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64040A - 液压制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液压制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64040A
CN105164040A CN201480024249.4A CN201480024249A CN105164040A CN 105164040 A CN105164040 A CN 105164040A CN 201480024249 A CN201480024249 A CN 201480024249A CN 105164040 A CN105164040 A CN 105164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pressure
plunger shaft
brake
handl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242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64040B (zh
Inventor
雷托·楚佩尔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io AG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io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io AG filed Critical Inventio AG
Publication of CN105164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40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640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640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 B66B5/18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retarding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Systems And Boosters (AREA)
  • Regulating Braking Force (AREA)
  • Valves And Accessory Devices For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动系统(2)被用于人员运送设备(1),人员运送设备设计为升降梯、滚梯或者移动步道。在此,设置有制动装置(5),制动装置具有操作装置(7)。另外,设置有泵(16),泵将制动流体给送至操作装置(7)的活塞腔(11)中,并且设置有驱动泵(16)的马达(15)。此外,设置有控制装置(14),控制装置借助变频器(19)以如下方式操控马达(15),使得泵(16)以由控制装置(14)预设的给送体积流(QP)作为制动流体进行给送。此外,实现了回流体积流(QL),其中,操作装置(7)的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得到对应于平衡地调整,在平衡中,给送体积流(QP)等于回流体积流(QL)。控制装置(14)借助泵(16)的给送体积流(QP)对操作装置(7)的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加以调整。另外,给出了构造为升降梯、滚梯或移动步道的、具有这种制动系统的人员运送设备(1)以及用于在这种人员运送设备(1)中进行制动力控制的方法。

Description

液压制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构造为升降梯、滚梯或者移动步道的人员运送设备的制动系统;一种相应的人员运送设备;以及一种用于在这种人员运送设备中控制制动力的方法。本发明特别是涉及升降梯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由EP0648703A1已知一种用于升降梯轿厢的制动安全装置。在此情况下,设置有接合在导轨上的制动装置,其中,由制动装置施加到导轨上的制动力由调节装置来调节。制动装置环围导轨的设有运行轨的自由臂,其中,为每个运行轨分别设置有由制动板保持装置承载的制动板。另外,制动板中的至少一个能够借助制动缸来操作,其中,制动缸能够被加载借助压力介质装置在压力介质中产生的而且借助调节装置来调节的压力。属于安全装置的压力介质装置具有由马达驱动的压力泵,压力泵将压力介质从储箱中经由止回阀给送至蓄压器,直至达到在第二压力开关处调整出的最大蓄积压力。当蓄积压力降低到低于在第一压力开关处能够调整出的最小压力时,则蓄压器被再次加充至最大蓄积压力。该蓄积压力大于针对制动情形所需的制动压力。在制动情形下,两位三通阀和压力调节阀对制动缸施加经由压力介质管路引导的压力介质。在制动情形之后,两位三通阀和压力调节阀又回到其初始状态,从而制动缸中的压力介质能够经过可调整的节流阀被减压送至储箱。在此,可行的是:升降梯轿厢的减速度保持恒定并且在整个制动过程期间遵循一个预先确定的数值。为此,调节装置将预先确定的数值(例如一倍的重力加速度)与借助减速度传感器在升降梯轿厢上测得的数值相比较并且通过借助压力调节阀或多或少地对制动缸进行加载来平衡两个数值之间的差异。一旦升降梯轿厢停住,则调节装置以如下方式改变压力调节阀的调整方案:使得制动缸的制动力达到其最大值。升降梯轿厢由此被锁定在升降梯竖井中。
在另一由EP0648703A1已知的可行的构造方案中,压力弹簧在无压力状态下将制动板压向导轨的运行面。由此,升降梯轿厢以最大制动力固定置于导轨上。为了建立和获得压力介质装置的运行就绪状态,与升降梯控制装置保持连接的调节装置根据第一压力开关和第二压力开关的信号接通和断开马达。当蓄压器中的蓄积压力降低至低于在第一压力开关处能调整的最小压力时,则调节装置根据压力开关信号接通马达。马达保持接通,直至达到在第二压力开关处能调整出的最大压力为止。当调节装置接通两位两通阀时,则压力介质流入缸腔室中,由此,压力弹簧被压缩。当达到最大制动压力时,调节装置关闭两位两通阀。在压力介质装置的这种运行状态下,制动板从导轨的运行面上抬离。通过提高和降低制动缸的制动力,能够使升降梯轿厢的减速度保持恒定,其中,制动力在整个制动过程期间遵循预先确定的数值。
