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5502C -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05502C CN1205502C CNB031208908A CN03120890A CN1205502C CN 1205502 C CN1205502 C CN 1205502C CN B031208908 A CNB031208908 A CN B031208908A CN 03120890 A CN03120890 A CN 03120890A CN 1205502 C CN1205502 C CN 1205502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ntioned
- liquid crystal
- color filter
- substrate
- viewing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53—Reflecting elements
- G02F1/133555—Transflec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多间隙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即使在透射显示区域与反射显示区域的边界区域和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上液晶分子的取向发生了混乱,也能进行品位高的显示,而且能以低成本容易地制造的构成。具体地说,在具有第1基板(10)、第2基板(20)和液晶层(5)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像素区域(3)上形成规定反射显示区域(31)和透射显示区域(32)的光反射层(4),在其上层侧,形成有与透射显示区域(32)相当的区域成为开口40的层厚调节层(6),在层厚调节层(6)中,滤色片层叠部(8)平面地或立体地重叠在反射显示区域(31)与透射显示区域(32)的边界部分上。此外,滤色片层叠部(8)也平面地或立体地重叠在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在1个像素内在透射显示区域与反射显示区域之间将液晶层的层厚改变为适当的值的多间隙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各种液晶显示装置中,将能在透射模式和反射模式这两种模式下显示图像的装置称为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可在所有的场合下使用该装置。
图9(A)、(B)、图10(C)、(D)分别是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抽出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以矩阵状形成的多个像素区域的一个区域示意性地示出的平面图、其A-A’剖面图和B-B’剖面图。
在该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9(A)、(B)、图10(C)、(D)中所示,具有形成了第1透明电极11的透明的第1基板10;在与第1电极11对向的面侧形成有第2透明电极21的透明的第2基板20;以及在第1基板10与第2基板20之间保持的TN(扭曲向列)模式的液晶层5。此外,在第1基板10上,在第1透明电极11与第2透明电极21对向的像素区域3中形成构成反射显示区域31的光反射层4,未形成该光反射层4的剩余的区域成为透射显示区域32。在光反射层4的上侧,在反射显示区域31和透射显示区域32上分别形成反射显示用滤色片81和透射显示用滤色片82,进一步使保护层12介在中间地形成有透明电极11、取向膜13。此外,在第2基板20上也从基板侧起形成有透明电极21、取向膜22。在第1基板10和第2基板20的各自的外侧的面上配置偏振片41、42,在偏振片41侧对向配置有背光装置7。
在具有这样的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从背光装置7射出的光中的入射到透射显示区域32上的光,如箭头L1所示,从第1基板10侧入射到液晶层5上,由液晶层5进行光调制后,从第2基板20侧作为透射显示光射出来显示图像(透射模式)。
此外,从第2基板20侧入射的外部光中的入射到反射显示区域31上的光,如箭头L2所示,通过液晶层5到达光反射层4,被该光反射层4反射后再次通过液晶层5从第2基板20侧作为反射显示光射出来显示图像(反射模式)。
在进行这样的光调制时,在将液晶的扭曲角设定得较小的情况下,由于偏振状态的变化为折射率差Δn与液晶层5的层厚d的积(光程差Δn·d)的函数,故如果使该值事先成为适当的值,则可进行清晰度良好的显示。但是,在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透射显示光只一次通过液晶层5而射出,而反射显示光二次通过液晶层5而射出,故在透射显示光和反射显示光这两者中使光程差Δn·d为最佳化是困难的。因而,当为了使反射模式下的表示成为清晰度良好来设定液晶层5的层厚d,就会牺牲透射模式下的显示。相反,当为了使透射模式下的显示成为清晰度良好的显示来设定液晶层5的层厚d时,就会牺牲反射模式下的显示。
因此,在特开平11-242226号公报中,公开了使反射显示区域31中的液晶层5的层厚d比透射显示区域32中的液晶层5的层厚d更小的构成。将这样的构成称为多间隙型,例如,如图11中所示,可通过在第1透明电极11的下层侧、且在光反射层4的上层侧与透射显示区域32相当的区域成为开口的层厚调节层6来实现。即,由于在透射显示区域32中与反射显示区域31相比,液晶层5的层厚d增加了层厚调节层6的膜厚的量,故对于透射显示的光和反射显示的光这两者来说,可使光程差Δn·d为最佳化。在此,为了用层厚调节层6来调整液晶层5的层厚d,必须将层厚调节层6形成得较厚,使用感光性树脂等来形成这样的厚层。
发明内容
但是,在用感光性树脂层来形成层厚调节层6时,使用光刻技术,而由于此时的曝光精度或显影时的侧面刻蚀等的原因,层厚调节层6在反射显示区域31与透射显示区域32的边界部分处成为倾斜向上的斜面60。其结果,在反射显示区域31与透射显示区域32的边界部分处液晶层5的层厚d连续地变化的结果,光程差Δn·d也连续地变化。此外,虽然液晶层5中包含的液晶分子的初始的取向状态由第1基板10和第2基板20的最表层上形成的取向膜13、22所规定,但由于在斜面60上取向膜13的取向约束力在倾斜的方向上起作用,故在该部分处液晶分子的取向发生混乱。即使在不成为斜面的情况下,基板与台阶部为垂直,在边界处也存在液晶分子的取向发生混乱的可能性。
因此,在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例如在以常黑方式进行了设计的情况下,在不施加电场的状态下理应在整个面上呈黑显示,但在与斜面60相当的部分处发生了光漏泄,发生了对比度下降等的显示不良。
此外,在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中,由于透明电极的极性的差异的缘故,液晶分子的取向发生混乱,发生了光漏泄。在该部分处,在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用金属、树脂等设置了遮光膜,但为了设置遮光膜就要增加一道工序,导致成本上升。
