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5914C - 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硬性贴壁工艺方法及专用设备 - Google Patents

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硬性贴壁工艺方法及专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5914C
CN1215914C CN 02142308 CN02142308A CN1215914C CN 1215914 C CN1215914 C CN 1215914C CN 02142308 CN02142308 CN 02142308 CN 02142308 A CN02142308 A CN 02142308A CN 1215914 C CN1215914 C CN 121591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dherent
bloated
equipment
undergau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214230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46645A (zh
Inventor
李国喜
何德江
文杰
王宪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QING OILFIELD VENTURE GROUP METAL CORROSION PREVEN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QING OILFIELD VENTURE GROUP METAL CORROSION PREVEN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QING OILFIELD VENTURE GROUP METAL CORROSION PREVEN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QING OILFIELD VENTURE GROUP METAL CORROSION PREVEN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 0214230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15914C/zh
Publication of CN14466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466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591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591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硬性贴壁工艺方法及专用设备,该工艺方法利用缩径,胀径和/或贴壁共五个专用设备,将整个生产过程分为三个工序五个工位,缩径工作由一工位三滚轮缩径设备完成,胀径工序由二、三工位的机械拉胀和水压胀径设备完成,使内衬管在缩径过程中的凹下部分基本复原;贴壁工序由四、五工位的压缩空气胀贴和汽油、漆、氧气混合爆炸贴壁完成,使钢管与内衬管之间形成绝对真空,将钢管与内衬管之间的空气从未实施焊接的另一端挤出,然后再将另一端焊接。钢管与内衬管之间不使用粘接剂,就可将内衬管贴合在钢管的内壁上,解决复合管生产时,钢管与内衬管之间因存有空气,排不出去,而在内衬管的内壁最薄弱处起泡的问题。

Description

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硬性贴壁工艺方法及专用设备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复合管贴壁工艺方法及专用设备,特别是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硬性贴壁工艺方法及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钢管与内衬不锈钢管复合生产复合管时,其贴壁问题是产品质量的关键。若贴壁不好,可使内衬管起褶折,或者在钢管与内衬管之间形成间隙。有间隙必定存有空气,若不采用适当措施排出空气,当该复合管两端经焊接封闭,形成产品后,在井下高温高压环境中就会在复合管内衬管的内侧鼓泡,因而影响井下作业工具的通过。所以贴壁的好坏,是产品质量的关键,必须严格加以控制,并采用适当、专用的工艺装置,排出存留在钢管与内衬管之间的空气。