由EP0648703A1已知的、用于升降梯轿厢的制动安全装置具有如下缺陷:对制动装置的操作以及对制动力的调节很复杂。特别是蓄压器和调节阀的使用是昂贵而复杂的。为了可靠的调节运行,还需要的是:将蓄压器内的压力调整和保持在尽可能窄的压力范围内,这需要频繁地接通和关断马达及泵以及开关元件精准地工作还有相应频繁的维护工作。另外,在借助蓄压器中的压力闭合制动器的运行类型中,液压系统需要使用尽可能无泄漏的部件,这是因为否则用于定期后续补给压力介质或用于针对经济的运行维持制动压力的能量消耗过大。而在借助压力介质装置的压力来降低制动压力的运行类型中,也产生如下问题:为了确保运行准备就绪,压力介质装置的压力必须持续维持,这产生了很高的能量需求。特别是由于液压系统所需部件或元件数量大,则发生泄漏耗损,相应地产生很高的能量消耗以及很高的维护需求。
由EP1657204A2已知带有固定保持和防坠装置的、被引导的举升设备的不同实施方案,其中,轿厢能够在导轨上可移动地引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人员运送设备的制动系统、一种人员运送设备以及一种用于在这种人员运送设备中控制制动力的方法,同时获得简单的构造、良好的可调节性以及总体上很低的能耗。
在下面提出了针对相应制动系统、人员运送设备以及方法的解决方案和提案,其至少实现了部分目的。另外,给出了有利的起补充作用的或可替换的改进方案和构造方案。
优选的是,人员运送设备构造为升降梯。制动系统用于使升降梯的升降梯轿厢停住。而按照相应的方式,对于滚梯或移动步道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这种制动系统使得相应的传送装置停住。因此,结合升降梯或升降梯轿厢完成的实施方案也以相应的方式适用于滚梯或移动步道。虽然在这里的实施方案中一般说到的是人员运送设备时,该实施方式当然也能够用于被设置用来运送货物或物品的设备。这适用于货物或物品升降梯。
制动系统以如下方式构造:回流体积流按照如下方式实现,使得操作装置的活塞腔中的压力对应于平衡地得到调整。该平衡与如下的状态相对应,其中,给送体积流等于回流体积流。在运行中,例如在调整所希望的制动力时,如果回流体积流变化的话,则使得朝向相应得出的平衡(其表示大致静态情况)的方向的压力发生相应变化。实际上,实现了至少是渐近地逼近所得出的平衡。在此,特别是在切换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给送体积流以及回流体积流的变化,从而在活塞腔中在平衡方面起调整作用的压力也在一较短的匹配时间之后才能调整出来。但控制装置必要时可以通过适当的控制过程(特别是调节过程)来缩短匹配时间。另外,对于控制或调节过程所需的匹配时间能够通过适当地构造部件而被预设或调整得足够短。
另外,设计有如下的控制装置,用于至少间接地借助泵的给送体积流对操作装置的活塞腔中的压力加以调整。由此,控制装置能够在相应的构造方案中,附加地也以其他方式(特别是通过改变回流体积流)来对泵的给送体积流加以调整。
有利的是,控制装置对驱动泵的马达至少间接地以如下方式得到操控:使得泵的给送体积流通过泵的由控制装置预设的转速和/或通过马达的由控制装置预设的功率而得到预设。对此可替换地或作为补充地,控制装置能够对马达至少间接地以如下方式加以操控:使马达的预设马达电流得到调整,由此,调整出对应马达电流的给送体积流。特别是当泵构造为体积泵,特别是构造为齿轮泵时,则由此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借助泵的转速或者马达的功率或马达的马达电流来至少近似地调整出给送体积流。在马达转速与泵转速固定关联时(这能够借助共同的轴或借助传送装置来实现),则能够通过以一定的转速操控马达来调整泵的给送体积流。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改变和调整泵的给送体积流。
同样有利的是,控制装置借助变频器操控马达。由此,实现了由控制装置对马达间接的操控,其中,特别是能够预设出马达的转速。
同样有利的是,设置有节流装置,并且节流装置一方面至少间接地与操作装置的至少一个活塞腔连接,和/或至少间接地与泵的给送侧连接。另外,有利的是:节流装置另一方面至少间接地与由其对泵加以给送的储箱相连接和/或至少间接地与泵的抽吸侧相连接。由此,通过节流装置实现了回流体积流。根据制动系统的构造方案的不同,节流装置也能够用于:除了基于系统因素的漏流外还提高了回流体积流。由此,有利的是,实现了至少部分地经过节流装置的回流体积流。
按照有利的方式,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过滤器,过滤器对制动流体(特别是油)加以净化,以便滤去污物并且进而确保制动系统很长的寿命。特别有利的是:节流装置在一侧借助过滤器与操作装置的活塞腔连接,和/或借助过滤器与泵的给送侧相连接。附加地或者可替换地,还有利的是:节流装置在另一侧借助过滤器与储箱连接和/或借助过滤器与泵的抽吸侧连接。当过滤器例如布置在储箱与泵的抽吸侧之间时,则受污染的过滤器不阻碍回流体积流。由此,避免了制动装置响应方面的相关影响。
另外,有利的是:节流装置以如下方式构造,经节流装置实现的回流体积流或者经节流装置实现的部分回流体积流至少近似地随着活塞腔中的压力直线或者说线性地升高。为此,特别有利的是,节流装置具有节流孔板或者至少基本上由节流孔板形成。这种节流孔板可以具有固定的开口横截面。由此,经节流装置实现的体积流至少近似地正比于活塞腔中的压力。而节流装置这一术语可以广义地理解并且也包括其他设计方案并且不仅限于节流孔板或狭窄部位。
同样有利的是,节流装置构造为可调的节流装置。在此,可调的节流装置在可行的设计方案中由得到授权的人员来调整。这例如可以在安装或装配制动系统时实现,并且必要时之后由得到授权的人改变。由此,实现了与相应应用情形的匹配并且实现了关于公差方面或者在响应表现方面就具体应用情形得出的区别方面进行协调。而可调的节流装置也可以设计为能够由制动系统的控制装置来操控,以便在控制方案的范畴内改变节流装置的节流效果。这种可调的节流装置实现了如下的控制方案,其中,控制装置至少间接地借助泵的给送体积流以及能够由可操控的节流装置来调整的回流体积流对操作装置的活塞腔中的压力加以调整。
另外,有利的是:泵构造为具有自漏流部的泵,并且回流体积流至少部分地借助泵的自漏流部来实现。如果泵的自漏流部足够大的话,则也可以取消用于实现回流体积流的节流装置。特别是可以选用成本低廉的、具有一定漏流并且进而实现了一定部分的回流体积流的泵。借助节流装置(特别是可调的节流装置),能够使回流体积流以希望的方式提高。在此,就泵的自漏流而言,以及就节流装置的节流效果而言,都获得了回流体积流与操作装置的活塞腔中的压力所希望的相关性。
有利的是,控制装置与传感器相连接,传感器对制动流体或操作装置的至少一个测量参量加以检测。控制装置能够相应地在顾及到该测量参量的情况下,对泵的给送体积流加以调整,用以调整操作装置的活塞腔中的压力。由此,可以对影响制动系统的参数加以顾及或补偿。