鉴于以上的问题,在本发明中,在1个像素内在透射显示区域与反射显示区域之间将液晶层的层厚改变为适当值的多间隙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和使用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中,提供即使在透射显示区域与反射显示区域的边界部分处光程差处于不适当的状态、或液晶分子的取向处于混乱的状态,也能进行高质量的显示的构成,而且即使在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中液晶分子的取向处于混乱的状态,也没有必要用金属、树脂等形成遮光膜,可以更低的成本进行高质量的显示的构成。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装置具有:形成了第1透明电极的第1基板;在与上述第1透明电极对向的面侧上形成了第2透明电极的第2基板;以及被保持在上述第1基板与上述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
从下层侧到上层侧的方向,在上述第1基板上,按下述顺序具备:在上述第1透明电极和上述第2透明电极对向的像素区域上构成反射显示区域,并将该像素区域的剩余的区域作为透射显示区域的光反射层;使上述反射显示区域中的上述液晶层的层厚比上述透射显示区域中的上述液晶层的层厚薄的层厚调节层;以及上述第1透明电极,在上述反射显示区域上形成反射显示用滤色片,在上述透射显示区域上形成透射显示用滤色片,在上述反射显示区域和上述透射显示区域的边界区域以及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部分地层叠有上述反射显示用滤色片和上述透射显示用滤色片。
在本发明中,在反射显示区域和透射显示区域的边界区域以及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上层叠有反射显示用滤色片和透射显示用滤色片。例如,层叠有透射用滤色片的R(红)、G(绿)、B(蓝)、反射用滤色片的B(蓝)。为此,即使在反射显示区域和透射显示区域的边界区域中层厚调节层的厚度连续地变化、在该部分处光程差Δn·d连续地变化的情况下,或者液晶分子的取向发生了混乱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层叠的滤色片吸收光,该部分正好起到遮光膜那样的功能,故可防止来自这样的区域的反射显示光、透射显示光的光漏泄。此外,即使在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中由于透明电极的极性的差异的缘故液晶分子的取向发生了混乱的情况下,也可防止来自该区域的反射显示光、透射显示光的光漏泄。因而,可避免在黑显示时发生光漏泄等的不良情况,此外,由于可省去形成以往为了防止来自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的光漏泄而设置的金属、树脂等的遮光膜的工序,故可提供显示质量高且成本低的液晶显示装置。
在上述的构成中,关于透射显示用滤色片和反射显示用滤色片,在透射显示区域和反射显示区域中分别制造特性不同的滤色片。例如,可使透射显示用滤色片的着色度比反射显示用滤色片的着色度更强。
此时,由于只1次通过滤色片的透射显示光也与2次通过滤色片的反射显示的光进行同等的着色,故在透射显示和反射显示中颜色的深浅的差减少,可得到质量高的彩色显示。
在本发明中,上述反射显示用滤色片和上述透射显示用滤色片可形成于上述第1基板侧、上述第2基板侧中的任一侧。
在本发明中,上述层厚调节层的上述反射显示区域与上述透射显示区域的边界区域呈斜面状。
在本发明中,优选将上述反射显示用滤色片和上述透射显示用滤色片的层叠部形成为平面地或立体地与上述层厚调节层的上述斜面、上述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重叠。这里所说的“上述反射显示用滤色片和上述透射显示用滤色片的层叠部平面地或立体地与上述层厚调节层的上述斜面、上述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重叠”,是指在第2基板侧设置的上述反射显示用滤色片和上述透射显示用滤色片的层叠部被形成为与上述第1基板侧的上述层厚调节层的上述斜面、上述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对应。
在本发明中,将上述透射显示区域配置在例如上述像素区域内的中央部分。这里所说的“像素区域内的中央部分”,指的是透射显示区域的边缘不与像素区域的边缘重叠的情况。
在本发明中,也有上述像素区域作为矩形区域来形成、上述透射显示区域具有与上述像素区域的至少1边重叠的矩形形状的情况。
反射显示用滤色片和上述透射显示用滤色片的层叠部的形成区域越宽,由于对显示有贡献的光量减少而显示变得越暗,如果使透射显示区域的边与像素区域的边重叠,则由于相应地可缩短透射显示区域与反射显示区域的边界区域的全长,故可将对显示有贡献的光量的下降抑制为最小程度。由于在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上也形成有反射显示用滤色片和上述透射显示用滤色片的层叠部,由于透射显示区域的周边上的这些部分本来就无助于显示,故即使在该部分处光程差或液晶的取向方面存在混乱,显示的质量也不会下降。
作为这样的构成,例如可以是上述透射显示区域被配置在与上述像素区域的边中的1个边重叠的位置的构成、与上述像素区域的边中的2个边重叠的位置的构成、与上述像素区域的边中的3个边重叠的位置的构成的任一构成。
应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可用作移动电话,可移动计算机等的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以重叠在全部的反射显示区域与透射显示区域的边界区域和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上的方式形成了透射显示用滤色片和反射显示用滤色片。因此,即使在反射显示区域与透射显示区域的边界区域上层厚调节层的厚度连续地变化、在该部分处光程差Δn·d连续地变化的情况下,或者,即使在液晶分子的取向发生了混乱的情况下,也可防止来自这样的区域的反射显示光、透射显示光的光漏泄。此外,即使在在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中由于透明电极的极性的差异的缘故液晶分子的取向发生了混乱的情况下,也可防止来自这样的区域的反射显示光、透射显示光的光漏泄。因而,由于可避免在黑显示时发生光漏泄等的不良情况,故可进行对比度高的、质量高的显示。此外,由于没有必要设置以往为了防止来自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的光漏泄而设置的金属、树脂等的遮光膜,故可减少一道工序,可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液晶显示装置。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A)、(B)分别是本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任意地抽出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以矩阵状形成的多个像素区域示意性地示出的平面图。
图2(C)、(D)分别是图1(B)的平面图的A-A’剖面图和B-B’剖面图。
图3(A)、(B)、(C)分别是任意地抽出在本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以矩阵状形成的多个像素区域示意性地示出的平面图、其A-A’剖面图和B-B’剖面图。
