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694153Y - 整体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整体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694153Y
CN2694153Y CNU2004200049382U CN200420004938U CN2694153Y CN 2694153 Y CN2694153 Y CN 2694153Y CN U2004200049382 U CNU2004200049382 U CN U2004200049382U CN 200420004938 U CN200420004938 U CN 200420004938U CN 2694153 Y CN2694153 Y CN 269415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door
fan
conditioner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4200049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洙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69415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69415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9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layout or mutual arrangement of components, e.g. of compressors or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cycle
    • F24F1/027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cycle mounted in wall openings, e.g. in window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31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penetrating a wall or wind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整体式空调器的前板,包括一个形成在其侧部的侧吸入孔,以引入所需空间的空气;及一个排气孔,吸入的空气通过该排气孔被送入空调器。

Description

整体式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提高了热效率和运输的方便性的整体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整体式空调器中,由于室内机部分和室外机部分作为一个单体构成,从而不必使用长的软管,因此,使安装和运输等较方便,所以它们的需求增加。另外,室内机部分设置在室内,用以冷却空气,室外机部分设置在室外,用于冷却热的工作流体。
图1是传统的整体式空调器的分解透视图。
下面参照图1描述传统的整体式空调器的结构和运行过程。
现在描述空调器的内部结构,该空调器包括:一个形成在空调器底表面上的底板1;一个形成在室内、用以冷却室内空气的室内机部分;及一个形成在室外、用以排放热空气的室外机部分。
室内机部分包括:一个形成在底板1的室内前表面上的前格栅3;一个形成在前格栅3的前表面上的吸气格栅4;一个形成在前格栅3的内侧的室内热交换器5;一个形成在室内热交换器5的内侧的导流部件7;一个形成在导流部件7的内侧的涡壳9;一个与室内热交换器5对应地形成在涡壳9的前表面的进气导流部件11;及一个形成在涡壳9内的室内风机13。
室内机部分的详细结构和运行过程如下。
在前格栅3的下侧形成一个吸气部件31,它作为引入室内空气的通道,在前格栅3的上侧,形成一个用于使空气在室内热交换器5中进行热交换,然后再排放到室内的排气格栅32。
室内热交换器5设置在前格栅3的内侧。室内热交换器5使通过吸气部件31吸入的空气与工作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
导流部件7用于将空调器分隔成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因此,室内冷空气与室外热空气被导流部件7隔离开。此外,在导流部件7的上台阶上形成一个支架8,用于连接下面将描述的护罩18。
在涡壳9内形成导流表面91,该导流表面以一定的曲率从一侧向另一侧弯曲,以使室内空气平稳地流动。另外,孔板11包括一个用于将通过室内热交换器5的室内空气引到室内风机13的孔口12,及一个形成在孔板11的上部台阶的排气导流部件111,用以将热交换后的空气引导到排气格栅32。
室内风机13通过吸气部件31、室内热交换器5和孔口12吸入室内空气。此外,室内风机13是一种离心式风机,它能通过孔口12吸入空气,然后向离心方向吹送吸入的空气。引导从室内风机13排出的空气沿导流表面91流入排气导流部件111。
上面对整体式空调器的室内机部分进行了描述,下面将对由导流部件7与室内机部分分隔开的室外机部分的结构和运行过程进行描述。
室外机部分包括一个形成在导流部件7外侧的电机15;一个固定在电机15的室外转轴上的送风机17;一个形成在底板1上、用于引导由送风机17形成的气流的护罩18;一个形成在室外底板1上并面对着护罩18的室外热交换器19;及一个用于形成空调器外部壳体的外壳21。
电机15沿旋转轴相互面对的方向突起。在旋转轴中,一根侧旋转轴穿过导流部件7并延伸到涡壳9的中心,从而带动室内风机13旋转。此外,另一侧旋转轴形成在送风机17上,用于产生室外气流。送风机17还包括一个环171,以使其与翼端相互连接。
护罩18包括一个通孔181,送风机17定位在该通孔中。另外,护罩18引导由送风机17从外部吸入的空气,并迫使室外空气流向室外热交换器19。护罩18连接到室外热交换器19的两侧端,并且还由支架8支承在上部台阶上。
室外热交换器19使从室外吸入的空气与空调循环的工作流体相互进行热交换。
压缩机20作为空调循环的一个结构部件设置在导流部件7和护罩18之间的底板1上。在底板1上形成一个压缩机安装部件10,压缩机20安装在该部件10上。
图2是表示传统空调器的使用状态的视图。
参照图2,如果空调器开始运行,室内机部分通过设置在前格栅3的下侧表面的吸气部件31吸入空气,然后冷却吸入的空气,并再次使冷却的空气经设置在前格栅3的上表面的排气格栅32流入室内。此外,室外机部分经外壳20的外周面的通孔吸入空气,然后使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并使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设置在外壳20的后表面上的另一通孔流向室外。在附图中,箭头代表气流。
然而,上述传统的整体式空调器具在如下缺陷。
