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1939C - 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1939C
CN1231939C CNB031385109A CN03138510A CN1231939C CN 1231939 C CN1231939 C CN 1231939C CN B031385109 A CNB031385109 A CN B031385109A CN 03138510 A CN03138510 A CN 03138510A CN 1231939 C CN1231939 C CN 123193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plate
fixed contact
contact parts
switching device
driv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313851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67770A (zh
Inventor
佐佐木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467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7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19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193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3/00Tumbler or rocker switches, i.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by rocking an operating member in the form of a rocker button
    • H01H2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3/00Tumbler or rocker switches, i.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by rocking an operating member in the form of a rocker button
    • H01H23/02Details
    • H01H2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23/16Driving mechanisms
    • H01H23/168Driving mechanisms using ca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3/00Tumbler or rocker switches, i.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by rocking an operating member in the form of a rocker button
    • H01H23/006Tumbler or rocker switches, i.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being operated by rocking an operating member in the form of a rocker button adapted for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boar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300/00Orthogonal 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or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covered by H01H
    • H01H2300/01Application power window

Landscapes

  • Tumbler Switche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操作时没有偏斜晃动、操作手感良好的摇动操作型开关装置。由弹簧片(19、20)施加弹性力的驱动体(17、18),使其受压部(17b、18b)与滑动工作部(17d、18d)分别弹性接触在操作按钮(22)的按压凸起部(22b、22c)和导体板(15、16)上,当由操作按钮压入受压部(17b、18b)时,滑动工作部(17d、18d)在导体板(15、16)上滑动。而且,预先考虑在以加压状态安装操作按钮时驱动体(17、18)有稍微的转动量来设定以不存在操作按钮的无负载状态的滑动工作部(17d、18d)与导体板(15、16)的接触位置。所以在由操作按钮压入受压部(17b)时,受压部(18b)稍有上升。

