下出版物中:
●Schnell的“聚碳酸酯化学和物理学”,Polymer Reviews,卷9,lnterscience Publishers,New York,London,Sydney 1964,页33起;
●D.C.Prevorsek、B.T.Debona和Y.Kesten,CorporateResearch Center,Allied Chemical Corporation,Morristown,New Jersey 07960:“聚酯碳酸酯共聚物的合成”,Journal of PolymerScience,Polymer Chemistry Edition,卷18(1980),页75起;
●D.Freitag Freitag、U.Grigo、P.R.Muller、N.Nouvertne′,BAYER AG,“聚碳酸酯”,Encyclopedia of Polymer Science andEngineering,卷11,第二版,1988,页651起;和
●Dres.U.Grigo、K.Kircher和P.R.Muller的“聚碳酸酯”,Becker/Braun,Kunststoff-Handbuch,卷3/1,Polycarbonate,Polyacetale,Polyester,Celluloseester,Carl Hanser VerlagMunich,Vienna 1992页118起和138起。
以及EP-A 0 359 953和其它许多专利。
这些出版物涉及通过所谓的“界面法”合成聚碳酸酯,反应在由无机相(水、碱)和有机相(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主要是氯代烃如二氯甲烷和/或氯苯)组成的两相反应混合物中进行。
合成的产物是一个有机相(在下文中也称为有机合成溶液)和一个无机含水碱性相,所述有机相包含溶解形式的聚碳酸酯,所述无机相包含合成中形成的盐类,如NaCl、碳酸氢钠、碳酸钠,另外有所使用的酚盐类、二酚盐类和氢氧化钠的剩余物,以及催化剂和其次级产物,还有作为杂质从起始原料带入或作为副产品形成的水溶性化合物。如果使用不同的碱性化合物代替NaOH,则含水碱性相包含对应的相似盐类或次级产物。
随后的加工目的在于将那些无机水相尽可能完全地分离出去,并尽可能完全地从有机相除去残留物尤其是无机化合物的碱性残余物它们包含在分离后有机相中的可溶性和分散的水中。通过洗涤操作、任选与酸化步骤结合来达到这一目的。如果是用加热过程达到浓缩目的,那么如有可能,应在浓缩有机相前进行这种纯化操作。
就其它聚合物来说,已知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可以通过本发明的方法酸化其合成溶液的聚合物即是所有在合成中产生碱性溶液或悬浮液或乳状液的聚合物。可以提到的非限制性例子是聚砜、聚醚砜、聚苯醚、或它们的悬浮液、苯乙烯共聚物如ABS(条件是它们在悬浮液中制备)、聚碳酸酯、聚酯碳酸酯、聚醚碳酸酯以及聚醚。
通过一次或多次用水洗涤所述有机溶液来达到纯化所述合成溶液的目的。这通常借助一次或多次酸化以及用水洗涤,大多分数步,来进行。
酸化包括酸化合成中所有潜在的碱,或者优选在碱性pH值范围内分离了各相以后,仅包括将溶解在有机相中的水相剩余成分,或与分散在有机相中的水相残余物的混合物一起中和。用于这种酸化的是含水无机酸,尤其是盐酸和磷酸,或者是有机酸的水溶液。
这种洗涤和酸化同样是许多专利和出版物的研究主题。
例如,EP-A 0 023 570描述了使用能产生剪切能量的分离器(任选与分散剂结合使用)来加工碱性合成溶液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更清楚起见,将消毒后的彩色样品的图像显示在图1(本发明)和图2(先有技术)中,应该忽略由于少许表面磨擦痕迹所产生的稍微损坏的图像。
图3图解了对含有有机聚碳酸酯相的加工,这例如可以在分离了碱性相之后进行,但不将本发明限定于此。
图4图解了本发明和对比实施例的平行试验的试验步骤。
发明内容