图4(A)是本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图5(B)、(C)、(D)分别是任意地抽出在本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以矩阵状形成的多个像素区域中的1个示意性地示出的平面图、其A-A’剖面图和B-B’剖面图。
图6是将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用作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例子。
图7是将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用作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另一个例子。
图8是将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用作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的又一个例子。
图9(A)、(B)分别是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抽出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以矩阵状形成的多个像素区域的一个示意性地示出的平面图。
图10(C)、(D)分别是图9(B)的平面图的A-A’剖面图和B-B’剖面图。
图11是现有的多间隙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
符号的说明
3像素区域
4光反射层
5液晶层
6层厚调节层
7背光装置
8滤色片层叠部
10第1基板
11第1透明电极
20第2基板
21第2透明电极
31反射显示区域
32透射显示区域
40光反射层的开口
41、42偏振片
60层厚调节层的斜面
81反射显示用滤色片
82透射显示用滤色片
发明的实施方案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各附图中,由于将各层或各部件定为在图面上可识别的程度的大小,故在各层或各构件中使其比例尺不同。
实施方案1
图1(A)、(B)、图2(C)、(D)分别是本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任意地抽出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以矩阵状形成的多个像素区域示意性地示出的平面图、其A-A’剖面图和B-B’剖面图。另外,由于本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基本的构成与图11是共同的,故对于具有共同的功能的部分附以同一符号。
图1(B)、图2(C)、(D)中示出的像素区域是抽出作为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像素开关用的元件使用TFD(薄膜二极管)和TFT(薄膜晶体管)的任一种的情况下都是共同的部分来示出的。这里所示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形成有由ITO(铟锡氧化物)膜等构成的第1透明电极11的石英或玻璃等的透明的第1基板10;在与第1电极11对向的面侧形成有由相同的ITO膜等构成的第2透明电极21的石英或玻璃等的透明的第2基板20;以及由在第1基板10与第2基板20之间保持的TN模式的液晶构成的液晶层5,第1基板10与第2基板20对向的区域成为对显示直接有贡献的像素区域3。
在第1基板10上,在第1透明电极11与第2透明电极21对向的矩形的像素区域3中利用铝膜或银合金膜形成构成反射显示区域31的矩形的光反射层4,在该光反射层4的中央形成有矩形的开口40。因此,在像素区域3中形成有光反射层4的区域成为反射显示区域31,而与开口40相当的区域成为没有形成光反射层4的岛状且为矩形的透射显示区域32。
在第1基板10和第2基板20的各自的外侧的面上配置有偏振片41、42,在偏振片41侧对向地配置有背光装置7。
在这样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从背光装置7射出的光中的入射到透射显示区域32上的光,如箭头L1所示,从第1基板10侧入射到液晶层5上,在该处进行光调制后从第2基板20侧作为透射显示光射出来显示图像(透射模式)。
此外,从第2基板20侧入射的外部光中的入射到反射显示区域31上的光,如箭头L2所示,通过液晶层5到达光反射层4,被该光反射层4反射后再次通过液晶层5从第2基板20侧作为反射显示光射出来显示图像(反射模式)。
在此,在第1基板10上,由于在反射显示区域31和透射显示区域32上分别形成反射显示用滤色片81和透射显示用滤色片82,故能进行彩色显示。作为透射显示用滤色片82,配合有大量的颜料等,与反射显示用滤色片81相比,使用了着色度更强的材料。
在这样的半透射·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透射显示光只一次通过液晶层5而射出,而反射显示光二次通过液晶层5。因此,在第1基板10中,在第1透明电极11的下层侧且在光反射层4的上层侧形成有与透射显示区域32相当的区域成为开口40的由丙烯酸系树脂等的感光性树脂层构成的层厚调节层6。因而,由于在透射显示区域32中与反射显示区域31相比,液晶层5的层厚d增加了层厚调节层6的膜厚的量,故对于透射显示的光和反射显示的光这两者来说,可使光程差Δn·d为最佳化。
在形成该层厚调节层6时,使用光刻技术,而由于此时的曝光精度或显影时的侧面刻蚀等原因,层厚调节层6在反射显示区域31与透射显示区域32的边界部分处成为倾斜向上的斜面60。因而,在与透射显示区域32的边界部分处液晶层5的层厚d连续地变化的结果,光程差Δn·d也连续地变化。此外,虽然液晶层5中包含的液晶分子的初始的取向状态由第1基板10和第2基板20的最表层上形成的取向膜13、22所规定,但由于在斜面60上取向膜13的取向约束力在倾斜的方向上起作用,故在该部分处液晶分子的取向发生混乱。
此外,在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中,由于透明电极的极性的差异的缘故,液晶分子的取向发生了混乱。
由于处于这样的不稳定的状态的边界区域成为显示的质量下降的原因,故在本实施方案中,在反射显示区域31与透射显示区域32的边界区域和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上全部重叠地形成有由在第1基板10上形成的反射显示用滤色片81和在第2基板20上形成的透射显示用滤色片82构成的滤色片层叠部8。例如,滤色片层叠部分8层叠有透射显示用滤色片的R(红)、G(绿)、B(蓝)、反射显示用滤色片的B(蓝)。即,在本实施方案中,沿区分反射显示区域31和透射显示区域32的光反射层4的整个内周边缘和像素区域3的周围以矩形的框状形成有滤色片层叠部8。
这样,在本实施方案中,以重叠在全部的反射显示区域31与透射显示区域32的边界区域和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上的方式形成有滤色片层叠部8。因此,即使在反射显示区域31与透射显示区域32的边界区域上层厚调节层6的厚度连续地变化、在该部分处光程差Δn·d也连续地变化,此外,即使液晶分子的取向发生了混乱,也可防止来自这样的区域的反射显示光、透射显示光的光漏泄。此外,即使在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上由于透明电极的极性的差异的缘故液晶分子的取向发生了混乱,也可防止来自该区域的反射显示光、透射显示光的光漏泄。因而,由于可避免在黑显示时发生光漏泄等的不良情况,故可进行对比度高的、质量高的显示。
