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98724C - 印刷机输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机输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98724C
CN1198724C CNB008184003A CN00818400A CN1198724C CN 1198724 C CN1198724 C CN 1198724C CN B008184003 A CNB008184003 A CN B008184003A CN 00818400 A CN00818400 A CN 00818400A CN 1198724 C CN1198724 C CN 119872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wavers
inking
distributor rollers
driv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008184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23594A (zh
Inventor
P·胡梅尔
R·奥尔特纳
P·施拉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nroland AG
Original Assignee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filed Critical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Publication of CN1423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23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872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872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30Arrangements for tripping, lifting, adjusting, or removing inking rollers; Supports, bearings, or forks therefor

Landscapes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 Dot-Matrix Printers And Others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一传墨辊的印刷机输墨装置。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这样一种输墨装置,即它保证了在输墨装置中的稳定输墨并具有简单的结构。该任务是这样完成的,即传墨辊(15)在保持一间隙(19)的情况下配备一个可被驱动的串墨辊(14,9),其中给串墨辊(14)或(9)配备至少一个重辊(10)。

Description

印刷机输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机输墨装置,它具有一个带有一可被驱动的传墨辊的供墨单元、一个具有至少一个后置辊列的可被驱动的串墨辊以及至少一个属于一印版滚筒的着墨辊。
背景技术
DE3008981A1公开了这种印刷机输墨装置,它可象可转换的虹吸输墨装置/墨膜输墨装置那样工作。该输墨装置由一个前置有墨斗辊的墨斗和一个在该墨斗辊和后置串墨辊之间摆动的吸墨辊组成。当在墨膜式工作中可在该墨斗辊与后置串墨辊之间安装一个附加辊时,可使该吸墨辊停止工作。
DE3706602C2公开了一种虹吸输墨装置。依此,要处理的印刷油墨可借助吸墨辊从作为传墨辊的墨斗辊被传递给第一串墨辊(第1串墨辊)。此外,一个墨辊列被安置在第一串墨辊的后面并且它具有几个贴着印版滚筒的着墨辊。在这种情况下,在印版滚筒的转动方向上,前置的第一着墨辊通过一个串墨辊与后置的着墨辊耦合。在位于其上的串墨辊列中安置一个配墨辊,它一方面与输墨装置(墨斗辊、吸墨辊和第一串墨辊)工作连接,而另一方面,它利用第一辊段和与之并联的第二辊段与贴着印版滚筒的着墨辊工作连接。
此外,FR574658公开了一种印刷机的虹吸输墨装置,其中在墨斗辊与带有辊列的后置串墨辊之间设置了摆动的吸墨辊。后置串墨辊始终摩擦接触且位置活动支承地配备有至少一个第一重辊,其中给在第一重辊与一后置第二串墨辊之间的辊列的油墨输送可被周期性地断开。吸墨辊运动借助公用的凸轮控制装置与重辊的运动耦合。
