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14359C - 调节按钮机构、与其协作的无声系统及键盘乐器 - Google Patents

调节按钮机构、与其协作的无声系统及键盘乐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14359C
CN1214359C CNB011228849A CN01122884A CN1214359C CN 1214359 C CN1214359 C CN 1214359C CN B011228849 A CNB011228849 A CN B011228849A CN 01122884 A CN01122884 A CN 01122884A CN 1214359 C CN1214359 C CN 121435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mmer
links
fixed part
holding member
re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1228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31466A (zh
Inventor
井上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mah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mah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maha Corp filed Critical Yamah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31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314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1435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1435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C3/26Pedals or pedal mechanisms; Manually operated sound modification mea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C3/12Keyboards; Key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C3/16Actions
    • G10C3/22A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grand piano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3/00Details or accessories
    • G10C3/16Actions
    • G10C3/20Actions involving the use of hydraulic, pneumatic or electromagnetic mea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CPIANOS, HARPSICHORDS, SPINETS OR SIMILAR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S WITH ONE OR MORE KEYBOARDS
    • G10C5/00Combinations with other musical instruments, e.g. with bells or xylophones
    • G10C5/10Switching musical instruments to a keyboard, e.g. switching a piano mechanism or an electrophonic instrument to a keyboard; Switching musical instruments to a silent mo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ultimedia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lectrophonic Mus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无声钢琴包括音锤止动器(71),在位于音锤柄(25b)的轨线之外的自由位置和位于该轨线上用于防止音锤(25)击打该弦线(30)的阻塞位置之间变化;串联调节按钮机构(27),具有标准的调节按钮(27b)和调节杆(27c),调节杆(27c)与在阻塞位置中改变的音锤止动器(71)一起用于改变顶杆(20g)的分离速度;调节机构(27e),设于调节杆(27c)和轴(28a)之间,以便将调节杆(27c)调节至合适的角度位置。调节机构(27e)具有调节螺栓(27f)其从固定于轴(28a)上的固定支架(29a)上突出进入动作机构(20)前面的自由空间内,以便调音师容易调节该调节杆(27c)到合适的角度位置而不必将动作机构(20)从键床上移走。

Description

调节按钮机构、与其协作的 无声系统及键盘乐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键盘乐器,尤其涉及一种调节按钮机构、与该机构相协作的无声系统,以及一种键盘乐器。
                            背景技术
无声钢琴是在声学钢琴(acoustic piano)的基础上制造而成的,也属于键盘乐器。无声钢琴是由声学钢琴、无声系统以及电子声音阀生系统组合而成。标准的直立式钢琴或标准的三角钢琴均可以作为无声钢琴。因此,声学钢琴内设有键盘、动作机构、音锤组件、制音器以及弦线。
电子声音发生系统包括键/音锤传感器、数据处理系统、音调发生器,以及声音系统。该键/音锤传感器监视键和/或音锤,将代表当前键/音锤位置的键/音锤位置信号供给数据处理系统。该数据处理系统周期性地检查键/音锤位置信号以判断键或音锤中是否有任由先前的位置改变为当前的位置。如果键/音锤改变了当前的位置,那么该数据处理系统确定该键/音锤,且确定速度。赋予键/音锤的键编码和速度与指令一起被存储成音乐数据编码,将音乐数据编码在适当的定时供给音调发生器。该音调发生器从音乐数据编码产生声频信号,耳机将该声频信号转换为电子音调。这样,在键盘上用手指按压键,电子声音发生系统就产生相应的电子音调。
无声系统包括设于音锤组件和弦线之间的音锤止动器,该音锤止动器的位置在自由位置和阻塞位置之间变化。当音锤止动器处于自由位置时,该音锤止动器位于音锤组件的轨线之外,相应于在键盘上的指法,弦线被有选择地与音锤组件相击打。弦线振动而发出钢琴音调。然而,当音锤止动器处于阻塞的位置时,该音锤止动器移动到该音锤组件的轨线之内。尽管释放顶杆导致音锤组件的自由旋转,但是,该音锤组件在击打弦线之前被音锤止动器弹回,因此,弦线的振动不会发出任何钢琴音调。这样,钢琴师可以练习指法而不影响邻居,对于居住在闹市区的钢琴师而言,无声钢琴是很受欢迎的。
尽管音锤止动器仅在自由位置和阻塞位置之间发生移动,即在位于音锤组件的轨线之外和位于音锤组件的轨线的轨线之内之间移动,但是对于生产制造商而言,在位于音锤组件和弦线之间的狭窄空间内将音锤组件的位置调节到最合适的位置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顶杆在音锤组件和弦线之间从相关联的音锤组件上分离很短的距离。在调音师慢慢地按下相关联的键的情况下,通过将音锤组件和弦线之间的距离调整到预定值,从而对分离点进行调节。在标准的三角钢琴中,该预定的距离为2mm的等级。这意味着生产制造商将在极其狭窄的空间内精确地安装音锤止动器。如果音锤止动器太靠近位于不工作状态的音锤组件,那么音锤组件在分离之前被夹持在顶杆和位于阻塞状态的音锤止动器之间。
使顶杆从音锤上分离的时间早于通常的时间可以有效克服该夹持力。当顶杆的尖端与调节按钮相接触时,顶杆发生分离。通过减小该尖端和调节按钮之间的距离而使得从音锤上分离的时刻得以提前。然而,这种分离与声学钢琴独特的键接触密切相关。如果生产制造商将分离时刻提前,便破坏了独特的钢琴键接触。因此,分离时间的调整是不希望的。
为根据音锤止动器的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分离点,提出了串联调节按钮机构。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串联调节按钮机构。在图1中,“前”指右侧,“后”指左侧。键、动作机构、音锤组件、弦线、串联调节按钮机构5分别用附图标记1、2、3、4、5表示。动作机构2与键1通过转塔丝杠2a保持接触状态,该音锤组件3通过动作机构2的驱动作用而得以自由旋转。该动作机构2、音锤组件3以及串联调节按钮机构5被动作支架6a支承,因此,与该动作支架一起组装的该动作机构2、音锤组件3以及串联调节按钮机构5在下文中被称为“动作支架组件”。