现已发现,随着对该聚合物的需求不断增长,常规加工方法已不能满足要求。就聚合物暴露于高温、任选与湿气结合的场合而论,即使从合成中带来最小的痕量无机物剩余、尤其是碱和催化剂剩余,也会引起显著的损伤。这种损伤可能是微刮痕、熔体粘度不稳定,或在极端情况下形成水解的聚合物的白色斑点。所有这类损伤都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的。
通常,人们试图借助于适当的添加剂来对付这种现象。然而,稳定剂作为添加剂的使用由于会使机械性能损失而受到限制,或者由于例如对被稳定聚合物的水解性能有有害作用而受到限制。因此,由于受法规限制的各种原因,在医药或与食品相关的应用中例如聚碳酸酯的使用很受限制。
因为不再可能在下面的加工以及化合步骤中进行分离(盐,碱),所以希望从聚合物的合成中分离无机成分(无论它们是盐、催化剂的盐或碱)或从聚合物合成溶液的洗涤中分离水。就洗涤水的情况而论,例如甚至是用以从溶液获得聚合物而对聚合物溶液进行的浓缩也可能引起显著的损伤,这种浓缩涉及热处理步骤如蒸馏或闪蒸步骤,这是因为常用作溶剂的二氯甲烷易分解。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熟悉这类反应。
因此,从这些问题出发,本发明的目的是找到一种在浓缩聚碳酸酯溶液以进一步分离出聚合物以前,能使有机聚合物溶液中的无机成分、尤其是碱性成分显著减少到十亿分之几(ppb)的加工方法。
令人惊讶地是,这个目的可以通过一种对于用制造聚合物的界面缩合法所得到的聚合物合成溶液进行加工的方法达到,在该方法中将含有机聚合物的相分离出来并用均相地溶于有机相的酸酸化,然后任选象往常一样用水洗涤,所述酸化用的酸是,例如卤化氢、具有1-22个碳原子可任选为支链的或被取代的有机羧酸和/或磺酸,或它们的衍生物(如卤化物或酸酐)、无机酸、无机酸的酰氯,尤其是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更好的那些酸或能与水反应形成这类组分的那些酸;优选HCl气体、SO2、正/偏/聚磷酸和具有1-12个碳原子可任选为支化的或被取代的有机羧酸和/或磺酸;特别优选HCl气体和磷酸。
在上下文中“均相酸化”被理解为以纯形式或以有机溶剂中的溶液形式加入含有聚合物的有机相中并均相地溶于聚合物溶液的酸化合物。
根据本发明,进行酸化步骤以代替通常用含水无机酸对含聚合物溶液的洗涤,或者在本发明方法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将酸化步骤作为一个额外的步骤插入,在分离完含水酸洗涤相后或在随后的多个洗涤步骤之一完成后完成酸化。当然,本发明的加工步骤也可以反复进行。加入溶于有机相的不带溶剂的酸,优选以气体形式或以在惰性溶剂中的溶液(优选聚合物溶液)形式加入。借助于湍流混合、静态混合器或动态混合器均匀混合进入含有聚合物的相。
本发明的方法优选用于聚碳酸酯溶液。
不是用来限制本申请的主题内容,可以用于本发明方法的酸是,例如:C1-C22任选为支化的或取代的羧基或磺酸,尤其是甲酸,甲烷-、乙烷-、异-或正丙烷-、异-、正-或新丁烷-、异-或正戊烷、正-或异己烷-、苯基-、甲苯-、二甲苯-羧酸和/或-磺酸,其可以任选是支化的和/或取代的,尤其是被O-烷基、-O-芳基、-CO-、F、Cl、Br或杂环取代。那些能在水溶液中产生酸的酸衍生物,如酰基卤,尤其是酰氯或酸酐也是适合的。具有1-22个碳原子的二羧酸或二磺酸也是适合的,如草酸、丙二酸、琥珀酸、己二酸、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间苯二酸、对苯二甲酸或邻苯二甲酸等,以及在相应羧酸项目下提到到的它们的衍生物。酮羧酸,如丙酮酸也适用于本发明。
作为无机酸或酸性气体可以使用HCl、HBr、H2SO4、H2SO3、SO2、H3PO4、H3PO3(亚磷酸/膦酸)、偏磷酸、聚磷酸及其混合物,优选HCl、SO2和磷酸。
作为酸的衍生物可以使用例如酸酐和酰氯,如SO2、P2O5、P2O3、SOCl2、SO2Cl2、POCl3或有机酸酸酐或有机酸的混合酸酐,优选SO2
