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41815C - 电梯设备的安全制动装置和具有安全制动装置的电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梯设备的安全制动装置和具有安全制动装置的电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41815C
CN1241815C CN 02156970 CN02156970A CN1241815C CN 1241815 C CN1241815 C CN 1241815C CN 02156970 CN02156970 CN 02156970 CN 02156970 A CN02156970 A CN 02156970A CN 1241815 C CN1241815 C CN 124181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power
safety catch
brake
pressur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5697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28287A (zh
Inventor
彼得·希茨
约瑟夫·穆弗
罗格·马丁内利
菲利普·昂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io A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428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8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181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181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电梯设备的安全制动装置,具有一个制动器(7),所述制动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的分别用制动力加载的制动件(19)。为产生制动力,设有一个可移动的活塞(22a)和一个利用至少一个作用于活塞(22a)的力(F1、F2)启动和/或脱开制动器(7)的装置,其中利用在制动件(19)与活塞(22a、55a)之间的压力油容积(20、17、11a、11b)内的一种压力油作用于活塞(22a)的力(F1、F2)被传递给制动件(19)。装置包括用于产生一个作用于活塞(22a)的用于启动制动器(7)的第一力(F1)的器件和用于产生作用于活塞(22a)的用于抵消第一力(F1)的第二力(F2)的器件。

Description

电梯设备的安全制动装置和具有安全制动装置的电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梯设备的安全制动装置和具有安全制动装置的电梯设备,其中制动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的分别用制动力加载的制动件和可移动的活塞。
背景技术
在EP 0 648 703中披露了一种电梯设备的安全制动装置,其中制动装置作用于电梯轿厢的导轨。由一调节装置对由制动装置作用于导轨的制动力进行调整,使延迟值保持在乘客可以承受的程度内。主要是利用压力泵和压力储存器对制动装置进行液压控制,其中由一作用于调节阀的调节装置对制动力进行调节。
在EP 0 465 831 B1中披露了一种电梯的安全盘制动装置,其中制动力利用弹簧和制动杆被加在制动盘上。通过一克服弹簧力的电磁的反作用力制动装置被脱开。通过这样一种装置当断电时随时可以保证制动装置的夹固并且电梯不再移动。在制动力需求增大时电磁铁以及控制噪音问题的开关件将构成重大的成本因素。
在US 6193026 B1中披露了一种电梯设备的制动装置,其中备有一个预应力弹簧,以便将制动件顶压在电梯设备的导轨上。为了对作用于制动件的制动力进行控制备有一个装置,利用该装置一个抵消弹簧力的反作用力作用于制动件上。该反作用力是液压产生的,其中利用电磁铁会产生一个作用于活塞的力并且该力利用在活塞和制动件之间的压力油-容积内的压力油传递给制动件,其中在制动件上形成压力油容积,使被传递的力克服弹簧的力。活塞的大小应使作用于制动件上的反作用力大于作用于活塞的力。因此压力油起着对作用于活塞的力的力放大器的作用。这种制动装置的结构,尤其是考虑到制动件和封包制动件机壳的成形,是非常昂贵的,这是因为弹簧直接耦合在制动件上并且另一方面克服弹簧力的反作用力必须液压传递给制动件。另外如果必须为大的制动力设计制动装置时或如果制动装置在不同的工作状态下必须产生不同大小的制动力时,这种制动装置在工作时的效率并不是最佳的。当设计的制动装置既适用于作为电梯轿厢的防坠制动装置工作又适用于作为电梯轿厢的停靠制动装置工作时,就是后者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的电梯设备的安全制动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梯设备的安全制动装置,具有: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的分别用制动力加载的制动件;液压装置,用于采用可移动的第一活塞,利用至少一个作用于第一活塞的力启动和/或脱开制动器,所述力利用在制动件与活塞之间的压力油容积内的压力油被传递给制动件,从而产生制动力,其特征在于,液压装置包括:用于产生一个作用于第一活塞的启动制动器的第一力的第一器件和用于产生一个作用于第一活塞的抵消第一力和第二力的第二器件。
