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7523A - 驳运货物的浮动结构 - Google Patents

驳运货物的浮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7523A
CN1237523A CN99104161.5A CN99104161A CN1237523A CN 1237523 A CN1237523 A CN 1237523A CN 99104161 A CN99104161 A CN 99104161A CN 1237523 A CN1237523 A CN 1237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ortation
barge
lighter
buoyancy container
good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041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80C (zh
Inventor
悉尼·斯里达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misub Transshippers Inc
Original Assignee
Semisub Transshipper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misub Transshippers Inc filed Critical Semisub Transshippers Inc
Publication of CN1237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75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8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8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7/0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 B63B27/3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transfer at sea between ships or between ships and off-shore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1/00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 B63B1/02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deriving lift mainly from water displacement
    • B63B1/10Hydrodynamic or hydrostatic features of hulls or of hydrofoils deriving lift mainly from water displacement with multiple hulls
    • B63B1/107Semi-submersibles; Small waterline area multiple hull vessels and the like, e.g. SW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7/0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 B63B27/22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of conveyers, e.g. of endless-belt or screw-typ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将驳船上的货物搬运到一船上或其它地方的搬运装置包括一对浮力容器,一由浮力容器通过许多立柱支承而位于浮力容器上方的一个升高位置上的平台,立柱连接平台和浮力容器。在一个实施例里,在各浮力容器里设有压载腔室,以便在各浮力容器里接纳作为压载物的水。在另一个实施例里,搬运装置还包括将要卸载的货物从驳船升高到平台的提升传送机。还设有相对驳船升高和降低提升传送机的装置。

Description

驳运货物的浮动结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浮动结构或驳运装置,以便将货物从一驳船驳运到货船上或岸上,以及进行其它的货物转运操作。本发明也涉及一种货物转运方法。
对于没有深水码头设备的港口来说,不能接纳大型货船是一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方案是将货物装载在小型驳船上,然后驶向深水区域并停泊在货船的旁边。然后利用一浮动装置,将货物从驳船转运到货船上。
由于深水区域常常暴露在大海上并经受波动作用,因此驳运装置的稳定性堪忧。此外,驳船的有效卸载对于实现低成本的货物转运操作也很重要。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驳运装置,它包括一对有浮力的容器,由浮力容器通过许多立柱或支柱支承的、在浮力容器之上的一个升高位置上的平台,支柱将平台和浮力容器连接在一起,其中,浮力容器里设有压载腔室,以便在浮力容器内压载时接纳水。压载腔室可延伸至支柱的至少一部分。