Description

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操作按钮进行摇动操作的开关装置,尤其涉及通过摇动导体板、使之与固定接点部件接触/离开地进行开·关的切换,比如适合于车载式自动开闭车窗装置的驱动开关等用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图13是表示这种开关装置的以往例的剖视图,如该图所示,在具有底壁1a的壳体1上,由镶嵌成形加工固定第一和第二以及第三固定接点部件2a、2b、2c,从各固定接点部件2a~2c延伸设置向壳体1的下方凸出的3根端子8。各固定接点部件2a~2c露出在壳体1的底壁1a上,导体板3以中央的固定接点部件2a为支点可以摇动地配置。这个导体板3,是在谷部3a的两侧有一对上升部3b、3c且从侧面看是略呈M字形的金属板,长方向一侧可以与固定接点部件2b接触/离开,长方向的另一侧可以与固定接点部件2c接触/离开。在导体板3上配置有驱动体4的工作部4a。由于驱动体4由螺旋弹簧5总是向底壁1a侧施力,所以工作部4a弹性接触在导体板3上。这些驱动体4以及螺旋弹簧5被组装在转动杆6的收容部6a中。这个转动杆6可自由转动地被支撑在以覆盖壳体1的方式安装的盖体7上,通过适当的机构将未图示的操作按钮安装在转动杆6上。这个操作按钮是由操作者摇动操作的部件,由于伴随着操作按钮的摇动、转动杆6转动,因此驱动体4的工作部4a在导体板3上滑动。
图13表示的是转动杆6没有转动的非操作时的状态,固定接点部件2a、2c通过导体板3导通,在固定接点部件2a、2b之间保持开关断开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按下开关按钮、若使转动杆6如图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则由于一边压缩螺旋弹簧5、工作部4a一边在上升部3b上滑动,因此工作部4a在通过固定接点部件2a的时刻,导体板3向如图所示的反时针方向转动。其结果,导体板3从固定接点部件2c离开与固定接点部件2b接触,固定接点部件2a、2b通过导体板3导通,并将开关切换成接通状态。然后,若去掉按压操作按钮的操作力,则由于螺旋弹簧5的反弹力,工作部4a在上升部3b上向逆方向滑动,所以工作部4a在通过固定接点部件2a的时刻,导体板3向逆方向转动,返回到图13的状态,由此在固定接点部件2a、2b间自动地返回到开关断开状态。
而且,在图13的状态下,如果通过操作按钮使转动杆6如图所示向反时针方向旋转,虽然工作部4a在上升部3c上滑动,但是由于导体板3预先压在固定接点部件2c上,所以不会转动,因此固定接点部件2a、2b间原开关断开状态保持不变。
而且,通过在壳体1的底壁1a上配置两列固定接点部件组2a~2c,在每个固定接点部件组2a~2c上配备导体板3、工作部4a等,就可以并排设置共有壳体1以及转动杆6的两组开关元件。所以,通过将这两组开关元件以平面视点对称地配置,就可以得到在向一个方向按压操作按钮时一方的开关元件输出第一驱动作信号,而在向另一方向按压操作按钮时另一方的开关元件就输出第二驱动信号的所谓双极·双掷型的开关装置。
这样的开关装置,作为车载用自动开闭车窗装置的驱动开关被广泛采用。这种情况下,由于只在按下操作按钮的时间,输出使车窗开动作或关动作的驱动信号,所以可以由手动操作任意设定车窗开启的度。
在图13所示的以往的开关装置中,由于随着转动杆6的转动,驱动体4在收容部6a内升降,因此在驱动体4与转动杆6之间必须有间隙,这个间隙容易被感觉为操作时的偏斜晃动。而且,在由铆头模嵌合将操作按钮安装在转动杆6上时,在操作按钮与旋转杆6之间也容易发生偏斜晃动。因此在以往的这种开关装置上,存在很难得到没有偏斜晃动的良好操作触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以往技术的实际情况,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操作时感觉不到有偏斜晃动、总是能够得到良好触感的摇动操作式开关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设有:具有底壁的壳体,和组装在该壳体上的两组开关元件,和具有用于有选择地使这两组开关元件动作的一对按压凸起部的操作按钮;并且所述的开关元件,具备: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并露出在所述底壁上的多个固定接点部件,和可摇动地配置在所述底壁上并至少与一个所述固定接点部件接触/离开的导体板,和以允许升降动作的状态配置在所述导体板上并以轴部为中心可转动的驱动体,和对该驱动体的所述轴部朝向所述底壁施加弹性力的弹簧部件;在所述的驱动体上,设置有:向所述壳体外的侧方凸出并通过所述弹簧部件的弹性力弹性接触在所述按压凸起部的受压部、和通过该受压部被所述按压凸起部压入而在所述导体板的倾斜面上滑动的滑动工作部;在安装所述操作按钮时,所述按压凸起部呈将所述受压部以一定量压入的加压状态,并以该加压状态使所述滑动工作部与所述导体板上的规定位置接触,以此设定在不存在所述操作按钮的无负载状态下的、使所述滑动工作部与所述导体板的接触位置。