电梯设备,具有上述的安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动器的设置应使制动件在启动制动器时与电梯轿厢的导轨接触或与电梯驱动装置的制动盘接触。
这种安全制动装置具有一个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的制动件,所述制动件分别用制动力加载-与一基准面接触,以便实现制动效果。所述的“启动制动装置”在下面系指一种措施,所述措施产生最终的制动力或促使增大制动力。所述的“脱开制动装置”在下面系指一种措施,所述措施将促使制动力的减少。
通过如下方式产生作用于制动件的制动力,一个作用于活塞的力利用在制动件与活塞之间的压力油容积内的一种压力油,例如以液压方式被传递给制动件。所述“作用于活塞的力”下面系指由多个以各种手段相互不受影响的产生的并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活塞的分力的合力。
根据本发明为产生一个作用于活塞的力备有一个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种用于产生作用于活塞的第一力以便启动制动器的机构和用于产生作用于活塞的第二力用于抵消第一力的机构。因此作用于活塞的力是所有分力的合力,所述分力与第一和第二力相关。为了使第一力起着启动制动器的作用,第一力必须以活塞的移动方向为基准定向,使活塞起着对压力油进行压缩的作用。第二力必须克服第一力并用于脱开制动装置。为此第二力必须以活塞的移动方向为基准方向,减少对压力油的压缩或减少压力油的压力。因此是否制动装置被启动或作用于制动件的制动力的大小取决于第二力以多大程度对第一力进行抵消。
由于两个相互反向的力分别用于启动制动装置和/或用于脱开制动装置,并不直接作用于制动件,而是通过压力油传递给制动件,所以就制动件的结构和与制动件邻接的部件成型而言较为简单。
在本发明的安全制动装置中实现了“启动制动装置”与“脱开制动装置”的功能分离。此点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第一和第二力相互不受影响地由不同的机构产生的。这种功能的分离提供了对安全制动装置最佳化的插入点,因为可以相互不受影响地对产生第一力的机构和用于产生第二力的机构最佳化。
根据安全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活塞的尺寸的大小应使压力油起着力放大器的作用,这意味着,作用于制动件的制动力大于作用于活塞的力。这种安全制动装置的优点是既可以对起着启动制动装置作用的第一力又可以对起着脱开制动装置作用的第二力进行放大,因为两个力作用于同一个活塞并且两个力的合力决定制动力的大小。压力油对力的放大越大,则可以选择越小的第一力,以便实现预定的最大的制动力,并且可以选择越小的第二力,以便脱开制动装置。可以利用这种关系实现安全制动装置的效率的最佳化。
本发明的优点还在于提出用于产生作用于活塞的力的机构,利用该机构以相应小的能耗产生充分大的力。例如可以采用建立在弹簧或永磁铁基础上的力存储器。这种系统在工作时通常仅需要很少的能量,由于能够对能量进行储存并且为实现储存的能量向机械功转换的控制,需要的能量很少。利用一预应力的弹簧例如即使在停电时也可以将力作用于活塞上。其中可以以简单的手段和很小的能耗对弹簧的应力状态进行控制,例如利用电磁机构,所述电磁机构在电流通过时将弹簧绷紧并在断开电流时自动实现对弹簧应力的消除。该原理也适用于其它力存储器,例如适用于永磁铁,所述永磁铁以一定的间隔相互移动设置,使它们可以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
当活塞的尺寸大小足以使压力油起着力放大器的作用时,则可以将与活塞配合的力存储器设计得较小并且移动物体,例如活塞同样可以设计得很小。在此条件下也可以将用于脱开制动装置采用的机构例如电磁铁和/或力存储器和/或杠杆系统设计得较小。另外例如也可以采用汽车工业大批量生产的并因而价格低廉的部件。其中由于汽车工业对安全和可靠性提出与电梯工业相同高的要求,所以可以保证安全和可靠性。
根据该方案可以将在电梯轿厢设备的停靠制动功能与防坠制动功能在一唯一的安全制动装置中结成一体。防坠制动或停靠制动根据其功能针对不同的负载进行设计。电梯轿厢的防坠制动必须能够对很大的质量进行制动或作为相应的停靠制动进行停靠。采用本发明的安全制动装置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不同大小的制动力。
基于一个具有移动活塞的主制动缸例如可以将用于产生作用于活塞的启动制动器的力的机构设计成根据情况进行控制产生不同大小的制动力。
根据安全制动装置的进一步设计设置有一个用于产生第三力的机构,所述第三力附加于第一力作用于活塞上。通过如下方式可以实现对制动力变化的控制,即所述用于产生第三力的机构选择性地将预定的力或不将力传递给活塞上。此点是通过可控的建立或消除所述用于产生第三力的机构与活塞之间的机械连接实现的。