一个浮力容器可具有比另一个浮力容器大的排水表面。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驳运装置,它包括一对浮力容器,一由浮力容器通过许多立柱或支柱支承的平台,支柱使平台与浮力容器连接,一将要卸下的货物从一驳船提升至平台的提升传送机,以及相对驳船升高和降低该提升传送机的装置。
该驳运装置还可以包括铲刮装置,以便使要卸下的货物向提升传送机移动。铲刮装置可包括一对自提升传送机延伸的回转式铲刮器,各回转式铲刮器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一对间隔开的链轮上的循环带以及许多间隔地分布在该循环带上的刮刀。还可包括相对提升传送机改变铲刮器取向的装置。
按照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驳运装置,它包括一对有浮力的容器,由浮力容器通过许多立柱或支柱支承的、在浮力容器之上的一个升高位置上的平台,支柱将平台和浮力容器连接在一起,以及用来固定装载着大量货物的驳船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可使驳船相对驳运装置直线移动的牵引装置。
该连接装置可以包括一对相互反向的、与驳船的相对两端连接的牵引缆绳,以及给牵引缆绳提供拉力、以便实现所述直线移动的牵引绞车。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货物处理装置将颗粒状或粉末状货物从一驳船上卸下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将在驳船第一选定位置上的货物卸至第一深度,相对货物处理装置移动驳船并从靠近所述第一选定位置的位置将货物卸至所述第一深度,从驳船的第二选定位置将货物卸至第二深度,相对货物处理装置移动驳船并从靠近所述第二选定位置的位置将货物卸至所述第二深度,重复卸货至下一个深度,直至驳船完全卸空或卸载操作停止。
从下面关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描述中可以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
现在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是按照本发明的一驳运装置的示意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的驳运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的驳运装置的端视图,它停泊在一货船的旁边,以便将货物卸入货船的船舱里;
图4是图1中的驳运装置中的箕斗传送机的侧视图,该传送机将货物从驳船里提升上来,然后卸入货船的船舱里;
图5是图4中的画圈部分的放大的侧视图;
图6是与图4中的箕斗传送机组合的一对回转式铲刮器的侧视图;
图7是图6中的画圈部分的放大图,显示了一刮刀的侧视图;
图8是图6中的回转式铲刮机的平面图,它是为说明目的而显示了互相成直角对齐的铲刮机;
图9是图6中的一个铲刮机放大的侧视图;
图10是图1中的驳运装置中的一传送机的侧视图;
图11和12分别是图1中的驳运装置中的一卸料架的侧视图和平面图;
图13至15分别是沿图11中的ⅩⅢ-ⅩⅢ、ⅩⅣ-ⅩⅣ、ⅩⅤ-ⅩⅤ线的剖视图;
图16是图1中的驳运装置的平面图,显示了使驳运装置和货船相对固定、以及是驳运装置和被卸载的驳船相对移动的绞车机构;以及
图17是图16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参看图1至3,标号10一般表示一驳运装置,它包括一对浮动容器或浮筒12和14,它们通过许多从各浮筒12和14向上延伸的垂直支柱16和固定在支柱16顶部的平台18而以间隔平行关系连接在一起。平台18跨越浮筒12和14之间的空间。
在本说明书里,术语“浮筒”包括任何有浮力的、可用来将平台18支承在水面之上的器件。
驳运装置10还包括物料搬运装置24,以便将物料或货物从驳船20转移到货船22上。搬运装置24包括提升驳船20上的物料的卸料吊头26,在卸料吊头26上端的传送机30,以及接受来自传送机30的物料并将该物料卸到货船22的船体34里去的卸料架32。
支柱16是中空壳体,如下面将要介绍的,它们允许人员通过和放入压舱水。支柱16也可用来储存东西,例如燃料。支柱16的数量和长度将根据平台18的大小和必须支承的负载变化。支柱16的形状可在圆的和矩形的横截面之间变化。
一专用舱36置于平台18上,以便人员居住和放置诸如发电机组和液压泵站之类的设备。专用舱36里还可有电气控制室,储存备用零件的储存室,以及如图16中的工场39。
浮筒14比浮筒12长。浮筒14在驳运装置10的内侧,即在靠近货船22的一侧,而浮筒12在驳运装置10的外侧。如图3、16和17所示,在内侧的前后支柱16上安装着船用缓冲器27,以便与货船22的侧面缓冲接触。
浮筒12和14形成一双体船结构,并通过支柱16将平台18支承在水面之上的升高位置上。
浮筒12和14是中空结构,它们分别形成一腔室28,如图2中的浮筒14所示,以便盛放压舱水。在图中,腔室28的范围用打叉线表示。可以看到,腔室28还向上延伸进入支柱16的下部,图中用打叉线28.1表示。
腔室28上设有开口29,以便放入压舱水。当所需数量的压舱水进入腔室28后可用任何适当的阀门装置封闭开口29。提供泵31,以便通过出口33将腔室28和/或28.1里的压舱水排出。
工作时,可通过拖船将驳运装置10拖至所需的工作位置,例如一货船的侧面。此外,也可在驳运装置10上设置适当的推进装置,从而可利用本身动力行驶到所需工作位置。
物料搬运装置24由平台18支承。
卸料吊头26包括安装在壳体35里的箕斗升降机或传送机25。壳体35可滑动地设置在支承套管37上,而套管37安装在平台18上(图2,3和10)。提供由电动机49驱动的提升绞车23,以便相对货船20升高和降低卸料吊头26。如图10所示,缆绳41自绞车23向上延伸,环绕在套管37上端的滑轮53,然后向下延伸至壳体35的下端并固定在壳体35上,以便升高和降低卸料吊头26。
