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9015A - 记录/回放装置、记录/回放方法和记录媒体 - Google Patents

记录/回放装置、记录/回放方法和记录媒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9015A
CN1209015A CN98115476A CN98115476A CN1209015A CN 1209015 A CN1209015 A CN 1209015A CN 98115476 A CN98115476 A CN 98115476A CN 98115476 A CN98115476 A CN 98115476A CN 1209015 A CN1209015 A CN 1209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yback
information
recording
index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15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2610C (zh
Inventor
青竹秀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16431553&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209015(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09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9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261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261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2Editing, e.g. varying the order of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on, or reproduced from, record carriers
    • G11B27/031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 G11B27/034Electronic editing of digitised analogue information signals, e.g. audio or video signals on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5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4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3Selection of coding mode or of prediction mode
    • H04N19/107Selection of coding mode or of prediction mode between spatial and temporal predictive coding, e.g. picture refres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0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selection affected or controlled by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24Quantis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6Incoming video signal characteristics or properties
    • H04N19/14Coding unit complexity, e.g. amount of activity or edge presence esti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42Detection of scene cut or scene ch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46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 H04N19/152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by measuring the fullness of the transmission buf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 H04N19/17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n image region, e.g. an object the region being a block, e.g. a macroblo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6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7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oding unit, i.e. the structural portion or semantic portion of the video signal being the object or the subject of the adaptive coding the unit being a scene or a sho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implementation details or hardware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or decompression, e.g. dedicated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5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 H04N19/50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dictive coding involving temporal predi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6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 H04N19/6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transform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predictive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8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 H04N19/8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pre-processing or post-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video compression involving scene cut or scene change detec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video compre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4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 H04N21/4143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embedded in a Personal Computer [P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9/00Details of colour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9/79Processing of colour television signals in connection with recording
    • H04N9/80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 H04N9/804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 H04N9/8042Transformation of the television signal for recording, e.g. modulation, frequency changing; Inverse transformation for playback involv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of the colour picture signal components involving data redu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3Read-only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1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of read-only, rewritable, or recordable type
    • G11B2220/215Recordable discs
    • G11B2220/218Write-once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08Magnetic discs
    • G11B2220/2512Floppy disk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08Magnetic discs
    • G11B2220/2516Hard disk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90Tape-like record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46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 H04N19/149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by estimating the code amount by means of a model, e.g. mathematical model or statistical mod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9/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 H04N19/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3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coding, decoding, compressing or decompressing digital video signals using adaptive co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ment, parameter or criterion affecting or controlling the adaptive coding
    • H04N19/146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 H04N19/15Data rate or code amount at the encoder output by monitoring actual compressed data size at the memory before deciding storage at the transmission buf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6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 H04N5/775Interface circuits between an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and another apparatus between a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a television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78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 H04N5/781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magnetic recording on disks or dru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76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 H04N5/84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 H04N5/85Television signal recording using optical recording on discs or dru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Indexing, Searching, Synchronizing, And The Amount Of Synchronization Travel Of Record Carrier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采用个人计算机作为能够进行记录以及在不暂停记录的同时进行其它处理的记录装置。该个人计算机包括编码器板、微处理器和硬盘。可设定记录程序的记录时间周期以及编码器板产生的MPEG系统流的比特率。微处理器根据记录时间周期和比特率计算记录容量。在硬盘中分配一个大小等于算出记录容量的自由区。利用该自由区存储编码器板中采用的TV调谐器通常接收的程序的MPEG系统流。

Description

记录/回放装置、记录/回放方法和记录媒体
本发明一般涉及记录/回放装置、记录/回放方法和记录媒体。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特别适合于在诸如硬盘的记录媒体中记录包括图象在内的信息的记录/回放装置、记录/回放方法和记录媒体。
近年来,随着CPU(中央处理单元)速度的提高和功能数目的增多;存储器、硬盘和其它记录和存储媒体的存储容量的增大,以及包含CPU和记录和存储媒体的硬件的价格的降低,在个人用户能够承受的价格下能够提供高性能的计算机。
随着这种价格的高性能计算机的普及,用户对于计算机执行各种处理(例如对诸如此前还不能,但现在能通过简单用户操作实现处理的画面的大数据量处理目标进行记录重现和编辑)的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通过简单操作使用户能够进行所需的各种处理。
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回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记录装置正在将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媒体中时,回放装置可从任意位置回放已经记录在信息记录媒体中的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10的记录/回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信息正在被记录到信息记录媒体上时,可从任意位置对已经记录在信息记录媒体中的信息进行回放。
根据权利要求11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记录媒体中记录了使计算机进行信息记录和回放的程序,当信息正在被记录到信息记录媒体上时,可从任意位置对已经记录在信息记录媒体中的信息进行回放。
在权利要求1的记录/回放装置中,当记录装置正在将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媒体中时,回放装置可从任意位置回放已经记录在信息记录媒体中的信息。
采用权利要求10的记录/回放方法,当信息正在被记录到信息记录媒体上时,可从任意位置回放已经记录在信息记录媒体中的信息。
在权利要求11的记录媒体中,记录媒体中记录了使计算机进行信息记录和回放的程序,当信息正在被记录到信息记录媒体上时,可从任意位置回放已经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中的信息。
参考以下附图将描述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其中:
图1表示本发明应用到个人计算机上的实施例的典型结构的透视图。
图2表示本发明应用到个人计算机上的实施例的典型结构的透视图。
图3表示图1和2所示个人计算机的主单元31的正视图。
图4表示图3所示主单元31的后视图。
图5表示图1和2所示个人计算机的典型电路结构的图。
图6A和6B表示图5所示个人计算机中采用的MPEG1实时编码器板的典型结构的图。
图7是表示滑动记录器主窗口的图。
图8是表示磁带设定对话框321的图。
图9A和9B是用于说明常规磁带和循环磁带的图。
图10是表示各种视频记录模式的技术规范的表。
图11表示记录过程的流程图,其中,已经把常规磁带设定为记录过程中采用的磁带。
图12表示记录过程的流程图,其中,已经把循环磁带设定为记录过程中采用的磁带。
图13表示记录索引文件中索引数据的记录过程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索引数据典型格式的图。
图15是表示回放窗口341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消逝时间周期、剩余时间周期和记录时间点的图。
图17示出代表滑动回放过程的流程图。
图18用于说明通过执行滑动记录器应用程序进行处理的方框图。
图19是表示景象变化参数随时间消逝而变化的图。
图20示出代表由控制器133进行处理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剪切编辑器主窗口361的图。
图22是表示索引显示级别设定对话框381的图。
图23表示代表在源窗口362上显示索引屏的索引屏显示过程的流程图。
图24表示剪切取景器主窗口401的图。
通过仔细研究下面参照附图给出的一些较佳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将会变得更清楚。在开始描述前,为了弄清专利说明书各项权利要求和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各种装置之间的关系,在以下的段落中,以加上括号的“通常由实施例来实施”形式表示的短语,通过将实施例附加到相应于该实施例的每个装置,对本发明的特征加以说明。
