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4937A - 电源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源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4937A
CN1204937A CN97120561A CN97120561A CN1204937A CN 1204937 A CN1204937 A CN 1204937A CN 97120561 A CN97120561 A CN 97120561A CN 97120561 A CN97120561 A CN 97120561A CN 1204937 A CN1204937 A CN 12049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mode
polarity
power supply
switching device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71205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678C (zh
Inventor
丹尼尔·奥利维拉
戴维·艾斯勒
西山晴雄
山本平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049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49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67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7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5/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 H02M5/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 H02M5/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5/2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5/25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hyratron or thyristor type requiring extinguishing means
    • H02M5/257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hyratron or thyristor type requiring extinguishing mean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5/2573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hyratron or thyristor type requiring extinguishing mean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control circuit
    • H02M5/257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e.g. for change of voltage, for change of frequency, for change of number of phases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d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hyratron or thyristor type requiring extinguishing mean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control circuit with digital contro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9/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apparatus for operating incand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9/02Switching on, e.g. with predetermined rate of increase of lighting curr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 Fix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 Power Conver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源控制装置,可以减少谐波噪声和由骤增电流引起的闪烁,通过开关多个半周来控制连接到AC电源上的负载的供电,按给定顺序进行以下三种方式:第一控制方式向所述负载连续提供由多个第一极性半周开关波形构成的电源;第二控制方式,向所述负载连续提供由多个第二极性半周开关波形构成的电源,所述第二极性和所述第一极性不同;以及第三控制方式,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半周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半周电源。

Description

说    明    书 电源控制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源控制装置,用来控制为负载(例如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之类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热熔器的加热器)供电的电源,特别涉及一种电源控制装置,它能减少由流入负载的骤增电流或在电源启动时电源的瞬时相控(开关)引起的电源电压瞬时降低(闪烁)而产生的谐波分量。
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如电子照相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中,原始文件上的图像按照图像信息的浓度被转换成电图像信号,根据电图像信号使用激光束等在感光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静电潜像被显影成为显影剂图像并被转印到纸上,此后,显影剂图像被热熔器的加热器产生的热熔化,从被定影在纸上。热熔器的加热器(以后称为熔化加热器)被用作负载。一种加热灯例如卤灯被用作熔化加热器,并使用发热电阻等作为热源。熔化加热器被设置在一对用于挟入并传送纸的熔化滚子内,在该纸上要熔化上显影剂图像。更详细地说,在一对熔化滚子的任一个或两个内提供有一个或多个功率各为从几百瓦到接近两千瓦的熔化加热器。在高速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使用具有较大容量的熔化加热器。此外,通过使用熔化加热器的ON/OFF信号控制加到熔化加热器的电源而把一对熔化滚子保持在预定温度下,所述的ON/OFF信号是根据以接触一对熔化滚子表面的方式设置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产生的。
当图像形成装置具有在控制下施加电源的大负载时,在加上电源的瞬间有大的骤增电流通过负载。下面使用热熔器的卤加热器作为例子并结合图15说明当大电流通过负载时电源电压是如何降低的。如曲线(a)所示,当加热器信号变成ON状态时,则从市电向卤加热器供电。由于卤加热器的电阻值随其温度而改变,所以如果尚未向其提供电流,则卤加热器具有十分小的电阻值,一般为被加热时的电阻的1/10。当电源加在具有小电阻值的卤加热器时,电源一加上就会立刻有骤增电流I1流入卤加热器,如曲线(c)所示。随着电流的流入,卤加热器被加热,其温度上升,电阻值也上升。随着电阻值的上升,流入卤加热器的电流减少,最后稳定到一个正常电流I0,卤加热器也呈现正常状态。骤增电流I1和正常电流I0的比I1/I0的范围为几倍到十倍。在图中的情况下,因为熔化加热器被控制为在电源电压波形基本上过零点处接通,所以骤增电流可被抑制到相当小的值。
如图中曲线(b)所示,以上述方式流入卤加热器的骤增电流在为图像形成装置供电的市电电源的插座周围或在其它内部线路内,因为其本身的阻抗而产生电压降△V1。图中的曲线(b)代表在电压下降时电压波形的波动高度值的包络。在通过卤加热器的电流稳定到正常电流之后,电压降也稳定到一个小的值△V2。当供给卤加热器的电流被切断时,电压又恢复到原来的值V0
详细地说,因为以上的骤增电流产生相当大的瞬时压降,外围设备和发光设备都可能受到不利影响。例如,当供给发光设备的电压下降时,将发生称为闪烁的现象,此时亮度瞬时降低。近来,为了抑制这一现象(以后简称为闪烁),相对于电源而言消耗大功率的装置通过闪烁测试进行管制。闪烁测试检查电源侧的电压是否由于在装置中提供的负载而降低到一个预定值以下。在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闪烁测试以两种方式使用其各自的规程范围进行:复印方式(在此方式中,闪烁测试被称为短闪烁)和等待方式(在此方式中,闪烁测试被称为长闪烁)。
为了抑制闪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42644/1994(特开平No.6-242644)披露了一种使用开关技术被称为软启动的方法,其中电流通过负载时的导通角被逐步地增加。当利用软启动把电源加到如上述的卤加热器之类的负载上时,电流波形畸变,并且在很宽的频率带宽发生噪声。这会引起外围电子设备的误操作,或对其带来不利影响。为了克服上述问题,该装置也用称作谐波测试的另一种测试来管制,所述谐波测试检查电流波形的谐波分量(实际上检查2次到40次谐波,以后统称为谐波噪声)是否在规程范围之内。安全规程要求图像形成装置通过谐波测试,换句话说,要求谐波噪声保持在正常复印方式下的规程范围之内。
提出了各种措施用于通过这些规程。例如,前述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42644/1994(特开平No.6-242644)还披露了一种利用双向可控硅(也叫TRIAC)构成的软启动电路逐步地增加导通角来抑制发生骤增电流的技术(一般称作软启动)。当采用这一技术时,谐波噪声的数量是如此之大,以致于必须为电源线提供昂贵的噪声滤波器,从而不希望地增加了成本。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42644/1994(特开平No.6-242644)涉及一种用于减少整个系统工作时产生的闪烁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对多个加热器中的每一个给定一个时间差,使得这些加热器分别在不同的时刻导通,此外还通过利用软启动来接通电流。然而,在软启动中,通过以常规方式从导通的第一个半周起每个半周对每个加热灯增加开关导通角也产生谐波。因为这种类型的控制方法利用常规的开关方式控制每个加热灯的闪烁和谐波噪声,所以为了减少噪声不能省略昂贵的噪声滤波器。