在该方案中例如可以利用多个其作用相互结合在一起的预应力弹簧实现不同大小的制动力,其中根据需要将一个或多个预应力弹簧单独地或相互结合地以并列或串接设置地与活塞连接。采用本方案的优点是,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和低的能耗实现对哪些弹簧与活塞连接的控制。例如可利用可移动的机构机构,例如杠杆件和可对杠杆件瞬时矫正的装置,实现对弹簧消除应力的启动或栓锁并因而实现对弹簧的控制。为提高效率可以将杠杆件设计成力放大型。对杠杆件的矫正可以采用电磁方式,例如采用弹簧和电磁铁进行控制,从而在断电时自动释放对制动器的启动。
作为一体的停靠-和防坠制动装置的本发明制动装置的另一设计方案建立在对附加的(第二)可移动的活塞的采用。其中对两个活塞可以交替地并且相互不受影响地分别用一个力或多个力加载。为此可以分别对其中的一个活塞对压力油的作用进行抑制控制。此点是利用一个阀门实现的,所述阀门在闭合状态时将活塞与部分压力油分隔,所述部分压力油作用于产生制动力的制动件,因而只由另一活塞制动力施加影响。另一方案在于,具有一可控的栓锁机构,利用所述机构在控制时间段内将活塞的移动栓锁在一预定的位置,其中利用控制信号可消除对移动的栓锁。例如机电控制的杠杆或固定销等可移动的机械机构可以起着栓锁机构的作用。
通过对活塞尺寸的相应的设计和对作用于活塞的力的相应时间的控制可以采用此方式用同一制动装置产生不同大小的制动力。采用这种配置时就效率而言最好两个活塞的尺寸大小应使压力油以力放大的方式作用在制动件上。
在实施例中给出本发明的其它有益的设计。
附图说明
下面将对照附图对发明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在不同的图中的相同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用箭头表示介质的流向。图中示出:
图1为运行的电梯的电梯竖井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竖井的俯视图;
图3示出电梯的驱动单元;
图4为制动器的截面图;
图5为制动器的另一实施例的截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安全制动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7为作为一体的停靠和防坠制动装置工作的本发明的安全制动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和
图8示出本发明的另一一体的停靠-和防坠制动装置。
图中仅示出对直接了解本发明重要的部件。图中例如未示出用于移动电梯轿厢的缆索、电气导线等。在并未因简便起见省略通信连接的图示时,对控制装置与受控装置控制或调整的装置的通信连接用从控制装置引出的箭头标示。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和2中示出一具有沿导轨2运行的电梯轿厢3的电梯竖井1。电梯轿厢在一支承框架4内,所述支承框架由一上梁5、侧板6和一图中未示出的下梁构成。制动器7设置在支承框架4上,所述制动器利用一下凹9环围导轨2的自由翼缘8。为了实现制动器的作用和为了改善制动性能可对自由翼缘8进行相应涂层处理。如图所示可以将制动器7固定在上梁5上,但也可以固定在下梁或固定在上梁和下梁上。通过一压力油装置10和压力油管路11a和11b对制动器馈送压力油。其中应用一第一压力油管路11a和一第二压力油管路11b并且利用两个压力油管路分别对两个制动器进行控制。压力装置的设计应使在两条压力油管路中的一条11a或11b失效时利用剩余的一条压力油管路仍可以可靠地电梯轿厢3进行制动。利用最好是一个电子控制装置的一个控制装置12可以对通过压力油装置10和压力油管路11a、11b馈送的压力油量度进行调整。压力油装置10的设计应使在控制装置12失效或其它故障时电梯轿厢被制动。
在图3中示出制动器7配置的另一方案。与上述例子不同的是,制动器7直接作用于电梯驱动装置13,所述电梯电机通过一个轴14和在此不再赘述的部件,例如缆索对电梯进行驱动。制动器7通过下凹9与制动盘15咬合,所述制动盘通过轴14与电梯驱动装置13连接并且在制动器启动时对电梯电机进行制动并且必要时使后者止动。
图4为制动器7的示意截面图。在制动器7上设置有一个具有缸室17和活塞18的制动缸16a。在活塞18外侧的面向制动盘15或自由翼缘8的一侧设置有一个作为制动盘或闸瓦形式的制动件。在图中未示出其它的诸如密封垫圈等已知的部件。图4所示的制动器7包括另一个制动缸16b,所述制动缸的结构与制动缸16a相同并且通过压力油管路11b对制动缸16b馈送压力油,通过压入缸室17内的压力油将活塞18和随之将制动件19以一定的制动力顶压在制动盘15或自由翼缘8并由于摩擦产生制动效果。
在图5中示出制动器7的另一实施例。在本例中仅有一个制动缸16a设置在制动器7上。制动件19在相对侧直接与制动器7的支承结构连接,构成一所谓的外闸瓦。其中制动器7用图中未示出的器件被可移动地悬挂。当这时压力油通过压力油管路11a被压入缸室17内时,活塞18被移动,直至制动件19接触制动盘15或自由翼缘8。由于制动件19加在制动盘15或自由翼缘的制动力的作用,制动器7向与活塞18的移动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直至制动件19同样接触到制动盘15或自由翼缘8。在脱开制动时制动器7由于其可移动的设置重新被释放。
