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3799C - 空调 - Google Patents

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3799C
CN1223799C CNB021231559A CN02123155A CN1223799C CN 1223799 C CN1223799 C CN 1223799C CN B021231559 A CNB021231559 A CN B021231559A CN 02123155 A CN02123155 A CN 02123155A CN 1223799 C CN1223799 C CN 122379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ing
main case
control box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1231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92367A (zh
Inventor
李淦圭
玉周镐
黄性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1-00348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389429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1-00644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402619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3923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923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2379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379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24F2013/207Casings or covers with control knobs; Mounting controlling members or control units therei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的室内单元,其包括形成外形的主机壳;主机壳内的热交换器,用于热交换室内空气和工作流体;主机壳内的鼓风机,用于向热交换器强制循环室内空气;以及主机壳内的控制盒,其可以拉出到主机壳外侧,并且其中具有各种电子配件。

Description

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更具体地说,涉及空调的室内单元。
                     背景技术
总地来说,空调循环室内的冷或热空气,以用于舒服地调节室内空气。在空调中,具有其中制冷循环的元件集成为一个单元的整体类型,和其中制冷循环的元件分成两个单元的分离类型。在分离类型的空调中,具有室内单元安装到墙壁上的墙壁安装型、室内单元设置在地板上的地板安装型、和室内单元从天花板上悬挂或安装到天花板上的天花板型。
在分离类型的空调中,本发明涉及墙壁安装型空调的室内单元。图1示出墙壁安装型空调的室内单元的透视图。
参照图1,现有技术的墙壁安装型空调的室内单元设置有形成安装到房间墙壁上的外形的主机壳1,配装到主机壳1前表面上的前面板3,配装到主机壳1底部的排气单元7,以及主机壳1内的控制盒9,该控制盒具有用于控制各种操作的电子配件。在前面板3和主机壳1之间具有热交换器,用于室内空气的热交换,并且在热交换器11的后部具有鼓风机13,用于室内空气的强制循环。同样,在吸气格栅5和前面板3的吸气部分之间具有过滤器4,以用于清洁吸入室内单元中的室内空气。
排气单元7设置有导流器7a、叶片7b,用于在上下方向上调节经热交换空气的排出方向,还设置有百叶窗7c,用于在左右方向上调节经热交换空气的排出方向。
同时,在主机壳1的一个侧部上具有控制盒座2,其通过螺钉8固定到主机壳1上。
将简要描述室内单元的工作。
随着鼓风机13被驱动,室内空气通过吸气格栅5被吸入主机壳1中,然后,室内空气随着它穿过热交换器11而卷入热交换中,并通过排气单元7排出到房间内。通过操纵叶片7b和百叶窗7c,室内空气排出到用户理想的方向上。
然而,现有技术的墙壁安装型室内单元具有如下的问题。
首先,由于控制盒9由主机壳1和前面板3封闭,则难于接近控制盒9。总之,由于控制盒9内设置有各种配件,而需要维修控制盒9内的系统。然而,为了接近控制盒9,需要从主机壳1上拆下前面板3后,再从主机壳1上拆下控制盒9。此外,为了取出控制盒9,或装上控制盒9,存在一个接一个拧松/拧紧螺钉8的不便。
第二,现有技术的室内单元中,主机壳1和前面板3的向前的圆形突出部分具有相当大的深度,从而占据很大的室内空间,并且不能整体上提供良好的外观。
