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4275A - 具有至少一个防伪标志的价值和防伪产品,该产品的制备方法和检测防伪标志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至少一个防伪标志的价值和防伪产品,该产品的制备方法和检测防伪标志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4275A
CN1244275A CN97181304A CN97181304A CN1244275A CN 1244275 A CN1244275 A CN 1244275A CN 97181304 A CN97181304 A CN 97181304A CN 97181304 A CN97181304 A CN 97181304A CN 1244275 A CN1244275 A CN 1244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product
gaseous
product
false sign
gaseous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813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136C (zh
Inventor
B·阿赫勒
R·古特曼
A·法拉茨-布霍茨
W·施米德特
R·保吉斯塔德
H-K·科罗克
B·保多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undesdruckerei GmbH
Original Assignee
Bundesdruckerei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undesdruckerei GmbH filed Critical Bundesdruckerei GmbH
Publication of CN1244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4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13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13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3/00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 B41M3/14Security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2BOOKBINDING; ALBUMS; FILES; SPECIAL PRINTED MATTER
    • B42DBOOKS; BOOK COVERS; LOOSE LEAVES; PRINTED MATTER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PRINTED MATTER OF SPECIAL FORMAT OR STYL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VICES FOR USE THEREWITH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VABLE-STRIP WRITING OR READING APPARATUS
    • B42D25/0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 B42D25/20Information-bearing cards or sheet-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identification or security features; Manufacture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use or purpose
    • B42D25/29Securities; Bank no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DHANDLING OF COINS OR VALUABLE PAPERS, e.g. TESTING, SORTING BY DENOMINATIONS, COUNTING, DISPENSING, CHANGING OR DEPOSITING
    • G07D7/00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 G07D7/14Testing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rmine the identity or genuineness of valuable papers or for segregating those which are unacceptable, e.g. banknotes that are alien to a currency using chemical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 Manufacture Or Reproduction Of Printing Formes (AREA)
  • Inspection Of Paper Currency And Valuable Securities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Adornments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至少一个防伪标志的价值和防伪产品,尤其是诸如纸币、支票、股票、身份证件、信用卡和支票卡等价值产品。已知的价值和防伪产品大多包含光学可见的防伪标志,因而不能确保充分的防伪安全性。为了提高防伪安全性,本发明提出由可以以气体形式被检测的物质构成的防伪标志。

Description

具有至少一个防伪标志的价值和防伪产品, 该产品的制备方法和检测防伪标志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有至少一个防伪标志的价值和防伪产品,尤其是诸如纸币、支票、股票、身份证件、信用卡和支票卡等价值文件,以及制备该产品的方法和检测防伪标志的方法。
对价值和防伪产品,尤其是有价证券要求涂敷或引入可证实其真实性,即原始性和真实性的标志。防伪标志应尽可能与授权产品不可分离地连接在一起和/或具有很难进行仿制的特性。已知对于价值文件有多种诸如其制备和应用通常已知的荧光条、全息照像等仿伪标志。其中可用机器对防伪标志进行识别是尤为重要的。