如上所述,在短时间内要求大的启动电流的装置(电机、电灯等)启动时发生的骤增电流产生闪烁。当采取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瞬时地在开关(相控)装置上的电压来减少骤增电流时,对装置施加有规则地增加的电压,从而减少了骤增电流和闪烁。然而,这种解决方案产生了谐波噪声。开关时间越长,闪烁越低,而谐波噪声电平越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控制装置,它通过在开关的一个AC电压周期内选择理想的导通时间和延迟,不产生太多的谐波噪声便可以有效地减少闪烁。
更详细地说,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控制装置,它能够以满意的方式减少闪烁,同时又能通过使用软启动电路在相控中逐步增加导通角而提供电源来减少在相控(开关)下不在过零点接通电源时产生的谐波噪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两者都和AC电源串联,通过控制开关装置向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向负载连续地供给由第一极性的多个半周开关波形构成的电源;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向负载连续地供给由第二极性的多个半周开关波形构成的电源,所述第二极性和所述第一极性是不同的;以及
第三方式,用于依次向负载提供第一极性的半周电源和第二极性的半周电源,以及
(2)所述开关装置以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和第三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控制上述的方案,通过向对热具有正阻特性的负载提供多个第一极性半周开关波形和多个第二极性的半周开关波形,便可以达到不仅能减少谐波噪声、而且能减少由骤增电流产生的闪烁的效果。
为了更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特性和优点,应当参看结合附图所作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的加热灯的控制电路的原理方框图;
图2是说明一个数字图像形成装置的各个部件的视图;
图3(a)~(b)是说明在进行软启动时发生的闪烁和电流波形的视图;
图4是详细说明由图1的ROM中存储的控制图案设置加热灯的导通延迟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是说明闪烁和骤增电流波形的视图;
图6是表示当开关多个周期时的电流波形图;
图7是说明开关的电流波形的示意图;
图8是说明开关的电流波形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9是表示当开关多个周期时的电流波形图;
图10是表示当在复印方式中开关多个周期时的另一个电流波形图;
图11是表示在复印方式下开关多个周期时的电流波形图;
图12是说明在第一极性的导通量相对大的期间的开关图案和在第二极性的导通量相对大的期间的另一个开关图案的视图;
图13表示当开关多个周期从而减少长闪烁测试的限制时的电流波形图;
图14是开关多个周期时的另一个电流波形图;
图15(a)~(c)是说明关于开关波形的术语定义的视图。
下面参照图1到图15以复印机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例子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首先简要叙述该图像形成装置的各个部件。
本实施例的数字图像形成装置是例如数字复印机,它包括扫描器部分、图像处理部分和图像记录部分,并在其内部提供有加热灯作为熔化器。首先结合图2说明该数字图像形成装置。本图像形成装置是数字复印机30,它包括扫描器部分31和激光记录部分32。
下面参照图1说明本发明的加热灯控制电路,图1是表示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电源控制单元的主要部件的布局的方框图。在图中,标号101代表AC电源连接插头,标号102代表电源单元,标号103代表控制底板,标号104代表熔化单元。电源单元102包括电源变压器102、过零检测电路106、和TRIAC 107。控制底板103包括I/O单元108和109、CPU 110、ROM111、RAM 112、A/D转换器113、放大器114和115、以及检错热敏电阻116。熔化单元104包括温度熔丝117、熔化加热器(加热灯)118、和熔化热敏电阻119。
这里,电源单元102和控制底板103形成形成开关装置。
下面说明加热灯信号HL的ON/OFF调用和延迟减计数。加热灯被接通/断开加热灯信号HL的子程序控制。通过在AC电压的每个过零点发生的过零信号的中断来调用该子程序。如果信号HL要求ON,则子程序在延迟之后接通加热灯电压。如图3所示,该延迟在每个半周发生,直到闪烁的危险不再严重为止。
下面的表1表示控制底板上的ROM表的内容,即预先存储在ROM 111中的控制程序的一部分,CPU 110根据该程序判断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状态,即等待方式或复印方式。然后,CPU 110根据判断结果选择系统的电源控制方式,以便启动对熔化加热器的电源控制。表1
    方式    数据项   ROM数据
  主体方式   复印方式     0
  等待方式     1
  控制方式A   第1半周     8ms
  第2半周     OFF
  第3半周     8ms
  第4半周     OFF
  第5半周     7ms
  第6半周     OFF
  第7半周     /ms
  第8半周     OFF
  第9半周     7ms
    ...     ...
图4是详细说明通过预先存储在上面表1的ROM中的控制图案来设置加热灯的导通延迟的流程图。首先,电源被接通(S101)。然后,当CPU正在按编程控制电子照相复印机的同时和AC电源波形匹配的过零信号发生中断时,和控制方式相应的控制程序启动(S102)。每一控制方式的控制程序被预先存储在ROM中。在过零信号中断程序的时刻,电源的每个过零时刻开始减计数(S103和S104)。然后,根据计数值读出ROM数据(S105),并输出和ROM数据相应的控制信号S(S106)。这样,通过预先存储在ROM中的程序任意确定延迟以实现开关。当延迟控制图案结束时,加热灯的AC电压被切换到连续接通。
例如,控制方式A相应于等待方式下的电源控制装置的开关图案被存储的部分。
在此方式中,因为从第一个半周的过零时刻开始的延迟时间被设定为8ms,所以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导通相角是2ms。在下一个第二半周内,不允许流过电流。然后,在下一个第三半周内,从过零时刻开始的延迟时间被设定为2ms,和第一半周相同。以上述方式,通过每个半周读ROM数据对电源进行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控制底板10内提供有第二热敏电阻116,从而使控制底板10根据系统中每个部件的温度(例如,熔化部分和装置内部的温度)便可以检测系统的当前状态(例如,复印方式、预热方式、等待方式、冷启动),从而在把系统产生的骤增电流量和噪声量控制在一预定范围的同时管理系统的电源信息。例如,当温度低时,熔化加热器的电阻值增加,当温度高时则减小。换句话说,电阻值相对于热具有正特性。这样,如果在低温下进行加热器接通控制,则流入大的骤增电流。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电源控制装置的熔化加热器118和TRIAC 107和AC电源串联,从而使得通过来自设在控制底板103上的CPU 110的指令信号进行熔化加热器的通/断控制和在任意相位的导通。换句话说,当熔化加热器从断变为通时,由过零检测电路106检测AC电源电压波形的过零点,由此产生一个过零信号。接着,电源控制装置107在从CPU 110收到控制信号S1时实现开关,从而通过在信号S1保持为ON(负信号)时使电压波形导通而使电流流过加热器。在相位调节时段结束之后,在过零控制下,这些电流之和流入加热器。
在相位调节时段期间,可以使用和电源以完整波形加于加热器上的情况相比较小的导通相角进行控制。这样,可以减小流入熔化加热器的骤增电流。在室内电灯或多个其它设备例如打印机、主计算机也连接于图像形成装置1附近的AC电源线的情况下,由于流入熔化加热器的骤增电流而引起AC电源电压降低,供给室内电灯的电源线路的电压也降低。这可能引起亮度闪烁或使其它设备的电源电压降低,从而对室内电灯或其它设备带来不利影响。
谐波噪声指的是由使用非正弦电流的设备产生的电源信号的波形畸变而引起的关于市电电源频率的谐波,同时也指在大部分国家中规程限制的谐波噪声。闪烁是由于和电源相连的负载通过电流而引起的电源线路上的波动。
消除闪烁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以足够的周期开关。不过,谐波噪声具有更复杂的特点。虽然谐波噪声不能被消除,但可以改变它的分布。根据开关的类型,一些谐波噪声增加而其余的则减少。因此,为了提出一种软启动方法,至少应该观察下面给出的符合惯例的一些特点。
这就是说,首先,获得闪烁和谐波噪声的实际测量值用于估算。其次,分析谐波噪声图案,评价谐波噪声(偶次和奇次)对于安全规程限制和目标规程范围的裕量,然后,通过改变中等的延迟周期数(1-4ms的导通时间)和导通周期数来组成最佳的软启动开关。应当仔细地观察谐波噪声随开关的周期数(开关的半周数)而增加的图案。
这里,太长的导通时间对减少谐波噪声效果不大。此外,导通时间应当针对100/120/230V系列进行调整。
接着,进行许多测量,以便调整开关的周期数和在这些周期期间逐步调整导通时间。这样做是为了在开关的周期数和谐波噪声的分布之间获得一种折衷(平衡)。
在测量谐波噪声的一种方式中,开关较少的周期数而具有增加的导通时间,而在闪烁更为重要而不测量谐波噪声的一种方式中,则开关大量的半周。
下面解释不用本发明的对照例1和例2中测量的数据。在该对照例中,使用具有1000W的加热灯的230V/50Hz系列测量闪烁和谐波噪声。
在对照例1和2中以及本实施例中的闪烁和谐波噪声的测量结果示于下面表2。表2
测量方式 谐波噪声 闪烁
复印方式 复印方式 等待方式
短测试 长测试
限制 1.0 0.65
对照例1/单调软启动 超过 裕量 -
对照例2/无软启动 足够的容量 1.27 1.3
本发明 OK 0.86 0.53
通过把图像形成装置置于不同的条件下进行测量。更详细地说,在对照例1中使用每半周单调地增加导通时间的软启动,而在对照例2中不使用软启动。
在复印方式下进行谐波噪声测试和短闪烁测试的测量,在等待方式下进行长闪烁测试的测量。
此处所指的复印方式是当加热灯已经冷却而把电源加在图像形成装置上开始形成图像时的方式。等待方式是在电源开关接通后测试的图像形成装置已经保持在就绪状态而未进行图像形成操作时的方式。
在对照例1的复印方式中,采用单调的软启动,但是产生了超过规程限制的谐波噪声。至于闪烁,对规程限制1.0有裕量。
与此相比,在对照例2中关于谐波噪声有裕量,而关于闪烁很紧张。