箕斗传送机25包括一对横向隔开的循环链条38(图4),它们环绕链轮40和42转动,而链轮由液压马达或电动机43驱动。从动链轮42位于另一个链轮40的垂直上方。各链轮40或42包括一对横向隔开的、与链条38啮合的齿轮。
如图所示,在链条38之间安装着许多箕斗44。各箕斗44安装在一对轴46上,而各轴46为一对相邻的箕斗44共有。
箕斗44是用钢材制造的,且具有耐磨损的挖掘边48,而挖掘边48可根据需要包括钢刀或一组牙齿。图5详细显示了箕斗44。
可以看到,箕斗44固定在链条38上,这样,当环绕经过下链轮40时从货船20上铲起物料,而当移动经过上链轮42时卸下物料。
为了有利于箕斗传送机25的操作,设置一对自卸料吊头26横向延伸的回转式铲刮机50,如图6所示。
各铲刮机50包括一支承架51和循环链条52,循环链条52可环绕着一对横向间隔的、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承架51上的链轮54转动。链条52包括许多横向间隔的、通过轴57固定在一起的环节55。如图7所详细显示的,环节55上固定着钢刀56。
驱动内链轮54,这样,当经过链轮54后,它们的底部钢刀56向卸料吊头26移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钢刀的铲刮作用使物料向卸料吊头26移动。
各回转式铲刮机50通过连接骨架45安装在卸料吊头26上,以便当卸料吊头26相对货船20升高或降低时随卸料吊头26移动。
图8和9详细显示了铲刮机50的安装。各铲刮机50上的支承架51安装在圆筒形衬套47上,因衬套47可转动地连接在骨架45上,因此铲刮机50可相对卸料吊头26环绕一垂直轴线作回转运动。支承架51与衬套47的连接是通过一枢转接头60(环绕一水平轴线)实施的,因此铲刮机50也可相对卸料吊头60作俯仰运动。一液压柱塞和汽缸组件62在各铲刮机50之间运转,以便进行回转运动,而另一液压柱塞和汽缸组件63是作俯仰运动用的。
传送机30包括一支承塔70和一安装在支承塔70上、以便环绕一水平轴69转动的传送架或臂72。传送机30具有一头端71和尾端73。支承塔70安装在平台18内侧,即较大的浮筒14一侧。传送机30还包括环绕着在传送臂72上的一对隔开的辊轴76转动的循环带74。循环带74由惰辊77支承。卸料滑槽75位于箕斗传送机25的上端,以便接受箕斗44卸下的物料。滑槽75将物料输送给传送机30的尾端73。当工作过程中升高或降低卸料吊头26时,传送臂72环绕着轴69枢转,使尾端73随着卸料吊头26的升高和降低而升高和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循环带74将在固定在卸料吊头26上的滑槽75下面保持一个稳定距离。
物料由传送机30上的循环带74传送到传送机30的头端71。一卸料滑槽78位于传送机30的头端71处。该滑槽78将物料输送给卸料架32。传送机30上设有罩盖,以便遮蔽传送的物料。
卸料架32由支承件80支承,而支承件80安装在平台内侧靠近传送机30处。支承件80具有用来固定卸料架32的上部82。上部可环绕一垂直轴线转动,以便沿着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使卸料架32作回转运动。卸料架32可枢转地连接在可转动的上部82上,以便环绕一水平轴线81枢转,即使卸料架32作俯仰运动。一液压柱塞和汽缸组件84可运转地连接在卸料架32和可转动的上部82之间,以便进行俯仰运动。
为了扩大卸料架的纵向到达范围,提供一可相对卸料架32纵向移动的伸缩架86。
伸缩架86具有两组轮子83和85。轮子83在伸缩架86的后端,而轮子85与后端的轮子83间隔一段距离并在朝向伸缩架86前端的位置上。轮子83和85被支承在一组上轨道87和下轨道88之间。当伸缩架86移动到一延伸位置、以便将货物卸到船22的船舱34里时,轨道87和88使伸缩架86保持悬臂状态。在轨道87和88的相反两端设置挡块,以便将轮子83和85控制在轨道87和88之间。
在卸料架32的下面设置一用来伸出或缩进伸缩架86的绞车89。第一缆绳90自绞车89开始延伸,环绕经过在卸料架32前端上的一组滑轮91,然后固定在轮子83和85之间的伸缩架86上。第二缆绳92自绞车89开始延伸,环绕经过在卸料架32后端上的一组滑轮93,然后固定在伸缩架86上与第一缆绳90相同的一个位置上。由此,伸缩架86可通过绞车89的适当运转而伸出或缩进。伸缩架86的全伸出位置如图11中的实线所示,而缩进位置用虚线表示。
卸料架32包括使用循环带94的传送机。如图11所示,循环带94自第一端部辊轴95开始延伸,经过许多沿着卸料架32、以及伸缩架86延伸布置的惰辊96。然后,循环带94延伸经过头部辊轴97,再沿着许多支承惰辊98到固定在伸缩架86后端的端部辊轴99。然后,循环带94经过主动辊100向卸料架32的后端延伸,并环绕经过拉紧辊轴装置101,使循环带94保持所需的张力,最后环绕经过第二端部辊轴102而回到第一端部辊轴95。一缓冲辊103安装在主动辊100的一侧,以便增加循环带94与主动辊100的接触。
可以看到,当伸缩架86相对卸料架32移动时,依靠环绕经过在伸缩架86后端的辊轴99可自动调整循环带94的长度。
工作时,被输送的物料通过滑槽78进入在其后端的卸料架32。物料落在循环带94上并被传送到伸缩架86的前端,然后落入滑槽92,以便卸到货船22的船舱34里。
首先,将要装货的货船22停泊尽可能远的一个位置上,在该位置上,大多数海浪将被挡在船的一侧、即暴露侧外。然后,如下所述的,将驳运装置10停泊在货船22的另一侧、即被保护一侧处。这样将尽可能地防止驳运装置10、以及驳船20和拖拉驳船的拖船(未画出)受到海洋的侵袭。
一旦货船22被锚定,利用拖船将驳运装置10从岸边拖出。启动安装在驳运装置10上的辅助发电机组,以便给航行和通讯设备供电,同时用来照明和取热。
