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4819C - 低硫柴油抗磨分散多效添加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低硫柴油抗磨分散多效添加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4819C
CN1234819C CN 03137918 CN03137918A CN1234819C CN 1234819 C CN1234819 C CN 1234819C CN 03137918 CN03137918 CN 03137918 CN 03137918 A CN03137918 A CN 03137918A CN 1234819 C CN1234819 C CN 123481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described composition
diesel oil
amine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0313791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52826A (zh
Inventor
蔺建民
朱同荣
黄燕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inopec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Processing
Priority to CN 0313791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34819C/zh
Publication of CN1552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2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481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481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一种低硫柴油抗磨分散多效添加剂组合物,包括如下组分:a)羟基芳酸与烯基丁二酰亚胺按照0.5~5∶1的摩尔比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于60~200℃反应0.5~20小时的反应产物或产物混合物;b)天然油脂与胺和/或醇的反应产物或产物混合物;组分a与组分b的重量比为1∶0.1~10。本发明提供的多效添加剂组合物在柴油中的添加量一般是20~2000ppm。该添加剂组合物不仅能改善低硫柴油的润滑性,同时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和清净分散性能,既可作为柴油抗磨剂,也可作为柴油稳定剂和分散剂。

Description

低硫柴油抗磨分散多效添加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柴油多效添加剂,确切的说是既可作为柴油抗磨剂,也可作为柴油稳定剂、柴油无灰分散剂的多效添加剂。
技术背景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问题的日益重视,为了减少柴油排气污染,生产高质量的清洁柴油,已成为现代炼油工业的发展方向。这种柴油一般具有含硫量低,含芳烃低,十六烷值高,馏分轻等特点。研究表明,硫是增加柴油发动机排放物中CH、CO,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PM)的最有害元素,所以降低柴油中硫含量对改善大气污染尤为重要。现在美国、加拿大、西欧各国的柴油规格,都规定柴油含S量小于0.05%,芳烃含量也较低。由于它们普遍采用了较苛刻的加氢工艺,柴油中的极性含氧、含氮化合物的含量都很低,多环、双环芳烃的含量也较少,因而降低了柴油的自然润滑性能,引起了一些依靠柴油本身来进行润滑的喷油泵,如旋转泵(rotary pumps)、分配泵(distributor pumps)出现了磨损,降低了它们的使用寿命。
众所周知,柴油中的烯烃、双烯烃以及硫化物、氮化物等非烃化合物在氧的作用下,生成一系列的氧化中间产物,并经缩合作用产生不溶性的沉淀。这些在柴油储存过程中生成的不溶颗粒会影响到燃料的使用性能,造成过滤系统堵塞,引起燃油系统部件故障,影响喷油雾化,导致不完全燃烧,甚至在发动机中形成过多积炭,使喷嘴堵塞。
上述问题可通过向柴油中加入添加剂来缓解。一般认为,柴油抗磨剂可弥补因柴油经加氢处理而造成油中起润滑成分的流失,改善柴油润滑性;柴油稳定剂可终止、减弱、或干扰上述各种反应,以抑制柴油变质,改善其安定性;柴油清净分散剂可把喷嘴上已形成的积炭清洗下来,并在喷嘴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新的积炭产生,同时还可分散柴油中已形成的沉渣,改善滤清器和喷嘴堵塞,并改善尾气排放。
柴油抗磨剂多为脂肪酸酯、酰胺或盐的衍生物。EP773279公开了用二聚酸与醇胺反应制备的羧酸酯作为柴油抗磨剂。EP798364公开了用脂肪酸与脂肪胺反应制备的盐或酰胺作为柴油抗磨剂。EP1209217公开了C6~C50饱和脂肪酸和二羧酸与短链油溶性伯、仲、叔胺的反应产物作为柴油抗磨剂。WO9915607公开了二聚脂肪酸与环氧化物的反应产物作为柴油抗磨剂。但这些添加剂对柴油的稳定性和清净分散性无效果,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可能还会使柴油的氧化安定性变差。