以往,为了防止来自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的光漏泄,设置有金属、树脂等的遮光膜,而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没有必要形成金属、树脂等的遮光膜,可省去形成遮光膜的工序,故可提供成本更低的液晶显示装置。
此外,由于作为透射显示用滤色片82使用了着色度比反射显示用滤色片81更强的滤色片,故即使是透射显示光只1次通过滤色片的构成,由于接受与2次通过滤色片的反射显示的光同等的着色,故可进行高质量的显示。
再有,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在滤色片层叠部8中层叠有透射显示用滤色片的R(红)、G(绿)、B(蓝)、反射显示用滤色片的B(蓝)这4层,故可得到充分的遮光性能,但所层叠的滤色片的数目或种类并不限于此。
在制造这样的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时,如下所述地形成第1基板10。
首先,在准备了由石英或玻璃构成的第1基板10后,在其整个面上形成铝或银合金等的反射性的金属膜后,利用光刻技术对该金属膜进行构图,形成光反射层4。
其次,利用柔性印刷法、光刻技术或喷墨法在规定的区域上形成反射显示用滤色片81和透射显示用滤色片82。此时,可设定成用掩摸等预先形成滤色片层叠部8。
其次,在利用旋转涂敷法在第1基板10的整个面上涂敷感光性树脂后,进行曝光、显影,形成层厚调节层6。
其次,在第1基板10的整个面上形成ITO膜等的透明导电膜后,利用光刻技术对该透明导电膜进行构图,形成第1透明电极11。
其次,在利用旋转涂敷法在第1基板10的整个面上涂敷聚酰亚胺树脂后,进行烧固,其后进行研磨处理等的取向处理,形成取向膜13。
对于以这种方式形成的第1基板10,以规定的间隔与另外形成的第2基板20贴合,其后在基板间注入液晶,形成液晶层5。
另外,在该液晶显示装置中,由于有时在第1基板10侧形成TFD或TFT等的像素开关用的非线性元件,故也可利用形成TFD或TFT等的工序的一部分来形成各层。
实施方案2
图3(A)、(B)、(C)分别是任意地抽出在本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以矩阵状形成的多个像素区域示意性地示出的平面图、其A-A’剖面图和B-B’剖面图。由于本实施方案的基本构成与实施方案1是共同的,故对于具有共同的功能的部分附以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此外,由于制造方法也与实施方案1相同,故省略其说明。另外,由于本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与实施方案1大致相同,故请参照参照图1(A)。
图3(A)、(B)、(C)中示出的像素区域也与实施方案1同样,抽出在使用了TFD和TFT的任一种作为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像素开关用的元件的情况下都是共同的部分来示出。这里示出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具有:形成有第1透明电极11的透明的第1基板10;在与第1电极11对向的面侧形成有第2透明电极21的透明的第2基板20;以及在由第1基板10与第2基板20之间保持的TN模式的液晶构成的液晶层5,第1基板10与第2基板20对向的区域成为直接对显示有贡献的像素区域3。
在第1基板10上,在第1透明电极11与第2透明电极21对向的矩形的像素区域3中利用铝膜或银合金膜形成构成反射显示区域31的光反射层4,在与该光反射层4的1边相当的部分上形成有矩形的开口40。因此,在像素区域3中形成有光反射层4的区域成为反射显示区域31,而与开口40相当的区域成为没有形成光反射层4的矩形的透射显示区域32。在此,透射显示区域32的1边与像素区域3的1边重叠。
另外,在第1基板10和第2基板20的各自的外侧的面上配置偏振片41、42,在偏振片41侧对向配置有背光装置7。此外,在第1基板10上,由于在反射显示区域31和透射显示区域32上分别形成反射显示用滤色片81和透射显示用滤色片82,故能进行彩色显示。
本实施方案中,在第1基板10中,也在第1透明电极11的下层侧且在光反射层4的上层侧形成有与透射显示区域32相当的区域成为开口40的由感光性树脂层构成的层厚调节层6。因而,由于在透射显示区域32中与反射显示区域31相比,液晶层5的层厚d仅增加了层厚调节层6的膜厚的量,故对于透射显示光和反射显示光这两者来说,可使光程差Δn·d为最佳化。
在此,在层厚调节层6中,反射显示区域31与透射显示区域32的边界部分成为倾斜向上的斜面60。因此,在本实施方案中,在第1基板10中沿反射显示区域31与透射显示区域32的边界区域和像素区域3的周围形成有滤色片层叠部8。即,在反射显示区域31与透射显示区域32的边界区域上以平面コ字形形成有滤色片层叠部8。
这样,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与实施方案1同样,以重叠在全部的反射显示区域31与透射显示区域32的边界区域和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上的方式形成有滤色片层叠部8,故可避免在黑显示时在反射显示区域31与透射显示区域32的边界区域和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上发生光漏泄等的不良情况等,起到与实施方案1同样的效果。
此外,对于滤色片层叠部8来说,由于其形成区域越宽,由于对显示有贡献的光量越下降,故存在显示变暗的趋势,但在本实施方案中,在反射显示区域31与透射显示区域32的边界区域上以平面コ字形状形成有滤色片层叠部8,与透射显示区域32的1边相当的部分上没有形成滤色片层叠部8。因此,由于滤色片层叠部8的全长较短,故相应地可将对显示有贡献的光量的下降抑制为最小限度。在此,由于在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上也形成有滤色片层叠部8,由于透射显示区域32的周边上的被该滤色片层叠部8覆盖的部分本来就对显示无贡献,故即使在该部分处光程差或液晶的取向方面存在混乱,显示的质量也不会下降。
再者,也可采用透射显示区域的2边重叠在像素区域的边上的构成、透射显示区域的3边重叠在像素区域的边上的构成。
实施方案3
图4(A)、图5(B)、(C)、(D)分别是本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剖面图、任意地抽出在本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以矩阵状形成的多个像素区域中的1个示意性地示出的平面图、其A-A’剖面图和B-B’剖面图。由于本实施方案的基本构成与实施方案1是共同的,故对于具有共同的功能的部分附以同一符号,省略其说明。此外,由于制造方法也与实施方案1相同,故省略其说明。
图5(B)、(C)、(D)中示出的像素区域也与实施方案1、2同样,抽出在使用了TFD和TFT的任一种作为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像素开关用的元件的情况下都是共同的部分来示出。这里示出的液晶显示装置也具有:形成有第1透明电极11的透明的第1基板10;在与第1电极11对向的面侧形成有第2透明电极21的透明的第2基板20;以及在由第1基板10与第2基板20之间保持的TN模式的液晶构成的液晶层5,第1基板10与第2基板20对向的区域成为直接对显示有贡献的像素区域3。