有利的是,例如使用呈温度传感器形式的传感器,其检测制动流体的温度。由此,控制装置可以至少间接地借助至少是泵的给送体积流在顾及到制动流体的所检测到温度的情况下,调整操作装置的活塞腔中的压力。由此,制动流体的温度在控制方面得到顾及。由此,特别是可以实现温度补偿。
附加地或者可替换地,有利的是:控制装置与构造为压力传感器的传感器相连接,压力传感器对操作装置的活塞腔中的压力加以检测。由此,控制装置可以直接间接地借助泵的给送体积流在顾及到操作装置的活塞腔中所检测到的压力的情况下,对操作装置的活塞腔中的压力加以调整。按照这种方式,也可以实现如下的调节,其中,例如适当地提高或降低泵的转速。但也可以将所检测到的活塞腔中的压力用作多个测量参量中的一个,用以经过制动装置的多个响应周期来对制动特性进行匹配。由此,能够实现自调整,在自调整中,例如能够通过改变漏流或者通过基于环境温度的改变等,以简单的方式对过滤器的沾污、回流体积流的改变进行平衡或者说补偿。由此,特别是可以与具体原因无关地实现对于在时间进程中发生的变化进行补偿。
另外,有利的是:控制装置与构造为力传感器的传感器相连接,力传感器对操作装置的与活塞腔中的压力相关的操作力加以检测。由此,控制装置可以至少至少间接地借助泵的给送体积流在顾及到至少是操作装置的所检测到的操作力的情况下对操作装置的活塞腔中的压力加以调整。由此,同样可以实现如下的调节,其中,操作力能够被调整到所希望的额定值。另外,也可以与对于操作装置的活塞腔中的压力的检测相对应地,借助所检测到的操作力来实现对在运行时段中出现的偏差加以补偿。由此,可以使控制得到改善。
同样有利的是,控制装置与呈行程传感器的传感器相连接,行程传感器对操作装置的界定出活塞腔的能够移位的活塞相对于活塞孔的移位行程或者说活塞腔可变的高度加以检测。利用所检测到的移位行程或者所检测到的活塞腔高度,能够在顾及到移位行程的情况下,实现对控制的改善以及对活塞腔中压力的调节。特别地,可以借助所检测到的高度快速地进行活塞的进给或移位运动并对该进给或移位运动加以控制。
出于冗余原因,还可以检测多个测量参量并且在控制时加以顾及。由此,能够改善控制的精确度并且提高运行安全性。
另外,有利的是:制动装置构造为液压释放的制动装置。由此,可以通过弹簧元件或类似元件来施加制动力,而活塞腔中的压力是足够低的。泵仅须当制动装置释放时,也就是说,在制动装置不必制动时才接通。特别是对于升降梯而言,升降梯轿厢一般在一天的大多数时间处在驻停或等待位置。制动装置释放升降梯轿厢的接通时段因此是相对短的,特别是通常明显低于50%。明显低于50%表示的是升降梯设备接通时间的比例。因此出于能耗原因,有意义的是:将操作装置的活塞腔中的、借助对泵的驱动来施加的压力用于松开制动装置,也就是如前所述那样,将制动装置设计为液压释放的制动装置。
同样有利的是,设置有减压装置,其在操作时快速降低活塞腔中的压力并且设计有控制装置,用于在快速制动-运行类型中操作减压装置。由此,可以在制动装置释放的情况下特别是实现了紧急停车,方式为:减压装置在快速制动-运行类型中得到操作。由此,使得操作装置的活塞腔中的压力快速下降或者甚至是崩溃(或者说瓦解),进而立即触发制动装置。
此外,有利的是,设置有限压装置,其对活塞腔中的压力加以限制。当制动装置释放时,活塞腔中的压力在此可以被限制在一足以使制动装置可靠地松闸的压力。在液压操作的制动装置中,也可以借助限压装置来调整最大可能出现的制动力。系统也受到保护,以防例如由于管路堵塞而发生的过度加载。
按照有利的方式,将泵构造为体积泵。在此,特别是可以借助降低转速来调整活塞腔中所希望的压力。为此,泵可以设计为活塞泵或者有利地设计为齿轮泵。
出于冗余原因,也可以设置有多个制动装置、多个泵以及多个控制装置,其中,为每个制动装置对应有一个泵和一个控制装置。由此,一方面实现了对每个制动装置改善的操控,这是因为相应的制动力能够得到个别地调整。特别是由此可以避免各制动装置的制动力之间的差异。此外,由此提高了运行安全性。
附图说明
本发明优选的实施例在下面的说明书中结合附图详细阐释。其中:
图1示出人员运送设备的示意图,特别是具有制动系统的升降梯,
图2以对应本发明实施例的简要示意图示出制动系统,以及
图3示出用于阐述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的图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具有制动系统2的人员运送设备1,其构造为升降梯(升降梯设备)1。在相应改动的实施方式中,人员运送设备1也可以构造为自动扶梯或移动步道。
人员运送设备1具有升降梯轿厢33。升降梯轿厢33适合用于容纳人员或者货物。升降梯轿厢33在示例中借助承载机构36经驱动装置37连接至对重35。升降梯轿厢33借助导靴34在导轨3上引导。导轨3包括轨座以及引导和制动过梁4。导轨3的轨座例如可以在升降梯1的升降梯竖井中与升降梯竖井的壁或者与适当的承载结构连接。在此情况下,制动系统2与导轨3的制动过梁4相对应。一般,在这种人员运送设备1中使用一对导轨3,其中,分别将一个导轨布置在升降梯轿厢的一侧。在升降梯轿厢33中相应地布置有两个制动系统2,制动系统分别对应导轨中的一个。也可以设置其他制动系统,其他制动系统同样对应制动过梁4和/或至少另一个其他的制动过梁。由此,升降梯1具有至少一个制动系统2。
图2示出例如用于前述升降梯的制动系统2。制动系统2具有带壳体6和操作装置7的制动装置5。在此情况下,操作装置7具有活塞8,活塞在壳体6的活塞孔9中引导。活塞8的端侧10在活塞孔9中限定出活塞腔11。在此,活塞腔11的容积与活塞8在活塞孔9中的移位行程d相关。在此,移位行程d与活塞腔11的高度d一致。由此,活塞腔11的容积与活塞腔11的移位行程d或高度d成正比。
活塞孔9优选呈圆柱形地实施为圆柱孔,能移位的活塞8能够在圆柱孔中运动。在此,活塞8相对于活塞孔9的移位是重要关键的。要么是活塞8,要么是活塞孔9能够在移位时位置固定地布置。活塞8还有活塞孔9都能运动的悬挂方案也是可行的。
制动装置5还具有弹簧元件12。弹簧元件12抑制活塞腔11的容积扩大,进而抑制高度d的增大。在运行中,处在活塞腔11中的是处于压力pB下的制动流体。由此,弹簧元件12的力抑制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
在实施例中,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该压力传感器对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加以测量。另外,设置有控制装置14,该控制装置按照适当方式与压力传感器13连接。
制动系统2还具有马达15和泵16,其具有可变的转动方向或者说可变的给送方向,或者至少具有可变的给送体积流QP。泵16可以具有自漏流部17,这在图2中通过节流的辅助管路示出。而在改动的构造方案中,泵16也可以至少基本上无漏流地实施。泵16优选构造为体积泵,特别是齿轮泵。泵16由马达15借助共同的轴18来驱动。在改动或者说变型的构造方案中,泵16也可以借助传动装置由马达15来驱动。