理想因而优选地,所用的酸容易溶解在水中,特别优选其很容易溶解,或者所用的酸衍生物与水反应形成这种容易溶于水或很容易溶于水的酸。因此大大简化了从有机相将过剩的酸洗涤出来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将使用的酸加入而不用溶剂,优选以气体形式或以溶液形式加入。然后在有机溶剂中制备溶液,所述有机溶剂可溶于用于合成的溶剂,优选可溶于二氯甲烷或者氯苯或者其混合物中。使用未干燥状态的溶剂也是有利的,因为可以通过溶解的残留水分改善酸化合物在溶剂中的可溶性。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聚合物合成溶液洗涤步骤中的任何时候引入酸。然而,也可以在洗涤以前和根据先有技术用酸的水溶液酸化以前进行。或者优选在用酸的水溶液酸化之后进行,任选重复进行,也任选在部分洗涤步骤之后进行。本发明的酸化步骤也可以在各个洗涤阶段之后或之前进行,或者在根据先有技术洗涤的合成溶液中间贮存之后进行,或者即将在有机溶液中或从有机溶液中进行浓缩聚合物步骤或分离聚合物步骤之前进行,除了挥发性酸或可热分解的酸的情况之外,在酸化步骤之后进行一级或多级用水洗涤的操作,这可能是合宜的。
就作为插入步骤,即本发明的均相酸化可在加工过程中任何所希望的时机插入到常规多相洗涤之中,甚至可以作为最后的步骤而不再进一步洗涤,用于均相酸化的酸不得与用于水相的酸相同。
也可以将本发明的酸化方法用作洗涤过程中的唯一酸化步骤。这种方法任选采取洗涤水与酸、酸溶液、气体或气体溶液平行或逆流或顺流地加入来进行。
如果使用用分离器的洗涤操作,本发明的步骤也可以插入到每个分离器前后。上述情况也适用于摆动型洗涤操作的各独立步骤,例如可以在如搅拌容器中进行。
本发明的步骤也可以在代替分离器的所谓凝结器之间或之中进行。
本发明的酸化步骤当然同样可以与混合操作的洗涤线路逆流或顺流进行,即将不同的常规洗涤方法结合使用。
图3图解了对含有有机聚碳酸酯相的加工,这例如可以在分离了碱性相之后进行,但不将本发明限定于此。
图3方案显示了可以用于本发明加工过程中的那些步骤。关键特征用红色标出,其表征了本发明。使用参数x、w、y和z来使对于各独立步骤作出的可能的变化具体化,显示出一个步骤可以重复的频率。每一对括弧包括一个步骤,任选包括用一对附加括弧标明的子步骤。
酸化是均相的酸化,即本发明的酸化,即提供酸性气体或均相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的酸。将本发明酸化剂的进料可以在专门的容器中、管道中或相应于先有技术的所述装置(如有和没有混合元件的分离器或凝结器)中进行。可以借助于流动、紊流、静态混合器或动态混合器(搅拌器,Ultrathurax等)将含有有机聚合物的相与含有有机酸的相进行充分混合。
例外的是,使用均相溶于有机相的挥发性或可分解的酸化剂如HCl气体、草酸、丙酮酸等时,如果随后的浓缩步骤能确保去除或分解过量的酸,那么洗去过量酸的步骤可以任选省去。
当然,本发明的方法通常也适用于加工聚合物在被碱性杂质污染的有机溶剂中的溶液。因此,本发明也涉及这种应用。
本申请也涉及可通过本发明的纯化方法获得的低缺陷(low-fault)的稳定聚合物。
其缺陷如下测定:
由聚合物-例如根据本发明加工的聚碳酸酯-颗粒产生彩色样品。借助于注塑机在物料温度为300℃且模具温度为90℃下生产样品(尺寸为40×60×4mm),所述注塑机的例子是Arburg 370-G,其锁模压力为50-85t,3-区螺杆,螺杆前进速度为40mm/s。
然后用过热蒸汽将没有缺陷的样品在126℃和1.4巴的条件下消毒18小时,例如在Melag出品的Vacuclav 31装置中进行。然后彩色样品显示出或多或少的白斑。借助于立体显微镜(例如Leica“Wild M10”)以8倍的放大倍数对一个11.5×16mm的区域进行记录并例如借助于SIS出品的“analySiS”程序进行评价。对所有直径(φ)大于0.2mm(大的缺陷)的缺陷(=白斑)以及φ为0.05-0.2mm(小的缺陷)的缺陷进行计数。本申请所涉及的根据本发明分类为低缺陷的聚合物在这样的图像部分中包含的缺陷少于10个。
可以在本发明方法中加工的聚碳酸酯是那些基于适合的二酚的聚碳酸酯,所述二酚即,例如氢醌、间苯二酚、二羟基联苯、二(羟苯基)烷、二(羟苯基)环烷、二(羟苯基)硫醚、二(羟苯基)醚、二(羟苯基)酮、二(羟苯基)砜、二(羟苯基)亚砜、α,α′-二(羟苯基)二异丙苯,所述二酚可以任选在其核心被烷基化或卤化。