在这样构成的开关装置上,由于被弹簧部件施加弹性力的驱动体、使受压部与滑动工作部分别弹性接触在操作按钮和导体板上,所以在操作时,操作按钮的按压凸起部直接压入受压部而使驱动体转动,伴随这个转动,滑动工作部在导体板上滑动。而且,当去掉对操作按钮的操作力时,由于该弹簧部件将对抗弹簧部件的弹簧力而转动的驱动体压回,所以滑动工作部在导体板上向逆方向滑动,并且压入受压部的操作按钮的按压凸起部被该受压部向上推压。所以,不必担心驱动体、操作按钮在操作时会产生偏斜晃动,总能得到良好的操作触感。
并且,在该开关装置中,由于预先考虑了在以加压状态安装操作按钮时、驱动体要有一些转动量而设定操作按钮不存在的无负载状态的滑动工作部和导体板的接触位置,所以,在以加压状态安装操作按钮时,几乎不用担心在导体板上的滑动工作部的位置偏离。所以可将在操作时的接通时序不希望有的提前等的动作不良防止于未然。
比如,导体板,具有:形成有所述倾斜面的上升部,和与该上升部的一端侧连续形成、并在所述无负载状态下与驱动体的滑动工作部接触的初期承受部,和从上升部的另一端侧延伸设置的活动接点部,并且上述活动接点部可与被配置在与该活动接点部对向的位置的所述固定接点部件中的一个接触/离开;在不施加操作力的所述加压状态下,滑动工作部与初期承受部的附近的所述倾斜面接触,如果具有这样的构成,当没有施予操作力时,由于在滑动工作部上有使之沿着倾斜面下降的力在起作用,因此驱动体的受压部向按压凸起部施加向上的力,容易防止操作按钮的偏斜晃动。在这个构成中,当驱动体的受压部被操作按钮的按压凸起部压入时,滑动工作部在导体板的上升部上滑动并使该导体板转动,能够使活动接点部与固定接点部件接触。而且,在这样使导体板转动以后,如果去掉操作力,则由于弹簧部件的反弹力,滑动工作部在上升部上向逆向滑动,因此使导体板向逆向转动而返回到加压状态(非操作状态)。而且,多个固定接点部件,包括一直与所述导体板接触的第一固定接点部件,和与活动接点部接触/离开的第二固定接点部件,最好将第一固定接点部件与导体板的接触部分作为该导体板的摇动支点,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包括第三固定接点部件,其接触/离开导体板中的从初期承受部向与上升部侧相反一侧延伸设置的部分。
另外,在上述的任何一个构成中,如果两组开关元件的各自的所述固定接点部件组和所述导体板以及所述驱动体从平面上看全部对称设置,则由于装置整体容易小型化,所以是理想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该开关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省略了盖和弹簧片的该开关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该开关装置具备的壳体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该开关装置的非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操作该开关装置使导体板转动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操作该开关装置使按压开关动作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8是该开关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从长边侧观看该开关装置的侧视图。
图10是从短边侧观看该开关装置的侧视图。
图11是该开关装置的仰视图。
图12是没有操作按钮的无负载状态的该开关装置的剖视图。
图13是以往例的开关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0-壳体,10a-底壁,11a~11c、12a~12c-固定接点部件,15、16-导体板,15a、16a-初期承受部,15b、16b-上升部,15d、16d-活动接点部,17、18-驱动体,17a、18a-轴部,17b、18b-受压部,17d、18d-滑动工作部,19、20-弹簧片,22-操作按钮,22b、22c-按压凸起部,24、25-按压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该开关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省略了盖和弹簧片的该开关装置的俯视图;图4是该开关装置具备的壳体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该开关装置的非操作状态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操作该开关装置使导体板转动的状态的说明图;图7是表示操作该开关装置使按压开关动作的状态的说明图;图8是该开关装置的俯视图;图9是从长边侧观看该开关装置的侧视图;图10是从短边侧观看该开关装置的侧视图;图11是该开关装置的仰视图;图12是没有操作按钮的无负载状态的该开关装置的剖视图。