作为防伪标志也可以采用具有光谱特性或磁特性或随温度变化的专用颜料,诸如热致变色颜料。而且也可以采用条形码,其中可以充分利用表面的反射区别,或者采用作为防伪标志的晶格结构或者甚至箔天线,以便利用振荡电路中的谐振频率。
已知的可机器进行判读的防伪标志的共同点是,虽然它们在防伪安全程度上有别,但一般都能以不同的代价进行仿制并且大多光学可见并因而不能确保充分的防伪安全性。在EP 044 0045B1(光学可变单元,例如全息照像)、DE 4343387 A1(可肉眼鉴别的光学单元)、EP0683471 A1和DE 3116257 C2(磁单元)、DE3121484C2、DE3121523C2(光学的、尤其是荧光的元件)和DE 4344552A1(具有特殊物理特性的粉末状标志物质)中对这类防仿标志举例做了说明。
故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防伪标志的价值-或防伪产品,其中其防伪安全性得到大大的改善。
为实现该目的,按照本发明防伪标志由一种气态可检测的物质构成。气态物质是一种标志物质,它可以以非常高的安全性证实价值-和/或防伪产品的纯正性,即其原始性和/或真实性,从而大大改善本发明的价值和防伪产品的防伪安全性。防伪标志由气态物质构成,作为气态物质或物质混合物在气相时可被检测。诸如在条形码、全息照像或箔天线从未指出作为这种气态防伪标志依据的防伪特性。
本发明的气态可检测的物质的防伪标志既可以不需要其它辅助手段直接接触人的感官,也可以设计成人的鼻子不能嗅到和仅能通过已知的电子鼻或其它的仪器分析方法进行检测。防伪标志可以是被动的(passiv),从而人的感官对其不能进行识别。但也可以是积极的(activ),其中气体成份不断由价值文件中释放出。为提高防伪安全性也可以同时既采用被动,又采用积极的防伪标志。如果没有对待检测的气态物质的检验方法的知识,就不会有对采用的防伪标志的任何暗示并因而也就不会发生完全仿制价值和防伪产品,包括以气态可检测的物质形式的防伪标志。重要的是,对待检测的气态物质的防伪标志采用光学手段或方法是不能确认的并且也是肉眼不可见的。
气态物质的防伪标志可以固态、液态或气态聚集状态存在。在固体或液体成份的情况下,该物质必须能分解或未经分解地转换成气态或具有一相应的蒸汽压力(沸点),从而使这些成份至少部分地以气态存在,待检测的气态物质的防伪标志可以作为细菌的或微生物方法的气态产物生成并用于检测。
作为防伪标识的本发明的气态物质的组成可以变化,即可由唯一一种化合物或也可以由多种化合物的复合混合物构成。一种特意作为防伪标志设计的、为用于检测作为物质混合物以气态同时存在的化合物的混合物,也被称作指纹,这是因为其由化合物特性、定性和定量地组成并且其特征在于,作为防伪标志的一种物质混合物是很难复制的。甚至在了解到防伪特性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复制这种特性并且也不可能获得所采用的化合物造假。
作为本发明的防伪标志的气态物质可以是价值和防伪产品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于价值产品的任一基本成份中的待检测的气态物质可以任意聚集状态存在。在此,参与诸如纸张、塑料等原料的制备工艺过程,以及参与整个价值产品制备工艺过程的化合物,例如溶剂混合物都可以作为防伪标志。如果向固有的,即由原材料产生的物质添加一种或多种其它的化合物,则气态物质可以作为本发明的防伪标识。
所谓的指纹,即由一种气态物质混合物构成的防伪标志可以由待检测的气态化合物母体(Matrix)构成,该母体以气态形式由价值文件的所有原材料特性地组合组成或通过对价值文件等的所采用的材料的老化、储存、分解过程产生。
作为本发明的防伪标志的气态物质可以以任意的或甚至定量的浓度包含于价值产品中或添加在后者中,其中在添加气态物质时除化合物或混合物的化学特性外,各组分在气相中的浓度也可作为提高防伪安全性的附加参数。
部分为气态的或可转换成气相的化合物,例如有机溶剂、天然香料或香料混合物、芳香油、粘合剂、聚合物、气体、合成的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极性化合物、例如醇和酮、醛、非极性化合物,例如烃、可氧化的和可还原的及酸性的气体,例如SO2和NO2等可作为旨作为本发明的防伪标志的气态物质加以应用。
本发明的气态防伪标志可以是来源于天然原料的散发气味的物质,例如由环单萜烯构成的合成化合物或由单萜烯族构成的无环散发气味物质。由石化加工获得的散发气味的物质例如是Osopren衍生物和异丁烯衍生物或3一甲基一1一丁烯一2一醇、紫罗兰油(Veichenriechstoffe)和玫瑰酮(Rosenketone)(紫罗兰香酮(Jonone))和醚油。典型散发气味的物质是分子量约在300Da.以下的氢化(hydrobe)和极性的化合物。诸如二甲苯、甲苯、酚等溶剂都可以作为防伪标志物质。
其它的散发气味的物质系非饱和脂肪酸的易挥发降解产物、吡嗪、萜烯-和倍半萜烯衍生物、饱和的和非饱和的脂族芳香材料、醚油、呋喃、吡嗪、吡咯、噁唑、噻唑、噻吩、胺、芘(Pyrine)、硫醇等(G.H.多德、P.N.巴利特、J.W.加德纳,电子鼻的传感器和探测系统,NATO ASI系列丛书E:应用科学,212卷,克鲁韦尔、多尔德莱西特,1992,第一章)(G.H.Dodd,P.N.Barlett,J.W.Gardner,Sensors andSensory Systems for an electronic Nose,NATO ASI Senies E:AppliedSciences,Vol.212,kluwer,Dordrecht,1992,Ch.1)
同样可以采用信息素(信号-和引诱物质)作为非常小的浓度的活性物质,用于防伪标志物质,所述活性物质用于某类有机体的告知。有益的是,在采用信息素作为防伪标志物质时第三者获取不到此化学上复杂构成的散发气味的物质并且通常人的鼻子也嗅不到该物质。在“香料和嗅觉,香味的分子世界”G.奥洛夫,柏林斯普林格出版社1990年出版(“Riechstoffe und Geruchsinn,die molekulare Welt der Düfte”G.Ohloff,Springer Verlag Berlin1990)一书中对散发气味物质做了概括的介绍。
为进一步提高价值产品的安全性,除本发明的防伪标志外,还可以采用载体材料或印刷油墨的挥发的或可气态释放的化合物。在纸张添加剂中,例如在胶乳中可以含有气态防伪标志,在所述胶乳中此外还含有丁二烯、苯乙烯、环己烷等。
照相凹板印刷-、苯胺印刷和其它速干油墨都含有挥发溶剂。油墨的主要溶剂是醇、矿物油、酯和二甲苯和甲苯。因此油墨具有一种特征指纹,该指纹由已有的、挥发组分构成,该指纹可与附加的防伪标志物质一起用于检测。
而且在油墨中采用的粘合剂常常也具有特征固有气味,也可以附加利用此气味。在此的粘合剂通常由油-、树脂-和沥青漆构成,换句话说上述物质具有复合母体(天然油和合成油、树脂等)。同样这也适用于其它油墨和纸张添加剂。
作为本发明防伪标志的气态物质也可以以微胶囊包裹的气体、液体或固体的形式结合在价值产品中,从而通过加入能量和伴随能量加入的微胶囊的破裂实现气态的释放。视微胶囊的类型和性质可确定出开启胶囊的能量阀,从而使所述胶囊有针对性地通过相应能量源被开启并随之释放出防伪标志。微胶囊包裹的另一优点是,可提高长期稳定性并且将防伪标志成点状地定量设置在价值产品之上或之中。