中国专利98117268.7(申请号)“碳钢管内外不锈钢防腐管及其制造方法”中,阐述了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胀贴工艺方法,其主要特征是炭钢管的两侧端具有焊接连接的不锈钢短接头,选用比钢管的内径小0.05-0.1mm的不锈钢防腐管,先在轧辊结构上采用双轴的上模和下模使内不锈钢管防腐管缩径,其凹进圆弧为(1-3)×πmm,式中:1-表示为碳钢管的内径,3-表示为不锈钢管的外径,π为圆周率,mm为表示单位为毫米,按此公式计算,缩径后的不锈钢内衬管直径小于碳钢管的内径,使不锈钢内衬管能够顺利穿入碳钢管中,然后在不锈钢防腐管的外圆周表面涂敷粘接剂,将不锈钢防腐管装入钢管内,采用机械胀径法使内衬不锈钢管胀径。该份专利中也提到还可以使用水利胀径法、爆炸胀径法和易燃易爆气体胀径法使其凹进部分胀出,恢复原状,并经过粘接剂的作用粘合在钢管的内壁上,但未给出具体的设备结构。
机械胀径法:其机械胀径装置主要包括三个滚轮和一个三角架支撑在内不锈钢管的内,滚动或沿轴向拖动,使内衬不锈钢管的凹进部分胀出,经粘接剂粘合。该装置若置于小直径的复合管中,制造和调整非常困难。
水利胀径法:先将复合管的内衬不锈钢管两端设法密封后,再充水,打压,来实现胀径,使内衬不锈钢管凹进部分胀出,恢复原状,经粘接剂粘合使内衬不锈钢管贴合在钢管内壁上。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复合管两端密封后,事先存在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之间的空气,在打压过程中是排不出去的,于是,在内衬不锈钢管的内壁最薄弱处起泡,这在实践生产中,已充分得到证实。
爆炸胀径法:先将复合管的两端设法密封后,再爆炸胀径,使内衬不锈钢管恢复原状,并通过粘接剂贴合在碳钢管的内壁上。其易燃易爆气体胀径法,混合气体有乙炔+氧,乙炔+空气,甲烷+空气,丙烷+空气,使用其中的一种混合气体,将其充满两端封闭的内衬不锈钢管中,通过高压线圈和火花塞,使易燃易爆气体起爆,使内不锈钢管恢复原状、贴壁,这种贴壁方法同样存在钢管与衬管间的空气排不出去而在内衬不锈钢管的内壁最薄弱处起泡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硬性贴壁工艺方法及专用设备,该工艺方法利用三滚轮缩径,机械拉胀、水压胀径,压缩空气胀贴和汽油、漆、氧气混合爆炸贴壁五个专用设备,实现钢管与内衬管之间不使用粘接剂硬性贴壁,解决生产复合管时在胀径、贴壁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不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硬性贴壁工艺方法及专用设备。工艺方法:整个生产过程为三个工序(即缩径、胀径和贴壁工序),五个工位是缩径、拉胀、胀径、胀贴和/或贴壁。内衬管的缩径在三滚轮缩径设备上完成,使用三滚轮缩径设备延内衬管一端的外口处周向缩径,便于将内衬管穿入钢管中。胀径工序由二、三工位完成,在二工位机械胀径设备上机械方法拉胀,再到三工位水压胀径设备上使用水压胀径方法胀径,使内衬管在缩径过程中的凹下部分基本复原;贴壁工序由四、五工位完成,先在四工位用压缩空气胀贴方法在压缩空气胀贴设备上胀贴,再到五工位爆炸贴壁设备上使用汽油、漆、氧气混合爆炸贴壁方法进行贴壁。在压缩空气胀贴和汽油、漆、氧气混合爆炸贴壁的瞬间,使钢管与内衬管之间形成绝对真空,将钢管与内衬管之间的空气从未实施焊接的另一端挤出,然后再将另一端焊接。在胀径贴壁前,检查钢管与内衬管无漏点后,使用端口扩口器,将内衬管接近钢管端口部分扩口,与钢管内壁贴紧,一端平齐,用氩弧焊和奥氏体钢丝焊牢形成半成品,在半成品的复合管的焊接端插入胀塞,再胀径贴壁。贴壁完成后,要对其复合管进行加热,采用热风炉、烧烤炉(电热)或其它加热方式加热管体,并在管体受热的状态下进行复合管另一端的焊接。钢管与内衬管之间不需使用粘接剂,就可解决钢管内衬管之间因存有的空气,在打压过程中排不出去,而在内衬管的内壁最薄弱处起泡的问题,使内衬管完全贴合在钢管的内壁上。上述三个工序五个工位形成一套完整的复合管内衬胀贴工艺方法及专用设备,其中二、三工位由于速度较慢,该工序中可使内衬管在缩径过程中的凹下部分基本复原。四、五工位由于其速度极快,故为该工艺的贴壁工序,在该工序中可使内衬管在不使用粘接剂的基础上硬性贴合在钢管的内壁上。如果在二工位先机械拉胀时,胀径效果好,达到要求,则可省去三工位的胀径工作程序;在四工位胀贴效果好,质量符合要求,则可省去五工位的贴壁工作程序。
