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9164C - 山楂叶有效部位及提取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山楂叶有效部位及提取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9164C
CN1239164C CN 03129427 CN03129427A CN1239164C CN 1239164 C CN1239164 C CN 1239164C CN 03129427 CN03129427 CN 03129427 CN 03129427 A CN03129427 A CN 03129427A CN 1239164 C CN1239164 C CN 123916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ffective part
haw
folium crataegi
extract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12942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65464A (zh
Inventor
薛秀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3129427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39164C/zh
Publication of CN1565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65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916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916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山楂有效部位及提取和应用。该山楂有效部位提取物是从山楂叶中提取的含有山楂总黄酮类化合物和酚酸类化合物的提取物。所述的提取物是将山楂叶粗粉用稀醇或稀酮提取,提取液浓缩,经两次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纯化后获得。本发明山楂有效部位提取物活性成分纯度高,采用HPLC定性、定量检测,可用于中风后瘫痪、冠心病、高血压、脑栓塞、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Description

山楂叶有效部位及提取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药领域,具体涉及山楂叶有效部位及提取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属于蔷薇科,是常见的中草药之一。近年来对于山楂属植物的研究集中在山楂叶方面,与山楂果实相比,山楂叶具有资源广泛,收获量大,有效成分含量高等特点。研究人员通过对山楂叶的化学成分、药理药效、临床应用及其制剂的全方位研究,证明了山楂叶具有活血化淤、宣通心肺、理气舒络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胸闷憋气、心悖健忘、眩晕耳眠及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症及脑动脉供血不足等症,并具有安全无毒作用的特点。
过去一直认为山楂叶的活性部位为其中的山楂叶总黄酮类成分,因此现有产品均以山楂叶总黄酮作为质量控制标准,如浙江东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益心酮片及北京第四制药厂生产的复心片。
现有技术提取山楂叶总黄酮的方法一般为使用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方法,黄酮类化合物可以吸附在大孔吸附树脂柱上,而得到总黄酮,或者进一步使用聚酰胺精制,应用紫外法测定总黄酮含量为80%以上(专利号:91111834.9)。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对山楂叶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种活性成份含量高,更为合理、有效的山楂有效部位提取物。
本发明公开的山楂叶有效部位提取物是从山楂叶中提取的含有山楂总黄酮类化合物和酚酸类化合物的提取物,提取物有效部位含量在80%-99.9%,有效部位中酚酸类化合物含量占50~90%,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占10~40%。
所述的山楂总黄酮类化合物包括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和金丝桃苷等。
所述的山楂酚酸类化合物包括咖啡酸,咖啡酰奎宁酸,咖啡酰苹果酸、咖啡酰苏阿糖酸等。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公开上述山楂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的山楂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包括下列步骤:
山楂叶粗粉直接通过稀醇或稀酮提取,原料与提取液比例为:1∶5-1∶20(重量体积比),提取液40~60℃减压浓缩,放置沉淀,除去叶绿素等杂质,浓缩液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先用水洗脱,收集水洗液,水液用浓盐酸调至pH1~2,此酸性水溶液再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最后用20%~50%稀醇或稀酮洗脱,该洗脱部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得黄色粉末,即得。
制备工艺流程图见图1。