运动质量在输墨装置中产生了不希望有的振动。
在借助吸墨辊输墨的情况下,吸墨辊撞击第一串墨辊而产生了吸墨辊冲击,吸墨辊冲击在输墨装置中产生了不希望有的振动。此外,受吸墨辊条纹限制地在输墨装置中出现了油墨密度波动,这种油墨密度波动通过多个缝隙位置(辊列中的大量墨辊)而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印刷机输墨装置,它克服了上述缺点并尤其是允许输墨装置中的稳定输墨及墨辊列的简单结构。
该任务是通过独立权利要求和并列独立权利要求的结构特征而完成的。其它改进方案由从属权利要求给出。
本发明输墨装置的一个优点在于,通过本发明的简单结构,可实现辊列内的辊明显减少。在输墨装置中不出现吸墨辊冲击,这也是有利的。
同样有利的是,不使用吸墨辊地进行输墨并且油墨密度波动明显减小。因此,同样可在墨辊更少的辊列中实现稳定输墨。
此外,特别是在配属于传墨辊的第一串墨辊(第1或第2串墨辊)处可定时断开输墨装置中的墨流,同时,由传墨辊(如墨斗辊)传递的墨膜在该串墨辊(第1或第2串墨辊)的外表面上得到平整,这是另一个优点。
最后,传墨辊的运动最好与至少一个重辊的运动耦合,这是有利的,该重辊贴着可被驱动的第一串墨辊(第1串墨辊)和/或可被驱动的第二串墨辊,以加速所需墨膜的形成。
通过采用本发明的措施,提供了一种距离短、反应快且成本较低的输墨装置,它可以工作稳定地产生所需的印刷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示意地表示连续输墨的第一输墨装置;
图2示意地表示周期性输墨的第一输墨装置;
图3示意地表示连续输墨的第二输墨装置;
图4示意地表示周期性输墨的第二输墨装置;
图5示意地表示连续输墨的第二输墨装置,它在辊列中有两个重辊。
具体实施方式
在胶印机中,在印刷装置中布置有一个输墨装置,它用于给被固定在印版滚筒2上的印版上墨。印版滚筒2与橡皮布滚筒1工作连接,而橡皮布滚筒1与导纸滚筒工作连接。在湿胶印的情况下,在印版滚筒2的转动方向上,在输墨装置的前面为印版滚筒2配置了一带有水斗4的润湿装置3。润湿装置3优选地借助一个可接入的桥接辊与输墨装置成为一体。或者,印刷装置也可在干胶印(无水胶印)的情况下工作。为此,润湿装置3或至少着墨辊可与印版滚筒2分开和/或至少可与上水分开,或者印刷装置不设有润湿装置3。
此外,输墨装置由一个输墨系统组成,它至少由一个可被驱动的且可上墨的传墨辊15构成。在该实施例中,传墨辊15是一墨斗辊,其与一油墨计量装置和墨斗16工作连接。或者,还可借助至少一个直接配置在传墨辊15上的且最好设置在传墨辊15轴向上的供墨装置来实现该输墨系统。
根据图1、2,传墨辊15与在输墨装置中紧接在后面的第一串墨辊14(第1串墨辊)工作连接,在这里,第一串墨辊14最好是可轴向变换的且尤其是可被驱动转动的。第一串墨辊14(第1串墨辊)后面是一个辊列,它还与多个配置在印版滚筒2上的着墨辊5工作连接。
在图1、2的辊列中,在可被驱动的第一串墨辊14后面有几个(在该实施例中为三个)匀墨辊12。匀墨辊12的后面是一个最好可轴向变换的且尤其是可被驱动转动的第二串墨辊9(第2串墨辊)。与其辊圆周面始终摩擦接触地给第二串墨辊9配备第一重辊10,可周期性地使第一重辊10与朝向印版滚筒2的方向上靠后的一个串墨辊7工作连接,串墨辊7在这里是一个配墨辊。串墨辊7最好直接接触贴着印版滚筒2的两个着墨辊5(沿印版滚筒转动方向的第2、第3着墨辊)。给带有至少一个着墨辊5的辊列的油墨输送可在一个分离点上通过可移动的重辊10被断开。
根据图1、2,除第一重辊10外,与之始终接触地给第二串墨辊9配备了一个匀墨辊11。在朝向印版滚筒2的方向上,始终与之接触地在匀墨辊11后面设置一第三串墨辊6(第3串墨辊),第三串墨辊6最好是可轴向变换的且尤其是可被驱动转动的,它与两个着墨辊5接触。这两个着墨辊5在印版滚筒2的转动方向上被设置成第1、第2着墨辊5。在印版滚筒2的转动方向上,在第一、第二着墨辊5后面还有另外两个着墨辊5(沿印版滚筒转动方向的第3、第4着墨辊),这两个着墨辊5与最好是可轴向变换的且尤其是可被驱动转动的第四串墨辊8(第4串墨辊)工作连接。
为了输墨,传墨辊15与一个调节系统13工作连接。例如,该调节系统是一个可偏心调节的且用于调节在传墨辊15与直接所属的第一串墨辊14(图1和2)之间的间隙19的凸轮辊。调节系统13最好与一个固定不动的或是可移动的止挡18或一个控制凸轮接触。
在传墨辊15与第一串墨辊14(第1串墨辊)之间,为调节出所需的膜厚度,可借助调节系统13和止挡18把间隙19调节到一个规定尺寸,其中间隙尺寸优选地小于1mm。在这种情况下,油墨从传墨辊15被直接输送给第一串墨辊14。因此,在具有固定尺寸的间隙19中,一层不间断的薄墨层(墨膜)可被转移到输墨装置的后置辊列上,这样一来,如图1所示,在输墨装置中存在连续的输墨。使以下将作详细说明的且具有一铰接头17的墨斗16的其它设计方案(如果有的话)停止工作。