在图6中示意示出本发明的具有一变型的压力油装置10的安全制动装置。一个主制动缸20与一储油容器21连接,所述储油容器对主制动缸20馈送压力油并对可能出现的压力油损耗进行补偿。通过一个活塞杆22主制动缸20对活塞22a进行控制,所述活塞在活塞杆22向主制动缸20移动时将压力油压入从主制动缸20引出的压力油管路11a和11b内。缸室17和主制动缸20的内室和压力油管路11a和11b构成压力油容积,用压力油充满所述压力油容积。在活塞杆22的相对侧设置有一个电磁吸合装置23,例如扬声器的吸合装置的工作方式已公知。在活塞杆22上固定有一个板件26,一个对活塞杆环围的弹簧27支承在所述板件上。在相对侧弹簧27支承在电磁吸合装置23的外侧上,所述吸合装置与主制动缸20相对固定设置。弹簧27在其纵向上与其无应力状态相反被压缩并将一个力F1加在板件26上并随之加在活塞22a上。活塞杆22被力F1压向主制动缸20并且压力油被压入由主制动缸20引出的压力油管路11a和11b内。然后在制动器7中活塞18向制动盘15或自由翼缘8移动并且被制动力加载的制动件19被压在制动盘15或自由翼缘8上,从而实现对电梯轿厢的制动。
为了实现高的效率,活塞22a作用于主制动缸20的压力油上的面积的大小应使作用于一个制动件19的制动力大于力F1。
电磁吸动装置23包括一个具有线圈25的电磁铁和一个衔铁24,所述衔铁固定在与主制动缸20相背的一端并可沿线圈25的中轴与活塞杆22一起移动。在这种设置中电流产生的磁通穿过线圈25,使一个与弹簧27的力相反的力F2作用在活塞杆22上,从而使活塞杆22向电磁吸合装置23移动。穿过线圈25的电流产生的磁通是根据控制装置12的信号实现的。通过对流经线圈25的电流的控制实现对制动装置7的脱开。
在控制装置12失效时或断电时,线圈25不产生作用于衔铁24的电磁力并且活塞杆22被弹簧力F1向主制动缸20方向顶压。因此实现对制动器7的启动。因而在故障情况下随时可以保证对电梯轿厢的可靠的制动。
也可以用另外一种力存储器替代弹簧27,所述力存储器在故障的条件下可以保证通过力存储器将制动力加在主制动缸上。
在电梯轿厢上可以设置一个图中未示出的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控制装置12配合。控制装置12利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对制动力进行调整,从而不致出现电梯轿厢的乘客感到不适的加速度。
图7和8举例示出根据本发明实现的一体的停靠-和防坠制动装置。
图7示出安全制动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安全制动装置作为一体的停靠-和防坠制动装置工作。图7所示的安全制动装置与图6所示的安全制动装置的区别仅在于几个附加的部件,所述附加的部件可实现一附加的功能:一个弹簧40,所述弹簧与弹簧27相同在活塞杆22的纵向上延伸并支承在电磁吸动装置23与一移动板件41之间;一个双臂杠杆45,所述双臂杠杆围绕旋转点46旋转设置;一个电磁铁49,利用此电磁铁可以将一电磁力作用于杠杆45的一端上;一个弹簧47,利用该弹簧如箭头所示另一个力作用于杠杆45的一端上。
这些附加的部件的共同作用如下。弹簧40在如图7所示的设置中纵向被压缩并将一个力F3向主制动缸20(如图7中箭头所示)作用在板件41上。在没有采取附加的措施对板件41进行阻止的情况下,在力F3的作用下板件41将向主制动缸20加速移动。
杠杆45利用由电磁铁49产生的电磁力克服弹簧47的力的作用被控制在限定的角范围内围绕旋转点46进行旋转并可稳定保持在至少两个极限角位置。在图7中示出杠杆45的其中的一个极限位置:在该位置电磁铁49被激活,即对其馈电,并且杠杆45接近于电磁铁47的一端被保持,杠杆45的另一端与板件41接触并且板件41克服弹簧40的力F3的作用保持在距板件26一定间隔的稳定的位置上。其中弹簧40和板件41以弹簧27和板件26为基准的定向应使制动器7利用弹簧27或电磁吸动装置23传送的力F1或F3被启动。
杠杆45取的另一极限稳定的角位置的特征是,电磁铁49无电流并且杠杆45取一个由弹簧47决定的平衡位置。在本情况时通过对弹簧47的预应力的相应选择决定该平衡位置,使杠杆45不接触板件41或使板件41不必克服弹簧40的力F3的作用保持在一稳定的位置。因此板件41被释放并向主制动缸20方向移动。弹簧27和40的长度的相互协调和板件26和41的成型应使弹簧40向主制动缸20的方向膨胀,直至板件41最终被板件26栓锁住。在该位置弹簧27和40的力F1和F3的合力作用于主制动缸20的活塞22a上。
控制装置12的设计应使电磁铁49和电磁吸动装置23相互不受影响地被控制,从而流过电磁铁49或线圈25的电流的电流强度被调整到预定的值上。据此通过对该电流强度的时间过程的相应控制可以实现对活塞22a用力F1或用力F1和F3的合力的加载,只要线圈25无电流并且力F2等于零。通过对流经线圈25的电流的电流强度的相应的选择可以完全或部分抵消掉由弹簧27或40产生的力。