优选的二酚是氢醌、间苯二酚、4,4′-二羟基联苯、2,2-二(4-羟苯基)-1-苯基丙烷、1,1-二(4-羟苯基)-苯基乙烷、2,2-二(4-羟苯基)丙烷、2,4-二(4-羟苯基)-2-甲基丁烷、1,1′-二(4-羟苯基)-间-或对-二异丙基苯、2,2-二(3-甲基-4-羟苯基)丙烷、二(3,5-二甲基-4-羟苯基)甲烷、2,2-二(3,5-二甲基-4-羟苯基)丙烷、二(3,5-二甲基-4-羟苯基)砜、2,4-二(3,5-二甲基-4-羟苯基)-2-甲基丁烷、1,1′-二(3,5-二甲基-4-羟苯基)-间-或对-二异丙基苯和1,1-二(4-羟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
特别优选的二酚是间苯二酚、4,4′-二羟基联苯、1,1-二(4-羟苯基)苯基乙烷、2,2-二(4-羟苯基)丙烷、2,2-二(3,5-二甲基-4-羟苯基)丙烷、1,1′-二(3,5-二甲基-4-羟苯基)-间-或对-二异丙基苯、1,1-二(4-羟苯基)环己烷和1,1-二(4-羟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
上述以及其它适合的二酚描述在,例如US-A 3,028,635、2,999,835、3,148,172、2,991,273、3,271,367、4,982,014和2,999,846中;DE-A 1 570 703、2 063 050、2 036 052、2 211 956和3 832 396中;法国专利说明书1 561 518中;专题论文“H.Schnell,聚碳酸酯的化学和物理学,lnterscience出版社,纽约,1964年”p.77起中以及JP-A 62039/1986、62040/1986和105550/1986中。
就均聚碳酸酯而论,仅使用一种二酚,而就共聚碳酸酯而论,使用多种二酚,当然,像所有加入到合成中的其它化学药品和辅助物一样,所用的二酚可能受到来自于它们自身合成的杂质的污染,虽然希望使用尽可能纯净的原料。
作为碳酸酯前体,可以使用碳酸的卤素衍生物,如描述在引用文献中的,尤其是光气;对于制备聚酯碳酸酯,可能任选用有机二羧酸、尤其是芳族二羧酸的酰基卤、尤其是酰基氯或有机二羧酸二酰氯的混合物替换部分(基于二酚的摩尔数为0-90mol%,优选25-75mol%)光气。一种特殊形式是使用有机二羧酸或其混合物,它们与光气就地反应形成相应的二羧酸二酰氯,该反应在适合的pH值(经常暂时还是酸性的)下进行,并且通常在显著的碱性pH值范围结束。
催化剂是铵和/或鏻化合物或叔胺,如描述在文献中的,尤其是N-乙基哌啶、N-甲基哌啶、三乙胺和三丁胺或其混合物,可能将这种催化剂以计量量一次性加入,或者通过计量分成若干份按时间间隔加入(间歇法)或按空间间隔加入(连续法)。
适合的碱性组分包括所有能溶于水中或分散于水中的碱和碱土氢氧化物,但是优选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镁和/或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悬浮液)或其混合物。
待洗涤的聚合物溶液的固含量可以根据聚合物分子量在0.5-30wt.%聚合物之间变化;在分子量(重均分子量″Mw″)为8000-50,000时,优选聚合物固含量为2-25wt.%聚合物,优选5-22wt.%聚合物,特别优选7-20wt.%,并且当分子量(Mw)>50,000时,优选聚合物固含量为2-15wt.%聚合物。
分子量(重均分子量Mw)是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用二氯甲烷作为洗脱液来测定的。测量借助UV或折射率(RI)。使用基于聚苯乙烯凝胶的柱,用聚碳酸酯校准。在本发明的情况下,使用HP 1050。
用于待洗涤的聚碳酸酯溶液的有机溶剂是用于所研究的聚碳酸酯的溶剂并能与水产生两相合成混合物,如脂肪族、任选支化的、部分卤化的或全卤化的溶剂,具有1-10个碳原子,氯或氟用作所述卤素;如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以及任选取代的、6-18个碳原子的芳族化合物,如苯、甲苯、邻-、间-和/或对二甲苯、甲氧基-或乙氧基苯、联苯、二苯醚、氯苯、邻-、间-和/或对二氯苯,以及这些溶剂的混合物。优选的溶剂是二氯甲烷和氯苯,尤其是氯苯。