GB 2,245,588报道以伯胺、仲胺与甲醛反应生成的取代三嗪、取代甲烷类化合物作为柴油稳定剂。这类添加剂对颜色有一定的稳定作用,但在催速氧化条件(SH/T0175-94,95℃,通氧气16小时)下,对柴油氧化沉渣抑制能力不强,同时其油溶性也不太好。而且,上述柴油稳定剂无抗磨和清净分散作用。
US 3,024,237、3,172,892、3,202678、3,257554等公开的烯基丁二酰亚胺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润滑油和燃料用无灰分散剂。其典型的结构是由聚异丁烯丁二酸酐与四乙烯五胺以不同比例反应得到的单丁二酰亚胺、双丁二酰亚胺和多丁二酰亚胺(俗称单挂、双挂、多挂)等。但该类添加剂抗氧化作用较弱,一般都要与抗氧剂或稳定剂复合使用,这不但增加了添加剂的用量,还会引起添加剂间的配伍性问题。
对丁二酰亚胺进行化学改性可使其分散性增强,或使其具有分散、抗氧等多重功效。如US 4,780,111公开了烯基丁二酰亚胺与苯二酸(酐)的反应产物来减少燃料油沉渣量,改善喷嘴沉积。US 5,435,812公开了单、双丁二酰亚胺与芳香三酸二聚醚酯反应产物作为燃料或润滑油的抗氧、清净分散剂;中国专利申请号00124808.1公开烯基丁二酰亚胺和羟基芳酸的反应产物作柴油稳定和分散剂。但以上产品对改善柴油润滑性效果不太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抗磨、稳定、分散等功能的多效添加剂,它不仅能改善低硫柴油的润滑性、而且还能阻止柴油中的烯烃、双烯烃氧化以及非烃化合物之间的缩合,防止已产生的微小氧化产物之间的聚集,使之均匀分散于柴油之中,从而改善柴油的安定性,延缓发动机滤清器和喷嘴堵塞。
本发明提供的柴油抗磨分散多效添加剂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
a)羟基芳酸与烯基丁二酰亚胺的反应产物或产物混合物;
b)天然油脂与胺和/或醇的反应产物或产物混合物;
其中组分a与组分b的重量比为1∶0.1~10,优选1∶0.2~6,更优选1∶0.3~3。
关于组分a
所说组分a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的:
将羟基芳酸与烯基丁二酰亚胺按照0.5~5∶1,优选1~4∶1的摩尔比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于60~200℃,优选80~160℃下反应0.5~20小时,优选1~10小时。
其中有机溶剂可以是苯、甲苯、二甲苯、C9重芳烃(馏程为159~185℃)、溶剂汽油或矿物油(沸点在120℃以上),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溶剂用量一般是单体物料总重的30~150%。反应体系内可用氮气保护,或者让体系在溶剂回流的条件下进行。该反应可以不加催化剂,也可以添加少量(0.01~1%)酸性化合物如硫酸、对甲苯磺酸或酸性白土作为催化剂,以便加快反应速度。为了便于后序操作和储存,最后的产物可用C9重芳烃配成约50%的稀释液。
所说的羟基芳酸具有式(I)所示的结构:
HOOC-[Ar]a-(OH)b         (I)
式中,[Ar]表示芳环,包括苯环和萘环,a为1或2,b为1~4的整数。所说的羟基芳酸优选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间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3-羟基2-萘甲酸、3,4,5-三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4,4-双(4-羟苯基)戊酸(双酚酸)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说的烯基丁二酰亚胺是由烯基丁二酸酐与多烯多胺反应制得。其中的烯基来自于C3~C4单烯烃的共聚物或均聚物,可以是聚异丁烯、无规聚丙烯或乙丙共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300~5000,优选800~2500,更优选500~2000。烯基丁二酸酐的取代度一般为0.5~1.0。多烯多胺的结构式为H2N[(CH2)nNH]mH,n为2~4,优选2~3的整数,m为1~5,优选3~4的整数。如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五乙烯六胺、丙二胺、二丙烯三胺、三丙烯四胺、四丙烯五胺、五丙烯六胺等。优选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和五乙烯六胺。
多烯多胺与烯基丁二酸酐反应时的摩尔比可以是1∶1~2,反应温度在100~200℃之间,最好在110~160℃范围之内。反应介质可以是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C9重芳烃(馏程为159~185℃)、溶剂汽油或矿物油(沸点在120℃以上),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溶剂用量一般是单体物料总重的30~150%。
关于组分b