传统的整体式空调器包括室内风机13、室外风机17,及电机15,分别在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各装一个电机。但传统的整体式空调器具有如下缺陷:由于室内热交换器5和室外热交换器19是一个近似的矩形,这样就使由循环的室内风机13和室外风机17产生的强迫气流不能达到热交换器5和19的各个地方,因而降低了热交换效率。也就是说,由于风量不能达到热交换器5和19的拐角处,所以在对应的拐角部分处不能进行完全的热交换。
另外,压缩机20是偏置的,并安装在底板1的一侧。因此,传统的整体式空调器具有如下缺陷:由于压缩机20使空调器的重心完全偏置在其一侧,所以造成移动和安装上的困难。也就是说,如果工作人员要想移动空调器,他们是很难做到的。
新型内容
因此,本新型涉及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它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相关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缺陷造成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它用于使大风量的空气施加给热交换器的总表面。
本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它避免了空调器的重心偏置,从而可方便地进行移动并实现对空调器的处理。
本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它用于使空调器的前部外形更加美观。
在下文的描述中将提出本新型的其它特性和优点,这些特性和优点中的一部分对本领域的普通专业人员来说,在阅读了下文后可明显得知,或者也可从本新型的实施中得知。本新型的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说明书的文字部分、权利要求及附图中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达到。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和其它优点,按照本新型的目的在下面具体和广泛地描述,本新型提供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它包括:一个底板,构成热交换回路的部件安装在该底板上,该底板形成下部外观;一个压缩机,它安装在底板上;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它们安装在底板的前部和后部,用于进行热交换;一个空气导流部件,它安装在底板上,用于将空调器分隔成一个形成在底板前部的室内机部分和一个形成在前板后部的室外机部分,并用于引导空气流动;两个或更多个室内风机,它们以贯穿空气导流部件的方式安装,并用于在室内机部分内产生气流;至少两个室外风机,它们设置在室外热交换器的一个侧部,用于在室外机部分内产生气流;一个前板,它安装在底板的前端并构成空调器的前外观;及一个机壳,它固定在底板上的左侧部分或右侧部分,并构成空调器的上部外观和侧面外观。
在本新型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它包括:一个底板,构成热交换回路的部件安装在该底板上;一个压缩机,它用于压缩空调器的工作流体;一个下部导流部件,它安装在底板上,用于将空调器分隔成一个形成在底板前部附近的室内机部分、和一个形成在前板后部的室外机部分,并用于引导空气流动;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它们安装在下部导流部件的前部和后部,工作流体在其中进行热交换;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它们分别安装在室内机部分和室外机部分,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中的其中之一具有两台或更多台;上部导流部件,它设置在下部导流部件上,并使排风从至少两条分支通路排出;一个风机电机,用于驱动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一个前板,它安装在底板的前端并构成空调器的前外观。
在本新型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它包括:一个底板,构成热交换回路的部件安装在该底板上;一个压缩机,它用于压缩空调器的工作流体;一个下部导流部件,它安装在底板上,用于将空调器分隔成一个形成在底板前部附近的室内机部分、和一个形成在前板后部的室外机部分,并用于引导空气流动;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它们安装在下部导流部件的前部和后部,工作流体在其中进行热交换;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它们分别安装在室内机部分和室外机部分,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中的其中之一具有两台或更多台;上部导流部件,它设置在下部导流部件上,并使排风从至少两条分支通路排出;一个风机电机,用于驱动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一个前板,它安装在底板的前端并构成空调器的前外观;一个过滤器,它设置在上部导流部件的排风侧的至少一部分上,用于过滤排出的空气;及一个机壳,它构成空调器的外观。
在本新型的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它包括一个底板;一个导流部件,它用于沿前向和后向分隔底板;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它们分别设置在导流部件的前侧和后侧;两个或更多个室内风机,它们将空气吹送到室内热交换器的整个表面;两个或更多个室外风机,它们将空气吹入室外热交换器;一个风机电机,用于通过一根单驱动轴驱动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及一个机壳,它构成空调器的外观。
本新型的整体式空调器具有如下优点:热交换效率提高了,并很容易对空调器进行处理。
此外,还具有使空调器的外观更美观的优点。
可理解到,上述一般说明和下面对本新型的详细描述都只为举例说明,并对要保护的本新型提供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对本新型提供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该申请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文字部分一起用于解释本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表示传统的整体式空调器的主要部件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表示传统的整体式空调器的外观结构和气流的透视图;