前面参照图15说明的闪烁主要是在加热灯开始亮时产生的。一个大的峰值电流引起了电源AC电压的波动。对来自变压器的全周信号测量表明,有一个有效电压下降了4伏的闪烁,在加热灯启动几个周期之后,电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下面说明常规的利用软启动开关减少闪烁的情况。
如图5所示,这是一种当使用软启动启动加热灯时用于控制加热灯的启动的方法。这一方法通过在开关加热灯电压的每个周期时,引入从过零时刻起Td时段的延迟来减小开始点亮加热灯时发生的骤增电流。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闪烁,但产生谐波噪声。但是,使用延迟的周期开关必须持续到闪烁危险消失,如图3所示。在该图中,曲线(a)代表电压,曲线(b)代表具有按规律减小的延迟曲线的电流。
因而,问题的困难在于同时处理两种现象即闪烁和谐波噪声。
因此,需要选择足够的具有延迟的周期开关时段和在AC电压周期内的最佳的导通延迟。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有效地减少闪烁而又不产生太多的谐波噪声。
注意,所作的修改不应当对驱动电子照相复印机的电流引起干扰。此外,所作的修改也不应给加热灯的ON/OFF信号、控制电路、由CPU发出的指令等带来任何不利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人研究了一种改进的软启动方法,在软启动控制下开关大约100个半周,具有按规则减少的延迟曲线。
这一方法在开关导通相角和导通时间的若干种组合的条件下进行了测试,但在复印方式下都产生了太多的谐波噪声。
对于测试的图像形成装置上测量的谐波噪声的比较说明,在偶次谐波噪声上有一个良好的裕量,在奇次谐波噪声上有一个窄的或负的裕量。这一观察引导发明人对于软启动方法进行研究,以便在规程限制内产生奇次和偶次谐波噪声。
下面作为由上述观察所揭示的研究结果,解释开关图案和谐波噪声之间的关系。
关于三种控制图案的谐波噪声的特性信息被列于表3中。
表3
Figure 971205610017101
在上述表3中的控制图案A是一个和测试装置所采用的软启动使用的信号相似的信号。这类信号产生许多奇次谐波噪声,但在减少闪烁方面却非常有效。
表3中的控制案B产生偶次谐波噪声,可望成为解决问题的理想信号。不过,在该方法被测试之后,测得的偶次谐波噪声太大,并超过规程限制。
表3中的控制方式C是本发明的软启动所采取的方法。这类信号产生两类(奇次和偶次)谐波噪声,但是其电平可通过选择正确的周期数和精确的开关延迟(相角)进行调整。
控制方式C是符号相反的两个偶函数的组合,实际上它是一种稍微带有奇函数的偶函数的波形。控制方式C是用于减少谐波噪声和闪烁的一种折衷。
下面解释关于解决闪烁的研究结果。
复印方式和等待方式被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处理,因为它们的规程限制十分不同。
在复印方式下测得的谐波噪声列于下面的表4。在该表中,符号○表示结果通过测试。表4
  谐波     电平     限制 测试通过    比率
    2     0.053     1.08     ○     20.38
    3     0.503     2.3     ○     4.57
    4     0.02     0.43     ○     21.5
    5     0.155     1.14     ○     7.35
    6     0.012     0.3     ○     25
    7     0.166     0.77     ○     6.64
    8     0.008     0.23     ○     28.75
    9     0.147     0.4     ○     2.72
    10     0.006     0.184     ○     30.67
    11     0.122     0.33     ○     2.7
    12     0.006     0.153     ○     25.5
    13     0.104     0.21     ○     2.02
    14     0.004     0.131     ○     32.75
    15     0.073     0.15     ○     2.05
    16     0.004     0.115     ○     28.75
    17     0.073     0.132     ○     1.81
    18     0.004     0.102     ○     25.5
  谐波     电平    限制 测试通过   比率
    19     0.061   0.118     ○     1.93
    20     0.002   0.092     ○     46
    21     0.051   0.107     ○     2.1
    22     0.002   0.084     ○     42
    23     0.043   0.098     ○     2.28
    24     0.002   0.077     ○     38.5
    25     0.039   0.09     ○     2.31
    26     0.002   0.071     ○     35.5
    27     0.039   0.083     ○     2.13
    28     0.002   0.066     ○     33
    29     0.037   0.078     ○     2.11
    30     0.002   0.061     ○     30.5
    31     0.035   0.073     ○     2.09
    32     0.002   0.058     ○     29
    33     0.031   0.068     ○     2.19
    34     0.002   0.054     ○     27
    35     0.028   0.064     ○     2.29
    36     0.002   0.051     ○     25.5
    37     0.028   0.061     ○     2.18
    38     0.002   0.048     ○     24
    39     0.022   0.058     ○     2.64
    40     0.002   0.046     ○     23
上面的表4揭示,一些谐波噪声的裕量很紧张。因此,应该优化开关的周期数。换句话说,应当开关最小的周期数而又不增加太多的谐波噪声。
在等待方式下,与此相反,不必测量谐波噪声,因此,开关的周期数可为任意多,使得安全地把闪烁减少到规程限制以下。
上面的表2示出在本实施例的每种方式下利用在安全规程之内的闪烁的一个目标值(限制)获得的闪烁和谐波噪声的测试结果,以便比较。
在等待方式下,虽然等待规程限制为0.65,与复印方式下的1相比十分紧张,但测量的闪烁大大低于规程限制。因此,其中开关的周期数很大。
导通开始时刻的延迟也是十分重要的。根据目标值(安全规程限制)利用长达5ms的导通时间获得了最好的结果。这增加了开关周期数和谐波噪声电平,但是取太长的导通时间对减少闪烁并不太有效。
下面参照图6和下面的表5说明使用上面表3的控制方式C的开关操作,这是本发明的要点。下面的表5表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开关图案。表5
步骤号 开关特性
半周数 导通时间(ms) 延迟时间(ms)
1 2个向上 2 8
2 6个向上 3 7
3 2个空白 - -
4 5个向下 3 7
5 3个向下 4 6
6 3个向上与向下 4 6
7 1.5个全周 0 10
8 1个空白 - -
第一和第二步
第一步包括2个向上开关半周,第二步包括6个向上开关半周。第一步和第二步可以改善上面表4所列的谐波噪声。
除了减少闪烁的目的之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进行软启动而又不产生太多的超过安全规程限制的谐波噪声。这便是2个向上的开关半周的第一步以2ms的导通时间开始的原因。
然后,第二步中的导通时间比第一步中的导通时间增加1ms以增加发热。由于定时器的能力,这是最小的增量。在6个向上的开关周期的第二步中,增加2ms(即从2ms增加到4ms)导通时间可能对闪烁具有不利影响,因为该过程尚未稳定。如果导通相角增加2ms,则至少应当接通附加的5个半周,即至少共有10个半周,以便使过程稳定并确保闪烁的危险不再严重。然而,这会增加开关的半周数,因而增加谐波噪声电平,对实现本发明设定的目标值不利。这便是在第二步中的导通时间比2个向上开关半周的第一步中的导通时间上增加1ms的原因。
第三步
这一步包括2个半周的空白(以后简称为空白)。这些空白对于减少奇次谐波噪声是非常重要的。除去这些空白将连接两个开关图案(图6的2+6个向上和5+3个向下)。这在第二步(具有7ms延迟和3ms导通的图案)中的第一极性的第6半周和在接着的第四步中的接着的第二极性(第一和第二极性彼此相反)的第一半周之间的连接处产生连续的开关波形,如图7所示。图7用来解释在开关上(第一极性)半周后开关下(第二极性)半周的情况下的电源。在这种情况下,得知产生许多奇次谐波。
在连接处不必设置另一组两个空白,因为这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冷却加热灯,使得当开始切换控制方式(图6的5+3个向下)时(此时由连续开关第二极性的半周来供电)产生较大的闪烁。由上述看来,在任何情况下,长度为两个半周的不导通时间(空白)是最佳的选择。
图8说明在开关上(第一极性)半周之后是长度为两个半周的不导通时间,然后是开关下(第二极性)半周时电源的视图。在这种情况下,得知奇次谐波显著地减少。这种开关图案直接地涉及到上面表3中所述的对控制方式A的担心。
第四步
这一步包括5个向下的开关半周。第一个5个半周具有3ms的导通时间。这一导通时间和第二步中第一极性的6个最后的半周的导通时间相同,这是因为在两个半周的不导通时间(空白)之后(第三步)增加这一时间将产生太大的闪烁。
第五步
然后,对于接下来的第二极性的3个向下的开关半周,导通时间比第四步的导通时间增加1ms。由这一增加产生的闪烁是非常小的。导通时间按上述被增加1ms的理由是要使电流在整个半周通过而不延迟。在这一级导通时间增加2ms(即导通时间从3ms增加到5ms)将产生太大的闪烁。这是因为,如在第一极性的开始导通一样,骤增电流的增加趋于增加闪烁。
第六步
这一步开关3个向上和向下的开关半周。这一步的目的是要减少在2+6个向上、2个空白、和5+3个向下开关半周之后留在电压上的闪烁。当这3个开关半周被省略时,发现有残余的闪烁。交替地具有延迟地开关1个半周,直到残余闪烁消失。如第二个偶函数波形中的最后半周一样(第四和第五步),保持4ms的导通时间,以确保连续性。
第七步
这一步开关3个向上和向下的开关半周(1.5个向上和向下的开关全周),并开始正常的加热灯的加热图案。
第八步
这一步包括一个空白半周,这一空白的目的是除去电压上的最后的闪烁。
在每一步中的信号都和许多参数有关,例如加热灯、被控制的装置、电压幅值和频率。开关半周的原理,即大的第一极性的N1(表5的2+6个向上)个向上的开关半周,和由两个空白分开的大的第二极性的N2(表5的5+3个向下)个开关半周,可用于任何情况。开关半周数(N1和N2)根据闪烁的深度和谐波噪声的电平可以改变。