第三,吸气格栅5和排气单元7导致吸入室内单元中的空气与从室内单元中排出的空气彼此干涉,即,在主机壳1前部内的吸气格栅5和排气单元7二者的位置经常导致如下的问题,即,为了进行热交换而吸入的空气与经热交换的空气混合到一起。在这种情况下,经热交换的空气通过吸气格栅5直接吸入热交换器11中,而没有通过房间循环,导致热交换效率低下。
第四,由于吸气格栅5一直开启,诸如灰尘的外来物通过吸气格栅进入到室内单元内侧。
第五,由排气格栅7的结构而导致在主机壳正下方存在盲区,经热交换的空气不能正确地提供到该区域,当然,虽然经热交换的空气的排出方向可以利用叶片7b或百叶窗7c予以调节,但是,不可能将经热交换的空气直接提供到主机壳1的正下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控制盒的可接近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更纤细外形的空调。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其中热交换之前和之后的空气不会干涉。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的室内单元,其降低了外来物进入的可能。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其可以将经热交换的空气均匀地分配到室内。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空调的室内单元,其包括形成外形的主机壳、主机壳内的热交换器,用于室内空气与工作流体的热交换、在主机壳内的鼓风机,用于将室内空气强制循环到热交换器、以及主机壳内的控制盒,在不拆开主机壳的情况下可以将控制盒从主机壳中拉出,并在控制盒中具有各种电子配件。
另外,控制盒可拆卸地配装到主机壳上,为此,空调在主机壳的一个侧面还包括连接壳体,其具有用于将控制盒插入其内的连接槽和用于将控制盒连接到连接壳体上的紧固装置。
紧固装置包括控制盒上的紧固突起,和配装到连接壳体上的紧固单元,该紧固单元用于通过弹力与紧固突起相联接。紧固单元包括其中形成插入孔的紧固外壳、沿着插入孔可线性移动的线性移动件,在其端部具有用于与紧固突起相连接的弹性钩部、以及位置调节装置,用于调节钩部的位置,以连接/分离钩部和紧固突起。
位置调节装置包括紧固外壳内的导引槽,其距离紧固外壳开口的深度彼此不同;连杆,其一端铰接到线性移动件上,而另一端沿着导引槽移动;以及紧固外壳和线性移动件之间的弹簧,用于向紧固外壳的开口推动钩部。
另外,在空调工作过程中,控制盒可自动从主机壳中拉出,为此,空调还包括可移入/移出主机壳的移动装置,用于将空气排放到室内,并且,控制盒配装到可从主机壳拉出的排气装置的一部分上。
排气装置包括可在上下方向沿着主机壳的排气部分移动的排气外壳,排气外壳内的入口,以及随着排气外壳向下移动而可从主机壳中拉出的出口,其中排气外壳具有通过排气部分可从主机壳中拉出的一部分。
空调还包括排气外壳内的叶片,用于在上、下方向上调节室内空气的排出方向;以及百叶窗,用于在左、右方向调节室内空气的排出方向。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自动地上下移动排气外壳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用于接收能量并产生旋转力的电机、连接到电机驱动轴上的小齿轮、在上、下方向配装到排气外壳的侧壁上并与小齿轮啮合的齿条。
主机壳包括前面部件和后面部件,前面部件在前表面具有吸气部分,而在底面具有排气部分,而后面部件与前面部件连通,以配装到房间的墙壁上。前面部件为宽度大于后面部件的宽度的矩形。
空调还包括配装到主机壳前表面上的盖板,用于选择性地开启吸气部分。盖板转动位于吸气部分和排气部分之间的旋转中心。
根据本发明,由于控制盒可拆卸地连接到主机壳上,或配装到可从主机壳拉出的排气装置上,使得控制盒可接近,而不必拆开主机壳。此外,控制盒对主机壳不用螺钉的单触式连接使得控制盒连接/分离容易。
根据本发明,由于主机壳分成前面部件和后面部件,而排气外壳插入到主机壳中,可以显著地减小室内单元的深度,尤其是,在后面部件可以放置到墙壁的凹槽中的情况下,可以相当大地减小室内单元所占据的空间。同时,矩形的前面部件提供了优美的外观。
根据本发明,设置在吸气部分和排气部分之间的盖板防止了热交换之前和之后的空气的干涉。同时,吸气部分由盖板的选择性开启使外来物进入的可能性最小。
根据本发明,排气外壳形成为可从主机壳中拉出,这就使经热交换的空气的排出方向可以更不受限制地予以调节,由此,使现有技术的室内单元正下方出现的盲区最小。
另外,一种空调,包括:形成外形的主机壳;主机壳中的热交换器,用于热交换室内空气和工作流体;主机壳中的鼓风机,用于向热交换器强制循环室内空气;以及在不拆开主机壳的情况下可拆卸地配装到主机壳一侧上的控制盒,该控制盒内具有各种电子配件。
另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包括:形成外形的主机壳;在主机壳内的热交换器,用于热交换室内空气和工作流体;在主机壳内的鼓风机,用于向热交换器强制循环室内空气;在主机壳内的排气装置,其可以移入/移出主机壳,以用于将空气排放到室内;控制盒,该控制盒安装在排气装置中的可拉出到主机壳之外的部分中,使得不拆开主机壳的情况下控制盒可拆卸地配装到主机壳一侧内,并且该控制盒中配装有各种电子配件。
                         附图说明