控制装置14至少间接地控制马达。在实施例中,控制装置14借助变频器19控制马达15。另外,制动系统2具有储箱20,泵16将制动流体从储箱给送到活塞腔11中。储箱20与泵16的抽吸侧21相连接。活塞腔11与泵16的给送侧22相连接。
另外,设置有节流装置25,其一方面与操作装置7的活塞腔11以及与泵16的给送侧22相连接。节流装置25另一方面借助过滤器26与泵16的抽吸侧21以及与储箱20(泵16从该储箱中给送)相连接。由此,过滤器26一方面与节流装置25连接,另一方面与储箱20还有与泵16的抽吸侧21相连接。
节流装置25在实施例中至少基本上由节流孔板形成。根据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对回流体积流QL加以调整。在本实施例中,该回流体积流QL分流到自漏流部17和节流装置25。另外,根据泵16的转速n,获得泵16的给送体积流QP。在此,转速n可以由控制装置14来预设。而泵16的转速n也可以与马达15的预设功率P或者其马达电流I来获得,其中,功率P或者马达电流I能够由控制装置14来改变。
制动系统2的构造方案和工作原理在下面也结合图3详细阐释。
图3示出用于阐释图2的制动系统2的工作原理的图线。在此,在横坐标上给出压力p。在纵坐标上给出体积流Q。在该图线中示出三条曲线QL、QPn、QPn’
在此,针对回流体积流QL示出与压力p的直线相关性。由此,借助自漏流部17和节流装置25调整出的回流体积流QL与压力p成正比。另外,给送体积流QP在转速n恒定的情况下,随着压力p增加而减小。为此,在图线中示出给送体积流QPn、QPn’的两个曲线,其中,第一曲线示出在第一转速n下的给送体积流QPn并且第二曲线示出在第二转速n’下的给送体积流QPn’。转速n’大于泵的转速n。
在大致静止的平衡中,回流体积流QL分别根据转速n而等于给送体积流QPn、QPn’。在此,调整出制动装置7的活塞腔11中与转速n、n’相对应的压力pBn、pBn’,正如在图3中所示那样。在此,涉及的是稳定的平衡。当压力p例如小于平衡中的压力pB时,则首先还获得小于给送体积流QP的回流体积流QL。而这意味着:在活塞腔11中需要比从中流走的更多的制动流体。在此,在活塞腔11中发生压力升高并且同时使得活塞腔11体积增大,这使得移位行程d增大或者说高度d增高。在顾及到弹簧元件12的在此同样增大的弹簧力的情况下,活塞腔11中的压力持续升高,直至达到图2中所示的压力pB
需要注意的是,在图3中示出的、给送体积流QP与活塞腔11中的压力p的相关性总是适用于一定的转速n或者一定的功率P或者一定的马达电流I。当泵16的转速n或者马达15的功率P或者马达电流I变化时,则获得另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可以至少近似地通过沿方向27或者逆着方向27移动整条曲线来表达。在此,曲线QP朝方向27的移动通过提高转速n或者提高功率P或马达电流I来实现。相应地,当转速n减小时或者当功率P或马达电流I减小时,则发生逆着方向27的移动。在图3中例如示出在两个不同的转速n、n’下的给送体积流QPn、QPn’。当然,对于转速可调的泵,获得一组给送体积流,其中,对应每个转速n都获得对应的平衡点,给送体积流QP等于回流体积流QL
为了改变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控制装置14也改变转速n、功率P或者马达电流I。通过整条曲线QP与之相关地实现的变化,获得新的平衡,在新的平衡中,回流体积流QL等于体积流QP,这对应的是曲线QL、QP之间变化的交点。由此,在平衡中,调整出活塞腔11中新的压力pB
于是,控制装置14可以将操作装置7的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借助给送体积流QP或者借助泵16的转速n来调整。在改动的构造方案中,节流装置25也可以构造为能调整的节流装置25,其中,借助控制装置14实现了可调整能力。于是,控制装置14可以附加地也借助回流体积流QL来调整压力pB。因为通过改变节流装置25的节流效果(特别是节流孔板25的开口横截面),而能够改变曲线QL的斜率。
而针对制动系统2成本低廉而且简单的构造方案,同样有利的是:控制装置14至少间接地仅借助泵16的给送体积流QP来调整操作装置7的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
根据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使得操作装置7发生移位。参见图2,操作装置7作用于制动装置5的制动靴28、29,正如这通过两个双箭头23、24所示那样。在此,制动装置5能够构造为液压操作的或液压释放的制动装置5。在构造为液压操作的制动装置5的方案中,当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发生压力升高时,首先发生的是制动靴28、29抵靠到制动轨4上并且使得制动力逐渐提高。在构造为液压释放的制动装置5的方案中,最大的制动力由弹簧元件12施加并且随着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增加而逐步减小。
在该示例中,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0,其在回送线路中布置在过滤器26之后。借助温度传感器30来检测制动流体的温度T。温度传感器30也可以布置在其他位置。控制装置14与温度传感器30相连接。另外设置有力传感器31,力传感器对操作装置7的与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相关的操作力F加以检测。力传感器31按照适当的方式与控制装置14相连接。另外,设置有行程传感器32,行程传感器32检测活塞8的移位行程d或者活塞腔11的高度d。行程传感器32按照适当方式与控制装置14相连接。
控制装置14可以在操控泵16时顾及到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测量参量,即:移位行程d、温度T、压力pB以及力F。根据构造方案的不同,可以使用这些测量参量d、T、pB、F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中,也可以取消不需要的传感器13、30、31、32。在制动系统2的特别简单的构造方案中,如下控制方案也是可行的,其与这些所检测到的测量参量d、T、pB、F无关,从而也可以行的是不带这些传感器13、30、31、32的构造方案。