实现微胶囊包裹的关键是对胶囊中防伪标志材料,例如香料油含量的选择。通常包裹的是防伪标志材料与无气味、高沸点物质的混合物。后者在生成防伪标志物质时起着所谓的阻滞剂的作用,并用于保持长时间的持续释放。在将香料简单添加入例如印刷油墨中时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
虽然例如在DE 19511780 A1和DE 9419231 U1中已做了记载,在数据载体中采用微胶囊包裹的香料,尤其是芳香油,其中至少有一部分微胶囊接触涂层的表面。但这类数据载体仅用于宣传和伴随产品上市的推销。在此被包裹的香料并不起防伪标志的作用。
作为本发明的防伪标志的气态物质可以以气态形式存储在诸如烧结石、沸石等或分子笼形化合物(笼形物)或其它的超分子化合物等多孔的载体材料中并以此方式设置在价值文件上或价值文件中。也可以共价连接在诸如纸币等载体上或共价连接在被涂覆在纸币上的印刷油墨、薄膜等上。
作为本发明的防伪标志的气态可检测的物质也可以以固态、半固态或稳定的液态存在并且在诸如胶印、凹印、筛网印刷等印刷过程中,通过喷墨等无压印刷,通过浸渍、真空技术(喷涂)、电化学沉积、聚合等施于价值产品上。
本发明的可检测的气态防伪标志可作为气态组分由连续扩散的气态成分或同时也经非连续的强制扩散的气态成分构成,例如由微胶囊中的释放。
本发明的防伪标志的生成可如下进行,通过有针对性的输入能量使在价值产品上或在其内的化合物被分解并接着作为低分子化合物转换成气相。在此,选择的特定能量阀用于释放和用于附加改进安全性。
可采用如下方式实现气态防伪标志的释放,通过光学,例如激光感应、通过点状加热、通过机械摩擦或通过由此造成的包裹防伪标志的微胶囊的开裂或通过电磁场实现其的活化和释放。
另外还可以通过将化学试剂加入价值产品上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气态防伪标志,从而只有在了解附加的化学药品的情况下才能识别出防伪标志。
迄今在许多应用领域都对人类的感官做了模仿、补充和自动化,例如在环保领域,在生产检验或报警器中。尽管已经有用于视、听和/或感觉的电子仪器,而且也研制开发出用于嗅觉的电子仪器,但这种仪器还很不完善,而且迄今还没有用于检验和识别由价值产品上的气态物质构成的防伪标志。
原则上讲,诸如质谱和气相色谱等仪器分析方法都可以用于检查气态防伪标志的真实性。但所有这些方法的共同点是,它们都非常昂贵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在现场,而必须在实验室脱机进行。另外还必须由受过专业培训的检验人员在专门的室内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气味检验。
按照本发明采用了利用化学传感器对由价值产品释放出的或发散出的气态成分进行鉴定的方法。因此气体传感器系统是一种便宜的方案,该系统与防伪应用的要求吻合并可以小型化,并可作为便携式仪器在现场进行检验。迄今从未披露过借助化学传感器对作为防伪标志物质的由价值产品释放或发散出的气态成分进行鉴定的应用。
为了利用传感器对化合物的混合物进行分析,优选采用一种多个不同的传感器配置并采用样品识别方法(Mustererkennungsverfahren)对其特性数据进行计算。该过程与下述生物模式相符:气味经鼻子的非分子特异性的受体和接着在大脑中对刺激的处理识别出。
按照本发明,在相同或不同的物理/化学转换原理的基础上的多个传感器设置在一个阵列中。因而可以对气态防伪标志进行多变量检验。另外通过对一个最后的时间间隔内的所有传感器信号的分类,以适配的学习阶段(Lernphase)形式利用神经原网络和模糊逻辑得知“真正的”和“伪造的”防伪标志。
阵列的每个气体传感器对多种不同的气体敏感,其中各传感器的敏感性范围不同。传感器配置敏感的每种气体出现在气体传感器的多个敏感性范围内。敏感性范围的不同是由如下不同的原因造成的,其原因可在于,采用的传感器不同或加在相同传感器上的诸如温度等作用于其敏感性的外部影响不同。另外一种影响其敏感性及选择性的可能性在于,在传感器上配备一个气体选择层。对这种传感器要求有象一把仅对精确适配的钥匙响应的锁的材料,所述材料由待探测的分子活化。
对于用于对价值产品进行真伪检验的电子鼻而采用的气体传感器的分类并不仅局限于化学气体传感器的固有的传感器元件。其目的在于把被分析气体的浓度转换成成比例的电参数。该过程被称做转换。根据由气体成份与活性的传感器测量表面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物理/化学变化,有多种可供使用的方案。物理吸附传感器利用了非特异性的相互作用,而化学吸附传感器建立在原子或分子的特征结合上,所述结合在这些物质吸附于传感器表面时产生。这样就可以利用抗体/抗原-反应进行鉴定,例如所谓的免疫-晶体振荡器用作传感器单元。
对具有本发明的防伪标志物质的价值产品的一种优选的检验方法是利用一种传感器系统对一种或多种同时存在的气态化合物在相同地点同时进行测量。用于实施此方法的相应的检验装置原则上是已知的。
对商用传感器系统(电子鼻)稍加改进和最佳化处理即可采用。在此,探头(气体传感器-微系统)优选由多个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构成。
该阵列的各个构件在应用于防伪领域时将进行多重调整和成型,尤其是通过采用选择性通透的膜层,该层对至金属氧化物—导电检测器的通道进行控制。优选采用一种建立在导电聚合物基础上的,例如在聚吡咯或酞菁的基础上的化学电阻(Chemieresistor)构成的阵列作为实施此方法的探头。检测气态防仿标志物质的另一种方案是,优选采用建立在压电原理上的气体传感器阵列。视有待检测的防伪标志物质的情况,还可以采用混合传感器阵列,即在探头中安装有不同类型的传感器。
优选用一种有针对性地在一定的时段内作用于价值产品局部的激光器作为用于强制释放的能源。传感器阵列形式的并带有结合成一体的电子分析装置的探头直接位于价值产品局部活化的位置上方,其中在活化前和在活化后进行测量。另一方案是,探头在价值产品上方进行一定的移动并且同时对气体成分进行测量。
与商用的电子鼻相反,采用本发明的方法省去了昂贵的和耗费时间的对气态防伪标 志物质的脱机取样,这是因为就地产生或持续存在使用者已知的标志物质的情况下都可以实现利用定制的传感器单元的动态取样。因而可以在现场实现快速的“真/伪”判定检验。
在下表中列出作为气体传感器的分类标志的测量值转换方法的概况。有关在电子鼻中采用的气体传感器的详细的论述,请参见传感器-A综述(出版者:W.戈佩尔、J.荷塞、J.N.策迈尔,卷2和3,VCH出版有限公司,魏因海姆1991)(W,Gpel,J.Hesse,J.N.Zemel,Vol.2und 3,VCH Verlagsgesellschaft mbH,Weinheim 1991)。
传感器类型 物理/化学过程 转换信号
导电性测量 半导体表面或内部的电荷变化 位于两个电极间的材料的导电率
电化学电流测量法 在恒定的电场的情况下,即在加有外部电的情况下的电化学反应 在所加电压的平台范围内测出极限电流
电化学电位测量法 由于电荷位移在相界的电位变化 在相界“样品气体/传感器”处的电位差
光学 环绕传感器的介质的光学特性变化,例如光强度、折射率 吸收、荧光、光传播速度的变化