包括在内以提供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附图与说明书一起作用为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中:
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空调室内单元的分解透视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空调室内单元的透视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剖视图;
图4示出吸气部分和排气部分开启的本发明室内单元的透视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控制盒和连接壳体的透视图;
图6A-6B示出关键部分的剖面图,表明了将图5的控制盒紧固到主机壳上过程的各步骤;以及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控制盒拉出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详细参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将参照图2和3描述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空调室内单元,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空调室内单元的透视图,而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剖视图。
参照图2和图3,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室内单元包括形成外形的主机壳100,其具有吸气部分111和排气部分115;主机壳100内的热交换器150,其用于热交换通过吸气部分111吸入的室内空气和工作流体;主机壳100内的鼓风机160,其用于通过吸气部分111和排气部分115强制循环室内空气;以及排气装置,其可以移入/移出主机壳100,以用于实现排气部分115的选择性开启。
主机壳100具有前面部件110和要配装到房间墙壁上的后面部件120。前面部件110和后面部件120连通,而热交换器150和鼓风机160通过二者之间的空间设置。在前面部件110的可拉出到前面部件110之外的一侧部上配装有控制盒300。后面,将详细描述控制盒300的紧固结构。
高度大于深度的矩形形状的前面部件110在其前部具有吸气部分111,而在其底部具有排气部分115,在前面部件110的前部的上部和下部除了吸气部分111之外具有前面板140,用于封闭内部空间。前面板140可以靠近前面部件110的前表面形成,同时吸气部分110形成在前面板140上。
从前面部件110的后表面突出的后面部件120高度和宽度小于前面部件110的,因此,当后面部件120安装到房间墙壁上时,对用户来说通常前面部件110可以看到,从而用户看到一个室内单元的纤细外形。尤其是,如果墙壁具有与后面部件120一致的凹槽,由于只有前面部件110从墙壁上突出,因此可以相当大地减小室内单元所占据的空间。
前面部件110和后面部件120可以是彼此可分离的元件,或为一个整体元件。
同时,在前面部件110和后面部件120的顶面上具有额外的吸气部分113和121。在这种情况下,热交换器150可以适当地弯曲,以便室内空气通过前吸气部分111、顶吸气部分113和后吸气部分121吸入。为了平滑地导引吸入空气流,可以具有配装到吸气部分111、13和121上的吸气格栅131、133和135。
在前面部件110的前表面上具有盖板180,用于选择性地开启/关闭前吸气部分111。盖板180不仅提供优美的外观,而且防止外来物通过前吸气部分111进入,并且盖板作用为防止吸入空气和排出空气之间干涉。为此,由可以覆盖整个前吸气部分111的平面元件形成的盖板180具有可旋转地配装到主机壳110上的下端,以便盖板180可以围绕下端181旋转,从而开启和关闭前吸气部分111。在这种情况下,盖板180将前吸气部分111与排气部分115分开,并防止吸入空气和排出空气之间的干涉。
当然,盖板180仅在空调工作时开启前吸气部分111,虽然盖板180可以手工操纵,优选地是盖板180通过驱动源,如电机自动操纵。
在盖板180上具有显示部分190,用于显示空调的工作状态。通常,考虑到室内单元安装到墙壁上,如果盖板180倾斜成面向下,用户将更方便地看到显示部分190。
同时,排气部分通过前面部件110的底面上和下移动,用于选择性地开启/关闭排气部分115。为此,在前面部件110内具有一排气外壳200,其用于沿着排气部分115上下移动。排气外壳200具有根据排气外壳200向下移动的程度而通过排气部分115从前面部分110中拉出的部分。排气外壳200具有用于经热交换的空气进入的入口201,和与房间连通的出口203。
宽度大于深度的矩形形状的排气外壳200在顶部具有入口201,而在前下部具有出口203。因此,如果排气外壳200向上完全移动到主机壳100中,出口110被排气外壳200封闭,而如果排气外壳向下移动一定程度,以将出口203拉出到主机壳100之外,则出口115开启。
优选地是,在排气外壳200内设置有用于调节空气排出方向的元件。为此,在排放外壳200中具有在上下方向调节空气排出方向的叶片207和在左右方向调节空气排出方向的百叶窗209。优选地是,在入口201内具有吸气格栅205,以用于平滑地导引空气流。