单酚和单羧酸都可以作为适合的链终止剂。适合的单酚是苯酚、烷基酚如甲酚、对叔丁基苯酚、对正辛基苯酚、对异辛基苯酚、对正壬基苯酚和对异壬基苯酚,卤代酚如对氯苯酚、2,4-二氯苯酚、对溴苯酚和2,4,6-三溴苯酚及其混合物。
适合的单羧酸为苯甲酸、烷基苯甲酸和卤代苯甲酸。
所用的链终止剂的量基于在具体情况下使用的二酚的摩尔数,是0.5-10mol%。可以在光气化作用之前、过程中或之后加入链终止剂。
适合的支化剂是聚碳酸酯化学中已知的三-或多官能团化合物,特别是具有三个或多个酚羟基的那些化合物。
适合的支化剂包括间苯三酚、4,6-二甲基-2,4,6-三(4-羟苯基)庚烷、2,4,6-二甲基-2,4,6-三(4-羟苯基)庚烷、1,3,5-三(4-羟苯基)苯、1,1,1-三(4-羟苯基)乙烷、三(4-羟苯基)苯基甲烷、2,2-二[4,4-二(4-羟苯基)-环己基]丙烷、2,4-二(4-羟苯基异丙基)苯酚、2,6-二(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酚、2-(4-羟苯基)-2-(2,4-二羟苯基)丙烷、六(4-(4-羟苯基异丙基)苯基)的邻苯二甲酸酯、四(4-羟苯基)甲烷、四(4-(4-羟苯基-异丙基)-苯氧基)甲烷和1,4-二(4′,4″-二羟基三苯基)甲基)苯,以及2,4-二羟基苯甲酸、均苯三酸、氰尿酰氯和3,3-二(3-甲基-4-羟苯基)-2-氧代-2,3-二氢吲哚或其混合物。
任选使用的支化剂的量基于具体情况下使用的二酚的摩尔数,为0.05-2.5mol%,优选0.1~1.0mol%。
支化剂可以在开始时与二酚和链终止剂一起用于碱性水相中,或者它们可以在光气化作用之前加入到有机溶剂的溶液中。
为制备聚碳酸酯所进行的所有这些措施都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公知的。
适用于制备聚酯碳酸酯的芳族二羧酸为,例如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酸、叔丁基间苯二酸、3,3′-二苯基二羧酸、4,4′-二苯基二羧酸、4,4-二苯甲酮二羧酸、3,4′-二苯甲酮二羧酸、4,4′-二苯醚二羧酸、4,4′-二苯基砜二羧酸、2,2-双(4-羧基苯基)丙烷、三甲基-3-苯基茚满-4,5′-二羧酸、支链和直链的脂族C6-C34二羧酸。
在芳族二羧酸中特别优选使用对苯二甲酸和/或间苯二甲酸。
在脂肪族的二羧酸中特别优选使用十一烷酸和二聚脂肪酸。
二羧酸的衍生物为二羧酸二酰卤,尤其是二羧酸二酰氯。
满足在优选、特别优选或或非常优选的限定词下提到的定义和参数的实施方案是优选的、特别优选的或非常优选的。
然而,上面作为一般或优选范围提到的定义或说明及参数均可彼此组合,就是说,各相应的范围与优选的范围之间可彼此组合。它们可以相应地用于最终产品、预制产品和中间产品以及方法中。
芳族二羧酸酯基取代碳酸根基本上是按化学计量并且是定量进行的,因此最终聚酯碳酸酯中的摩尔比就是反应物的摩尔比。芳族二羧酸酯基的结合可以无规或以嵌段方式发生。
本发明用于制备聚碳酸酯,包括聚酯碳酸酯的优选方法是已知的界面法。
本发明的聚合物尤其是聚碳酸酯的分子量(Mw)为12,000-50,000,优选15,000-40,000。分子量是由如上所述的GPC法测定的。
本申请还涉及聚碳酸酯如根据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聚碳酸酯,以及它们在挤出物和模塑制品生产中的应用,尤其是用于透明领域的场合的挤出物和模塑制品,非常特别的是用于光学应用中,例如制品、多壁制品、上釉、头灯玻璃、灯罩、或光数据存储器如音频CD、DVD、各种只读或可记录(任选还有可再写)形式的小型光盘。
本申请还提供了由发明的低缺陷聚合物聚合物产生的挤出物和模塑制品。
其他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例如:
1.安全板,已知在许多建筑、交通工具和飞行器领域中都需要;还有头盔的盔甲。
2.生产薄膜,尤其是滑雪用膜。
3.生产吹塑制件(参见例如美国专利2 964 794),例如1-5加仑的水瓶。