使驳运装置10位于货船22一侧靠近要装载的第一货舱34处。在驳运装置10定位后,将其压载到所需深度,以减少它的波动平面面积,即在驳运装置10上的、易受到波动作用的表面积的数量。通过降低浮筒12和14,使它们逐渐陷入水中,甚至到水面下面,从而在某些情况下,可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减少可得到的表面积,只要露出卸料吊头26。
启动液压泵站,并让其加热达到所需的工作压力。
将系泊缆绳固定在驳运装置10上。从图16可看到,两根系泊缆绳102和104分别从浮筒12和14上的绞车106和108延伸至货船22的尾端并固定在货船22的船柱110上。另两根系泊缆绳112和114分别自浮筒12和14上的绞车116和118延伸至货船22的前端并固定在货船22的船柱120上。
操纵绞车106、108和116、118,使系泊缆绳102、104和112、114处于张紧状态,从而使驳运装置10紧靠着货船22,防止货船22和驳运装置10互相伤害。再操纵绞车106、108和116、118,使驳运装置10沿着货船22的一侧纵向移动,以便从一个货舱移动到另一个货舱。为此,可将货船22上的船柱110和120之间的间隔距离设置得比图16所示更远。
将驳运装置10上的所有束缚装置和其它运输保护装置、诸如卸料架夹持装置和卸料吊头锁定装置卸掉,从而可将卸料架32回转到货船22的相关货舱34上方,如图3所示。
一旦驳运装置10被定位在如上所述的位置上,拖船将装着货的驳船20拉到驳运装置10里。一般来说,由于高度限制,拖船不能从平台18下通过。
当驳船靠近驳运装置10时,将牵引缆绳从驳运装置10抛到驳船20上。利用两组缆绳122和124将驳船20固定在平台18上。位于驳运装置10前端的第一组缆绳122固定在驳船20的尾端。同样的,位于驳运装置10尾端的第二组缆绳124固定在驳船20的前端。两组牵引缆绳122和124固定在平台18上的牵引绞车126上。绞车126可使驳船20相对驳运装置10前后移动。在缆绳122和124上维持稳定的和相等的张紧力,以便使驳船20尽可能稳定。降低在一组牵引缆绳(例如牵引缆绳122)上的张紧力,另一组牵引缆绳(例如牵引缆绳124)将会拉动驳船20,反之亦然。所有的牵引缆绳122和124是独立的,从而允许操作者通过各牵引绞车126上的不同的交叉拉力来移动驳船20。从图2、3和17中可看到,牵引缆绳122和124是通过导索环127从平台18向下延伸至驳船20。
在连接好牵引缆绳122和124后,拖船可离开到岸边去拖拉其它装着货的驳船。
首先,操纵绞车126,使驳船20位于平台18的中间,然后开始卸载操作。先开动卸料架32,然后开动传送机30,最后开动卸料吊头26和回转式铲刮机50。
将卸料吊头26下降到在驳船20下面的货物里。在本例子里,所述货物是颗粒状的或粉末状的东西。当箕斗44与货物接触并随着链轮40和42转动时,箕斗44不断地进入货物并将货物铲起。卸料吊头26由监测装置控制,该监测装置监测正在输送的负载。与被提升的货物数量有关的电动机43的负载也被监测。因此,卸料吊头26的下降受一计算机设备控制,以使箕斗44进入货物的程度能使它们的组合重量在一理想的范围内。如果负载太大,通过略微升高卸料吊头26来降低箕斗44的掘进力,直至该负载在理想的范围内。
除了用来监测电动机43的负载、以控制箕斗44的负载的机构外,还提供一补偿机构,以便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波浪作用而可能发生的、在平台18和驳船20之间的距离变化。
通过监测电动机49上的负载建立一对极限参数,该电动机49负责升高和降低卸料吊头26。第一次监测是在卸料吊头26升高到驳船20里的货物之上、且箕斗44装载着货物时发生。这表示电动机49承担100%的负载。第二次监测在卸料吊头26下降、从而由驳船20里的货物支承时发生。这表示电动机49承担0%的负载。
在正常工作过程中,系统进行工作时,电动机49把负载分配给本身和驳船20,或在上面所述的100%和0%状态之间的值范围内的某一选定值工作,例如假定约75%,则电动机49承担75%的负载,而驳船承担25%的负载。
当卸料吊头26和驳船20之间有相对差动运动,以及操作值不同于预定值时,通过计算机控制自动升高或降低卸料吊头26,以便补偿平台18和驳船20之间的距离变化。例如,如果距离增加,卸料吊头26不再由驳船20部分支承时,即它位于货物之上时,将监测到电动机49上的负载增加,然后降低卸料吊头26。如果距离减少,卸料吊头26进入驳船20的货物里,由此将监测到电动机49的负载减少,然后升高卸料吊头26。
在卸料吊头26工作过程中,开动液压柱塞和汽缸组件62,使铲刮机50下降,以便向卸料吊头26方向铲刮或拖动货物。
根据驳船20的大小和容积,逐渐降低卸料吊头26,直至到达预定的或理想的深度,即所谓的第一挖掘深度。在到达此深度后,开动绞车126,通过牵引缆绳122和124相对平台18前后拉动驳船20。这样,整条驳船20被卸至第一挖掘深度。在该循环结束时,升高卸料吊头26并让其再位于平台18下面的中间处,然后开始第二循环,以便将驳船20卸至第二挖掘深度。根据需要,这种循环连续进行,以实现若干挖掘深度,直至驳船20被完全卸空。在最终卸空后,升高并关闭卸料吊头26。
用拖船将第二条装着货的驳船拖至空的驳船处。放松系在空驳船上的牵引缆绳122和124。将尾端牵引缆绳从空驳船上解下并固定在装着货的驳船前端。通过牵引缆绳拉动装着货的驳船并推动空驳船,同时用临时系紧缆绳连接两条驳船。现在将拖船开到驳运装置10的前面,等待空驳船的释放。然后,从空驳船上解下前端牵引缆绳并固定在装着货的驳船尾端。牵引缆绳拉动空驳船和装着货的驳船,直至装着货的驳船位于卸料吊头26的正下方。现在收紧牵引缆绳,以便使装着货的驳船固定不动。解下临时系紧缆绳,拖船与空驳船连接并将它拖回去。