根据权利要求1的记录/回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将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媒体上的记录装置(通常由诸如图11中所示程序的处理步骤S5和图12中所示程序的处理步骤S15的实施例来实施);
对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中的信息进行回放的回放装置(通常由诸如图17中所示程序的处理步骤S40的实施例来实施),
其中,在所述记录装置正在将信息记录到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中时,所述回放装置从任意位置回放已经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中的所述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回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随时间信息按时显示所述回放装置回放信息的显示装置(通常由诸如图15中所示回放窗口341的实施例来实施)。
根据权利要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回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还有一个选择消逝时间周期、剩余时间周期或回放所述信息的时间点作为被显示的时间信息的选择装置(通常由诸如图15中所示回放时间显示变化按钮(TIME)353的实施例来实施)。
根据权利要求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回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还有一个改进由所述回放装置进行回放操作的回放位置的改进装置(通常由诸如图15中所示游标354的实施例来实施),其中,根据所述改进装置改进的所述回放位置,所述显示装置改变所述时间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回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还包括:
设定记录所述信息所需记录时间和按照所述信息的比特率设定比特率信息的设定装置(通常由诸如图8中所示磁带设定对话框321的实施例来实施);
根据所述设定装置设定的所述记录时间和所述比特率信息计算所需容量,即记录所述信息所需的记录容量的计算装置(通常由诸如图11中所示程序的处理步骤S1和图12中所示程序的处理步骤S11的实施例来实施);以及
分配所需区,即记录区的分配装置(通常由诸如图11中所示程序的处理步骤S2和图12中所示程序的处理步骤S12的实施例来实施),该区的大小至少与在信息记录媒体中记录所述信息的所述所需容量相等,
其中所述记录装置将所述信息记录在所述的所需区中。
根据权利要求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回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还包括将所述记录装置将要记录的所述信息编码到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中的编码装置(通常由诸如图5中所示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的实施例来实施)和对经所述编码装置编码的所述信息进行解码的解码装置(通常由诸如图18中所示MPEG1软件解码器201A的实施例来实施)。
根据权利要求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回放装置,其特征进一步在于:所述的编码装置有一个暂时存储所述信息编码结果的存储装置(通常由诸如图6中所示输出缓冲器118的实施例来实施)和根据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所述结果的数据量暂停进行处理。
当然,应当注意,不希望以有限意义来解释与实施例相关装置所附加的实施例。就是说,一个装置的实施并不限于该装置所附加的实施例。
图1和2是实现了应用了本发明的个人计算机的实施例的一般结构图。
如图所示,个人计算机包含主单元31、键盘21以及鼠标22和显示图像的显示设备51,用户操作键盘21和22以向主单元31输入指令。
主单元31为所谓的微塔型,一般宽度为225mm,高度为367.9mm,深度为451.5mm。在前表面和右侧面之间设置有右前角面32,对角地跨过前表面与右侧面之间的角。同样,在前表面和左侧面之间设置左前角面33,对角地跨过前面表与左侧面之间的角。在右前角面32的上部,设置一电源按钮34。操作电源按钮34以接通和断开主单元31的电源。
在主单元31上表面上设置一凹槽35,其位置与要安装到其上的与主单元31连接的周边单元的脚一致的位置上。当把周边单元安装到主单元31上时,周边单元的脚放置到该凹槽35中,以使周边单元的脚以稳定的状态嵌入到主单元的凹槽35中。
主单元31的前表面包括下板36和上板37。下板36一般以向外的方向推动,以弹力向外突出(图中未示出)。用户可以顶着弹力从向外突出的状态以向主单元31内的方向按下下面板36变成下凹状态。上面板37可以沿左右导轨45自由地上下移动。当下面板36处于突出状态时,下面板36阻止上面板37向下运动。
当使用主单元31时,用户可以顶着弹力从向外突出的状态以向主单元31内的方向按下下面板36,进入到下凹状态。当下面板36处于下凹状态时,消除了对上面板37向下运动的限制,上面板37可以沿导轨45向下滑动。因此,可以使嵌入到主单元31内的FDD(软盘驱动器)41、CD-ROM(致密盘只读存储器)/CD-R(可读写致密盘)驱动器42以及AV(音频视频)终端单元43处于露出给用户的状态,如图2所示。下面把CD-ROM(致密盘只读存储器)/CD-R(可读写致密盘)驱动器42简称为CD驱动器。
应当注意,主单元31也具有一个延伸单元44,以使可以在其上安装其它预定的设备。
当结束使个人计算机时,用户把其手指放到上面板37的上部产生凹槽38上,把上面板37向上移动。当上面板37沿导轨45向上移动到达预定位置时,下面板36由于弹力就恢复到向外的突出状态。在该状态下,下面板36就再次阻止了上面板37向下运动。
如上所述,坡形的各右上角面32和左上角面33分别设置在右侧面与前表面以及左侧面与前表面之间的角上,使主单元31的宽度看上去较窄。另外,设置成主单元31前表面一部分的上面板37可以自由地滑动,用作容纳在主单元31内的装置的保护器。当不使用个人计算机时,把上面板37放置成遮盖容纳的装置的状态,以使装置处理非外露状态。因而,可以实现平面的简洁的设计图形。
为了能潜在地应用于将来的AV设备,把上面板37设计成使它可以改进成抽拉或回转型。
基本上,显示设备51包含基座52和显示单元53,显示单元53以这样一种方式设置,它可以在相对于基座52的水平方向(平面方向)和垂直方向(斜向方向)内自由地移动。在基座52的前部,设置一凹面54。
对于显示单元53的前表面,设置一CRT(阴极射线管)55。CRT55一般使用高精度的17英寸单枪三束监视器。在显示单元53的右侧面与CRT55之间的右前角上,设置一坡形的右前角面56。在右前角面56的内侧面上设置下扬声器59和上扬声器60。同样,在显示单元53的左侧面与CRT55之间的左前角上也设置坡形的左前角面57,在左前角面57的内侧上也设置下扬声器59和上扬声器60。设置了这些部件,就可以再现高质量的图像和高质量的立体声。
在显示单元53的上前部,设置一话筒24。话筒24用于输入用户的声音。与扬声器59和60相结合,话筒24可以用于实现例如免提电话。
对于显示单元53上部的中心,设置一凹槽58。凹槽58用于容纳话筒24的缆线。当在显示设备51上设置了电视电话的电视摄像机时,在该凹槽58内也可以容纳电视摄像机的缆线。
图3是主单元31的前表面的详细结构图。
如图中所示,在前述的电源按钮34上设置了电源灯61。电源灯61点亮指示电源已经接通。另一方面,当电源关闭时,电源灯61就熄灭。在电源按钮34的下面,设置一硬盘访问灯63。如后所述,如图5所示主单元31有一个嵌入式硬盘212。当对硬盘212进行访问时,硬盘访问灯63就点亮。一般地,硬盘访问灯63为橙色的。
FDD41一般为3.5英寸FD的驱动器,其容量为1.44MB(兆位)、1.1MB或720KB(千位)。在FDD41的前表面上,设置有软盘驱动器访问灯64和软盘插入钮66。当对放置在FDD41上的FD进行访问时,软盘驱动器访问灯64就点亮。用户按下软盘插入钮66可以从DFF41中取出FD。
CD驱动器42从CD-ROM盘(图中未示出)中读取数据,或从图5所示的CD-R(CD-R FS)盘211中读取数据或向其写入数据。应当注意,CD驱动器42一般以8倍速读取数据,以倍速写入数据。
在CD驱动器42的前表面,设置一退出钮68、退出孔69和访问灯70。操作退出钮68可以拉出CD驱动器42的托盘。在通过按下退出钮68不能拉出托盘的情况下,操作退出孔69。也就是说,用一枚一端带尖的小棍插入到该退出孔69就可以取出托盘。当对放置到CD驱动器42内的CD-ROM或CD-R盘进行访问时,访问灯70点亮。
AV终端单元43包含有S视频输入端、复合信号的视频输入端和L(左)和R(右通道的2音频输入端。通过AV终端单元43的这些端子输入视频摄像机或VRT(视频带式录象机)记录的图像和声音,以便该个人计算机进行编辑。
图4是主单元31的后表面的详细结构图。
在主单元31的后表面的右上角上,设置一电源输入端71。把图中未示出的电源线连接到电源输入端71上,以向主单元31提供电源。
在主单元31的后表面的左上角上,设置键盘端72和鼠标端73。键盘端72和鼠标端73分别连接到键盘21和鼠标22上。在鼠标端73下面,设置一USB(通用串行总线)端74。USB端74用于把符合USB规范的设备连接到主单元31上。在USB端74下,设置有打印机端75和2个串行端76。打印机端75连接到打印机或图像扫描器上。通常,把红外通信适配器连接到一个串行端76上。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把串行端76之一连接到红外适配器上,作为红外通信接口,在主单元31与另一个设备之间可以进行红外通信。
在打印机端75下面,设置一游戏端77。游戏端77连接到操纵杆或MIDI(音乐仪器数字接口)设备上。
在串行端76下面,设置一耳机端78、线路输入端79和话筒端80,以上述列举的次序一个一个上下排列。通常,如图1和2所示,耳机端78、线路输入端79和话筒端80分别连接到外部扬声器、音频设备和话筒24上。
应当注意,在上述每个端子的右侧,显示图像以指示什么装置或设备要连接到该端子上。
在话筒端80下面,设置复合信号的视频输出端81、S视频输出端82和监视器端83。从复合信号的视频输出端81和S视频输出端82分别输出复合视频信号和S视频信号。监视器端83连接到显示设备51上。
在复合信号的视频输出端81、S视频输出端82和监视器端83下,设置AV端单元84。与前表面上的AV端单元43在很大程度上一样,AV端单元84包含S视频输入端、复合信号的视频输入端和2个L和R通道的音频输入端。
在AV端单元84的右侧,设置一天线端85,可以在VHF(甚高频)带和UHF(超高频)带内接收一般的电视信号。
在主单元31的后表面的再下面部分,设置有线路插口86和电话插口87。线路插口86连接到电话线路上,电话插口87连接到一般的电话机或传真设备。
图5是如图1和2所示的个人计算机的一般电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个人计算机设置有嵌入式MPEG1(活动图像专家组)实时编码板213,它具有一个嵌入式TV(电视)调谐器213A。个人计算机还设置有应用程序,作为进行编辑、记录、再现以及MPEG解码图像和其它图像处理的标准。MPEG1实时编码板213和应用程序可以对视频摄像机214得到的图像和声音进行编辑,方便地记录编辑和其它处理得到的图像和声音,产生视频CD。另外,也可以方便地记录TV调谐器213A接收到的电视广播节目,也可以方便地进行其它处理。在该上部,当正在记录TV调谐器213A接收到的电视广播节目时,可以方便地重放已经记录的视频信号或图像中任意一个景象。
更详细地说,微处理器201在诸如微软公司制作的视窗95(商标)等操作系统的控制下,通过执行存储在硬盘212内的各种应用程序,对图像进行编辑、记录、再现和MPEG编码以及其他预定的图像处理,操作系统也存储在硬盘212内。对于微处理器201,可以使用Intel公司的频率为266MHz的Pentium Ⅱ处理器和嵌入式副超高速缓冲存储器(图中未示出)。Pentium Ⅱ处理器是具有MMX技术和手段的Pentium Pro处理器,以产生优化的16位码,也由Intel公司制造。设置有这样的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即使处理大量的图像和声音数据时,也进行高性能的显示。应当注意,Pentium和MMX为商标。
主存储器单元202用于存储微处理器201执行的程序和微处理器201进行操作所需要的数据。作为一种标准,主存储器单元202一般具有32MB的存储容量,它可以高速处理例如具有大量数据的图像。应当注意,扩展存储器可以把主存储单元202的存储容量扩展到通常为128MB。
总线桥路204控制内部总线和诸如PCI(周边部件互连)局部总线或ISA(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的外部总线之间的数据交换。
微处理器201、主存储单元202和总线桥路204通过内部总线彼此连接。另一方面,余下的框通过外部总线彼此连接。应当注意,总线桥路204也连接到内部总线和外部总线上。
对于调制解调器206,可以使用33.6Kbps(位每秒)DSVD/DATA/FAX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206控制通过电话线路的通信。调制解调器206从诸如Internet(互联网)等接收图像和声音,以便进行诸如编码和编辑等处理。另一方面,调制解调器206也能向外部目标传送完成了诸如编码和编辑等处理的图像和声音。此外,调制解调器206还传送通过话筒24输入的声音,接收输入声音,以输出到扬声器59和60上,实现免提电话。应当注意,当调制解调器206用作FAX调制解调器时,把传输速率设置在14.4Kbps上。
I/O(输入/输出)接口单元207产生工作信号,表示用户在键盘21或鼠标22上执行的操作。另外,I/O接口单元207还起到接收如话筒24输出的音频信号的电信号的接口的功能。
辅助存储接口单元210起到从记录媒体上读取数据和向其写入数据的接口的作用,这些记录媒体诸如CD-R(可读写致密盘)盘211、CD-ROM盘(图中未示出)、HD(硬盘)212和FD(图中也未示出)。
在CD-R盘211上,存储了用MPEG1实时编码板213编码过的图像和声音,使用户能制作原始的视频CD。应当注意,CD驱动器42也能处理CD-R FS盘。在CD-R盘211上可以存储多达650MB的数据,而CD-R FS盘能存储仅约为520MB的数据。
硬盘212的存储容量一般为4.3GB(千兆位),它能能进行高速的总线主IDE(综合驱动电子)传送。硬盘212一般用于存储用MPEG1实时编码板213进行压缩和编码获得的数据和微处理器201内进行处理所需的数据。应当注意,主单元31设计成把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板安装在其内。由于安装了SCSI,所以可以增加具有SCSI接口的硬盘驱动器。
此外,硬盘212还用于存储操作系统以及微处理器201执行的包括应用程序在内的软件,以进行诸如记录、再现、编辑和解码图像的处理。
对于通过进行诸如图像记录、再现和编辑等所谓的视频创作的应用程序,安装了所谓的滑动剪取(Slipclip)软件。
滑动剪取软件包含5个应用程序,称为滑动记录器、剪取编辑器、剪取观看器、视频CD制作器和视频CD复制工具。
执行滑动记录器,记录图像和声音或重放记录的图像和声音。执行剪取编辑器,编辑记录的图像及其所附的声音。执行剪取观看器,管理记录的图像和声音。执行视频CD制作器,把经编辑的图像或其它数据记录到CD-R盘211上,以制作视频CD。执行视频CD复制工具,复制一个以前制作的视频CD的复份视频CD。
应当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仅可以复制在主单元31中进行编辑工作而得到的图像,以防止非法制作所谓的盗版盘。
在滑动记录器、剪取编辑器、剪取观看器、视频CD制作器和视频CD复制工具中,仅滑动记录器、剪取编辑器和剪取观看器与图像记录、再现和编辑有关,下面一个一个作解释。
在硬盘212中,还存储有微处理器201要执行的应用程序,以对由MPEG1实时编码板213编码的数据以符合MPEG1的规范进行解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用硬件对图像进行编码,用软件进行解码。应当注意,也可以用软件对图像进行编码,用硬件进行解码。
编码板213,严格地说,MPEG1实时编码板213以通常符合MPEG1规范的方式对图像和声音实时编码。更具体地说,MPEG1实时编码板213能以包括以高比特率高质量图像记录的编码模式和低比特率传输编码模式在内的四种不同的视频记录模式对图像和声音进行编码。如下所述,以比特率减小的次序列举,视频记录模式为“高速”、“正常”、“长”和“网络”。应当注意,正常的视频记录模式符合视频CD规范。以该视频记录模式编码图像和声音时,可以进行每1个GB记录约100分钟。
如上所述,MPEG1实时编码板213具有嵌入式TV调谐器213A,用于接收电视广播节目。TV调谐器213A接收到的节目以MPEG1实时编码板213进行MPEG编码。此外,MPEG1实时编码板213还能对通过外部总线提供给它的数据、通过AV处理电路215提供给它的数据和诸如视频摄像机214等外部设备提供给它的数据进行编码。AV处理电路215提供的数据的例子为VTR216重放的图像。
应当注意,TV调谐器213A一般有62个频道可以选择,从频道1至频道62。至于其音频手段,可以接收立体声和双语节目。
视频摄像机214一般用于摄取图像提供给MPEG1实时编码板213。应当注意,MPEG1实时编码板213还具有这样的功能,与视频摄像机214接口,以使视频摄像机214摄取的图像和声音能提供给MPEG1实时编码板213。
AV处理电路215包含这样一些部件,包括VGA(视频图形阵列)和三维加速器(图中未示出)。AV处理电路215进行在显示设备51上显示图形和其它信息所需要的处理。此外,AV处理电路215还进行把声音输出到扬声器59和60所需要的处理。AV处理电路215具有嵌入式NTSC编码器215A,用于在向一般的VTR216输出图像之前,把图像转换成一种符合NTSC制式的信号。
AV处理电路215通过一般AMC总线连接到MPEG1实时编码板213中。MPEG1实时编码板213设计成把进行了MPEG编码的图像一次存储到如图6所示的帧存储单元110中。后面将更详细地描述帧存储单元110。当接收到监视经MPEG编码的图像的指令后,从帧存储单元110中读出图像,并从MPEG1实时编码板213通过AMC总线提供给AV处理电路215。然后AV处理电路215在显示设备51上显示图像。
更详细地说,AV处理电路215从VRAM(视频RAM(随机存储存储器))单元203取出一幅画,把这幅画输出给显示设备51。
如果需要,VTR216记录AV处理电路215输出的图像和声音。
图6是图5所示的个人计算机内使用的MPEG1实时编码板213的一般结构图。应当注意,图6仅示出了与MPEG编码有关的块。图中省略了诸如构成TV调谐器213A等的其它块。严格地说,图6仅示出了与对图像进行MPEG编码有关的块。图中省略了与对声音进行MPEG编码有关的块。
把由预定数量的像素组成的1帧数字图像数据以一般的每秒30帧的传输率提供给输入端101。
通过输入端101提供的图像数据暂时存储在帧存储单元110中,该单元110能存储多帧图像数据。通常为27帧图像数据,所以能把这些帧重排成预定的顺序。然后把图像数据提供给分块器111和运动检测器120。分块器111把帧存储单元110提供的一帧图像数据分成通常为8×8个像素的亮度分量和色度分量Cb和Cr的块。一个宏块(MB)包含总计6个块,即,四个亮度分量块和与这4个亮度分量块关联的1Cb色度分量块以及1Cr色度分量块。
分块器111把图像数据以宏块单位提供给减法器112。减法器112计算分块器111提供的图像数据与后面描述的帧间预测图像之间的差值,并把该差值提供给改变开关113的开关端b,作为要进行也在后面描述的帧间预测编码的帧的数据。另一方面,把分块器输出的图像数据提供给改变开关113的开关端a,作为要进行也在下面描述的帧内预测编码的帧的数据。
