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00005C - 右旋糖酐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右旋糖酐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00005C
CN1200005C CN 01132045 CN01132045A CN1200005C CN 1200005 C CN1200005 C CN 1200005C CN 01132045 CN01132045 CN 01132045 CN 01132045 A CN01132045 A CN 01132045A CN 1200005 C CN1200005 C CN 120000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xtran
molecular weight
ultra
membrane
filtration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113204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15631A (zh
Inventor
曾和
花逾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m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曾和
花逾冬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曾和, 花逾冬 filed Critical 曾和
Priority to CN 0113204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00005C/zh
Publication of CN1415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5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0000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0000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Polysaccharides And Polysaccharide Derivati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原料技术领域和化学原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水溶液中用超滤膜、纳滤膜提取、纯化和不同分子量组分的分级制备右旋糖酐的方法,用超滤膜方法制备的右旋糖酐溶液可经进一步纯化、干燥后可得到右旋糖酐原料药。整个过程不用乙醇及其他任何有机溶剂,而用超滤、纳滤膜分离技术,从右旋糖酐发酵液制备各种规格的右旋糖酐。

Description

右旋糖酐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医药原料技术领域和化学原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右旋糖酐生产新工艺。
背景技术
右旋糖酐(Dextran)为肠粘膜明串珠菌Leuconnostocmesenteroide NRRL以蔗糖为底物,通过酶的催化作用使蔗糖分解,同时葡萄糖被聚合生成右旋糖酐(葡聚糖),果糖则不被利用,留在发酵转化液中。发酵液中生成的高分子葡聚糖可经过醇沉提取后,再经过分子量降解处理,得到成近1000到十几万的不同聚合度的右旋糖酐多聚糖分子,目前国内外采用的传统工艺通过乙醇沉淀分级后得到不同规格的产品。本发明采用膜分离技术进行无醇化提取、纯化、分级、精制,得到各种规格的高质量产品。
现行传统生产工艺为:发酵(生物转化)→乙醇沉淀粗酐→乙醇捏洗→粗酐溶解→酸水解→乙醇分级沉淀(五级划分)→乙醇脱水成粉→干燥。传统工艺的缺陷表现在以下方面:
1.各工序均需要使用大量乙醇,酒精占据了原料成本的60%以上,且安全问题始终成为隐患。
2.因工艺本身的局限性,按传统工艺,纯度质量要达到《英国药典》(BP)和《美国药典》(USP)的质量水平还必须要进一步精制。
3.传统工艺中,各工序物料都为凝胶状体或固体,都无法进行管道输送,只能用人力搬运,且这些工序均为开口操作,又需用大量酒精,这给实现GMP要求造成很大困难。
4.占原料白砂糖投料量一半数量的副产品果糖无法低成本提纯回收,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造成高成本的废水处理或严重的环境污染。
