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9385A - 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9385A
CN1239385A CN98117383A CN98117383A CN1239385A CN 1239385 A CN1239385 A CN 1239385A CN 98117383 A CN98117383 A CN 98117383A CN 98117383 A CN98117383 A CN 98117383A CN 1239385 A CN1239385 A CN 12393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straight
signal
direct communication
call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17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705C (zh
Inventor
刘昭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Winbond Elec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39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9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70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0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 H04M1/72502Cordless telephones with one base station connected to a single line
    • H04M1/72505Radio link set-up procedures
    • H04M1/72513On hold, intercom or transfer communication m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发明是为一种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用以使符合欧规无线通信规范(DECT)的被叫端手机与呼叫端手机直接进行通信。本发明是依DECT欧洲数字无线电话规范,提供一种方法,使任两支手机可不必经由基地台协助,即可互相通话,因此可使无线电话手机兼具无线对讲机功能,且配合DECT系统原本设计及一些省电功能设计,使DECT手机作无线对讲机使用时,仍可维持无线电话手机通信的品质与持续通信时间。

Description

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尤指应用于DECT(DigitalEnhanced Cordless Telecommunications-数字增强无绳远程通信)欧洲数字无线电话规范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DECT是欧洲数字无线电话规范,可提供驻留(Residential),PABX(Private Automatic Brauch Exchange—专用自动小交换机)等应用。当任两支手机欲互相通话,必须在同一基地台射频信号含盖范围内,经由基地台协助,才可进行通信。
请参见图1,在DECT系统中,当二手机12直接进行通信时,须借助于基地台11始能完成,而超出通信距离的手机15,因为无法与基地台11取得连接,所以可能会有二手机距离很近,却无法直接进行直接通信的缺失。其中,与外界通信则可透过电话公司的交换机13来达成。
若电话手机可兼具无线电对讲机使用,不局限于家庭范围内,则更加吸引人们使用具备多子机功能的DECT无线电话。
请参见图2,DECT欧规的无线通信标准系属于TDMA(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分时多路存取)系统,标准规划占有10信道(Channels,Carriers),每个信道划分为24个时隙(Time Slots),称为一个DECT信号帧,一般规划成12全双工承载电路(Full DuplexBearers)和,12个时隙作上行链路通信使用,12个时隙作下行链路通信使用。在DECT系统中,两支手机经由基地台协助,彼此互通。手机间无法直接互通,若是手机离开基地台服务范围,则手机无法进行通信。
本发明在DECT系统中,尚未有类似应用方式,但是日本的PHS(Personal Handphone System一个人手持电话系统)系统规范,则已规划手机直接互通的功能。PHS在全部的可用频道中,规划10信道作为PHS手机直接对谈时使用。其应用方式如下:
手机在直接互通模式时,持续扫描此10信道,当有一支手机欲成为呼叫端时,就选择一个空的信道,发射控制信号,通知被叫端手机,被叫端手机收到呼叫信号后,回讯给呼叫端手机,完成建立两端连接后,即可直接对谈。
由于持续扫描10信道,较耗电源,故有人提出较省电的方法,利用手机与基地台同步的特性,呼叫端与被叫端手机,只要在10个信道任一的同一时隙发射及接收信号,即可建立连接。其优点在于可节省手机持续扫描10信道及发射信号的时间,故可节省耗电,缺点是两支手机都必须在同一基地台射频信号含盖范围内,才能达到同步的目的,不能满足实际应用情况。
因而,本创作鉴于现有技术的缺失,乃经悉心试验与研究并一本锲而不舍的精神,终创作出本发明“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以下为本发明的简要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DECT系统中,使二手机可以不通过基地台直接连接通信。其次,配合在使用者话说时才传送语音信号的设计,更可达到省电的目的。
本发明为一种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用以使符合DECT欧规无线通信规范的被叫端手机与呼叫端手机直接进行通信,其包含下列各步骤:首先,在被叫端手机及呼叫端手机分别输入相同的第一号码及第二号码,用以编码成二手机通信时的识别码。接着,当呼叫端手机呼叫被叫端手机时,把呼叫端手机的识别码传到被叫端手机,被叫端手机在收到识别码时,会比较与自己的识别码是否相同,若相同,则会使二手机取得同步,以进行彼此的通信。