4.生产透明制品,尤其是有空腔的制品,例如用于覆盖建筑物如铁路车站、温室和照明装置。
5.生产光数据存储器。
6.用于交通信号灯外壳或道路标志的生产。
7.用于发泡材料的生产(参见例如DE-AS 1 031 507)。
8.用于线和丝的生产(参见例如DE-AS 1 137 167和DE-A 1 785137)。
9.作为包有玻璃纤维的半透明塑料,用于照明用途(参见例如DE-OS 1 554 020)。
10.作为包有硫酸钡、二氧化钛和/或氧化锆或有机聚合丙烯橡胶的半透明塑料(EP-A 634 445,EP-A 269 324),用于生产透明并且散射光的模塑件。
11.用于生产精密注塑件,例如透镜支架。为此,使用包有玻璃纤维的聚碳酸酯,任选另外包含基于总重为约1-10wt.%的MoS2
12.用于生产光学设备的零件,尤其是照相和电影摄影用的透镜(参见例如DE-OS 2 701 173)。
13.用作光传输载体,尤其是用作光缆(参见例如EP-A1 0 089801)。
14.作为电绝缘材料,用于导电体和用于电插头外壳以及插座。
15.生产具有改善的抵抗香水、须后水和汗液的移动电话外壳。
16.网络接口装置。
17.作为有机光电导体的载体。
18.用于生产灯具,例如头灯、头灯镜片和内部镜片。
19.用于医疗应用,例如氧发生器、渗析器。
20.用于食品应用,如瓶子、炊具和巧克力模子。
21.用于可以与燃料和润滑剂接触的汽车部件,例如缓冲器,任选以与ABS或适合的像胶适当混合的形式使用。
22.用于运动用制品,如回旋标杆或滑雪靴扣子。
23.用于家用制品,如洗碗槽和信箱外壳。
24.用于外壳,如配电柜壳体。
25.用于电动牙刷和吹风机的外壳。
26.具有改善的抗洗涤液性能的透明洗衣机圆窗。
27.安全眼镜,光学纠正眼镜。
28.用于厨房用具的具有改善的耐烹饪蒸汽、尤其是油汽的灯罩。
29.医药的包装薄膜。
30.芯片箱和芯片架。
31.用于其它应用,如两截门或动物笼。
具体实施方式
用随后的实施例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主题,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
本发明和对比实施例的平行试验:
用于该试验的起始溶液是40升15wt.%的聚碳酸酯在二氯甲烷和氯苯的1∶1混合物中的溶液,其已经进行了酸化并在分离器中用水洗涤了两次。
选择附图4所示的试验顺序,对两条路径使用相同的机器和装置。左侧的路径代表本发明,其与右侧路径的不同之处仅在于采用HCl作为均相溶解的酸化剂加入这一关键步骤。因此,这两条路径显示了本发明(左侧)和先有技术(右侧)的一个很好的比较:其中:
“PC溶液”=20升15%的基于双酚A聚碳酸酯的聚碳酸酯在二氯甲烷和氯苯的1∶1混合物中的溶液
“HCl”=2升溶解了约10g HCl气体的氯苯
“水”=去离子水
“3×水”=在带有螺旋桨式搅拌器的玻璃容器中,每次使用20升去离子水将PC溶液洗涤三次
“蒸发挤出机”=通过蒸发挤出机挤出PC熔体
“颗粒”=熔融线料通过盛有去离子水的水浴抽丝,并将其切粒成15-35mg的颗粒
“彩色样品制品”=通过注塑法生产4mm厚的聚碳酸酯制品
“消毒”=用水蒸汽将彩色样品制品在126℃、1.4巴的过热蒸汽下消毒18小时。
然后计数在样品上形成的白点,这是由于碱性种子斑点(seedspots)使聚碳酸酯分解而引起的。
本发明(左侧路径):              对比试验(右侧路径):
3        缺陷>0.2mm                    9
5        缺陷0.05-0.2mm                 18
本发明方法的成功是令人惊讶的,其证明本发明方法与先有技术相比具有惊人的优越性。通过进一步优化混合HCl溶液的技术或通过使用HCl气体可以进一步改善本发明的方法。
虽然为了举例说明已在上文中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应理解这些细节仅用于举例说明的目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而对所述内容作出变更,此外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仅受到权利要求的限制。