通过化学活化的传感器表面对被分析物的吸收或吸附产生的焓变化 测量一种导体,例如金属丝的温差电动势(赛贝克效应)或取决于温度的导电率
重量测量 通过化学活化的传感器表面对被分析物的吸附或吸收产生的重量变化 对在压电转换器中谐振频率位移的测量
在非均匀磁场中顺磁气体(几乎仅氧气)的相互作用 热磁、磁气动(奎克(Quincke)-方法)、磁机械
在DE 3519435 A1、DE 3519436 A1、DE 3519397 A1和DE4227727 C2 中记载了,采用带有样品识别矩阵(Mustererkennungsmatriz)的传感器配置用于气体识别。采用所谓的化学测量方法对输入的化学数据进行计算尤其是在最近导致很有意义的有关采用传感器对成分识别的开始。例如芳香物质的质量检验就是其应用领域(J.W.格德纳,采用多传感器阵列利用样品识别对蒸气和香味进行的检测,传感器和激励器,卷4(1991),109-115和J.W.格德纳、H.V.施图尔默、T.T.坦,采用电子鼻对咖啡的鉴别,传感器和激励器,卷6(1992),71-75页或食品的新鲜程度的标准)(J.W.Gardner,Detection of vapours and odours from a multisensor array using patternrecognition,Sensor and Actuators B,4(1991),109-115 and J.W.Gardner,H.V.Sturmer,T.T.Tan,Application of an electronic nose tothe discrimination of coffees.Sensors and Actuators B,6(1992),71-75oder Frischekriterien von Lebensmitteln)。对于所列应用领域近期以来可获得商用系统(电子鼻)(内奥特劳尼克斯公司,Alpha MOS型(内奥特劳尼克斯公司,Alpha MOS型香味扫描器(Firma Neotronics,AromaScan Alpha MOS)),但迄今该种商用系统并未应用于价值文件真伪的检验并且并未最佳地适用于该应用。
作为本发明的价值文件的防伪标志的气态物质具有的优点如下:
可以利用迄今用于制备和印刷价值文件所采用的材料的气体扩散对气态物质进行检测,因而不会产生由方法或材料造成的费用。对一种价值文件的气态物质的特殊气味是不能复制的。新的防伪标志具有很高的防伪安全度。通过采用防伪标志和检测实现了高度特异性的识别可能性和系统方案,另外实现了根据调色剂成份对伪钞的假的气味材料的识别,根据纸张特性、纸张的香味和印刷油墨实现对伪证券的识别,对潜在的造假源头的判别,最后还实现了对钞票的老化程度的探测识别和对钞票的涂改,例如通过改写和刮擦等对数据的篡改的探测识别。尤其是实现了机读可能性。
例如下面所述的产品都属于价值和防伪产品:
1.个人证件:身份证/扩照、卡/塑封卡、机动车(KFZ)证件、签证/居留证明和通行证。
2.钞票/银行产品:钞票及构成带有钞票的防伪技术单元的钞票的分产品;银行支票;股票和其它的有价证券;卡和其它的适用于电子支付往来的票据。
3.价值符号:邮票、印花和其它的价值符号。
4.产品安全-产品:安全标签、旨在产品商标保护而制造的,尤其是制药、化妆品、服装、软件/媒介领域中的诸如薄膜、密封条等生产产品。
5.其它的价值和防伪产品:执照、证书、入场券/车票。
另外所有在上面未明确列出的、基于其应用清楚地用于防伪及防止对产品复制的产品也都属于适用范围“价值和防伪产品”。
以待检测的气态物质形式的本发明的防伪标志也可以用于人员识别,其中以医学上无害的(皮肤)方式给某个人赋予或给予气态防伪标志或附着给某个人以印记或标签形式的气态防伪标志,从而利用电子鼻等可以可靠地对人员进行识别。其中人体,例如手可附加有旨在说明属于某特定的人员群体,例如某个企业的香料,以便进行人员入门检查。而且也可以将该香料存储在价值文件,例如身份证上。已知可以采用电子鼻对人员手的自然气味进行识别(英国布鲁德邦德有限公司(Bloodbound Sensors Ltd.UK))。但在此并未对附加的标志材料进行检测。
下面将对照具有防伪标志的价值文件的多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图中示出:
图1为具有用于防伪标志的多个区域的纸币,
图2为涂覆有防伪标志证件的俯视图;
图3-8为具有引入的防伪标志的价值文件的各种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9为由气态物质构成的防伪标志的综览图。
图1为纸币的俯视图,所述纸币具有印刷在载体1上,即印刷材料上的区域2,所述区域附加有作为气态检测物质的防伪标志。区域2可以具有任何几何形状和大小。区域2的数量可以是任意的并且仅受价值文件尺寸的限制。具有防伪标志的区域2可以视在价值文件上的覆着和结合种类肉眼可见,优选不可见。印刷的笔路、文字或数量等可作为区域2。可以有目的地仅用一个区域2进行防伪标志的检验,但也可以同时用区域组合及所有区域2,其中例如通过有目的的激活,即诸如激光照射等能量输送、添加化学试剂等产生气态的防伪标志。
载体1由纸张或类似纸张的材料构成,但也可以由不开裂的塑料、薄膜、织物、膜片或聚合物材料构成。带有防伪标志的区域2也可以设置在其它基体、塑料片、物件等的表面上,其中甚至在这些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力求达到的优点。
在区域2中的防伪标志是覆层材料的构成部分或添加物,其印刷在不可开裂的和可开裂的载体1的印刷材料上。在此,将区域2的防伪标志,即各化学成分添加至商业通用的或专用的印刷油墨、漆或调色剂中并且可利用各种印刷方法印刷在载体1上。而且在钱票上经常含有的防伪线也可以作为防伪标志的区域2并配备有可转换成气态的专用的化学物质。
图2示出一种证件,在其载体1上有一个带有引入的防伪标志的区域2,该防伪标志由一种或优选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并且被包含在区域2内,从而在连续向外扩散时,但也可以通过强制释放气态物质有目的一在某个检测点对气态防伪标志进行检验。
在图1和图2的实施例中的共同点是,在对某个区域2上的防伪标志进行检测时既可以利用由区域2产生的,又可以利用由载体1的基本材料产生的或扩散出的气态物质。同样也可以将区域2中的防伪标志覆着在载体1的两侧。
对图1和图2中所示的区域2还可以在防伪标志上或在其中附加设置有其它的单元,例如全息照相、磁带、光学可变单元、压花、文字说明等。也可以以如下方式利用视觉可见的单元,例如全息照像,利用例如可由紫外线硬化的漆中的气态扩散或强制的扩散。
在图1和图2的实施例中设置在区域2上的、气态物质形式的防伪标志也可以包含于热熔粘膜中并利用相应的技术,即利用一冲头在压力和热的作用下覆着在载体1的表面上。这种层压薄膜的制作方法和应用技术通常是已知的。
图3在价值文件载体1的截面图中示出其层结构以及含有防伪标志的区域2是如何局部地印制在载体1上的。在该层结构中,区域2的防伪标志直接添加入印刷油墨中,然后以薄的覆层形式载在载体1上。
图4为另一种价值文件的截面图及其层结构,其中用防伪标志的区域2完全涂覆在载体1上。可在制备载体1时,例如在造纸时就已经在载体1的整个外表面上设置防伪标志的区域2。其中也可以把具有不同防伪标志的多个薄层重叠覆着。