图3是表示本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器的透视图;
图4是表示本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5是表示本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器的外观结构的视图;及
图6表示本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器的平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描述本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即在附图中所示的实例。如果可能,在全部附图中,相同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件。
图3是表示本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器的局部剖开的透视图;图4是表示本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器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3和4,整体式空调器包括一个构成空调器底部的底板100;一个构成空调器外观的机壳700,构成热交换回路的各部件装在该机壳内;一个接收在机壳700的室内侧内并吸入热空气和排出冷空气的室内机部分;及一个接收在机壳700的室外侧内,以冷却工作流体的室外机部分。
下面将描述室内机部分的结构。
在本新型的空调器中,室内机部分的结构包括:一个前板200,它设置在空调器的最前端,用以形成前侧的外壳结构;一个排风门230,它设置在前板200的后侧,用于有选择地打开和关闭前板的排风部件;一个空气导流部件300,它设置在底板100上,将空调器分隔成室内机部分和室外机部分,并包括一个上空气导流部件350和一个下空气导流部件310,用以在室内机部分内引导空气流动;一个内底板320,它与下空气导流部件310成一整体地形成在下空气导流部件310的下部;左、右挡板312,它们沿上、下方向形成在下空气导流部件310的前表面的中央部分;一个排风通道352,形成在上空气导流部件350的前侧,用于将室内风机420排出的冷空气引导到前板200;一个过滤器安装部件360,它从上空气导流部件350上向上方突起;一个控制盒380,它安装在上空气导流部件350的右侧,用于控制空调器的全部运行过程;一个室内热交换器400,它设置在空气导流部件300的前侧,用于冷却内部空气;一个空气流入导流部件410,它形成在室内热交换器400和空气导流部件300之间,并形成空气的流入通路;一个室内风机420,它设置在下空气导流部件310的内侧,用于使室内空气流动;及一个风机电机450,它设置在室内风机420的后侧,用于驱动室内风机420旋转。
下面将描述室外机部分的结构。
室外机部分的结构包括:一个护罩500,它设置在离空气导流部件300后侧预定距离处,用于在室外机部分内引导空气流动;室外风机装在护罩500的一个通孔502中,用于强制吹送室外空气,以进行热交换;一个室外热交换器550,它设置在护罩500的后侧;一个压缩机560,它安装在室外机部分的底板100上并构成热交换回路;及一个后板600,它设置在室外热交换器550的后侧,经过热交换后的热空气通过该后板排出。
下面对在本新型的整体式空调器中的室内机部分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前板200包括:一个前吸入部件210,它形成在前板200的下侧,并与用于将空调空间的空气吸入空调器的室内侧的入口对应;及一个排气部件220,它形成在前板200的上侧,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该排气部件被送入空调空间。可有选择地将热交换后的空气经上述排气部件220或过滤器安装部件360排出。另外,过滤器可安装在过滤器安装部件360的内侧,以过滤包含在排出空气内的外界颗粒。
另外,排气部件220可形成在前板200的两侧。换句话说,为了通过沿相对于空调器前侧的侧向排出冷空气来冷却整个室内侧,并提高空调器的外观的美感,在前板200的两个侧端形成一个侧吸气部件215。
在前板200的后侧,所安装的排气门230可有选择地打开或关闭排气部件220。通过使排气门230按用户的意愿向上滑动或向下滑动,以便有选择地打开或关闭排气部件220,排气门230还可包括一个用于产生旋转动力的旋转电机,及一个齿轮齿条副,用于将旋转电机产生的旋转动力转变成线性运动,但图中未示出。
在排气部件220的前端还设置了一个用于引导排气的排出方向的排气引导部件222。
内底板320的外形具有从下部空气导流部件310在前方伸出的形状,它与底板100的前端对应并固定在底板100上。内底板320的上部相当于收集由室内热交换器400冷凝的冷凝水并将其排放到室外空间的部分。在内底板320的上部,形成用于收集冷凝水的导向肋321。
在下空气导流部件310的前中部形成沿纵向延长的左右挡板312。换句话说,左右挡板312从下空气导流部件310的前中部朝前方伸出,用以将下空气导流部件310的前空间分隔成左空间和右空间。由于室内风机420和电机450分别设置在左侧和右侧,所以左右挡板312使重心平衡。此外,各室内风机420的风量可以独立形成。
在下空气导流部件310的两部分上形成室内风机安装槽314。室内风机安装槽314具有与室内风机420的直径相同的尺寸,并且它们的周边最好朝前侧伸出预定部分。
排气通道352从上空气导流部件350的后端朝前侧伸出预定部分,并且其前端对应于前板200的排气部件220。
在上空气导流部件350上,过滤器安装部件360向上突起。用于过滤送入室内空间的空气的高性能过滤器370从上侧安装在过滤器安装部件360上。
控制盒380具有预定的尺寸,尽管图中未示出,它容纳电容器和控制部件,如用于控制空调器运行的电路板。空调器的全部运行过程都由控制盒380控制。
室内热交换器400相当于在热交换回路的工作流体和空调空间的吸入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部分。虽然图中未示出,但显然应形成一条通过其引入和排出工作流体的管状通道。
吸气导流部件410用于引导在热交换器400内进行了热交换的空气。在吸气导流部件410处形成一对通孔412,该通孔与下空气导流部件310的室内风机安装槽314对应。安装在空气导流部件300内侧的室内风机420提供用于使空气在室内机侧流动的驱动力。在左侧和右侧形成一对室内风机420。换句话说,室内风机420分别位于形成在下空气导流部件310的左侧和右侧的室内风机安装槽314上。
各风机电机450的中心轴452的一个前端插入室内风机420,另一后端插入室外风机460。因此,风机电机450可同时向室内风机420和室外风机460提供旋转驱动力。换句话说,风机电机450的旋转轴朝两个方向延伸,并且室内风机420与它的一端相连,室外风机450与它的另一端相连。另外,风机电机450直接安装在空气导流部件300的后表面上或可由独立的支架支承。