改变开关113选择一个开关端a或b,把提供给选择开关端的图像数据以块单位通过到DCT(离散余统变换)电路114。DCT电路114对通过到其图像数据进行DCT处理,并把DCT处理获得的DCT系数输出到量化器115。量化器115对DCT电路114提供给它的DCT系数在预定的量化步长上进行量化,并将获得的量化系数输出至锯齿形扫描电路116。
锯齿形扫描电路116对每块的量化系数进行锯齿扫描,并按扫描次序把扫描得到的系数输出给VLC(长度可变编码)电路117。VLC电路117对锯齿扫描电路116提供给它的量化系数进行VLC处理,把VLC处理获得的长度可变编码的数据提供给输出缓冲器118。输出缓冲器118的容量一般为160KB。暂时存储从VLC电路117接收到的长度可变编码的数据,输出缓冲器118主要进行平滑要输出给输出端102的数据量的作用。通常把输出端102上出现的数据提供给硬盘,以存储在其内。
此外,输出缓冲器118也把有关暂时存储在其内的数据量的信息提供给量化步长控制器119。量化步长控制器119把量化步长设置在这样一个值上,即在输出缓冲器118中既不过溢,也不下溢,并把量化步长的值输出给量化器115。如上所述,量化器115在预定的量化步长,即量化步长控制器119提供的量化步长上,量化DCT电路114提供给它的DCT系数。
另一方面,除了上述的锯齿扫描电路116之外,量化器115还把量化的系数提供给反量化器126。反量化器126对量化器115提供的量化系数进行反量化,并把反量化得到的DCT系数提供给反DCT电路125。反DCT电路125对DCT系数进行反DCT处理,并把反DCT处理获得的数据输出给加法器124。提供给加法器124的还有运动补偿器121通过转接变化开关123而提供的帧间预测图像数据,该开关123在处理经帧间预测编码的帧时接通。加法器124把反DCT电路125输出的数据加到运动补偿器121提供的帧间预测图像数据上,并把和输出给帧存储单元122。
运动补偿器121根据运动检测器120输出的运动矢量对存储在帧存储单元122内的数据进行补偿。所补偿得到的帧预测图像数据提供给如前所述的减法器112和变化开关123。
待编码的组成图像的帧,严格地说活动图像以显示顺序排列,起头如下:IO,B1,B2,P3,B4,B5,P6,B7,B8,I9,B10,B11,B12,…。符号I、P和B分别表示I图像的帧P图像的帧和B图像的帧,附加在符号上的数字表示在显示顺序中的位置。
在MPEG系统中,首先对图像I0进行编码。然后,对图像P3进行编码。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对图像P3本身进行编码,而是对图像P3与I0之间的差值进行编码。接着,对图像B1进行编码,然而,不是对图像B1本身进行编码,而是对图像B1与I0或P3之间的差值,或者对图像B1与图像I0与P3之间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进行编码。在这种情况下,从图像I0、图像P3和图像I0与P3的平均值中选择出一个,使编码获得的所谓的预测余值最小。也就时说,图像B1与选择出的一个之间的差值编码使数据量最小。
在对图像B1进行了编码之后,对B2进行编码,然而,不是对图像B2本身进行编码,而是对图像B2与I0或P3之间的差值或图像B2与图像I0与P3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进行编码。在这种情况下,从图像I0、图像P3和图像I0与P3的平均值中选择出一个,使对图像B2与选出的一个之间的差值进行编码获得的所谓的预测余值的数据量最小。
接着,对图像P6进行编码,然而,不是对图像P6本身进行编码,而是对图像P6与P3之间的差值进行编码。此后,以下面相同的步骤进行编码。
要编码的图像和对其与要编码的图像的差值进行编码的配对图像形成一对。这些对以编码地顺序列在下表中。编码顺序  要编码的图像    配对图像
1          I0             -
2          P3           I0或P3
3          B1           I0或P3
4          B2           I0或P3
5          P6           P3
6          B4           P3或P6
7          B5           P3或P6
8          P9           P6
9          B7           P6或P9
10         B8           P6或P9
11         I9            -
12         P12          I9
13         B10          I9或P12
14         B11          I9或P12
如上表所示,编码顺序为I0,P3,B1,B2。P6,B4,B5,P9,B7,B8,I9,P12,B10,B11,…,因此,与显示顺序不同。在编码后以这样的顺序输出数据。
应当注意,在P图像或B图像的情况下,如上所述,正常的是对P图像或另一个图像的B图像之间的差值进行编码。如果对图像本身编码获得数据量小于对差值编码获得的数据量,就对图像本身进行编码。
在图6所示的MPEG1实时编码板213中,如上所述进行编码。
因此,在对第一个图像I0进行编码操作时,从帧存储单元110中读取图像数据,并提供给分块器111分成块。更具体地说,分块器111在分块处理时把图像数据分成前述的4个亮度块和Cb和Cr色度块,它们一块接地块地输出。在对I图像进行编码操作时,把改变开关113设置到开关端a。因此,把分块器111输出的图像数据通过改变开关113提供给DCT电路114。在DCT电路114中,对以块为单位提供给它的图像数据进行垂直水平2维DCT处理。因此,把时间轴上的图像数据转换成频率轴上的数据的DCT系数。
量化器115对DCT电路114在量化步长控制器119确定的量化步长上提供的DCT系数进行量化,并把量化得到的量化系数输出给锯齿扫描电路116。锯齿形扫描电路116对每块的量化系数进行锯齿扫描,把扫描系数以扫描顺序输出给VLC电路117。
VLC电路117对锯齿扫描电路116提供给它的量化系数进行诸如Huffman编码等可变长度编码处理,并把可变长度编码处理获得的可变长度编码数据提供给输出缓冲器118中暂时存储在其内。然后,缓冲器118以固定比特率输出可变长度编码数据。因此,输出缓冲器118起到了所谓的缓冲存储器的作用,使不规则产生的数据能以固定比特率输出。
如上所述,单独对图像I0、I(内)图像进行编码,在编码时不包括其它图像。这种仅对一幅图像编码而不包含其它图像的方法下文称为帧内编码。应当注意,根据与上述过程相反的过程对完成帧内编码的图像进行解码。
下面描述对第二图像P3的编码。第二和后面的图像也编码成I图像。然而,如此做将降低编码的压缩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利用连续图像之间存储的相关性,可以如下对第二及以后的图像进行编码。
运动检测器120检测一部分第一图像I0,很类似于一个组成第二图像P3的宏块。检测表示宏块与很类似于宏块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的偏移的矢量作为运动矢量。在诸如ISO/ISC 11172-2附录D.6.2中描述了这种检测运动矢量的方法,所以在本说明书中不再描述了。
对于第二图像P3,不把其块提供给DCT电路114,而是由减法器112对每个块计算P3块与运动补偿器121根据块运动矢量进行运动补偿时从第一图像I0获得的块之间的差值,并把它通过变化开关113提供给DCT电路114。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根据运动矢量对第一图像I0运动补偿获得的块与第二图像P的块之间的相关性是良好的,则块之间的差值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对该差值进行编码获得的数据量小于对一块第二图像P3进行帧内编码获得的数据量。
这种对块之间的差值进行编码的技术以后称为帧间编码。
然而,应当注意,对2个块之间的差值进行帧间编码获得的数据量并不总是小于帧内编码获得的数据量。随着要编码的图像的复杂性和一帧与紧接一帧之间的相关程度不同,对2个块之间的差值进行帧间编码获得的数据量可能反而大于帧内编码获得的数据量,结果,后一种编码有更高的压缩率。在这种情况下,帧内编码较佳,可以代替。至于是进行帧间编码还是进行帧内编码可以对每个宏块作为决定。
另外,为了进行帧间编码,即为了寻出当前图像与紧接当前图像的图像之间的差值,必须事先找出通过局部解码紧接导前的图像的编码数据获得的局部解码的紧接导前的图像。该紧接导前的图像已经先如下所述进行了编码。
因此,MPEG1实时编码板213设置有所谓的局部解码器,它包含运动补偿器121、帧存储单元122、改变开关123、加法器124、反DCT电路125和反量化器126。应当注意,存储在帧存储单元122内的图像数据称为局部解码图像或局部解码数据。另一方面,在编码之间的图像数据称为原始图像或原始数据。
在对第一幅图象I0编码的工作中,逆量化器126与逆DCT电路125一起还对量化器115输出的数据进行局部解码。在这种情况下,转换开关123断开,使经局部解码的数据通过加法器124到达帧存储器单元122。就是说,通过切断转换开关123,加法器124实质上不对局部解码的数据进行相加。
应当注意,存储在帧存储器单元122中的图象数据不是原始图象,而是作为原始图象的编码结果所获得的图象,然后对作为原始图象编码结果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局部解码。因此,存储在帧存储器单元122中的图象数据与作为数据解码装置进行解码的结果所获得的图象相同。由于是作为原始图象的编码结果获得的,然后对作为原始图象编码结果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局部解码,存储在帧存储器单元122中的图象数据的图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比原始图象的象质差。
有了存储在帧存储器单元122中的第一幅图象I0的局部解码数据,将第二幅图象P3从帧存储器单元110通过块单元中的块分隔器111提供到减法器112。应当注意,这时必须结束移动检测器120对图象P3的移动矢量的检测。
另一方面,移动检测器120把第二幅图象P3的每个宏块检测的移动矢量提供给移动补偿器121。根据移动检测器120提供的移动矢量,移动补偿器121对存储在帧存储器单元122中的已经经局部解码的图象I0进行MC(移动补偿)。作为移动补偿结果而获得的MC(移动补偿)数据的宏块1提供给减法器112,作为帧间预计图象数据。
对于每个象素,减法器112计算通过块分隔器111向其提供的图象P3每个象素的原始数据与移动补偿器121提供的相应象素帧间预计图象数据之间的差。通过转换开关113把减法器112算出的差提供给DCT电路114。然后,采用与I图象相同的方法对该差值进行编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转换开关113设置在切换端子b上。
如上所述,在P(预计)图象的情况下,即在上例中的图象P3的情况下,采用刚才编码的I或P图象作为作参考图象,将移动补偿加到该参考图象,产生预计图象,然后对预计图象与P图象之间的差进行编码。
就是说,在P图象的情况下,对于宏块,更确切地说是帧间宏块,作为帧间编码结果而获得的数据量小于作为帧内编码结果而获得的数据量,为了进行帧间编码,将转换开关113设置切换端子b上。另一方面,对于宏块,更确切地说是帧内宏块,作为帧内编码结果而获得的数据量小于作为帧间编码结果而获得的数据量,为了进行帧内编码,将转换开关113设置切换端子a上。
应当注意,以与I图象相同的方法,对已经完成帧内编码的P图象的宏块进行局部解码并将局部解码的数据存储到帧存储器单元122中。另一方面,通过加法器124将通过逆量化器126和逆DCT电路125的数据加到接通转换开关123从移动补偿器121通过的帧间预计图象数据上,对已经完成帧间编码的P图象的宏块进行局部解码。然后将局部解码的加法器124输出的数据存储到帧存储器单元122中。
接着,将说明对第三幅图象B1的编码。
在对B图象编码的工作中,在本情况中即为图象B1,移动检测器120对相对刚显示前和刚显示后的I或P图象的移动矢量进行检测。因此,在本例中,对图象B1相对图象I0和P3的两个移动矢量进行检测,相对图象I0(即图象B1刚显示前的I图象)的移动矢量被称作正向矢量。另一方面,相对图象P3(即图象B1刚显示后的P图象)的矢量被称作反向矢量。
通过对从以下4组数据中所选一组将产生最少编码数据量的数据编码,对图象B1进行编码。这4组数据是:
1.图象B1与根据正向矢量作为局部解码图象I0的移动补偿结果而获得的帧间预计图象数据之间的差。
2.图象B1与根据反向矢量作为局部解码图象P3的移动补偿结果而获得的帧间预计图象数据之间的差。
3.图象B1与1和2中2组帧间预计图象数据平均值之间的差。
4.图象B自身。
当对差1、2或3进行编码时,即方进行帧间编码时,由移动检测器120把必要的移动矢量提供给移动补偿器121。根据移动矢量作为由移动补偿器121进行移动补偿的结果而获得的帧间预计图象数据提供给减法器112,然后,减法器112计算图象B1的原始数据与移动补偿器121提供的帧间预计图象数据之间的差。通过转换开关113将该差值提供给DCT电路114。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转换开关113设置在切换端子b上。另一方面,当对图象B1自身的数据4进行编码时,即进行帧内编码时,将数据,即图象B1的原始数据通过转换开关113提供给DCT电路114。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转换开关113设置在切换端子a上。
在对图象B1(这是B图象)编码的工作中,已经对图象I0和P3进行编码,然后进行局部解码并最终存储到帧存储器单元122中。因此,能够执行编码。
采用与图象B1相同的方法对第四幅图象B2进行编码。就是说,只要用符号B2替代以上描述中的符号B1,至此所给出的对图象B1编码的描述可应用于图象B2。
采用与图象P3相同的方法对第五幅图象P6进行编码。就是说,只要用符号P6和P3分别替代以上描述中的符号P3和I0,至此所给出的对图象P3编码的描述可应用于图象P6。
通过重复上述的编码过程对第六幅以及接下来的各幅图象进行编码。因此,无需重复进行描述。
另外,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根据上述编码结果将获得的数据量确定被编码的每一屏图象的图象类型,即被编码的图象是否是I、P或B图象以及确定被编码的每一图象的宏块的宏块类型。然而,该数据量与被编码的图象有关,因此,并不准确地知道它,除非实际进行了编码。
此外,基本上必须将作为MPEG编码结果而获得的比特流的比特率设定在固定值。例如,作为保持比特率在固定值的一种方法,有一种在量化器115中采用的控制量化步长(量化标度)的技术。详细地说,在大的量化步长中,对数据进行粗略量化,从而产生少量的数据或代码。另一方面,在小的量化步长中,对数据进行精细量化,从而产生大量的数据或代码。
以下具体地控制量化步长。
在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的输出级设置输出缓冲器118。采用输出缓冲器118暂时存储编码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产生数据量的变化。结果,能够使输出比特流的比特率保持不变。
然而,如果在高于预定值的比特率下连续产生编码数据,更确切地说是可变长度编码数据,储存在输出缓冲器118中的数据量将保持增大,最终将导致上溢。另一方面,如果在低于预定值的比特率下连续产生编码数据,更确切地说是可变长度编码数据,储存在输出缓冲器118中的数据量将保持减少,最终将导致下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把储存在输出缓冲器118中的数据量或代码量反馈到量化步长控制器119,该控制器根据反馈给它的数据量或代码量控制量化步长,以避免在输出缓冲器118中出现上溢和下溢。
详细地说,当储存在输出缓冲器118中的数据量或代码量接近输出缓冲器118的存储容量,导致处于即将发生上溢的状态时,量化步长控制器119增加量化步长,以降低量化器115产生的数据量。另一方面,当储存在输出缓冲器118中的数据量或代码量接近于0,导致处于即将发生下溢的状态时,量化步长控制器119减少量化步长,以增大量化器115产生的数据量。
此外,产生的代码量还随图象是采用帧内编码技术还是帧间编码技术编码而变化。
总之,由于帧内编码产生的代码量相对较大,当储存在输出缓冲器118中的数据量较大时,必须将量化步长设定在特大值上。不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把量化步长增大到最大值,在输出缓冲器118中也会发生上溢。此外,当较大的量化步长上进行量化时,基本上,编码图象的质量退化,用解码图象作为参考图象而编码和解码的图象的质量也退化。因此,在进行帧内编码时,必须在输出缓冲器118中保存足够大的自由区,以防止在输出缓冲器118中发生溢出以及防止解码图象的质量退化。
为此,在压缩技术选择电路132向其提供信号之前,量化步长控制器119识别进行帧内编码或帧间编码的指令。量化步长控制器119控制量化步长,在帧内编码的情况中在输出缓冲器118中保存足够大自由区。
另外,从解码图象质量的角度考虑,对于复杂图象,量化需要在较小的量化步长下进行,对于简单图象的情况,量化需要在较大量化步长下进行。然而,在仅基于输出缓冲器118反馈信息而设定的量化步长中,不需要考虑这种量化要求。如果量化步长设定在从图象复杂性的角度看不适宜的值上,将会分配过大或过小的比特数。如果把不适当的比特数分配给特定图象,分配给另一图象的比特数将受影响,导致一种不希望有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量化步长控制器119不仅根据缓冲反馈控制中储存在输出缓冲器118中的反馈数据量,而且还根据接受编码的图象的复杂性将量化步长设定在某个值上。
详细地说,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中采用的图象评价电路130从帧存储器单元110中读出被编码图象的数据,计算被用作表示图象复杂性的评价值。然后,图象评价电路130把该评价值输出到景象变化检测电路131、压缩技术选择电路132和量化步长控制器119。
量化步长控制器119从图象评价电路130弄清图象编码中实际采用的量化步长、作为在该量化步长中进行量化的结果而获得的数据量或代码量、以及表示图象复杂性的评价值之间的关系,根据这一学习过程的结果,发现基本量化步长,用作设定下一量化步长的基础。
详细地说,量化步长控制器119利用图象编码中实际采用的量化步长、作为在该量化步长中进行量化的结果而获得的数据量或代码量、以及表示图象复杂性的评价值进行回归分析,根据代表回归分析结果的图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接下来,采用表示下一被编码图象复杂性的评价值作为参数,根据该图预计对下一图象进行编码而言最佳的基本量化步长。
然后,量化步长控制器119根据输出缓冲器118反馈的信息改变基本量化步长并把该改进值作为量化步长。
考虑到图象的复杂性,能够以较高的准确度从学习过程中预计基本量化步长。因此,与仅根据输出缓冲器118反馈信息控制量化步长而获得的图象相比,通过从这种基本量化步长寻找量化步长,能够改善解码图象的质量。
应当注意,景象变化检测电路131根据图象评价电路130向其提供的评价结果检测是否发生景象变化。检测结果被提供给压缩技术选择电路132。压缩技术选择电路132根据图象评价电路130向其提供的评价值以及(如果必要的话)景象变化检测电路131输出的检测结果选择一种对图象进行压缩的技术。详细说,例如,压缩技术选择电路132所选的压缩技术确定I、P和B图象为被编码图象的图象类型,确定组成GOP的图象的数目,以及确定宏块类型,即宏块是接受帧内编码还是帧间编码。
选择压缩技术后,压缩技术选择电路132根据当前宏块是接受帧内编码还是帧间编码控制转换开关113和123。更具体地说,在宏块经受帧内编码的情况下,转换开关113设置在切换端子a上,转换开关123断开。另一方面,在宏块经受帧间编码的情况下,转换开关113设置在切换端子b上,转换开关123接通。
此外,压缩技术选择电路132通知量化步长控制器119是选择帧内编码技术还是帧间编码技术。通过量化步长控制器119识别进行帧内编码和帧间编码的指令,采用编码技术。
如果压缩技术选择电路132已经长时间连续地选择P或B图象作为被编码的连续图象的图象类型,如果到达景象变化引起的帧之间的相关性低的图象,那么,由于P或B图象基本上是采用帧间编码技术编码的,产生的数据量增大,解码图象的象质退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景象变化检测电路131将景象变化检测结果提供给压缩技术选择电路132。当压缩技术选择电路132被告知景象变化时,在被称为强迫选择的过程中,将I图象选作景象变化之后的图象的图象类型。
