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0748A - 光盘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0748A
CN1230748A CN98111677A CN98111677A CN1230748A CN 1230748 A CN1230748 A CN 1230748A CN 98111677 A CN98111677 A CN 98111677A CN 98111677 A CN98111677 A CN 98111677A CN 1230748 A CN1230748 A CN 1230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h
type recording
recording medium
loading
ar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116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065C (zh
Inventor
堀江文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30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0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06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6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7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both discs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and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11B17/02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1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Warning arrangements

Abstract

容纳第一光盘和裸的第二光盘的卡盘利用第一装载装置和第二装载装置沿同一装载中心可被选择地装载。由此可获得体积小、重量轻及成本低且可选择地重放容纳在卡盘中的光盘和裸光盘的光盘驱动。

Description

光盘驱动装置
本发明涉及适合用于光盘驱动的光盘驱动装置,特别涉及能够选择记录和/或重放两种盘型记录媒介如微型盘(MD)卡盘和裸压缩盘(CD)的光盘驱动技术领域。
为了有选择地用光盘驱动单元记录和/或重放MD卡盘和裸CD,已尝试使用一对轴马达用于单独卡紧MD卡盘和裸CD。这种情况下,一对轴马达边靠边排列,且只有一个拾光器在一对轴马达之间移至右和左方向。
但是,在这种类型的光盘驱动中,一对装载机构被边靠边地排列以独立地装载MD卡盘和裸CD。因此,需要大空间和一对轴马达,造成光盘驱动的总体积和重量增加,也增加元件数,且与成本大为提高有关的装配工序也增加了。而且,至今不可能仅仅通过一槽装载及卸载MD卡盘和裸CD。
提出本发明是克服上述问题,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体积小、重量轻、费用低的能够选择记录和/或重放两种盘型记录媒介如MD卡盘和裸CD的的光盘驱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盘驱动设有在同一装载中心布置第一和第二装载装置的装载路径,以选择地装载第一和第二盘型记录媒介以便有选择地输入和输出第一和第二光盘台以选择地从与这些装载方向正交的方向装卡第一和第二盘型记录媒介至第一和第二装载装置的装载路径。
按如上所述构造的本发明的光盘驱动,选择地在同一装载中心装载第一和第二盘型记录媒介以选择地装卡这些媒介至第一和第二光盘台。
图1是应用本发明的光盘驱动优选实施例中解释前面板第一和第二插入槽的透视图。
图2是在前面板解释CD优先条件的正视图。
图3是在前面板解释MD优先条件的正视图。
图4是图2中A-A面的横截平面图。
图5是图2中B-B面的横截侧正面图。
图6是显示附于上述前面板的插入禁止装置的插入禁止方式被取消的条件的部分关闭正视图。
图7是解释取消图6插入禁止装置的插入禁止方式的装置的部分关闭平面图。
图8是图7部分关闭的侧正面图。
图9是解释由设在光盘驱动中的MD装载设备引起的卡盘夹具排空位置的透视图。
图10是解释在图9的卡盘夹具被排空的条件下CD记录和/或重放方式的透视图。
图11是解释由MD装载设备装载的MD卡盘的装载端条件下的透视图。
图12是解释MD卡盘弹出条件下的透视图。
图13是解释MD卡盘至MD装载设备的卡盘夹具中下的透视图。
图14是解释将在MD卡盘弹出期间完成的从卡盘夹具推进MD卡盘操作的透视图。
图15是解释CD机构底座的透视图。
图16是解释CD装载设备的透视图。
图17是解释CD槽内操作至上述的CD装载装置的透视图。
图18是从底侧观测到的图17的透视图。
图19是解释通过上述CD装载设备的CD装载端条件下的透视图。
图20是从底侧观测到的图19的透视图。
图21是光盘驱动的整个部件的部分关闭平面图。
图22是移开图21前面板条下的正视图。
图23是当图22的MD装载设备被移开时的MD装载端条件下的正视图。
图24是解释图23MD装卡条件下的部分关闭正视图。
图25是图24必要部分被放大的部分关闭正视图。
图26是当图22的CD装载设备被移开时的CD装载端条件下的正视图。
图27是图26的CD装载设备中取消CD夹持的正视图。
图28是显示图7的CD装卡端条件的部分关闭正视图。
图29是图28的必要部分被放大的部分关闭正视图。
图30是解释至CD装载设备槽内条件下的平面图。
图31是通过CD装载设备显示CD装载端条件下的平面图。
图32是通过CD装载设备在CD装载端后的夹持取消条件下的平面图。
图33是在图36中的平面C-C解释机构台和光盘台提升设备的部分关闭侧正面图。
图34是类似于图33解释在MD装载期间机构台和光盘台提升设备驱动条件下的部分关闭侧正面图。
图35是类似于图33解释在CD装载期间机构台和光盘台提升设备驱动条件下的部分关闭侧正面图。
图36是解释上述的机构台和光盘台提升设备的平面图。
图37是在平面D-D部分关闭的侧正面图。
被应用的本发明光盘驱动优选实施例参考附图下面解释。本实施例解释的光盘驱动指的是用于一对盘型记录媒介如MD卡盘和裸CD的选择的记录和/或重放的光盘驱动。将按以下顺序解释这种光盘驱动。
      (1)关于前面板插入槽(槽内端)的解释
      (2)关于装载装置的解释
      (3)关于光盘台的解释
      (4)关于装卡滑轮的解释
      (5)关于机构台和轴马达提升设备的解释
      (1)(1)关于前面板插入槽(槽内端)的解释
如图1至图8所示,MD(微型盘)卡盘1作为厚的且较窄的第一盘型记录媒介的一个例子。在这种MD卡盘1中,直径为64mm的微型盘2在旋转条件下被装入。而且,直径为120mm的裸CD(压缩盘)也被作为较薄且较宽的第二盘型记录媒介的一个例子。
光盘驱动21的合成树脂形成的前面板22设有一个延长的较厚较窄且水平的第一插入槽23,该槽厚T1宽W1,用于从箭头a1方向插入MD卡盘,以及一个延长的较薄较宽且水平的第二插入槽24,该槽厚T2宽W2,用于从箭头a1同一方向插入裸CD(以下仅称CD)。在这种情况中,这些第一和第二插入槽23,24被布置成厚度方向重叠。更详细地,第一和第二插入槽23、24厚度方向(垂直方向)的中心P1互相匹配,且第一和第二插入槽23,24被布置在相同高度位置。至于第一和第二插入槽23、24宽度方向(水平方向)的中心P2,MD卡盘1中的MD2中心通过布置与CD11的中心匹配。因此,具有较大宽度W2的第二插入槽24宽度方向的两端在具有较小宽度W1的第一插入槽23的右侧和左侧凸出。左右方向几乎对称的楔形表面24在第二插入槽24左右端部分上下方向的两端中形成,这样当CD11插入时,CD11厚度方向的中心与MD卡盘1厚度方向中心匹配。