同时,虽然排气外壳200可以设计成由用户上下移动,但是,优选地是排气外壳200根据空调的操作而自动上下移动。为此,具有一个用于自动上下移动排气外壳的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包括在接收到能量时产生旋转力的电机211、连接到电机211的驱动轴上的小齿轮213、以及在上下方向上配装到排气外壳200后壁上的齿条215。虽然示出了驱动装置配装到排气外壳200的后壁上,但优选地是驱动装置配装到排气外壳200的一侧。
为了防止排气外壳200与主机壳100完全分离,在排放外壳200的前壁上具有一个挡块220,当排气外壳200向下移动到一定程度时,挡块220挡在主机壳100下部处,在该状态下,排气外壳200不能进一步向下移动。
未解释的附图标记170表示用于导引空气在主机壳100内平滑流动的气流导引装置。
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室内单元的操作。
在将空调投入工作时,盖板180围绕下端181旋转,与此同时,随着能量提供到电机211上,排气外壳200通过小齿轮213和齿条215的相互作用而向下移动,如图4所示。最终,前吸气部分111通过盖板180的旋转而开启,而排气部分115通过排气外壳200向下移动而开启。即,主机壳100的内侧空间被形成为通过入口201和出口203与室内相连通。
接着,当电源提供到风扇组件160上时,室内空气通过前吸气部分111、顶吸气部分113和后吸气部分121被风扇组件160的吹力而向热交换器150侧吸引,然后,室内空气穿过热交换器150,并与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并接着通过入口201流向排气外壳200。
然后,经热交换的空气通过出口203在叶片207和百叶窗209导引下排出到房间内。由于排气外壳100从主机壳100中拉下,所以经热交换的空气可以比现有技术中更均匀地排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现有技术的室内单元正下方的盲区最小。
同时,将详细解释控制盒的紧固和拉出结构。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的控制盒和连接壳体的透视图,而图6A~6B示出关键部件的剖面图,其表明了将图5中的控制盒紧固到主机壳上的过程的各个步骤。
参照图5,控制盒300为矩形,并其中设置有各种电子配件。控制盒300具有配装到控制盒300一个表面上的盒盖320,用于在需要时将电子配件暴露于室内单元之外。控制盒300在一个表面上还具有连接端子310,用于将电子配件电连接到驱动部件上。
同时,在主机壳100的一侧表面上具有一个连接壳体400,该连接壳体400具有连接槽401,以用于将控制盒300插入到连接壳体400中。在连接壳体400内侧壁上具有连接端子410,用于电连接控制盒300内的连接端子310。连接壳体内的连接端子410通过单独的引线连接到各种驱动零件上。一旦控制盒300完全插入到连接壳体400中,控制盒内的连接端子310就与连接壳体内的连接端子410形成接触。
作为用于将控制盒300连接到连接壳体400上的装置,在控制盒300上具有紧固突起330,并具有紧固单元430,用于通过弹力选择性地与紧固突起330连接。
参照图6A,紧固单元430固定到连接槽401的后端,并包括固定到紧固壳体上的紧固外壳431,该紧固外壳431具有其中形成的插入孔432,和沿着插入孔432可线性移动的线性移动件433,以用于与紧固突起330连接。线性移动件433在其端部具有钩部434,用于与紧固突起330连接,而钩部433为可向外张开的弹性件,该弹性件具有回复力。
紧固突起330在其端部具有卡子(catch)331,当钩部434闭合时,卡子331可以卡在钩部434上。
因此,当钩部434插入到紧固外壳431上时,钩部434由紧固外壳431闭合,从而紧固突起上的卡子331被钩部434卡住。反之,当钩部434拉出到紧固外壳431之外时,钩部434向外张开,而去除了卡住卡子331的力。结果,紧固突起330和紧固单元430之间的连接根据钩部434的位置而固定。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于控制钩部434位置的装置,该装置优选地具有在钩部434到位时固定钩部434的功能。
为此,在紧固外壳431的内侧壁内具有预定形状的导引槽437,并在紧固外壳431内具有连杆435,用于遵循导引槽437的形状而移动线性移动件433。连杆435一端铰接到线性移动件433上,而另一端具有配装于其上的导引突起436,以用于沿着导引槽437移动。在紧固外壳431和线性移动件433之间具有弹簧,用于将线性移动件朝向紧固外壳431开口推动。
基本为之字形的导引槽437根据导引槽437的位置而距紧固外壳431的开口深度不同,即,导引槽437包括距紧固外壳431深度最小的释放部分‘A’,比释放部分‘A’深度大的闭锁部分‘B’,以及释放部分‘A’和闭锁部分‘B’之间且深度最大的过渡部分‘C’。于是,当导引突起436处于释放部分‘A’时,钩部434处于紧固外壳431之外,而当导引突起436处于闭锁部分‘B’时,钩部434处于紧固外壳431的内侧。在上面的过程中,导引突起436在释放部分‘A’和闭锁部分‘B’之间通过过渡部分‘C’移动。
将解释控制盒300的连接/解脱过程。