一工位的三滚轮缩径设备由被动杆、联接杆、滚轮、定位板、联接销、定位销、主动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三点定圆,由主动杆通过联接销、定位销带动被动杆、联接杆,被动杆带动滚轮,实现三滚轮的联动,压痕深度可以控制,缩径尺寸可以调整,内衬管变形小,利于胀径。
二工位的机械拉胀由锥形胀塞、卡具、定位套、支承套、支承板、卷筒、大链轮、小链轮、钢丝绳组成。由电机通过链条,大、小链轮带动卷筒牵引钢丝绳拉动锥形胀塞,通过绳拉具有过盈量的锥形胀塞,使凹下部分恢复原状。钢丝绳与锥形胀塞按钩头联接或螺纹联接。钢管与定位套靠锥面定心,定位套插入支承套中,与支承套实现轴向端面定位,另端靠卡具实现圆周固定压紧。
三工位的水压胀径设备由电机、高压截止阀、压力表、始端联接套、终端联接套、截止阀、水箱、水压机、电机、锥形胀塞组成。通过水压机输送高压水或高压液体的压力将具有过盈量的锥形胀塞由复合管的焊接端推向另一端,实现内衬管胀径,使凹下部分恢复原状。水压机、高压截止阀、始端连接套、终端连接套及压力表组成水压或液压通路,始端联接套与终端联接套均与钢管以螺纹或法兰联接。
四工位的压缩空气胀贴设备由小活塞、活塞杆、进水截止阀、水嘴、大活塞、大活塞筒、锥形胀塞、发射筒、进气口、小活塞筒、压簧组成,分收塞和发射两部分。收塞部分:靠大活塞压迫水和小活塞压缩空气及压簧实现阻尼,由小活塞、进水截止阀、水嘴、大活塞、大活塞筒、活塞杆、压簧、小活塞筒组成。发射部分:由锥形胀塞、发射筒、进气口组成,发射筒与复合管以螺纹联接,大活塞筒与复合管靠锥面定心,大活塞靠水阻尼,小活塞靠空气和压簧阻尼,从而实现大、小活塞在活塞筒内的滑动。通过压缩风机输送来的高压空气推动锥形胀塞迅速移动,将具有过盈量的锥形胀塞由复合管的焊接端推向另一端,将钢管与内衬管之间的空气挤出,不需使用粘接剂进行硬性贴壁。
五工位的汽油、漆、氧气混合爆炸贴壁设备是由联接盘、进水口、冷却室、压力表、压力表截止阀、火花塞、燃料杯、进油截止阀、氧气截止阀、锥形胀塞、出水口、燃烧爆炸室、总截止阀、混合室、进气嘴组成。其设备结构中各管路均采用锥管螺纹联接或焊接,爆炸装置与复合管靠联接盘端面压紧,以两联接盘用螺栓实现快速联接。将配制好的汽油、漆的混合剂通过氧气加压进行雾化,再通过电打火点燃爆炸,利用燃烧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迅速将具有过盈量的锥形胀塞由复合管的焊接端推向另一端,将钢管与内衬管之间的空气挤出,不使用粘接剂进行硬性贴壁。
端口扩口器由撞击套、导向杆、锥胀头组成。
工艺要求:1、钢管与内衬管之间无间隙,内衬管的厚度为0.2~0.5mm,且外径要大于或等于钢管的内径,过盈量为0~0.6%。
2、锥形胀塞的材料可选用尼龙、聚酯橡胶或铜。
3、在胀径工序中,要求锥形胀塞要比复合管的综合内径大,过盈量为0.1~1.5%。
五个工位的安装方式是:一工位连接二工位,二工位连接三工位,三工位连接四工位,四工位连接五工位;也可以采用一工位直接连接二、三工位和四、五工位的安装方式,工件各工位的转位靠天车来完成。
本发明也适用于生产内衬铝管复合管的胀径贴壁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采用三工序、五工位胀径贴壁工艺方法及专用装置生产内衬不锈钢管或内衬铝管的复合管,胀径效果好,结构简单,工艺设备合理、可行。在三工位使用水压胀径时,压力可控制。在四、五工位进行胀贴或贴壁时能迅速排出钢管与衬管间的空气,胀贴效果好,爆炸压强直观可见,更为突出的优点是钢管与衬管间不需使用粘合剂,便可获得满意的胀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五个工位连接安装方式;
图2是本发明中复合管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工位缩径设备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二工位机械拉胀设备结构图;
图5是图4所示二工位机械拉胀设备结构的A向剖视图;
图6是图4所示二工位机械拉胀设备结构沿C-C向剖视图;
图7是图4所示二工位机械拉胀设备结构沿B-B向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三工位水压胀径设备结构图;
图9是图8所示三工位水压胀径设备结构沿A-A向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四工位压缩空气胀贴设备结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五工位汽油、漆、氧气混合爆炸贴壁设备结构图;