在图2的结构中,带传墨辊15的墨斗16支承在至少一个铰接头17的转轴上。墨斗16与传墨辊15(及油墨计量装置)可通过至少一个操作装置在铰接头17中摆动并且有节奏地相对固定不动的第一串墨辊14来回移动。作为操作装置,例如可使用至少一个工作缸或至少一个可移动的止挡18。已限定的且被调好的间隙19保证了所需的膜厚并且传墨辊15方面没有与第一串墨辊14接触。由于可上墨的传墨辊15周期性转动,所以调节间隙19超过在传墨辊15上(一定剂量)的层厚,这样一来,有节奏地中断了在第一串墨辊14上的墨膜形成。即薄墨层(墨膜)只是被周期性地输送到后置辊列上。
当进行印版滚筒2的一个行程时,传墨辊15的周期工作方式如适当地是同步或不同步的。该工作方式也可在考虑印刷题材的情况下实现。
在传墨辊15的转动方向上,油墨计量装置最好设置在间隙19的前面。
在图1、2的结构中,匀墨辊11或许也可被设计成重辊(第二重辊)形式。在这种情况下,可使匀墨辊11与第二串墨辊9始终摩擦接触,但与后置第三串墨辊6周期性接触。
在另一个设计方案中,与第一串墨辊14(第1串墨辊)紧邻的匀墨辊12也可被设计成重辊形式。可使匀墨辊12与第一串墨辊14始终接触,但与后置匀墨辊11周期性地接触。
在另一个设计方案中,在一输墨装置中,与第一串墨辊14结合地给作为重辊的匀墨辊12和第二串墨辊9配备了至少一个重辊10。
图1、2中的输墨装置是用比较长的辊列实现的,也就是说,是用具有有相应多的缝隙位置的多个辊的辊列实现的。
根据图3-5,串墨辊列可如此进一步缩短,即省掉匀墨辊12和第一串墨辊14。油墨至少借助可上墨的并与一调节系统13工作连接的传墨辊15被直接供给最好是可轴向变换的且尤其是可被驱动转动的第二串墨辊9(第2串墨辊)。在辊15、9之间,可借助调节系统13确定一规定间隙19。与其圆周面始终摩擦接触地给第二串墨辊9配置了第一重辊10,第一重辊10周期性地与在朝向印版滚筒2的方向上靠后的串墨辊7(配墨辊)工作连接,串墨辊7仍与两个着墨辊5接触。重辊10与串墨辊9摩擦地活动支承着,这样一来,给具有至少一个着墨辊5的辊列的油墨输送可在一个分离点上被周期性地断开。
此外,与其圆周面始终接触地给第二串墨辊9配置了匀墨辊11。在朝向印版滚筒2的方向上,始终与匀墨辊11接触地在其后面设置第三串墨辊6(第3串墨辊),串墨辊11最好是可轴向变换的且尤其是可被驱动转动的并且它与后面的两个着墨辊5(第1、第2着墨辊)接触。在印版滚筒2的转动方向上,在着墨辊5后面设有另外两个着墨辊5,它们与一个最好是可轴向变换的且尤其是可被驱动转动的第四串墨辊8(第4串墨辊)接触。
根据图3-5,在传墨辊15的转动方向上,油墨计量装置最好设置在间隙19的前面。或者,也可在图3-5的结构中使用一个可轴向移向传墨辊15的供墨装置。
根据图3,在传墨辊15与第二串墨辊9(第2串墨辊)之间,在限定了间隙19尺寸的情况下,可借助调节系统13来实现给后置第二串墨辊9连续输墨。如果有的话,墨斗16与可上墨的传墨辊15在铰接头17中停下来。油墨借助间隙19中的墨隙直接从传墨辊15被传递给第二串墨辊9,间隙19的尺寸最好小于1mm。匀墨辊11或作为重辊地被接入,或与第二串墨辊9(第2串墨辊)和第三串墨辊6(第3串墨辊)始终接触地被接入。在这种设计方案中,保证了墨流在前受墨辊列上的周期性或连续流动。而第一重辊10与串墨辊7(配墨辊)之间的连接可周期性地断开。
根据图4,墨斗16与传墨辊15借助操作装置如至少一个工作缸或一个止挡18往复运动,以便绕铰接头17的轴线周期性地移近或离开第二串墨辊9(第2串墨辊)。为了输墨,在传墨辊15与第二串墨辊9之间为传墨辊15配置了调节系统13(优选具有止挡18),它将间隙19调节到所需的膜厚。在这里,间隙19还保证了不与串墨辊9接触。根据图4,周期性输墨(与图2相似)可通过最好使传墨辊15转动来实现。也就是说,墨膜形成相对第二串墨辊9被周期性中断,这样,墨层(墨膜)就被周期性传递到后面的辊列中。
第二串墨辊9(第2串墨辊)配置有至少一个重辊10和匀墨辊11,其中匀墨辊11也可选择地作为第二重辊工作。重辊10以其圆周面与第二串墨辊9接触且可周期性地与串墨辊7(配墨辊)接触。匀墨辊11在其圆周面上与第二串墨辊9(第2串墨辊)和后置的第三串墨辊6(第3串墨辊)始终接触。或者,匀墨辊11也可被设计成第二重辊(与图10相似)的形式,它可周期性地与第三串墨辊6(第3串墨辊)接触。
在图5中,最好与图3相似地形成输墨装置。可上墨的传墨辊15与墨斗16(如果有的话)在铰接头17中停止运转。通过借助调节系统13固定的间隙19,可实现连续输墨。或者,该输墨装置(图5)也可根据图4地形成。传墨辊15可周期性运动,以便周期性地增大规定间隙19并实现周期性输墨。
第二串墨辊9如图5所示地在其圆周面上配备有两个重辊10、11(成重辊形式的匀墨辊11)。