该动作机构2包括振动簧片(whippen)凸缘2b、振动簧片组件2c、顶杆2d、重复控制杆2e,以及重复弹簧2f。该振动簧片凸缘2b与被动作支架6a支承的振动簧片横档2g相连。该振动簧片组件2c与振动簧片凸缘2b的后端可旋转地相连,且从该振动簧片凸缘2b向前突出。该顶杆2d的形状为L字母形,且具有腿部2h以及脚部2j。该顶杆2d的弯曲部与振动簧片组件2c的前端部可旋转地相连,该腿部2h插入形成于重复控制杆2e上的孔内。尖端2k和凸起2m形成于脚部2j上,与尖端2k相比,凸起2m更靠近该弯曲部分。
现有技术中的串联调节按钮机构5包括调节横档5a、多个第一调节按钮5b、多个第二调节按钮5c,以及轴5d。柄凸缘横档6b被动作支架6a支承着,该调节横档5a被螺纹联接到柄凸缘横档6b上。该第一调节按钮5b从调节横档5a悬下,且正对着顶杆2d的尖端2k。每个第一调节按钮5b围绕着螺栓5e的中心轴旋转以改变尖端2k与其下端面之间的间隙。另一方面,第二调节按钮5c与轴5d通过螺栓5f而相连,轴5d被动作支架6a可旋转地支承着。轴5d与驱动机构(未示)相连,第二调节按钮5c绕着轴5d的中心轴而摆动。第二调节按钮5c的位置在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之间变化。当音锤止动器7变换到自由位置时,第二调节按钮5c变换到第一角度位置,且移出凸起2m的轨线。另一方面,当音锤止动器7处于阻塞位置时,第二调节按钮5c位于第二角度位置,且移入凸起2m的轨线。现有技术中的串联调节按钮机构的优点在于顶杆2d以在两种操作模式之间以不同速度从音锤组件3上分离。尖端2k和凸起2m同时与第一调节按钮5b、第二调节按钮5c相接触,同时,顶杆也开始分离。然而,凸起2m和第二调节按钮5c导致了顶杆2d以较高的速度旋转。这是因为凸起2m的反应导致顶杆2d旋转较大的角度。这造成分离的提前完成。因此,音锤组件3几乎不夹持在顶杆2d和音锤止动器7之间。
这样,现有技术中的串联调节按钮机构有效地对着夹持在顶杆2d和音锤止动器7之间的音锤组件3而不破坏独特的钢琴键接触。然而,对于调音师来说,调整现有技术中的串联调节按钮机构到最佳分离时间是很复杂的。其原因在于调音师需要重复地将动作支架组件从键座上移下或移上。详细地,当尖端2k或凸起2m与相关联的第一调节按钮5b/第二调节按钮5c接触时,便发生分离,因此,尖端/凸起2k/2m和第一调节按钮5b/第二调节按钮5c之间的间隙对顶杆的分离有很大的影响。调音师将第一调节按钮5b绕着螺栓5e旋转以便第一调节按钮5b从螺栓5e中突出或缩入。因此,尖端2k和第一调节按钮5b之间的间隙随着第一调节按钮5b的运动而发生改变。不需要移动动作支架组件而进行调音。调音师将螺栓5f围绕着螺栓5f的中心线旋转以便将第二调节按钮5c与轴5d分开或将第二调节按钮5c靠近轴5d。因此,凸起2m和第二调节按钮5c之间的间隙随着第二调节按钮5c的运动而发生改变。螺栓5f设置在动作机构2的众多组件中的狭窄空间内,第二调节按钮5c设置在轴5d下面。当动作支架组件位于键座上时,调音师不能调整间隙。因此,调音师将动作支架组件从键座上移到工作台,且调整间隙。然而,调音工作未完成。通过慢慢地按下相关的键1,调音师检查音锤组件3和弦线4之间的间隙以判断音锤组件3是否与顶杆2d于一合适的位置处相分离。为了测量音锤组件3和弦线4之间的间隙,调音师将动作支架组件从工作台上移到键座上。调音师重复工作直至第二调节按钮5c被合适地调音。这样,调音工作很复杂且耗时较多。这就是现有技术中的串联调节按钮机构的固有缺点。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调节按钮机构,该机构能够被容易且准确地调整到最佳的分离时刻。
本发明的另一重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声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的串联调节按钮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重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盘乐器,键盘乐器上装配有调节按钮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了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与结合在动作机构中的顶杆相关联的调整机构,其中,动作机构形成为键盘乐器的一部分,调整机构包括:为顶杆而设置的调整部件,以便当顶杆与调整部件相接触时允许顶杆与键盘乐器上的击打部件相分离;与键盘乐器的固定部件相连的支承部件;与调整部件相连的保持器,保持器被支承部件可移动地支承着;调整机构,该机构连接于支承部件和保持器之间以改变支承部件和保持器之间的相对位置,且具有突出进入形成于键盘乐器上的自由空间内的控制器,且该控制器被调音师所操作通过保持器和支承部件之间的相对运动以便改变调整部件和顶杆之间的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另方面,提供一种结合于具有多个键的键盘乐器上的无声系统,多个动作机构分别与多个键相连,且以横向方向排列,多个击打部件分别被多个动作机构通过顶杆的第一分离而致动,当多个顶杆的第一部分与主调整部件相接触时,通过形成击打多个振动部件的多个动作机构的一部分的顶杆的第一分离,多个击打部件被多个动作机构致动,无声系统包括为多个击打部件而设置的保持器,保持器的位置在自由位置和阻塞位置之间发生变化,其中,自由位置的位置位于多个击打部件的轨线之外以便使得多个击打部件能够击打多个振动部件,阻塞位置位于轨线之内以便使得在击打多个振动部件之前,多个击打部件能够弹回;辅助调整部件,辅助调整部件的位置在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之间改变,第一角度位置设于多个顶杆的第二部分的轨线之内且与阻塞位置相关,其中第二角度位置位于第二部分的轨线之外且与自由位置相关,且当第二部分与其接触时,产生比第一分离更快的第二分离;支承部件,该部件设于辅助调整部件的附近且与键盘乐器的固定部分相连;保持部件,该部件与辅助调整部件相连且被支承部件可移动到支承着;调节机构,该机构连接于支承部件和保持部件之间,以便改变支承部件和保持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该部件具有突入于形成在键盘乐器上的自由空间内的控制器,控制器被调音师控制以便通过改变相对位置而改变第二部分和辅助调整部件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另方面,提供一种具有纵向和与纵向垂直的横向的键盘乐器,该乐器包括键盘,键盘上具有可以被位于键盘前方的演奏者有选择地移动的多个键;多个动作机构,该机构设于键盘的后部的上方以便在键盘的前部的上方形成自由空间,动作机构与键相连以便被移动的键有选择地致动,机构具有顶杆以及主调整部件以便当顶杆的第一部分与主调整部件相接触时产生顶杆的第一分离,多个击打部件,当发生第一或第二分离时部件分别被多个动作机构所驱动而发生旋转;多个振动部件,部件被多个击打部件在其旋转的末端所击打;辅助调整部件,该部件与顶杆的第二部分相对,且当第二部分与其接触时产生第二分离;与固定部件相连的支承部件;与辅助调整部件相连的保持部件,该部件被支承部件可移动地支承着以便改变其间的相对位置;以及调节机构,连接在辅助调整部件和支承部件之间,用于改变相对位置,具有突入自由空间内的控制器,控制控制器以便通过改变相对位置而改变第二部分和辅助调整部件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予以说明之后,本发明的调节按钮机构和键盘乐器将变得更加清楚。其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三角钢琴中的串联调节按钮机构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无声钢琴中的基本组件的布局的侧视图;
图3为在与图2中所示的操作条件不同的操作条件下无声钢琴的基本组件的布局的侧视图;
图4为一局部透视图,表示出无声钢琴中的串联调节按钮机构中的转换机构和调节机构;
图5为转换机构的横断面图;
图6为调节机构的局部透视图;
图7为调节机构的局部透视图;
图8A和图8B为侧视图,表示出在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之间改变的转换机构;
图9为本发明的消音钢琴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标准三角钢琴的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2,本发明的无声钢琴包括声学钢琴10、电子声音发生系统60以及无声机构70。在下述的说明中,术语“前”指比用术语“后”限制的位置距离坐在声学钢琴10前面的钢琴师较近的位置。“前”指图2中的右侧,“后”指图2中的左侧。术语“横向”指与绘制图2的纸相垂直的方向,纵向指与横向相垂直的方向,即从后位置到前位置的方向。