另外,虽然图中未示出,但还可在空气导流部件300和吸气导流部件410的预定部分上形成一个通风孔。可选择性地通过该通风孔吸入外部空气,以对内部空气进行换气。因此,在空气导流部件300的预定部分上安装一个风门,利用一个独立驱动的电机操纵该风门,以打开和关闭通风孔。
同时,虽然图中未示出,还可形成一个用于引导室外空气的通风管道,以使外部空气能通过该通风孔流入。换句话说,用于将后部空气引导到前侧,并使被引导的空气流入通风孔的通风管道,也可形成在连接于空气导流部件300的上端和护罩500之间的支架(图中未示出)的下方。
下面详细描述在本新型的整体式空调器的室外机部分的结构。
在护罩500的左部和右部分别形成与空气导流部件300的室内风机安装槽314对应的通风孔502。另外,还可在护罩500的上部形成一个用于引导冷凝水的导向头504,而冷凝水是由形成在室外风机460外周边上的环形件422引导的。
环形件422使驻留在下部的冷凝水飞溅,并将飞溅的水喷射到室外热交换器550上。在冷却运行时,环形件422的运行降低了室外热交换器550的温度,从而提高了冷却效率。
室外热交换器550的作用是在空调器以供冷模式运行时,通过在热交换回路的工作流体与从外部吸入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将室内的热释放到外部。
压缩机560通过管状通路与室内热交换器400和室外热交换器550相连,以循环制冷剂。特别是,压缩机安装在空气导流部件300与护罩500之间,更详细地说,安装在空气导流部件与护罩之间,同时在左风机电机450和右风机电机450之间。这样,压缩机560就位于室外机部分相对于左右方向的中心位置上。
在后板600上沿水平方向形成多个格栅式排气出口610,内部空气通过该出口610排出。换句话说,格栅式排气出口610可通过在后板上形成多个三角形突起,并在水平方向的突起之间切割出沟槽部分而制成。
图5是表示本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整体式空调器的外观结构的视图。现在参照图5详细描述本新型的整体式空调器的机壳的结构和作用。
机壳700覆盖除了下侧部/前部和后部的所有部分,以保护空调器的部件,并形成空调器内的空气通道。
详细地说,安装导向部件710沿水平方向形成在机壳700的上表面的预定部分上。安装导向部件710形成下凹部分,该下凹部分从机壳700的上表面向下凹预定深度,以便沿建筑物的窗框稳定地安装空调器,并在安装导向部件710上安装窗帘部件或类似部件。
在机壳700的两侧部分的后部形成多个侧吸气孔720,从侧向吸入的空气通过该侧吸气孔。即使在机壳700上部的后部,也选择性地形成多个上吸气孔730。从上方吸入的空气通过该上吸气孔。
另外,在机壳700上部的前缘,即在安装导向部件710的前侧安装一个过滤格栅740,用于引导通过高性能过滤器370的空气的排出方向。过滤格栅740安装在与高性能过滤器370的上表面对应的位置上,该高性能过滤器370安装在上空气导流部件350上。这样,通过高性能过滤器370的空气可平稳地排放到室外。另外,由于高性能过滤器370是一个独立的组件,所以可对它进行拆装。过滤格栅740安装其上的格栅安装部件742从机壳700的上表面的预定部分上突起,并贯穿该部分。过滤格栅740从上方安装在格栅安装部件742上。因此,当准备清洗过滤格栅740时,将它向上抬起,并从机壳700将其取下,然后进行清洗。在机壳700的两侧部形成手柄750,以便容易安装和移动。
下面将描述按上述方式构成的本新型的整体式空调器的运行过程。应注意到,整体式空调器的运行过程是按照供冷模式的运行标准来描述的。
图6是示意地表示本新型的整体式空调器的平面剖视图。可注意到,为了对空调器的运行过程进行描述,图中只表示出主要部件,而不是所有部件。
空调器运行时,左右风机电机450运转,以使左室内风机420和右室内风机460旋转。因此,压缩机560使工作流体循环通过热交换回路。特别地,室内风机420最好使用离心式风机,以有效地利用室内空间,室外风机最好使用轴流风机,以提高风量。
驱动分别设置在左侧和右侧的室内风机420,使室内空气经前吸气部件210吸入并流过室内热交换器400。在室内热交换器400中热交换后的处于较低温度的空气被吸入室内风机420,以便沿室内风机的圆周方向排出。为此,可采用离心式风机作为室内风机420,特别是,室内风机420可以是涡轮风机,以提高风量。
室内风机420以圆周方向送出的空气沿空气导流部件300被引导到排气通道352内。引入排气通道352中的空气经排气部件220被送入室内。
另一方面,为了净化上述的由室内热交换器400冷却的空气,可使空气通过高性能过滤器370。
详细地说,如果用户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空调器中设定空气净化功能,则排气门230遮挡住设置在前板200上的排气部件220。因此,使被引导并排放到排气通道352中的空气不送入排气部件220,并经上部高性能过滤器370流出过滤格栅740。
如果这样运行,则由于空气中的外界物质在通过高性能过滤器370时被过滤,所以送出的空气能保持室内环境更清洁。换句话说,由于进行了净化过程及冷却过程,所以使室内空气更加舒适。
室外风机460的驱动将室外空气吸入空调器。也就是说,室外风机460的运转使室外空气通过机壳700的侧吸入孔720和上吸入孔730流入空调器。流入空调器的空气沿护罩500被引导并被吸入到室外风机460。因此,由室外风机460送到后部的空气通过室外热交换器550,同时与热交换回路的工作流体进行热交换。此时,工作流体的热空气输送到将被排放到室外的空气中。
这时,以室温的较低温度进入空调器的空气通过压缩机560的外周,这样就减小了压缩机560的温度。
另一方面,上面描述了用于对空调空间的空气进行通风并排放到室外的通风系统的运行过程,如果按照用户的设定,将设置在空气导流部件300一侧的通风孔打开,则排气部件220被排气门230遮挡。
因此,通过前吸气部件210吸入的空气通过室内热交换器400,再经通风孔流入室外侧,然后被送入侧吸气孔720,或通过后面板600上的格栅排气孔610排出。
上面详述的结构也可适当地改变成另一种结构。即,在本实施例中,在室内侧设置一对室内风机420,并在室外侧与室内风机对应地也设置一对室外风机460,同时设置一对风机电机450,以同时驱动室内风机420和室外风机460。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也可按第一实施例的方式在室内侧设置两个室内风机,并在室外侧设置一个室外风机460和用于驱动室外风机460的独立的室外风机电机。
上述实施例可改变成:室内风机是单独构成的,而可将压缩机安装在两个室外风机之间。
此外,在不仅用作电冰箱,而且也用作热泵的情况下,本新型的空调器可实现同样的效用。
另外,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本实施例包括两个室内风机和两个室外风机,但可不局限于此,可设有不同的风机数量,以适应空调器的总尺寸和冷却效率。
风机电机450通过独立的支架(图中未示出)连接在下空气导流部件的后表面。但是,连接方式可不局限于所提供的方式。换句话说,风机电机450可直接连接到空气导流部件上。详细地说,只有风机电机的驱动轴不插入下空气导流部件,而是可将风机电机450整体插入下空气导流部件中并进行固定。
另外,也可将带图案的框架安装在前板200的前表面上,以提高整体式空调器的外观美感。另外,可将平板型显示板,如LCD监视器或PDP板构成在前板200的前表面的空白处,以用作电子图像、监视器或电视。