除去半周之外,还附加有3个向上和向下(第6步)、1.5个整周期(第7步)和空白(第8步),以便减少测试装置上的闪烁和谐波噪声。这些附加的半周数可以通过分析被控制的装置上的电压信号进行调整。应当注意,在任何开关时刻,选择正确的导通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导通时间太长,加热会连续,但仍有闪烁。在这里使用的测试装置的情况下,在导通时间为5ms时,闪烁达到上限。这里,5ms小于在没有软启动情况下获得的值。不过,应当注意,如果导通时间太长,即使利用软启动,闪烁仍可能是大的。因此,导通时间应当仔细地确定。在另一方面,如果导通时间太短,闪烁可以被除去,但加热所用的时间长。这是因为只有小的能量供给加热灯或受控的装置。此外,谐波噪声也增加。如前所述,这些导通时间取决于受控装置的类型、电压幅值和频率。
下面说明在等待方式下的开关图案。
下面表6表示在等待方式中实现本发明时的开关图案。表6
步骤号 在等待方式下的开关图案
半周数 导通时间(ms) 延迟时间(ms)
1 14个向上和向下 2 8
2 53个向上和向下 4 6
3 1个空白 - -
4 3个向上和向下 2 8
图9表示当加热灯在表6的开关图案控制下的开关波形。在等待方式下,按下述方式对信号进行分析。
在这一方式下当正常地进行软启动时,对安全规程限制有一个裕量。因而,不用复杂的波形控制组合便可把闪烁减低到规程限制以下。简单地说,只使用上面表3中的控制图案A进行控制就够了。只通过精确地设置导通时间便可以容易地减少闪烁。
下面参照上面的表6说明开关过程。
第一和第二步
在这一步,由14个向上和向下的开关半周接着是53个向上和向下的开关半周实现开关。在14个半周期间,利用2ms的短的导通时间开始加热,以便减小闪烁。在稳定之后,导通时间被增加到4ms。在14个半周的导通之后,加热灯的电阻增加到可以不再发生闪烁的值。
因为在等待方式下加热器的电阻值增加,所以即使开关时间较长也不会发生闪烁。然而,在复印方式下,因为谐波噪声随开关的周期数而增加,应当使开关的周期数最小。因此,在复印方式下,导通时间的增加应当比等待方式中的小。
第三步
这一步包括半周的空白。
第四步
这一步包括3个向上和向下的开关半周。这一步对控制电子照相复印机中提供的加热灯是有效的。这些半周可以通过分析在受控装置上的电压信号手动地调节或设定为所需要的值。
如同复印方式信号一样,等待信号也涉及许多参数,例如电灯、受控装置、电压幅值和频率。因而,根据闪烁的深度和谐波噪声的电平调整开关半周的数量。
上面的表2表示在测试装置上在安全规程范围内用闪烁的目标值(限制)在软启动的复印方式下测得的闪烁和谐波噪声以便比较。
在复印方式下本发明的软启动时测得的谐波在下面的表7中列出,符号O表示结果通过测试。表7
谐波 电平 限制 测试通过
    2     0.27l     1.08     O
    3     0.783     2.3     O
    4     0.136     0.43     O
    5     0.387     1.14     O
    6     0.071     0.3     O
    7     0.204     0.77     O
    8     0.033     0.23     O
    9     0.146     0.4     O
    10     0.026     0.184     O
    11     0.142     0.33     O
    12     0.022     0.153     O
    13     0.098     0.21     O
    14     0.022     0.131     O
    15     0.098     0.15     O
    16     0.022     0.115     O
    17     0.083     0.132     O
    18     0.02     0.102     O
    19     0.083     0.118     O
    20     0.022     0.092     O
    21     0.069     0.107     O
    22     0.02     0.084     O
    23     0.063     0.098     O
    谐波     电平     限制   测试通过
    24     0.016     0.077     ○
    25     0.055     0.09     ○
    26     0.012     0.071     ○
    27     0.055     0.083     ○
    28     0.012     0.066     ○
    29     0.051     0.078     ○
    30     0.012     0.061     ○
    31     0.049     0.073     ○
    32     0.01     0.058     ○
    33     0.041     0.068     ○
    34     0.008     0.054     ○
    35     0.039     0.064     ○
    36     0.008     0.051     ○
    37     0.033     0.061     ○
    38     0.01     0.048     ○
    39     0.035     0.058     ○
    40     0.008     0.046     ○
表7所列的结果揭示,闪烁和谐波噪声一般取决于装置的类型。
把本发明应用于前述的各种组合中可以更有效地减少谐波噪声和闪烁。
上述的本发明被用于该测试装置,即具有加热灯的230V/50Hz系列的电子照相复印机,然而,注意本发明还可应用于和闪烁与谐波噪声的产生直接相关的复印机的部件例如加热灯和复印灯之外的其它开关电路。当构成电子照相复印机的这些部件中的一个被替代时,本发明的方案被加入软启动的计算机程序,从而通过更新的软启动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闪烁和谐波噪声。
以许多不同的导通时间开关会增加谐波噪声。不过,在本发明中,可以通过设置较少的导通相角的种类数来减小谐波噪声。
在半周数少的连续开关的情况下,可通过逐步地增加导通时间来防止大的闪烁。这一趋势被发现是复印方式中固有的。
当相角超过90°时,谐波趋于增加。当许多谐波产生时,必须使用昂贵的噪声滤波器或使开关过程更加复杂,从而难于减少谐波。然而,在本发明中,在90°或更低的电源电压的导通相角(在50Hz下导通时间为5ms或更小)下实现开关,从而降低了谐波噪声电平。
下面说明在图10的复印方式下开关的另一电流波形。这种类型的开关过程可以把短闪烁相对于上述的表2中所列的安全规程限制1.0减少到0.86,同时使谐波噪声保持在规程限制之内。图10的开关图案包括2+6个向上开关半周,接着是两个空白、8个向下开关半周、3个向上和向下开关半周、1个整周期、和1个半周的空白,并在此之后,是在市电电源的过零点开关(ZC开关)(无延迟),即正常加热灯接通信号。
下面列出每一开关步骤的目的。
每个开关步骤的目的
8个向上 减少谐波到规程限制以下
2个空白 时段反向的分离,减少谐波噪声
8个向下 减少谐波噪声到规程限制以下
3个向上和向下 在谐波噪声减少周期之后减少闪烁
整周 增加功率(进一步加热)
空白 在ZC开关之前减少小的闪烁
上述的开关图案的示例性的修改示于以下的表8。
其中测量的闪烁分别是0.93、0.88和0.92,它们都在规程限制1.0以下。另一个示例性的修改示于图11。
还有一个示例性的修改将参照图12进行说明。其中,由方式1到6表示的开关被相继进行。在方式1中,向上的开关半周大于向下的开关半周。在方式3中,向下的开关半周大于向上的开关半周。在方式2中,向上的开关半周小于方式1中的向上的开关半周,然后是小于方式3中的向下的开关半周的向下的开关半周。在方式4和6的每个中,给出了一个整周期,在方式5中具有一个空白。方式2的时段是至少一个周期,或可以刚好是一个周期。方式2可被省略,或在方式4之前插入向上和向下的开关半周。
还有另一个例子示于下面的表9。
下面表9中的第一行和图13表示用于减少长闪烁的开关图案。这种类型的开关可以把长的闪烁相对于上面表2中的安全规程限制0.65减少到0.53。上面的开关过程包括14个开关半周,具有一个短的恒定延迟,接着是具有一个较长的恒定延迟的53个开关半周,以及和在复印方式下相同的3个开关半周。头14个半周的目的是通过确保两个弱的加热期间和一个中等加热期间来把长闪烁减少到安全规程限制以下。
在下面的表9中第2行的开关图案所形成的波形在图14中说明。表8
信号类型     半周     目的     长闪烁
  电平   限制
1 2个向上(长延迟) 减少闪烁和谐波,软加热 0.93 1
6个向上(中延迟) 减少闪烁和谐波,中加热
2个空白 时段分离
5个向下(中延迟) 减少闪烁和谐波,中加热
3个向下(小延迟) 减少闪烁和谐波,强加热
3个向上和向下(小延迟) 减少闪烁
3个向上和向下ZC 增加加热
2 2个向上(长延迟) 减少闪烁和谐波,软加热 0.88
6个向上(中延迟) 减少闪烁和谐波,中加热
2个空白 时段分离
5个向下(中延迟) 减少闪烁和谐波,中加热
3个向下(小延迟) 减少闪烁和谐波,强加热
3个向上和向下(小延迟) 减少闪烁
3个向上和向下ZC 增加加热
空白 在ZC开关之前减少闪烁
3 2个向上(长延迟) 减少闪烁和谐波,软加热 0.92
7个向上(中延迟) 减少闪烁和谐波,中加热
2个空白 时段分离
5个向下(中延迟) 减少闪烁和谐波,中加热
3个向下(小延迟) 减少闪烁和谐波,强加热
3个向上和向下(小延迟) 减少闪烁
3个向上和向下ZC 增加加热
表9
Figure 97120561002972
在上面的每个实施例中的开关图案对负载进行的的导通控制是在向上的半周开始的,然而,导通控制也可以在下半周开始。
每个实施例可以不同方式进行修改。例如,其中的导通相角在这里以这样的方式被控制,使得导通时段在向上的开关半周,导通时间为2ms。然而,对于向上的开关半周的导通量只须相对于向下的开关半周的导通量比较大即可。此外,对于向下开关半周的导通不必完全阻止。因为只要使向上开关半周的导通量相对于向下开关半周的导通量比较大便可获得所述效果。
同样,在使负载零导通的情况下,导通可以不被完全减少到0。例如,即使小量的电流通过负载时,只要基本上电源不加到作为负载的加热灯上,便可以达到该效果。此外,这里的开关由TRIAC和门电路实现。然而,电源控制单元可被修改为在过零点时开始导通,并通过控制某个门电路停止导通。
从上面的表8可以理解,向上或向下的半周数可以是奇数或偶数。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一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由多个第一极性的半周开关波形构成的电源;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由多个第二极性的半周开关波形构成的电源,所述第二极性和所述第一极性不同;以及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半周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半周电源,以及