前面板22设有电源开关25,一对用于显示MD2和CD11的操作条件的显示灯26、27,选择这些灯26,27的开关28,弹出开关29等。这种光驱动21中,作为保证MD卡盘1和CD11任一个插入的优先性的系统,引入了保证CD11插入优先性(CD11插入始终可自由完成)和禁止MD卡盘1疏忽插入的系统。
因此,禁止MD卡盘1疏忽插入的禁止装置30设在前面板22内侧。对于这种禁止装置30,使用了一对上下插入禁止闸31。这些上下插入禁止闸31在上下方向对称地由合成树脂形成,且提供一对上下插入禁止闸31以便在经一对上下支点销32的前面板22插入侧由箭头b1,b2所标的上下方向自由地对称转动。用闸簧33推动一对上下插入禁止闸31以箭头b1方向旋转,闸簧33由可伸展的线圈弹簧组成作为一对延伸到前面板22内侧的上下旋转推动装置,且为固定起见,与整体连在前面板22内侧的一对上下挡板34接触。在一对上下插入禁止闸31设在从箭头b1方向与一对上下挡板34接触的条件下,整体地在上下禁止闸31的一端部形成的插入禁止保护31a从上下方向与几乎在第一插入槽23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P3的第一插入槽23的内侧啮合。但是,一对上下插入禁止凸部31a对于具有小厚度T2的第二插入槽24在上下方向自由构造,且仅对于具有大厚度T1的第一插入槽23在上下方向与内侧啮合。一对上下插入禁止闸31的另一端整体地设有形成销形状的一对插入复位凸部31b。
另外,在前面板22内侧,也设有复位装置36通过在作为打开方向的箭头b2方向中对称地调谐上下禁止插入闸31复位MD卡盘1插入禁止条件。该复位装置36由垂直复位盘37构成,该复位盘朝向后面解释的MD装载装置41的卡盘夹具42一侧面的前端。在复位盘37的前端形成几乎为U形的关闭部分38,且在该关闭部分38的上下端部38a的前端形成宽度方向向外伸展的楔形面38b。
形成在光盘驱动21的前面板22上的第一和第二插入槽23、24,插入禁止装置30和复位装置36构造如上所述。
因此根据光盘驱动21,两种盘型记录媒介MD卡盘1和CD11在从第一和第二插入槽23,24同一高度位置以箭头a1方向可选择地通过槽内系统插入。这种情况下,与例如第一和第二插入槽23,24以上下两个台阶布置的装置比较,光盘驱动21的整个厚度被减小。此外,与水平方向边靠边布置的第一和第二插入槽23,24的装置比较,光盘驱动21的宽度也被减小。
这里,光盘驱动21保证了上述的CD11插入的优先性并禁止MD卡盘1的疏忽插入。
也就是说,当用户将电源开关调到ON位置激活光盘驱动时,MD灯26不亮,但CD灯27亮如图2所示,始终设置装置为CD插入优先方式,且用CD灯27也指示对于用户具有CD插入优先性。在CD插入优先条件下,当CD11从第二插入槽24的箭头a1方向通过槽内系统被插入时,CD11以它通过一对上下插入禁止闸31的插入禁止凸部31a上下侧之间的裕度的方式自由插入。然后通过下面解释的CD装载装置71将插入的CD11装载至MD和CD的共同装卡位置。
但是,当从第一插入槽23以箭头a1方向通过槽内系统试图插入MD卡盘1时,由于MD卡盘1被置于与一对上下插入禁止闸31的上下插入禁止凸部31a接触,疏忽插入MD卡盘1被禁止。
其次,当用户按下选择开关28时,CD灯27熄灭,MD灯26亮,如图3所示,选择MD优先模式,向用户用MD灯指示MD插入具有优先性。在MD插入具有优先的条件下,MD装载装置41的卡盘夹具42从箭头a2方向朝前进并在前面板22内侧附近的MD卡盘1接收位置停止。连接到卡盘夹具42一侧面的复位盘37的关闭部分38从箭头a2方向与一对上下插入禁止闸31的插入复位凸部31b上下侧啮合。这种情况下,一对上下插入复位凸部31b由一对上下楔形面38b导向,然后在箭头b2方向互相吸引至上下端部38。由此,如图3和图6所示,一对上下插入禁止闸31以箭头b2方向靠一对上下闸簧33对称地旋转,而一对上下插入禁止凸部31a在第一插入槽23的上下侧设定为自由状态。
因此,在MD插入优先条件下,第一插入槽23被打开,所以MD卡盘1从第一插入槽23以箭头a1方向通过槽内系统可自由插入。插入的MD卡盘1进一步以箭头a1方向插入至卡盘夹具42并被保持在其中。然后MD卡盘1通过下面解释的卡盘夹具42装置装置至MD和CD共同装卡位置。
在这种光盘驱动21中,设有插入出错禁止装置,当对于MD卡盘1和CD11中的MD2任一个记录和/或重放操作被执行时,禁止MD卡盘1和CD11插入出错。即,由于第一和第二插入槽23,24在同一高度位置布置,当对于MD2记录和/或重放操作被执行时作为插入出错禁止装置MD卡盘1工作,当对于CD11记录和/或重放操作被执行时作为插入出错禁止装置CD11工作。由此,MD卡盘1和CD11的插入出错可被禁止。
(2)关于装载装置解释
下面,如图9至图20,图22至图24,图26至图28,图32至图34所示,光盘驱动21在其内部包括MD装载装置41和CD装载装置71,形成用于一对盘型记录媒介的装载装置。
如图9至图14,图24至图24所示,MD装载装置41设有由金属盘形成的卡盘夹具42,该卡盘夹具42几乎以U形与水平顶盘42a和左右侧盘42b形成,该左右侧盘42b从顶盘42a左右侧边至底侧和内侧被弯曲成几乎为U形。因此,MD卡盘1在卡盘夹具42顶盘42a的底部以左右侧盘42b之间箭头a2方向通过水平插入被保持,也可移开。顶盘42a前端设有用于退出CD11的弧形关闭部分43。
如图6所示,用于打开MD卡盘1的闸4的闸开口小凸部4设在卡盘夹具42一侧盘42b的内侧。此外,如图7所示,在卡盘夹具42顶盘42a的上部,设有一对左右卡盘支撑盘弹簧45,用于卡盘弹出的弹出杠杆46和这种弹出杠杆46的锁定杠杆47。提供弹出杠杆46以便在水平面内经支点销48以箭头c1,c2方向自由旋转,且用弹出簧49以箭头c2方向推动旋转,该弹出簧被设计为向顶盘42a伸展的拉伸绕组弹簧。垂直连接到卡盘弹出杠杆45后端的下部的弹出销50从顶盘42a凸向下侧。弹出销50从箭头c2方向与几乎形成在顶盘42a后端中心的关闭部分51接触以便在箭头c2方向限制弹出杠杆46的停止位置。此外,锁定杠杆47通过顶盘42a上的一对导向销52导向在箭头d1,d2方向自由滑动,且也用锁定簧53在箭头d1方向推动滑动,该弹出簧被设计为向顶盘42a伸展的拉伸绕组弹簧。固定在锁定杠杆47一端上的锁定销54从箭头c1方向推至弧形臂46a,该弧形臂绕在弹出杠杆46形成的支点销48旋转,锁定复位销55垂直地固定在锁定杠杆47的另一端。
如图9至图14,图22至图24,对于单端支撑,卡盘夹具42的另一侧面被固定至由金属盘形成的MD滑板57,该卡盘夹具42恰好水平布置在上述的第一插入槽23的后侧。在用金属盘形成的几乎为U形的主底盘58中,两个导向轴60平行于作为装载方向的箭头a1,a2方向经一对前后支撑基59水平伸展至底盘58a一侧部分,固定MD滑板57以便经一对止退轴承61沿两个导向轴60在箭头a1,a2方向自由滑动。此外,定时带63也平行于一对前后定时滑轮62之间的导向轴60伸展,前后定时滑轮被固定以便自由地旋转至一对前后轴承基59,定时带63上路径的一部分固定至MD滑板57。当一个定时滑轮通过固定在主底盘58底盘58a上的MD装载马达64经齿轮系65驱动旋转时,定时带63以箭头a1,a2方向驱动转动。
即,以这种方式构造这种MD装载装置通过用MD装载马达64在箭头a1,a2方向驱动旋转定时带63,MD滑板57沿两个导向轴60在a1,a2方向驱动滑动,由此卡盘夹具42与MD滑板57一起沿MD和CD共同的装载中心P11在箭头a1,a2方向被水平移动(但是,装载中心P11在第一和第二插入槽23、24厚度方向与中心P1匹配、宽度方向与中心P2匹配)。
下面,如图15至图23,图26至图28,图30至图32所示,CD装载装置71水平固定在主底盘58左右侧盘58b的上端部分之间,且也水平固定在CD机械底盘72的下部,该机械底盘作为支撑件由金属盘形成。即,CD装载装置71平行于装载中心P11与金属盘形成几乎为U形,在左右侧几乎对称布置的一对左右滑板导轨73,74在卡盘夹具42左右侧位置水平布置。一对左右滑板导轨73,74与三个导向槽77,78啮合以自由转动,导向槽利用固定在其上部的凸缘通过三个导向销75,76分别在CD机械底盘72上形成,一对滑板导轨73,74在与CD机械底盘72下部位置装载中心正交的箭头e1,e2方向通过平行移动对称伸展以自由滑动。
此外,一对几乎为角杆的左右CD滑板79,80,它们是合成树脂形成的滑板,被固定沿一对左右滑板导轨73,74以平行于装载中心P11的箭头a1,a2方向自由滑动。在一对左右CD滑板79,80互相相对设置的表面79a,80a,用于支持CD的一对左右凹槽81,82在平行装载中心P11水平形成,左右凹槽81,82恰好在上述的第二插入槽24左右端部分的背部位置相互相对水平设置。