此外,压缩机安装在本新型的整体式空调器的的中心部位,以提高在移动时的工作方便性。虽然室外风机460设有两个,即一对,但压缩机不必设置在它们之间。换句话说,虽然压缩机设置在室外结构的任何一侧,但只要送风是通过热交换器的整个区域进行的,在提高热交换效率上就不会有问题。
由于通风可朝室内热交换器的整个区域进行,并且室外热交换器具有近似三角形状,所以本新型具有能提高热交换效率的效果。
此外,风机和电机分别设置在左侧和右侧,这样可形成室外侧中心部分的剩余空间,并将压缩机安装在该空间内,这样就可调整空调器的总重心。因此,这种空调器具有方便运输的效果。详细地说,由于空调器总体上保持了左右平衡,所以本新型具有空调器安装和移动方便的优点。
显然,本领域的专业人员可在不脱离本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本新型进行各种变换和改进。因此,本新型包含了对本新型的变换和改进,它们都落入由权利要求书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它包括一底板,构成热交换回路的部件安装其上;一压缩机,工作流体在其内被压缩;一空气导流部件,用于将空调器分隔成一个室内机部分和一个室外机部分,并用于引导在室内机部分内的气流;热交换器和风机,它们分别安装在室内机部分和室外机部分内,及一风机电机,用于驱动风机;
其特征在于,该空调器包括:
两个或多个室内风机,它们安装在空气导流部件内并贯穿该空气导流部件,用于在室内机部分内产生气流;
两个或多个室外风机,它们分布在室外热交换器的左侧和右侧,用于在室外机部分内产生气流;
一前板,安装在底板的前端并形成空调器的前外观;及
一机壳,它固定在底板上的左侧和右侧部分,并形成空调器的上部外观和侧部外观。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整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压缩机安装在底板的后中部。
3.按照权利要求1的整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空调器还包括一个风机电机,它设置在室内风机的后部,用于同时向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提供旋转动力。
4.按照权利要求1的整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空调器的左侧和右侧中之一侧各设一个室内风机和/或室外风机。
5.按照权利要求1的整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室内风机是涡轮式风机。
6.按照权利要求1的整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室外风机是轴流式风机。
7.按照权利要求1的整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压缩机设置在室外机部分的中部。
8.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它包括一底板,构成热交换回路的部件安装其上;一压缩机,工作流体在其内被压缩;一空气导流部件,用于将空调器分隔成一个室内机部分和一个室外机部分,并用于引导在室内机部分内的气流;热交换器和风机,它们分别安装在室内机部分和室外机部分内,及一风机电机,用于驱动风机;
其特征在于,该空调器包括:
一下部导流部件,它安装在底板上,用于将空调器分隔成一个形成在底板前部附近的室内机部分和一个形成在前板后部的室外机部分;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它们分别安装在下部导流部件的前部和后部,工作流体在其中进行热交换;
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它们分别安装在室内机部分和室外机部分,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中的其中之一具有两台或多台;
一上部导流部件,它设置在下部导流部件上,并形成排出空气的通道;
一风机电机,用于驱动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
一前板,安装在底板的前端并形成空调器的前外观;及
一机壳,它构成空调器的外观。
9.按照权利要求8的整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上空气导流部件的上侧表面排出。
10.按照权利要求8的整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空调器还包括:
一过滤器安装部件,它设置在上部导流部件的打开的上表面;及
一过滤器,它设置在过滤器安装部件的内侧,用于过滤排出的空气。
11.按照权利要求8的整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空调器还包括一排风通道,它设置在上空气导流部件的前部,用于通过空调器的前表面排出冷空气。
12.按照权利要求8的整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室外风机是两个,压缩机设置在室外风机之间。
13.按照权利要求8的整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空气被分成支流,并利用室内风机和/或室外风机将空气吹入室内热交换器和/或室外热交换器的左侧和右侧。
14.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它包括一底板,构成热交换回路的部件安装其上;一压缩机,工作流体在其内被压缩;一空气导流部件,用于将空调器分隔成一个室内机部分和一个室外机部分,并用于引导在室内机部分内的气流;热交换器和风机,它们分别安装在室内机部分和室外机部分内,及一风机电机,用于驱动风机;
其特征在于,该空调器包括:
一下部导流部件,它安装在底板上,用于将空调器分隔成一个形成在底板前部附近的室内机部分、和一个形成在前板后部的室外机部分;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它们分别安装在下部导流部件的前侧和后侧,工作流体在其中进行热交换;
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它们分别安装在室内机部分和室外机部分,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中的其中之一至少具有两台;
一上部导流部件,它设置在下部导流部件上,并使排风分支成至少两条分支通路并排出;
一风机电机,用于驱动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
一过滤器,它设置在上部导流部件的排风侧的至少一部分上,用于过滤排出的空气;及
一机壳,它构成空调器的外观。
15.按照权利要求14的整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过滤器设置在上空气导流部件的上部。