图6A示出一个剖面图,其表明了控制盒300完全连接到连接壳体400上,而图6B示出一个剖面图,其表明了插入到连接壳体400内的控制盒300从其中解脱。
在控制盒300插入到连接壳体400之前,钩部434位于紧固外壳431的外侧,而导引突起436位于释放部分‘A’,如图6B所示。
当控制盒300插入到连接槽401中时,紧固突起330插入到连接外壳内的插入孔432中,在这个过程中,紧固突起上的卡子33 1插入到钩部434之间,并且紧固突起330和线性移动件433克服弹簧438的弹力连续插入到插入孔432的内部中,在此时,导引突起436从释放部分‘A’移动到过渡部分‘C’。
然后,当导引突起436位于过渡部分‘C’的情况下去除按压控制盒300的力时,导引突起436通过弹簧438的弹力从过渡部分‘C’移动到闭锁部分‘B’,结果,钩部434保持在钩部434插入紧固外壳431内的状态下,同时紧固突起上的卡子331卡在钩部434中,如图6A所示。
为了从连接壳体400上取下控制盒300,推动控制盒300。结果,紧固突起330和线性移动件433克服弹簧438的弹力移动到插入孔432的内部,并于此同时,导引突起436从闭锁部分‘B’移动到过渡部分‘C’。
然后,当按压控制盒300的力去除时,导引突起436通过弹簧438的弹力从过渡部分‘C’移动到释放部分‘A’,结果,钩部434从紧固外壳431中移出,当钩部由于自身的回复力向外张开时,紧固突起上的卡子331从钩部434上释放,如图6B所示。
当钩部434从紧固外壳431中移出时,紧固突起330自然地推开,将控制盒300的一部分推出连接壳体400。据此,维修人员可以通过利用控制盒300从连接壳体400中移出的部分将控制盒从室内单元中取出。
如已经解释过的,根据本发明第一优选实施例,控制盒300的连接/解脱过程可以只简单地通过按压控制盒300的过程予以实现,这为维修人员提供了相当大的方便。
以下,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控制盒的拉出结构的透视图。
参照图7,根据本发明第二优选实施例的控制盒600可以插入主机壳100中,或从主机壳100中拉出。控制盒600可以从主机壳100中拉出有利于控制盒600容易接近。
详细地说,如所解释的,在主机壳100底面上具有在上下方向可移动的排气外壳500,用于选择性地开启/关闭排气部分。如果控制盒600配装到从主机壳100中拉出的排气外壳500的一部分上,那么在空调工作过程中控制盒600可以一直暴露于主机壳100之外。
排气外壳500在其前表面具有出口503,和在出口503相对侧的控制盒腔505,用于在其中插入控制盒600。控制盒腔505的数量与控制盒600的数量相称。
控制盒600可以通过单独的紧固螺钉或通过前面描述的具有上述紧固突起和紧固单元的紧固装置紧固到排气外壳500上。在这种情况下,紧固突起配装到控制盒600的后表面上,而紧固单元配装到排气外壳500内侧的后壁上。
同时,优选地是,控制板610配装到控制盒600的前表面上,控制板610包括用于操纵控制盒600内的各种电子配件的操纵按钮610和用于显示工作状态的显示部分613。在这种情况下,在控制盒600被拉出的状态下,用户可以在控制按钮上控制工作状态,即使用户没有诸如遥控器的操纵装置。
同时,如果考虑到排气外壳500仅在空调工作时可拉出,为了确保一直可以接近控制盒600,优选地是,在排放外壳500底面上配装有操纵按钮(未示出),用于由用户直接操纵。操纵按钮具有使空调开始工作的功能,或具有不论空调工作与否将排气外壳500从主机壳中拉出的功能。
总是,根据本发明,由于控制盒300或600可拆卸地连接到主机壳100上,或配装到可拉出到主机壳100之外的排气装置上,控制盒300或600可以在不拆开主机壳100情况下接近。此外,控制盒300或600与主机壳没有螺钉的单触式连接使控制盒300或600的连接/解脱更容易。
根据本发明,由于主机壳100分为前面部件110和后面部件120,且排气外壳200或500插入到主机壳100中,可以显著减小室内单元的深度,尤其是,在后面部件120可以放置在墙壁的凹槽中的情况下,可以显著减小由室内单元所占据的空间,同时,矩形的前面部件110提供了优美的外观。
根据本发明,设置在吸气部分111和排气部分115之间的盖板防止热交换之前的空气与热交换之后的空气干涉。同时,吸气部分111由盖板180的选择性开启使外来物进入的可能性最小。
根据本发明,排气外壳200或500形成为可从主机壳100中拉出使得经热交换的空气的排出方向可以更不受约束地调节,由此,使现有技术室内单元正下方出现的盲区最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髓或范围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的空调作出各种修改和变动,从而,意图为本发明涵盖这个发明的修改和变动,只要他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价物的范围内。
工业应用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容易接近控制盒的空调。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具有优美的外观,且不占据很大室内空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可以防止热交换之前和之后的空气之间的干涉,由此改善了热交换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其可以使室内的各种外来物进入空调的可能性最小。