在一个设计方案中,可被驱动转动的传墨辊15与至少第一重辊10(还优选地具有呈重辊形式的匀墨辊11)如此在传动技术方面耦合,即可同步地驱动辊15、10、11转动。
在另一个设计方案中,可使用两个独立的传动装置,其中传墨辊15可选择地与第一重辊10或匀墨辊11同步或最好不同步地被驱动。
油墨借助可被驱动且可上墨的传墨辊15并通过间隙19被输送给可被驱动的第一串墨辊14(根据图1、2)。在这种情况下,传墨辊15与第一串墨辊14不接触。串墨辊14按调节膜厚连续或周期性地(在周期性运动的传墨辊15的情况下)从传墨辊15接受印刷油墨并将油墨送到后置的匀墨辊12上。
印刷油墨通过墨隙从匀墨辊12被输送给可被驱动的第二串墨辊9。若与传墨辊15摩擦贴靠的第一匀墨辊12成绕传墨辊摆动的重辊的形式,那么传墨辊15上的墨膜就得到平整并被周期性地传递给后面的匀墨辊12。
重辊10摩擦贴靠在第二串墨辊9上并绕串墨辊9的轴摆动,从而重辊10始终保持与串墨辊9摩擦接触并同时周期性地断开流向后置串墨辊7的墨流。在这个设计方案中,重辊10将串墨辊9外表面上的墨膜平整成均匀墨膜。此外,油墨被周期性地传给串墨辊7并随后包括第四串墨辊8在内地传给着墨辊5。另外,匀墨辊11与串墨辊9始终摩擦接触。最好这样形成匀墨辊11,即它或是为了始终传墨而与后置的第三串墨辊接触,或是它与重辊10相似地被设计成重辊形式,以便周期性地传墨。
在图3-图5的设计方案中,墨直接从传墨辊15被输送给第二串墨辊9。其它墨流以与上述方法类似的方式进行。
                       附图标记一览表
1-橡皮布滚筒;2-印版滚筒;3-润湿装置;4-水斗;5-着墨辊;6-第三串墨辊;7-串墨辊;8-第四串墨辊;9-第二串墨辊;10-第一重辊;11-匀墨辊;12-匀墨辊;13-调节系统;14-第一串墨辊;15-传墨辊;16-墨斗;17-铰接头;18-止挡;19-间隙;

Claims (8)

1、一种印刷机输墨装置,它具有一个带有一可被驱动的传墨辊的供墨单元、一个具有至少一个后置辊列的可被驱动的串墨辊以及至少一个属于一印版滚筒的着墨辊,其特征在于,该传墨辊(15)与一个调节系统(13)工作连接,该传墨辊(15)被设置成正对着一个可被驱动的第一串墨辊(14),其中在该传墨辊(15)和第一串墨辊(14)之间,可通过该调节系统(13)确定一个规定间隙(19),在第一串墨辊(14)后面有几个匀墨辊(12),在匀墨辊(12)后面有一个可被驱动的第二串墨辊(9),第二串墨辊(9)与至少一个相邻的且位置可移动地支承的第一重辊(10)始终摩擦接触,这样,可在一个分离点上周期性地使对具有至少一个着墨辊(5)的辊列的油墨输送断开。
2、一种印刷机输墨装置,它具有一个带有一个可被驱动的传墨辊的供墨单元、一个可被驱动的且具有至少一个后置辊列的串墨辊以及至少一个属于一印版滚筒的着墨辊,其特征在于,该传墨辊(15)与一个调节系统(13)工作连接,该传墨辊(15)被设置成正对着一个可被驱动的第二串墨辊(9),其中在该传墨辊(15)和该第二串墨辊(9)之间,可通过该调节系统(13)确定一个规定间隙(19),第二串墨辊(9)配备有至少一个相邻的且位置可移地支承的第一重辊(10),该第一重辊与该第二串墨辊始终摩擦接触,这样,可在一个分离点上周期性地使对具有至少一个着墨辊(5)的辊列的油墨输送断开。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串墨辊(9)配备有一个匀墨辊(11)并且这个匀墨辊(11)与该第二串墨辊始终摩擦接触,在该匀墨辊(11)后面有一个带有着墨辊(5)的可被驱动的第三串墨辊(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匀墨辊(11)被设置成始终接触第三串墨辊(6)。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匀墨辊(11)作为重辊周期性接触第三串墨辊(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使传墨辊(15)有节奏地移向所述的可被驱动的第一串墨辊(14),以便周期性地增大规定间隙(19)。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墨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墨辊(15)可相对可被驱动的第二串墨辊(9)周期性地运动,以便周期性地增大规定间隙(19)。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墨装置,其特征在于,配属于第一串墨辊(14)的第一匀墨辊(12)与第一串墨辊(14)始终摩擦接触,并且该第一匀墨辊被设计成可移动的重辊形式,给后置的匀墨辊(12)的油墨输送可被周期性地断开。