由于膜的制备技术日趋成熟,使得在右旋糖酐生产中采用膜分离技术成为可能。膜分离技术原理为:利用各种规格膜的透过物质分子量大小不一,通过超滤、纳滤,用物理方法实现不同分子量物质的分离。非聚合物物质和聚合物右旋糖酐的分子量差异较大,可以选择适当的膜实现分离,实现提取纯化目的。原料药右旋糖酐允许的分子量分布范围药典有所规定,选择适当的膜可实现分子量分布分级,可得到所需分子量分布范围的右旋糖酐产品。
P.E.Barker.、A.Till等人曾进行了凝胶层析结合超滤膜对右旋糖酐水解液进行右旋糖酐分子量分级的研究,先采用凝胶层析法分离除较大分子部分,然后采用4组5×103分子量串级超滤膜组,其中截留液与滤出液传送方向相反,用于除去较小分子部分,如此处理后仅获得单一规格的右旋糖酐40产品。但凝胶层析法分离方法在工业化规模生产实施不经济,而获得右旋糖酐水解液以前的工艺方法仍为传统工艺。
郭振友等人曾进行过超滤技术代替乙醇沉淀粗右旋糖酐工艺的研究,采用中空纤维膜对发酵液进行处理,代替传统工艺中乙醇沉淀粗酐工序,而其它工序不变,包括醇沉分级。此研究只改革了传统工艺中的一个步骤,未曾涉及全部工艺不用酒精的问题,分离得到的粗酐不能直接达到后工序超滤分级的质量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缺陷,设计采用膜分离方法制备右旋糖酐的生产新工艺。
本发明克服了传统醇沉分级工艺的各种缺陷,产品质量同时符合2000版《中国药典》和2000版《英国药典》、《美国药典》的规定。
本发明区别于传统工艺和郭振友、Barker.P.E等人研究的工艺的主要不同点在于:本发明应用膜分离技术在发酵液分离、分子量分离分级、精制浓缩、高浓度果糖回收等工序上整体予以实施,生产全过程不用酒精及其他有机溶剂。产品包括分子量3×103-20×104各种规格。本发明与之区别的不同点还在于:本发明的膜分离方法不仅适用于传统工艺得到的右旋糖酐发酵液,而且适用于各类控制分子量的发酵法、酶工程方法等得到的右旋糖酐发酵液。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右旋糖酐原料药生产新工艺。该工艺为:发酵→一级超微滤膜或超滤膜处理(右酐透过)→二级超滤膜或纳滤膜分离(右酐截留)→分子量降解处理→脱色纯化→三级超滤膜分离分级→四级超滤膜分离分级→五级超滤膜分离分级→离交脱盐纯化→精滤→喷雾干燥。对用各种控制分子量发酵法得到的发酵液或酶工程方法或其他方法得到的发酵液,如果分子量及分布符合目标产品要求的可不进行降解处理,也可减少膜分离次数。二级膜分离滤出液经纳滤膜处理回收浓缩后得到果糖糖浆。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如下:
新工艺中发酵(生物转化)工艺采用的菌种为右旋糖酐生产菌种L.N.1226-a;发酵工艺采用蔗糖、磷酸盐、蛋白胨、水等原料,可按传统发酵工艺也可按各种控制分子量发酵得到发酵液或酶工程得到发酵液。
(1)一级膜分离
方法与目的:用超微滤膜或超滤膜对经预处理过的发酵液进行处理,除去菌丝体及所有颗粒物质,使料液澄清,得到滤出液,适当分子量的右旋糖酐以及所有较小分子的溶解性物质透过规格相对应的膜;而不溶解物质、菌体细胞以及分子量大于膜规格的右酐等物质被截留,起到分离纯化作用。
技术条件:膜分离是采用的是切向过滤,即料液流动方向和滤膜面成切向方向,滤出方向与膜成垂直方向。膜的规格为0.05μ-1.0μ。膜的形式可以是中空纤维、管式或者卷式,材料可以是聚砜、改良聚砜、聚醚砜等。中空纤维的操作压力较低,选用0.1-0.3Mpa;卷式和管式膜的操作压力可较高,选用0.7-1.5Mpa,分离效率较高。操作温度为10℃-80℃,一般选用30℃-50℃。
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滤液澄清。
(2)二级膜分离
方法与目的:用超滤膜或纳滤膜对上述一级超滤膜处理滤出液进行右旋糖酐和果糖等单、寡糖及其它非聚合物分离,同时进行分离透析,得到“滤出液”和“截留液”。果糖等单、寡糖及其它非聚合物物质存在于滤出液中,右旋糖酐存在于截留液中,通过此工序,含右旋糖酐的“截留液”得到纯化。
技术条件:膜分离是采用切向过滤方式,膜的规格根据发酵液中右旋糖酐的平均分子量而选择,相应可以选用的膜规格可以是分子量1×103-20×104的超滤膜,也可以是分子量>200的纳滤膜。膜的形式可以是管式或者卷式或中空纤维,材料可以是聚砜、改良聚砜、聚醚砜等,选用0.1-3.5Mpa操作压力。操作温度为10℃-80℃,一般选用40℃-60℃。
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截留液中果糖等单、寡糖相对含量达到0.5%以下。
上述(1)、(2)二步操作也可以按相反次序进行,分离效率相同。但超滤滤出液经过浓缩后进行下一步处理为宜。
(3)分子量降解处理
方法与目的:用适当的盐酸加热缓和水解方法,或硫酸、硝酸、柠檬酸等其他酸对含右旋糖酐的溶液进行分子量降解处理,跟踪检测分子量及其分布,得到所要求的分子量调整处理液。使右旋糖酐分子量分布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便于后工序进行分子量范围分级。