最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其使得经热交换的空气的排出方向可以更不受约束地调节,由此使盲区最小。

Claims (26)

1.一种空调,包括:
形成外形的主机壳;
主机壳中的热交换器,用于热交换室内空气和工作流体;
主机壳中的鼓风机,用于向热交换器强制循环室内空气;以及
在不拆开主机壳的情况下可拆卸地配装到主机壳一侧内的控制盒,该控制盒内具有各种电子配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还包括:
在主机壳一个侧表面内的连接壳体,其具有用于将控制盒插入其中的连接槽;以及
用于将控制盒连接到连接壳体上的紧固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紧固装置包括:
控制盒上的紧固突起;以及
配装到连接壳体上的紧固单元,以用于通过弹力与紧固突起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紧固单元包括:
固定到连接壳体上的紧固外壳,其中形成有插入孔;
沿着插入孔可线性移动的线性移动件,在其一端具有用于与紧固突起连接的钩部,钩部具有可向外张开的回复力;以及
位置调节装置,用于调节使钩部和紧固突起连接/脱离的钩部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位置调节装置包括:
在紧固外壳中的导引槽,该槽根据其不同部分的位置而距紧固外壳的插入孔的开口的深度不同;
连杆,其一端连接到线性移动件上,而另一端沿着导引槽移动;以及
紧固外壳和线性移动件之间的弹簧,用于向紧固外壳的所述开口推动钩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导引槽包括:
用于将钩部定位在紧固外壳内侧的闭锁部分;
用于将钩部定位在紧固外壳外侧的释放部分;以及
用于将钩部定位于释放部分和闭锁部分之间的过渡部分。
7.一种空调,包括:
形成外形的主机壳;
在主机壳内的热交换器,用于热交换室内空气和工作流体;
在主机壳内的鼓风机,用于向热交换器强制循环室内空气;
在主机壳内的排气装置,其可以移入/移出主机壳,以用于将空气排放到室内;以及
控制盒,该控制盒安装在排气装置中的可拉出到主机壳之外的部分中,使得不拆开主机壳的情况下控制盒可拆卸地配装到主机壳一侧内,并且该控制盒中配装有各种电子配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排气装置包括可沿着排气部分在主机壳内上、下移动的排气外壳,控制盒配装在该排气外壳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排气装置还包括:
在排气外壳上的入口,用于使经热交换的空气进入到排气外壳中;以及
排气外壳中、形成在排气外壳向下移动时拉出到主机壳外侧的一部分上的出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排气外壳为矩形。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出口形成在排气外壳的前表面上。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排气装置还包括配装到排气外壳的侧壁上的挡块,用于在排气外壳向下移动时卡在主机壳处,以防止排气外壳从主机壳中掉落。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排气装置还包括配装到入口侧的入口格栅。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排气装置还包括:
配装到排气外壳内侧的叶片,用于在上下方向调节室内空气的排出方向;以及
配装到排气外壳内侧的百叶窗,用于在左右方向调节室内空气的排出方向。
15.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排气装置还包括驱动装置,用于自动上下移动排气外壳。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
在接收到能量时用于产生旋转力的电机,该电机处于排气外壳的后壁上或处于排气外壳的一侧上;
连接到电机驱动轴上的小齿轮;以及
在上下方向上配装到排气外壳后壁上的齿条。
17.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还包括配装到控制盒前表面上的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具有用于控制控制盒的各种部件的操纵按钮和用于在其上显示工作状态的显示部分。
1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主机壳包括:
前面部件;以及
要配装到房间墙壁上的后面部件,其与前面部件连通。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前面部件为矩形,其宽度大于后面部件的宽度。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前面部件和后面部件形成为一个整体。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前面部件包括:
形成在其前表面内的吸气部分;以及
形成在其底面的排气部分。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在前面部件的顶面和后面部件的顶面上也形成有吸气部分。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调,还包括配装到主机壳前表面上的盖板,用于选择性地开启吸气部分。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盖板围绕一端旋转。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盖板围绕底端旋转,用于防止吸气部分和排气部分之间的空气流干涉。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空调,还包括配装到盖板上的显示部分,用于显示空调的工作状态。
CNB021231559A 2001-06-19 2002-06-19 空调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379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34842/2001 2001-06-19
KR34842/01 2001-06-19
KR10-2001-0034842A KR100389429B1 (ko) 2001-06-19 2001-06-19 공기조화기의 콘트롤박스 장착구조
KR64456/01 2001-10-18
KR10-2001-0064456A KR100402619B1 (ko) 2001-10-18 2001-10-18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KR64456/2001 2001-10-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2367A CN1392367A (zh) 2003-01-22
CN1223799C true CN1223799C (zh) 2005-10-19

Family

ID=2663915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236590U Expired - Lifetime CN2562107Y (zh) 2001-06-19 2002-06-19 空调
CNB0212315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23799C (zh) 2001-06-19 2002-06-19 空调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2236590U Expired - Lifetime CN2562107Y (zh) 2001-06-19 2002-06-19 空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CN (2) CN2562107Y (zh)
AU (1) AU2002314573A1 (zh)
MY (1) MY136350A (zh)
TW (1) TW538219B (zh)
WO (1) WO2002103251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79564B2 (ja) * 2002-11-11 2009-06-17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EP1953461A1 (en) * 2007-01-26 2008-08-06 LG Electronics Inc. Indoor unit of an air conditioner with moving front panels to suck air from a front and discharge air vertically
JP2010145059A (ja) * 2008-12-22 2010-07-01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JP4924696B2 (ja) * 2009-11-04 2012-04-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壁掛け型室内機
CN102116504A (zh) * 2009-12-31 2011-07-06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风管式空调器室内机
JP5110095B2 (ja) * 2010-01-21 2012-12-26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室内機のパネル
JP5593708B2 (ja) * 2010-01-22 2014-09-2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室内機