在图7所示的安全制动装置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一体的停靠-和防坠制动装置,其中相应地确定弹簧27和40的规格。对弹簧27的弹性常数和预应力的选择应使通过力F1对活塞22a的作用向制动件19传递的是作为停靠制动工作所需的制动力。与弹簧27的规格适配对弹簧40的弹性常数和预应力的选择应使通过力F1和F3对活塞22a的作用向制动件19传递的是作为防坠制动工作所需的制动力。
建立在图7所示的安全制动装置基础上的一体的停靠-和防坠制动装置的设计应使在通常断电时激活作为防坠制动的工作,这是因为在此前提条件下力F2等于零并且另外杠杆45的定向迫使弹簧40在其纵向上膨胀。
为了使根据图7所示的安全制动装置在作为防坠制动工作后重新可以作为停靠制动工作,板件41必须克服弹簧40的力与板件26分离,从而仅使力F1和F2作用在活塞22a上并且弹簧40对活塞22a没有影响。为了实现此点,具有一在图7中未示出的装置,所述装置被控制装置12的信号激活,将板件41移至一稳定的位置,在该位置板件41在相应激活电磁铁49和对杠杆45相应定向后被保持在与板件26有一定距离处。由于在现实情况下电梯工作时出现必须激活防坠制动的情况相对较为稀少,所以也可以省去所述的装置。所以由维护人员将安全制动装置恢复停靠制动工作是可以接受的。
如图7所示弹簧40的设计规格应使其可以环围弹簧27,对后者没有触碰。弹簧40与弹簧27相同套在活塞杆22上。板件41如图7所示具有一个中心孔,活塞杆22和弹簧27穿过该孔并可移动。
另外弹簧27和40也可以并列设置,而不是一个弹簧对另一个弹簧进行环围。也可以用具有相同功能的变型取代用于将弹簧耦合在活塞杆22上的机构,即板件26和41。
图8示出作为一体的停靠-和防坠制动装置工作的安全制动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图8所示的安全制动装置与图6所示的安全制动装置的区别仅在于几个附加的部件,所述附加的部件实现一附加的功能。安全制动装置除了结合图6已经描述过的活塞22a外还包括另一活塞55a,所述活塞在主制动缸20内利用压力油交替作用并设置在纵向上可移动的活塞杆55上。在活塞杆55的与主制动缸20相背的一端通过一个弹簧60与一个(在图8中以一条垂直线示出的)固定面连接,其中弹簧的预应力应使弹簧60用力F3作用于活塞杆55上,所述力沿活塞杆55指向主制动缸20方向。
图8所示的安全制动装置具有两个弹簧27和60,因而具有用于产生力的两个机构,所述机构相互不受影响地用于提高压力油-容积内的压力并因此用于产生作用于制动件19的制动力。在主制动缸20内的活塞22a周围利用一个腔室50从压力油-容积内分出一分范围。腔室50具有一个开口50a,所述开口利用一电磁控制的阀门51开启或密封闭合。阀门51包括一个封闭闸板53和一个与封闭闸板53电磁交替作用的用于开启或闭合开口50a的电磁铁52,通过力F3对压力油的作用产生一个压力,所述压力大于通过力F1在腔室50或在主制动缸20内部的作用产生的压力。
为实现对活塞杆55的移动控制,具有一个电磁推进装置65,所述推进装置如图8中箭头所示与控制装置12连接。电磁推进装置65包括一个电磁铁66,所述电磁铁电磁作用于活塞杆55,将力F4加在活塞杆55上,力F4与力F3作用方向相反。必要时对电磁铁66馈电,以便完全或部分抵消力F3的作用。
活塞杆55在必要时甚至在不采用推进装置65的情况下并克服力F3的作用被保持在预定位置。为实现此点,具有一个双臂的栓锁杆70,所述栓锁杆围绕旋转点71旋转设置。栓锁杆70的一端与一弹簧82耦合,所述弹簧与栓锁杆70相背的一端(用图中未示出的机构)被位置固定保持。栓锁杆70克服弹簧82的力利用一个电磁铁81在两个稳定的极限位置之间的角范围内围绕旋转点71旋摆。
在图8中示出其中一个极限位置,并且当对电磁铁81用最小电流馈电时,将取此极限位置。在此条件下栓锁杆70被偏转,使其一端被嵌入活塞杆55上的槽内,其中栓锁杆70的设置应使活塞杆55即使受到力F3的作用仍被固定在一稳定的位置。力F3因此被栓锁杆70或其轴承吸收。
当电磁铁81无电流和栓锁杆70在弹簧82的影响下迫使位于一稳定位置时,栓锁杆70将取另一极限位置。该位置的选择应使活塞杆55不被栓锁杆70栓锁。在此条件下力F3和F4通过活塞作用在主制动缸20内的压力油上。
图8所示的安全制动装置作为停靠制动和防坠制动的工作方式如下:
图8示出处于作为停靠制动工作状态的安全制动装置:开口50a被开启;对电磁铁81馈电并且活塞杆55因此被栓锁在一稳定的位置。在此状态下活塞55a不移动并且对压力油的压力没有影响。由于力F3和F4对作用于制动件19的制动力的大小没有影响,所以可以无电流地接通电磁铁66。在此情况下在控制装置12控制下利用活塞22a根据力F1和F2对压力油容积内的压力进行控制。此后在该状态的安全制动装置的工作方式与图6所示的安全制动装置相同。
为实现图8所示的安全制动装置作为防坠制动的工作,中断流过电磁铁52和81的电流。栓锁杆70在弹簧82的作用下被旋摆,从而使活塞杆55不再被栓锁,而是在力F3和F4的作用下可自由移动。活塞55a的大小与力F3相互协调,从而利用活塞55a在压力油内产生的压力大于利用活塞22a在力F1的作用下在压力油内产生的压力。在此条件下,只要电磁铁66是无电流的,阀门将开口50a闭合并且重新由力F3的大小决定作用于制动件19的制动力,或只要电流流过电磁铁66,则是力F3和F4的合力。
为了使图8所示的安全制动装置在作为防坠制动装置工作后重新作为停靠制动工作,对力F4进行控制,使活塞杆55移动至一个位置,在此位置利用栓锁杆70对活塞杆进行固定。