借助所检测到的测量参量d、T、pB、F中的一个或多个,能够使控制(特别是调节)得到改善。例如可以借助温度T在操控泵16的同时,实现温度补偿。另外,可以通过测量参量d、pB、F中的至少一个至少间接地反映活塞腔11中的瞬时压力pB。这特别是实现了如下的调节方案,其中,所希望的制动力可以至少尽可能地与其他影响参量无关地得到调整和维持。
如果泵16的自漏流部17(其通过节流的辅助管路图示出来)足够大的话,则节流装置25必要时可以取消。在这种构造方案中,回流体积流则基本上借助泵16的自漏流部17就得以实现。
制动系统2也可以选择性地具有带切换阀41和可调整的节流装置42的减压装置40。当制动装置5构造为液压释放的制动装置5时,则可以通过操作切换阀41而迅速降低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这使得活塞腔11中容积迅速减小,从而制动力可以相应地快速再次建立或者说产生。当可调的节流装置42的节流效果相应较弱时,也可能发生活塞腔11中的压力崩溃或者说瓦解,这实现了紧急制动。由此,借助减压装置40实现了快速制动的运行类型。
另外,制动系统2可以选择性地也具有限压阀43。当制动装置5构造为液压释放的制动装置5时,则可以借助限压阀43将压力pB例如限制到制动装置5松开的数值。当制动装置5构造为液压操作的制动装置5时,则可以借助限压阀43调整出最大的制动力。
液压释放的制动装置5特别适合用于构造为升降梯的人员运送设备1。由此,制动装置5可以在升降梯轿厢33行驶期间保持松开。例如在升降梯中,升降梯行驶一般最大为约30至45秒。在此,很多行驶还更短些,这是因为驶向的是中间楼层。在驻停期间,则制动装置5闭合或者说合闸,方式为:通过使活塞腔11保持无压力来实现液压的制动释放。在保持中,可以关断泵。由此,防止制动流体升温并且将能量需求保持得很低。
制动系统2还可以包括针对制动流体的冷却装置。例如使储箱20中的制动流体可以得到冷却。另外,也可以借助通过式冷却器来实现冷却。另外,也可以通过逆反泵16的给送方向的调转来实现或加速使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快速降低。在此,泵16将制动流体回送到储箱20中。只要制动装置5向外没有漏流地工作,制动流体就在活塞腔11和储箱20之间来回给送,其中,回流体积流QL借助节流装置25并行产生。
操作装置7的速度(也就是移位行程d对时间的导数)由所产生的、流入或流出活塞腔11的体积流获得。在此,速度通过所产生的体积流除以段侧面10的面积来获得。速度在一定时间内的积分获得了移位行程d在该时段内经历的部分。当移位行程d或者活塞腔11的容积首先走完时,由对速度的积分得到移位行程d。由移位行程d间接地得到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控制装置14例如可以由移位行程d算得进给过程期间的压力pB。在此情况下,需要顾及的是:制动系统2中一定的反作用也与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相关。特别是回流体积流QL与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相关。另外,作用于马达15的转矩一般与泵给送时所利用的压力差成正比,这又影响到马达15的马达速度。在此,马达速度与泵16的转速n处于直接的关系中。通过对马达15的功率P或马达电流I以及对转速n的控制,能够移动图3中所示的曲线QP,从而使得与回流体积流QL的交点向右或向左移动。这使得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发生移位。由此,实现了对压力pB的调节。一旦走完操作装置7所需的移位行程,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就对如下的压紧力产生影响,制动装置5的制动衬片以该压紧力压紧到制动轨4上。由此,实现了对制动力的调节。
制动系统2的各个部件能够以有利的方式整合到一个单元中。在此,节流孔板25的最佳构造能够通过测试或计算来获得。节流孔板25也可以通过在制动装置5的壳体6中的一个或多个孔来形成。借助减压装置40能够确保所要求的关闭时间。对利用减压装置40形成的减压通道的改善的调整可以通过可调的节流装置42来实现。而在改动的构造方案中,可调的节流装置42也构造为固定的节流装置。限压阀43还确保了保护制动系统2防止过压,这是因为由此对制动系统2的液压回路中的最大压力加以限制。
对泵16的转速n的有利调节能够借助变频器19来实现。
在改动的构造方案中,过滤器26还可以布置在其他位置。过滤器26特别是可以布置在储箱20与泵16的抽吸侧21之间。由此,受污染的过滤器26不妨碍制动装置5的响应。
由此,实现了制动系统2的成本低廉的构造方案,这是因为所需部件的数目很少。特别是可以省去阀以及相应地还有阀逻辑件。特别是可以得到制动系统2的如下构造方案,这种构造方案主要是以泵16、储箱20、壳体6(形成带活塞孔9的圆柱体或者说缸体)以及活塞8为基础。另外,可以使用具有较大的自漏流的泵16。由此,降低了对于泵16的质量要求。具有较大自漏流的泵一般比具有较小漏流的泵成本更为低廉。
此外,实现了节能的设计方案,这是因为在人员运送设备1(特别是升降梯1)运行时,泵16的转速n进而还有功率很小。在此,获得了如下优点:例如在升降梯1中,泵16仅须为了松开制动装置5而被操作。此外,制动流体(特别是油)的冷却缩减或者甚至完全取消。
另外,制动系统2可以构造为整合的单元,其中,所有的或者至少是大多数部件被整合到一个用作制动壳体的壳体6中。通过整合的设计方案,也可以使制动流体对外的损耗(特别是漏流损耗)降至最低。
由此,制动系统2的工作原理可以特别是借助对泵16的转速n的转速调节来实现。
本发明不限于所介绍的实施例。

Claims (15)

1.一种制动系统(2),用于人员运送设备(1),所述人员运送设备设计为升降梯、滚梯或者移动步道,所述制动系统具有:
至少一个制动装置(5),其具有操作装置(7);
至少一个泵(16),其将制动流体给送至操作装置(7)的至少一个活塞腔(11)中;
至少一个控制装置(14),其被设计用于对操作装置(7)的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加以调整,
其特征在于,