另外,固定在一个CD滑板79上端且在右角向另一个CD滑板80水平伸展的滑板耦合盘83经滑动槽85与整体形成在另一个CD滑板80上端的用于装载中心P11的右角滑动凸部84啮合,以箭头方向e1、e2自由滑动。即,滑板耦合盘83耦合一对左右滑板79,80,这样一对左右CD滑板79,80可同时在装载方向和弹出方向(箭头a1,a2)滑动而允许这些滑板在正交于装载中心(箭头e1,e2方向)的方向相对滑动。
在一个滑板导轨73的内侧,作为滑板驱动装置的CD装载马达87固定在一个CD滑板79的外部分,而由CD装载马达87经齿轮系88驱动的支架89沿一个CD滑板79的外侧面79b平行于装载方向(箭头a1,a2方向)形成。因此,一个CD滑板79被驱动在平行于装载中心P11的箭头a1,a2方向滑动,而另一个CD滑板80通过利用CD装载马达87经齿轮系88驱动支架89来经过滑板耦合盘83与一个CD滑板79同步在平行于装载中心P11的箭头a1,a2方向被驱动滑动。
此外,设计为滑动推进装置的由拉伸绕组弹簧形成的CD支持弹簧90在一对正交于装载方向的左右滑板导轨73,74上伸展,该CD支持弹簧90推动一对左右滑板导轨73、74和一对左右CD滑板79、80滑动以便在正交于装载中心P11的箭头e1方向相对变近。另外,连接到一对左右滑板导轨73、74的一对左右CD滑板79、80之间的间距调节至最小间距S1。在这种最小间距下,一对左右凹槽81,82的底表面81a,82a之间的间距被设置成比CD11直径小。
而且,本CD装载装置71设有CD打开机构91,该机构是靠CD支持弹簧90以箭头e2方向对称打开一对左右滑板导轨73、74和CD滑板79、80的光盘打开装置。该CD打开机构91设有一对在正交于装载中心P11的方向(箭头e1,e2方向)从一对左右滑板导轨73、74上端被伸展的一对左右支架臂92、93,且也在前后方向(箭头a1,a2方向)平行保持一间距布置,在一对左右支架臂92、93的前后方向(箭头a1,a2方向)沿相对边缘平行形成的一对支架94、95以及由在CD机械底盘72下部经支点轴96被固定以自由旋转的一对左右支架臂92、93之间布置的齿杆97形成的支架齿杆机构98在前后方向(箭头a1,a1方向)的两侧与一对支架94、95啮合。另外,如图36和图37所示,打开驱动机构102被共同使用,该机构由通过机械台和后面解释的转轴马达提升装置152驱动滑动钟形曲柄形状的驱动杠杆99和在另一个导轨74下部垂直固定且由驱动杠杆99在箭头e2方向被驱动滑动的销102构成。
该CD装载装置71设有一对左右CD挡板104、105作为光盘挡板,且一对左右CD挡板104、105垂直地固定在一对左右滑板导轨73、74底端部偏离箭头a1方向位置处形成的一对左右挡板臂106、107上部。因此,构造一对左右CD挡板104、105结合一对左右滑板导轨73、74在箭头e1,e2方向对称地滑动。
MD装载装置41和CD装载装置71构造如上所述。如图2中的解释,在电源开关处于ON位置且CD灯27亮的CD优先条件下,卡盘夹具72被拉回到位于如图10所示的箭头a1方向中最后位置的抽空位置,由CD装载装置71提供的CD装载路径(用于装载CD11的空间)被打开且一对左右CD滑板79、80在箭头a2方向滑动到图18和图30所示的弹出位置。
因此,CD装载在箭头a1方向从前面板22的第二插入槽24通过槽内系统由水平插入CD11开始。这种情况中,在一对左右CD滑板79、80由于通过图30中点划线所示CD支持弹簧90在箭头a1方向相对地吸引且一对左右CD滑板79、80之间的间距被设置成小于CD11直径的最小间距S1的条件下,在箭头a1方向从第二插入槽24插入的CD11外周11a的左右侧通过槽内系统被直接水平插入到一对左右CD滑板79、80的一对左右凹槽81、82中。正如图17和图30中实线所示,当CD11被插入到一对左右凹槽81、82中直至其对应的半径深度,CD11外周表面11a对称地在箭头e2方向推一对左右凹槽81、82的底表面81a、82a。由此,为了扩展一对左右CD滑板79、80之间的间距从最小间距S1到中等间距S2,一对左右CD滑板79、80结合一对左右滑板导轨73、74靠CD支持弹簧90在箭头e2方向被对称地打开。
用CD支持弹簧90在箭头e1方向的排斥力将CD11保持在一对左右CD滑板79、80之间。这种情况下,由于一对左右CD滑板79、80通过作为CD11外周表面11a的弧表面利用凸缘效应自然靠在CD支持弹簧90可光滑地扩宽,CD11总可在箭头a1方向从第二插入槽24光滑地插入(即,用轻力容易地插入)到一对左右CD滑板79、80的凹槽81、82中。此外,由于用一对左右CD滑板79、80之间的CD支持弹簧90弹簧力支持CD11,即使CD11直径有小波动,CD11总被几乎恒定的力保持稳定。
当CD11如上所述保持在一对左右CD滑板79、80之间时,在箭头e2方向一个滑板导轨73的滑动位置由设在CD机械底座72用于检测CD插入的CD内传感器(未示出)检测。
由此,支架89由CD装载马达87经齿轮系88驱动以箭头a1方向滑动,然后CD11从第二插入槽24插入到光盘驱动21的内侧,并被沿装载中心P11在箭头a1方向水平地装载。
当CD11装载至图19、图20和图31所示的MD、CD共同装卡中心P12时,靠近CD11外周表面11a的左右侧的位置在箭头a1方向与一对左右CD挡板104、195接触,由此CD11被停止在其装卡中心P12处。紧接CD停止之后,一个CD滑板79在箭头a1方向的滑动位置被设在一个滑板导轨73的CD装载传感器(未示出)检测,CD装载马达87停止,CD装载操作完成。
完成CD装载操作后,CD台116从下侧通过机械台和轴马达提升装置152被连到CD11。CD11装载至CD台后,图36和图37所示的CD打开机构91的打开驱动杠杆99驱动在箭头e2方向另一个滑板导轨74将被驱动的销101。由此,如图32所示,另一个滑板导轨74被驱动在箭头e2方向滑动,齿杆97被驱动在箭头g2方向通过支架95旋转,一个滑板导轨73被驱动在箭头e2方向滑动,而一对左右CD滑板79、80与一对左右滑板导轨73、74一起在箭头e2方向被对称强制地打开。一对左右CD滑板79、80之间的间距从中等间距S2扩展到明显大于CD11直径的最大间距S3,一对左右凹槽81、82在CD外周表面11a箭头e2方向移动,由此,CD11摆脱一对左右CD滑板79、80,而一对左右挡板104、105从CD11的外周表面11a在箭头e2方向被隔离。因此,CD自由后,CD11用CD台116驱动旋转而不与一对CD滑板79、80和挡板104、105任何接触。
下面解释记录和/或重放后的CD11弹出,当用户将弹出开关29置于ON时,一对左右CD滑板导轨79、80在箭头e1方向被关闭,利用CD支持弹簧90维持如图30所示的中等间距S2,通过CD装载操作的相反操作再次将CD11外周表面11a的一对左右侧保持在一对左右凹槽81、82中,随后一对左右CD滑板79、80被驱动在箭头a2方向同时滑动至图30所示的弹出位置,利用CD装载马达87将CD11从前面板22的第二插入槽24在箭头a2方向推到外侧。由此,用户可用手指夹取CD11在前面板22的外侧以箭头a2方向取出CD11。
下面,在装载MD时,如图3所解释,当用户按下选择开关28使MD灯26亮时,MD优选条件可被建立。MD滑板57通过MD装载马达64经定时带63被驱动沿两个导向轴60在箭头a2方向从图9所示位置滑动至图13和图7所示位置,由此卡盘夹具42在箭头a2方向从图9所示的抽空位置拉至图13和图7所示的弹出位置。
所以,利用槽内方法,通过在箭头a1方向从前面板22的第一插入槽23水平插入MD卡盘1起动MD装载。这种情况中,如图13所示,从第一插入槽23在箭头a1方向水平插入的MD卡盘1通过槽内方法在卡盘夹具42顶盘42a的下部在左右侧盘42b之间的箭头a1方向被连续水平地插入,由此利用打开闸的小凸部44在箭头a2方向打开MD卡盘1的闸4,弹出销59通过图7中的点划线所示的插入的MD卡盘1在箭头a1方向被推进,而弹出杠杆46紧靠弹出弹簧49在箭头c1方向被旋转。当MD卡盘在箭头a1方向被插入至卡盘夹具42中预定的位置,通过用于闸打开的小凸部44停止MD卡盘1,且几乎同时通过锁定弹簧53在箭头d1方向滑动锁定杠杆47,锁定销54从箭头d1方向与弹出杠杆46的弧形臂46a的端部啮合,这种弹出杠杆46在由图7中点划线指示的旋转位置被锁定。因此,在锁定杠杆47的箭头d1方向上的滑动位置通过检测MD插入的MD内传感器(未示出)被检测。插入到卡盘夹具42中的MD卡盘1通过一对左右卡盘钳压盘弹簧45从左右侧盘42b底边上的上侧被压下然后并被保持在原有的位置。