在图5的实施例中,在载体1和载体1上的具有防伪标志的区域2上覆盖一层透明的或彩色的覆层材料3,优选用紫外线可有利地促使其硬化。覆层材料3可以以粘膜形式层压在载体1的整个表面上,但也可以局部地涂覆在载体1上。覆层材料3本身可起着扩散屏障作用,从而只有在有针对性的能量输入时防伪标志的气态成份才能以气态物质的形式穿透覆层材料3或具有精确确定的浓度的气态防伪标志连续地穿过覆层材料3释放出。因此可以延长使用寿命,即延长扩散物质存在的期限。同样覆层材料3本身也可以含有气态物质形式的防伪标志,该防伪标志可以自动地或通过相应激励转换成气相。优选采用已知的印刷工艺将覆层材料3完全地部分地印刷在载体上。
图6示出一涂覆在载体1上的附加层4,在该附加层中有微胶囊5,所述微胶囊构成区域2并含有防伪标志物质或在所述微胶囊上物理吸附有其它物质的防伪标志物质。微胶囊5带有防伪标志物质或物理吸附在其它物质上的防伪标志物质,所述微胶囊在层4内或者也可以在层4的表面上,所述层4覆着在载体材料1上,对层4可覆盖一种覆层材料3。
通过对层4的厚度的相应选择可保证,被包裹的或物理吸附的防伪标志材料,在机械、热等负荷情况下成气态释放出并输出到环境中。层4的材料通过添加被包裹的或物理吸附的防伪标志物质至印刷油墨或紫外线硬化漆中而形成。通常可以对一构成层4的覆层材料添加被包裹的或物理吸附的防伪标志物质,所述材料可通过干燥、聚合或其它化学方法硬化。另外,在层4中还可以含有间隔支撑件,例如一定大小的固球状的圆体的树酯球,该树酯球在采用高挤压的印刷工艺时,例如胶印、书籍印刷、苯胺印刷等时可以防止微胶囊的破碎。
另一种方案是不含有防伪标志物质的层4的构建和接着在尚未完全硬化的层4上的固定,其中在一种合适溶剂中的被包裹或吸附的防伪标志物质被设置在层4上。
采用通常的印刷技术将层4涂覆在载体1上。此外在层4上可以覆着另一种覆层材料3,该覆层材料具有图5实施例中所述的优点。如图3、4和5所示,可以采用完全和部分覆着区域2的方式并列地设置被包裹的或物理吸附的防伪标志物质。
图7为价值文件的截面放大图,在价值文件的载体1上覆着有一附加层6,在该层中有带有防伪标志物质的物体8,其化学共价连接在层6上。在层6中的共价固定7是通过层6材料和防伪标志材料的功能团的选择及其化学反应而实现或者在事前在层材料6的合成时实现的。
在另一个图中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防伪标志物质也可以化学共价地直接连接在载体1的相应表面上。在此要注意的是,甚至在防伪标志物质未分解的情况下共价键可被重新断开。对层6也可以采用具有如下特征的材料,通过相应活化可使共价键断开并释放出气相的、易挥发的、低分子化合物。在载体上可同时含有并列的化学共价连接的、被包裹的或物理吸附的防伪标志物质或整个表面或部分表面覆盖的防伪标志物质。
在图8中示出另一种层结构,其中载体1与防伪标志物质纯化学共价连接或在物体8内含有被包裹的或物理吸附的防伪标志物质。另外。载体1可以在一侧或两侧上备有覆层3。纯的防伪标志物质可以以气相设置在诸如纸等载体1上和载体1内。可以在被溶解在一种合适的溶剂中的防伪标志物质中对载体1进行浸渍处理并接着涂覆涂层3。防伪标志物质采用此方式利用物体2也可以共价连接在载体1的合适基体上。
最后还可以在制备诸如纸张等的载体1的制备过程中将备有防伪标志的热塑纤维熔融在纸纤维间。也可以在载体1上直接地或在覆着的层3上印刷其它的区域2。
图9方框图形式示出对作为价值文件的防伪标志的气态物质进行涂覆的不同方案,所述物质的生成及其识别。为此在中间的方框中列出各种香料、气味及气体,上述物质作为易挥发的成份、单独成份或香味组合物形式存在。这些成份可以作为价值文件的纸张中、油墨/漆中、覆层中、层压物/薄膜中或聚合物/塑料/树酯中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存在。气态物质也可以是微胶囊包裹的香料、液体或聚合物/树脂。气态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固定以香料的共价键合形式或作为气体包裹物存在于(笼形物,例如沸石)中。
在图9的左列中,对气态物质香味的生成做了说明,这可通过连续的自动扩散或非连续的强制释放加以实现,例如通过化合物的分解,例如在热、机械、光或电作用下释放低分子气体。
在右列中对采用传感器系统进行的分子识别和信号分析做了说明。在例如光纤、红外线和紫外线技术、导电性或振荡的基础上,利用专用的/-选择性的传感器进行分子识别。也可以通过由非专用的传感器构成的传感器阵列,例如一个电子鼻,经移动联机监视实现分子识别。另外也可以利用气相色谱或光谱方法进行实验室内真实性检验形式的仪器分析。
最后可以以简单的信号分析或样品识别,例如通过在智能识别系统上(trainiertes System)与数据库的比较,判定价值文件的真伪和该价值文件的类型,例如所具有的价值。

Claims (25)

1.价值和防伪产品,尤其是诸如纸币、支票、股票、身份证件、信用卡和支票卡等价值产品,具有至少一个由气态可检测的物质构成的防伪标志。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价值产品,其特征在于,气态可检测的物质由一种物质混合物构成。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价值产品,其特征在于,气态物质由气态化合物母体构成。
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有价值产品,其特征在于,气态物质以气态聚集状态存在于价值产品内或其上。
5.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所述的价值产品,其特征在于,气态物质以固态聚集状态存在于价值产品内或其上且通过分解或未分解至少部分可转换成气态。
6.按照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价值产品,其特征在于,气态物质以液态聚集状态存在于价值产品内或其上且通过分解或未分解至少部分可转换成气态。
7.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价值产品,其特征在于,气态物质的分子由唯一一种化合物构成。
8.按照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有价值产品,其特征在于,气态物质由多种化合物的复合混合物(指纹)构成。
9.按照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有价值产品,其特征在于,气态物质以所有可能的聚集状态至少包含于价值产品的一种基本组分中。
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有价值产品,其特征在于,气态物质以定量的浓度包含于价值产品中。
11.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价值产品,其特征在于,气态可检测的物质以任意的聚集状态引入价值产品的油墨中。
12.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价值产品,其特征在于,气态可检测的物质以微胶囊包裹的气体、液体或固体形式存在,所述物质包含于价值产品中或在其上。