继续引入下一条装着货的驳船、从驳船里卸下大量货物和移开空驳船的循环,直至货船22被装满。当一个货舱34被装满,卸料架32就转动到另一个货舱。当要到达在卸料架回转范围之外的货舱时,使整个驳运装置10沿货船22的长度移动。如上所述,系泊缆绳是用来作这种移动的。至于驳船上的牵引缆绳,释放一组缆绳上的张紧力将允许另一组拉动驳运装置10。当最后一条驳船卸空,驳船与驳运装置10分离并被拖走。
然后,关闭驳运装置10并准备返航到靠岸的停泊处。关闭所有的传送装置。收起驳船牵引缆绳。将卸料架32回转到它的停用支承上并与其固定。固定卸料吊头26。将驳运装置10固定在拖船上。解下并收起系泊缆绳。切断液压动力。放掉驳运装置10里的压舱水,直至恢复其航行状态。关闭主发电机组。用拖船将驳运装置10拖至岸边停泊,直至下一次使用。
驳运装置10有助于在具有有限的吃水深度和海岸设备的地方装载大量的货物。几乎任何类型的驳船都可使用。同样地,要装载的船以及在岸上的堆放也可改变。若已知驳船、货船和/或在岸上的堆放的特殊要求,可对驳运装置10进行设计,以使其满足这种特殊要求。
在上述例子里,驳船20在货物输送过程中位于浮筒12和14之间。然而,在驳船或被卸载的船在驳运装置10的一侧、即外侧的情况下,浮筒12和14可靠得近些。
虽然仅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受其限制,在附后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还可以有许多改进。

Claims (36)

1.一种驳运装置,包括:
一对浮力容器;
一平台,它由浮力容器通过许多立柱支承而位于浮力容器上方的一个升高位置上,立柱连接平台和浮力容器;
在各浮力容器里的压载腔室,以便在各浮力容器里接纳作为压载物的水;
一将要卸载的货物从一驳船提升到所述平台的提升传送机,以及相对所述驳船升高和降低所述提升传送机的装置;以及
用来固定装载许多货物的驳船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使驳船相对驳运装置直线移动的牵引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载腔室延伸至所述立柱的至少一部分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浮力容器具有比另一个浮力容器大的排水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要卸载的货物移动到所述提升传送机的铲刮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铲刮装置包括一对自所述提升传送机延伸的回转式铲刮机,各回转式铲刮机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一对互相间隔开的链轮上的循环带,并包括许多间隔地安装在循环带上的刮刀。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提升传送机改变铲刮装置取向的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包括一对与驳船的相对端部连接的相互反向牵引缆绳,以及给牵引缆绳提供拉力而完成所述直线移动的牵引绞车。
8.一种驳运装置,包括一对浮力容器,一由浮力容器通过许多立柱支承而位于浮力容器上方的一个升高位置上的平台,立柱连接平台和浮力容器,其特征在于,在各浮力容器里设有压载腔室,以便在各浮力容器里接纳作为压载物的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载腔室延伸至所述立柱的至少一部分内。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浮力容器具有比另一个浮力容器大的排水表面。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将要卸载的货物从一驳船提升到所述平台的提升传送机,以及相对所述驳船升高和降低所述提升传送机的装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要卸载的货物移动到所述提升传送机的铲刮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铲刮装置包括一对自所述提升传送机延伸的回转式铲刮机,各回转式铲刮机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一对互相间隔开的链轮上的循环带,并包括许多间隔地安装在循环带上的刮刀。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提升传送机改变铲刮装置取向的装置。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来固定装载许多货物的驳船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使驳船相对驳运装置直线移动的牵引装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包括一对与驳船的相对端部连接的相互反向牵引缆绳,以及给牵引缆绳提供拉力而完成所述直线移动的牵引绞车。
17.一种驳运装置,包括:一对浮力容器,一由浮力容器通过许多立柱支承而位于浮力容器上方的一个升高位置上的平台,立柱连接平台和浮力容器;
一提升传送机,将要卸载的货物从一驳船提升到所述平台;以及