在第1基板10上,在第1透明电极11与第2透明电极21对向的矩形的像素区域3中利用铝膜或银合金膜形成构成反射显示区域31的矩形的光反射层4,在该光反射层4的中央形成了矩形的开口40。因此,在像素区域3中形成有光反射层4的区域成为反射显示区域31,而与开口40相当的区域成为没有形成光反射层4的岛状且为矩形的透射显示区域32。
在第1基板10和第2基板20的各自的外侧的面上配置偏振片41、42,在偏振片41侧对向配置有背光装置7。
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在与反射显示区域31和透射显示区域32对向的第2基板20上的每个区域上形成有反射显示用滤色片81和透射显示用滤色片82,故能进行彩色显示。
本实施方案中,在第1基板10中,也在第1透明电极11的下层侧且在光反射层4的上层侧形成有与透射显示区域32相当的区域成为开口40的由感光性树脂层构成的层厚调节层6。因而,由于在透射显示区域32中与反射显示区域31相比,液晶层5的层厚d仅增加了层厚调节层6的膜厚的量,故对于透射显示光和反射显示光这两者来说,可使光程差Δn·d为最佳化。
在此,层厚调节层6在反射显示区域31与透射显示区域32的边界部分处成为倾斜向上的斜面60。因此,在本实施方案中,以重叠在全部的反射显示区域31与透射显示区域32的边界区域和在与像素区域3的周围相对的第2基板20上的区域上的方式形成有滤色片层叠部8。
这样,在本实施方案中,由于以重叠在全部的反射显示区域31与透射显示区域32的边界区域和与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相对的第2基板20上的区域的方式形成有滤色片层叠部8,故可避免在黑显示时在反射显示区域31与透射显示区域32的边界区域和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上发生光漏泄等的不良情况等,起到与实施方案1、2同样的效果。
再有,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案,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案1~3中例示了以TFD或TFT作为开关元件的有源矩阵型的液晶显示装置,除此以外,也可应用于无源矩阵方式的液晶装置。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案1~3中,以重叠在全部的反射显示区域与透射显示区域的边界区域和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上的方式形成有滤色片层叠部的结果,能更可靠地防止光漏泄等,但即使设置在上述边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上,也能得到相应的效果。
液晶显示装置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以这种方式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可用作各种电子设备的显示部,参照图6、图7和图8说明其一例。
图6是示出移动电话的一例的立体图。在图6中,符号1000表示移动电话的本体,符号1001表示使用了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部。
图7是示出手表型电子设备的一例的立体图。在图7中,符号1100表示手表本体,符号1101表示使用了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部。
图8是示出了文字处理器、个人计算机等的移动型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的立体图。在图8中,符号1200表示信息处理装置,符号1202表示键盘等的输入部,符号1204表示信息处理装置本体,符号1206表示使用了上述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部。
由于图6~图8中示出的电子设备具备使用上述的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部,故可实现具备在所有的使用环境下清晰度良好的液晶显示部的电子装置。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以重叠在全部的反射显示区域与透射显示区域的边界区域和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上的方式形成了透射显示用滤色片和反射显示用滤色片。因此,即使在反射显示区域与透射显示区域的边界区域上层厚调节层的厚度连续地变化、在该部分处光程差Δn·d连续地变化的情况下,或者,即使在液晶分子的取向发生了混乱的情况下,也可防止来自这样的区域的反射显示光、透射显示光的光漏泄。此外,即使在在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中由于透明电极的极性的差异的缘故液晶分子的取向发生了混乱的情况下,也可防止来自这样的区域的反射显示光、透射显示光的光漏泄。因而,由于可避免在黑显示时发生光漏泄等的不良情况,故可进行对比度高的、质量高的显示。此外,由于没有必要设置以往为了防止来自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的光漏泄而设置的金属、树脂等的遮光膜,故可减少一道工序,可以更低的成本提供液晶显示装置。
Claims (9)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该装置具有:形成了第1透明电极的第1基板;在与上述第1透明电极对向的面侧上形成了第2透明电极的第2基板;以及被保持在上述第1基板与上述第2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1透明电极和上述第2透明电极相对向形成的像素区域中设置有反射显示区域和透射显示区域,
在上述第1基板上,从上述第1基板侧起,按下述顺序具备:
光反射层,在上述像素区域中构成反射显示区域;
层厚调节层,使上述反射显示区域中的上述液晶层的层厚比上述透射显示区域中的上述液晶层的层厚薄;以及
上述第1透明电极;
在上述反射显示区域上形成反射显示用滤色片,
在上述透射显示区域上形成比上述反射显示用滤色片的着色度强的透射显示用滤色片,
在上述反射显示区域和上述透射显示区域的边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以及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的至少一部分上部分地层叠有上述反射显示用滤色片和上述透射显示用滤色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射显示用滤色片和上述透射显示用滤色片形成于上述第1基板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反射显示用滤色片和上述透射显示用滤色片形成于上述第2基板侧。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层厚调节层在上述反射显示区域与上述透射显示区域之间的边界区域呈斜面状。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反射显示用滤色片和上述透射显示用滤色片的层叠部分形成为平面地与上述层厚调节层的上述斜面至少一部分重叠。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反射显示用滤色片和上述透射显示用滤色片的层叠部分形成为平面地与上述邻接的像素区域的边界区域至少一部分重叠。