制动系统(2)实现了回流体积流(QL),并且控制装置(14)至少间接地借助泵(16)的至少一个给送体积流(QP)对操作装置(7)的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加以调整,使得操作装置(7)的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对应于平衡地得到调整,在所述平衡中,给送体积流(QP)等于回流体积流(Q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泵(16)由马达(15)驱动,并且控制装置(14)至少间接地以如下方式操控马达(15),使得泵(16)的给送体积流(QP)借助泵(16)的由控制装置(14)预设的转速(n)和/或借助马达(15)的由控制装置(14)预设的功率(P)和/或借助马达(15)的由控制装置(14)预设的马达电流(I)来加以预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节流装置(25),所述节流装置(25)在一侧至少间接地与操作装置(7)的至少一个活塞腔(11)相连接和/或至少间接地与泵(16)的给送侧(22)相连接,节流装置(25)在另一侧至少间接地与泵(16)自其中给送的储箱(20)相连接和/或至少间接地与泵(16)的抽吸侧(21)相连接,回流体积流(QL)至少部分地经节流装置(25)得以实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节流装置(25)在一侧借助过滤器(26)与操作装置(7)的活塞腔(11)相连接和/或借助过滤器(26)与泵(16)的给送侧(21)相连接,和/或节流装置(25)在另一侧借助过滤器(26)与储箱(20)相连接和/或借助过滤器(26)与泵(16)的抽吸侧(21)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节流装置(25)以如下方式构造:经节流装置(25)实现的回流体积流(QL)或者经节流装置(25)实现的、部分的回流体积流(QL)至少近似地直线式地随着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升高。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节流装置(25)构造为能够调节的节流装置和/或节流装置(25)具有节流孔板,节流装置(25)的节流效果至少基本上由节流孔板来确定,和/或节流装置(25)被整合到制动装置(5)的其中构造有活塞腔(11)的壳体(6)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泵(16)构造为具有自漏流部(17)的泵(16),并且回流体积流(QL)至少部分地经泵(16)的自漏流部(17)来实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装置(14)与至少一个传感器(30、13、31、32)连接,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检测制动流体和/或操作装置(7)的测量参量,以及
控制装置(14)借助泵(16)的给送体积流(QP)在顾及到制动流体和/或操作装置(7)的由传感器(30、13、31、32)检测到的测量参量的情况下对操作装置(7)的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加以调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传感器是温度传感器(30),所述温度传感器将制动流体的温度(T)作为测量参量加以检测,和/或
传感器是压力传感器(13),所述压力传感器将操作装置(7)的活塞腔(11)中的制动流体的压力(pB)作为测量参量加以检测,和/或
传感器是力传感器(31),所述力传感器将操作装置(7)的操作力(F)作为测量参量加以检测,和/或
传感器是行程传感器(32),所述行程传感器将操作装置(7)的界定出活塞腔(11)的、能够移位的活塞(8)相对于活塞孔(9)的移位行程(d)或活塞腔(11)的可变的高度(d)作为测量参量加以检测。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制动装置(5)构造为液压释放的制动装置(5),和/或设置有减压装置(40),所述减压装置在操作时降低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控制装置(14)被构造用于在快速制动的运行类型中操作减压装置(40)。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限压装置(43),所述限压装置对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加以限制。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泵(16)是体积泵(16),优选是齿轮泵。
13.一种人员运送设备(1),其构造为升降梯、滚梯或移动步道,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系统(2)。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人员运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个制动装置(5)、多个泵(16)以及多个控制装置(14),为每个制动装置(5)配设有一个泵(16)和一个控制装置(14)。
15.一种用于在人员运送设备(1)中进行制动力控制的方法,所述人员运送设备构造为升降梯、滚梯或移动步道,其中,通过泵(16)将制动流体给送至制动装置(5)的操作装置(7)的至少一个活塞腔(11)中,并且借助控制装置(14)对操作装置(7)的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加以调整,
其特征在于,
实现了制动流体的回流体积流(QL),并且借助泵(16)的给送体积流(QP)来调整操作装置(7)的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其中,由泵(16)利用由控制装置(14)预设的给送体积流(QP)来给送制动流体,使得操作装置(7)的活塞腔(11)中的压力(pB)对应于平衡地得到调整,在所述平衡中,给送体积流(QP)等于回流体积流(QL)。
CN201480024249.4A 2013-04-30 2014-04-28 液压制动系统 Active CN1051640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3166054 2013-04-30
EP13166054.0 2013-04-30
PCT/EP2014/058551 WO2014177494A1 (de) 2013-04-30 2014-04-28 Hydraulisches brems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64040A true CN105164040A (zh) 2015-12-16