声学钢琴10为一标准的三角钢琴,且包括键盘15、多个动作机构20、多个音锤组件25、串联调节按钮机构27、多组弦线30以及多个制音器(未示)。动作机构20分别与音锤组件25相连,音锤组件25依次地与弦线30相关联。键盘15安装在形成钢琴壳体(未示)一部分的键座上,向钢琴师暴露。动作机构20、音锤组件25、多组弦线30以及制音器(未示)被容纳于钢琴壳体内。当钢琴师的手指按在键盘15上时,制音器被隔开,且与多组弦线30相接触以使得弦线振动,动作机构被有选择地致动。相关联的音锤组件25被已致动的动作机构20所驱动而发生自由旋转,且在音锤组件25自由旋转的末端击打相关的弦线30。弦线组30振动以便产生钢琴音调。当制音器与弦线组相接触时,振动得以衰减,钢琴音调消失。这样,声学钢琴10以标准三角钢琴的方式工作。
键盘15由黑键和白键组成。黑/白键用附图标记15a标记,且沿横向布置。借助平衡销15c的作用,每个黑/白键15a可相对于平衡横档15b发生旋转。黑/白键15a分别与动作机构20和制音器相关联。转塔按钮15d从黑/白键的后端部凸起,且与相关联的动作机构20保持接触。后限制器15e被固定到黑/白键15a的后端部上,且竖立在其上面。后限制器15e接收在相关弦线组30上弹回的相关音锤组件25。当钢琴师在黑/白键15a的前部上施加力时,前部下降,后部被相应地抬升。然后,借助转塔按钮15d的作用,被按下的黑/白键15a致动相关的动作机构20,且将相关的制音器与弦线组30隔开。这样,通过接下的黑/白键15a将力传输到相关的制音器以及相关的动作机构20。
动作机构20被振动簧片横档21支承,振动簧片横档21又被动作支架22支承。动作支架22被设置在键框上(未示),且彼此在横向方向上间隔开。动作机构20包括振动簧片凸缘20c、振动簧片组件20d、重复控制杆凸缘20e、重复控制杆20f、顶杆20g,以及重复弹簧20h。振动簧片凸缘20c被固定到振动簧片横档20a上,且竖立在其上。振动簧片组件20d的后端部与振动簧片凸缘20c可摆动地相连,转塔按钮15d保持与振动簧片组件20d的下表面相接触。重复控制杆凸缘20e被固定到振动簧片组件20d的中部,且直立在振动簧片组件20d上。重复控制杆20f与重复控制杆凸缘20e的上端部可旋转地相连。
利用销钉将顶杆20g与振动簧片组件20d的前端部在其弯曲部分处可旋转地相连,顶杆20g具有较长的腿部20j和较短的脚部20k。重复控制杆20f的前部上形成有孔20m,较长的腿部20j被插入孔20m内。重复弹簧20h设置在重复控制杆20f和顶杆20g之间,且一直给顶杆20g逆时针方向的力。尖端20n和凸起20p形成于较短的脚部20k上。与尖端20n相比,凸起20p更靠近于弯曲部分。
柄凸缘横档26被动作支架22支承着,且沿横向方向延伸。音锤组件25被柄凸缘横档26可摆动地支承着,且向后突出。音锤组件25包括音锤柄凸缘25a、音锤柄25b、音锤头25c、音锤滚子25d。音锤柄凸缘25a通过螺栓固定到柄凸缘横档26上,音锤柄25b可摆动地与音锤柄凸缘25a相连。音锤头25c被固定到音锤柄25b的前端,且正对相关联的弦线组30。音锤滚子25d与音锤柄25b可旋转地相连,且从音锤柄25b的下表面向下突出。尽管顶杆20g分离之前,腿部20j的前端保持与26d相接触,但是顶杆20g分离时音锤组件25开始自由旋转,因此,音锤滚子25d与腿部20j相分离。当音锤头25c击打到弦线组30上时,被弦线组30反弹,音锤头25c被后限制器15e所接收。释放被按下的黑/白键15a之后,腿部20j再次与音锤滚子25d相接触。
利用螺栓将调节横档27a固定到柄凸缘横档26上,调节横档27a横向延伸。串联调节按钮机构27包括多个调节按钮27b、多个调节杆27c、转换机构27d以及调节机构27e。调节按钮27b分别与动作机构20相关联,依次地与黑/白键15a相连。另一方面,两个调节杆27c以高、中、低音部被分配在顶杆20g之中,这样,串联调节按钮机构27中共设有六个调节杆27c。为每个调节按钮27b设有一对调节螺栓27f,且用于调整每个调节杆27c和相关的顶杆20g的凸起20p之间间隙。调节螺栓27f从转换机构27d向前突出,且调音师容易地进入动作机构20之前的空间。
利用螺钉将调节按钮27b分别悬挂在调节横档27a上,且与相关联的顶杆20g的尖端20n相对。通过绕着螺钉旋转调节按钮27b来改变每个调节按钮27b和相关的尖端20n之间的间隙。钢琴师被假定按压黑/白键15a。转塔按钮15d向上推振动簧片组件20d,且导致振动簧片组件20d绕着振动簧片凸缘20c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顶杆20g与振动簧片组件20d一起旋转而不发生任何相对于振动簧片组件20d的相对旋转。腿部20j推动音锤滚子25d,且导致音锤柄25b和音锤头25c绕着音锤柄凸缘25a发生旋转。当尖端20n与调节按钮27b相接触时,调节按钮27b的反应使得顶杆20g相对于振动簧片组件20d发生旋转。然后,顶杆20g的腿部20j与音锤滚子25d发生分离。分离导致音锤组件25的自由旋转,弦线组30与音锤头25c在其自由旋转的末端发生击打。
除了调节按钮27b之外,串联调节按钮机构27也构成为无声系统70的一部分。因此,下面参照无声系统70对调节杆27c、转换机构27d、调节机构27e予以详细的说明。
电子声音发生系统60包括多个键传感器60a,多个音锤传感器60b、数据处理系统60c、音调发生器60d以及包括耳机60e的声音系统。键传感器60a分别与黑/白键15a相连,且发出代表相关的黑/白键15a的当前位置的键位置信号。另一方面,音锤传感器60b分别与音锤组件25相关联,且发出代表相关的音锤组件25的当前位置的音锤位置信号。键传感器60a和音锤传感器60b并联地与数据处理系统60c的接口相连。根据键的运动和音锤的运动,数据处理器产生代表电子音调产生和消失的音乐数据编码。数据处理系统60c与音调发生器60d相连,音乐数据编码被供给音调发生器60d。根据音乐数据信号,音调发生器60d产生模拟声频信号,且将模拟声频信号供到耳机60e。耳机将电子音调转换为模拟声频信号。
无声系统70包括音锤止动器71、转换机构27d以及调节机构27e。音锤止动器71设置在位于音锤组件25和弦线组30之间的空间内,且沿横向延伸。音锤止动器71的位置在自由位置和阻塞位置之间发生改变。转换机构27d设置在调节横档27a下面的空间内,且与第二调节按钮27c相连。转换机构27d用于同时在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之间改变调节杆27c。调节机构27e与转换机构27d相连,其独立地改变调节杆27c和相关联的凸起20p之间的间隙值。
音锤止动器71包括轴71a、支架71b以及振动吸收片71c。轴71a沿横向延伸,且利用合适的支承装置(未示)由钢琴壳体可旋转地支承。支架71b以一定的间隔固定到轴71a上,振动吸收片71c分别连接到支架71b上。轴71a通过合适的联动装置(未示)驱动而旋转,相应地,振动吸收片71c与轴71a一起旋转。当音锤止动器71位于自由位置处时,振动吸收片71c位于音锤柄25b的轨线之外,如图2所示,弦线组30在没有音锤止动器71的干扰下被音锤头25c击打。当音锤止动器71的位置改变到阻塞位置时,振动吸收片71c移入音锤柄25b的轨线之内以便音锤柄25b从音锤止动器71上弹回而不击打在弦线组30上,如图3所示。
下面参照附图4-7对本发明的转换机构27d和调节机构27e予以详细的说明。转换机构27d与柄凸缘横档26的前表面相连,包括轴28a、支承单元28b/28c,保持器28d/28e以及联动装置28f。联动装置28f和音锤止动器71的联动装置可以连接到把手、脚踏板或电机的输出轴上,以便同时在自由/第一角度位置和阻塞/第二角度位置之间改变音锤止动器71和转换机构27d。
轴28a沿着横向延伸,且利用支承单元28b/28c被柄凸缘横档26可旋转地支承着。每个支承单元28b/28c具有短板部件28g、长板部件28h以及盖板部件28j。短板部件28g的长度约等于柄凸缘横档26的前表面的宽度,短板部件28g上形成有通孔。长板部件28h的长度约等于盖板部件28j,盖板部件28j的形状大体上呈Ω字母形。长板部件28h上形成有两个通孔,盖板部件28j的两侧面部分上也形成有两个通孔。长板部件28h上的通孔与盖板部件28j上的通孔均匀地间隔开,因此,上述通孔相互对齐。一对凹螺纹孔28k形成在柄凸缘横档26上,且向前表面的两侧敞开。短板部件28g、长板部件28h以及盖板部件28j重叠在柄凸缘横档26的前表面上,轴28a夹在长板部件28h和盖板部件28j之间。短板部件28g上的通孔、长板部件28h的上通孔以及盖板部件28j的上通孔与凹螺纹孔28k成一条直线,长螺栓28m旋入凹螺纹孔28k内。短螺栓28n被进一步地旋入长板部件28h上的通孔和盖板部件28j上的通孔中。支承单元28b/28c被组装,轴28a利用支承单元28b/28c被可旋转地支承着。
联动装置28f包括调节杆28p和连接部件28q(见图4)。调节杆28p的上端固定到轴28a上,连接部件28q与调节杆28p的下端可旋转地相连。连接部件28q依次地通过其它连接装置与把手或脚踏板相连。另外,连接部件28q通过合适的旋转-往复运动转换器(未示)与电机的输出轴相连。