上述被叫端手机的识别码系包含一直通识别码、一加解密码及一信道号码。
呼叫端手机呼叫被叫端手机时,呼叫端手机会进入直通待机模式,其包含:当呼叫端手机的直接通信初始化为真,即使用者按下通信键时,则进入直通呼叫模式,用以呼叫该被叫端手机。
在直通呼叫模式,呼叫端手机会扫描该信道号码各时隙的信号,根据信号强度以找出一尚未使用的时隙,将该时隙的号码设定为该呼叫端手机预定的时隙号码,并于该时隙中传送该呼叫端手机的直通识别码至该被叫端手机,而在接收到该被叫端手机的应答确认信号时,进入一直通连接模式的步骤。其中,该呼叫端手机预定的时隙号码是在上述对第一号码进行编码时产生的,用以与该被叫端手机维持同步。
在直通连接模式,呼叫端手机会在该被叫端手机的交换确识(Handshake_ack)信号失效时,回到上述直通待机模式的步骤,而在接收到该被叫端手机的开始通信的信号时,连接该呼叫端手机的语音信号,以进入直接通信模式。
在直接通信模式,呼叫端手机仍会以交换(Handshake)的方法进行通信以维持二手机的连接,同时,若呼叫端手机的使用者说话,则会发射语音信号至该被叫端手机。
上述被叫端手机的识别码包含一直通识别码、一加解密码及一信道号码。
其中当该被叫端手机接收该呼叫端手机的识别码时,该被叫端手机会进入直通待机模式,首先,被叫端手机会进入待机状态,再扫描该信道号码各时隙,当在一时隙接收到该呼叫端手机的呼叫信号时,则从时隙中,取呼叫端手机的直通识别码来作比较,若二者的直通识别码相符时,则进入直通接收模式。
在直通接收模式,被叫端手机会将该时隙的号码设定为该被叫端手机预定的时隙号码,同时发射应答信号至该呼叫端手机,以进入直通连接模式。其中,被叫端手机预定的时隙号码是在上述对第二号码进入编码时产生的,用以与该呼叫端手机维持同步。
在直通连接模式中,被叫端手机会在呼叫端手机的交换确识信号失效时,加述直通待机模式的步骤,而当使用者决定接听时,会发射开始通信的信号到呼叫端手机,同时连接接收端的语音信号,以进入直接通信模式。
直接通信模式中,在接收端会以交换的方法进行通信以维持该二手机的连接,若该被叫端手机的使用者说话,则发射语音信号至该呼叫端手机。
换言之,本发明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首先,进入一直通待机模式,于该手机发出直通请求时,进入一直通呼叫模式,而在接收到另一手机的呼叫信号且确认该呼叫信号内所含部份信号与该手机相符时,进入一直通接收模式,用以达成同步。其次,进入一直通连接模式,以在传送一语音资料时,连接该语音资料以进入一直接通信模式。
其中呼叫信号的部份信号是一直通识别码,而该手机亦内含一直通识别码,以在接收到该呼叫信号时,与该呼叫信号内所含直通识别码进行比较,以接受该呼叫信号而进入该直通接收模式。
其中该手机的直通识别码是在进入该直通呼叫模式时,该手机所含的呼叫信号发射至另一手机。
当然,进入该直通呼叫模式更进行下列步骤:首先,扫描载波号码,以找出一未被使用的时隙。接着,设定该未被使用的时隙为直通时隙的号码,并在该未被使用的时隙中发射该手机的呼叫信号。其次,在接收到另一手机的应答信号时发射该手机的应答确认信号。最后,在接收到另一手机的交换确识信号时,启动语音加密以进入该直通连接模式。
其中进入该直通连接模式包括进行下列步骤:首先,当该交换确识信号存在,且一使用者发出该语音信号时,发射该手机的开始通信信号,并连接该语音信号以进入该直接通信模式。接着,当该交换确识信号存在,且接收到另一手机的开始通信信号时,连接该语音信号以进入该直接通信模式。
其中进入该直接通信模式包括进行下列步骤:首先,当接收到另一手机的停止通信信号时,回到该直通待机模式。而当交换失败时,回到该直通待机模式。最后,当该使用者中断通信时,发射该手机的停止通信信号,以进入该直通待机模式。
当然,进入该直通接收模式包括进行下列步骤:首先,设定该手机的时隙计数器为通信时隙的号码,且发射该手机的应答信号。而收到另一手机的应答确认信号时,发射该手机的交换确识信号。最后,启动语音加密,以进入该直通连接模式。
上述呼叫信号更包含一加解密码及一信道号码。该加解密码被用以使语音加密,而该信道号码则用以设定该手机进入通信时的信道号码。
如上所述的发射语音信号、交换的方法、连接语音信号、编码等动作为现有技术,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据以实施,故本发明不多加赘述,而欲待详加说明的是其流程及动作原理等。
借助于下列附图及详细说明,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本发明:
图1:DECT系统无线电话应用示意图。
图2:DECT系统信号帧结构。
图3:二手机直接通信示意。
图4:输入手机直通识别码。
图5:手机直接通信的模式切换流程图。
图6:直通待机模式。
图7:直通呼叫模式。
图8:直通接收模式。
图9:直通连接模式。
图10:直通通信模式。
图11:DECT时隙信号格式。
以上图式的主要构件如下:
11:基地台。
12:手机。
13:交换机。
15:手机。
本发明即在提供一套方法,使两支手机不必经由基地台协助,即可直接互通。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3,当DECT的二手机15超出通信距离,离基地台11太远时,例如外出、聚会、结伴逛百货公司、大型超市等开放空间时,则可由本发明的方法加以实现,使二手机15可以直接通信,且兼具省电的考虑。
请参见图4,若是两支DECT手机欲直接通信,先在此两支手机输入一组相同的号码,再进入直通待机模式(Direct_Comm_Idle_Mode)。此组密码经由一套演算法,可产生一识别码,其包含三组ID号码,一组为直通辨识码ID,一组作为通信加解密码的密钥(KEY),一组作为手机直接通信时,使用的信道号码(Channel Number),其包括下行链路与上行链路(载波号码,时隙号码)。上述编码的演算法并非本发明所欲涵盖的范围,所以在此不拟详述。
请参见图5,为手机进行直接通信,整个过程的模式切换。呼叫端手机在上述编码产生识别码之后即进入待机模式(图6),当使用者欲使用直通功能时可切换功能键,使手机初始化之后进入直通呼叫模式(图7),直通连接模式(图9),最后再进入直接通信模式(图10)。
当然,被叫端手机在编码之后也会进入直通待机模式,与呼叫端不同之处在于,收到呼叫信号时,会进入直通接收模式(图8),直通连接模式,再到直接通信模式与呼叫端进行直通。而在通信的过程中,为了省电的考虑,仅在使用者说话时,才会接收或传送语音信号。
例如,假设我们有两支手机,手机—A,手机—B,先在此两支手机输入相同的号码1234,此号码可为手操作输入或利用DECT系统内部设定得到,再经由演算得到:直通识别码ID为[13579],通信加解密码的密钥[246801234567],并设定手机直接通信用的下行链路信道号码为(3,5)。即载波号码=3,时隙号码=5。上行链路信道号码为(3,17)。即载波号码=3,时隙号码=17。