16.按照权利要求14的整体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空调器还包括一个过滤格栅,它设置在与过滤器对应的位置上,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该过滤格栅排出。
17.一种整体式空调器,它包括一底板,构成热交换回路的部件安装其上;一压缩机,工作流体在其内被压缩;一空气导流部件,用于将空调器分隔成一个室内机部分和一个室外机部分,并用于引导在室内机部分内的气流;热交换器和风机,它们分别安装在室内机部分和室外机部分内,及一风机电机,用于驱动风机;
其特征在于,该空调器包括: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它们分别安装在下部导流部件的前侧和后侧;
两个或多个室内风机,它将空气吹送到室内热交换器的整个表面;
两个或多个室外风机,它将空气吹送到室外热交换器内;及
一风机电机,它利用一根单驱动轴驱动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
一机壳,它构成空调器的外观。
CNU2004200049382U 2003-08-18 2004-03-08 整体式空调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94153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30056839A KR100541472B1 (ko) 2003-08-18 2003-08-18 일체형 공기조화기
KR56839/2003 2003-08-1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694153Y true CN2694153Y (zh) 2005-04-20

Family

ID=3419210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42000493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694153Y (zh) 2003-08-18 2004-03-08 整体式空调器
CNB20041000802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4785C (zh) 2003-08-18 2004-03-08 整体式空调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802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4785C (zh) 2003-08-18 2004-03-08 整体式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257959B2 (zh)
KR (1) KR100541472B1 (zh)
CN (2) CN2694153Y (zh)
BR (1) BRPI0400896A (zh)
TW (1) TWI238882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77007B2 (en) 2013-03-15 2015-07-07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ed power generation and chemical production using fuel cells
US9077006B2 (en) 2013-03-15 2015-07-07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ed power generation and carbon capture using fuel cells
US9556753B2 (en) 2013-09-30 2017-01-31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Power generation and CO2 capture with turbines in series
US9755258B2 (en) 2013-09-30 2017-09-05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ed power generation and chemical production using solid oxide fuel cells
US9819042B2 (en) 2013-09-30 2017-11-14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Fuel cell integration within a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57507B2 (en) * 2004-06-14 2010-07-20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er
KR101054623B1 (ko) * 2005-03-09 2011-08-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KR101314892B1 (ko) * 2006-02-16 2013-10-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CN102252376B (zh) * 2010-05-19 2015-06-17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窗式空调器
WO2014166715A1 (en) * 2013-04-09 2014-10-16 A-Heat Allied Heat Exchange Technology Ag Easy maintenance access system for insulated cooler unit
CN104622369A (zh) * 2013-11-06 2015-05-20 赖晓晖 空气过滤净化干体机
CN106369685B (zh) * 2016-08-26 2022-05-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US20190154278A1 (en) * 2017-11-21 2019-05-23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Fan assembly for a packaged terminal air conditioner unit
EP3786538B1 (en) * 2018-04-25 2024-01-10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outdoor unit