CNB008184003A 1999-11-23 2000-11-21 印刷机输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872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9956149.4 1999-11-23
DE19956149A DE19956149A1 (de) 1999-11-23 1999-11-23 Farbwerk für eine Druckmaschin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23594A CN1423594A (zh) 2003-06-11
CN1198724C true CN1198724C (zh) 2005-04-27

Family

ID=7929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081840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8724C (zh) 1999-11-23 2000-11-21 印刷机输墨装置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6871590B1 (zh)
EP (1) EP1235685B1 (zh)
JP (1) JP3759038B2 (zh)
CN (1) CN1198724C (zh)
AT (1) ATE240837T1 (zh)
AU (1) AU2000901A (zh)
CA (1) CA2396684A1 (zh)
CZ (1) CZ299315B6 (zh)
DE (2) DE19956149A1 (zh)
RU (1) RU2225292C1 (zh)
WO (1) WO20010380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48517B4 (de) 2002-10-17 2009-10-15 Manroland Ag Vorrichtung zur Farbführung in einer Offsetdruckmaschine
DE10352616A1 (de) * 2003-07-11 2005-02-10 Koenig & Bauer Ag Druckwerk einer Druckmaschine
DE102004057817A1 (de) * 2003-12-15 2005-07-14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Changiermechanismus für eine Reibwalze einer Druckmaschine
JP3823211B1 (ja) * 2005-03-29 2006-09-20 アイマー・プランニング株式会社 印刷機
CN101495315B (zh) * 2006-05-23 2011-02-02 柯尼格及包尔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油膜传墨辊的轮转印刷机输墨装置
US8006617B2 (en) * 2006-05-23 2011-08-30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Assemblies in a printing couple of a rotary printing press
DE102009045922B4 (de) * 2009-10-22 2014-08-14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Vorrichtung in einem Druckwerk einer Druckmaschine
DE102010051031A1 (de) 2009-12-11 2011-06-16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Farbwerk
CN107757117B (zh) * 2017-11-17 2023-12-19 三河市兴达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节约墨水的uv印刷机用印刷机构
CN111070887A (zh) * 2019-12-23 2020-04-28 高斯图文印刷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商业轮转胶印机的墨路系统的排列结构