对如图8所示的安全制动装置甚至可以在没有栓锁杆的情况下作为一体的停靠-和防防坠制动装置工作。当然必须相应地调整力F4的量度,以便在工作时作为停靠制动可以部分抵消力F3。由于尽管在电梯工作时很少出现需要启动队坠制动的情况,但必须始终对电磁铁馈电,所以这种工作方式的效率不高。由于栓锁杆70的两个臂的大小设计可以使利用电磁铁81作用在栓锁杆的一个臂上的力放大任意倍数,所以与上述相反采用栓锁杆70是非常有效的。
也可以省去推进装置65。而且安全制动装置仍然可以作为防坠制动工作,其中由维护人员的干预可以将安全制动装置恢复停靠制动的工作。
图8所示的安全制动装置的设计应使在通常断电时自动转换成防坠制动工作。在此情况时活塞杆55不再被栓锁杆70栓锁并且电磁铁66无电流,即F4等于零。
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所示出的和所描述的实施例。根据进一步的变型例如压力油管路分别仅控制一个制动器。另外弹簧不必非得加有压力预应力,也可以加有拉力预应力。在后者的情况下其在安全制动装置的固定或移动部分的支撑不同于所述的实施例而被相应变动。
在图6中压力油管路11a和11b的部分用虚线示出,此点仅说明这两条管路可以沿任意的长度段延伸。为了实现图6所示的装置结构更为紧凑的进一步设计,也可以省去主制动缸20与制动器7之间的空间分隔。可以在主制动缸20与制动缸16a和16b之间没有特殊的压力油管路的情况下实现这种设计。在活塞18与活塞22a或55a之间的压力油容积的设计不再使压力油容积被分成多个单独的仅通过通孔相互连接的腔室时,则可以将主制动缸20和制动器7连接成一个特别紧凑的单元。采用此方式可以实现安全制动装置的紧凑的设计,使包括压力油装置10的安全制动装置的所有部件都设置在电梯轿厢3上,必要时甚至可以直接设置在制动件19附近。
控制装置12可以安装在电梯设备的控制装置内并固定设置在电梯设备相应的位置。但也可以利用一设置在电梯轿厢上的单独的装置实现控制装置12的功能。例如可以将控制装置设计成一个固定在轿厢上的电路。所述电路通过通信连接供电梯控制使用,例如发送和/或接收控制信号和/或发送/和/或接收有关电梯设备的和/或有关安全制动装置的状态信息。
当然也可以用其它的产生力的部件替代在安全制动装置的所述实施例中具有的弹簧和电磁铁。最好这些部件是可控的,以便在预定的时间点实现对安全制动装置的启动或脱开并且必要时将有待产生的力与要求适配。

Claims (18)

1.电梯设备的安全制动装置,具有:制动器(7),所述制动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可移动的分别用制动力加载的制动件(19);液压装置(10),用于采用可移动的第一活塞(22a),利用至少一个作用于第一活塞(22a)的力启动和/或脱开制动器(7),所述力利用在制动件(19)与活塞(22a、55a)之间的压力油容积(20、17、11a、11b)内的压力油被传递给制动件(19),从而产生制动力,其特征在于,液压装置(10)包括:用于产生一个作用于第一活塞(22a)的启动制动器(7)的第一力(F1)的第一器件(27)和用于产生一个作用于第一活塞(22a)的抵消第一力(F1)的第二力(F2)的第二器件(23)。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活塞(22a)与主制动缸(20)内的压力油连接和主制动缸通过至少一条压力油管路(11a、11b)与制动装置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产生第一力(F1)的第一器件具有第一弹簧(27)或其它型式的蓄能器,和/或用于产生第二力(F2)的第二器件具有电磁铁(25)。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活塞(22a)的设计应使作用于其中一个制动件(19)上的制动力大于作用于第一活塞(22a)的力。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力(F2、F4)的量度是可变的并且备有用于控制第二力的器件(12)。
6.按照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产生第一力(F1)的器件的设计应使第一力的量度可控变化。
7.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安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装置(10)包括产生第三力(F3)的第三器件(40),所述第三力与第一力(F1)叠加地作用在第一活塞(22a)上。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建立或消除产生第三力(F3)的器件(40)与活塞(22a)之间的机械连接的可控器件(41、45、49),以便对作用于第一活塞(22a)的第三力(F3)进行控制。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一可移动的第二活塞(55a)和用于产生作用于第二活塞(55a)的第三力(F3)的第四器件(60),其中第二活塞(55a)与压力油-容积(20、17、11a、11b)连接并且第三力(F3)通过压力油传递给制动件(19),以便对制动器(7)进行启动。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产生作用于第二活塞(55a)的第四力(F4)的第五器件(65),所述第四力(F4)的作用方向与第三力(F3)的作用方向相反。