请参见图6,两支手机进入直通待机模式后,暂时进入待机状态(IDLE STATE)以节省电源消耗,但是每隔一定时间就醒来(WakeUp),在预定的载波号码接收一段时间,等待接收另一支手机的呼叫信号(CALL_REQ)。手机在直通待机模式下的工作流程。
在此例中,两支手机进入待机状态后,每隔620ms就醒来,在预定的载波号码3,接收20ms,等待接收另一支手机的呼叫信号。
请参见图7,当有一支手机欲与另外一支手机通话时,即将手机切换为直通呼叫模式,先在预定的载波号码扫描信号强度,找出一个未被使用的时隙,并设定此时的时隙计数器(Slot Counter)为预定的下行链路信道号码(Corrier,Slot),并在此信道号码(Channel Number)发射呼叫信号(CALL_REQ)一段时间,若持续一段时间,仍收不到另外一支手机的应答信号(ACCESS_REQ),表示两支手机相距太远,则放弃呼叫,并将手机切换回直通待机模式。手机在直通呼叫模式下的工作流程。
在此例中,手机-A进入直通呼叫模式后,就先扫瞄载波3的讯号强度,找出一个未被使用的时隙,假设为13,这是手机-A使用自己的时隙计数器测知的值。接着重新设定此本机的时隙计数器为5,即为预定的下行链路信道号码(3,5),然后在此下行链路时隙发射呼叫信号(CALL_REQ)讯号,内含手机-A的直通识别码ID[13579],持续发射800ms,并在对映的上行链路信道号码(3,17)接收信号,若收不到另外一支手机的应答信号,则通知使用者放弃呼叫,将手机-A切换回直通待机模式。
请参见图八,当一支手机在直通待机模式,收到另外一支手机呼叫讯号时,先比较呼叫信号(CALL_REQ)中的直通识别码ID,是否与自己的直通识别码ID相同,若是相同,则锁定此信道,将手机切换为直通接收模式(Direct_Comm_Receive_mode),并重设时隙计数器为预定的下行链路信道号码(载波,时隙),然后在预定的上行链路信道号码,送出应答信号,若在下一个DECT信号帧下行链路信道,收到另外一支手机的应答确认信号(ACCESS_CONFIRM)时,即完成两支手机直通连接的建立。否则即回到直通待机模式。手机在直通接收模式。
在此例中,手机一B在直通待机模式,每隔620ms醒来后,扫描载波3,在某一个本机的时隙(Local Time Slot)收到另一支手机—A呼叫时,先比较呼叫信号(CALL_REQ)中的直通识别码ID[13579],是否与本机的直通识别码ID[13579]相同,确认相同后,则锁定此时隙,将手机切换为直通接收模式,并重设时隙计数器(Slot Counter)=5,即预定的下行链路信道号码(3,5),于是两支手机的位计数器(BitCounter)及时隙计数器维持同步。然后手机—B在预定的上行链路信道号码(3,17),送出应答信号(ACCESS_REQ),若在下一个DECT信号帧下行链路信道号码收到手机—A的应答确认信号时,即刻设定本机的多帧计数器(Local Multiframe Counter)及信号帧计数器(FrameCounter)皆为0,并在同一个DECT信号帧送回交换确识(HANDSHAKE_ACK),并利用产生第二号码编码的密钥(KEY),启动语音加密的功能,即完成两支手机间直通连接的建立。手机—B可切换为直通连接模式。
手机—A在上行链路信道(3,17)收到访问请求(ACCESS_REQ)信号,接着,手机—A在下一个DECT信号帧下行链路信道(3,5)送出应答确认(ACCESS_CONFIRM),并立刻设定自己本机多帧计数器及信号帧计数器皆为0,于是两支手机的多帧计数器及信号帧计数器维持同步。若是在同一DECT信号帧的上行链路信道(3,17)收到手机—B的交换确认(HANDSHAKE_ACK)信号,即完成两支手机间直通连接的建立。手机—A利用产生第一号码编码的密钥(Key),启动语音加密的功能,然后切换为直通连接模式,请参考图7。
请参见图9,当两支手机间直通连接建立完成后,双方仍以交换确识(HANDSHAKE_ACK)信号互传,作为维护连接的方式。当被叫端手机决定通话时,即可连接语音信号(U_Plane),并送出开始通信(START_COMM)的信号,通知呼叫端同时连接语音信号,两支手机即可进入直接通信模式(Direct_Communication_Mode),直接进行通话。由于语音加密功能已经启动,故通话内容可防止被其他人窃听。
在此例中,当两支手机间直通连接建立完成后,手机—B可以利用振铃通知使用者,收到手机—A的呼叫信息。使用者按下通话键,手机—B即可连接语音信号,并通知手机—A同时连接语音信号,两支手机即可直接进行通话。
手机—A直通连接建立完成后,就显示[READY—就绪]通知使用者,已找到手机—B,准备通话。当收到手机—B连接语音信号的指示,手机—A同时连接语音信号,并显示[TALKING—通话]通知使用者,可以进行通信。
请参见图10,当两支手机间直通连接建立完成后,两支手机间即以交换确认信号{HANDSHAKE_ACK}送收(发送和接收),作为连接的交换(HANDSHAKING)方式。直到连接中断。当两支手机开始通话后,配合语音探测器(VOICE ACTIVE DETECTOR),决定是否需要发射语音信号,并利用{HANDSHAKE_ACK}信号中挟带的信息,通知对方手机,此次时隙信息是否包含语音信号(U_Plane)。故手机仅当使用者说话时,才会发射语音或接收时信号,否则,只有交换(HANDSHAKING)信号。维持两支手机间连接。如此可节省发射或接收语音信号的电源消耗。
请参考图11。DECT时隙格式(One Full Slot Structure一单全时隙结构),DECT时隙(Slot)中信息组(S_Field)被用于确认时隙(Slot)同步,信息组A_Field用于送收控制信号(S_Plane Data),例如交换确识信号{Handshake_Ack},呼叫信号{CaU_Req}等,信息组B_Field则用于送收语音或数位资料(U_Plane Data)。由于信息组A_Field长度远小于信息帧B_field,故当使用者不说话时,利用时探测器仅消耗少许电源,即可维持两支手机间的连接。
上述通话结束后,两支手机互相送出停止通信{STOP_COMM}信号,即各自回到直通待机模式。若因两支手机距离逐渐走远,使两支手机连续一段时间无法收到正确交换确识{HANDSHAKE_ACK}信号,则两支手机各自回到直通待机模式。手机在直接通信模式下的工作流程。
以上手机间直通连接方法,不只适用于语音互通,亦可用于一资料的传送,其应用方式类似一般无线RS—232电缆,用于办公室内点对点的无线传输,并且可利用DECT系统特性,提高传输速率,最高可达到1Mbps。