CN112339426A (zh) * 2020-10-28 2021-02-09 广水市众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曲面胶印机的墨站动力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574658A (fr) 1923-03-07 1924-07-17 Marinoni Machines Et Materiel Dispositif pour l'encrage des machines rotatives à imprimer
US3404625A (en) * 1965-07-26 1968-10-08 Bemis Co Inc Dampening mechanism for rotary planographic printing presses
US3701316A (en) * 1970-05-18 1972-10-31 Harris Intertype Corp Ink and dampener form roll interruption for cleaning purposes
US4041864A (en) * 1972-05-09 1977-08-16 Dahlgren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king printing plates
US4127067A (en) * 1974-02-15 1978-11-28 Dahlgren Harold P Method for inking printing plates
US4233898A (en) * 1978-06-23 1980-11-18 Dahlgren Manufacturing Company Reversible newspaper press
DE3008981A1 (de) * 1980-03-08 1981-09-24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6050 Offenbach Umstellbares heber-/filmfarbwerk
DD203014A1 (de) * 1981-11-30 1983-10-12 Hans Johne Kombiniertes feuchtwerk
DE3303988A1 (de) * 1983-02-05 1984-09-13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6050 Offenbach Farbwerk
DE3315445A1 (de) * 1983-04-28 1984-10-31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6050 Offenbach Absicherung der umstellung
DE3344778C1 (de) * 1983-12-10 1985-04-11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6050 Offenbach Farbdosiervorrichtung für das Farbwerk einer Durckmaschine
DE8531065U1 (zh) * 1985-11-02 1986-11-13 Ramisch Kleinewefers Gmbh, 4150 Krefeld, De
DE3706602A1 (de) 1987-02-28 1988-09-08 Roland Man Druckmasch Farbwerk fuer eine rotations-offsetdruckmaschine
US5553541A (en) * 1989-10-05 1996-09-10 Heidelberg Harris Inc Gapless tubular printing blanket
DE9106715U1 (zh) * 1991-05-31 1991-07-11 Kba-Planeta Ag, O-8122 Radebeul, De
DE4312523C2 (de) * 1993-04-16 1996-01-18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Feuchtwerk für Offsetdruckmaschinen
DE4439144C2 (de) * 1994-11-03 1997-04-30 Roland Man Druckmasch Farbwerk einer Rotationsoffsetdruckmaschine
DE19940534B4 (de) * 1998-10-14 2009-09-03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Druckmaschine mit einer Fingerschutzeinrichtung