所说组分b是天然油脂与胺和/或醇的反应产物或产物混合物。其中的胺或醇可以是脂肪醇、醇胺、脂肪胺、环烷基胺以及杂环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说的天然油脂可以是植物油或动物油,可以是新鲜的,也可以是回收的废油脂。其中植物油选自花生油、玉米油、棉籽油、菜子油、大豆油、棕榈油、红花油、亚麻籽油、椰子油、橡树油、杏仁油、核桃油、蓖麻油、芝麻油、橄榄油、葵花籽油等,优选花生油、棉籽油、菜子油、大豆油、蓖麻油、芝麻油等。动物油选自猪油、鸡油、鸭油、鹅油、羊油、马油、鲸鱼油、鲨鱼油等,优选猪油、鸡油、羊油、牛油等。
所说的醇指C1~C18脂肪醇,可以是一元醇,也可以是多元醇。一元醇可以是乙醇、丙醇、丁醇、戊醇、己醇、辛醇等,正构和异构的皆可。多元醇可以是乙二醇、聚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丙三醇,各种结构的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庚二醇,辛二醇,壬二醇,癸二醇,季戊四醇,山梨醇,失水山梨醇等。优选C2~C8脂肪醇,更优选多元醇。
所说的胺是碳数为C1~C18,优选C2~C10的脂肪胺、环烷基胺或杂环胺。其中脂肪胺可以是伯胺或仲胺,可以是一元胺,也可以是多元胺。一元胺如乙胺、丙胺、丁胺、戊胺、己胺等,正构和异构的皆可。多元胺可以是乙二胺、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五乙烯六胺等。环烷基胺可以是环戊胺、环己胺等;杂环胺可以是吗啉、哌嗪等。
所说的醇胺是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等。
天然油脂与胺和/或醇进行反应时,油脂与各种醇或胺的摩尔比为1∶0.1~5,优选1∶0.5~3,最好为1∶1.0~2.5。由于天然油脂都是以十八碳为主的混合甘油酯,为计算投料比的方便,可将其分子量粗略视为与硬脂酸三甘油酯相同(分子量890)。反应可以用酸催化如硫酸、对甲苯磺酸等,也可以用碱催化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有机碱如二甲基环己胺等;还可以不用催化剂。反应时间为1~20小时,优选2~10小时。反应温度为50~200℃,优选80~160℃。
本发明提供的多效添加剂组合物在柴油中的添加量一般是20~2000ppm,优选100~1000ppm。
根据使用需要,本发明提供的添加剂还可以与其它添加剂,如流动改进剂、十六烷值改进剂、金属减活剂、防腐剂等同时使用。
本发明提供的柴油多效添加剂不仅具有较好的抗磨性、还具有抗氧化能力和清净分散性能,对胶质等极性化合物和细小微粒具有很强的吸附和捕捉能力,可阻止其进一步氧化、聚集,从而减少柴油中氧化沉渣的产生。
此外,本发明的添加剂还具有其它功能,如改善柴油的铜片腐蚀性,减少柴油发动机尾气的排放。
具体实施方式
实例1
本实例是烯基丁二酰亚胺的制备。
在三颈瓶中,加入200克(0.14mol)聚异丁烯丁二酸酐(聚异丁烯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1200,皂化值80毫克KOH/克,取代度为1.0)和200克馏程为159~185℃的C9重芳烃(铂重整釜底料),加热至80℃搅拌均匀,缓慢加入20.2克(0.138mol)三乙烯四胺,在氮气保护下升温至150℃脱水反应6小时,制得中间产品1,其氮含量为1.9重%。再补加25克C9重芳烃配成约50%的稀释液。
实例2
本实例是烯基丁二酰亚胺的制备。
在三颈瓶中,加入18.2克(0.096mol)四乙烯五胺、20克甲苯和200克馏程为159~185℃的C9重芳烃(铂重整釜底料),加热搅拌至50℃,在氮气存在下,缓慢加入200克(0.107mol)聚异丁烯丁二酸酐(聚异丁烯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900,皂化值60毫克KOH/克,取代度为0.65),升温至110℃反应3小时,加热蒸出甲苯,在145℃再反应2小时,制得中间产品2,其氮含量为2.0重%。然后补加20克C9重芳烃配成约50%的稀释液。
实例3~6是组分a的制备。
实例3
在三颈瓶中,加入50克由实例1制备的中间产品和3.9克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与三乙烯四胺摩尔比约为1.8∶1),以及4克C9重芳烃,通氮气,在100℃下反应5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
实例4
在三颈瓶中,加入50克由实例2制备的中间产品和3.0克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以及3克C9重芳烃(邻羟基苯甲酸与四乙烯五胺摩尔比约为2.0∶1),在氮气存在下于150℃反应2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
实例5
在三颈瓶中,加入50克由实例2制备的中间产品和2.4克对羟基苯甲酸以及3克C9重芳烃(对羟基苯甲酸与四乙烯五胺摩尔比约为1.6∶1),在氮气存在下于90℃反应6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
实例6
以3.0克3,4,5-三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取代在实例5中2.4克对羟基苯甲酸,在120℃下反应1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