相对所述驳船升高和降低所述提升传送机的装置。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要卸载的货物移动到所述提升传送机的铲刮装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铲刮装置包括一对自所述提升传送机延伸的回转式铲刮机,各回转式铲刮机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一对互相间隔开的链轮上的循环带,并包括许多间隔地安装在循环带上的刮刀。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提升传送机改变铲刮装置取向的装置。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浮力容器里设有压载腔室,以便在各浮力容器里接纳作为压载物的水。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载腔室延伸至所述立柱的至少一部分内。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浮力容器具有比另一个浮力容器大的排水表面。
24.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来固定装载许多货物的驳船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使驳船相对驳运装置直线移动的牵引装置。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包括一对与驳船的相对端部连接的相互反向牵引缆绳,以及给牵引缆绳提供拉力而完成所述直线移动的牵引绞车。
26.一种驳运装置,包括一对浮力容器,一由浮力容器通过许多立柱支承而位于浮力容器上方的一个升高位置上的平台,立柱连接平台和浮力容器;以及
用来固定装载许多货物的驳船的连接装置,该连接装置包括使驳船相对驳运装置直线移动的牵引装置。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装置包括一对与驳船的相对端部连接的相互反向牵引缆绳,以及给牵引缆绳提供拉力而完成所述直线移动的牵引绞车。
28.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浮力容器设有压载腔室,以便在各浮力容器里接纳作为压载物的水。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压载腔室延伸至所述立柱的至少一部分内。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浮力容器具有比另一个浮力容器大的排水表面。
31.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将要卸载的货物从一驳船提升到所述平台的提升传送机,以及相对所述驳船升高和降低所述提升传送机的装置。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要卸载的货物移动到所述提升传送机的铲刮装置。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铲刮装置包括一对自所述提升传送机延伸的回转式铲刮机,各回转式铲刮机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一对互相间隔开的链轮上的循环带,并包括许多间隔地安装在循环带上的刮刀。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驳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相对提升传送机改变铲刮装置取向的装置。
35.一种利用货物搬运装置从一货船上卸下颗粒状或粉末状货物的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将在驳船第一选定位置上的货物卸载至第一深度;
相对货物搬运装置移动驳船,从驳船上靠近所述第一选定位置的位置将货物卸载至所述第一深度;
将在驳船第二选定位置上的货物卸载至第二深度;
相对货物搬运装置移动驳船,从驳船上靠近所述第二选定位置的位置将货物卸载至所述第二深度;以及
重复将货物卸载至下一个深度的操作,直至驳船被卸空或卸载操作结束。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选定位置与所述第一选定位置对应。
CN99104161A 1998-03-19 1999-03-19 驳运货物的浮动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528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09/044,152 1998-03-19
US09/044,152 US6010295A (en) 1998-03-19 1998-03-19 Floating structure for the transfer of cargo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7523A true CN1237523A (zh) 1999-12-08
CN1115280C CN1115280C (zh) 2003-07-23

Family

ID=21930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0416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5280C (zh) 1998-03-19 1999-03-19 驳运货物的浮动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6010295A (zh)
CN (1) CN1115280C (zh)
CA (1) CA2266169C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8328A (zh) * 2008-02-12 2009-08-19 韩国科学技术院 用于海上运输系统的移动式港口