KR102310350B1 (ko) * 2020-02-20 2021-10-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53632Y2 (zh) * 1974-06-26 1976-12-22
JPS5234148U (zh) * 1975-09-01 1977-03-10
JPS54145964U (zh) * 1978-03-28 1979-10-11
JPS5885036A (ja) * 1981-11-17 1983-05-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一体形空気調和機の送風装置
JPS60186632A (ja) 1984-03-05 1985-09-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室外一体型壁掛空気調和機
EP0448935B1 (en) * 1990-03-30 1994-12-0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ir conditioner
US5228306A (en) * 1992-04-20 1993-07-20 Norm Pacific Automation Corp.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ir-exchange and pressure and detecting airtight conditions in air-conditioned room
US6009716A (en) * 1996-11-22 2000-01-0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ntegral air conditioner with motors for driving interior and exterior blowers both disposed at exterior side
TW374843B (en) 1998-03-17 1999-11-21 Hitachi Ltd Whole air conditioner
KR100461639B1 (ko) * 2001-11-08 2004-12-14 주식회사 엘지이아이 공기조화기

Cited B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19295B2 (en) 2013-03-15 2016-08-16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ed power generation and chemical production using fuel cells at a reduced electrical efficiency
US10093997B2 (en) 2013-03-15 2018-10-09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ion of 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s in iron and steel processing
US9077007B2 (en) 2013-03-15 2015-07-07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ed power generation and chemical production using fuel cells
US9077008B2 (en) 2013-03-15 2015-07-07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ed power generation and chemical production using fuel cells
US9178234B2 (en) 2013-03-15 2015-11-03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ed power generation using 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s
US9257711B2 (en) 2013-03-15 2016-02-09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ed carbon capture and chemical production using fuel cells
US9263755B2 (en) 2013-03-15 2016-02-16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ion of 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s in iron and steel processing
US9343763B2 (en) 2013-03-15 2016-05-17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ion of 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s for synthesis of nitrogen compounds
US9343764B2 (en) 2013-03-15 2016-05-17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ion of 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s in methanol synthesis
US9553321B2 (en) 2013-03-15 2017-01-24 Exxonmobile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ed power generation and carbon capture using fuel cells
US9077005B2 (en) 2013-03-15 2015-07-07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ion of 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s in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US9077006B2 (en) 2013-03-15 2015-07-07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ed power generation and carbon capture using fuel cells
US9362580B2 (en) 2013-03-15 2016-06-07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ion of 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s in a refinery setting