实例7~11是组分b的制备。
实例7
将100g蓖麻油、17g 1,2-丙二醇(蓖麻油与1,2-丙二醇的摩尔比约为1∶2)和1.2g对甲苯磺酸置于一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器中,通入氮气5~10分钟,并在反应过程中保持微弱的氮气流,加热搅拌升温至150℃,反应5小时,然后加入0.5gCa(OH)2,冷却抽滤即得产品。
实例8
将100g花生油、25g三乙醇胺(花生油与三乙醇胺的摩尔比约为1∶1.5)和2.8g甲醇钠/甲醇催化剂置于一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器中,通入氮气5~10分钟,并在反应过程中保持微弱的氮气流,加热搅拌升温至160℃,反应6小时,冷却到90℃,加入3.2g酸性白土中和并过滤即得产品。
实例9
将100g棉籽油、17g三乙烯四胺(棉籽油与三乙烯四胺的摩尔比约为1∶2)和1.5g二甲基环己胺置于一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器中,通入氮气5~10分钟,并在反应过程中保持微弱的氮气流,加热搅拌升温至150℃,反应7小时,冷却即得产品。
实例10
将100g蓖麻油、24g吗啉(蓖麻油与吗啉的摩尔比约为1∶2.5)和1.0g二甲基环己胺置于一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器中,通入氮气5~10分钟,并在反应过程中保持微弱的氮气流,加热搅拌升温至140℃,反应8小时,冷却即得产品。
实例11
将100g牛油、14.8g正丁胺(牛油与正丁胺的摩尔比约为1∶1.8)和2.0g二甲基环己胺置于一装有电动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及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器中,缓慢通入氮气5~10分钟,并在反应过程中保持氮气氛,加热搅拌升温回流,当温度升至140℃回流量很少时,停止反应,冷却即得产品。
实例12~16为本发明的柴油多效添加剂组合物的制备。
将选自实例3~6的组分a、实例7~11的组分b,按照表1所示的重量比混合,得到不同的组合物。
表1多效添加剂组合物的制备
  实例   组分a   组分b   a、b重量比
  实例12实例13实例14实例15实例16   实例3实例3实例4实例5实例6   实例7实例8实例9实例10实例11   1∶0.51∶11∶21∶0.81∶0.5
表2柴油的理化性能
  柴油
  (A)   (B)
  密度(20℃)/g·cm-3粘度(20℃)/mm2·s-1S含量/mg·kg-1N含量/mg·kg-1链烷烃/m%总环烷烃/m%总单环芳烃/m%总双环芳烃/m%三环芳烃/m%CFPP/℃SP/℃初馏点/℃20%馏点/℃50%馏点/℃90%馏点/℃干点/℃   0.85763.99823812038.518.429.611.91.641188230252343353   0.84013.90215818743.920.625.29.31.0-2-7190225258326351
实例17
本实例为实例12~16制得的多效添加剂组合物在柴油中的使用效果。选用大港0#调和油(A)和燕山0#成品油(B)。其理化性能见表2,加剂前后柴油的HFRR法(ISO12156-1)磨痕直径WSD1.4、催速氧化法(SH/T0175-94)评定油品的氧化安定性总不溶物见表3,当磨痕直径小于460um时(60℃),则柴油的润滑性合格;总不溶物小于或等于2.5mg/100ml,则柴油的氧化安定性合格。
表3多效添加剂组合物对柴油润滑性和氧化安定性的改善效果
  柴油   添加剂   添加量/mg·kg-1   润滑性   氧化安定性
  WSD1.4/um   总不溶物/mg·100ml-1
A   /实例3实例7实例12实例13实例14实例15实例16   /400400500500600500500   535480298236287228223217   2.31.52.91.01.11.51.41.6
B   /实例5实例10实例12实例13实例14实例15实例16   /300300500600500600400   474390255197205243219228   2.51.83.41.31.51.21.42.0
通过表3可以看出,单独使用的组分a虽然对柴油的氧化安定性有一定改善,但抗磨性较差(实例3、5);单独使用的组分b具有一定的抗磨性,但反而使柴油的氧化安定性变差(实例7、10),而本发明提供的柴油多效添加剂组合物既能改善低硫柴油能润滑性,又能改善柴油的安定性。
实例18
本实例采用金属片沉积法对添加剂的分散性能进行模拟评定。
本方法针对柴油的性质,对用于测定润滑油氧化安定性的旋转氧弹法和SAE 872112(汽车工程师协会报告)中用于评定汽油清净分散性的金属片沉积法进行了综合改进,实验设备和试验方法参见中国专利CN1382777。试验结果见表4,其中沉积改善率=(空白值-实验值)/空白值×100%。
表4金属片沉积法评定柴油在金属片上沉积情况
  样品   加剂量/mg.kg-1   沉积量/mg   沉积改善率/%
  空白柴油BB+实例12产品B+实例13产品B+实例14产品B+实例15产品B+实例16产品   0300300300300300   17.410.511.010.712.213.4   039.636.838.529.922.9
实例19
本实例用斑点试验法评价多效添加剂组合物的分散性。