11.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一在控制信号(12)控制的时间内对第二活塞(55a)进行栓锁的栓锁器件(69、70)。
12.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活塞(22a)利用一阀门(51)与作用于制动件(19)的压力油分离,其中利用第二活塞(55a)影响压力油的压力。
13.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第一活塞(22a)或第二活塞(55a)交替的作用对制动装置(7)进行启动,其中两个活塞的设计应使制动力分别取不同的数值。
14.按照权利要求8、10-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产生第三力(F3)的器件具有一个预应力第二弹簧(30、60)或一其它型式的蓄能器。
15.按照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安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弹簧(40)可保持在受应力的状态下,不作用于活塞(22a、55a)或使之移动,并且第二弹簧(40)受控消除应力,从而使第一活塞(22a)移动并产生制动力。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安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弹簧(40、60)被可移动的机械器件(45)保持在受应力状态下。
17.电梯设备,具有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制动器(7)的设置应使制动件(19)在启动制动器(7)时与电梯轿厢(3)的导轨(2)接触或与电梯驱动装置(13)的制动盘(15)接触。
18.按照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梯设备,其特征在于,安全制动装置是一体的停靠-和防坠制动装置。
CN 02156970 2001-12-24 2002-12-24 电梯设备的安全制动装置和具有安全制动装置的电梯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124181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1811270 2001-12-24
EP01811270.6 2001-1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8287A CN1428287A (zh) 2003-07-09
CN1241815C true CN1241815C (zh) 2006-02-15

Family

ID=81843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56970 Expired - Lifetime CN1241815C (zh) 2001-12-24 2002-12-24 电梯设备的安全制动装置和具有安全制动装置的电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41815C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8385A (zh) * 2011-11-29 2014-07-30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具有复位机构的安全制动器
CN105164040A (zh) * 2013-04-30 2015-12-16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液压制动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78334A1 (en) * 2013-11-29 2015-06-04 Byd Company Limited Parking brake system for forklift and forklift having the same
DE102014206461A1 (de) 2014-04-03 2015-10-08 Thyssen Krupp Elevator Ag Aufzug mit einer Bremsvorrichtung
DE102014104865A1 (de) * 2014-04-04 2015-10-08 Thyssenkrupp Ag Aufzug mit einer Bremsvorrichtung
EP3145848B1 (en) * 2014-05-20 2021-11-03 Wittur Holding GmbH Safety device for operating an elevator