CN105164040B CN105164040B (zh) 2017-12-12

Family

ID=481903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24249.4A Active CN105164040B (zh) 2013-04-30 2014-04-28 液压制动系统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52441A1 (zh)
EP (1) EP2991924B1 (zh)
CN (1) CN105164040B (zh)
AU (1) AU2014261513B2 (zh)
CA (1) CA2908798A1 (zh)
HK (1) HK1215943A1 (zh)
WO (1) WO2014177494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8124A (zh) * 2016-09-21 2017-01-25 广东德奥电梯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带震动液压源的安全钳系统
CN109534126A (zh) * 2018-11-02 2019-03-29 李以仁 电梯防暴冲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06461A1 (de) * 2014-04-03 2015-10-08 Thyssen Krupp Elevator Ag Aufzug mit einer Bremsvorrichtung
DE102014104865A1 (de) * 2014-04-04 2015-10-08 Thyssenkrupp Ag Aufzug mit einer Bremsvorrichtung
US9738491B2 (en) * 2015-01-30 2017-08-22 Thyssenkrupp Elevator Ag Hydraulic-boosted rail brake
US10737905B2 (en) * 2015-08-12 2020-08-11 Inventio Ag Anti-lock braking arrangement for an elevato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ame
US20180118522A1 (en) * 2016-10-28 2018-05-03 Otis Elevator Company Sensor on escalator landing plat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7613B (zh) * 1984-11-23 1990-04-18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电梯制动器和安全钳
JPH04272077A (ja) * 1991-02-25 1992-09-28 Fuminori Hasegawa 昇降装置の挟持クランプの作動方法とこれに用いる油圧回路
US5323878A (en) * 1991-08-20 1994-06-28 Hitachi, Ltd. Braking apparatus for elevator cage
US5353895A (en) * 1992-06-23 1994-10-11 Camack Dermot E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 for hoists
CN1038242C (zh) * 1993-10-18 1998-05-06 英万蒂奥股份公司 用于电梯轿厢的安全设备
JP2001328772A (ja) * 2000-05-19 2001-11-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動装置
CN1241815C (zh) * 2001-12-24 2006-02-15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设备的安全制动装置和具有安全制动装置的电梯设备
CN102303803A (zh) * 2011-05-28 2012-01-04 赵强 摩擦式提升机滑绳制动方案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1665A (en) * 1961-10-16 1965-05-04 Trombetta Panfilo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rake
US3647027A (en) * 1970-03-23 1972-03-07 Dover Corp Safety system for hydraulic elevators
US4307916A (en) * 1979-12-20 1981-12-29 Tec Tran Corp. Hydraulic braking system
EP0459723B1 (en) * 1990-05-30 1996-01-17 Hitachi, Ltd. Semiconductor acceleration sensor and vehicle control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H04292391A (ja) * 1991-03-20 1992-10-16 Hitachi Ltd エレベータ
KR960010228B1 (ko) * 1993-10-25 1996-07-26 이희종 유압엘리베이터용 제어밸브장치
DE19542657C2 (de) * 1995-11-15 2001-06-21 Lucas Ind Plc Fahrzeugbremsbetätigungseinheit
US6105738A (en) * 1998-02-12 2000-08-22 Inventio Ag Elevator brake
AUPR739401A0 (en) * 2001-08-31 2001-09-20 Safe Effect Pty Ltd Hydraulic brake circuit
JP4292155B2 (ja) * 2002-10-15 2009-07-08 オーチス エレベータ カンパニー 過大抵抗および有効制動動作の点検方法
DE202004017585U1 (de) 2004-11-12 2005-01-20 Hydraulik-Liftsysteme Walter Mayer Gmbh Geführte Hebeeinrichtung mit Festhalte- und Fangvorrichtung