斑点法是将炭黑油膏(或发动机油泥)与分散剂混合后,经高速搅拌和超声振荡分散,然后在50℃烘箱中静置18小时,取出后滴在滤纸上,油滴量控制在0.02~0.025g,再将后者放在50℃烘箱中静置2小时,然后取出测量扩散圈直径(d)与油泥圈直径(D),其比值r=d/D×100作为衡量分散能力的指标,r值越大,分散性越好。结果见表5。
表5斑点法评价多效添加剂的分散性
  样品   r   样品   r
  空白样实例12实例13   24.366.763.4   实例14实例15实例16   65.666.464.3
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柴油多效添加剂组合物具有较好的清净分散性能。

Claims (15)

1.一种低硫柴油抗磨分散多效添加剂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
a)羟基芳酸与烯基丁二酰亚胺的反应产物或产物混合物;
b)天然油脂与胺和/或醇的反应产物或产物混合物;
其中组分a与组分b的重量比为1∶0.1~10。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组分a与组分b的重量比为1∶0.2~6。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组分a与组分b的重量比为1∶0.3~3。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是按下述方法制备的:将羟基芳酸与烯基丁二酰亚胺按照0.5~5∶1的摩尔比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于60~200℃下反应0.5~20小时,其中有机溶剂是苯、甲苯、二甲苯、馏程为159~185℃的C9重芳烃、溶剂汽油或沸点在120℃以上的矿物油,或者是它们的混合物。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分a是通过下述方法制备的:将羟基芳酸与烯基丁二酰亚胺按照1~4∶1的摩尔比在有机溶剂的存在下于80~160℃下反应1~10小时。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羟基芳酸的结构为:HOOC-[Ar]a-(OH)b,[Ar]表示芳环,包括苯环和萘环,a为1或2,b为1~4的整数。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羟基芳酸选自水杨酸、间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3-羟基2-萘甲酸、3,4,5-三羟基苯甲酸,4,4-双(4-羟苯基)戊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烯基丁二酰亚胺是由烯基丁二酸酐与多烯多胺在100~200℃反应制得,其中的烯基是数均分子量为300~5000的C3~C4单烯烃的共聚物或均聚物,多烯多胺选自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五乙烯六胺、二丙烯三胺、三丙烯四胺、四丙烯五胺、五丙烯六胺。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烯基丁二酰亚胺是由烯基丁二酸酐与多烯多胺在110~160℃反应制得,其中的烯基数均分子量为800~2500,多烯多胺选自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和五乙烯六胺。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组分b是天然油脂与胺和/或醇按照1∶0.1~5的摩尔比在50~200℃的反应产物,其中的胺或醇是C1~C18脂肪醇、醇胺、C1~C18脂肪胺、环烷基胺或杂环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按照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天然油脂是植物油或动物油,其中植物油选自花生油、玉米油、棉籽油、菜子油、大豆油、棕榈油、红花油、亚麻籽油、椰子油、橡树油、杏仁油、核桃油、蓖麻油、芝麻油、橄榄油、葵花籽油;动物油选自猪油、鸡油、鸭油、鹅油、羊油、马油、鲸鱼油、鲨鱼油。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动物油选自猪油、鸡油、羊油、牛油;植物油选自花生油、棉籽油、菜子油、大豆油、蓖麻油、芝麻油。
13.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脂肪醇选自乙二醇、聚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丙三醇、丁二醇、戊二醇、己二醇、庚二醇、辛二醇。
14.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脂肪胺选自乙胺、丙胺、丁胺、戊胺、己胺、乙二胺、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五乙烯六胺,所说的环烷基胺是环戊胺、环己胺,所说的杂环胺是吗啉、哌嗪。
15.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醇胺是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或甲基二乙醇胺。