本发明所述的稀醇或稀酮选自稀甲醇、稀乙醇或稀丙酮等,浓度为50%~90%。本发明所采用的大孔吸附树脂可选自D101、D520、D4006、H103、AB-8、ZTC-1或NKA-II等型号。两次大孔树脂层析所选择的大孔吸附树脂的型号可以相同或不同,选择不同型号的大孔吸附树脂效果更好些,如先选择D101大孔吸附树脂层析,再选用AB-8大孔吸附树脂层析。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公开上述山楂有效部位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用于中风后瘫痪、冠心病、高血压、脑栓塞、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山楂有效部位提取物可作为药物的活性成份,制成医学上可接受的各种制剂,用于中风后瘫痪、冠心病、高血压、脑栓塞、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本发明所述制剂包括注射液,注射用粉针剂,片剂,冲剂、胶囊和滴丸等。
特别是本发明提取物可用于静脉注射液的制备。静脉注射液由以下成分组成(重量/体积比):山楂有效部位提取物0.4~1.0%,药用碱0.2~1.0%和药用辅料组成。
其中所述的药用碱可采用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和亚硫酸氢钠中的一种或者数种组合。
所述的药用辅料为氯化钠、苯甲酸、吐温-60、土温-80、山梨醇、甘油和丙二醇中的一种或数种组合。
用本发明山楂有效部位提取物制成制剂,进行有关毒性药理和药效试验:
1.急性毒性试验
用Wistar健康小鼠,采用口服和尾静脉注射两种给药方式,测定山楂有效部位的半数致死量(LD50):口服为1898±117mg/kg,腹腔注射为1225±98mg/kg。
2.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采用小鼠断颈和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复制急性脑缺血模型。结果表明:山楂有效部位三个剂量(2、4、8mg/kg)静注给药,均可显著延长小鼠断颈后的喘息时间,分别比空白对照组延长了10.21%、12.35%和14.99%,而且三个剂量组均明显增加小鼠断颈后张口呼吸的次数,分别比空白对照组增加36.73%、39.25%和37.40%。该有效部位三个剂量组均能显著延长双侧颈总动脉结扎致缺血小鼠的存活时间,延长率分别为65.43%、59.78%和70.15%。提示该有效部位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
3.对大鼠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取Wistar大鼠,按体重随机分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给药组静脉注射该有效部位2、4、8mg/kg。实验时腹腔注射20%乌拉坦1g/kg麻醉,仰卧位固定,分离颈总动脉,将实验性体内血栓形成仪的刺激电极和温度探头挂于颈总动脉上,给药后10min开始刺激,刺激强度为2mA,刺激5min后关闭刺激开关,取下电极,3min后调节温控表至零位,记录动脉血栓形成时间,结果表明,大鼠静注本品2、4、8mg/kg后,与对照组比较,动脉血栓形成时间分别推迟40.5%(p<0.001)、59.8%(p<0.001)、98.2%(p<0.001)。表明该有效部位能显著推迟大鼠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时间。
4.对犬冠脉流量和心肌耗氧量的影响
犬30只,分为5组,每组6只。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阻断生理盐水组、LAD阻断普萘洛尔组和LAD阻断给药组(2、4、8mg/kg)。将犬用3%戊巴比妥钠(30mg/kg)麻醉,固定于手术台上,分离股静脉,插入静脉插管,经静脉缓慢输入生理盐水,以备给药,气管插管行人工呼吸。分离颈总动脉插管以测动脉血压。于左第4~5肋间开胸,分离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上部,放置电磁流量计探头,记录血流量。颈总动脉插管记录颈总动脉血压。针状电极插入犬四肢皮下,用八道生理记录仪记录II导联ECG,测量心率。实验结束取心脏称重。术后稳定10min后,测定每搏冠脉流量,经股动脉抽取动脉血,经心脏冠脉窦抽取静脉血,分别做血气分析,测定动脉血氧分压和冠脉窦血氧分压,给药后10,30,60,90,120min,重复测定上述诸指标。计算冠脉血流量、心肌耗氧量和心肌摄氧率。结果表明,山楂有效部位中、高剂量组可显著减少心肌耗氧量和心肌摄氧率(p<0.01)。
5.降血脂作用
鹌鹑喂以高脂饲料同时灌服山楂有效部位60d后,测定血脂含量和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结果表明,该部位能明显降低血清中TC、TG、LDL-C水平和TC/HDL-C比值,也可使主动脉斑块面积和泡沫细胞减少,肝重量系数降低,肝脂肪变性程度减轻。表明该部位具有明显的降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上述试验证明本发明山楂有效部位提取物安全、毒性低,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可显著推迟大鼠实验性动脉血栓形成的时间,可显著减少心肌耗氧量和心肌摄氧率,明显降低血脂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本发明山楂有效部位提取物与现有山楂提取物相比,具有下述优点:
1.现有技术有效部位主要特征是山楂叶总黄酮,其制备工艺也主要是针对黄酮类成分,而忽略了其中的另一活性成分酚酸类成分(当然,现有技术得到的产品可能含有少量的酚酸类成分,但是酚酸类成分在其中含量远远低于黄酮类成分)。
2.因为成分的差异,现有的山楂叶制剂水溶性不好,也不便于制成注射制剂,剂型主要为口服片剂、滴丸等。本发明则可以制成包括注射剂、冻干粉针、口服等多种剂型。
3.本发明得到的有效部位在药理作用方面,对于中风后瘫痪、冠心病、高血压、脑栓塞、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显著优于现有技术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山楂有效部位提取物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山楂有效部位提取物HPLC图谱
其中各峰分别表示:A.咖啡酸  B.咖啡酰奎宁酸  C.咖啡酰苹果酸  D.咖啡酰奎宁酸衍生物  E.咖啡酰苏阿糖酸  F.牡荆素葡萄糖苷  G.牡荆素鼠李糖苷  H.金丝桃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山楂叶100kg,粉碎成粗粉,用80%乙醇2000升渗滤提取,合并提取液,提取液40~60℃减压浓缩至约100升,室温放置24h,离心除去叶绿素等杂质。上清液在已预处理过的80kg D101大孔吸附树脂上吸附层析,先用约500升水洗脱,水洗液用6N盐酸(HCl)酸化至pH=1,将该水溶液再次经AB-8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水洗脱至弱酸性,再用约200升20%丙酮-水洗脱。20%丙酮洗脱部分低温减压浓缩至约50升,喷雾干燥,得到黄色粉末,即为有效部位。得量为0.8公斤,得率为0.8%(以山楂叶原料计)。经HPLC定量分析,总酚酸含量为63.5%,总黄酮含量为21.3%。