CN104261228B (zh) * 2014-09-19 2016-06-08 宁波浩渤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绳索安全紧固方法
US20170349405A1 (en) * 2014-12-19 2017-12-07 Inventio Ag Elevator brake monitoring
CN108861756A (zh) * 2017-05-12 2018-11-23 江苏远华轻化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储布架
CN109775505B (zh) * 2017-11-15 2020-11-06 西子西奥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防坠落电梯
CN108622762A (zh) * 2018-07-06 2018-10-09 苏州福特美福电梯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紧急制动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58385A (zh) * 2011-11-29 2014-07-30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具有复位机构的安全制动器
CN103958385B (zh) * 2011-11-29 2016-11-16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具有复位机构的安全制动器
CN105164040A (zh) * 2013-04-30 2015-12-16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液压制动系统
CN105164040B (zh) * 2013-04-30 2017-12-12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液压制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8287A (zh) 2003-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1815C (zh) 电梯设备的安全制动装置和具有安全制动装置的电梯设备
JP5350263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動装置
CN1164474C (zh) 电梯驱动机构的圆盘式制动器
KR101406771B1 (ko) 리프트 카를 브레이킹하기 위한 브레이킹 장치
CN105829229B (zh) 用于电梯装置的钳式制动器
CN1376131A (zh) 牵引绳轮电梯的制动方法、牵引绳轮电梯和紧急动力供应装置的使用
CN102229416A (zh) 一种起重机闭式回转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JP4520319B2 (ja) レール把持機構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CN201553520U (zh) 利用提升力作为制动器驱动力的无绳提升机
CA2485897A1 (en) Brake for a lift
CN102040141B (zh) 利用提升力作为制动器驱动力的无绳提升机
US20170326738A1 (en) Support arm system with at least one lockable articulated connection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uch a support arm system
CN103663036B (zh) 一种双保险联动式电梯
KR101047236B1 (ko) 브레이크 장치
CN112389312A (zh) 一种管道运输用防撞击安全保护装置
CN102097886A (zh) 具有被动集成制动器的电动马达
CN211202695U (zh) 电子机械制动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KR101957086B1 (ko)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의 카를 위한 브레이크 장치
CN2757421Y (zh) 磁力驱动器
CN201168877Y (zh) 机床滚珠丝杠制动装置
CN107434198A (zh) 一种电梯钢丝绳夹绳器
CN110143506A (zh) 一种电磁辅助的电梯坠落缓冲装置
CN111336194A (zh) 一种可控电磁常闭式盘式制动器
CN112644539A (zh) 轨道车辆用磁浮弹簧
CN107040162B (zh) 一种压电电机和电机激励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2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