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根据目标产品的规格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范围为MW=1×104~7×104,M10=2×104~20×104,M90=1×103~2×104,都可以进行分级分离。对于目标产品是右旋糖酐40的,其平均分子量最好是MW=2.5×104~3.5×104;对于目标产品是右旋糖酐20的,其平均分子量最好是MW=1.6×104~2.3×104。在此范围内,目标产品的收得率相对较高,否则虽然也可得到目标产品,但要影响目标产品收得率。
(4)脱色纯化
方法与目的:在脱色容器中加入活性炭,加热,实施对“分子量调整处理液”进行脱色,然后进行过滤,除去游离蛋白质等含氮类杂质以及可被活性炭吸附的其他杂质,得到“脱色滤液”。
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滤液澄清无色,含氮类杂质含量达到成品要求,即含氮量达到50ppm(干物质计)以下。
(5)三、四、五级膜分离分级
方法与目的:用三级超滤膜对脱色后的分子量调整处理液进行分子量分级,使其中相对大分子部分在三级和五级分离中分二次被截留,相对小分子部分滤过,以除去大分子部分,而相对小分子部分用第四级膜进行分级,以除去小分子。
技术条件:膜分离是采用切向过滤。膜的规格根据分子量调整处理液右旋糖酐的平均分子量和目标产品两个因素而选择。
膜的形式可以是中空纤维、平板、管式或者卷式,材料可以是聚砜、改良聚砜、聚醚砜等,选用0.5-3.5Mpa操作压力。操作温度为10℃-80℃,一般选用40℃-60℃。
三级膜分离分级可采用2×104~20×104的超滤膜进行分子量分级处理,对于目标产品是右旋糖酐40,选用5×104~10×104规格较为合适;对于目标产品是右旋糖酐20,选用2×104~5×104规格较为合适;
四级膜分离分级可采用超滤膜分子量规格1×103~1×104,进行分子量分级处理,对于目标产品是右旋糖酐40,选用3×103~1×104规格较为合适,对于目标产品是右旋糖酐20,选用1×103~5×103规格较为合适。
五级膜分离分级可采用超滤膜分子量规格1×104~7×104,进行分子量分级处理,对于目标产品是右旋糖酐40,选用3×104~5×104规格较为合适,对于目标产品是右旋糖酐20,选用1×104~2×104规格较为合适。
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
三级膜分离分级滤出液平均分子量MW=1×104~7×104,滤出液中右旋糖酐的总量可以达到55%-95%。对于目标产品是右旋糖酐40,滤出液MW在2.8×104-3.8×104之间比较合适;对于目标产品是右旋糖酐20滤出液MW在1.5×104-2.5×104之间比较合适;
四级膜分离分级截留液平均分子量MW=1×104~7×104,截留液中右旋糖酐的总量可以达到58%-99%。对于目标产品是右旋糖酐40,截留液MW在4.2×104-5.0×104之间比较合适;对于目标产品是右旋糖酐20,截留液MW在2.0×104-2.6×104之间比较合适;
五级膜分离分级截留液平均分子量MW=2.5×104~20×104,滤出液平均分子量MW=1×104~7×104,滤出液中右旋糖酐的总量可以达到50%-95%。对于目标产品是右旋糖酐40滤出液MW在32000-42000之间符合药典之要求(或35000-45000之间符合BP之要求),同时截留液MW可以调整到64000-76000之间符合药典右旋糖酐70之要求;对于目标产品是右旋糖酐20滤出液MW在16000-24000之间符合药典之要求,同时截留液MW可以调整到32000-42000之间符合药典右旋糖酐40之要求。五级膜分离主要作用是对三、四级膜分离所得得到的中间体的分子量及分布进行调整。
以上三、四、五级膜分离分级操作顺序也可以按四、三、五或三、五、四膜分离分级次序进行,分离分级效率基本不变。也可以按三、四级两极膜分离进行,但收得率相对偏低。
(6)离交脱盐纯化
方法与目的:上述目标产品的三级滤出液可用纳滤膜进行浓缩,或者用蒸发浓缩至10%-30%浓度,然后通过阴、阳离子交换柱,除去残余盐份和带电荷的各类杂质。得到“离交溶液”。
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离子交换后的“离交溶液”要求氯离子浓度在0.01%以下;PH=6~7;重金属0.8ppm以下。
(7)精滤
方法与目的:将“离交溶液”在相当的容器中,通过微孔膜精滤器除去微粒物质。
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精滤液要求符合成品的有关质量标准
(8)喷雾干燥
方法与目的:通过喷雾干燥成粉。
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水份控制在5%以下。