因此,MD滑板57通过MD装载马达64经定时带63被起动在箭头a1方向滑动,通过卡盘夹具42在箭头a1方向MD卡盘1被拉出,由此MD卡盘1从第一插入槽23拉出至光盘驱动21的内侧,并沿装载中心P11在箭头a1方向被水平装载。
当MD卡盘1被装载至图11和图32点划线指示的MD和CD共同装卡中心P12时,MD滑板57的滑动位置由MD装载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停止MD装载马达64,完成MD装载操作。
通过机械台和下面解释的轴马达提升装置152,MD台115从下侧装载至MD卡盘1中的MD2中心孔2a,由此利用MD台115MD2在MD卡盘1中被驱动旋转。
当在下面解释的记录和/或重放后弹出MD2之时用户将弹出开关29置于ON时,通过MD装载马达64,卡盘夹具42一旦被驱动在箭头a1方向结合MD滑板57滑动至图14所示的抽空位置,通过设在CD机械底盘72下部的锁定复位凸缘(未示出)图7所示的锁定复位销55被驱动在箭头d2方向滑动,而锁定杠杆47被驱动紧靠锁定弹簧53在箭头d2方向滑动。
由此,锁定杠杆47的锁定销54从弹出杠杆46弧形臂46a朝箭头d2方向移开以复位弹出杠杆46的锁定。因此,通过弹出弹簧49,弹出杠杆46被驱动在箭头c2方向从图7点划线所示位置旋转至实线所示位置。结果,通过弹出杠杆47的弹出销50,在箭头a2方向从图14所示方向卡盘夹具42将MD卡盘1推进一个常量。
锁定杠杆47在箭头d2方向滑动位置通过传感器(未示出)检测,MD装载马达64由此被驱动相反旋转,驱动卡盘夹具42结合MD滑板57一起在箭头a2方向滑动至图13所示的弹出位置,而MD卡盘1从前面板22的第一插入槽23在箭头a2方向被推进。这种情况中,对于卡盘夹具42,由于MD卡盘1在箭头a2方向预先被推进一个常量,当MD卡盘1如上所述被插入时,MD卡盘1可被推进至外侧,这样它被凸出的量L2明显大于前面板22凸出量L1。这里,用户通过用手指夹持在箭头a2方向容易地移开以这样大的量L2凸出的MD卡盘1。
(3)关于光盘台的解释
下面,如图21至图35所示,轴马达111垂直向上设置在MD卡盘1、MD装载装置41的CD11及CD装载装置71的装载路径下部位置的MD和CD共同装载中心P11上的MD和CD共同装卡中心P12下面的位置,而光盘台113将压力置于轴马达111的轴112上端的外周边。此外,如图25和图29所示,此光盘台113由合成树脂形成,MD台115作为较小直径的第一光盘台被水平组合在柱形光盘台体114的上端表面,而CD台116作为较大直径的第二光盘台被水平地组合在光盘台体114的下端的外周边。而且,在MD台115的中心,较小直径的中心导轨117整体地同心形成,而同心磁铁118被水平埋置在中心导轨117中。斜切面119在MD台115的外周边形成。
所以,构造此光盘台113以便在上下台阶的两个台阶中小直径MD台115和大直径CD台116将整体地形成柱形光盘台体114。因此,两种盘型记录媒介MD2和CD11可被选择地通过下面解释的一个光盘台113装卡并驱动旋转。
      (4)关于装卡滑轮的解释
下面,如图21和图22,图24,图28和图29所示,装卡滑轮121垂直地设置在MD卡盘1、MD装载装置41的CD11及CD装载装置71的装载路径的上部位置的光盘台113的上面的位置。如图29所示,该装卡滑轮121由合成树脂形成,而CD装卡凸缘123在圆柱装卡滑轮体122下端的外周边水平形成。装卡滑轮体122的内侧被形成柱形插入孔124,,光盘台113的光盘台体114相对地从下侧插入到柱形插入孔124中,而朝下侧伸展的楔形面125在插入孔124的下端侧形成。通过中心孔128,盘型上凸缘127与整体形成在水平接近装卡滑轮体122上端部122a的中心的中心销126啮合,然后被水平地放置,而上凸缘127和水平置于插入孔124上端部的环形轭129共用两个或三个通过装卡滑轮体122的上端部122a提供的固定螺母130拧紧,并被水平地固定在上端部122a上。
如图15、图21和图22、图24及图28所示,装卡滑轮提升装置131被固定在CD机械底盘72的上部。
即,几乎为矩形的平行六面体凹槽132通过挤压方法在CD机械底盘72的装卡滑轮固定位置的正交于装载方向以较长长度形成,而环形装卡滑轮固定孔133在凹槽132(参考图15)中心形成。在装卡滑轮121用带有足够播放的装卡滑轮体122通过装卡滑轮固定孔133垂直设置的条件下,CD装卡凸缘123和上凸缘127被垂直布置在凹槽132中,而装卡滑轮121在作为CD机械底盘72的垂直方向的箭头h1,h2方向被自由提升。
在CD机械底盘72的凹槽132中的上部,由合成树脂形成的一对左右凸缘滑轮134、135被水平布置,一对左右柱形滑板134、135与通过利用与这种凸缘滑板下表面整体形成的一对导向凸部136、137在CD机械底盘72上形成的一对导向槽138、139啮合以自由滑动,而一对这种凸缘滑板134、135可在凹槽132中正交于装载方向的箭头e1,e2方向对称自由地滑动。一对凸缘滑板134、135被推进在箭头e1方向滑动,以通过作为在左右凸缘滑板14、135之间伸展的拉伸绕组弹簧组成滑动推动装置的凸缘滑板弹簧140互相相对接近。具有几乎为V形的平表面和在截面的侧面形倾斜几乎为45度左右的凸缘表面141a的一对左右凸缘凸出部分141对于左右侧整体对称形成在一对凸缘滑板134、135内侧端的上部,一对凸缘凸出部分141的凸缘表面141a在箭头e1方向通过在装卡滑轮121的上凸缘127下部、装卡滑轮体122左右侧中的凸缘滑板弹簧140互相挤压。此外,一对左右销插入孔144形成一对从一对左右滑板导轨73、74向内侧整体凸出的凸出件142、143,而布置在一对凸缘滑板134、135外侧下部的一对导向销173用在箭头e1,e2方向的播放被插入到一对销插入孔144中。
所以,根据装卡滑轮提升装置131,当一对滑板导轨73、74以图30所示的最小间距S1或中等间距S2隔离时,如图21、图22和图24所示,一对凸缘滑板134、135通过凸缘滑板弹簧140在箭头e1方向被对称靠近地布置,而一对凸缘凸出部分141的凸缘表面141a在箭头e1方向被推向装卡滑轮121的装卡滑轮体122的左右侧。装卡滑轮121的上凸缘127在平行于箭头h1的方向,即在上方向通过凸缘表面141a被平行推进,由此装卡滑轮121维持在箭头h1方向被提升至提升位置的状态。当装卡滑轮121被提升时,装卡滑轮121下端的CD装卡凸缘123被提升至比卡盘夹具42箭头a1,a2方向中滑动空间更高的位置。
当一对左右滑动导轨73、74在箭头e2方向打开至图32所示的最大间隔,一对左右凸缘滑板134、135的导向销137通过图28所示的一对凸出件142、143在箭头e2方向被拉出,而一对左右凸缘滑板134、135在箭头e2方向紧靠凸缘滑板140被隔离。由此,一对左右凸出部分141之间的间隔被放大,而装卡滑轮121通过自重在箭头h2方向向下移至光盘台113的CD台116上装卡CD11较低移动位置。
(5)关于机械台和轴马达提升装置的解释
下面,如图9至图14,图22至图29所示,金属盘形成的机械台水平布置在较MD装载装置41和CD装载装置71低的位置,而机械台和用于驱动机械台151和光盘台113在箭头h1,h2垂直方向提升的轴马达提升装置152被固定在主底盘58的底表面58a上。
首先,机械台151形成有几乎为U形的水平顶盘151a和左右侧盘151b,左右侧盘151b从顶盘151a的左右侧盘部分垂直弯曲至下侧。机械台和轴马达提升装置152由垂直固定在底盘58a上的一对左右导向盘153、154、一对垂直布置在一对左右导向盘153、154之间并同时在箭头a1,a2方向对称滑动的滑动盘155、156和用于同时驱动滑动一对左右侧盘155、156的驱动机构157构成。
首先,提供的两个提升导向轴161在机械台151的顶盘151a一侧的下部装载方向(箭头a1、a2方向)保持一个间隔,被垂直设置,而由合成树脂形成的轴马达夹具162也被设置以在箭头h1,h2的方向作为沿该两个提升导向轴161的垂直方向自由提升。轴马达111用小螺母等在轴马达夹具162下部垂直固定在上侧,而对于机械台151该轴马达111和固定到轴马达112的光盘台113被提供在箭头h1,h2方向沿两个垂直提升导向轴161自由提升。在一个垂直提升导向轴161的下端,设有挡板163用于限制轴马达11的下极限位置。