(2)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和第三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本发明的第二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由多个第一极性的半周开关波形构成的电源;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连续地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禁止供电;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由多个第二极性的半周开关波形构成的电源,所述第二极性和所述第一极性不同;以及
第四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半周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半周电源,以及
(2)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第三控制方式、和第四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本发明的第三电源控制装置为第二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二控制方式中在所述AC电源的一个周期内禁止供电。
本发明的第四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第一极性的电量相对于第二极性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大,所述第一极性和所述第二极性彼此不同;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所述第二极性的电量相对于所述第一极性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大;以及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半周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半周电源,以及
(2)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和第三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本发明的第五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第一极性的电量相对于第二极性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大,所述第一极性和所述第二极性彼此不同;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所述第二极性的电量相对于所述第一极性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大;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所述第一极性的电量相对于在所述第一控制方式中的电量比较小,并且所述第二极性的电量相对于在所述第三控制方式中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小;以及
第四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半周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半周电源,以及
(2)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第三控制方式、和第四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本发明的第六电源控制装置为第五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方式中电量基本为0(零)。
本发明的第七电源控制装置为第五或第六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方式中在所述AC电源的一个周期内供电。
本发明的第八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第一极性的电量相对于第二极性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大,所述第一极性和所述第二极性彼此不同;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所述第二极性的电量相对于所述第一极性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大;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按给定顺序相继提供所述第二极性的开关控制电源、所述第一极性的开关控制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开关控制电源;以及
第四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电源,以及
(2)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第三控制方式、和第四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本发明的第九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第一极性的电量相对于第二极性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大,所述第一极性和所述第二极性彼此不同;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所述第二极性的电量相对于所述第一极性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大;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按给定顺序相继提供所述第二极性的开关控制电源、所述第一极性的开关控制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开关控制电源;
第四控制方式,用于按给定顺序以大于在所述第三控制方式中提供的电量的总量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电源、第二极性的电源、和第一极性的电源;以及
第五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电源,以及
(2)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第三控制方式、第四控制方式、和第五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本发明的第十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第一极性的电量相对于第二极性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大,所述第一极性和所述第二极性彼此不同;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所述第二极性的电量相对于所述第一极性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大;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按给定顺序相继提供所述第二极性的开关控制电源、所述第一极性的开关控制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开关控制电源;
第四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按给定顺序以大于在所述第三控制方式中提供的电量的总量相继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半周电源、第二极性的半周电源、和第一极性的半周电源;
第五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以小于在所述第四控制方式中提供的半周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一个半周内供电;以及
第六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电源,以及
(2)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第三控制方式、第四控制方式、第五控制方式、和第六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本发明的第十一电源控制装置为第十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在所述第五控制方式中提供给所述负载的电量为0(零)。
本发明的第十二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第一极性的导通量相对于第二极性的导通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两个半周时段内比较大,所述第一极性和所述第二极性彼此不同;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所述第二极性的导通量相对于所述第一极性的导通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两个半周时段内比较大;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按给定顺序相继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半周电源、所述第二极性的半周电源、和所述第一极性的半周电源;
第四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以小于在所述第三控制方式中的半周电量的量在所述AC电源的半周内供电;以及
第五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电源,以及
(2)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第三控制方式、第四控制方式、和第五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本发明的第十三电源控制装置为第十二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在所述第四控制方式中提供的电量基本为0(零)。
本发明的第十四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第一开关电源;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第二开关电源;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电源,