US9455463B2 (en) 2013-03-15 2016-09-27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ed electrical power and chemical production using fuel cells
US9647284B2 (en) 2013-03-15 2017-05-09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ion of 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s in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US9650246B2 (en) 2013-03-15 2017-05-16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ion of 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s in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US9735440B2 (en) 2013-03-15 2017-08-15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ion of 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s in fischer-tropsch synthesis
US9941534B2 (en) 2013-03-15 2018-04-10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ed power generation and carbon capture using fuel cells
US9786939B2 (en) 2013-03-15 2017-10-10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ed power generation and chemical production using fuel cells
US9923219B2 (en) 2013-03-15 2018-03-20 Exxonmobile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ed operation of molten carbonate fuel cells
US9819042B2 (en) 2013-09-30 2017-11-14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Fuel cell integration within a heat recovery steam generator
US9755258B2 (en) 2013-09-30 2017-09-05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Integrated power generation and chemical production using solid oxide fuel cells
US9556753B2 (en) 2013-09-30 2017-01-31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Power generation and CO2 capture with turbines in seri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0541472B1 (ko) 2006-01-10
US20050039480A1 (en) 2005-02-24
US7257959B2 (en) 2007-08-21
BRPI0400896A (pt) 2005-05-24
KR20050021594A (ko) 2005-03-07
TWI238882B (en) 2005-09-01
TW200508549A (en) 2005-03-01
CN100374785C (zh) 2008-03-12
CN1584410A (zh) 2005-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94153Y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254645C (zh) 空气调节机
CN1707170A (zh) 空调器
CN1089884C (zh) 送风机
CN2694154Y (zh)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前板
CN2694155Y (zh) 整体式空调器及其空气导向构件
CN2694152Y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746575A (zh) 空调器
CN1752600A (zh)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CN1740658A (zh) 窗式空气调节器
CN100337063C (zh) 具有扩散器的空调器室内机
CN1782514A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CN2839867Y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CN2839865Y (zh) 具有扩散器的空调器室内机
CN2692552Y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299079C (zh) 窗式空调机的固定装置
CN2667368Y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
CN2705732Y (zh) 一体式空调器的控制盒的安装结构
CN2692555Y (zh) 空气调节器的室内机
CN2839866Y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CN1782517A (zh) 空调器的室内机
CN2667367Y (zh) 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的机壳构造
CN1626935A (zh) 整体式空调器
CN1693799A (zh) 分体式空调室内机的风向调节装置
CN1626930A (zh) 一种窗式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420

Termination date: 201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