US6098542A (en) * 1999-02-17 2000-08-08 Heidelberger Druckmaschinen Ag Method and device for force loading a rubber blanket roller in a printing pres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514697A (ja) 2003-04-22
RU2002116685A (ru) 2004-01-20
WO2001038095A1 (de) 2001-05-31
CZ299315B6 (cs) 2008-06-18
EP1235685A1 (de) 2002-09-04
CZ20021762A3 (cs) 2002-10-16
CN1423594A (zh) 2003-06-11
DE50002305D1 (de) 2003-06-26
US6871590B1 (en) 2005-03-29
AU2000901A (en) 2001-06-04
RU2225292C1 (ru) 2004-03-10
CA2396684A1 (en) 2001-05-31
JP3759038B2 (ja) 2006-03-22
DE19956149A1 (de) 2001-06-07
ATE240837T1 (de) 2003-06-15
EP1235685B1 (de) 2003-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8724C (zh) 印刷机输墨装置
JP2013226845A (ja) 凹版印刷機用インキ供給システム
CN85108794A (zh) 单色或多色印刷设备的操作过程及实现该过程的设备
CA2227178C (en) A sheet-feed offset rotary printing machine
CN101045366A (zh) 印刷机及用于运行该印刷机的方法
CN1736708A (zh) 印刷机组和输墨装置
CN1723124A (zh) 对用于接受来自润湿剂源的润湿剂的第一和第二辊进行控制的方法和润湿装置
CN1030049C (zh) 输墨装置
CN1066681C (zh) 轮转印刷机的带短墨路供墨装置的印刷机组
CN102348554B (zh) 具有至少一个印刷装置的印刷机印刷单元
CN1125721C (zh) 具有动力传递切断机构的胶印机
US20060191438A1 (en) Method of operation of a printing unit and printing unit for offset machine
EP1083046A3 (en) Dual air curtain apparatus for reducing infiltration of dampening solution into an inking unit of a lithographic printing press
US20060266238A1 (en) Device for throwing-on impression and throwing-off impression in a printing press and printing press having the device
US5765479A (en) Dampening unit for an offset printing machine
CN1283458C (zh) 轮转印刷机的输墨装置
CN209631502U (zh) 多辊筒涂布装置
CN201693832U (zh) 平版印刷机的润版装置
CN1739964A (zh) 印刷机
CN101600573B (zh) 轮转印刷机的印刷装置以及一种清洗其润湿装置的方法
CN2613370Y (zh) 五辊式连续润版传液装置
CN103786421B (zh) 胶印机离心式非接触润湿装置
CN103786420B (zh) 带有独立水墨系统双印版交替印刷的平版印刷机
CN1923510A (zh) 胶版印刷机的驱动装置
CN211968779U (zh) 一种新型柔性印刷板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Offenbach

Patentee after: Manroland AG

Address before: Offenbach

Patentee before: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427

Termination date: 20101121