(2)设定相位,以便以这种方式实现开关,使得在所述第二控制方式的第一半周期间所述负载的导通电流量大于在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的最后半周期间的导通电流量,以及
(3)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和第三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例如,在图13中,头14个向上和向下半周是第一控制方式,接下来53个向上和向下半周是第二控制方式。
本发明第十五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第一开关电源;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半周内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第二开关电源;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第三开关电源;以及
第四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电源,
(2)设定相位,以便以这种方式实现开关,使得在所述第二控制方式的每个半周期间所述负载的导通电流量小于下面两者:(i)在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的最后半周期间的导通电流量,以及(ii)在所述第三控制方式在第一半周期间所述负载的导通电流量,以及
(3)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第三控制方式、和第四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本发明的第十六电源控制装置为第十五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在所述第一控制方式和所述第三控制方式之间,代替所述第二控制方式,包括不向负载提供开关电源的时段。
例如,在图13中,头14+53个向上和向下半周是第一控制方式,接下来半周空白是第二控制方式,接下来3个向上和向下半周是第三控制方式。
本发明的第十七电源控制装置为第十五或第十六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方式的时段的长度是所述AC电源的半个周期。
本发明的第十八电源控制装置为第十五、十六、或十七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还在于,在所述第三控制方式中的所述第一半周开关电量小于在所述第一控制方式中的最后半周期间内的电量。
本发明的第十九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第一开关电源;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第二开关电源;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电源,
(2)设定相位,以便以这种方式在所述第一控制方式和第二控制方式中实现开关,使得所述负载在所述第二控制方式下的导通相位小于在所述第一控制方式中的导通相位,以及
(3)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和第三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按照上述实施例,通过对具有热的正特性的负载提供多个半周第一极性的开关波形和多个半周第二极性的开关波形,不仅可以减少奇次谐波而且还可以减少由骤增电流引起的闪烁。
换句话说,可以达到以下四个效果:
(1)不使用昂贵的噪声滤波器便可以减少谐波噪声;
(2)通过抑制流过加热灯的骤增电流来减少闪烁;
(3)提供一种开关图案,使得闪烁和谐波噪声保持在其安全规程限制之内;
(4)提供一种不用增加专用硬件电路的开关方法。
本发明已被进行了说明,显然,本发明可以多种方式进行改变。这些改变都在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之内,这些改变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然的,因而应将它们包括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之内。

Claims (19)

1.一种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由多个第一极性的半周开关波形构成的电源;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由多个第二极性的半周开关波形构成的电源,所述第二极性和所述第一极性不同;以及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半周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半周电源,以及
(2)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和第三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2.一种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由多个第一极性的半周开关波形构成的电源;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连续地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禁止供电;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由多个第二极性的半周开关波形构成的电源,所述第二极性和所述第一极性不同;以及
第四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半周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半周电源,以及
(2)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第三控制方式、和第四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在所述第二控制方式中在所述AC电源的一个周期内禁止供电。
4.一种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第一极性的电量相对于第二极性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大,所述第一极性和所述第二极性彼此不同;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所述第二极性的电量相对于所述第一极性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大;以及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半周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半周电源,以及
(2)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和第三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5.一种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第一极性的电量相对于第二极性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大,所述第一极性和所述第二极性彼此不同;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所述第二极性的电量相对于所述第一极性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大;第二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所述第一极性的电量相对于以所述第一控制方式供电的数量比较小,并且所述第二极性的电量相对于以所述第三控制方式供电的数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小;以及
第四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半周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半周电源,以及
(2)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第三控制方式、和第四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方式中所供电量基本为0(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控制方式中在所述AC电源的一个周期内供电。
8.一种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第一极性的电量相对于第二极性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大,所述第一极性和所述第二极性彼此不同;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所述第二极性的电量相对于所述第一极性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大;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按给定顺序相继提供所述第二极性的开关控制电源、所述第一极性的开关控制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开关控制电源;以及
第四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电源,以及
(2)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第三控制方式、和第四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9.一种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第一极性的电量相对于第二极性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大,所述第一极性和所述第二极性彼此不同;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所述第二极性的电量相对于所述第一极性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大;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按给定顺序相继提供所述第二极性的开关控制电源、所述第一极性的开关控制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开关控制电源;