13.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价值产品,其特征在于,气态可检测的物质以物理吸附形式存在于价值产品的附加引入的多孔的载体材料中。
14.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价值产品,其特征在于,气态可检测的物质存在于分子笼形化合物中。
15.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价值产品,其特征在于,气态可检测的物质存在于超分子的笼形化合物中,所述笼形化合物附加引入价值产品中。
16.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价值产品,其特征在于,利用在价值产品上的细菌方法产生气态物质。
17.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价值产品,其特征在于,利用在价值产品上的微生物方法产生气态物质。
18.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价值产品,其特征在于,通过由价值产品中气态成分连续的散发形成气态可检测的物质。
19.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价值产品,其特征在于,通过由价值产品中气态成分的非连续的扩散形成气态可检测的物质。
20.用于识别按照上述权利要求中一项或多项所述的价值产品的防伪标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作为气态物质的处于气相中的仿伪标志进行检测。
21.按照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一气体传感器系统,优选一种电子鼻进行检测。
22.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以相同的或不同的物理-化学转换原理为基础的传感器设置在一个阵列中并且对气态防伪标志进行多变量检测。
23.通过一种合适的能量源,尤其是一种激光,由价值产品产生或释放气态防伪标志的方法。
24.气态物质作为价值产品,尤其是纸币、支票、股票、身份证件、信用卡和支票卡的防伪标志的应用。
25.气体传感器系统,优选一种电子鼻用于识别作为价值产品,特别是纸币、支票、股票、身份证件、信用卡和支票卡和人员的防伪标志的气态物质的应用。
CN97181304A 1996-12-20 1997-12-17 具有至少一个防伪标志的价值-和防伪产品,以及检测防伪标志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313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654607A DE19654607C2 (de) 1996-12-20 1996-12-20 Verwendung mindestens einer gasförmigen Substanz, die in Wert- und Sicherheitserzeugnissen enthalten, diesen zugesetzt und/oder aus diesen freigesetzt wird
DE19654607.9 1996-1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4275A true CN1244275A (zh) 2000-02-09
CN1133136C CN1133136C (zh) 2003-12-31

Family

ID=7816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8130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3136C (zh) 1996-12-20 1997-12-17 具有至少一个防伪标志的价值-和防伪产品,以及检测防伪标志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EP (1) EP0954832B1 (zh)
JP (1) JP2002504030A (zh)
CN (1) CN1133136C (zh)
AT (1) ATE213080T1 (zh)
CZ (1) CZ294688B6 (zh)
DE (2) DE19654607C2 (zh)
HK (1) HK1025650A1 (zh)
HU (1) HUP0000644A3 (zh)
IL (1) IL130520A (zh)
PL (1) PL186557B1 (zh)
WO (1) WO1998028717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1088A (zh) * 2012-11-16 2015-07-15 联邦印刷有限公司 用于有价文件和/或安全文件的安全元件
CN105398252A (zh) * 2015-07-28 2016-03-16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含有智能荧光材料的防伪元件
CN108727898A (zh) * 2018-07-12 2018-11-02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高原玫瑰香韵作为商品辨识特征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8944105A (zh) * 2018-07-12 2018-12-07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大理青梅香韵作为商品辨识特征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9118245A (zh) * 2018-07-12 2019-01-01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褚橙香韵作为商品辨识特征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9146509A (zh) * 2018-07-12 2019-01-04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丁香花香韵作为商品辨识特征的方法及其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914702A1 (de) * 1999-03-31 2000-10-05 Norbert Hampp Verfahren und Zubereitung zur photochromen Markierung und/oder Sicherung der Authentizität von Gegenständen