实施例2
取山楂叶100kg,粉碎成粗粉,用50%乙醇2000升分3次回流提取,合并提取液,提取液40~60℃减压浓缩至约100升,室温放置24h,离心除去叶绿素等杂质。上清液在已预处理过的80kg ZTC-1大孔吸附树脂上吸附层析,先用约650升水洗脱,水洗液用6N盐酸(HCl)酸化至pH=2,将该水溶液再次经D101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水洗脱至弱酸性,再用约300升50%乙醇-水洗脱。50%乙醇洗脱部分低温减压浓缩至约30升,用碱调节pH为近中性,喷雾干燥,得到黄色粉末,即为有效部位(盐)。得量为0.95公斤,得率为0.95(以山楂叶原料计)。HPLC定量分析,总酚酸含量为73.8%,总黄酮含量为15.9%。
实施例3片剂制备
将本发明有效部位100g(实施例1方法制得),淀粉80g,糊精5g混合均匀,加入10%淀粉浆制软材,用14目尼龙筛网制粒,60~70℃通风干燥,16目筛整粒,加硬脂酸镁1.5g,羧甲基淀粉钠5g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衣即得。每片含有效部位100mg。成人口服每日2~5次,每次1~10片。
实施例4胶囊制备
取本发明有效部位100g(实施例2方法制得),加入淀粉78g,硬脂酸镁2g混匀,直接用全自动胶囊填充机填充成1000粒,抛光即得。成人口服每日2~5次,每次1~10片。
实施例5滴丸制备
取本发明有效部位10g(实施例1方法制得),投入32g加热熔融的聚乙二醇6000中,搅拌至溶解,转移至贮液瓶中,密闭并保温在80~90℃,调节滴丸机液滴定量阀门,由上往下滴入10~15℃的液体石蜡中,共制1000粒,将形成的滴丸沥干并擦除液体石蜡,干燥即得。每粒含有效部位10mg。成人口服每日2~5次,每次5~20粒。
实施例6口服液制备
取本发明有效部位20g(实施例1方法制得),与蜂蜜300g、蔗糖50g、苯甲酸钠2g及蒸馏水300ml混合,加热至85~90℃,搅拌使溶解,保温30min,滤过,滤液加水稀释至1000ml,搅匀,灌封(每支10ml),灭菌即得。成人口服每日2~5次,每次1~5支。
实施例7颗粒剂制备
取本发明有效部位10g(实施例2方法制得)、糊精20g、蔗糖100g及乙醇适量,混匀,过10目筛制成颗粒,于60~70℃干燥,整粒,分装即得,每包重5g,成人口服每日2~5次,每次1~5包。
实施例8注射液制备
取本发明有效部位100g(实施例2方法制得),加注射用水适量使溶解,加配制量的0.02%的活性炭搅拌5~10min,滤过,滤液稀释至10升左右,加氯化钠调节渗透压至等渗,调节pH7.5~8.0,超滤,灌封成1000支(10ml/支)。100℃30min灭菌即得。成人静脉或肌肉注射给药,每日1~2次,每次1~5支。
实施例9粉针剂制备
取本发明有效部位100g(实施例2方法制得),加注射用水及稀氢氧化钠适量使溶解,加配制量的0.02%的活性炭搅拌5~10min,滤过,滤液稀释至1升,调节pH6.5~7.8,超滤,喷雾干燥,干粉无菌分装即得。每支100mg,临用前加注射用水适量使溶解,用氯化钠输液250~500ml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成人每日1~2次,每次1~5支。

Claims (6)

1、一种山楂叶有效部位提取物,其特征在于该提取物是从山楂叶中提取的含量为80%-99.9%的有效部位,其中酚酸类化合物含量占50~90%,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占10~40%;所述的总黄酮类化合物包括牡荆素葡萄糖苷、牡荆素鼠李糖苷和金丝桃苷;所述的酚酸类化合物包括咖啡酸,咖啡酰奎宁酸,咖啡酰苹果酸和咖啡酰苏阿糖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楂叶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山楂叶粗粉直接通过浓度为50%~90%甲醇、乙醇或丙酮提取,原料与提取液重量体积比为:1∶5-1∶20,提取液40~60℃减压浓缩,放置沉淀,除去叶绿素等杂质,浓缩液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先用水洗脱,收集水洗液,水液用浓盐酸调至pH1~2,此酸性水溶液再上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最后用20%~50%甲醇、乙醇或丙酮洗脱,该洗脱部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即得黄色粉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楂叶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大孔吸附树脂选自D101、D520、D4006、H103、AB-8、ZTC-1或NKA-II。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山楂叶有效部位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两次大孔树脂层析所选择的大孔吸附树脂的型号为相同或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楂叶有效部位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用于中风后瘫痪、冠心病、高血压、脑栓塞、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药物的剂型包括注射液,注射用粉针剂,片剂,冲剂、胶囊或滴丸。
CN 03129427 2003-06-20 2003-06-20 山楂叶有效部位及提取方法和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916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29427 CN1239164C (zh) 2003-06-20 2003-06-20 山楂叶有效部位及提取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29427 CN1239164C (zh) 2003-06-20 2003-06-20 山楂叶有效部位及提取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65464A CN1565464A (zh) 2005-01-19