在这些图中所示的开关装置,由于可以作为车载用自动车窗装置的驱动开关使用,所以是具有两组开关元件的双极·双掷型的开关装置。
该开关装置大概由以下部件构成:在底壁10a上竖立设置侧壁10b、10c、隔断壁10d而形成一对接点收容空间S1、S2的壳体10,和由镶嵌成形加工配置在壳体10的底壁10a上的一对固定接点部件11a~11c以及12a~12c,和从固定接点部件组11a~11c延伸凸出到壳体10的下方的三根端子13,和从固定接点部件组12a~12c延伸凸出到壳体10的下方的三根端子14,和在各接点收容空间S1、S2内可摇动地配置在底壁10a上的一对导体板15、16,和以容许升降动作的状态配置在各导体板15、16上并以轴部17a、18a为中心可转动的一对驱动体17、18,和将这些驱动体17、18的各轴部17a、18a向底壁10a的方向施加弹性力的一对弹簧片19、20,和装在壳体10上并盖住其上部的开口10e的金属板制的盖21,和以支轴22a为中心可摇动地被支撑着的操作按钮22。在该操作按钮22上,向下凸出地设置着一对按压凸起部22b、22c,这些按压凸起部22b、22c分别弹性地接触在驱动体17、18的受压部17b、18b上。进而,在安装这个开关装置的电路基板23上,与壳体10邻近安装着一对按压开关(间歇开关)24、25,各按压开关24、25的操作部24a、25a分别配置在受压部17b、18b的下方。
在壳体10上,从底壁10a分别竖立设置互相平行的两个侧壁10c以及四个隔断壁10d和对于长边侧的侧壁10c垂直的短边侧的两个侧壁10b。如图1以及图4所示,在两个侧壁10c和两个隔断壁10d的各上端部(上部开口10e侧的端部)形成有使驱动体17、18的轴部17a、18a可升降地插入的缺口状的凹部10f、10g。即,在图4中,在图示左侧的凹部10f、10g内插入轴部17a,在图示的右侧的凹部10f、10g内插入轴部18a。而且在短边侧的两个侧壁10b上,在其中央部分别形成上端开放的缺口状的狭缝10h。在这些狭缝10h中可升降地插入驱动体17、18的臂部17c、18c。进而,在两个侧壁10c和两个隔断壁10d的对面分别形成凸出部10i,这些凸出部10i的上部呈圆弧状。
固定接点部件组11a~11c,在壳体10的接点收容空间S1的底部排成一列配置,并由作为摇动支点且一直接触导体板15的第一固定接点部件11a、接触/离开导体板15的第二以及第三固定接点部件11b、11c组成。同样,固定接点部件组12a~12c,在壳体10的接点收容空间S2的内底部排成一列配置,并由作为摇动支点且一直接触导体板16的第一固定接点部件12a、接触/离开导体板16的第二以及第三固定接点部件12b、12c组成。但是,固定接点部件组11a~11c与固定接点部件组12a~12c从平面看是对称配置。另外,从各固定接点部件11a~11c引出的三根端子13和从各固定接点部件12a~12c引出的三根端子14全部与外部电路连接。
导体板15,是具有以下部件的金属板:在操作按钮22不存在的无负载状态(参照图12)下支撑驱动体17的初期承受部15a,和在该初期承受部15a的单侧使倾斜面连续的侧面看为V字形的上升部15b,和向初期承受部15a的另一侧延伸的平坦部15c,和从上升部15b向初期承受部15a相反的一侧延伸的活动接点部15d;活动接点部15d可以与固定接点部件11b接触/离开,平坦部15c可以与固定接点部件11c接触/离开。进而,在导体板15的短边方向两侧部夹着初期承受部15a形成有四个凸起15e,通过使这些凸起15e与壳体10的凸起部10i配合,限制导体板15在摇动时不向长边方向产生位置偏斜。导体板16与导体板15形状相同,在初期承受部16a的两侧,有上升部16b和平坦部16c,向长边方向一侧延伸设置的活动接点部16d与固定接点部件12b可以接触/离开,长边方向另一侧的平坦部16c与固定接点部件12c可以接触/离开。该导体板16的短边方向的两侧部也夹着起点部16a而形成四个凸起16e,通过使这些凸起16e与壳体10的凸起部10i配合,限制导体板16在摇动时不向长边方向产生位置偏斜。而这一对导体板15、16也是平面对称配置。
驱动体17具有:从轴部17a向下方延伸并配置在导体板15上的滑动工作部17d,和从轴部17a向侧方延伸并插入在一方的狭缝10h内的臂部17c,和形成在该臂部17c的前端并配置在侧壁10b的外方的受压部17b。同样,驱动体18具有:从轴部18a向下方延伸并配置在导体板15上的滑动工作部18d,和从轴部18a向侧方延伸并插入在另一方的狭缝10h内的臂部18c,和形成在该臂部18c的前端并配置在侧壁10b的外方的受压部18b。如图3所示,将这些驱动体17、18平面对称地组合,并把相互的臂部17c、18c配置成一条直线。即,在将驱动体17、18组装进壳体10时,在壳体10中,在接点收容空间S1、S2之间的狭窄空间内配置臂部17c、18c,并介于该狭窄空间,向相对向的一对狭缝10h的外方分别配置受压部17b、18b,并且将轴部17a插入成对的一方的凹部10f、10g内,同时将轴部18a插入成对的另一方的凹部10f、10g内。