每个调节杆27c分解为支架28r和调节织物(regulating cloth)28s。保持器28d/28e被轴28a支承,且从轴28a向后突出。保持器28d/28e的后端部被固定到支架28r的两端部上,调节织物28s与支架28r的下表面相连。尽管凸起20p与调节杆27c相接触,调节织物28s能够使得噪音得以衰减。
每个保持器28d/28e具有臂板28t、环部件28u、螺栓28v以及轴衬织物(bushing cloth)28w。臂板28t上形成有圆形孔,环部件28u固定到臂板28t上以保证圆形孔与环部件28u的通孔成一直线。轴衬织物28w粘接到环部件28u的内表面上。轴28a被插入到圆形孔和通孔之中,轴衬织物28w允许保持器28d/28e绕着轴28a光滑地旋转。臂板28t从轴28a向后突出且利用螺栓28v被固定到支架28r上。这样,调节杆27c利用保持器28d/28e被轴28a支承着。
图5-7中详细地表示出调节机构27e。调节机构27e包括固定支架29a、可旋转的角部件29b、调节螺栓27f、支架固定螺栓29c、夹持织物部件(punching cloth member)29d、盖29e。一对调整部件与每个调节杆27c相关联。固定支架29a、可旋转的角部件29b、调节螺栓27f、支架固定螺栓29c、夹持织物部件29d、盖29e被组装在设于调节杆27c的一端上的调整部件之一内,其它固定支架29a、可旋转的角部件29b、调节螺栓27f、支架固定螺栓29c、穿孔织物部件29d、盖29e被组装成另一个设于调节杆27c的一端上的调整部件内。一对调整部件设于每个调节杆27c的两端上。调整部件彼此结构相同,此处仅对设于右侧上的调整部件予以详述。
该对调整部件使得保持器28d/28e和轴28a之间发生相对的旋转以改变凸起20p和调节杆27c之间的间隙。如上所述,保持器28e被分解成臂板28t、螺栓28v。固定支架29a的形状类似“9”字形,被分解成环部分29f、板部分29g。通孔29h被限定在环部分29f内,其内径略大于环部件28u的外径。因此,当固定支架29a与保持器28e组装时,环部件28u被可旋转地接收在环部分29f的通孔29h内。环部分29f比环部件28u宽,环部件28u的左侧面缩入通孔29h内。通孔29h与环部件28u的通孔重合,轴28a通过环部件28u的通孔。环部分29f上形成有螺纹孔29k,支架固定螺栓29c旋入螺纹孔29k内。支架固定螺栓29c对着轴28a被按压,固定支架29a固定到轴28a上。这样,在被组装到一起之后,固定支架29a和轴28a不改变其间的的相对位置。
板部分29g上形成螺纹孔29m,调节螺栓27f从板部分29g起向前突出。调节螺栓27f具有带螺纹的杆部29n、头部29p以及薄边部29q。带螺纹的杆部29n被旋入螺纹孔29m。带螺纹的杆部29n通过形成于穿孔织物部件29d上的孔中。薄边部29q从板部分29g上突出。
利用销钉29r可旋转的角部件29b可旋转地与臂板28t相连。销钉29r的中心线偏置于环部件28u上通孔的中心线。可旋转的角部件29b上形成有切口29s,切口29s开向可旋转的角部件29b的左侧面。切口29s的宽度略大于带螺纹的杆部29n的直径而小于头部29p的直径。当固定支架29a被固定到轴28a上时,可旋转的角部件29b与板部分29g相对,切口29s与螺纹孔29m对齐。因此,调节螺栓27f通过螺纹孔29k且被旋入螺纹孔29m。这样,调节螺栓27f的前端被固定支架29a所支承,其突出部分由可旋转的角部件29b支承。
薄边部29q伸入位于动作机构20前面的较宽的空间内,利用与薄边部29q配合的合适工具,调音师能够容易地转动调节螺栓27f。
盖29e内限定内部空间,内部空间通过切口29t而暴露在外面。内部空间约等于头部29p、轴衬织物29d和可旋转的角部件29b的全部厚度。当盖29e被推向已经被可旋转的角部件29b和板部分29g支承的头部29p时,盖29e在杆部分上滑动。头部29p、轴衬织物29d以及可旋转的角部件29b被接收在盖29e的内部空间内。这样,头部29p和可旋转的角部件29b通过盖29e而结合在一起。
假设调音师旋转调节螺栓27f以便增大固定支架29a的可旋转的角部件29b和板部分29g之间的间隙,头部29p被向后移动,且通过盖29e推动可旋转的角部件29b,因为支架固定螺栓29c阻止固定支架29a绕着轴28a的中心线旋转。力的作用不仅使得可旋转的角部件29b绕着销钉29r发生旋转,而且使得臂板28t绕着轴28a发生旋转。保持器28d/28e以如图5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与调节杆27c一起发生旋转。这导致了调节杆27c和顶杆20g的凸起20p之间的间隙增大。
另一方面,当调音师减小凸起20p和调节杆27c之间的间隙时,调音师沿着相反的方向旋转调节杆27c,且减小可旋转的角部件29b和板部分29g之间的间隙。固定支架29a不改变相对于轴28a的位置,调节螺栓27f被进一步地旋入螺纹孔29m。头部29p通过盖29e将可旋转的角部件29b推向板部分29g,臂板28t被驱动而沿着逆时针方向发生旋转。这样,借助调整部件,调音师得以减小调节杆27c和凸起20p之间的间隙。
当钢琴师希望通过钢琴曲调来演奏一支曲子时,他或她操作把手或脚踏板(未示)或使得电机(未示)带动输出轴旋转以便将音锤止动器71和调节杆27c的位置分别改变到自由位置和第一角度位置。轴71a被旋转而发生转动,振动吸收片71c被移出音锤柄25b的轨线。另一方面,连接部件28q被向后拉,调节杆28p沿着图2、3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发生旋转。旋转通过轴28a和保持器28d/28e被传输到调节杆27c,调节杆27c被移到凸起20p的轨线之外。这样,无声钢琴改变为有声模式,钢琴师准备进行表演。
钢琴师有选择地按下黑/白键15a来进行演奏。当钢琴师在键盘15上弹奏曲子时,钢琴师被假设按下如图2中所示的黑/白键15a。黑/白键15a的前部下降,相应地,后端部得以抬升。转塔按钮15d推动振动簧片组件20d且使得振动簧片组件20d绕着振动簧片凸缘20c沿着逆时针方向发生旋转。顶杆20g绕着振动簧片凸缘20c旋转而不绕着振动簧片组件20d发生旋转,且推动音锤滚子25d。尖端20n与调节按钮27b距离更加接近。当尖端与调节按钮27b相接触时,反应使得顶杆20g绕着振动簧片组件20d的前端部以顺时针的方向发生旋转。顶杆20g以较缓慢的速度与音锤滚子25d脱离,脱离使得音锤组件25沿着顺时针的方向自由旋转。音锤头25c到达相关联的弦线组30而不受音锤止动器71的干扰,且击打弦线组30。弦线30振动而产生钢琴音调。
音锤头25c被弦线组30弹回,后限制器15e接收音锤组件25。当钢琴师释放黑/白键15a时,振动簧片组件20d沿着顺时针方向发生旋转,尖端20n与调节按钮27b发生分离。音锤组件25与后限制器15e发生分离,腿部20j滑入音锤滚子25d。
当钢琴师希望在键盘15上练习指法时,他或她操作把手或脚踏板或使得电机以相反方向旋转输出轴。轴71a被驱动而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振动吸收片71c进入音锤柄25b的轨线。另一方面,连接部件28q被向前推动,调节杆28p被驱动而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调节杆27c进入凸起20p的轨线,且被相对设置。这样,无声钢琴改变为操作的无声模式。
当钢琴师的手指按在键盘15上时,假设他或她按下如图3所示的黑/白键15a。黑/白键15a使转塔按钮15d向上推动振动簧片组件20d。振动簧片组件20d绕着振动簧片凸缘20c而旋转。尖端20n和凸起20p分别与调节按钮27b和调节杆27c变得更加接近。尖端20n和凸起20p同时与调节按钮27b和调节杆27c相接触,来自调节杆27c的反作用力使得顶杆20g绕着振动簧片组件20d的前端部发生旋转。因为凸起20p的角速度大于尖端20n的角速度,所以顶杆20g以较高的速度与音锤组件25脱离。音锤组件25开始自由旋转。然而,音锤组件25在击打到弦线组30之前被音锤止动器71弹回。这样,尽管顶杆20g在无声模式下以与有声模式系统的时刻与音锤组件25相分离,但是就顶杆20g完成分离而言,在无声模式下要早于有声模式下。当顶杆20g与音锤滚子25d分离时,振动簧片组件20d被进一步地旋转,因此,腿部20j被向上移动。腿部20j在无声模式略微发生移动。腿部20j在无声模式下的移动小于腿部20j在有声模式下的移动,其原因在于在无声模式下顶杆20g完成分离要早于在有声模式下顶杆20g完成分离。这导致音锤组件25不易于被夹持在音锤止动器71和顶杆20g之间而不改变钢琴键接触。
当钢琴师按下黑/白键15a时,键传感器60a和音锤传感器60b开始监视,且将键位置信号和音锤位置信号供给数据处理系统60c。根据键/音锤位置信号,数据处理系统60c确定黑/白键15a,且在音锤组件25即将被音锤止动器71弹回之前计算音锤的速度。当音锤组件25通过即将被弹回之前的预定点时,数据处理系统60c将表示被分配给黑/白键15a的键编码、音调高低,以及音锤速度的音乐数据编码供给音调发生器60d。音调发生器60d产生声频信号,且将声频信号供给耳机60e。耳机60e将声频信号转换为电子音调,钢琴师通过电子音调得以证实自己的指法是否正确。
