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1719C - 制冷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制冷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1719C
CN1231719C CNB998000353A CN99800035A CN1231719C CN 1231719 C CN1231719 C CN 1231719C CN B998000353 A CNB998000353 A CN B998000353A CN 99800035 A CN99800035 A CN 99800035A CN 1231719 C CN1231719 C CN 123171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exchanger
mentioned
pipelin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98000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5965A (zh
Inventor
堀靖史
佐田真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2559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59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3171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171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liquids, e.g. br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25B25/005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us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400/00General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or heat-pump systems, i.e. not limited to a particular subgroup of F25B
    • F25B2400/22Refrigeration systems for supermark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9/00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 F25B29/003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e.g. operating alternately or simultaneously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冷装置,连接压缩机(2)、加热用热交换器(3)放热部(3A)、电动膨胀阀(4)及冷却用热交换器(5)吸热部(5A),构成1级制冷剂回路;连接泵(11)、加热用热交换器(3)吸热部(3B)、第1室内热交换器(12)、电动阀(13)、第2室内热交换器(14)及冷却用热交换器(5)放热部(5B),构成2级制冷剂回路(10)。从泵(11)吐出的液体制冷剂,在加热用热交换器(3)吸热部(3B)蒸发,经电动阀(13)减压,在第2室内热交换器(14)冷凝。该气体制冷剂在冷却用热交换器(5)放热部(5B)冷凝并返回泵(11)。

Description

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热源和利用侧制冷剂回路连接起来而使热交换成为可能,并利用该热交换,在热源和利用测制冷剂回路间进行热传递的制冷装置。本发明,尤其涉及对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中设置有多个热交换器,在一些热交换器中进行吸热运动,在其他的热交换器中同时进行放热运动的制冷装置所进行的改良。
背景技术
我们已经知道,有一种如日本专利公报特开昭62-238951号中所刊登的、备有多个制冷剂回路的制冷系统。这种制冷系统包括:通过制冷剂管道,将压缩机、热源侧热交换器、减压机构以及中间热交换器的热源侧热交换部连接起来而构成的1级制冷剂回路;和通过制冷剂管道,将泵、中间热交换器的利用侧热交换部及利用侧热交换器连接起来而构成的2级制冷剂回路。在中间热交换器中,热源侧热交换部和利用侧热交换部之间可以进行热交换。还有,在将该系统应用到空调装置上时,利用侧热交换器放在室内。
按这种结构,可利用中间热交换器,在1级制冷剂回路和2级制冷剂回路间进行热交换,并可利用从1级制冷剂回路向2级制冷剂回路的热传递,来调节室内空气。
日本专利公报特开平6-82110号中,还刊登有一种装置,该装置中备有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并可以有选择地使各利用侧热交换器进行吸热运动和放热运动。该装置的1级制冷剂回路备有:热源侧热交换器、制热用1级热交换器以及制冷用1级热交换器2该装置的2级制冷剂回路备有制热用回路和制冷用回路。在制热用回路中,依次将和上述制热用1级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制热用2级热交换器、制热用室内热交换器连接起来;在制冷用回路中,依次将和上述制冷用1级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的制冷用2级热交换器、制冷用室内热交换器以及泵连接起来。
若利用该结构,当制冷负荷大于制热负荷时,1级制冷剂回路中的热源侧热交换器可作冷凝器用。相反,当制热负荷大于制冷负荷时,1级制冷剂回路中的热源侧热交换器可作蒸发器用。由此,可根据制冷、制热负荷的要求,让一些利用侧热交换器进行吸热运动,并同时让其他的利用侧热交换器进行放热运动。
然而,在上述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可同时进行吸热运动和放热运动的装置里,其中的室外机中,装有1级制冷剂回路、制热用2级热交换器以及制冷用2级热交换器;其中的各室内机中,装有制热用室内热交换器和制冷用室内热交换器。该室外机和室内机是由十根连接管道连接起来的。也就是说,该室外机和室内机是通过制热用回路中的去路管道、回路管道以及制冷用回路中的去路管道、回路管道,而连接起来的。
为简化结构、简化安装时的施工作业,就必须减少此种装置中的连接管道的根数。但是,按上述结构,制热用回路和制冷用回路分别需要去路管道和回路管道,故上述结构不能满足该要求。
本发明正是从以上的问题点出发,而研究出来的。其目的在于:减少一种制冷装置中的连接管道报数;该制冷装置为装有多个利用侧热交换器的两级制冷系统,其中的各热交换器可同时进行吸热运动和放热运动。
本发明可做到:在利用侧机组设置多个热交换器,让这些热交换器进行吸热运动和放热运动,并用两根气体管道将利用侧机组和热源侧机组连接起来。
发明内容
具体地说,第1个解决方案以如下的制冷装置为对象。如图1所示,该制冷装置备有热源侧机组A和利用侧机组B、C,并且该利用侧机组B、C内还备有多个热交换器12、14;在上述热源侧机组A中所产生的热被供到利用侧机组B、C,热交换器12成为作放热运动的放热侧热交换器12,热交换器14成为作吸热运动的吸热侧热交换器14。
上述热源侧机组A又包括加热部3A、冷却部5A、从上述加热部3A吸收温热的吸热部3B以及从上述冷却部5A吸收冷热的放热部5B。
用液体管道LL及气体管道GH,GL将传送机构11、上述吸热部3B、上述放热部5B以及上述各个热交换器12、14连接起来,而构成有制冷剂在其中循环的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
所构成的该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可做到:液体制冷剂在吸热部3B,靠加热部3A的温热而蒸发后,气体制冷剂经由气体管道GH流人利用侧机组B、C,在该放热侧热交换器12放热而冷凝后,液体制冷剂在吸热侧热交换器14中吸热而蒸发,该气体制冷剂又经过气体管道GL而流人热源侧机组A,在放热部5B靠冷却部5A的冷热而冷凝后,液体制冷剂流人上述吸热部3B中。
在该第1个解决方案中,是用两根气体管道GH,GL将热源测机组A和利用侧机组B、C连接起来的。制冷剂靠该气体管道GH,GL而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中循环,热交换器12的放热运动和热交换器14的吸热运动是同时进行的。
第2个解决方案为:如图2所示,在上述第1个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又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旁路回路20。这样,放热侧热交换器12中的冷凝制冷剂旁路吸热侧热交换器14。而流向放热部5B。
第3个解决方案为:如图3所示,在上述第2个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又在旁路回路20中,设置上能调节旁路吸热侧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流量的调节机构21。
第4个解决方案为:上述第3个解决方案中的调节机构21是由开度可调节的流量调节阀21构成的。并且,还设置有与对放热侧热交换器12所要求的放热量相比,对吸热侧热交换器14所要求的吸热量越小,越能将流量调节阀21的开度调得越大的开度调节机构。
利用这些解决方案,能使放热侧热交换器12的能力高于吸热侧热交换器14的能力。也就是说,当放热要求高于吸热要求时,非常有效。特别是,按第4个解决方案,与对放热侧热交换器12的能力要求相比,对吸热侧热交换器14的能力要求越低,流过旁路回路20的利用侧制冷剂流量就越多,这样,便能够调节各热交换器12、14的能力。
第5个解决方案为:如图4所示,在上述第1个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又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旁路回路25。这样,放热部5B中的冷凝制冷剂旁路吸热部3B,而流向放热侧热交换器12。
第6个解决方案为:如图5所示,在上述第5个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又在旁路回路25中,设置上能调节旁路吸热部38的制冷剂流量的调节机构26。
第7个解决方案为:上述第6个解决方案中的调节机构26是由开度可调节的流量调节阀26构成的。并且,还设置有与对吸热侧热交换器14所要求的吸热量相比,对放热侧热交换器12所要求的放热量越小,越能将流量调节阀26的开度调得越大的开度调节机构。
利用这些解决方案,能使吸热侧热交换器14的能力高于放热侧热交换器12的能力。也就是说,当吸热要求较高时很有效。特别是,按第7个解决方案,与对吸热侧热交换器14的能力要求相比,对放热侧热交换器12的能力要求越低,流过旁路回路25的利用侧制冷剂流量就越多,这样,便能够调节各热交换器12、14的能力。
第8个解决方案为:如图6~图8所示,在上述第1个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又在连接放热部5B和吸热部3B的第一液体管道LL1与连接放热侧热交换器12和吸热侧热交换器14的第2液体管道LL之间,接上可以让制冷剂在该第一液体管道LL1与第2液体管道LL之间流动的液体流通管30,35,40。
第9个解决方案为:如图6所示,在上述第8个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又在第1液体管道11中设置上传送机构LL。并且上述液体流通管30的上流端被接在第2液体管道LL上;液体流通管30的下流端被接在传送机构11与放热部5B之间的第一液体管道LL1上。
第10个解决方案为:在上述第9个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又在液体流通管30上设置开度可调节的流量调节阀31。并且还设置有与对放热侧热交换器12所要求的放热量相比,对吸热侧热交换器14所要求的吸热量越小,越能将流量调节间31的开度调得越大,流过液体流通管30的制冷剂就越多的开度调节机构。
第11个解决方案为:如图7所示,在上述第8个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又在第一液体管道LL1上设置传送机构11。并且上述液体流通管35的上流端被接在传送机构11与放热部5B之间的第一液体管道LL1上;液体流通管35的下流端被接在第二液体管道LL2上。
第12个解决方案为:在上述第11个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又在液体流通管35上设置其开度可调节的流量调节阀36。并且还设置有与对吸热侧热交换器14所要求的吸热量相比,对放热侧热交换器12所要求的放热量越小,越能将流量调节阀36的开度调得越大,流过液体流通管35的制冷剂流量就越多的开度调节机构。
第13个解决方案为:如图8所示,在上述第8个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又在第一液体管道LL1上配置了两个传送机构11a,11b。且液体流通管40被接在两传送机构11a,11b之间的第一液体管道LL1上。
第14个解决方案为:在上述第13个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又设置有传送能力调节机构:与对放热侧热交换器12所要求的放热量相比,对吸热侧热交换器14所要求的吸热量越小,越能使下流侧传送机构11b的传送能力高于上流侧传送机构11a的传送能力。相反,与对吸热侧热交换器14所要求的吸热量相比,对放热侧热交换器12所要求的放热量越小,越能使上流侧传送机构11a的传送能力高于下流侧传送机构11b的传送能力。
第15个解决方案为:如图9所示,在上述第8个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再在第一液体管道LL1上设置传送机构11。还有,靠近第一液体管道LL1侧的液体流通管40分出第1支管40a和第2支管40b。且上述第1支管40a被接在放热部5B和传送机构11之间的第一液体管道LL1上;第2支管40b被接在传送机构11和吸热部3B之间的第一液体管道LL1上。另外,上述第1支管40a上设置有第1流量控制阀41a;上述第2支管40b上设置有第2流量控制阀41b。
第16个解决方案为:在上述第15个解决方案里,还设置有开关控制机构:若与对放热侧热交换器12所要求的放热量相比,对吸热侧热交换器14所要求的吸热量小时,便打开第1流量控制阀41a,关闭第1流量控制阀41b;相反,若与对吸热侧热交换器14所要求的吸热量相比,对放热侧热交换器12所要求的放热量小时,便打开第2流量控制阀41b,关闭第1流量控制阀41a。