为了配合DECT系统作省电的设计,在上述的动作中,两支手机使用DECT S_Plane维持连接及同步,即仅有有效全时隙(Active FullSlot)的信息组A_Field有发射及接收消耗电源,因为有语音探测器的设计,故信息组B_Field仅当有语音信号或资料传输时,才有发射及接收消耗电源,此方式使手机较一般无线电对讲机更省电。DECT系统中每个全时隙结构,请参考图11。
本发明按照DECT系统通信协定而设计,所在以上提出的手机直通协定中,皆配合原本DECT系统通信协定设计,故可与原本DECT系统相容,当两支手机直接互通时,由于不需透过基地台以取得同步,所以不会干扰附近其他DECT系统的操作。且原本DECT系统通信协定设计的方法,如交接,高级连接(Handover,Advance_Connect)等仍可应用于此手机直通模式中。
借助于本发明的提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必然可以任由变更设计与执行流程,加以仿效以达本发明相同的目的,因此申请人提出如所附权利要求的请求保护范围,以保护创作的心血结晶于万一。

Claims (21)

1.  一种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用以使符合欧规无线通信规范的被叫端手机与呼叫端手机直接进行通信,其包含下列步骤:
输入一第一号码至该被叫端手机,并加以编码得到该被叫端手机的识别码;
输入一第二号码至该呼叫端手机,并加以编码得到该呼叫端手机的识别码;
当该呼叫端手机呼叫该被叫端手机时,传送该呼叫端手机的识别码至该被叫端手机;以及
当该被叫端手机接收到该呼叫端手机的识别码,且该呼叫端手机的识别码与该应答端端的识别码相符时,使该二手机达成同步,以进行通信。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其中该被叫端手机与呼叫端手机的识别码包含一直通识别码及一信道号码。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其中当该呼叫端手机呼叫该被叫端手机时,该呼叫端手机更进行一直通待机模式的步骤,其包含:
当该呼叫端手机的直接通信初始化为真时,进入一直通呼叫模式的步骤,用以呼叫该被叫端手机。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其中该直通呼叫模式的步骤包含:
扫描该信道号码各时隙的信号,找出一尚未使用的时隙,将该时隙的号码设定为该呼叫端手机预定的时隙号码,并在该时隙中传送该呼叫端手机的直通识别码至该被叫端手机;以及
当接收到该被叫端手机的应答信号时,进入一直通连接模式的步骤;其中,该呼叫端手机预定的时隙号码是在上述对第一号码进行编码时产生的,用以与该被叫端手机达成与维持同步。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其中该直通连接模式的步骤包含:
当该被叫端手机的交换确识(Handshake_ack)信号失效时,回到上述直通待机模式的步骤;以及
当接收到该被叫端手机的开始通信的信号时,连接该呼叫端的手机的语音信号,以进入一直接通信的步骤。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其中该直接通信的步骤包含:
配合DECT信号帧设计,以信息组A—field传送交换信号(handshake)以维持该二手机的连接;以及
利用语音探测器在该呼叫端手机的使用者话话时,在信息组B—field发射语音信号至该被叫端手机。
7.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其中当该被叫端手机接收该呼叫端手机的识别码时,该被叫端手机更进行一直通待机模式的步骤,其包含:
进入待机状态;
扫描该信道号码各时隙;
当一时隙接收到该呼叫端手机的呼叫信号时,在该时隙中,与该呼叫端手机的直通识别码作比较,当二者的直通识别码相符时,进入一直通接收模式的步骤。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其中该直通接收模式的步骤包含:
将该时隙的号码设定为该被叫端手机预定的时隙号码;
发射应答信号至该呼叫端手机;以及
进入一直通连接的步骤;其中,该被叫端手机预定的时隙号码是在上述对第二号码进行编码时产生的,用以与该呼叫端手机达成与维持同步。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其中该直通连接的步骤包含:
为该呼叫端手机的交换确识(Handshake_ack)信号失效时,回到上述直通待机模式的步骤;以及
当使用者决定接听时,发射开始通信的信号到该呼叫端手机;
连接该接收端的语音信号,以进入一直接通信的步骤。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其中该直接通信的步骤包含:
配合DECT信号帧设计,以信息组A—field传送交换信号(handshake)以维持该二手机的连接;以及
利用语音探测器当该被叫端手机的使用者说话时,在信息组B—field发射语音信号至该呼叫端手机。
11.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其中该被叫端手机及呼叫端手机的识别码更包括一加解密码。
12.  一种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包含下列步骤:
进入一直通待机模式,当该手机发出直通请求时,进入一直通呼叫模式,而当接收到另一手机的呼叫信号且确认该呼叫信号内所含的部份信号与该手机相符时,进入一直通接收模式,用以达成同步;以及
进入一直通连接模式,以在传送一资料时,连接该资料以进入一直接通信模式。
13.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其中该呼叫信号的部份信号是一直通识别码,而该手机亦内含一直通识别码,以在接收到该呼叫信号时,与该呼叫信号内所含的直通识别码进行比较,据以接受该呼叫信号而进入该直通接收模式。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其中该手机的直通识别码是在进入该直通呼叫模式时,将该手机所含的呼叫信号发射至另一手机。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其中进入该直通呼叫模式更进行下列步骤:
扫描载波号码,以找出一未被使用的时隙;
设定该未被使用的时隙为直通时隙的号码;
在该未被使用的时隙中发射该手机的呼叫信号;以及
当接收到另一手机的应答信号时发射该手机的应答确认信号。
16.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其中更包含一步骤为:当接收到另一手机的交换确识信号时,启动资料加密以进入该直通连接模式。