CN102328733A (zh) * 2011-07-14 2012-01-25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半潜式起重生活平台
CN103998336A (zh) * 2011-12-21 2014-08-20 开放水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运输水力发电涡轮机系统的方法
CN108190558A (zh) * 2018-03-20 2018-06-22 潍坊汇重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卸船机
CN110206545A (zh) * 2019-05-17 2019-09-06 中国海洋大学 深海采矿机器人浮力随动调节系统
CN113184118A (zh) * 2021-06-04 2021-07-30 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 一种水下爆炸试验设备海上收放装置及其收放方法
CN113184118B (zh) * 2021-06-04 2024-05-31 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 一种水下爆炸试验设备海上收放装置及其收放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90006B1 (en) 2000-01-18 2002-05-21 Seabulk Systems, Inc. Sea bulk transfer vessel
US6334401B1 (en) * 2000-08-22 2002-01-01 Seabulk Systems Inc. Floating structure for the transfer of cargo
US6863484B2 (en) * 2002-05-17 2005-03-08 Seabulk Systems Inc. Catamaran transfer vessel
US6718900B2 (en) 2002-06-11 2004-04-13 Gregory James Carter Variable storage vessel and method
US6964165B2 (en) * 2004-02-27 2005-11-15 Uhl Donald A System and process for recovering energy from a compressed gas
DE102010012306A1 (de) * 2010-03-23 2011-09-29 Fachhochschule Kiel Energetisch optimiertes und flexibles Transferierungssystem für flüssige und feste Transportgüter im maritimen Bereich
US20120193920A1 (en) * 2011-01-27 2012-08-02 Young Ho Jeon Tidal power generating module and tidal power genera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9381979B1 (en) * 2013-02-26 2016-07-05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Portable lightweight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heavy loads
US10053195B1 (en) * 2016-01-29 2018-08-2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Shipboard side-mounted extending articulated boom for fueling and maintenance operations
CN105752282A (zh) * 2016-03-31 2016-07-13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自升式风电施工船
NL2023005B1 (en) * 2019-04-25 2020-11-02 The Ocean Cleanup Tech B V A free flowing water cleaning system
US11161572B1 (en) 2020-06-01 2021-11-02 Raytheon Bbn Technologies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underway autonomous replenishment of ship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31107A (en) * 1933-03-30 1933-10-17 Gen Electric Mooring system
US3279407A (en) * 1963-05-28 1966-10-18 Stenger Jacob Johannes Surface vessel
US3823681A (en) * 1972-11-16 1974-07-16 Inter Hull Barge carrying transport vessel
NL7405664A (nl) * 1974-04-26 1975-10-28 Ir Hendrik Magchiel Willem Cro Drijvende losinrichting.