KR20110109826A (ko) * 2010-03-31 2011-10-06 히타치 어플라이언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공기 조화기
KR101781845B1 (ko) 2010-05-13 2017-09-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장치의 실내기
ES2398514T3 (es) 2010-05-13 2013-03-19 Lg Electronics, Inc. Acondicionador de aire
JP2012172959A (ja) * 2011-02-24 2012-09-10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JP6019217B2 (ja) * 2013-03-27 2016-11-02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6871245A (zh) * 2017-03-31 2017-06-2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7477685A (zh) * 2017-09-01 2017-12-15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
JP7034273B2 (ja) * 2018-05-16 2022-03-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装置
MY195538A (en) * 2018-10-05 2023-01-31 Daikin Res & Development Malaysia Sdn Bhd A Housing With Hinged Access Panel
WO2021110144A1 (zh) * 2019-12-06 2021-06-10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9517A (ja) * 1993-06-30 1995-01-20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H1026363A (ja) * 1996-07-10 1998-01-27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H10132326A (ja) * 1996-10-25 1998-05-22 Sanyo Electric Co Ltd 空気調和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92367A (zh) 2003-01-22
AU2002314573A1 (en) 2003-01-02
AU2002314573A8 (en) 2008-04-24
WO2002103251A3 (en) 2008-03-06
CN2562107Y (zh) 2003-07-23
WO2002103251A2 (en) 2002-12-27
MY136350A (en) 2008-09-30
TW538219B (en) 2003-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23799C (zh) 空调
CN1223797C (zh) 空调机
CN1209579C (zh) 空调机
EP1614972A2 (en) Air cleaning system
KR100776595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737450A (zh) 空调机
KR20080040468A (ko) 공기조화기
CN1228576C (zh) 空调器的室内单元
KR100371353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흡토출구 개폐 장치
CN1746575A (zh) 空调器
CN2694153Y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2580337Y (zh) 空调
WO2012111788A1 (ja) 空気調和機
CN1141531C (zh) 空调机
KR100811657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888785A (zh) 泡菜冰箱空气净化器
KR20090022103A (ko) 공기조화기
CN1888628A (zh) 一种换气系统
CN101078557A (zh) 空调器室内机的排水盘
KR20130043984A (ko) 공기조화기
KR100753448B1 (ko) 공기조화기
CN1969159A (zh) 具有空气净化器的冰箱
KR20070044301A (ko) 공기조화기 실내기의 흡입패널 지지구조
CN2705732Y (zh) 一体式空调器的控制盒的安装结构
CN1888602A (zh) 空调器面板驱动电机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019

Termination date: 2012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