17.  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其中进入该直通连接模式包括进行下列步骤:
当该交换确识信号存在,且确认发出该资料时,发射该手机的开始通信信号,并连接该资料以进入该直接通信模式;以及
当该交换确识信号存在,且接收到另一手机的开始通信信号时,连接该资料以进入该直接通信模式。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其中进入该直接通信模式包括进行下列步骤:
当接收到另一手机的停止通信信号时,加到该直通待机模式;
当交换失败时,回到该直通待机模式;以及
当该手机中断通信时,发射该手机的停止通信信号,以进入该直通待机模式。
19.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其中呼叫信号更包含:
一加解密码,用以使资料加密;
一信道号码,用以设定该手机进入通信时的信道号码。
20.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其中进入该直通接收模式包括进行下行步骤:
设定该手机的时隙计数器为通信时隙的号码;
发射该手机的应答信号;以及
当接收到另一手机的应答确认信号时,发射该手机的交换确识信号。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其中更包含一步骤为:启动资料加密,以进入该直通连接模式。
CN98117383A 1998-06-11 1998-08-25 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470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096210 1998-06-11
US09/096,210 US6289218B1 (en) 1998-06-11 1998-06-11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handset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9385A true CN1239385A (zh) 1999-12-22
CN1094705C CN1094705C (zh) 2002-11-20

Family

ID=22256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173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4705C (zh) 1998-06-11 1998-08-25 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289218B1 (zh)
EP (1) EP0964532B1 (zh)
CN (1) CN1094705C (zh)
AT (1) ATE307433T1 (zh)
DE (1) DE69831936T2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9159C (zh) * 2003-10-09 2008-04-02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兼备步话机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
CN101094263B (zh) * 2007-07-17 2010-08-11 深圳市创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对讲功能的手机装置及其电池
CN1838703B (zh) * 2006-04-25 2011-10-19 梁雁文 实现电信网和无线电网通讯的电话会议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1662845B (zh) * 2008-08-28 2012-01-0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对讲通信中话权切换的方法
CN102547685A (zh) * 2011-12-28 2012-07-04 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 直连链路的建立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
WO2016015195A1 (en) * 2014-07-28 2016-02-04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esenting alert when leaving direct-mode coverage area
CN106550316A (zh) * 2015-09-21 2017-03-29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在dmo通信中的单呼方法及终端
CN112437395A (zh) * 2020-09-29 2021-03-02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的方法、基站及移动终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29937B2 (ja) * 1998-05-26 2001-11-19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Phs端末装置および子機間直接通信方法
US6484027B1 (en) * 1998-06-15 2002-11-19 Sbc Technology Resources, Inc. Enhanced wireless handset, including direct handset-to-handset communication mode
JP3996718B2 (ja) * 1999-01-07 2007-10-24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端末間通信方法
US6415146B1 (en) * 1999-05-25 2002-07-02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Wireless system enabling mobile-to-mobile communication