DE19961841A1 (de) * 1999-12-21 2001-06-28 Joergen Brosow Fälschungssicheres Informationsträgermaterial, daraus hergestellter Informationsträger und Vorrichtung zu dessen Prüfung
DE10047051A1 (de) * 2000-09-22 2002-04-11 Bundesdruckerei Gmbh Verfahren zur Validierung von biochemisch codierten Wert- und Sicherheitsdokumenten
DE10204870B4 (de) * 2002-02-06 2018-11-15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Verfahren zur Fälschungssicherung eines Wertträgers, Wertträger und Verfahren zur Überprüfung seiner Echtheit
DE10222075A1 (de) * 2002-05-17 2003-12-11 Henkel Kgaa Identifizierungsverfahren zum Produktschutz
US9233049B2 (en) * 2002-10-31 2016-01-12 Purdue Pharma L.P. Pharmaceutical identification
US7108190B2 (en) * 2003-02-28 2006-09-19 Appleton Papers Inc. Token array and method employing authentication tokens bearing scent formulation information
DE102004049678A1 (de) * 2004-10-12 2006-04-13 Josef Gerber Wertpapier
JP2006281694A (ja) * 2005-04-04 2006-10-19 Pixen Inc カード認証システム
JP5460658B2 (ja) * 2011-08-05 2014-04-02 エムイーアイ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サポート・ベクタ・マシン及び変数選択を使用する方法
CN104700282A (zh) * 2015-03-20 2015-06-10 方亚南 一种产品防伪的方法及系统
CA3039474A1 (en) * 2016-12-12 2018-06-21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Product recognition in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65708A (en) * 1942-01-05 1944-11-23 Heinz Erwin Kallmann Bank notes, bonds and other instruments of value
US5063163A (en) * 1990-03-20 1991-11-05 Ach Group, Inc. Method of detecting counterfeit paper currency
US5409839A (en) * 1993-11-01 1995-04-25 International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rp. Method of tagging and detecting drugs, crops, chemical compounds and currency with perfluorocarbon tracers (PFT'S)
DE4344552A1 (de) * 1993-12-24 1995-06-29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usstattung von Wertpapieren mit Echtheitsmerkmalen
US5533759A (en) * 1994-09-13 1996-07-09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of currency or document validation by use of a temperature sensitive magnetic pattern
DE9419231U1 (de) * 1994-12-02 1995-07-06 Oberholzner Zorica Duftende Telefonkarte
DE19511780A1 (de) * 1995-03-30 1996-10-02 Giesecke & Devrient Gmbh Datenträger mit verkapselten Duftstoffen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81088A (zh) * 2012-11-16 2015-07-15 联邦印刷有限公司 用于有价文件和/或安全文件的安全元件
CN104781088B (zh) * 2012-11-16 2018-04-17 联邦印刷有限公司 用于有价文件和/或安全文件的安全元件
CN105398252A (zh) * 2015-07-28 2016-03-16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种含有智能荧光材料的防伪元件
CN108727898A (zh) * 2018-07-12 2018-11-02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高原玫瑰香韵作为商品辨识特征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8944105A (zh) * 2018-07-12 2018-12-07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大理青梅香韵作为商品辨识特征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9118245A (zh) * 2018-07-12 2019-01-01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褚橙香韵作为商品辨识特征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09146509A (zh) * 2018-07-12 2019-01-04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以丁香花香韵作为商品辨识特征的方法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9654607A1 (de) 1998-06-25