CN1239164C true CN1239164C (zh) 2006-02-01

Family

ID=34469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12942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9164C (zh) 2003-06-20 2003-06-20 山楂叶有效部位及提取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39164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5405A (zh) * 2012-07-02 2012-10-31 吉林金麦通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山楂叶水提物,含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92506A (zh) * 2015-08-11 2015-11-25 成都易创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山楂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CN107582589A (zh) 2017-09-18 2018-01-16 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白凤菜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治疗高尿酸血症的用途
CN114031588A (zh) * 2021-11-02 2022-02-11 东营市人民医院 一种酚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在制备具有抗炎和/或抗氧化作用的药物中的应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55405A (zh) * 2012-07-02 2012-10-31 吉林金麦通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山楂叶水提物,含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55405B (zh) * 2012-07-02 2013-11-20 吉林金麦通制药有限公司 一种山楂叶水提物,含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65464A (zh) 2005-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20305B1 (en)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 including sunflower extract, preparative method and use thereof
CN100374120C (zh) 灯盏细辛酚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药中的应用
CN1931236B (zh) 一种由丹参和红景天制成的药物组合物
CN103006838B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616381A (zh) 一种灯盏细辛有效组分的制备方法
CN103006769A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39164C (zh) 山楂叶有效部位及提取方法和应用
CN1173707C (zh) 一种含野黄芩甙和咖啡酰奎宁酸的药用组合物
CN100509009C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缺血性中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278433A (zh) 一种溶栓药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00509010C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775249A (zh) 一种山茶花总黄酮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3005448A (zh) 提高缺氧耐受力的保健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76751B (zh) 丹参和桂枝的药物组合物
CN100421689C (zh) 山楂总酚酸部位的制备工艺和应用
CN102018740B (zh) 含有向日葵叶提取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679700A (zh) 一种由三七、葛根制成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08198B (zh) 羊藿灯盏药物组合物
CN102988478A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1176770B (zh) 银杏叶与蒲黄的药用组合物
CN101167784A (zh) 一种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组合物
CN1759854A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552723A (zh) 辽东楤木叶总皂苷及其药物组合物
CN1316992C (zh) 治疗心脑血栓性疾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71002C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201

Termination date: 2011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