机械台151的顶盘151a设有光盘台插入孔164和用于滑动卡盘157的拾光器的孔168,通过插入孔164光盘台113的光盘台体114被垂直插入,在卡盘157上拾光器165的物镜166作为记录和/或重放MD2和CD11的装置。用于拾光器的孔168以较长长度在光盘台插入孔164的垂直提升导向轴161相对侧沿正交于装载中心P11的箭头方向e1,e2方向形成。拾光器165的卡盘167被构造可通过固定在项盘151a下部的卡盘移动机构(未示出)沿用于拾光器的孔168在箭头e1,e2方向水平移动。此外,一对也作高度参考销的定位参考销170和高度参考销171被垂直设置用于在轴马达111的外周MD卡盘1定位。
另外,固定在机械台151左右侧盘151b两侧的全部三个导向销176被插入在形成一对左右导向盘153、154全部三个垂直导向槽177中自由滑动,而机械台151被固定在作为一对左右导向盘153、154垂直方向的箭头h1,h2方向滑动。一对左右滑动盘155、156被插入,通过全部四个水平导向槽179自由滑动至在一对左右导向盘153、154内侧设置的全部四个导向销178,并提供一对左右滑动盘155、156在作为一对左右导向盘153、154的向前和向后方向的箭头a1,a2方向自由滑动。
设在机械台151的左右侧盘151b的全部三个导向销176被插入,自由滑动至形成一对左右滑动盘155、156的全部三个凸缘槽180,可驱动机械台151以利用这些凸缘槽181通过在箭头h1,h2方向平行移动而水平提升。在这三个凸缘槽180的一个端部,用于上冲击的水平槽181被连接。由于驱动一对左右滑动盘155、156如下面解释在箭头a1,a2方向对称滑动,这些凸缘槽180和用于上冲击的水平槽181在向前和向后方向对称地形成。此外,处于水平且朝上侧几乎弯曲成U形的垂直凸缘盘182设在滑动盘155的内侧,该滑动盘155设在前面解释的装载装置提升导向轴60内侧的轴马达111附近,在该凸缘盘182端表面形成的凸缘表面183驱动固定在轴马达夹具162侧表面上的卷轴以在箭头h1,h2方向提升。
驱动机构157设有固定在主底盘58底盘58a上的提升驱动马达191、一个齿轮系192和形成的以在箭头j1,j2方向绕支点销193自由旋转的提升驱动杠杆194,而提升驱动马达191驱动在提升驱动杠杆194一端侧以弧形形成的支架195以经齿轮系192自由旋转。垂直设置在提升驱动杠杆194两端的上部的一对左右驱动销196、197与一对滑动盘155、156的下端内侧啮合,在直角水平形成的一对左右啮合件198、199的啮合槽200、201中自由滑动。
如图36和图37所示,在CD打开机构91中提供形成开/关驱动机构102的驱动杠杆99,以经设置在其外侧的导向盘15后端侧(箭头a1方向一侧)上部的支点销100以箭头f1,f2方向自由水平旋转,用于驱动整体弯曲在外滑动盘156后端侧上部的凸部156a从箭头a2方向与将被驱动的垂直设置在角杆形驱动杠杆99的下侧的销99a接触,驱动杠杆99的另一端99b从箭头e2方向与将被驱动的垂直设在前面解释的CD装载装置71的滑动导轨74后端侧下部的销101内侧接触。
光盘台113,装卡滑轮121,装卡滑轮提升装置131,机械台151,机械台和轴马达提升装置152如上述构造。如前面所述,通过MD装载装置和CD装载装置选择地装载的MD2和CD11通过下面程序被选择地装卡在光盘台113的MD台115和CD台116上。
即,在开始装载之前的条件下,通过机械台和轴马达提升装置152的驱动机构157在箭头j2方向提升驱动杠杆被复位至图36点划线指示的位置,而一对左右滑动盘155、156被复位在作为相对方向的箭头a1,a2方向滑动至图36点划线指示的位置P21。此时,如图33和图37所示,全部三个导向销176滑动下降至全部三个凸缘槽180的下端,而机械台152在箭头h2方向水平下降至下降位置。而且,此时,如图33所示,卷轴184在箭头a1方向从凸缘盘182的凸缘表面183隔离,而如图22所示,轴马达111和光盘台113通过自重在箭头h2方向朝下移动到下降位置,轴马达夹具162在两个垂直导向轴161下端停止与挡板163接触。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2所示,机械台151和轴马达111已朝下移至下降位置,光盘台113在箭头h2方向也已朝下移至比MD卡盘1和CD11装载路径低的位置。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装卡滑轮提升装置131的一对凸缘滑轮134、135通过凸缘滑板弹簧140从箭头e1方向选择地设置在互相接近的位置。对于一对左右凸缘凸出部分141,装卡滑轮121在箭头h1方向向上移至比MD卡盘1和CD11装载路径高的位置。
如前面所述,如图11、图23至图25所示,当MD卡盘1通过MD卡盘装载装置41的卡盘夹具42被装在装载中心P11上的装卡中心P12,而通过装载传感器检测到MD卡盘1的装载完成时,如图36所示,通过机械台和轴马达提升装置152中的驱动机构157的提升驱动马达192经齿轮系192,驱动弧形支架195,且由此提升驱动杠杆194从由点划线指示的位置在箭头j1方向驱动旋转。一对左右滑动盘155、156从由图36的点划线指示的位置P12经一对左右驱动销196、197在箭头a1,a2方向被对称驱动自由滑动,而机械台151通过箭头h1方向平行移动利用一对滑动盘155、156的全部三个凸缘槽180被提升至图23和图25指示的提升位置。
即,关于一个滑动盘155,参考图33和图34将解释此时的机械台提升驱动操作。另一个滑动盘156的滑动方向与滑动盘155滑动方向相反,但是由于通过凸缘槽180机械台151的提升驱动操作是一样的,这里仅解释滑动盘155,而忽略另一个滑动盘156解释。
即,完成MD装载后,滑动盘155从图33所示位置P21在箭头a1方向被驱动为较小冲击,滑动至图34所示的P22位置。由此,在箭头a1,a2方向移动受到全部垂直三个导向销177限制的全部三个导向销176相对地在箭头a2方向上从全部三个凸缘槽180的下端滑动至上端。因此,机械台151通过平行移动从图33所示的下降位置在箭头h1方向被提升到图34所示的提升位置。由此,MD卡盘1从箭头h23方向相对地与一对定位销170和机械台151上的高度参考销171啮合,而MD卡盘1被水平地定位在机械台151上。
由此,两个垂直提升导向轴161也在箭头h1方向与机械台151一起被提升,通过挡板163轴马达162被向上推压,由此轴马达111在箭头h1方向只为较小的提升冲击从图22所示的下降位置与机械台151一起也被提升到图23至图25所示的第一台阶提升位置。在光盘台113上端形成的MD台115从在卡盘夹具42中水平支持的MD卡盘1下表面上形成的光盘台插入槽5以箭头h1方向插入到MD卡盘1中。
如图25所示,MD台115中心导轨117从箭头h1方向与MD2中心孔2a啮合,而MD台115的磁铁118被设在接近固定MD2的中心孔2a上部的磁轭2b。由此通过磁铁118产生的磁轭2b的磁吸引力MD2被水平装卡在MD台115上。这种情况下,通过MD台115,MD2以箭头h1方向被推到MD卡盘1中的几乎中间位置。
简言之,上述解释是MD2的MD台115的装卡操作,它是选择地将在光盘台113上端的MD台115在正交于MD卡盘1装载方向(箭头a1方向)的箭头h1方向插入到MD卡盘1中来实现的。当机械台151提升至如图25所示的提升位置,如图25所示,固定至拾光器165的卡盘167的物镜166从MD卡盘1的磁头插入槽3被设在接近MD2的下表面。
因此,在MD2装卡后,通过轴马达111MD2与光盘台113一起被驱动高速旋转目物镜166通过拾光器165的卡盘167在箭头e1,e2方向被发现时,利用从物镜166辐射到MD2下表面的激光束,数据被记录到MD2和/或从MD2重放数据。
这种情况下,如图25所示,由于机械台151的顶盘151a与光盘台113下端CD台116之间的空间S11被设置成卡盘167可带有足够余度通过的尺寸,卡盘167可在箭头e1方向自由地移动到CD台116的上部位置,通过至MD2的最内周边位置的物镜166实现数据记录和/或重放。
MD记录和/或重放后,如图36所示,提升驱动杠杆154用机械台和轴马达提升装置152的提升驱动马达191被复位,在箭头j2方向旋转至点划线指示的位置,而一对左右滑动盘155、156被复位,在箭头a1,a2方向滑动至点划线指示的位置。对于上述解释的逆操作,机械台151和轴马达111以箭头h2方向被下降到图22所示的下降位置,光盘台113的MD台115从MD2朝下隔离,且在箭头h2方向朝下移到比MD卡盘1低的位置。
下面,如上解释,通过如图10,图16,图19,图20和图26至图29所示的CD装载装置71,CD11装至装载中心P11的装卡中心P12,当装载传感器检测到CD11装载完成,象MD装载完成那样,通过机械台和图36所示的轴马达提升装置152中的驱动机构157的提升驱动马达191,提升驱动杠杆194在点划线指示的箭头j1方向被驱动旋转,而一对左右滑动盘155、156从图36中点划线指示的位置P12在作为相对方向的箭头a1,a2方向被驱动滑动。