第四控制方式,用于按给定顺序以大于在所述第三控制方式中提供的电量的总量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电源、第二极性的电源、和第一极性的电源;以及
第五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电源,以及
(2)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第三控制方式,第四控制方式、和第五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10.一种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第一极性的电量相对于第二极性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大,所述第一极性和所述第二极性彼此不同;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所述第二极性的电量相对于所述第一极性的电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比较大;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按给定顺序相继提供所述第二极性的开关控制电源、所述第一极性的开关控制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开关控制电源;
第四控制方式,用于按给定顺序以大于在所述第三控制方式中提供的电量的总量相继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半周电源、第二极性的半周电源、和第一极性的半周电源;
第五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以小于在所述第四控制方式中的半周电量的量在所述AC电源的半周内供电;以及
第六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电源,以及
(2)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第三控制方式、第四控制方式、第五控制方式、和第六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五控制方式中电量为0(零)。
12.一种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第一极性的导通量相对于第二极性的导通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两个半周期间内比较大,所述第一极性和所述第二极性彼此不同;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以这种方式向所述负载供电,使得所述第二极性的导通量相对于所述第一极性的导通量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两个半周期间内比较大;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按给定顺序相继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半周电源、所述第二极性的半周电源、和所述第一极性的半周电源;
第四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以小于在所述第三控制方式中提供的半周电量的量在所述AC电源的半周内供电;以及
第五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电源,以及
(2)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第三控制方式、第四控制方式、和第五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四控制方式中提供的电量为0(零)。
14.一种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第一开关电源;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第二开关电源;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电源,
(2)设定相位,以便以这种方式实现开关,使得在所述第二控制方式的第一半周期间所述负载的导通电流量大于在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的最后半周期间的导通电流量,以及
(3)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和第三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15.一种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第一开关电源;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半周内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第二开关电源;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第三开关电源;以及
第四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电源,
(2)设定相位,以便以这种方式实现开关,使得在所述第二控制方式的每个半周期间所述负载的导通电流量小于下面两者:(i)在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的最后半周期间的导通电流量,以及(ii)在所述第三控制方式的第一半周期间所述负载的导通电流量,以及
(3)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第三控制方式、和第四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在所述第一控制方式和所述第三控制方式之间,代替所述第二控制方式,包括不向所述负载提供开关电源的时段。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方式的时段的长度是所述AC电源的半个周期。
18.如权利要求15至17任一个所述的电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控制方式中的所述第一半周开关电量小于在所述第一控制方式中的最后半周期间内的电量。
19一种电源控制装置,包括对于温度呈正阻特性的负载和开关装置,它们都与AC电源串联,以便通过控制所述开关装置向所述负载供电,其特征在于,
(1)所述开关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方式,用于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第一开关电源;
第二控制方式,用于在所述AC电源的至少一个周期内向所述负载连续地提供第二开关电源;
第三控制方式,用于向所述负载依次提供所述第一极性的电源和所述第二极性的电源,
(2)设定相位,以便以这种方式在所述第一控制方式和第二控制方式中实现开关,使得对所述负载在所述第二控制方式中的导通相位小于在所述第一控制方式中的导通相位,以及
(3)所述开关装置按照所述第一控制方式、第二控制方式、和第三控制方式的顺序操作。
CN97120561A 1997-07-04 1997-09-18 电源控制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12467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97401604.0 1997-07-04
EP97401604A EP0889674B1 (en) 1997-07-04 1997-07-04 Power control uni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04937A true CN1204937A (zh) 1999-01-13
CN1124678C CN1124678C (zh) 2003-10-15

Family

ID=8229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20561A Expired - Lifetime CN1124678C (zh) 1997-07-04 1997-09-18 电源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5880578A (zh)
EP (1) EP0889674B1 (zh)
JP (1) JP3469080B2 (zh)
CN (1) CN1124678C (zh)
DE (1) DE69727662T2 (zh)
ES (1) ES2216115T3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3851A (zh) * 2014-03-27 2015-09-30 瀚宇Ic科技有限公司 能量分配方式的供电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37410B2 (ja) * 1997-06-02 2003-08-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ヒータ制御装置
US6700333B1 (en) 1999-10-19 2004-03-02 X-L Synergy, Llc Two-wire appliance power controller
US7635284B1 (en) 1999-10-19 2009-12-22 X-L Synergy Programmable appliance controller
US6614197B2 (en) * 2001-06-30 2003-09-02 Motorola, Inc. Odd harmonics reduction of phase angle controlled loads
US6727475B2 (en) * 2001-07-27 2004-04-27 Eastman Kodak Company Heating control system which minimizes AC power line voltage fluctuations
US7227281B2 (en) * 2002-06-14 2007-06-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ausing operation of load in alternate, reduced peak power mode