(9)含果糖废水处理及果糖回收
方法与目的:通过纳滤膜对二级超滤膜或纳滤膜分离除去非聚合物物质的滤出液进行膜分离,使果糖等单、寡糖截留,得到食品级果糖糖浆,含盐等杂质的废水透过达标排放。
技术条件:纳滤膜分离是采用切向过滤。用两组纳滤膜串联使用,纳滤膜分子量规格<150。操作温度为10℃-70℃,一般选用40℃-60℃。膜的形式可以是管式或者卷式,材料可以是聚砜、改良聚砜、聚醚砜等,可以选用1.5-3.5Mpa操作压力。
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果糖等糖类物质被截留,而更小分子的无机盐等物质透过膜,用适量纯水漂洗截留液,可进行果糖等糖类物质的纯化,并且可以进行浓缩,得到截留液中果糖浓度最高可达到35%,经减压浓缩到70%后,符合食品要求;而滤出液中果糖浓度<0.01%。
本发明工艺将膜分离技术应用于右旋糖酐生产全过程分离纯化国内外未见报导,本技术属产品工艺创新。新工艺可体现的先进性在于:
1.全部工艺不用酒精或其他有机溶剂,同时提高收率可大幅提高,免除了原材料成本中的酒精费用。车间无须采取防爆措施,节约了车间的造价,消除了安全隐患。
2.由于新工艺采用膜分离技术,全部过程在水溶液中进行操作,可较容易实施脱色、离子交换、纯水透析漂洗等纯化精制手段,产品质量比《中国药典》标准有较大提高,达到了《英国药典》、《美国药典》等国外药典标准。
3.本发明不仅可制备药典规定的各种右旋糖酐原料药规格产品,还可同法制备平均分子量3×103~30×104其他规格的右旋糖酐产品。
4.本发明可较容易地提取副产品果糖,不仅防止产生大量高营养的工业废水,而且制得食品级的果糖糖浆,既解决了环境保护问题,又实现了综合利用。
5.本发明全部工序都可实现管道化操作,容器均可密闭,精滤、喷雾干燥在净化车间进行,硬件上实现药品生产GMP要求合理、可行。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以蔗糖为底物,经右旋糖酐菌种L.N.1226-a发酵,再经适当预处理的发酵液53L,其中右旋糖酐含量5.57%,果糖等单糖及寡糖含量6.83%,含蛋白质0.19%,无机盐0.17%,置超微滤储罐中进行超微滤处理。滤膜规格1μ。材料是改良聚砜,操作温度为30℃,操作压力0.25Mpa,加入适当水透析,得到滤出液95L。滤液澄清。
2.上述滤出液置入超滤储罐中进行超滤处理,滤膜分子量规格2×104。膜的形式为卷式,材料是改良聚砜,操作温度为40℃,操作压力0.8Mpa,用适量纯水漂洗截留液,得到截留液17.8L,右酐浓度为16.2%;得到滤出液113L。截留液HPLC检测图谱显示无果糖及寡糖峰。滤出液中果糖等单、寡糖浓度3.2%。
3.上述2滤出液进行二级串联纳滤处理,纳滤膜分子量规格<150。膜的形式为卷式,材料是改良聚砜,操作温度为40℃,操作压力2.5Mpa,用适量纯水漂洗截留液,然后进行浓缩,得到截留液14.2L截留液中果糖等单、寡糖浓度25.1%;滤出液134L,果糖浓度<0.01%,弃去。
4.上述2截留液加热,加酸缓和降解,降解调整右旋糖酐分子量,用HPLC检测跟踪分子量及其分布,得到分子量MW=32000调整处理液,结束时用NaOH调节PH至6.5,加入3%(W/V)活性炭,过滤,得到澄清无色滤液。N含量<50ppm。
5.上述4脱色后的分子量调整处理液进行超滤分离分级处理,超滤膜分子量规格10×104,操作温度为40℃,操作压力0.9Mpa,超滤透析至89.5%的右旋糖酐干物质滤出,得到截留液5.6L,右旋糖酐浓度5.2%;得到滤出液60.8L,右旋糖酐浓度4.1%;HPLC检测显示:滤出液MW=29700;M10=102000;M90=4700。
6.上述5的滤出液进行超滤分离分级处理,超滤膜分子量规格5×103,操作温度为40℃,操作压力0.5Mpa,超滤透析有25%的右旋糖酐干物质滤出,得到截留液12.8L,右旋糖酐浓度14.6%,HPLC分析显示:截留液MW=43400;M10=123000;M90=9100;得到滤出液88.7L,右旋糖酐浓度0.7%。
7.上述6的截留液进行超滤分离分级处理,超滤膜分子量规格5×104,超滤透析有87%的右旋糖酐干物质滤出,得到截留液6.4L,右旋糖酐浓度3.7%,HPLC检测显示:截留液MW=68200;M10=176000;M90=17300;得到滤出液36L,右旋糖酐浓度4.5%;HPLC检测显示:滤出液MW=37400;M10=108500;M90=8900。
8.上述6的滤出液进行超滤分离分级处理,超滤膜分子量规格1×103,超滤透析有21%的右旋糖酐干物质滤出,得到截留液8.1L,右旋糖酐浓度5.9%,HPLC检测显示:截留液MW=12400;M10=36800;M90=4100;滤出液86L。
9.上述7的透过液进行离子交换柱脱盐,微孔膜精滤处理,浓缩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右旋糖酐40粉1510g。
有关本品质量检测分析:
  项目   中国药典标准   英国药典标准   美国药典标准   本品检测结果