US4168009A (en) * 1976-07-12 1979-09-18 Ide Allan R Automatic discharge cargo lifting apparatus
US4304190A (en) * 1978-06-05 1981-12-08 Daniel Nathan I Ferry boat
DE3030281A1 (de) * 1980-08-09 1982-02-18 Blohm + Voss Ag, 2000 Hamburg Halbtaucher-fahrzeug
NL8100610A (nl) * 1981-02-09 1982-09-01 Rsv Gusto Eng Bv Drijvende inrichting voor de overslag van lading.
NO151404C (no) * 1982-12-01 1985-04-10 Kaare Haahjem Toemme- og trimmeanordning for styrtgods
US4568232A (en) * 1982-12-13 1986-02-04 American Hoist & Derrick Company Barge mounted horizontal boom bulk unloader
CA1196881A (en) * 1985-01-29 1985-11-19 William H. Johnston Bulk material reclaiming apparatus
FR2696411B1 (fr) * 1992-10-05 1994-12-23 Dreyfus Cie Louis Installation flottante et procédé de transvasement de matériaux en vrac d'une barge dans un navire.
DE4429536C2 (de) * 1994-08-19 1999-01-14 Man Takraf Foerdertechnik Gmbh Stetigfördernder Schiffsentlader
US5564878A (en) * 1994-11-04 1996-10-15 Texmarc Conveyor Compan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inuous handling of bulk materials
GB9504406D0 (en) * 1995-03-06 1995-04-26 Downham Ralph Stabilising method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8328A (zh) * 2008-02-12 2009-08-19 韩国科学技术院 用于海上运输系统的移动式港口
CN102328733A (zh) * 2011-07-14 2012-01-25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半潜式起重生活平台
CN102328733B (zh) * 2011-07-14 2014-04-02 烟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半潜式起重生活平台
CN103998336A (zh) * 2011-12-21 2014-08-20 开放水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运输水力发电涡轮机系统的方法
CN103998336B (zh) * 2011-12-21 2017-10-17 开放水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运输水力发电涡轮机系统的方法
CN108190558A (zh) * 2018-03-20 2018-06-22 潍坊汇重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卸船机
CN110206545A (zh) * 2019-05-17 2019-09-06 中国海洋大学 深海采矿机器人浮力随动调节系统
CN113184118A (zh) * 2021-06-04 2021-07-30 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 一种水下爆炸试验设备海上收放装置及其收放方法
CN113184118B (zh) * 2021-06-04 2024-05-31 中国人民解放军91439部队 一种水下爆炸试验设备海上收放装置及其收放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266169A1 (en) 1999-09-19
CN1115280C (zh) 2003-07-23
US6010295A (en) 2000-01-04
CA2266169C (en) 2004-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280C (zh) 驳运货物的浮动结构
CN107416141B (zh) 海上钻探船
US2568330A (en) Extensible ramp for ships
WO2008094171A2 (en) Floating dock
US6390006B1 (en) Sea bulk transfer vessel
JPH0551734B2 (zh)
KR102214432B1 (ko) 생산 지원 및 저장 선박
RU2381167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йдовой загрузки или разгрузки судов
US4483655A (en) Vessel loading method
CN101941510A (zh) 一种提高集装箱(或散杂货)船舶装卸效率的方法及设备
US5049021A (en) Self-unloa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hips
CA3082676A1 (en) Inclement weather ship loading system for bulk materials
EP0161054A1 (en) Barge tipplers or dumpers
CN2913289Y (zh) 移动式悬链斗卸船机
RU2715108C1 (ru) Способ добычи железомарганцевых конкреций со дна океана с глубин до 5 км и более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US6863484B2 (en) Catamaran transfer vessel
RU2373332C1 (ru) Морской отгрузочный причал
NL2022030B1 (en) Sea min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mining in a deep sea
CA1063039A (en) Oil spill recovery vessel and method
KR200431865Y1 (ko) 하역컨베이어바지선을 이용한 토사 이송장치
RU2289696C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добычи железомарганцевых конкреций со дна океана
CN110525603B (zh) 海防雷达的安运系统
CN106629143A (zh) 船用卸料装置
EP0020167A1 (en) Bucket wheel unloaders especially for ships
JP3211761B2 (ja) ばら物用アンロー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7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3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