弹簧片19被安装在壳体10的侧壁10b上并对驱动体17的轴部17a向底壁10a侧施加弹性力,通过该弹性力,驱动体17的滑动工作部17d弹性接触在导体板15上。然后,当以轴部17a为中心转动驱动体17时,滑动工作部17d在导体板15上滑动,并可以使该导体板15转动。同样地,弹簧片20被安装在侧壁10b上,并对驱动体18的轴部18a向底壁10a侧施加弹性力,通过该弹性力使驱动体18的滑动工作部18d弹性接触在导体板15上。然后,当以轴部18a为中心转动驱动体18时,滑动工作部18d在导体板16上滑动,并可以使该导体板16转动。
即,该开关装置,是由将在接点收容空间S1内配置了弹簧片19、驱动体17、导体板15、固定接点部件组11a~11c的第一开关元件和在接点收容空间S2内配置了弹簧片20、驱动体18、导体板16、固定接点部件组12a~12c的第二开关元件、并列设置在壳体10内而构成。而且,在盖21的下端部的四个角处形成有安装片21c,并通过折曲这些安装片21c而固定在壳体10的四个角上,能够把盖21以盖紧上部开口10e的状态安装在壳体10上。
而且,当在该开关装置的组装工序的最后阶段安装操作按钮22时,如图5所示,将一对按压凸起部22b、22c分别弹性接触在驱动体17、18的受压部17b、18b上,使之处于预张紧的状态(加压状态)。在这个状态下,由于驱动体17、18的滑动工作部17d、18d分别位于导体板15、16的上升部15b、16b的下端部上,因此各滑动工作部17d、18d分别与上升部15b、16b的倾斜面接触。所以,在没有操作按钮22的无负载状态下,也就是在组装工序没有安装操作按钮22前的状态下,不能由倾斜的上升部15b、16b支撑驱动体17、18,如图12所示,各滑动工作部17d、18d分别与初期承受部15a、16a接触,随之,受压部17b、18b位于比如图5所示的高度稍微上方的位置。即,为了避免操作按钮22在驱动体17、18之间的偏斜晃动,如图5所示,在非操作时,操作按钮22必须处于对受压部17b、18b压入一定的量的加压状态,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考虑预先给予的这个一定量的压入而产生的驱动体17、18的转动量,在没有操作按钮22的无负载状态下,把滑动工作部17d、18d设定成分别位于导体板15、16的初期承受部15a、16a之上。这样,通过适当调整导体板15、16的形状,可以简单实现。
下面,对具有这样构成的开关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在非操作时,如图5所示,由于驱动体17的滑动工作部17弹性接触在导体板15的上升部15b的下端部(初期承受部15a的附近)上,因此固定接点部件11a、11c通过导体板15导通,使固定接点部件11a、11b间保持开关断开状态。这时,由于驱动体18的滑动工作部18d弹性接触在导体板16的上升部16b的下端部(初期承受部16a的附近)上,因此固定接点部件12a、12c通过导体板16导通,使固定接点部件12a、12b间保持开关断开状态。
当在该状态下按压操作按钮22、向图5的反时针方向转动规定的量时,由于驱动体17的受压部17b被操作按钮22的按压凸起部22b压入,臂部17c向反时针方向转动,因此轴部17a稍微上升,一边将弹簧片19的中央部向上压弯,一边使滑动工作部17d在导体板15的上升部15b上滑动,在滑动工作部17d通过固定接点部件11a上的时刻,导体板15如图所示地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参照图6)。另外,随着操作按钮22的按压操作,按压凸起部22c上升,驱动体18成为无负载状态,由此滑动工作部18d向初期承受部16a上移动,并使受压部18b稍微向上抬起。但是,由于即使滑动工作部18d从上升部16b向初期承受部16a上移动,导体板18的姿势也不变化,因此从端子14的输出信号不会起变化。对此,导体板15,使滑动工作部17d以滑向上升部15b上的过程转动,平坦部15c从固定接点部件11c离开,活动接点部15d与固定接点部件11b接触,因此通过导体板15,使固定接点部件11a、11b导通,由此开关导通的切换信号(执行车窗的开动作的驱动信号)从端子13输出。
而且,当在图6的状态去掉对操作按钮22的操作力时,弹簧片19的反弹力作用在驱动体17的轴部17a上,滑动工作部17d沿着上升部15b的倾斜面向逆方向滑动,因此滑动工作部17d在通过固定接点部件11a上的时刻,导体板15向逆方向转动,并且受压部17b向上压按压凸起部22b,返回到图5的状态。所以,驱动体18的受压部18b再次被按压凸起部22c压入,滑动工作部18d向上升部16b移动,但是由于导体板16的姿势没有变化,因此不会引起从端子14的输出信号变化。对此,导体板15,使活动接点部15d从固定接点部件11b离开,平坦部15c与固定接点部件11c上接触,因此固定接点部件11a、11b的导通被切断,由此开关断开的切换信号从端子13输出。