  性状   热水中易溶,乙醇中不溶   水中易溶,溶液无色、澄清   水中易溶,溶液无色、澄清
  鉴别   硫酸铜变色   红外吸收   A:红外吸收B:粘度曲线   与对照品一致
  比旋度   +190°至200°   +195°至201°   +195°至203°   +198°
  细菌内毒素   无此项目   <10Eu   <10Eu   <10Eu
  氯化物   0.25%   无此项目   无此项目   未检出
  氮   0.007%   0.01%   0.01%   <0.007%
  干燥失重   5.0%   7.0%   7.0%   4.0%
  炽灼残渣   *0.5%   0.3%   0.03%   0.01%
  重金属   8ppm   10ppm   5ppm   <5ppm
  PH(酸碱度)   无此项目   滴定合格   4.5~7.0   符合规定
  有机溶剂限量   无此项目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符合规定
  异常毒性   无此项目   无此项目   符合规定   符合USP规定
  过敏试验   无此项目   无此项目   符合规定   符合USP规定
Dextran40   Mw32000~42000M10<120000M90>5000   Mw35000~45000M10<110000M90>7000   Mw35000~45000M10<120000M90>5000    Mw=37418M10=108548M90=8948
  好氧微生物   无此项目   <102/g   无此项目   符合BP规定
  大肠杆菌   无此项目   无检出   无此项目   未检出
质量分析符合《中国药典》、BP、USP右旋糖酐40质量标准。样品经红外光谱图和核磁共振图谱化学结构分析,数据与传统工艺产品的对照品一致。
10.上述7的截留液进行离子交换柱脱盐,微孔膜精滤处理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右旋糖酐70粉217g。质量分析符合《中国药典》右旋糖酐70质量标准。
11.上述8的截留液进行离子交换柱脱盐,微孔膜精滤处理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右旋糖酐10粉435g。
实施例二:
1.实施例一2方法得到的截留液加热,加酸缓和降解,降解调整右旋糖酐分子量,用HPLC检测跟踪检测分子量及其分布,降解调整右旋糖酐分子量,结束时用NaOH调节PH至6.5,得到分子量MW=23000调整处理液,加入3%(W/V)活性炭,过滤,得到澄清无色滤液23L,右酐浓度12%。N含量<50ppm。
2.上述1的脱色后的分子量调整处理液进行超滤分级处理,超滤膜分子量规格5×104,超滤透析至90%的右旋糖酐干物质滤出,得到截留液4.5L,右旋糖酐浓度6.2%;得到滤出液63.5L,右旋糖酐浓度3.9%;HPLC检测分析显示:滤出液MW=21400;M10=78000;M90=3500。
3.上述2的滤出液进行超滤分级处理,超滤膜分子量规格3.5×103,超滤透析有28%的右旋糖酐干物质滤出,得到截留液10.2L,右旋糖酐浓度17.2%,HPLC检测显示:截留液MW=24700;M10=85000  M90=4800;
4.上述3的截留液进行超滤分级处理,超滤膜分子量规格2×104,超滤透析有82%的右旋糖酐干物质滤出,得到滤出液35L,右旋糖酐浓度4.1%,HPLC检测及GPC软件分析显示:滤出液MW=22100;M10=65000;M90=4200;得到截留液7.7L,右旋糖酐浓度4.0%;HPLC检测显示:截留液MW=38200;M10=103300;M90=8300。
5.上述4的滤出液进行离子交换柱脱盐,微孔膜精滤处理,浓缩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右旋糖酐粉1321g。质量分析符合《中国药典》右旋糖酐20质量标准。
实施例三:
1.以蔗糖为底物,经右旋糖酐菌种L.N.1226-a,用控制分子量发酵法得到发酵液,经预先处理得到澄清液34.8L,其中右旋糖酐含量7.1%,果糖等单糖及寡糖含量7.9%,置纳滤储罐中。纳滤膜规格1×103。膜的形式为卷式,材料为改良聚砜,操作温度为60℃,操作压力1.8Mpa,用适量纯水漂洗截留液,得到截留液19.6L,右旋糖酐浓度12.4%,有99.9%的果糖等单糖及寡糖滤出。
2.上述1截留液经脱色精制后置入超滤储罐中进行超滤处理,滤膜分子量规格10×104。膜的形式为卷式,材料是改良聚砜,操作温度为50℃,操作压力0.9Mpa,加入适当水透析,得到滤出液45L,其中右旋糖酐浓度为浓度4.1%,HPLC检测分析显示:MW=38200;M10=108700;M90=9200。
3.上述2的截留液进行脱色、离子交换柱脱盐,微孔膜精滤处理,浓缩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右旋糖酐40粉1745g。质量分析符合《中国药典》右旋糖酐40质量标准。