图12是图11所示五工位汽油、漆、氧气混合爆炸贴壁设备结构A向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中端口扩口器结构图;
图14是本发明中锥形胀塞结构图。
图中1钢管  2内衬管  3被动杆  4联接杆  5滚轮  6定位板  7联接销  8定位销  9主动杆  10锥形胀塞  11卡具  12定位套  13支承套  14支承板  15卷筒  16大链轮  17小链轮  18钢丝绳  19高压截止阀  20压力表  21始端联接套  22复合管  23终端联接套24截止阀  25水箱  26水压机  27电机  28锥形胀塞  29小活塞30活塞杆  31进水截止阀  32水嘴  33大活塞  34大活塞筒  35锥形胀塞  36发射筒  37进气口  38小活塞筒  39压簧  40联接盘41进水口  42冷却室  43压力表  44压力表截止阀  45火花塞46进料漏斗  47进料截止阀  48氧气截止阀  49锥形胀塞  50出水口  51燃烧爆炸室  52总截止阀  53混合室  54进气口  55撞击套56导向杆  57锥胀头
图2所示复合管的两端均有外丝扣,用与缩径、胀径、贴壁设备联接。
图3所示的一工位三滚轮缩径设备结构,滚轮5共有三个,主动杆9用联接销7、定位销8与被动杆3、联接杆4联接,被动杆3联接滚轮5,通过联接杆4与另外两个主动杆9通过联接杆4与之联接,使三个滚轮之间形成联动,三个滚轮固定在开有一个内圆的定位板6上,内圆与内衬管2的外径相等,三个滚轮的一头位置超出定位板6上内圆向内探进。当内衬管2需要缩径时,根据工艺要求的缩径尺寸,确定压痕深度,压动主动杆9,三滚轮联动,延内衬管2一端的外口处周向缩径。
图4提供了二工位机械拉胀设备结构,按图所示钢丝绳18与锥形胀塞10按钩头连接,定位套12插入支承套13中,通过支承板14与工作台固定,另端靠卡具11将复合管径向压紧并与工作台固定,复合管22的焊接端与卡具联接,见图5,未焊接端与定位套12联接,见图6,与支承套13实现轴向端面定位。将钢丝绳穿入一端已焊接的半成品复合管22中,挂上锥形胀塞10,单面涨量0.5-1.5mm,由电机通过减速器、链条,大、小链轮16、17带动卷筒15使钢丝绳18拉动锥形胀塞10从复合管22焊接端拉向未焊接端,将内衬管的凹下部分恢复原状。
图8提供了三工位水压胀径设备结构,按图所示的始端联接套21与终端联接套23均与复合管22以螺纹或法兰联接,如图9所示,高压水的压力为3-10Mpa,将一端已焊接的复合管22半成品的焊接端插入锥形胀塞28,单面涨量0.5-1.5mm,然后联接水压机26,打开高压截止阀19、截止阀24,电机27带动水压机26,高压水或高压液体推动锥形胀塞28顺着由始端连接套21、终端连接套23及压力表20组成的水压通路从复合管22的中间穿过流入水箱25,将具有过盈量的锥形胀塞29由复合管22的焊接端推向另一端,实现内衬管的胀径。通过高压截止阀19、截止阀24调节控制水压。
图10提供的是四工位压缩空气胀贴设备结构,如图所示大活塞33与小活塞29之间由活塞杆30联接,大活塞33装在大活塞筒34内,小活塞29安装在小活塞筒38,小活塞筒38与活塞杆30之间有压簧39,将复合管半成品的一端插入收塞装置与大活塞筒34联接,复合管半成品的焊接端放入涨塞部分与发射筒36以螺纹联接,大活塞筒34与复合管22靠锥面定心,从复合管22的焊接端放入锥形胀塞35,单面涨量为0.5-1.5mm,收塞部分大活塞33靠压迫水实现阻尼,小活塞29靠空气和压簧39实现阻尼,从而实现大小活塞33、29在大小活塞筒34、38内的滑动。打开截止阀,水通过进水截止阀31从水嘴32进入,压风机输出的高压空气从进气口37进入,产生的压力迅速将具有过盈量的锥形胀塞35由复合管22的一端推向另一端,运动过程中将钢管与内衬管之间的空气挤出,形成真空,从而实现不使用黏合剂粘合就能达到使用要求的胀贴效果。
图11提供的是五工位汽油、漆、氧气混合爆炸贴壁设备结构,如图所示爆炸贴壁设备的燃烧爆炸室51的前端与复合管靠联接盘40端面压紧,以两联接盘用螺栓实现快速联接,见图12。锥形胀塞49放在复合管半成品的焊接端,燃烧爆炸室51外周是冷却室42,水从进水口41进入冷却室42,从出水口50流出,对冷却室42进行冷却,其它各管路均采用锥管螺纹联接或焊接。将一端已焊接的复合管半成品的焊接端与燃烧爆炸室51的前端联接,另一端放入收塞装置中,将汽油与油漆混合好的混合剂30ml倒入进料漏斗46中,打开进料截止阀47,使混合剂进入混合室53,关闭进料截止阀47,使混合室53形成密闭空间,混合剂与外界隔离,打开氧气截止阀48,使氧气在0.4-0.6Mpa的状态下从进气口54进入混合室53,打开总截止阀52,使混合室53内的混合剂与氧气在3-5mim的瞬间以雾状喷射于燃烧爆炸室51中,关闭总截止阀52和氧气截止阀48,通过火化塞45点燃引爆,爆炸压力为0.5-6Mpa,压力通过压力表43读取、压力表截止阀44控制,利用燃烧爆炸产生的冲击力迅速将具有过盈量的锥形胀塞49由复合管22的一端推向另一端,从而实现无粘接剂贴壁。