HUP0000644A3 (en) 2002-09-30
IL130520A0 (en) 2000-06-01
PL186557B1 (pl) 2004-01-30
PL334191A1 (en) 2000-02-14
EP0954832A1 (de) 1999-11-10
EP0954832B1 (de) 2002-02-06
WO1998028717A1 (de) 1998-07-02
JP2002504030A (ja) 2002-02-05
DE19654607C2 (de) 1999-11-18
IL130520A (en) 2001-12-23
ATE213080T1 (de) 2002-02-15
CZ224799A3 (cs) 1999-10-13
DE59706347D1 (de) 2002-03-21
CN1133136C (zh) 2003-12-31
HUP0000644A2 (hu) 2000-06-28
HK1025650A1 (en) 2000-11-17
CZ294688B6 (cs) 2005-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136C (zh) 具有至少一个防伪标志的价值-和防伪产品,以及检测防伪标志的方法
Ivleva Chemical analysis of micro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 challenges, advanced methods, and perspectives
US7108190B2 (en) Token array and method employing authentication tokens bearing scent formulation information
US9919512B2 (en) DNA marking of previously undistinguished items for traceability
WO1998028717A9 (de) Wert- und sicherheitserzeugnis mit mindestens einem sicherheitsmerkmal,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nd verfahren zur detektion der sicherheitsmerkmale
US9600951B2 (en) Security element for marking or identifying objects and living beings
Maric et al. DART-MS: a new analytical technique for forensic paint analysis
RU2200782C2 (ru) Характерные вещества и элементы защиты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документов, ценных бумаг, банкнот, упаковок и изделий
Reyes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in river water by conventional methods and direct sample analysis-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
EP2370805B1 (en) Programmed surface enhanced spectroscopy particles
CN101331201A (zh) 具有改进的防伪造安全性的标签
US20150355151A1 (en) Security marker systems and methods with tracking scent
Han et al. Polyelectrolyte Complexes Formed from Conjugated Polymers: Array‐Based Sensing of Organic Acids
AU2003204570A1 (en) Labeling of objects to be identified consisting of at least one DNA fragment
US20020114931A1 (en) Polymer circuit
CN1133545C (zh) 利用物体本身的显微状态进行防伪的方法
CN1359095A (zh) 含有自我认证信息的防伪产品及其应用方法
Jahangir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Efficient Analytical Method for the Extraction and Analysis of Biocide Contents from the Textile Test Specimens on LC‐DAD
WO2024013693A1 (en) Anti-counterfeiting label for the authentication of goods
Campo et al. Thermal Desorption and Pyrolysis Combin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in Food and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Luo et al. DatatraceDNA®: a novel authentic technology for forensic detections and identifications
Spilsbury Counterfeit!: Stopping fakes and forgeries
TR2021011539A2 (tr) Yukari dönüşümlü nanoparçaciklar i̇le hammaddeleri̇ i̇şaretleme, tanimlama, ki̇mli̇klendi̇rme, tespi̇t, taki̇p, tasni̇f, sayim ve fi̇re taki̇bi̇
Whitehead et al. Collection of Fiber Evidence Using A Roller Device and Adhesive Lifts
CA2319500A1 (en) Chemically and relief encoded security pap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231

Termination date: 201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