Claims (4)

1.用于加工由无机相和有机相组成的两相反应混合物的方法,其中无机相含有水和碱,有机相含有聚碳酸酯和碱性杂质,该方法包括使用可溶于有机相的酸将该有机相进行均相酸化。
2.通过权利要求1的方法获得的聚碳酸酯,其特征在于,其在126℃和1.4巴压力的过热蒸汽下消毒18小时后,在11.5×16mm的面积内显示出少于10个白斑形式的缺陷。
3.权利要求2的聚碳酸酯在生产模塑样品和挤出物中的用途。
4.含有权利要求2的聚碳酸酯的模塑样品和挤出物。
CNB021265186A 2001-07-19 2002-07-19 聚合物合成溶液的加工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21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135314A DE10135314A1 (de) 2001-07-19 2001-07-19 Aufarbeitung von Polymersyntheselösungen
DE10135314.6 2001-07-1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8911A CN1398911A (zh) 2003-02-26
CN1252149C true CN1252149C (zh) 2006-04-19

Family

ID=7692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651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2149C (zh) 2001-07-19 2002-07-19 聚合物合成溶液的加工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716933B2 (zh)
EP (1) EP1277780A1 (zh)
JP (1) JP2003048977A (zh)
KR (1) KR20030009191A (zh)
CN (1) CN1252149C (zh)
BR (1) BR0202778A (zh)
DE (1) DE10135314A1 (zh)
SG (1) SG994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60295A1 (en) * 2004-12-01 2006-06-08 Dow Corning Corporation Silicone polyether-amide block copolyme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51768A (en) * 1945-03-13 1948-10-19 Du Pont Regenerated cellulose film manufacture
GB830424A (en) * 1957-02-27 1960-03-16 Ici Ltd Polymerisation catalysts
BE587362A (zh) * 1959-02-09
US3225089A (en) * 1960-08-18 1965-12-21 Phillips Petroleum Co Improvement in the carbonation of alkali metal-containing polymers
US3297667A (en) * 1963-02-28 1967-01-10 Union Carbide Corp Production of cis-1, 4-polydienes by polymerization of 1, 3-dienes
DE2928444A1 (de) * 1979-07-13 1981-03-12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Aufarbeitungsverfahren fuer polycarbonate.