CN 03137918 2003-05-30 2003-05-30 低硫柴油抗磨分散多效添加剂组合物 Expired - Lifetime CN1234819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37918 CN1234819C (zh) 2003-05-30 2003-05-30 低硫柴油抗磨分散多效添加剂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3137918 CN1234819C (zh) 2003-05-30 2003-05-30 低硫柴油抗磨分散多效添加剂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2826A CN1552826A (zh) 2004-12-08
CN1234819C true CN1234819C (zh) 2006-01-04

Family

ID=34323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3137918 Expired - Lifetime CN1234819C (zh) 2003-05-30 2003-05-30 低硫柴油抗磨分散多效添加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3481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5174A (zh) * 2012-12-11 2013-03-13 江苏汉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柴油抗磨剂
CN104449900A (zh) * 2014-11-10 2015-03-25 华玉叶 一种机械加工用柴油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CN105861082A (zh) * 2016-05-03 2016-08-17 宁夏宝塔石化科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低硫柴油的复合抗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2826A (zh) 2004-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95306C (zh) 用于减少燃烧室中形成沉积物的燃料组合物添加剂
CN1308422C (zh) 直喷汽油式发动机的燃料组合物
RU2562249C2 (ru) Топлив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CN1146652C (zh) 含有烃基取代的聚氧化烯基胺类的燃料组合物
US9562498B2 (en) Biodegradable fuel performance additives
CN1250680C (zh) 燃料组合物的摩擦改良剂添加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95872C (zh) 用于燃料和润滑剂的减小摩擦添加剂
CN1295307C (zh) 作为燃料组合物添加剂的磨擦改良剂羧酸烷氧基胺盐及其使用方法
CN1842585A (zh) 用于减少烟灰和/或发动机排放物的燃料的凝胶添加剂
EP1713889A1 (en) Fue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solvent substantially free of sulphur and process thereof
CN86104206A (zh) 汽油组合物
CN1720318A (zh) 柴油燃料组合物
CN1125870C (zh) 用于燃料和润滑剂的减小摩擦添加剂
CN1443832A (zh) 由烃基琥珀酸酐和羟基胺制得的燃料润滑添加剂及含其的中间馏出燃料
CN1234820C (zh) 低硫柴油多效添加剂组合物
CN1234819C (zh) 低硫柴油抗磨分散多效添加剂组合物
CN1234821C (zh) 柴油多效添加剂组合物
CN1271180C (zh) 减少由柴油和燃料油燃烧产生的颗粒物排放的添加剂和含有所述添加剂的组合物
CN1678719A (zh) 用于发动机燃料和润滑剂的添加剂混合物
WO2009055518A1 (en) A succinimide detergent containing one basic secondary amine and a hydrocarbyl-substituted succinic group and a fue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such
CN1249209C (zh) 柴油抗磨分散添加剂组合物
CN1109733C (zh) 柴油多效添加剂
CN1180063C (zh) 柴油多效添加剂
CN1110538C (zh) 柴油多效添加剂
CN1524935A (zh) 改性油脂作为低硫柴油抗磨剂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10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