当钢琴师释放黑/白键15a时,黑/白键15a向不工作的位置起动。黑/白键15a通过通向不工作位置的路径上的预定位置。然后,数据处理系统60c将表示键编码和音调高低的音乐数据编码供给音调发生器60d。然后,电子音调得以衰减。
假设使用无声钢琴的时间已经有很长时间,调节杆27c从一合适的位置无意识地移到图8A中用点划线表示的位置,在无声模式下分离的时刻早于有声模式下的分离时刻,则需要调音。在这种情况下,调节杆27c将从现在的位置向上移动。调音师不用将动作机构20从键床上移开就可以进入位于动作机构20前面的空间,且旋转薄边部29q以使得头部29p向后突出。这使得头部29p和板部分29g之间的距离增大。尽管固定支架29a固定到轴28a上,但是可旋转的角部件29b与臂板28t可旋转地相连,保持器28d/28e可绕着轴28a旋转。头部29p通过盖29e向相关的可旋转的角部件29b上施加力。销钉29r允许可旋转的角部件29b保持其角度位置与调节螺栓27f相平行,切向力分量导致臂板28t以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调节杆27c与保持器28d/28e一起以顺时针方向旋转,且到达如图8A中用实线表示的合适位置处。
另一方面,如果调节杆27c从图8B中用点划线表示的位置移开。无声模式下的分离完成较晚。在较不利的情况下,音锤柄25b被夹持在顶杆20g和音锤止动器71之间。调节杆27c将向下移动。
调音师通过位于动作机构20前面的空间接近薄边部分29q,且旋转调节螺栓27f以使得薄边部29q进一步地从板部分29g上突出。支架固定螺栓29c保持固定支架29a与轴28a相固定。头部29p和板部分29g之间的距离得以减小,且将力通过盖29e而施加到可旋转的角部件29b上。销钉29r允许可旋转的角部件29b与调节螺栓27f相平行,切向力分量导致保持器28d/28e以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调节杆27c与保持器28d/28e一起以逆时针方向旋转,且到达合适的位置处。
凸起20p和调节杆27c之间的距离的变化取决于调节螺栓27f的旋转角。在调整调节杆27c至一合适位置之前,调音师可以重复如图8A、8B中所示的调音工作。然而,调音师不需要从键床上移动动作机构20。这样,与现有技术中串联调节按钮机构的调音工作相比,本发明的调音工作更容易一些。
从上述的说明可以理解到,本发明中的调节机构27e允许调音师调整调节杆27c到合适位置,即顶杆20g同时与调节按钮27b和调节杆27c相接触,而不从键床上移动动作机构20。这使得调音费时较少。
另外,调音师可以检查音锤头25c和弦线组30之间的距离以判断调节按钮27b和调节杆27c是否经调整后立即被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如果调音师需要进一步进行调音,他或她立即重新开始而不改变当前的状态,精确地调整调节杆27c至合适的位置。
尽管调节螺栓27f直线地移动,但是通过绕着销钉29r的旋转,可旋转的角部件29b从施加到其上的力中分出将要被施加到保持器28d/28e上的切向力组件。线性运动-旋转转换机构,即可旋转的角部件29b、销钉29r和盖29e的组合是很简单的,且很少出故障。线性运动-旋转转换机构防止调节螺栓27f受到不希望的弯曲力矩,且保持头部29p和可旋转的角部件29b之间面对面接触。这样,力从调节螺栓27f传输到可旋转的角部件29b,调节螺栓27f是经久耐用的。
第二实施例
参照附图9,本发明中的弱音钢琴大致上包括三角钢琴80和串联调节按钮机构82。三角钢琴80的结构与声学钢琴10的结构相似。因此,为简便起见,三角钢琴80的组成部件用声学钢琴10的相应组成部件的附图标记来表示。
调节杆27c通过转换机构27d的作用在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之间改变,与第一实施例相似,调节杆27c通过调节机构27e被调整至合适的角度位置。调音工作与上述的方法相同,此处不再重复。
弱音钢琴在有声模式和弱音模式之间改变。当钢琴师希望在有声模式下弹奏一曲时,调节杆27c被改变到第一角度位置。钢琴师在键盘15上演奏曲子,调节按钮27b使得顶杆20g以较缓慢的速度从音锤滚子25d上分离。分离需要较长的时间,通过分离将较大的力传输给音锤滚子25d。因此,音锤组件25被驱动而以高速旋转,且击打弦线组30。
另一方面,当钢琴师希望以较小的声音练习指法时,钢琴师改变调节杆27c到第二角度位置,弱音钢琴得以在弱音模式下建立。在弱音模式下,尖端20n和凸起20p将被同时与调节按钮27b和调节杆27c相接触。当钢琴师在键盘15上练习指法时,按下黑/白键15a,使得振动簧片组件20d发生旋转。当尖端20n和凸起20p同时与调节按钮27b和调节杆27c相接触时,调节杆27c的反作用力导致顶杆20g绕着振动簧片组件20d的前端部以较大的角速度旋转,顶杆20g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分离。这意味着仅少量力传输给音锤滚子25d,音锤组件25缓慢地旋转。这样给予弦线组30的碰撞较小,钢琴音调的音量得以降低。
这样,串联调节按钮机构82允许钢琴师练习指法而不干扰邻居。
串联调节按钮机构82获得所有的优点。而且,对于弱音钢琴来说,音锤止动器71和电子声音发生系统不是必需的。这使得制造商能够以比无声钢琴的价格较低的价格提供弱音钢琴。
第三实施例
参照附图10,本发明的调节机构85直接适用于结合于标准三角钢琴的调节按钮。除调节按钮系统86之外,标准的三角钢琴的结构上与声学钢琴10的结构相类似。因此,说明集中在调节按钮系统86上。为清楚简明起见,标准三角钢琴的组成部件的附图标记用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应部件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
调节按钮系统86包括调节按钮87、保持器88、轴89以及调节机构85。调节按钮87分别与顶杆20g的尖端20n相对置,且被保持器88支承。保持器88被轴89可旋转地支承,调节机构85设于保持器88和轴89之间。轴89被固定到柄凸缘横档26上。保持器88的结构与保持器28d/28e相似,调节机构85的结构与调节机构27e的结构相似。因此,调节螺栓27f从支架29a的板部分29g起向前突出。尽管未在图10中所示,可旋转的角部件29b和盖29e被进一步结合在调节机构85中。
当调音师旋转调节螺栓27f以使得调节螺栓27f缩入固定支架29a时,板部分29g和可旋转的角部件29b之间的距离增大,保持器88以及调节按钮87沿着顺时针的方向旋转。这使得调节按钮87与尖端20n相分离。另一方面,当调音师旋转调节螺栓27f以从板部分29g突出时,板部分29g和可旋转的角部件29b之间的距离增大。这样,保持器88和调节按钮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样,尖端20n和调节按钮87之间的距离得以减小。
如下将要理解的,调节螺栓27f从固定支架29a突出进入动作机构20前面的空间内,调音师快速完成调音工作。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每个音锤组件25、调节杆27c、调节按钮87以及调节螺栓27f被分别用作击打部件、调整部件和控制器。柄凸缘横档26对应固定部件,轴28a用作支承部件。尖端20n和凸起20p分别被用作顶杆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尽管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已经作了说明,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还有许多改进和变形。
本发明还适合于其它的键盘乐器。声学钢琴10可以为标准的直立式钢琴,自动演奏系统还可以进一步地结合在无声钢琴中。
调节杆27c可以被由所有动作机构20的顶杆20g分享的单个调整杆代替。本发明对第二调节杆27c的总数不作限制。
轴28a通过两个以上的支承部件与柄凸缘横档26相连。
本发明的串联调节按钮机构可设于在直立式钢琴的基础上制造的键盘乐器中。
在串联调节按钮机构27/82中可以使用另一种线性运动-旋转转换机构。例如,螺旋弹簧等柔性连接件被直接插设于臂板28t和头部29p之间。
可以用其它转换机构来代替上述的线性运动-旋转转换机构。例如,与臂板28t可旋转连接的杆可以直接与保持器28d/28e相连以使得其向前突出。调音师推拉杆以调整调节杆27c到合适的位置。
调节按钮87可分别被保持器88支承以便使得调音师利用与调节按钮87相关联的调节机构85将单个调节按钮87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在标准的三角钢琴和无声钢琴中可以结合有自动演奏系统。自动演奏系统包括多个分别与黑白键相关联的致动器,致动器被有选择地启动以便移动相关的黑白键而人的手指不必按到键盘上。

Claims (23)

1.一种与结合在动作机构(20)中的顶杆(20g)相关联的调整机构(27;82;86),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机构形成为键盘乐器的一部分,所述调整机构包括:
为顶杆(20g)而设置的调整部件(27c;87),以便当顶杆(20g)与调整部件(27c)相接触时允许顶杆(20g)与键盘乐器上的击打部件(25)相分离;
用于改变调整部件(27c;87)和顶杆(20g)之间间隙的调节按钮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按钮机构包括:
与所述键盘乐器的固定部件(26)相连的支承部件(28a;89);
与调整部件(27c;87)相连的保持器(28d/28e;88),所述保持器被支承部件(28a;89)可移动地支承着;
调节机构(27e;85),所述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承部件(28a;89)和保持器(28d/28e;88)之间以改变所述支承部件(28a;89)和保持器(28d/28e;88)之间的相对位置,且具有突出进入形成于键盘乐器上的自由空间内的控制器(27f),且该控制器被调音师所操作通过保持器(28d/28e;88)和支承部件(28a;89)之间的相对运动来改变调整部件(27c;87)和顶杆(20g)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机构(20)设于键(15a)的一个端部上方,以便所述键(15a)被移动时动作机构(20)得以起动,在所述键(15a)的另一个端部上方形成自由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到所述支承部件(28a)上的另一固定部件(29a),所述控制器(27f)连接在所述另一固定部件(29a)和所述保持器(28d/28e)之间,以便调音师操作所述控制器(27f)时改变另一固定部件(29a)和所述保持器(28d/28e)之间的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器(28d/28e)被所述支承部件(28a)可旋转地支承,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与所述保持器(28d/28e)可旋转连接的旋转部件(29b),所述旋转部件(29b)的旋转轴线与所述保持器(28d/28e)的旋转轴线偏置,所述控制器(27f)的一端与所述另一固定部件(29a)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旋转部件(29b)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调节螺栓(27f),所述调节螺栓(27f)具有与形成于所述另一固定部件(29a)上的螺纹孔(29m)相连的带螺纹的杆部(29n),以及与所述旋转部件(29b)相连的头部(29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螺纹的杆部(29n)通过所述另一固定部件(29a)突出进入所述形成于键(15a)的前部上方的自由空间内,所述键(15a)与设于其后部上方的所述动作机构(20)相连。
7.一种结合于键盘乐器上的无声系统,所述键盘乐器包括:多个键(15a);多个分别与所述多个键(15a)相连的动作机构(20),所述动作机构设置在横向方向;多个击打部件(25),当顶杆(20g)的第一部分(20n)与主调整部件(27b)相接触时,通过形成所述动作机构(20)一部分的顶杆(20g)的第一分离,所述多个击打部件分别被所述多个动作机构起动以便击打多个振动部件(30),
所述无声系统包括:
为多个击打部件(25)而设置的止动器(71),所述止动器的位置在自由位置和阻塞位置之间变化,其中,所述自由位置位于多个击打部件的轨线之外以便使得所述多个击打部件能够击打所述多个振动部件(30),所述阻塞位置位于轨线上以便使得在击打所述多个振动部件(30)之前,所述多个击打部件(25)能够弹回;
辅助调整部件(27c),所述辅助调整部件在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之间变化,所述第一角度位置设于所述顶杆(20g)的第二部分(20p)的轨线上且与所述阻塞位置相关,所述第二角度位置位于所述第二部分(20p)的轨线之外且与所述自由位置相关,且当第二部分与其接触时,产生比第一分离更快的第二分离;
用于改变辅助调整部件(27c)和所述第二部分(20n)之间间隙的调节按钮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隙调节器包括:
设于所述辅助调整部件(27c)附近的支承部件(28a),所述支承部件(28a)与所述键盘乐器的固定部件(26)相连;
与所述辅助调整部件(27c)相连的保持部件(28d/28e),所述保持部件被支承部件(28a)可移动地支承;
调节机构(27e),所述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承部件(28a)和保持部件(28d/28e)之间,用于改变所述支承部件(28a)和保持部件(28d/28e)之间的相对位置,且具有突出进入形成于键盘乐器上的自由空间内的控制器(27f),所述控制器(27f)被调音师所操作以便通过改变保持部件(28d/28e)和支承部件(28a)之间的所述相对位置而改变第二部分(20p)和所述辅助调整部件(27c)之间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7f)沿垂直于所述横向的纵向突出以便进入所述形成于所述多个键(15a)的前部上方的自由空间内,所述动作机构设置在所述多个键(15a)的后部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到所述支承部件(28a)上的另一固定部件(29a),所述控制器(27f)连接在所述另一固定部件(29a)和所述保持部件(28d/28e)之间,以便调音师通过操作所述控制器(27f)而改变固定部件(29a)和所述保持部件(28d/28e)之间的间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28d/28e)被所述支承部件(29a)可旋转地支承,所述调节机构(27e)还包括与所述保持部件(28d/28e)可旋转连接的旋转部件(29b),所述旋转部件(29b)的旋转轴线与所述保持部件(28d/28e)的旋转轴线偏置,所述控制器(27f)的一端与所述另一固定部件(29a)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旋转部件(29b)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调节螺栓(27f),所述调节螺栓(27f)具有与形成于所述另一固定部件(29a)上的螺纹孔(29m)相连的带螺纹的杆部(29n),以及与所述旋转部件(29b)相连的头部(29p)。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螺纹的杆部(29n)通过所述另一固定部件(29a)突出进入所述形成于所述多个键(15a)的前部上方的自由空间内,所述键(15a)分别与设于其后部上方的所述动作机构(20)相连。
13.一种键盘乐器,所述乐器包括:
键盘(15),具有可以被位于键盘(15)前方的演奏者有选择地移动的多个键(15a);
多个动作机构(20),设于键盘(15)的后部的上方以便在键盘(15)的前部的上方产生自由空间,所述动作机构(20)与所述多个键(15a)相连以便被演奏者移动的键有选择地致动,并具有顶杆(20g)以及主调整部件(27b)以便当顶杆(20g)的第一部分(20n)与所述主调整部件(27b)相接触时产生顶杆的第一分离;
多个击打部件(25),当发生第一或第二分离时所述部件分别被多个动作机构(20)所驱动而发生旋转;
多个振动部件(30),所述部件被多个击打部件(25)在其旋转的末端击打;
辅助调整部件(27c),所述部件与顶杆(20g)的第二部分(20p)相对,且当第二部分(20p)与其接触时产生第二分离;
用于改变辅助调整部件(27c)和第二部分(20n)之间间隙的调节按钮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按钮机构包括:
与固定部件(26)相连的支承部件(28a);
与辅助调整部件(27c)相连的保持部件(28d/28e),所述保持部件被支承部件(28a)可移动地支承以便改变其间的相对位置;