图13所示的端口扩口器,其导向杆56的前端连接一个锥胀头57,外套有撞击套55,撞击套55在导向杆56上可移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用于内衬不锈钢管的复合管制油管的生产工艺。
钢管外径φ73,壁厚5.5
内衬不锈钢管外径φ62.37,壁厚0.4,材质1Cr18Ni9
各工位采用一工位直接连接二、三工位和四、五工位的安装方式,以节省占地面积。
1、内衬不锈钢管缩径
钢管内孔先作除油、除锈处理,再进行酸洗和碱洗或喷砂处理,穿管前用风吹扫钢管内孔,去杂质和灰尘后,用三滚轮缩径装置,将内衬不锈钢管缩径,使其最大外径不超过φ61,穿入钢管中,齐头,一端将不锈钢衬管多余余头去掉,使其与钢管平齐,利用端口扩口器,将内衬管扩口,使其接近钢管端口部分与钢管内壁贴紧,在端部将钢管与内衬管利用氩弧焊焊牢,成为复合管半成品。
2、胀径
在机械拉胀设备上,将锥形胀塞10从复合管的焊接端放入,将钢丝绳18穿入复合管22中,与锥形胀塞10上的钩头连接,由电机拉动钢丝绳18将锥形胀塞10从复合管的焊接端拉向另一端,拉动过程中将内衬管凹下部分复原。再用水压胀径设备进行一次胀径,使内衬管凹下部分进一步复原。
3、贴壁
利用汽油、漆、氧气爆炸贴壁设备实施一次硬性贴壁,先将复合管半成品的焊接端插入φ61.7的尼龙锥形胀塞49,带上油管接箍与爆炸装置上的联接盘40通过螺栓压紧,加入90#汽油及漆混合油30ml,并关闭进料截止阀47,充加氧气0.4Mpa,3秒,关闭总截止阀52和氧气截止阀48,开启火花塞45点火按钮打火施爆,使锥形胀塞49射出,进入收塞装置部分,实现无粘接剂硬性贴壁。贴壁完成后,对复合管进行加热,采用电加热炉加热管体,管体受热要均匀,加热升温至200℃,使钢管与内衬管夹层的空气受热产生气体膨胀后进行释放。管体加热后,在不低于140℃的温度下对复合管另一端采用氩弧焊焊接,采用此法焊接,使钢管与内衬管夹层之间的空气低于1个大气压,保证复合管内衬层在85℃的温度下不鼓包。
4、检验
先检验两端焊口质量,再经25Mpa水压稳压3分钟,检验以复合管内衬不起包,两端焊口不漏气为合格。经线切割进行剖面观察,胀贴紧密,质量合格。

Claims (8)

1、一种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硬性贴壁工艺方法,该方法先将内衬管缩径,再机械拉胀,水压胀径,压缩空气胀贴和易燃易爆气体爆炸贴壁,其特征是:内衬管的缩径使用三滚轮缩径设备延内衬管一端的外口处周向缩径,内衬管穿入钢管后,先将一端平齐后焊接形成半成品,再进行拉胀、胀径、胀贴和/或贴壁;贴壁完成后,对复合管进行加热,并在管体受热的状态下对复合管另一端进行焊接,形成复合管的成品;钢管与内衬管之间不使用粘接剂;工艺方法要求需要胀径和/或贴壁的复合管两端外侧有一段丝扣与专用设备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硬性贴壁工艺方法,其特征是:在管体受热的状态下,对复合管另一端的焊接是在不低于140℃的温度下,采用氩弧焊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硬性贴壁工艺方法,其特征是:爆炸贴壁采用的是汽油、漆、氧气混合物。
4、一种用于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硬性贴壁工艺方法的专用设备,有缩径、机械拉胀、水压胀径、压缩空气胀贴、爆炸贴壁五台设备,其特征是:缩径设备由被动杆(3)、联接杆(4)、滚轮(5)、定位板(6)、联接销(7)、定位销(8)、主动杆(9)组成;其中:滚轮(5)共有三个,主动杆(9)用联接销(7)、定位销(8)与被动杆(3)、联接杆(4)联接,被动杆(3)联接滚轮(5),另外两个主动杆(9)也是通过联接杆联接,使三个滚轮之间形成联动,三个滚轮固定在开有一个内圆与内衬管(2)外径相等的定位板(6)上,三滚轮联动时,延内衬管(2)一端的外口处周向缩径;胀径和贴壁设备是使用锥形胀塞进行拉胀、胀径、胀贴或贴壁,胀径和贴壁设备中所涉及的锥形胀塞(10)、(28)、(35)、(49)要比复合管的综合内径大,胀塞过盈量为0.1~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硬性贴壁工艺方法的专用设备,使用缩径设备先将内衬管缩径后,再用机械拉胀设备拉胀,其特征是:机械拉胀设备由锥度胀塞(10)、卡具(11)、定位套(12)、支承套(13)、支承板(14)、卷筒(15)、大链轮(16)、小链轮(17)、钢丝绳(18)组成;其中:钢丝绳(18)与锥形胀塞(10)按钩头连接,定位套(12)插入支承套(13)中,通过支承板(14)与工作台固定,另端靠卡具(11)将复合管径向压紧并与工作台固定,复合管的焊接端与卡具(11)联接,未焊接端与定位套(12)联接,与支承套(13)实现轴向端面定位,由电机通过减速器、链条,大、小链轮(16、17)带动卷筒(15)使钢丝绳(18)拉动锥形胀塞(10)从复合管焊接端拉向未焊接端实现机械拉胀。