下面,说明在图6的状态中将操作按钮22再压入一段的情况下的动作。这时,滑动工作部17d在导体板15的上升部15b上进一步滑动,由上升的轴部17a将弹簧片19的中央部进一步向上压弯,同时由按压凸起部22b将受压部17b进一步向下方压入。由此如图7所示,受压部17b压入操作部位24a,使按钮开关24动作,因此发出车窗全部打开的驱动信号。而且,当在图7的状态下去掉对操作按钮22的操作力时,由于弹簧片19的反弹力,使滑动工作部17d沿着上升部15b的倾斜面压回,经过图6的状态返回到图5的状态。
而当在图5的状态将操作按钮22向图示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时,驱动体18的受压部18b被操作按钮22的按压凸起部22c压入,使臂部18c转动,滑动工作部18d在导体板16的上升部16b上滑动,因此滑动工作部18d在通过固定接点部件12a上的时刻导体板16转动。所以,通过固定接点部件12a、12b被导通,而使开关导通的切换信号(执行车窗关闭动作的驱动信号)从端子14输出。然后,在这个状态下再按下一段操作按钮22,则按压凸起部22c通过受压部18b压入操作部位25a,可以使按压开关25动作,可输出使车窗完全关闭的驱动信号。另外,这样在使操作按钮22向图5所示的顺时针转动时,由于按压凸起部22b上升,所以驱动体17成为无负载状态,滑动工作部17d向初期承受部15a上移动,受压部17b被稍微压向上方,但是导体板17的姿势不变,从端子14的输出信号也不起变化。关于这一系列的动作,由于第一以及第二的开关元件是同样的构成,可以容易地从已经介绍的动作进行推测,所以不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中,驱动体17、18夹在导体板15、16和弹簧片19、20之间,各驱动体17、18的受压部17b、18b与操作按钮22弹性接触,并且滑动工作部17d、18d与导体板15、16弹性接触。即,弹簧片19、20分别对驱动体17、18的轴部17a、18a朝向导体板15、16施加弹性力,并在没有施加操作力的状态下、在滑动工作部17d、18d上作用沿上升部15b、16b的倾斜面下降的力,因此受压部17b、18b对操作按钮22的按压凸起部22b、22c施加压向上方的力。而且,若向操作按钮22施加操作力,则把按压凸起部22b(或者22c)直接压入受压部17b(或者18b),使滑动工作部17d(或者18d)在导体板15(或者16)上滑动,由于在去掉对操作按钮22的操作力时、受压部17b(或者18b)会压回操作按钮22,因此不用担心驱动体17、18、操作按钮22在操作时会产生偏斜晃动,总是可以得到良好的操作触感。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开关装置中,预先考虑在以施压状态安装操作按钮22时驱动体17、18稍微转动的量,以没有操作按钮22的无负载状态把滑动工作部17d、18d设定在导体板15、16的初期承受部17a、18a上的位置,因此,几乎不会发生在以无偏斜晃动状态安装操作按钮22时所担心的在导体板15、16上的滑动工作部17d、18d的位置偏离。所以,可将在操作时的导通时序不希望有的过早等动作不良防止于未然。
而且,本实施列的开关装置,可以以操作按钮22直接压入驱动体17、18,不必要借助于其他驱动部件,并且由于可以把作为返回弹簧起作用的弹簧片19、20配置在轴部17a、18a上的狭窄空间内,所以具有容易装置全体实现薄型化的优点。并且,由于通过由操作按钮22被压入的受压部17b、18b使按压开关24、25动作,所以不用另外设置按压开关用的驱动部件,因此它既是在手动操作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全开全闭操作的多功能开关装置,又具有构造简单并小型化薄形化的优点。而且,由于这个开关装置是按照导体板15、16、驱动体17、18、弹簧片19、20、盖21的顺序组装在壳体10的底壁10a上,因此组装性很好。
另外,本实施列的开关装置,由于两组的开关元件的固定接点部件组11A~11c与固定接点部组12a~12之间,导体板15与导体板16之间,以及驱动体17与驱动体18之间,全部是平面对称配置,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壳体10内部的空间,装置全体容易实现小型化。并且,由于在壳体10的侧壁10c与隔断壁10d上设置可以使轴部17a、18a升降插入的凹部10f、10g,并且在壳体10的侧壁10b设置可以使臂部17c、18c升降插入的狭缝10h,所以既可以控制壳体10的尺寸又可以确保驱动体17、18的可动空间。
而且,如果以弹簧片19、弹簧片20盖住壳体10的上部开口处10e,则可以省略壳体盖。
本发明以上述说明的实施例实施,并可以得到下述的效果。
由于被弹簧片施加弹性力的驱动体,分别使受压部和滑动工作部与操作按钮和导体板弹性接触,当由操作按钮压入受压部时,滑动工作部在导体板上滑动,因此在操作时不用担心驱动体、操作按钮产生偏斜晃动,总是可得到良好的操作触感。并且,由于预先考虑了在以加压的状态安装操作按钮时、驱动体会有稍微的转动量,并设定了没有操作按钮的无负载状态的滑动工作部和导体板之间的接触位置,因此几乎没有在加压状态安装操作按钮时所担心的在导体板上的滑动工作部的位置偏移,可将导通时序不希望有的过早等的动作不良防止于未然。