7.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透射显示区域配置在上述像素区域内的中央部。
8.如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像素区域被形成为矩形区域,上述透射显示区域具有与上述像素区域的至少1边重叠的矩形形状。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85930/2002 | 2002-03-26 | ||
JP2002085930A JP3675420B2 (ja) | 2002-03-26 | 2002-03-26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47155A CN1447155A (zh) | 2003-10-08 |
CN1205502C true CN1205502C (zh) | 2005-06-08 |
Family
ID=2844927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31208908A Expired - Lifetime CN1205502C (zh) | 2002-03-26 | 2003-03-25 |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U032423985U Expired - Lifetime CN2669220Y (zh) | 2002-03-26 | 2003-03-26 |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032423985U Expired - Lifetime CN2669220Y (zh) | 2002-03-26 | 2003-03-26 |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119861B2 (zh) |
JP (1) | JP3675420B2 (zh) |
KR (1) | KR100493229B1 (zh) |
CN (2) | CN1205502C (zh) |
TW (1) | TWI22470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75404B2 (ja) * | 2001-09-25 | 2005-07-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半透過・反射型液晶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JP3675420B2 (ja) * | 2002-03-26 | 2005-07-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KR101041088B1 (ko) * | 2003-06-10 | 2011-06-1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반사-투과형 어레이 기판과,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갖는액정 표시 장치 |
TWI309327B (en) * | 2003-07-22 | 2009-05-01 |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 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rray substrate of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JP4095606B2 (ja) | 2004-01-28 | 2008-06-0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CN1295551C (zh) * | 2004-03-15 | 2007-01-17 |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 变色液晶显示器及其制作方法 |
JP4580188B2 (ja) * | 2004-05-27 | 2010-11-10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A2572952C (en) * | 2004-07-09 | 2012-12-04 | The 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 Display capable electrowetting light valve |
JP3953059B2 (ja) | 2004-09-01 | 2007-08-01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KR101061850B1 (ko) * | 2004-09-08 | 2011-09-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박막 트랜지스터 표시판 및 그 제조방법 |
TW200622392A (en) | 2004-12-14 | 2006-07-01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JP4127272B2 (ja) | 2005-03-02 | 2008-07-30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用基板、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US7528907B2 (en) * | 2006-01-26 | 2009-05-05 |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 Methods of forming mirror layers and structures thereof |
JP4572837B2 (ja) | 2006-02-01 | 2010-11-0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TWI395030B (zh) * | 2007-03-27 | 2013-05-01 | Au Optronics Corp | 畫素結構與包含此畫素結構之顯示面板及光電裝置以及其製造方法 |
TWI377392B (en) * | 2008-01-08 | 2012-11-21 | Au Optronics Corp | A backlight module,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a photo-sensing device |
CN101221962B (zh) * | 2008-01-23 | 2010-09-22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包含感光装置的显示背光模块、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01576666B (zh) * | 2008-05-05 | 2012-12-26 |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光感测装置及配置有该光感测装置的显示器 |