US20050018748A1 (en) * 2003-07-24 2005-01-27 Ringermacher Harry Israel Actively quenched lamp, infrared thermography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tively controlling flash duration
US20050019725A1 (en) * 2003-07-25 2005-01-27 Pagac Stephen Jay Electrical plug safety cover
US7734430B2 (en) * 2006-01-27 2010-06-0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termining power
KR101235220B1 (ko) 2006-07-28 2013-02-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위상 감지 장치, 이를 구비한 위상 제어 장치 및 정착기제어 장치
US7793117B2 (en) * 2006-10-12 2010-09-0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power supply to a load
US8085009B2 (en) 2007-08-13 2011-12-27 The Powerwise Group, Inc. IGBT/FET-based energy savings device for reducing a predetermined amount of voltage using pulse width modulation
US8619443B2 (en) 2010-09-29 2013-12-31 The Powerwise Group,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boost voltage
US20110182094A1 (en) * 2007-08-13 2011-07-28 The Powerwise Group,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manage power usage
US8120307B2 (en) * 2007-08-24 2012-02-21 The Powerwise Group,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stant loading in AC power applications
US8085010B2 (en) 2007-08-24 2011-12-27 The Powerwise Group, Inc. TRIAC/SCR-based energy savings device for reducing a predetermined amount of voltage using pulse width modulation
US8810190B2 (en) * 2007-09-14 2014-08-19 The Powerwise Group, Inc. Motor controll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ximizing energy savings
US8698447B2 (en) 2007-09-14 2014-04-15 The Powerwise Group, Inc. Energy sav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ices with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masses
US8004255B2 (en) * 2008-08-07 2011-08-23 The Powerwise Group, Inc. Power supply for IGBT/FET drivers
GB0910141D0 (en) * 2009-06-12 2009-07-29 Eurotherm B V Improvements in the distribution and utilisation of electrical energy in industrial processes
US8698446B2 (en) * 2009-09-08 2014-04-15 The Powerwise Group, Inc. Method to save energy for devices with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masses
KR101816058B1 (ko) 2009-09-08 2018-01-08 더 파워와이즈 그룹, 인코포레이티드 매스 회전식 또는 왕복식 장치에 의한 에너지 세이브 시스템 및 방법
JP5645640B2 (ja) * 2010-12-17 2014-12-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28459A (en) * 1980-09-04 1982-05-04 Trw Inc. Current inrush limiting apparatus
US5030890A (en) * 1988-05-25 1991-07-09 Johnson Samuel A Two terminal incandescent lamp controller
US5079409A (en) * 1989-09-27 1992-01-07 Mita Industrial Co., Ltd. Heater control system
JPH03221983A (ja) * 1990-01-29 1991-09-3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3266008A (ja) * 1990-03-16 1991-11-27 Tokyo Electric Co Ltd ヒータ制御装置
FR2667754B1 (fr) * 1990-10-05 1996-08-14 Ciapem Appareil electromenager a puissance de chauffage variable.
JPH04372977A (ja) * 1991-06-24 1992-12-25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用ヒータ制御装置
JPH06242644A (ja) * 1993-02-15 1994-09-0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そのヒ−タ−電流制御方法
US5483149A (en) * 1993-10-28 1996-01-0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Resistive heating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that is functional over a wide supply voltage range
FR2726405B1 (fr) * 1994-10-26 1996-11-29 Moulinex Sa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ommande de puissance d'une charge via un systeme a reglage de phase
US5747972A (en) * 1995-01-11 1998-05-05 Microplanet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nic power control
JPH0980961A (ja) * 1995-09-07 1997-03-28 Konica Corp 定着装置及び電子写真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53851A (zh) * 2014-03-27 2015-09-30 瀚宇Ic科技有限公司 能量分配方式的供电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727662D1 (de) 2004-03-25
ES2216115T3 (es) 2004-10-16
CN1124678C (zh) 2003-10-15
US5880578A (en) 1999-03-09
EP0889674B1 (en) 2004-02-18
JP3469080B2 (ja) 2003-11-25
DE69727662T2 (de) 2004-12-23
EP0889674A1 (en) 1999-01-07
JPH1127932A (ja) 1999-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4937A (zh) 电源控制装置
CN1222073C (zh) 电池组控制设备
CN101043768A (zh) 升压电路、电源单元以及使用其的成像装置
CN1752866A (zh) 定影装置
CN1252618C (zh) 故障预测系统和方法及设备、打印机和管理服务器
CN1230962C (zh) 电池容量测量与剩余容量计算系统
CN1295573C (zh) 像加热装置
CN1201208C (zh) 成像设备
CN1180275C (zh) 感应电动机的电动机常数的测量方法
CN1794893A (zh) 放电灯点灯装置以及照明系统
CN1652040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303749C (zh) 开关电源设备
CN1479424A (zh) 输入过电压保护电路和具有该保护电路的电气装置
CN1652044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595759A (zh) 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电池充电设备和电池充电控制方法
CN1652043A (zh) 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652042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947465A (zh) 用于发光控制的设备和相关方法
CN2852206Y (zh) 成像装置
CN1168197C (zh) 励磁控制装置及励磁控制方法
CN1478319A (zh) 相电流检测装置
CN1947463A (zh) 高频加热装置
CN1747618A (zh) 具诊断电路荧光灯驱动电路及荧光灯诊断方法
CN1166086A (zh) 电动机的矢量控制方法和矢量控制逆变装置
CN1702949A (zh) 开关电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015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