第17个解决方案为;如图10所示,在上述第8个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又在第一液体管道LL1上设置传送机构11。还有,靠近第一液体管道LL1侧的液体流通管40分出第1支管40a和第2支管40b。且上述第1支管40a被接在放热部5B上流侧的气体管道GL上;第2支管40b被接在传送机构11和吸热部3B之间的第一液体管道LL1上。另外,上述第1支管40a上设置有第1流量控制阀42a;上述第2支管40b上设置有第2流量控制阀42b。
第18个解决方案为:在上述第17个解决方案里,设置开度调节机构:与对放热侧热交换器12所要求的放热量相比,对吸热侧热交换器14所要求的吸热量越小,越能使第1流量控制阀42a的开度大于第2流量控制阀42b的开度;相反,与对吸热侧热交换器14所要求的吸热量相比,对放热侧热交换器12所要求的放热量越小,越能使第2流量控制阀42b的开度大于第1流量控制阀42a的开度。
采用这些解决方案,至少可以通过让一部分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中循环的制冷剂,流经液体流通管30,35,4,来改变各个热交换器12,14的能力。
也就是说,在第9个和第10个解决方案中,可以通过让一部分制冷剂旁路吸热侧热交换器14,来使放热侧热交换器12的能力高于吸热侧热交换器14的能力。
在第11个和第12个解决方案中,可以通过让一部分制冷剂旁路放热侧热交换器12,来使吸热侧热交换器14的能力高于放热侧热交换器12的能力。
再就是,在第15个和第16个解决方案中,仅设一个传送机构11,便能改变各个热交换器12、14的能力。还有,在第17个和第18个解决方案中,从吸热侧热交换器14中流出的制冷剂,在放热部5B中确确实实地被液化,因此可防止气体制冷剂流人传送机构11。当传送机构11为机械泵时,尤其有效。
第19个解决方案为:如图11所示,在上述第1个到第18个解决方案中的任一个方案里,设置有多个热源侧机组A1,A2。该各个热源侧机组A1,A2的吸热部3B,3B气体侧被互相连接起来,又被通过气体管道GH接到放热侧热交换器12上;上述各个热源侧机组A1,A2的放热部5B,5B气体侧被互相连接起来,又被通过低压气体管道GL接到吸热侧热交换器14上。
利用该解决方案,可以通过控制热源侧机组A1,A2的能力,来扩大热交换器12、14的能力可调节范围。
第20个解决方案为:如图12所示,在上述第1~18个解决方案里的任一方案里,设置上辅助热源侧机组A2。所构成的该辅助热源侧机组A2可做到:将气体制冷剂供到放热侧热交换器12,从该放热侧热交换器12中所流出的液体制冷剂,旁路吸热侧热交换器14,而被回收起来的放热辅助动作;和旁路放热侧热交换器12,而将液体制冷剂供到吸热侧热交换器14,再将从该吸热侧热交换器14所流出的气体制冷剂回收起来的吸热辅助动作。
第21个解决方案为:在上述第20个解决方案里,辅助热源侧机组A2备有:传送机构50、热交换器52以及流路切换机构51。该辅助热源侧机组A2的放热辅助动作为;切换流路切换机构51,将从传送机构50喷出、在热交换器52中蒸发的气体制冷剂供到放热侧热交换器12中,再将在该放热侧热交换器12中冷凝的液体制冷剂回收到传送机构50中;另一方面,上述辅助热源侧机组A2的吸热辅助动作为:切换流路切换机构51,将从传送机构50流出的液体制冷剂供到吸热侧热交换器14中,经过该吸热侧热交换器14而在利用测制冷剂回路10中循环的气体制冷剂,在热交换器52中冷凝后,回收到传送机构50中。
利用该解决方案,放热辅助动作时,可以扩大放热侧热交换器12的能力;吸热辅助动作时,可以扩大吸热侧热交换器14的能力。
第22个解决方案为:在上述第21个解决方案里,备有对流路切换机构51进行切换的切换控制机构:当与对吸热侧热交换器14所要求的吸热量相比,对放热侧热交换器12所要求的放热量大时,进行放热辅助动作;当与对放热侧热交换器12所要求的放热量相比,对吸热侧热交换器14所要求的吸热量大时,进行吸热辅助动作。
第23个解决方案为:如图13~图22所示,在上述第1个到第22个解决方案里的任一方案中,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中备有:能够有选择地将各个热交换器12、14的气体侧连接到吸热部3B或者放热部5B的切换机构D1,D2。
利用该解决方案,可以任意地改变各个热交换器12、14的放热运动和吸热运动。
第24个解决方案为:在上述第23个解决方案里,切换机构D1,D2备有可使各个热交换器12、14的气体侧和吸热部3B之间为接通状态或者隔断状态的第1切换阀55a,55c,和可使各个热交换器12、14的气体侧和放热部5B之间为接通状态或者隔断状态的第2切换阀55b,55d;
还设置有控制切换机构D1,D2的切换控制机构:打开上述切换机构D1,D2中的第1切换阀55a,55c,并关上第2切换阀55b,55d,而使与该切换机构D1,D2相接的热交换器12、14成为放热侧热交换器12、14;另一方面,关闭上述切换机构D1,D2中的第1切换阀55a,55c,并打开第2切换阀55b,55d,而使与该切换机构D1,D2相接的热交换器12、14成为吸热侧热交换器12、14。
第25个解决方案为:在上述第1个到第24个解决方案中,任一个解决方案里的泵都是机械泵。
第26个解决方案为:在上述第1个到第24个解决方案里,任一个解决方案中的传送机构11至少备有:加热液体制冷剂而产生高压的加压机构71和冷却气体制冷剂而产生低压的减压机构72这二者中之一,利用该加压机构71或者减压机构72所产生的压力,来获得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中的制冷剂的循环驱动力。
按该解决方案,可以确保制冷剂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中进行循环,尤其是按第26个解决方案,可有效地利用制冷剂的相变,来获得循环驱动力。
-效果-
就这样,按照本发明解决方案,用两根气体管道GH,HL将热源侧机组A和利用侧机组B、C连接起来,便可以在热交换器12中进行放热动作,同时在热交换器14中进行吸热运动。结果,在可同时获得放热动作和吸热运动的制冷装置里,能够实现整体结构的简化和制造成本的降低。
再者,因为伴随着管道根数的减少,连接各管道的连接处也减少,因此,该装置的安装作业也得以简化。
特别是,仅由设置一个传送机构11,即可改变各个热交换器12、14的能力。
再者,在第2、3、16及17的解决方案中,设置有使制冷剂旁路吸热侧热交换器14的旁路回路20,故以此简单的结构,即可使放热侧热交换器12的能力高于吸热侧热交换器14的能力。
再者,在第4、5、18及19的解决方案中,设置有使制冷剂旁路吸热部3B的旁路回路25,故以此简单的结构,即能使吸热侧热交换器14的能力高于放热侧热交换器12的能力。
再者,在第6-10、19-23的解决方案中,在第一液体管道LL1和第二液体管道LL2之间,设置有液体流通管30,35,40。结果,至少可以通过让一部分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中循环的制冷剂,流经液体流通管30,35,40来改变各个热交换器12、14的能力,从而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
尤其是,按照第15的解决方案,仅设一个传送机构11便可以改变各个热交换器12、14的能力。
再者,按照第17的解决方案,从吸热侧热交换器14中流出的制冷剂,在放热部5B中能够确确实实地被液化,因此可防止气体制冷剂流入传送机构11中。当传送机构11是由机械泵构成时,尤其有效。从而可以避免泵出故障,即可提高可靠性。
再者,按照第11及4的解决方案,设置有多个热源侧机组A1,A2,每一个机组的吸热部(3b,3B)和放热部(5B,5B)被并列地接在一起。结果,可以通过控制各个热源侧机组A1,A2的能力,来扩大各个热交换器12,14的能力可调节范围,从而提高通用性。
再者,按照第12及25的解决方案,设置有多个辅助热源侧机组A1,A2,可以改变辅助热源侧机组A2的放热辅助动作和吸热辅助动作,故也可改变各个热交换器12、14的能力。
再者,在第13及25的解决方案中,可以有选择地使各个热交换器12、14的气体侧与吸热部3B或者放热部5B接通。因此,可以任意地改变各个热交换器12、14的放热运动和吸热运动。例如,当将它们应用到空调机上时,可以使该空调机成为所谓的制冷、制热兼可型空调机。
再者,按照第25及第26的解决方案,可以确保制冷剂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中循环。
再者,按照第14的解决方案,与使用机械泵相比,可高效率地进行高可靠性的制冷剂循环。
附图说明
以下,对附图进行简要的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2为实施例2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3为实施例2的变形例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4为实施例3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5为实施例3的变形例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6为实施例外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7为实施例5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8为实施例6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9为实施例6的第1个变形例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10为实施例6的第2个变形例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11为实施例7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12为实施例8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13为实施例9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14为实施例10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15为实施例11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16为将实施例4的结构运用到实施例9上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17为将实施例5的结构运用到实施例9上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18为将实施例6的结构运用到实施例9上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19为将实施例6的第1个变形例的结构运用到实施例9上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20为将实施例6的第2个变形例的结构运用到实施例9上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21为将实施例7的结构运用到实施例9上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22为将实施例8的结构运用到实施例9上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23为实施例12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24为用以说明实施例12的制冷剂循环动作的图。
图25为实施例13的制冷剂管道系统图。
图26为用以说明实施例13的制冷剂循环动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加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将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冷装置,应用到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时的情形。
-对制冷剂回路的说明-
首先,参照图1,对本实施例所涉及的制冷剂回路的回路结构加以说明。
本实施例的制冷剂回路是备有作为热源的1级制冷剂回路1和作为利用侧制冷剂回路的2级制冷剂回路10的,即两级制冷剂系统。在该1级制冷剂回路1和该2级制冷剂回路10之间,进行热传送,从而对多个房间进行制冷和制热。
下面,分别对制冷剂回路1,10进行说明。
1级制冷剂回路1是通过1级制冷剂管道6,顺序地将压缩机2、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放热部3A、电动膨胀阀4以及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吸热部5A连接起来而构成的。这样,可以使热源侧制冷剂进行循环。该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放热部3A即为本发明所说的加热部;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吸热部5A即为本发明所说的冷却部。
2级制冷剂回路10是通过2级制冷剂管道15,顺序地将作为传送机构的泵11、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放热侧热交换器即第1室内热交换器12、电动阀13、吸热侧热交换器即第2室内热交换器14以及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连接起来而构成的。这样,可以使利用侧制冷剂进行循环。
将上述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和第1室内热交换器12连接起来的2级制冷剂管道15成了高压气体管道GH;将第2室内热交换器14和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连接起来的2级制冷剂管道15成了低压气体管道GL。
还有,将上述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和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连接起来的2级制冷剂管道15成了第一液体管道LL1,将上述第1室内热交换器12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14连接起来的2级制冷剂管道15成了第二液体管道LL2,且第一液体管道和第二液体管道统称为液体管道LL。
按照该结构,制冷剂在各个制冷剂回路1,10中循环时,靠在加热用热交换器3中的热交换,而使热量从热源侧制冷剂释放给利用侧制冷剂,靠在冷却用热交换器5中的热交换,而使热量从利用侧制冷剂释放给热源侧制冷剂。