实施例四:
1.实施例一4方法的脱色后的分子量调整处理液22.5L右旋糖酐浓度12.2%进行超滤分级处理,超滤膜分子量规格5×103,膜的形式为卷式,材料为改良聚砜,操作温度为45℃,操作压力0.8Mpa,超滤透析有20%的右旋糖酐干物质滤出,得到截留液13.2L,右旋糖酐浓度16.6%,HPLC检测显示:MW=47800;M10=131000;M90=10500,得到滤出液31.8L,右旋糖酐浓度1.7%。
2.上述1截留液进行超滤分级处理,超滤膜分子量规格7×104,膜的形式为卷式,材料可以是改良聚砜,操作温度为45℃,操作压力M0.9pa,超滤透析至90%的右旋糖酐干物质滤出,得到滤出液20.3L,右旋糖酐浓度9.6%;HPLC检测显示:滤出液MW=42900;M10=122000;M90=8900。
3.上述2的滤出液进行超滤分级处理,超滤膜分子量规格5×104,超滤透析有78%的右旋糖酐干物质滤出,得到滤出液39.5L,右旋糖酐浓度3.8%,HPLC检测显示:截留液MW=37900;M10=107600;M90=8300。
4.上述3的透过液进行离子交换柱脱盐,微孔膜精滤处理,浓缩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右旋糖酐40粉1396g。质量分析符合《中国药典》右旋糖酐40质量标准。
实施例五:
1.实施例一5方法的滤出液57L,右旋糖酐浓度4.1%进行超滤分离分级处理,超滤膜分子量规格5×104,超滤透析至86%的右旋糖酐干物质滤出,得到滤出液81L,右旋糖酐浓度2.4%;HPLC检测显示:滤出液MW=30700;M10=98000;M90=4800。
2.上述1滤出液进行超滤分离分级处理,超滤膜分子量规格5×103,超滤透析有27%的右旋糖酐干物质滤出,得到截留液8.6L,右旋糖酐浓度16.2%,HPLC检测显示:MW=38600;M10=108500;M90=7800。
3.上述2的截留液进行离子交换柱脱盐,微孔膜精滤处理,浓缩后进行喷雾干燥,得到右旋糖酐粉1298g。质量分析符合《中国药典》右旋糖酐40质量标准。
参照具体的材料、步骤,实施例已对本发明作了较详细的说明。但应认为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内容,所有的具体物质、物质组合及步骤可依照本发明思想根据不同的目的产品规格作变化。本技术领域中熟练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使用这些细节作相应的调整。

Claims (13)

1.一种右旋糖酐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工艺为(a)发酵获得发酵液→(b)一级超微滤膜或超滤膜处理,右酐透过,取透过液→(c)二级超滤膜或纳滤膜分离,右酐截留,取截留液→(d)分子量降解处理→(e)脱色纯化→(f)三级超滤膜分离,取滤出液→(g)四级超滤膜分离,取截留液→(h)五级超滤膜分离→(i)离交脱盐纯化→(j)精滤→(k)喷雾干燥,
其中,步骤(b)和(c)的次序可以按相反次序进行;
且步骤(f)、(g)和(h)可按(g)→(f)→(h),或(f)→(h)→(g)次序进行,或者省略步骤(h);
步骤(b)的超微滤膜或超滤膜的规格为0.05μ-10μ,材料为聚砜、改良聚砜、聚醚砜或聚丙烯,操作温度为10℃-70℃;
步骤(c)的所用膜为分子量1×103-20×104的超滤膜或分子量>200的纳滤膜,材料为聚砜、改良聚砜、聚醚砜或聚丙烯;操作温度为10℃-70℃;
步骤(f)所用的膜的规格为分子量2×104-20×104的超滤膜;材料为聚砜、改良聚砜、聚醚砜或聚丙烯;操作温度为10℃-70℃;
步骤(g)所用的膜的规格为分子量1×103-1×104的超滤膜;材料为聚砜、改良聚砜、聚醚砜或聚丙烯;操作温度为10℃-70℃;
步骤(h)所用的膜的规格为分子量1×104-7×104的超滤膜;材料为聚砜、改良聚砜、聚醚砜或聚丙烯;操作温度为10℃-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右旋糖酐发酵液进行超微滤膜或超滤膜分离时,采用切向过滤方法,膜的形式为中空纤维、管式或者卷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膜的形式为管式、中空纤维或者卷式,并且还包括步骤用纯水漂洗截留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进行步骤(c),即用超滤膜、纳滤膜对预处理的右旋糖酐发酵液进行膜分离处理,得到含右旋糖酐的截留液,所用膜的形式为管式、中空纤维或者卷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进行步骤(c)后,在步骤(b)中用超微滤膜或超滤膜进行分离处理时是采用切向过滤方法,膜的形式为中空纤维、管式或者卷