US6909900B1 (en) * 1999-07-01 2005-06-21 Gte Wireless Service Corporation Wireless mobile call location and delivery for non-geographic numbers using a wireline SSP+SCP/wireless HLR interface
US6532369B1 (en) * 1999-08-20 2003-03-11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bile controlled direct mode wireless local calling
JP4167367B2 (ja) * 1999-11-18 2008-10-15 株式会社東芝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US6483827B1 (en) * 2000-02-03 2002-11-19 Eads Defence And Security Networks Dect-based radio station
SE519688C2 (sv) * 2000-05-30 2003-04-0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Anordning och metod för förbättrad filtrering med variabelt filter
US6665521B1 (en) * 2000-08-17 2003-12-1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perative diversity
GB2369267B (en) * 2000-11-06 2002-12-18 Motorola Inc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m
US6690918B2 (en) * 2001-01-05 2004-02-10 Soundstarts, Inc. Networking by matching profile information over a data packet-network and a local area network
US7155163B2 (en) * 2001-01-09 2006-12-26 Agere Systems Inc. Unified passcode pairing of piconet devices
DE10122099A1 (de) * 2001-05-07 2003-01-02 Alcatel Sa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funkbasierten Kommunikationssystems
TW569558B (en) * 2002-10-24 2004-01-01 Conwise Technology Corp Ltd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for a walkie-talkie device
GB2396775B (en) * 2002-12-23 2005-04-1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direct communication for mobile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566953B1 (en) * 2004-02-19 2008-04-23 Alcatel Lucent Method, server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establishing connections between subscribers of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3894922B2 (ja) * 2004-02-19 2007-03-22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KR100654450B1 (ko) 2005-02-03 2006-1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소프트웨어 방식에 의한 통신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에 의해동작하는 통신 장치
CN101828341A (zh) * 2008-09-28 2010-09-08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专网通信终端和专网通信的实现方法
CN101828342B (zh) * 2008-09-28 2013-07-24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dmr专网通信终端、通信系统和实现方法
DE102008062770B4 (de) * 2008-12-18 2023-04-06 Gigaset Communications Gmbh Telekommunikationsnetzwerkknoten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Betrieb
FR2940571A1 (fr) * 2008-12-23 2010-06-25 Sagem Comm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sans fil.
CN103200465A (zh) * 2013-03-14 2013-07-10 深圳市力同亚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讲机工作方法及对讲机
AT515238B1 (de) 2014-01-09 2015-11-15 Hanan Armoni 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Direktkommunikation von mobilen Endgeräten