关于图33至图35所示的一个滑动盘155,CD装载完成后,滑动盘从图33所示的位置P21通过图34所示的位置P22,然后为较大冲击在箭头a1方向被驱动滑动至图36所示的位置P23。由此,当滑动盘155从位置P21滑动至位置P22,全部三个导向销176从如上解释全部三个凸缘槽180的下端滑动至上端,由此机械台151在箭头h1方向通过平行移动从图33所示的下降位置被水平提升至图34所示的提升位置。这种情况下,全部三个滑动销176滑动至全部三个凸缘槽180的上端,然后在箭头a1,a2方向水平滑动至为上冲击的全部三个水平槽181中。当由传感器(未示出)检测到滑动盘155滑动至位置P23时,提升驱动马达191停止。
但是,这种情况下,由于滑动盘155的滑动冲击大,轴马达夹具162的卷轴184在凸缘盘182的凸缘表面183上以箭头a2方向相对地滑动直至它被提升至图25和图27所示的凸缘盘183的上部。由此,如图27至图29所示,驱动轴马达夹具162沿两个垂直提升导向轴161在箭头h1方向提升至上端,通过轴马达夹具162对于机械台151在箭头h1方向轴马达111进一步被提升,而对于大提升冲击该轴马达111在箭头h1方向进一步被提升至图26,图27和图35所示的第二台阶提升位置。这里,光盘台113的光盘台体114通过倒角部分119从箭头h1方向被插入到CD11的中心孔11b中,由此CD11水平置于在下端形成的CD台116上。
紧接着滑动盘155达到位置P23之后,另一个滑动盘156的驱动凸部156a如图36所示在CD打开机构91中的打开确定机构102从箭头a2方向被置于与驱动杠杆99一端的销99a接触,以便驱动驱动杠杆99以箭头i1方向旋转。驱动杠杆99的另一端99b以箭头e2方向推动将被驱动的另一滑板导轨74的销101。
由此,如图32所示,驱动另一滑板导轨74和CD滑板80紧靠CD支持弹簧90在箭头e2方向滑动,齿杆机构的支架95驱动齿杆97在箭头g2方向旋转,而支架94在箭头e2方向由齿杆97驱动,以驱动一个滑板导轨73和CD滑板79在箭头e2方向对称滑动。因此,一对左右CD滑板79、80之间的间距自动扩大到比CD11直径大的最大间距S3,通过左右CD滑板79、80保持CD11被复位,且CD11被水平置于光盘台113的CD台116上。
此外,这种情况中,装卡滑轮提升装置131的一对左右凸缘滑板134、135的导向销137通过驱动的一对左右滑板导轨73、74的一对左右凸件142、143在图28所示的箭头e2方向被拉出,以在图27所示箭头e2方向上滑动,由此一对左右凸缘滑板134、135在箭头e2方向相对地互相隔离。由此,装卡滑轮121由其自重以箭头h2方向向下移动,允许其插入孔124利用楔形表面125在箭头h2方向被光盘台113的光盘台体114的外周边插入。光盘台113的磁铁118被设置在接近装卡滑轮磁轭129,由此装卡滑轮121的CD装卡凸缘123利用磁铁118产生的磁轭129的磁吸引力将CD11水平装卡到CD台116上。
总之,如上所述,通过选择地将光盘台113从正交于装载方向(箭头a1,a2方向)的箭头h1方向插入到CD11中心孔11b中。当机械台151被提升到提升位置,拾光器165被置于图27所示的CD11下表面附近。由此,在其装卡后,当利用轴马达111驱动CD11与光盘台113一起高速旋转,通过如MD2情况中的拾光器165执行CD11的数据记录和/或重放操作。在这种情况中,拾光器165的卡盘151沿CD台116外周边位置的CD11在箭头e1,e2方向被找到。
如图36所示,MD2记录和/或重放后,通过机械台和轴马达提升装置152的提升驱动马达191复位提升驱动杠杆154在箭头j2方向旋转至点划线指示的位置,一对左右滑动盘155、156也被复位,在箭头a1,a2方向滑动至点划线指示的位置。对于上述的逆操作,一对左右滑板导轨73、74和CD滑板79、80首先由于CD支持弹簧90在箭头e1方向相对地被吸引,由此CD11再被保持在一对CD滑板79、80的凹槽81、82中。随后,如图24所示,一对左右凸缘滑板134、135通过凸缘滑板弹簧140在箭头e1方向相对地吸引,而光盘台113通过凸缘凸件141再次被推动,在箭头h1方向提升到提升位置。因此,机械台151和轴马达111以箭头h2方向向下移到图22所示的原下降位置,而光盘台113以光盘台113的光盘台体114从CD11被移到下侧的方式,在箭头h2方向进一步向下移到比CD11更低的位置。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解释,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它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可作各种不同的变化和修改。例如上述解释的优选实施例中,如MD卡盘的光盘卡盘被用作第一盘型记录媒介,而如CD这样的裸光盘作为第二盘型记录媒介,但本发明也被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光盘卡盘或裸光盘,而且适用于为选择记录和/或重放各种光盘卡盘和裸光盘的各种不同光盘装置。
本发明光盘驱动的如上述构造保证下列效果。
由于第一和第二盘型记录媒介可被选择地装载到同一装载中心以选择装卡至第一和第二光盘台,如轴马达和光盘驱动的拾光器这样的记录和/或重放装置可共同用于这两种盘型记录媒介,部件数和装配过程的减小可大大降低成本,也可减小作为整体的光盘驱动体积和重量,光盘驱动可选择地记录和/或重放两种盘型记录媒介。此外,现在可能在同一装载中心上的两种盘型连接媒介中开槽,由此当光盘作为底盘系统的情况用完时很大程度上底盘跳出前面板外侧造成麻烦的缺点不会再产生。另外,由于两种盘型记录媒介可在同一装载中心被记录和/或重放,整体上讲可以减小光盘驱动厚度。
由于设有用于移动在几乎正交于两种盘型记录媒介装载方向的方向中已装载第一和第二光盘台的机械台装置,用于选择地记录和/或重放这两种盘型记录媒介的装置被装载到机械台上,两种盘型记录媒介可被选择地装卡到同一装卡位置的两种光盘台上,且通过同样的记录和/或重放操作,这两种盘型记录媒介可被选择地记录和/或重放。
由于第一盘型记录媒介由光盘卡盘构造,第二盘型记录媒介由直径大于光盘卡盘的裸光盘构造,两种结构不同的盘型记录媒介可通过体积小、重量轻且较薄的光盘驱动选择地记录和/或重放。
由于第一装载装置布置在第二装载装置的内侧,且在通过第二装载装置装载裸光盘时第一装载装置被抽空至位于第二装载装置的裸光盘装载路径的外侧的抽空位置,在装载裸光盘时第一装载装置无需被抽空至裸光盘的上部,由此整体上讲光盘光盘驱动的厚度可被进一步减小。
由于光盘卡盘由MD卡盘构造,裸光盘由CD构造,MD卡盘和裸CD可通过体积小、重量轻且较薄的光盘驱动选择地记录和/或重放。

Claims (18)

1、光盘驱动装置,包括:
用于装载第一盘型记录媒介的第一装载装置;
用于装载构造不同于所述第一盘型记录媒介的第二盘型记录媒介的第二装载装置;
用于装卡所述第一盘型记录媒介中心的第一光盘台,以及
用于在同一装载中心布置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装置的装载路径和以几乎正交于这些装载方向的方向选择地输入和输出所述第一和第二光盘台至/从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装置的装载路径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设有用于移动在几乎正交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盘型记录媒介装载方向的方向上已装载所述第一和第二光盘台的机械台装置及用于选择地记录和/或重放所述第一和第二盘型记录媒介的装置被固定在所述机械台上。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盘型记录媒介被容纳在光盘卡盘中,而第二盘型记录媒介作为裸光盘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装载装置被布置在所述第二装载装置的内侧,且在用所述第二装载装置装载所述裸光盘时通过所述第二装载装置将所述第一装载装置抽空至位于所述裸光盘的装载路径外侧的抽空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卡盘由MD卡盘构造,所述裸光盘由裸CD构造。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设在所述第一盘型记录媒介中心的中心孔的直径与设在所述第二盘型记录媒介中心的中心孔的直径不同,所述第一光盘台的大小对应于所述第一盘型记录媒介中心孔的大小,所述第二光盘台的大小对应于所述第二盘型记录媒介中心孔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盘型记录媒介中心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盘型记录媒介中心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光盘台被构造成以通过所述第二盘型记录媒介中心孔。