应当注意,在本专利申请人早先提交的日本专利公开号为Hei 8-102951的文件中详细地描述了上述的基本量化步长受学习过程影响以及根据已掌握的基本量化步长设定量化步长的方法。
图象评价电路130通过参考帧存储器单元110计算以下两个代表图象复杂性的参数,作为用于评价接受编码的图象的评价值。
详细地说,作为第一个参数,计算代表图象自身信息量的评价值。采用第一参数,能够预计(影响)作为图象帧内编码结果而获得的代码量,即作为图象按I图象编码的结果而获得的代码量。具体说,作为典型的第一参数,能够采用DCT系数的和或另一个统计量,每个DCT系数是通过对图象的块进行DCT处理而获得的。作为另一种典型第一参数,可计算一个块的各个象素值的平均值。然后,找出平均值与各个象素值之差的绝对值之和。为方便起见,把该和称作平均绝对差。然后,也能够采用所有块的平均绝对差的和作为另一个典型第一参数。应当注意,在通过计算平均绝对差的和找出另一典型第一参数的情况中,能够使图象评价电路130的尺寸相对较小,因此,与通过计算DCT系数的和找出典型第一参数相比,能够将负载缩小成相对较小的负载。
由于上述原因,在图象评价电路130中,按照如下所述,找出所有块的平均绝对差的和,作为第一参数。
详细说,现在考虑例如经受编码的图象的块S,Si,j为从块S的左上角向右起算第i列和向下起算第j行位置上的象素的象素值。由下面给出的方程式(1)可找出块S的MAD(平均绝对差)。尽管能够把该方程式用于所有的亮度和色度块,但是,通常仅针对每个亮度块计算MAD。 MAD = Σ i = 1 8 Σ j = 1 8 | S i , j - S AVE | - - - - ( 1 )
方程式(1)中采用的符号SAVE是块S的各象素值的平均值。
然后,利用以下的方程式(2)计算所有块的平均绝对差MAD的和SMAD,作为第一参数。
          SMAD=∑MAD    (2)
方程式(2)中采用的符号∑表示组成图象的所有块的平均绝对差MAD的和。
应当注意,在图象评价电路130中,也能够找出由方程式(1)表示的平均绝对差MAD,作为宏块,而不是块的和。在确定是采用帧内编码技术还是采用帧间编码技术对宏块进行编码中,压缩技术选择电路132通常要采用这种平均绝对差,在采用帧间编码技术的情况下,选择正向预计编码、反向预计编码或正反双向预计编码。
作为第二个参数,计算代表图象与对该图象进行帧间编码中采用的参考图象之差的信息量的评价值。采用第二参数,能够预计作为图象帧间编码的结果而获得的代码量。具体地说,作为第二参数,例如,找出每个块的图象与预计图象之间的差的绝对值的和。为方便起见,把该和称作平均绝对差。预计图象是从参考图象的移动补偿中获得的图象。然后,采用所有块的平均绝对差的和作为第二参数。
在移动检测器120对移动矢量进行检测时找出平均绝对差。然后,在图象评价电路130中,作为第二参数,利用移动检测器120进行移动检测的结果,通常能找到平均绝对差的和。
详细说,现在考虑例如一个参考图象的块,该块包括8×8个象素,Ri,j为从该块的左上角向右起算第ⅰ列和向下起算第j行位置上的象素的象素值。此外,对于被编码的图象,考虑x轴在水平方向,y轴在垂直方向。在其左上角象素与点(x,y)重合的块中,Sx+i,y+j为从该块的左上角向右起算第i列和向下起算第j行位置上的象素的象素值。
在移动检测器120中,通过使每个下脚标一次加1,可算出由方程式(3)表示的象素值Sx+i,y+i与Ri,j之间的差的绝对值的和d(x,y)。 d ( x , y ) = Σ i = 1 8 Σ j = 1 8 | S x + i , y + j - R i , j | - - - - ( 3 )
在移动检测器120中,检测使方程式(3)的和d(x,y)最小的坐标(x,y)作为移动矢量,找出最小d(x,y)作为绝对差AD。
然后,在图象评价电路130中,利用以下的表示所有块的和的方程式(4)计算在移动检测器120中为每个块算出的绝对差AD的和SAD,作为第二参数。
        SAD=∑AD    (4)
这里,方程式(4)中采用的符号∑表示对组成图象的所有块的绝对差AD求和。
应当注意,在图象评价电路130中,也能够找出方程式(3)表示的绝对差AD,作为宏块,而不是块的和。在确定是采用帧内编码技术还是采用帧间编码技术对宏块进行编码中,压缩技术选择电路132通常要采用这个绝对差,在采用帧间编码技术的情况下,选择正向预计编码、反向预计编码或正反双向预计编码。
把图象评价电路130找到的第一参数SMAD和第二参数SAD提供给景象变化检测电路131、压缩技术选择电路132和量化步长控制器119。
如上所述,景象检测电路131根据图象评价电路130输出的评价值对景象变化的出现进行检测。压缩技术选择电路132根据图象评价电路130向其提供的评价值以及(如果必要的话)景象变化检测电路131输出的检测结果选择对图象进行压缩的技术。量化步长控制器119按照如上所述设定量化步长。
应当注意,在景象变化检测电路131中,找出某一图象的第二参数SAD与该图象随后图象的第二参数SAD之比。采用该比值的幅度作为景象是否发生变化的判据。
此外,景象变化检测电路131还产生索引数据,后面将作描述。把该索引数据提供给微处理器201,存储在所产生的索引文件中,后面也将对此进行描述。
在压缩技术选择电路132中,例如对于P或B图象,将图象评价电路130向其提供的宏块的总平均绝对差MAD和总绝对差AD相互进行比较,利用比较结论决定是采用帧内编码技术还是采用帧间编码技术对宏块进行编码。详细地说,如果发现宏块的总平均绝对差MAD小于该宏块的总绝对差AD,即如果作为帧内编码结果而获得的代码量预计小于作为帧间编码结果而获得的代码量,那么,选择帧内编码。如果发现宏块的平均绝对差AD小于该宏块的总平均绝对差MAD,即如果作为帧间编码结果而获得的代码量预计小于作为帧内编码结果而获得的代码量,那么,选择帧间编码。
应当注意,在图6所示的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中,控制器133监测储存在输出缓冲器118中的数据量并根据该数据量控制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中的编码处理,正如后面将要描述的。
下面将描述滑动剪切(Slipclip),这是一个供视频产生工作用的储存在硬盘212中的5个应用程序组。
当用户操作电源按钮34接通主机单元31的电源时,启动储存在硬盘212中的操作系统,即前面引用的窗口(Windows)95。当敲击任务条的起始按钮时便可显示起始菜单。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起始菜单的一个项目,通常显示“VAIO”。在“VAIO”项中,对包括Slipclip在内的预定应用程序进行分类。
如上所述,Slipclip软件包括5个称作滑动记录器、剪切编辑器、剪切取景器、视频CD产生器和视频CD复制工具的应用程序,它们全部分类在“VAIO”的Slipclip中。因此,当操纵鼠标器22敲击“Slipclip”项时,在屏幕上显示代表5个应用程序,即“滑动记录器”、“剪切编辑器”、“剪切取景器”、“视频CD产生器”和“视频CD复制工具”的5项。
然后,用户根据工作目的敲击其中的一项,调用对应于被敲击项的应用程序。
当在产生视频CD中采用的照相材料是借助视频摄像机214获取并被记录在记录媒体上时,如果该照相材料是以与采用诸如VTR 216记录装置记录电视广播节目情况相同的简单方法记录的,那么启动滑动记录器。在这种情况下,显示如图7所示的滑动记录器主窗口301。
如图所示,滑动记录器主窗口301包括各种指示器、显示区和按钮。
详细地说,记录指示器区302显示记录状态。具体说,对于记录预定后等待开始记录操作的状态,在记录指示器区302上通常显示“TIMER”字。对于进行预定记录操作的状态,在记录指示器区302上通常显示“TIMER REC”字。如果通过操作记录按钮309开始记录操作,那么在记录指示器区302上通常显示“REC”字。如果通过操作暂停按钮310暂停记录操作或通过操作停止按照308停止记录操作,那么在记录指示器区302上分别显示“PAUSE”字和“STOP”字。
呈旗形的景象变化指示器区303只有在检测到被记录图象上出现景象变化时才显示。换句话说,景象变化指示器区303通常不显示。如果检测到景象变化,景象变化指示器区303显示一段时间,通知用户出现景象变化。
在当前时间显示区304上,按照所谓24小时制显示当前时间。当前时间显示区304通常显示Windows 95操作时由其控制面板的日期和时间控制的时间。
在记录时间显示区305上,显示诸如自记录工作开始以来消逝的时间、至记录工作结束的剩余时间或者至磁带结束的剩余时间,后面将作描述。通过操作时间按钮311,即记录时间显示变化按钮,用户能够选择显示在记录时间显示区304上的时间信息。应当注意,如果未进行记录操作,在记录时间显示区305上通常显示“00:00:00”。
在定时器待机指示器区306上,显示预定记录操作的状态。当作出记录预定时,例如,处于等待开始预定记录操作的状态,在定时器待机指示器区306上显示预定记录操作的开始时间,指示等待开始预定记录操作的状态。具体说,例如,当当前状态为等待将在14:55开始的预定记录操作的状态时,显示“ON”字,表示等待预定记录操作的状态,显示“14:55”时间,表示预定记录操作将在14:55开始,如图7所示。还可以显示目前进行预定记录操作的状态以及预定记录操作的结束时间。具体说,例如将在21:43结束的目前进行预定记录操作的状态由定时器待机指示器区306上显示的“OFF”字和“21:43”时间表示。
应当注意,在预定记录操作以外的记录操作(为方便起见以下将简单称为通常记录)的情况中,即使已经设定结束时间也会显示与表示正在进行通常记录相同的消息。
例如,进行没有设定结束时间的通常记录操作的状态由定时器待机指示器区306上显示的“--:--”表示。
对于预定和通常记录操作以外的操作,在定时器待机指示器区306上没有显示。
在循环记录显示区307A上,显示表示磁带类型的消息,后面将作描述。在“循环”磁带类型的情况下,在循环记录显示区307A上显示“E”字符,如图7所示。在“一般”磁带类型的情况下,在循环记录显示区307A上没有显示。
在输入源显示区307B上显示表示所选记录目标的消息。更具体地说,如果选择从主机单元31背面上的AV端子单元84输入或者从主机单元31正面上的AV端子单元43输入,在输入源显示区307B上分别显示“Video 1”或“Video2”字。如果选择TV调谐器213A输出,在输入源显示区307B上显示“TV-0”消息。应当注意,在消息的0标记部分上,可显示由TV调谐器213A所选的通道数。在图7所示的窗口上,在输入源显示区307B上显示“TV-1”消息,表示选择通道1播放的节目作为记录目标。
操作停止按钮308、记录按钮309或暂停按钮310,分别可以停止记录操作、开始记录操作或暂停记录操作。应当注意,当操作(或敲击)暂停按钮310已经暂停记录操作时,通过再次操作暂停按钮310可以重新开始记录操作。
如上所述,操作记录时间显示改变按钮311以改变在记录时间显示字段305上显示的消息。更精确地说,每当操作记录时间显示按钮311时,把在记录时间显示字段305上显示的消息交替地从消逝时间到剩余时间周期进行切换(反之亦然)。
操作输入转换按钮(输入按钮)312以改变选择作为记录对象的输入。更精确地说,每当操作一次输入转换按钮312时,根据所谓的旋转(rotation),从来自在主单元31的背面上的AV终端单元84的输入、来自在主单元31的前面上的AV终端单元43的输入和TV调谐器213A的输出中选出一个。当操作输入转换按钮312时,还相应地改变在输入源显示字段307B上显示的消息。
随着选出把TV调谐器213A的输出作为到记录操作的输入,例如,操作两个上、下按钮313中的一个以改变由TV调谐器213A从当前所选的频道分别变到在频道按钮314上所示的后一个或前一个频道。随着选择TV调谐器213A的输出作为到记录操作的输入,操作频道按钮314中的一个以选择由TV调谐器213A所选的频道。应注意,通过运用在滑动记录器主窗口301上的可选菜单的“频道设定”项,可把由频道按钮314显示的频道数设为从1到62的范围内的任一值。
随着显示具有上述结构的滑动记录器主窗口301,假设操作输入转换按钮312以选择到记录操作的输入,而且如果选择TV调谐器213A的输出作为输入,那么操作上或下按钮313或者频道按钮314中的一个以选出输入频道。然后,操作记录按钮309以开始记录画面以及所选输入的伴奏音的操作。如果由滑动记录器执行记录操作,那么需要设置磁带以供在记录操作中使用
详细地说,当通过操作记录按钮309以及如上所述的其它按钮要求记录操作时,由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对记录对象的画面进行编码,而且把作为编码操作的结果获得的编码数据存储在硬盘212中。然而,如果把编码数据简单地存储在硬盘212中,那么在硬盘中的自由区可能不够,从而不能进行记录操作。
顺便,如果运用诸如VTR的装置,对于在录像带上的记录数据进行记录操作,那么可以把数据记录在录像带的开头和结尾部分之间的空间而不受任何限制。这是因为考虑到录像带具有预先分配的记录容量。
运用“Slipclip”设备,把大于执行正常记录操作所需的记录容量的记录区分配在硬盘212中,然后在记录区中对包括编码代码的数据进行记录。记录容量是执行记录操作(而不会由于在硬盘212中的自由区用尽而中断正在记录中的操作)所需的最小记录尺寸。为了方便,下面把记录所需的记录容量和记录区分别称为所需容量和所需区。
详细地说,在本实施例中进行记录画面的操作中,产生记录作为由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进行的MPEG编码结果获得的MPEG系统流所需的大文件,和记录信息(诸如下述的索引)所需的大文件。为了方便,下面,分别把前一个文件和后一个文件称为MPEG文件和索引文件。由于把文件存储在硬盘212中,所以需要预先在硬盘212中,分配记录包括编码代码(即,MPEG系统流)的数据所需的区域。
毕竟,在硬盘212中的自由区中,分配其全部存储等于或大于所需容量的MPEG和索引文件。
在硬盘212中分配之后,MPEG和索引文件的内容是不带有任何特殊意义的信息。运用VTR,文件分配与在记录操作中的新录像带的准备相对应。出于这个原因,把文件称为在滑动记录器中的磁带。
一般通过运用如图8所示的磁带设置对话框321,可以设定磁带。
通过单击消息“标准磁带设置”(它是显示在如图7所示的滑动记录器主窗口301的上部的“编辑”菜单中的一项)显示磁带设置对话框321,
用户输入附加在带子上的名字输入到在磁带设置对话框321上的名字段322。在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输入名字“Tape”。输入在名字段322中的名字是为与构成设定的磁带的MPEG和索引文件所共有的文件名。应注意,为了把MPEG和索引文件互相区分开来,分别把典型的文件扩展名“MPG”和“SCX”分配给MPEG和索引文件。于是,随着把“Tape”作为文件名输入到名字段322中,构成磁带的MPEG和索引文件的文件全名分别照例为“Tape.MPG”和“Tape.SCX”。
检测写保护框323以把写保护输入到磁带上。类型字段324用于设定下述磁带的类型。
在滑动记录器的情况下,提供2种磁带(即,“标准型”和“循环型”)以表示分别如图9A和9B所示的标准型磁带和循环型磁带。
当指定标准型磁带时,建立MPEG和索引文件以形成带有最小所需记录容量(至少等于在下述记录时间字段325中的记录时间设置)的磁带。如果例如在记录时间字段325中设定1小时的记录时间,那么建立其记录容量为1小时(如图9A所示)的磁带。
当指定循环型磁带时,另一方面,建立具有一般为15分钟的固定记录容量的磁带以形成如图9B所示的循环磁带。下面,把这种磁带称为固定磁带,以便于说明。建立如形成循环型磁带所需的那么多固定磁带,其中循环型磁带的记录容量至少等于与在记录字段325中的记录时间设置相对应的值。即,通过把在记录时间字段325中的记录时间设定除以15分钟,然后把除法所得的商加上1,可以获得其记录容量为15分钟的固定磁带数。在本实施例中,把每个固定磁带的记录时间设为如下所述的15分钟的典型值。具体地说,假设例如,在记录时间字段325中设定记录时间为1小时。在这种情况下,建立5个固定磁带以形成如图9B所示的循环磁带。由于通过把1小时除以15分钟以得出商为4,再把商加上1,可以获得数5,所有可以把包括5个固定磁带的循环型磁带用于在上至1小时15分钟的周期内记录数据。
如上所述,标准型磁带包括1个MPEG文件和1个索引文件。然而,从上述实施例中可见,循环型磁带可包括多个固定磁带,每个固定磁带包括MPEG文件和索引文件。为了把循环型磁带的MPEG文件和索引文件互相区分开来,每个MPEG文件或每个索引文件的文件名包括符号“#”,之后紧跟着文件序号。
把如图9B所示的循环型磁带作为一个例子。循环型磁带包括5个MPEG文件和5个索引文件。它们的文件名是Tape#1.MPG、Tape#1.SCX、Tape#2.MPG、Tape#2.SCX、Tape#3.MPG、Tape#3.SCX、Tape#4.MPG、Tape#4.SCX、Tape#5.MPG、Tape#5.SCX。
在磁带开头部分,开始把数据记录在标准型磁带上的操作,而在磁带到达末端时,终止操作。应注意,如果在磁带到达末端之前发出停止操作的指令,那么在发出指令的那刻终止操作。在这种情况下,释放在记录操作中没有用到的MPEG和索引文件部分。即,释放它们作为自由区。
另一方面,如果循环型磁带包括多个固定磁带,那么在第一个固定磁带的开头部分开始把数据记录在循环型磁带上的操作。在达到第一固定磁带的末端时,终止把数据记录在第一固定磁带上的操作,并开始把数据记录在第二固定磁带上的操作。之后,一盘磁带接着一盘磁带地顺次进行把数据记录在第三、第四、……、最后一个固定磁带上的操作。当最后一个固定磁带到达末端时,再进行把数据记录(严格的说,是覆盖)在第一固定磁带的操作。
即,在如图9B所示的实施例中,当完成把数据记录在所有从第一至第五固定磁带的操作时,开始把数据记录(严格地说,是覆盖)在第一固定磁带上的操作。根据旋转,进行记录操作,直至发出结束操作的指令,一般是在操作停止按钮308时发出该指令。继续这种旋转记录操作,即,循环地进行记录操作。
然后,当发出停止记录操作的指令上,在那一刻立即终止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在“Slipclip”中,把逆动区作为重放范围,其长度为在从终止记录操作的那刻开始的循环型磁带中的记录时间字段325中特定的区长度。
具体地说,把如图9B所示的循环型磁带作为一个例子。假设,当在第五固定磁带上结束长达10分钟的记录时发出终止记录操作的指令。把图中所示的长度为1小时的阴影部分(它在第一固定磁带上的10分钟的位置上开始并在第五固定磁带上的10分钟位置上结束)作为重放范围。
应注意,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固定磁带上的从其开始部分到10分钟位置的区域和在第五固定磁带上的从10分钟位置到其末端的区域不是重放范围。于是,当从硬盘212的利用率的角度来看,释放这些区域。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只释放在第五固定磁带上的从10分钟位置到其末端的区域,而由于下列原因不释放在第一固定磁带上从其开始部分到10分钟位置的区域。
在固定磁带的MPEG文件的开头部分,记录对经历MPEG编码的数据进行解码操作中所需的系统报头和信息。如果删除该区域,那么很难进行解码操作。
于是,通过直接访问第一固定磁带的MPEG文件,可以重放记录在第一固定磁带上的从其开始部分到10分钟位置的该区域中的数据。
应注意,如标准型磁带的情况那样,循环型磁带可以只包括1个固定磁带来代替上述多个固定磁带。当产生循环型磁带时,指定循环型磁带为磁带类型。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记录技术,从而在固定磁带的开头部分开始记录操作,当达到其末端时,从固定磁带的相同开头部分重复记录(严格地说是复盖)数据操作。然而,如上所述,把包括系统报头的信息记录在固定磁带的MPEG文件的开头部分。于是,如果覆盖这种信息,那么很难进行解码操作。因此,希望从多个固定磁带产生循环型磁带。
回到图8。用户把记录时间(即,记录所需的时间周期)输入到记录时间字段325。一般,可以把上至12小时、其分辨能力(resolution)为15分钟记录时间输入到该字段。应注意,以小时和分钟为单位输入记录时间。
检测自动索引检测框326以要求在记录操作中自动附加作为表示画面的景象变化位置的标记的索引。如果不检测自动索引检测框326,那么不把信息(诸如,后面所述的景象变化指针和景象变化参数)记录在索引文件中。
在视频记录模式字段327中,设定表示比特率信息的视频记录模式。提供4个视频记录模式以表示4比特率,即,以递减的顺序列举“高”、“正常”、“长”和“网络”。
图10的表中示出帧尺寸、系统比特率、视频比特率、帧速率、音频比特率,可以被设定的音频记录模式和对于每个视频记录模式的1-GB磁带的视频记录时间。帧的尺寸是沿着水平方向X的象素数量和沿着垂直方向的象素数量。系统比特率是作为画面的MPEG编码结果获得的系统流的比特率。视频比特率是作为MPEG编码结果获得的代码的比特率。帧速率是每秒的帧数。音频比特率是作为声音的MPEG编码结果获得的系统流的比特率。1-GB磁带的视频记录时间是可把数据记录在存储量为1GB的磁带上的时间周期。