NO170326C (no) * 1988-08-12 1992-10-07 Bayer Ag Dihydroksydifenylcykloalka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77780A1 (de) 2003-01-22
KR20030009191A (ko) 2003-01-29
BR0202778A (pt) 2003-05-13
DE10135314A1 (de) 2003-01-30
CN1398911A (zh) 2003-02-26
SG99404A1 (en) 2003-10-27
JP2003048977A (ja) 2003-02-21
US20030023030A1 (en) 2003-01-30
US6716933B2 (en) 2004-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71284B2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olycarbonates
CN1454915A (zh) 高分子量脂肪族聚碳酸酯的生产方法和用途
KR100738306B1 (ko) 담색 폴리(비페닐 에테르 술폰)과 개량된 이의 제조방법
CN1798791A (zh) 透明和高热聚碳酸酯-聚硅氧烷共聚物和含有聚碳酸酯的透明共混物及其制造过程
KR100781862B1 (ko) 폴리카르보네이트의 제조 방법
KR20110013394A (ko) 분자량을 조절하는데 사용되는 알킬 페놀 및 개선된 특성을 갖는 코폴리카보네이트
CN1798790A (zh) 具有改进的流动性的高度支化聚碳酸酯和共聚碳酸酯和它们的生产和应用
JP2011511869A (ja) 分子量調節用アルキルフェノールおよび特性が改良された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組成物
CN1252149C (zh) 聚合物合成溶液的加工
KR20090087832A (ko) 폴리카르보네이트 및 디아릴 카르보네이트의 제조 방법
CN1412219A (zh) 聚酯碳酸酯的生产方法
WO2016144947A1 (en) Miscible polyphenylene ether sulfone/polyalkylene terephthalate blends
CN1250602C (zh) 共聚碳酸酯的制备
CN1829760A (zh) 减少水吸收的聚缩甲醛和共聚缩甲醛、其制备和应用
US20070049705A1 (en) Polycarbonate molding compositions having improve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CN1308371C (zh) 稳定的聚碳酸酯的制备方法
KR100678539B1 (ko) 폴리카보네이트 기재
JP4567397B2 (ja) 廃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から芳香族ジヒドロキシ化合物を得る方法
KR20020060727A (ko) 폴리카보네이트 기재
JP2006022183A (ja) 廃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から精製された芳香族ジヒドロキシ化合物のアルカリ水溶液を得る方法
TW201936703A (zh) 使用基於氯烴的有機溶劑製造聚碳酸酯之方法(一)
CN1942435A (zh) 一种抗静电剂的制备方法
KR20060119882A (ko) 분지형 폴리포름알 및 코폴리포름알, 이들의 제조 및 용도
JP2006022029A (ja) 廃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から芳香族ジヒドロキシ化合物を得る方法
JPH0867755A (ja) 重縮合体のオリゴ縮合体比の減少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I01 Publication of corrected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Inventor

Correct: W. Alewilte|W. Ebert|T. Fritz|D. Yahn|S. Westerner Hull|F. Bruce Sears|J. Reichna

False: W. Bonneville|W. ebelt|T. Fritz Yann|D. Rechner|Johann

Number: 9

Volume: 19

CI02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Correction item: Inventor

Correct: W. Alewilte|W. Ebert|T. Fritz|D. Yahn|S. Westerner Hull|F. Bruce Sears|J. Reichna

False: W. Bonneville|W. ebelt|T. Fritz Yann|D. Rechner|Johann

Number: 9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19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W.ALLERVERT W. EBERLT T.FRITZ D.AYN J.REYSINA TO: W.ALLERVERT W. EBERLT T.FRITZ D.AYN S.WESTENER HULL F.BRUE SAYLES J.REYSINA

ERR Gazette correction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W.ALLERVERT W. EBERLT T.FRITZ D.AYN J.REYSINA TO: W.ALLERVERT W. EBERLT T.FRITZ D.AYN S.WESTENER HULL F.BRUE SAYLES J.REYSINA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5366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419

Termination date: 201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