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分子量降解处理后获得的分子量调整处理液的右旋糖酐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为:Mw=0.5×104-8×104,M10=2×104-20×104,M90=1×103-2×1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中,用超滤膜进行分子量分级处理,将右旋糖酐溶液分成两部分,截留液平均分子量Mw=2×104-20×104,滤出液平均分子量Mw=0.5×104-7×104,滤出液中右旋糖酐的总量为55%-9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g)中,用超滤膜进行分子量分级处理,将右旋糖酐溶液分成两部分,截留液平均分子量Mw=1×104-7×104,滤出液平均分子量Mw=1×103-1×104,滤出液中右旋糖酐的总量为1%-4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h)中,用超滤膜进行分子量及分布调整,使滤出液中右旋糖酐的分子量及分布符合右旋糖酐40或右旋糖酐20的要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f)、(g)和(h)可按(g)→(f)→(h),或(f)→(h)→(g)次序进行,或者省略步骤(h)。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右旋糖酐发酵液为传统工艺得到的发酵液,或为各种控制分子量发酵法得到的发酵液及酶工程方法得到的发酵液。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还包括步骤:对于二级超滤膜或纳滤膜分离获得的果糖滤液,进行纳滤膜浓缩,从而回收果糖。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滤膜条件是:二级串联纳滤膜处理,纳滤膜分子量规格<150,膜的形式是卷式,材料为聚砜、改良聚砜、聚醚砜或聚丙烯;操作温度为10℃-70℃,从而截留果糖,用纯水漂洗截留液,并且进行浓缩,得到果糖浓缩液。
CN 01132045 2001-10-30 2001-10-30 右旋糖酐的生产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0005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32045 CN1200005C (zh) 2001-10-30 2001-10-30 右旋糖酐的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1132045 CN1200005C (zh) 2001-10-30 2001-10-30 右旋糖酐的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5631A CN1415631A (zh) 2003-05-07
CN1200005C true CN1200005C (zh) 2005-05-04

Family

ID=46710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113204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00005C (zh) 2001-10-30 2001-10-30 右旋糖酐的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00005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61656A (zh) * 2007-11-13 2015-07-08 卡吉尔公司 净化的β-(1,3)-D-葡聚糖的制备方法
CN103266149A (zh) * 2013-05-22 2013-08-28 广西壮族自治区分析测试研究中心 双酶耦合多级膜分离制备药用右旋糖酐和果糖的方法
CN108017721A (zh) * 2018-01-09 2018-05-11 北京赛诺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大分子右旋糖酐的分离提纯方法
CN107936136A (zh) * 2018-01-09 2018-04-20 河北赛诺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回收率的右旋糖酐分离提纯方法
CN109173422B (zh) * 2018-10-09 2021-03-09 飞潮(无锡)过滤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医药生产中转晶前工序api药液的批次完全过滤工艺