而且,在驱动体的受压部和操作按钮之间不必介入其他的驱动部件,并且可以把作为归位弹簧起作用的弹簧部件配置在狭窄的空间内,因此开关整体更容易薄型化。并且,由于在壳体的底壁上依次组装导体板、驱动体、弹簧片,因此组装性很好。

Claims (5)

1.一种开关装置,其特征是,
设有:具有底壁的壳体,和组装在该壳体上的两组开关元件,和具有用于有选择地使这两组开关元件动作的一对按压凸起部的操作按钮;并且所述的开关元件,具备:固定在所述壳体上并露出在所述底壁上的多个固定接点部件,和可摇动地配置在所述底壁上并至少与一个所述固定接点部件接触/离开的导体板,和以允许升降动作的状态配置在所述导体板上并以轴部为中心可转动的驱动体,和对该驱动体的所述轴部朝向所述底壁施加弹性力的弹簧部件;
在所述的驱动体上,设置有:向所述壳体外的侧方凸出并通过所述弹簧部件的弹性力弹性接触在所述按压凸起部的受压部、和通过该受压部被所述按压凸起部压入而在所述导体板的倾斜面上滑动的滑动工作部;
在安装所述操作按钮时,所述按压凸起部呈将所述受压部以一定量压入的加压状态,并以该加压状态使所述滑动工作部与所述导体板上的规定位置接触,以此设定在不存在所述操作按钮的无负载状态下的、使所述滑动工作部与所述导体板的接触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导体板,具有:形成有所述倾斜面的上升部,和与该上升部的一端侧连续形成、并在所述无负载状态下与所述滑动工作部接触的初期承受部,和从所述上升部的另一端侧延伸设置的活动接点部,并且所述活动接点部可与配置在与该活动接点部对向的位置的所述固定接点部件中的一个接触/离开;在所述加压状态下,所述的滑动工作部与所述初期承受部的附近的所述倾斜面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多个固定接点部件,包括:一直与所述导体板接触的第一固定接点部件,和与所述活动接点部接触/离开的第二固定接点部件;将所述第一固定接点部件与所述导体板的接触部分作为该导体板的摇动支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多个固定接点部件还包括第三固定接点部件,其接触/离开所述导体板中的从所述初期承受部向与所述上升部侧相反一侧延伸设置的部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两组开关元件的各自的所述固定接点部件组和所述导体板以及所述驱动体从平面上看全部对称设置。
CNB031385109A 2002-06-11 2003-05-30 开关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193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170209 2002-06-11
JP2002170209A JP3964742B2 (ja) 2002-06-11 2002-06-11 スイッ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7770A CN1467770A (zh) 2004-01-14
CN1231939C true CN1231939C (zh) 2005-12-14

Family

ID=29706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38510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1939C (zh) 2002-06-11 2003-05-30 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838630B2 (zh)
JP (1) JP3964742B2 (zh)
KR (1) KR100501216B1 (zh)
CN (1) CN123193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1968C (zh) * 2004-06-01 2007-11-28 游聪谋 电路控制保护器
US7241957B1 (en) * 2006-11-16 2007-07-10 Altek Corporation Two-in-one button structure
US8859915B2 (en) * 2012-02-28 2014-10-14 Defond Components Limited Electrical switch
JP5805139B2 (ja) * 2013-05-24 2015-11-04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切換え装置
JP5913700B1 (ja) * 2015-07-30 2016-04-27 ミック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ダブルシーソースイッチ
KR101641598B1 (ko) * 2016-05-25 2016-07-21 (주)파란전자 스위치