调节机构(27e),所述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支承部件(28a)和辅助调整部件(27c)之间以改变所述相对位置,且具有突出进入所述自由空间内的控制器(27f),所述控制器(27f)用于通过改变所述相对位置而改变第二部分(20p)和所述辅助调整部件(27c)之间的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键盘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到所述支承部件(28a)上的另一固定部件(29a),所述控制器(27f)连接在所述另一固定部件(29a)和所述保持部件(28d/28e)之间,以便在调音师操作所述控制器(27f)时改变所述另一固定部件(29a)和所述保持部件(28d/28e)之间的间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键盘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28d/28e)被所述支承部件(28a)可旋转地支承,所述调节机构(27e)还包括与所述保持部件(28d/28e)可旋转连接的旋转部件(29b),所述旋转部件(29b)的旋转轴线与所述保持部件(28d/28e)的旋转轴线偏置,所述控制器(27f)的一端与所述另一固定部件(29a)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旋转部件(29b)相连。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键盘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调节螺栓(27f),所述调节螺栓(27f)具有与形成于所述另一固定部件(29a)上的螺纹孔(29m)相连的带螺纹的杆部(29n),以及与所述旋转部件(29b)相连的头部(29p)。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键盘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螺纹的杆部(29n)通过所述另一固定部件(29a)突出进入所述自由空间内,以便调音师在带裂纹的杆部(29n)的部件(29q)上旋转所述控制器(27f)上的部件(29q),其从所述另一固定部件(29a)上突出。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键盘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15)、所述多个动作机构(20)、所述多个击打部件(25),以及所述多个振动部件(30)的布置方式与三角钢琴中的键盘、多个动作机构、多个音锤以及多组弦线的布置方式相似。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键盘乐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动器,所述止动器的位置在自由位置和阻塞位置之间发生变化,其中,所述自由位置位于多个击打部件(25)的轨线之外以便使得所述多个击打部件(25)能够击打所述多个振动部件(30),所述阻塞位置位于轨线上以便使得在击打所述多个振动部件(30)之前,所述多个击打部件(25)能够弹回;辅助调整部件(27c),所述辅助调整部件在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之间变化,所述第一角度位置设于第二部分(20p)的轨线上且与所述阻塞位置相关,其中所述第二角度位置位于所述第二部分(20p)的轨线之外且与所述自由位置相关。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键盘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到所述支承部件(28a)上的另一固定部件(29a),所述控制器(27f)连接在所述另一固定部件(29a)和所述保持部件(28d/28e)之间,以便在调音师操作所述控制器(27f)时改变所述另一固定部件(29a)和所述保持部件(28d/28e)之间的间隙。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键盘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部件(28d/28e)被所述支承部件(28a)可旋转地支承,所述调节机构(27e)还包括与所述保持部件(28d/28e)可旋转连接的旋转部件(29b),所述旋转部件(29b)的旋转轴线与所述保持部件(28d/28e)的旋转轴线偏置,所述控制器(27f)的一端与所述另一固定部件(29a)相连,其另一端与所述旋转部件(29b)相连。
22.根据权利要求21述的键盘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调节螺栓(27f),所述调节螺栓(27f)具有与形成于所述另一固定部件(29a)上的螺纹孔(29m)相连的带螺纹的杆部(29n),以及与所述旋转部件(29b)相连的头部(29p)。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键盘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键盘(15)、所述多个动作机构(20)、所述多个击打部件(25),以及所述多个振动部件(30)的布置方式与三角钢琴中的键盘、多个动作机构、多个音锤以及多组弦线的布置方式相似。
CNB011228849A 2000-05-19 2001-05-19 调节按钮机构、与其协作的无声系统及键盘乐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435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48717/2000 2000-05-19
JP2000148717A JP3671814B2 (ja) 2000-05-19 2000-05-19 鍵盤楽器のジャック脱進調整装置、鍵盤楽器の消音装置および鍵盤楽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31466A CN1331466A (zh) 2002-01-16
CN1214359C true CN1214359C (zh) 2005-08-10

Family

ID=18654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22884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14359C (zh) 2000-05-19 2001-05-19 调节按钮机构、与其协作的无声系统及键盘乐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423889B2 (zh)
EP (1) EP1156472A3 (zh)
JP (1) JP3671814B2 (zh)
KR (1) KR100399850B1 (zh)
CN (1) CN121435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23328B2 (ja) * 2001-03-01 2012-04-25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楽器の脱進調整装置および鍵盤楽器の音量制御装置
CN100463047C (zh) * 2003-05-12 2009-02-1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蜗杆蜗轮式钢琴调音器
JP5070844B2 (ja) * 2007-01-11 2012-11-14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式打楽器
JP5034663B2 (ja) * 2007-05-08 2012-09-26 ヤマハ株式会社 電子楽器
WO2009108437A1 (en) 2008-02-27 2009-09-03 Steinway Musical Instruments, Inc. Pianos playable in acoustic and silent modes
US8148620B2 (en) * 2009-04-24 2012-04-03 Steinway Musical Instruments, Inc. Hammer stoppers and use thereof in pianos playable in acoustic and silent modes
US8541673B2 (en) 2009-04-24 2013-09-24 Steinway Musical Instruments, Inc. Hammer stoppers for pianos having acoustic and silent modes
US20110214944A1 (en) * 2010-03-08 2011-09-08 Levi Avraham Y Ladder Clamping Structure for Ladder Racks
EP2618327B1 (en) * 2012-01-18 2016-03-30 Yamaha Corporation Damper drive device for musical instrument, and musical instrument