8、根据权利要求2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机械台通过设置一个马达和一光磁头构造,该马达驱动旋转所述第一和第二光盘台,该光磁头读和/或写信号从/至所述第一和第二盘型记录媒介。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光盘驱动装置设有一个插入槽和一个插入控制装置,所述第一个和第二盘型记录媒介可选择地通过插入槽插入,插入控制装置优选地允许任何一个所述盘型记录媒介插入。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设有一个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用于指示任何一个所述第一和第二盘型记录媒介被插入到光盘驱动装置。
11、光盘驱动装置包括:
用于装载容纳第一盘型记录媒介的卡盘的第一装载装置;
用于装载裸的第二盘型记录媒介的第二装载装置;
用于装卡所述第一盘型记录媒介中心的第一光盘台;
用于装卡所述第二盘型记录媒介中心的第二光盘台;
所述第一和所述第二盘型记录媒介通过其插入的插入槽;由此
通过设定所述第一和第二装载装置的装载方向至同一方向及在几乎正交于装载方向的方向移动第一和第二光盘台,可装载所述第一和第二盘型记录媒介。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设有用于移动在几乎正交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盘型记录媒介装载方向的方向中已装载所述第一和第二光盘台的机械台装置及用于选择地记录和/或重放所述第一和第二盘型记录媒介的装置被固定在所述机械台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装载装置设在所述第二装载装置的内侧,且在用所述第二装载装置装载所述裸光盘时所述第一装载装置被抽空至位于所述第二装载装置裸光盘装载路径的外侧的抽空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1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设在所述第一盘型记录媒介中心的中心孔的直径与设在所述第二盘型记录媒介中心的中心孔的直径不同,所述第一光盘台的大小对应于所述第一盘型记录媒介中心孔的大小,所述第二光盘台的大小对应于所述第二盘型记录媒介中心孔的大小。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盘型记录媒介中心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盘型记录媒介中心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光盘台被构造成以通过所述第二盘型记录媒介中心孔。
16、根据权利要求12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机械台通过设置一个马达和一光磁头构造,该马达驱动旋转所述第一和第二光盘台,该光磁头读和/或写信号从/至所述第一和第二盘型记录媒介。
17、根据权利要求11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述光盘驱动装置设有一个插入槽和一个插入控制装置,所述第一个和第二盘型记录媒介可选择地通过插入槽插入,插入控制装置优选地允许任何一个所述盘型记录媒介插入。
18、根据权利要求11的光盘驱动装置,其中所述驱动装置设有一个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用于指示所述第一和第二盘型记录媒介任何一个被插入到光盘驱动装置。
CNB981116779A 1997-12-22 1998-12-22 光盘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906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52825/97 1997-12-22
JP352825/1997 1997-12-22
JP35282597A JP3834978B2 (ja) 1997-12-22 1997-12-22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0748A true CN1230748A (zh) 1999-10-06
CN1139065C CN1139065C (zh) 2004-02-18

Family

ID=18426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11167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9065C (zh) 1997-12-22 1998-12-22 光盘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314073B2 (zh)
JP (1) JP3834978B2 (zh)
KR (1) KR100713166B1 (zh)
CN (1) CN1139065C (zh)
TW (1) TW4082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92990A3 (en) * 1998-10-08 2000-10-25 Pioneer Corporation Front-loading disc player
JP2000228017A (ja) * 1999-02-08 2000-08-15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記録再生装置
WO2000048185A1 (en) * 1999-02-12 2000-08-1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Disc unit
WO2000048183A1 (fr) * 1999-02-12 2000-08-17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Unite de disque
JP3512694B2 (ja) * 1999-12-27 2004-03-31 Necパーソナル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媒体用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TW517228B (en) * 2000-10-13 2003-01-11 Teac Corp Loading device for recording medium
TW518565B (en) * 2000-10-13 2003-01-21 Teac Corp Storage medium device
TW518576B (en) * 2000-10-13 2003-01-21 Teac Corp Recording medium loading apparatus
JP4170602B2 (ja) * 2001-04-13 2008-10-2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TW589620B (en) * 2001-09-26 2004-06-01 Teac Corp Disc device