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硬性贴壁工艺方法的专用设备,使用缩径设备先将内衬管缩径、机械拉胀设备拉胀后,再用水压胀径设备进行胀径,其特征是:水压胀径设备由高压截止阀(19)、压力表(20)、始端联接套(21)、终端联接套(23)、截止阀(24)、水箱(25)、水压机(26)、电机(27)、锥度胀塞(28)组成;其中:高压截止阀(19)、压力表(20)、始端联接套(21)、终端连接套(23)及水压机(26)组成水压通路,始端联接套(21)和终端联接套(23)与复合管以螺纹联接,然后联接水压机(26)。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硬性贴壁工艺方法的专用设备,先用缩径设备将内衬管缩径,机械胀径设备拉胀,水压胀径设备胀径后,再用压缩空气胀贴设备进行胀贴,其特征是:压缩空气胀贴设备由小活塞(29)、活塞杆(30)、进水截止阀(31)、水嘴(32)、大活塞(3)、大活塞筒(34)、锥度胀塞(35)、发射筒(36)、进气口(37)、小活塞筒(38)、压簧(39)组成;其中:大活塞(33)与小活塞(29)之间由活塞杆(30)联接,大活塞(33)装在大活塞筒(34)内,小活塞(29)安装在小活塞筒(38)内,小活塞筒(38)与活塞杆(30)之间有压簧(39)组成收塞部分;锥度胀塞(35)、发射筒(36)、进气口(37)、)为发射部分;将复合管半成品的一端插入收塞装置与大活塞筒(34)联接,复合管半成品的焊接端放入涨塞部分与发射筒(36)联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硬性贴壁工艺方法所使用的专用设备,先用缩径设备将内衬管缩径,机械拉胀设备拉胀,水压胀径设备胀径,压缩空气胀贴设备胀贴后,再用易燃易爆气体爆炸贴壁设备进行贴壁,其特征是:爆炸贴壁设备的燃烧爆炸室(51)的前端与复合管的焊接端靠联接盘(40)端面压紧,以两联接盘用螺栓联接,燃烧爆炸室(47)外周是冷却室(42),关闭进料截止阀(47),混合室(53)需形成密闭空间。
CN 02142308 2002-09-14 2002-09-14 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硬性贴壁工艺方法及专用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5914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42308 CN1215914C (zh) 2002-09-14 2002-09-14 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硬性贴壁工艺方法及专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2142308 CN1215914C (zh) 2002-09-14 2002-09-14 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硬性贴壁工艺方法及专用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6645A CN1446645A (zh) 2003-10-08
CN1215914C true CN1215914C (zh) 2005-08-24

Family

ID=28048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214230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5914C (zh) 2002-09-14 2002-09-14 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硬性贴壁工艺方法及专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15914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72878A (zh) * 2013-06-09 2013-09-04 汤晓明 制造复合钢管的方法