US11417475B2 (en) * 2019-08-22 2022-08-16 General Equipment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Electrical switch contact sets
KR102415973B1 (ko) * 2021-12-28 2022-07-05 주식회사 위너스 스위치
KR102415972B1 (ko) * 2021-12-28 2022-07-05 주식회사 위너스 스위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00383A (en) * 1975-06-20 1976-12-28 Amp Incorporated Rocker switch having slidable contact carriage biased by positive detent structure
US4022999A (en) * 1975-10-07 1977-05-10 Cutler-Hammer, Inc. Plural-circuit progressive switch
US4203017A (en) * 1978-07-24 1980-05-13 Integrated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Electric switch
US4686339A (en) * 1986-02-24 1987-08-11 Carlingswitch, Inc. Snap-on actuator for toggle switch
US4767895A (en) * 1987-10-27 1988-08-30 Eaton Corporation Removable key off-lock switch having improved locking actuator
US5041706A (en) * 1990-04-26 1991-08-20 Mcgill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Safety switch with positive mounting retention and prolonged opening characteristics
US5265716A (en) * 1991-05-10 1993-11-30 Alps Electric Co., Ltd. Switch with multiple levers and multiple switch assembly us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838630B2 (en) 2005-01-04
KR100501216B1 (ko) 2005-07-18
CN1467770A (zh) 2004-01-14
KR20030095345A (ko) 2003-12-18
US20030226748A1 (en) 2003-12-11
JP3964742B2 (ja) 2007-08-22
JP2004014457A (ja) 2004-0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5252C (zh) 开关装置
CN100351969C (zh) 开关装置
KR100392822B1 (ko) 복합 조작스위치
US5655650A (en) Push button switch
KR100762600B1 (ko) 스위치 장치
CN1231939C (zh) 开关装置
JP2002150885A (ja) レバースイッチ
US6118092A (en) Key switch for keyboard
JP3964731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KR19980023941A (ko) 복합조작형 전기부품
EP1693278A2 (en) Switch on steering wheel
GB2143679A (en) Multiple switch using a rotary actuator
CN1181661C (zh) 电子装置的按键构造及其形成方法
KR20020061492A (ko) 스위치장치
JP2012528423A (ja) 角度のついたプランジャを有する電気スイッチアセンブリ
KR0152293B1 (ko) 푸시버튼 스위치
CN106409586A (zh) 双路跷板开关
JP4185576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KR100413264B1 (ko) 입력장치
KR200431025Y1 (ko) 시소 스위치 장치
JP3593690B2 (ja) スイッチ装置
KR20220103500A (ko) 락킹 스위치 유니트
JP2004200002A (ja) スイッチ装置
JPH097461A (ja) スイッチ装置
JPH056601U (ja) デイツプスイツ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