TWI368730B (en) * | 2008-05-30 | 2012-07-21 | Au Optronics Corp | Method for using display panel to detect intensity of ultraviolet rays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KR101327330B1 (ko) | 2010-11-01 | 2013-11-11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
CN102768378A (zh) * | 2011-05-10 | 2012-11-0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彩色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 |
KR101908468B1 (ko) * | 2011-06-27 | 2018-10-1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패널 |
TWI518381B (zh) | 2013-03-08 | 2016-01-21 | 元太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彩色濾光片與顯示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849239B2 (ja) | 1997-07-25 | 2006-11-2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晶装置及び液晶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955277B2 (ja) * | 1997-07-28 | 1999-10-0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US6195140B1 (en) | 1997-07-28 | 2001-02-27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 which at least one pixel includes both a transmissive region and a reflective region |
JP3377447B2 (ja) | 1998-03-05 | 2003-02-17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パネ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3380482B2 (ja) | 1997-12-26 | 2003-02-24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3406515B2 (ja) | 1998-04-24 | 2003-05-12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3768367B2 (ja) | 1998-10-14 | 2006-04-1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3513409B2 (ja) | 1998-12-15 | 2004-03-31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00267081A (ja) * | 1999-03-17 | 2000-09-29 | Toshiba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0275660A (ja) | 1999-03-24 | 2000-10-06 | Sharp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3590737B2 (ja) | 1999-04-13 | 2004-11-17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素子 |
JP3431856B2 (ja) | 1999-04-19 | 2003-07-28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2000305099A (ja) * | 1999-04-23 | 2000-11-02 | Toshiba Corp | 液晶表示装置 |
JP3744342B2 (ja) | 1999-12-03 | 2006-02-0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晶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4196505B2 (ja) | 1999-12-13 | 2008-12-1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とカラーフィルタ |
JP4521089B2 (ja) | 2000-03-31 | 2010-08-11 | オプトレックス株式会社 |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これの製造方法 |
JP4403633B2 (ja) | 2000-05-10 | 2010-01-2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KR100684579B1 (ko) | 2000-07-04 | 2007-02-20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반투과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US6831721B2 (en) | 2000-11-07 | 2004-12-14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JP3675404B2 (ja) * | 2001-09-25 | 2005-07-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半透過・反射型液晶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JP4099983B2 (ja) | 2001-12-13 | 2008-06-11 | 東レ株式会社 |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用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および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
JP3675420B2 (ja) * | 2002-03-26 | 2005-07-2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4145544B2 (ja) | 2002-03-27 | 2008-09-0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半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4029663B2 (ja) * | 2002-05-22 | 2008-01-0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半透過反射型液晶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