如表中所示,即使对于“高”视频记录模式的1-GB磁带的视频记录时间是最短的,也可以获得具有最高画面质量的经解码画面。在“正常”视频记录模式中,可以获得如上所述的符合视频CD(VCD)规格的系统流。“长”视频记录模式适于在相对较长的记录时间内但要求经解码画面的画面质量不太高中应用。把对于“网络”视频记录模式的比特率设为允许通过ISDN(综合服务数字网络)进行实时传输的值。于是,“网络”视频记录模式适于包括这种传输的应用。
应注意,在“长”视频记录模式中,组成帧的象素数量大约为那些“高”和“正常”视频记录模式的1/4。用于“网络”视频记录模式的象素数量甚至更小。“高”和“正常”及“长”视频记录模式的帧速率(即,每秒帧数)是30,而“网络”视频记录模式的帧速率是10(30的1/3)。
回到图8。在音频记录模式字段328中,设定音频记录模式。提供3种音频记录模式(即,2个声道(双)、立体声和单声道(单个))。
应注意,在“高”和“长”视频记录模式中,如图10的表格所示,可以选择2声道记录模式或立体声记录模式。然而,在“正常”视频记录中,把音频记录模式固定在2声道模式上,而在“网络”视频记录中,把音频记录模式固定在单声道模式上。
检测剪切生成折叠器(clip creation folder)的自动检测框329,以要求预先把折叠器设定用作产生剪切的折叠器。剪切是一对MPEG和索引文件。在滑动记录器中,把这对文件对称为磁带。然而,在剪切编辑器和剪切取景器中,把文件对称为剪切。于是,认为标准型磁带与剪切相同。然而,由多对MPEG和索引文件组成,循环型磁带与多个剪切相对应。
操作剪切生成折叠器的参考按钮330以指定用于生成剪切的折叠器。
在信息字段331上,显示包括尺寸、帧率、作为在视频记录模式字段327中设定的视频记录模式下编码的结果获得的经解码画面的视频比特率和音频比特率的信息。即,在信息字段331上显示信息(诸如,用于特定视频记录模式的如图10的表格中所示的尺寸)。
此外,在信息字段331上显示的是分配在硬盘212上的磁带的尺寸和记录容量,即,分配给磁带的磁盘区的尺寸,其中磁带用于在记录时间字段325中设定的记录时间内,记录作为在视频记录模式字段327中设定的视频记录模式中的编码操作的结果获得的MPEG系统流。
一般,如下计算磁带的尺寸。
把在视频记录模式字段327中设定的视频记录模式的系统比特率乘以在记录时间字段325中设定的记录时间以找出磁带的MPEG文件的尺寸。估计磁带的索引文件的尺寸一般为MPEG文件的尺寸的0.1%。最后,通过把索引文件的尺寸加上MPEG文件的尺寸找到磁带的尺寸。
应注意,基本上,视频记录模式的系统比特率具有如图10的表格所示的值。然而,对于“标准”视频记录模式,出于如下原因,运用小于如图10的表格所示的1,411,200bps的系统比特率的值。如图10的表格所示的用于“标准”视频记录模式的系统比特率是适用于把MPEG系统流记录在视频CD上的操作的值。该值表示通过把信息(诸如,在视频CD规格中描述的汇点和报头加到MPEG系统流数据组而获得的比特流的比特率。即,如图10的表格所示的系统比特率是符合视频CD规格的比特率。在把MPEG系统流记录在硬盘212上的操作中,不要求包括汇点和报头的这种信息。此外,当从硬盘212的利用率的观点来看,不应把不需要的数据记录在硬盘212上。
于是,对于“标准”视频记录模式,通过假设只由数据组组成的MPEG系统流的比特率是1,394,400bps,计算磁带的尺寸。
具体地说,考虑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其中选择“标准”视频记录模式,而且把记录时间设为1小时。如果指定标准型磁带为磁带类型,那么通过把系统比特率1,394,400bps乘以1小时的记录时间并把作为乘法结果获得的积的0.1%加到积上,可以计算磁带的尺寸。然而,在图8的实施例中,指定循环型磁带为磁带类型。根据前面所述,循环型磁带的容量大于在记录时间字段325中特定的1小时的记录时间,之间相差15分钟。通过把系统比特率1,394,400bps乘以记录时间(1小时+15分钟)并把作为乘法结果获得的乘积的0.1%加到积上,找到循环型磁带的尺寸为748.76MB。在如图8所示的磁带设定对话框321的信息字段331上显示循环型磁带的尺寸748.76MB。
操作OK按钮332以确定在磁带设定对话框321中重新设定的项,并关闭对话框321。操作取消按钮333以保持先前在磁带设定对话框321中设定的项并关闭对话框。操作帮助按钮324以显示说明以帮助用户理解磁带设定对话框321。
接着,通过参照如图11和12所示的流程图,解释运用滑动记录器执行的记录处理。
为了进行记录操作,首先用户打开如图8所示的磁带设定对话框321以如前面所述地设定磁带。
然后,假设记录电视广播节目作为一个例子。在这种情况下,参照如图7所示的滑动记录器主窗口301的输入转换按钮312以选择如图5所示的TV调谐器213A的输出作为记录处理的输入。于是,操作上、下按钮313中的一个或者频道按钮314中的一个以选择要记录的节目频道。
当记录或配音(dub)运用摄像机214记录的画面及伴奏音时,把未图示的摄像机214的视频和音频输出端连到在主单元31的后面的AV终端单元84或在其前面的AV终端单元43。于是,操作输入转换按钮312以选择AV终端单元84或43作为到记录处理的输入。
当用户在设定上述操作之后,操作滑动记录器主窗口301的记录按钮309时,微处理器201根据如图11或12所示的流程图执行记录处理。
图11中所示的流程图表示记录处理,其中把标准型磁带设为在记录处理中运用的磁带。如图所示,流程图在步骤S1处开始以判断是否可以创建磁带。
仅仅通过磁带设置对话框321设定磁带,不把在记录处理所需的硬盘212中的区域分配给特定磁带。即,不分配直至操作记录按钮309,从而在硬盘212中分配磁带。这是因为,当从硬盘212的利用率来看,在开始记录处理之前就分配磁带是不需要的。
在步骤S1中形成的判断中,用前面所述的方法计算特定磁带的尺寸。于是,根据确定是否在硬盘212中分配具有所计算尺寸的区域来进行判断。
如果在步骤S1处形成的判断结果表示不构成特定磁带,即,如果结果表示可以不把其尺寸至少等于在硬盘212中计算所得的磁带尺寸的自由区分配给特定磁带,那么一般显示表示这种问题的消息并终止记录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不进行任何记录。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处形成的判断结果表示可以构成特定磁带,即,如果结果表示可以把特定磁带的MPEG文件和索引文件存储在硬盘212中,那么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2,其中在硬盘212中分配MPEG和索引文件。应注意,在当前阶段,MPEG和索引文件不包括任何有意义的信息,特别是上述信息。即,仅仅把在硬盘212中的自由区分配给MPEG和索引文件。
于是,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3,其中打开磁带的MPEG文件。然后,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4,其中控制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以在其中对于通过操作输入转换按钮312选出的输入进行MPEG处理。
然后,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5,其中把作为MPEG编码结果获得的MPEG系统流传递给硬盘212以把它写入在步骤S2中分配的MPEG文件。于是,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6,以判断写入的MPEG系统流是否达到MPEG文件的末端并判断是否已操作停止按钮308以要求终止记录处理。如果判断的结果表示写入的MPEG系统流没有达到MPEG文件的末端,而且没有操作停止按钮308,那么处理的流程回到步骤S4以继续对对象画面进行编码和记录。
另一方面,如果判断的结果表示写入的MPEG系统流达到MPEG文件的末端并已操作停止按钮308,那么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7,其中关闭MPEG文件以结束记录处理。
下面描述记录处理,其中把循环型磁带设为在根据如图12的流程图进行的记录处理中运用的磁带。
如图所示,流程图在步骤S11处开始,接着是步骤S12,它们基本上分别与如图11所示的流程图的步S1和S2相同。然而,应注意,在步骤S12中,创建包括多个固定磁带的循环型磁带(如前面所述的图9B所示的那个相同)。
在完成步骤S12的处理之后,流程进到步骤S13,其中打开循环型磁带的最前固定磁带的MPEG文件(即,第一固定磁带)。然后,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14,其中控制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以对于通过操作输入按钮312选出的输入执行MPEG处理。
接着,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15,其中把作为MPEG编码的结果得到的MPEG系统流传递到要写入MPEG文件的硬盘212。于是,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16,以判断是否一般通过操作停止按钮308要求终止记录处理。如果在步骤S16处进行的判断结果表示不要求终止记录处理,那么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17以判断是否写入的MPEG系统流达到固定磁带的MPEG文件的末端。如果在步骤S17处进行的判断结果表示写入的MPEG系统流未达到固定磁带的MPEG文件的末端,那么处理的流程回到步骤S14以继续对对象画面进行编码和记录。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7处进行的判断结果表示写入的MPEG系统流达到固定磁带的MPEG文件的末端,那么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18,其中关闭这个MPEG文件。于是,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19,其中打开下一个固定磁带的MPEG文件。于是,流程回到步骤S14。结果,把MPEG系统流记录在下一个固定磁带的MPEG文件上。
当写入的MPEG系统流达到最后固定磁带的MPEG文件的末端时,在步骤S19中,再打开第一固定磁带的MPEG文件。然后,把MPEG系统流记录在第一固定磁带上,并覆盖先前记录在其上的数据。结果是,循环记录MPEG系统流,直至在步骤S16中进行的判断结果表示要求终止记录处理。
例如,当操作停止按钮308时,在步骤S16中进行的判断结果表示已要求终止记录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20,其中关闭打开的MPEG文件以终止记录处理。
在记录处理中,把MPEG系统流记录在上述磁带的MPEG文件上,与此同时,把预定数据记录在相同磁带的索引文件中。
图13示出表示把数据记录在索引文件中的索引文件记录处理的流程图。
如图所示,流程图从步骤S30开始,其中打开索引文件,而且把报头记录在索引文件中。报头包括在其它信息中的开始时间和在如图8所示的磁带设置对话框321上设定的记录模式。开始时间是时间,严格地说,是开始记录的当前时间。然后,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31,其中微处理器201判断在如图6所示的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中用到的景象变化检测电路131是否发送索引数据。如果没有接收到索引数据,那么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39,越过步骤S32至S38。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1中进行的判断结果表示已由如图6所示的景象变化检测电路131发送索引数据,那么微处理器接收索引数据。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32。
图14示出由景象变化检测电路131发送到索引数据的典型格式。
如图所示,索引数据包括用于存储多个标识符的4比特区域,接着是用于存储通过运用上述等式(4)计算设定的第二参数SAD的28比特区域,从而给出全部长度为32比特。一般,4比特区域包括画面类型标识符和景象变化标识符。画面类型标识符表示计算第二参数SAD的帧的画面类型,而景象变化标识符表示景象变化检测电路131是否检测景象变化。
回到图13。在步骤S32中,微处理器201检查从景象变化检测电路131接收到的索引数据,以判断索引数据是否表示I或P画面。应注意,一般通过参考包括在索引数据中的画面类型标识符,进行判断。
如果在步骤S32中进行的判断结果表示画面类型既不是I画面,也不是P画面,即,如果画面类型是B画面,那么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39,越过步骤S33至S38。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2中进行的判断结果表示I画面或P画面,那么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33,其中微处理器201判断是否检测在I或P画面中的景象变化。应注意,一般通过参照包括在索引数据中的景象变化标识符进行判断。
如果在步骤S33中进行的判断结果表示没有检测景象变化,那么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38,越过步骤S34至S37。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3中进行的判断结果表示已检测景象变化,那么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34,其中微处理器201计算景象变化参数。更精确地说,微处理器201把包括在此时接收到的索引数据中的SAD除以先前在步骤S38(下述)中保存的SAD,而把除法结果作为景象变化参数。
景象变化参数表示景象变化的幅度,即,景象变化的程度。幅度越大,景象变化参数的值越大。应注意,景象变化参数并不局限于通过上述除法得到的量。只要该量表示景象变化的幅度或程度,景象变化参数可以是任何物理量。
在计算景象变化参数之后,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35,其中微处理器判断景象变化参数是否大于预定门限值ε(一般为3)。如果在步骤S35中进行的判断结果表示景象变化参数不大于预定门限值ε,那么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38,越过步骤S36至S37。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5中进行的判断结果表示景象变化参数大于预定门限值ε,那么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36,其中找到景象变化指针并与景象变化参数相关。景象变化指针是位于MPEG文件中的信息,用于存储由景象变化参数表示其景象变化的帧的经编码数据。于是,把下述识别标识符加到景象变化指针和景象变化参数。最后,把识别标识符、景象变化指针和景象变化参数存储在索引文件中。
应注意,景象变化指针一般是以字节为单位的特定位置从用于把经编码数据存储在特定位置上的MPEG文件的最前部分的偏移量。
为了便于说明,把包括景象变化指针、景象变化参数和加到其上的识别标识符的信息称为索引。索引作为表示景象变化的位置的标记。
应注意,把由微处理器201附加并存储在记录操作中索引文件中的索引称为自动索引。由用户执行的预定操作还可以附加索引。把由用户执行的操作所附加的索引称为手工索引。识别标识符一般是用于把自动索引与手工索引区分开来的1比特标识符。
在步骤S36的处理之后,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37,其中在预定时间内在如图7上述的滑动记录器主窗口301上显示景象变化指示器303,从而通知用户发生景象变化。然后,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38,其中把包括在此时接收到的索引数据中的SAD存储在主存储单元202中以代替前面存储的SAD。于是,处理的流程进到步骤S39,以判断是否已完成把MPEG系统流记录在MPEG文件中的操作。如果没有完成把MPEG系统流记录在MPEG文件中的操作,那么处理的流程回到步骤S31以重复上述操作。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39中进行的判断结果表示已完成把MPEG系统流记录在MPEG文件中的操作,那么关闭索引文件以终止索引记录处理。
在由如图13所示的流程图表示的实施例中,只有当景象变化标识符表示已由景象变化检测电路131检测景象变化,而且景象变化参数大于预定门限值ε,它才是记录的索引。应注意,还可以记录索引,而与景象变化参数的幅度无关。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把索引附加到没有这种大景象变化的帧上,以增加结果所得的索引数量。
如果在记录画面及它们的伴奏音期间,可以重放已记录的画面的任一景象,那么可从个人电脑获得更多的便利。例如,当用户在记录画面和它们的伴奏音期间看其它东西,而漏看景象时,如果允许用户逆动地重放记录画面(包括漏看的那个),那么从个人电脑可以获得更多的便利。
为了提供这种便利,设计滑动记录器使其具有允许正在记录画面及它们的伴奏音期间重放已记录画面的任一景象的功能,即,不需要中止记录操作。为了便于说明,下面把这种重放操作称为滑动重放操作。
为了执行滑动重放操作,用户在如图7所示的“重放”菜单中选出“滑动”项。当选择“滑动”项时,一般显示如图15所示的重放窗口341。
在重放窗口341的画面显示区342上,显示被重放的画面。在重放指示器343上,显示当前重放状态。更精确地说,例如,在重放指示器字段343上显示表示正在进行重放操作的消息“PLAY”、表示暂时中止重放操作的“PAUSE”、表示停止重放操作的“STOP”、表示正在进行慢速重放操作的“SLOW”、表示正在进行向前的跳跃操作的“F.SKIP”或者表示正在进行向后的跳跃操作的“R.SKIP”。
在重放时间显示字段344上,如图16所示,显示下面3个信息中的一个:
从开始记录的时刻(为了便于说明,下面称为开始时刻)到经历滑动重放操作的位置(为了便于说明,下面称为重放点)的消逝时间周期;
从重放点到经历记录的位置(为了便于说明,下面称为记录点)的剩余时间周期;
在重放点记录画面(即,经编码数据)(为了便于说明,下面称为记录时刻)的时刻。
应注意,在已记录磁带的情况下,剩余时间是从重放点到磁带末端的时间周期。通过操作重放时间显示变化按钮353,选择要显示的3个信息中的一个。
在滑动重放操作中,只要下述滑动器354不移动重放点,那么在重放和记录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就不改变。于是,由于剩余时间周期是与从重放点到记录点的距离相对应的周期,所以在滑动重放操作中,如果选择剩余时间周期,那么在重放时间显示字段344上显示的时间信息保持固定,或者除了固定外的所有状态。
应注意,不仅当要求滑动重放操作时,在要求监测由滑动记录器主窗口301的输入转换按钮312选出的输入或者要求重放以完成记录操作的磁带时,也打开重放窗口341。当打开重放窗口341以监测所选输入时,在重放时间显示字段344上显示“--:--:--”。当打开重放窗口341以重放已完成记录操作的磁带,而且选择剩余时间周期作为要在重放时间显示字段344上显示的时间信息,显示从重放点到磁带末端的周期。
在音频输出模式显示字段345上,显示当前音频输出模式。一般,提供3种音频输出模式,即,立体声音频输出模式、一种仅从L通道的左右扬声器输出声音的模式和一种仅从R通道的左右扬声器输出声音的模式。通过操作音频输出转换按钮357,选出3种音频输出模式中的一种。应注意,当选择立体声音频输出模式、仅从L通道的左右扬声器输出声音的模式和仅从R通道的左右扬声器输出声音的模式时,在音频输出模式显示字段345上,分别显示消息“STEREO”、“LONLY”或“RONLY”。
操作停止按钮346、重放按钮347或暂停按钮348以分别停止、开始或暂时中断重放操作。操作跳跃按钮349或350以分别越过向后或向前磁带部分。操作索引按钮351或352,以越过磁带部分到分别向后或向前最靠近重放点的其上附有索引的帧。