上述1级制冷剂回路1、泵11、加热用热交换器3以及冷却用热交换器5都被安装在作为热源侧机组的室外机组A里。另一方面,第1室内热交换器12被安装在作为利用侧机组的第1室内机组B里,电动阀13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14则都被安装在同样也作为利用侧机组的第2室内机组C里。室外机组A放在室外,室内机组B、C分别放在各个房间内。
-对制冷剂的循环情况的说明-
其次,对本实施例中的制冷剂的循环情况加以说明。
该运行操作是在制冷剂回路1,10中的电动阀4,13被调节在一定开度的状态下,靠1级制冷剂回路1中的压缩机2和2级制冷剂回路10中的泵11来起动的。
在1级制冷剂回路1中,顺着图1中的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从压缩机2里喷出的热源侧制冷剂,在加热用热交换器3中与利用侧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凝结。该凝结的热源侧制冷剂经过电动膨胀阀4而被减压,然后又在冷却用热交换器5中与利用侧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蒸发。其后,该热源侧制冷剂被回收到压缩机2中。这样的热源侧制冷剂的循环操作,在1级制冷剂回路1中连续不断地进行。
另一方面,在2级制冷剂回路10中,顺着图1中的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从泵1中流出的利用侧液体制冷剂,在加热用热交换器3中与热源测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蒸发。该蒸发的利用侧气体制冷剂经过高压气体管道GH,而流入第1室内机组(8)中。此时,利用侧制冷剂在第1室内热交换器12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将该室内空气加热,自身凝结。
之后,该液态的利用侧制冷剂流入第2室内机组C中。此时,利用侧制冷剂经过电动阀13后,在第2室内热交换器14中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将室内空气冷却,自身蒸发。
再之后,该气态的利用侧制冷剂经过低压气体管道GL后,在冷却用热交换器5中与热源侧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凝结,并被回收到泵1中。这样的利用侧制冷剂的循环操作,在2级制冷剂回路10中连续不断地进行。
因为制冷剂的循环动作是这样进行的,所以室内空气被第1室内机组B加热;室内空气被第2室内机组C冷却。例如,我们认为可以这样来利用它们:在将本装置应用到冷冻仓库等的情况下,把第1室内机组B设置在办公室,用在冬季取暖上;把第2室内机组C用在对冷冻仓库进行冷却上。
还有,也可以将室内机组B、C设置在不同的房间内,让它们对其中的一些房;司进行制热,对另外一些房间进行制冷。
-本实施例的效果-
如上所述,按本实施例,仅仅设置高压气体管道GH和低压气体管道GL,来作为连接室外机组A和室内机组B、C的连接管道即可。这样,仅利用两根连接管道GH,GL,即可对多个房间中的一部分房间进行制热运行,同时,对另一部分房间进行制冷运行。结果,整个装置的结构被简化,生产成本被降低。还有,随着管道根数的减少,连接这些管道的连接处也减少,所以该装置的安装作业也得以简化。
(实施例2)
其次,参照图2,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也和上述实施例1一样,是将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冷装置应用到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时的情形。
还有,本实施例的1级制冷剂回路1和上述实施例1完全一样。所以这里,仅对3级制冷剂回路10进行说明。
再就是,图3中仅示出3级制冷剂回路10。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空调机里的2级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第1旁路管道20,通过它而形成旁路第二室内热交换器14的旁路回路。该旁路管道20的一端被接在电动阀13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14间的第二液体管道LL2上,另一端被接在第2室内热交换器14对和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间的低压气体管道GL上。
还有,将该旁路管道20的管径设定得小于第二液体管道LL2的管径,有了它,经过电动阀13的一部分利用侧制冷剂,旁路第2室内热交换器14,流入低压气体管道GL。
按照该结构,运行时,经过电动阀13的一部分利用侧制冷剂流入第2室内热交换器14,发挥了冷却室内空气的作用后,而向低压气体管道GL流去;其他的制冷剂以液态或者气液混合态流经旁路管道20,在低压气体管道GL中,与流过上述第2室内热交换器14的利用侧制冷剂合流,然后流入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
其他的操作和上述实施例1完全相同。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让一部分利用侧制冷剂旁路第2室内热交换器14,故能够使第1室内热交换器12的制热能力高于第2室内热交换器14的制冷能力。因此,当制热负荷大于制冷负荷时(以下,我们称其为多制热状态),此结构非常有效。
(实施例2的变形例)
对上述实施例2的变形例加以说明。
在本变形例中,如图3所示,第1旁路管道20的上流端接在第1室内热交换器12和电动阀13之间的第二液体管道LL2上。并且该带1旁路管道20中,设有能调节制冷剂流量的调节机构,即电动阀21。
再者,虽然未图示出来,本装置的控制器中,还设置有调节电动阀21开度的开度调节机构。
按照该结构,调节电动阀21的开度,便可以调节旁路第2室内热交换器14的利用侧制冷剂的量。换句话说,可以根据制冷负荷的要求,而获得适当的流过第2室内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流量。具体地说,可以进行如下的控制:当与制热负荷相比,制冷负荷越小,越能将电动阀21的开度调得越大,从而增加了流过第1旁路管道20的制冷剂量。换句话说,减少流过第2室内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量,以把制冷能力控制得较低。
(实施例3)
参照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例3加以说明。
本实施例也是将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冷装置应用到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时的情形。并且1级制冷剂回路1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
图4仅示出了2级制冷剂回路10,在本实施例的空调机中的2级制冷剂回路10里,设置有第2旁路管道25,通过它,形成了将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旁路的旁路回路。
该旁路管道25的一端接在泵11和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间的第一液体管道LL1上,另一端接在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和第1室内热交换器12之间的高压气体管道GH上。
再者,将该第2旁路管道25的管径设定得小于第一液体管道LL1的管径,这样,从泵11流出的利用侧液体制冷剂的一部分,旁路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流入高压气体管道GH。
按照该结构,运行时,从泵11流出的利用侧液体制冷剂的一部分,流入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并从热源侧制冷剂吸取热量而蒸发以后,向高压气体管道GH流去;其他的利用侧制冷剂流过第2旁路管道25并保持液态不变,且以液态在高压气体管道GH里,与经过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的利用侧制冷剂合流,并一起流入第1室内热交换器12。
其他的操作与上述实施例1一样。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让一部分利用侧制冷剂旁路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从而便可以使利用侧制冷剂从热源侧制冷剂所吸取的热量小于利用侧制冷剂带给热源侧制冷剂的热量。换句话说,是一种可以减少第1室内热交换器12的放热量的结构。因此,当制冷负荷大于制热负荷时(以下,称这种场合为多制冷状态),此结构非常有效。
(实施例3的变形例)
对上述实施例3的变形例加以说明。
该变形例,如图5所示,在旁路管道25中,设置有可以调节制冷剂流量的调节机构,即电动阀26。
再者,虽然未图示出来,本装置的控制器中,还设置有调节电动阀26开度的开度调节机构。
按照该结构,调节电动阀26的开度,便可以调节旁路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的利用侧制冷剂量。换句话说,可以根据制热负荷的大小,而获得适当的流过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的制冷剂量。具体地说,可以进行这样的控制:与制冷负荷相比,制热负荷越小,越能将电动阀26的开度调得越大,从而增加流过旁路管道25的制冷剂量。换句话说,减少流过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的制冷剂量,以把制热能力控制得较低。
-某一方室内机组可停止工作的回路结构-
下述实施例4~8的回路结构可保证:即使室内机组B、C中有一方停止工作,利用侧制冷剂的循环也可以进行下去。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如图6所示,在第1室内热交换器12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14间的第二液体管道LL2中,设置了两个电动阀13a,13b。
再者,在该电动阀13a,13b间的第二液体管道LL2与泵11上流侧(吸入侧)的第一液体管道LL1之间,接有液体流通管,即回液管30。该回液管30中设置有电动阀31。
再者,虽然未图示出来,本装置的控制器中,还设置有调节电动阀31开度的开度调节机构。
按照该结构,在多制热状态下,将第二液体管道LL2的上流侧电动阀13a全部打开,并同时将下流侧电动阀13b的开度调小。而且将回液管30的电动阀31调节到所规定的开度。
由此,流过第1室内热交换器12及上流侧电动阀13a的一部分利用侧液体制冷剂,流入第2室内热交换器(14),发挥了冷却房间内空气的作用后,流向低压气体管道GL,然后在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内冷凝,而流回泵11的吸入侧。其他的利用侧制冷剂流过回液管30,返回泵11的吸入侧,且不发生相变。换句话说,流经该回液管30的利用侧制冷剂旁路第2室内热交换器14。
其他的操作和上述实施例1完全相同。
这样,按照本实施例,通过调节电动阀13a,13b,31的开度,一部分利用测制冷剂旁路第2室内热交换器14和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结果,能够将第1室内热交换器12的制热能力调节得高于第2室内热交换器14的制冷能力。
因此,和上述实施例2一样,当制热负荷大于制冷负荷时,此结构非常有效。具体说来,可进行如下的控制:与制热负荷相比,制冷负荷越小,电动阀31的开度调得越大,流过回液管30的制冷剂流量就越多。换句话说,即减少流经第二室内热交换器14及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的制冷剂量,以将制冷能力控制得较低。
再者,当制冷负荷和制热负荷一样大时,要关闭回液管30的电动阀31。这样,可以进行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制冷剂循环。
再者,当无制冷负荷时,要将下流侧电动阀13b全部关上。此时,利用侧制冷剂仅在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与第1室内热交换器12之间循环,不会往第2室内热交换器14里流。换句话说,按此结构所进行的制冷剂循环,仅可获得第1室内热交换器12的制热能力。
此外,为了实现这样的运行动作,让在1级制冷剂回路1中冷凝了的热源侧制冷剂再次蒸发的热量就不够了。于是,就需要能够补充该热量的空气热交换器等。
(实施例5)
上述实施例4,为仅可获得第1室内热交换器12的制热能力的实施例;本实施例,为仅可获得第2室内热交换器14的制冷能力的实施例。这里,仅对不同于实施例4的地方作一些说明。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2级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液体流通管即液体供给管35来代替上述实施例4中的回液管30。该液体供给管35的一端接在各电动阀13a,13b间的第二液体管道LL2上,另一端接在泵11的下流侧(吐出侧)的第一液体管道LL1上。在该液体供给管35中也设置了电动阀36。
再者,虽然未图示出来,本装置的控制器中,还设置有调节电动阀36开度的开度调节机构。
按照该结构,在多制冷状态下,将第二液体管道LL2的下流侧电动阀13b全部打开,并同时将上流侧电动阀13a的开度调小。而且将液体供给管35的电动阀36调节到所规定的开度。
这样,从泵11吐出的一部分利用侧制冷剂,流人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吸取热源侧制冷剂的热量而蒸发后,流向高压气体管道GH,然后该利用测制冷剂流过第1室内热交换器12,而发挥加热房间内空气的作用。
其他的利用侧制冷剂流经液体供给管35后,和从第1室内热交换器12流出的利用侧制冷剂合流,一起经过下流侧电动阀13b而流入第2室内热交换器14。其他的操作和上述实施例1完全相同。
这样,按本实施风通过调节电动阀13a,13b,36的开度,一部分利用侧制冷剂旁路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以及第1室内热交换器12。结果,能够将第2室内热交换器14的制冷能力调节得高于第1室内热交换器12的制热能力。
因此,和上述实施例3一样,当制冷负荷大于制热负荷时,此结构非常有效。具体说来,可进行如下的控制:与制冷负荷相比,制热负荷越小,电动阀36的开度调得越大,以增加流过液体供给管35的制冷剂量。换句话说,减少流经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及第1室内热交换器12的制冷剂量,以将制热能力控制得较低。