CN106161726A (zh) * 2015-03-23 2016-11-23 钰太芯微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语音唤醒系统及语音唤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030724A (zh) * 2019-12-04 2020-04-17 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对码功能的平调系统实现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12415A (en) * 1984-08-03 1986-09-16 Motorola, Inc. Dynamic control of telephone traffic in a trunked radio system
DE69310800T2 (de) * 1992-03-31 1997-09-04 Casio Computer Co Lt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nrufen eines Handtelefons im Funktelefonnetz
TW239910B (zh) * 1992-08-21 1995-02-01 Motorola Inc
FI97593C (fi) * 1993-12-02 1997-01-10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Menetelmä suorakanavalla liikennöivän tilaaja-aseman hallitsemiseksi radiojärjestelmässä, radiojärjestelmä ja tilaaja-asema
EP0616457A1 (de) * 1993-03-16 1994-09-21 Ascom Business Systems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weiterung des Benutzungsgebietes von Handgeräten der Schnurlostelefonie
US5930295A (en) * 1996-02-23 1999-07-27 Isley, Jr.; William C. 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including net radio service in a mobile satellite ser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FI97519C (fi) * 1993-08-26 1996-12-27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Menetelmä tilaaja-asemien ohjaamiseksi radiopuhelinjärjestelmässä, radiopuhelinjärjestelmä ja radiopuhelinjärjestelmän tilaaja-asema
FI108098B (fi) * 1994-03-03 2001-11-15 Nokia Networks Oy Menetelmä suorakanavalla liikennöivän tilaaja-aseman hallitsemiseksi, radiojärjestelmä ja tilaaja-asema
US5787078A (en) * 1994-03-09 1998-07-28 Alcatel N.V. Fra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US5493286A (en) * 1994-03-10 1996-02-20 Motorola, Inc. Method for providing communications within a geographic region
JP3192318B2 (ja) * 1994-05-20 2001-07-23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無線式情報伝送システム
US5515366A (en) * 1994-11-17 1996-05-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in a TDM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FI100495B (fi) * 1996-02-09 1997-12-1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Suorakanavalla liikennöivän matkaviestimen läsnäolon selvittäminen
DE19704907A1 (de) * 1997-02-10 1997-07-31 Andre Bornholt Mobilfunktelefon mit Möglichkeit zur Direktverbindung
US5995500A (en) * 1997-07-18 1999-11-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mobile stations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79159C (zh) * 2003-10-09 2008-04-02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兼备步话机功能的移动通信终端
CN1838703B (zh) * 2006-04-25 2011-10-19 梁雁文 实现电信网和无线电网通讯的电话会议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1094263B (zh) * 2007-07-17 2010-08-11 深圳市创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对讲功能的手机装置及其电池
CN101662845B (zh) * 2008-08-28 2012-01-0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对讲通信中话权切换的方法