操作重放时间显示变化按钮353,以选择要在重放时间显示字段344上显示的时间信息。应注意,每次操作重放时间显示变化按钮353上,例如,如下,根据旋转改变时间信息:经过的时间→剩余时间→记录时刻→经过的时间---等。
用滑动器354改变重放点。详细地说,一般通过运用鼠标器22拖动它可以移动滑动器354。此时,改变重放点到与滑动器354的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应注意,可以沿着为移动滑动器354提供的槽水平移动滑动器354。滑动器354的槽的左端与开始记录的位置相对应,即,MPEG文件的开头部分。另一方面,滑动器的槽的右端与记录点相对应。因此,用户通过操作滑动器354,可以重放在开始位置和当前记录的屏幕之前的点之间的任一屏幕。
然而,应注意,在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中,把预编码画面临时存储在帧存储单元110中,并把作为编码结果获得的代码临时存储在上述输出缓冲区118中。此外,进行MPEG编码和把作为MPEG编码获得的代码存储在输出缓冲区118中要费一定的时间。于是,可以经历滑动重放操作的屏幕是至少导前当前记录的屏幕大约10秒至15秒范围内的至少一个周期之前的屏幕。
如上所述,用户可以移动滑动器354。此外,随着重放指针的移动,在重放操作中可以移动滑动器354。此外,当通过操作跳跃按钮349或350,或者索引按钮351或352,移动重放点时,移动滑动器354。
应注意,当移动滑动器354以改变重放点时,根据在重放点位置上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在重放时间显示字段344上显示的时间信息。
随着通过操作暂停按钮348临时停止重放操作,操作帧馈送按钮355以馈送帧,即,在画面显示区342上显示下一个帧。操作慢速重放按钮356,以进行慢速重放操作。操作音频输出转换按钮357以选择音频输出模式。应注意,每当操作音频输出转换按钮357时,例如,如下,根据旋转基础,改变音频输出模式:立体声音频输出模式→只从L通道的左右扬声器输出声音的模式→只从R通道的左右扬声器输出声音的模式→立体声音频输出模式---等。
接着,将参考图17所示的流程图来说明滑动记录器所执行的滑动重放处理。
如图所示,流程图以步骤S40开始,在此,在操作重放窗口341时微处理器201从当前受到记录操作的磁带的MPEG文件的开头中读出MPEG系统流。然后,处理流程进到步骤S41,在此,微处理201执行存储在硬盘212中的应用程序,以对在步骤S40读出的MPEG系统流进行解码。被叫做图18所示的MPEG1软件解码器201A的应用程序是如以下所述执行MPEG解码的应用程序。然后,处理流程进到步骤S42,在此,输出解码结果。
具体地说,在步骤S42,在重放窗口341的画面显示区342上显示解码结果的画面,而把解码结果的声音输出到扬声器59和60。
接着,处理流程进到步骤S43,在此,把相应于在步骤S40读出的MPEG系统流中一位置的时间信息显示在重放窗口341的重放时间显示字段344上。在重放时间显示字段344上所显示的时间信息是通过操作重放时间显示改变按钮353而选中的所述3种信息中的一种。微处理器201如下寻找时间信息。
如上所述,由于MPEG系统流具有固定的速率,所以从MPEG的系统流中可找到相应于在步骤S40读出的MPEG系统流中一位置所经过的时间周期,即离开以字节所表达的MPEG文件开端的记录偏移。可把找到的剩余时间周期作为以字节来表达的从步骤S40读取的MPEG系统流中的一个位置到现在正在被记录的MPEG系统流中一个位置的距离。通过如上所述把所经过的时间周期加到存储在磁带的索引文件开头处时间的记录起点来寻找时间的记录点。
可以上述方式来寻找记录在MPEG文件中的MPEG系统流中每个位置的时间信息段。应注意,作为一种典型的变形,可存储MPEG系统流中每个点的时间记录点,可从此时间记录点中找到其他时间信息段。
在完成步骤S43的处理后,处理流程进到步骤S44,在此,微处理器判断是否已通过移动滑动器354或操作跳动按钮349或350或者索引按钮351或352来改变重放点。如果步骤S44的判断结果表示重放点未改变,则处理流程返回步骤S40,在此从MPEG文件中读出前一个迭代中刚读出的MPEG系统流的后续部分。然后,重复后续步骤的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44的判断结果表示重放点已改变,则处理流程进到步骤S45,以依据重放点的变化来改变从中读出代码的MPEG系统流中的位置。然后,处理流程返回步骤S40,在此,从步骤S45所设定的新位置中读出MPEG系统流。
然后,重复后续步骤的处理。
一般在重放窗口341关闭或操作停止按钮346时终止滑动重放处理。
如上所述,在记录操作期间,在正在继续记录操作的同时,可从任意位置开始重放已记录在硬盘212上的画面及其伴音。于是,用户能看到所需的景象而不中断记录操作。
此外,由于把时间信息显示在重放窗口341的重放时间显示字段344上,所以用户依据所显示的时间信息可在相对短的时间周期内找到所需的景象。
应注意,在滑动重放操作期间,根据所谓的时间分配基础而从硬盘212中读出数据或把数据写入硬盘212。在Windows 95 OS(操作系统)的控制下执行读出和写入数据操作的安排,而不必特由Slipclip应用程序作任何介入。然而,应注意,也可用Slipclip应用程序本身来控制安排。
具体来说,由于以足够高的速度来执行现今实际应用的从硬盘中读出数据或把数据写入硬盘的操作,所以只需在OS的I/O控制下从硬盘中读出数据或把数据写入硬盘来执行滑动重放处理,而不必中断记录操作。
如上所述,如图15所示,滑动重放操作中所再现画面被显示在重放窗口341的画面显示区342上。此外,也可把这样的画面显示在所谓的全屏中。即,可把画面显示区342放大到显示设备51的整个屏幕。
接着,将参考图18更多地说明滑动记录器所执行的处理。
在滑动记录器所执行的记录操作期间,在MPEG1的实时编码器板213中,对画面及其伴音进行MPEG编码,以产生MPEG系统流,该MPEG系统流随后被记录在硬盘212中预先产生的磁带MPEG文件中。然后,从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所输出的索引数据中计算景象变化参数。然后把景象变化参数以及景象变化指针和识别标志存储在硬盘中预先产生的磁带索引文件中。
如图18实时,在索引文件的开头处,记录包括起始时间和记录模式的标题(H)。起始时间是开始记录的时间点。
当包含在索引数据中的景象变化标志表示已检测到景象变化且景象变化参数大于图19所示的预定阈值ε时,把景象变化指针和景象变化参数记录在索引文件中。记录在索引文件中的景象变化指针表示图18所示MPEG文件中的一个位置。在该位置处,记录其中产生景象变化的帧的编码数据。
另一方面,在滑动记录器所执行的滑动重放处理中,由微处理器201来执行MPEG1软件解码器201A(即,执行MPEG解码的应用程序),以从图18中的长黑矩形所示的MPEG文件区域的任意位置中读出数据并对其进行解码。在该区域中,已记录有MPEG系统流。
在记录操作期间,以所谓的分配模式打开MPEG文件,从而由多个应用程序可访问此MPEG文件。在分配模式中,允许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把MPEG系统流写入MPEG文件中,与此同时允许MPEG1软件解码器201A读出MPEG系统流。
在循环磁带的情况下,由于循环磁带包括多个上述的固定磁带,所以可把指定为经滑动重放操作的代码的MPEG系统流记录在固定磁带的MPEG文件,此固定磁带的MPEG文件不同于其中写入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所输出的MPEG系统流的固定磁带的MPEG文件。在此情况下,与其中写入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所输出的MPEG系统流的MPEG文件独立地打开指定为经滑动重放操作的代码的MPEG文件。当完成读取操作时,关闭其中已记录有被指定为经滑动重放操作的代码的MPEG系统流的MPEG文件。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把MPEG系统流记录在MPEG文件中,而把每个都包括识别标志、景象变化指针和景象变化参数的索引记录在与MPEG文件独立地分配的索引文件中。于是,可把与MPEG规格一致的数据存储在MPEG文件中,继而可被其他应用程序所使用。
应注意,也可把MPEG系统流和索引记录在同一文件中。然而,在此情况下,其他应用程序难以使用该文件。
与以上所述的不同,如果不检查图8所示磁带设定框321的自动索引检查框326,则不把索引记录在索引文件中。即,在此情况下,索引文件只包括标题。
如上所述,可同时执行记录和重放操作。应注意,已假设“Normal(正常)”视频记录模式,而且为了简化描述,计算视频单元流的数据量,而不是MPEG系统流的数据量。
在“Normal”视频记录模式下,画面帧画面包括图10的表中所示的352个像素×240个像素。假设每个像素一般包括8位的Y亮度信号,如果被转换成一个像素,则每个像素还包括2位的色度信号即1位的Cb色度信号和1位的Cr色度信号,从而一共给出12位。还假设1个GOP一般包括15个帧。在此情况下,使用以下公式找到的1个GOP的数据量(即,编码前的数据量)为1,856KB。
数据量=352个像素×240个像素×12位×15帧/8位=1,856KB
此外,如图10的表所示,在“Normal”视频记录模式下,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中视频单元流的视频速率为1,151,929bps,帧速率为30帧/秒。于是,如上所述包括15帧的1个GOP的画面数据被压缩成以下公式所表示的数据量:
1,151,929/30帧×15帧/8位=70.3KB
于是,在此情况下,以1/26.4(=70.3KB/1,856KB)的压缩比来压缩画面数据。
这样,本发明的发明人通过测量所找到的某HDD的传递速度为大约4MB/秒。以此传递速度,可在大约17.2ms(=70.3/(4×1,024))内把1个GOP的70.3KB的压缩数据存储在HDD中。
于是,即使假设HDD的开端搜索时间非常长,例如开端搜索时间为20ms,把1个GOP的压缩数据存入HDD所需的时间长度为大约37.2ms(=17.2ms+20ms)。
另一方面,从HDD中读出数据的传递速度一般高于写入传递速度。假设读取传递速度与写入传递速度相同,且读取搜索时间也与如上所述20ms的写入搜索时间相同。在此情况下,从HDD中读出1个GOP的压缩数据所需的时间长度也是大约37.2ms。
由于1个GOP包括15帧,则需要花费大约0.5秒的时间以30帧/秒的传递速率来传递1个GOP。由于可在大约74.4ms(37.2ms+37.2ms)内读出和写入1个GOP的压缩数据,所以在大约为0.5秒的一个GOP的传递周期中,可同时执行记录和重放画面的操作。
应注意,在“Long(长)”视频记录模式下,压缩前一个GOP的数据量为394KB,通过编码减少到22.9KB。于是,以大约1/17.2的压缩比来压缩数据。考虑具有与上述“Normal”视频记录模式相同的规格的HDD。在此情况下,用于把1个GOP的压缩数据存入HDD或从HDD中读出要花费的时间长度为大约25.6ms,则在大约0.5秒的1个GOP的传递周期中,也可同时执行记录和重放画面的操作。
这样,用于Windows 95是具有多重任务功能的操作系统,所以可在把一MPEG系统流写入硬盘212的操作处于等待状态时执行其他处理。于是,如果用户执行在滑动重放过程中请求执行其他处理的操作,则即使在把一MPEG系统流写入硬盘212的操作设定为最高优先级时,也可实行其他处理。于是,想要使用户不执行在滑动重放过程中请求执行其他处理的操作。然而,难于防止所有的用户无例外地进行此操作。
另一方面,如果把MPEG系统流写入硬盘212的操作处于不能赶上MPEG系统流的比特率的过分长的等待状态,则将损坏MPEG系统流,从而难于对其进行解码。于是,必须绝对防止损坏MPEG系统流。
在把MPEG系统流写入硬盘212的操作不能赶上系统流的比特率的情况下,在图6所示控制器133的控制下中断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所执行的编码。
图20示出表示控制器133所执行的控制的流程图,该控制器133监测如上所述存储在输出缓冲器118中的数据量。如图所示,流程图以步骤S51开始,在步骤S51判断存储在输出缓冲器118中的数据量是否大于一般为100KB的预定值。如果步骤S51的判断结果表示存储在输出缓冲器118中的数据量不大于预定值,则控制流程进到步骤S52,在此控制器133控制构成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的方框,以正常地执行MPEG编码。然后,控制流程返回步骤S51。一般把预定值设定在100KB的原因在于,如上所述输出缓冲器118的典型存储容量为160KB。这意味着,如果在输出缓冲器118中有至少60KB的余量或自由区,则可正常地继续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所执行的MPEG编码。
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51的判断结果表示存储在输出缓冲器118中的数据量大于预定值100KB,则控制流程进到步骤S53,在此控制器133中断或暂时停止由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所执行的编码。具体地说,控制器133既不再把画面存人帧存储单元110中,也不从帧存储单元110中读出画面。结果,也不继续把MPEG系统流写入硬盘212的操作。准确地说,硬盘212的装置驱动器不再请求MPEG系统流。于是,如果存储在输出缓冲器118中的数据量超过100KB,即在缓冲器118中只留下少于60KB的自由区,则控制器133中断或暂时停止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所执行的MPEG编码。
然后,控制流程进到步骤S54,在此控制器133判断存储在输出缓冲器118中的数据量是否小于一般为50KB的预定值。如果步骤S54的判断结果表示存储在输出缓冲器118中的数据量不小于预定值,则控制流程返回步骤S54。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54的判断结果表示存储在输出缓冲器118中的数据量小于预定值,即如果起动至今仍处于等待状态的把MPEG系统流写入硬盘212的操作以从输出缓冲器118中提取数据,从而把存储在缓冲器中的数据量减少到小于50KB的值,则控制流程进到步骤S55,在此控制器133请求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重新开始编码。具体来说,控制器133一般把更多的画面存储在帧存储单元110中,并从帧存储单元110中读出画面。然后,控制流程返回步骤S51。
如上所述,在把MPEG系统流写入硬盘212的操作不能赶上系统流的比特率时,中断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所执行的编码。于是,可防止损坏MPEG系统流。
应注意,在编码中断期间,不把提供给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的画面存储继而记录在帧存储单元110中。然而,由于所期望的帧数目不是太大,所以不会产生可与MPEG系统流被损坏相比的大问题。
如上所述,在输出缓冲器118中所留下的自由区的大小变得小于60KB,则由于以下所述的原因而中断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所执行的MPEG编码。只能在帧的边界上中断MPEG1实时编码器板213所执行的MPEG编码。即,一旦已开始对一帧进行MPEG编码,则不能中断对该帧的编码直到编码结束。通过帧间的编码来输出作为MPEG编码结果获得的最大的数据量,一般,期望帧间编码结果所获得的数据量为大约40KB。
从以上讨论很明显的是,即使尝试中断MPEG编码时也可把大约40KB数量级的数据提供给输出缓冲器118。因此,必须保证在MPEG编码中断前,在输出缓冲器118中留下尺寸为可容纳这些数据的至少40KB的自由区。
这就是在本实施例中为什么要在输出缓冲器118中留下的自由区变为小于60KB时中断MPEG编码的原因。应注意,通过把20KB的安全余量加到数据量40KB中可获得60KB的数量。
接着,起动剪切(clip)编辑器来编辑用记录器所记录的画面。在起动剪切编辑器时,显示出如图21所示的剪切编辑器主窗口361。
随着剪切编辑器主窗口361的显示,用户可把剪切作为待编辑的目标。
如上所述,虽然剪切具有与磁带基本上相同的意思,但在剪切编码器的模式中,使用术语剪切。于是,剪切包括MPEG文件和索引文件。
在指定剪切时,把源窗口362显示在剪切编码器主窗口361上。并在源窗口361上进一步显示指定剪切的索引屏幕。
详细地说,微处理器201执行图18所示的MPEG1软件解码器201A,以对存储在指定剪切的MPEG文件中帧的编码数据进行解码,被指定的剪切位于由同一剪切的索引文件中的景象变化指针所指的位置。然后,微处理器201在源窗口362上显示解码帧的缩小屏幕作为索引屏幕。
应注意,在每个索引屏幕上方显示了用于识别索引屏幕的名称。在图21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索引屏幕上方所显示的名称的例子为Auto 0、Index 1、Auto2和Auto 3。
在这些例子中,名称“Auto(自动)n”(这里,n是表示索引屏幕的数目)与自动索引有关。另一方面,名称“Index(索引)n”(这里,n是数目)是一表示该索引屏幕与手动索引有关的默认名称。
如上所述,可在记录操作时附加自动索引,而当用户操作剪切编辑器主窗口362的工具栏上的索引增加按钮366a时,可把手动索引附加到源窗口362上的任意位置。应注意,在手动索引的情况下,该位置相应于被限制于GOP开端的MPEG系统屏幕上的位置。
值得注意的是,在剪切编辑器主窗口361的“Index”菜单中,包括可被单击以把自动索引变为手动索引的“Change to Manual index(变为手动索引)”项目。即使把自动索引变为手动索引,表示自动索引的索引屏幕的名称保持不变。即,名称“Auto n”未变到名称“Index n”。通过转换索引的识别标志把自动索引变为手动索引。
此外,以与与手动索引有关的索引屏幕名称不同的色彩来显示与出现在剪切编辑器主窗口361上的自动索引有关的索引屏幕名称。这样,可容易地区分与自动索引有关的索引屏幕和与手动索引有关的索引屏幕。
通过操作包含在剪切编辑器主窗口361的工具栏中的删除按钮366B可删除自动或手动索引。
在源窗口362的底部,显示了用作时间轴的时间线363。一般,索引屏幕的左边与时间线363上的相应时间点一致。应注意,时间线363上的相应时间点是以记录起点作为基准来记录索引屏幕的时间。
索引屏幕一般是景象变化的第一个帧。于是,从一索引屏幕到下一索引之前的帧的这些帧基本上构成一个景象。因此,用户能容易地在索引屏幕中搜索到想要的一个屏幕。
如果想要在显示索引屏幕后确认一个画面,则在所需的范围内用鼠标器22沿时间线363拖动时间线363上的一点。这样做,被扫描的范围就由图21中的符号R来表示,把范围R取作重放范围。然后,在单击包含在剪切编辑器主窗口361的工具栏中的重放按钮367时,则在重放范围R上执行例如重放操作。
具体来说,在此情况下,一般打开图15所示的重放窗口341。然后,执行MPEG1软件解码器201A以对相应于重放范围R的MPEG系统流进行解码并在重放窗口341的画面显示区342上显示从解码中得到的画面。
结果,用户能容易地确认景象。
用户观看索引屏幕,在必要时,还可确认一个景象以确定将在编辑中所使用的景象。然后,用户单击包含在剪切编辑器主窗口361的工具栏中的编辑点文件产生按钮368,以如图21所示在剪切编辑器主窗口361上的源窗口362下显示输出窗口369。
在显示了输出窗口369后,用户通过拖动鼠标器22来扫描源窗口362中时间线363上的某一范围。拷贝该范围中的一个索引屏幕作为待成为新剪切的景象。详细地说,源窗口362上从跟踪范围起始处的索引屏幕到继跟踪范围之后的索引屏幕之前的帧的区域是待拷贝到新剪切的目标。在源窗口362的时间线363上,在相应于待拷贝目标的起点和终点的位置处分别显示了起始标记364L和末尾标记364R。以与其他部分不同的色彩来显示取作待拷贝目标的区域中源窗口362上的背景和时间线363上的跟踪范围。
通过执行以下操作把该区域拷贝得到输出窗口369上。在把鼠标器22的光标移动到待拷贝目标的区域中的一个位置,从该位置按下并拖动鼠标器22,光标的形状从类似于箭头的形状变到表示索引屏幕的形状。应注意,在图中未示出光标。这样按下鼠标器22,把光标拖到输出窗口369中的一个位置。在把鼠标器22从按下状态释放时,把光标所指的索引屏幕从源窗口362拷贝到输出窗口369。在图21所示的实施例中,把以名为“Auto 0”的索引屏幕用作其起始帧的景象以及把名为“Auto 2”的索引屏幕作为其起始帧的景象从源窗口362拷贝到输出窗口369。