再者,当制冷负荷和制热负荷一样大时,要关闭液体供给管35的电动阀36。这样,可以进行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制冷剂循环动作。
再者,当无制热负荷时,要将上流侧电动阀13a全部关上。此时,利用侧制冷剂仅在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与第2室内热交换器4之间循环,不会往第1室内热交换器12里流。换句话说,即所进行的制冷剂循环动作,仅可获得第2室内热交换器14的制冷能力。
此外,为了实现这样的运行动作,在1级制冷剂回路1中蒸发了的热源侧制冷剂的热量剩下来了。于是,就需要一能够将该剩余热量放出的空气热交换器等。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将上述实施例4和实施例5的结构合并在一起了。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的2级制冷剂回路10中,第1室内热交换器12和第2室内热交换器14之间的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设置有两个电动阀13a,13b。
再者,在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与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之间的第一液体管道LL1上,设置有两个泵11a,11b。这些泵11a,11b的运转频率可变,每单位时间内的制冷剂吐出量也可变。
还有,虽未图示出来,在本装置的控制器里,设置有调节这些泵11a,11b的运转频率,以调节这些泵11a,11b的传送能力的能力调节机构。
再者,在上述电动阀13a,13b间的第二液体管道LL2和泵11a,11b间的第一液体管道LL1之间,接有液体流通管40。
按照该结构,在多制热状态下,将第二液体管道LL2的上流侧电动阀13a全部打开,并同时将下流侧电动阀13b的开度调小。再将下流侧泵11b的运转频率设定得高于上流侧泵11a的运转频率。
这样,顺着图8中的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从上流侧泵11a及下流侧泵11b所吐出、流经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第1室内热交换器12以及上流侧电磁阀13a的一部分利用侧制冷剂,流入第二室内热交换器14,发挥了冷却房间内空气的作用后,流向低压气体管道GL,再经过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而返回上流侧泵11a的吸入侧。
其他的利用侧制冷剂,经过液体流通管40,流回下流侧泵11b的吸入侧,并不发生相变。换句话说,流经该液体流通管40的利用侧制冷剂旁路第2室内热交换器14。
其他的操作和上述实施例1完全相同。
再者,当无制冷负荷时,要将下流侧电动阀13b全部关上;并同时让上流侧泵11a停止工作。此时,利用侧制冷剂仅在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与第1室内热交换器12间进行循环,不会往第2室内热交换器14里流。
另一方面,在多制冷状态下,将第二液体管道LL2的下流侧电动阀13b全部打开,并同时将上流侧电动阀13a的开度调小。再将上流侧泵11a的运转频率设定得高于下流侧泵11b的运转频率。
这样,顺着图8中的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从上流侧泵11a吐出的一部分利用侧制冷剂,流向下流侧泵11b、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并从热源侧制冷剂中吸取热量而蒸发以后,流向高压气体管道GH。然后,该利用侧制冷剂经过第1室内热交换器12,发挥加热房间内空气的作用。
其他的利用侧制冷剂,经过液体流通管40以后,和来自上述第1室内热交换器12的利用侧制冷剂合流,一起经过下流侧电动阀13而流人第2室内热交换器14。
其他的操作和上述实施例1完全相同。
再者,当无制热负荷时,将上流侧电动阀13a全部关上、并同时让下流侧泵11b停止工作。此时,利用侧制冷剂仅在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与第2室内热交换器14之间循环,不会往第1室内热交换器12里流。
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利用侧制冷剂的循环动作,能按照多制热状态以及多制冷状态的要求来进行。另外,为实现这样的运行操作,在1级制冷剂回路1中,会出现热源侧制冷剂的热量不足、热量过剩等现象,于是就需要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空气热交换器等。
另外,对本实施例来说,在液体流通管40中设置电动阀,来调节流过该液体流通管40的制冷剂流量也是可以的。
(实施例6的第1个变形例)
对上述实施例6的第1个变形例加以说明。如图9所示,本变形例中仅有一个泵11。
再者,液体流通管40的一端(与泵相连的一侧)分出支路管道,第1支管40接在泵11的吸人侧,第2支管40b接在泵11的吐出侧。并且各支管40a,40b上分别设置有第1流量控制阀、第2流量控制阀,即电磁阀41a,41b。
再者,虽然木图示出来,本装置的控制器中,还设置有控制这些电磁闹41a,41b开关动作的开关控制机构。
根据该结构,在多制热状态下,将第二液体管道LL2的上流侧电动阀13a全部打开,并同时将下流侧电动阀13b的开度调小。并且,打开第1支管40a上的电磁阀41a,同时关闭第二支管40b上的电磁阀41b。这样,制冷剂所进行的循环动作就和上述实施例6的多制热状态下的相同(参见图9中的实线箭头方向)。还有,制冷负荷越小,下流侧电动阀13b的开度调得越小,流过液体流通管40的液体制冷剂流量就越多。
另一方面,在多制冷状态下,打开第二液体管道LL2的下流侧电动阀13b,并同时将上流侧电动阀13a的开度调小。并且,关闭第1支管40a上的电磁阀41a,同时打开第2支管40b上的电磁阀41b。这样,制冷剂所进行的循环动作就和上述实施例6的多制冷状态下的相同(参见图9中的虚线箭头方向)。还有,制热负荷越小,上流侧电动阀13a的开度调得越小,流过液体流通管40的液体制冷剂流量就越多。
这样,在本变形例中,仅采用一个泵11,利用侧制冷剂的循环动作便能够按照多制热状态和多制冷状态的要求来进行。
(实施例6的第2个变形例)
对上述实施例6的第2个变形例加以说明。如图10所示,本变形例中仅有一个泵11。
再者,液体流通管40的第2支管40b接在泵11的吐出侧,第1支管40a接在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的上流侧,各支管40a,40b上分别设置有流量控制阀,即电动阀42a,42b。
再者,虽然未图示出来,本装置的控制器中,还设置有调节这些电动阀42a,42b开度的开度调节机构。
根据该结构,通过对阀进行和上述第1变形例一样的开度调节,利用侧制冷剂的循环动作便能够按照多制热状态及多制冷状态的要求来进行。并且制冷负荷越小,第2支管40b上的电动阀42b的开度调得越小,流过第1支管40a的液体制冷剂量就越多。另一方面,制热负荷越小,第1支管40a上的电动阀42a的开度调得越小,流过第2支管40b的液体制冷剂量就越多。图10中,多制热状态下的制冷剂循环动作也是以实线箭头方向表示,多制冷状态下的制冷剂循环动作也是以虚线箭头方向表示。
按照本变形例的结构,在进行多制热状态下的运行动作时,可确保返回泵11的利用侧制冷剂,先在冷却用热交换器5中液化。于是,可避免气体制冷剂返回泵11而对泵11的驱动力造成不好的影响。
(实施例7)
接着,对实施例7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多个室外机组A1,A2。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相当于在上述实施例6的回路结构的基础上,并列地接了两台室外机组A1,A2而构成的。换句话说,分别将高压气体管道GH和低压气体管道GL进行分支,并分别将它们接到室外机组A1,A2中的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及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上。
每个室外机组A1,A2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6相同。还有,本实施例的运行操作与上述实施例6相同,通过调节各阀13a,13b的开度以及各泵11a,11b的运转频率,来调节制冷、制热能力。
按照该结构,靠调节室外机组A1,A2的能力,便能够扩大制热能力及制冷能力的可调节范围。
(实施例8)
接着,对实施例8进行说明。本实施例备有多个室外机组A1,A2。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两台室外机组A1,A2中的第1室外机组A1的结构,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结构相同;第2室外机组A2则备有泵50、流路切换机构即四通换向阀51以及空气热交换器52,而和室内热交换器12、14构成闭四路。换句话说,空气热交换器52的气体侧分出两条支管52a,52b,且第1支管52a被接在高压气体管道GH,第2支管52b被接在低压气体管道GL上。第1支管52a中又设置有只允许利用侧制冷剂流向高压气体管道GH的止回阀CV;第2支管52b中设置有只允许利用侧制冷剂流向空气热交换器52的止回阀CV。
再者,设置有连接液体流通管40和第2室外机组A2的连接管53。
上述空气热交换器52的液体侧及连接管53被接在四通换向阀51上。再者,虽然未图示出来,本装置的控制器中,还设置有控制切换四通换向阀51的切换控制机构。根据该切换控制机构的控制动作来切换四通换向周51。以实现如下的状态转换。即泵50的吐出侧接在空气热交换器52上,吸入侧接在连接管53上的状态;泵50的吐出侧接在连接管53上,吸入侧接在空气热交换器52上的状态。
其次,对上述第2室外机组A2的运行操作进行说明。
在多制热状态下,四通换向阀51被切换到图中实线侧,而进行放热辅助动作。从泵50吐出的利用侧液体制冷剂,如图12中的实线箭头方向所示,例如,在空气热交换器52中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蒸发,流入高压气体管道GH,并在那里与从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流出的利用侧制冷剂合流。该利用侧制冷剂在第1室内热交换器12中,发挥加热房间内空气的作用。经过该第1室内热交换器12的利用测制冷剂当中,流过液体流通管40的那一部分制冷剂,又经过连接管53及四通换向阀51,而被回收到泵50的吸入测。这样的制冷剂循环动作连续不断地进行。
另一方面,在多制冷状态下,四通换向阀51被切换到图中虚线风并进行吸热辅助动作。从泵50吐出的利用侧液体制冷剂,如图12中的虚线箭头方向所示,经过连接管53后与液体流通管40里的制冷剂合流。该利用测制冷剂,在第2室内热交换器14中发挥冷却房间内空气的作用后,流向低压气体管道GL。流过该低压气体管道GL的一部分利用侧制冷剂,又经过第2支管52b、空气热交换器52以及四通换向阀51,而被回收到泵50的吸入侧。这样的制冷剂循环动作连续不断地进行。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采用了一种可以同时使用两级制冷剂系统和单级制冷剂回路的结构。
-可改变各室内机组的制热、制冷状态的回路结构-
下述实施例9~11采用的是,可以任意地改变各室内机组B、C的制冷运转和制热运转的,即所谓的制冷、制热兼可的回路结构。
(实施例9)
本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1的回路结构进行改造,而达到可改变各室内机组B、C的制冷、制热运转的目的。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2级制冷剂回路10,在高压气体管道GH、低压气体管道GL与各室内机组B、C间,设置有切换机构,即第1、第2切换单元D1,D2。各室内机组B、C采用相同的结构。也就是说,各室内热交换器12、14被装在各室内机组B、C里,并且在这些室内热交换器12、14的液体侧接有电动阀13a,13b。
高压气体管道GH和低压气体管道GL分别分出支路管道。在切换单元D1,D2内部,高压气体管道GH的支管GH1,GH2分别和低压气体管道GL的支管GL1,GL2连在一起。还有,这些支管GH1,GL1,GH2,GL2中又分别设置有电磁阀55a,55b,55c,55d。也就是说,各切换单元D1,D2的高压气体管道侧的支管GH1,GH2设置有高压侧电磁阀55a,55c;各切换单元D1,D2的低压气体管道侧的支管GL1,GL2设置有低压侧电磁阀55b,55d。还有,虽然未图示出来,本装置的控制器中,还设置有控制各个电磁阀55a,55b,55c,55d的开关动作的切换控制机构。
而且,各个室内机组B、C的电动阀13a,13b,通过第二液体管道LL2而被连接起来。
按照该结构,当在第1室内机组B中进行制热运转,在第2室内机组C中进行制冷运转时,要打开第1切换单元D1里的高压侧电磁阀55a,关闭低压侧电磁阀55b;还要关闭第2切换单元D2里的高压侧电磁阀55a,打开低压侧电磁阀55d。
这样,顺着图13中的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从泵11吐出的利用侧液体制冷剂,在加热用热交换器3中与热源侧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蒸发。该蒸发了的利用侧气体制冷剂,经过高压气体管道GH及第1切换单元D1,而流入第1室内机组B。此时,利用侧制冷剂在第1室内热交换器12内,和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将室内空气加热,自身冷凝。
这之后,该液态的利用侧制冷剂流过第二液体管道LL2,经过第1切换单元D1及第2切换单元D2,而流入第2室内机组C。此时,该利用侧制冷剂经电动问13b而被减压后,在第2室内热交换器14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将该室内空气冷却,自身蒸发。之后,该气态的利用侧制冷剂经过第2切换单元D2及低压气体管道GL后,在冷却用热交换器5中与热源侧制冷剂进行热交换而冷凝,再被回收到泵11。在2级制冷剂回路10中,这样的利用侧制冷剂的循环动作连续不断地进行。于是,在第1室内单元B中进行制热运转;在第2室内单元C中进行制冷运转。
另一方面,当在第1室内机组8中进行制冷运转,在第2室内机组C中进行制热运转时,要关闭第1切换单元D1里的高压侧电磁阀55a,打开低压侧电磁阀55b;还要打开第2切换单元D2里的高压侧电磁阀55c,关闭低压侧电磁阀55d。