CN113387774A (zh) * 2021-05-28 2021-09-14 赛普特环保技术(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赤藓糖醇的提取工艺及系统
CN113567372A (zh) * 2021-07-23 2021-10-29 广西南宁市桃源兽药厂 一种通过测定糖酐含量来控制右旋糖酐铁生产投料比的方法
CN113567371A (zh) * 2021-07-23 2021-10-29 广西南宁市桃源兽药厂 一种用于控制右旋糖酐原料质量的糖酐含量的检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5631A (zh) 2003-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65230A (zh) 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l-苏氨酸的方法
CN1887843A (zh) 一种从厌氧发酵液中分离提取丁二酸的方法
CN101085734A (zh) 利用膜设备纯化衣康酸发酵液或从衣康酸母液中提取衣康酸的方法
CN1200005C (zh) 右旋糖酐的生产方法
CN105017360B (zh) 一种维生素b12的制备方法
CN1962875B (zh) 一种尿苷二磷酸的制备方法
CN101205258A (zh) 一种右旋糖酐100及其生产工艺
CN102363594A (zh) 一种从发酵液中分离纯化丁二酸的工艺
CN1266158C (zh) 一种利用膜分离技术从发酵液中分离提取d-核糖的方法
CN101205257A (zh) 一种右旋糖酐10及其生产工艺
CN1301331C (zh) 应用膜提取发酵类大环内酯型抗生素的方法
US20070249030A1 (en) Methods, Apparatus, Products and Compositions Useful for Processing Fermentation Waste Streams
CN103232362B (zh) 一种l-谷氨酰胺提取的工艺
US7736515B2 (en) Method for treatment of distillation waste from starchy materials
CN1765760A (zh) 一种对苯二甲酸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264853C (zh) 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d-核糖结晶的方法
CN113121629B (zh) 一种从发酵液中提取烟酰胺单核苷酸的方法
CN101205256A (zh) 一种右旋糖酐5及其生产工艺
CN101780134B (zh) 菟丝子提取液膜分离工艺
CN109705174B (zh) 妥布霉素的提取方法
CN111057166B (zh) 一种制备菊粉的方法
CN2853796Y (zh) 一种维生素c清洁生产中的古龙酸生产装置
CN112390806A (zh) 一种提高大观霉素提取收率的方法
CN1554662A (zh) 高纯度阿卡波糖的制备方法
CN1179781C (zh) 生物大分子的电超滤-溶析结晶分离提纯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SHANGHAI HUAMAO PHARMACEUTICAL CO.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ZENG HE; HUA YUDONG

Effective date: 200808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829

Address after: No. 789, Shen Nan Road, Xhenzhuang Industrial Zone, Shanghai, Minhang District: 201100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Huamao Pharmaceutic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2, No. 5, Shanghai Road, Lanxi Road, Shanghai: 200333

Co-patentee before: Hua Yudong

Patentee before: Zeng an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504

Termination date: 200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