应注意,在把待拷贝的目标从源窗口362拷贝到输出窗口369时,从输出窗口369中删除目标中所有的自动索引。此外,如果所拷贝目标的起始帧具有附加的自动索引,则把此自动索引变为手动索引。
由于以下原因而从输出窗口369中删除所拷贝目标中所有的自动索引。可用Slipclip软件的一种应用程序,即视频CD产生器来产生用于记录拷贝到输出窗口369上的景象的视频CD。在由视频CD产生器来产生视频CD时,把与视频CD规格一致的索引设定在记录在索引文件中的每个景象变化指针所指的位置。
提供自动索引来帮助用户容易地找到所需的景象。基本上记录了大量的自动索引。如果不删除大量的自动索引,则它们将被保留在视频CD产生器所产生的视频CD中。
另一方面,由于以下原因而把拷贝到输出窗口369的目标的起始帧的每个自动索引变为手动索引。待拷贝目标的起始帧相应于一个编辑点。想要对视频CD中的编辑点也保留一个索引。如果不把待拷贝到输出窗口369的目标的起始帧的自动索引变到手动索引,则自动索引将被删除。于是,为了防止删除自动索引,要把待拷贝到输出窗口369的目标的起始帧的自动索引变为手动索引。
结果,在输出窗口369上只显示与手动索引有关的手动索引屏幕。如果想要在自动索引的位置处留下索引,则必须在把目标拷贝到输出窗口369前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把自动索引变为手动索引。
应注意,即使在把包括自动索引的编码拷贝到输出窗口369,也可防止自动索引被删除。此外,也可防止待拷贝到输出窗口369的目标的起始帧的自动索引被变为手动索引。
如上所述,用户能把所需的景象拷贝到输出窗口369。此外,由于用户也能移动、删除和重新排列拷贝到输出窗口369的景象,所以使用户可在必要时通过如此操作来执行编辑。
然后,在输出窗口369上按所需的次序重新排列所需景象后,想要新产生用于存储重新排列的景象的剪切。在此情况下,一般操作包含在剪切编辑器窗口361的工具栏中的建立开始按钮370来产生这样的新剪切。
在操作建立开始按钮370时,微处理器201依据索引文件从MPEG文件中读出展示于输出窗口369上的所需景象的编码数据。在以从所使用的MPEG文件中读出的编码数据的单元数据(或单元流)对每个结合点(或编辑点)执行必要的处理后,再次只进行系统编码。把编码结果存储在硬盘212中作为新的MPEG文件。
应注意,此时,也对显示在输出窗口369上的索引屏幕产生新的索引文件。从以上描述很明显的是,新的索引文件将只包括手动索引而不包括自动索引。把新的索引文件和新产生的MPEG文件存储在硬盘212中作为一个新的剪切。
如上所述,把与存储在索引文件中的自动索引有关的索引屏幕显示在源窗口362上。于是,可把以不太大的间隔相互隔离的大量索引屏幕显示在源窗口362上,但这将给用户对所需景象所进行的搜索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可有条件地在源窗口362上显示与存储在索引文件中的自动索引有关的索引屏幕。即,在源窗口362上只显示满足某一条件的索引屏幕。为了方便起见,以下把这样的条件叫做显示条件。
图22是示出用户设定显示条件所使用的索引显示级设定对话框381的图。
应注意,一般可通过单击图21所示剪切编辑器主窗口361的“Display(显示)”菜单中的“Index display level setting(索引显示级设定)”项目来显示索引显示级设定对话框381。
单击索引显示级设定对话框381上的“display a11(全部显示)”所设定的显示条件规定显示与记录在索引文件中的所有自动索引有关的索引屏幕。单击级字段383所设定的显示条件规定在源窗口362上只显示与那些景象变化参数超出预定阈值的自动索引有关的索引屏幕。由用户把该阈值输入到阈值输入字段383A。
单击屏幕计数字段384所设定的显示条件规定在源窗口362上只显示与具有大景象变化参数的自动索引有关的特定数目的索引屏幕,给具有大景象变化参数的自动索引赋予高的优先级。由用户给“maximum number of screens to bedisplayed(待显示屏幕的最大数目)”字段设定索引屏幕的最大数目。
单击最大级显示字段386所设定的显示条件规定,在源窗口362上只显示与在每个间隔中具有最大景象变化参数的自动索引有关的索引屏幕。由用户把每个间隔的长度输入到时间间隔输入字段387。
在选中如上所述的一个显示条件时,在“Number of displayed indexes/Totalnumber of all indexes(被显示索引的数目/所有索引的总数)”字段388上显示将在选中条件下所显示的自动索引的数目以及记录在索引文件中的所有自动索引的总数。
应注意,操作OK按钮389,以确认新输入索引显示级设定对话框381的设定项目并关闭索引显示级设定对话框381。操作取消按钮390,以保留预先确认并输入索引显示级设定对话框381的设定项目并关闭索引显示级设定对话框381。操作帮助按钮391,以显示帮助用户理解索引显示级设定对话框381的说明。
于是,依据使用如上所述的索引显示级设定对话框381所设定的显示条件,在图21所示的源窗口362上显示与存储在索引文件中的自动索引有关的索引屏幕。
图23示出有条件地把索引屏幕显示在源窗口362上的索引屏幕显示处理的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流程图以步骤S61开始,以判断是否选中“display all”字段382。如果发现选中“display all”字段382,则处理流程进到步骤S62,在此,把与记录在索引文件中的所有自动索引有关的索引屏幕显示在源窗口362上并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S61处的判断结果表示未选中“display all”字段382,则处理流程进到步骤S63,以判断是否选中级字段383。如果发现选中级字段383,则处理流程进到步骤S64,在此搜索其景象变化参数超出输入到阈值输入字段383A的预定阈值的自动索引的索引文件。然后,流程进到步骤S68,在此只把与搜索中所发现的自动索引有关的索引屏幕显示在源窗口362上。然后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63的判断结果表示未选中“level(级)”字段383,则处理流程进到步骤S65,以判断是否选中屏幕计数字段384。如果发现选中屏幕计数字段384,则处理流程进到步骤S66,在此搜索具有最大景象变化参数的n个自动索引的索引文件,这里n是在“maximum number of screens to bedisplayed”字段385中所指定的数目。然后,流程进到步骤S68,在此只把与搜索中所发现的n个自动索引有关的索引屏幕显示在源窗口362中。然后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如果步骤S65的判断结果表示未选中屏幕计数字段384,即既未选中“display all”字段382、级字段383,也未选中屏幕计数字段384,换句话说,指定了最大级显示字段386,则处理流程进到步骤S67,在此搜索在每个间隔中具有最大景象变化参数的自动索引的索引文件,其中由用户把每个间隔的长度输入到时间间隔输入字段387。然后,流程进到步骤S68,在此只把与搜索中所发现的自动索引有关的索引屏幕显示在源窗口362上。然后结束处理。
如上所述,由于在其他事情中,可通过景象变化参数的幅值来限制源窗口362上所显示的索引屏幕的数目,所以用户能容易地找到所需的景象。
在本实施例中,随着级字段383的选中,可改变用户在阈值输入字段383A中通常所指定的景象变化参数的阈值,而不必重新打开索引显示级对话框381。即,通过操作图21所示剪切编辑器主窗口361的工具栏的下按钮365A或上按钮365B,可改变阈值。具体地说,在每次操作下按钮365A时,景象变化参数递减1。结果,因阈值较小而使所显示的索引屏幕数目增加。另一方面,在每次操作上按钮365B时,景象变化参数递增1。结果,因阈值较大而使所显示的索引屏幕数目减小。
如上所述,通过显示条件来限制与自动索引有关的索引屏幕的数目。应注意,也可把此限制应用于手动索引。
假设用滑动记录器产生一剪切(或一磁带),并用剪切编辑器对该剪切进行编辑从而给出一个新的剪切。于是剪切的数目增加了。如果存在一些剪切,则将难于只从剪切的文件名中识别每个剪切的内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Slipclip包括一种叫做剪切取景器的应用程序。
在起动剪切取景器时,显示了类似于图24所示的剪切取景器主窗口401。
如图所示,剪切取景器主窗口401包括剪切视图402,示出被编入剪切集合中的每个剪切的代表性屏幕。
剪切集合是用于对剪辑器进行分类的文件夹。剪切的代表性景象是构成剪切的屏幕中的一个。通过默认,把剪切的第一个屏幕作为剪切的代表性屏幕。剪切的代表性屏幕可从默认屏幕即第一个屏幕到同一剪切的另一个屏幕。
在标记402A上,显示了分配给剪切集合的名称。于是,在本实施例中,存在3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作为一个剪切集合。分配给3个剪切集合的名称是“Summer Travels(夏季旅游)”、“Ski Tournament(滑雪比赛)”和“Christmas(圣诞节)”。应注意,通过单击标记402A上分配给剪切集合的名称来选择剪切集合。在选中一剪切集合时,把被编入选中剪切集合的剪切的代表性屏幕显示在剪切视图402上。在图24所示的实施例中,已选中名为“Summer Travel”的剪切集合,在剪切视图402上显示了被编入名为“Summer Travel”的剪切集合中3个剪切的代表性屏幕。
在单击显示在剪切视图402上的一个代表性屏幕时,把由被单击的代表性屏幕所表示的剪切的索引屏幕显示在索引视图403中。
另一方面,在画面显示区404上,显示了由剪切视图402上被单击的代表性屏幕所表示的剪切的重放画面。此时,把由剪切视图402上被单击的代表性屏幕所表示的剪切的标题显示在标题字段405上。即,通过剪切取景器,可对每个剪切给出显示在标题字段405上的一个标题。
停止按钮406、重放按钮407、暂停按钮408、跳跃按钮409和410、索引按钮411和412、滑动器414、帧馈送按钮415和慢重放按钮416分别具有与图15所示重放窗341的停止按钮346、重放按钮347、暂停按钮348、跳跃按钮349和350、索引按钮351和352、滑动器354、帧馈送按钮355和慢重放按钮356相同的功能。
操作全屏按钮413,以在整个屏幕上显示屏幕显示区404。把从显示在剪切视图402上的剪切中选中的剪切的说明性描述显示在描述字段417上。即,通过剪切取景器,可通过显示在描述字段417上的描述来说明每个剪切。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对画面进行编码和压缩,然后记录从编码和压缩而获得的代码。然而,应注意,不应把以上描述作为限制。即,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这样的实施例。例如,可把本发明应用于记录原来的画面而不对其进行编码的设备。然而,在很大程度上依据硬盘212的传递速度和开端搜索时间以及待记录的数据量或数据速率来决定是否执行滑动重放功能。
具体地说,例如,在上述实施例的情况下,考虑具有4Mbps的传递速率以及20ms的开端搜索时间的硬盘212。
在记录和重放操作中,假设每帧的数据量与“Normal”视频记录模式的情况相同,考虑以上曾计得的15帧或1,856KB的传递。把1,856KB的画面数据写入硬盘212或从中读出要花费的时间长度为大约453ms(=1,856KB/4×1,024[KB/sec])。考虑到20ms的开端搜索时间,则写入和读取时间都是大约473ms。为了同时执行读出和写入15个帧的画面数据的操作,要花费大约946ms(=473ms+473ms),这超出了大约0.5秒的时间周期,该周期是一相应于先前所述以每秒30帧的帧速率传递15个帧的周期。于是,不能在0.5秒的时间周期内同时执行操作。
现在代替“Normal”而考虑“Long”视频记录模式,读取和写入操作中的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在此情况下,15个帧的画面数据量为394KB。把394KB的画面数据写入硬盘212或从中读出所需的时间长度为大约96.2ms(=394KB/4×1,024[KB/sec])。考虑到20ms的开端搜索时间,则写入和读取时间都是大约116.2ms。为了同时执行读出和写入15个帧的画面数据的操作,要花费大约232.4ms(=116.2ms+116.2ms),这比大约0.5秒的时间周期短,该周期是一相应于先前所述以每秒30帧的帧速率传递15个帧的周期。于是,可以在0.5秒的时间周期内同时执行操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画面数据经过与MPEG1的规格一致的编码,即一种固定速率编码技术。然而,应注意,对画面数据所进行的编码技术不限于与MPEG1的规格一致的编码。实际上,可以可变的速率对画面数据进行编码。然而,由于以可变速率对画面数据进行编码,所以难于在诸如滑动重放操作等处理中从表示相对于记录起始位置的偏移量的字节数来检测记录编码数据的位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执行滑动重放操作来再现画面及其伴音。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也可执行滑动重放操作来再现其他数据。同样可对记录数据而不是画面和声音分配磁带。
根据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重放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记录/重放装置,当把信息记录在信息记录媒体上时,从任一位置上重放已记录在信息媒体中的信息。此外,在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记录媒体中,记录程序以使计算机记录和重放信息,从而当把信息记录在信息记录媒体上上,从任一位置上重放已记录在信息媒体中的信息。结果,可以检验已记录的信息,而不中止记录操作。

Claims (11)

1.一种记录/回放信息的记录/回放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将信息记录到信息记录媒体上的记录装置;和
对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中信息进行回放的回放装置,
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记录装置正在将信息记录到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中时,所述回放装置从任意位置回放已经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中的所述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回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随时间信息按时显示所述回放装置回放信息的显示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记录/回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信息是指开始记录所述信息的时间点到回放所述信息的时间点之间消逝的时间周期,回放所述信息的所述时间点到记录所述信息的时间点之间的剩余时间周期或回放所述信息的所述时间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回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选择所述消逝时间周期、所述剩余时间周期或回放所述信息的所述时间点作为待显示的时间信息的选择装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记录/回放装置,进一步包括改进由所述回放装置进行回放操作的回放位置的改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根据所述改进装置改进的所述回放位置改变所述时间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回放装置,进一步包括:
设定记录所述信息所需记录时间和以所述信息的比特率设定比特率信息的设定装置;
根据所述设定装置设定的所述记录时间和所述比特率信息计算所需容量,即记录所述信息所需记录容量的计算装置;
分配所需区,即记录区的分配装置,其大小至少与在信息记录媒体中记录所述信息的所述所需容量相等,
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装置将所述信息记录在所述的所需区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记录/回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放装置把从所述所需面积开始已经记录的所述信息回放到所述记录装置正在进行记录的位置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记录/回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将所述记录装置将要记录的所述信息编码到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中的编码装置和对经所述编码装置编码的所述信息进行解码的解码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记录/回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编码装置有一个暂时存储所述信息编码结果的存储装置和根据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所述结果的数据量暂停进行处理。
10.一种记录/回放信息的记录/回放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信息正在被记录到信息记录媒体上,可从任意位置对已经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中的所述信息进行回放。
11.一种记录使计算机进行信息记录和回放的程序的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信息正在被记录到信息记录媒体上时,可从任意位置对已经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中的所述信息进行回放。
CNB98115476XA 1997-07-10 1998-07-10 记录/回放装置、记录/回放方法和记录媒体 Expired - Lifetime CN119261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6797A JP3528524B2 (ja) 1997-07-10 1997-07-10 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記録再生方法、並びに記録媒体
JP200867/1997 1997-07-10
JP200867/97 1997-07-10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41888A Division CN100399819C (zh) 1997-07-10 1998-07-10 通过操作重放窗口中滑动器的滑动重放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9015A true CN1209015A (zh) 1999-02-24
CN1192610C CN1192610C (zh) 2005-03-09

Family

ID=1643155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115476XA Expired - Lifetime CN1192610C (zh) 1997-07-10 1998-07-10 记录/回放装置、记录/回放方法和记录媒体
CNB2005100041888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99819C (zh) 1997-07-10 1998-07-10 通过操作重放窗口中滑动器的滑动重放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0041888A Expired - Lifetime CN100399819C (zh) 1997-07-10 1998-07-10 通过操作重放窗口中滑动器的滑动重放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385386B1 (zh)