这样,如图13中的虚线箭头方向所示,从泵11吐出的利用侧液体制冷剂,顺序地流过加热用热交换器3、高压气体管道GH及第2切换单元D2,而流入第2室内机组C。此时,利用侧制冷剂在第2室内热交换器14内,和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将室内空气加热,自身冷凝。之后,该液态的利用侧制冷剂,流过第二液体管道LL2,再经过第2切换单元D2和第1切换单元D1后,而流人第1室内机组B。此时,利用侧制冷剂经电动阀13a而被减压后,在第1室内热交换器12内和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将该室内空气冷却,自身蒸发。
这之后,该气态的利用测制冷剂又顺序地经过第1切换单元D1、低压气体管道GL及冷却用热交换器5后,再被回收到泵11。在2级制冷剂回路10中,这样的利用侧制冷剂循环动作在连续不断地进行。于是,在第1室内机组B进行制冷运转;而在第2室内机组C中进行制热运转。
如上所述,依照本实施例,通过切换各切换单元D1,D2的电磁阀55a,55b,55c,55d,便能够任意地改变各个室内机组B、C的运转操作。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2的变形例(图3)的回路结构进行改造,而达到可改变各室内机组B、C的制冷、制热运转的目的。在此,仅对不同于上述实施例9的地方作一说明。
如图1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空调机里的2级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被接在各个室内机组B、C间的第二液体管道LL2和低压气体管道GL之间的旁路管道20。并且该旁路管道20上,还设置有能调节制冷剂流量的电动阀21。
按照该结构,运转时,经过正在进行制热运转的室内热交换器的一部分利用侧制冷剂,会流过进行制冷运转的室内热交换器,其他的利用侧制冷剂会以液态或者气液混合态,流过旁路管道20。其他的动作均和上述实施例9相同(参见与图13相对应的图14中的各箭头方向)。
这样,本实施例,使一部分利用侧制冷剂旁路进行制冷运转的室内热交换器,故能够使制热能力高于制冷能力。因此,该结构对多制热状态来说,非常有效。还有,靠控制电动阀21的开度,能够调节旁路进行制冷运转的室内热交换器的利用侧制冷剂量。因此,能够根据制冷负荷的要求,而得到适当的流过室内热交换器的利用侧制冷剂量。
另外,也可以采用旁路管道20上不设电动阀21的结构(相当于实施例2(图2)的结构)。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对上述实施例3的变形例(图5)的回路结构进行改造,而达到各室内机组B、C的制冷、制热运转可转换的目的。在此,也仅对不同于上述实施例9的地方作一说明。
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空调机里的2级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旁路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的旁路管道25。该旁路管道25的一端被接在泵11和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之间的第一液体管道LL1上,另一端则被接在高压气体管道GH上。并且该第2旁路管道25上,还设置有能调节制冷剂流量的电动阀26。
按照该结构,运行时,从泵11吐出的一部分利用侧液体制冷剂,流过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并从热源侧制冷剂吸取热量而蒸发后,向高压气体管道GH流去;其他的利用侧制冷剂流过旁路管道25,保持液体状态不变,而在高压气体管道GH中,与经过了上述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的利用侧制冷剂合流,并一起流入进行制热运转的室内热交换器中。其他的动作和上述实施例9相同(参见与图13相对应的图15中的各箭头方向)。
这样,本实施例,靠使一部分利用侧制冷剂旁路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便可以使利用测制冷剂从热源侧制冷剂吸取的热量小于利用侧制冷剂释放给热源侧制冷剂的热量。因此,该结构对多制冷状态来说,非常有效。还有,靠控制电动阀26的开度,能够调节旁路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的利用侧制冷剂量。也就是说,能够根据制热负荷的要求,而得到适当的流过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的利用测制冷剂量。
另外,也可以采用旁路管道25上不设电动阀26的结构(相当于实施例3(图4)的结构)。
(变形例)
以下,说明将上述实施例4~8的结构应用到上述实施例9的回路结构时的情形。
图16所示回路为:在实施例9的回路结构中,采用了实施例4的回液管30。
图17所示回路为:在实施例9的回路结构中,采用了实施例5的液体供给管35。
图18所示回路为:在实施例9的回路结构中,采用了实施例6的液体流通管40。
图19所示回路为:在实施例9的回路结构中,采用了实施例6的第1个变形例的液体流通管40。
图20所示回路为:在实施例9的回路结构中,采用了实施例6的第二个变形例的液体流通管40。
图21所示回路为:在实施例9的回路结构中,象实施例7那样,采用了两台室外机组A1,A2。还有,各个室外机组A1,A2象上述实施例6的第1个变形例那样,液体流通管40分出两条支管,并且这些支路分别被接在泵11的吸人侧及吐出侧。
图22所示回路为:在实施例9的回路结构中,采用了象实施例8那样的室外机组A1,A2。还有,在该回路中的室外机组A1里,也象上述实施例6的第1个变形例那样,液体流通管40分出分别被接在泵11的吸人侧及吐出侧的支路管道。还有,该回路的室外机组A2的热交换器52则是由复迭式交换器构成的。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将上述实施例9的回路结构,变形为利用加热和冷却制冷剂时所伴随的相变,来获取利用侧制冷剂的传送驱动力的回路结构。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利用地区制冷、制热系统作热源。即在室外机组A中,安装上了一对供给并回收温水的温水管道60a,60b及一对供给并回收冷水的冷水管道61a,61b。
首先,对温水管道60a,60b、冷水管道61a,61b与加热用热交换器3、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连接状态,加以说明。
在温水供给侧的温水管道60a上接着温水供给管62a,该温水供给管62a又被接在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放热部3A的流入侧。在温水回收侧的温水管道60b上接着温水回收管62b,该温水回收管62b又被接在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放热部3的流出侧。
在冷水供给侧的冷水管道61a上接着冷水供给管63a,该冷水供给管63a又被接在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吸热部5A的流入侧。在冷水回收侧的冷水管道61b上接着冷水回收管63b,该冷水回收管63b又被接在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吸热部5A的流出侧。换句话说,此结构可以做到:利用侧制冷剂,能够利用经过温水管道60a而流入的温水的温热,在加热用热交换器3中蒸发;另一方面,利用侧制冷剂,能够利用经过冷水管道61a而流入的冷水的冷热,在冷却用热交换器5中冷凝。
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的气体侧(如图23的上端部)和各个切换单元D1,D2的连接状态和上述实施例9相同;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的气体侧(如图23的上端部)和各个切换单元D1,D2的连接状态也和上述实施例9相同。
其次,对构成传送机构的驱动力产生回路11进行说明。
该驱动力产生回路11中,备有加压机构即循环用加热器71、减压机构即循环用冷却器72、第1及第2主箱T1,T2以及副箱ST。
详细说来,循环用加热器71又包括放热部71A和吸热部71B,在其间进行热交换。该放热部71A通过温水供给管62a而被接在上述温水供给侧的温水管道60a上。还有,吸热部71B的上端部被接在气体供给管73上。
该气体供给管73被分成三条支管73a~73c,并分别被接在各个主箱T1,T2及副箱ST的上端部。在这些支管73a~73c上又分别设置有第1个,第2个及第3个箱的加压电磁阀SV-P1~SV-P3。
再者,液体回收管74的一端被接在该循环用加热器71的吸热部71B的下端部,该液体回收管74的另一端被接在副箱ST的下端部。并且该液体回收管74上设置有只允许从副箱ST流出的制冷剂经过的止回阀CV-1。
另一方面,循环用冷却器72又包括吸热部72A和放热部72B,在其间进行热交换。该吸热部72A经冷水供给管63a被接在上述冷水供给侧的冷水管道61a上。还有,放热部72B的上端部被接在气体回收管75上。
该气体回收管75分出三条支管75a~75c,将它们分别接在上述气体供给管73的各个支管73a~73c上,则它们分别与各个主箱T1,T2及副箱ST的上端部相连。又在这些支管75a~75c上分别设置有第1个、第2个以及第3个箱的减压电磁阀SV-VI~SV-V3。
再者,液体供给管76被接在该循环用冷却器72的下端部。该液体给管76又分出两条支管76a,76b,这些支管又分别与各个主箱T1,T2的下端部相连。这些支管76a,76b上又分别设置有只允许流向主箱T1,T2的制冷剂经过的止回阀CV-2,CV-2。
另外,在低于循环用冷却器72的位置上,设置各个主箱T1,T2;在高于循环用加热器71的位置上,设置副箱ST。
上述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的液体侧(图23的下端部)接有液体管道77,该液体管道77又分出两条支管77a,77b,分别将它们接在上述液体供给管76的各个支管76a,76b上,则它们分别与各个主箱T1,T2的下端部相连。这些支管77a,77b上又分别设置有只允许流向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的制冷剂经过的止回阀CV-3,CV-3。
该液体管道77和第二液体管道LL2靠液体挤出管78而连接在一起。且该液体挤出管78上设置有电磁阀78a。再就是,该液体挤出管78上达接有回液管79。该回液管79又分出两条支管79a,79b,将它们分别挂在上述液体管道77的每一条支管77a,77b上,则它们分别与各个主箱T1,T2的下端部相连。该回液管79上设置有电磁阀79c,并且这些支管79a,79b上又分别设置有只允许流向主箱T1,T2的制冷剂经过的止回阀CV-4,CV-4。
再者,被接在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上的液体管道77和被接在副箱ST上的液体回收管74,靠辅助液管80而相连。该辅助液管80上设置有只允许流向副箱ST的制冷剂经过的止回阀CV-5。还有,在上述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的液侧(图23的下端部),接有回液管81。该回液管81的下流端与上述回液管79相接。
上述液体管道77和回液管79、回液管81构成了实施例1的第一液体管道LL1。
以上即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制冷剂回路的结构。
-运转操作-
其次,对本实施例的运转操作加以说明。
当在第1室内机组B中进行制热运转,在第2室内机组C中进行制冷运转时,要打开第1切换单元D1里的高压侧电磁阀55a,关上低压侧电磁阀55b;还要关闭第2切换单元D2里的高压侧电磁阀55c,打开低压侧电磁阀55d。
同时,要打开第1主箱T1的加压电磁阀SV-PI,副箱ST的加压电磁阀SV-P3以及第2主箱T2的减压电磁阀SV-V2;还要关上第2主箱T2的加压电磁阀SV-P2,第1主箱T1的减压电磁阀SV-V1以及副箱ST的减压电磁阀SV-V3。
而且,还要将液体挤出管78及回液管79上的各个电磁阀78a,79c都关上。
在此状态下,通过在循环用加热器71及循环用冷却器72中,所发生的温水或者冷水与利用侧制冷剂间的热的释放或者吸收,在循环用加热器71的吸热部71B,便伴随着液体制冷剂的蒸发而产生高压;在循环用冷却器72的放热部72B,便伴随着气体制冷剂的冷凝而产生低压。因此,第1主箱T1和副箱ST的内压变成高压(加压操作);相反,第2主箱T2的内压变成低压(减压操作)。
这样,顺着图24中的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被从第1主箱T1挤压出来的液体制冷剂,又被弓1入加热用热交换器3,与温水进行热交换而蒸发。之后,该制冷剂顺序地流过第1切换单元D1、第1室内机组B、第2切换单元D2以及第二室内机组C,而在第1室内机组B中进行制热运转;在第2室内机组C中进行制冷运转。
从第2室内机组C流出的气体制冷剂,经过低压气体管道GL,在冷却用热交换器5中与冷水进行热交换而冷凝,经过回液管81,79而被回收到第2主箱T2中。还有,在循环用冷却器72中冷凝了的液体制冷剂,经过液体供给管7的一条支管76b而被引入第2主箱T2中。
另一方面,副箱ST和循环用加热器71的吸热部71B中的压力相等,所以顺着图24中的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该副箱ST内的液体制冷剂,经过液体回收管74而被供到循环用加热器71的吸热部71B。该供来的液体制冷剂在该吸热部71B内蒸发,发挥提高第1主箱T1内压力的作用。之后,当该副箱ST内的液体制冷剂几乎全部被供到吸热部71B时,关上副箱ST的加压电磁阀SV-P3,并同时打开副箱ST的减压电磁阀SV-V3。
于是,副箱ST内变成低压,顺着图24中的点划线箭头所示的方向,被从第1主箱T1挤压出来的一部分液体制冷剂,经辅助液管80及液体回收管74,而被回收到副箱ST里。在副箱ST里,交替地作挤出液体制冷剂的挤出动作和回收液体制冷剂的回收动作,并不受各个主箱T1,T2的各个电磁阀(SV-P1~SV-V2)的动作限制。
在所定的时间内完成上述操作后,切换各个电磁阀。换句话说,关上第1主箱T1的加压电磁阀SV-P1、第2主箱T2的减压电磁阀SV-V2;打开第2主箱T2的加压电磁阀SV-P2、第1主箱T1的减压电磁阀SV-V1。
于是,第1主箱T1的内压变成低压;相反,第2主箱T2的内压变成高压。因此,被从第2主箱T2挤压出来的液体制冷剂进行和上述一样的循环动作,并被回收到第1主箱T1。此时,也在副箱ST里,重复进行加压电磁阀SV-P3和减压电磁阀SV-V3的开关操作,交替地进行液体制冷剂的挤出动作和回收动作。
通过重复进行如上所述的各个电磁阀的切换操作,利用侧制冷剂便进行循环,从而在第1室内机组B中进行制热运转,在第2室内机组C中进行制冷运转。
另一方面,当在第1室内机组B中进行制冷运转,在第2室内机组C中进行制热运转时,要关上第1切换单元D1里的高压侧电磁阀55a,打开低压侧电磁阀55b;还要打开第2切换单元D2里的高压侧电磁阀55c,关上低压侧电磁阀55d。再就是,驱动力产生回路11的动作和上述情形相同。