CN104384230B (zh) * 2014-07-31 2016-06-2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高速喷丸渐进塑性成形双金属复合管的装置及工艺
CN104128386B (zh) * 2014-07-31 2015-12-02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高压液体喷射塑性成形双金属复合管的装置及工艺
CN105215131A (zh) * 2015-10-27 2016-01-06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一种双金属复合管液涨成形全抱持装置
CN107336474A (zh) * 2016-04-29 2017-11-1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纤维复合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90422A (zh) * 2018-10-10 2019-02-01 江苏新阳光管业科技有限公司 复合管水涨后冷滚压复合方法
CN110626848B (zh) * 2019-08-14 2024-05-03 山东广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管、制备装置、工艺、辊体和辊体的应用
CN112697359B (zh) * 2020-12-12 2023-04-28 宁波富伽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建筑管材施工检测装置
CN113369816B (zh) * 2021-06-17 2023-03-17 高密天一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外涂塑内衬不锈钢复合钢管的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46645A (zh) 2003-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5914C (zh) 钢管与不锈钢内衬管硬性贴壁工艺方法及专用设备
CN105888881B (zh) 一种连接密封装置
CN112610446A (zh) 一种提高合成氨氢氮气压缩机打气量的方法
CN101881172B (zh) 一种采用完全非轴向分块面的盾构隧道管片
CN101215613A (zh) 高炉炉体煤气泄漏窜风的封堵工艺及设备
CN114778407A (zh) 一种混凝土抗渗漏试验装置
CN105890851A (zh) 大管径铸铁管道无靠背试压装置及试压方法
CN201096679Y (zh) 用于小口径管道压力试验的密封装置
CN201201298Y (zh) 一种卧式喷浆机
CN201803014U (zh) 一种u形管水压试验工装
CN111637277A (zh) 一种内作用式整体非开挖管道施工用球墨铸铁顶管
CN102661187A (zh) 汽车尾气综合利用系统
CN100507078C (zh) 10米长陶瓷内衬复合油管的制造方法及专用离心机
CN211824109U (zh) 隧洞爆破施工炮孔填塞装置
CN201273309Y (zh) 一种集成式逐级超高压增压装置
CN1164382C (zh) 复合管的不锈钢衬里的爆炸复合装置及其爆炸复合方法
CN104384230B (zh) 一种高速喷丸渐进塑性成形双金属复合管的装置及工艺
CN10728873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中冷器连接管
CN207094056U (zh) 一种注封式法兰堵漏夹具
CN2799873Y (zh) 燃烧式发动机
CN219452070U (zh) 一种多级射孔—冲击水压裂增透系统
CN116352074B (zh) 一种双层复合结构的驱动套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00511B (zh) 一种基于土木工程施工的压力注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5064010U (zh) 带气隙绝热涡壳的涡轮增压器
CN204664018U (zh) 一种水刀控制用高压发生液压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