JP2004030857A (ja) * 2002-06-28 2004-01-29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ディスクガイド構造
US20050240946A1 (en) * 2002-07-08 2005-10-27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Device for handling at least one optical disc, and method for this purpose
BE1015257A3 (fr) * 2002-12-18 2004-12-07 Staar Sa Dispostif de transfert pour supports d'informations.
JP2004318965A (ja) * 2003-04-14 2004-11-11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シャッター装置
JP4652672B2 (ja) * 2003-05-20 2011-03-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メディア駆動装置
KR100490437B1 (ko) * 2003-07-22 2005-05-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크 카트리지의 로딩장치
JP4179962B2 (ja) * 2003-10-20 2008-11-1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JP4156490B2 (ja) * 2003-10-28 2008-09-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搬送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TWM254697U (en) * 2003-12-17 2005-01-01 Lite On It Corp Slot-in optical recording and/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EP1796089B1 (en) * 2004-09-21 2010-12-01 Panasonic Corporation Disc device
JP2008165891A (ja) * 2006-12-27 2008-07-17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
CN101364413B (zh) * 2007-08-07 2010-07-28 建兴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吸入式光驱
JP5051382B2 (ja) * 2008-04-25 2012-10-17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897457B2 (ja) * 1991-06-10 1999-05-3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US5586104A (en) * 1993-12-28 1996-12-17 Daewoo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for elevating a position determination pin and a spindle assembly for disc player
KR960008043B1 (ko) * 1993-12-28 1996-06-19 대우전자 주식회사 미니디스크겸용 콤팩트디스크플레이어
JP2882989B2 (ja) * 1993-12-29 1999-04-19 株式会社ケンウッド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KR960009844B1 (en) * 1994-01-19 1996-07-24 Daewoo Electronics Co Ltd Mini and cd player
JPH07334903A (ja) * 1994-06-10 1995-12-2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US5737293A (en) * 1994-09-21 1998-04-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Disc loading apparatus for loading optical discs in a cartridge or without
JPH08297901A (ja) * 1995-04-25 1996-11-1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JP3039768B2 (ja) * 1995-12-11 2000-05-08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情報処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713166B1 (ko) 2008-11-06
JP3834978B2 (ja) 2006-10-18
TW408299B (en) 2000-10-11
US6314073B2 (en) 2001-11-06
CN1139065C (zh) 2004-02-18
JPH11185346A (ja) 1999-07-09
KR19990063281A (ko) 1999-07-26
US20010001606A1 (en) 2001-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065C (zh) 光盘驱动装置
CN1122267C (zh) 磁盘驱动器
CN1134001C (zh) 装运托盘及其包含该装运托盘的托盘装运型光盘再生装置
CN1169145C (zh) 盒式盘
CN1126091C (zh) 记录载体重放/记录装置
CN1096126A (zh) 带小型光盘盒的光盘重放机
CN1082228C (zh) 盘盒
CN1536574A (zh) 盘盒
CN1734656A (zh) 盘驱动装置、盘驱动单元和光头装置
CN1095851A (zh) 带有紧致的光盘移送器的光盘重放机
CN1085375C (zh) 记录媒体的装载装置及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CN1224032C (zh)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
CN1174411C (zh) 盘记录和/或重放装置以及盘记录介质的更换装置
CN1490816A (zh) 光盘驱动器
CN1233829A (zh) 盘片装载装置
CN1138267C (zh) 记录媒体再生装置
JPH07244908A (ja)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CN1095850A (zh) 带有光盘盒的重放机
CN1179341C (zh) 盘记录和/或再现装置、盘装载机构和盘弹出机构
CN1320544C (zh) 光盘驱动装置
CN1088890C (zh) 记录介质重放装置
CN1096125A (zh) 带有光盘盒的重放机
CN1692439A (zh) 记录再生装置
JP2006209819A (ja) トレイを備えたディスク装置
JP2010262718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218

Termination date: 201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