就这样,被从一方的主箱里挤压出来的液体制冷剂,在加热用热交换器3中蒸发,在第室内机组C里冷凝,从而进行制热运转。经过该第2室内机组C的液体制冷剂,被引入第1室内机组B并蒸发,从而进行制冷运转。经过该第1室内机组B的气休制冷剂在冷却用热交换器5里冷凝后,而被回收到另一方的主箱里。其他的动作均和上述情况相同。
当这些室内机组B、C都要进行制热运转时,要打开切换单元D1,D2里的高压侧电磁阀55a,55c,关上低压侧电磁阀55b,55d;还要打开回液管79上的电磁阀79c,关上液体挤出管78的电磁阀78a。
就这样,被从一方的主箱里挤压出来的利用测制冷剂,在加热用热交换器3中蒸发后,分别流向各个室内机组B、C。该制冷剂在室内机组B、C中的室内热交换器12、14里冷凝后,经过第二液体管道LL2及回液管79而被回收到另一方的主箱里。
另一方面,当这些室内机组B、C里都要进行制冷运转时,要打开切换单元D1,D2里的低压侧电磁阀55b,55d,关上高压侧电磁阀55a,55c;还要打开液体挤出管78的电磁阀78a,关上回液管79的电磁阀79c。
就这样,被从一方的主箱里挤压出来的利用侧制冷剂,经过液体挤出管78及液体管道LL,分别流向各个室内机组B、C。该制冷剂在各个室内机组B、C的室内热交换器12、14里蒸发后,经过低压气体管道GL,流入冷却用热交换器5而冷凝,经过回液管79而被回收到另一方的主箱里。
如上所述,按照本实施例,利用各地区的制冷、制热用温水的温热和冷水的冷热来加热和冷却制冷剂,这样,在各个主箱T1,T2中进行制冷剂的挤出和回收动作。于是,获得制冷剂在2级制冷剂回路10中循环的循环驱动力。因此,与利用机械式泵的情形相比,能够高效率地进行高可靠性的制冷剂循环动作。
(实施例13)
其次,对通过改良上述实施例12而获得的实施例13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也是利用加热和冷却制冷剂时所伴随的相变,来获取利用侧制冷剂的传送驱动力的实施例。
另外,此处仅对不同于实施例12的地方作一说明。在图25中,与实施例12相同的构件,都采用了和实施例12相同的符号,故省略其说明。再就是,本实施例是将本发明应用到备有三台室内机组B,C,E的空调机上的情形。
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的回路中,备有一对驱动力产生回路11a,11b。图25中,位于右侧的下流侧驱动力产生回路11b中,备有第1及第2主箱T1,T2。另一方面,图25中,位于左侧的上流侧驱动力产生回路11a中,备有第3、第4主箱T3,T4及副箱ST。下流侧驱动力产生回路11b的回路结构基本上和上述实施例12中的驱动力产生回路相同。
另一方面,在该上流侧驱动力产生回路11a中:可以改变第3、第4主箱T3,T4及副箱ST与循环用加热器71和循环用冷却器72的接通状态。并且该切换机构是由多个电磁阀组成的,上述下流侧驱动力产生回路11b也是一样的。
被连接在冷却用热交换器5放热部5B的液体侧的回液管81的下流侧分出支管,各支管81a,81b又分别被接在第3及第4主箱T3,T4的下端部。该各支管81a,81b上还分别设置有只允许流向第3及第4主箱T3,T4的制冷剂流过的止回阀CV-6,CV-6。
将室内机组B,C,E的液体侧互相连接起来的第二液体管道LL2的下流侧,又分出三条支管LL3,LL4,LL5,各支管分别被接到上述回液管81的支管81a,81b及液体回收管74上,则它们分别与第3、第4主箱T3,T4及副箱ST的下端相连。再就是,回液管79的上流侧被接在该第二液体管道LL2上。
其次,对本实施例的切换单元D1,D2,D3加以说明。
各个切换单元D1,D2,D3的结构都一样。将高压气体管道GH、低压气体管道GL以及液体管道LL都引人该切换单元D1,D2,D3中。
高压气体管道GH在切换单元D1,D2,D3内部分出两条支管,其中一条支管上,设置有电磁阀90;另一条支管上,设置有止回阀CV-7。该止回阀CV-7只允许流向高压气体管道GH的制冷剂经过。
在切换单元D1,D2,D3内的低压气体管道GL上,设置有电磁阀91。该低压气体管道GL和上述高压气体管道GH,在该切换单元D1,D2,D3内部被接在一起,而后一同被接到室内热交换器12,14,16的气体侧。
由旁路管道92将第二液体管道LL2和低压气体管道GL连接起来。该旁路管道92上设置有电磁阀93。再就是,切换单元D1,D2,D3内还安装有流过该旁路管道92的制冷剂与流过低压气体管道GL的制冷剂,可以在其中互相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部94。
-运转操作-
其次,对本实施例的运转操作进行说明。在与第1到第3室内机组B,C,E中进行制热运转的室内机组相连的切换单元里,打开高压侧电磁阀90,关上旁路管道92上的电磁阀93及低压侧电磁阀91。
另一方面,在与进行制冷运转的室内机组相连的切换单元里,关上高压侧电磁阀90和旁路管道92上的电磁阀93,打开低压侧电磁阀91。
在此状态下,与上述实施例12一样,让在循环用加热器71中所产生的高压及在循环用冷却器72中所产生的低压,分别作用到各个主箱上。例如,当让高压作用于第1主箱及第3主箱上;让低压作用于第2主箱及第4主箱上时,制冷剂便顺着图26中的实线箭头所示的方向进行循环。
被从第1主箱T1挤出来的制冷剂,经过液体管道77,在加热用热交换器3里蒸发后,再经过高压气体管道GH,而流人进行制热运转的室内机组里(图26示出的是:在第1及第2室内机组B、C中进行制热运转;在第3室内机组E中进行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循环动作)。
流入了该进行制热运转的室内机组B、C里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12、14里冷凝,从而对房间进行制热。之后,该制冷剂经过第二液体管道LL2,其中的一部分又流人进行制冷运转的室内机组E里。流人该进行制冷运转的室内机组E里的制冷剂,在室内热交换器16中蒸发,从而对房间进行制冷后,经过低压气体管道GL,又在冷却用热交换器5内冷凝,经过回液管81,而被回收到第4主箱T4里。其他的利用侧制冷剂,则流过第二液体管道LL2,再经过回液管79而被回收到第2主箱T2里。
另一方面,被从第3主箱T3挤出的制冷剂,顺着图26的虚线箭头所示的方向,经过回液管79而被回收到第2主箱T2里。再就是,此时,副箱ST的液体制冷剂供给及其回收情况为:当低压作用于副箱ST内之际,从第3主箱T3挤出来的一部分制冷剂被供到副箱ST里;当高压作用于副箱ST内之际,液体制冷剂则被回收到循环用加热器71里。
因为制冷剂的循环动作是这样的,所以在下流侧驱动力产生回路11b相当于上述实施例6的下流侧泵;上流侧驱动力产生回路11a相当于上述实施例6的上流侧泵的状态下,将进行制冷剂的循环动作。故和上述实施例6一样,能够按多制热状态和多制冷状态双方的要求,来进行利用侧制冷剂的循环动作。
再者,当所有的室内机组B,C,E均进行制热运转时,要打开旁路管道92上的电磁阀93。这样,在室内热交换器12,14,16里冷凝了的制冷剂,通过旁路管道92和低压气体管道GL而被回收起来。
另外,在上述各实施例里,说明的是将本发明运用到空调机时的情形,将本发明运用到其他的制冷装置中也是完全可以的。
再者,在实施例1~12里,说明的是将本发明运用到备有两台室内机组B、C的装置时的情形,在实施例13里,说明的是将本发明运用到备有三台室内机组B,C,E的装置时的情形。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它也可以被运用到备有三台以上的室内机组的装置上,或者一台室内机组中安装有多个热交换器的装置上。
综上所述,由本发明而得到的制冷装置,对备有多个室内热交换器的空调机非常有用;尤其适于被应用到同时进行制冷及制热的空调机上。

Claims (26)

1.一种制冷装置,备有热源侧机组(A)和利用侧机组(B,C),且该利用侧机组(B,C)内还装有多个热交换器(12,14);在上述热源侧机组(A)中所产生的热供到利用侧机组(B,C),一部分的热交换器(12)为作放热运动的放热侧热交换器(12),另一部分的热交换器(14)为作吸热运动的吸热侧热交换器(14),其特征在于:
上述热源侧机组(A)包括加热部(3A)、冷却部(5A)、从上述加热部(3A)吸收高温热的吸热部(3B)以及向上述冷却部(5A)放出低温热的放热部(5B);
上述加热部(3A)和吸热部(3B)构成加热用热交换器(3),上述冷却部(5A)和放热部(5B)构成冷却用热交换器(5);
用传送机构(11)、上述吸热部(3B)、上述放热部(5B)以及上述各热交换器(12,14)和电动阀(13),构成有制冷剂在其中循环的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
上述吸热部(3B)和放热侧热交换器(12)由高压气体管道(GH)连接;
上述吸热侧热交换器(14)和放热部(5B)由低压气体管道(GL)连接;
上述放热部(5B)、传送机构(11)和吸热部(3B)依次由第一液体管道(LL1)连接;
上述放热侧热交换器(12)、电动阀(13)和吸热侧热交换器(14)依次由第二液体管道(LL2)连接;
上述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的结构为:液体制冷剂在吸热部(3B)靠加热部(3A)的高温热而蒸发后,气体制冷剂经过高压气体管道(GH),流入利用侧机组(B,C),在放热侧热交换器(12)放热而冷凝后,液体制冷剂在电动阀(13)被减压,在吸热侧热交换器(14)吸热而蒸发;气体制冷剂经过低压气体管道(GL),流入热源侧机组(A),在放热部(5B)靠冷却部(5A)的低温热而冷凝后,液体制冷剂流入上述吸热部(3B)中;
上述传送机构(11)为机械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使放热侧热交换器(12)中的冷凝制冷剂旁路经过吸热侧热交换器(14),而流向放热部(5B)的第1旁路回路(20),
所述第1旁路回路一端连接于电动阀(13)和吸热侧热交换器(14)之间或放热侧热交换器(12)和电动阀(13)之间的第二液体管道(LL2),
所述第1旁路回路另一端连接于吸热侧热交换器(14)和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之间的低压气体管道(GL)。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1旁路回路(20)中,设置有能调节旁路经过吸热侧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流量的调节机构(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使放热部(5B)中的冷凝制冷剂旁路经过吸热部(3B),而流向放热侧热交换器(12)的第2旁路回路(25),
所述第2旁路回路一端连接于传送机构(11)和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之间的第一液体管道(LL1),
所述第2旁路回路另一端连接于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和放热侧热交换器(12)之间的高压气体管道(G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2旁路回路(25)中,设置有调节旁路经过吸热部(3B)的制冷剂流量的调节机构(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设置第1电动阀(13a)和第2电动阀(13b),
在上述第1电动阀(13a)和第2电动阀(13b)之间的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连接有液体流通管道的一端,
上述液体流通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液体管道(LL1)上的传送机构(11)和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之间,
上述液体流通管道使制冷剂在该第一液体管道(LL1)与第二液体管道(LL2)之间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设置第1电动阀(13a)和第2电动阀(13b),
在上述第1电动阀(13a)和第2电动阀(13b)之间的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连接有液体流通管道的一端,
上述液体流通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液体管道(LL1)上的传送机构(11)和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之间,
上述液体流通管道使制冷剂在该第一液体管道(LL1)与第二液体管道(LL2)之间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设置第1电动阀(13a)和第2电动阀(13b),同时,
在上述第一液体管道(LL1)上设置第1传送机构(11a)和第2传送机构(11b),
在上述第1电动阀(13a)和第2电动阀(13b)之间的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连接有液体流通管道的一端,
上述液体流通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液体管道(LL1)上的第1传送机构(11a)和第2传送机构(11b)之间,
上述液体流通管道使制冷剂在该第一液体管道(LL1)与第二液体管道(LL2)之间流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设置第1电动阀(13a)和第2电动阀(13b),同时,
在上述第1电动阀(13a)和第2电动阀(13b)之间的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连接有液体流通管道的一端,
该液体流通管道的另一端分支为第1支管(40a)和第2支管(40b);
上述第1支管(40a)连接至第一液体管道(LL1)上的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和传送机构(11)之间,上述第2支管(40b)连接至第一液体管道(LL1)上的传送机构(11)和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之间;
上述第1支管(40a)上设置有第1流量控制阀(41a),上述第2支管(40b)上设置有第2流量控制阀(41b)。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设置第1电动阀(13a)和第2电动阀(13b),同时,
在上述第1电动阀(13a)和第2电动阀(13b)之间的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连接有液体流通管道的一端,
该液体流通管道的另一端分支为第1支管(40a)和第2支管(40b);
上述第1支管(40a)连接至低压气体管道(GL)上的吸热侧热交换器(14)和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之间;上述第2支管(40b)连接至第一液体管道(LL1)上的传送机构(11)和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之间;