JP (1) JP3528524B2 (zh)
KR (1) KR100571072B1 (zh)
CN (2) CN1192610C (zh)
TW (1) TW3835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06575A (ja) 1995-03-07 1999-06-08 インターバル リサーチ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情報の選択記憶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US5893062A (en) 1996-12-05 1999-04-06 Interval Research Corporation Variable rate video playback with synchronized audio
US6263507B1 (en) 1996-12-05 2001-07-17 Interval Research Corporation Browser for use in navigating a body of information, with particular application to browsing information represented by audiovisual data
JP4078622B2 (ja) * 1998-03-06 2008-04-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信号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US6788882B1 (en) * 1998-04-17 2004-09-07 Timesurf,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oring a plurality of video streams on re-writable random-access media and time-and channel- based retrieval thereof
US7558472B2 (en) 2000-08-22 2009-07-07 Tivo Inc. Multimedia signal processing system
US6233389B1 (en) 1998-07-30 2001-05-15 Tivo, Inc. Multimedia time warping system
US7174083B1 (en) * 1998-12-30 2007-02-06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ing structured representations to index recordings of activity
US6934461B1 (en) * 1999-01-05 2005-08-23 Interval Research Corporation Low attention recording, with particular application to social recording
JP2000253327A (ja) * 1999-02-26 2000-09-14 Hitachi Ltd 番組提示システムおよび番組提示装置
CN100370817C (zh) * 1999-07-28 2008-02-2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随机存取存储设备
US7155735B1 (en) 1999-10-08 2006-12-26 Vulcan Patents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he broadcast dissemination of time-ordered data
JP4592133B2 (ja) * 1999-12-08 2010-12-0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ランダムアクセス可能な記録媒体を用いたデジタル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デジタルデータの記録再生方法
US6757682B1 (en) 2000-01-28 2004-06-29 Interval Research Corporation Alerting users to items of current interest
JP2001268575A (ja) 2000-03-14 2001-09-28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画像変化検出装置及び画像変化検出方法、画像符号化装置並びに画像変化検出用プログラムがコンピュータで読取可能に記録された情報記録媒体
US6937814B1 (en) * 2000-04-14 2005-08-30 Real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lay while recording processing
US7194186B1 (en) * 2000-04-21 2007-03-20 Vulcan Patents Llc Flexible marking of recording data by a recording unit
US7237198B1 (en) 2000-05-22 2007-06-26 Real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for the control of a music player to a device driver
US20020036699A1 (en) * 2000-09-15 2002-03-28 Nicklos Carl F. Light pipe having an improved mount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JP2002152657A (ja) 2000-11-08 2002-05-24 Toshiba Corp 録画レート自動設定録画装置及び録画レート自動設定録画方法
WO2002047086A1 (en) 2000-12-05 2002-06-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cord medium
JP3921680B2 (ja) * 2001-01-24 2007-05-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格納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WO2002069636A1 (en) 2001-02-21 2002-09-06 United Video Propert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teractive program guides with personal video recording features
JP4944306B2 (ja) 2001-04-16 2012-05-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装置
EP1386477A4 (en) 2001-05-11 2009-08-05 Scientific Atlanta ADMINISTRATION OF SLIDING BUFFERS
JP2003046938A (ja) * 2001-07-30 2003-02-14 Fujitsu Ltd 半導体装置
KR100434740B1 (ko) * 2001-11-09 2004-06-10 주식회사 휴맥스 디지털 방송 프로그램에서의 저배속 재생방법
US7257308B2 (en) * 2001-12-06 2007-08-14 Scientific-Atlanta, Inc. Converting time-shift buffering for personal video recording into permanent recordings
US8565578B2 (en) * 2001-12-06 2013-10-22 Harold J. Plourde, Jr. Dividing and managing time-shift buffering into program specific segments based on defined durations
US7962011B2 (en) 2001-12-06 2011-06-14 Plourde Jr Harold J Controlling substantially constant buffer capacity for personal video recording with consistent user interface of available disk space
DE60225060T2 (de) * 2001-12-25 2008-05-2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adoma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wiedergabe von inhalten
EP1536642B1 (en) * 2002-09-06 2011-11-30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program
US8181205B2 (en) 2002-09-24 2012-05-15 Russ Samuel H PVR channel and PVR IPG information
US7469069B2 (en) * 2003-05-16 2008-12-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decoding image using image residue prediction
US7984089B2 (en) * 2004-02-13 2011-07-19 Microsoft Corporation User-defined indexing of multimedia content
US20060031879A1 (en) * 2004-04-30 2006-02-09 Vulcan Inc. Management and non-linear presentation of news-related broadcasted or streamed multimedia content
JP2006050531A (ja) * 2004-06-30 2006-02-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情報記録装置
JP2006174309A (ja) * 2004-12-17 2006-06-29 Ricoh Co Ltd 動画再生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TWI309750B (en) * 2005-06-27 2009-05-1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A method for capturing and browsing image data synchronously
US8004514B2 (en) * 2006-02-10 2011-08-23 Qualcomm Mems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dating of displays showing deterministic content
JP4865386B2 (ja) 2006-04-04 2012-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ビデオカメラ
JP4914235B2 (ja) * 2007-01-31 2012-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映像記録再生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873432B (zh) * 2010-06-21 2012-06-27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录像机的小画面回放方法及装置
JP5687867B2 (ja) * 2010-08-23 2015-03-25 Nec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動画ファイル編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284240B (zh) * 2014-09-17 2018-02-02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视频浏览方法及装置
US9799376B2 (en) 2014-09-17 2017-10-24 Xiaomi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video browsing based on keyframe
CN108111789A (zh) * 2016-11-24 2018-06-01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可用存储空间选择记录模式
WO2019046460A1 (en) * 2017-08-29 2019-03-07 Dufosse Eri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REATING REPEAT OF A LIVE VIDEO STREA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137041A (ja) * 1991-08-30 1993-06-01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デジタル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H05128826A (ja) * 1991-10-31 1993-05-25 Sony Corp デイスクプレーヤ
JPH05159546A (ja) * 1991-11-30 1993-06-25 Sony Corp 再生装置
KR940008560Y1 (ko) * 1992-07-14 1994-12-23 이헌조 동시 기록 · 재생 가능한 디지탈신호 처리장치
ATE179808T1 (de) * 1992-10-19 1999-05-1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Gerät zur speicherung eines datensignals in einem speicher und zur wiedergabe des datensignals aus diesem speicher
US5371551A (en) * 1992-10-29 1994-12-06 Logan; James Time delayed digital video system using concurrent recording and playback
JP3282260B2 (ja) * 1993-01-18 2002-05-1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KR950012230B1 (ko) * 1993-09-27 1995-10-16 대우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크재생시스템의 고속데이터탐색장치
JPH07130149A (ja) * 1993-10-29 1995-05-19 Toshiba Corp 時間表示機能付き再生装置
JP3500635B2 (ja) * 1993-12-10 2004-02-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再生装置
JPH07250305A (ja) * 1994-03-14 1995-09-26 Hitachi Ltd タイムシフトテレビジョン装置
JP3478515B2 (ja) * 1995-02-09 2003-12-1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ータを記録再生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JP4616942B2 (ja) * 1996-09-16 2011-01-19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情報担体を介する同時記録及び再生用記録及び再生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9990013774A (ko) 1999-02-25
CN1638468A (zh) 2005-07-13
JPH1139850A (ja) 1999-02-12
US6385386B1 (en) 2002-05-07
TW383532B (en) 2000-03-01
CN100399819C (zh) 2008-07-02
CN1192610C (zh) 2005-03-09
KR100571072B1 (ko) 2006-07-25
JP3528524B2 (ja) 2004-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2610C (zh) 记录/回放装置、记录/回放方法和记录媒体
CN1135488C (zh) 图像处理设备,图像处理方法
CN1270523C (zh) 视频图像回放方法及其设备
CN1176548C (zh) 信息接收记录重放装置、信息接收记录重放方法
CN1204751C (zh) 编码数据变换方法、再编码方法、再编码系统以及数据记录媒体
CN1174625C (zh) 记录装置及编码装置
CN1284172C (zh) 盘介质和在其上记录和重放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315331C (zh) 图像信号转换方法和设备以及图像提供系统
CN1977536A (zh) 节目选择系统
CN1367612A (zh) 特殊再生控制信息记录方法,产生装置及方法,图象再生装置
CN1856993A (zh) 信息信号处理设备和信息信号处理方法
CN1779715A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及其程序
CN1351444A (zh) 记录和再现设备
CN101053252A (zh) 信息信号处理方法和设备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725844A (zh) 数字媒体流的反向表示
CN1892564A (zh) 标签信息显示控制设备及方法、信息处理设备和显示设备
CN1860787A (zh) 用于编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892872A (zh) 再现设备、再现方法和再现程序
CN1812548A (zh) 记录器及其方法,播放器及其方法,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324896C (zh) 概要信息发送装置及内容再现装置和方法
CN1527611A (zh) 运动图像编码方法和装置
CN100341318C (zh) 存储型接收装置
CN1912851A (zh) 记录设备及其方法,程序产品,和程序记录介质
CN1739299A (zh) 图像编码方法
CN1261881C (zh) 信息处理设备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