JP6786925B2 (ja) * 2015-07-23 2020-11-18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サポートアセンブリ及び鍵盤装置
JP6737040B2 (ja) * 2015-07-23 2020-08-05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サポートアセンブリ及び鍵盤装置
WO2018090798A1 (en) 2016-11-17 2018-05-24 Sunl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rding user performance of keyboard instrument
CN110036438B (zh) * 2017-01-16 2021-03-02 森兰信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钢琴系统及其方法
JP6822240B2 (ja) 2017-03-16 2021-01-2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および鍵盤楽器
JP6857327B2 (ja) * 2017-03-17 2021-04-14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鍵盤装置および鍵盤楽器
WO2023010216A1 (en) * 2021-08-05 2023-02-09 Le Jardin Des Pianos, Location De Pianos Inc. Hammer return spring rail for an upright piano, modular hammer return spring rail for an upright piano, repetition spring assembly for an upright piano, and pedal assembly for an upright piano
DE102022112615A1 (de) * 2022-05-19 2023-11-23 Wilhelm Schimmel, Pianofortefabrik,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Stummschaltung eines Tasteninstrumentes mit mechanischen Mitteln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63365B2 (ja) * 1993-11-30 2003-11-05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楽器
US5874687A (en) * 1993-11-30 1999-02-23 Yamaha Corporation Keyboard instrument having hammer stopper outwardly extending from hammer shank and method of remodeling piano into the keyboard instrument
JPH07210150A (ja) * 1993-11-30 1995-08-11 Yamaha Corp 鍵盤楽器
JP3341438B2 (ja) * 1994-01-27 2002-11-05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楽器
JP3430638B2 (ja) * 1994-03-31 2003-07-28 ヤマハ株式会社 鍵盤楽器
US5511454A (en) * 1994-11-17 1996-04-30 Steinway Musical Properties, Inc. Piano escapement action
US5911167A (en) * 1994-11-17 1999-06-08 Steinway, Inc. Piano escapement action
US5844154A (en) * 1996-09-17 1998-12-01 Baldwin Piano & Organ Company Combination acoustic and electronic piano in which the acoustic action is disabled when played in the electronic mod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10105301A (ko) 2001-11-28
US20010042432A1 (en) 2001-11-22
US6423889B2 (en) 2002-07-23
KR100399850B1 (ko) 2003-09-29
JP2001331172A (ja) 2001-11-30
CN1331466A (zh) 2002-01-16
JP3671814B2 (ja) 2005-07-13
EP1156472A3 (en) 2014-07-30
EP1156472A2 (en) 2001-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4359C (zh) 调节按钮机构、与其协作的无声系统及键盘乐器
CN1256713C (zh) 组合键盘乐器、静音系统及改变脱离时间的调节钮机构
CN1214358C (zh) 在键和静止件之间装设键弹性调节器的键盘乐器
CN1150511C (zh) 带有由平行四边形联动机构实现的琴槌止动器的键盘乐器
EP0918316A2 (en) Keyboard instrument for selectively producing mechanical sounds and synthetic sounds without any mechanical vibrations on music wires
EP1789951B1 (en) Repetition action mechanism for an upright piano
CN1161743C (zh) 具有产生钢琴键触感而无声的模拟琴槌的键盘式乐器
CN1432995A (zh) 键盘结构
KR0185258B1 (ko) 어코스틱 사운드 모드와 사일런트 모드 사이에서 이탈속도가 가변적인 잭을 가지는 건반악기
US5545839A (en)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with movable key bed for performing music without acoustic sounds
US6448481B2 (en) Pedal mechanisms assembled into unit and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equipped with the same
US5594188A (en)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having key action mechanisms movable to and from strings
CN2710095Y (zh) 键盘乐器
CN2742522Y (zh) 键盘乐器和适用于键盘乐器的踏板连杆机构
US5591927A (en)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having key action mechanisms movable to and from strings
US6730839B2 (en) Silent system with split hammer stopper and keyboard musical instrument having the same
CN1278092A (zh) 装有变换琴槌止动器的可部分拆换转换机构的键盘乐器
CN1761991A (zh) 钢琴的琴弦打击装置
CN1129109C (zh) 组装成整体的踏板机构和配备其的键盘乐器
CN1178198C (zh) 具有分离式击锤止挡的静音系统以及安装其的键盘乐器
CN1826630A (zh) 钢琴的击弦装置
US3757026A (en) Piano striking mechanism
KR100705339B1 (ko) 위치 조절기를 구비한 햄머 스톱퍼 및 이를 구비한 복합키보드 악기
US7633001B2 (en) Keyboard-type tone plate percussion instrument
CN1941069A (zh) 直立式钢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810

Termination date: 2016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