上述第1支管(40a)上设置有第1流量控制阀(41a),上述第2支管(40b)上设置有第2流量控制阀(41b)。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多个热源侧机组(A1,A2);
该各个热源侧机组(A1,A2)的吸热部(3B,3B)的高压气体侧被互相连接起来,又通过高压气体管道(GH)连接至放热侧热交换器(12)上;
上述各个热源侧机组(A1,A2)的放热部(5B,5B)的低压气体侧被互相连接起来,又通过低压气体管道(GL)连接至吸热侧热交换器(14)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辅助热源侧机组(A2);
所述辅助热源侧机组(A2)备有传送机构(50)、热交换器(52)及四通换向阀(51),该辅助热源侧机组(A2)可进行放热辅助动作和吸热辅助动作的切换;
所述辅助热源侧机组(A2)的放热辅助动作为:切换四通换向阀(51),将从传送机构(50)喷出、在热交换器(52)中蒸发的气体制冷剂供到放热侧热交换器(12)中,再将在该放热侧热交换器(12)中冷凝的液体制冷剂回收到传送机构(50)中;
上述该辅助热源侧机组(A2)的吸热辅助动作为:切换四通换向阀(51),将从传递机构(50)流出的液体制冷剂供到吸热侧热交换器(14)中,经过该吸热侧热交换器(14)而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中循环的气体制冷剂,在热交换器(52)中冷凝后,被回收到传送机构(50)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高压气体管道(GH)及低压气体管道(GL)的热交换器(12,14)的端部分支为多个分支管(GH1,GH2,GL1,GL2);
上述高压气体管道(GH)的各分支管(GH1,GH2)和上述低压气体管道(GL)的各分支管(GL1,GL2)互为连接,并连接至各热交换器(12,14)上;
上述高压气体管道(GH)的各分支管(GH1,GH2)上设有可使各个热交换器(12,14)的气体侧和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之间为接通状态或者隔断状态的第1切换阀(55a,55c),构成切换机构(D1);
上述低压气体管道(GL)的各分支管(GL1,GL2)上设有可使各个热交换器(12,14)的气体侧和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之间为接通状态或者隔断状态的第2切换阀(55b,55d),构成切换机构(D2);
根据所述构成:打开上述切换机构(D1,D2)中的第1切换阀(55a,55c),并关上第2切换阀(55b,55d),而使与该切换机构(D1;D2)相接的热交换器(12,14)成为放热侧热交换器(12,14),另一方面,关闭上述切换机构(D1,D2)中的第1切换阀(55a,55c),并打开第2切换阀(55b,55d),而使与该切换机构(D1,D1)相接的热交换器(12,14)成为吸热侧热交换器(12,14)。
14.一种制冷装置,备有热源侧机组(A)和利用侧机组(B,C),且该利用侧机组(B,C)内还装有多个热交换器(12,14);在上述热源侧机组(A)中所产生的热供到利用侧机组(B,C),一部分的热交换器(12)为作放热运动的放热侧热交换器(12),其他的热交换器(14)为作吸热运动的吸热侧热交换器(14),其特征在于:
上述热源侧机组(A)包括加热部(3A)、冷却部(5A)、从上述加热部(3A)吸收高温热的吸热部(3B)以及向上述冷却部(5A)放出低温热的放热部(5B);
上述加热部(3A)和吸热部(3B)构成加热用热交换器(3),上述冷却部(5A)和放热部(5B)构成冷却用热交换器(5);
用传送机构(11)、上述吸热部(3B)、上述放热部(5B)以及上述各热交换器(12,14)和电动阀(13),构成有制冷剂在其中循环的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
上述吸热部(3B)和放热侧交换器(12)由高压气体管道(GH)连接;
上述吸热侧热交换器(14)和放热部(5B)由低压气体管道(GL)连接;
上述放热部(5B)、传送机构(11)和吸热部(3B)依次由第一液体管道(LL1)连接;
上述放热侧热交换器(12)、电动阀(13)和吸热侧热交换器(14)依次由第二液体管道(LL2)连接;
上述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的结构为:液体制冷剂在吸热部(3B)靠加热部(3A)的高温热而蒸发后,气体制冷剂经过高压气体管道(GH),流入利用侧机组(B,C),在放热侧热交换器(12)放热而冷凝后,液体制冷剂在电动阀(13)被减压,在吸热侧热交换器(14)吸热而蒸发;气体制冷剂经过低压气体管道(GL),流入热源侧机组(A),在放热部(5B)靠冷却部(5A)的低温热而冷凝后,液体制冷剂流入上述吸热部(3B)中;
上述传送机构(11)的结构为:具有:连接于第一液体管道(LL1)的两个主箱(T1,T2);循环用加热器(71)一端连接于气体供给管(73),另一端连接于上述第一液体管道(LL1);循环用冷却器(72)一端连接于气体回收管(75),另一端连接于上述第一液体管道(LL1);
上述气体供给管(73)的分支管(73a,73b)分别连接至各个主箱(T1,T2),该各个分支管(73a,73b)上设有主箱加压电磁阀(SV-P1,SV-P2);
上述气体回收管(75)的分支管(75a,75b)分别连接至各个主箱(T1,T2),该各个分支管(75a,75b)上设有主箱减压电磁阀(SV-V1,SV-V2);
上述循环用加热器(71)的结构为,与温水供给侧的管道(60a)连接的放热部(71A);与该放热部(71A)作热交换、将液体制冷剂加热以使之蒸发、并经过上述气体供给管(73)而对一侧主箱(T1,T2)的内部加压以将液体制冷剂压出至第一液体管道(LL1)中的吸热部(71B);
上述循环用冷却器(72)的结构为,与冷水供给侧的冷水管道(61a)连接的吸热部(72A);与该吸热部(72A)作热交换、将气体制冷剂冷却以使之凝缩、并经过所述气体回收管(75)而对另一侧主箱(T2,T1)的内部减压以将液体制冷剂从第一液体管道(LL1)回收至主箱(T2,T1)的放热部(72B)。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中,设置有使放热侧热交换器(12)中的冷凝制冷剂旁路经过吸热侧热交换器(14),而流向放热部(5B)的第1旁路回路(20);
所述第1旁路回路一端连接于电动阀(13)和吸热侧热交换器(14)之间或放热侧热交换器(12)和电动阀(13)之间的第二液体管道(LL2);
所述第1旁路回路另一端连接于吸热侧热交换器(14)和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1旁路回路(20)中,设置有能调节旁路经过吸热侧热交换器(14)的制冷剂流量的调节机构(21)。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利用侧制冷回路(10)中,设置有使放热部(5B)中的冷凝制冷剂旁路经过吸热部(3B),而流向放热侧热交换器(12)的第2旁路回路(25);
所述第2旁路回路(25)一端连接于传送机构(11)和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之间的第一液体管道(LL1);
所述第2旁路回路(25)另一端连接于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和放热侧热交换器(12)之间的高压气体管道(GH)。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第2旁路回路(25)中,设置有调节旁路吸热部(38)的制冷剂流量的调节机构(26)。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设置第1电动阀(13a)和第2电动阀(13b),
在上述第1电动阀(13a)和第2电动阀(13b)之间的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连接有液体流通管道的一端;
上述液体流通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液体管道(LL1)上的传送机构(11)
和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之间;
上述液体流通管道使制冷剂在该第一液体管道(LL1)与第二液体管道(LL2)之间流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设置第1电动阀(13a)和第2电动阀(13b),
在上述第1电动阀(13a)和第2电动阀(13b)之间的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连接有液体流通管道的一端,
上述液体流通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液体管道(LL1)上的传送机构(11)和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之间;
上述液体流通管道使制冷剂在该第一液体管道(LL1)与第二液体管道(LL2)之间流动。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设置第1电动阀(13a)和第2电动阀(13b),同时,
在上述第一液体管道(LL1)上设置第1传送机构(11a)和第2传送机构(11b),
在上述第1电动阀(13a)和第2电动阀(13b)之间的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连接有液体流通管道的一端;
上述液体流通管道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液体管道(LL1)上的第1传送机构(11a)和第2传送机构(11b)之间;
上述液体流通管道(40)使制冷剂在该第一液体管道(LL1)与第二液体管道(LL2)之间流动。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设置第1电动阀(13a)和第2电动阀(13b),同时,
在上述第1电动阀(13a)和第2电动阀(13b)之间的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连接有液体流通管道的一端;
该液体流通管道的另一端分支为第1支管(40a)和第2支管(40b);
上述第1支管(40a)连接至第一液体管道(LL1)上的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和传送机构(11)之间,上述第2支管(40b)连接至第一液体管道(LL1)上的传送机构(11)和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之间;
上述第1支管(40a)上设置有第1流量控制阀(41a),上述第2支管(40b)上设置有第2流量控制阀(41b)。
23.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设置第1电动阀(13a)和第2电动阀(13b),同时,
在上述第1电动阀(13a)和第2电动阀(13b)之间的第二液体管道(LL2)上连接有液体流通管道的一端;
该液体流通管道的另一端分支为第1支管(40a)和第2支管(40b);
上述第1支管(40a)连接至低压气体管道(GL)上的吸热侧热交换器(14)和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之间;上述第2支管(40b)连接至第一液体管道(LL1)上的传送机构(11)和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之间;
上述第1支管(40a)上设置有第1流量控制阀(41a),上述第2支管(40b)上设置有第2流量控制阀(41b)。
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多个热源侧机组(A1,A2);
该各个热源侧机组(A1,A2)的吸热部(3B,3B)的气体侧被互相连接起来,又通过高压气体管道(GH)连接至放热侧热交换器(12)上;
上述各个热源侧机组(A1,A2)的放热部(5B,5B)的低压气体侧被互相连接起来,又通过低压气体管道(GL)连接至吸热侧热交换器(14)上。
2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辅助热源侧机组(A2);
所述辅助热源侧机组(A2)备有传送机构(50)、热交换器(52)及四通换向阀(51),该辅助热源侧机组(A2)可进行放热辅助动作和吸热辅助动作的切换;
所述辅助热源侧机组(A2)的放热辅助动作为:切换四通换向阀(51),将从传送机构(50)喷出、在热交换器(52)中蒸发的气体制冷剂供到放热侧热交换器(12)中,再将在该放热侧热交换器(12)中冷凝的液体制冷剂回收到传送机构(50)中;
上述该辅助热源侧机组(A2)的吸热辅助动作为:切换四通换向阀(51),将从传递机构(50)流出的液体制冷剂供到吸热侧热交换器(14)中,经过该吸热侧热交换器(14)而在利用侧制冷剂回路(10)中循环的气体制冷剂,在热交换器(52)中冷凝后,被回收到传送机构(50)中。
2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高压气体管道(GH)及低压气体管道(GL)的热交换器(12,14)的端部分支为多个分支管(GH1,GH2,GL1,GL2);
上述高压气体管道(GH)的各分支管(GH1,GH2)和上述低压气体管道(GL)的各分支管(GL1,GL2)互为连接,并连接至各热交换器(12,14)上;
上述高压气体管道(GH)的各分支管(GH1,GH2)上设有可使各个热交换器(12,14)的气体侧和加热用热交换器(3)的吸热部(3B)之间为接通状态或者隔断状态的第1切换阀(55a,55c),构成切换机构(D1);
上述低压气体管道(GL)的各分支管(GL1,GL2)上设有可使各个热交换器(12,14)的气体侧和冷却用热交换器(5)的放热部(5B)之间为接通状态或者隔断状态的第2切换阀(55b,55d),构成切换机构(D2);
根据所述构成,打开上述切换机构(D1,D2)中的第1切换阀(55a,55c),并关上第2切换阀(55b,55d),而使与该切换机构(D1;D2)相接的热交换器(12,14)成为放热侧热交换器(12,14),另一方面,关闭上述切换机构(D1,D2)中的第1切换阀(55a,55c),并打开第2切换阀(55b,55d),而使与该切换机构(D1,D1)相接的热交换器(12,14)成为吸热侧热交换器(12,14)。
CNB998000353A 1998-01-30 1999-01-29 制冷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171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464/98 1998-01-30
JP1846498 1998-01-30
JP18464/1998 1998-01-30
JP261183/1998 1998-09-16