WO2007132523A1 (ja) * 2006-05-16 2007-11-2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7613B (zh) * 1984-11-23 1990-04-18 奥蒂斯电梯公司 电梯制动器和安全钳
JPH04272077A (ja) * 1991-02-25 1992-09-28 Fuminori Hasegawa 昇降装置の挟持クランプの作動方法とこれに用いる油圧回路
US5323878A (en) * 1991-08-20 1994-06-28 Hitachi, Ltd. Braking apparatus for elevator cage
US5353895A (en) * 1992-06-23 1994-10-11 Camack Dermot E Emergency braking system for hoists
CN1038242C (zh) * 1993-10-18 1998-05-06 英万蒂奥股份公司 用于电梯轿厢的安全设备
JP2001328772A (ja) * 2000-05-19 2001-11-2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制動装置
CN1241815C (zh) * 2001-12-24 2006-02-15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电梯设备的安全制动装置和具有安全制动装置的电梯设备
CN102303803A (zh) * 2011-05-28 2012-01-04 赵强 摩擦式提升机滑绳制动方案与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48124A (zh) * 2016-09-21 2017-01-25 广东德奥电梯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带震动液压源的安全钳系统
CN106348124B (zh) * 2016-09-21 2019-03-05 广东德奥电梯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带震动液压源的安全钳系统
CN109534126A (zh) * 2018-11-02 2019-03-29 李以仁 电梯防暴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4177494A1 (de) 2014-11-06
US20160152441A1 (en) 2016-06-02
EP2991924B1 (de) 2017-01-25
EP2991924A1 (de) 2016-03-09
HK1215943A1 (zh) 2016-09-30
CN105164040B (zh) 2017-12-12
CA2908798A1 (en) 2014-11-06
AU2014261513A1 (en) 2015-11-19
AU2014261513B2 (en) 2017-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64040A (zh) 液压制动系统
AU675162B2 (en) Safety equipment for a lift cage
KR930002505B1 (ko) 유압식 승강장치
AU2005244549B2 (en) Lift installation with a break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braking and stopping a lift installation
US20170122347A1 (en) Hydraulic cylinder position sensing and locking system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CN108946547B (zh) 通过智能卷扬装置提升与释放下降机构的方法
CN201538671U (zh) 升降装置
CN107207203B (zh) 液压助力的导轨制动器
CN104364534B (zh) 致动器
CA2580680A1 (en)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valve for a materials handling vehicle
CA2551947A1 (en) Load sense boost device
CN110219836B (zh) 一种提升机安全转换制动恒减速液压系统及制动方法
EP3145847A1 (en) Hydraulic elevator car brake unit with controllable braking power
CN112377544A (zh) 全工况自动调节的电液比例湿盘制动冷却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4096842U (zh) 一种复合驱动液压电梯系统
CN102803748A (zh) 用于控制液压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US20210129818A1 (en) Hydraulic braking system having an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me
CN102562694B (zh) 负荷传感调节式静液压驱动系统
CN203173620U (zh) 一种液压升降机用双驱动液压泵站
CN102730608B (zh) 具有升降架的地面运输车
CN110645213A (zh) 一种底架主动浮动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及其高空作业平台
US9027713B2 (en) Double-decker elevator installation
CN114352591B (zh) 一种液压同步驱动重物的方法
CN211009327U (zh) 一种底架主动浮动控制系统及其高空作业平台
CN1417101A (zh) 液压电梯时间最优闭环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1594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21594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