CN102547685A (zh) * 2011-12-28 2012-07-04 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 直连链路的建立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
CN102547685B (zh) * 2011-12-28 2015-01-07 Tcl王牌电器(惠州)有限公司 直连链路的建立方法、终端及通信系统
WO2016015195A1 (en) * 2014-07-28 2016-02-04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esenting alert when leaving direct-mode coverage area
CN106537958A (zh) * 2014-07-28 2017-03-22 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 用于当离开直接模式覆盖区时呈现报警的方法和系统
GB2542534A (en) * 2014-07-28 2017-03-22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esenting alert when leaving direct-mode coverage area
CN106537958B (zh) * 2014-07-28 2019-06-04 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 用于当离开直接模式覆盖区时呈现报警的方法和系统
GB2542534B (en) * 2014-07-28 2019-08-07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esenting alert when leaving direct-mode coverage area
CN106550316A (zh) * 2015-09-21 2017-03-29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在dmo通信中的单呼方法及终端
CN106550316B (zh) * 2015-09-21 2020-03-31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在直通模式dmo通信中的单呼方法及终端
CN112437395A (zh) * 2020-09-29 2021-03-02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的方法、基站及移动终端
CN112437395B (zh) * 2020-09-29 2023-11-24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呼叫的方法、基站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289218B1 (en) 2001-09-11
ATE307433T1 (de) 2005-11-15
EP0964532A2 (en) 1999-12-15
EP0964532A3 (en) 2001-03-07
EP0964532B1 (en) 2005-10-19
DE69831936T2 (de) 2006-07-27
DE69831936D1 (de) 2005-11-24
CN1094705C (zh) 2002-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05C (zh) 手机直接互通的方法
CN1190093C (zh)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呼叫者图像信息的方法
CN1075334C (zh) 无绳电话系统
CN1195446A (zh) 家庭个人通讯系统
CN100499715C (zh) 三方通话中的呼叫处理方法
JPH04170825A (ja) 無線通信方式
CN101141150A (zh) 蓝牙电话终端装置及其通信方法
CN1633039A (zh) 局域内手机之间或手机与固定电话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
CN111432294B (zh) 全双工对讲机的无线通信方法与系统
EP2523438B1 (en) Mobile terminal
CN100463481C (zh) 一种在公用电话交换网实现短距离无线通讯的方法及系统
CN1369178A (zh) 禁止对有多模式通信能力的装置进行指定模式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CN1059068C (zh) 一种基于泛欧数字无绳电话标准技术的无线用户环系统
KR100349652B1 (ko) 무선 가입자망 단말기에서 수신자 구별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02740489B (zh) 一种实现无绳电话通话的方法和装置
JP2003333180A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着信制御方法
KR100233167B1 (ko) 하나의 전화번호에 둘 이상의 핸드폰을 등록하여 사용하는방법
EP0930794A1 (en) Transmission of channel information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00069521A (ja) ワイヤレスローカルループシステム及びその固定電話加入者ユニット
CN2655536Y (zh) 手持电话机
CN1295891C (zh) 改善低功率移动电话其通讯环境品质的装置及其方法
JP2001128243A (ja) 複合型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2879551Y (zh) 一种具有语音通信功能的多媒体通信终端
CN1589056A (zh) 通过固话网络实现phs系统接入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4867001A (zh) 一种移动设备的通信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1120

Termination date: 200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