JP261183/98 1998-09-16
JP10261183A JP3063742B2 (ja) 1998-01-30 1998-09-16 冷凍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55965A CN1255965A (zh) 2000-06-07
CN1231719C true CN1231719C (zh) 2005-12-14

Family

ID=26355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0003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1719C (zh) 1998-01-30 1999-01-29 制冷装置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6237356B1 (zh)
EP (1) EP0987503B1 (zh)
JP (1) JP3063742B2 (zh)
KR (1) KR100334493B1 (zh)
CN (1) CN1231719C (zh)
AU (1) AU720278B2 (zh)
DE (1) DE69935481T2 (zh)
ES (1) ES2281165T3 (zh)
WO (1) WO19990391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385432B1 (ko) * 2000-09-19 2003-05-27 주식회사 케이씨텍 표면 세정용 에어로졸 생성 시스템
JP2004322914A (ja) * 2003-04-25 2004-11-18 Denso Corp 複合サイクル用熱交換器
DE10347958A1 (de) * 2003-10-12 2005-05-12 Thomas Lennert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Kälteanlage umschaltbar auf Heizungsbetrieb
KR101148620B1 (ko) 2005-01-31 2012-05-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장치용 열교환기
DE102006005035B3 (de) * 2006-02-03 2007-09-27 Airbus Deutschland Gmbh Kühlsystem
KR100821312B1 (ko) 2006-04-14 2008-04-10 마케팅솔루션코리아 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에어컨디셔너
JP5446064B2 (ja) * 2006-11-13 2014-03-19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システム
JP5188572B2 (ja) * 2008-04-30 2013-04-2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CN102112816B (zh) * 2008-10-29 2013-09-1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
FR2945478B1 (fr) * 2009-05-13 2015-07-17 Valeo Systemes Thermiques Installation de ventilation, de chauffage et/ou de climatisation comprenant quatre echangeurs de chaleur
US8011201B2 (en) * 2009-09-30 2011-09-06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Asheville) Llc Refrigeration system mounted within a deck
US8011191B2 (en) 2009-09-30 2011-09-06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Asheville) Llc Refrigeration system having a variable speed compressor
TWM377472U (en) * 2009-12-04 2010-04-01 Cheng-Chun Lee Steam turbine electricity generation system with features of latent heat recovery
US9360226B2 (en) * 2009-12-28 2016-06-07 Daikin Industries, Ltd. Heat pump system
JP5709838B2 (ja) * 2010-03-16 2015-04-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RU2446366C2 (ru) * 2010-06-17 2012-03-27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Дальневосточный Федераль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Двфу) Холодиль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WO2012070083A1 (ja) * 2010-11-24 2012-05-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EP2669598B1 (en) * 2011-01-26 2019-05-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device
JP2013088031A (ja) * 2011-10-18 2013-05-13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冷却システムとその制御方法
US8925346B2 (en) 2012-02-07 2015-01-06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Asheville) Llc High performance freezer having cylindrical cabinet
FR2995389B1 (fr) * 2012-09-13 2017-10-20 Alstom Transport Sa Dispositif de climatisation d'air, notamment pour un vehicule ferroviaire
CN103016951B (zh) * 2012-11-26 2014-11-26 上海裕达实业公司 一种残液排空装置
US10415891B2 (en) * 2016-02-22 2019-09-17 Kabushiki Kaisha Toyota Chuo Kenkyusho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storage system
CN107218510A (zh) * 2017-06-19 2017-09-29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空间环模设备放空优化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空间环模设备
JP6576603B1 (ja) * 2019-02-27 2019-09-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7322219B1 (ja) * 2022-03-01 2023-08-07 新菱冷熱工業株式会社 熱源システム
JP2023135438A (ja) * 2022-03-15 2023-09-28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排熱回収冷凍機システム、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40028A (en) * 1963-04-26 1966-03-15 Howard W Redfern Heat pump defrosting system
DE2644372C2 (de) * 1976-10-01 1982-12-30 Siegfried Dipl.-Kfm. Ing.(grad.) 7505 Ettlingen Vinz Beheizungsanlage für Wohn-, Arbeits- und Versammlungsräume mit mindestens einer Wärmepumpe
JP2529202B2 (ja) 1986-04-09 1996-08-28 松下冷機株式会社 冷暖房装置
US4912937A (en) * 1988-04-25 1990-04-03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JPH02302538A (ja) * 1989-05-16 1990-12-14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冷却システム
US5129236A (en) * 1990-09-06 1992-07-14 Solomon Fred D Heat pump system
GB2258298B (en) * 1991-07-31 1995-05-17 Star Refrigeration Cool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H05141793A (ja) 1991-11-18 1993-06-08 Hitachi Ltd 液体冷却装置
JPH05306849A (ja) * 1992-04-30 1993-11-19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多室冷暖房装置
JPH0682110A (ja) * 1992-09-01 1994-03-22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多室冷暖房装置
JP3060770B2 (ja) * 1993-02-26 2000-07-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冷凍装置
DE4439238A1 (de) 1994-11-03 1996-05-09 Telefunken Microelectron Kapazitiver Beschleunigungssensor
JP3598604B2 (ja) * 1995-09-08 2004-12-0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搬送装置
JP3692630B2 (ja) * 1995-10-24 2005-09-0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搬送装置
JP3582185B2 (ja) * 1995-10-24 2004-10-2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搬送装置
US5761921A (en) * 1996-03-14 1998-06-0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JPH10197171A (ja) * 1996-12-27 1998-07-31 Daikin Ind Ltd 冷凍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289751B1 (ko) * 1998-04-15 2001-05-15 진금수 히트 펌프식 공기조화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334493B1 (ko) 2002-04-26
JPH11281175A (ja) 1999-10-15
DE69935481D1 (de) 2007-04-26
WO1999039138A1 (en) 1999-08-05
AU4120999A (en) 1999-08-16
CN1255965A (zh) 2000-06-07
DE69935481T2 (de) 2007-12-13
US6237356B1 (en) 2001-05-29
ES2281165T3 (es) 2007-09-16
AU720278B2 (en) 2000-05-25
KR20010005802A (ko) 2001-01-15
JP3063742B2 (ja) 2000-07-12
EP0987503A1 (en) 2000-03-22
EP0987503B1 (en) 2007-03-14
EP0987503A4 (en) 2003-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1719C (zh) 制冷装置
CN1110684C (zh) 热输送装置
CN1084866C (zh) 蓄热式空调机及除霜方法
CN1717567A (zh) 冷冻装置
CN1910410A (zh) 喷射式制冷剂循环装置
CN1135341C (zh) 制冷循环系统
CN1869551A (zh) 喷射器和喷射循环装置
CN1871481A (zh) 冷冻装置的施工方法及其冷冻装置
CN1886626A (zh) 冰箱
CN1886625A (zh) 冷冻装置和空调装置
CN101059259A (zh) 蓄热空调器
CN1179125C (zh) 可变容量斜盘压缩机及容量控制阀
CN1592833A (zh) 冷冻装置
CN1518656A (zh) 低温天然气加工设备中lng的生产
CN1654903A (zh) 加热/冷却系统
CN1864033A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149364C (zh) 冷冻装置
CN1842680A (zh) 过冷却装置
CN1892150A (zh) 喷射器循环系统
CN1223817C (zh) 深冷混合工质节流制冷系统变工况运行的控制方法
CN1110683C (zh) 热传送装置
CN1144976C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1494649A (zh) 带有贮液箱的热交换器和制冷系统
CN1654904A (zh) 加热/冷却系统
CN1820168A (zh) 过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14

Termination date: 201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