US6757039B2 (en) * | 2002-06-17 | 2004-06-29 | Yao-Dong Ma | Paper white cholesteric displays employing reflective elliptical polarizer |
JP4214748B2 (ja) * | 2002-09-20 | 2009-01-2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2002
- 2002-03-26 JP JP2002085930A patent/JP3675420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
- 2003-03-13 TW TW092105513A patent/TWI224707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3-25 KR KR10-2003-0018373A patent/KR100493229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3-25 CN CNB031208908A patent/CN120550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3-26 US US10/400,168 patent/US7119861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3-26 CN CNU032423985U patent/CN2669220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6
- 2006-08-29 US US11/468,076 patent/US746638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3675420B2 (ja) | 2005-07-27 |
JP2003279959A (ja) | 2003-10-02 |
US7119861B2 (en) | 2006-10-10 |
TWI224707B (en) | 2004-12-01 |
KR100493229B1 (ko) | 2005-06-02 |
TW200400399A (en) | 2004-01-01 |
CN1447155A (zh) | 2003-10-08 |
US20060285035A1 (en) | 2006-12-21 |
US7466380B2 (en) | 2008-12-16 |
US20040061816A1 (en) | 2004-04-01 |
KR20030077416A (ko) | 2003-10-01 |
CN2669220Y (zh) | 2005-01-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05502C (zh) |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0244484B (zh) | 显示组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
CN1219233C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仪器 | |
US20220415981A1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484071A (zh) | 液晶显示器及其滤色片阵列板 | |
US20060221027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US20190219865A1 (en) | Bps arr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CN1743923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540393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746751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719318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374546A (zh) | 液晶显示器 | |
CN1714310A (zh) | 用于提高亮度的滤色装置 | |
KR20170054598A (ko) |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EP3832383A1 (en) | Display apparatus | |
KR100755613B1 (ko) | 액정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및 전자기기 | |
CN111384064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终端器件 | |
CN1605900A (zh) |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
US11662618B2 (en) | Counter substrate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first and second light shielding layers that are layered while contacting each other at a crossing part | |
CN101226316B (zh) | 液晶显示器下基板的制作方法 | |
CN1220100C (zh) | 电光屏用基片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光屏 | |
US20180246382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display panel | |
TW200912394A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ulti-view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thereof | |
CN100394270C (zh) | 液晶显示器下基板的制作方法 | |
CN1828380A (zh) | 电光装置用基板、电光装置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0 Address after: Irish Dublin Patentee after: 138 East LCD Displa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eiko Epson Corp.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608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